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高考(2017-2019)物理真题分项版解析——专题17 光学 电磁波 相对论(解析版)

三年高考(2017-2019)物理真题分项版解析——专题17 光学  电磁波  相对论(解析版)
三年高考(2017-2019)物理真题分项版解析——专题17 光学  电磁波  相对论(解析版)

专题17 光学电磁波相对论

1.(2019·北京卷)利用图1所示的装置(示意图),观察光的干涉、衍射现象,在光屏上得到如图2中甲和乙两种图样。下列关于P处放置的光学元件说法正确的是

A.甲对应单缝,乙对应双缝

B.甲对应双缝,乙对应单缝

C.都是单缝,甲对应的缝宽较大

D.都是双缝,甲对应的双缝间距较大

【答案】A

【解析】根据单缝衍射图样和双缝干涉图样特点判断。单缝衍射图样为中央亮条纹最宽最亮,往两边变窄,双缝干涉图样是明暗相间的条纹,条纹间距相等,条纹宽度相等,结合图甲,乙可知,甲对应单缝,乙对应双缝,故A正确,BCD错误。

2.(2019·北京卷)光电管是一种利用光照射产生电流的装置,当入射光照在管中金属板上时,可能形成光电流。表中给出了6次实验的结果。

组次

入射光子的能

量/eV 相对光强光电流大小/mA

逸出光电子的最

大动能/eV

第一组1

2

3

4.0

4.0

4.0

29

43

60

0.9

0.9

0.9

第二组4

5

6

6.0

6.0

6.0

27

40

55

2.9

2.9

2.9

由表中数据得出的论断中不正确的是

A.两组实验采用了不同频率的入射光

B.两组实验所用的金属板材质不同

C.若入射光子的能量为5.0 eV,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动能为1.9 eV

D .若入射光子的能量为5.0 eV ,相对光强越强,光电流越大 【答案】B

【解析】由爱因斯坦质能方程k 0E h W ν=-比较两次实验时的逸出功和光电流与光强的关系解题 由题表格中数据可知,两组实验所用的入射光的能量不同,由公式E h ν=可知,两组实验中所用的入射光的频率不同,故A 正确;由爱因斯坦质能方程0k E h W ν=-可得:第一组实验:100.9 4.0W =-,第二组实验:022.9 6.0W =-,解得:0102 3.1eV W W ==,即两种材料的逸出功相同也即材料相同,故B 错误;由爱因斯坦质能方程k 0E h W ν=-可得:k (5.0 3.1)eV=1.9eV E =-,故C 正确;由题表格中数据可知,入射光能量相同时,相对光越强,光电流越大,故D 正确。

3.(2019·天津卷)某小组做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实验,所用器材有:玻璃砖,大头针,刻度尺,圆规,笔,白纸。

①下列哪些措施能够提高实验准确程度______。 A .选用两光学表面间距大的玻璃砖 B .选用两光学表面平行的玻璃砖 C .选用粗的大头针完成实验

D .插在玻璃砖同侧的两枚大头针间的距离尽量大些

②该小组用同一套器材完成了四次实验,记录的玻璃砖界线和四个大头针扎下的孔洞如下图所示,其中实验操作正确的是______。

③该小组选取了操作正确的实验记录,在白纸上画出光线的径迹,以入射点O 为圆心作圆,与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分别交于A 、B 点,再过A 、B 点作法线NN '的垂线,垂足分别为C 、D 点,如图所示,则玻璃的折射率n =______。(用图中线段的字母表示)

【答案】①AD ②D ③AC BD

【解析】①采用插针法测定光的折射率的时候,应选定光学表面间距大一些的玻璃砖,这样光路图会更加清晰,减小误差,同时两枚大头针的距离尽量大一些,保证光线的直线度,因此AD正确,光学表面是否平行不影响该实验的准确度,因此B错误,应选用细一点的大头针因此C错误。

②根据光的折射定律可知当选用平行的玻璃砖时出射光和入射光应是平行光,又因发生了折射因此出射光的出射点应相比入射光的延长线向左平移,因此D正确,ABC错误;

③由折射定律可知折射率

sin

sin

AOC

n

BOD

=

,sin

AC

AOC

R

∠=,sin

BD

BOD

R

∠=,联立解得

AC

n

BD

=。

4.(2019·江苏卷)将两支铅笔并排放在一起,中间留一条狭缝,通过这条狭缝去看与其平行的日光灯,能观察到彩色条纹,这是由于光的(选填“折射”“干涉”或“衍射”).当缝的宽度(选填“远大于”或“接近”)光波的波长时,这种现象十分明显。

【答案】衍射接近

【解析】通过两支铅笔中间的缝能看到彩色条纹,说明光绕过缝而到人的眼睛,所以这是由于光的衍射现象,由发生明显衍射条件可知,当缝的宽度与光波的波长接近或比光波的波长少得多时能发生明显衍射现象。

5.(2019·新课标全国Ⅱ卷)某同学利用图示装置测量某种单色光的波长。实验时,接通电源使光源正常发光:调整光路,使得从目镜中可以观察到干涉条纹。回答下列问题:

(1)若想增加从目镜中观察到的条纹个数,该同学可__________;

A.将单缝向双缝靠近

B.将屏向靠近双缝的方向移动

C .将屏向远离双缝的方向移动

D .使用间距更小的双缝

(2)若双缝的间距为d ,屏与双缝间的距离为l ,测得第1条暗条纹到第n 条暗条纹之间的距离为Δx ,则单色光的波长λ=_________;

(3)某次测量时,选用的双缝的间距为0.300 mm ,测得屏与双缝间的距离为1.20 m ,第1条暗条纹到第4条暗条纹之间的距离为7.56 mm 。则所测单色光的波长为______________nm (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答案】(1)B (2)

