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化学工业园产业与物流发展一体化研究

南京化学工业园产业与物流发展一体化研究
南京化学工业园产业与物流发展一体化研究

南京化学工业园产业与物流发展一体化研究

产业的分工和专业化促进了物流的迅速发展,产业聚集是物流业聚集产生的重要原因。一方面物流满足了产业的生产和扩张的需求,另一方面产业原料的输入和成品的输出为物流业提供了大量的业务来源。物流业与产业耦合度的高低,物流园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的建立对产业集群的迅速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从国外产业园的发展来看,物流、产业一体化是必然趋势。本文以南京化学工业园为例,分析了其产业的基本特点,结合物流产业目前的基本状况,提出了其产业与物流发展一体化的相关的策略。

1南京化学工业园的基本情况

石化产业是南京市的第一大支柱产业。石化产业对全市工业经济的贡献率始终保持在30%以上。2018年南京市石化产业完成产值2605.4亿元,同比增长0.2%,占全部工业产值30.6%,对全市产值的增长贡献率为31.6%,其中南京化工园区的贡献度高达90%以上。

1.1地理位置

南京化学工业园区是继上海漕泾化学工业园之后,中国第二个获国家批准的重点石油化工基地,位于南京市北部地区,

目前化工开发用地包括长芦、玉带两大片。长芦片主要是

由扬子石化、扬巴工程及化工园开发区及九里埂的港区组成,规划面积约26平方公里;玉带片主要是由规划的白庙河、滁河、长江、通江集河围合而成的区域,规划面积约为19

平方公里,其中仓储物流区占地6平方公里,产业区占地8

平方公里,公用工程及基础设施占地5平方公里。整个化学工业园总建设用地约45平方公里。在长芦片与玉带片之间保留不少于4公里的绿色生态廊道(九里埂)间隔。

1.2片区功能划分

两个片区的功能划分:

长芦片:扬子石化、扬巴一体化及其产品的延伸加工、精细化工,除现有的重化工外,主要发展重化工的延伸配套加工、精细化工、化工制造业、化工新材料工业等产业。

玉带片:主要是大型的石油化工项目及其延伸加工工业。该片拥有建设深水良港的自然条件,适合发展大进大出的化工项目。

目前该园区已有现代化公路、水路、管道立体网络连接,将金陵石化、扬子石化、南化等大企业连成一片,形成重化工和精细化工相结合、石油化工和传统化工相衔接的沿江化工产业带。

1.3园区内主要企业、产品

南京化学工业园以其良好的化工工业基础、优越的地理条件及相关的优惠政策,已经聚集着规模以上化工企业200余家,包括南化、扬子石化、巴斯夫、惠生(南京)、南京金浦橡胶、塞拉尼斯、美国空气化工产品公司等。

2园区内物流基础设施

2.1水路、港口设施

园区内现有扬子、扬巴、南化专用化工码头27座,规划在通江集港区和西坝港区建设17座码头。与中国最大的内河集装箱码头——南京港隔江相望,车程25公里,港口常年水深在12米以上。目前码头大多以企业自有码头为主,如扬子石化—巴斯夫有限责任公司,拥有码头岸线长1.4公里。

辖区内现有化工码头3座,工作船码头1座,其中2万吨级趸船2座,3万吨级趸船1座。3座化工品码头可进行22种化工物料的装卸作业。近年来,也吸引了一些国际巨头进驻园区,如欧德油储(南京)有限公司,建设有1座

30000吨级(兼靠40000吨级)、3座50000吨级石油液体化工码头和80万平方米各类石油液体化工储罐。

2.2铁路

现有铁路专用线:扬子铁路专用线、南化铁路专用线。园区专用铁路线西接宁启铁路殷庄站,东至西坝港区,贯穿园区两大片区,全长21.7公里,设计运力440万吨/年。

2.3管道

现有输油管线:年输油能力2000万吨的鲁宁输油管线和年输油能力2000万吨的宁波—上海—南京输油管线穿过园区;甬—沪—宁输油管线年输油能力2500万吨/年。

2.4公路

位于化工园区地处华东地区主要公路交汇处,区内主干道与京沪、沪宁、宁杭高速公路相连接。

2.5其他设施(仓储,物流交易平台等)

南京化工交易所大楼,建成电子商务与实物交易紧密结合的区域性化工产品交易平台。

仓储:西坝港区预留了4平方公里的仓储用地,已规划建设34万立方米罐区,数座固体货物堆场;一期8.28万立方米罐区2018年底投运,年周转量91万吨。

通江集港区规划建设30万立方米罐区,20.4万立方米罐区2018年10月底投运,铁路站台危险品仓库(一期):两座仓库建筑面积分别为1800平方米、1260平方米;集装箱货场(一期):建筑面积为8520平方米。

3南京化工园区产业与物流结合情况分析

3.1项目产品一体化程度还需进一步提高

从国际化工园区的发展经验来看,项目产品一体化是节约原

料和产品的物流成本和企业投资的重要手段之一。以新加

坡的裕廊岛为例,该岛由7个岛围填而成,面积32平方公里,已成为全球十大石化中心、三大炼油中心和三大石油贸易中

枢之一。2018年能源石化工业总产值增长到970亿新元,

占2018年新加坡制造业总产值的38.6%。裕廊岛通过集中

投资,形成了上下游产业一体化的发展模式。企业和企业之

间形成上下游的关系,物料通过管道在园区内输送,生产规

模匹配,减少中间环节,统一供应服务,企业之间共享基础设

施和公用工程。根据相关规划,南京化工园区将形成3大产

品链,即以炼油、乙烯向下游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等产

品延伸的产品链;以醋酸为龙头向下游醋酸乙烯、醋酸酯、

醋酐等产品延伸发展的产品链;以氯碱为龙头的精细化工产

品链。据了解,目前有如惠生化工生产的一氧化碳和甲醇等

产品既为园区及周边化工企业提供原料,由中国石化扬子石

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和江苏金浦集团按6∶4股共同投资兴

建的南京扬子石化金浦橡胶有限公司所需原料丁二烯、主

要公用工程及基础设施服务依托于化工园区和扬子石化,空

气化工产品(南京)有限公司向惠生(南京)化工有限公司的

一氧化碳(CO)和甲醇工厂现场供应氧和氮气体。但是整体

而言,中小企业下游的延伸配套项目发展还远远不能跟上,

原料的组合和资源配置等仍有待优化。

3.2自营物流较多,第三方物流仍显不足

化工物流相比其他物资的运输、仓储等而言,其运作比较

复杂、安全性要求高,技术要求严格、设备专业化程度高。但是纵观大型国际化工生产型企业从事化学品的物流业务

并不多,将业务外包给专业的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占了很大比例。

长期以来,我国生产企业存在着“大而全”、“小而全”的现象,化工产业物流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此现象更为普遍。成

立于1983年9月的扬子石化分公司,主要从事石油炼制及

烃类衍生物的生产加工和销售,有着较长的自营物流的历史。液体化工品运输主要依赖于码头、管道的输送,扬子石化建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液体码头,包括5座油品码头、1

