蝗灾形成的原因和防治(知识材料)

蝗灾形成的原因和防治(知识材料)
蝗灾形成的原因和防治(知识材料)

蝗灾形成的原因和防治

今年7月下旬,有消息传出,内蒙古赤峰巴林左旗草原上发生了蝗灾,大面积草场面临威胁。那为什么在这里会突然发生蝗灾?面对蝗灾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今年发生,不偶然

根据媒体报道,这次在巴林左旗草原上爆发的蝗虫主要由亚洲小车蝗(Oedaleus decorus asiaticus)、宽翅曲背蝗(Pararcyptera microptera meridionalis)、痂蝗(Bryodema)、蚁蝗(Myrmeleotettix)、长翅燕蝗(Eirenephilus longipennis)等蝗虫组成。这是多种蝗虫组成的混合群体,其密度达到了每平米平均42头,高密度区达到了每平米123头,密度不小。

虽然报道中没有指明,但估计这次蝗灾的主力和重点防范对象应该是亚洲小车蝗,这种体长大约3厘米的大头蝗虫是我国北方的主要害蝗之一,也是近年来内蒙古草原上主要的成灾蝗虫类型——一般可以占到整个蝗虫群体的

50%-60%,严重发生时可以达到90%。而且,这种蝗虫成年后迁飞能力很强,后期不仅威胁秋粮生产和畜牧业安全,也存在向北京等大城市迁飞的风险,必须及早加以控制。

而今年是这一轮厄尔尼诺气候效应的第二年,其影响可能会强于头一年,典型的气候特征为“南涝北旱”,而连续两年干旱的气候环境是有利于蝗灾的发生的。蝗虫是不完全变态发育昆虫,其一生要经历卵、若虫和成虫三个阶段。以亚洲小车蝗为例,这种蝗虫在内蒙古草原上一年发生一代,一般是5月下旬至6月上旬开始孵化,7月中、下旬开始主要转变为成虫,7月下旬至8月上旬开始产卵。蝗虫在产卵和越冬的时候都非常喜欢干旱的环境,它们是典型的喜旱昆虫,湿润的土壤会滋生真菌等有害微生物,影响卵的孵化,如果卵被水浸泡,那更无法孵化了。因此,降水量多的年份会严重影响蝗虫的孵化。一般来讲,土壤含水量为20%时,最适宜蝗虫产卵,如亚洲小车蝗的雌虫就会选择向阳温暖的板结土壤产卵。良好的产卵地点,每平方米土壤被埋下多达5000个卵块,如果每个卵块有60枚卵,即使孵化率为10%,其数量亦仍然客观。而连续两年的厄尔尼

诺现象为蝗虫创造了两个有利的条件——第一年的干旱利于产卵,第二年的干旱利于孵化,蝗灾的发生自然水到渠成。

当然,这事还和草场本身的破坏有关,因为蝗虫一般是在植被覆盖率低于50%的地方产卵,而亚洲小车蝗本身也是草场退化的重要指示生物。

蝗灾,三大自然灾害之一

在古时,蝗灾是与水灾、旱灾并列的三大自然灾害之一,特别是蝗灾总是紧跟旱灾,铺天盖地的蝗虫大量啃食植被,造成粮食绝产、饿浮遍野,不知诱发了多少场农民起义,造成了多少皇权更迭。而“蝗”字所取的是“虫王”之意,可见古人对其评价之高。

在我国,蝗灾的发生形势往往是比较严峻的,除了控制本土发生的蝗虫以外,还要严防内陆他国的蝗虫向我国迁飞。除了内蒙古草原地区以小车蝗为主的蝗灾外,我国还需要重点盯防的是飞蝗(Locusta migratoria)。飞蝗是世界性的害虫,也是蝗虫中危害最大的。它虽然只有一个物种,但有很多亚种,比如缅甸飞蝗、地中海飞蝗、非洲飞蝗、马达加斯加飞蝗、俄罗斯飞蝗、西欧飞蝗等等。在我国,为害的主要有三个亚种——东亚飞蝗(L. m. manilensis)、亚洲飞蝗(Locusta m. migratoria)和西藏飞蝗(L. m. tibetensis)。东亚飞蝗在我国从南到北都有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一年可以发生2-4代,我国古籍中记载的蝗灾大部分是由东亚飞蝗造成的。亚洲飞蝗在内陆地区,一般一年发生一代,主要危害新疆地区,进入21世纪以来,在我国东北的吉林和黑龙江的部分地区也有大规模发生。西藏飞蝗与亚洲飞蝗类似,影响地主要是青藏及四川地区。虫如其

蝗灾形成的原因和防治教学内容

蝗灾形成的原因和防治 今年7月下旬,有消息传出,内蒙古赤峰巴林左旗草原上发生了蝗灾,大面积草场面临威胁。那为什么在这里会突然发生蝗灾?面对蝗灾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今年发生,不偶然 根据媒体报道,这次在巴林左旗草原上爆发的蝗虫主要由亚洲小车蝗(Oedaleus decorus asiaticus)、宽翅曲背蝗(Pararcyptera microptera meridionalis)、痂蝗(Bryodema)、蚁蝗(Myrmeleotettix)、长翅燕蝗(Eirenephilus longipennis)等蝗虫组成。这是多种蝗虫组成的混合群体,其密度达到了每平米平均42头,高密度区达到了每平米123头,密度不小。 虽然报道中没有指明,但估计这次蝗灾的主力和重点防范对象应该是亚洲小车蝗,这种体长大约3厘米的大头蝗虫是我国北方的主要害蝗之一,也是近年来内蒙古草原上主要的成灾蝗虫类型——一般可以占到整个蝗虫群体的 50%-60%,严重发生时可以达到90%。而且,这种蝗虫成年后迁飞能力很强,后期不仅威胁秋粮生产和畜牧业安全,也存在向北京等大城市迁飞的风险,必须及早加以控制。

而今年是这一轮厄尔尼诺气候效应的第二年,其影响可能会强于头一年,典型的气候特征为“南涝北旱”,而连续两年干旱的气候环境是有利于蝗灾的发生的。蝗虫是不完全变态发育昆虫,其一生要经历卵、若虫和成虫三个阶段。以亚洲小车蝗为例,这种蝗虫在内蒙古草原上一年发生一代,一般是5月下旬至6月上旬开始孵化,7月中、下旬开始主要转变为成虫,7月下旬至8月上旬开始产卵。蝗虫在产卵和越冬的时候都非常喜欢干旱的环境,它们是典型的喜旱昆虫,湿润的土壤会滋生真菌等有害微生物,影响卵的孵化,如果卵被水浸泡,那更无法孵化了。因此,降水量多的年份会严重影响蝗虫的孵化。一般来讲,土壤含水量为20%时,最适宜蝗虫产卵,如亚洲小车蝗的雌虫就会选择向阳温暖的板结土壤产卵。良好的产卵地点,每平方米土壤被埋下多达5000个卵块,如果每个卵块有60枚卵,即使孵化率为10%,其数量亦仍然客观。而连续两年的厄尔尼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汇报材料

