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氧剂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_宁培森

抗氧剂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_宁培森
抗氧剂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_宁培森

2013年第3期甘肃石油和化工2013年9月抗氧剂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宁培森,王玉民,丁著明

(天津合成材料研究所,天津300220)

摘要:抗氧剂是重要和有效的聚合物稳定剂。本文作者综述了该类稳定剂当前发展概况。指出该领域正向着高分子质量、多功能化和反应性化方向发展,其中一些品种已经工业化并用于塑料工业。此外还介绍了一些稳定剂的合成方法。

关键词:抗氧剂;稳定剂;合成

1前言

抗氧剂是一类能有效降低塑料材料自氧化反应速度、延缓塑料材料老化降解的塑料助剂,其应用几乎涉及所有的聚合物制品。塑料用抗氧剂通常包括酚类抗氧剂、磷类和硫类辅助抗氧剂以及金属离子钝化剂等,抗氧剂的应用品种和添加量主要由塑料材料的不同、加工工艺和用途决定。近年来该类添加剂的发展趋势如下。

2高相对分子质量化

抗氧剂常应用于聚合物的高温加工与应用过程,这就要求抗氧剂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由于高分子化合物具有挥发性低、耐抽提,尤其是耐较高的加工温度等优点,用增高抗氧剂的分子量来强化其热稳定性的方法是最近抗氧剂研究的一种新趋势。酚类抗氧剂的最佳相对分子质量通常在1000-3000范围内,这个范围是对热稳定性、耐抽提性和效率进行了综合权衡而得出的。

高分子质量稳定剂通常是用下列数种方法合成的:使低分子质量化合物加合成为高分子质量化合物;使可聚合的单体聚合制成高分子质量化合物;使可聚合的功能性单体与聚合物基材接技制成高分子质量化合物等。

2.1使低分子质量化合物加合成为高分子质量化合物

这是合成高分子质量稳定剂常用的方法。抗氧剂330就是用该法合成的,它是将3个分子2,6-二特丁基苯酚分子通过不同的途径与1分子均三甲苯结合而成的。其化学名称为:1,3,5-三甲基-2,4,6-三(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苯,其特点为无味、相容性好、低毒、低挥发性、分子量高、抗氧效率高等。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批准可以用作接触食品的包装材料添加剂,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树脂、橡胶以及塑料等各种聚合物。数10年来,国内虽然已有许多单位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目前仍没有投入工业化生产,必须依赖进口。

传统的合成路线是使均三甲苯与甲醛反应后,制成中间体再与2,6-酚缩合制成产品。雷磊等[1]采用两步法合成抗氧剂330,先以2,6-二叔丁基苯酚和多聚甲醛为原料,醚化合成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甲基醚,再与均三甲苯进行缩合反应得到抗氧剂330,产率为81.5%。尹振晏[2]按相同的合成路线制成抗氧剂330,收率为90.4%,产品的m.p为240-241℃,在250nm和500nm下透光率分别为98.8%和99.6%。陈阳[3]以季铵盐吡啶类酸性功能性离子液体为催化剂,以均三甲苯和3,5-

收稿日期:2013-05-07

作者简介:宁培森(1960-),男,天津市人,工程师,多年来从事聚合物添加剂的研发工作,已发表论文10余篇。

甘肃石油和化工2013年第3期发展动态二叔丁基-4-羟基苯苄基醚为原料,合成了抗氧剂330,收率达89.6%,提高了收率,简化了工艺。此法有望实现工业化生产。王道林[4]使三卤甲基均三甲苯在酸性催化剂存在下与2,6-二特丁基苯酚缩合制成抗氧剂330:

收率为82.3%,m.p 为242-244℃。

与前法相比,此法虽有一定的创新性,但其当卤甲基化时,会产生大量含醛废水,与2,6-酚缩合时又产生卤化氢均带来环境污染弊端,故目前尚难以实现工业化。

2.2使可聚合的单体聚合制成高分子质量化合物

袁光等[5]开发了名为MODANOX2600的高分子质量抗氧剂,其结构如下:

n =2-6,数均分子量-1000时,熔程为170-176℃,该产品是新型聚合型高分子质量硫代双酚类抗氧剂,有着较抗氧剂1010更好的抗热氧化性能,比抗氧剂300的热稳定性更好,是一种有广泛应用前景的主抗氧剂,尤其适于制造对耐热性、抗析出性要求很高的电缆制品。

瑞士Standoz 公司开发的抗氧剂Standstab P-EPQ 其分子量高达1034,是含磷抗氧剂高分子量化的典型例子,也是惟一的具有C —P 键的亚磷酸酯抗氧剂。其特点是抗氧效能突出,不污染,不着色,在300℃左右仍然稳定。可使光稳定性提高30%,该产品经日本化学物质审查法认可,美国FDA 允许用于接触食品的塑料制品中。

另据Pennwalt 公司报道,该公司推出了一种牌号为Anoxsyn 442的抗氧剂,据称其不含有离子型极性、亲水性或可水解的基团,其特点是耐萃取,可用于高潮湿的场合。英国I.C.I 公司推出的Topanol 205高分子质量抗氧剂,适用于聚烯烃、工程塑料和苯乙烯类塑料产品中。

美国ALBEMARLE 公司的Shbai Mahmood [6]使二苯胺类物质、2,6-特丁基苯酚衍生物在硫酸催化下于高压反应器中反应,制成下式所示的高分子质量抗氧剂:

其特点是此物中不含有低分子质量的副产物,可高效地用作聚合物的稳定剂。

S

*

2013年第3期宁培森等:抗氧剂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双环戊二烯与对甲酚合成的低聚石油树脂可以在催化剂的存在下与异丁烯进行烷基化反应,制得固体的聚合型受阻酚抗氧剂。它能溶于芳香族化合物、醚类、无水乙醇、异丙醇等溶剂,不溶于水及各种水溶液,主要用作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聚酰胺、聚氨酯或聚酯纤维、塑料的防老剂。本品无毒,可用于食品包装材料,由于该种产品原料易得,价格低,已引起不少研究者的关注。

吴开运[7]使对甲基苯酚与双环戊二烯进行缩合反应生成酚型石油树脂,然后与异丁烯进行烷基化反应制得抗氧剂,其结构如右所示:

所得产品为灰白色固体,m.p 为115℃,平均分子量为650,收

率为93.0%。

薛建启[8]用三氟化硼乙醚为催化剂,合成双环戊二烯与

对甲酚的低聚石油树脂,在二甲苯溶剂与双环戊二烯进行烷

基化反应后,在反应体系中加入活性白土净化脱色,蒸除溶剂后得白色产品。李铮[9]以相同的原料合成了聚合多酚抗氧剂,产品外观为白色,熔点高于或等于120℃。朱新宝[10]研究了以氯化锌为催化剂合成该产品的工艺,制得的聚合型受阻酚杭氧剂产品,应用于聚氨酯泡沫用聚醚时,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起燃温度达224℃。胡艳芳[11]进行了类似的研究得到白色固体产品,初熔点为129℃左右,平均分子量达800以上。

2.3使可聚合的功能性单体与聚合物基材接技制成高分子质量化合物

阳明书[12]利用酯交换法在催化剂作用且无溶剂的条件下,将受阻酚类抗氧剂接技到纳米二氧化硅上,制成含硅的高分子质量抗氧剂,其反应可用下式表示:

其中抗氧剂分子的接技量为二氧化硅质量的2%-10%,该种材料可制备聚烯烃或聚酯与纳米二氧化硅的复合材料,可提高纳米二氧化硅在聚合物中的分散性,提高聚合物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抗光氧化性,全面提升聚合物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

台湾双键化工公司[13]近期推出了新型抗氧剂Chinox 30N 。虽还未公布Chinox30N 的化学结构,但据介绍这是一种多官能基,高分子量的受阻酚抗氧剂,具有很好的耐热挥发性和耐迁移析出的效果,同时具有很高的耐热氧化功效。添加了Chinox 30N 的氨纶丝或TPU 具有很好的耐热氧化性能和耐室内氧化变色的特性。当添加0.2%的通用抗氧剂245的样品于室内放置3周后,黄度指数YI 为5.29,使用相同量的Chinox 30N 时,相应值为1.64。

3多功能化

使具有不同功能的基团在一个分子内,发挥分子内的协同作用,起到一剂多用的功能,是当今塑料添加剂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是该领域研究的热点。按照功能团的不同,该类稳定剂可分为下列数类。

3.1受阻酚-受阻胺类

瑞士汽巴(Ciba-Geigy )公司开发的抗氧剂1098是一种高分子量受阻酚类抗氧剂,

它是一种分

抗氧剂接枝的纳米二氧化硅

SiO 2—OH 表面有羟基的纳米二氧化硅

含有受阻酚结构的抗氧剂发展动态

甘肃石油和化工2013年第3期子内复合型抗氧剂,具有受阻酚和受阻胺类抗氧剂的双重功效,有良好的热稳定性、抗析出性、抗辐射性及与树脂的相容性好,是一种优良的高分子材料用抗氧剂和热稳定剂。