座碱码头,装卸能力较为有限,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物

流需求。南化多个码头也集中在90年代中后期投产,靠泊

能力在1000吨~3000吨,投资规模小,通过能力有限。

在南京化工园区,第三方物流公司有了初步发展,如全球第

二大独立的油品和液体化工品仓储公司欧德油储和南京龙

翔液体化工储运码头有限公司的进驻。以欧德油储为例,该公司将投资建设1座30000吨级(兼靠40000吨级)、3

座50000吨级石油液体化工码头和80万立方米各类石油

液体化工储罐。但是从整个自建和第三方物流的比例来看,

自建物流所占比例仍偏高。

3.3缺乏统一规划,公共资源利用效率低

从南京化工园区来看,生产企业依靠自身自建码头和储罐等

仍占了大多数。如扬子石化、扬子―巴斯夫、南化等均建

有码头。园区内现有扬子、扬巴、南化专用化工码头27座,规划在通江集港区和西坝港区建设17座码头。自建码头规模、设计停靠船型往往偏小,以扬子石化公司l5号油码头为例,

该码头建于2018年,是扬子石化公司现有4座液体物料码

头中的l座,设计停靠船型为l000吨级以下油驳,兼顾3

000吨级油轮。小规模船的停靠,往往会降低油码头的利用

效率。2018年,该公司液体码头装卸总量超过710万吨,占

公司物流总量56.6%,码头平均占用超过90%。但是2018年,由于公司原料需求较去年大幅度增加、扬子碧辟乙酰公司每

天有大量物料通过码头进出以及自身优化物料的需求,其装

卸周转能力已经很难满足其生产需求。

自建码头占用大量岸线,没有统一规划的港口作业区、港池

和装卸区,又无专用锚泊地,既影响了正常的通航环境,也降

低了码头作业效率。且南京市域范围内,深水岸线比较缺乏,岸线的综合利用显得尤为重要。

同时由于化工园区内企业的不断引进和投产,土地资源也越

发紧张。据相关统计,截至2018年底,园区累计入园企业已

有270多家。淘汰落后设施、统一进行规划建设,提高公共

资源利用率已是当务之急。

3.4相关物流设施配套、服务还不够完善

长期以来在物流建设、发展过程中,一直有一个误区,重节

点建设,轻通道和配套设施的规划,重物流企业引进,轻物流

企业服务发展。

截至2018年初,化工物流园已累计完成投资30亿元,建成

3座液体化工码头,20万立方米储罐区,10万平方米化学品

仓库以及22公里铁路专用线、45公里工业管廊等配套输送

设施,引进了德国欧德油储、日本东京海运、新加坡沙达旺、深圳全程物流等一批国内外专业物流服务供应商。

从南京化工园现有的物流服务来看,大多集中于运输、仓储、原料采购和产成品的配送销售领域,生产加工的内部扩展还

显得很不够。而实现供应链服务不仅可以使物流企业得到

较为高的利润,生产企业也可以集中自己的优势核心竞争力。如北芳物流公司为庄臣工厂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热缩包装生

产线,整合至北芳公司中央仓库,由北芳公司进行包装材料

的采购、包装生产线的配套加工等增值服务,使庄臣降低了20%的销售物流成本。上海华谊天原物流公司,为上海化工

区内拜耳、德固赛、亨斯曼等公司提供产品掺混、气流输送、包装、配送、码头和仓储配送等一体化服务,实现了营业收入和利润的双丰收。

4对策研究

4.1有选择、有重点引进投资产业链相关项目,突出产业园特色

提高产业之间的关联度,创造聚集规模效应,形成

“隔墙供应”,延长产业链链条。“隔墙供应”有以下3方面好处:一是保证下游生产企业的原料供应;二是节省物流

费用,减少了运输成本和储存费用;三是减少了营销费用。

国外的许多化工园区均有此特色。南京化学工业园有良好

的化工产业基础,如扬子石化、扬巴工程、小扬巴工程聚乙

烯、聚丙烯、聚苯乙烯的产量都很高,能为南京塑料工业的加工业和配套项目提供充足的原料。产业链项目的引进不仅节省成本,各项目的原料、成本在网状产业链中运转,对污染的控制也有积极意义。

4.2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拓展增值服务

物流在化工品工业企业中是一个重要的支持部门,化工产业较其他产业需更专业、完善的仓库、运输、管道等配套措施。进入化工产业的物流企业必须具有相当的财政实力背景、物流服务网络、危险品管理经验及紧急事故应变措施,所以世界大型的物流企业鲜有完全凭己之力完成相关物流服务的。以新加坡的裕廊岛为例,专业仓储主要为3大运营商:Vopak、Oiltanking和Tankstore。Vopak是全球最大的独立油品和液体化工品仓储公司,该公司在新加坡有3处罐区,其中2处在裕廊岛,总罐容150万立方米。Oiltanking 是全球第二大独立的油品和液体化工品仓储公司,该公司在裕廊岛共占地27公顷。

而相比较而言,入驻南京化学工业园区的物流企业的服务业务主要集中在各类液体化工品的海陆空进出口及内贸配送、仓储管理、灌装服务,增值服务做的还不够完善,如物流策

划及咨询、包装服务、物流金融服务等。应坚持与园区内化工制造业建立联动、协同的共生关系,提供专业的化工物流技术方案,大力发展供应链管理。在供应链、第四方物流咨询规划上有所成长,整合企业内运力,形成全国性的、智能化的化工品班线服务体系。 4.3统一规划,加强企业间的合作,提高设施及资源的综合利用程度

化工园物流设施及资源的所有者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一些大型的化工企业,如扬子石化、扬子—巴斯夫、南化等,一类是专业的物流企业,如欧德油储、南京联合全程物流等。由于初期对岸线资源规划考虑不足,交通、生产企业都修建有各自的专用码头,这些码头往往规模偏小,重复建设,码头特色不明显,分工不明确,码头设施较为老旧,对社会开放程度不足,导致了对岸线资源的严重破坏。

对于南京化工园而言,一方面应进行统一规划,各主要港口根据自身基础和特色,承担不同的职能,形成分工合作、优势互补,各化工厂和液体(气体)中转码头之间形成高度的整合性,少量的液体货码头即可满足要求。另一方面企业间的合作也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如利用扬巴码头设计余量,增强装卸能力。扬子—巴斯夫有限责任公司自用码头与扬子石化液体码头相邻,双方有公用设施共享的传统。扬

巴公司乙烯进出都在扬子石化码头进行,相对于扬子石化码头的紧张繁忙,扬巴码头仍拥有作业余量。扬子石化公司投入近千万元资金,把部分输送管线延伸到扬巴公司码头,将部分柴油、混苯、甲醇等原料或产品通过扬巴码头分流。2018年前两个月,就有20余条船、约8万吨物料在扬巴码头完成作业。

5展望

2018年是南京化学工业园区成立以来的第11个年头,南京化工园区应通过优化项目结构,加快产业延伸,加快推动优势产业链向下游延伸聚集,有选择地引进、重点投资产业链相关项目,提高互供互用的比例,降低园区的“三废”排放。彻底打通物流渠道,加大物流增值服务

港澳台调研报告

港澳台物流经济地理网上调研报告 香港物流业 香港地处亚太区中心既占中国南大门的地利又有兼通中西的人和是 中国对外的重要门户。香港拥有优良的深水港和全世界最繁忙的集装箱码头。在海运方面香港是世界第三大货柜港其港口与全球500多个港口和城市有 着密切联系超过80家国际集装箱航运公司每星期提供400 条航线能到达全球500多个目的地。在空运方面近90家国际航空公司来往于香港与全球 150多个目的地。最具吸引力的是香港是一个自由港凭着完善的国际网络、 优越的物流基础配套、丰富的货运经验、先进的资讯科技等优势提供高效、 快捷和完善的服务赢得世界称誉。 香港物流业发展的原因 一、优越的地理位置。

