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昆虫外部形态识别.

1.1昆虫外部形态识别.

工作任务单

昆虫的外部形态(一般构造与头部)-教案上课讲义

教案模板(试行) 教研组长审阅 年月日 日期:课程:茶树病虫害防治 班级:茶叶1601 章节:昆虫的外部形态(一般构造及头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昆虫的体向、体躯的一般构造。 2.了解昆虫的头部的主要器官。 能力目标: 1.掌握昆虫的体向、体躯的一般构造。 2.掌握昆虫的头部的主要器官的作用。 情感目标: 培养同学们对昆虫的体向、体躯的一般构造及头部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教学重点】 1.昆虫的体躯的一般构造。 2.昆虫的头部的主要器官的作用。 【教学难点】 昆虫的头部的主要器官的作用。 【课时安排】 组织教学1min 回顾上一节课内容4min 本节课的新内容80min 重点内容的总结3min 考勤、组织教学2min

【教学过程】 1、中国分为哪些大的茶区?主要的产茶省份有哪些? 答:华南茶区:位于欧亚大陆东南缘,是我国最南部茶区,包括广东、广西、台湾、闽南等茶区。 西南茶区:位于我国西南部,包括贵州,四川,重庆,云南中北部和西藏东南部。 江南茶区:位于长江以南,包括粤北、桂北、闽中北、浙、赣、湘、苏南、皖南、鄂南等地。 江北茶区:包括甘南、陕南、鄂北、豫南、皖北、苏北、鲁东南等地,是我国最北的茶区。 2、中国茶树病虫害种类 答:我国茶区地域辽阔,气候适宜,环境多样,因而病虫区系复杂,种类繁多。已知的茶树害虫达400多种,造成经济损失的害虫有50一60种。这些害虫主要是昆虫,少数是螨类。已知的茶树病害有100多种,其中常见的有30余种。茶树病害主要是由一些真菌侵染所致,还有藻类、线虫和寄生性种子植物等。 导入新课: 昆虫体躯的一般构造 一、体躯和体段 昆虫的身体由一系列连续的环节组成,每一个环节称为一个体节,昆虫的体节分别集合成头、胸、腹三个体段。 有些体节的侧面着生有成对分节的附肢,根据胚胎学和比较解剖学的研究表明,昆虫体躯共有18~20个体节。 1、体躯的分节与分段 3段20节,6、3、11 切;头部愈合无节痕,胸部各节紧相接;腹部节数常11,少增多减附多缺。

昆虫的外部形态(一般构造与头部)_教(学)案

教案模板(试行) 教研组长 __________________ 审阅 年 月 日 课程:茶树病虫害防治 章 节:昆虫的外部形态(一般构造及头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了解昆虫的体向、体躯的一般构造。 2. 了解昆虫的头部的主要器官。 能力目标: 1.掌握昆虫的体向、体躯的一般构造。 2掌握昆虫的头部的主要器官的作用。 情感目标: 培养同学们对昆虫的体向、体躯的一般构造及头部的兴趣. 提高学习积极性。 【教学重点】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昆虫的体躯 的一般构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昆虫的头部的主要器官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难点】 昆虫的头部的主要器官的作用。 【课时安排】 组织教学 1min 回顾上一节课容 4mi n 本节课的新容 80mi n 重点容的总结 3mi n 考勤、组织教学 2mi n 日期: 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茶叶1601 ___________

【教学过程】 1中国分为哪些大的茶区?主要的产茶省份有哪些? 答:华南茶区:位于欧亚大陆东南缘,是我国最南部茶区,包括、广西、 、闽南等茶区。 西南茶区:位于我国西南部,包括,,,中北部和东南部。 江南茶区:位于长江以南,包括粤北、桂北、闽中北、浙、赣、湘、南、皖南、鄂南等地。 江北茶区:包括甘南、陕南、鄂北、豫南、皖北、北、鲁东南等地,是我国最北的茶区。 2、中国茶树病虫害种类 答:我国茶区地域辽阔,气候适宜,环境多样,因而病虫区系复杂,种类繁多。已知的茶树害虫 达400多种,造成经济损失的害虫有50 一 60种。这些害虫主要是昆虫,少数是螨类。已知的茶 树病害有100多种,其中常见的有30余种。茶树病害主要是由一些真菌侵染所致,还有藻类、 线虫和寄生性种子植物等。 导入新课: 昆虫体躯的一般构造 一、体躯和体段 昆虫的身体由一系列连续的环节组成,每一个环节称为一个体节,昆虫的体节分别集合成头、 胸、腹三个体段。 有些体节的侧面着生有成对分节的附肢, 根据胚胎学和比较解剖学的研究表明, 昆虫体躯共 有 18~20个体节。 1、体躯的分节与分段 3段20节,6、3、11切;头部愈合无节痕,胸部各节紧相接;腹部节数常 11,少增多减附 多缺。 lift 盯上片 II nh v; 后胸 听器 RiJ 足 HhHonicn 、体节的分区和构造 气门 ■bpnritrk -