日本专利报道将含有HALS 和受阻酚结构的化合物聚合为高分子质量的多功能稳定剂,其结构如下:

另有报道一种商品牌号为Sanol LS -2626的多功能稳定剂,其分子中含有哌啶基团和受阻酚基团,其结构如下:

德国的Cs Kosa S 等报道[14]利用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将受阻酚与哌啶基团连接起来制成HALS-受多功能稳定剂。其反应如下:

该反应虽然为二步,但操作时却只须在一个反应器中进行即可,不需将中间体分离出来,这就大大简化了工艺,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该反应的第一步需要在有催化剂(DABCO )存在下进行,第二步根据哌啶化合物的结构不同而异,有的是在高压、有的则在常压下进行。

李靖等[15]合成了分子内含有受阻酚和受阻胺结构的复合型抗氧-光稳定多功能稳定剂,其结构

如下:

发展动态

2013年第3期样品

化合物2化合物3化合物5化合物7Tinuvin 770Chimassorb 944断裂伸长保留率/%,PE 52627057

4940表2光辐照10h 后的断裂伸长保留率

样品

化合物2化合物3化合物5化合物7Tinuvin 770Chimassorb 944Tinuvin 622Irganox B215氧化诱导期/min 35.5154.90

67.2253.4510.5820.9013.4026.80当将上式中不同的基团制成的化合物2,3,5,7和通用稳定剂UV-770,944,622,B215用作PE 的抗氧剂、光稳定剂时,其相应的结果列于表1和表2中。

表1

不同稳稳定剂的诱导期从表1和表2中可见,化合物2-7的抗氧化性能和光稳定性能相应值均优于通用稳定剂,显示出其分子内明显的协同作用。

3.2受阻酚-亚磷酸酯类

王鉴等[16-17]以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甲酯(MPC )、亚磷酸二乙酯和十八碳醇为原料用有机锡做催化剂,合成了一种新型分子内复合型抗氧剂[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酰基磷酸双十八酯:

产品熔点为47.7-49.2℃,收率高于75.0%。将该产品应用于聚丙烯中,经氧化诱导期、熔体流动速率、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测试,结果表明其效果好于1076,具有良好的抗氧作用。

S.Chmela 等[18]合成了HALS 与亚磷酸酯的分子内复合稳定剂HALS/P1和HALS/P2。这2种稳定剂在PP 中不仅显示了较好的光稳定性,而且热稳定效果也很好。I.Bauer [19]合成的分子内复合型稳定剂主要是将亚磷酸酯与受阻胺的官能团结合在一个分子上,此类稳定剂不仅可作光稳定剂,还可作抗氧剂,比相应的HALS 和亚磷酸酯复合物的效率略高或相当。

刘霞等[20]以亚磷酸三乙酯、季戊四醇和十八胺为原料,合成了双十八胺基亚磷酸季戊四醇酯,由于分子内含有季戊四醇、次膦酸根和脂肪胺,致其具有自由基捕获作用、氢过氧化物分解作用和金属离子螯合作用等多种功能,是一种性能优异的分子内复合型亚磷酸酯类抗氧剂。Chang T C 等[21]采用三氯化磷、2,5-二叔丁基对苯二酚为原料,采用两步法合成四(2,5-二叔丁基-4羟苯基)-2,5-二叔丁基对苯二酚双亚磷酸酯(

2P5B ),该产物具有受阻酚和亚磷酸酯双重结构,具有自由基捕获、

宁培森等:抗氧剂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发展动态

6

6

甘肃石油和化工2013年第3

氢过氧化物分解作用双重功效。3.3受阻酚-芳香胺类

受阻酚类抗氧剂和芳胺类抗氧剂是两类重要的主抗氧剂。这两类抗氧剂分子中均含有活泼的氢原子,与高分子材料所产生的自由基反应,产生较稳定的自由基,从而达到抗氧化的目的。将受阻酚类抗氧剂与芳胺类抗氧剂的作用基团进行复合,可以得到一种新型的抗氧化性能较高的分子复合型主抗氧剂。李翠勤等[22]将2,6-二叔丁基苯酚硝化后,还原为分子内复合主抗氧剂2,6-二叔丁基对氨基苯酚

熔体流变速率和氧化诱导期的测定结果表明,新型抗氧剂在聚乙烯的加工和使用过程中能很好地抑制其氧化降解,其氧化诱导期比未加抗氧剂的PE 树脂的长3倍以上,与聚烯烃中常用的抗氧剂1076相当,优于抗氧剂BHT 。

3.4受阻酚-光稳定类

受阻酚类抗氧剂,其稳定作用一般是自由基捕获机理,苯并三唑类紫外线吸收剂是广泛应用的光稳定剂。其稳定机理是分子的互变异构,将光能转变为热能,保护了材料。

日本城北化学公司[23-24]将稳定化机理不同的苯并三唑和受阻酚分子集于一体,使一种稳定剂起到两种作用,该公司由2-(2′-羟基-5′-特辛基)苯并三唑(UV-329)和2-特辛基-4-甲基苯酚反应合成了牌号为JAST 500的多功能稳定剂,其结构如下:为了说明JAST-500的物理性质,选出2个常用的苯并三唑紫外线吸收剂作为对照物,一个是UV-326,一个是UV-234,进行试验,有关数据列于表3中。

表3

紫外线吸收剂的物性比较化合物分子量熔点/℃摩尔吸光系数/波长加热减量/%溶解度/g

UV-326

316137-141 1.5×104(313nm )8930UV-234

448137-141 1.5×104(304nm )618JAST-500500147-148 1.8×104(313nm )629

从表3中可以明显看出:JAST-500的摩尔吸光系数高于其他2个产品,热失重试验表明:在250℃保持40min 的条件下,UV-326已损失89%,而JAST-500仅为6%,与高分子质量的UV-234相同,说明高分子质量化的功效很显著。在溶解性试验中JAST-500也明显高于UV-326和UV-234。

为比较耐候性,把上述3个样品制成氯丁二烯薄膜,于室外进行12d 的耐候性试验,结果表明,7d 后UV-326和UV-234的膜已经变黄,而JAST-500的膜10d 后仍然完好。

JAST -500比传统的UV -326具有高的耐热性,在250℃保持40min 的条件下,UV -326失重约90%,而JAST -500仅为6%,在抗氧性试验中,JAST -500显示出几乎与常用的Irganox1010相同的抗JAST-500

发展动态

2013年第3

期宁培森等:抗氧剂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氧效果,而UV -326则因为分子中没有抗氧性基团,不具有抗氧性,由于其性能优异,很快便出现了以其为稳定剂聚苯乙烯类聚合物的专利。唐涛[25]将JAST-500用于制造PUR 合成革的耐变黄剂使其耐黄性能达到4级以上的水平。

4反应性化

抗氧剂除发挥稳定化作用而消耗外,还会在光、热等作用下变质或与化学物质反应,在制品使用过程中发生迁移和被溶剂萃取出而无谓损耗,从而降低了抗氧剂的效用。为此,人们希望能开发一类永久型稳定剂,即反应型抗氧剂,它能与单体一起聚合,成为聚合物的一部分,从而解决抗氧剂挥发、抽出、迁移等缺陷。目前,已有的反应型抗氧剂有英国开发的NDPA 分子中含有亚硝基、日本大内新兴化学公司开发的DAC 分子中含有烯丙基的酚类化合物。

NDPA

DAC

潘江庆[26]报道下列一些含有可键合基团的抗氧剂:通过化学反应或接技反应而键合到高分子链上,从而使低分子量的抗氧剂化合物起到高分子质量抗氧剂所具有的耐热、耐抽提、易相容的效果。

最近研究表明,不饱和异氰酸酯直接加成和可控异氰酸酯化方法,是制备反应型抗氧剂的有效方法,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用该法合成了一系列的反应型抗氧剂,该类抗氧剂对聚丙烯抗热氧化作用明显,与乙烯类单体可共聚。

另据报道[27]通过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与丙烯酰氯在三乙胺存在下的反应合成了N-(4-氨

基二苯基甲烷

)丙烯酰胺(ADPMA ):

发展动态

甘肃石油和化工2013年第3期在紫外光辐照下用过氧化苯甲酰为引发剂将其接枝到天然橡胶上。制成了接枝N-(4-氨基二苯基甲烷)丙烯酰胺(NR-g-ADPMA ),将它和商品抗氧化剂N-异丙基-N ′-苯基对苯二胺加入丁腈橡胶(NBR )中,硫化后考察了老化对材料力学性能、溶胀性和迁移现象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的抗氧剂NR-g-ADPMA 增强了硫化NBR 的力学性能并可使NBR 中的添加剂减少迁移而更加持续有效。

辛明亮[28]报道了一种新型的多功能反应型添加剂应用到聚酰胺6中,其化学反应为:

