2018新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汇总

2018新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汇总
2018新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汇总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

1、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物体是由大量的组成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分子间存在着。

2、物体内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与有关;温度越高,扩散越,分子无规则运动越。

3、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物体的内能与有关,同一物体温度越,内能越,还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等因素有关。

4、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和,两者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的。

5、燃料燃烧过程是把燃料的能转化为能。燃料的热值是指1Kg的某种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单位是或,热值是燃料本身的一特性,它与燃料的有关,与燃料的质量、体积、是否完全燃烧等没有关系。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的计算公式是或。

6、物体的吸热能力与、和有关,比热容是指单位的物质,温度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水的比热容是,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7、物质吸收或放出热量的计算公式是。

第二章改变世界的热机

1、热机是通过燃料燃烧获取并转化为的装置。常见的内燃机有和。内燃机工作的四个冲程:、、、,其中做功冲程把把能转化成能,压缩冲程把能转化成能,一个工作循环包括个冲程,活塞往复运动次,曲轴连杆转周,飞轮转转,只有冲程对外做功一次,把能转化成能,其他三个冲程靠来完成。

2、热机效率的公式。

第三章认识电路

1.物体具有吸引__________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者说物体带了电荷。通过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着________________。

2.摩擦起电的原因: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的本领不同。两个物体互相摩擦时,哪个物体的原子核束缚本领强,它就会________电子而带_____电,束缚电子本领弱,它就会________电子而带_____电;所以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荷发生了______。

3.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是__________,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是_________。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互相___________;异种电荷互相__________。

4.________是一种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它是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理制成的。

5.电荷的_______移动形成电流。我们把____________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根据这个规定,在电源外部,电流方向是从电源______极流向______极。

6.用导线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通路叫电路。电路一般有三种状态:______、____和;

第四章探究电流

1、电流是表示____________的物理量,用字母I表示,单位是_________,比它还小的单位有______和______。

2、电流表的使用规则是:

⑴电流表要____在电路中;

⑵电流从电流表的______流入,流出,否则指针反向偏转;⑶被测电流不能超过电流表的_______;不能估计被测电流时,选大量程;⑷绝对______ 不经用电器直接把电流表接到两级上。

3、串联电路中各点的电流________,表达式_____________;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_______,表达式_____________。

4、要在一段电路中产生电流,它的两端就要有_________;_________就是给用电器两端提供电压的装置。通常用字母______来代表电压,电压的主单位是_______;1kV =______V ;1mV =_______V。

5、电压表的正确使用规则:①电压表应与被测电路_________;②使电流从“____”接线柱流入电压表,从“______”接线柱流出。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_________。

6、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_______ _____________,表达式________。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的电压___________,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

7、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做_______,用字母____表示,.电阻的单位_____,符号是____。常用的单位还有_______、______。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决定于导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

8、有一些元素,如硅、锗,导电性能介于金属和非金属之间;我们称之为__________。某些金属、合金和化合物,在温度降到某一特定温度时,它们的减小到零的现象叫做现象。

9、滑动变阻器在使用时,是靠改变连入电路中_ ___来改变电阻。滑动变阻器可以用来改变电路中的或调节用电器两端的,以及。

第五章欧姆定律

1、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可以分两步进行:①控制_______不变,探究出了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结论是_______ ____________;②控制_______不变,探究出电流与电阻关系,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③在这里我们运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2、欧姆定律:⑴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_______成正比,跟导体的_______成反比;⑵表达式(公式):_________,变形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对欧姆定律的理解:①公式中的I、U、R具有“同体、同时”性,既同一导体同一时间内的三个物理量;

②由公式I=U/R推导出的公式R=U/I,只能是电阻大小的一种计算方法,而不能理解为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③公式中的三个物理量,必须统一使用国际单位制中的主单位,即电流I的单位是____,电压U的单位是_____,电阻R的单位是_______。

3、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⑴方法:___________⑵实验原理:____________

⑶器材:电源、小灯泡、______、________、_______、开关和导线

⑷实验电路图:⑸实验步骤:

①根据实验电路图连接好电路(注意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_____状态);②检查电路连接无误后,滑动滑片P到________的位置,闭合开关,调节变阻器的滑片P的位置,使电阻两端的电压分别为U1 、U2 、U3 ,观察电流表每次对应的数值I1、I2、I3,分别填入表格中;第六章电功率

1、当电流通过用电器时,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过程就是__________的过程。电流通过某用电器消耗了1200J的电能,则电流做了______J的功。

2、电能的国际单位是______,符号是____;电能的常用电位是______,符号_______;两者之间的换算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

3、电能表是测量____________的仪表,其计数器上前后两次示数之差,就是这段时间内用电器消耗的电能。某电能表标有“220V 10(20)A 50Hz 600r/kW·h”的字样,其中“220V”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20)A”表明这个电能表的标定电流为_______,在短时间应用时允许大些,但不能超过_______;“50Hz”是说这个电能表应在频率为______的交流电路中使用;“600r/kW·h”是说接在这个电能表上的用电器,每消耗_______的电能,电能表上的转盘转过600r。

