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化学期末复习题

普通化学期末复习题
普通化学期末复习题

《普通化学》期末复习题

一、判断题

1、因为H =U+PV ,而理想气体的内能仅是温度的函数,所以理想气体的焓与p 、V 、T 均有关。 ( )

2、体系状态发生变化后,至少有一个状态函数要发生变化 ( )

3、任何循环过程必定是可逆过程。 ( )

4、因为ΔH =Q P ,而H 是状态函数,所以热也是状态函数。 ( )

5、一定量的气体,从始态A 变化到终态B ,体系吸收100 J 的热量,对外作功200 J ,这不符合热力学第一定律 ( )

6、在一个绝热刚性容器中进行一个放热反应,则ΔU=ΔH=0 ( )

7、理想气体的内能和焓只是温度的函数,与体系的体积、压力无关 ( )

8、在定温定压条件下,0>?m r G 的反应一定不能进行。 ( )

9、标准平衡常数的数值不仅与反应式的写法有关,而且还与标准态的选择有关。( )

10、因为ln r m G RT K θ?=-o ,所以r m G θ?是平衡状态时的吉布斯函数变。 ( )

11、某化学反应的m r G ?若大于零,则ο

K 一定小于1。 ( )

12、化学反应的Δr G m θ也可以用来判断反应的方向和限度。 ( )

13、反应CO (g )+H 2O (g )==CO 2(g)+H 2(g),因为反应前后分子数相等,所以无论总压如何变化,对平衡均无影响。 ( )

14、在一定温度压力下,某反应的ΔG >0,所以要选用合适催化剂,使反应能够进行。( )

15、某反应的m r G ?代数值越小,反应自发性越大,反应也越快。 ( )

16、L NaCN 溶液的pH 比相同浓度的NaF 溶液的pH 要大,这表明b K ?(CN -)大于b K ?(F -)。

( )

17、对于吸热反应,升高温度,正反应速度加快,逆反应速度减慢,所以平衡向正反应方向

移动。 ( )

18、在孤立体系中发生任何过程,都有0,0U H ?=?=。 ( )

19、在等温等压下吉布斯函数变大于零的化学变化都不能进行;不可逆过程的G ?都小于零。

( )

20、将L H A c 稀释为L 时,H + 浓度也减小为原来的一半。 ( )

21、在一定温度下,原电池的标准电动势E θ只取决于原电池的两个极,与电池中各物质的

浓度无关。 ( )

22、CaCO 3和CaF 2的sp K θ相近,两者在水中的溶解度(mol·L -1)相近。 ( )

23、氧化还原电对的标准电极电势越高,表示该电对氧化态的氧化能力越强。 ( )

24、原电池电动势与电池反应的书写无关,而标准平衡常数却随反应式的书写而变化。( )

25、氧化还原反应达到平衡时,标准电动势和标准平衡常数均为零。 ( )

26、难溶电解质离子浓度的乘积就是该物质的标准溶度积常数。 ( )

27、已知在一定的温度下,CdCO 3的sp K ?= ×10-12,Cd(OH)2的sp K ?

=×10-14,那么它们在水

中的溶解度(mol/L)关系为CdCO 3>Cd(OH)2。 ( )

28、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正极发生还原反应,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 )

29、同类型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常数θsp K 越小,溶解度S 越小。 ( )

30、在同一能级的轨道中,电子尽先占据不同轨道。 ( ) 二、选择题

1、对于反应PCl 5(g) ═ PCl 3(g) + Cl 2 (g),恒压条件下升高温度,会增大PCl 5的分解率。则判

断该反应为______。

A、吸热反应

B、放热反应

C、无热效应反应

2、已知反应:C2H2(g)+(g)→2CO2(g)+H2O(l)的△r H mθ(1)=– kJ·mol-1

C(石墨)+ O2(g)→CO2(g)的△r H mθ(2)= -kJ·mol-1

H2(g)+(g)→H2O(l)的△r H mθ(3)= – kJ·mol-1

则反应2C(石墨)+H2(g)→C2H2(g)的△r H mθ为kJ·mol-1。

A、B、-228.2 C、114.1 C、-

3、在刚性密闭容器中,有下列理想气体的反应达到平衡:A(g)+B(g)=C(g) ,若在恒温下加

入一定量的惰性气体,则平衡将。

A、向右移动

B、向左移动

C、不移动

D、无法确定

4、如果体系经过一系列变化后,又回到初始终态,则体系的。

A、Q=0, W=0,△U=0,△H=0;

B、Q≠0, W≠0,△U=0,△H=0

C、Q=-W,△U=Q+W,△H=0;

D、Q ≠ -W,△U=Q+W,△H=0

5、H2的燃烧焓等于。

A、H2O(l) 的生成焓

B、H2O(g) 的生成焓

C、零

D、H2O2(g) 的生成焓

6、下列反应中表达式正确的是。

A、Na(s)+1/2 Cl2 (g) = NaCl(s) Δr H mθ=Δf H mθ(NaCl,s)

B、C(石墨) + H2(g) = 1/2 C2H4(g) Δr H mθ=Δf H mθ (C2H4,g)

C、CO(g)+ 1/2 O2(g) = CO2(g) Δr H mθ=Δf H mθ (CO2,g)

D、CH3OH(g) + O2(g) = CO (g) + 2H2O(g) Δr H mθ=Δc H mθ(CH3OH,g)

7、已知反应2NH3=N2+3H2在等温条件下,标准平衡常数为,那么,在此条件下,氨的

合成反应+=NH3的标准平衡常数为。

A、4

B、0.5

C、1

D、2

8、已知下列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1) H 2 (g) + S (s ) = H 2S (g); 1K ?

(2) S (s) + O 2 (g) = SO 2 (g); 2K ?

则反应 H 2(g) + SO 2(g) = O 2(g) + H 2S(g) 的标准平衡常数为______。

A 、12K K ??+

B 、12K K ??-

C 、12K /K ??

D 、12K K ???

9、理想气体化学反应 A(g)=C(g)+D(g),在恒温下增大总压时(改变体积),反应物转化

率 。

A 、增大

B 、减少

C 、不变

D 、不能确定

10、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给定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仅是温度的函数

B 、催化剂不能改变平衡常数的大小

C 、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平衡常数必发生变化

D 、平衡常数发生变化,化学平衡必定发生移动,达到新的平衡

11、已知反应:CuCl 2(s) + Cu(s) = 2CuCl(s) Δr H m θ

=170 kJ·mol-1

Cu(s) + Cl 2(g) = CuCl 2(s) Δr H m θ =-206 kJ·mol-1

则CuCl(s)的Δf H m θ为 kJ·mol-1。

A 、36

B 、18

C 、-18

D 、-36

12、关于功W 符号的判断,下列说法 是准确的。

A 、系统对环境做功,W 为正

B 、环境对系统做功,W 为正

C 、环境对系统做功,W 为负

13、等容热效应Qv 的大小只与 有关。

A 、系统的始态

B 、系统的终态

C 、系统的始态和终态

14、反应CaCO 3 (s) ? CaO (s) + CO 2 (g)的标准平衡常数K ?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等于CO 2 (g)的分压

B 、等于CO 2 (g)的相对分压

C 、与CaCO 3、CaO 和CO 2有关

2m

r

A、增加B2的分压

B、加入催化剂

C、升高温度

D、减小AB的分压

16、在温度T K下,反应CaCO3(s)?CaO(s)+CO2(g)的平衡系统的压力为p,若往该平衡系统

加入CO2(g),当重新达到平衡时,系统的压力______。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可能变大也可能变小

17、某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转化率为25%,当有催化剂存在时,其平衡转化率25%。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18、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主要是因为反应活化能。

A、增大

B、减小

C、不能改变

19、催化剂加入使反应的热效应。

A、增大

B、减小

C、不能改变

20、某反应的速率常数k为min-1,则反应物浓度从mol·L-1变到mol·L-1和浓度从mol·L-1

变到mol·L-1所需时间的比值为

A、10

B、100

C、

D、

21、在描述一级反应特征时,是不正确的

A、c A- t为一直线关系。

B、反应物消耗的百分数相同时所需的时间一样(同一反应)

C、速率常数的单位为(时间)-1

22、一定温度下化学反应体系的反应级数越小,一般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延长______。

A、下降越快

B、下降越慢

C、升高越快

D、升高越慢

23、对两个活化能不同的反应,当温度同样从T1升至T2时,具有活化能高的反应,其反应速率增加的倍数比活化能低的反应增加的倍数。

A、小

B、大

C、一样

2m r A 、增加B 2的分压 B 、加入催化剂 C 、升高温度 D 、减小AB 的分压

25、反应A → 2B 在温度T 时的速率方程为d c A /dt =-k ·c A ,则此反应的半衰期为 。

A 、ln2/k

B 、2ln2/k

C 、k/ln2

D 、k ·ln2 26、在相同浓度的Pb 2+、Ba 2+(均为L )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K 2CrO 4溶液(溶液体积变化忽

略不计),先沉淀的物质是 。已知K sp θ(PbCrO 4)= ×10

-13,K sp θ(BaCrO 4)=×10-10。 A 、PbCrO 4 B 、BaCrO 4 C 、不能确定

27、在BaSO 4饱和溶液中加入BaCl 2稀溶液,产生BaSO 4沉淀,若以SP K θ表示BaSO 4的标准

溶度积常数,则平衡后溶液中( )