香港位于欧亚大陆东南部太平洋与印度洋间航道要冲优越的地理位置 成为香港物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它有发达的海陆空港立体交通系统,是世界航运中心之一,通往内地沿海城市的多条航线使香港与内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处于太平洋与大西洋两地有利时差区内成为世界的股票、黄金市场 24小时全球性连续交易的中继点。维多利亚港位于香港岛与九龙半岛之间地 处航道要冲是远东海运的重要枢纽也是客货进出南中国的主要门户。 二、优良的深水货柜码头和巨大的海、空运输能力。 维多利亚港是世界著名的优良深水港与美国的旧金山、巴西的里约热内 卢并称为世界三大天然良港。维多利亚港港口设施先进港区可同时停泊150艘 万吨轮吃水12 米深的万吨远洋船舶也可以自由往来停泊。优良的条件支撑了香港的海运能力,此外香港的航空货运能力也是遐迩闻名的。 三、可靠及有效率的支援行业。 物流业是一个产业链它的良好运行需要众多的行业支持。香港多年积累的物流管理经验、先进的技术以及成熟的物流管理方案为香港发展物流业打稳了基础。再加上银行财政健全全球100大银行约有70家在港营业金融业发达且效率很高集资比较容易等固有令香港物流业快速而健康地发展着。此外香港的法律健全人们对香港法律抱有很强的信心也对香港物流业的发展起着潜在的支撑作用。 四、政府实行的不干预政策和开放的自由港。 香港政府一向推行不干预政策鼓励自由竞争政府的经济职能一般只限于市场监管以保持公平、公开、公正的市场秩序尽量减少对市场的参与或 干预。同时香港至今仍维持其自由港政策除汽车、烟酒及汽油等少数货物外所有货物进口均没有关税。两大因素中前者有利于保持企业的活力后者 有利于企业增强竞争力。 五、背靠经济增长突飞猛进的祖国大陆以国内市场作后盾。 随着大陆实施改革开放政策,香港制造业大量转移到珠三角地区,香港产品出口在总体出口产品的比例逐步下降,香港日益成为转口港。而转口产品也主要是来源于大陆。对香港来说,发展物流业既有天然优势,也有着自身发展的优势。在地理位置上香港位于亚洲的心脏地带同时也是中国内地-------------------------- 世 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基地和最多人口消费市场的主要国际门户便捷快速的航空服务使得全球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于以香港为中心的,这些有利因素使香港成为进入中国内地的物流门户。 香港物流业的优势与挑战 优势 1、香港特区政府一直重视物流业的发展,提出要把香港建成国际及地区首选的运输及物流枢纽中心。为此,香港成立了物流发展督导委员会,并与去年

古城南京的城市演变与现代规划

古城南京的城市演变与现代规划 陈静学号:514113001875 摘要:南京古城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国古代都城尤其是江南都城的杰作。本文主要介绍南京的历史演变和现代城市规划格局,并提出一些南京城市规划的建议。 1 南京概况 南京市简称宁,位于长江下游沿岸,北连江淮平原,东接长江三角洲,处于长江下游中心,是距中原和华北最近的江南中心城市。南京的地理坐标范围在北纬31°14′至32°37′、东经118°22′至119°14′之间,南北最大直线距离140余公里,东西最大直线距离80公里。全市总面积约6587.02平方公里。南京位于江苏省西南部,东邻省内的扬州市、常州市、镇江市3市,南、西、北三面分别与安徽省宣城市、马鞍山市和滁州市相邻,市界总长约730公里,见图1。 图1.南京地理位置 南京历史源远流长,原始村落在6000年前就逐步形成。纵观这6000年,首先是自然山水提供了优越的发展条件,“龙盘虎踞”几乎专门用来描述南京的山川形势,成了南京的代名词,而且确也当之无愧。南京的地理位置,在我国的东部,长江下游,地跨大江南北。在历史的长河中,特别是在文化层面上,南京曾经是东西南北交融的结合点。城市的规划和建设从来就是城市统治者意志的反映。在

古代、在都城更是如此。南京的辉煌都是在成为都城时发生的,有“十朝之都”的美誉,与长安、洛阳、燕京合称“中国四大古都”。 1.1气候条件 长江三角洲由于其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自汉以后,逐渐成为全国最富庶的地区之一。南京在长江三角洲的西端,东望大海,西接荆楚,南连皖浙,北达江淮。南京属北亚热带湿润性气候。四季分明,但冬夏长而春秋短。冬季干旱寒冷,夏季炎热多雨。年平均温度为15.7℃,最高气温43℃(1934年7月13日),最低气温-16.9℃(1955年1月6日),最热月平均温度28.1℃,最冷月平均温度-2.1℃。年平均降雨117天,降雨量1106.5毫米,最大平均相对湿度81%。最大风速19.8米/秒。土壤最大冻结深度-0.09米。夏季主导风向东南、东风,冬季主导风向东北、东风。地震基本烈度7度。无霜期237天。每年6月下旬到7月中旬为梅雨季节。年度最佳气节为秋季9~11月。 1.2 地形地貌 南京的山川形成了南京地域的丘陵岗地和平原洲地,成为先民生存的土壤,成为一代代风云人物施展才华的舞台,也是历来塑造南京城市特色的主要元素。南京属江苏省西南部低山、丘陵地区,长江自西南至东北流经市境中部。境内地形以低山、丘陵为骨架,组成了一个低山、丘陵、岗地和平原、洲地交错分布的地貌综合体。低山、丘陵和岗地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64.5%,植被良好。低山、丘陵之间为河谷平原或滨湖平原,土地肥沃。江北六合境内多方山丘陵,孤立散布,山体较小,脉络不清,如金牛山、方山、灵岩山、平山等。江浦境内沿长江一线,东北一西南延伸着老山山脉,山体绵延。长江以南,宁镇山脉自镇江一带逶迤而来,在市区东侧分成三支:北支龙潭山、栖霞山、幕府山、狮子山;南支汤山、青龙山、牛首山、祖堂山和云台山;南北两支分别围绕着市区北、南边缘西去,直至大江之滨。中支钟山屹立于市区东郊,其余脉从太平门附近延伸入城,自东向西有富贵山、九华山和鸡笼山,一直深入到市区中部。江宁南部苏皖交界处东西延伸着弧形的横山山脉。市境东南茅山山脉自北向南伸展,至句容、溧水两县交界处分为两支,一支向西经东芦山、双尖山,至小茅山西与横山山脉相接;另一支往南经回峰山、芳山、小游山,至高淳县南部与自南向北伸人的天目山余脉大金山相连。 境内除高淳东部和六合北部小部分地区分属西太湖水系和淮河水系外,大部分地域均属四大水系:长江水系、秦淮河水系、石臼湖一固城湖水系和滁河水系。 2 南京规划简史 2.1 东汉末建业 汉献帝建安“十六年(211),孙权始自京口(今镇江)徙治秣陵。十七年(212),改秣陵为建业。这是南京大发展的起点。建安二十六年(221),其年始置丹阳郡,

