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率决定理论

汇率决定理论
汇率决定理论

在货币分析法下,本币资产和外币资产可______替代

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本国物价水平提高会导致本币______下跌

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合理性在于它有助于说明______汇率的决定基础

货币市场包括_同行业拆借市场、票据市场、可转让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CD市场)、国库券市场、消费信贷市场、回购协议市场

汇兑心理说强调______对汇率的影响外汇市场上人们的心里预期

在金本位制下,外汇之间的比价由各自货币的______所决定含金量之比

购买力平价的理论基础是______一价定律

根据货币分析法,当本国货币供给增加(其他条件不变),本币______ 汇率上升利率平价说分为______和______ 非抛补的利率平价、抛补的利率平价

依利率平价说,利率高的货币在远期表现为______贴水

简述利率平价说的重要意义:利率平价说并非是一个独立的汇率决定理论,而只是描述了汇率与利率之间的关系,常被作为一种基本的关系式运用于其他汇率决定理论的分析中。利率平价说为远期汇率的确定提供了参考,并且为央行对外汇市场进行灵活的调节提供了一个有效的途径:通过培育发达、有效的货币市场,利用利率尤其是短期利率的变动可以对汇率进行调节。

在利率变动对汇率的影响作用上,货币主义汇率理论的观点与人们的经验观念有哪些不同人们通常认为,本国利率上升会吸引外资流入,使本国出现国际的收支顺差,从而使本币汇率上升,即外汇汇率将下跌。凯恩斯主义的货币理论也是这样解释利率变动的影响的。而货币主义汇率理论则认为,本国利率上升首先会提高持有本国货币的机会成本,因此会降低人们对本币的需求,在货币供给和实际收入不变的前提下,这将导致本国价格水平的上升,从而使本币贬值,外汇汇率上升。其次,根据假定的基本前提(3),在资本市场高度发达和国际化的情况下,本国与外国的实际利率将保持一致。因此,本国名义利率的相对提高实际上反映了本国预期通货膨胀率的相对提高,即i-i*=π-π*。而当人们预期本国通货膨胀率上升时,会减少对本国货币的需求,从而也会导致本币贬值,外汇汇率上升。试评价购买力评价说:购买力平价理论从货币的基本功能出发,利用简单的数学表达式,对汇率水平与物价水平,以及汇率变动与两国通货膨胀率差异的关系做了描述,它成为经济学家和政府部门计算均衡汇率的常用方法。但是购买力平价也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的,购买力平价是建立在一系列假设基础上的,不存在贸易壁垒、外汇管制以及交易成本等,购买力平价在计量检验中存在很大技术上的困难。

什么是一价定律它的成立条件是什么

一价定律:在不存在运输费用和人为的贸易壁垒的自由竞争市场,同种商品在不同国家用相同币种表示的售价相同。

成立的条件:(1)忽略国际资本流动对汇率的影响,外汇市场上仅存在经常账户的交易,且汇率能够灵活调整;(2)位于不同国家的商品是同质的可贸易商品;(3)国际交易中不存在贸易壁垒。

利率评价说的基本思想利率平价说揭示了即期汇率、远期汇率、利率、国际资本流动之间的相互影响。总之,利率平价说突破了传统的国际收支和物价水平的范畴,从资本流动的角度研究汇率的变化,奠定了现代汇率理论的基础。