A 、12224()()()SP c Ba c SO K θ+-

==

B 、224()()SP c Ba c SO K θ+-?>,224()()c Ba c SO +-=

C 、224()()eq eq SP c Ba c SO K θ+-?=,224()()c Ba c SO +->

D 、224()()SP c Ba c SO K θ+-?≠,224()()c Ba c SO +-<

28、向带有PbCl 2沉淀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NH 4Cl 晶体,则PbCl 2的溶解度将 。

A 、增加

B 、减小

C 、不能确定

29、25℃时,Mg(OH)2的K sp θ为×10

-11,在 · L -1的NaOH 溶液中的溶解度为 。 A 、×10

-9 mol · L -1 B 、×10-9 mol · L -1 C 、×10-7 mol · L -1 D 、×10-5 mol · L -

1 30、将某氧化还原反应组成原电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负极发生还原反应,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B. 负极是还原态物质失去电子,正极是氧化态物质得到电子

C. 氧化还原反应达到平衡时K θ为零

D. 氧化还原反应达到平衡时E θ

为零。

31、对原电池(-)Fe|Fe2+ || Cu2+|Cu (+)随反应的进行,电动势将()

A. 变大

B. 变小

C. 不变

D. 等于零

32、反应: Zn + 2H+ (x mol·dm-3) =Zn2+(1mol·dm-3) + H2(100kPa) 构成的原电池的电动势为,Φθ(Zn2+ / Zn ) =-, 则pH值为。

A、B、2.5 C、D、

33、现有原电池(-)Pt | Fe3+,Fe2+ || Ce4+,Ce3+ | Pt (+),则氧化还原反应为。

A、Ce3+ +Fe3+=Fe2++Ce4+

B、3Ce4+ +Ce=4Ce3+

C、Ce4+ +Fe2+=Fe3++Ce3+

D、2Ce4+ +Fe=Fe2++2Ce3+

34、将下列电极反应中有关离子浓度减小一半,而E值增加的是

A. Cu2+ + 2e = Cu

B. 2H+ + 2e = 2H2

C. I2 + 2e = 2I-

D. Fe3+ + e = Fe2+

35、难溶电解质AgCl(s)在中溶解度最小。

A、mol·L-1的NaCl溶液

B、mol·L-1AgNO3溶液

C、纯水

D、mol·L-1的NaCl溶液

36、下列电对中,若降低pH值,其氧化性改变的是。

A、Fe3+/Fe2+

B、Pb2+/Pb

C、MnO4-/Mn2+

D、Cl2/Cl-

37、下列电池的电动势与氯离子浓度无关的是。

A、(-)Zn| ZnCl2| Cl2|Pt(+)

B、(-)Zn| ZnCl2| KCl| AgCl | Ag(+)

C、(-)Ag | AgCl| KCl| Cl2|Pt(+)

D、(-)Pt | H2 |HCl| Cl2|Pt(+)

38、25 ℃时反应H2(g)+ =H2O 对应的电池标准电动势为E1,则反应2H2O =2H2(g)+ O2所对应的电池的标准电动势E2为。

A、E1 = -2E2

B、E2 = 2E1

C、E2 = -E1

D、E2 = E1

39、已知氧化还原反应:Pb2+(aq)+Sn(s)=Pb(s)+Sn2+(aq),则在c(Pb2+)=·L-1,c(Sn2+)

=·L -1时,反应应向 方向进行。已知Θ?(Pb 2+/Pb )= -,Θ

?(Sn 2+/Sn )= -。

A 、正

B 、逆

C 、不反应

D 、平衡

40、sp K Θ(AgCl) = ×10-10,AgCl 在 mol ·L -1NaCl 溶液中的溶解度(mol ·L -1)为( )。 A 、×10-10 B 、×10-5 C 、 D 、×10-8

41、BaCO 3(sp K Θ= ×10-9)、AgCl(sp K Θ= ×10-10)、CaF 2(sp K Θ= ×10-10) 溶解度从大到小的顺序

是 。

A 、CaF 2>BaCO 3>AgCl

B 、BaCO 3>AgCl >CaF 2

C 、AgCl >CaF 2>BaCO 3

D 、CaF 2>AgCl >BaCO 3

42、有一组成为A 2B 的难溶强电解质,若在水溶液中达沉淀-溶解平衡时c(A +)=x mol·L -1,

c(B 2-)=y mol·L -1,则A 2B 的标准溶度积常数sp K ?

= 。

A 、x 2y

B 、xy

C 、(2x )2y

D 、xy 1/2

43、某溶液中含有·L -1Cd 2+和·L -1Ni 2+混合溶液,当逐滴加入稀NaOH 溶液时,首先生成

沉淀。(已知:142(()) 2.510SP K Cd OH θ-=?;152(()) 2.010SP K Ni OH θ-=?) A 、2()Cd OH B 、2()Ni OH C 、不能确定

44、将下列反应设计成原电池时,不用惰性电极的是 。

A 、H 2 + Cl 2 = 2HCl

B 、2Fe 3+ + Cu = 2Fe 2+ + Cu 2+

C 、Ag + Cl -

= AgCl D 、2Hg 2+ + Sn 2+= Hg 22+ + Sn 4+

45、若计算得到电池反应的电池电动势为负值,表示此电池反应是 。

A 、正向进行

B 、逆向进行

C 、不可能进行

D 、反应方向不确定

46、对于分步沉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被沉淀离子浓度小的先沉淀

B 、沉淀时所需沉淀剂浓度小的先沉淀

C 、溶解度小的物质先沉淀

D 被沉淀离子浓度大的先沉淀

47、某元素A的原子属于第二周期,最外层有7个电子,它属于族,区,属(填金或非金)。

A、VIIA,p区,非金属

B、VIIA,s区,非金属

C、VIA,p区,金属

D、VIA,s区,金属

48、元素甲的外层电子构型为3s23p5,则该元素的未成对电子数、周期、族、区分别

为。

A、1,3,VIIA,p

B、2,3,VIA,p

C、1,3,VIA,p

D、2,3,VIIA,s

49、原子核外电子层结构为3d64S2的原子序数是,该元素位于周期表第周期,第族。

A、25,3,VIII

B、25,4,VIIA

C、26,4,VIIA

D、26,4,VIII

50、下列各组量子数哪个是不合理的。

A、n=1, 1=1, m=0

B、n=3, 1=2, m=1

C、n=2, 1=0, m=-1

D、n=4,1=2,m=-2

51、现有6组量子数:

①n=3, l=1, m=-1 ②n=3,l=0,m=0 ③n=2,l=2,m=-1

④n=2,l=1,m=0 ⑤n=2,l=0,m=-1 ⑥n=2,l=3,m=2

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⑤

B、①②④

C、②④⑥

D、①②③

52、磁量子数m描述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

A、电子能量高低;

B、电子自旋方向;

C、电子云形状;

D、电子云的空间伸展方向;

53、某元素原子基态的电子构型为1s22s22p5,它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A.p区ⅦA族B.s区ⅡA族C.ds区ⅡB族D.p区Ⅵ族

54、鲍林(pauli)原理的要点是。

A .需用四个不同量子数来描述原子中每个电子

B .在同一原子中,不可能有四个量子数完全相同的两个电子存在

C .每一个电子层,可容纳8个电子

D .在一个原子轨道中可容纳自旋平行的两个电子

55、下列各组量子数合理的为 。

A 、(2,1,0,+12)

B 、(3,3,-1,-12)

C 、(3,0,0,0)

D 、(2,0,+1,-1

2)

56、在多电子原子中,轨道能级与 。

A 、n 有关

B 、n ,l 有关

C 、n ,l ,m 有关

D 、n ,l ,m ,m s 都有关

57、不合理的一套量子数(n ,l ,m ,m s )是 。 A 、4,0,0,21+

B 、4,0,-1,2

1- C 、4,3,+3,21- D 、4,2,0,21+ 58、电子排布式电子构型为3d 74s 2的是 。

A 、Mg

B 、Co

C 、S

D 、Al

59、下列离子的电子排布与氩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不同的是 。

A 、Mg 2+

B 、S 2-

C 、K +

D 、Cl -

60、下列各组量子数合理的是 。

A 、n=1, 1=1, m=0

B 、n=2, 1=1, m=1

C 、n=2, 1=0, m=-1

D 、n=2, 1=3, m=2 61、量子力学中所说的原子轨道是指 。

A 、波函数φ(n,l,m,ms )

B 、电子云

C 、波函数φ(n,l,m )

D 、概率密度

62、在薛定谔方程中,波函数ψ描述的是 。

A 、原子轨道

B 、核外电子运动的轨迹

C、几率密度

D、核外电子的空间运动状态

63、当n =4时,m的最大取值应当是。

A、4

B、±3

C、±4

D、+3

64、ClF3分子是分子。

A、极性

B、非极性

C、不能确定

65、某元素A处于周期表第二周期,其原子的最外电子层有5个电子,则由该元素组成的同核双原子分子中未成对电子数为个,该元素原子与H组成化合物AH3时,A原子是以杂化轨道与氢原子1s原子轨道成键,AH3分子的几何形状为。