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一些内容

按照规划南京将形成“中心城—新城—新市镇”三级城镇体系,其中中心城由主城,东山、仙林和江北3个副城构成。新城包括龙潭新城、汤山新城、禄口新城、板桥新城、滨江新城、桥林新城、永阳新城、淳溪新城。新市镇则是指建制镇和街道所在地的集中建设地区。 都市区将形成城市中心、城市副中心、新城(地区)中心组成的公共活动中心体系。其中城市中心由“新街口—河西—南站地区”共同构成,承载南京区域中心城市服务职能。三个副城的设置,规划形成江北(浦口)、东山和仙林三个城市副中心,江北将“相对独立发展”。江宁规划的城市中心是在目前的凤凰港一带。仙林新市区,目前是集中主要精力在发展大学城片区,而预留的城市中心是百水桥一带。江北新城的城市中心,则不是在珠江镇,而是位于石佛寺一带,这是江北新城的一个滨江城市中心 【南京构建城际交通圈,两小时通达长三角中心城市】南京交通将构建以“2133、3155”为畅达目标,“2133”是指长三角中心城市2小时内通达;南京都市圈1小时通达;都市区通勤交通3刻钟(45分钟)通达;主城内30分钟通达。“3155”是指城市任意一点驱车15分钟上快速路、高速公路,市域所有规划村(或集中居民点)15分钟内能通达国省干线公路网;城市居民步行5分钟内可达公交、地铁车站。【将建成16条过江通道、16条城市轨道交通】在城市道路上,南京将规划形成“井字三环、轴向放射、组团快联”的城市快速路系统。同时将规划有16条过江通道,建成16条城市轨道交通线。 【南京规划提升公共服务】[仙林江北江宁都有三级医院] [步行8分钟到社区中心][打造30处地区商贸中心][9大片区集中供热] 南京在文化设施上建立五级文化设施体系,及市级文化设施集聚区、市级文化设施副中心、地区(新城)级文化设施中心、社区(新市镇)级文化设施中心、基层社区(村)级文化设施中心。 教育设施上,将把幼儿园服务半径控制在250米足有,小学服务半径控制在500米左右,初中服务半径控制在1000米左右。 医疗卫生方面,将保证社区卫生服务的基础,同时在仙林和江北两个副城中心各建一所三级医院,河西将增设一所三级医院,江宁也将扩建一家三级医院。实现三级医院和专科医院覆盖向全市、全省乃至全国辐射的功能。在保障设施方面也将全面发展。 主城划分5大片区重点发展服务业。产业布局上,现代服务业主要在主城发展,重点发展金融保险、商贸商务、信息服务、软件研发、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 主城将形成四大服务产业聚集区,分别是老城服务业集聚区,河西服务业集聚区,南部新城服务业集聚区,北部新城服务业集聚区。 主城外结合副城和新城,以产业园区为载体,重点发展装备制造、精细化工、钢铁、航空物流以及高新技术等产业,并规划引导形成十二个先进制造业板块。 1、南京的城市性质与定位是什么 南京的城市性质被定位为“著名古都,江苏省省会,长三角承东启西的重要中心城市”;

“一带一路”建设与中国国际物流新机遇解读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优先开放东南沿海地区,并在东南沿海大规模进出口货物,带动东南沿海地区物流发展。随着我国加快沿边开放步伐、扩大内陆地区对外开放以及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将会增加我国西向国际物流规模和一些重要节点城市物流发展机会,为我国国际物流发展带来新的战略机遇。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优先开放东南沿海地区,并在东南沿海大规模进出口货物,带动东南沿海地区物流发展。随着我国加快沿边开放步伐、扩大内陆地区对外开放以及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将会增加我国西向国际物流规模和一些重要节点城市物流发展机会,为我国国际物流发展带来新的战略机遇。 一、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将会增加我国西向国际物流规模 (一)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将进一步深化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并带来物流发展,增加我国西向国际物流规模 “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内容就是深化与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我国与沿线国家经贸合作具备坚实基础。目前,我国是不少沿线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最大出口市场和主要投资来源地。沿线国家的要素禀赋各异,发展水平与阶段不一样,比较优势有所差异,具有较强的互补性。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加强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积极与沿线有关国家和地区发展新的经贸关系,将有助于形成稳定的贸易、投资预期,进一步深化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增加我国经中亚、俄罗斯至欧洲(波罗的海)和我国经中亚、西亚至波斯湾、地中海的贸易规模,并由此带动我国西向物流规模。 (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将降低物流成本,促进我国西向国际物流发展 虽然我国与中亚国家的互联互通基础设施方面有了很大进展,但是相对运输需求的增长还有很大的差距,比如:我国与中亚国家铁路技术标准不统一;道路运输运力有限;除了在铁路、公路等主要交通基础设施上实现了基本连接以外,其它方面的基础设施连接情况相对较差,有的还未起步,在民航方面中国具备与中亚国家通航条件的大型机场少,直航线路少,这都严重影响物流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水平不高,导致了运输成本偏高,制约了中欧陆上通道贸易。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推进国际骨干通道建设,抓住交通基础设施的关键通道、关键节点和重点工程,优先打通缺失路段,畅通瓶颈路段,加快互联互通、大通关和国际物流大通道建设,提升道路通达水平和贸易便利化水平,将会降低物流成本,有助于我国西向物流发展。

南京古城城市形成与发展

南京古城城市形成与发展 蒋涵2012013157 地理科学 摘要南京古城(本文中所指南京古城以明城墙为界定要素,以护城河、秦淮河、金川河及玄武河东北岸为界,总面积49.75 平方公里的范围)地处江南,坐落于以中山陵为主峰的宁镇山脉的核心地带,属于丘陵城市。本文主要介绍了南京古城形成及未来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南京古城区域文化格局发展 一南京古城城市建设格局的发展演变及特征。 南京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著名古都。政区建制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公元前六世纪。春秋时开始建城,经东吴、晋、南朝、明、民国等重要发展时期,至今已有2500多年,先后有十个朝代以南京作为国都。 1 、吴、东晋古城是南京首次成为区域政治和文化中心。 古城位于今南京城中部偏东,城周二十里一十九步,城形状为北宽南窄之倒梯形。古城设篱立栅为城围,未筑城垣。古城整体规划,大体可分为都城中部和北部的宫苑区、都城南部及苑路两侧的官署区、南城外秦淮河两岸的居民区和西城外沿江以及石头城为中心的军卫区。在外围又修筑了石头城,冶城,金城,白马城,吴王城等五个城堡作为辅助防御。 其空间格局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充分发挥作为水乡城市的航运优势,积极发展城市经济。 二,合理利用地形,加强城防,以确保国都安全。地形极为有利城防,规划充分发挥了这种地理优势,运用地形,层层设防。 三,城市总体虽然承天工、就地势,但是仍然保持严谨的整体性,结合群山起伏,江河环抱的地形,充分体现了作为都城的宏伟气质。宫廷区以中心方位及城廓环卫之势,显示其尊贵地位,同时以宫城中轴线作为全城规划结构的主轴线,遵循宫北市南的礼制规则秩序。晋及南朝时期南京虽几易其名,但都是在东吴建都基础上进行扩建整修,整体未作太大变化。 2 、明南京城南京首次成为一统中国的首都。 明南京城形状并不规整,没有遵循传统的都城方形规制,而是因天时、就地利结合地形特征,凸显南京虎踞龙蟠的特点。明代南京城规划思想明确,结构明晰,奠定了目前南京城发展的主要格局。首先表现为明晰的功能分区:城东为政治活动综合区,包括宫城,官署;城中、城南以原有前朝秦淮河一带商业为基础形成经济活动综合区;城西结合南京城的天工地势部署城防区,包括驻军卫所、教场、军事仓库等军事机构。其次表现在其多重轴线上:东区的政治轴线由于宫城位置选择的偏向性而并不成为城市的主轴线;而处于中部的商业和公共活动中心成为城市主轴线所在,这完全突破了前朝的北宫南市的宫市由一条轴线串连的传统布局。“四重城廓”亦是南京古城空间格局的主要特征:内为宫城,外为皇城,再外为京城,再环以广阔的外廓。明南京城形成的一些规划形制成为后来明清北京城仿效的样板。 3 、民国南京城.1927 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对南京城市曾作了一些规划。 主要思想体现在以古力治、墨菲为顾问,吕彦直为助手的1929年颁布的“首都计划”中。民国南京城的规划由于其时代性、设计者的特殊性,特点表现在两

