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建筑热工性能检验方法

公共建筑热工性能检验方法
公共建筑热工性能检验方法

公共建筑热工性能检验方法

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2010.03

目录

1《公共建筑节能检验方法》编制目的、意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2建筑热工性能检验和前期准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检验内容

2.2 前期准备

3非透光外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检验 (5)

3.1检验范围和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检测方法 (5)

4 透光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检验 (8)

4.1定义 (8)

4.2检验范围和内容 (8)

4.3 外遮阳检验

4.4透明幕墙和采光顶检验 (9)

4.5 外通风双层幕墙隔热性能检测

5建筑外围护结构气密性检验 (12)

5.1检验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外围护结构整体气密性能检测 (13)

5.3外窗和透明幕墙气密性检验错误!未定义书签。

1、《公共建筑节能检验方法》编制目的、意义

公共建筑包含办公建筑(包括写字楼、政府办公楼等),商场建筑(如商场、金融建筑等),旅游建筑(如旅馆饭店、娱乐场所等),科教文卫建筑(包括文化、教育、科研、医疗卫生、体育建筑等),通讯建筑(如邮电、通信,广播用房等)以及交通运输用房(如机场、车站建筑等)。我国现有公共建筑面积约45亿m2,为城镇建筑面积的27%,占城乡房屋建筑总面积的10.7%。而据测算分析,公共建筑能耗约占建筑总能耗的20%,因此,公共建筑节能已成为目前建筑节能工作的重点。

2005年、2007年先后颁布实施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从设计施工两个环节对公共建筑节能进行了规范。

为了强化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管理,2007年建设部、国家发改委等五部委联合签发了《关于加强大型公共建筑工程建设管理的若干意见》,《意见》中明确要求:“新建大型公共建筑必须严格执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和有关的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建设单位要按照相应的建筑节能标准委托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项目建成后应经建筑能效专项测评,凡达不到工程建设节能强制性标准的,有关部门不得办理竣工验收备案手续。”

《民用建筑节能条例》自2008年10月1日起施行。《条例》中规定,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的所有权人应当对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进行测评和标识。如何检验公共建筑是否达到节能标准,规范建筑节能检验方法,已成为落实公共建筑节能管理必须的支撑手段。

2、建筑热工性能检验和前期准备

2.1检验内容

建筑热工性能检验包括非透光外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检验、透光外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检验和建筑外围护结构气密性检验。

2.2前期准备

(1)资料准备

进行建筑热工性能检验前,应要求业主方提供工程竣工文件或相关技术资料。

工程竣工文件和相关技术文件应包括下列内容:

1 审图机构对工程施工图节能设计提出的审查文件;

2已竣工项目的工程竣工图纸;

3 有见证取样送检的外门(含阳台门)、外窗、透明幕墙、建筑采光顶和保温材料的相关性能的复验(或检测)报告;

4 玻璃(或其它透明材料)、外门窗、建筑幕墙、遮阳设施及保温材料的产品合格证、性能检测报告;

5 外墙、屋面(含建筑采光顶)、外门窗(含天窗)、建筑幕墙、热桥部位隐蔽工程验收资料。

(2 )仪器仪表

1)检测中使用的仪器仪表应具有有效期内的检定合格证、校准证书或测试证书;仪器仪表的性能指标应符合相关规定。

2)仪器仪表测量性能应符合表2.1的规定。

表2.1 仪器仪表的性能要求

3 非透光外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检验

3.1 检验范围和内容

非透光外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检验内容包括外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和隔热性能。 其检验范围为外墙、屋面的传热系数、屋面和东西墙体的隔热性能、热工缺陷等。

通常,夏热冬冷、夏热冬暖地区重点检验隔热性能,严寒、寒冷地区除重点检验外墙、屋面的传热系数外,还应检验其热工缺陷及热桥部位内表面温度。

3.2 检测方法

非透光外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检验可采用热流计法,当符合条件时,也可采用

同条件试样法。当保温材料的热阻大于等于1.2

W K m 2时,其热阻远大于其它材料对保温的贡献;轻质墙体和屋面一般包含众多金属构件,热桥较多,形成多维传热,因而在现场较难准确测量其传热系数;自保温砌体砖缝多,现场测试较难反映墙体保温性能。因此,一些新建建筑的试验可采用同条件试样法进行。

(1)热流计法传热系数检验

1)检测方法

现场热流计法检测应在受检墙体或屋面施工完成后至少12个月后进行。检测时间宜选在最冷月进行,检测期间建筑室内外温差不宜小于15℃。检测时,应首先在无雨、室外平均风速不高于3m/s 的夜间环境条件下,利用红外热像仪进行外墙和屋面的内、外表面温度场测量,通过红外热成像图分析确定热桥部位及其所占面积比例。然后,进行温度、热流密度传感器的安装。安装时,应充分考虑覆盖不同的受热面。热桥部位应根据红外摄像仪的室内热成像图进行分析确定,每个内、外表面温度不同区域应分别布置2个温度传感器;每个受热面应布置2个热流传感器,并相应布置温度传感器。热流传感器的布置位置宜根据红外热像图中的温度分布确定,且应布置在该受热面的平均温度点处。

2)数据处理:

根据外墙(或屋面)主体部位和热桥部位所占面积的比例,通过现场测试的

平均温度和平均热流密度计算得到主体部位传热系数和热桥部位各受热面平均热流密度,采用式(3.1)计算外墙(或屋面)的平均传热系数。热桥部位平均热流密度的计算应采用专用传热学计算软件,计算时应根据现场测试的平均温度和平均热流密度对外围护结构保温层的厚度或导热系数进行修正,使得修正后的相关测点对应部位的温度和热流密度误差在3%以内。

(3.1-1)

(3.1-2)

(3.1-3)

式中 m K ~建筑外围护结构平均传热系数,)(2K m W ?;

p K ~建筑外围护结构主体部位传热系数,)(2K m W ?); j q ~热桥部位第j 个受热面平均热流密度,2m W ;

q ~热桥部位各受热面平均热流密度之和的算术平均值,2m W ;

p F ~红外热像图中外围护结构主体部位所占面积比;

j F ~热桥部位第j 个受热面对应的表面积,2m ;

in air ?T ~室内空气温度,℃;

out air ?T ~室外空气温度,℃;

F ~测试区域的外围护结构计算面积,2m 。

in T ~热桥部位平均内表面温度,℃;

out T ~热桥部位平均外表面温度,℃;

()F T T F q F K K out air in air j j j n p p m ??=-?+?=∑1in in air T q T +=?7.823

q T T out out air -=?