皋兰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汇报材料 (2018年11月14日) 各位领导: 根据会议安排,现就我县2018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情况作以汇报,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基本情况 我县境内发育的地质灾害主要有崩塌、滑坡、泥石流、不稳定斜坡和地面塌陷五种地质灾害类型,共发育地质灾害隐患点131处(2015年核查登记在册),其中滑坡15处、崩塌7处,不稳定斜坡102处,泥石流5条,地面塌陷2处。 全县地质灾害分布在两个防范区域:一是地质灾害重点防范区,主要分布于朱家井沙沟流域、忠和大砂沟流域、什川镇黄河北岸高阶地边缘以及蔡家河皋兰县城至文山村一线;二是地质灾害一般防范区,主要分布在我县中北部,涉及黑石镇、石洞镇及水阜镇山区丘陵、地势平缓区域。近年来,随着全县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工程建设活动不断加剧,受自然因素诱发和人类工程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险情日益增多,地质灾害发生造成的损失也越来越大,尤其以滑坡、崩塌为主的地质灾害频发。 二、2018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开展情况 2018年1月至11月份,皋兰县共发生各类地质灾害60余起,类型均为小型,未造成人员伤亡。上述地质灾害多发生在

公路沿线和村庄周边,主要成因为修建公路开挖坡脚和农民建房开挖坡脚形成。今年全县降雨量较往年明显增多,地质灾害呈现频发多发。目前虽然汛期已经结束,但地质灾害防范工作仍不敢松懈。今年以来主要工作以下: (一)强化宣传教育工作,着力提高防灾减灾救灾意识 一是强化宣传培训工作,采取板报标语、橱窗专栏、宣传图册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宣传地质灾害防治基本知识,努力提高群众的防灾治灾意识,组织各类宣10余次,发放宣传册10000册,张贴宣传海报 100余张,悬挂宣传横幅6条,设置宣传展板4块、宣传警示牌38块。 二是举办了“全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培训会”,邀请省地质环境监测院和省地质灾害应急中心专家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队伍进行了业务培训,大力宣传普及地质灾害防治政策法规以及预防、避险、自救和互救等地质灾害防治知识。举办地质灾害培训班1期,培训人员150余人,全面提高群测群防员的业务工作能力,发挥群测群防体系建设的实效性。 三是7月13日在皋兰县忠和镇忠和村白叶沟(原金日加油站西侧北龙口平整场地)举办了2018年皋兰县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演练,通过应急演练,及时发现问题,完善应急预案,不断增强预案与工作流程的周密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二)严格落实各项工作制度,强化责任意识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强化工作措施。严格

供热宣传

2、为什么热用户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用热常识? 因为供热设施结构复杂,管道内部介质有较高的温度和压力,为了安全用热,用好热,用户应了解和掌握一般的供热常识,当遇到问题时便于及时、正确的处理和反映,保证正常供暖,避免和减少供热事故的发生。 4、集中供热暖气中的热水能用吗? 集中供热管道中的热水是在高温高压下全封闭循环系统中传导热能的媒体介质,供热时为防止管道、阀门腐蚀锈化,保证供回水循环畅通,在水中加入有一定量的化学药剂。 使用暖气片中的热水会损害您的身体健康,同时也会引起供热管道中严重缺水,使供热管网系统压力失衡,导致局部或全供热系统不能稳定供热,影响其他居民正常采暖。 5、私自放水有什么危害? (1)使整个供热系统的压力下降,高层用户采暖系统中产生集气现象,影响这些用户系统的水循环,产生噪音,甚至直接造成暖气不热。 (2)使原有供热系统中的水力平衡发生改变,一些系统阻力稍大的用户,供热系统中的循环水流速下降,流量减小,造成热交换不足,影响供热效果。 (3)私自放水使得换热站不得不进行大量的补水,而补进去的水大都是生水,这样不仅仅降低了供水温度,影响采暖温度,还使系统生成大量水垢,堵塞滤网,影响系统循环;水垢附着在暖气片内壁又进一步降低了换热效果,最终导致整个供热系统热效率降低。 (4)私自放水还将造成供热系统能源的大量浪费,使整个供热系统发生紊乱,最终使私自放水的用户自己也得不到很好的用热,实实在在是一种损人不利己的行为。

6、采暖系统为什么要设自动排气阀? 采暖系统在运行中,管道内部残留的气体往往存在系统的高点,而当这些气体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气塞”阻碍水的流动,导致散热器不热。因此,在采暖系统中的最高点要加自动排气阀。有个别用户出于美观考虑,擅自去掉自动排气阀,导致整个单元不热。 7、暖气为什么要设手动排气阀? 集中供热是靠热水的传递来实现的,而热水中夹带的气体,可能积累在散热器内,致使散热器不能正常散热,并出现一半热一半凉现象,甚至不热。因此,散热器要设手动排气阀。但由于手动排气阀材料比较脆弱、易断,因此,手动排气阀的排气操作,操作时不要用力过大,并做好防范措施。 8、供热设施可以随意改动吗? 不能随意改动,这是因为: (1)集中供热是一项系统工程,若随意改动,会使采暖设计参数改变,造成暖气片散热分布不均,影响采暖效果。 (2)多数装修人员不具备暖通专业知识,供热设施改动后,容易出现接口不严、管道坡向错误等问题,造成不热、泄漏和气堵,不仅影响您的采暖效果,甚至会影响到整个单元采暖系统的循环。 (3)装修时对暖气片包装修饰,即减少了热量的散发又给维修带来麻烦,不仅影响采暖效果,而且当暖气片出现故障,就不得不拆除装饰板进行维修,会给您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为此,提醒您在装修时,要请暖通专业人员设计,保证您的正常采暖和暖气片维修。 9、除污器有什么作用?常安装于系统的什么部位? 除污器的作用是用于除去水系统中的杂物,安装于热交换器及用