实验一昆虫外部形态特征说课讲解

实验一昆虫外部形态 特征

一昆虫解剖镜的构造和使用 解剖镜、双目解剖镜又称体视显微镜、立体显微镜、实体显微镜等。其形式虽然多种多样,但结构基本一致现以22XB—01型解剖镜为例介绍如下。【目的】1.掌握解剖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 【材料】解剖镜 【用具】 【内容和方法】 一、解剖镜的构造和功能 (一)机械部分 1.底座是全镜的最下面的部分。在底座的中央有1个可活动的圆盘,即载物盘。载物盘通常为一面为白色,一面为黑色,也有的为通明的玻璃制 成。在底座的中后部有1对压脚,用以压虫体和其它易动物体之用。 支柱是支持镜体的部件,是焦距的粗调装置,可使镜体上下移动,左右旋转。 2.调焦装置为了避免镜身向下滑动和左右偏转,在支柱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装了两个螺丝。上方的为锁紧螺丝下方的为升降螺丝。 3.倍率盘在镜体中央,有1个两侧转动的圆盘,用以改变放大倍率之用。

双目解剖镜构造图 (二)光学部分 1. 物镜在镜体下,安装有大物镜(镜体内部还有变倍物镜)。 2.棱镜罩镜身上面为两个棱镜罩,内部为棱镜,使物象倒转,在目镜中可看到物体的正像。 3.目镜管和目镜在棱镜罩的上方,左右各有一个目镜管,用以承放目镜4.视觉圈一般是位于右边的目镜管上端。视觉圈可调节目镜的上下距离,使得观察者左右两眼都可以看到清晰物体。 5.眼罩,为了防止外来光线的干扰,多在目镜上设有眼罩,便于更好地进行观察。 6.防尘罩有些型号解剖镜带有防尘罩,使用前后均放在目镜管上端。 二、解剖镜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1.在取用(或者放回解剖镜)时,若需要连镜箱搬动,应将镜箱锁好,以免解剖镜零件倾出而损坏。同时镜箱的钥匙必须拔除,避免不小心将钥匙碰断在锁孔里。 2.取用解剖镜时,必须用右手握持柱,右手托住底座,小心平稳地取出或移动,严禁单手取用或移动。 3.使用前必须检查附件是否有无缺少及镜体各部有无害损坏,转动升降螺丝有无故障,若有问题立即报告,否则自己负责。 4.镜管上若有防尘罩,应取下防尘罩换上目镜,再将眼罩放在目镜的上端。注意用完后再将防尘罩放回目镜管上。 5.将所观察的物体置于玻片上或蜡盘中,再放到载物盘上,待观察。 7.拧开锁紧螺丝,先把镜体先上升到一定高度,然后锁紧镜体。 8.观察时,可先转动目镜管,使得两个目镜间的宽度适合于自己两眼间的距离。然后转动升降螺丝,使没有视觉圈的目镜成像清晰,另一目镜若不清晰,可转动视觉圈,直至两眼同时看到清晰的物像时为至。如果需要放大观察时,再转动倍率盘直到所需要的放大倍率。 9.在调节焦距时,转动升降螺丝时不能太快。在使用的过程中,若遇到故障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向老师报告。 10.使用时若发现目镜或物镜上有异物时千万不能用手、布、手绢、衣服等去擦摸,应用吸耳球吹或用擦镜纸轻轻擦拭。 11.用毕后,先将载物盘上的东西拿走,松开锁紧螺丝将镜体放下,并锁紧。取出目镜,换上防尘罩。将元件全部放回,注意不要与其它镜互换。12.用布把镜身擦干净,放入镜箱内,锁紧镜箱。

实验一昆虫外部形态特征

一昆虫解剖镜的构造和使用 解剖镜、双目解剖镜又称体视显微镜、立体显微镜、实体显微镜等。其形式虽然多种多样,但结构基本一致现以22XB—01型解剖镜为例介绍如下。 【目的】1.掌握解剖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 【材料】解剖镜 【用具】 【内容和方法】 一、解剖镜的构造和功能 (一)机械部分 1.底座是全镜的最下面的部分。在底座的中央有1个可活动的圆盘,即载物盘。载物盘通常为一面为白色,一面为黑色,也有的为通明的玻璃制成。在底座的中后部有 1对压脚,用以压虫体和其它易动物体之用。 支柱是支持镜体的部件,是焦距的粗调装置,可使镜体上下移动,左右旋转。 2.调焦装置为了避免镜身向下滑动和左右偏转,在支柱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装了两个螺丝。 上方的为锁紧螺丝下方的为升降螺丝。 3.倍率盘在镜体中央,有1个两侧转动的圆盘,用以改变放大倍率之用。 双目解剖镜构造图 (二)光学部分 1. 物镜在镜体下,安装有大物镜(镜体内部还有变倍物镜)。 2.棱镜罩镜身上面为两个棱镜罩,内部为棱镜,使物象倒转,在目镜中可看到物体的正像。 3.目镜管和目镜在棱镜罩的上方,左右各有一个目镜管,用以承放目镜