(2)同条件试样法传热系数检验

同条件试样法是据工程实体的性能取决于内在材料性能和构造的原理,在施工现场抽取一定数量的工程实体组成材料、按同工艺同条件的方法,在实验室制作能够反映工程实体热工性能的试样进行传热系数检测的方法。

同条件试样法检测应在外围护结构保温施工时同步进行。同条件试样所对应的保温施工部位应由监理(或建设单位)、检测单位共同商定;施工现场进行同条件试样的保温材料(包括砌体的砌块)、厚度尺寸等应与工程一致。保温浆料应同条件制作并养护试样;轻质外围护结构可在现场抽取材料、构件,在实验室组装制作试样;自保温隔热砌体墙可在现场抽取砌块、砂浆,在实验室砌筑试样,并养护干燥。试样构造尺寸应与实物一致。

试件热阻检测应按照《建筑构件稳态热传递性质的测定标定和防护热箱法》GB/T13475进行;保温材料导热系数检测应按照《绝热材料稳态热阻及有关特性的测定防护热板法》GB10294或《绝热材料稳态热阻及有关特性的测定热流计法》GB 10295进行。其他材料可直接采用《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给出的相关参数。

采用《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给出的传热系数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4、透光外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检验

4.1定义

太阳光可直接透射入室内的屋面称为建筑采光顶;外窗、外门、透明幕墙和采光顶等太阳光可直接透射入室内的建筑物外围护结构,称为透光外围护结构。

4.2检验范围和内容

透光外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检验应包括保温性能、隔热性能和遮阳性能等检验。具体包括:透明幕墙、采光顶的传热系数,双层幕墙的隔热性能及外窗外遮阳设施的检验。

4.3外遮阳检验

建筑物外窗外遮阳设施的检验应按照《居住建筑节能检测标准》JGJ132的相关规定进行。

4.4透明幕墙和采光顶检验

1现场热流计

当透明幕墙和采光顶的构造外表面无金属构件暴露时,其传热系数可采用现场热流计法进行检验。

对于隐框、全玻等类型玻璃幕墙及隐框采光顶,其构造无金属构件暴露在面板外表面。因此,可以采用热流计法进行检测,计算时应采用日落后1h至次日日出前1h的检测数据处理得到受测部位的传热系数。

2透明幕墙及采光顶热工性能计算核验

检测方法可采用钢卷尺、钢直尺、游标尺、超声波测厚仪等测量幕墙构造尺寸。幕墙、采光顶面板的传热系数在实验室采用标定热箱法检测得到,材料的导热系数可通过取样检测或对比等方法获得。在此基础上,按照《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的规定计算确定每幅幕墙、采光顶的传热系数、遮阳系数、可见光透射比等参数,幕墙或采光顶整体热工性能采用加权平均的方法计算得到。3同条件试件法传热系数检验

同条件试样法,即为实验室原型试验法。由于幕墙、采光顶的构成单元均相对较大,鉴于目前我国多数相应检测机构的保温性能检测装置不能满足其整体进行检测的规格尺寸要求,故对幕墙、采光顶进行构成单元分格,再将每单元的构造拆分成若干试件采用标定热箱法进行传热系数的检测。然后根据实测值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得到幕墙、采光顶的平均传热系数。因此,检测试件已包括热桥部位,则测试结果为透明幕墙(或采光顶)的平均传热系数。

首先,对幕墙、采光顶进行构成单元分格,确定每单元需应包括的构造和试件数量。应保证每个幕墙、采光顶试件应包括至少一个典型构造、典型节点、典型分格,且相关框、面板的尺寸应与对应的部位一致;

然后,按照《建筑外门窗保温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8484相关规定进行试件的传热系数检测。采光顶检测时,其安装洞口宜为水平设置,热箱位于采光顶试件的下方,检测所采用的设备洞口尺寸应符合试件的安装要求。如无条件进行水平安装时,其试验结果应进行表面换热系数的修正。

4.5外通风双层幕墙隔热性能检测

1 检测方法

双层幕墙的隔热性能主要取决于热通道内空气的流动性。因此,保持热通道内空气具有较好的流动特性非常重要。也就是在太阳辐射得热的作用下,热通道内的空气被加热气温升高后,应能够利用烟囱效应快速的排出室外。而热通道的宽度、进出风口的设置以及通道内机构的设置(如遮阳百叶会改变空气流动方向和流场)等都会对热通道内的空气流动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热通道通风量的准确测量难度较大。目前,国际上通用的通风量测试方法有三种:压差法、风速测量法和示踪气体法。

由于双层幕墙结构复杂,通风机等设备加压将改变热通道内空气固有的流场特性,与实际运行工况相差过大,故压差法导致测试误差较大;而利用风速仪在通风道的进、出风口处测量测点风速的方法,由于断面处涡流的影响,风速均匀性差,数据的读取准确性较差,同时多个风速探头价格相对较高;采用示踪气体恒定流量法进行双层幕墙热通道的通风量测量,能够较好的模拟双层幕墙热通道的流动特性,并可根据入口处示踪气体平均释放率及出口处示踪气体平均浓度计算得到热通道的通风量。

2 检测内容

外通风双层幕墙隔热性能检验应包括幕墙的室内表面温度、热通道通风量的检测。

1)幕墙的室内侧表面温度

幕墙的室内侧表面温度检测时,温度传感器的布置应满足:

每种杆件或玻璃的室内表面温度测点均不应少于3个,室内、外空气温度测点均不应少于2个,空气温度传感器应做好防辐射屏蔽。

每个部位幕墙的室内表面温度应为测点的算术平均值,整幅幕墙的室内表面温度应按各部位面积进行加权平均。

2)热通道通风量检测

采用示踪气体恒定流量法检测热通道通风量。

双层幕墙热通道内空气的流动主要体现在太阳辐射得热的作用下,热通道内的空气被加热后,气温升高并通过烟囱效应排出室外。因此,双层幕墙通风量的测量时间应在太阳辐射强烈时效果较佳,故根据幕墙立面的朝向不同,其适宜的时间(当地太阳时)为:东向幕墙10:00~11:00,南向幕墙11:30~12:30,西向14:00~15:00。。检测期间室内空气温度宜为26℃,且应保持稳定。

示踪气体应采用SF6气体,释放位置应在热通道下部进风口处,且应均匀释放。通风量连续检测时间宜为15min,测试时间间隔宜为30s;

在热通道下部通风进口(热压通风入口)处,设置示踪气体均匀释放管(直径为10cm、沿长度方向钻有150~180个/m,直径为1mm小孔的塑料管),通过质量流量控制器控制示踪气体(SF6)的释放率,采用多通道示踪气体浓度检测仪连接距热通道出口下0.5m处的6个SF6浓度检测点,计量SF6气体浓度。

3 双层幕墙热通道内空气的流动主要体现在太阳辐射得热的作用下,热通道内的空气被加热后,气温升高并通过烟囱效应排出室外。因此,双层幕墙通风量的测量时间应在太阳辐射强烈时效果较佳,故根据幕墙立面的朝向不同,其适宜的时间(当地太阳时)为:东向幕墙10:00~11:00,南向幕墙11:30~12:30,西向14:00~15:00。

4 体积浓度与质量浓度单位的换算关系式为:

mg/m 3 = (M/22.4) * ppm* [273/(273+T)]*(Ba/101325)

式中: M--气体分子量,SF6为146.06

T--测点温度,℃

Ba--测点空气压力,Pa 。

热通道通风量根据示踪气体的释放流量和出口处的检测浓度按式(4.1)计算。

(4.1)

式中 G —热通道通风量,m 3/h; M —由质量流量控制器控制的恒定SF6释放量, mg/s,

i C —第i 次测试测点浓度,mg/m 3。

n —测量次数,n =30。

3检测系统

双层幕墙热通道通风量检测系统如图4.1所示:

图4.1 双层幕墙热性能检测系统原理图

∑=?=n

i i C n M G 1

13600

5 建筑外围护结构气密性检验

5.1 检验范围

建筑外围护结构气密性检验宜包括外窗、透明幕墙气密性及外围护结构整体气密性检验。

5.2 外围护结构整体气密性能检测

1 原理

公共建筑的结构形式多为框架、框剪结构,由于这类建筑不仅其外门窗、幕墙的气密性关系到以对流方式在室内外进行的热量交换,而且以及外门窗框周边与墙体连接部位的缝隙同时填充墙与柱子接合部位的缝隙填堵质量也形成围护结构渗漏热损失的通道,也是导致建筑物采暖空调能耗高的原因。因此,围护结构整体气密性能是关系建筑节能的重要问题,本条文提出的围护结构整体气密性能检测方法,可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提供设计依据。

