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专题:密度的应用

中考复习专题:密度的应用
中考复习专题:密度的应用

2020年中考物理复习之挑战压轴题(解答题):密度的应用(10题)

一、解答题(共10小题)

1.(2018秋?通川区期末)将一个质量为54g 的铝球,轻轻放入一装有适量水的杯子中(如图所示),因其占据了25g 水的空间而导致水面上升了0.5cm 。33( 2.710/kg m ρ=?铝,338.910/)kg m ρ=?铜求:(1)此球是空心还是实心?

(2)将铝球取出后,若将一个质量为178g 的实心铜球放入杯中水面将上升多少?(不计铝球带出水的体积)

2.(2019秋?南海区期末)甲、乙两种材料,其质量随体积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求: (1)甲、乙两种材料的密度各是多少?

(2)制作某尺寸的零件,如果用甲种材料制作,需要质量90g 。如果换用乙种材料制作同种尺寸的零件,零件的质量将减少多少?

(3)因实际需要,现在把甲、乙两种材料混合在一起制作了一个新的零件,新零件总质量100g ,其中甲材料的体积为320cm .物理学中把混合物的总质量与总体积的比值叫做混合物的平均密度,那么新零件的平均密度是多少?

3.(2019秋?娄底期末)冬季里,王瑞妈妈喜欢做“海绵豆腐”涮火锅。“海绵豆腐”的做法是:将鲜豆腐冰冻保存,食用时解冻,豆腐内的冰会熔化成水并且全部从豆腐中流出,形成有孔洞的海绵状的豆腐,在涮火锅时汤汁就会进入孔洞。王瑞妈妈买来375g 鲜豆腐,体积约为3300cm ,豆腐含水的质量占总质量的360%(0.9/g cm ρ=冰;设豆腐解冻后孔洞的体积和形状不变)求:

(1)鲜豆腐的密度;

(2)海绵豆腐内冰所形成的所有孔洞的总体积;

(3)若涮锅时海绵豆腐吸收汤之后,将之完好捞出,其质量变为400g ,求汤汁密度。

4.(2019秋?永城市期末)合格的汽油的密度应该为330.7110/kg m ?,如果汽油的成分中含重油偏大,产品就是不合格的。由于重油的密度大于汽油,所以不合格汽油的密度会偏大,有的加油站通常使用密度瓶来检测汽油的密度。如果密度瓶空瓶的质量为120g 装满水后总质量为320g 。问: (1)瓶子的容积是多少3cm ?(水的密度为331.010/)kg m ?

(2)若该密度瓶装满汽油后的总质量为268g ,那么该汽油的密度是多少?它是否合格? (3)若某合格汽油中掺入密度为330.7910/kg m ?的重油将这种混合油装满密度瓶,密度瓶和混合油的总质量为270g ,则瓶中掺入重油的质量是多大?(混合油的体积等于汽油和重油的体积之和) 5.(2019秋?任城区期末)小明同学代表学校参加全市兵乓球比赛,获得了一枚金牌。他想知道该金牌是否是纯金的,于是回到家中找到两只相同的杯子,用家中的电子秤测得它们的质量均为0100m g =;A 杯子装满水称得总质量为1200m g =;B 杯子放入金牌再装满水称得总质量为2245m g =,还测得金牌的质量为350m g =,从物理课本上。查得金的密度3319.310kgm ρ=?金;你

能利用这些数据帮助他作出判断吗?

6.(2019秋?长沙期末)医用酒精是由无水酒精和水组成的。如图是小英在药店买的一瓶浓度为75%、体积为500mL 的医用酒精。已知:无水酒精的密度为330.810/kg m ?,水的密度为33110/kg m ?.酒精浓度指溶液中所含无水酒精的体积在溶液总体积中所占的百分比。则: (1)这瓶医用酒精中含有的水的质量是多少? (2)这瓶医用酒精的密度为多少?

(3)小英想用浓度为75%的医用酒精配制出质量为925g ,体积为1000mL 的某种浓度的医用酒精,那么需要这种浓度的酒精多少g ?(忽略配制过程中体积的变化)

7.(2019秋?麻城市期末)小明同学捡到一块含有雨花石的冰,他先用天平称出含有雨花石的冰块总质量为430g ,后用细线将冰块系好,浸没在底面积为250cm 的大量筒里的水中,水面升高了6cm ,待冰完全熔化后,水面又下降了0.4cm ,请你帮他计算出雨花石的密度。(已知:330.910/kg m ρ=?冰,

331.010/)kg m ρ=?水

8.(2019秋?江津区期末)在测量液体甲密度的实验中,小明利用天平测量液体甲和量筒的总质量,用量筒测量液体甲的体积,得到几组数据并绘出如图所示的m V -图象。求: (1)量筒的质量为多少? (2)60ml 液体甲的质量为多少?

(3)小明利用这个量筒装满水时,测得量筒和水的总质量为120g ,在装满水的量筒中放入一个实心金属块(金属块沉底),溢出水后,将量筒表面的水擦干,测得总质量为140g ,取出金属后,剩余的水和量筒的总质量为110g (不计取出金属块的过程中带走的水),求金属块的密度?(已知

31/)g cm ρ=水

9.(2019秋?来宾期末)为了判断一个铝球是不是实心的,同学们用天平、量筒和水进行了测量,测量数据如下:

铝球的质量/m g

量筒内水的体积/V mL 水

量筒内水和铝球的总体积

/V mL 总

27

50

65

根据以上实验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332.710/kg m ρ=?铝 (1)通过计算判断该铝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 (2)若铝球是空心的,则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大?

(3)若将铝球的空心部分注满水,则整个铝球的总质量是多少?

10.(2019秋?简阳市 期末)如图所示,A 、B 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地面上,容器

底面积为22210m -?.容器A 中盛有一定量的水,水深0.1m ;B 容器中盛有酒精,若B 容器中酒精的质量与A 容器中水的质量相等。

33(0.810/kg m ρ=?酒,332.710/kg m ρ=?铝,337.810/)kg m ρ=?铁求:

(1)求B 容器中酒精体积。

(2)现将2700g 的铝块和质量未知的铁块分别浸没在水和酒精中,两个容器中液面上升到相同的高度(液体不溢出),求铁块的质量。

(3)“标准酒度”是法国化学家盖g 吕萨克发明的一种酒度表示方法,它是指在20C ?的情况下,每100毫升酒液中含有多少毫升的纯酒精。现要配制60度的白酒,应在A 容器中倒入多少千克纯酒精?(假设当时温度为20C ?,酒精与水混合体积不变)

2020年中考物理复习之挑战压轴题(解答题):密度的应用(10题)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解答题(共10小题)

1.(2018秋?通川区期末)将一个质量为54g 的铝球,轻轻放入一装有适量水的杯子中(如图所示),因其占据了25g 水的空间而导致水面上升了0.5cm 。33( 2.710/kg m ρ=?铝,338.910/)kg m ρ=?铜求:(1)此球是空心还是实心?

(2)将铝球取出后,若将一个质量为178g 的实心铜球放入杯中水面将上升多少?(不计铝球带出水的体积)

【考点】2J :空心、混合物质的密度计算

【专题】11:计算题;563:密度及其应用;62:应用能力

【分析】(1)根据题目中“因其占据了25g 水的空间而导致水面上升了0.5cm ”可求得铝球体积,然后利用密度公式求出其密度,再与铝的密度比较即可。

(2)利用体积公式求出杯子的底面积,然后利用密度公式求出铜球的体积,即为其排开水的体积,再利用体积公式可求水面将上升的高度。

【解答】解:(1)由“因其占据了25g 水的空间”可知,铝球排开了25g 水, 由m

V

ρ=可得,排开水的体积, 33

25251/m g

V cm g cm

ρ=

=

=水

水水

, 因为铝球全部浸没,所以铝球的体积325V V cm ==铝球水, 则铝球的密度33

54 2.16/25m g

g cm V cm

ρρ=

=

=<铝球铝铝球铝球

, 所以此球是空心的。

(2)杯子的底面积2

2125500.5V cm S cm h cm

===水

铜球的体积33

178208.9/m g

V cm g cm

ρ=

=

=铜球

铜球铜

, 则铜球排开水的体积320V V cm ==排铜球,

故水面将上升3

22200.450V cm h cm S cm ===排

答:(1)此球是空心的。

(2)将铝球取出后,若将一个质量为178g 的实心铜球放入杯中水面将上升0.4cm 。

【点评】此题考查空心、混合物质的密度计算,判断物体是否是空心的,方法很多,但实质上都是根据密度定义式,比较实际物体与实心物体的质量、体积或密度之间是否存在差异,如果存在差异,则实际物体为空心物体,如果不存在差异,则实际物体为实心物体。解答此题时还应利用好题目中的隐含条件: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其排开液体的体积等于其自身体积。

2.(2019秋?南海区期末)甲、乙两种材料,其质量随体积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求: (1)甲、乙两种材料的密度各是多少?

(2)制作某尺寸的零件,如果用甲种材料制作,需要质量90g 。如果换用乙种材料制作同种尺寸的零件,零件的质量将减少多少?