4、电功率是表示_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电流做功越快,电功率就________。电功率的主单位是_____,还有一个单位是_____,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_____________。

5、电功率的计算公式有:P=W/t和_________。其中: W ——___________——焦耳(J);t ——所用的时间——_________; P ——用电器的功率——瓦特(W)

6、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叫_________,它一般都标在用电器铭牌上;此时用电器正常工作的功率叫________,即用电器铭牌上标定的功率。

7、用电器所消耗的功率与用电器两端电压的关系:当U实>U额时,P实____P额;当U实=U额时,P实____P额;当U实<U额时,P实_____P额。

8、电功率的测量:⑴在非专业实验中的测量:根据公式________知道:用电压表测量出用电器两端的电压,用电流表测量出通过用电器的电流,就可以计算出用电器的功率;⑵日常生

活中的粗略测量家用电器的功率:用电能表测量出某一用电器单独工作一段时间消耗的电能,利用公式________可以计算出用电器的电功率。

9、电流通过导体时电能要转化成热能,这个现象叫做电流的___效应。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成正比,跟导体的成正比,跟成正比,这就是著名的焦耳定律;其数学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

10、家庭电路电流过大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七章电与磁第八章电磁相互作用及应用

1.物体吸引______________等物质的性质叫磁性。具有磁性的物体叫________,它有指向性,即指_______。

2.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任何磁体都有两个磁极,一个是________,另一个是________。磁极间的作用规律是:同名磁极互相_______,异名磁极互相_______。

3.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在磁体或电流的作用下获得磁性的过程叫_______。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汇总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汇总 1、物理学中规定: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一段距离,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机械功(简称“做功”) 2、做功的两个必要的因素: (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3、功的计算方法: 定义: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公式:功=力×距离,即W=F·s 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功W的单位:牛·米(N·m)或焦耳(J) 1J的物理意义:1 N的力,使物体力的方向上通过1m的距离所做的功为1J。 即:1J=1N×1m=1 N·m 注意:在运算过程中,力F的单位:牛(N);距离s的单位:米(m); 4、机械功原理 ⑴使用机械只能省力或省距离,但不能省功。 ⑵机械功原理是机械的重要定律,是能量守恒在机械中的体现。 5、⑴功率概念:物理学中,把单位时间里做的功叫做功率。 ⑵功率的物理意义: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⑶功率计算公式:功率=功/时间 符号表达式:P=W/ t推导式p=Fv(F单位是N,V单位是m/s) ⑷功率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焦耳,时间的单位是秒,功率的单位是焦耳/秒,它有一个专门名称叫瓦特,简称瓦,符号是W,这个单位是为了纪念英国物理学家瓦特而用他的名字命名的。1W= 1 J / s 6、⑴机械效率的定义:有用功与总功的比。 ⑵公式: ⑶有用功(W有用):克服物体的重力所做的功W=Gh。 ⑷额外功(W额外):克服机械自身的重力和摩擦力所做的 功。 ⑸总功(W总):动力对机械所做的功W=FS。 ⑹总功等于用功和额外功的总和,即W总=W有用+W额外。 7、“能量”的概念:物体具有做功的本领,就说物体具有能。 总结:在物理学中,能量和做功有密切的联系,能量反映了物体做功的本领。一个物体能做的功越多,这个物体的能量就越大。 ⑴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 ⑵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 ⑶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 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的物体能做的功越多,表明它具有的动能越大; 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的物体能做的功越多,表明它具有的动能大。 物体被举得越高,质量越大,它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大。 物体具有的动能和势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8、内能与热量 ⑴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

2018人教版整理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梳理

第七章力 第1节力 1、什么是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离开物体存在,其中给出力的物体叫施力物体,另一个接受力的物体叫受力物体; 2.力的单位:物理学中,力用符号 F 表示,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 N 3.力的作用效果有两种:一是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二是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物体运动快慢的改变和运动方向改变. 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力的三要素。 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5.力的示意图: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物体所受力的大小和方向。这种方法叫做力的示意图。 6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穿溜冰鞋的人用力推墙,人会向后退,这是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第2节弹力 1、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做弹性; 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不能自动恢复到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做塑性。 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拉力、压力、支持力都是弹力。 2、测力计是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实验室里测量力的工具是弹簧测力计,它是根据在弹性限度,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长(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的道理做成的。测量力的工具还有握力计,臂力计等。而各种各样的秤是测质量的。 3、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A.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不许超过它的量程。 B.观察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到零刻度线,若没有,则要调到零刻度线上。 C.测量前,沿弹簧的轴线方向轻轻来回拉动挂钩几次,放手后观察指针是否能回到原来指针的位置,以检查指针、弹簧和外壳之间是否有过大的摩擦; D、被测力的方向要与弹簧的轴线的方向一致,以免挂钩杆与外壳之间产生过大的摩擦; E、指针稳定后再读数,视线要与刻度线垂直。 第3节重力

2018年河南省郑州市一模九年级物理试卷及答案(WORD-版)