肿瘤防治知识讲座

肿瘤防治知识讲座 癌症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们生命安全的常见病、多发病,是人口死亡的第一二位原因。在人的一生中,每5个人就有一人死于癌症。然而60%的癌症是可以预防的,60~70%以上的早期癌症是可以治愈的,所以癌症又是不可怕的,关键在于无癌早防,患癌早治。 为了帮助大家了解癌症防治知识,现就大家关心的问题阐述如下: 一、什么是肿瘤?什么是癌症? 肿瘤人体某部位的细胞在致癌因素作用下,使一个或几个细胞的基因受到损伤产生突变,然后这些细胞不按人体需要不受人体控制地活跃地无限制地增生,这些无限增生的细胞常常在一起形成肿块,这就是肿瘤。 肿瘤分两大类:良性肿瘤,恶性肿瘤(常统称之为癌症)。良性肿瘤生长缓慢,除在要害部位占位有影响外,一般对健康和生命没有危害。恶性肿瘤生长迅速,与人体争夺营养,产生有害代谢产物,破坏人体正常器官组织结构,对人体健康极为有害,如不及时进行有效治疗将会夺人生命。恶性肿瘤又分癌和肉瘤,癌发病率占多数,肉瘤仅占10%,但恶性程度高治疗效果差,危害更大。 二、什么人会(易)患癌? 下列人群具有较高患癌风险: 1、年龄:3~6岁儿童肿瘤高发,40~60岁为患癌高峰; 2、性别:除女性特有癌外,男性多于女性; 3、遗传:与癌症患者有血缘关系的人有更高患癌风险,临床上偶然可见高癌家族现象。如母亲患过乳癌,其女患癌风险高3倍。 4、区域:我国北方上消化道癌发病较高,东南沿海及江南肝癌发病较高,两广鼻咽癌发病较高; 5、不良嗜好:吸烟者患肺癌的风险比普通人高25倍;饮高度者酒上消化道癌多发(酒精本身并无致癌性,是酒精对内脏损伤引起的慢性炎症导致癌变); 6、生活习惯和态度:大便每天少于一次者肠癌发病率升高,性乱性频者宫颈癌发病率升高,不生育或生育后不喂奶者乳癌发病率升高; 7、肥胖:肠癌、子宫内膜癌、乳腺癌发病率较高; 8、癌前病变:口腔、消化道、外阴阴道粘膜白斑、慢性炎症病理报告异型增生或不典型增生巴氏三级、萎缩性胃炎、宫颈息肉、肠道多发性息肉、乳腺囊性增生等等极易转变为癌,称之为癌前病变; 9、病毒感染:鼻咽癌发病与EB病毒感染有关;肝癌发病与乙肝病毒感染有关,宫颈癌发病与疱疹病毒感染有关,恶性淋巴瘤发病与病毒感染有关; 10、慢性疾病:慢性肝炎、肝硬化、乙型肝炎5年以上患肝癌的风险较高,长期不愈合的溃疡癌变率很高; 性格孤僻、内向、自卑的人比性格开朗、乐观、自信的人癌发病率高;离婚、丧偶、家庭不和睦、受过精神创伤的人癌症发病率也会升高。 三、症癌会传染吗 这种现象叫做癌症聚集现象,或叫高癌家族,其引起的原因有二:一是家族遗传倾向,即家族成员身体里存在倾向致癌的遗传基因缺陷,这种人对致癌因素更敏感,更容易发生癌症;二是一家人生活在同一个环境中享用相同的饮食结构,摄入较多同样的致癌物质,如地

2019届高考地理(选考)第二轮专题复习强化练:自然灾害和防治(含解析)

2019届高考地理(选考)第二轮专题复习强化练: 自然灾害与防治 1、读世界某区域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简析丙所在国家多水灾的自然原因。 解析丙所在国家是孟加拉国,多水灾的自然原因可从地形、气候、水文、海潮等方面来分析;位于恒河三角洲,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是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且降水量大;河流众多,水量丰富,汇集水量大;海潮对河水的顶托,不利于洪水下泄。 答案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丰富、集中;河流众多,水量丰富,汇集水量大;地形低平,排水不畅;海潮对河水的顶托,不利于洪水下泄。 2.(2017·浙江温州二模)干热河谷在我国横断山区是非常有代表性的自然景观,图Ⅰ是我国横断山部分地区山河分布图,图Ⅱ为焚风效应示意图。回答(1)~(3)题。

(1)该区域自然灾害多发,地震之后直接诱发的主要自然灾害是( ) A.泥石流 B.滑坡 C.洪涝 D.堰塞湖 (2)河谷中出现“干热”最明显的季节是(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3)描述横断山区河谷形成干热风灾害的过程。 解析第(1)题,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结构面发生整体顺坡下滑的现象。泥石流是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堰塞湖是由火山熔岩流或由地震活动等原因引起山崩滑坡体等堵截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所以可以看出地震直接诱发的应是滑坡。第(2)题,夏季来自海洋的湿润水汽最多,所以河谷中干热现象最明显。第(3)题,干热风是背风坡盛行下沉气流导致的,干热气候会给农业造成重 大影响。

答案(1)B (2)C (3)湿润的空气受山脉阻挡抬升,水汽冷却凝结在迎风坡形成降水;越过山脉后的干燥气流下沉,不断增温变干,形成干热风;“焚风效应”使河谷地区形成炎热干燥的气候,造成横断山区河谷的干热风灾害,给农业、林业等造成危害。 3.(2018·浙江百校联盟猜题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6年12月28日,沪昆高铁贵阳至昆明段正式开通运营。沪昆高铁是目前国内东西向线路里程最长、经过省市最多的高铁线。沪昆高铁东起上海,西至昆明,途经上海、浙江、江西、湖南、贵州、云南等6省市,全长2 264千米,设计时速250~350千米。 材料二沪昆高铁贵昆段及周边地区示意图。 (1)上面甲图所示地区石漠化非常严重,从地貌和气候角度简要分析其原因。 (2)沪昆高铁贵阳至昆明段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简要分析其形成原因。 解析第(1)题,甲图所示地区是云贵高原,石灰岩广布,具有易溶蚀、成土慢的特点。山高坡陡,地势起伏大,易造成水土流失。降水丰沛且集中,流水作用强烈。土层浅薄,石漠化后恢复困难。所以石漠化非常严重。第(2)题,沪昆高铁贵阳至昆明段位于板块交界处,