目前,国际上通用的气密性测试方法主要有两种:鼓风门法和示踪气体法。示踪气体法是模拟自然状态下的检测方法,该方法是在被测空间内释放示踪气体(通常采用SF6气体),通过气体分析仪计量示踪气体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进而计算得到该空间的换气次数。该方法的特点是:在自然状态下进行检测,与实际运行条件相近,检测结果比较符合自然条件下的情况;但是,其测试仪器设备价格较昂贵、操作较复杂、检测时间较长。鼓风门法是利用风机人为地制造一个室内、外较大的压差(一般为50Pa),使空气在压差的作用下从室内向室外(或室外向室内)渗透,通过流量表测得该压差下通过该空间的空气渗透量,进而计算得到该空间的换气次数。该方法具有设备价格相对低廉、操作简便、检测周期短、对检测环境条件要求不高等优点。本标准附录B给出了采用鼓风门法进行整体气密性能检测的方法,该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简单易行。

2检测方法

1)检测应在50Pa和-50Pa压差下,测量建筑物换气量。通过计算换气次数量化外围护结构整体气密性能。

2)宜同时采用红外热成像仪拍摄红外热像图,确定建筑物的渗漏源。

3)检测步骤

●将调速风机密封安装在房间的外门框中;

●封堵地漏、风口等非围护结构渗漏源;

●启动风机,使建筑物内外形成稳定压差;

● 测量建筑物的内外压差,当建筑物内外压差稳定在50Pa 或-50 Pa 时,测量记录空气流量,同时记录室内外空气温度、室外大气压;

●利用红外热像仪拍摄照片,确定建筑物渗漏源。

4)数据处理

换气次数按式5.1计算:

V L N =50 (5.1)

式中 :

+50N 、-50N —50Pa 、-50 Pa 压差下房间的换气次数, 1/h ;

L —空气流量的平均值, m3/h ;

V — 被测房间换气体积,m3。

2 房间换气次数按式B.0.2计算:

34)(5050-++=N N N (5.2)

式中:

N —房间换气次数 1/h

5.3 外窗和透明幕墙气密性检测

检测方法应按照行业标准《建筑外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现场检测方法》JG/T211规定的方法进行。

现场热工A考卷

现场热工A(考卷)

————————————————————————————————作者:————————————————————————————————日期:

江苏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人员岗位合格证考核试卷 (现场热工)(A卷) (满分100分,时间80分钟) 姓名考试号单位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计40分) 1、DGJ32/J 23-2006 《民用建筑节能工程现场热工性能检测标准》适用于本省新建、扩建、改建的节能工程外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现场。 A.公共建筑 B.民用建筑 C.工业建筑 D.所有建筑 2、热箱法指用标定防护热箱对构件进行和传热系数的方法。 A.导热系数 B.热阻 C.热流值 D.温差 3、DGJ32/J 23-2006规定屋顶、墙体、楼板内外表面温度测点各不得少于个。 A.1 B.2 C.3 D.4 4、DGJ32/J 23-2006规定热阻检测在自然通风状态下持续时间应不小于。 A.1d B.2d C.3d D.4d 5、公式q=C·ΔE中,ΔE表示。 A.热流计系数B.传热系数C.热电势D.热阻 6、 DGJ32/J 23-2006规定隔热性能检测时传感器的数量应以每 m2的室内面 积一个测头为宜。 A.5~10 B.10~15 C.15~20 D. 20~25 7、 DGJ32/J 23-2006规定门窗气密性检测密封板宜采用组合方式,应有足够的。 A.强度 B.牢度 C.刚度 D.硬度 8、DGJ32/J 23-2006规定门窗气密性正负压检测前,分别施加三个压差脉冲,加压 速度约为 Pa/s。 A.30 B.40 C.50 D.60 9、DGJ32/J 23-2006规定门窗气密性检测,测量空气渗透量时每级压差作用时间不 少于 s,记录升降压Pa测量值。

公共建筑节能计算书doc

公共建筑节能计算报告书 项目名称:洛阳新区拓展区撤村并城1号小区23#24# 商业部分 计算人: 校对人: 审核人: 设计单位:河南华创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计算工具:天正建筑节能分析软件TBEC(公建河南版)软件开发单位:北京天正公司 软件版本号: 8.2Build110130

一、项目概况 二、建筑信息 三、设计依据 1.《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 2.《河南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实施细则》DBJ 41/075-2006 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四、围护结构基本组成 外墙类型1: 加气混凝土砌块ρo≤500kg/m3(挤塑聚苯板) 墙体各层材料(由外至内): 第1层:外贴饰面砖, 厚度6mm 第2层:聚合物砂浆, 厚度4mm 第3层:耐碱玻纤网格布,抗裂砂浆, 厚度15mm 第4层:矿棉、岩棉、玻璃棉2, 厚度40mm 第5层:加气,泡沫混凝土2, 厚度200mm 第6层:白灰砂浆, 厚度20mm 内墙类型1: 加气混凝土砌块ρo≤500kg/m3(炉渣混凝土聚苯板)

墙体各层材料(由外至内): 第1层:白灰砂浆, 厚度20mm 第2层:加气,泡沫混凝土2, 厚度200mm 第3层:白灰砂浆, 厚度20mm 屋顶类型1: 平屋面(上人屋面)(挤塑板) 屋顶各层材料(由外至内): 第1层:水泥砂浆1, 厚度40mm 第2层:防水层, 厚度4mm 第3层:水泥砂浆1, 厚度20mm 第4层:矿棉、岩棉、玻璃棉2, 厚度80mm 第5层:水泥膨胀珍珠岩4, 厚度55mm 第6层:钢筋混凝土, 厚度100mm 第7层:石灰,水泥,砂,砂浆, 厚度20mm 窗类型1: 塑料中空玻璃(空气6mm) 传热系数:2.60 W/(㎡.K) 楼板类型1: 钢筋砼现浇板(硬质聚氨酯泡沫板) 楼板类型2: 钢筋砼现浇板(挤塑聚苯板) 楼板类型3: 钢筋砼现浇板(挤塑聚苯板) 地面类型1: 防潮地面 地面类型2: 防潮地面 热桥柱类型1: 钢筋砼(聚苯板) 墙体各层材料(由外至内): 第1层:外贴饰面砖, 厚度6mm 第2层:聚合物砂浆, 厚度4mm 第3层:耐碱玻纤网格布,抗裂砂浆, 厚度15mm 第4层:矿棉、岩棉、玻璃棉2, 厚度40mm 第5层:钢筋混凝土, 厚度200mm 第6层:白灰砂浆, 厚度20mm 热桥梁类型1: 钢筋砼(聚苯板) 墙体各层材料(由外至内):

(完整版)检验方法验证标准操作规程

标准操作规程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 目的:建立检验方法验证标准操作规程,规范验证操作。 适用范围:所有检验方法的验证。 责任者:质量保证部、质量控制部 程序: 1、检验方法验证的基本内容 检验方法验证的基本内容包括方案的起草及审批,检测仪器的确认.适用性验证(包括准确度试验、精密度测定.线性范围试验、专属性试验等)和结果评价及批准四个欠的方面。它的基本内容可以用下图表示。 2、检验方法验证的基本步骤 首先是制定验证方案,然后对大型精密仪器进行确认,最关键的一步是检验方法的适用性试验,最后是检验方法评价及批准。 2.1验证方案的制定 检验方法的验证方案通常由质量验证小组提出。根据产品的工艺条件、原辅料化学结构、中间体、分解产物查阅有关资料,提出规格标准,确定检查项目,规定杂质限度,即为质量标准草案。根据质量标准草案确定检查和试验范围,对检验方法拟定具体操作步骤,最后经有关标题检验方法验证标准操作规程共7页第1页 制定人颁发部门GMP办公室编号: SOP--F—004 分发部门质量验证小组、质量保证部新订√替代 审核人批准人生效日期年月日