(3)因实际需要,现在把甲、乙两种材料混合在一起制作了一个新的零件,新零件总质量100g ,其中甲材料的体积为320cm .物理学中把混合物的总质量与总体积的比值叫做混合物的平均密度,那么新零件的平均密度是多少?

【考点】2A :密度的计算

【专题】563:密度及其应用;11:计算题;64:获取知识解决问题能力

【分析】(1)由图知,体积为31cm 的甲和乙的质量,由密度公式求出甲和乙的密度。

(2)换用乙种材料制作同种尺寸的零件,其体积不变,根据密度公式求出甲的体积,即为乙的体积,再利用密度公式求出零件乙的质量,进而求出减小的质量。

(3)利用密度公式求出甲的质量,可求乙的质量,再利用密度公式求出乙的体积,进而可求新零件

的总质量和总体积,最后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其平均密度。 【解答】解:

(1)由图知,体积为31cm 的甲的质量为3g , 则33

33/1m g

g cm V cm

ρ=

=

=甲甲甲

; 体积为31cm 的乙的质量为2g , 则3322/1m g

g cm V cm

ρ=

==乙乙乙。 (2)换用乙种材料制作同种尺寸的零件,其体积不变, 则33

90303/m g

V V cm g cm

ρ'

'='=

=

=甲乙甲甲

, 乙的质量:332/3060m V g cm cm g ρ'='=?=乙乙乙, 零件的质量将减小:

△906030m m m g g g ='-'=-=乙甲;

(3)甲的质量:333/2060m V g cm cm g ρ''=''=?=甲甲甲, 乙的质量:1006040m m m g g g ''=-''=-=乙甲总, 则乙的体积:33

40202/m g

V cm g cm

ρ''

''=

=

=乙乙乙

, 所以新零件的平均密度:333

100 2.5/2020m g

g cm V cm cm

ρ=

=

=+总总

。 答:(1)甲两种材料的密度是33/g cm ,乙两种材料的密度是32/g cm ; (2)零件的质量将减小30g 。

(3)新零件的平均密度是2.5 3/g cm 。

【点评】本题考查密度的计算,熟练运用密度公式,并能从物体的m V -图象得出相关信息是本题的关键。

3.(2019秋?娄底期末)冬季里,王瑞妈妈喜欢做“海绵豆腐”涮火锅。“海绵豆腐”的做法是:将鲜豆腐冰冻保存,食用时解冻,豆腐内的冰会熔化成水并且全部从豆腐中流出,形成有孔洞的海绵状的豆腐,在涮火锅时汤汁就会进入孔洞。王瑞妈妈买来375g 鲜豆腐,体积约为3300cm ,豆腐含

水的质量占总质量的360%(0.9/g cm ρ=冰;设豆腐解冻后孔洞的体积和形状不变)求: (1)鲜豆腐的密度;

(2)海绵豆腐内冰所形成的所有孔洞的总体积;

(3)若涮锅时海绵豆腐吸收汤之后,将之完好捞出,其质量变为400g ,求汤汁密度。 【考点】2B :密度公式的应用;2A :密度的计算 【专题】563:密度及其应用;11:计算题;62:应用能力 【分析】(1)知道豆腐的质量和体积,根据m

V

ρ=

求出豆腐的密度; (2)根据题意求出不含水分的海绵豆腐质量,根据题意求出冻豆腐中含有冰的质量,再根据m V

ρ=求出冰的体积,即为孔洞的体积。

(3)海绵豆腐吸收汤之后质量减去鲜豆腐质量即为吸收的汤汁质量,汤汁体积等于海绵豆腐内所有孔洞的总体积,再利用密度公式计算汤汁密度。 【解答】解:(1)鲜豆腐的密度:

31131375 1.25/300m g

g cm V cm

ρ=

==; (2)由题意可得,海绵豆腐的质量: 21(160%)(160%)375150m m g g =-=-?=,

冻豆腐中冰的质量(即原来含水的质量):

12375150225m m m g g g =-=-=冰, 海绵豆腐内所有孔洞的总体积: 33

2252500.9/m g

V V cm g cm

ρ==

=

=冰

冰冰

。 (3)吸收的汤汁质量400150250m g g g =-=汤汁, 汤汁体积3250V V cm ==汤汁。 则汤汁密度33

2501/250m g

g cm V cm

ρ=

=

=汤汁汤汁汤汁

。 答:(1)鲜豆腐的密度为31.25/g cm ;

(2)海绵豆腐内所有孔洞的总体积为3250cm ;

(3)汤汁密度为31/g cm 。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密度计算公式的理解和掌握,弄明白冻豆腐中海绵豆腐和冰的质量关系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4.(2019秋?永城市期末)合格的汽油的密度应该为330.7110/kg m ?,如果汽油的成分中含重油偏大,产品就是不合格的。由于重油的密度大于汽油,所以不合格汽油的密度会偏大,有的加油站通常使用密度瓶来检测汽油的密度。如果密度瓶空瓶的质量为120g 装满水后总质量为320g 。问: (1)瓶子的容积是多少3cm ?(水的密度为331.010/)kg m ?

(2)若该密度瓶装满汽油后的总质量为268g ,那么该汽油的密度是多少?它是否合格? (3)若某合格汽油中掺入密度为330.7910/kg m ?的重油将这种混合油装满密度瓶,密度瓶和混合油的总质量为270g ,则瓶中掺入重油的质量是多大?(混合油的体积等于汽油和重油的体积之和) 【考点】2A :密度的计算;2B :密度公式的应用 【专题】11:计算题;563:密度及其应用;62:应用能力

【分析】(1)瓶子装满水时水的质量等于装满水后的总质量减去瓶子的质量,再利用m

V

ρ=求水的体积,即瓶子的容积;

(2)该密度瓶装满汽油后汽油的质量等于装满汽油后的总质量减去瓶子的质量,汽油的体积等于瓶子的容积,利用密度公式求该汽油的密度;和合格的汽油密度比较得出该汽油是否合格; (3)混合油的质量等于装满混合油后的总质量减去瓶子的质量,混合油的体积等于汽油与重油的体积之和,也等于瓶子的容积,可得3200V cm V =-合格重油; 而150m m m g =+=混合合格重油,由m

V

ρ=可得:150V V g ρρ+=合格合格重油重油,据此求出重油的体积,再利用m V ρ=求掺入重油的质量。

【解答】解:(1)瓶子装满水时水的质量:

320120200m g g g =-=水, 由m

V

ρ=

可得瓶子的容积: 33

2002001/m g

V V cm g cm

ρ==

=

=水

水水

; (2)该密度瓶装满汽油后,汽油的质量:

268120148m g g g =-=汽油, 汽油的体积: 3200V V cm ==汽油,

则该汽油的密度:

3333

1480.74/0.7410/200m g

g cm kg m V cm

ρ==

=

==?汽油汽油汽油

, 因为33330.7410/0.7110/kg m kg m ρ=?>?汽油, 所以该汽油为不合格汽油; (3)混合油的质量:

270120150m g g g =-=混合, 混合油的体积:

3200V V V cm =+=混合合格重油,

则3200V cm V =-合格重油, 因为150m m m g =+=混合合格重油, 由m

V

ρ=

可得: 150V V g ρρ+=合格合格重油重油,

即:()

3200150cm V V g ρρ-+=合格重油重油重油,

代入数据可得:()

3330.71/2000.79/150g cm cm V g cm V g ?-+?=重油重油, 解得:3100V cm =重油, 则掺入重油的质量:

330.79/10079m V g cm cm g ρ==?=重油重油重油。

答:(1)瓶子的容积是3200cm ;

(2)该汽油的密度是330.7410/kg m ?,该汽油不合格; (3)瓶中掺入重油的质量是79g 。

【点评】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的应用,关键是知道瓶子的容积是一定的,装满液体后液体的体积都

等于瓶子的容积,计算过程要注意单位的换算。

5.(2019秋?任城区期末)小明同学代表学校参加全市兵乓球比赛,获得了一枚金牌。他想知道该金牌是否是纯金的,于是回到家中找到两只相同的杯子,用家中的电子秤测得它们的质量均为0100m g =;A 杯子装满水称得总质量为1200m g =;B 杯子放入金牌再装满水称得总质量为2245m g =,还测得金牌的质量为350m g =,从物理课本上。查得金的密度3319.310kgm ρ=?金;你

能利用这些数据帮助他作出判断吗? 【考点】2I :密度的应用与物质鉴别

【专题】11:计算题;563:密度及其应用;62:应用能力

【分析】首先根据A 杯子装满水称得总质量和B 杯子放入金牌再装满水称得总质量求得金牌排开水的质量,再由密度公式变形可求得金牌排开水的体积,即为金牌的体积,已知金牌的质量,可求得金牌的密度,与查得金牌的密度比较即可。 【解答】解:

已知两只相同的杯子,它们的质量均为0100m g =;且A 杯子装满水称得总质量为1200m g =,若B 杯子装满水称得总质量也为200g ,

B 杯子放入金牌再装满水称得总质量为2245m g =,还测得金牌的质量为350m g =,

则金牌排开水的质量:

132200502455m m m m g g g g =+-=+-=排, 由m

V

ρ=可得,金牌排开水的体积: 33

551/m g

V cm g cm

ρ=

=

=排

排水

, 金牌的体积35V V cm ==排, 金牌的密度:

333335010/10105m g g cm kgm V cm

ρ=

===?金; 已知查得金的密度3319.310kgm ρ=?金;所以由此可知,该金牌不是纯金的。 答:能利用这些数据帮助他作出判断,该金牌不是纯金的。

【点评】本题考查质量、体积、密度的计算,关键是密度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本题问题比较多,做题时一定要认真,一步做错,有可能全部做错,所以一定要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

6.(2019秋?长沙期末)医用酒精是由无水酒精和水组成的。如图是小英在药店买的一瓶浓度为75%、体积为500mL 的医用酒精。已知:无水酒精的密度为330.810/kg m ?,水的密度为33110/kg m ?.酒精浓度指溶液中所含无水酒精的体积在溶液总体积中所占的百分比。则: (1)这瓶医用酒精中含有的水的质量是多少? (2)这瓶医用酒精的密度为多少?