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单

地质灾害防治知识 1. 什么是地质灾害?主要有哪些种类?自然的变异和人为的作用都可能导致地质环境或地质体发生变化,当这种变化达到一定程度、其产生的后果便给人类和社会造成危害,称为地质灾害。地质灾害主要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震、火山、地热害等。 崩塌,是指陡峭斜坡上的岩体或者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发生崩落、滚动的现象或者过程。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 泥石流,是指山区沟谷或者山地坡面上,由于暴雨、冰雪融化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泥沙石块的介于夹沙水流和滑坡之间的土、水、气混合流。 2. 当你遇到滑坡灾害正在发生时应该怎么办? (1)当处在滑坡体上时,首先应保持冷静,不能慌乱。要迅速环顾四周,向较为安全的地段撤离。一般除高速滑坡外,只要行动迅速,都有可能跑离危险区段。跑离时,以向两侧跑为最佳方向。在向下滑动的山坡中,向上或向下跑是很危险的。当逼无法跑离的高速滑坡时,更不能慌乱,在一定条件下;如滑坡呈整体滑动时,原地不动,或抱住大树等物,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自救措施。 (2)当处于非滑坡区,而发现可疑的滑坡活动时,应立即报告当地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或其他单位。 (3)政府及有关部门应立即实施应急措施。 3. 当你遇到泥石流正在发生时应该怎么办? (1)当处于泥石流区时,应迅速向泥石流沟两侧跑离,切记不能顺沟向上或向下跑动。一般粘性泥石流比稀性泥石流容易躲离和得生。而当处于非泥石流区时,则应立即报告报告当地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或其他单位。 (2)政府部门应立即拟定并实施应急措施。 4. 滑坡发生前常有哪些异常(前兆〕现象?不同类型、不同性质、不同特点的滑坡,在滑动之前,均会表现出各种不同的异常现象,显示出滑动的预兆(前兆),旧纳起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大滑动之前,在滑坡前缘坡脚处,有堵塞多年的泉水复活现象,或者出现泉水(水井)突然干枯、井水位突变等类似的异常现象。 (2)在滑坡体中、前部出现横向及纵向放射状裂缝、它反映了滑坡依向前推挤并受到阻碍,已进入临滑状态。 (3)大滑动之前,在滑坡体前缘坡脚处,土体出现上隆(凸起)现象。这是滑坡向推挤的明显迹象。 (4)大滑动之前,有岩石开裂或被剪切挤压的音响。这种迹象反映了深部变形与破裂。动物对此十分敏感,有异常反映。 (5)临滑之前,滑坡体四周岩体(土体)会出现小型坍塌和松弛现象。 (6)如果在滑坡体上有长期位移观测资料,那么大滑动之前,无论是水平位移量还是垂直位移量,均会出现加速变化的趋势,这是明显的临滑迹象。 (7)滑坡后缘的裂缝急剧扩展,并从裂缝由冒出热气(或冷风)。 (8)动物惊恐异常,植物变态。如猪、狗、牛惊恐不宁,不入睡。老鼠乱窜不进洞。树木枯萎或歪斜等。 5. 怎样避免和防止人为因素导致滑坡和崩塌?

供热知识学习资料..

供热知识学习资料 (第一期) 一、我国供热概况 1、2000年——2005年我国城市集中供热情况表

2、北京地区实现节能目标的主要指标值 3、目前,北京燃煤锅炉效率平均为55%—60%,燃天燃气锅炉效率平均为80%。根据上表的节能要求,燃料锅炉的效率为68%。 4、目前,热网损失中,平均漏水热损失率均为3%—5%。 5、热网的不平衡造成热损失均为10%—17%左右。根据

上表节能指标,要求热网的运行效率为90%。 二、供热名词解释 1、供热----向热用户供应热能的技术; 2、供热工程----生产、输配和应用中低品位热能的工程; 3、集中供暖----从一个或多个热源通过热网向城市、镇或其中某些区域热用户供热; 4、区域供热----城市某一个区域的供热; 5、城市供热----若干个街区及整个城市的供热; 6、热电联产----由热电厂同时生产电能和可用热能的联合生产方式; 7、供热能力----供热设备或供热系统所能供给的最大热负荷; 8、供暖半径----热源至最远热力站或热用户的沿程长度; 9、供暖面积----供暖建筑物的建筑面积; 10、供热介质----在供热系统中用以传送热能的中间媒介物质; 11、高温水----水温超过100℃的热水; 12、低温水----水温低于100℃的热水; 13、供水----供给热力站或热用户的热水; 14、回水----返回热源或热力站的热水; 15、饱和蒸汽----温度等于对应压力下饱和温度的蒸汽; 16、过热蒸汽----温度高于对应压力下饱和温度的蒸汽;

17、凝结水----蒸汽冷凝形成的水; 18、补给水----由于水温降低,系统漏水和热用户用水需从外界补充的一部分水; 19、供水压力----热水供热系统中供水管内的压力; 20、回水压力----热水供热系统中回水管内的压力; 21、供热系统----热源通过热网向热用户供应热能的系统总称; 22、闭式热水供热系统----热用户消耗热网热能而不直接取用热水的供热系统; 23、开式热水供热系统----热用户消耗热网热能而且还直接取用热水的供热系统; 24、热负荷----供热系统的热用户(或用热设备)在单位时间内所需的供热量。包括供暖(采暖)、通风、空调、生产工艺和热水供应热负荷等几种; 25、供暖设计热负荷(采暖设计热负荷)----与供暖室外计算温度对应的供暖热负荷; 26、供暖期供暖平均热负荷----供暖期内不同室外温度下的供暖热负荷的平均值,即对应于供暖期室外温度下的供暖热负荷; 27、热指标----单位建筑面积、单位体积与单位室内外温度下的热负荷或单体产品的耗热量; 28、供暖面积热指标----单位建筑面积的供暖热负荷;

肿瘤防治指南

肿瘤防治指南 肿瘤防治的重要性 今年4月15-21日为第十六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主题是“科学抗癌,关爱生命”。由于缺乏与肿瘤相关的知识,人们谈癌色变,在观念上存在着不少误解,也严重制约着整体肿瘤防治水平的提高。加上不良的生活习惯、环境污染等因素,导致癌症发病率不断增高,严重威胁着每一个人的健康和生命。卫生部日前透露,恶性肿瘤居城市人口死因的首位。 肿瘤防治的方法 一、肿瘤预防三要三不要 首先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正确观念,积极预防,不要听天由命 树立健康第一的正确观念,倡导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那么这里要谈到一个重要的东西,就是正确的健康观念问题。什么叫正确的健康观念呢?有人用100000……来分别代表健康、事业、财富、自由、保障等人类需求,健康是“1”,没有“1”,再多的“0”都是一场空。假如说给你十万元,换你一个手,你愿意吗?如果给你一个亿,换你的脑袋,顶多碗大的疤,你愿意吗?没有一个健康的人会同意这样的交换,换句话说,健康是有价值的,是无价之宝。所以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有健康不等于一切,但没有健康就没有一切。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叔本华说过:“在一切幸福中,人的健康实甚过任何其他幸福,我们可以说一个身怀健康的乞丐要比疾病缠身的国王幸福得多”。为什么观念要转变呢?很多的人,辛苦了一辈子,赚的钱还不够自己的医疗费用,成为社会的负担,忙乎一辈子,意义何在?有专家预测,在预防上花1元钱,医疗费能省上100元钱。事实上,讲起预防,掏一分钱都难,个个都穷;一旦住院,手术费10万、8万照样掏,还不讨价还价,个个都有钱。以前是银行、机关的办公楼最好,现在是医院越盖越好,哪来的钱?是患者的钱,说明人们的健康每况愈下。所以观念要转变,从治病转变到预防上,健康第一。 很多的人会说,得不得癌命中注定,防不防癌意义不大。这种消极的观点毫无科学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在80年代就提出了一个著名的癌症控制方针。虽然目前癌症的真面目还未被识破,但经科学家的努力,已有不少相关因素被揭示,特别是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与癌症的渊源已有比较明确的结论,那就是大多数癌症的发生、发展与人们的生活方式有关,如吸烟、贪酒、便秘、熬夜、营养不良或过剩、空气污染等,都是致癌的祸根。现

