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页岩气集输工艺适应性分析和优化措施

涪陵页岩气集输工艺适应性分析和优化措施
涪陵页岩气集输工艺适应性分析和优化措施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fc7157319.html,

涪陵页岩气集输工艺适应性分析和优化措施作者:谢成杰

来源:《中国化工贸易·上旬刊》2017年第05期

摘要:本文对涪陵页岩气一期50亿产能建设进行了回顾,结合实际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页岩气集输工艺的适应性进行了分析,对清管、放空规模等一期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优化调整,为后续二期实施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非常规天然气;页岩气;集输工艺;计量方式;清管;放空

1 一期集气工艺的回顾与思考

目前国内规模开发的页岩气田有中石化涪陵、中石油威远、中石油长宁页岩气田,下面分别就3个气田的集输方式进行论述,通过不同气田集气工艺和现场运行情况,回顾涪陵一期集气工艺是否有优化的可能性。

1.1 中石化涪陵

总体集气工艺:一期采用“高压采气,中压集气,集中处理”湿气输送集输工艺,采气管线设计压力42MPa,集气站、脱水站、集气管网设计压力6.3MPa。

投产模式:前期试采与正常生产流程合一,初期井口放喷,测试求产约7-8天后接入生产流程,主要是减少放空量,节约资源,初期返排率较低。

1.2 中石油长宁

总体集气工艺:采用“单井轮换计量、湿气输送、平台建站、平台增压、集中脱水”方案。站场工艺:井口针阀一级节流(≤32MPa)→桥管(35MPa)→除砂器(DN50 PN35)→水套炉(35/50 35/20)→分离器(DN800 PN10 DN600 PN8.93)→(预留增压)→外输至下游站(7.5Mpa)。

投产模式:平台井组整体投产,外管先期建设,保证气井及时投产。通过临时流程实现气井的快速投产,长宁采用临时流程试采2月左右,之后接入正式生产流程。

1.3 中石油威远

总体集气工艺:采用分阶段设置流程方式。①气井开采初期即排液期间气井采用临时生产流程,就地除砂、加热、分离后进行就地计量,再输至下游井站或集气总站;②排液完成,则拆除临时生产流程,产气经轮换计量后气液混输至下游井站或集气总站。(注:威远采用租用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