通过上述反应,该稳定剂可以阻止热机械降解,而且可以增大聚酰胺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从而改善加工性能。另外,该添加剂的存在还可延长其使用年限。

Elfatochem 公司产品的牌号为Luchem AO-R300,其中带有反应性肼官能团,能在加工条件下直接键合到聚合物主链上,保持持久的抗氧稳定效果,成为目前效能较好的反应型受阻酚类抗氧剂。

奥利维尔E J [29]使2,6-二叔丁基酚与2-降冰片烯-5-羧乙醛的缩合物(双酚N )与α-烯烃进行聚合反应制得具有抗氧化性的烯烃聚合物,用此物稳定乙烯-丙烯共聚物,热氧老化试验表明效果良好。

5结构合理化

塑料添加剂的功能与其化学结构密切相关,受阻酚抗氧作用的关键在于所含反应羟基的活性,传统的受阻酚羟基的2个邻位均为叔丁基,称为对称型抗氧剂。由于位阻效应降低了羟基与自由基的反应活性。研究发现,受阻酚分子中羟基邻位具有一个叔丁基和一个甲基时,从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受阻酚羟基的空间位阻,加快了抗氧化反应速度,这种新结构的受阻酚抗氧剂称为非对称型受阻酚抗氧剂[30-31]。不仅具备传统受阻酚类抗氧剂的特性,而且具备与辅助抗氧剂的协同稳定作用和耐着色作用,比传统的对称型受阻酚更加突出,适用于易热氧化降解,要求高度耐热和高色泽稳定的高分子应用领域。

该类产品主要有:BASF 公司的Irganox 245;日本Adaka-Argus 公司的Sumilizer GA-80,Cytee 公司的Cyanox 1790等,Cyanox1790的分子中羟基邻位的2个取代基是甲基、特丁基。主要适用于烯烃、PS 、ABS 等塑料的抗氧化,对聚丙烯类产品防护效果尤佳。添加量少,抗热老化性能高,耐洗涤液抽提,且与硫代丙酸酯有良好的协同效果。此外抗氧剂1790对树脂不污染、不着色。美国、德国、日本均已认可其用于食品包装的聚丙烯材料中。抗氧剂245,是BASF 公司的产品,国内商品名为Ky2586,结构式如下

发展动态该产品的化学结构与传统的抗氧剂1010类似,但其不同处在于:1010的羟基的2个邻位取代基均为特丁基,而分子中羟基邻位的取代基分别为甲基和特丁基,是非对称型抗氧剂。

2013年第3期宁培森等:抗氧剂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抗氧剂245可广泛应用于高抗冲聚苯乙烯、ABS 、MBS 、SB 和SBR 胶乳液等苯乙烯类聚合物,对聚氨酯、聚酰酯、热塑料聚酯和PVC 等亦有良好的防护效果,尤其在HIPS 、ABS 中是常规对称型受阻酚抗氧剂的2倍以上。与传统的对称型受阻酚类抗氧剂1010、1076相比,它最大的特点是显著改善了树脂的变色性,特别是大气中氟氧化物的污染。

非对称型受阻酚抗氧剂的另一个研究方向是在杯芳烃的分子中引入非对称结构,涂海燕等[32]以对特丁基苯酚、2-甲基-6-特丁基苯酚为原料,按下列反应合成了下式所示的含有2-甲基-6-特丁基非对称酚结构的杯芳烃:

并在60℃下通过测定四氢萘吸氧量,测得n =4和6的2个杯芳烃的化合物的抗氧性。从其结构可以推测:此类杯芳烃衍生物不仅可能继续保持杯芳烃与非对称型受阻酚的抗光、热、氧等性能,而且可弥补仅具单一结构的化合物性能的不足之处,从而具有不易挥发、在材体中不易迁移和溶解度低等特点;并且,由于引入了不对称结构,将可适度降低其熔点,这样,便于将其作为稳定剂添加于聚合物中,有利于聚合物的加工。

受阻酚分子中羟基的对位取代基对基性能也有影响,当该取代基为电负性时,它可增加羟基中氧原子的电子云密度,加速了羟基上氢原子和氧原子的分离,进而提高了与自由基反应速度,提高其抗氧化活性。研究表明,在羟基的对位引入氧原子,可大大提高其抗氧化活性;例如,抗氧剂BHA (2,6-二叔丁基-4-甲氧基苯酚)比通用的抗氧剂BHT (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抗氧活性高出94%。

传统的抗氧剂(1010,1076,3125等)都是依靠BHT 官能

团起到抗氧作用,羟基的对位没有氧原子。维生素E (ATP )的主要成分是α-生育酚,其结构如右所示:

发展动态

n =4,6

发展动态

甘肃石油和化工2013年第3期从其分子中可见,羟基的对位有氧原子,它是以BHA结构为基础的,同时分子中有长链烷基,使其与基料有很好的相容性。虽然其价格为普通抗氧剂的3-4倍,但与辅助抗氧剂的配合量仅为通用酚抗氧剂的1/10-1/5,其总成本比普通抗氧剂低40%。以ATP为基础的产品有:Hoffmann Laroche公司的Honotec201,CF-120BASF公司和Ciba Spe公司的Uvinul AO-2003和Irganox E201。目前市场上ATP类产品已不是单一的液体产物,是它与亚磷酸酯、聚乙二醇、高孔率树脂载体配合而成的固体产品。该类产品以其高效、绿色、价格低,在市场上显示出极大的活力。

深入研究受阻酚类抗氧剂的结构特点,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开发出新型、高效的抗氧剂,将对聚合物材料的加工与广泛应用起到深远的影响。

除上述传统的受阻酚类抗氧剂外,近年来出现了其他结构的抗氧剂。星型聚合物是一类新型的具有高度支化结构和良好分散性的大分子化合物。其分子的大小、形状和功能都可以精确控制,因此这类聚合物在纳米材料、生物分子模拟物、催化剂、药物与基因载体、免疫诊断试剂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年来,星型聚合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将功能化的组分连接到星型聚合物的骨架上,以期获得具有独特性质的新化合物。王鉴[33]、李翠勤[34]采用以氨为核的星型聚合物为骨架,通过接枝反应,将具有抗氧化功能的(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甲酯(简称3,5甲酯)引入到星型聚合物分子上,合成了结构新颖且相对分子质量较高的含有多个受阻酚单元的星型高效复合主抗氧

剂,其反应如下:

2013年第3期的抗氧化作用,在聚丙烯树脂(PP )中的抗氧化性能与市售抗氧剂1010和3114相近,在聚乙烯树脂(LLDPE )中的抗氧化性能优于抗氧剂1010和3114。

王俊等[35]使用乙二胺、丙烯酸甲酯、3,5-二特丁基苯基丙烯酰氯等原料,合成了下列树枝状分子内受阻酚和胺复合的树枝状结构的抗氧剂

表4

迷迭香抗氧剂与抗氧剂1076并用于天然橡胶的稳定化抗氧剂

0.4%抗氧剂10760.1%迷迭香抗氧剂+0.3%抗氧剂10760.2%迷迭香抗氧剂+0.2%抗氧剂10760.3%迷迭香抗氧剂+0.1%抗氧剂1076氧化诱导温度/℃199.6206.5204.8210.2

由表4中可见,只用抗氧剂1076时,氧化诱导温度为199.6℃,与迷迭香抗氧剂并用时相应值提高为210.2℃。

7结束语

论述了抗氧剂当今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和发展趋势,提出了今后抗氧剂的发展方向,强调了开发高效、新型、多功能、复合、环保型抗氧剂的重要性,随着塑料等有机材料的广泛应用,抗氧剂的发展前景将更加广阔。

参考文献:

[1]

雷磊,孙培冬.新型抗氧剂KY-1330合成的研究.应用化工,2010(10):1451-1455.[2]尹振晏.抗氧剂1,3,5-三甲基-2,4,6-三(3,5-二叔丁基-4-羟基苯苄基)苯的合成.精细石油化工,2009(3):24-26.

宁培森等:抗氧剂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发展动态当该3%的化合物用于LLDPE (7042)聚乙烯时,其氧化诱导期为75.7min ,使用抗氧剂1010时仅为13.4min 。

6抗氧剂生物基化

随着石油资源的日渐枯竭,以生物基材料(可再生植物)为基础开发高分子材料是当今工业界研究工作的主流,这也是塑料添加剂的一个研究方向。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和自身健康的考虑,天然产物作为抗氧剂的研究是发展趋势。类黄酮,如栎精、堪非醇、芹菜苷元、杨梅酮、毛地黄黄酮等都是多酚化合物,研究发现它们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

Lee Hak Soo [36]使生物基材料提取的乳酸衍生物、抗坏血酸衍生物、苹果酮(apple phenon )等作为聚烯烃的抗氧剂和热稳定剂,结果表明效果良好。

陈鸣才等[37-38]提出从藤茶和迷迭香等植物中提取抗氧有效成分的方法,并将其用于聚合物的稳定化,将0.4%的藤茶提取物二氢杨梅素用于稳定聚乙烯,其氧化诱导温度为269.7℃,当使用相同量的通用复合稳定剂B215时,相应值仅为235.0℃。

将迷迭香提取物与抗氧剂1076并用作为天然橡胶的稳定剂,结果列于表4中。

发展动态

甘肃石油和化工2013年第3期[3]陈阳.抗氧剂330合成的研究.精细化工,2008(8):806-809.