1x d

n l ??-() (3)630 【解析】(1)由Δx =

l

d

λ,因Δx 越小,目镜中观察得条纹数越多,故B 符合题意; (2)由

1x l

n d

λ?=-,λ=(1)d x n l ?-

(3)λ=

(1)d x n l ?-=3330.310m 7.5610m

6.310m 630nm (41) 1.2m

---???≈?=-?。 6.(2019·新课标全国Ⅰ卷)如图,一艘帆船静止在湖面上,帆船的竖直桅杆顶端高出水面3 m 。距水面4 m 的湖底P 点发出的激光束,从水面出射后恰好照射到桅杆顶端,该出射光束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53°(取sin53°=0.8)。已知水的折射率为4

3

。 (1)求桅杆到P 点的水平距离;

(2)船向左行驶一段距离后停止,调整由P 点发出的激光束方向,当其与竖直方向夹角为45°时,从水

面射出后仍然照射在桅杆顶端,求船行驶的距离。

【答案】(1)7 m (2)5.5m

【解析】(1)设光束从水面射出的点到桅杆的水平距离为x 1,到P 点的水平距离为x 2;桅杆高度为h 1,P 点处水深为h 2:激光束在水中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由几何关系有

1

1

tan 53x h =?① 2

2

tan x h θ=②

由折射定律有 sin53°=n sin θ③

设桅杆到P 点的水平距离为x ,则 x =x 1+x 2④

联立①②③④式并代入题给数据得 x =7 m ⑤

(2)设激光束在水中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45°时,从水面出射的方向与竖直方向夹角为i ',由折射定律有 sin i '=n sin45°⑥

设船向左行驶的距离为x',此时光束从水面射出的点到桅杆的水平距离为x'1,到P 点的水平距离为x'2,则

1

2x x x x '''+=+⑦ 1

1

tan x i h ''=⑧ 2

2

tan 45x h '=?⑨ 联立⑤⑥⑦⑧⑨式并代入题给数据得

x'=

623m=5.5m -()⑩ 7.(2019·新课标全国Ⅲ卷)如图,直角三角形ABC 为一棱镜的横截面,∠A =90°,∠B =30°。一束光线平行于底边BC 射到AB 边上并进入棱镜,然后垂直于AC 边射出。

(1)求棱镜的折射率;

(2)保持AB 边上的入射点不变,逐渐减小入射角,直到BC 边上恰好有光线射出。求此时AB 边上入射

角的正弦。

【答案】(1)3 (2)

32

- 【解析】(1)光路图及相关量如图所示。光束在AB 边上折射,由折射定律得

sin sin i

n α

=① 式中n 是棱镜的折射率。由几何关系可知 α+β=60°②

由几何关系和反射定律得

==B ββ'∠③

联立①②③式,并代入i =60°得 n=3④

(2)设改变后的入射角为i ',折射角为α',由折射定律得

sin sin i α'

'

=n ⑤ 依题意,光束在BC 边上的入射角为全反射的临界角c θ,且 sin c θ=1

n

⑥ 由几何关系得

c θ=α'+30°⑦

由④⑤⑥⑦式得入射角的正弦为 sin i '=

32

-⑧ 8.(2019·江苏卷)如图所示,某L 形透明材料的折射率n =2。现沿AB 方向切去一角,AB 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为使水平方向的光线射到AB 面时不会射入空气,求θ的最大值。

【答案】60θ?=

【解析】要使光线不会射入空气,即发生全反射,设临界角为C ,即有:

1

sin C n

=

由几何关系得:

90C θ?+=

联立解得:60θ?=

9.(2018·北京卷)用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得到白光的干涉条纹,在光源与单缝之间加上红色滤光片后 A .干涉条纹消失

B .彩色条纹中的红色条纹消失

C .中央条纹变成暗条纹

D .中央条纹变成红色 【答案】D

【解析】当用白光做干涉实验时,频率相同的色光,相互叠加干涉,在光屏上形成彩色条纹,中央形成白色的亮条纹;当在光源与单缝之间加上红色滤光片后,只有红光能通过单缝,然后通过双缝后相互叠加干涉,在光屏上形成红色干涉条纹,光屏中央为加强点,所以中央条纹变成红色亮条纹,故选项D 正确,ABC 错误;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了光的干涉现象,注意只有频率相同、振动相同的两列波才能形成稳定的干涉图像,同时要掌握哪些点是振动加强点,哪些点是振动减弱点。 10.(2018·天津卷)氢原子光谱在可见光区域内有四条谱线

,都是氢原子中电子从量子数

n >2的能级跃迁到n =2的能级发出的光,它们在真空中的波长由长到短,可以判定 A .

对应的前后能级之差最小

B .同一介质对的折射率最大

C .同一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最大

D .用

照射某一金属能发生光电效应,则

也一定能

【答案】A 【解析】根据

分析前后能级差的大小;根据折射率与频率的关系分析折射率的大小;根据

判断传播速度的大小;根据发生光电效应现象的条件是入射光的频率大于该光的极限频率判断是否会发生光电效应。波长越大,频率越小,故的频率最小,根据

可知

对应的能量最小,根

据可知

对应的前后能级之差最小,

A 正确;的频率最小,同一介质对应的折射率最小,根据可知

的传播速度最大,BC 错误;

的波长小于

的波长,故

的频率大于

的频率,若

照射某一金属能发生光电效应,则不一定能,D 错误。

【名师点睛】光的波长越大,频率越小,同一介质对其的折射率越小,光子的能量越小。 11.(2018·江苏卷)(多选)梳子在梳头后带上电荷,摇动这把梳子在空中产生电磁波。该电磁波