汇率决定理论

汇率决定理论 汇率决定理论(Exchange Rate Determination Theory) 汇率决定理论的概述 汇率决定理论是国际金融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主要分析汇率受什么因素决定和影响。汇率决定理论随经济形势和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发展而发展,为一国货币局制定汇率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汇率决定理论主要有国际借贷学说(Theory of International Indebtedness)、购买力平价学说(Theory of Purchasing Power Parity)、利率平价学说(Theory of Interest Rate Parity)、国际收支说、资产市场说。资产市场说又分为货币分析法(Monetary Approach)与资产组合分析法(Portfolio Approach)。货币分析法又分为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法(Flexible price Monetary approach)和粘性价格货币分析法(Sticky-price Monetary Approach)。 汇率决定理论的内容 国际借贷学说 国际借贷学说(Theory of International Indebtedness)出现和盛行于金本位制时期。理论渊源可追溯到14世纪,1961年,英国学者G.I.Goschen较为完整地提出。该学说认为:汇率是由外汇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决定。而外汇供求又源于国际借贷。国际借贷分为固定借贷和流动借贷两种。前者指借贷关系已形成,但未进入实际支付阶段的借贷;后者指已进入支付阶段的借贷。只有流动借贷的变化才会影响外汇的供求。这一理论的缺陷是没有说清楚哪些因素是具体影响到外汇的供求。 购买力平价学说 购买力平价学说(Theory of Purchasing Power Parity)的理论渊源可追溯到16世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金本位制崩溃,各国货币发行摆脱羁绊,导致物价飞涨,汇率出现剧烈波动。1922年,瑞典学者Cassel出版了《1914年以后的货币和外汇》一书,系统地阐述了购买力平价学说。该学说认为,两种货币间的汇率决定于两国货币各自所具有的购买力之比(绝对购买力平价学说),汇率的变动也取决于两国货币购买力的变动(相对购买力平价学说)。假定,A国的物价水平为P A,B国的物价水平为P B,e为A国货币的汇率(直接标价法),则依绝 对购买力平价学说:e = P A / P B。 假定t 0时期A 国的物价水平为P A0,B国的物价水平为P B0,A 国货币的汇率为e0,t1时期A国 的物价水平为P A1,B国的物价水平为P B1,A 国货币的汇率为e1。P A为A国在t1时期以t0时期 为基期的物价指数,P B为B国在t1时期以t0为基期的物价指数,则依相对购买力平价学说,

第七讲 汇率决定理论2

第一节汇率的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法 一、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法的基本模型 Ms-P=αy-βi,α>0,β>0 P=Ms-αy+βi P*=Ms*-αy*+βi* e=P-P* e=α(y*-y)+β(i- i*)+(Ms-Ms*) 第一,本国货币供给水平一次性增加的影响。本国的货币供给的一次性增加,会迅速带来本国价格水平的相应提高。当其他因素保持不变时,本国货币供给的一次性增加将会带来本国价格水平的同比例上升、本国货币的同比例贬值,本国产出与利率则不发生变动。 第二,本国国民收入增加的影响。在货币模型中,当其他因素保持不变时,本国国民收入的增加将会带来本国价格水平的下降,本国货币升值。 第三,本国利率上升的影响。在货币模型中,当其他因素保持不变时,本国利率的上升将会带来本国价格水平的上升,本国货币的贬值。 二、引进预期后的货币模型 三、对货币模型的检验与评价 我们首先对货币模型进行理论上的分析。 第一,货币模型将购买力平价这一主要形成于商品市场上的汇率决定理论引入到资产市场上,将汇率视为一种资产价格,从而抓住了汇率这一变量的特殊性质。 第二,货币模型引入了诸如货币供给量、国民收入等经济变量,分析了这些变量的变动对汇率造成的影响,从而使这一理论较购买力平价能在对现实生活的分析中得到更广泛的运用。 第三,货币模型是一般均衡分析。 第四,由于理论假定的不同,货币模型是资产市场说中最为简单的一种形式,但它却可

以反映出这一分析方法的基本特点。 货币模型的不足之处则体现在: 第一,它是以购买力平价为理论前提的,如果购买力平价本身在实际中很难成立的话,那么这种理论的可信性是存在问题的。 第二,它在货币市场平衡的分析中,假定货币需求是稳定的,这一点至少在实证研究中是存在争议的。 第三,它假定价格水平具有充分弹性,这一点尤其受到了众多研究者的批评。 货币模型在实证检验中,总的来说并不令人满意。 第二节汇率的粘性价格货币分析法 汇率的粘性价格货币分析法简称为“超调模型”(overshooting model),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多恩布什(Dornbucsh)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 一、超调模型的基本假定 分析前提上,在以下两个方面与货币模型不同。 第一,购买力平价在短期内不成立。 第二,总供给曲线在短期内不是垂直的。 二、超调模型中的平衡调整过程 以其他条件不变,本国货币供给的一次性增加(假定增加了25%)为例,说明超调模型中的平衡调整过程。 1.经济的长期平衡 利用上节的结论,我们可知道在长期内,本国的价格水平将同比例(即P=1:25Po)上涨,本国货币将贬值相应幅度(即e=1:25 e0 ),而利率与产出均不发生变动。 2.经济的短期平衡 当外国利率水平不变而本国利率水平下降时,显然本币的即期汇率将相对于预期的未来汇率水平贬值,即: e1=e-(i1-i) 在原有价格水平上,本国产出超过充分就业水平。 在短期内,总供给曲线是水平的,价格水平不发生调整,货币供给的一次性增加只是造成本国利率的下降,本币汇率的贬值超过长期平衡水平,本国产出超过充分就业水平。 3.经济由短期平衡向长期平衡的调整 在货币市场上,由于价格水平的上升,货币需求上升,这造成利率的逐步上升。本国利率的逐步上升会造成本国汇率的逐步升值。这一升值是在原有过度贬值的基础上进行的,体现为汇率逐步向其长期平衡水平的趋近,还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利率的逐步提高,以及实际汇率的逐步升值,本国的私人投资及净出口均逐步下降,总产出也较短期水平下降,逐步向充分就业水平调整。以上的调整过程将持续到价格进行充分调整,经济到达长期平衡水平