人员审批方可实施。 2.2大型精密仪器的确认 分析测试中所用的检测仪器一般可分为三类 (1)普通仪器:崩解仪,折光仪、分析天平、酸度计、溶点测定仪、电导仪等: (2)较精密仪器:旋光仪、永停滴定仪、费休氏水分测定仪、自动滴定仪、药物溶出度仪、可 共7页第2页见分光光度计、电泳仪等; (3)大型精密仪器:紫外分光光度计、红外分光光度计、气相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薄层扫描仪等。 为了保证分析测试数据准确可靠,每台检测仪器在投入正式使用之前都应进行确认。检测仪器的确认是检验方法验证的基础,应在其它验证试验开始之前首先完成。检测仪器确认工作内容应根据仪器类型。技术性能而定,通常包括:安装确认、校正、适用性预试验和再确认。2.2.1安装确认 同工艺验证中机械设备一样,仪器安装确认的土要内容包括如下各点: (1)要登记仪器名称.型号。生产厂商的编号、生产日期.生产厂商名称,企业内部的固定资产设备登记号及安装地点; (2)收集汇编和翻译仪器使用说明书和维修保养手册; (3)检查并记录所验收的仪器是否符合厂方规定的规格标准: (4)检查并确保有该仪器的使用说明书。维修保养手册和备件清单: (5)检查安装是否恰当,气、电及管路连接是否符合要求; (6)制定仪器标准操作规程(SOP)和维修保养制度,建立使用记录和维修记录; (7)制定清洗规程;. (8)明确仪器设备技术资抖(图纸,手册,备件清单、各种指南及该机器设备有关的其它文件)的专管人员及存放地点。 除上面提到的内容外,在安装确认方案中对仪器的性能用途应有一概述并记录维修服务单位名称。联系人、电话号码、传真号、银行帐号等,以利于日后的维修保养活动,这对大型精密仪器尤为重要。对于仪器来说,安装确认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功能试验。这项工作在安装结

罗氏性能验证报告模板

电化学发光免疫检验项目性能验证报告 一、检测系统 我院检验科生化室共申请认可的电化学发光检验项目27项,各项目的检测系统配对情况如表1。故各分析性能的验证均按其配对情况进行。 表1 生化检验项目检测系统配对情况

二、范围: 2.1 精密度(包括批内及日间精密度)。 2.2 准确度 2.3线性范围验证: 2.4 稀释度(可报告范围) 2.5 生物参考区间的验证 三方法 1、精密度评估 1.1 批内精密度; 仪器:瑞士ROCHE公司MODULAR E170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材料:ROCHE正常肿瘤质控(批号),ROCHE病理肿瘤质控(批号);ROCHE 正常通用质控(批号),ROCHE病理通用质控(批号);ROCHE正常杂项质控(批号),ROCHE病理杂项质控(批号)。 评估步骤:在确定ROCHE MODULAR E170性能正常的情况下,重复测定20次上述各质控品,计算出各项目的均值、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变异系数即代表精密度。 统计方法:用EXCEL来分析计算均数、标准差和变异系数。

评价方法:根据CLIA'88要求,批内精密度应≤1/4TEa,总精密度应≤1/3TEa,若CLIA'88中未做出规定,则依据中国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室间质评要求执行或验证试剂说明书声明的精密度数据。 结论: 1. 2 批间精密度; 仪器:瑞士ROCHE公司MODULAR E170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材料:ROCHE正常肿瘤质控(批号),ROCHE病理肿瘤质控(批号);ROCHE 正常通用质控(批号),ROCHE病理通用质控(批号);ROCHE正常杂项质控(批号),ROCHE病理杂项质控(批号)。 评估步骤:在确定ROCHE MODULAR E170性能正常的情况下,在5个工作日,测定2批,每次测定2次上述质控,计算出均值,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变异系数即代表精密度。 统计方法:用EXCEL来分析计算均数、标准差和变异系数。 评价方法:根据CLIA'88要求,批内精密度应≤1/4TEa,总精密度应≤1/3TEa,若CLIA'88中未做出规定,则依据中国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室间质评要求执行或验证试剂说明书声明的精密度数据。 结论 2、正确度评估 仪器:瑞士ROCHE公司MODULAR E170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试剂: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2012年全国肿瘤标志物测定室间质评质控物(批号),2013年卫生部内分泌测定室间质评质控物(批号)作为正确度评估的标本。 评估步骤:根据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2013年室间质评回报结果,挑选以上质控物中相对高值及相对低值质控品进行检测,每个质控品测定3次,计算出均值,标准差和变异系数。 评价方法:将上述测定结果与卫生部临检中心回馈的质评报告中相应的“靶

最新模拟试卷B-热工性能现场检测

江苏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人员岗位培训试卷 (现场热工)(B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20分) 1、在建筑热工法现场测量中最关键的一项指标是建筑墙体的。 2、围护结构的热阻是指在稳定状态下,与热流方向垂直的物体两表 面除以。在非稳定条件下,建筑构件t 和q是指较长检测时间的。 3、围护结构传热阻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另一部分是。 4、热流计法指用热流计进行测量并计算或 的测量方法。 5、热流计法是按稳态传热原理设计的测试方法,采用热流计及温度传感器测量通过构件的和,通过计算即可求得建筑物围护结构的热阻和传热系数。 6、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的现场检测方法有、、 、。 7、热流计法主要采用、在现场检测被测围护结构的热流量和其内、外表面温度。通过数据处理计算出该围护结构的。 8、检测机构应坚持、的第三方地位,在承接业务、现场检测和检测报告形成过程中,应当不受任何单位和个人的干预和影响。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20分) 1、热箱法中制造的是一个()传热环境。 A.一维 B.二维 C.三维 D.四维 2、热箱法的主要特点是基本不受()的限制,只要室外平均空气温度在25℃.以下,相对湿度在60%以下,热箱内温度大于室外最高温度8℃以上就可以测试。 A.湿度 B.环境 C.仪器 D.温度 3、传热系数检测的几种试验方法中,()具有稳定、易操作、精度高、重复性好等优点。 A.红外热像法B.热流计法 C.热箱法 D.动态测试法 4、热流计法如果用热电偶测量温差,根据热电偶在其测量范围内()与温差成正比的关系,可得到通过热流计的热量。 A.电压 B.电流 C.热电势 D 电阻 5、热流计法检测过程中,围护结构高温侧表面温度宜高于低温侧10/K℃(K为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数值)以上并且不低于()℃,在检测过程中的任何时刻均不得等于或低于

1#配套宿舍及食堂公共建筑节能计算书

深圳市公共建筑节能计算书 说明:《深圳市工业厂房的办公用房节能设计计算书》及《深圳市采用集中空调系统的工业建筑节能设计计算书》格式参照本计算书的格式。

深圳市公共建筑节能计算书 设计依据: 1、《<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深圳市实施细则》(SZJG29-2009) 2、《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 3、《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 7106-2008) 4、《建筑幕墙》(GB/T 21086-2007) 5、《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6、《深圳经济特区建筑节能条例》 7、国家、广东省、深圳市其他现行有关节能标准、规范和建筑节能法律、法规 一、建筑概况 表1-1 建筑概况表 注:1、建筑功能包括:办公建筑、商业服务建筑、宾馆饭店建筑、文化场馆建筑、科研教育建筑、医疗卫生建筑、体育建筑、通信建筑、交通建筑、影剧院建筑、多功能综合建筑等; 2、结构体系包括: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等;