郑州市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物理试卷 注意: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考生应首先阅读试题卷及答题卡上的相关信息,然后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1.科学家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执着的探究精神, 德国物理学家最先通过大量实验归纳出一段 导体中电流跟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定量关系,为了纪念 他做出的杰出贡献,人们将他命名为的单位。 2.2017年12月,由我国自主研发与铺设的全球首段光伏高速公路在山东亮相,如图所示。高速路面下铺设了一层太阳能电池板且预留有金属线圈,未来可实现对其上运动的电动汽车进行无线充电。太阳能电池板可以把光能转换成;若将预留的金属线圈与太阳能电池相连,在线圈周围会产生;当电动汽车内的线圈随汽车运动时,线圈因做运动会在汽车的线圈上产生电流,从而实现运动中的无线充电,解决电动汽车充电难的问题。 3.灯发光的颜色与两端电压之间的关系如下表所 示。小美用一个150Ω的电阻R1与灯串联,接在电压为 6V的电源上,成功的让灯发出了蓝光,如图所示。则定值电阻R1两端的电压是 V,灯的实际功率是 W。在电源电压不变的情况下,请你写出一个让灯发出不同色光的方法。你的

方法是。 灯两端电压V 2 2.4 3 发光的颜色红绿蓝 4.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为9.0V,电灯L 标有“2.5V 0.75W”,不考虑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变阻 器R最大阻值为50Ω,电压表的量程为0~3V,电流表的量 程为0~0.6A。当试触开关S时发现灯L不发光,电压表指针有明显偏转。对于此电路是否存在故障,你接下来的操作是。假设电路没有故障,当变阻器的滑片向左滑动时,电压表示数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为Ω。 5.小明家买了一台“220V 1600W”的热水器,由于安 装的位置离固定插座太远,便到商店买了标有“220V 6A” 的插座、标有“220V 10A”的插头以及导线,组装了一个多 孔移动插座(如图所示)。从安全用电的角度指出这个移动插座应该改进的两个地方。 ①; ②。

九年级上册物理重点知识点汇总

九年级物理常考点复习 第十三章热和能第一节分子热运动 1.扩散现象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只是扩散的快慢不同,气体间扩散速度最快,固体间扩散速度最慢。 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 2、分子间的作用力: 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不同的情况表现为不同的力) 第二节内能 1、内能: 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 2、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 ①温度:②质量③材料:④存在状态及体积 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①做功: 做功可以改变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主要是机械能)的相互转化的过程。 如果仅通过做功改变内能,可以用做功多少度量内能的改变大小。 ②热传递: 定义:热传递是热量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的过程。 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热量是变化量,只能说“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不能说“含”、“有”热量。“传递温度”的说法也是错的。) 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放出热量,温度降低,内能减少;低温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注意: ①在热传递过程中,是内能在物体间的转移,能的形式并未发生改变; ②在热传递过程中,若不计能量损失,则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等于低温物体吸 收的热量; ③因为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是能量而不是温度,所以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 物体降低的温度不一定等于低温物体升高的温度; ④热传递的条件:存在温度差。如果没有温度差,就不会发生热传递。 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 第三节比热容 1、比热容: 比热容是表示物体吸热或放热能力的物理量。 物理意义:水的比热容c水=4.2×103J/(kg·℃),物理意义为:1kg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4.2×103J。

(完整word)2018九年级物理模拟试卷

九年级物理模拟试卷2018.4 本试卷分试题和答题卡两部分,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试卷满分为8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 2.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正确选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 3.答主观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作答,答案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 1.如图所示,小明将悬挂的轻质小球紧靠音叉,用小锤轻敲和重敲音叉时,小球弹开的角度不同.比较角度的大小是为了探究 A.声音产生的原因 B.响度和振幅的关系 C.音调和频率的关系 D.声音的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2.生活中的很多现象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可以解释,下列解释错误 ..的是 A.冬天窗户玻璃上出现的冰花是凝固现象 B.“下雪不冷化雪冷”是因为雪在熔化时吸热 C.向地上洒水降低环境温度是利用汽化吸热 D.“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升华放热,空中水蒸气遇冷液化成雨 3.光使世界绚丽多彩,人们的生活更离不开光,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出不同频率的红外线来实现对电视机的遥控 B.彩色电视机的色彩是用红、黄、蓝三种色光按不同的比例混合得到的 C.人越靠近家里的穿衣镜所成的像越大,但始终是正立的虚像 D.凹面镜对光有会聚作用,所以光线在凹面镜表面反射时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详解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基本概念概要 一、测量 ⒈长度L:主单位:米;测量工具:刻度尺;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光年的单位是长度单位。 ⒉时间t:主单位:秒;测量工具:钟表;实验室中用停表。1时=3600秒,1秒=1000毫秒。 ⒊质量m: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主单位:千克;测量工具:秤;实验室用托盘天平。 二、机械运动 ⒈机械运动:物体位置发生变化的运动。 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运动必须选取另一个物体作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⒉匀速直线运动: ①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a 比较在相等时间里通过的路程。b 比较通过相等路程所需的时间。 ②公式:1米/秒=3.6千米/时。 三、力 ⒈力F: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 力的单位:牛顿(N)。测量力的仪器:测力器;实验室使用弹簧秤。 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是指物体的速度大小或运动方向改变。 ⒉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力的图示,要作标度;力的示意图,不作标度。 ⒊重力G: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方向:竖直向下。 重力和质量关系:G=mg m=G/g g=9.8牛/千克。读法:9.8牛每千克,表示质量为1千克物体所受重力为9.8牛。 重心: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⒋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两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直线上。 物体在二力平衡下,可以静止,也可以作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的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 ⒌同一直线二力合成:方向相同:合力F=F1+F2 ;合力方向与F1、F2方向相同; 方向相反:合力F=F1-F2,合力方向与大的力方向相同。 ⒍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得多。 滑动摩擦力与正压力,接触面材料性质和粗糙程度有关。【滑动摩擦、滚动摩擦、静摩擦】7.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其内容是: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惯性:物体具有保持原来的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四、密度 ⒈密度ρ: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公式:m=ρV 国际单位:千克/米3 ,常用单位:克/厘米3, 关系:1克/厘米3=1×103千克/米3;ρ水=1×103千克/米3; 读法:103千克每立方米,表示1立方米水的质量为103千克。 ⒉密度测定:用托盘天平测质量,量筒测固体或液体的体积。 面积单位换算: 1厘米2=1×10-4米2,