(3)小英想用浓度为75%的医用酒精配制出质量为925g ,体积为1000mL 的某种浓度的医用酒精,那么需要这种浓度的酒精多少g ?(忽略配制过程中体积的变化)

【考点】2B :密度公式的应用;2J :空心、混合物质的密度计算 【专题】563:密度及其应用;11:计算题;62:应用能力

【分析】(1)由浓度为75%、体积为500mL 的医用酒精可求含有水的体积,然后利用m

V

ρ=可求水的质量。

(2)求出医用酒精中酒精的体积,利用m

V

ρ=可求酒精的质量,进而可求这瓶医用酒精的总质量,再利用m

V

ρ=

可求这瓶医用酒精的密度。 (3)根据某种浓度的医用酒精的总质量等于其中水的质量和酒精的质量之和,结合密度公式列出等式求出其中水的体积,进而求出酒精的体积,再利用密度公式计算酒精的质量。 【解答】解:(1)3500500V mL cm ==,

由浓度为75%、体积为500mL 的医用酒精可得,酒精中含有水的体积: 33350050075%125V cm cm cm =-?=水,

根据m

V

ρ=

可得,水的质量: 331/125125m V g cm cm g ρ==?=水水水;

(2)浓度为75%、体积为500mL 的医用酒精中酒精的体积:

333500125375V cm cm cm =-=酒精,

酒精的质量:

330.8/375300m V g cm cm g ρ==?=酒精酒精酒精,

这瓶医用酒精的总质量:

125300425m m m g g g =+=+=水酒精, 这瓶医用酒精的密度:

334250.85/500m g g cm V cm

ρ=

==。 (3)310001000V mL cm '==,

设31000cm 的某种浓度的医用酒精中水的体积为V '水, 根据题意可得:()

375\%1000925V cm V g ρρ'+-'=水水酒精水,

代入数据可得:()

3331/0.85/1000925g cm V g cm cm V g ?'+?-'=水水, 解得,3500V cm '=水,

则含酒精的体积3331000500500V V V cm cm cm '='-'=-=酒精水, 所以需要这种浓度的酒精的质量:

330.85/500425m V g cm cm g ρ'='=?=酒精酒精酒精。

答:(1)这瓶医用酒精中含有的水的质量是125g 。 (2)这瓶医用酒精的密度为30.85/g cm .。

(3)小英想用浓度为75%的医用酒精配制出质量为925g ,体积为1000mL 的某种浓度的医用酒精,那么需要这种浓度的酒精425g 。

【点评】此题考查密度公式及其应用,关键有二,一是酒精浓度的含义;二是利用好某种浓度的医用酒精的总质量等于其中水的质量和酒精的质量之和这个隐含条件。

7.(2019秋?麻城市期末)小明同学捡到一块含有雨花石的冰,他先用天平称出含有雨花石的冰块总质量为430g ,后用细线将冰块系好,浸没在底面积为250cm 的大量筒里的水中,水面升高了6cm ,待冰完全熔化后,水面又下降了0.4cm ,请你帮他计算出雨花石的密度。(已知:330.910/kg m ρ=?冰,

331.010/)kg m ρ=?水

【考点】2A :密度的计算

【专题】62:应用能力;11:计算题;563:密度及其应用

【分析】(1)设整个冰块的体积为V ,其中冰的体积为1V ,根据冰熔化为水时,质量保持不变,但体积减小,以体积的减少量作为等量关系,可列出方程,即可求出冰块中冰的体积;利用冰的密度和体积求出冰的质量总质量减去冰的质量就是雨花石的质量;

(2)利用V S =△h 求出整个冰块的体积,然后用总体积减去冰块的体积即为雨花石的体积,利用密度公式即可求出雨花石的密度。 【解答】解:

设整个冰块的体积为V ,其中冰的体积为1V ,雨花石的体积为2V ;冰和雨花石的总质量为m ,其中冰的质量为1m ,雨花石的质量为2m 。

(1)冰块完全沉入水中,冰化成水后,质量不变,根据m

V

ρ=可得,冰化成水后的体积: 1

m m V V ρρρρ=

==

冰化水水水

, 由题意可知,冰的体积减去熔化成水后的体积,就是水面下降的体积, 所以1

11V V V V S ρρ-=-

=冰化水水

△2h , 即33

2311

330.910/500.4201.010/kg m V V cm cm cm kg m

?-=?=?, 解得冰的体积:31200V cm =。 则冰的质量:

33110.9/200180m V g cm cm g ρ==?=冰,

则冰块中所含的雨花石质量: 21430180250m m m g g g =-=-=;

(2)由题意可得,冰块和雨花石的总体积: V S =△231506300h cm cm cm =?=,

则雨花石的体积:

33321300200100V V V cm cm cm =-=-=

所以雨花石的密度:

333 2

3

2

250

2.5/ 2.510/

100

m g

g cm kg m

V cm

ρ====?

答:雨花石的密度为33

2.510/

kg m

?。

【点评】本题考查密度公式的运用,关键是明确冰的体积减去熔化成水后的体积就是水面下降的体积。

8.(2019秋?江津区期末)在测量液体甲密度的实验中,小明利用天平测量液体甲和量筒的总质量,用量筒测量液体甲的体积,得到几组数据并绘出如图所示的m V

-图象。求:

(1)量筒的质量为多少?

(2)60ml液体甲的质量为多少?

(3)小明利用这个量筒装满水时,测得量筒和水的总质量为120g,在装满水的量筒中放入一个实心金属块(金属块沉底),溢出水后,将量筒表面的水擦干,测得总质量为140g,取出金属后,剩余的水和量筒的总质量为110g(不计取出金属块的过程中带走的水),求金属块的密度?(已知3

1/)

g cm

ρ=

【考点】2B:密度公式的应用

【专题】4B:图析法;563:密度及其应用;32:定量思想;11:计算题;62:应用能力

【分析】(1)设量筒的质量为m

量筒

,液体的密度为ρ,读图可知,当液体体积为3

1

20

V cm

=时,液

体和量筒的总质量

1

m

;当液体体积为3

1

80

V cm

=时,液体和量筒的总质量

2

m

,列方程组求出液体密度和量筒质量;

(2)当液体的体积

3

60

V ml

=,利用m V

ρ

=求液体质量;

(3)已知量筒和装满水的总质量及取出金属块后量筒和剩余水的总质量,可以得到溢出水的质量;已知溢出水的质量,可以得到溢出水的体积,也就是金属块的体积;

已知量筒和装满水的总质量和金属块、量筒、水的总质量及溢出水的质量,可以得到金属块的质量;

已知金属块的质量和体积,可以得到其密度。

【解答】解:(1)设量筒的质量为m 量筒,液体甲的密度为ρ,

由图象可知,当液体体积为3120V cm =时,液体和量筒的总质量140m g =总;当液体体积为3180V cm =时,液体和量筒的总质量2100m g =总, 根据m

V

ρ=

得到,m V m ρ+=总量筒, 代入数值得:

32040m cm g ρ+?=量筒① 380100m cm g ρ+?=量筒②

由①②两式可得:20m g =量筒,31.0/g cm ρ=; (2)根据m

V

ρ=

得,336060V ml cm ==的液体质量: 3333 1.0/6060m V g cm cm g ρ==?=;

(3)溢出水的质量为12011010m g g g =-=溢, 金属块的体积为3

3

10101/m g V V cm g cm ρ==

=

=溢

溢水

金属块的质量为1401012030m g g g g =+-=, 金属块的密度为33303/10m g g cm V cm

ρ=

==金。 答:(1)量筒的质量为20g ; (2)60ml 液体甲的质量为60g ; (3)金属块的密度为33/g cm 。

【点评】此题考查了密度计算公式的应用,第三小题难度较大,根据题意得到金属块的质量和体积是解答的关键。

9.(2019秋?来宾期末)为了判断一个铝球是不是实心的,同学们用天平、量筒和水进行了测量,测量数据如下:

根据以上实验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332.710/kg m ρ=?铝 (1)通过计算判断该铝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 (2)若铝球是空心的,则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大?