二、屋顶的热工参数 表2-1 屋顶热工参数计算表 注:1. 根据实际情况增减表中内容; 2. 外凸≤600mm的凸窗顶部透明部分可不考虑热工性能的限制,可不参与屋顶传热系数的计算。

三外墙: 表3-1 外墙热工参数计算表

注:1. 根据实际情况增减表中内容; 2. 外凸≤600mm的凸窗侧墙可不考虑热工性能的限制,可不参与外墙传热系数的计算。 四、底面接触室外空气的架空或外挑楼板的热工参数 表4-1 底部架空楼板热工参数计算表 注:1. 根据实际情况增减表中内容; 2. 凸窗底部非透明部分可不考虑热工性能的限制,可不参与底部架空楼板传热系数的计算。 五、窗墙面积比 表5-1 窗墙面积比计算表

检验方法验证标准操作规程

标准操作规程 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 目的:建立检验方法验证标准操作规程,规范验证操作。 适用范围:所有检验方法的验证。 责任者:质量保证部、质量控制部 程序: 1、检验方法验证的基本内容 检验方法验证的基本内容包括方案的起草及审批,检测仪器的确认.适用性验证(包括准确度试验、精密度测定.线性范围试验、专属性试验等)和结果评价及批准四个欠的方面。它的基本内容可以用下图表示。 2、检验方法验证的基本步骤 首先是制定验证方案,然后对大型精密仪器进行确认,最关键的一步是检验方法的适用性试验,最后是检验方法评价及批准。 2.1验证方案的制定 检验方法的验证方案通常由质量验证小组提出。根据产品的工艺条件、原辅料化学结构、中间体、分解产物查阅有关资料,提出规格标准,确定检查项目,规定杂质限度,即为质量标准草案。根据质量标准草案确定检查和试验范围,对检验方法拟定具体操作步骤,最后经有关人员审批方可实施。 2.2大型精密仪器的确认 分析测试中所用的检测仪器一般可分为三类 (1)普通仪器:崩解仪,折光仪、分析天平、酸度计、溶点测定仪、电导仪等: (2)较精密仪器:旋光仪、永停滴定仪、费休氏水分测定仪、自动滴定仪、药物溶出度仪、可

见分光光度计、电泳仪等; (3)大型精密仪器:紫外分光光度计、红外分光光度计、气相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薄层扫描仪等。 为了保证分析测试数据准确可靠,每台检测仪器在投入正式使用之前都应进行确认。检测仪器的确认是检验方法验证的基础,应在其它验证试验开始之前首先完成。检测仪器确认工作内容应根据仪器类型。技术性能而定,通常包括:安装确认、校正、适用性预试验和再确认。2.2.1安装确认 同工艺验证中机械设备一样,仪器安装确认的土要内容包括如下各点: (1)要登记仪器名称.型号。生产厂商的编号、生产日期.生产厂商名称,企业内部的固定资产设备登记号及安装地点; (2)收集汇编和翻译仪器使用说明书和维修保养手册; (3)检查并记录所验收的仪器是否符合厂方规定的规格标准: (4)检查并确保有该仪器的使用说明书。维修保养手册和备件清单: (5)检查安装是否恰当,气、电及管路连接是否符合要求; (6)制定仪器标准操作规程(SOP)和维修保养制度,建立使用记录和维修记录; (7)制定清洗规程;. (8)明确仪器设备技术资抖(图纸,手册,备件清单、各种指南及该机器设备有关的其它文件)的专管人员及存放地点。 除上面提到的内容外,在安装确认方案中对仪器的性能用途应有一概述并记录维修服务单位名称。联系人、电话号码、传真号、银行帐号等,以利于日后的维修保养活动,这对大型精密仪器尤为重要。对于仪器来说,安装确认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功能试验。这项工作在安装结束,检查合格后即可着手进行。仪器功能试验足在不使用样品的前提下,确认仪器达到设计要求,也可认为是空载试验。例如气相色谱仪的程序升温设定后能否按设定程序执行,溶出仪转速能否达到规定的性能要求。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吸收度与透光率的转换是否符合要求。高效液相色谱仪高压泵过压保护是否起作用等,这是检查仪器安装后能达到规定的性能指标。对普通仪器进行的功能试验比较简单,有的除仪器校正外,没有其它特殊的功能试验要做,如酸度计,电导仪,折光仪等。不同的仪器有不同的技术标准,应根据仪器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试验。 2.2.2校正 校正是仪器确认及检验方法验证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应当在验证试验以前进行校正。紫外分光光度计校正包括波长校正、吸收度测试、准确度测试、杂散光检查。 气相色谱仪与高效液相色谱仪均要求做系统适用性试验。在规定的色谱条件下测定色谱柱的最小理论塔板数。分离度和拖尾因子,并规定变异系数应不大于2%。 对于化学检验中使用的计量仪器包括容量瓶、移液管、滴定管、分析天平亦均应校正。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计算书

公共建筑节能计算报告书 项目名 称: 海口望海商厦(望海商城二期工程) 计算 人: 校对 人: 审核 人:

设计单位:海南雅克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计算工具:天正建筑节能分析软件TBEC(公共建筑版)软件开发单位:北京天正工程软件有限公司 一、项目概况

二、建筑信息 三、设计依据 1.《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2.《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四、围护结构基本组成 外墙类型1: 外墙一

墙体各层材料(由外至内): 第1层:地砖, 厚度8mm 第2层:保温砂浆2, 厚度30mm 第3层:加气混凝土砌块, 厚度200mm 第4层:水泥砂浆, 厚度20mm 外墙类型2: 外墙二(地下室外墙) 墙体各层材料(由外至内): 第1层:蒸压灰砂砖, 厚度120mm 第2层:贴必定BAC双面自粘防水卷材, 厚度2mm 第3层:水泥砂浆, 厚度20mm 第4层:钢筋混凝土, 厚度300mm 第5层:水泥砂浆, 厚度20mm 分户墙类型1: 分户墙一 墙体各层材料(由外至内): 第1层:水泥砂浆, 厚度20mm 第2层:加气混凝土砌块, 厚度200mm

第3层:水泥砂浆, 厚度20mm 内墙类型1: 内墙一 墙体各层材料(由外至内): 第1层:水泥砂浆, 厚度20mm 第2层:加气混凝土砌块, 厚度100mm 第3层:水泥砂浆, 厚度20mm 屋顶类型1: 屋面一 屋顶各层材料(由外至内): 第1层:地砖, 厚度8mm 第2层:水泥砂浆, 厚度20mm 第3层:细石混凝土, 厚度40mm 第4层: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 厚度50mm 第5层:加气混凝土砌块, 厚度20mm 第6层:贴必定BAC双面自粘防水卷材, 厚度2mm 第7层:钢筋混凝土, 厚度120mm 第8层:水泥石灰砂浆, 厚度12mm