南京江北新区核心区及周边区域规划环评简本

南京江北新区核心区及周边区域规划 (2018-2030年) 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 二〇一八年八月

目录 1总则 (2) 任务由来 (2) 评价目的 (2) 2规划方案概述与分析 (3) 规划方案概述 (3) 规划分析 (12) 3规划区域环境质量现状 (13)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13)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13) 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14) 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14) 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14) 4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价指标体系 (14) 环境影响识别 (14) 环境目标与评价指标体系 (18) 5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9)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 (19) 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9) 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 (20) 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估 (20)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预测 (20) 土壤环境影响预测 (21)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21) 6规划方案的环境合理性综合论证 (21) 功能定位及发展目标合理性分析 (21) 产业结构和布局合理性分析 (22) 空间布局合理性分析 (22) 规划规模的环境合理性 (22) 7环境影响减缓对策和措施 (23) 大气环境保护措施 (23) 水环境保护措施 (23) 声环境保护措施 (23) 固废污染防治措施 (24) 开展退二进三企业用地土壤整治 (24)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24) 8评价结论 (25)

1总则 1.1任务由来 2015年6月,国务院批复设立南京江北新区。南京江北新区作为江苏省首个国家级新区,位于长江经济带与东部沿海经济带重要交汇节点,是江苏省“承东接西”“联南接北”的重要枢纽。规划建设好江北新区,有利于推动全省创新驱动发展,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培育区域发展新增长极;有利于统筹城市空间和产业发展,促进跨江发展和产城融合,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利于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动体制机制创新,为东部沿海地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挥示范作用;有利于我省更好落实“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重大战略,加快推进长三角一体化、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扬子江城市群建设及宁镇扬一体化发展。 2016年,南京江北新区管理委员会组织编制完成了《南京江北新区总体规划(2014-2030年)》,规划建成国家自主创新先导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长三角地区现代产业集聚区、长江经济带对外开放合作重要平台。2017年南京市提出优化南京江北新区空间架构,划定核心区,进行集中开发,发挥引领示范作用。由此,南京江北新区管理委员会组织编制了《南京江北新区核心区及周边区域规划(2018-2030)》,规划总面积平方公里,规划范围包含了核心区的平方公里。本次规划重点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空间品质、完善综合交通、强化低碳生态、保障市政配套等措施,打造南京江北新区的城市中心,发挥引领南京江北新区发展的自主创新先导区、活力集聚区和多功能示范区作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对区域建设、开发利用规划、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同时,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省商务厅等部门江苏省以“区域能评、环评+区块能耗、环境标志”取代项目能评、环评试点工作方案(试行)的通知》(苏政办发〔2017〕19号),南京江北新区被列入首批试点单位。因此,南京江北新区管理委员会将江北新区核心片作为试点工作的开展区域,组织编制《南京江北新区核心区及周边区域规划(2018-2030)》,并委

顺丰快递竞争优势分析

顺丰快递竞争优势分析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西安财经学院管理学院 学年论文 题目顺丰快递竞争优势分析 姓名学号刘珍 指导教师印玺 专业物流管理 系别信息与物流管理系 西安财经学院管理学院信息与物流管理系 2014年9月 论文提要 随着经济高速发展,我国物流业呈现一片繁荣昌盛景象,其中快递业作为一种先进的邮递和运输服务方式,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社会交流及满足消费者和商家多元化寄递需求,扩大就业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快递行业出现了邮政、顺丰速运、宅急送等众多快递企业,但快递行业众多企业发展都良莠不齐,许多民营快递小企业都存在快件遗失、服务态度恶劣等众多问题,该文将通过对快递行业中发展讯速的顺丰速运公司的竞争优势的分析,希望能对快递行业其他快递企业有所启发,进而促进整个快递行业的又快又好发展。 顺丰快递竞争优势分析 刘珍 摘要:伴随着经济高速发展,我国快递行业呈现一片繁荣昌盛景象,出现了邮政、顺丰速运、宅急送等众多快递企业,但快递行业众多企业发展都良莠不齐,许多民营快递小企业都存在快件遗失、服务态度恶劣等众多问题,本文将通过对快递行业中发展讯速的顺丰速运公司的商业模式经营模式

管理模式模式等竞争优势的分析,希望能对快递行业其他快递企业有所启发,促进整个快递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关键字:快递行业顺丰速运竞争优势 1一、引言 (一)论文研究目的 快递行业目前已成为世界经济中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加入WTO之后中国济发展势头良好,投资和国际贸易持续快速增长,快递服务的需求也随之不断长。我国的民营快递服务在促进经济发展、方便社会交流、满足用户多元化需求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民营快递服务中顺丰速运的高速发展尤以引人瞩目,本文将通过对快递行业中发展讯速的顺丰速运公司的竞争优势的分析,希望能对快递行业其他快递企业有所启发,进而促进整个快递行业的又快又好发展。 (二)顺丰速运发展背景 顺丰速递于1993年3月在广东顺德成立。初期的业务为顺德与香港之间的即日速递业务,随着客户的需求增加,顺丰的服务网络延伸到中山,番禺,江门。佛山等地,在1996年,随着客户数量的增加和国内经济的发展,顺丰将网点进一步扩大到广东省以外的城市,至2010年,顺丰的速递服务网络已经覆盖全国32个省,直辖市和港澳台地区,成为中国速递行业民族品牌的佼佼者之一,顺丰速运的经营规模网络覆盖和市场份额仅次于中国邮政公司,排名第二位,而业务量峰值超过中国邮政公司。顺丰速运将经营管理理念定位于:“成就客户,推动经济,发展民族速递业”顺丰不断推出新的服务项目,为客户的产品提供快速安全的流通渠道,帮助客户更好更快的对市场作出迅速的反应和对策。 2

南京市江北新区管理委员会

南京市江北新区管理委员会 综合行政执法局2019年度部门预算公开

目录 第一部分部门概况 一、主要职能 二、部门机构设置及预算单位构成情况 三、2019年度部门主要工作任务及目标 第二部分2019年度部门预算表 一、收支预算总表 二、收入预算总表 三、支出预算总表 四、财政拨款收支预算总表 五、财政拨款支出预算表 六、财政拨款基本支出预算表 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算表 八、一般公共预算基本支出预算表 九、一般公共预算“三公”经费、会议费、培训费支出预算表 十、政府性基金财政拨款支出预算表 十一、一般公共预算机关运行经费支出预算表 十二、政府采购支出预算表 第三部分2019年度部门预算情况说明 第四部分名词解释