九年级物理基础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物理基础知识点归纳 第十三章热和能第一节分子热运动 1、扩散现象: 定义: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扩散现象说明:①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②分子之间有间隙。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只是扩散的快慢不同,气体间扩散速度最快,固体间扩散速度最慢。 汽化、升华等物态变化过程也属于扩散现象。 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 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2、分子间的作用力: 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①当分子间距离等于r0(r0=10-10m)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相等,合力为0,对外不显力; ②当分子间距离减小,小于r0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但斥力增大得更快,斥力大于引力, 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③当分子间距离增大,大于r0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更快,引力大于斥力, 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④当分子间距离继续增大,分子间作用力继续减小,当分子间距离大于10 r0时,分子间作用力 就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了。 第二节内能 1、内能: 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内能的单位为焦耳(J)。内能具有不可测量性。 2、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 ①温度: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温度降低,内能减小;反之,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却不一定升高(例如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要不断吸热,内能增大,而温度却保持不变),内能减小,温度也不一定降低(例如晶体在凝固的过程中要不断放热,内能减小,而温度却保持不变)。 ②质量:在物体的温度、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的内能越大。 ③材料:在温度、质量和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材料不同,物体的内能可能不同。 ④存在状态:在物体的温度、材料质量相同时,物体存在的状态不同时,物体的内能也可能不同。 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①做功: 做功可以改变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2018年九年级物理调研测试试卷

九年级物理调研测试试卷 注意事项:本试卷共8页,五大题,29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7分) 1.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结构和物体运动规律的学科,大到银河系小至肉眼看不见的微粒都是其研究对象.通常描述星系或微粒大小时分别用光年和纳米作单位,关于这两个单位,属于长度单位的是. 2.从2009年12月19日到2010年2月20日,“鸟巢”重点打造以冰雪运动为主体的冬季乐园观光活动.为了营造完美的滑雪体验,“鸟巢”用雪全部由人工制造.记者从造雪机销售厂家了解到,1 t水可以造2m3的雪.由这则报道可知,人工造出的“雪”的密度约为 kg/m3. 3.小宏在探究甲、乙两种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时,得出了如图1所示的图象.由图象可知,甲、乙两种物质中密度较大的是;相同体积的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较大. 4.如图2所示,小军同学用力把原来静止在地面的足球踢出去感到脚痛;小丽用力向右推墙壁时,自己同时向左运动.这些事例说明力的作用是的,还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5.用“频闪摄影”可以记录一个物体相隔同样时间所处的不同位置.图3所示是甲、乙两个小球运动时的频闪照片,由照片可以看出,做变速运动的是球;你是用的方法来判定的.

6.如图4所示,乘坐在行驶的公共汽车上,汽车的速度变化会对乘客的身体平衡产生直接的影响.当乘车人的身体突然后仰时,说明汽车可能在;当身体突 然向右倾倒时,说明此时汽车正在. 7.每个弹簧都有一定的弹性限度,因此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能超过其,否则弹簧测力计就会被损坏.用图5所示的弹簧测力计称量物体时,能称量的物体的质量最大为(g取10N/kg).8.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而产生的.两个物体之间产生弹力的条件为.9.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大气压的数值最早是通过实验测出来的,该实验巧妙地运用了转换法:大气压的大小通过玻璃管内外水银面的间接地显示出来.10.图6所示为探究杠杆平衡实验中小明做的一次实验的示意图,改变两边的钩码数量和位置又做几次后,得出结论F左L左=F右L右. 接着,小明想,如果在杠杆上施加多个力时,要使杠杆平衡应满足什么条件呢?于是他又做了图7所示的实验,发现当两边施加的力不一样多时,也可实现平衡.于是他饶有兴趣地继续实验探究其中的规律.你猜想多力作用下杠杆平衡的条件是(设左边的力、力臂分别是F1、F2、L1、L2;右边的力、力臂分别是F3、F4、L3、L4,写出字母表达式). 二.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所给的