易纲《国际金融》配套题库【课后习题】 第4章 汇率决定理论【圣才出品】

第4章汇率决定理论 1.什么是利率平价条件?它隐含了怎样的假定? 答:(1)当所有可自由兑换货币(用同一种货币表示)的预期回报率相等时,外汇市场达到均衡,这一均衡条件被称为利率平价,用公式表示,即 当外汇市场达到均衡时,外汇市场上不存在任何一种货币的超额供给和超额需求。任何一种货币的市场供给等于市场需求。相反,当利率平价条件不满足时,则会出现一种货币的超额供给或另一种货币的超额需求,外汇市场失衡。 (2)利率平价条件隐含的假定是外汇交易是无成本的,且不存在外汇管制等限制资本流动的因素。 2.假定美元利率和英镑利率相等,均为年率5%,即期美元/英镑均衡汇率与其未来预期值之间的关系如何?假定预期汇率水平1.52$/£保持不变,而英国利率上升到每年7%,美国利率保持不变,则新的美元/英镑均衡汇率是多少? 解:如果美元和英镑利率相等,那么即期美元/英镑均衡汇率与其未来预期值也应相等。根据利率平价公式,在英镑利率变化后,均衡的汇率变为1.55$/£。 3.美国和瑞士的年利率分别为10%和4%,即期汇率是0.3864$/SF: (1)如果利率平价条件满足,则90天远期汇率是多少? (2)观察到的90天远期汇率报价是0.3902$/SF,则外汇市场上存在套利机会吗?

如果存在,应怎样利用这一机会? 解:(1)如果满足利率平价条件,360天远期汇率E可以由10%=4%+(E-0.3864)/0.3864求出,E=0.4096$/SF。同理,90天远期汇率F可以由 (2)外汇市场上存在套利机会。套利者应借入瑞士法郎并将其换成美元,按10%的年利率获息,在90天后按0.3902$/SF换回瑞士法郎,按4%的年利率付息后仍有净利。 4.利率平价与税收的关系: (1)假定全世界都对利息收入和由于汇率变化带来的资本增值征5%的税,讨论这一税收对利率平价的影响。 (2)如果全世界都对利息收入征5%的税,而不对由于汇率变化带来的资本增值征税,利率平价有什么变化? 答: (1)这一税收不会改变利率平价,因为 仍然等价于 (2)这时利率平价公式发生如下变化: 这使利率变化带来的投资损益对投资行为的影响更大了。不同国家之间的利率差异对投资行为影响减弱,如果用传统的利率平价来预测汇率走势,会出现偏差。