[4]王道林,钱建中,刘琳.抗氧剂1,3,5-三甲基-2,4,6-三(3,5-二叔丁基-4-羟基苯苄基)苯的合成方法:CN 101717326A.2010-06-02.

[5]袁光.聚合型高分子量抗氧剂MODANOX2600.精细与专用化学品,1999(24):22-23.

[6]SHBAI MAHMOOD.Processes for production of macromolecur amine-phenolic antioxidant compositions containg low amount of non-macromolecular byproducts:WO2010/083303A1.2010-07-22.

[7]吴开运.对甲基苯酚-双环环戊二烯异丁基树脂抗氧剂的合成方法:CN101967223A.2011-02-09.

[8]薛建启,赵峰,张小峡.一种聚合型受阻酚防老剂616的制备方法:CN101402721A.2009-04-08.

[9]李铮.聚合多酚抗氧剂BPCD的合成.精细石油化工,2008(4):11-13.

[10]朱新宝,侯启富.聚合型受阻酚抗氧剂的合成及应用.聚氨酯工业,2003(4):32-34.

[11]胡艳芳,聂兆广,马晓梅.聚合型受阻酚抗氧剂的制备工艺研究.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2007(3):77-80.[12]阳明书,陈景.表面接技抗氧剂分子的纳米二氧化硅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CN102206432A.2011-10-05.[13]迪比喜化学贸易(上海)有限公司.聚氨酯用新型抗氧化剂.聚氨酯,2010(103):79-80.

[14]CS KOSA S.New combined hindered phenol/hindered amine stabilizers for polymers based on diphenylmethane-4,4′-diisocyanate.Polymer Degradation and Stability,2003(81):453-461.

[15]李靖,刘罡,陈炜.一种用于光稳定剂的含有双受阻酚结构的受阻胺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CN101885701A.

2010-11-17.

[16]王鉴,纪巍,张学佳.新型分子内复合型抗氧剂的合成及性能.化工进展,2008(7):1114-1117.

[17]王鉴,纪巍,张学佳.一种分子内复合型抗氧剂的合成与性能评价.精细化工,2008(7):696-699.

[18]CHMELA S,HABICHER W D,HAHNER U,et al.HALSphosphitecombinations as light and heat stabilizers for polypro-pylene.Polymer Degradation and Stability,1993,39(3):367-371.

[19]BAUER I,HABICHER W D,RAUTENBERG C,et al.Antioxidantinteraction between organic phosphites and hindered aminelight stabilizers during processing andthermoxidation ofpolypropylene.Polymer Degradation and Stability,1995,48(3):427-440.

[20]刘霞,胡应喜,王欣.双(十八胺基亚磷酸)季戊四醇酯的合成与表征.精细石油化工,2004(3):1-3.

[21]CHANG T C,YU P Y,HONG Y S,et al.Effect of phenolic phosphiteantioxidant on the thermo-oxidative degradation of PMMA.Polymer Degradation and Stability,2002(77):29-34.

[22]李翠勤,王俊,张志秋.新型分子内复合主抗氧剂的合成与性能.化工进展,2010(10):2154-2157.

[23]山内敏行.多功能安定剂JAST500.fine chemicals(japan),1998,27(15):15-19.

[24]蔡宏国.多功能稳定剂JAST500的并发与性能.塑料科技,1999(5):32-34.

[25]唐涛.合成革用芳香族耐黄变聚氨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CN101475742A.2009-07-08.

[26]潘江庆.抗氧剂在高分子领域的研究和应用.高分子通报,2002(1):57-66.

[27]张弢.国外有关塑料助剂研究的期刊文摘(抗氧剂).塑料助剂,2007(3):60.

[28]辛明亮,郑炳发,马玉杰.抗氧剂的抗氧机理及发展方向.中国塑料,2011(8):86-90.

[29]奥利维尔E J.可聚合的抗氧化剂和含有键联的抗氧化剂的烯烃聚合物:CN91104597.X.1991-07-09.

[30]汪宝和,王保库.非对称型受阻酚类抗氧剂的研究新进展.化工科技,2007(2):67-70.

[31]李杰,孙书适,夏飞.非对称型受阻酚抗氧剂的结构与作用特点及应用技术.精细与专用化学品,2011(9):9-13.[32]涂海燕,袁立华,蒋建康,等.不对称受阻酚型杯芳烃的合成.有机化学,2000,20(5):838.

[33]王鉴,张凤军,王东军.当今抗氧剂的主要类型及发展趋势.炼油与化工,2008(2):7-10.

[34]李翠勤,王俊,栾书春.一类新型受阻酚抗氧剂的合成与表征.分子科学学报,2011(3):180-183.

[35]王俊,李杰,张会平.一种树脂状酚类抗氧剂的合成方法:CN101704948A.2010-05-12.

[36]LEE HAK SOO.Polyolefin composition using natural compound as antioxidant and/or heat-resistant:WO2001079346.

2001-10-25.

[37]陈鸣才,陈德宏,刘飞跃.藤茶提取物二氢杨梅素及其酯化物作为抗氧剂在高聚物中的应用:CN101367959A.

2009-02-18.

[38]陈鸣才,陈德宏,刘飞跃.迷迭香提取物作为抗氧剂在高聚物中的应用:CN101367965A.2009-02-18.

构造地质学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docx

构造地质学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构造地质学是地质学分支学科之一,以岩石圈的各种地质体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其组合形式及形成、发育、变形、破坏规律。一般根据其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的差异,分为狭义构造地质学和广义构造地质学。狭义构造地质学侧重于对中、小型地质体的研究,主要研究这些构造的几何形态、产状、规模、形成演化等。广义构造地质学的研究范围更加广阔,从地壳演变至岩石圈结构,从重要造山带至板块边界,从显微构造到晶格错位,几乎涵盖了10_8?108cm的所有地质体。近代以来,构造地质学研究获得了空前发展。20世纪60年代以来,板块构造理论体系得以建立和完善;20世纪70年代以来,大陆构造研究得到了重视;20世纪80年代以来,重点研究岩石圈的演化和三维岩石圈的建立;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陆动力学研究兴起。这些研究使得构造地质学在研究深度和研究广度上取得了重要进展。 1.构造解析构造学本质上是对地质体变形和演化的认识,构造地质学强调野外实地观测,其主要研究方法是构造解析法。构造解析是对地质体空间关系和形成规律的分析解释,内容包括对地质体的几何学、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分析气几何学解析是指对地质体的产状、规模、组合形式进行研究,进而概化为构造模式。运动学解析主要研究地质体在构造作用中发生的变形和位移。动力学解析是在几何学解析和运动学解析的基础上,反推构造应力的性质、大小、方向,分析和解释该研究区域的构造演化史。 2.研究现状步人20世纪后,构造地质学开始从形态描述逐渐进人对地质体的成因和力学分析研究中,由定性观察转入定量研究,由几何学研究转人运动学、动力学的领域。相关学科的新方法、新思路的引人,使得构造地质学获得了极大地进步,促进了构造地质学和其他学科的交流融合。尤其20世纪60年代后,以板块构造为主的各种新理论的提出,促使构造地质学的发展进入全新阶段。 2.1板块构造理论体系相关研究1968年前后,地质学家归纳了大陆漂移和海底扩张的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从全球统一的角度提出了板块构造理论,该理论将固体地球表层在垂向上划分为刚性岩石圈和塑性软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世界银行2000年研究报告《中国:服务业发展和中国经济竞争力》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国有4个服务性行业对于提高生产力和推动中国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它们是物流服务、商业服务、电子商务和电信。其中,物流服务占1997年服务业产出的42.4%,是比重最大的一类。进入21世纪,中国要实现对WTO缔约国全面开放服务业的承诺,物流服务作为在服务业中所占比例较大的服务门类,肯定会首先遭遇国际物流业的竞争。 物流的配送方式从手工下单、手工核查的方式慢慢转变成现今的物流平台电子信息化管理方式,从而节省了大量的人力,使得配送流程管理自动化、一体化。 当今出现一种智能运输系统,即是物流系统的一种,也是我国未来大力研究的方向。它是指采用信息处理、通信、控制、电子等先进技术,使人、车、路更加协调地结合在一起,减少交通事故、阻塞和污染,从而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及生产率的综合系统。我国是从70年代开始注意电子信息技术在公路交通领域的研究及应用工作的,相应建立了电子信息技术、科技情报信息、交通工程、自动控制等方面的研究机构。迄今为止以取得了以道路桥梁自动化检测、道路桥梁数据库、高速公路通信监控系统、高速公路收费系统、交通与气象数据采