(3)若将铝球的空心部分注满水,则整个铝球的总质量是多少? 【考点】2J :空心、混合物质的密度计算

【专题】62:应用能力;32:定量思想;563:密度及其应用;11:计算题

【分析】(1)根据铝球的质量和密度求出其体积,然后与实际体积(8050)mL mL -比较,如果等于其实际体积则为实心,如果大于其实际体积则为空心。 (2)用实际体积减去实心体积即为空心部分的体积。

(3)根据(2)得空心部分体积即为空心部分注满水的体积,再乘以水的密度即为空心部分质量,然后再加上铝球的质量即为此球的总质量。 【解答】解:(1)3332.710/ 2.7/kg m g cm ρ=?=铝, 由m

V

ρ=

得,铝的体积为:33

27102.7/m g V cm g cm ρ===球铝铝, 因为336550151510V V V mL mL mL cm cm =-=-==>总球水, 所以,该铝球是空心的;

(2)空心部分的体积为:33315105V V V cm cm cm =-=-=铝空球; (3)将铝球的空心部分注满水后水的体积: 35V V cm ==水空,

则水的质量331.0/55m V g cm cm g ρ==?=水水水, 球的总质量:27532m m m g g g =+=+=总铝水。 答:(1)该铝球是空心的; (2)空心部分的体积是35cm ;

(3)若将铝球的空心部分注满水,则整个铝球的总质量是32g 。

【点评】本题考查空心部分体积和铝球质量的计算,关键是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判断物体是否为空心,解决问题的方法很多,但实质上都是根据密度定义式,比较实际物体与实心物体的质量,

体积或密度之间是否存在差异,即,比较质量法、比较体积法和比较密度法,如果存在差异,则实际的物体为空心物体,此题运用的是比较体积法,(3)题中注意题目隐含的条件:空心部分的体积即为注满水后水的体积,解题过程中要注意单位的统一。

10.(2019秋?简阳市 期末)如图所示,A 、B 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地面上,容器底面积为22210m -?.容器A 中盛有一定量的水,水深0.1m ;B 容器中盛有酒精,若B 容器中酒精的质量与A 容器中水的质量相等。

33(0.810/kg m ρ=?酒,332.710/kg m ρ=?铝,337.810/)kg m ρ=?铁求:

(1)求B 容器中酒精体积。

(2)现将2700g 的铝块和质量未知的铁块分别浸没在水和酒精中,两个容器中液面上升到相同的高度(液体不溢出),求铁块的质量。

(3)“标准酒度”是法国化学家盖g 吕萨克发明的一种酒度表示方法,它是指在20C ?的情况下,每100毫升酒液中含有多少毫升的纯酒精。现要配制60度的白酒,应在A 容器中倒入多少千克纯酒精?(假设当时温度为20C ?,酒精与水混合体积不变)

【考点】2J :空心、混合物质的密度计算;2B :密度公式的应用 【专题】62:应用能力;563:密度及其应用;12:应用题

【分析】(1)根据题意求出A 容器中水的体积,根据m V ρ=求出水的质量;B 容器中酒精的质量等于A 容器中水的质量;根据密度的变形公式m

V ρ

=

求出酒精的体积;

(2)根据密度公式求出2700克的铝块的体积,两个容器中液面上升了相同的高度时铁块的体积和铝块的体积相等,再根据密度公式求出铁块的质量;

(3)由题知,“60度”指气温在20摄氏度时100mL 酒液中所含纯酒精的毫升数为60mL ,可求纯酒精的体积,根据m

V

ρ=算出纯酒精的质量。 【解答】解:

(1)容器中水的体积:22332100.1210V Sh m m m --==??=?水水, 由m

V

ρ=

可得,A 容器中水的质量:33331.010/2102m V kg m m kg ρ-==???=水水水;

则B 容器中酒精的质量:2m m kg ==酒精水, 酒精的体积:3333

2 2.5100.810/m kg

V m kg m

ρ-=

=

=??酒精

酒精酒精

; (2)由m

V

ρ=

可得,铝块的体积:3333

270010001102.7/m g V cm m g cm ρ-====?铝铝铝, 铝块放入水中时的总体积:333333*********V V V m m m ---=+=?+?=?总铝水, 因两个容器中液面上升到相同的高度(即总体积相等),

所以铁块的体积:333343310 2.510510V V V m m m ---=-=?-?=?总铁酒精, 铁块的质量:33437.810/510 3.9m V kg m m kg ρ-==???=铁铁铁;

(3)“60度”指气温在20摄氏度时100mL 酒液中所含酒精的毫升数为60mL , 设纯酒精的体积为V 酒精, 由题意知:

0.6V V V =+酒精水酒精

即:

330.6210V m V -=?+酒精

酒精

解得3333103000V m cm -=?=酒精;

则应在A 容器中倒入纯酒精的质量:330.8/30002400 2.4m V g cm cm g kg ρ==?==酒精酒精酒精。 答:(1)B 容器中酒精体积为332.510m -?。 (2)铁块的质量为3.9kg 。

(3)现要配制60度的白酒,应在A 容器中倒入2.4千克纯酒精。

【点评】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的应用,关键是知道最后一问中根据两个容器中液面上升了相同的高度得出铁块和铝块的体积相等是关键。

考点卡片

1.密度的计算

【知识点的认识】

(1)密度的公式:ρ=(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

(2)密度公式变化:m=ρV、V=

【命题方向】

利用公式计算出密度来鉴别物质,利用控制变量法分析函数图来比较密度的大小.

例1:有不同物质组成的甲乙两个体积相同的实心物体,质量之比是2:3,这两种物质的密度值比是()

A.2:3 B.3:2 C.1:1 D.以上答案都不对

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学生明确甲乙两个体积相同,根据密度公式即可得出答案.

解:由V甲=V乙,=可得=,故选项A正确;故选A.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密度公式的理解与掌握,此题比较简单,是密度计算题的基础,因此是一道基础题.

例2:小明郊游时捡到一块外形不规则的石头.为了测定它的密度,小明称出石头和一个盛满水的容器的质量分别为0.56kg、2kg,然后将石头轻轻放入容器中,又测出了容器的总质量为2.36kg.(石头吸水不计,g取10N/kg)求:

(1)石头的体积;

(2)石头的密度;

(3)若石头吸水,所测石头的密度是偏大还是偏小,为什么?

分析:由题意可知,石头的体积等于它排开水的体积,所以根据盛满水的容器溢出的水求出石头的体积;根据密度公式求出石块的密度;若石头吸水,则石块排开水的体积减小,由此判断所测石头的密度值的情况.

解:(1)排出水的质量为:

m排=(0.56kg+2kg)﹣2.36kg=0.2kg;

八年级物理下册6.4密度知识的应用(2)学案苏科版

课题:6.4密度知识的应用2 【学习目标】 1. 会用天平和量筒测定物质的密度。 2. 会应用密度公式进行计算。 【重点难点】 密度的测量和计算 【课前准备】 1.右图表示用排水法测量石块的体积,则石块的体积是_____cm 3 . 已知石块的质量为26g ,则石块的密度为_____g/cm 3 . 2.右图中盒装纯牛奶的体积为_____m 3 .若该牛奶的密度是1.2×103 kg /m 3 ,则牛奶的质量为_____kg.喝掉一半后,牛奶的密度将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单位换算 (1)饮料瓶的容积为1.25l=____m 3 =____ml (2)水晶的密度是2.65g/cm 3 =_____㎏/m 3 4.工人使用氧气瓶内的氧气进行气焊的过程中,以下有关瓶内氧气的物理量中,不变的是 ( ) A .质量 B.体积 C.密度 【课堂助学】 例1.为了测出粉笔的密度,小虎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1)先调节好天平,用天平测出一支粉笔的质量m ; (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此时水的体积V 1; (3)将粉笔用细线拴住慢慢放入水中,当粉笔完全浸没后,再记下量筒中水面达到的刻度V 2。 (4)利用公式ρ=m/(V 2-V 1),求出粉笔的密度。 由于粉笔在浸入水中的过程中要吸水,所以小虎同学按以上实验方法测出的粉笔密度将

比其实际值____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如何利用现有器材,比较准确地测出粉笔的体积呢?请你帮小虎同学提出一种改进实验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2.精选作物或树木的种子时,通常采用“盐水选种”.小明等同学参加农科人员利用盐水选种的实践活动.小明设计了以下方案测定盐水的密度. ①用天平称出空玻璃杯的质量m1; ②在空玻璃杯倒入适量的盐水,称出它们的总质量m2; ③把玻璃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测出盐水的体积V; ④计算盐水的密度ρ=____. 试问,这样所测得的盐水的密度是偏大还是偏小?为什么? 例3.有一只玻璃瓶,它的质量为0.1kg,当瓶内装满水时,瓶和水的总质量为0.4kg,用此瓶装金属粒若干,瓶和金属颗粒的总质量为0.8kg,若在装金属颗粒的瓶中再装水时,瓶、金属颗粒和水的总质量为0.9kg, 求:(1)玻璃瓶的容积;(2)金属颗粒的质量;(3)金属颗粒的密度。 例4.小明同学在测定液体密度的实验中,没有把容器的质量测出来,而是多次测出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并记录在表中。根据右表中的数据求得液体的密度是______________kg/m3,容器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_g.