最新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特详细)

初中物理知识点 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 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 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 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光现象知识归纳 1. 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 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组成的。 3.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4.不可见光包括有:红外线和紫外线。特点: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如太阳的热就是以红外线传送到地球上的);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另外还可以灭菌。 1.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 2.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是3×108米/秒,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也认为是3×108米/秒。 3.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反射的光射入了我们的眼睛。 4.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注:光路是可逆的)5.漫反射和镜面反射一样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6.平面镜成像特点:(1) 平面镜成的是虚像;(2) 像与物体大小相等;(3)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4)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另外,平面镜里成的像与物体左右倒置。 7.平面镜应用:(1)成像;(2)改变光路。 8.平面镜在生活中使用不当会造成光污染。 球面镜包括凸面镜(凸镜)和凹面镜(凹镜),它们都能成像。具体应用有:车辆的后视镜、商场中的反光镜是凸面镜;手电筒的反光罩、太阳灶、医术

九年级物理各章节知识点总结(最新最全)

第十三章 内能 本章知识结构图: 一、分子热运动 1.分子热运动: (1)物质的构成: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无论大小,无论是否是生命体,物质都是由分子、原子等粒子构成。 (2)扩散: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比如墨水在水中扩散等等。a.扩散的物理意义: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表明分子之间存在间隙。 b.扩散的特点:无论固体、液体,还是气体,都可以发生扩散。发生扩散时每一个分子都是无规则运动的。 (3)分子的热运动 a.定义: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无论物体处于什么状态、是什么形状、温度是高还是低都是如此。因此,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

b.影响因素: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物体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2.分子间的作用力: (1)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它们是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但是斥力变化要比引力变化快得多。分子间作用力的特点如图: (2)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 二、内能 1.内能: (1)定义: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分子动能:分子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其大小决定于温度高低。分子势能:分子由于存在相互作用力而具有的能,其大小决定于分子间距。单位是焦耳(J)。 (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无论物体处于什么状态、是什么形状、温度是高还是低都是如此。因此,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 (3)同一物体的内能的大小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具有的内能就越多。但不同物体的内能则不仅以温度的高低为依据来比较。

2018 初中物理《热和能》知识点

2018 初中物理《热和能》知识点 一、分子热运动: 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若看成球型,其直径以10-10m来度量。 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①扩散: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②扩散现象说明:A分子之间有间隙。B分子在做不停的无规则的运动。③课本中的装置下面放二氧化氮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二氧化氮扩散被误认为是重力作用的结果。实验现象:两瓶气体混合在一起颜色变得均匀,结论:气体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④固、液、气都可扩散,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 ⑤分子运动与物体运动要区分开:扩散、蒸发等是分子运动的结果,而飞扬的灰尘,液、气体对流是物体运动的结果。 3、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①当分子间的距离d=分子间平衡距离r ,引力=斥力。 ②d<r时,引力<斥力,斥力起主要作用,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之间的斥力起主要作用。 ③d>r时,引力>斥力,引力起主要作用。固体很难被拉断,钢笔写字,胶水粘东西都是因为分子之间引力起主要作用。 ④当d>10r时,分子之间作用力十分微弱,可忽略不计。 破镜不能重圆的原因是:镜块间的距离远大于分子之间的作用力的作用范围,镜子不能因分子间作用力而结 合在一起。 二、内能: 1、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既然物体内部分子永 不停息地运动着和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那么内能是无条件的存在着。无论是高温的铁水,还是寒冷的冰块。 3、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①温度:在物体的质量, 材料、状态相同时,温度越高物体内能越大。②质量:在物体的温度、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的内能越大。③材料:在温度、质量和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材料不同,物体的内能可能不同。④存在状态:在物体的温度、材料质量相同时,物体存在的状态不同时,物体的内能也可能不同。 4、内能与机械能不同: 机械能是宏观的,是物体作为一个整体运动所具有 的能量,它的大小与机械运动有关 内能是微观的,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能的总和。内能大小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快慢及 分子作用有关。这种无规则运动是分子在物体内的运动,而不是物体的整体运动。 5、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 温度越高扩散越快。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的 速度越大。 三、内能的改变: 1、内能改变的外部表现: 物体温度升高(降低)——物体内能增大(减小)。 物体存在状态改变(熔化、汽化、升华)——内能改变。 反过来,不能说内能改变必然导致温度变化。(因为内能的变化有多种因素决定) 2、改变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A、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①做功可以改变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②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是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的相互转化 ③如果仅通过做功改变内能,可以用做功多少度量内能的改变大小。(W=△E) ④解释事例:图15.2-5甲看到棉花燃烧起来了,这是因为活塞压缩空气做功,使空气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棉花燃点使棉花燃烧。钻木取火:使木头相互摩擦,人对木头做功,使它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木头的燃点而燃烧。图15.2-5乙看到当塞子跳起来时,容器中出现了雾,这是因为瓶内空气推动瓶塞对瓶塞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使水蒸气液化凝成小水滴。 B、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①热传递是热量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向低温部分传递的现象。 ②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传递方式是:传导、对流和辐射。热传递传递的是内能(热量),而不是温度。 ③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热,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放热温度降低,内能减少。 ④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能量的多少叫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热传递的实质是内能的转移。 C、做功和热传递改变内能的区别:由于它们改变内能 上产生的效果相同,所以说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 体内能上是等效的。但做功和热传递改变内能的 实质不同,前者能的形式发生了变化,后者能的 形式不变。 D、温度、热量、内能区别: △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不一定吸热。如:钻木取火,摩擦生热。 △热量:是一个过程。 吸收热量不一定升温。如:晶体熔化,水沸腾。