2020届河南省六市2017级高三下学期二模调研联考文科综合地理试卷及答案

2020届河南省六市2017级高三下学期二模调研联考 文科综合地理试卷 ★祝考试顺利★ 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顶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9年11月,新西兰南岛山脉顶部的积雪冰川呈现为黄褐色, 一些科学家推测,这些深色沉积物可能与澳大利亚森林大火或沙尘暴 有关,并且会加速冰川的融化。结合断西兰田(图1),回答1~2题。 1.将澳大利亚森林大火的灰尘携带到新西兰冰川上的大气环流是 A.东北信风 B.西南季风 C.东南信风 D.盛行西风 2.冰川上的黄褐色灰尘颗粒,会加速冰川融化的主要原因是 A.减少了地面的反射作用 B.增强了大气保温作用 C.增强了大气反射作用 D.减少了地面辐射 尼亚加拉河自伊利湖流出,注入安大略湖,全长约56千米,为美 国与加拿大的界河。著名的尼亚加拉瀑布就位于该河上,受侵蚀作用影响,瀑布位置不断后退,并可能完全消失。2019 年2月26前后,一场强大的风暴使得漂浮在尼亚加拉河口的冰块破碎溢出,涌上岸边和道路上形成近9米高的冰块墙,使得纽约州北部造成了罕见的“冰海啸”现象。结合尼亚加拉河位置图(图2)及文字信息,完成3~5题。 3,下列关于尼加拉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处平原,流速缓慢 B.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 C,河流含沙量小 D.主要补给水源为雨水

4.下列关于“冰海啸"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冰海啸就是凌汛 B.其形成与飓风有很大关系 C,移动速度慢,危害火 D.与五大湖的加温加湿作用有关 5. 20世纪50年代,加,美两国从瀑布上游将占尼亚加拉河总水量的1/2~2/3的水引流到各白的水库,川于发电,则这些水利设施对环境的彤响有 A.给当地旅游业发展带来很大负而影响 B.有效地缓解了加拿大的能源短缺 C.为当地冬小爱的生产提供灌溉水源 D,减缓了瀑布的后退速度 苹果主户于暖温带,喜温凉,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山东半岛、辽东半岛、黄土高原等地。图3为我国苹果产区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6~7题。 6.苹果属暧温带水果,我国西南亚热带气候区能 A.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B.地势高,气候温暖 C.地形坡度大,种植苹果生态效益好 D.农业生产技术水平高. 7.相比于我国苹果优势产区,昭通等西南地区种 植的苹果在市场上:卖的价格更高的原因 A..上市时间早 B.离市场近 C.劳动力及土地价格低, D.苹果品质优 白俄罗斯重工业发达,汽车生产以重型汽车、拖拉机为主。2017年,中国浙江J公司依托自身核心技术,与白俄罗斯当地企业合资建设B厂(民用轿车组装)。根据当地地理环境.

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资料

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资料 为了更广泛、深入地普及地质灾害的识别、观察以及临灾避让知识,开展好地质灾害监测、预防、避险工作,保障人民生命安全,我们收集整理了有关预防突发地质灾害方面的知识,汇编如下。 第一部分基本知识问答 一、什么是地质灾害?地质灾害有那些类型? 地质灾害是指由于自然产生和人为诱发的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危害的地质现象,主要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其中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多为突发地质灾害。自然因素产生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是自然地质灾害,人为活动引发的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是人为地质灾害。 二、各类主要地质灾害的含义是什么? 崩塌:指陡坡上被直立裂缝分割的岩土体,因根部空虚,折断压碎或局部滑移,失去稳定,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向下倾倒、翻滚、滚动、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岩土体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地或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俗称“走山”、“垮山”、“地滑”、“土溜”等。 泥石流: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水源激发的产生在沟谷或山坡上的一种挟带大量泥砂、石块和巨砾等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

俗称“走蛟”、“出龙”、“蛟龙”等。由于泥石流爆发突然,运动很快,能量巨大,来势凶猛,破坏性非常强,造成的危害是极大的。 地面塌陷:指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洞)的一种动力地质现象。 地裂缝:指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产生开裂,在地面形成一定长度和宽度的裂缝的地质现象。 三、地质灾害发生的前兆特征有哪些? 崩塌:(1)前缘时有掉块、坠落现象,小崩小塌不断发生; (2)山坡脚部出现新的破裂形迹,嗅到异常气味;(3)偶尔听见岩石的撕裂摩擦错碎的声音;(4)出现热、氡气,地下水质、水量等异常;(5)动植物出现异常现象。 滑坡:(1)滑坡前缘出现横向及纵向放射状裂缝,前缘土体出现隆起;(2)滑体后缘裂缝急剧加长加宽,新裂缝不断产生,滑体后部快速下座,四周岩土体出现松驰,小型坍滑现象;(3)滑带岩土体因摩擦错动发出声响。并从裂缝中冒出热气或冷风; (4)在滑坡前缘坡脚处,堵塞多年的泉水复活,或出现泉水(井水)突然干枯、井(钻孔)水位突变、水色突然浑浊或翻砂、冒气等异常现象;(5)动物惊恐异常,如猪、狗、牛、羊惊恐不安,不入窝圈不入睡,老鼠乱窜。植物形态变化,出现树林枯萎或歪斜等现象;(6)滑体上如有长期位移观测资料,临滑前,无论是水平位移量还是垂直位移量,均会出现加速变化的趋势。 泥石流:动植物异常,如猪、狗、牛、羊、鸡惊恐不安、不入睡,老鼠乱窜,植物形态变化,树林枯萎或歪斜等;山谷