A、2个,sp3杂化,三角锥形

B、2个,sp2杂化,直线形

C、3个,sp3杂化,三角锥形

66、O2分子间,HF分子间,HCl和H2分子间不存在。

A、色散力

B、诱导力

C、取向力

D、氢键

67、水具有反常高的沸点,是因为分子间存在。

A、色散力

B、诱导力

C、取向力

D、氢键

68、N2分子的有共价键

A、σ键

B、π键

C、σ和π键

69、在分子间的氢键的作用下,物质的熔点和沸点会。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不能确定

70、[Fe(NH3)6]SO4的中心离子的配位数是。

A、4

B、5

C、6

D、7

71、H[PtCl3NH3]的中心离子是,配位数是。

A、[PtCl3NH3]-,4

B、[PtCl3NH3]-,3

C、Cl-,3

D、NH3,1

72、化合物[Co(NH3)4Cl2]Br 的名称是。

A. 溴化二氯四氨钴酸盐(Ⅱ)

B. 溴化二氯四氨钴酸盐(Ⅲ)

C. 溴化二氯四氨合钴(Ⅱ)

D. 溴化二氯四氨合钴(Ⅲ)

73、配合物K3[Fe(CN)5(CO)]中心离子的电荷应为,配位原子为,中心离子的配位数为。

A、+3,CN,6

B、+2,C,6

C、+2,CN,6

D、+2,CO,6

74、已知量子数l=2,m=0,m S=+1/2,则n应为。

A、n≥2

B、n≥3

C、n≥4

D、n≥5

75、已知量子数n=2,m=-1,m S=-1/2,则l=应为。

A、0

B、1

C、2

D、3

76、下列各元素原子的电子分布式写法正确的是。

A、硼(1s)2(2s)3

B、氮(1s)2(2s)2(2p x)2(2p y)1

C、铍(1s)2(2p)2

D、氧(1s)2(2s)2(2p x)2(2p y)1(2p z)1

77、构成非极性PCl3和非极性CCl4分子之间的作用力的是。

A、取向力+色散力

B、诱导力+色散力

C、取向力+色散力+诱导力

D、色散力

78、原子中, 可能存在的原子轨道是。

A、n=1,l=2,m=0

B、n=2,l=1,m=±1

C、n=3,l=3,m=±3

D、n=3,l=2,m=±3

79、下列离子中,外层d轨道达半充满状态的是。

A、Cr3+

B、Fe3+

C、Co3+

D、Cu+

80、在配离子[Ni(CN)4]2-中,中心离子的氧化数和配位数分别是。

A.+3,4 B、+2,4 C、+2,5 D、+2,4

三、计算题

1、在100 kPa 下,某气体从10 dm 3膨胀至16 dm 3,吸热 kJ ,求W 、ΔU 、ΔH 。解; 由题可知该反应为等压反应且Qp= 所以

W = -P ( V 2-V 1 ) = -100KPa (16L - 10L) = -600J

负号说明系统对环境做功

△U=Q+W= Qp + W = -600J= -

△H=Qp= J

答:W = -600J ,△U= -,△H=

2、已知反应 A + B → C +D Δr H m1θ (T)=-40 kJ·mol -1,1K ?

C +

D →

E Δr H m2θ (T)=60 kJ·mol -1,2K ?

计算反应

(1)C + D → A + B

(2)2C + 2D → 2A + 2B

(3)A + B → E 的Δr H m θ (T)、K ?解;已知反应 A + B → C +D Δr H m1θ

(T)=-40

kJ·mol -1

C +

D →

E Δr H m2θ (T)=60 kJ·mol -1

计算反应

(1)C + D → A + B

(2)2C + 2D → 2A + 2B

(3)A + B → E 的Δr H m θ (T)

解: A+B→C+D r m H ?e

(T)= -40 KJ·mol -1 ①

C+D→E r m H ?e

(T)= 60 KJ·mol -1 ②

(1)C+D→A+B 为①式的逆过程,所以

r m H ?e (T)= -r m H ?e (T) ①=40KJ·mol -1,K ?=11K ?

(2)2C+2D→2A+2B 为①式的逆过程的二倍,所以

r m H ?e (T)= -2r m H ?e (T) ①=2×40 KJ·mol -1 =80 KJ·mol -1,K ?=21(K )?

(3)A+B→E 为①+(2)式的和,所以

r m H ?e (T)= r m H ?e (T) ①+r m H ?e (T) ②=-40 KJ·mol -1+60 KJ·mol -1 =20 KJ·mol -1

K ?=12K K ???

3、已知25℃时:

CO 2 (g) H 2O(l) C 2H 5OH(l)

Δf H m θ /kJ·mol -1

Δc H m θ/kJ·mol -

1: (1) 反应25222()3()2()3()C H OH l O g CO g H O l +=+的Δr H m θ(C 2H 5OH ,l)

(2) 求乙醇在25℃时Δf H m θ(C 2H 5OH ,l)解;已知25℃时:

CO 2 (g) H 2O(l) C 2H 5OH(l)

Δf H m θ /kJ·mol

-1 Δc H m θ/kJ·mol -1:

求乙醇在25℃时Δf H m θ(C 2H 5OH ,l)。

解:(1)乙醇的燃烧反应为:

)

,(),(),(3),(2)

(3)(2)(3)(52522222252l OH H C H l OH H C H l O H H g CO H H l O H g CO g O l OH H C m c m f m f m f m r θθθθθ?=?-?+?=?+=+

∴25(,)r m c m H H C H OH l θθ?=?= kJ·mol -1

(2)252225(,)2(,)3(,)(,)f m f m f m c m H C H OH l H CO g H H O l H C H OH l θθθθ?=?+?-?

=- kJ·mol -

1

4、已知下列反应的热效应:

221

2382231 () 393.5/2 285.8/1 (3) ()53+ 4 2219.9/m m m C O CO H kJ mol H kJ mol

C H g O CO H kJ mol

θθθ+=??+=?r 222r 2r ()石墨=-() H + 0.5O = H O(l) =-()H O(l)=- 求:2383()4 ?m C H C H H θ+=?r 石墨=解;已知下列反应的热效应: 221

2382231 () 393.5/2 285.8/1 (3) ()53+ 4 2219.9/m m m C O CO H kJ mol H kJ mol

C H g O CO H kJ mol

θθθ+=??+=?r 222r 2r ()石墨=-() H + 0.5O = H O(l) =-()H O(l)=- 求:2383()4 ?m C H C H H θ+=?r 石墨=

解:(1)×3 + (2)×4-(3)即为所求方程

∴ 1234m m m m H H H H θθθθ??+?-?r r r r =3=- kJ/mol

5、1000K 时,将 molSO 2与 molO 2充入容积为密闭容器中。平衡时有 mol SO 3生成。计算反应:2SO 2 (g) + O 2 (g) = 2SO 3 (g)在1000K 时的平衡常数K θ。解; 2SO 2 (g) + O 2 (g) ? 2SO 3 (g)

起始物质的量(mol ): 1 1 0

变化量(mol ): -2x -x 2x =

平衡物质的量(mol ): 1-2x 1-x

即:

平衡时的分压: 0.15/RT V ? 0.575/RT V ? 0.85/RT V ?

则:220.85/[]0.15/0.575/[]RT V P K RT V RT V P P θθθθ?=???,解得:K θ=

6、时,K Θ(HAc )=×10-5,求 mol ·L -1 HAc 溶液中的H +、Ac -的浓度、溶液的PH 值及HAc 的解离度α。解;解:设达到平衡时溶液中的c(H +)为xmol ·L -1

HAc= H + + Ac -

起始浓度/mol ·L -1 0 0

平衡浓度/mol ·L -1 x x

代入HAc 解离常数表达式:

K Θ(HAc )=)

()()(HAc c Ac c H c eq eq eq -+?=x x -10.02=×10-5 ∵ c/ K a Θ > 500(c 为HAc 的起始浓度),则≈

于是 10

.02

x =c α2=×10-5 解得: x=51076.110.0-??=×10-3

即 c(H +)=c(Ac -)=×10-3 mol ·L -1

pH=-lgc(H +)=-lg ×10-3)=

α=10

.01033.13

-?×100%=%

7、计算时 mol·L -1的NH 3·H 2O 溶液的pH 值。θK (NH 3·H 2O)=

510-解;解: (1)∵ ()500b b

c c OH c K K ??->=?, =5108.11.0-??