A .是横波

B .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 .只能沿着梳子摇动的方向传播

D .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 m/ s

【答案】AD

【解析】摇动的梳子在空中产生电磁波,电磁波是横波,选项A正确;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选项B错误;电磁波传播的方向与振动方向垂直,选项C错误;电磁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约为光速,选项D正确。

12.(2018·江苏卷)两束单色光A、B的波长分别为Aλ、Bλ,且Aλ>Bλ,则______(选填“A”或“B”)在水中发生全反射时的临界角较大。用同一装置进行杨氏双缝干涉实验时,可以观察到______(选填“A”

或“B”)产生的条纹间距较大。

【答案】A A

【解析】波长越长,频率越小,折射率越小,根据临界角

1

sin C

n

=,可知波长越大临界角越大,所以

A光的临界角大;双缝干涉条纹的间距

l

x

d

λ

?=,因为A光的波长较长,所以A光产生的条纹间距较

大。

13.(2018·新课标全国I卷)如图,△ABC为一玻璃三棱镜的横截面,∠A=30°,一束红光垂直AB边射入,从AC边上的D点射出,其折射角为60°,则玻璃对红光的折射率为_____。若改用蓝光沿同一路径入射,则光线在D点射出时的折射射角______(“小于”“等于”或“大于”)60°。

【答案】大于

【解析】根据题述和图示可知,i=60°,r=30°,由折射定律,玻璃对红光的折射率n==。若改用蓝光沿同一路径入射,由于玻璃对蓝光的折射率大于玻璃对红光的折射率,则光线在D点射出时的折射角大于60°。

14.(2018·北京卷)(1)静电场可以用电场线和等势面形象描述。

a.请根据电场强度的定义和库仑定律推导出点电荷Q的场强表达式;

b.点电荷的电场线和等势面分布如图所示,等势面S?、S?到点电荷的距离分别为r?、r?。我们知道,电场线的疏密反映了空间区域电场强度的大小。请计算S?、S?上单位面积通过的电场线条数之比N1/N2。

(2)观测宇宙中辐射电磁波的天体,距离越远单位面积接收的电磁波功率越小,观测越困难。为了收集足够强的来自天体的电磁波,增大望远镜口径是提高天文观测能力的一条重要路径。2016年9月25日,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在我国贵州落成启用,被誉为“中国天眼”。FAST直径为500 m,有效提高了人类观测宇宙的精度和范围。

a.设直径为100 m的望远镜能够接收到的来自某天体的电磁波功率为P?,计算FAST能够接收到的来自该天体的电磁波功率P?;

b.在宇宙大尺度上,天体的空间分布是均匀的,仅以辐射功率为P的同类天体为观测对象,设直径为100 m望远镜能够观测到的此类天体数目是N0,计算FAST能够观测到的此类天体数目N。

【答案】(1)a.b.(2)a.b.

【解析】(1)a.在距Q为r的位置放一电荷量为q的检验电荷

根据库仑定律检验电荷受到的电场力

根据电场强度的定义

b.穿过每个面的电场线的总条数是相等的,若面积大,则单位面积上分担的条数就少,

故穿过两等势面单位面积上的电场线条数之比

(2)a.地球上不同望远镜观测同一天体,单位面积上接收的功率应该相同,因此

b.在宇宙大尺度上,天体的空间分布是均匀的。因此一个望远镜能观测到的此类天体数目正比于以望远镜为球心、以最远观测距离为半径的球体体积。

设地面上望远镜能观测到此类天体需收集到的电磁波的总功率的最小值为P0,直径为100 m望远镜和

FAST能观测到的最远距离分别为L0和L,则

可得L=5L0

【名师点睛】本题是一道信息题,要读懂题目中所描述的物理情景,然后结合物理知识求解,在电场线条数一定的情况下,圆的半径越大,则单位面积上的条数就越少;同样要知道地球上不同望远镜观测同一天体,单位面积上接收的功率应该相同,要借助于这些条件处理问题。

15.(2018·新课标全国II卷)如图,△ABC是一直角三棱镜的横截面,90

∠=?,一细光束从BC

B

∠=?,60

A

边的D点折射后,射到AC边的E点,发生全反射后经AB边的F点射出。EG垂直于AC交BC于G,D恰好是CG的中点。不计多次反射。

(i)求出射光相对于D点的入射光的偏角;

(ii)为实现上述光路,棱镜折射率的取值应在什么范围?

【答案】(1)δ=60° (2)232

≤≤

n

【解析】(1)根据题意画出光路图,根据几何关系找到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夹角;

(2)要保证在E点发生全反射,则在E点的入射角要大于等于临界角C

(ⅰ)光线在BC面上折射,由折射定律有

式中,n为棱镜的折射率,i1和r1分别是该光线在BC面上的入射角和折射角。光线在AC面上发生全反射,由反射定律有

i2=r2②

式中i2和r2分别是该光线在AC面上的入射角和反射角。光线在AB面上发生折射,由折射定律有③

式中i3和r3分别是该光线在AB面上的入射角和折射角。由几何关系得

i2=r2=60°,r1=i3=30°④

F点的出射光相对于D点的入射光的偏角为

δ=(r1–i1)+(180°–i2–r2)+(r3–i3)⑤

由①②③④⑤式得

δ=60°⑥

(ⅱ)光线在AC面上发生全反射,光线在AB面上不发生全反射,有

式中C是全反射临界角,满足

由④⑦⑧式知,棱镜的折射率n的取值范围应为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了几何光学,处理此类题的方法一般是正确画光路图利用几何关系求偏角,还要知道全发射的条件是什么。