检验方法确认方案

检验方法确认方案

目录确认方案 1、概述 2、验证依据 3、验证范围 4、验证目的 5、验证内容 6、验证人员分工

1、概述 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收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质量标准中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单硝酸异山梨酯的含量,为进一步确认药典方法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更好控制产品质量,现对药典方法进行确认。 2、验证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项下规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标准操作规程》(SOP-E-5-009-A01)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XIXA“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 3、验证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检测方法的验证。 4、验证目的 对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含量测定方法进行确认,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验证内容 5.1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水(25:7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10nm。取单硝酸异山梨酯对照品与2-单硝酸异山梨酯对照品适量,加流动相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ml中各约含5μg的溶液,取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理论板数按单硝酸异山梨酯峰计算不低于3000,单硝酸异山梨酯峰与2-单硝酸异山梨酯峰的分离度应大于2.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单硝酸异山梨酯对照品,用流动相定量稀释制成每1ml约含单硝酸异山梨酯0.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量取本品适量,用流动相定量稀释制成每1ml约含单硝酸异山梨酯0.1mg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5.2 线性和范围 取单硝酸异山梨酯对照品12μl、16μl、20μl、24μl、28μl进样,线性范围1.2μg~2.8μg 按上述色谱条件进样,相应的色谱峰面积为纵坐标(Y),进样量为横坐标(X,μg),绘制标准曲线,计算线性方程,相关系数R。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现场检测方法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现场检测方法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是表征围护结构传热量大小的一个物理量,是围护结构保温性能的评价指标,也是隔热性能的指标之一。热流计法是目前国内外常用的现场测试方法,国际标准和美国ASTM 标准都对热流计法作了较为详细的规定。国家行业标准《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检验标准》中明确指出: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现场检测宜采用热流计法或经国家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认定的其他方法。 1. 检测原理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可定义为:在稳态传热条件下,围护结构两侧空气温度差为1℃时,单位时间通过单位面积传递的热量,热流计法其本质是要求通过热流计的热流即为通过被测对象的热流,并且该热流平行于温度梯度方向,即通过热流计的热流为一维传导,并且不考虑向四周的扩散,此时只要同时测得冷热两端的温度,即可根据公式计算出被测对象的热阻和传热系数。 2.热流计传感器介绍 热流计是一种用于测定建筑围护结构热流密度的传感,输出的电信号是通过热流计热流密度的函数。它由芯、热电堆、骨架、表面板及引线柱组成,如图 1 所示。 图 1 热流计构造图

3.热工性能现场检测方法 (1)刚刚完工的外围护结构含水率特别高,检测时热流值不稳定,对现场热工性能检测的数据会有异议。所以检测房间的选择现场检测宜在受检墙体已干透或主体结构施工完成至少3个月后进行。使墙体基本干燥后对墙体进行热工性能检测,当测试主体部位的传热系数时,为了使传热过程接近一维传热,检测墙面长度和宽度越大越好,一定程度上检测房间越大越好。热流计的测点位置应尽量选择在大面积墙面的中央。如果建筑结构复杂,需按不同部位设置测点,求加权平均值。另外考虑到房间的内外空气流动所选房间要易于封闭。温度测点应选择在热流计测点边沿15 cm处,室外对应位置也应布置温度测点,在被测部位的内表面布置至少3块热流计,在热流计的周围布置不少于3个铜-康铜热电偶,在对应的外表面也同样地布置相应的热电偶,将这些热流计和热电偶用导线与温度、热流巡回自动检测仪连接之后,在内侧用加热器加热、或用空调控温,将温度设定为内外相差10℃以上,每30 min记录1次数据,开始一段时间的数据只能作为参考。当相邻2次测量的计算结果相差不大于5%时即可结束测量,或者观察巡检仪上的读数,当温度和热流计的读数不再发生趋势性变化后,继续连续测4 h结束测量。由于热流计热阻一般比被测围护结构的热阻小很多,传热工况影响很小,因此热流计的热阻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在稳定状态下,流过热流计的热流量亦为被测围护结构的热流量。

建筑门窗热工性能计算

建筑门窗热工性能计算书 I、设计依据: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95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01 《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75-2003 《民用建筑热功设计规范》GB50176-93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113-2009 《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JGJ/T151-2008 相关计算和定义均按照ISO10077-1和ISO10077-2的方法进行计算和定义 II、计算基本条件: 1、设计或评价建筑门窗、玻璃幕墙定型产品的热工参数时,所采用的环境边界条件应统一采用本标准规定的计算条件。 2、计算实际工程所用的建筑门窗和玻璃幕墙热工性能所采用的边界条件应符合相应的建筑设计或节能设计标准。 3、各种情况下都应选用下列光谱: S(λ):标准太阳辐射光谱函数(ISO 9845-1) D(λ):标准光源光谱函数(CIE D65,ISO 10526) R(λ):视见函数(ISO/CIE 10527)。 4、冬季计算标准条件应为: 室内环境温度:T in=20℃ 室外环境温度:T out=-20℃ 室内对流换热系数:h c,in=3.6 W/m2.K 室外对流换热系数:h c,out=16 W/m2.K 室外平均辐射温度:T rm=T out 太阳辐射照度:I s=300 W/m2 5、夏季计算标准条件应为: 室内环境温度:T in=25℃ 室外环境温度:T out=30℃ 室内对流换热系数:h c,in=2.5 W/m2.K 室外对流换热系数:h c,out=16 W/m2.K 室外平均辐射温度:T rm=T out 太阳辐射照度:I s=500 W/m2 6、计算传热系数应采用冬季计算标准条件,并取I s= 0 W/m2.计算门窗的传热系数时,门窗周边框的室外对流换热系数h c,out应取 8 W/m2.K,周边框附近玻璃边缘(65mm内)的室外对流换热系数h c,out应取 12 W/m2.K 7、计算遮阳系数、太阳能总透射比应采用夏季计算标准条件. 8、抗结露性能计算的标准边界条件应为: 室内环境温度:T in=20℃ 室外环境温度:T out=0℃ -10℃ -20℃ 室内相对湿度:RH=30%、60% 室外对流换热系数:h c,out=20 W/m2.K 9、计算框的太阳能总透射比g f应使用下列边界条件

方法验证”及“方法确认”其实不一样

方法验证”和“方法确认”其实不一样! “方法验证和方法确认到现在还混淆不清?那简直弱爆了!本文小析姐教你几招,告诉你两者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国内外方法验证和确认的参数有何不同,分别有什么步骤?很多实验室认为方法确认或验证困难重重原因有?......方法验证和确认的定义 方法验证(Validation of method) USP:方法验证是一个通过实验室研究来证明程序的性能参数符合期望的分析应用要求的过程。 ICH:分析方法验证的目的是显示分析方法适用于它所期望的应用目的。 FDA:方法验证是一个阐述分析方法适合于其使用目的的过程。 方法确认(Verification of method) USP<1225>:USP-NF所收载方法的使用者不需要验证这些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但需要确认这些方法在实际使用条件下的适应性。 USP<1226>:确认包括所涉及方法的性能参数,如那些在<1225>中描述的,以建立恰当的、相应的数据,而不是重复验证的过程。 FDA:出现在USP中的方法被认为已验证,对于法定方法,厂家必须阐明该方法在实际使用情况下的状态。 总体来讲,方法验证是阐明方法适合于它使用目的的一个过程,方法确认是通过已验证的方法进行检测的条件确实适合于该已验证方法的过程。

方法验证的步骤 方法的确认的步骤 (1)详细说明有关要求(指的是我们得知道我们要满足的“特定要求”是什么,其中包括客户要求) (2)确定检测和/或校准方法的特性; (3)检查核实使用该方法能够满足有关要求; (4)声明有效性 如果我们对于所使用新的非标准方法进行了如上的确认,则在适用范围内就不需要对后期使用再进行确认了。(当然,如发现方法特性变差等可能方法不适用时,需要重新确认)。 标准方法也需做进一步的验证? ISO/IEC 17025 要求:“应优先使用以国际、区域或国家标准发布的方法。”,这些标准方法被认为已经得到验证。 因此,许多技术人员错误地认为标准方法不需要在实验室中做任何进一步的验证、证实或试验即可投入使用。 ISO/IEC 17025 在 5.4.2 中有类似的要求:“在引入检测或校准之前,实验室应证实能够正确地运用这些标准方法。如果标准方法发生了变化,应重新进行证实。”