密度与社会生活优教教案

密度与社会生活 【教学目标】 1. 知道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并能解释简单的与社会生活相关的密度问题; 2. 正确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能运用密度鉴别物质。 3.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物质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用密度来鉴别物质,能解释生活中与密度有关的一些现象。 【教学难点】 物质密度与温度的关系,特别是水的反常膨胀。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奖牌、锥形瓶、瘪了的乒乓球、小盆、筷子、电热壶、酒精灯、自制溢水杯等。 学生准备:自制纸风车、气球、火柴、热水、冷水。 【教学过程】 主要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课前教师登陆优教平台,发送预习任务学生完成本节 课的预习任务,反 馈预习情况。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创设情境【情境导入】大家欣赏屏幕上的两幅神奇的 图片。课件展示图片 欣赏图片

引入课题【提问】小小鲜花上放置了一个比花儿大了 那么多的一个叫做“全碳气凝胶”的固体,为 何花儿没有被压憋?可能是“全碳气凝胶” 这种物质具有什么特性的原因? 【讲述】“全碳气凝胶”的固态材料密度仅每 立方厘米0.16毫克,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 轻的材料。据介绍,“全碳气凝胶”还是吸油 能力最强的材料之一。现有的吸油产品一般 只能吸收自身质量10倍左右的有机溶剂, 而“全碳气凝胶”的吸收量可高达自身质量 的900倍。 各种新型材料的研究发现由于应用,极大的 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 一,密度与人们的社会生活联系得十分紧 密,本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生活中运用密度知 识解决或解答的一些问题 板书课题§6.4 密度与社会生活 (设计意图:以不可思议的社会现象引起学 生学习的兴趣,认识物理知识是有用的。从 生活走向物理。) 思考、讨论 口答:可能是密度 非常小的原因。 听讲感受科技知 识在生活中的应 用。 认识密度在生活 中的重要作用,产 生积极学习的欲 望。 二、合作探究,新课讲授:(一)密度与温度 (1)温度对物体密度的影响学生活动1 一、密度与温度 【讲述】请大家帮忙解决一个问题:乒乓球 不小心压瘪了,但是没有裂口,你能让它恢 复原状吗? 让一个学生讲台前示范。(课前用电热水壶 讨论,解决问题: 用热水烫。 学生演示乒乓球 放入热水中稍后 恢复原状的实验。

密度(教学案)

第2节密度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通过探究认识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比值一定;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比值不同; 2、知道密度的定义、公式、单位,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会查密度表; 3、能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探究认识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引入密度的概念过程中,体会利用比值不变反映的数量关系来定义物理量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生活中有应用密度的意识,通过了解密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感受物理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通过实验探究,学会用比值的方法定义密度的概念。 2.理解密度的概念、公式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 在实验探究的基础上,利用“比值”定义密度概念,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导学过程】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质量的概念,下面我们看一个问题。【图片2】是金条还是镀金铜条? 【故事1】2005年,家住望江县赛口镇红旗村的何家贵老人和老伴被两个上门

的骗子骗走2000元血汗钱,换到手的只有一块一文不值的破铁块!据何老汉介绍,几天前来了两个中年人,自称是上海来的地质队员,判断这里肯定埋藏了稀世宝物。两个人随即掏出了工作证、身份证等证件给何老汉“检查”,之后又神神秘秘地拿出了一个据说是探测器的黑盒子,在何老汉的陪同下上了老汉后院的小山坡上,果然挖出了一块亮闪闪的“金块”,说这是清朝的文物,价值15万元,不如大家各自分5万元算了。最后两人哄得老两口拿出了2000元钱。临走时,两人留下一张欠条,一再表示他们会尽快赶回来拿钱赎宝,并叮嘱老两口“千万不要走漏风声,以防坏人来偷”。到了晚上,何老汉两口子越想越不对劲,拿着金块到乡里的派出所报案,据民警介绍,这宝贝应该是铁一类的金属,仅仅镀了一层铜粉而已。 【自主预习案】 1.同种物质的不同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_________(相同/不同)的;不同物质的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是_________(相同/不同)的。 2. 密度是表示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__________的物理量,国际单位 是,其他常用单位是。 3..密度是物质的一种_________,它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体积和质量 关(填“有”或“无”)。 4.水的密度为_________Kg/m3,读作,其物理意义 是,用常用单位表示,则为________ g/ cm3。 【课堂探究案】 (二)、探究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1、提出的问 题:。 2、作出的猜 想:。 3、设计实验并进行实验: 设计实验,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到底有什么样的关系。实验的过程中发现什么问题可先在小组内讨论解决,解决不了的要及时向老师请教。最后一个综合结论要分析全班同学的实验结果才能作出判断,其它的在本组完成。 学生通过分组实验,测量几种不同体积物质的质量,记录数据、绘制图像,分析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再综合不同小组的实验结果分析不同种物质质量和体积的关系。

质量与密度知识点及练习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知识点汇编 第一节质量 一、质量 1、物体是由物质组成的。 2、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用“ m‘表示。 3、质量的基本单位是千克(kg),常用单位有吨(t)、克(g)、毫克(mg。 1t=103kg 1kg=103g 1g=103mg 4、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不随它的形状、状态、温度以及所处的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二、质量的策测量 1、实验室测质量的常用工具是天平。 2、生产生活中测质量常用杆秤、案秤、磅秤、电子称等。 三、天平的使用 1、基本步骤 (1、放:测量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2、调:先将游码拨回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出(归零),在调节平衡螺母(走向高端),使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央刻度(或左右摆动幅度相等),表示横梁平衡; (3)测:将物体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左物右砝),用镊子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使天平重新平衡;(4)读:被测物体的质量=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游码在标尺上的指示值。 2、注意事项 (1)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量程; (2)用镊子加减砝码时要轻拿轻放; (3)保持天平清洁、干燥,不要把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直接放在盘上,也不要把砝码弄湿,弄脏,以免锈蚀。 第二节密度 1、定义: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公式:p =m/v 3、单位:1g/cm3=103kg/m3 4、含义:以水为例 p水=1.0 x 103kg/m3 其物理意义为:体积为1 m3的水的质量为1.0 x 103kg。 5、应用:(1)求物体的体积(v=m/p、或质量(m=p v);(2)测出物体密度来鉴别物质。 第三节测量物质的密度 一、量筒的使用 1、看:首先认清量筒米用的单位、量程、分度值; 2、放:应将量筒放在水平桌面上; 3、读:当液面是凹形时,视线应与凹液面的底部保持水平;当液面是凸形时,视线应与凸液面的顶部保持水平。 二、测量液体密度的步骤 1、将适量的液体倒入烧杯中,用天平称出杯与液体的总重量m1; 2、将杯中的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读出量筒中液体的体积v; 3、用天平称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m2 4、计算液体的密度:p = m/v = m1-m2/v 三、测量固体的密度 1、用天平称出固体的质量m 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水的体积v1; 3、用细线拴住固体,轻放浸没在水中,读出固体水的总体积v2; 4、计算固体的密度:p = m/v = m/v2-v1 第四节密度与社会生活 一、密度与温度 1、在质量不变的前提下,物质温度升高,体积膨胀,密度减小(个别物质除外,如水4C时密度最大。 2、热气球原理:空气受热,温度升高,体积膨胀,密度减小而上升。 二、密度与鉴别物质 1、原理:密度是物质的基本特性,不同的物质的密度不同; 2、方法:用天平和量筒测出被鉴定物质的密度,与标准密度表比较即可。

密度知识的应用》学案2新人教版

密度知识的应用》学案2新人教版 1、会查密度表,知道运用密度可以鉴别物质。 2、能运用密度的公式计算、分析、解决简单问题。课前准备: 1、复习回顾:(1)、对于同种物质而言,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的,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的。这个比值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为了表示不同物质的这种特性,物理学中引入了这个概念。(2)、密度与质量、体积之间的关系可用公式表示为,其中质量用表示,体积用表示,密度用表示。这个公式还可以变形为和。(3)、在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 是,密度的单位还有,它们之间的关系是1g/cm3= kg/m31ml= cm3合作探究: 一、会查密度表活动一:阅读课本 96、97页常见固体、液体、气体的密度思考下列问题:(1)纯水的密度是多少?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什么?(2)冰、空气的密度各是多少?它们的物理意义各是什么?(3)通过阅读密度表,你一定还有所发现,请说说看。 二、应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活动二: 1、思考:怎样判断金牌是不是纯金的?将你的方法与同学交流。我的方法:

2、如果测得这个金牌的质量是89g,体积大约是10cm3,请你判断它是不是纯金的?写出计算过程。(注意解题格式要规范,可参考P97例题) 3、小结:应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的方法:想办法测出物体的和,根据公式计算出它的,通过查密度表,就可以知道这是哪种物质了。 三、应用密度知识估测物体的体积、估测一些庞大物体的质量活动三: 1、请同学们完成实验:实验一: 只用天平“称”出小钢勺的体积利用的公式:实验数据:计算过程:实验二:只用量筒“量”出烧杯中水的质量利用的公式:实验数据:计算过程:小结:如果已知某个物体的质量和它的密度可以根据公式计算它的体积如果已知某个物体的体积和它的密度可以根据公式计算它的质量拓展延伸:①请同学们计算我们教室内空气的质量大约有多少,写出计算过程。(教室长10m,宽6m,高3m)②我们人的密度跟纯水的密度差不多,你能算出自己的体积大约有多大吗?课后作业:查阅资料,了解密度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有哪些应用。