=×10

-3 mol/L

∴ PH =14 + lgc (OH -)=

8、在 mol ·L -1的HAc 溶液中,加入固体NaAc ,使其浓度达到 mol ·L -1(假设加入

NaAc 后溶液的体积不变)。求加入NaAc 后,溶液的pH 值和HAc

的解离度。已知K Θ(HAc)=×10-5.解;解:加入NaAc 后,设HAc 解

离了x mol ·L -1。

HAc = H + + Ac -

起始浓度/mol ·L -1 0

平衡浓度/mol ·L -1 x +x

K Θ(HAc)=x

x x -+10.0)20.0(=×10-5 ∵c/ K Θ>500,加之同离子效应,解离量更小,

∴+x ≈,≈

解得:x=×10-6

C’(H +)=×10-6 mol ·L -1 pH ’= α’=×10-3 %

9、 dm 3 mol/dm 3的氨水和 dm 3 mol/dm 3的NH 4Cl 混合,求混合溶液的PH 值。已知

3,b NH K e =×10-5。解;解:混合后,30.0200.600.0200.010

NH C ?=+= mol·md -3 40.010 1.80.0200.010

NH CL C ?=+= mol·md -3 3,C()pH=14p + lg

C()b NH K e 弱碱-共砈酸=14+lg (×10-5)+lg ()=

10、在1 L c(HAc)= mol ·L -1的溶液中加入 mol NaAc ·3H 2O 晶体,求pH 值。解;解: pH

= pK a Θ-lg 弱酸盐)

(弱酸)(c c =-lg ,a HAc K θ-lg c c(-(HAc )Ac )=-lg 0.200.35

=5

11、在 mol/L FeCl 3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含有 mol/L NH 3·H 2O 和 mol/L NH 4Cl 的混合溶液,问能否产生Fe(OH)3沉淀。已知:K sp Θ[Fe (OH )3]=×10-39

解;解:由于等体积混合,所以各物质的浓度均减少一倍,即

C(Fe 3+)=2=L C(NH 4Cl)=2=L

C(NH 3·H 2O)=2=L

设c(OH -)为xmol/L ,则有:(()c(b c c OH K θ-=g 碱)共轭酸)

= ×10-6mol/L Q c =c(Fe 3+)·c 3(OH -)=×10-2××10-6=×10-19> K sp Θ[Fe (OH )3]

∴ 有Fe(OH)3沉淀生成。

12、计算Mg (OH )2 在水中的溶解度及溶液的pH 值。解;解:设Mg (OH )2 的溶解度为s ,则:

{}2

23()()4eq eq sp K c Mg c OH s θ+-=?==×10-12 解得 s =(×10-12/4)1/3=×10-4 mol·L -1

P H =-lgc(H +)=14-P OH =14+lg (2s )=

13、计算出c(Cl -)=c(CrO 42-)=L 的溶液中,加入AgNO 3谁先沉淀。已知Ksp θ(AgCl)=×10-10;

Ksp θ( Ag 2CrO 4)= 9×10-12

解解:根据溶度积规则,可分别计算出c(Cl -)=c(CrO 42-)=L 的溶液中,生成AgCl 和Ag 2CrO 4

沉淀所需的Ag +的最低浓度。

AgCl: c 1(Ag +)min=)

()(-Cl c AgCl K sp θ=210100.11056.1--??=×10-8 Ag 2CrO 4: c 2(Ag +)min=)()

(2442-CrO c CrO Ag K sp θ=21210

0.1100.9--??=×10-5 可见,在Cl -和CrO 42-等浓度共存的条件下,c 1(Ag +)min 《c 2(Ag +)min ,因此,AgCl 较Ag 2CrO 4先沉淀出来。

14、计算298K 时,AgCl 在L NaCl 溶液中的溶解度,并与其在纯水中的溶解度作比较。

已知K s Θ(AgCl)=×10-10。解;解:(1)设AgCl 在LNaCl 溶液中的溶解度为smol/L 。 AgCl(s) ? Ag + + Cl -

平衡浓度/mol/L s s+

K s Θ(AgCl)=c(Ag +)·c(Cl -)=s(s+=×10-10

∵ AgCl 的溶解度很小,再加上同离子效应,故可采用近似计算:

+s ≈

解得 s =×10-8 mol/L

(2)纯水中, AgCl(s) ? Ag + + Cl -

平衡浓度/mol/L s s

K s Θ(AgCl)=c(Ag +)·c(Cl -)=s ×s =×10-10

解得 s =×10-

5 mol/L

15、将下列反应组成原电池( K ):

3222()2()()2()I aq Fe aq I s Fe aq -+++=+,

已知:已知:32(/)Fe Fe θ?++= V ,2(/)I I θ?-= V

(1)写出该反应的原电池符号;

(2)计算原电池的E θ;

(3)若c (I -

)= mol/L ,c (Fe 3+)=0.1 c (Fe 2+),计算原电池的电动势;解;解:

(1) 原电池的图示为:2()|()|()I Pt I s I a ---┆┆3232()()|()Fe Fe Fe a Fe a Pt +++++,(2)

322(/)(/)E Fe Fe I I θθθθθ????++-+-=-=- =-

= V

(3)0.0592lg E E Q n θ=-

=22

322

0.0592[()]lg 2[()][()]c Fe E c Fe c I θ++--? =()θθ??+

--222220.0592[()]lg 2[0.1()][0.01]c Fe c Fe ++-? =

16、判断标准状态下反应的方向:23Ag Fe

Ag Fe ++++=+ 已知:32(/)Fe Fe θ?++= V, (/)Ag Ag θ?+= V

解;解:

32(/)(/)E Ag Ag Fe Fe θθθθθ????++++-=-=- =-= > 0

所以,反应向正方向进行。

17. 将下列反应组成原电池( K ):232()2()2()2()Cl g Fe aq Cl aq Fe aq +-+

+=+

(完整版)初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初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班别姓名学号成绩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把正确答案序号填入下表。每小题2分,共4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分子是不断运动的B.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 C.分子具有一定的质量D.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 2.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汽油挥发 B. 矿石粉碎 C. 蜡烛燃烧 D. 铜丝弯曲 3.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A. 镁条 B. 红磷 C. 木炭 D. 铁丝 4.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 O B. Si C. Fe D. Al 5. 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A. 氧化铜 B. 空气 C. 氢气 D. 氯化钾 6. 称量固体药品时,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A. 托盘天平 B. 玻璃棒 C. 酒精灯 D. 温度计7.在饮用水中添加含钙、镁、锌、硒的矿物质,可以改善人体营养,增强体质。其中“钙、镁、锌、硒”是指( ) A.分子B.原子C.离子D.元素 8.某同学做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方法如下图所示,其中不合理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C.硫在氧气中燃烧D.蜡烛在氧气中燃烧 9.为形象展示水分解的微观过程,某同学制作了一些模型,表示相应的微观粒子。其中表示水分解过程中不能再分的粒子是()

①② ③ A.B.C.D. 10.右图是老师放置在实验桌上的三瓶无色气体,它们可能是H2、O2、CO2。下列关于这三种气体的鉴别方法中,不正确 ...的是() A.根据瓶③倒置,可判断瓶③存放的是H2 B.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入①中,若复燃,则存放的是O2 C.用点燃的木条伸入②中,若火焰熄灭,则存放的是CO2 D.向②中加入少量蒸馏水,若变为红色,则存放的是CO2 11.下列关于稀有气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曾被称为惰性气体B.都不能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C.都是无色无味气体 D.稀有气体有广泛的用途 12.宣传科学,揭露伪科学,是中学生的义务。从科学的角度分析,下列信息中合理的是( ) A.燃放鞭炮,能驱鬼降魔,对空气不会造成污染 B.某机构声称发明了一种催化剂,可使水变成燃油 C.普通的水由“大师”点化便成为“圣水”,饮之可逢凶化吉 D.原子弹的爆炸,是利用了原子核变化时放出的巨大能量 13、下列图示中的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14.三聚磷酸钠(Na5P3O10)过去常用作洗衣粉的辅助剂,我国部分省市为防止水体富营养化已止销售和使用含磷洗衣粉。在Na5P3O10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 A.+3 B.+4 C.+5 D.+6 15.下列有关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叙述,错误的是() A.装有高锰酸钾的试管,在加热时试管口要略向上倾斜 B.实验前要检查气体发生装置的气密性 C.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在实验完毕后,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D.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盖上玻璃片并正放在桌面上 16.据新华社报道,今年4月15日,重庆天原化工厂连续发生氯气(Cl2)泄漏,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随后冷凝器中的氯化氮(NCl3)发生多次爆炸。该事件导致多人中毒、伤亡,15万人被疏散,造成 重大损失。从化学角度看,下列说法中,不符合科学性 ......的是( ) A.氯气是一种有毒的气体 B.三氯化氮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 C.三氯化氮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D.化工厂不应建在人口密集的居民区

(完整word版)精细化学品化学复习题..