供热基本知识宣传资料

供热基本知识宣传资料 一、供热管理 1、用热面积如何计算? 答:根据市物价局《关于调整泰城集中供热价格的通知》(泰价格发〔2008〕140号文)“收费按建筑面积或供需双方认可的计量表为准”执行。 2、如何确认用户用热面积? 答:有房产证的以房产证为准;没有房产证的,由房产单位提供相关的证明或进行实地测量、确认。供、用热双方对建筑面积有争议且不能协商解决时,可委托具有房产测绘资质的单位进行测量,测量结果由房产行政管理部门确认。 三、为何部分用户室温采取多种措施仍不能达标? 答:部分用户在冬季供热期,随经多次调整,但仍不能达到标准温度。造成这种现象,主要有以下原因: (1)建筑耗能较高,保温状况较差。房屋围护结构不合理,目前,泰城95%以上的房屋建筑达不到建筑节能标准,对供热室温达标产生了很大影响;

(2)部分用户由于不了解散热器散热原理,在装修中只考虑美观,将散热器全部包在里面,导致散热器周边空气不能对流,热量散发不充分,从而影响室内供热效果,一般影响温度3-5℃。 (3)部分用户家中散热器表面温度很高,但室内温度却达不到设计温度,造成这种问题有以下几种原因:①散热器数量太少,供给房间的热量小于房间通过围护结构的散热量;②散热器位置布置不合理;③新房子,潮气重,散热快; ④房屋保温性差,或四邻没有用热户,造成热量散失严重。 (4)部分用户供热系统老化严重,系统严重失调,急需进行户分改造;部分已分户改造用户自行施工,设计、安装不符合标准要求。 (5)部分小区换热站由小区物业等自己管理,在供热运行中管理不规范,对用户换热设备、管网检修维护不到位,造成供热效果较差。 (6)泰安市建筑设计标准为-7℃,泰城供热按照该标准进行设计,在此标准下,平均室温不低于16℃即为达标。近期因强寒流影响,泰城室外温度远远低于该标准,且持续时间较长,造成供热压力较大,部分用户室温不达标。 四、因用户自身原因导致的采暖效果不好问题该如何解决?

新教材高中地理必修1第三章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与避防第一节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海洋灾害、生物灾害 一、海洋灾害 1.灾害性海浪 (1)成因:是由强烈的□01大气扰动,如热带气旋、温带气旋和强冷空气等引起的海浪。 (2)危害:掀翻海上船只,摧毁海岸工程,给海上航行、施工、渔业捕捞和军事活动等带来危害。 2.风暴潮 (1)由强烈大气扰动引起的海面异常升高或降低,使附近海域的潮位远远□02偏离正常潮位的现象。 (2)分类 类别成因在我国分布 热带气旋 风暴潮 热带气旋引起;其中台 风引起的称为台风风暴 潮 我国台风风暴潮多发,多集中在东部大江大 河的□03入海口、海湾沿岸和一些沿海□04低 洼地区 温带气旋 风暴潮 温带气旋引起 □05渤海和□06黄海;主要在□07春秋季,夏 季也有 1.判断正误。 (1)海洋灾害只发生在海洋上。(×) (2)我国台风风暴潮多集中在东部江河入海口、海湾沿岸和一些沿海低洼地区。(√) 2.灾害性海浪的影响,包括()

①冲击和摧毁船只②导致沿岸船只沉没③近岸农作物被淹④海滩土地大面积盐渍化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答案 D 解析灾害性海浪可以冲击和摧毁海面船只,可以导致沿岸船只沉没;冲上海岸导致农作物被淹、土地大面积盐渍化等。 3.2018年9月12日至13日上午,南海北部出现3米到5.5米的大浪到巨浪区,广东西部出现2米到3.5米的中浪到大浪,达到海浪黄色预警级别。同时珠江口到雷州半岛东岸沿海出现30厘米到60厘米的风暴增水,海南岛东北部沿海出现了20厘米到50厘米的风暴增水。 指出造成这次海水异常运动的动力因素。 提示低纬度海域的台风(即为台风风暴潮)所致。 二、生物灾害 1.判断正误。 (1)我国东部受虫害造成的农业损失大于西部。(√) (2)生物灾害可能造成农作物减产。(√) 2.在我国北方对小麦影响较大的虫害是() A.水稻螟虫B.蝗虫C.棉铃虫D.松毛虫 答案 B 解析蝗虫发生频次高、分布广泛,在我国北方地区多发,故B正确。其他三种都是针对某种农作物(非小麦)的虫害。

肿瘤防治宣传周宣传资料(2020年整理).pdf

肿瘤防治宣传周宣传资料 2019年4月15—21日是第25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的主题是“科学抗癌,关爱生命” 常见的致癌危险因素主要有: 吸烟:吸烟者患癌可能性高于不吸烟者10倍。吸烟与肺癌、喉癌、食道癌、胰腺癌、膀胱癌、肾癌和口腔癌有关。患癌症的死亡者中30%是吸烟所致,或者说大约每三个死亡者中就有一个是吸烟所致。吸烟和其他烟草产品可增加其他致癌作用,尤其是空气污染,从而造成对周围人群更大的危害。 饮酒:如果饮酒,患肝癌的危险性则大大增加。饮酒同时吸烟还增加了口腔癌、咽癌、喉癌、食管癌、胰腺癌和膀胱癌的可能。 日光暴露:日光暴露导致了大约1-2%的癌性肿瘤和有30%的非癌性肿瘤。例如90%唇癌和50%恶性黑色素瘤(最严重的一种皮肤癌)就是由于过分暴露于日光所致。 职业危险性暴露:职业性暴露于致癌因素(致癌物)后患癌而死者占癌症致死率的4%。大约有18种工作环境因素被认为有致癌性。它们是苯、石棉、镍、氯乙烯和铬酸盐。如果吸烟与这些职业性因素尤其是石棉混合在一起将增加患癌危险。

暴露于环境污染:科学家认为,就像水和土壤的污染能致癌一样,来自汽车尾气、燃烧石油或煤发电、火炉和烟囱的释放物在癌的发生过程中也起重要的作用。在科学家们未明确这些污染物如何在人和体内引起变化从而致癌时,每个人都尽其所能来保护我们生活的空间。 超重不健康:如果超重,患结肠癌、乳腺癌、前列腺癌、胆囊癌、卵巢癌、子宫癌的危险性就会增加。通常,不摄入脂肪,并做定期锻炼将会使您保持适当体重,而且可以减少与高脂饮食相关的患癌危险性。许多低脂食物同时也是低热量、高纤维食物,进食这些食物可控制您的体重并获得丰富的营养。 营养:您可能知道正确膳食会使您生活健康。但是,您知道正确膳食可以防癌吗?专家们同意进食低脂、高纤维、水果和蔬菜可降低患癌风险并可防止发生其他许多严重的健康问题。事实上,科学事实证明35%的癌症可能与我们的膳食有关。另外,40%男性癌症患者和60%女性癌症患者与饮食有关。 防肿瘤措施三十条 1、不偏食,注意营养的均衡。 2、尽量不要反复进食同种食品。 3、避免过饱。