第四章 传统的汇率决定理论

第四章 传统的汇率决定理论 第一节 铸币评价理论 1113.00161 4.8665123.22===英镑含金量英镑美元美元含金量 第二节 购买力平价理论 1.弗里德曼的一价定律 针对贸易商品,一般绝对购买力平价公式:*T T SP P = 此式表示贸易商品的国内价格等于汇率乘以该商品在国外的外币价格,即在不考虑运输费用和关税等因素的情况下,同一贸易商品在全世界的售价相同。此式即为著名的一价定律。 2.购买力评价的定义 绝对购买力平价是指,在一定的时点上,两国货币的汇率决定于两国货币各自购买力之比, 则两国货币的汇率决定于两国一般物价水平之商(比价,又称平价)。 如果考虑的是多商品经济模型,则一般的绝对购买力平价计算公式可表示为: 式中,S 为B 国货币对A 国货币的汇率(即单位B 国货币折合一定数量的A 国货币), 为A 国第i 种商品的价格,Bi p 为B 国同种商品的价格,i w 为选定商品的权数。 简化的一般绝对购买力平价模型: S 为汇率,以本币表示的单位外币,即直接标价法下的汇率值。P 和P*分别表示本国和外国的反映所有商品物价变动的综合物价水平。 4.相对购买力平价 相对购买力平价的简化表达式: 式子中,π和π*分别表示从 至 时间内本国和外国的通货膨胀率。 相对购买力平价公式表明:汇率变化率等于同期本国与外国的通货膨胀率之差。即,汇率的变化率与两国物价水平的相对变化成比例。 5.交易成本及对购买力平价的修正 购买力平价或一价定律是在假设没有交易成本和进口关税的前提下获得的。现在分析考虑交易成本和进口关税对购买力平价的影响。 (1)交易成本 假设交易成本为C ,则购买力平价可表示为: 假设交易成本为价格的一部分,即 ,其中 为交易成本与商品外币价格的比率。 则考虑交易成本之后的购买力平价公式为: 公式表明随着交易成本的增加,汇率上升(直接标价法)。 (2)进口关税 t 为进口关税税率,考虑交易成本和进口关税之后的购买力平价为: 在实证研究中,两边取对数:ln S =lnP -lnP*-ln(1+δ)-ln(1+t) 当δ和t 很小时, ln(1+δ)≈δ, ln(1+t)≈t ,因此上式可简写为: *P P S =Bi N i i N a i Ai i p w p w S ∑∑== =1 Ai p * 01ππ-=-S S S 0t 1t C P P S +=**P C δ=δ) 1(*δ+=P P S ) 1)(1(*t P P S ++=δt p p s ---=δ*

汇率决定理论

在货币分析法下,本币资产和外币资产可______替代 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本国物价水平提高会导致本币______下跌 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合理性在于它有助于说明______汇率的决定基础 货币市场包括_同行业拆借市场、票据市场、可转让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CD市场)、国库券市场、消费信贷市场、回购协议市场 汇兑心理说强调______对汇率的影响外汇市场上人们的心里预期 在金本位制下,外汇之间的比价由各自货币的______所决定含金量之比 购买力平价的理论基础是______一价定律 根据货币分析法,当本国货币供给增加(其他条件不变),本币______ 汇率上升利率平价说分为______和______ 非抛补的利率平价、抛补的利率平价 依利率平价说,利率高的货币在远期表现为______贴水 简述利率平价说的重要意义:利率平价说并非是一个独立的汇率决定理论,而只是描述了汇率与利率之间的关系,常被作为一种基本的关系式运用于其他汇率决定理论的分析中。利率平价说为远期汇率的确定提供了参考,并且为央行对外汇市场进行灵活的调节提供了一个有效的途径:通过培育发达、有效的货币市场,利用利率尤其是短期利率的变动可以对汇率进行调节。 在利率变动对汇率的影响作用上,货币主义汇率理论的观点与人们的经验观念有哪些不同人们通常认为,本国利率上升会吸引外资流入,使本国出现国际的收支顺差,从而使本币汇率上升,即外汇汇率将下跌。凯恩斯主义的货币理论也是这样解释利率变动的影响的。而货币主义汇率理论则认为,本国利率上升首先会提高持有本国货币的机会成本,因此会降低人们对本币的需求,在货币供给和实际收入不变的前提下,这将导致本国价格水平的上升,从而使本币贬值,外汇汇率上升。其次,根据假定的基本前提(3),在资本市场高度发达和国际化的情况下,本国与外国的实际利率将保持一致。因此,本国名义利率的相对提高实际上反映了本国预期通货膨胀率的相对提高,即i-i*=π-π*。而当人们预期本国通货膨胀率上升时,会减少对本国货币的需求,从而也会导致本币贬值,外汇汇率上升。试评价购买力评价说:购买力平价理论从货币的基本功能出发,利用简单的数学表达式,对汇率水平与物价水平,以及汇率变动与两国通货膨胀率差异的关系做了描述,它成为经济学家和政府部门计算均衡汇率的常用方法。但是购买力平价也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的,购买力平价是建立在一系列假设基础上的,不存在贸易壁垒、外汇管制以及交易成本等,购买力平价在计量检验中存在很大技术上的困难。 什么是一价定律它的成立条件是什么 一价定律:在不存在运输费用和人为的贸易壁垒的自由竞争市场,同种商品在不同国家用相同币种表示的售价相同。 成立的条件:(1)忽略国际资本流动对汇率的影响,外汇市场上仅存在经常账户的交易,且汇率能够灵活调整;(2)位于不同国家的商品是同质的可贸易商品;(3)国际交易中不存在贸易壁垒。