密度知识应用交流会教学设计

《密度知识应用交流会》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密度知识的应用. 2. 能运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计算物体的质量与体积。 二.过程与方法 1.学会系统地整理知识,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2. 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固体的密度,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地测定一个物理量的科学方法。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探究过程中体会克服困难,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喜悦。 2.在探究活动中,受到科学态度、科学观念的熏陶,培养他们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养成良好的个性,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教学重点】 利用密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分析可能出现的问题,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 【教学过程】 知识回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测量物体的密度,谁能来告诉我该这样测量物体的密度呢?(学生单独作答,教师板书V m =ρ) 师:以我手中的戒指为例,谁来大致的给我演示一下如何测量体积。(强调只操作示意,不收集数据) 学生上台展示,教师板书V=V2-V1 师:密度轻易的就被测出来了,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结合密度表,你们可以得到什么结论呢? (学生:鉴别物质)(教师板书) 师:除了鉴别物质,还能利用密度和体积计算质量,利用密度和质量计算体积,看来密度的应用很广泛,今天我们就来做一个密度知识的应用交流会。(板书课题) (出示学习目标,做强调) 师:来之前,我们学校的体育老师让我帮忙鉴别一下铅球是不是铅做的,你们能解决这个问题吗?2分钟的时间,请各小组拿出你们的方案。 (小组展示 小组点评 再展示) 引导学生完成以下认识: 1.测铅球的质量用体重计 2.测铅球的体积-----课本上的补水法 学生操作,发现问题,铅球带走部分水,使所测体积偏大,密度会偏小 师问: 该怎样减小误差呢?(学生思考,教师点拨,既然误差是铅球带走了水造成的,那么把铅球带走的水还回来或不让铅球离开水就可以了) 师:怎么还?还多少?需要知道之前的水量,所以把步骤1和2换一下。可得如下步骤。

密度及其应用

密度及其应用 姓名: 自主评价: 主要考点: 1.某种物质__ ___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其定义式为 .水的密度是__________,读作__________ ,它表示 . 2.每种物质都有它确定的密度,即对于同种物质,它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如:所有的铝制品的密度是相同的.不论它的体积多大、质量多少,单位体积的铝的质量是不变的; 3.不同的物质,其密度不同,即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也不同.平时习惯上讲“水比油重”就是指水的密度大于油的密度,在相同体积的情况下,水的质量 油的质量; 4.密度与组成该物质的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运动状态等 关,只与物体的种类和物态有关.密度是 的一种 性.密度的定义方法和速度相同,都是 法. 5.冰的密度是0.9×103 kg/m 3,合____ _g/cm 3,质量为900 g 的一块冰熔化成水 后质量为_______ ___kg ,体积将______ 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6.请在下列数值后写上合适的单位: (1)空气的密度是1.29______ ___ ; (2)铁的密度是7.9___ _. 典例精讲: 例1、关于物质的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某种物质的密度是这种物质单位质量的体积 B .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 C .将一杯水等分成两杯,则每个杯中水的密度都为原来的一半 D .根据ρ=m/V ,可知ρ与m 成正比,ρ与V 成反比 变式训练:关于对密度公式ρ=m/V 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某种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B .某种物质的密度与体积成反比 C .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越大,密度越大 D .单位质量某种物质的体积越大,密度越大 例2、分别由不同物质a 、b 、c 组成的三个实心体,它们的体 积和质量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 物质的密度最大 B.b 物质的密度是1×103kg/m 3 C.c 物质的密度是a 的两倍 D. a 、b 、c 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体积有关 变式训练:小明同学在测定液体密度的 实验中,没有把容器的质量测出来,而是多次测出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并记录在表中.根据右表中的数据求得液体的密度是_________kg /m 3,容器的质量是____________g. 例3、估计所在教室内空气的质量最接近( )(空气密度约为1.3kg /m 3) A.2 kg B.20 kg C.200kg D.2000 kg 变式训练:人体主要由水和蛋白质构成,密度与水的密度接近,那么你认为你的身体最接近于( ) A.5×103cm 3 B. 5×104cm 3 C. 5×105cm 3 D. 5×106cm 3 实验次数 1 2 3 4 液体体积V /cm 3 15 22 50 80 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m /g 67 72.6 95 119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密度知识的应用》教案

第四节密度知识的应用 教学目标 1.会应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间接测量物体的质量或体积。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体会利用比值不变反映的数量关系来定义物理量的方法。 4.培养学生认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5.通过了解密度知识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感受物理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利用密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什么是物质的密度?怎样计算物质的密度?表达式如何? 注意:正确理解密度公式 (1)明确密度ρ、质量m、体积V的关系,同一种类物质m和V的比值不变即ρ相同,不同种类物质的ρ一般不同。 (2)ρ=m/V是密度的定义式、计算式而不是决定式,某一种物质的ρ与m及V无关。物质的密度由物质的种类(本身特性)决定。 2、密度的国际单位是什么?水的密度是 1.0×103kg/m3,它表

示。 说明:密度ρ的单位是由质量的单位和体积的单位决定的。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kg),体积的单位是立方米(m3),密度的单位就是千克每立方米(kg/m3)。如果质量单位用克(g),体积单位是立方厘米(cm3),则密度的单位就是“克每立方厘米”(g /cm3)。关系:1 g/cm3=1.0×103kg/m3 新课教学 一、常见物质的密度 1、密度表: 找出最大密度的物质?最小密度的物质?同种物质,状态变了,其密度是否变化了?说明它们表示的物理意义。(特别强调:记住水的密度) 2、物质密度的一些规律: (1)不同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 (2)同一种物质不同状态,密度可能不同(例如水); (3)气体的密度要比固体、液体的密度小得多。 二、密度知识的应用 密度是反映物质特性的物理量,物质的特性是指物质本身具有的而又能相互区别的一种性质,人们往往感觉密度大的物质“重”,密度小的物质“轻”一些,这里的“重”和“轻”实质上指的是密度的大小。 1、鉴别物质: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可用密度鉴别物质。(密度公式ρ= m/V)

6.4密度知识的应用教案

1. 进一步理解密度的概念,并能熟练利用密度的公式进行计算。熟练掌握密度单位的换算。 2、知道量筒和量杯的用法。 3、密度知识的应用 【学习重难点】 1、用量筒和天平测液体或固体的密度 2、密度知识的应用 3、密度知识的应用 【教学时间】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什么是物质的密度?计算密度的公式是什么?要求出物质的密度要知道哪些量? 出示一个小石块和一杯盐水,指出用天平可以称出石块与盐水的质量,但刻度尺却无法测出它的体积。本实验我们学习用量筒的使用方法。 1、量筒的使用方法 介绍量筒和量杯,mL 是体积单位“毫升”的符号,1mL=1cm 3 。 那么1L=____mL=____dm 3 提问:量筒或量杯使用时怎样放?怎样读出液体的体积? (1)测量时量筒或量杯使用时应放平稳 (2)读数时社,视线要与筒内或杯内液体液面相平,(如:测水的体积,由于水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要跟凹液面的底部齐平;如测水银的体积,由于水银面是凸形的,读数时视线要与凸液面的顶部齐平。) (3)教师提问测固体体积的方法: 教师提问:怎样测各种固体(如密度小于水的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得出“悬锤法”或“针压法”。 提问:测石块的密度合理的实验步骤是什么? 教师巡视并与学生探讨。 学生讨论测固体体积的方法 ①在量筒内倒适量的水(以浸没待测固体且物体放入后不超出量筒的量程为准)读出体积V 1; ②用细线栓好固体慢慢放入到量筒内,读出此时水和待测固体的总体积V 2 ③用V 2-V 1,得到侍测固体的体积。 悬锤法

V=V2-V1 针压法 V=V2-V1 学生讨论得出实验步骤: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应该先用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 学生分组实验,并将结果填入表格。(1)查密度表,知道每种物质密度表示的物理意义:如水的密度是1.0×103kg/m3表示________; (2)比较各种固体(如金属)密度的大小;(3)比较各种液体的密度的大小(水银最大);(4)体会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的含义;(5)比较各种气体的密度大小,并注意它们的单位和固体及液体的不同;…… 教师介绍密度表,并试着让学生通过密度表寻找规律: 2、密度知识的应用 组织学生阅读“密度知识的应用”内容 教师巡视 学生阅读“密度知识的应用”内容,结合“WWW”中的第五题鉴别孙悟空的“如意金箍棒”的组成物质的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1)利用密度知识求物体质量 公式:由ρ=m/v得m=ρv可算出质量。其中物质的密度可以查密度表,而体积如果没有直接给出,可以通过测量的方法得出,如果是规则的物体,可用体积公式求出来。 (2)用密度知识求物体的体积 公式:由ρ=m/v得v=m/ρ可算出物体的体积。 (3)利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 公式:ρ=m/v。 例:市中学生运动会的金牌质量为29.5克,体积为5.2厘米3,它是真金的吗?是什么材料做成的? 学生自主阅读交流、讨论各自的体会。 组织学生阅读“生活、物理、社会” 自制量筒或量杯 【教学反思】