第一章概论 1. 精细化学品的特点有哪些? 生产量不大;制造技术高;应用需要专门的知识;产品的市场寿命短、更新快;附加值高。 2. 精细化工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1)具有特定的功能和实用性特征。 (2)技术密集程度高。 (3)小批量,多品种。 (4)生产流程复杂,设备投资大,对资金需求量大。 (5)实用性、商品性强,市场竞争激烈,销售利润高,附加值高的特点。 (6)产品周期短,更新换代快,多采用间歇式生产工艺。 3. 精细化学品的定义:能增进或赋予一种产品以特定功能,或本身拥有特定功能的小批量、高纯度的化学品 4. 精细化工产品的门类:日本:30类;美国:38类;我国:11类 1.农药; 2.染料;3.涂料(包括油漆和油墨);4.颜料;5.试剂和高纯品;6.信息用化学品(包括感光材料、磁性材料等);7.食品和饲料添加剂;8.黏合剂;9.催化剂和各种助剂;10.化学原料药和日用化学品;11.功能高分子材料 5. 助剂又分为: 印染助剂、塑料助剂、橡胶助剂、水处理剂、纤维抽丝用油剂、有机抽提剂、高分子聚合物添加剂、表面活性剂、农药用助剂、混凝土添加剂、机械及冶金用助剂、油品添加剂、炭黑(橡胶制品的补强剂)、吸附剂、电子用化学品、造纸用化学品及其他助剂等19个门类。 第二章基础理论 6. 物质间的溶解与共混规律有哪些? 一、极性相似相溶 聚合物与溶剂的化学结构和极性相似时,两者是相互溶解的。 二、溶解度参数相等相溶 内聚能,内聚能密度,溶解度参数。非(弱)极性高分子材料,它与某一溶剂的溶解度参数相差不超过1.5时便相溶。 三、溶剂化原则 溶剂-溶质间作用力大于溶质间作用力时,溶质将发生溶解,含亲电基团的高分子易和含亲核基的溶剂相互作用而溶解。 四、混合溶剂原则 混合溶剂具有协同作用和综合效果。 7. 表面活性剂的定义:加入很少量即能显著降低溶剂(一般为水)的表面张力,改变体系界面状态、从而产生润湿、乳化、起泡、增溶等一系列作用(或其反作用),以达到实际应用要求的一类物质。 8. 表面活性剂的特点有哪些? 表面活性剂是一类具有双亲性结构的有机化合物。亲水基:易溶于水,具有亲水性质。亲油基:易溶于油,具有亲油性质 9. 表面活性剂的作用有哪些?可以起乳化、分散、增溶、润湿、发泡、消泡、保湿、润滑、洗涤、杀菌、柔软、拒水、抗静电、防腐蚀等一系列作用

环境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华南农业大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 一填空题(14*1.5’=21’) 1.对于生物来说,任何物质包括机体需要的宏量和微量元素,只有 时才是有益的。过量和不足对生物都会引起危害,这就是化学物质的生物效应。 2.积聚膜的粒子不易被干、湿沉降去除,其归宿主要是。3如果在光化学系统的初级过程中,激发态分子分解产生了后,可引发进一步的暗反应。 4在大气污染物的颗粒物中,可吸入颗粒物的粒径范围是< μm。 5在水环境中,溶质离子以的形式与胶体物质进行作用,从而被吸附的过程被称为专性吸附。 6多氯代二苯并二恶英和苯并a芘的化学结构式分别为 和。 7 水中含有机质的固体物质对溶解在水中的憎水有机化合物的吸附特征 是。8从根系和叶片吸收的F最终会积累在植物的部位。 9一般地,砷酸盐的沉积量与水中磷酸盐含量成比例关系。 10生物转化和是多氯联苯的主要转化过程,随取代的氯原子数目的增加,降解和转化都会越来越难。 11 氟对牙齿和骨骼的形成与结构均有很重要的功能,因在牙齿中会形成, 在牙齿表面形成坚硬的保护层,但摄入过量的氟化物会出现症状。 12 在常规的简单化学沉淀物中,以各类金属离子的形态沉淀的溶度积最低,常用来去除污水中的重金属。 13 硒是人体必须的营养元素,原因是 。 14 环境激素的阻碍对象主要是,它可能抑制该类物质合成过程中某些酶的活性,使酶的功能丧失,致使该类物质不能合成。

二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或多个正确答案的代码,填入括号中。(10*1.5’=15’) 1 以下关于气溶胶粒子的三模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爱根核模的粒径小于2.5μm, 积聚模的粒径为2.5~10μm, 粗粒子模的粒径为大于10μm; B爱根核模的粒径小于0.05μm,积聚模的粒径为大于2μm, 粗粒子模的粒径为0.05~2μm; C爱根核模的粒径为0.05~2μm, 积聚膜的粒径小于0.05μm, 粗粒子模的粒径为大于2μm; D爱根核模的粒径小于0.05μm, 积聚模的粒径为0.05~2μm, 粗粒子模的粒径为大于2μm; 2 对流层大气中最重要的吸光物质是( ) A. NO2 ; B. O3; C. HCHO; D. HNO2 ; E. SO2; F. ROOR’. 3 SO 2被氧化成SO 3 形成酸雨的方式主要有() A.SO 2 的气相氧化; B.SO 2 的间接光氧化; C.微生物氧化; D.SO 2 的液相氧化; 4若水体中的酸碱度只是以碳酸和碳酸盐构成,则关于酸度可表示为下式( ) A酸度[ CO 32 -]+[HCO 3 -]+[ OH-]-[H+] B. 酸度=2[H 2 CO 3 ]+[HCO 3 -]+[H+]-[ OH-] C酸度=2[ CO 32 -]+[HCO 3 -]+[ OH-]-[H+] D. 酸度= [H 2 CO 3 ]+[HCO 3 -]+[H+]-[ OH-] 5 重金属污染最大的一个特点是( ) A. 会在生物体内蓄积富集; B.毒性大,污染严重; C. 不能被降解而消除; D.迁移转化的形式多种多样. 6 以下元素已经证实属于会干扰内分泌的环境激素包括() A.Cd; B. Cr; C. Pb; D. Hg; E. Cu. 7当亨利常数在下列哪个范围内,挥发作用受液相控制()。 A. K H > 1.013*102 Pa·m3/mol ; B. K H > 1.013 Pa·m3/mol ; C. K H <1.013*102 Pa·m3/mol; D. K H < 1.013 Pa·m3/mol。

初中化学《 化学与生活 》试题及答案解析

初中化学《化学与生活》试题 1.下列物质中,属于合成纤维的是() A.棉花B.涤纶C.羊毛D.蚕丝 2.人体缺乏下列哪种元素会引起甲状腺疾病() A.钙B.铁C.锌D.碘 3.下列食物中能提供丰富蛋白质的是() A.大米B.鸡蛋C.苹果D.菠菜 4.下列有关材料的说法的是() A.不锈钢是金属材料B.保鲜膜属于塑料 C.棉花、蚕丝属于合成纤维D.玻璃钢是复合材料 5.下列有关油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各种油脂都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B.葡萄糖不能转化为人体内的脂肪 C.汽油、煤油、菜籽油、花生油都属于油脂 D.洗发剂洗去头发上的油脂不属于乳化现象 6.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B.消防队员用水降低可燃物的温度来灭火 C.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能去除餐具上的油污 D.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的硬度小 7.“健康饮食、均衡营养”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 ①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和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每天需要较多的蛋白质.如图物质中富含蛋白质的有(填字母). ②“食品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你认为下列认识不科学的是(填字母). A.任何食品都不可以使用食品添加剂 B.霉变的大米、花生,即使经过蒸煮也不能食用 C.含钙、锌的奶粉有利于补充人体所需的常量和微量元素 D.用亚硝酸钠代替食盐来腌渍食品

8. “科技创新、材料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①“辽宁号”航母的服役举世瞩目.钢铁是制造航母的主要材料,它易与空气中的水、等发生反应而锈蚀,请你列举一种防止钢铁锈蚀的方法. ②可降解塑料的问世,既方便了生活,又减少了“白色污染”.塑料属于材料(填“复合”或“合成”). 9.下列对部分化学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化学与生活B.化学与环境 ①生活中常用加热煮沸的方法软化硬水 ②用燃烧的方法区分羊毛和涤纶 ③干冰用于人工降雨①焚烧植物秸秆不会造成空气污染 ②PM2.5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之一 ③含磷洗涤剂的使用会导致水污染 C.化学与安全D.化学与健康 ①炒菜油锅着火可以用锅盖盖灭 ②在室内放一盆水,可防止煤气中毒 ③夜间发现液化气泄漏开灯寻找泄漏源①人体缺铁会引起贫血 ②用甲醛的水溶液浸泡海产品保鲜 ③食用蔬菜和水果来补充维生素 A.A B.B C.C D.D 10.下列用品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 A.不锈钢B.保鲜膜C .棉纱线D.锥形瓶 11.加油站应张贴的标志是() A.B.C.D. 12.营养素对人类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大量食用高脂肪、高糖类的食物不会使人发胖 B.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对蛋白质的需求比成年人少 C.骨质疏松的中老年人饮食中应增加含铁量丰富的食物 D.人体内的各种代谢和生理活动都离不开水,炎热的夏天更要及时补充水分 13.下列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对除杂的认识B.食品安全 ①用稀硫酸出去Zn中混有的Ag ②用灼烧的方法出去Fe2O3中混有的C ③用碳酸钙出去CaCl2溶液中的HCl ①霉变的大米洗净烧熟后可以食用 ②利用甲醛水溶液浸泡水产品防腐 ③补充维生素A防止夜盲症 C.对现象的认识D.化学学科的价值 ①花香四溢,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②红磷燃烧,有大量白雾产生①研制高效低毒农药,保障粮食生产 ②开发新型材料,改善人类生存条件