16.(2018·新课标全国III卷)如图,某同学在一张水平放置的白纸上画了一个小标记“·”(图中O点),然后用横截面为等边三角形ABC的三棱镜压在这个标记上,小标记位于AC边上。D位于AB边上,过D 点做AC边的垂线交AC于F。该同学在D点正上方向下顺着直线DF的方向观察。恰好可以看到小标记的像;过O点做AB边的垂线交直线DF于E;DE=2 cm,EF=1 cm。求三棱镜的折射率。(不考虑光线在三棱镜中的反射)

【答案】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折射定律、光在三棱镜中传播及其相关的知识点。

解析过D点作AB边的发现,连接OD,则为O点发出的光纤在D点的入射角;设该光线在D点的折射角为β,如图所示。根据折射定律有

式中n为三棱镜的折射率

由几何关系可知

在中有

由③④式和题给条件得

根据题给条件可知,为等腰三角形,有

由①②⑥式得

17.(2017·北京卷)如图所示,一束可见光穿过平行玻璃砖后,变为a、b两束单色光。如果光束b是蓝光,则光束a可能是

A.红光B.黄光C.绿光D.紫光

【答案】D

【解析】根据题意作出完整光路图,如图所示,a光进入玻璃砖时光线偏折角较大,根据光的折射定律可知玻璃砖对a光的折射率较大,因此a光的频率应高于b光,故选D。

【名师点睛】由教材中白光通过三棱镜时发生色散的演示实验可知,光线在进入棱镜前后偏折角度越大,棱镜对该光的折射率越大,该光的频率越大。

18.(2017·天津卷)明代学者方以智在《阳燧倒影》中记载:“凡宝石面凸,则光成一条,有数棱则必有一面五色”,表明白光通过多棱晶体折射会发生色散现象。如图所示,一束复色光通过三棱镜后分解成两束单色光a 、b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增大入射角i ,则b 光先消失

B .在该三棱镜中a 光波长小于b 光

C .a 光能发生偏振现象,b 光不能发生

D .若a 、b 光分别照射同一光电管都能发生光电效应,则a 光的遏止电压低 【答案】D

【解析】设折射角为α,在右界面的入射角为β,根据几何关系有:A =+βα,根据折射定律:

α

sin sin i

n =,增大入射角i ,折射角α增大,β减小,而β增大才能使b 光发生全反射,故A 错误;由光路图可知,a 光的折射率小于b 光的折射率

(b a n n <),则a 光的波长大于b 光的波长(b a λλ>),故B 错误;根据光电效应方程和遏止电压的概念可知:最大初动能k 0E h W ν=-,再根据动能定理:c k 0eU E -=-,即遏止电压0

c W h

U e e

ν=-

,可知入射光的频率越大,需要的遏止电压越大,b a n n <,则a 光的频率小于b 光的频率(b a νν<),a 光的遏止电压小于b 光的遏止电压,故D 正确;光是一种横波,横波有偏振现象,纵波没有,有无偏振现象与光的频率无关,故C 错误。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涉及光的折射、全反射、光电效应方程、折射率与波长的关系、

α

β

i

横波和纵波的概念等,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能通过光路图判断出两种光的折射率的关系,并能熟练利用几何关系。

19.(2017·北京卷)物理学原理在现代科技中有许多重要应用。例如,利用波的干涉,可将无线电波的干涉信号用于飞机降落的导航。

如图所示,两个可发射无线电波的天线对称地固定于飞机跑道两侧,它们类似于杨氏干涉实验中的双缝。两天线同时都发出波长为λ1和λ2的无线电波。飞机降落过程中,当接收到λ1和λ2的信号都保持最强时,表明飞机已对准跑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天线发出的两种无线电波必须一样强

B.导航利用了λ1与λ2两种无线电波之间的干涉

C.两种无线电波在空间的强弱分布稳定

D.两种无线电波各自在空间的强弱分布完全重合

【答案】C

【解析】由于两无线电波波源对称分布在跑道两侧,两种波长的无线电波各自发生干涉,在跑道处干涉均加强,两种无线电波各自在空间的强弱分布稳定,但不重合,当接收到的λ1和λ2的信号都保持最强时,表明飞机已对准跑道。由题意,天线发出的两种无线电波不必一样强,A错误;导航利用了两种波长的无线电波各自的稳定干涉,B错误;若两种无线电波各自在空间的强弱分布完全重合,则接收到λ1和λ2的信号都保持最强的位置,不一定在跑道上,D错误;故选C。

【名师点睛】波长相等的两列波可以产生稳定的干涉,类似双缝干涉实验,在两波源连线的中垂线上干涉始终加强(波程差为零)。

20.(2017·江苏卷)接近光速飞行的飞船和地球上各有一只相同的铯原子钟,飞船和地球上的人观测这两只钟的快慢,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飞船上的人观测到飞船上的钟较快

B.飞船上的人观测到飞船上的钟较慢

C.地球上的人观测到地球上的钟较快

D.地球上的人观测到地球上的钟较慢

【答案】AC

【解析】飞船相对地球高速运动,所以地球上的人观测飞船上的时钟较慢,而地球相对飞船高速运动,

所以飞船上的人认为地球上的时钟较慢,所以A、C正确;B、D错误.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狭义相对论时间间隔的相对性,注意运动的相对的,飞船相对地球高速运动,地球也相对飞船高速运动.