密度知识的应用(2)

《密度知识的应用》的教案 江苏省海安县城南屮学于晓梅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的密度。 2、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 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3、间接地测量物体的质量或体积。 教学重点:液体密度的测量和间接地测量物体的质量或体积。 教学难点:液体密度的测量 教学器材:量筒、天平、水、烧杯、盐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师:前而我们己学会了固体密度的测量,那液体密度如何测量呢?由此引出课题并板书一一密度知识的应用 二、新课教学 (一)液体密度的测量 (1)学生设计实验所需原理、实验的器材; (2)学生设讣并交流实验所需的实验步骤;交流过程中注意儿种不当测量可能带来的偏差。 (3)学生设计并交流实验所需记录数据的表格; (4)小组进行实验测量盐水的密度。 (5)交流所测得的盐水的密度。

二、间接地测量物体的质量或体积 例题1、市场上出售的某种食用调和油,瓶上标有“5L”字样,已知这种调和油的密度为0.92X 103kg/m3,则该瓶油的质量是多少千克? 例题2、质量为450g的水结成冰后,体积为多大?体积变化了多少? 以上两题都请一学生板演,其余学生自己完成。 师生共同分析、评价板演,规范解题过程。 并山师生共同小结得出:密度知识除了用于鉴别物质外,在生活和生产中还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可以在已知密度和体积的情况下,计算物体的质量;或者在已知质量和密度的情况下,计算物体的体积。 三、知识巩固 例题3、一个质量为0.25千克的玻璃瓶,盛满水时称得质量是1?5千克,则玻璃瓶的容积是多大?最多能盛多少千克的酒精?若装满某液体时质量是1?75千克, 那么该液体的密度是多少? 例题4、有一辆轿车外壳用钢板制作,需要钢200千克,若保持车的外壳和厚度不变,改山密度为钢的十分之一的工程塑料制作,可使轿车的质量减少多少?为了保证其外壳强度不变,塑料板的厚度为钢板厚度的2倍,仍可使轿车的质量减少多少? 以上两题都山学生自己完成并实物投影一学生的解题过程。 师生共同分析、评价投影,规范解题过程。 四、布置作业:WWW P14 3、4、5、6

《密度知识的应用》习题4

课外学习 1. 小华将橡皮头放进盛有水的量筒里,依据量筒里水的休积变化,测得橡皮头的体 积,此测量方法是 A. 直接测量 B. 间接测量 C. 控制变量 D. 放大测量 2. 气体打火机是日常生活重要的火源。使用过程中,打火机里气体的体积_____ 质量 _______ ,密度_________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 小明在爸爸的帮助下,通过实验测得家里的水缸能装0.36m3的水。 (1)小明从密度表查得冰的密度是0.9 x 103kg/m3,则满水缸里的水全部结成冰后, 冰的质量是 ________ kg,冰的体积是____________ m3.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推算冰的体积所用的物理公式是____ ,所要识记的密度值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通过观察发现,水缸里的水凝固时,总是从水面开始,试分析其原因: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冬天室外的水管或水缸会发生破裂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写序号)。 A.水的凝固点较低 B. 水凝固时体积增大 C.水是热的不良导体 D. 水凝固时放出热量 4. 小华测量不规则小石块的密度,实验过程如下: A. 用细线将石块拴好,轻轻放入量筒内的水中,测出水 和石块的总体积V i。 B. 计算石块的密度。 C. 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测出水的体积V2。 D. 用天平称出小石块的质量m O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按正 确的实验过程帮助小明排列实验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测量小石块质量时,当右盘

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总结

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 1、利用密度鉴别物质; 2、商业中鉴别牛奶的浓度、酒的浓度,农业生产中配制盐水选种的问题; 3、根据密度知识选择不同的材料: (1)汽车、飞机常采用高强度、低密度的材料(合金材料、玻璃钢); (2)产品包装中常采用密度小的泡沫塑料作填充物,防震、便于运输,价格低廉。 例题一:质量为1Kg的水结成冰后质量是多少?体积是多少? 变式训练:2m3的冰化成水后,质量是多少,体积是多少? 总结:由此可知一个物体的温度发生变化、或者状态发生变化,尽管质量不变,但体积要发生变化,所以根据密度计算公式可知密度要变化。 通常情况下,固体和液体在温度变化时体积变化不大,密度变化很小;这种变化往往忽略不计。而气体在温度变化时,体积变化较大,故密度也就变化较大。因而对于气体的密度,就必须限定条件,如在0?C和标准大气压下等。 相同质量的冰比水的体积大。虽然冰是由水凝结而成的,但是由于它们的温度不同,可以看出:一定质量的水凝结成冰后体积变大。这表明,水不简单遵守一般物质的“热胀冷缩”的规律。 例题二:甲乙两种物质的体积之比为5:2 ,密度之比为3:4 ,求他们的密度之比是多少? 变式训练:甲的质量是乙的4倍,乙的密度是甲的7倍,则甲的体积是乙的体积的多少? 总结:已知条件是比值或者倍数的问题,结果也是求比值或者倍数的,可以将比值或者倍数设为已知,然后利用公式求出另外的量。

例题三:一个瓶子能盛2Kg的水,求用这个瓶子能盛多少酒精? 已知酒精的密度是0.8×103kg/m3 变式训练:飞机设计师为减轻飞机重力,将一铜制零件改为铝制零件,使其质量减少104Kg,则所需铝的质量是多少? (ρ铜=7.9×103kg/m3 , ρ铝=2.7×103kg/m3 ) 总结:同一个瓶子,属于体积相同的问题。所以两种物质装在同一个瓶子里,他们的体积是相同的,这是做题的突破点。可以利用公式求解,也可以利用比例式。 例题四、一个铅球的质量是4kg,经测量知道它的体积是0.57dm3 。这个铅球是用铅制造的吗? 总结:要知道铅球是否用铅制造的,应先求出它的密度,再与金属铅的密度进行比较。如果求出的密度正好等于金属铅的密度,则是铅制造的,如果不等,则不是。

密度的应用

密度的应用 1.有一个瓶子装满油时,总质量是1.2kg ,装满水时总质量是1.44kg ,水的质量是1.2kg ,求油的密度. 2.甲物体的质量是乙物体的3倍,使甲、乙两个物体的体积之比3:2,求甲、乙两物体的密度之比. 3.小瓶内盛满水后称得质量为210g ,若在瓶内先放一个45g 的金属块后,再装满水,称得的质量为251g ,求金属块的密度. 4.两种金属的密度分别为21ρρ、,取质量相同的这两种金属做成合金,试证明该合金的密度为 2 12 12ρρρρ+?(假设混合过程中体积不变). 5.有一件标称纯金的工艺品,其质量100g ,体积为6cm 3,请你用两种方法判断它是否由纯金(不含有其他常见金属)制成的?(33kg/m 103.19?=金ρ) 6.设有密度为1ρ和2ρ的两种液体可以充分混合,且212ρρ=,若取体积分别为1V 和2V 的这两种液体混合,且212 1V V = ,并且混合后总体积不变.求证:混合后液体的密度为 12 3ρ或 23 4ρ. 7.密度为0.8g/cm 3 的甲液体40cm 3 和密度为1.2g/cm 3 的乙液体20cm 3 混合,混合后的体积变为原来的90%,求混合液的密度. 8.如图所示,一只容积为34m 103-?的瓶内盛有0.2kg 的水,一只口渴的乌鸦每次将一块质量为0.01kg 的小石子投入瓶中,当乌鸦投了25块相同的小石子后,水面升到瓶口,求:(1)瓶内石声的总体积.(2)石块的密度. 9.某冰块中有一小石块,冰和石块的总质量是55g ,将它们放在盛有水的圆柱形容器中恰好悬浮 于水中(如图21甲所示)。当冰全部熔化后,容器里的水面下降了0.5cm (如图21乙所示),若容器 的底面积为10cm 2,已知ρ冰=0.9×103kg/m 3,ρ水=1.0×103kg/m 3 。 求:(1)冰块中冰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2)石块的质量是多少克? (3)石块的密度是多少千克每立方米? 1.解:空瓶质量0.24kg 1.2kg kg 44.120=-=-=水总m m m . 甲 乙 图 21