第一部分部门概况 一、主要职能 (一)南京市江北新区管理委员会综合行政执法局本级职责 根据中共南京市委江北新区工作委员会、南京市江北新区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中共南京市委江北新区工作委员会、南京市江北新区管理委员会各职能机构和产业发展平台管理办公室主要职责规定暂行方案〉的通知》(宁新区委发〔2017〕45号)的规定,我局机构职责为: 1.负责推进直管区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工作;负责直管区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工作,统筹协调各类执法队伍开展综合执法工作。 2.负责整合直管区城市管理、交通、文化、旅游、农业、劳动保障等方面行政执法队伍,相对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 3.负责组织直管区重大执法活动、专项执法行动,指导督促重大行政强制行为的组织实施;研究制定综合行政执法工作规范和行为规范,组织综合行政执法队伍业务培训、行风督查、综合业务考评。 4.负责综合行政执法局规范性文件和重大案件(五万元以上)的法制审查,负责疑难案件的会审和其他执法案件案卷材料的复核、执法程序的审查,负责受理行政处罚的陈述、申辩,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拒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案件。

南京城市发展与布局思路探讨

规划师随笔 76P l a n n e r ’s J o t t i n g s ????3?êD·¢?1ó?2?????áù×?Dí?à?êìa?t?a?á11???üí?3?ó|???y??·¢?1D?3???á??áò????¨éèéúì??°á?3?êD,ì????ìé?????ì?é? DD?t????μ÷??oí?????ü??μè·?????DD?à??1üàí 1??ü′ê?t?a?á11μ÷??IDEAS ABOUT NANJING URBAN DEVELOP-MENT A ND LAYOUT ZHANG Luocheng; ZHU Tianming ABSTRACT: This paper finds that Nanjing is faced with many problems in urban development and lay-out such as degrading of its economic status, incom-patible dual-structure, and irrational land use in the old city.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it is suggested that a new districts be developed according to a two-axe-one-district arrangement and the government super-vise and administer the district by way of transports,district division and price lever. KEYWORDS: Nanjing; dual-structure; new district development; control 1 南京城市发展与布局面临的主要问题1.1 城市地位有所下降 全国15 个副省级市中

深港两地物流业的优势分析及发展建议

深港两地物流业的优势分析及发展建议 一、香港物流发展的现状及优势 香港地处亚太区中心,香港拥有优良的深水港和全世界最繁忙的集装箱码头,是中国对外的重要门户。在海运方面,香港是世界第三大货柜港,其港口与全球500 多个港口和城市有着密切联系,超过80家国际集装箱航运公司每星期提供400 条航线,能到达全球500 多个目的地。在空运方面,近90 家国际航空公司来往于香港与全球150 多个目的地。最具吸引力的是,香港是一个自由港,凭着完善的国际网络、优越的物流基础配套、丰富的货运经验、先进的资讯科技等优势,提供高效、快捷和完善的服务赢得世界称誉。 香港物流业发展早,已成为香港经济的支柱产业,物流与贸易的从业人数达60万人,其产值占本地生产总产值的20%。再加上香港多年积累的经验使其管理运作相对比较成熟,代表着当今国际物流业的先进水平,所以了解香港物流业的现状,探讨其发展的历史轨迹,对深圳物流业的发展非常必要。 香港物流业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点优势: 1、优越的地理位置。香港位于欧亚大陆东南部,太平洋与印度洋间航道要冲,优越的地理位置成为香港物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2、优良的深水货柜码头和巨大的海、空运输能力。此外香港的航空货运能力也是遐迩闻名的。香港国际机场的经营与效益遥遥领先于全球航空业界。 3、可靠及有效率的支援行业。香港多年积累的物流管理经验、先进的技术以及成熟的物流管理方案为香港发展物流业打稳了基础。 4、政府实行的不干预政策和开放的自由港。 5、背靠经济增长突飞猛进的祖国大陆,以国内市场作后盾。 二、深圳物流发展的现状及优势 深圳物流业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点优势: 1、优越的地理环境。深圳地理位置优越, 物流基础设施发达, 随着区域经济中心城市功能得到明显提升, 以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为主体的物流基础设施在深圳初步形成, 不但推动了物流业的整体发展, 而且还有利于物流业内部结构的不断升级。 2、良好的经济环境。深圳物流业的发展有赖于良好的经济环境。从外部环境看, 世界经济状况进一步好转。从国内环境看, 中央政府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经济保持较好的发展势头。 3、稳定的政策环境。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物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运营环境。改革开放以来, 深圳率先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基本框架, 为物流业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济运营空间和产业成长条件。 4、蓬勃发展的市场环境。深圳不断地加大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力度, 使现代物流业发展环境越来越好。 三、深港物流合作优势与发展战略 深圳和香港两地物流业的合作,有着经济、体制、政策、设施和技术等方面优势,各自具有建设国际性物流枢纽的有利条件。近年来,深港两地政府在中央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借助CEPA和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之机,积极探索政府在推动物流业合作中的引导作用,努力突破在物流方面存在的制度性障碍,着力改善衔

城市规划思想对城市发展的引导与羁绊—以南京市为例

城市规划思想对城市发展的引导与羁绊 ——以南京市为例 城规一班祁建树 n151002112 【摘要】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是城市内部包括地理、历史、社会、经济、政治、文化、自然生态等诸多因素、诸多矛盾关系交互作用发展变化的外在表现。本文就南京城市空间布局与发展上若干关系问题,提出了探讨意见。 【关键词】空间布局发展;若干关系; 南京未来5年城市总体新格局:“一核两翼三极四城”:一核:主城;两翼:江北新区和东南科技创新示范带;三极:空港、海港和高铁三个枢纽经济区;四城:东山、仙林、溧水、高淳四个副城。未来5年南京的城市格局将发生重要变化,将形成“一核两翼三极四城”的城镇化格局,江北新区被定位为新南京发展的新龙头,将与“东南科技创新示范带”成为主城的腾飞之翼。 相比于当下正热的江北新区概念,东南科技创新示范带可能让人有点陌生。这是指南京市域东南方向北起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西至雨花软件谷的地区,要形成以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麒麟科技创新园、仙林大学城、江宁大学城、软件谷、无线谷、液晶谷、智能电网谷、徐庄软件园、白下高新园区为骨干载体的,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和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攻方向的产业科技创新示范区域。 江北新区将建设江北大剧院、国际会展中心。在国家级江北新区建设方面,将建设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全面推进新区国际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以浦口、高新-大厂、雄州三大组团为中心,构建沿江城镇发展带。强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合理新增学校,新建鼓楼医院江北分院、南医大第四附属医院等医院,做好过江通道免费改革后续工作,规划建设铁路南京北站。推进江北大剧院、城市规划展览馆、国际会展中心等重大公益性项目落地。 根据这一模式进一步提炼出“一疏散、三集中”(即:疏散老城人口、建设向新区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大学向大学城集中)、“一城三区”(即:河西新城、仙林新市区、东山新市区、江北新市区)的城市发展战略,通过这几年贯彻实施这一模式和战略,南京扭转了以老城为中心蔓延发展格局,迈出了多心组团、拉开框架跨越式发展关键性的第一步。几年的实践证明,这一空间布局模式及其战略符合南京的实际,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中应当继续坚持并进一步深化。 “一疏散”与“三集中” 在“一疏散、三集中”发展战略指导下,南京的发展空间拓展到“一城三区”,老城人口过密的状况得到初步缓解,工业、大学、建设逐步向新城、新区集中,一个“以长江为轴”,“结构多元,间隔分布,多中心,开敞式”的都市发展区格局的雏形已经显现。但是在“一疏散、三集中”推进方面仍有不尽人意之处。其一,人口疏散依托的不是就业与消费场所的发展,而是新区住宅开发,致使城市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的怪圈。开始是河西北部,一个睡城,人们住到河西,工作在老城,带来大量交通拥堵,接着蔓延到江宁、仙林,带来新的交通告急,改善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后来又蔓延到江北,带来大桥更大的交通流。大量的交通需求推动着交通建设,交通的改善又刺激着私家车的剧增,引发更多的远距离购房,形成新一轮循环并引发更大的交通流量。其二,在推进上过于依赖市场机制,缺乏有力的整体调控。每年的十大重点工程大部分仍集中在老城,老城的开发强度和建筑密度不降反升,新区建设点多面广、相对分散、支持力度不足,老城人口疏散相对迟缓且随开发建设速率呈波动状态。这些问题的症结说到底都离不开一个关系─即“一疏散”与“三集中”关系的准确把