最新初三化学下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最新初三化学下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一】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S—32Zn—65 一、我会选择(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2分) 1.南昌大学研究人员发现,用2%的小苏打漱口能有效预防口腔黏膜糜烂溃疡的发生或修复原有口腔黏膜的损伤。小苏打属于(A) A.盐B.酸C.碱D.有机物 2.有句谚语“每天一个苹果,医生远离我”,苹果主要能为人体提供的营养素是(B) A.油脂B.维生素C.蛋白质D.无机盐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D) A.量取液体时读数B.稀释浓硫酸C.过滤D.酸碱中和 4.(2018?贵港)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中正确的是(B) A.混合物:煤、石油、冰水共存物 B.有机物:甲烷、乙醇、葡萄糖 C.复合肥料:尿素、*钾、氯化铵 D.合成材料:合金、合成橡胶、合成纤维 5.为了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人体不同器官的体液具有不同的酸碱性。根据下表可知,在正常情况下(B) 体液唾液胆汁胰液

pH6.6~7.17.1~7.37.5~8.0 A.人体的唾液一定呈酸性B.人体的胆汁一定呈碱性 C.人体的胰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D.酚酞试液可精确测得以上体液的pH 6.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 A.小木棍蘸取浓硫酸一段时间后,小木棍变黑 B.*铵固体溶于水后,溶液的温度几乎不变 C.氢氧化钠固体久置于表面皿上,无明显现象 D.尿素和熟石灰混合研磨,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7.推理是学习化学的科学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B) A.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锈蚀,所以金属在潮湿的空气中都容易锈蚀 B.酸溶液的pH<7,常温下测得某溶液的pH=3,所以该溶液一定是酸性的 C.有机物中都含有碳元素,所以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D.CO2溶于水后能跟酸一样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CO2是酸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向酸性土壤里撒熟石灰,可调节土壤的pH B.推广加碘盐是为了预防胃酸过多 C.钢铁在干燥的环境中比在潮湿的环境中更容易被腐蚀

环境化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环境化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环境问题:人类各种活动或自然因素作用于环境而使环境质量发生变化,由此对人类的生产、生活、生存与持续发展造成不利影响的问题称为环境问题。 2、环境污染:由于人为因素使环境的构成或状态发生变化,环境素质下降,从而扰乱和破坏了生态系统和人们的正常生活和生产条件,叫做环境污染。 3、富营养化:是指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它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它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 4、分配系数:非离子性有机化合物可以通过溶解作用分配到土壤有机质中,并经过一段时间达到分配平衡,此时有机化合物在土壤有机质和水中的含量的比值称为分配系数。 5、标化分配系数:达分配平衡后,有机毒物在沉积物中和水中的平衡浓度之比称为标化分配系数。 6、辛醇-水分配系数:达分配平衡时,有机物在辛醇中的浓度和在水中的浓度之比称为有机物的辛醇-水分配系数。 7、生物浓缩因子:有机毒物在生物体内浓度与水中该有机物浓度之比。 8、亨利定律常数:化学物质在气——液相达平衡时,该化学物质在在水中的平衡浓度和其水面大气中的平衡分压之比。 9、水解常数:有机物在水中水解速率与其在水中浓度之比称为水解常数。 10、直接光解:有机化合物本身直接吸收太阳光而进行分解反应。 11、敏化光解:腐殖质等天然物质被光激发后,将激发的能量转移给有机化合物而导致分解反应。

12、光量子产率:进行光化学反应的光子占吸收总光子数之比称为光量子产率。 13、生长代谢:微生物可用有机化合物(有机污染物)作唯一碳源和能源从而使该化合物降解的代谢。 14、共代谢:某些有机污染物不能作为微生物的唯一用碳源和能源,须有另外的化合物提供微生物的碳源和能源,该化合物才能降解。 15、生物富集(Bio-enrichment):指生物通过非吞食方式(吸收、吸附等),从周围环境(水、土壤、大气)中蓄积某种元素或难降解的物质,使其在机体内的浓度超过周围环境中浓度的现象。 16、生物放大(Bio-magnification):同一食物链上的高营养级生物,通过吞食低营养级生物富集某种元素或难降解物质,使其在机体内的浓度随营养级数提高而增大的现象。 17、生物积累(Bio-accumulation) :指生物从周围环境(水、土壤、大气)和食物链蓄积某种元素或难降解物质,使其在机体中的浓度超过周围环境中浓度的现象。 18、半数有效剂量(ED50)和半数有效浓度(EC50):毒物引起一群受试生物的半数产生同一毒作用所需的毒物剂量和毒物浓度。 19、阈剂量:是指长期暴露在毒物下,引起机体受损害的最低剂量。 20、最高允许剂量:是指长期暴露在毒物下,不引起引起机体受损害的最高剂量。 15、基因突变:指DNA中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发生改变。包括碱基对的转换、颠换、插入和缺失四种类型。 16、遗传致癌物:1)直接致癌物:直接与DNA反应引起DNA基因突变的致癌物,如双氯甲醚。 2)间接致癌物(前致癌物):不能直接与DNA反应,需要机体代谢活化转变后才能与DNA反应导致遗传密码改变。如二甲基亚硝胺、苯并(a)芘等。

高中化学选修1《化学与生活》模块考试试题1

《化学与生活》模块考试试题 考生须知: 1、全卷分试卷Ⅰ、Ⅱ和答卷Ⅰ,试卷共6页,有3大题,27小题,满分为100分。考试 时间为70分钟。 2、本卷答案必须做在答卷Ⅰ、Ⅱ的相应位置上,做在试卷上无效。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数据:H-1,C-12,N-14,O-16, Al-27,Cl-35.5, Fe- 56, Ba=137, Na=23, S=32,Mg-24 试卷Ⅰ 一、选择题(本题有22小题,每小题3分,共66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 空气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重要资源。为改善空气质量而启动的“蓝天工程”得到了 全民的支持。下列措施不属于 ...“蓝天工程”建设的是 A.推广使用燃煤脱硫技术,防治SO2污染 B.实施绿化工程,防治扬尘污染 C.研制开发燃料电池汽车,消除机动车尾气污染 D.加高工厂的烟囱,使烟尘和废气远离地表. 2.石油是一种重要能源,人类正面临着石油短缺、油价上涨的难题。下列解决能源问 题的方法不当的是 A.鼓励个体企业加快煤炭的开采 B.研究和开发利用太阳能 C.建造水电站开发水利资源 D.开发种植可再生能源 3. 铝和氧化铁在高温下的反应中,铝是 A.氧化剂 B.还原剂 C.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 D.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4.含有下列质量的物质,其物质的量最多的是 A.8 g O2 B.11 g CO2 C.1 g H2 D.4.5 g H2O 5.与酸碱均可以反应,并且均有气体生成的是: A. NaHCO3 B. Al C.Al(OH)3 D.Mg 6..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A.澄清的石灰水与稀盐酸反应Ca(OH)2 + 2H+ === Ca2+ + 2H2O B.钠与水的反应Na + 2H2O === Na+ +2OH-+ H2↑ C大理石于醋酸的反应CaCO3 + 2CH3COOH === Ca2+ + 2CH3COO- +CO2↑+ H2O D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Cu + Ag+ === Cu2+ + Ag 7、下列实验操作中,仪器使用不正确的是 A、熄灭酒精灯用灯帽盖灭 B、加热烧杯时垫石棉网 C、制取乙烯时,温度计插入混合液中 D、在量筒中稀释浓硫酸、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A、32g氧气所含电子数目为16N A B、常温常压下,0.5 mol氦气含有的原子数为N A C在常温常压下,11.2 L CH4含有的分子数为0.5N A、 D、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的原子数目都为N A 9、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其pH大于7的是 A、KNO3 B、NH4NO3 C、Na2SO4 D、Na2CO3 10、下列物质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A、醋酸 B、氨气 C、氯气 D、酒精 11、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考试 试题及答案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期中检测题一 本检测题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成语是中华民族语言的瑰宝,下列成语中蕴含着化学变化的是() A.木已成舟 B.火上烧油 C.量体裁衣 D.滴水成冰 2、“分子足球”C60发现之后不久,科学家相继又发现另一种“分子足球”N60。一定条件下N60中积累的巨大能量会在一瞬间释放出来,是未来的火箭燃料。则N60属于() A.混合物 B.化合物 C.金属单质 D.非金属单质 3、下列不属于化合反应,但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B.酒精在空气中燃烧 C.水通电时分解生成氧气和氢气 D.由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 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5、下列关于水的叙述不正确 ...的是() A.水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 B.煮沸能降低水的硬度 C.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D.电解水时负极产生氧气 6、在治理城市空气污染中所采取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A.焚烧落叶 B.增加绿地面积 C.减少用煤作燃料 D.汽车改用清洁燃料 7、人的生存离不开空气。右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其中R指的是()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8、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石墨棒做干电池电极 B.氧气供给呼吸 C.厨房用的铝锅 D.铜用于制造导线 9、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

A.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 B.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化合物 C.一定是纯净物 D.一定是一种单质 10、高锰酸钾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氯酸钾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分别取等质量的这两 种物质制取氧气,制得氧气的质量是() A.高锰酸钾多于氯酸钾 B.氯酸钾多于高锰酸钾 C.两种物质放出氧气的质量相等 D.无法比较 11、下列化合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最高的是() 12、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下列对水的认识正确的是() A.在河水中加入明矾可除去所有杂质 B.电解水的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C.水有自净能力,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可任意排放 D.蒸馏、煮沸都能够降低水的硬度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氢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液态氢气是蓝色的 C.氢气难溶于水 D.同条件下氢气的密度约是氧气密度的1/14 14、用“”和“”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微观示意图能表示化合物的是() 15、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A.银 Hg B.氖气 Ne2 C.氧化铝 Al2O3 D.氯化铁 FeCl2 16、下图是钠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钠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钠的原子序数为11 B.钠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 C.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D.化学反应中,钠原子易得电子 17、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化学工艺学试卷及答案