21.(2017·新课标全国Ⅱ卷)在双缝干涉实验中,用绿色激光照射在双缝上,在缝后的屏幕上显示出干涉图样。若要增大干涉图样中两相邻亮条纹的间距,可选用的方法是

A.改用红色激光

B.改用蓝色激光

C.减小双缝间距

D.将屏幕向远离双缝的位置移动

E.将光源向远离双缝的位置移动

【答案】ACD

【解析】根据条纹间距表达式

l x

d

λ

?=可知:因红光的波长大于绿光的波长,则改用红色激光可增大条纹间距,选项A正确;因蓝光的波长小于绿光的波长,则改用蓝色激光可减小条纹间距,选项B错误;减小双缝间距d可增加条纹间距,选项C正确;将屏幕向远离双缝的位置移动,即增加l可使条纹间距变大,选项D正确;光源与双缝间的距离不影响条纹间距,选项E错误;故选ACD。

【名师点睛】此题考查双缝干涉中条纹间距的影响因素;关键是理解实验原理,知道干涉条纹间距的表达式

l

x

d

λ

?=,题目较简单。

22.(2017·江苏卷)人的眼球可简化为如图所示的模型,折射率相同、半径不同的两个球体共轴,平行光束宽度为D,对称地沿轴线方向射入半径为R的小球,会聚在轴线上的P点.取球体的折射率为2,且D=2R,求光线的会聚角α.(示意图未按比例画出)

【答案】30°

【解析】由几何关系sin

2

D

i

R

=,解得45

i=?

则由折射定律

sin

sin

i

n

γ

=,解得30

γ=?

且2

i α

γ=+

,解得30α=?

【名师点睛】几何光学的问题,画出光路图,剩下的就是平面几何,找边角关系.

23.(2017·新课标全国Ⅰ卷)如图,一玻璃工件的上半部是半径为R 的半球体,O 点为球心;下半部是半

径为R 、高位2R 的圆柱体,圆柱体底面镀有反射膜。有一平行于中心轴OC 的光线从半球面射入,该光线与OC 之间的距离为0.6R 。已知最后从半球面射出的光线恰好与入射光线平行(不考虑多次反射)。求该玻璃的折射率。

【答案】 2.05 1.43n =≈

【解析】如图,根据光路的对称性和光路可逆性,与入射光线相对于OC 轴对称的出射光线一定与入射光线平行。这样,从半球面射入的折射光线,将从圆柱体底面中心C 点反射。 设光线在半球面的入射角为i ,折射角为r 。由折射定律有sin sin i n r =① 由正弦定理有

sin sin()

2r i r R R

-=② 由几何关系,入射点的法线与OC 的夹角为i 。由题设条件和几何关系有sin L

i R

=③ 式中L 是入射光线与OC 的距离。由②③式和题给数据得sin 205

r =

④ 由①③④式和题给数据得 2.05 1.43n =≈⑤

【名师点睛】本题的关键条件是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平行,依据这个画出光路图,剩下就是平面几何的运算了。

24.(2017·新课标全国Ⅱ卷)一直桶状容器的高为2l ,底面是边长为l 的正方形;容器内装满某种透明液

体,过容器中心轴DD ′、垂直于左右两侧面的剖面图如图所示。容器右侧内壁涂有反光材料,其他内壁涂有吸光材料。在剖面的左下角处有一点光源,已知由液体上表面的D 点射出的两束光线相互垂直,求该液体的折射率。

【答案】1.55

【解析】设从光源发出直射到D 点的光线的入射角为i 1,折射角为r 1,在剖面内做光源相对于反光壁的镜像对称点C ,连接CD ,交反光壁于E 点,由光源射向E 点的光线,反射后沿ED 射向D 点;光线在D 点的入射角为i 2,折射角为r 2,如图所示;

设液体的折射率为n ,由折射定律:11sin sin n i r =①

22sin sin n i r =②

依题意:1290r r +=?③ 联立①②③解得:2

2212

1

sin sin n i i =

+④

由几何关系:12

2

2sin 17

44

l i l l =

=

+

22

2

33

2sin 5944

l i l l =

=

+

联立④⑤⑥解得:n =1.55

【名师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光的折射定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能画出光路图,通过几何关系找到入射角及折射角;根据折射定律sin sin i

n r

=

列方程求解。此题同时考查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 25.(2017·新课标全国Ⅲ卷)如图,一半径为R 的玻璃半球,O 点是半球的球心,虚线OO ′表示光轴(过

球心O 与半球底面垂直的直线)。已知玻璃的折射率为1.5。现有一束平行光垂直入射到半球的底面上,有些光线能从球面射出(不考虑被半球的内表面反射后的光线)。求

(i )从球面射出的光线对应的入射光线到光轴距离的最大值; (ii )距光轴

3

R

的入射光线经球面折射后与光轴的交点到O 点的距离。 【答案】(i )

23R (ii )3(223) 2.745

R R ≈ 【解析】(i )如图,从底面上A 处射入的光线,在球面上发生折射时的入射角为i ,当i 等于全反射临界角i 0时,对应入射光线到光轴的距离最大,设最大距离为l 。

0i i =①

设n 是玻璃的折射率,由全反射临界角的定义有0sin 1n i = ② 由几何关系有sin l

i R

=

③ 联立①②③式并利用题给条件,得2

3

l R =

(ii )设与光轴距

3

R

的光线在球面B 点折射时的入射角和折射角分别为i 1和r 1,由折射定律有 11sin sin n i r =⑤

设折射光线与光轴的交点为C ,在△OBC 中,由正弦定理有1sin(180)

sin o r C R OC

-∠=

⑥ 由几何关系有11C r i ∠=-⑦

11

sin 3

i =⑧

联立⑤⑥⑦⑧式及题给的条件得3(223) 2.74R

OC R +=

≈⑨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光的折射定律的应用,解题关键是根据题意画出光路图,根据几何知识确定入射角与折射角,然后列方程求解。