2018-2019年度九年级物理期末测试题

2018—2019 学年度上期九年级期末质量监测题 物理 (满分100 分,90 分钟完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入下 表中,每小题 2 分,共32 分,不选、多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1.下列关于热现象的四幅图中说法错.误.的是( ) A B C D A.N02 密度大于空气密度,抽掉玻璃板后由于分子热运动两瓶气体依然会混合在一起 B.火箭发射升空过程中,火箭外壳与大气摩擦后温度升高、内能增大 C.我国近年汽车数量大幅增加,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加剧了城市的热岛效应 D.利用温度传感器得到的实验结果表明水和色拉油的吸热没有差异 2.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 B .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 C.物体内能增大,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 D.物体的温度不变,其内能就一定不变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温度升高越多的物体,吸收的热量越多 B.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主要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用锯条锯木板时,锯条发热,锯条的内能增加,木板内能减少 D.夏天在河岸边觉得沙子热得发烫而河水却不怎么热,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 4.如图1 是某内燃机工作时的能量流向图,该内燃机的热机效率是( ) A.25% B.35% C.40% D.75% 5. 用同种材料制成的粗细均匀的某段金属导体,对于其电阻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A.当导体两端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为零 B.当导体被均匀拉长至原来的二倍时,它的电阻减小为原来的一半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归纳

第十章多彩的物质世界 一、宇宙和微观世界质子 原子核 1、宇宙物质分子原子中子 核外电子 2、分子——任何物质都是由极其微小的颗粒组成的,这些粒子保持了物质的性质,我们称为分子。用10-10m做单位。 3、物质处于不同的状态,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固态物质,分子排列十分紧密,分子间具有强大的作用力。因此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液态物资中,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运动比较自由,分子间的作用力比固体小。因而,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气态物质,分子极度散乱,间距很大,并以高速向四面八方运动,分子的作用力极小,易被压缩。因此气体具有流动性。 二、质量 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与物体的形状、位置、状态无关) 2、符号:m 单位:千克(kg)克(g)、毫克 (mg)、吨(t) 3、单位的换算关系:1kg=103g 1mg=1o-3g=10-6kg 1t=103kg 4、测量工具:天平种类:托盘天平和学生天平 5、使用天平的注意事项: 1)被称物体不能超过天平的最大称量.(即测量范围) 2)用镊子加减砝码,不能用手接触砝码,不能弄湿、弄脏砝码。 3)潮湿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盘中。 6、天平的使用方法 (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 (2) 调横梁成水平。指针在刻度盘中间或左右摆动的幅度一样,表示平衡。在调节平衡螺母前,游码要放在0的位置。哪个肩高平衡螺母就向哪个方向移动。(3)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4)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从大到小试加砝码,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每向右移动一格,就等于向右盘中增加了一个更小的砝码。(5)被测物体的质量=盘中砝码的总质量+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值。 7.复数测量法 三、密度符号:ρ 1、定义: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这种物质的密度。不同的物质密度也不同。 2、公式:密度单位千克每立方米对应质量的单位kg 体积单位立方米。密度单位克每立方厘米对应克和立方厘米 3、单位:千克每立方米克每立方厘米。1克每立方厘米= 103 千克每立方米 4、常见物质的密度值:水的密度是1.0×103kg/m3, 表示的意思是每立方米的水的质量是1.0×103千克. 5、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同种物质, 密度值一定,不同的物质密度值一般不同 .物质的密度值是由物质本身决定, 跟质量、体积、形状、位置无关. 6、密度与温度——温度能改变物质的密度。由于热胀冷缩,物质的体积会发生改变,从而改变密度。(水的反常膨胀——4摄氏度的水密度最大。随着温度的升高或降低,水的密度都变小) 四、量筒使用方法、 1、以什么单位标度。是毫升还是立方厘米 2、最大量程是多少 3、分度值是多少 4、读数时要与液面凹底相平。

初三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三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学习不是苦差事,做好学习中的每一件事,你就会发现“学习,是一块馍,你能嚼出它的香味来. 查字典物理网分享了初三物理知识点归纳,供大家阅读参考! 记住的常量 1.光(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得最快,c=3× 105Km/s=3×108m /s。光在其它透明物质中传播比在空气中传播都要慢 2.15℃的空气中声速:340m/s,振动发声,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一般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液体中次之,气体中最慢。 3.水的密度:1.0×103Kg/m3=1g/cm3=1.0Kg/dm3。 1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水的沸点:100℃,冰的熔点O℃, 水的比热容4.2×103J/(Kg?℃)。 4.g=9.8N/Kg,特殊说明时可取10 N/Kg 5.一个标准大气压=76cmHg==760mmHg=1.01×105Pa=10.3m 高水柱。 6.几个电压值:1节干电池1.5V,一只铅蓄电池2V。照明电路电压220V,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7.1度=1千瓦?时(kwh)=3.6×106J。 8.常见小功率用电器:电灯、电视、冰箱、电风扇; 常见大功率用电器:空调、电磁炉、电饭堡、微波炉、电烙铁。