化学工艺学试卷及答案

化学工艺学试卷(两套) 一、选择题(2分/题) 1.化学工业的基础原料有( ) A石油 B汽油 C乙烯 D酒精 2.化工生产中常用的“三酸二碱”是指( ) A硫酸、盐酸、硝酸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钾 B硫酸、盐酸、磷酸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钾 C硫酸、盐酸、硝酸和氢氧化钠、碳酸钠 D硫酸、盐酸、磷酸和氢氧化钾、碳酸钾 3.所谓“三烯、三苯、一炔、一萘”是最基本的有机化工原料,其中的三烯是指( ) A乙烯、丙烯、丁烯 B乙烯、丙烯、丁二烯 C乙烯、丙烯、戊烯 D丙烯、丁二烯、戊烯 4.天然气的主要成份是() A乙烷 B乙烯 C丁烷 D甲烷 5.化学工业的产品有( ) A钢铁 B煤炭 C酒精 D天然气 6.反应一个国家石油化学工业发展规模和水平的物质是( ) A石油 B乙烯 C苯乙烯 D丁二烯 7.在选择化工过程是否采用连续操作时,下述几个理由不正确的是( ) A操作稳定安全 B一般年产量大于4500t的产品 C反应速率极慢的化学反应过程 D工艺成熟 8.进料与出料连续不断地流过生产装置,进、出物料量相等。此生产方式为( ) A间歇式 B连续式 C半间歇式 D不确定 9.评价化工生产效果的常用指标有() A停留时间 B生产成本 C催化剂的活性 D生产能力 10.转化率指的是( ) A生产过程中转化掉的原料量占投入原料量的百分数 B生产过程中得到的产品量占理论上所应该得到的产品量的百分数 C生产过程中所得到的产品量占所投入原料量的百分比 D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的收率 11.电解工艺条件中应控制盐水中Ca2+、Mg2+等杂质总量小于( ) A 10μg/L B 20mg/L C 40μg/L D 20μg/L 12.带有循环物流的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单程转化率的统计数据()总转化率的统计数据。 A大于 B小于 C相同 D无法确定 13.()表达了主副反应进行程度的相对大小,能确切反映原料的利用是否合理。 A转化率 B选择性 C收率 D生产能力 14.三合一石墨炉是将合成、吸收和()集为一体的炉子。 A 干燥 B 蒸发 C 冷却 D 过滤 15.转化率X、选择性S、收率Y的关系是() A Y=XS B X=YS C S=YX D以上关系都不是 16.化工生产一般包括以下( )组成

环境化学试题及答案大全

《环境化学》(A ) 评阅人 复查人签名 合分人签名 一.填空(每空1分) 1.环境问题是在 工业化 过程中产生的,具体原因包括污染物 排放 和过度开发 资源 ; 2.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是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 协调 发展,其核心思想是:经济发展不能超过资源和环境的 承载力 ; 3在大气对流层中污染物易随空气发生 垂直 对流运动,在平流层中污染物易随地球自转发生 水平 运动; 4.逆温层不利于污染物的 传输 。 5.当Γ<Γd 时,大气处于 稳定 状态。 6.大气中重要自由基产生于 光 离解。 7.由若干个苯环稠和在一起的化合物称为 多环芳烃 ; 8.在有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存在于大气中时可能发生光化学烟雾,该反应机制为: 自由基引发 、 自由基转化和增殖 、 自由基氧化 NO 、 链终止 ; 9.平流层中的臭氧层能够 吸收紫外线 从而保护生物,维持生态平衡; 10.洛杉矶烟雾也称为 光化学烟雾 。 11.伦敦烟雾也称为 硫酸型烟雾 。 12.当降水的pH 值 5.0 时,称为酸雨。 13.可吸入粒子是指粒径 ﹤10um 的颗粒物; 14.PAN 是指大气中的 过氧乙酰硝酸酯 污染物; 15.水中异养生物利用 自养生物 产生的有机物为能源及材料构成生 命体; 16.导致痛痛病的污染物是 Cd ; 17.导致水俁病的污染物是 甲基汞 。

18.腐殖质分子中含有多元环状结构,其上联接有-OH -COOH -CHO 等官能团; 19.非离子型有机物可通过溶解作用分配到土壤有机质中; 20.pH值在4.5至8.3之间时,水中碳酸的主要形态分别 为CO2、H2CO3、HCO3-; 21.水中无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方式有吸附、凝聚絮凝、 溶解沉淀、配合、氧化还原; 22. 水中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方式有分配、水解、 光解、挥发、生物降解; 23.pE值低表示环境为有机碳性环境。 24.标化分配系数是以有机碳为基础表示的分配系数。 25.次生矿物由物理分化和化学分化而成; 26.氧垂曲线可依次划分为清洁区及分解区、腐败区、 恢复区及清洁区 27.在S-P模型中,溶解氧有一个最低值称为极限溶解氧 28.天然水中的颗粒物聚集的动力学方程分别称为为异向絮凝、 同向絮凝、差速沉降絮凝。 29.次生铝硅酸盐由硅氧四面体层和铝氢氧八面体层构成,它们是高岭石、蒙脱石和伊利石。 1.已知某土壤有机碳含量为5%,某有机物的辛醇-水分配系数为K ow=4×105,则该有机物在土壤上的分配系数K 为 1.26×104 (不考虑颗粒粒径大小的影响) p 2.气团的稳定性与密度层结和温度层结两个因素有关。 3.能引起温室气体效应的气体主要有CO2、CH4、CO、CFCs。 4.腐殖质中不能被酸和碱提取的部分称为腐黑物,可溶于稀碱但不溶于酸的部分称为腐殖酸,既溶于碱又溶于酸的的部分称为富黑酸。 5.土壤是由气、液、固三相组成的,其中固相可分为土壤矿物质和土壤有机质,两者占土壤总量的90%以上。 6.土壤及沉积物(底泥)对水中有机物的吸附作用(sorption)包括 表面吸附和分配作用。

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

化学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 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 1.某化学兴趣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如下图所示实验。(固定装置已略去,实验前开关K1、K2均处于关闭状态): I.打开K1,通入N2一段时间,点燃酒精灯; Ⅱ.关闭K1,打开K2,通入O2,观察现象; Ⅲ…. 针对上述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步骤Ⅱ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A中无明显现象,B中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由步骤Ⅱ可得出燃烧需要的条件是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 C.步骤Ⅲ,若将装置B中的红磷换成木炭,不能验证燃烧的另一条件 D.本实验中,能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的实验现象是B中的红磷在通入氮气时不燃烧,通入氧气时燃烧 2.把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物质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g) 6.4 3.2 4.0 2.8 反应后的质量(g) 5.2x7.2 2.8 A.x=2 B.d是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 C.c不是化合物 D.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 3.在点燃的条件下,2.6g的C2H2与7.2g的O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6.6gCO2、1.8gH2O和ag的X.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a=1.4 B.X的化学式为CO C.X中的氧元素与消耗的氧气质量之比为1:9

D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 2H 2+2O 2点燃 CO 2+H 2O+CO 4.下列实验设计合理的是( ) A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B .探究 燃烧的条件 C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D .氧气验满 5.蜡烛(足量)在如图甲图密闭装置内燃烧至熄灭,用仪器测出这一过程中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蜡烛熄灭后瓶内只剩二氧化碳气体 B .蜡烛熄灭时并没有消耗装置内所有的氧气 C .蜡烛燃烧前装置内只有氧气 D .蜡烛燃烧能将密闭装置中的氧气耗尽 6.已知:22Mg OH M O (gO+H ) ,CaCO 3 高温 CaO+CO 2↑。取12.9gMg (OH )2和CaCO 3的 混合物,加热,剩余固体质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精细化学品化学试题

精细有机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 1.磺化 : 2.硝化: 3. 卤化 : 4 烷基化: 5 酰化: 6. 氧化: 7 .磺化的π值:; 8.硫酸的还原: 10.氯化深度: 11.废酸的相比: 13 硝酸比: 14 .氨解: 二、填空题(每空1分) 1.从天然气和石油中可获得_______、、、等脂肪烃。2.萘在低温磺化时主要产物为,在较高温度下为_____________。 3.SO3在室温下有 ____、、三种聚合形式。其中为液态。 4.用SO3磺化要注意防止_________、、等副反应。 5. 共沸去水磺化法适用于________________。 6. 氯磺酸磺化时要注意。 7.硝化方法常见有______种,工业上常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适用于。 8.硝化加料方法有_______ 、、三种。 9.硝化反应的主要活泼质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自由基产生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方法。 11.从天然气和石油中可获得_______、、等芳香烃。 12.硝化反应器常用制成,因此要控制废酸浓度不低于防腐。