集自动化系统等为代表的一批成果。尽管如此,由于研究的分散以及研究水平所限,形成多数研究项目是针对交通运输的某一局部问题而进得的,缺乏一个综全性的、具有战略意义的研究项目恰恰是覆盖这些领域的一项综合性技术,也就是说可以通过智能运输系统将原来这些互不相干的项目有机的联系在一起,使公路交通系统的规划、建设、管理、运营等各方面工作在更高的层次上协调发展,使公路交通发挥出更大的效益。 1.国内物流产业发展迅速。国内物流产业正处在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阶段。2008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89.9万亿元,比2000年增长4.2倍,年均增长23%;物流业实现增加值2万亿元,比2000年增长1.9倍,年均增长14%。2008年,物流业增加值占全部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6. 5%,占GDP的比重为6. 6%。预计“十一五”期间,我国物流产业年均增速保持在15%以上,远远高于美国的10%和加拿大、西欧的9%。 2.物流专业化水平与服务效率不断提高。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 的比例体现了一个国家物流产业专业化水平和服务效率。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例在近年来呈现不断下降趋势,“十五”期间,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例,由2000年的19.4%下降到2006年的18. 3%;2007年这一比例则下降到18. 0%,标志着我国物流产业的专业化水平和服务效率不断提高。但同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物流

抗氧剂的现状与进展

抗氧剂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摘要:从人类对高品质生活的需求和工业材料日益苛刻的应用条件出发,综述了抗氧剂的作用机理及其在天然产物、高分子、食品、医药、石油化工等诸多领域应用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了不同领域抗氧剂向环保、无毒、多功能等方向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氧化; 抗氧防腐; 自由基; 聚合物 Abstract: With the higher human demand for quality of life and more strict application conditions of industrial materials,the action mechanism of antioxidants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he field of natural product,polymer,food,pharmaceutical and petrochemical were reviewed and it was pointed out that antioxidants used in different fields would develop to be environmental friendly,non-toxic and multi-functional. Key words:oxidation; anti-oxidation and anti-corrosion; free radical; polymer 引言 抗氧剂是一类在包括食品、石油化工、医药、塑料等各类产品体系中仅少量存在时,就可延缓或抑制这些产品的向下一步氧化,从而阻止产品的老化变质并延长其使用寿命的化学物质。钢铁表面涂加油漆等抗氧剂有效防止其氧化腐蚀,塑料、橡胶等高分子材料、润滑油、食品和医药等中添加各种适应其本身的抗氧剂能更好的促进其发挥自身使用价值,并更小的受其工作环境或工作对象造成的影响[1-2]。抗氧剂极大地增加了物品的实用性和使用寿命,人类正通过各种方式方法深入研究抗氧剂的机理和现实应用性,并迫于环境和资源等问题的出现,使得未来抗氧剂的合成和使用面临更加苛刻的挑战[3]。 1 抗氧剂的作用机理 材料的氧化变质主要因其结构或组分内部具有易引起老化或氧化的弱点,即具有不饱和双键、支链、羰基、末端上的羟基等,这些结构在外界环境阳光、氧气、臭氧、热等条件下易发生氧化反应,引起产品或材料变质形成老化[4],更是基于其氧化的弱点,研究发现了抗氧化剂的工作机理,通过对氧化反应中自由基或中间体的有效作用来阻断其反应的后 续进程,从而达到抗氧化的目的。不饱和键或者自由基的存在易引起天然化合物、油品及人工合成高聚物的自动氧化反应,氧化机理如下[5-7]

机器学习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机器学习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学院 引言: 机器能否象人类一样能具有学习能力呢?1959年美国的塞缪尔(Samuel)设计了一个下棋程序,这个程序具有学习能力,它可以在不断的对奕中改善自己的棋艺。4年后,这个程序战胜了设计者本人。又过了3年,这个程序战胜了美国一个保持8年之久的常胜不败的冠军。这个程序向人们展示了机器学习的能力,提出了许多令人深思的社会问题与哲学问题。 机器学习的研究是根据生理学、认知科学等对人类学习机理的了解,建立人类学习过程的计算模型或认识模型,发展各种学习理论和学习方法,研究通用的学习算法并进行理论上的分析,建立面向任务的具有特定应用的学习系统。这些研究目标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机器学习是关于理解与研究学习的内在机制、建立能够通过学习自动提高自身水平的计算机程序的理论方法的学科。近年来机器学习理论在诸多应用领域得到成功的应用与发展,已成为计算机科学的基础及热点之一。 机器学习是继专家系统之后人工智能应用的又一重要研究领域,也是人工智能和神经计算的核心研究课题之一。现有的计算机系统和人工智能系统没有什么学习能力,至多也只有非常有限的学习能力,因而不能满足科技和生产提出的新要求。对机器学习的讨论和机器学习研究的进展,必将促使人工智能和整个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一.机器学习的发展史 机器学习是人工智能研究较为年轻的分支,它的发展过程大体上可分为4个时期。 第一阶段是在50年代中叶到60年代中叶,属于热烈时期。…> 第二阶段是在60年代中叶至70年代中叶,被称为机器学习的冷静时期。 第三阶段是从70年代中叶至80年代中叶,称为复兴时期。 机器学习的最新阶段始于1986年。 机器学习进入新阶段的重要表现在下列诸方面: (1) 机器学习已成为新的边缘学科并在高校形成一门课程。它综合应用心理学、生物学和神经生理学以及数学、自动化和计算机科学形成机器学习理论基础。 (2) 结合各种学习方法,取长补短的多种形式的集成学习系统研究正在兴起。特别是连接学习符号学习的耦合可以更好地解决连续性信号处理中知识与技能的获取与求精问题而受到重视。 (3) 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各种基础问题的统一性观点正在形成。例如学习与问题求解结合进行、知识表达便于学习的观点产生了通用智能系统SOAR的组块学习。类比学习与问题求解结合的基于案例方法已成为经验学习的重要方向。 (4) 各种学习方法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一部分已形成商品。归纳学习的知识获取工具已在诊断分类型专家系统中广泛使用。连接学习在声图文识别中占优势。分析学习已用于设计综合型专家系统。遗传算法与强化学习在工程控制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与符号系统耦合的神经网络连接学习将在企业的智能管理与智能机器人运动规划中发挥作用。 (5) 与机器学习有关的学术活动空前活跃。国际上除每年一次的机器学习研讨会外,还有计算机学习理论会议以及遗传算法会议。 二.机器学习分类 1、基于学习策略的分类 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过程中系统所采用的推理策略。一个学习系统总是由学习和环境两部分组成。由环境(如书本或教师)提供信息,学习部分则实现信息转换,用能够理解的形

国内外测试仪器发展现状及趋势

国内外测试仪器发展现状及趋势 科学是从测量开始的—这是19世纪著名科学家门捷列夫的名言。到了21世纪的今天,作为信息产业的三大关键技术之一,测试测量行业已经成为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础和发展保障。 而测试仪器作为测试测量行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工具,在测试测量行业的发展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中国“十一五”期间,由于国家不断增加基础建设的投入力度,在旺盛市场需求的带动下,对仪器需求不断增加,同时测试仪器市场也正在快速发展。 全球测试仪器市场情况及分析 国内电子测量仪器行业在经过一段沉寂后,慢慢开始复苏。产品大幅增长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市场的巨大需求,特别是通信、广播电视市场的巨大发展,引发了电子测量仪器市场的迅速增长,二是电子测量仪器行业近几年迅速向数字化、

智能化方向发展,推出了部分数字化产品,因而在若干个门类品种上取得了较快增长。从近期中国仪表行业发展的情况来看势头喜人的,与全国制造业一样,虽然遇到了不少困难但仍然保持了向上发展的态势。 尽管中国仪器市场正在快速的发展着,但与国外仪器生产企业比较仍然有很大的差距。中国主要科研单位、学校以及企业等单位中使用的高档、大型仪器设备几乎全部依赖进口。同时,国外公司还占有国内中档产品以及许多关键零部件市场60%以上的份额。世界测试仪器市场对中国的影响依然非常大。目前,在世界电子测量仪器市场上,竞争日趋激烈。以往,测试仪器生产厂商主要都将仪器产品的高性能作为竞争优势,厂商开发什么,用户买什么。而今则已变成厂商努力开发用户需要的仪器,并且把更便宜、更好、更快、更易使用的测试仪器作为奋斗目标。在信息化的推动下,全世界测试仪器市场将继续保持增长的势头。人们普遍认为,电子测量仪器市场的前景依然乐观。 国际仪器发展趋势和国内现状 一、国际趋势

机器人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机器人发展历史、现状、应用、及发展 趋势 院系: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姓名:王炳乾