高中高考物理试卷试题分类汇编.doc

2019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热学部分) 全国卷 I 33. [物理—选修 3–3]( 15 分) (1)( 5 分)某容器中的空气被光滑活塞封住,容器和活塞绝热性能良好,空气可视 为理想气体。初始时容器中空气的温度与外界相同,压强大于外界。现使活塞缓慢移动,直 至容器中的空气压强与外界相同。此时,容器中空气的温度__________ (填“高于”“低于”或“等于”)外界温度,容器中空气的密度__________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外界空气 的密度。 (2)( 10分)热等静压设备广泛用于材料加工中。该设备工作时,先在室温下把惰性 气体用压缩机压入到一个预抽真空的炉腔中,然后炉腔升温,利用高温高气压环境对放入炉腔 中的材料加工处理,改善其性能。一台热等静压设备的炉腔中某次放入固体材料后剩余的 容积为 m3,炉腔抽真空后,在室温下用压缩机将10瓶氩气压入到炉腔中。已知每瓶氩气的 容积为×10-2 m3,使用前瓶中气体压强为×107Pa,使用后瓶中剩余气体压强为×106Pa;室温温度为 27 ℃。氩气可视为理想气体。 (i)求压入氩气后炉腔中气体在室温下的压强; (i i )将压入氩气后的炉腔加热到 1 227 ℃,求此时炉腔中气体的压强。 全国卷 II 33. [ 物理—选修 3-3] ( 15 分) (1)( 5分)如 p-V 图所示, 1、2、 3三个点代表某容器中一定量理想气体的三个不同 状态,对应的温度分别是 T1、T2、 T3。用 N1、N2、N3分别表示这三个状态下气体分子在单位 时间内撞击容器壁上单位面积的次数,则N1______N2, T1______T3, N2 ______N3。(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高考全国卷【物理—选修3-3】专练题(历年高考真题及模拟题精编)

高考全国卷【物理—选修3-3】专练题(高考真题及模拟题精编) 试题部分 一、近五年高考全国卷真题 1、【2018年全国卷Ⅰ】 【物理—选修3-3】(15分)(1)如图,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开始,经历过程①、②、③、④到达状态e,对此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过程①中气体的压强逐渐减小 B.过程②中气体对外界做正功 C.过程④中气体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D.状态c、d的内能相等 E.状态d的压强比状态b的压强小 (2)如图,容积为V的汽缸由导热材料制成,面积为S的活塞将汽缸分成容积相等的上下两部分,汽缸上部通过细管与装有某种液体的容器相连,细管上有一阀门K。开始时,K关闭,汽缸内上下两部分气体的压强均为p0,现将K打开,容器内的液体缓慢地流入汽缸,当流入 的液体体积为时,将K关闭,活塞平衡时其下方气体的体积减小了,不计活塞的质量和 体积,外界温度保持不变,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求流入汽缸内液体的质量。

2、【2018年全国卷II】 【物理—选修3-3】(15分) (1)对于实际的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气体的内能包括气体分子的重力势能 B.气体的内能包括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势能 C.气体的内能包括气体整体运动的动能 D.气体体积变化时,其内能可能不变 E.气体的内能包括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动能 (2) 如图,一竖直放置的气缸上端开口,气缸壁内有卡口a和b,a、b间距为h,a距缸底的高度为H;活塞只能在a、b间移动,其下方密封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已知活塞质量为m,面积为S,厚度可忽略;活塞和汽缸壁均绝热,不计他们之间的摩擦。开始时活塞处于静止状态,上、下方气体压强均为p0,温度均为T0。现用电热丝缓慢加热气缸中的气体,直至活塞刚好到达b处。求此时气缸内气体的温度以及在此过程中气体对外所做的功。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3、【2018年全国卷Ⅲ】 【物理—选修3-3】(15分)(1) 如图,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变化到状态b,其过程如p-V图中从a到b的直线所示。在此过程中______。

近三年高考物理试卷分析 doc

近三年高考物理试卷分析 一、对三年试卷的总体评价 1.较好地体现了命题指导思想与原则 三年来,命题遵循了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分省命题工作暂行管理办法》,坚持“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有助于中等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和有助于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原则,体现了“立足于平稳过渡,着眼于正确导向,确保试题宽严适度”的指导思想。 2.试卷既遵循考试大纲,又体现地方特色 三年的试题严格按照《当年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和《普通高等学 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的规定和要求命制试题,命题思路清晰,试题科学规范,未出现科学性、知识性错误;坚持能力立意,注重基础,突出主干知识;考查考生所学物理、化学、生物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某些试题体现四川特色。 3.试卷有较好的区分度,难度在合理范围控制试题难度,确保区分效果,三年的全卷的平均得分率为0.57,达到了较佳的区分度,Ⅰ卷和Ⅱ卷总体来看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合理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有利于人才的选拔;有利于中学教学,引导教学和复习回归教材。 4.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试题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联系现代科技,强调知识应用,贴近生活,学以致用。如2006年试卷的4、6、11、14、22、26、28、29、30题; 2007年试卷的3、4、12、14、17、25、26、29、30题等;