习题 热工性能现场检测(含答案)

热工性能现场检测 一、 填空题 1、在建筑热工法现场测量中最关键的一项指标是建筑墙体的__________。 2、现场热工法是以测量______与______的方法确定建筑物外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 3、围护结构的热阻是指在稳定状态下,与热流方向垂直的物体两表面______除以-______。在非稳定条件下,建筑构件t ?和q 是指较长检测时间的______。 4、 围护结构传热阻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____________,另一部分是______-______。表面换热阻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5、 热流计法指用热流计进行______测量并计算______或______的测量方法。 6、 热流计法是按_____传热原理设计的测试方法,采用热流计及温度传感器测量通过构件的______和____________,通过计算即可求得建筑物围护结构的热阻和传热系数。 7、热箱法中被测部位的______用热箱模拟采暖建筑室内条件,另一侧为____________。 8、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的现场检测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____________具有稳定、易操作、精度高、重复性好等优点,是目前国内外常用的现场测试方法 10、热流计法主要采用____________、______在现场检测被测围护结构的热流量和其内、外表面温度。 11、公式E C q ??=中C 为____________,E ?为______。 12、热流计法要求围护结构高温侧表面温度宜高于低温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上并且不低于______℃,在检测过程中的任何时刻均不得等于或低于______表面温度。检测持续时间不应少于______。 13、热流计法检测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期间,室内空气温度应保持____________,被测区域外表面宜避免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14、《民用建筑节能工程现场热工性能检测标准》DGJ32/J 23-2006中规定。同一居住小区围护结构保温措施及建筑平面布局基本相同的建筑物作为一个 样本随机抽样。抽样比例不低于样本比数的______,至少______;不同结构体系建筑,不同保温措施的建筑物应分别抽样检测。公共建筑应______抽样检测。 15、DGJ32/J 23-2006规定抽样建筑应在______与______进行至少2处墙体、______的热阻检测。至少1组窗气密性检测。 16、DGJ32/J 23-2006规定屋顶、墙体、楼板内外表面温度测点各不得少于3个;表面温度测点应选在构件有代表性的位置。测点位置不应靠近______、______和有空气渗漏的部位。

科技馆金属屋面热工计算书

建设单位:扬州美科置业有限公司 工程名称:扬州市科技馆金属屋面工程 热工性能计算书 计算: 校对: 审核: 江苏华磊装饰幕墙工程有限公司 2014年9月25日

目录 一、计算说明 (3) 二、屋面采光顶热工性能计算书 (6) 三、屋面铝镁锰板热工性能计算书 (19)

计算说明 (一)本计算概况: 气候分区:夏热冬冷地区 工程所在城市:扬州 (二)参考资料: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10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J32/J 96-2010 《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 113-2009 《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JGJ/T151-2008) (三)计算基本条件: 1.计算实际工程所用的建筑门窗和玻璃幕墙热工性能所采用的边界条件应符合相应的建筑设计或节能设计标准。 2.设计或评价建筑门窗、玻璃幕墙定型产品的热工参数时,所采用的环境边界条件应统一采用规定的计算条件。 3.以下计算条件可供参考: (1)各种情况下都应选用下列光谱: S(λ):标准太阳辐射光谱函数(ISO 9845-1); D(λ):标准光源(CIE D65,ISO 10526)光谱函数; R(λ):视见函数(ISO/CIE 10527)。 (2)冬季计算标准条件应为: 室内空气温度 T in=20 ℃ 室外空气温度 T out=-20 ℃ 室内对流换热系数 h c,in= W/ 室外对流换热系数 h c,out=16 W/ 室内平均辐射温度 T rm,in=T in 室外平均辐射温度 T rm,out=T out 太阳辐射照度 I s=300 W/m2 (3)夏季计算标准条件应为: 室内空气温度 T in=25 ℃ 室外空气温度 T out=30 ℃ 室内对流换热系数 h c,in= W/ 室外对流换热系数 h c,out=16 W/ 室内平均辐射温度 T rm,in=T in 室外平均辐射温度 T rm,out=T out 太阳辐射照度 I s=500 W/m2 (4)计算传热系数应采用冬季计算标准条件,并取I s= 0 W/m2。 (5)计算遮阳系数、太阳能总透射比应采用夏季计算标准条件,并取T out=25 ℃。 (6)抗结露性能计算的标准边界条件应为: 室内环境温度 T in=20 ℃ 室外环境温度 T out=0 ℃或 T out=-10 ℃或 T out=-20 ℃ 室内相对湿度 RH=30% 或 RH=60% 室外对流换热系数 h c,out=20 W/

检验方法验证规程

目的:检验方法验证的目的是证明采用的方法适合于相应检测要求。 适用范围:在制定药品质量标准时所采用的检验方法应验证,药物生产方法变更、制剂组分变更、原检验方法进行修订时,检验方法应进行再验证。 责任者:化验室、研究开发实验室 内容: 1.验证项目药品检验方法包括化学检验、生物测定和仪器分析三种。验证项目应包括: 鉴别试验; 杂质定量或限度检查; 制剂中其他成分(如降解产物、防腐剂等)测定; 有效成分含量测定; 溶出度释放度检查中溶出量的测试方法。 2.一般步骤 2.1方案的起草及审批 通常由研究开发实验室提出,检验实验室会签,根据产品工艺条件、原辅料化学结构、中间体、分解产物查阅有关资料提出规格标准,确定检查项目,规定杂质限度和操作步骤,并经有关领导审批方可实施。 2.2仪器的确认验证过程中所用的仪器设备均应校验,对于新的大型

精密仪器应进行确认,确保测试数据的准确可靠。大型精密仪器应制定确认方案,经安装确认、运行确认符合要求,有关领导批准确认报告后方可投入使用。 2.3适用性试验适用性试验内容包括:准确度试验、精密度测定、线性范围试验、选择性试验、检测限等。 2.3.1准确度试验准确度是指测量值与真值接近的程度,测量值与真值愈接近,测量值的误差愈小,测量就愈准确。在准确度试验中可用对照试验、回收试验和空白试验三种方法。准确度通常用回收率表示。 原料含量测定方法的准确度一般用已知含量的对照品或标准品作样品,以所用的方法对它进行定量测定,从分析结果与标准样品或纯净物的含量差值就可知道误差。 制剂含量测定方法的准确度一般用已知含量的原料和处方中相应的辅料按比例模拟配制成制剂进行测定。 杂质定量测定方法的准确度一般用加入已知量杂质进行测定,应能明确证明单一杂质或杂质总量相当于主成分的重量百分比。 在规定范围内,至少用9次测定结果进行评价,如制备3个不同浓度的样品,各测定3次,或把被测物浓度当作100%,用至少测定6次的结果进行评价。 2.3.2精密度测定精密度系指在规定的测试条件下,用同一方法对某一成份进行多次测定,所测得值彼此符合的程度,所以也称重现性,测定值彼此愈接近,测量值的偏差愈小,测量就愈精密。 精密度通常用相对标准偏差表示。 在规定的范围内至少用9次测定结果进行评价。 2.3.3线性范围试验在检验过程中取样量或样品浓度是允许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的,测定的结果也应随取样量或样品浓度成正比的变化,这样的检验方法才能达到准确度和精密度的要求。取样量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测得含量的结果也成正比的变化,这样的取样范围称之为线性范围。 线性范围的测试通常精密配制一系列供试样品(至少5份)进行测定,以测得的响应信号作为被测物浓度的函数,用最小二乘法进行线性回归。