重庆港口物流优势及劣势

港口经济是以港口为中心, 港口城市为载体, 综合运输体系为动脉, 港口相关产业为支撑, 海陆腹地为依托的一种开放型经济; 或者说是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 由港航、临港工业、商贸、旅游等相关产业有机组合而成的一种区经济, 同时它又是开放经济、流量经济、关联经济和产业经济。十一五期间, 作为全国统筹城乡试验区的重庆经济建设将进入关键时期, 如何加快港口发展, 充分发挥 其龙头作用, 成了重庆港口发展的当务之急。 重庆港口经济现状 重庆水资源较丰富, 全市现有三江( 长江、嘉陵江、乌江) 等136条航道, 航道总里程4 200余公里, 其中长江航道里程679公里, 初步形成了以横穿东西的长江干线为主干、沟通南北的众多支流为基础的呈叶脉状分布的航道网, 能够覆全市70%以上的区、县(市)。洪水期长江可通行4 000吨级船舶, 枯水期可通行1 000吨级以上船舶,嘉陵江和乌江河口段可常年通行1 000吨级船舶。全市港口由主城、万州和涪陵3个枢纽港区和江津、永川、合川、奉节和武隆5个重点港区及其它12个县级港区组成, 拥有运输船舶4 200余艘, 其中货运船舶2 700余艘, 300万载重吨。全市港口年产值约130亿元, 从业人员约12万人 十五期, 全市完成的水运量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同九五期末比较: 十五期 末水运货运量是九五期末的2. 8倍, 年均增长22. 86%; 货运周转量是九五期末的3. 8倍, 年均增长30. 5%; 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是/ 九五期末的7. 3 倍, 年均增长48. 83%; 港口滚装汽车吞吐量是九五期末的6倍, 年均增长40%。2006年完成内河水运货运量4 578万吨, 货运周转量533亿吨公里, 集装箱吞吐量34万TEU, 滚装汽车吞吐量47. 6万辆, 仍然呈高速增长态势。 重庆位于我国中西部地区的结合部、长江上游经济带的核心地区,由长江和嘉陵江环绕东邻鄂、湘,南靠黔,东北角与陕交界,地处我国中西结合部。通过长江黄金水道与沪、宁、汉等城市一线贯通,成渝、襄渝、渝黔、渝怀等电气化铁路

南京历史沿革

?南京城市历史沿革 ? ?2006年03月21日来源: ? 根据最新考古证明,南京地区在30万年前就是人类聚居地;约在公元前6000-4000年,南京地区就出现了原始居民部落;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践命范蠡筑城在今中华门外、秦淮河畔长干里,为南京建城之始,至今已有2470余年的建城史;公元前333年,战国时期楚国在清凉山西的石头山上建金陵邑,由此南京又称金陵。 ? ? ? 吴越楚地图 ? 公元229年,三国时期孙权迁都建业,为南京建都之始;尔后有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五个朝代连续在此建都共272年,史称“六朝”。六朝是南京古代史上一个极盛时期,到南朝梁武帝时,人口总数超过一百万,成为当时江南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朝诗人谢眺描绘南京是“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洲”。

建业城位于淮水北五里,北依鸡笼山(北极阁)和覆舟山(九华山),城周二十里十九步。中心为宫城,外为内城。城市格局为市南宫北,北面内城聚集了宫、仓城以及主要官署等,南面则分布市、手工作坊、居民闾里,为城市经济活动区。 ? ? 孙吴都建康图 ? 公元317年,琅琊王司马睿在此建立东晋王朝,都城名建康。东晋都城大体沿用东吴建业旧城,并在内城外加筑篱栅式外郭城,至成帝咸和七年(公元332年)又重新建成宫城。建康城以宫城为中心,沿南北中轴线规划布局。 宋、齐、梁、陈四朝以建康为都,对都城随时因势作了一些改造,但城市整体格局未发生显著变化。 ? 东晋建康图

? 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隋文帝灭陈,并下令荡平建康城邑宫室,六朝都城300年繁华化作了荒烟蔓草。 ? ? ? ? 隋将州图 ? ? 公元914年,杨吴昇州刺史徐知诰(即后来的南唐皇帝李昪)“始城昇州”,公元937年,南唐正式定都此,改称“江宁府”,南京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此后近千年里它一直是江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南唐都城摆脱了六朝建康城的框架,向南作了迁移,把秦淮河两岸经济富庶区包入城内。该城前依聚宝山(雨花台),后枕鸡笼山,东望钟山,西凭清凉山,规模宏大,周长达二十五里四十四步。城辟东门(大中桥)、南门(中华门)等。宫城位于今洪武路一带,为都城中心。南出宫门就是御街(中华路),这一南北走向线为都城之中轴线。南唐都城为后来宋元时期所沿用。 ?