2008年试卷的1、3、12、16、20、22、28、30题等。 这些试题均考查了考生运用理、化、生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了理科学习的价值。 5.体现新课标精神,凸现了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 试卷注意体现了当前课程改革的精神和新课标的内容以及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如2006年试卷的第22题、第26题、 2007年试卷的25题等,对课程改革起着良好导向作用. 6.突出学科特点,强调实验能力的考查 三张试卷有鲜明的理科特色,而实验题与教材联系更加紧密,坚持“来源于教材,但不拘泥教材”的思想,对中学实验教学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1、对物理试题的基本评价 (1)试题结构非常稳定,难度有变化但幅度不大,试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提高了物理试题的区分度,体现了“以能力立意”的命题原则. (2)全卷所考查的知识点的覆盖率较高,注重回归教材,这对促进考生注重双基,全面复习,减少投机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知识点都是中学物理的核心内容,各部分知识考查比例为:力学53分,占44.2%;电学49分,占40. 8%;热学6分,占5%;光学6分,占5%;原子物理学6分,占5%,和大纲和教材内容的比例一致。特别注重了对牛顿第二定律、力和运动、功能关系、动量、机械能、电场、电磁感应等主干知识的考查。易中难的比例大约为1:7:2 。 2008年全卷考查的知识覆盖了考试大纲中17个单元中的14个(未涉及到电场、电磁场和电磁波、光的波动性和微粒性),涉及到30个知识点(Ⅱ级知识点考

2020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 3--4

2020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3--4 1.(2020福建卷).一列简谐波沿x轴传播,t=0时刻的波形如图甲所示,此时质点P正沿y轴负方向运动,其振动图像如图乙所示,则该波的传播方向和波速分别是 A.沿x轴负方向,60m/s B.沿x轴正方向,60m/s C.沿x轴负方向,30 m/s D.沿x轴正方向,30m/s 答案:A 2.(1)(2020福建卷)(6分)在“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 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 ①下列说法哪一个是错误 ......的_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调节光源高度使光束沿遮光筒轴线照在屏中心时,应放 上单缝和双缝 B.测量某条干涉亮纹位置时,应使测微目镜分划中心刻线 与该亮纹的中心对齐 C.为了减少测量误差,可用测微目镜测出n条亮纹间的距离a,求出相邻两条亮纹间距x/(1) V =- a n ②测量某亮纹位置时,手轮上的示数如右图,其示数为___mm。 答案:①A ②1.970 3.(2020上海卷).在光电效应实验中,用单色光照射某种金属表 面,有光电子逸出,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取决于入射光的( )

(A )频率 (B )强度 (C )照射时间 (D )光子数目 答案: A 4.(2020上海卷).下图为红光或紫光通过双缝或单缝所呈现的图样,则( ) (A )甲为紫光的干涉图样 (B )乙为紫光的干涉图样 (C )丙为红光的干涉图样 (D )丁为红光的干涉图样 答案: B 5.(2020上海卷).如图,简单谐横波在t 时刻的波形如实线所示,经过?t =3s ,其波形如虚线所示。已知图中x 1与x 2相距1m ,波的周期为T ,且2T <?t <4T 。则可能的最小波速为__________m/s ,最小周期为__________s 。 答案:5,7/9, 6.(2020天津卷).半圆形玻璃砖横截面如图,AB 为直径,O 点为圆心,在该截面内有a 、b 两束单色可见光从空气垂直于AB 射入玻璃砖,两入射点到O 的距离相等,两束光在半圆边界上反射和折射的情况如图所示,则a 、b 两束光 A .在同种均匀介质中传播,a 光的传播速度较大 B .以相同的入射角从空气斜射入水中,b 光的折射角大 C .若a 光照射某金属表面能发生光电效应,b 光也一定能 D .分别通过同一双缝干涉装置,a 光的相邻亮条纹间距大 解析:当光由光密介质—玻璃进入光疏介质—空气时发生折射或全反射,b 发生全反射说明b 的入射角大于或等于临界角,a 发生折射说明a 的入射角小于临界角,比较可知在玻璃中a 的临界角大于b 的临界角;根据临界角定义有n C 1 sin = 玻璃对 (A ) (B ) (C ) (D )

历年高考物理试题(上海卷)

历年高考物理试题(上 海卷) https://www.360docs.net/doc/fc9273132.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历年高考物理试题(上海卷)汇编 (2000~2010) 2010-7

200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上海物理试卷 考生注意: 1.全卷共8页,24题,在120分钟内完成。 2.第21、22、23、24题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而未写出主要演算过程的,不能得分,有数字计算的问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一、(50分)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答案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把正确的答案全选出来,并将正确答案前面的字母填写在题后的方括号内,每一小题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部分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填写在方括号外的字母,不作为选出的答案。 1.下列关于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真空中红光波长比紫光波长短 (B)红光光子能量比紫光光子能量小 (C)红光和紫光相遇时能产生干涉现象 (D)红光照射某金属时有电子向外发射,紫光照射该金属时一定也有电子向外发射 2.关于α、β、γ三种射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α射线是原子核自发放射出的氦核,它的穿透能力最强 (B)β射线是原子核外电子电离形成的电子流,它具有中等的穿透能力 (C)γ射线一般们随着α或β射线产生,它的穿透能力量强 (D)γ射线是电磁波,它的穿透能力最弱 3.一小球用轻绳悬挂在某固定点,现将轻绳水平拉直,然后由静止开始释放小球,考虑小球由静止开始运动到最低位置的过程中() (A)小球在水平方向的速度逐渐增大(B)小球在竖直方向的速度逐渐增大(C)到达最低位置时小球线速度最大(D)到达最低位置时绳中的拉力等于小球重力