现场热工A考卷

江苏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人员岗位合格证考核试卷 (现场热工)(A卷) (满分100分,时间80分钟) 姓名___________ 考试号 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计40分) 1、DGJ32/J 23 —2006《民用建筑节能工程现场热工性能检测标准》适用于本省新建、 扩建、改建的 ____________ 节能工程外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现场。 A. 公共建筑 B. 民用建筑 C. 工业建筑 D. 所有建筑 2、热箱法指用标定防护热箱对构件进行 ________ 和传热系数的方法。 A. 导热系数 B. 热阻 C. 热流值 D. 温差 3、DGJ32/J 23-2006规定屋顶、墙体、楼板内外表面温度测点各不得少于 _____ 个。 A. 1 B.2 C.3 D.4 4、DGJ32/J 23-2006规定热阻检测在自然通风状态下持续时间应不小于_。 A. 1d B.2d C.3d D.4d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公式q=C-A E中,△ E表示。 A. 热流计系数 B. 传热系数 C. 热电势 D. 热阻 6、DGJ32/J 23-2006规定隔热性能检测时传感器的数量应以每—m 2的室内面积一个测头 为宜。 A. 5 ?10 B.10 ?15 C.15 ?20 D.20 ?25 7、DGJ32/J 23-2006规定门窗气密性检测密封板宜采用组合方式,应有足够的_。 A. 强度 B. 牢度 C. 刚度 D. 硬度 & DGJ32/J 23-2006规定门窗气密性正负压检测前,分别施加三个压差脉冲,加压速度约为_Pa/s 。 A. 30 B.40 C.50 D.60 9、DGJ32/J 23-2006规定门窗气密性检测,测量空气渗透量时每级压差作用时间不少于s, 记录升降压—Pa 测量值。

幕墙热工计算书(DOC)

**************幕墙设计 热工计算书 (一)本计算概况: 气候分区:夏热冬冷地区 工程所在城市:无锡 传热系数限值:≤2.10 (W/(m2.K)) 遮阳系数限值(东、南、西向/北向):≤0.40 (二)参考资料: 《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JGJ26 -2010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T134-2010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 01-621-2005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 01-602-2004 《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 113-2009 《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JGJ/T 151-2008 《建筑门窗幕墙热工计算及分析系统(W-Energy3.0)》 (三)计算基本条件: 1.计算实际工程所用的建筑门窗和玻璃幕墙热工性能所采用的边界条件应符合相应的建筑设计或节能设计标准。 2.设计或评价建筑门窗、玻璃幕墙定型产品的热工参数时,所采用的环境边界条件应统一采用规定的计算条件。 3.以下计算条件可供参考: (1)各种情况下都应选用下列光谱: S(λ):标准太阳辐射光谱函数(ISO 9845-1); D(λ):标准光源(CIE D65,ISO 10526)光谱函数; R(λ):视见函数(ISO/CIE 10527)。 (2)冬季计算标准条件应为: 室内空气温度 T in =20 ℃ 室外空气温度 T out =-20 ℃ 室内对流换热系数 h c,in =3.6 W/(m2.K) 室外对流换热系数 h c,out =16 W/(m2.K) 室内平均辐射温度 T rm,in =T in 室外平均辐射温度 T rm,out =T out 太阳辐射照度 I s =300 W/m2 (3)夏季计算标准条件应为: 室内空气温度 T in =25 ℃ 室外空气温度 T out =30 ℃ 室内对流换热系数 h c,in =2.5 W/(m2.K) 室外对流换热系数 h c,out =16 W/(m2.K) 室内平均辐射温度 T rm,in =T in 室外平均辐射温度 T rm,out =T out 太阳辐射照度 I s =500 W/m2 (4)计算传热系数应采用冬季计算标准条件,并取I s = 0 W/m2。 (5)计算遮阳系数、太阳能总透射比应采用夏季计算标准条件,并取T out =25 ℃。 (6)抗结露性能计算的标准边界条件应为: 室内环境温度 T in =20 ℃ 室外环境温度 T out =0 ℃或 T out =-10 ℃或 T out =-20 ℃ 室内相对湿度 RH=30% 或 RH=60% 室外对流换热系数 h c,out =20 W/(m2.K) 室外风速 V=4 m/s (7)计算框的太阳能总透射比g f 应使用下列边界条件: q in =α·I s q in 通过框传向室内的净热流(W/m2); α框表面太阳辐射吸收系数; I s 太阳辐射照度 =500 W/m2。 4.设计或评价建筑门窗、玻璃幕墙定型产品的热工参数时,门窗框或幕墙框与墙的连接界面应作为 绝热边界条件处理。 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有关规定: (1)各城市的建筑气候分区应按表4.2.1确定。

实验室检验方法的验证和确认

实验室检验方法的验证和确认 1、检验方法验证的基本内容 检验方法验证的基本内容包括方案的起草及审批,检测仪器的确认,适用性验证(包括准确度试验、精密度测定、线性范围试验、专属性试验等)和结果评价及批准四个方面。 2、检验方法验证的基本步骤 首先是制定验证方案,然后对大型精密仪器进行确认,最关键的一步是检验方法的适用性试验,最后是检验方法评价及批准。 1)验证方案的制定 检验方法的验证方案通常由质量验证小组提出。根据产品的工艺条件、原辅料化学结构、中间体、分解产物查阅有关资料,提出规格标准,确定检查项目,规定杂质限度,即为质量标准草案。根据质量标准草案确定检查和试验范围,对检验方法拟定具体操作步骤,最后经有关人员审批方可实施。 2)大型精密仪器的确认 分析测试中所用的检测仪器一般可分为三类 (1)普通仪器:崩解仪,折光仪、分析天平、酸度计、溶点测定仪、电导仪等: (2)较精密仪器:旋光仪、永停滴定仪、费休氏水分测定仪、自动滴定仪、药物溶出度仪、可见分光光度计、电泳仪等; (3)大型精密仪器:紫外分光光度计、红外分光光度计、气相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薄层扫描仪等。 为了保证分析测试数据准确可靠,每台检测仪器在投入正式使用之前都应进行确认。检测仪器的确认是检验方法验证的基础,应在其它验证试验开始之前首先完成。检测

仪器确认工作内容应根据仪器类型。技术性能而定,通常包括:安装确认、校正、适用性预试验和再确认。 校正 校正是仪器确认及检验方法验证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应当在验证试验以前进行校正。紫外分光光度计校正包括波长校正、吸收度测试、准确度测试、杂散光检查。 气相色谱仪与高效液相色谱仪均要求做系统适用性试验。在规定的色谱条件下测定色谱柱的最小理论塔板数。分离度和拖尾因子,并规定变异系数应不大于2%。 对于化学检验中使用的计量仪器包括容量瓶、移液管、滴定管、分析天平亦均应校正。适用性预试验 仪器的安装确认完成以后,在其功能试验符合要求的情况下,应用标准品或对照品对其进行适用性检查,以确认仪器是否符合使用要求。例如对熔点测定仪的适用性预试验是采用已知溶点的甲硝唑做试验,测试结果与已知熔点比较。紫外分光光度计可用已知含量的某标准品试验,测得结果与已知数值对比,确定仪器是否符合使用要求。在完成上述各项试验工作的同时,应做好相应的文件记录等资料归档工作,每一台仪器均应有一套完整的档案资料。 再确认 为了确保仪器处于良好的使用状态,对于一台新购买的仪器在确认工作结束以后,应根据仪器的类别。确认的经验制定再确认的计划。再确认的时间间隔和内容要根据仪器类别和使用情况决定,一般是3个月、6个月或1年。仪器再确认的内容通常包括线路连接、附件备品消耗品检查、清洁工作、功能试验、工作日记等,其中重点是安装确认中的功能试验。 3、检验方法的适用性验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