农村地质灾害防治宣传资料

1、什么是地质灾害? 通俗地说,造成了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者使人的生命、财产受到威胁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就是地质灾害。发生了的是灾害,将要发生的是灾害隐患。 2、为什么会发生地质灾害? 发生地质灾害有两大因素,一种是自然因素,一种是人为因素。 自然因素主要有:地形地貌、岩(石)土的坚固性、雨雪、台风、山洪等。山体坡度大,岩(石)土松散或不完整,遇到雨雪或台风天气就容易发生山体崩塌、滑坡。地下有溶洞,就可能会发生地面裂缝或塌陷。在山区,周围是山,水只能从一个口子外流,当山洪暴发,夹带土石,就会形成泥石流。 人为因素主要有:开山建房,房子后山开荒、蓄水等破坏山体的活动,修路、开矿等工程建设开山挖沟、堆土(石)、地下挖洞、抽水、放炮、建设等。这些人为活动,有的是开挖山脚,或者是在斜坡上加重,破坏了山坡的稳定;有的是使水更容易进入山体,增加了崩塌、滑坡的可能性。有的形成了地下空洞,排空了地下溶洞的水等,容易引起塌陷。有的是在山谷形成了大量的废土石,遇山洪会形成泥石流。 3、地质灾害有什么特点? 地质灾害是一种危害性很大的自然灾害。 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发生的时间短,很突然,可预见性差。有的还会多次发生。 山区丘陵地区容易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尤其是房屋后形成了高陡坡或者房屋建在沟口;地下水较多和地下工程较多的地区容易发生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 雨季尤其在汛期、台风影响期间容易发生各种地质灾害;干旱季节容易发生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 4、什么是滑坡? 滑坡是指山坡岩土体沿着一个面(带),顺坡下滑的现象,俗称“走山”、“垮山”、“地滑”、“土溜”等。 5、滑坡是怎样形成的? 形成滑坡,要看地形地貌、岩土类型、地质构造和人为作用等条件。 有一定坡度(一般大于10度、小于45度)的斜坡;坡体上的岩土松软,遇水容易变化,不完整、裂缝(痕)多、软硬相间的岩层;振动和水的浸泡、冲刷;人为破坏坡体等是形成滑坡的主要原因。 6、滑坡发生前有什么异常现象? (1)滑坡前缘出现横向及纵向裂缝,前缘土体出现隆起现象; (2)滑体后缘裂缝急剧加宽加长,新裂缝不断产生,滑坡体后部快速下座,四周岩土体出现松动和小型塌滑现象;

2021届高三地理热点专题训练:沙漠蝗灾

2021届高三地理热点专题训练:沙漠蝗灾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2020 年初,非洲东部埃塞俄比亚和肯尼亚等地发生25 年来最为严重的蝗虫灾害。下图为联合国粮食组织预测蝗群3~7月迁飞图。蝗虫喜温暖耐干旱,虫卵可能会在3 月至4 月间孵化,向北迁飞并广泛繁殖。若出现新蝗群,第二波蝗灾可能对粮食安全造成毁灭性后果。据此完成1~3题。 1. 下列表述与东非蝗灾形成无关的是 A. 政局动荡 B. 气候干旱 C. 全球变暖 D. 生态良好 2. 由蝗群迁飞预测图分析,影响蝗群3~7月向北迁飞的原因是 A. 降水减少 B. 气温升高 C. 人类干预 D. 风向影响 3. 专家预测,蝗群难以由印度进入我国,最可能是途中 A. 气候湿润 B. 距离遥远 C. 森林茂密 D. 高 山阻隔 2019年12月以来,非洲多国遭受沙漠蝗虫灾害,其中埃塞俄比亚、吉布提、索马里为25年来最严重,而肯尼亚为70年来最严重。非洲之角的蝗虫在3月和4月可能会形成新的蝗虫群,进一步加剧灾情。“旱极必蝗”似乎已成历史规律,图为2020年2月23日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生物学家在肯尼亚拍摄的蝗虫肆掠的情景。据此完成4~6题。 4.. 拍摄该图片时,下列地理现象描述正确的 A. 北半球东非高原上一派欣欣向荣之景 B. 索马里半岛盛行离岸风,附近海域渔获增多 C. 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澳大利亚北部盛行西北风 D. 南非南端的沙丁鱼大范围向北部德班附近迁徙 1

5. 关于肯尼亚蝗灾爆发的原因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季节受东北信风控制,降水少,气候干旱 B. 地下水位下降,土壤较坚实,利于产卵 C. 河湖面积缩小,洼地裸露,产卵场所增多 D. 植物的含水率高,蝗虫食物丰足,生长迅速 6. 非洲之角中肯尼亚等国蝗灾爆发带来的影响可信的是 A. 蝗虫借助西风漂洋过海到达南亚次大陆 B. 加剧全球气候变暖,导致草场退化 C. 该区域农业大幅减产,鸟类种群迅速扩大 D. 该区域引发经济危机甚至政治动荡 2020年2月巴基斯坦东部地区深受沙漠蝗灾影响。下图是该国蝗灾影响后的某日植被遥感影像图(颜色越深,植被生长越好)。完成7~8题。 7. 图中获得主要是利用了植被的 A.吸收波谱 B.散射波谱 C.反射波谱 D.折射波谱 8. 与巴基斯坦爆发沙漠蝗灾有关的气象条件是 ①气温上升②前期干旱后期多雨 ③气温下降④前期多雨后期干旱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沙漠蝗主要分布在北非、中东和西南亚的炎热沙漠地带,在合适的天气条件下(包括充足的降雨),就会导致蝗虫数量大量增加。2019年12月以来,非洲东北部的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和索马里等地区爆发了十分严重的沙漠蝗虫灾害,源头可追溯到2018年发生在阿拉伯半岛南部的两场沙漠暴雨。读图,完成9~11题。 9. 图中沙漠蝗虫的正常活动区域 A.地处热带,人口较稠密 B.均为板块生长边界,多火山地震 C.地势低平,多沼泽湿地 D.制约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是水资源 10. 本次蝗灾的形成过程为 A.气候异常→降水偏多→利于产卵→繁殖加快→向周边迁徙 B.气候干旱→蒸发加剧→土壤缺水→繁殖加快→向周边迁徙 2