机器人发展历史、现状、应用、及发展趋势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不断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机器人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和深化,机器人已成为一种高新技术产业,为工业自动化发挥了巨大作用,将对未来生产和社会发展起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介绍了机器人的国内国外的发展历史、状况、应用、并对机器人的发展趋势作了预测。 关键词:机器人;发展;现状;应用;发展趋势。 1.机器人的发展史 1662年,日本的竹田近江利用钟表技术发明了自动机器玩偶并公开表演。 1738年,法国技师杰克·戴·瓦克逊发明了机器鸭,它会嘎嘎叫、进食和游泳。 1773年,瑞士钟表匠杰克·道罗斯发明了能书写、演奏的玩偶,其体内全是齿轮和发条。它们手执画笔、颜料、墨水瓶,在欧洲很受青睐。 保存至今的、最早的机器人是瑞士的努萨蒂尔历史博物馆里少女形象的玩偶,有200年历史。她可以用风琴演奏。 1893年,在机械实物制造方面,发明家摩尔制造了“蒸汽人”,它靠蒸汽驱动行走。 20世纪以后,机器人的研究与开发情况更好,实用机器人问世。 1927年,美国西屋公司工程师温兹利制造了第一个机器人“电报箱”。它是电动机器人,装有无线电发报机。 1959年第一台可以编程、画坐标的工业机器人在美国诞生。 现代机器人 有关现代机器人的研究始于20世纪中期,计算机以及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原子能的开发利用是前提条件。1946年,第一台数字电子计算机问世。随后,计算机大批量生产的需要推动了自动化技术的发展。1952年,数控机床诞生,随后相关研究不断深入;同时,各国原子能实验室需要代替人类处理放射性物质的机械。

国内外公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第1章绪论 1.1我国公路现状 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中从事运送货物和旅客的社会生产部门,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动脉,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行业、先行产业。交通运输主要包括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五种运输方式,其中,铁路、水运、航空、管道起着“线”的作用,公路则起着“面”的作用,各种运输方式之间通过公路路网联结起来,形成四通八达、遍布城乡的运输网络。改革开放以来,灵活、快捷的公路运输发展迅速,目前,在综合运输体系中,公路运输客运量、货运量所占比重分别达90%以上和近80%。高速公路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在交通运输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设计和建设上,高速公路采取限制出入、分向分车道行驶、汽车专用、全封闭、全立交等较高的技术标准和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为汽车快速、安全、经济、舒适运行创造了条件。与普通公路相比,高速公路具有行车速度快、通行能力大、运输成本低、行车安全、舒适等突出优势,其行车速度比普通公路高出50%以上,通行能力提高了2~6倍,并可降低30%以上的燃油消耗、减少1/3的汽车尾气排放、降低1/3的交通事故率。 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60多年的建设,公路建设有了长足发展。2011年初正值“十一五”规划结束,“十二五”规划伊始。“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公路交通发展速度最快、发展质量最好、服务水平提升最为显著的时期。经过4年多的发展,公路交通运输紧张状况已实现总体缓解,基础设施规模迅速扩大,运输服务水平稳步提升,安全保障能力明显增强,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保障社会和谐稳定、进一步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作出了重要贡献。 “十一五”前4年,全国累计完成公路建设投资2.93万亿元,年均增长近16%,约为“十一五”预计总投资的1.2倍,也超过了“九五”和“十五”的投资总和。公路建设投资的快速增长,极大地拉动和促进了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从公路建设投资占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总投资的比重来看,“十一五”期间基本保持在4.5%左右。 在投资带动下,公路网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09年底,全国公路网总里程达到386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6.51万公里,二级及以上公路42.52万公里,分别较"十五"末增加36.4万公里、2.5万公里和9.4万公里;全国公路网密度由“十五”末的每百平方公里34.8公里提升至40.2公里。预计到2010年底,全国公路网总里程将达到395万公里,高速公路超过7万公里,分别较“十五”末增加45.3万公里与3万公里。农村公路投资规模年均增长30%,总里程将达到345万公里,实现全国96%的乡镇通沥青(水泥)路。 “十一五”期间公路的快速发展,为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作出了突出贡献。特别是2008年以来,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以高速公路为重点,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十一五”末高速公路里程将达到"十五"末的1.78倍。“十一五”期间全社会高速公路建设累计投资达2万亿元,直接拉动GDP增长约3万亿元,拉动相关行业产出

可降解塑料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可降解塑料的研究现状 及发展前景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可降解塑料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摘要:文章综述了国内外降解塑料的研究现状,介绍了降解塑料的定义、评价标准以及降解塑料的分类,以及光降解塑料,生物降解塑料以及光/生物双降解塑料的研究动态,展望了降解塑料的光明前景。 关键词:降解塑料;光降解;生物降解;光/生物双降解 中图分类号:TQ3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 (2010)24-0006-02 随着现代社会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薄膜的使用逐渐深入到农业生产的各个领域。曾给农业生产带来福音的“白色革命”在极大地促进我国农业生产发展的同时,也给我国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白色污染”。农膜主要以化纤为原料,其主要成分是聚丙烯,聚氯乙烯以及聚乙烯,可在田间残留几十年不降解。连年不降解的碎膜逐年累积于土壤耕层造成土壤板结、通透性变差、根系生长受阻,后茬作物减产,有些作物减产幅度达到20%以上,并且这一情况正在进一步恶化。由此产生的环保负面效应已引起社会各界的严重关注和忧虑。 1降解塑料的定义以及评价方法 降解塑料是一类新型功能塑料,从世界范围来看,其技术在不断发展,用途在不断开拓,定义、评价方法以及评价标准也均在不断规范和完善中。近年来,国内外都在努力寻找一

个能被人类所接受的降解塑料的定义及其评价方法。影响比较大的是,欧洲制定的Comite´ Europe´en de Normalisation (CEN)标准,强调包装材料的回收再利用以及堆肥处理;英国标准组织BSi则强调了包装材料的环境效应,着重于薄膜的氧化降解;其中,被大家所共识且认可程度最高的是美国材料试验协会(American Society for Testing and Materials,ASTM)对降解薄膜所作的定义及评价方法。 随着国内降解塑料的不断发展,与之相关的测试标准,规范也不断被制定出来。与ASTM一样,国标并没有对降解时间,降解产物以及检测方法做出明确的规定。 2降解塑料的分类 降解塑料按照降解机理可大致分为光降解塑料、生物降解塑料和光-生物双降解塑料。其中,具有完全降解特性的生物降解塑料和具有光-生物双重降解特性的光/生物双降解塑料,是目前主要的研究开发方向和产业发展方向。 光降解塑料 光降解塑料一般是指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引起光化学反应而使大分子链断裂和分解的塑料。一般光降解塑料的制备方法有两种,一是在高分子材料中添加光敏剂,由光敏剂吸收光能后产生自由基,促使高分子材料发生氧化作用后达到劣化;另一种是利用共聚的方式将光敏基团(如羧基、双键等)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北京市绿化隔离带可持续经营技术及效益评价 二、项目所属领域国内外研究开发现状和发展趋势 1、由城市绿地到城市林业的发展 城市绿地是城市中一种特殊的生态系统,它是城市系统中能够执行“吐故纳新”负反馈调节机制的子系统。这个系统一方面能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为城市生物提供适宜的生境;另一方面能增强城市景观的自然性、促进城市居民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它是城市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绿地(green space)一词,各国的法律规范和学术研究对它的定义和范围有着不同的解释,西方城市规划概念中一般不提城市绿地,而是开敞空间(Open Space),我国建国以来一直延用原苏联的绿地概念,包括城市区域内的各类公园、居住区绿地、单位绿地、道路绿化、墓地、农地、林地、生产防护绿地、风景名胜区、植物覆盖较好的城市待用地等。 尽管各国关于开敞空间(或绿地)的定义不尽相同,但它们都强调了开敞空间(或绿地)在城市中的自然属性,即都是为了保持、恢复或建立自然景观的地域。绿地作为城市的一种景观,是城市中保持自然景观,或使自然景观得到恢复的地域,是城市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综合体现,是城市中最能体现生态性的生态空间,是构成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结构上为人工设计的植物景观、自然植物景观或半自然植物景观。绿地在城市中的功能和作用主要包括:组织城市空间的功能、生态功能(改善生态环境的功能、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游憩休闲功能、文化(历史)功能、教育功能、社会功能、城市防护和减灾功能。 城市绿地发展和研究进程包括:城市绿地思想启蒙阶段、城市绿地规划思想形成阶段、城市绿地理论和方法的发展阶段、城市绿地生态规划和建设阶段。 吴人韦[1]、汪永华[2]、胡衡生[3]等从城市公共绿地的起源开始介绍了国外城市绿地的发展历程,认为国外的城市绿地建设经历了从公园运动(1843~1887)、公园体系(1880~1890)、重塑城市(1898~1946)、战后大发展(1945~1970)、生物圈意识(1970年以后)等一系列由简单到复杂的城市绿地发展过程,其中“重塑城市”阶段提出了“田园城市”和城市绿带概念,绿带网络提供城区间的隔离、交通通道,并为城市提供新鲜空气。“有机疏散”理论中的城市与自然的有机结合原则,对以后的城市绿化建设具有深远的影响。1938年,英国议会通过了绿带法案(Green Belt Act)。1944年的大伦敦规划,环绕伦敦形成一道宽达5英里的绿带。1955年,又将该绿带宽度增加到6~10英里。英国“绿带政策”的主要目的是控制大城市无限蔓延、鼓励新城发展、阻止城市连体、改善大城市环境质量。早在1935年,莫斯科进行了第一个市政建设总体规划,规划在城市用地外围建立10公里宽的“森林公园带”;1960年调整城市边界时,“森林公园带”进一步扩大为10~15公里宽,北部最宽处达28公里;1971年,莫斯科采用环状、楔状相结合的绿地布局模式,将城市分隔为多中心结构。目前,德国城市森林建设已取得了让世人瞩目的成绩,其树种主要为乡土树种,基本上是高大的落叶乔木(栎类、栗类、悬铃木、杨树、核桃、欧洲山毛榉等)[4]。在绿化城