密度的知识应用课后反思

《密度知识的应用》教学反思 巴公镇中学物理教师宋树霞 《密度知识的应用》这一节课,如果按照通常的教法,应该先教学生学会查密度表,然后利用公式转换的方法来完成质量和体积的运算,这样的学习方法较为直接,容易灌输,但学生只能在运算中完成课堂任务,很难引起足够的重视,无法满足社会、学生和学科发展的需求。在新课程理念下的探究式教学,从整体说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是同等重要的,它们都是教学目标的组成部分。这堂课的设计中似乎没有刻意教学生如何查密度表,但学生为了鉴别小"金"块,已经自觉地掌握了查表的方法,比起以前的老师教,学生听的效果更好。通过三次探究式学习外加生活中的应用贯穿一堂课,学生对密度知识的应用会有一定的基础,相信将来想忘记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在《应用教学与探究教学》的实施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更加高涨,通过探索物理现象,揭示隐藏其中的物理规律,并将其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既培养了学生终身的探索乐趣,又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小铝块、小铜块由于颜色有明显差异,又是家庭常见的物体颜色,学生能够很快地加以识别。而轻重不同,只有个别同学能够想到,通过肯定、赞同后,他们的荣誉感将空前高涨,同时带动了周边同学的共同发展。而小"金"块与小铜块虽是同种物质,由于表面颜色的影响,几乎没有同学可以马上鉴别。这给今后假金制品(金圆宝、金佛、金首饰、金砖等)的鉴别指明了方向。银圆用声音可以简单鉴别,黄金用牙齿可以咬凹陷,这些学生都很有兴趣,它们都可以填补学生生活中的空白,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特性"的理解。无规则小零件的质量计算在今后的工作中非常有用,通过这次的探究活动,有的同学可能马上就可以把所学知识用到家长的材料计算中,这将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为求知而学、自主学习打开更大的空间。 这堂课的时间比较紧凑,有关查表的方法、公式的变形、计算的正确

物质的密度及其应用习题

物质的密度及其应用 1、普通教室一般长约为8 m,宽约为6 m,空间高约是______m,若空气的密度约为1.29 kg/m3,则一间普通教室中空气的质量为__________kg。 2、“光明”牌早餐奶每盒中装有的牛奶质量约为275 g,体积为250mL,由此可以估算出牛奶的密度约为____________kg/m3。喝掉一半后,牛奶的密度将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小丽用质量为400g的空瓶装水,装满水后总质量为900g,若装满另一种液体后总质量为1000g,则由此可知该种液体的密度为㎏/m3。 4、海洋中一头蓝鲸的质量约为120t=_____ __kg;某位九年级男同学的质量约为6×104 ;我们教室中地板所用的大理石密度约为2.7×103 。 5、市场上出售一种“金龙鱼”牌食用调和油,瓶上标有“5L”字样,已知该瓶内调和油的密度为0.92×103kg/m3,则该瓶油的质量为____________kg。 6、在“测量立方体松木的密度”实验中,通常用测其质量,用(均选填“刻度尺”或“天平”)测量松木的边长,再用数学知识求出松木的体积;若天平右盘里放有砝码 20g、10g、5g各一个,游码的位 置如图甲所示,则松木的质量 为g,由图乙可知 松木的边长是cm,则松 木的密度为g/cm3。 7、小明用托盘天平和量杯测一块雨花石的密度.当他 用调好的天平测雨花石的质量时,发现指针偏向如图甲 所示,此时他应该.当天平重新平衡时右盘 砝码的质量、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雨花石 的质量为g,用量杯测出它的体积为20cm3,则雨花石的密度是g/cm3.雨花石被磨损后,它的密度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8、容积为0.5m3的钢瓶内装有密度为6kg/m3的氧气,某次电焊中用去了其中1/3,则钢瓶内剩余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kg,剩余氧气的密度为_______kg/m3。 9、日常生活中,我们通常说“铁锅”比“铁勺”重,“铁”比“棉花”重。前者指的是_______________,后者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冰的密度为0.9×103kg/m3,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么体积为2m3的冰的质量为__ ___kg。 11、现在树脂镜片广泛取代了玻璃镜片,已知某种树脂镜片的密度为1.3g/cm3,玻璃的密度为

密度的应用(一)

§6.4 密度知识的应用(1) 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学号______【学习目标】 1.学会量筒或量杯的使用方法 2.知道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密度的原理和方法 【重点难点】 重难点:学会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密度 【重要知识点】 1.量筒和量杯是直接测量的工具. 2.体积的国际主单位为,常用单位、,1mL= cm 3. 3.使用方法: ①会认:量程和分度值; ②会放:测量时量筒或量杯使用时应放在; ③会读:读数时,视线要与筒内或杯内相平,(如:测水的体积,由于水面是形的,读数时,视线要跟相平;如测水银的体积,由于水银面是形的,读数时视线要跟相平.) 【巩固练习】 1.如图所示,该量筒的分度值为_________,量筒液面的读数为_________mL, 物块的体积为________mL,合_________m3,若此物块质量为26.7g,则组成 此物体的物质的密度为________. 2.如图中是三只口径不同的量筒,它们的最小分度值都是1mL.问用哪个量筒 测量,读数的偏差相对较小? ( ) A.甲 B.乙 C.丙 D.甲、乙、丙都一样 3.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石块的密度,采取下列实验步骤,其中多 余的步骤是 ( ) A.用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 B.用天平称出量筒的质量 C.在量筒内倒入适量水,记下量筒内水的体积 D.用细线系住石块,浸没在盛水的量筒内,记下石块和水的总体积 4.图中表示在用量筒测量盐水的体积时的视线,其中观察方法正确的是 ( ) 5.在一次郊游中,小明拾到一块颜色特别的石块,他想通过实验测出这块石块的密度. (1)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静止在分度盘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石块的质量,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石块的质量是________g.再用量筒测出石块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则石块的密度是___________g/cm3. (3)分析上述实验操作过程,发现会导致测量的密度值偏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A B C D

苏科初中物理八下《6.4密度知识的应用》word教案 (1)

名 师 优 秀 教 案 执教者:xx 时间:20xx年

6.4 密度知识的应用 基本 环节 基本内容组织教学 知识梳理 1.在物理学中,质量是指。国际单位是。实验室测量质量的仪器是。物体的质量不随、、、的变化而变化。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某种物质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的国际单位是,一个常用单位是,计算公式是。 2.天平应放在台上,调节平衡前应将游码拨到标尺的处。调节平衡时,如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线左侧,应旋转使它向移动。用天平测质量时,物体应放在盘内,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向盘中添加。使用量筒前,应观察它的和,读数时视线应与相平;若液面呈凹形,则应以凹形为准。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A.大铝块的质量是4千克,小铝块的质量是1千克,则大铝块的密度 是小铝块密度的4倍 B.物质的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C.一杯酒精用掉一半后,剩下一半酒精的密度是原来的一半

智慧碰撞 4.使用量筒或量杯时,应先观察它的值,即量程, 还应观察它的值,以便迅速准确地读数。一般液体放 在量筒或量杯中时,其液面略呈凹形,读数时,视线要与凹 形液面,并以凹形的为准。 在量筒里先盛些水,当一个物体放入时,物体要排开水,水 面要上升。物体的体积多大,它排开水使水面上升的体积就 是多大。相反,知道了水面上升了多大体积,就知道了物体 的体积。我们把这种方法叫“排液法”。采取这种办法时, 要求液体(水)必须淹没固体。如图所示的量筒,量程 是,分度值是。图甲中水的体积为,图乙中水和小固体的总体积,小固体的体积是。 2.课堂探究 1.实验:测出金属块的密度 (1)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步骤(在天平已调好的基础上实验):请同学认真思考,按你认为最合理的顺序写出实验步骤。 a.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4)表达式 (5)讨论: ①与密度表对照计算的结果,你认为可能是什么物质做的?密度值不完全相同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②若按_________顺序,测量结果会偏_____。 变式训练:小明测量某种液体密度的实验操作步骤如下:①调节好天平;②用天平称出玻璃杯质量m1;③将适量液体倒入玻璃杯中,用天平测出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2;④将液体倒入量筒中,读出该液体的体积V;⑤计算出液体密度 图

密度知识的应用

京翰教育2014-2015学年寒假一对一课程讲义 八年级物理---密度知识的应用(习题) 一、鉴别物质(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 例题:第十届全运会纪念币的质量是16.1g ,体积是1.8cm 3,它可能是什么制成的? 二、间接测量物体的质量(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 例题:市场上出售的一种食用调和油,瓶上标有“5L ”字样。已知瓶内调和油的密度为0.92x103kg/m 3,求:瓶内调和油的质量? 三、间接测量物体的体积(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 例题:若人的密度和水差不多,一个质量是50kg 的中学生,他整个身体的体积大约是多少? 四、比值问题 例题:甲乙两个实心球体积之比是4:3,密度之比是1:2,则其质量之比是______________ 练习①甲乙两个实心球体积之比是1:3,质量之比是4:9,则其密度之比是______________ ②甲乙两个实心球密度之比是2:3,质量之比是10:9,则其质量之比是______________ 五、质量相同比体积 体积相同比质量 例题: 质量相同,体积从大到小的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体积相同,质量从大到小的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 ①质量相同,体积从大到小的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体积相同,质量从大到小的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a 、b 、c 是三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将质量相等的酒精、硫酸、盐水分别倒入三个烧 杯中,问:a 、b 、c 各装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b a 铅11.3g/cm 3铜8.9g/cm 3银 10.5g/cm 3铁7.9g/cm 3盐水 1.03x103kg/m 3酒精 0.8x103kg/m 3 硫酸 1.8x103kg/m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