物理量的国际单位 长度(L或s):米(m) 时间(t):秒(s)面积(S):米2(m2)体积(V):米3(m3)速度(v):米/秒(m/s)温度(t):摄氏度(℃)(这是常用单位) 质量(m):千克(Kg)密度(ρ):千克/米3(Kg/m3)。力(F):牛顿(N)功(能,电功,电能)(W):焦耳(J) 功率(电功率)(P):瓦特(w)压强(p):帕斯卡(Pa)机械效率(η)热量(电热)(Q):焦耳(J) 比热容(c):焦耳/千克摄氏度(J/Kg℃)热值(q):J/kg或J/m3 电流(I):安培(A)电压(U):伏特(V) 电阻(R):欧姆(Ω)。 单位换算 1nm=10-9m,1mm=10-3m,1cm=10-2m;1dm=0.1m,1Km=103m, 1h=3600s,1min=60s, 1Kwh=3.6×106J.1Km/h=5/18m/s=1/3.6m/s,1g/cm3=103Kg/m3, 1cm2=10-4m2, 1cm3=1mL=10-6m3,1dm3=1L=10-3m3, 词冠:m毫(10-3),μ微(10-6),K千(103),M兆(106) 公式 1.速度v=s/t; 2.密度ρ=m/v; 3.压强P=F/s=ρgh; 4.浮力F=G排=ρ液gV排=G(悬浮或漂浮)=F向上-F向下 =G-F’ ; 5.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 6.功w=Fs=Gh(克服重力做

九年级2018年物理中考备考心得体会

九年级2018年物理中考备考心得体会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2018年物理中考备考心得体会 **中学张*丽 5月6日我参加了县教研室在县一初中举办的2018年第三次中考物理备考,会上认真聆听了郑州市八十二中董慧老师关于今年中招物理课的复习及试题分析和命题预测课受益匪浅。体会如下 一、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给我的启示是: 1.求变:教师的教学理念要变,改进教师的教学方式及学生的学习方式。将教学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授和积累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式、学习愿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方向转化, 使学生成为主动获得知识的主体, 形成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 2.求源:重视概念的形成和规律的建立过程。教师对中考片面的理解,使得初中物理教学只注重习题教学而忽视了对物理概念、规律形成过程的教学。造成进入学生大脑的知识是僵硬的, 学得越多死知识越多, 长期如此, 不仅师生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还造成学习潜力得不到挖掘, 越学越吃力, 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越是原始的知识,迁移能力就越强,因此,对知识本身的理解和知识意义的建构,在知识获得的初期十分重要。 3.求真:突出学科特点,重视能力培养。 2017年物理试题中知识的应用, 除要求知识本身的理解和知识意义的建构外, 还在能力上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如观察能力、审题能力、理解分析能力、实验能力、归纳和表达能

力以及应用数学知识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等, 只有真正做到既能理解又能应用的程度, 才能达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教学目标。 4.求高:教师站位要高。教师站位高不仅是知识层次,教学能力,也包含对《课程标准》的理解程度、有明确的教学目标等,在教学中做到游刃有余,举重若轻。引导学生加强知识的横向联系, 从不同角度解读所谓的旧知识, 达到灵活运用的程度。 5.求低: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关注基础教育的基础性、普及性, 面向全体学生, 使大多数学生的都有所收获。教师要区分讲授新课还是初三总复习, 不能时时刻刻瞄准中考。其实即使是中考试题也有约 70%左右的容易题和中等难度题,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不应弱化。因此,教学中避免那些大题量, 高难度,实:一是狠抓落实,执行计划要不折不扣,有始有终;二是落到纸面,确保学生会的试题能做对,避免出现“学而不会、懂而不对”。 三、复习的大致安排: 第一阶段全面系统复习:应该是以中考知识点的整理和查漏补缺为主要目的,将学生以前学到的所有零碎知识系统地、有条理地重组,优化知识结构。第一阶段复习是中考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在第一阶段复习中, 应注意避免以下几个问题:

初三人教版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 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 一、宇宙和微观世界 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地球 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是保持物质原来性质的一种粒子;一般大小只有百亿分之几米(0.3-0.4nm)。 物质三态的性质: 1固体:分子排列紧密,粒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固体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2液体: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运动比较自由,粒子间的作用力比固体的小;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 3气体:分子极度散乱,间距很大,并以高速向四面八方运动,粒子间作用力微弱,易被压缩,气体具有流动性。 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和太阳系相似),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纳米科技:(1nm=10 m),纳米尺度:(0.1-100nm)。研究的对象是一小堆分子或单个的原子、分子。 二、质量 质量: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它的大小与形状、状态、位置、温度等无关。