国内抗氧剂发展现状

国内抗氧剂发展现状 作者:不详 来源:不详 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05-8-1 塑料抗氧剂以受阻酚为主,另外还有亚磷酸酯类化合物及二者复配品,通常包括酚类抗氧剂、磷类和硫类辅助抗氧剂以及金属离子钝化剂等。近年来,国外硫类抗氧剂的开发速度相对放慢,许多公司把重点转移到主剂和辅剂复合使用的开发。以实现产品分子量高、热稳定性好、不污染、不变色的特点。此外,聚合物用金属离子钝化剂向多功能化发展,而塑料包装业特别是用于食品和医药包装的塑料生产厂商,对维生素E类抗氧剂表现出极大兴趣。维生素E的有效成分为α-生育酚(ATP),不仅具有极高的抗氧活性,而且可以消除或降低塑料包装材料内的异味。 1.抗氧剂发展情况 目前,国内生产厂家超过30家 1076、 168、 DL TP 、 13-215、机厂、天津力生化工厂、天津晨光化工有限公司、临沂三丰化工有限公司等主要生产基地。 就通用品种的生产和供应而言,中国塑料抗氧剂已经达到或接近国外先进水平,1010、1076、168以及由其为主要组分的复合型抗氧剂B215、B225等产能和指标基本满足了国内聚烯烃树脂的市场需求。然而,总体来看,专用化、高性能结构的品种数量不足,相当数量的品种仍需依赖进口。可喜的是,近年来国内在抗氧剂新品种开发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代表世界发展潮流的碳自由基捕获剂、半受阻酚抗氧剂、新型高效亚磷酸酯辅助抗氧剂的研究都有新的进展。 2.存在的问题 规模小,经济效益低下,产品质量低下,新产品开发缓慢,产品结构不合理,市场竞争激烈,许多专用高档抗氧剂还需依赖进口,2002年国内抗氧剂进口量为5 700吨左右。抗氧剂工业正向专用化、系列化、复合化、高效化方向发展。 聚烯烃新型高效光稳定剂6911在农用棚膜中的应用研究 陈宇 庄严 吴瑞征

中国管理研究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徐淑英《光明日报》( 2011年07月29日11 版) 过去20多年来,中国管理学研究关注西方情境的研究课题,验证西方发展出来的理论,并借用西方的研究方法论。而旨在解决中国企业面临的问题和针对中国管理现象提出有意义的理论解释,这方面的研究却迟滞不前。围绕到底是追求“中国管理理论”(即在中国管理情境中检验西方理论)还是“管理的中国理论”(即针对中国现象和问题提出自己的理论)的争论,很多学者作出了积极探索。中国的管理学研究者应遵循科学探究的自主性原则,保持对常规科学局限性的警觉,从事既能贡献普遍管理知识,又能解决中国管理问题的研究。 国际管理学研究中的一个现象 全球化商业活动的增加,不仅使得全球化的跨国公司对管理知识的需求大大增加,而且那些处于新兴经济体(比如俄罗斯、印度和中国)中的公司,由于在国际市场上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也非常渴望得到管理实践所需的知识。除了新兴经济体外,许多发达地区的管理研究也十分活跃。有学者观察到了国际学者的一种明显偏好:从主流管理学文献(基本上是基于北美,特别是美国的文献)中套用已有的理论、构念和方法来研究本土的现象。这导致了JamesMarch(詹姆斯·马奇)所认为的组织研究的“趋同化”。这个趋势是值得注意的,因为它有可能放慢有效的全球管理知识的发展速度,也会阻碍科学的进步。这样的趋势在中国也是存在的。

科学研究总是有目的的:执著于寻找真相(reality)和追求真理(truth)。科学的研究方法确保了科学家的发现是接近于真理的,这也是所有科学研究应该达到的严谨性(rigor)标准。然而对于管理学这门应用科学来说,真理本身是不够的。管理研究的第二个目标是获取有益于提高实践水平的知识,这就是管理学者应该达到的切题性(re levance)标准。但现在大部分的中国学者都是严谨有余,切题不足。 目前,套用西方发展起来的理论在中国进行演绎性研究主导了中国管理学研究领域。用这种方法进行的研究倾向于把成果发表在国际性杂志上,尤其是国际顶尖杂志。这类研究成果验证了已有理论或者对其情境性边界进行了延伸研究,说明了如何使用现有研究成果来解释一些新情境下出现的独特现象和问题。但这样的研究倾向对现有的理论发展只能提供有限的贡献,因为它的目的并非寻找对地方性问题的新的解释。这种方法也限制了对中国特有的重要现象以及对中国有重要影响的事件的理解。 笔者并不认为学者的目标就是发展新的理论,而是提请注意这一事实:绝大部分中国的研究都不约而同地采用西方已有理论来解释中国现象。这一趋势形成的原因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解释。 首先是因为缺乏先进的科学研究方法的训练和对科学目的的正确理解。一些研究者错误地认为,科学的目的是发表文章,而非寻找对重要现象的恰当理解和解释。中国学者可以很快学会如何正确使用研

抗氧化剂的研究概况与发展趋势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抗氧化剂的研究概况与发展趋势PROGRESS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RESEARCHES ON ANTIOXIDANTS 系别:轻化工程系 专业名称:化妆品营销与使用技术 年级:2012届毕业生 学生姓名:林幸娣 学号:2009030501331 指导教师:李惠玮 2012 年3 月

目录 抗氧化剂的研究概况与发展趋势 (1) 目录 (2) 摘要 (3) 一、抗氧化剂的主要类型 (4) 1黄酮类化合物 (4) 2单宁 (4) 3酚酸类化合物 (5) 4维生素 (5) 4.1 抗氧化,维护细胞膜脂质双层结构的稳定 (5) 4.2 提高机体免疫力 (6) 5活性多糖 (6) 6酶、植物蛋白质、多肽和氨基酸 (6) 7其他[15](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6) 7.1硒 (6) 7.2硅 (7) 7.3钒 (7) 7.4锌 (7) 7.4铜 (7) 7.5铁 (7) 二、抗氧化剂在人体内的作用机制 (7) 三、抗氧化剂的应用 (8) 四、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9) 五.参考文献 (10)

摘要 自由基生命科学的研究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迅猛发展,相关文献大量涌现,1998年的贝尔医学奖更是授予了研究一氧化氮自由基的3位美国药学家。事实上由于器官的正常活动或氧化压力过剩,体内可产生活性氧(ROS,reactive oxygen species)和活性氮(RNS,reactive nitrogen species)等自由基,当体内自由基超出一定量后就会产生连锁反应,自由基将不断产生并由此引起一系列的生物学反应,最终导致疾病的发生。同自由基损伤相关的疾病有: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白内障、癌症、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关节炎和类风湿症【1】…。生物体内产生的ROS/RNS,只有在抗氧化剂或体内有抗氧化作用的物质作用下,才能不断地被清除,使其维持在有利无害的低水平上,在生物体内履行生物所必需的生理功用。 Abstract: Antioxidants and their related active compounds can be divided into the following categories:flavonoids,plant polyphenols,phenolic acids,vitamins,polysaccharides,enzymes,proteins and amino acids.Antioxidants may exert their efects on biological systems through diferent mechanisms including electron donation,metal ion chelation,synergistic efect of antioxidants or by genes expression regulation.The applications of antioxidants as additives are widespread in the fields of food,beverages,medicines and cosmetics.It is proposed that the following studies should be carried out more intensively:selection of raw materials,innovation of extraction and separation,mechanism of synergistic efects of antioxidants,relationship between compound structures and antioxidant activities. Key words: antioxidants;flavonoids;phenolic acids;plant polyphenols;active polysaccharides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医用信息系统同其他行业的信息系统相比具有其明显的特殊性,医用信息系统有大量的CT、MRI等的图象,B超、内窥镜等的视频数据,还有大量的CT、MRI、B超、PET、电子内窥镜等的医用检查设备。医用信息系统中大量的如HIS,RIS,PACS,MODALITY,CPR等部门级的系统之间有大量需要交流和共用的信息,如何将这些数据有效的交流,如何减少重复手工劳动,减少数据冗余.以提供给医生、护士从而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或者提供给医院管理者以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换而言之,就是将医院各部门之间的数据互相平滑高效的交流以及医用信息的整合集成成为世界各国致力于医用信息系统的专家学者和相关研究机构的研究话题。 Radiological Society of North America(RSNA)和Healthcare Information and Management Systems Society(HIMSS)提出了IHE框架试图解决这些信息的交流和集成问题。