2020届浙江省金华十校高三4月模拟考试地理试题解析

金华十校2020年4月高三模拟考试 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2分.共 40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2020年1月29日,在古巴南部海域(19.46°N,78.79°W)发生7.7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完成1、2题。 1.此次地震() A. 震源位于地壳 B. 地处海沟附近 C. 肯定引发海啸 D. 位于生长边界 2.可以用于监测地震发生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 GLS B. RS C. GPS D. VR 马来西亚沙巴傍晚时分落日的红霞壮美而灿烂,被誉为世界三大最佳日落观赏地之一。读沙巴地理位置示意图,完成3、4题。 3.沙巴日落时漫天红霞的成因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 A. 反射 B. 折射 C. 散射 D. 吸收

4.甲地的农业地域类型() A. 以大种植园和农场为主 B. 专业化和商品化程度低 C. 橄榄等农作物广泛种植 D. 多采用谷物和牧草轮作 如图为南极长城站1986-2019年平均气温及线性变化趋势图。完成5、6题。 5.1986-2019年南极长城站的气温变化特点是() A. 持续升高 B. 均温最高出现在2018年 C. 波动上升 D. 2019均温比1986高0.6℃ 6.图示气温变化给全球带来的影响最不可能的是() A. 全球各地降水减少 B. 扩大某些疫病流行 C. 高山冰川普遍退缩 D. 改变原有生态系统浙江某地推广早芋和晚稻轮作模式,利用地膜覆盖使毛芋上市时间和水稻育秧时间提前。完成7、8题。 7.稻芋轮作模式得以实现的主导因素是() A. 光照 B. 热量 C. 市场 D. 技术 8.稻芋轮作模式的生态效益有() A. 增加就业岗位 B. 提高农民经济收入 C. 保持土壤肥力 D. 增加土地复种指数 如图是口罩生产工艺流程图。完成9-10题。 9.影响口罩生产量的主要因素是() A. 市场 B. 原料 C. 技术 D. 劳动力 10.无纺布卷料生产厂与口罩加工厂之间的地域联系方式属于() A. 商贸联系 B. 科技联系 C. 信息联系 D. 生产协作联系 读某一区域同面积的松林、草地、红砂岩和泥装的反射波讲曲线。完成题。

供热基础知识——全面介绍

供热基础知识、水和水蒸汽有哪些基本性质? 答:水和水蒸汽的基本物理性质有:比重、比容、汽化潜热、比热、粘度、温度、压力、焓、熵等。水的比重约等于1(t/m3、kg/dm3、g/cm3)蒸汽比容是比重的倒数,由压力与温度所决定。水的汽化潜热是指在一定压力或温度的饱和状态下,水转变成蒸汽所吸收的热量,或者蒸汽转化成水所放出的热量,单位是:KJ/Kg。水的比热是指单位质量的水每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单位是KJ/ Kg·℃,通常取4.18KJ。水蒸汽的比热概念与水相同,但不是常数,与温度、压力 有关。 2、热水锅炉的出力如何表达? 答:热水锅炉的出力有三种表达方式,即大卡/小时(Kcal/h)、 吨/小时(t/h)、兆瓦(MW)。 (1)大卡/小时是公制单位中的表达方式,它表示热水锅炉每 小时供出的热量。 (2)"吨"或"蒸吨"是借用蒸汽锅炉的通俗说法,它表示热水锅炉每小时供出的热量相当于把一定质量(通常以吨表示)的水从20℃加热并全部汽化成蒸汽所吸收的热量。 (3)兆瓦(MW)是国际单位制中功率的单位,基本单位为W (1MW=106W)。正式文件中应采用这种表达方式。

三种表达方式换算关系如下: 60万大卡/小时(60×104Kcal/h)≈1蒸吨/小时〔1t/h〕≈0.7MW 3、什么是热耗指标?如何规定? 答:一般称单位建筑面积的耗热量为热耗指标,简称热指标,单位w/m2,一般用qn表示,指每平方米供暖面积所需消耗的热量。黄河流域各种建筑物采暖热指标可参照表2-1

建筑物类型非节能型建筑 节能型建筑 住宅居住区56~64 38~48 综合学校或60~80 50~70 办公场所60~80 55~70 旅馆60~70 50~60 食堂餐厅115~140 100~130
上表数据只是近似值,对不同建筑结构,材料、朝向、漏

2020高中地理热点话题训练——东非蝗灾

2020 高中地理热点话题——东非蝗灾 近日一场大范围的蝗灾席卷了西非、东非和南亚20多个国家,受灾面积总计1600多万平方公里,数千万人的粮食安全受到威胁。 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报告显示,非洲之角是此次蝗灾的重灾区,其中埃塞俄比亚、吉布提、索马里遭遇25年来最严重蝗灾,而肯尼亚正经历70年来最严重蝗灾。大家看看这次虫灾的元凶“沙漠蝗”。 本次蝗灾始于东非,目前已渡过红海进入欧洲和亚洲,到达巴基斯坦和印度,距中国可谓仅一步之遥。如此严重的蝗灾且在印、巴都有发生,我们最担心的问题,它会对中国产生影响吗?先说结论:可能性低,但仍需高度警惕。 此次蝗虫“叩关难入”的原因有二。 一是此次蝗灾的主角是沙漠蝗,原生品种对所在地生态系统依存度高,生性不适应我国云贵边境潮湿的环境; 二是在印巴两国和中国接壤的边境,拥有以喜马拉雅山脉为代表的高原屏障。仍需高度警惕的地方在于,此次沙漠蝗种群规模空前,可能增加其对潮湿生态适应性变异的几率,从而经缅甸、老挝、越南等国侵入我国;西藏南部和云南西部边境与尼泊尔和缅甸毗邻,随季风可能有少量蝗虫迁入,尽管预测的危害概率很小。此外,这次蝗灾造成世界主粮供应前景悲观,加剧了地区冲突,可能会引发大量的人道主义悲剧。

蝗灾是怎么形成的? 第一个 从我们熟知的环境角度看,主要是由于旱灾引起的。由于外界的长期干旱,很容易导致蝗灾的繁衍,再加上温度,空气,和食物的缺乏,导致的蝗虫大量的繁殖。 第二个 从蝗虫的生活习性上看,主要是: (1)它有群居的习性。 (2)它有很强的繁殖力。 (3)它有多食性,也就是它能吃很多种植物。 (4)它的飞翔能力很强,难于防治。 (5)它的卵深藏于地下,难于被破坏 蝗灾的危害又有哪些? 一旦发生蝗灾,大量的蝗虫会吞食禾田,使农产品完全遭到破坏,引发严重的经济损失以致因粮食短缺而发生饥荒。 蝗灾是危害最严重的爆发性生物灾害。中国历史上,对农业造成毁灭性灾害的是水、旱、蝗虫三大自然灾害。黄淮海平原的农业区旱涝频繁,是我国蝗灾重灾区。受异常气候及生态环境恶化等因素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