顺丰快递竞争优势分析

西安财经学院管理学院 学年论文 题目顺丰快递竞争优势分析 姓名学号刘珍 指导教师印玺 专业物流管理 系别信息与物流管理系 西安财经学院管理学院信息与物流管理系 2014年9月 论文提要 随着经济高速发展,我国物流业呈现一片繁荣昌盛景象,其中快递业作为一种先进的邮递和运输服务方式,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社会交流及满足消费者和商家多元化寄递需求,扩大就业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快递行业出现了邮政、顺丰速运、宅急送等众多快递企业,但快递行业众多企业发展都良莠不齐,许多民营快递小企业都存在快件遗失、服务态度恶劣等众多问题,该文将通过对快递行业中发展讯速的顺丰速运公司的竞争优势的分析,希望能对快递行业其他快递企业有所启发,进而促进整个快递行业的又快又好发展。 顺丰快递竞争优势分析 刘珍 摘要:伴随着经济高速发展,我国快递行业呈现一片繁荣昌盛景象,出现了邮政、顺丰速运、宅急送等众多快递企业,但快递行业众多企业发展都良莠不齐,许多民营快递小企业都存在快件遗失、服务态度恶劣等众多问题,本文将通过对快递行业中发展讯速的顺丰速运公司的商业模式经营模式管理模式模式等竞争优势的分析,希望能对快递行业其他快递企业有所启发,促进整个快递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关键字:快递行业顺丰速运竞争优势 1一、引言 (一)论文研究目的 快递行业目前已成为世界经济中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加入WTO之后中国济发展势头良好,投资和国际贸易持续快速增长,快递服务的需求也随之不断长。我国的民营快递服务在促进经济发展、方便社会交流、满足用户多元化需求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民营快递服务中顺丰速运的高速发展尤以引人瞩目,本文将通过对快递行业中发展讯速的顺丰速运公司的竞争优势的分析,希望能对快递行业其他快递企业有所启发,进而促进整个快递行业的又快又好发展。 (二)顺丰速运发展背景 顺丰速递于1993年3月在广东顺德成立。初期的业务为顺德与香港之间的即日速递业务,随着客户的需求增加,顺丰的服务网络延伸到中山,番禺,江门。佛山等地,在1996年,随着客户数量的增加和国内经济的发展,顺丰将网点进一步扩大到广东省以外的城市,至2010年,顺丰的速递服务网络已经覆盖全国32个省,直辖市和港澳台地区,成为中国速递行业民族品牌的佼佼者之一,顺丰速运的经营规模网络覆盖和市场份额仅次于中国邮政公司,排名第二位,而业务量峰值超过中国邮政公司。顺丰速运将经营管理理念定位于:“成就客户,推动经济,发展民族速递业”顺丰不断推出新的服务项目,为客户的产品提供快速安全的流通渠道,帮助客户更好更快的对市场作出迅速的反应和对策。积极调整管理和经营策略,缩短送货周期,提高送货速递,降低了经营成本,也促进了合作者和客户的竞争力。顺丰速递自上而下采用了自建自营的方式建立自己的网络。致力于加强基层的基础建设,统一全国各网点的经营理念,大力推行工作流程标准化,提高设备的科技含量,提高员工的素质和业务技能,为更多的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 顺丰速运竞争对手分析,目前我国的快递市场有三大竞争主体-----邮政、外资快递和其他民营快递企业。EMS其所占份额,从上个世纪80年代的一统天下,已经萎缩到10%以下,但具有政策和网络优势。EMS是传统的国有企业,原直属于国家邮政局,于2006年注册登记为中国邮政集团公司,资本达到800亿元,成为目前国内最大的快递企业。虽然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已经是政企分开,但国家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还是会偏向中国邮政集团公司,这是政策上的优势。另外,由于邮政有着服务普遍性,覆盖面比较广,如能经营得善,也会大大增加其竞争力。所以,将EMS说成是顺丰的死对头是不过分的。同时外资快递也逐渐对顺丰快递产生越来越大的威胁,随着我国加入WTO,根据协定,我国将允许外国在国内设立服务站的独资公司。2005年12月,我国快递市场已完全对外资开放,这对民营快递业冲击很大。顺丰快递递也面临严峻的挑战。我国快递市场目前的形势是国际快递巨头、国营快递和民营快递多方并存的局面,民营快递从诞生就生存于夹缝之中,同时,同行之间也存在内讧。顺丰快递主要依靠它强大的竞争优势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二、顺丰速运的外部环境竞争优势 (一)PEST分析: PEST分别代表四类影响企业战略制定因素:政治的(Political)、经济的(Economical)、社会的(Social)、技术的(Technical)。PEST分析是指影响企业或行业的各种宏观环境因素。 (1) 顺丰成功的政治因素itical) 国家支持快递行业的大力发展,008年1月10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外物流企业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说:物流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的重要部分,现代物流是国家城市化的重要标志,中国正处于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发展现代物流实现流通现代化,是提升我国经济素质的效益、降低成本、服务民生的迫切需要。”关于今后国家对物流业发展的态度,姜增伟说:“十一五发展规划提出,要扩展生产型服务业,并把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作为发展生产型服务业的重要领域。国务院在关于加强发张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中强调,要提升物流现代化和社会化的服务水平,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最近召开的 2

南京城市规划历史变迁介绍

南京城市规划历史变迁介绍 一、南京城市规划历史介绍 南京市是我国四大古都之一、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省会,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江流 域四大中心城市之一。辖10区5县,面积6597平方公里,人口537.44万人;其中市区面积975.82平方公里,人口265.79万人。南京位于长江下游宁镇丘陵区,东距长江出海口300公里,西达荆楚,南接皖浙,北连江淮。境 内江河纵横,低山丘陵起伏,物产丰富,景色壮丽秀美,文物古迹众多,融山、水、城、林于一体。 南京历史悠久,东郊汤山发现的猿人头骨化石,证明30万年前就有古人类生活于此。5-6千年前出现大批 原始村落。南京以北阴阳营聚落为代表的大批古文化遗址属于这一发展阶段。南京地区在夏商二代,未见有城邑的记载。春秋时期南京地处“吴头楚尾”,作为军事前沿,吴、越、楚三国先后建有城邑。最早有记载的城邑是周景王四年(公元前541年)吴在今高淳县固城镇境内设濑渚邑。周元王四年(公元前472年)范蠡筑越城于古长干里 (今中华门外雨花路西),此为南京城区筑城之始,楚灭越,在今清凉山一带(当时长江岸边)建金陵邑,以上城 邑均为军事城堡性质,当时手工业作坊、商市及居民都在城堡之外。至今南京建城历史已达2470余年。南京建都 史自东吴定都建业开始。其后,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南唐、明、太平天国和中华民国,前后十代定都南京共450年。东吴、东晋及南朝的宋齐梁陈,史称六朝时期,都城规划是以“君”为本。都城形制受《周礼》影响,并融合山丘环抱,河湖萦绕散布的自然地形,表现出礼制规划与因地筑城的巧妙结合。 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在江宁府建都,突破了六朝建康以“君”为本的单一功能。都城南移,跨淮立城,包含了秦淮河两岸经济富庶的居民区、商市区,建造坚固宏伟的都城,体现了“造廓以守民”的规划思想。 明朝于洪武十一年(1378年)正式奠都南京,称京师。明南京城为四重环套配置形制。庞大的都城,充分体现了大一统王朝的气势。京城与外郭城垣形态,顺应山峦湖泊、水系等地形限制与旧城制约,是深受管子“城郭不必中规矩”务实思想的体现。宫城部分严格按礼制体系,布局规整,轴线对称。宫城轴线与旧城轴线同时并存,各有分工。 公元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南京,改称天京。此时期城市建设主要有两大内容:一是出于军事需要,改造加固明代城垣,加筑城外营垒。另一是建设天朝宫殿及众多的大小王府,天朝宫殿、各王府及明代建造的七彩琉璃大报恩寺塔均毁于天京陷落前后。 南荒都诚变迁示倉烂 ■■ ■ ■ ? ■ ■■II 曹 图1南京都城变迁示意图 进入近代,1858年《天津条约》南京开埠,加速了南京近代化进程。1917年,孙中山发表《建国方略》, 认为南京“位置乃在一美善之地区,其地有高山,有深水,有平原,此三种天工,钟毓一处,在世界之大都市诚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