IHE规范遵循DICOM标准和HL7标准.DICOM标准的全称是“医学数字成像与通信”(digital imaging and communication in medicine)标准,不仅支持医学放射图象,而且面向所有的医学图象,只要简单的增加相应的服务对象类(SOP)即可,可扩展到心电图,内窥镜图象,牙医图象,病理学图象等。HL7主要为面向健康的计算机系统提供临床、金融、管理信息的电子交换标准.IHE规范还提供了HL7到DICOM的互操作. 国内随着医疗行业改革,医疗服务行业开始面向市场,通过信息化的战略来提高医患的满意度以提到很多医院的议事日程.因此构建一个集成化的标准化的系统来及时的获取各种临床信息变的非常迫 切.目前国内有许多厂商拥有遵循DICOM标准的PACS系统,然而将

国外教学设计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国外教学设计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教学设计过程所产生的问题的讨论、教学设计研究的发展趋势等方面对国外教学设计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了系统阐述。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心理学、教育学理论研究的深入,教学设计近年来成为国内外教育界关注的课题之一。考察国外教学设计的研究成果,对我们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提高教学效率将有莫大的启发。 一、国外教学设计研究的现状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一直是教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许多教育工作者或从改变教学媒体、方法,或从精选教学内容,或从改进评价方式和课堂管理等进行深入的研究,但同时他们又感到单一方面的改革其效果不能令人满意。因此,他们开始重新思考教学设计的问题,并借鉴认知理论、技术学等新成果;从更为系统的角度探索问题,以找到在整体上提高教学效益的突破口。 1.学设计的概念 什么是教学设计?为了更清楚的理解这个概念,让我们先了解什么是教学和设计。美国的教育学家史密斯(P.L. Smith )和拉根(T. J.Ragan)认为,教学就是信息的传递及促进学生达到预定、专门学习目标的活动。它是教育的一个分支,包含了学习、训练和讲授等活动。所谓设计,是指在进行某件事之前所作的有系统的计划过程或为了解决某个问题而实施的计划,它可以从精确性、细致性、系统性等方面去判断其效果的好坏。设计者必须以高度的精确和谨慎态度,具有系统计划一个方案的才能进行设计,否则,会导致时间的误用、资源的浪费甚至无效、沉闷和缺乏动机的学习。因此,设计应考虑许多可能影响实施计划或受计划实施所影响的因素。如,设计者要考虑可能影响教学成功的因素,通过上课,把预先设计好的视觉、听觉及其他传递形式的信息传递出去。所以,教学设计的特点除上面谈到的精确、细致和系统之外,还应有形象性、创造性、工艺性、扩展性和自然性等特点。由此可见,教学设计就是把教学原理转换成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计划的系统过程,是指为了达到预期教学目标而运用系统观点和方法,遵循教学过程基本规律,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计划的过程,是教什么(课程和内容等)与怎么教(组织、方法、策略、手段及其他传媒工具的使用等)的过程。具体来说,一方面它象工程那样需要以过去成功的原理为基础来计划他们的工作,不仅在功能方面,而且以生动的、吸引人的方式来设计事情或活动,建立用以指导他们决策、解决问题的程序。另一方面,这个系统过程是以一种书面的形式把将要完成的事情或活动的结果写下来,而不是变成实际的产品或结果。因此,当教学媒体不仅仅是教师时,系统的计划就显得尤其重要。好的教师有能力根据学生的需要马上调节教学。但当教学媒体不能迅速加以调节时(如印刷体的材料、录像材料、以电脑为基础的教学),以教学原理为基础的设计就显得相当重要。所以,教学设计过程主要依据三个方面进行设计:第一,教学的目标是什么?第二,教学策略和教学媒体有哪些?第三,我们如何检验所达到的结果?如何评价和修改教学材料? 韦斯特(Charles K. West )等人则从认知科学的角度来探讨教学设计。他们认为教学就是以系统的方式传授知识,是关于技术程序纲要或指南的实施。它也是指教师的行动、实践或职业活动。设计是计划或布局安排的意思,是指用某种媒介形成某件事情的结构方式。所以教学设计的研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1)在当今复杂的社会里,人们需要学会如何学习。这种需要大大地扩大了教学的目标,它应该包括学习者将能够了解并适当地运用认知策略;(2 )教学设计应该使用认知策略作为教学的手段;(3 )教师将充当教学传递活动中运用认知策略和奖励认知策略运用的模范;(4)把认知策略的知识、适当的应用以及对认知策略

国内外模具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本文叙述了模具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介绍了各行业模具的现状及发展方向;文中强调指出了两个关键问题——模具材料和模具标准——是持续发展 模具技术的重大策略。中国模具技术,则是依据着国际模具市场的发展趋势, 转变着模具品牌产品的发展规模,不断的提高着模具设计水平,迎合着模具企 业的经济发展需求,也会进一步的推动着模具技术发展。 关键词:发展趋势、现状、模具技术、塑料模具、模具CAD/CAM Abstract:This paper was narrated the importance of the mould technology in the national economy.It was introduced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all trade and professions on the mould and die.It was indicated emphatically two questions of the crux一一mould materials and mould standard——developing continuous ly the great tactics on the progress of the mould technology. China mold technology, according to the international mold i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market, the brand product change mould the development scale, and constantly improve the level of the die design, catering to the needs of the mould enterprise economic development, will further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uld technology. 一、引言 模具是工业生产的基础工艺装备,国民经济的五大支拄产业机械、电子、汽车、石化、建筑都要求模具工业发展与之相适应。目前,模具行业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迅速,模具标准件、软件、材料供应等服务模式更为人性化,为企业一揽子解决问题的服务模式开始出现,这无疑对模具行业的发展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另外,我国的模具品种仍然不丰富,模具行业的平衡发展亟需重视。模具是制造业的重要基础工艺装备。模具在制造业产品生产、研发和创新中所具有的重要地位,使得模具制造能力和技术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国家制造业水平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近10年来,我国模具工业均以每年15%以上的增长速度快速发展。“十一五”期间,我国模具行业保持产销两旺、持续高速发展,模具产量、质量进一步得到提高。中国的模具市场十分广阔,特别是在汽车制造业和IT制造业发展的带动下,对模具的需求量和档次也越来越高,同时精良的模具制造装备为模具技术水平的提升提供了保障。2007年模具销售额870亿人民币,比上一年增长21%,模具出口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35.7%,模具进口仍保持在20亿美元。数据显示着我国模具整体实力进一步加强。

CAD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CAD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是电子信息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科研成果开发和转化、实现设计自动化、加快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现代化 的一项关键新技术;是提高产品和工程设计水平、降低消耗、缩短科研和新产品开发周期、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手段;是科研单位提高 自主研发能力和管理水平、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条件;也是进一步向计算机辅助制造、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发展的重要基础。 CAD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水平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科学技术现代化和工业现代化的重 要标志之一,它使产品设计工作的内容和方式发生了 根本性变革,彻底改变了传统手工设计绘图的方式,极大地提高了产品开发的速度,提高了设计精度。这一新技术的应用将人类的聪明才智 和创造能力与计算机高速而精确的计算能力、大容量的存储和数据处理功能结合起来,使两者相得益彰。 早期的CAD也就是计算机绘图,以完成图形的设计与绘制工作为主。经过40多年的研究与应用,CAD的概念已发生了本质飞跃,它不仅包括图形处理 ,还包括概念设计、造型设计和原理样机设计等内容。它吸收和运用了更多的与设计技术相关联的科学技术和理论,以及优化设计、可靠性设计、有限元分析 、价值分析和系统工程等知识。与传统设计方法比较,cad彻底改变了设计的方式,提出了新的设计理念,把设计人员从繁琐、机械的设计工作中解脱出来 ,将精力和聪明才智转移到创造性的设计过程中,大大提高了产品设计的精度和可靠新,缩短了产品设计周期,降低了产品的成本。 1、CAD建模技术的研究和发展 建模技术是CAD的核心技术,建模技术的研究、发展和应用,就代表了CAD技术的研究、发展和应用。下图给出了建模技术的发展情况。图中明确显示了从50年代至今建模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二维建模、三维几何建模(包括线框建模、曲面建模、实体建模)、特征建模(包括参数化和变量化建模)及产品集成建模的发展过程。 二维建模是最初的CAD技术用来解决二维绘图问题的,后来发展为三维的几何建模技术。三维几何建模又分为线框建模、曲面建模和实体建模。线框建模是以线来构造三维物体,其主要算法是空间自由曲线的拟合和表达相对简单。曲面建模是由曲面来构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