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案例分析

物理教学案例分析
物理教学案例分析

初中物理教学案例分析

在讲完了《电压和电阻》及《欧姆定律》两章之后,我设计了一节专题课——《如何判断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的变化》。一上课,我首先对欧姆定律实行了复习,然后设计了一道例题,师生共同分析得出结论。在此基础上,我总结了一下实行这方面判断的基本方法。然后又就着方法给学生们举了几个比较典型的例题,师生共同实行了判断,并且找学生到黑板上跟大家一块分析,最后我以试卷的形式让学生自己实行了练习,这样一堂课很充实地结束了。

课后我也有一种成功的感觉,觉得一切按照我设计的方案实行,而且看学生的表情好像也都很明白,学生掌握得应该万无一失了。不过在讲《基础训练》上的习题过程中,我吃惊地发现好多同学都没有掌握好,错题百出。尤其是一些中上游的同学,解题思路根本不明确,这对于我来说像浇了一盆冷水,晚上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当中。我在反思:这节课的失败之处。知识的传授没问题,各个知识点的归纳,解题思路的总结也很到位,问题在哪呢?“学生”我脑中闪出一个词。是啊,我仅仅按照自己的思路来实行课堂教学,没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这是我犯的最大错误。

第二天一早,我就找学生调查,有的说“老师,您当时讲我能听懂,不过自己做题时又想不明白了,不知从哪入手”,还有的说“老师,我依赖性强,懒得自己思考”……学生的话让我恍然大悟,使我明白了失败在哪。是啊,我过高的估计了学生的水平,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练习。专题课本身是没有问题的,问题在于我没有把这个

专题更加深入,我应该继续拿一节课甚至更多节课让学生真正把这个问题搞明白。不过我为了赶进度,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消化,学生当时就是懵懵懂懂,囫囵吞枣,没有真正变成自己的东西,所以做原题还能够,题稍微一变化就不会了。

物理这门学科特别注重逻辑推理,不是靠死记硬背能学好的,学生对于老师讲的方法并没有真正理解变成自己的东西,当然题一变就不知所云了。而且现在的学生特别不爱动脑,不善于思考问题。痛定思痛,我决定重新实行练习,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同桌间交流、分析,反复的练习,又把前面做过的题重新练习了一遍,现在看来班上中游以上的同学基本上没有问题了。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作为一名教师,我也经常追问自己:今天教学成功了吗?成功在哪?今天教学失败了吗?失败在哪?俗话说的好“吃一堑,长一智”,即使这次我失败了,但是只要我在失败的实践中思考、反思,一样能够使失误也变成了财富。美国教育家波斯纳的教师成长公式:成长 = 经验 + 反思。的确如此,课堂教学是一门留有遗憾的艺术。如果教师能在课后即时地实行反思,那么这种遗憾在下一堂课的教学中也许会变成闪光点。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