13.废酸处理有、、、等方法。 14. 烘培磺化多用于________________。 15.氟化物制备可通过_______________、、。 16.链反应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步。 17 卤化技术按其方法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类型。 18 芳环上的卤化反应属于_____________反应 19 工业发烟硫酸有两种规格,一种含游离SO3约 ,另一种含游离SO3,约 20 在连续分离器中,可加入以加速硝化产物与废酸分离。 21硝酸比指 22相比指 23氯化物碱性水解可引入_________基团。 24还原反应是指有机分子中氢原子_____或氧原子_____的反应。 25羧酸酐比羧酸更________发生酰化反应(填“容易”或“难”)。 26 C-烷基化反应中应用最广泛的催化剂是__________________。 27乙酸与醇类按等物质的量反应制备酯,伯醇的反应活性最_____,仲醇的反应活性______,叔醇反应活性最______。 28正丙烯与苯反应主要得到 ____________。 29酯交换反应的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0对于N-酰化反应,酰化剂反应活性的大小顺序: 乙酰氯乙酸酐乙酸(填“>”或“<”)。 31通常甲苯氧化生产____ __。 32氯化反应与磺化反应的反应机理均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判断题(每题1分) 1.反应步骤往往由最快一步决定。()2.苯环上发生亲电取代反应时,邻对位取代基常使苯环活化。()。3.烘培磺化多用于芳香族伯胺的磺化。()4.在连续分离器中,可加入仲辛胺以加速硝化产物与废酸分离。()5.相比指混酸与被硝化物的物质的量之比。()6.卤化反应时自由基光照引发常用红外光。()7.在取代氯化时,用Cl2+O2可促进反应进行。()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一重点高中会考复习《化学与生活》试题

《化学与生活》试题 1、化学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苯酚有一定毒性,不能作消毒剂和防腐剂 B.白磷着火点高且无毒,可用于制造安全火柴 C.油脂皂化生成的高级脂肪酸钠是肥皂的有效成分 D.用食醋去处水壶中的水垢时所发生的是水解放应 2、广东正在建设海洋强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从海带中提取碘单质的过程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B.往淡水中加入NaCl等配成人造海水,可用于海产品的长途运输 C.赤潮主要是由工农业生产和生活废水引起沿海水域的富营养化而造成的 D.海洋经济专属区的资源开发可获得Fe、Co、K、Au、Mg、B等金属 3、下列说法都正确的是 ①江河入海口三角洲的形成通常与胶体的性质有关 ②四川灾区重建使用了大量钢材,钢材是合金 ③“钡餐”中使用的硫酸钡是弱电解质 ④太阳能电池板中的硅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金属与非金属的交界位置 ⑤常用的自来水消毒剂有氯气和二氧化氯,两者都含有极性键 ⑥水陆两用公共汽车中,用于密封的橡胶材料是高分子化合物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⑥ C.①②⑤⑥ D.③④⑤⑥ 4、广州于2010年主办第16届亚运会。下列措施有利于节能减排、改善环境质量的有 ①在大亚湾核电站已安全运行多年的基础上,广东将继续发展核电,以减少火力发电带来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排放问题 ②积极推行“限塑令”,加快研发利用二氧化碳合成的聚碳酸酯类可降解塑料 ③加速建设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促进珠三角城市一体化发展,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④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推广可利用太阳能、风能的城市照明系统 ⑤使用生物酶降解生活废水中的有机物,使用填埋法处理未经分类的生活垃圾 A.①②③④ B.①②⑤ C.①②④⑤ D.③④⑤

(完整版)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育新学校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考试试卷 本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如下: Ca 40 C 12 O 16 H 1 Na 23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仅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相应的括号内。) 1、本次化学试卷用的纸张,下列性质属于其化学性质的是 A.白色 B.不溶于水 C.可燃 D.易撕碎 2、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A.冰水混合物,五氧化二磷 B.矿泉水,河水 C.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 D.净化后的空气,受污染的空气 3、“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的梅花香味的原因是 A、分子很小 B、分子是可分的 C、分子之间有间隔 D、分子在不断运动 4、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是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A.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B.活性炭可用于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C.铜丝可用作导线 D.氮气可用作保护气 5、市政府有关部门提醒大家,冬季燃煤要特别注意室内通风,以免造成人员中毒。这里的有毒气体主要是指 A.二氧化碳 B.氮气C.一氧化碳D.氧气 6、过氧化钠(化学式为Na2O2,其中Na元素显+1价)是潜水艇中的制氧剂,它是一种淡黄色粉末,能与物质R 反应生成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 + 2R=2Na2CO3+ O2,则下列有关判断中,错误 ..的是( ) A.Na2O2中氧元素化合价为-1价 B.R的化学式为CO2 C.Na2C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6 D.Na2O2中含有氧分子 7、下列实验现象中,描述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有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 B.镁条在盐酸中剧烈反应,产生大量气泡,试管壁发热 C.红磷在氧气中剧烈燃烧,放出热量,有大量白色气体生成 D.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火星四射,有黑色熔融物溅落瓶底 8、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可能是催化剂 B.a、b两种物质中元素种类一定与c物质中元素种类相同 C.b物质可能是单质 D.反应后a物质的质量为3g 9、在某化学反应 2XY + Y2= 2Z中,Z物质的化学式符合 A. XY2 B. X2Y C. X2Y2 D. X3Y2

(1)--环境化学期末考试(试卷1)

示范试卷一 一 、名词解释(本题共18分,每小题 3 分) 1. 环境化学 2. 大气的温度层结 3.K OW及其环境学意义 4.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5.水体富营养化 6. 绿色化学 二 、填空(本题共16分,每小题 0.5 分) 1、在对流层中,当大气的温度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则出现了逆温 现象。 2. 大气颗粒物湿沉降去除包括 和 两个过程。 3. 大气中主要氧化性自由基为 OH,请用方程式表达其主要反应途径 ; 。 4. 请列举一种CO2以外的温室气体 。 5. 颗粒物在酸雨的形成过程中具有双重作用:1)催化SO2的氧化;2)。 6. 冰的密度 水,是因为在两种状态下,水分子形成 的结构不一样。 7. 写出水体总酸度的表达式 。 8. p E的一般表达式为 。 9. CH3OCONHC6H5的水解反应产物为 、 和 。

10.林丹是 ,与其外消旋混合物相比,林丹具有较 的生物富集性。 11. 土壤颗粒是以为骨架,附着着和 的混合体,其中有机质因为结构不均一,在研究吸附时,有学者提出将其分为和 ,来表示其结构变化的难易性。 12. 土壤的理化性质主要通过影响重金属在土壤中 而影响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土壤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土壤的质地、有机质含量、 、pH等。(尚有很多答案) 13. 土壤胶体是主要的吸附剂,农药在其上的吸附机理很复杂,包括 、、范德华作用力、氢键作用等。 14. 是产生肿瘤细胞的分子基础。 15. QSAR的全称是 ;其中一个结构参数E lumo的含义为 ;代表分子 电子能力。 16. 例举一个可被还原有机污染物 。 17. 写出一个表面活性剂的结构式 。 18. 影响Fenton反应的主要条件有:pH值、H2O2浓度、 、反应温度。 19.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技术可分为:植物提取、植物稳定、 。 20. 为了提高修复现场的微生物修复效率,接种活性微生物,并为其提供适宜条件,这一技术称为 。 21. 请例举一个绿色溶剂 等 。 三 、简答题及计算题(本题共66分,每小题 6 分)

初三化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学年度第一学期调研试卷九年级化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Cl 35.5 Ca 40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矿石粉碎B.冰雪融化 C.酒精燃烧D.汽油挥发2.空气的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是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3.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A.质子数 B.中子数 C.电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4.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 A.氧元素 B. 氮元素 C. 铝元素 D. 铁元素 5.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A.木炭 B.镁条 C.红磷 D.铁丝 6.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A.牛奶 B.糖水 C.米粥 D.豆浆 7.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 MnO 2 B.NaCl C.NaOH D.H2SO4 8.下列关于右图所示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试管1中的气体是氢气 C.试管1和试管2中气体体积比为1:2 D.该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9.下列气体中,有毒的是 A.N2B.O2 C.CO D. CO2 10.为了防止事故发生,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厨房煤气泄漏要先关闭阀门,再开窗通风 B.霉变的大米,要煮熟后食用 C.燃放烟花爆竹时,要远离人群和可燃物 D.电器失火后首先要切断电源 11.牛奶中富含的维生素D有助于人体对钙的吸收,这里说的钙是指 A.分子 B.原子 C.元素 D.单质12.下列能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是 A.H B.H+C.H2 D.2H 13.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A.O2 B.MnO2 C.CO2 D.H2O2 14.核电站中可用硼酸(H3BO3)吸收中子,阻断核辐射。硼酸中硼元素的化合价是 A.+1 B.+2 C.+3 D.+4 15.将密封良好的方便面从平原带到高原时,包装袋鼓起,是因为袋内的气体分子A.间隔增大 B.质量增大 C.体积增大 D.个数增多 16.化学反应前后肯定发生变化的是 A.原子数目 B.原子质量 C.物质种类 D.元素种类 17.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不正确 ...的是 18.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不正确的是 物质用途性质 A不锈钢炊具抗腐蚀性 B洗涤剂除油污乳化作用 C一氧化碳气体燃料可燃性 D氧气炼钢可燃性 19.科学家已研制成以锶原子做钟摆的“光格钟”,成为世界上最精确的钟。已知一种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8,其质子数是38,则这种锶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126 B.88 C.50D.38 20.煤气中加入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可提示煤气是否泄漏。乙硫醇(用X表示)燃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X + 9O2点燃4CO2 + 2SO2 + 6H2O,则X的化学式为 A. C4H12S2 B. C2H6S C. C2H6O2 D. C2H6S2 21.右图为元素周期表中钚元素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钚是金属元素 B.钚元素的质子数为94 C.钚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4g D.钚元素的中子数为150 试管1 试管2 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