汇率决定理论

第四章 汇率决定理论 4.1 短期:利率平价理论 利率平价理论确定了在国际资产利息套利(Interest Arbitrage)的均衡条件下汇率和利率的关系。由于远期汇率无非反映了市场对未来即期汇率的预期,因此在这个意义上未抛补的利率平价更具有普遍性。下面的分析我们主要采用未抛补的利率平价理论。 对于未抛补的利率平价等式: ()*E e e i i e +-=+ (4.1) 例:(1)美国年利率为0.09,瑞士年利率为0.05,如果预期90天后即期汇率为1瑞士法郎兑换0.505美元,那么即期汇率为多少? 0.090.050.5050.544e e e -=+?= (2)若美国提高利率为0.11,那么即期汇率会变成多少? 0.110.050.5050.497544e e e -=+?= 这表明:提高本国利率使得本币升值;反之,降低本国利率使得本币贬值。 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这个过程。本国利率提高,那么本国资产的收益率提高,若要保持利率平价成立,则必须外币资产的以本币表示的收益率也必须上升,在预期未来汇率不变的情况下,则只有将本币升值从而能兑换更多的外币资产来实现。或者,利用外汇的供求模型来解释,这就是提高本国利率使得外汇市场上本币的需求增加,从而使得本币升值。 下面我们使用几何方法来说明这个问题。对于(4.1)式的右边,它表示的意义在于“预期外币资产的以本币表示的收益率”,简称为“外币收益率”,我们用I 表示这个变量。 ()* E e e I i e +-=+ (4.2) 这表明外币收益率与即期汇率反方向变化。也就是,本币越弱,外币越强,外币收益率越低。这似乎与我们的直觉相违背。但是,请注意这里的汇率是即期汇率,本币越弱,表明1单位本币兑换的外币资产更少,当然外币收益率要降低。我们在I e -二维空间上画出它们的关系。 e I

汇率的影响因素及汇率决定理论

汇率的影响因素及汇率决定理论

影响汇率因素 ?某种货币的汇率由对该货币的供给和需求决定。

影响汇率因素——政府的干预 ?政府通过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的行动影响汇率。 ?每个国家的中央银行都有一定数量的别国货币作为“官方储备资产”。 ?这类外币可用于在外汇市场上买入本国货币,增加对本国货币的需求,维持本币的价值。同样中央银行可用本币买入外币,在外汇市场上增加本币供给,压低本币价值。 ?中央银行可以创造并出售它所希望的本币数量,但要冒着通货膨胀的风险。

影响汇率因素——相对通货膨胀和利率 ?相对价格水平对国际贸易流动的影响 ?相对利率对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 ?如果贸易和资本流动不受阻碍,而且外汇市场没有政府干预,汇率的变化最终会消除这种外国商品和金融资产在价格上和利率上的优势。 ?本国居民对外国商品需求的增加导致对外币的需求上升,外币对本币升值。因此,以本币表示的外国商品价格上升,因为以外币表示的相同购买力需要更多的本币支付。

汇率决定理论——购买力平价 ?购买力平价理论,用不同货币购买同一种商品,以其中任何一种货币表示的商品价格都是一样的。

汇率决定理论——购买力平价 ?绝对购买力平价:国内价格水平/国外的价格水平=汇率?在中国购买一瓶矿泉水,价格为2.1人民币;在美国的市场上的价格为0.5美元; ?理论上: 0.3美元= 2.1人民币,即1美元= 7人民币?若现实中$1=RMB7时用,美元购买和人民币购买都是无差异的,所支付的成本是相同的; ?若现实中$1=RMB6时, $0.3=RMB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