4.视觉圈一般是位于右边的目镜管上端。视觉圈可调节目镜的上下距离,使得观察者左右两眼都可以看到清晰物体。 5.眼罩,为了防止外来光线的干扰,多在目镜上设有眼罩,便于更好地进行观察。 6.防尘罩有些型号解剖镜带有防尘罩,使用前后均放在目镜管上端。 二、解剖镜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1.在取用(或者放回解剖镜)时,若需要连镜箱搬动,应将镜箱锁好,以免解剖镜零件倾出而损坏。同时镜箱的钥匙必须拔除,避免不小心将钥匙碰断在锁孔里。 2.取用解剖镜时,必须用右手握持柱,右手托住底座,小心平稳地取出或移动,严禁单手取用或移动。 3.使用前必须检查附件是否有无缺少及镜体各部有无害损坏,转动升降螺丝有无故障,若有问题立即报告,否则自己负责。 4.镜管上若有防尘罩,应取下防尘罩换上目镜,再将眼罩放在目镜的上端。注意用完后再将防尘罩放回目镜管上。 5.将所观察的物体置于玻片上或蜡盘中,再放到载物盘上,待观察。 7.拧开锁紧螺丝,先把镜体先上升到一定高度,然后锁紧镜体。 8.观察时,可先转动目镜管,使得两个目镜间的宽度适合于自己两眼间的距离。然后转动升降螺丝,使没有视觉圈的目镜成像清晰,另一目镜若不清晰,可转动视觉圈,直至两眼同时看到清晰的物像时为至。如果需要放大观察时,再转动倍率盘直到所需要的放大倍率。 9.在调节焦距时,转动升降螺丝时不能太快。在使用的过程中,若遇到故障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向老师报告。 10.使用时若发现目镜或物镜上有异物时千万不能用手、布、手绢、衣服等去擦摸,应用吸耳球吹或用擦镜纸轻轻擦拭。 11.用毕后,先将载物盘上的东西拿走,松开锁紧螺丝将镜体放下,并锁紧。取出目镜,换上防尘罩。将元件全部放回,注意不要与其它镜互换。 12.用布把镜身擦干净,放入镜箱内,锁紧镜箱。 二昆虫体躯、头壳的构造及其附肢 【目的】 1.了解昆虫体躯的一般构造; 2.掌握昆虫纲的特征及其与唇足纲、蛛形纲、甲壳纲和多足纲等其它节肢动物的区别;3.了解昆虫头壳的构造及其附肢; 4.掌握昆虫头式的类型。 【材料】东亚飞蝗、家蚕(或粘虫)幼虫、蝉、步行虫、胡蜂、家蝇、牛虻、家蝇、菜粉蝶、蚕蛾、金龟子、白蚁、埋葬虫、绿豆象(雄)、叩头虫(♂)、摇蚊(♂)、蜘蛛、马陆、蜈蚣和虾等。

实验一昆虫的外部形态

?实验一昆虫的外部形态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和掌握体式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认识昆虫纲的特点(成虫); 3、掌握昆虫的主要外部形态特征,以及其附属器官的基本结构和主要类型。 二、实验器具及材料 (1)器具:体视显微镜、解剖针、表面皿等 (2)标本:⒈蝗虫⒉蝉⒊蝶类 4.家蝇(幼、成虫) 5.蜜蜂 6.蓟马 7.白蚁8.绿豆象(雌、雄)9.家蚕 10.雄蚊(玻片)11.小蠹虫(玻片) 12.金龟子13.蜚蠊14.螳螂15.蝼蛄 16.蝽象17.龙虱18.胡蜂19.天蛾 三、实验内容 1、体视显微镜的结构和操作方法; 2、昆虫纲的基本特征; 3、昆虫的主要形态特征; (1)头部的基本构造:分节、分区等 触角、复眼、单眼和口器:基本构造、主要类型 (2)胸部的基本构造:分节、分区等 胸足和翅:基本构造、类型,以及翅脉和脉序,翅的连锁方式 (3)腹部的基本构造:分节、附器等 四、实验观察和记录 1、体视显微镜的操作方法记录: ①接通电源; ②抬高镜体(紧固手轮); ③打开(上)光源,调节亮度; ④载入观察对象; ⑤调焦(精确调节目镜校正视力差); ⑥观察标本,做好记录; ⑦原样收镜; ⑧使用登记; 2、昆虫纲的特征观察: ①三体段:头、胸、腹; ②三中心: 头部为感觉和取食中心触角、单眼、复眼、口器 胸部为运动和支撑中心三对足两对翅 腹部为生殖和代谢中心外生殖器、尾须等 3、昆虫的主要形态特征观察结果 各体段的分节、分区、附器的位置和基本结构与主要类型等。 (1)头部的基本构造 (2)胸部的基本构造 (3)腹部的基本构造

五、实验总结(分析与结论) 1、体视显微镜的操作方法; 2、昆虫纲的特征观察; 3、昆虫的主要形态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