物理量符号:m。 单位:kg、t、g、mg。 1t=103kg, 1kg=103g, 1g=103mg. 天平: 1、原理:杠杆原理。 2、注意事项:被测物体不要超过天平的称量;向盘中加减砝码要用镊子,不能 把砝码弄脏、弄湿;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的盘中 3、使用:(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2)把游码放到标尺放到左端的零刻线 处,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指针指向分度盘的中线或左右摆动幅度相等)。(3)把物体放到左盘,右盘放砝码,增减砝码并调节游码,使天平平衡。(4)读数: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对应的刻度值。 注:失重时(如:宇航船)不能用天平称量质量。: (方法:两个放.调母看针.左物右砝) 三、密度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殊属性;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成正比,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定值。 密度: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密度大小与物质的种类、状态有关,受到温度的影响,与质量、体积无关。 公式: 公式: =m/V.

(完整版)2018人教版整理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梳理

第1节力 1、什么是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离开物体存在,其中给出力的物体叫施力物体,另一个接受力的物体叫受力物体; 2.力的单位:物理学中,力用符号F 表示,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 3.力的作用效果有两种:一是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二是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物体运动快慢的改变和运动方向改变. 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力的三要素。 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5.力的示意图: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物体所受力的大小和方向。这种方法叫做力的示意图。 6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穿溜冰鞋的人用力推墙,人会向后退,这是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第2节弹力 1、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做弹性; 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不能自动恢复到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做塑性。 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拉力、压力、支持力都是弹力。2、测力计是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实验室里测量力的工具是弹簧测力计,它是根据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长(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的道理做成的。测量力的工具还有握力计,臂力计等。而各种各样的秤是测质量的。 3、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A.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不许超过它的量程。 B.观察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到零刻度线,若没有,则要调到零刻度线上。 C.测量前,沿弹簧的轴线方向轻轻来回拉动挂钩几次,放手后观察指针是否能回到原来指针的位置,以检查指针、弹簧和外壳之间是否有过大的摩擦; D、被测力的方向要与弹簧的轴线的方向一致,以免挂钩杆与外壳之间产生过大的摩擦; E、指针稳定后再读数,视线要与刻度线垂直。

2018年初三物理电路图练习题及答案

《电路图》练习题(附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36分) 1、如图所示电路中,当开关S1、S2都闭合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L1发光B.只有L2发光 C.L1、L2都发光D.L1、L2都不发光 2、如图四个电路图中,与下面实物图对应的是() 3、如图所示的电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若S1、S2、S3都闭合时,则L1、L2并联 B.若S1、S2、S3都闭合时,则L1、L2串联 C.S3断开、S1、S2闭合,L1、L2并联 D.S1闭合、S2、S3断开,L1、L2串联 4、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中,开关能使L1、L2两盏灯同时发光和熄灭的是() 5、下列是小丽关于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的一些说法,其中有错误的是() A.安全用电的原则是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B.只有不高于220 V的电压才是安全的 C.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可能发生了短路,二是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D.当电路中的电流过大时,保险丝和空气开关都能起到断开电路的作用 6、关于物体的导电性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导体和绝缘体都容易导电 B、大地、人体、油都是导体 C、橡胶、塑料、碳都是绝缘体 D、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 7、图中,若L2的灯丝断了,而电路其他部分完好, 则开关S闭合后() A.L1发光,L2不发光B.L1不发光,L2发光 C.L1和L2都发光D.L1和L2都不发光 L2 L1 L2 L1 L2 L1L2 L1 A D C B L2 L1S1 S3 S2

8、在下图中,两灯泡组成并联的电路的电路图是( ) A B C D 9、洗衣机、电冰箱等家用电器都使用三孔插座,是因为如果不接地 ( ) A 、家用电器不能工作 B 、家用电器的寿命会缩短 C 、人接触家用电器时可能发生触电事故 D 、家用电器消耗电能会增加 10 、居民楼的楼道里,夜间只是偶尔有人经过,电灯总是亮着造成很大浪费。科研人员利用“光敏”材料制成“光控开关”——天黑时,自动闭合,天亮时,自动断开;利用“声敏”材料制成“声控开关”——当有人走动发出声音时,自动闭合,无人走动时自动断开。若将这两种开关配合使用,就可以使楼道灯变得“聪明”.则这种“聪明”的电路是( ) 11、下图是理发用电吹风的电路,其中电热丝通电会发热,电动机通电会送风,选择开关S 同时与哪两个触点接触时,电吹风送出来的是热风 ( ) A .1和2 B .2和3 C .3和4 D .4和5 12、在图所示的电路中,要使L 1发亮( ) A 、只闭合开关S 1 B 、只闭合开关S 2 C 、三个开关都闭合 D 、只闭合开关S 2和S 3 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16分) 13、如图所示,若连接B 、C 接线柱,则L 1 、L 2 联,若使灯L 1 、L 2并联,则接线柱A 与B 连接,接线柱C 与 连接。 14、公路两旁的路灯采用的是 联方式,判断的依据是 。 220V 220V 220V 220V A B C D 光控 声控 声控 光控 光控 声控 光控 声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