三年高考(2017-2019)各地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总:相互运动

三年高考(2017-2019)各地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总:相互运动本文档中含有大量公式,在网页显示可能会出现位置错误的情况,下载后均能正常显示,欢迎下载! 1.(2019?全国Ⅱ卷?T3)物块在轻绳的拉动下沿倾角为30°的固定斜面向上匀速运动,轻绳与斜 面平行。 ,重力加速度取10m/s2。 若轻绳能承受的 最大张力为1 500 N,则物块的质量最大为 A. 150kg B. kg C. 200 kg D. 【答案】A 【解析】 【详解】 T =f+mg sinθ,f=μN,N=mg cosθ,带入数据解得:m=150kg,故 A选项符合题意 2.(2019?全国Ⅲ卷?T3)用卡车运输质量为 m的匀质圆筒状工件,为使工件保持固定,将其置于两光滑斜面之间,如图所示。两斜面I、Ⅱ固定在车上,倾角分别为30°和60°。重力加速度为g。当卡车沿平直公路匀速行驶时,圆筒对斜面I、Ⅱ压力的大小分别为F1、F2,则 A. B. C. D. 【答案】D 【解析】 12 F F , 12 F F , 12 1 = 2 F mg F , 12 1 = 2 F F mg ,

对圆筒进行受力分析知圆筒处于三力平衡状态,由几何关系容易找出两斜面对圆筒支持力与重力的关系,由牛顿第三定律知斜面对圆筒的支持力与圆筒对斜面的压力大小相同。 3.(2019?全国Ⅰ卷?T6)如图,一粗糙斜面固定在地面上,斜面顶端装有一光滑定滑轮。一细绳跨过滑轮,其一端悬挂物块N。另一端与斜面上的物块M相连,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用水平向左的拉力缓慢拉动N,直至悬挂N的细绳与竖直方向成45°。已知M始终保持静止,则在此过程中 A. 水平拉力的大小可能保持不变 B. M所受细绳的拉力大小一定一直增加 C. M所受斜面的摩擦力大小一定一直增加 D. M所受斜面的摩擦力大小可能先减小后增加 【答案】BD 【解析】 如图所示,以物块N为研究对象,它在水平向左拉力F作用下,缓慢向左移动直至细绳与竖直方向夹角为45°的过程中,水平拉力F逐渐增大,绳子拉力T逐渐增大; 对M受力分析可知,若起初M受到的摩擦力f沿斜面向下,则随着绳子拉力T的增加,则摩擦力f也逐渐增大;若起初M受到的摩擦力f沿斜面向上,则随着绳子拉力T的增加,摩擦力f可能先减小后增加。故本题选BD。 4.(2019?天津卷?T2)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跨海大桥正式通车。为保持以往船行习惯,在航道处建造了单面索(所有钢索均处在同一竖直面内)斜拉桥,其索塔与钢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近三年的高考理综试卷

近三年的高考理综试卷(生物部分)试卷分析 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在全国各省、市、区的全面推行,以高中生物新课标和考试大纲为指南,以新课标教科书为依据,命制的各种模式的新课标高考生物学试题,正在为众多的高三生物学科教师和高三学子所关注。年年岁岁“题目”相似,岁岁年年“问题”不同。最近三年高考生物试题仍然沿袭了这几年的命题趋势和整体难度,侧重于必修一和必修三知识的考查,难度适中,无偏题、怪题,基本与备考阶段的知识准备吻合,能够比较科学的检测考生在生物知识上的综合能力。 经过多年的实践,高考命题已经相当成熟和稳定,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试题比较平稳,紧扣考试说明 近三年课标卷生物试题命制立足于考纲和课标标准,较为全面地考查课标标准和考试说明中所列知识点,各教材内容所占比例较为稳定,分子与细胞、稳态与环境考点始终占分值较大,遗传与进化考点分值稍小,难度基本稳定,尤其是2012年,突出了稳态与环境模块和生活实践的联系,11年和13年的出题方向基本一致。注重了对基础知识与理论的考查。选修模块考查内容覆盖面较大,但难度小,多数都是从教材知识直接引为答案。 2.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试题重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同时又突出了对重点内容、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试题中找不到偏题、怪题,但基础题却屡见不鲜。试题命制主要来自必修1的细胞结构与功能、细胞代谢中的酶、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必修2的遗传基本规律及变式应用,必修3的植物激素调节、动物神经一体液调节、免疫、种群的数量变化和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选修1,主要是专题1,2,3,6的基础知识。 3.强化能力的考查 近年来,高考试题的设计特别强调“以能力立意”,试题的素材来源于“注重联系生活实际、社会发展,具有新情境的新材料”,也就是说,高考以教学大纲规定的知识点、教学目标、教学要求为依据,所考查的知识范围不超出教学大纲的要求,但编制试题所用的素材或背景不一定来源于依据教学大纲编写的教材,设问也不拘泥于大纲,不要求学生单纯地死记硬背,而是强调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由于知识的应用比知识的再认和再现是更高一级的认知水平,所以,加大能力考查力度,就可以通过考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来实现。

原子物理学 历年高考题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灿若寒星**整理制作) 原子物理学 历年高考题 (99年)2.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了( C ) (A )原子不可再分,(B )原子的核式结构, (C )原子核还可再分,(D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00年)关于α、β、γ 三种射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C ) (A )α 射线是原子核自发放射出的氦核,它的穿透能力最强, (B )β 射线是原子核外电子电离形成的电子流,它具有中等的穿透能力, (C )γ 射线一般伴随着α 或β 射线产生,它的穿透能力最强, (D )γ 射线是电磁波,它的穿透能力最弱。 (01年)卢瑟福原子核式结构理论的主要内容有 ( A 、C 、D ) (A )原子的中心有个核,叫做原子核, (B )原子的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原子中, (C )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 (D )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绕着核旋转。 (02年) 图中P 为放在匀强电场中的天然放射源,其放出的射线在电场的作 用下分成a 、b 、c 三束,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BC ) (A )a 为α射线、b 为β射线, (B )a 为β射线、b 为γ射线, (C )b 为β射线、c 为γ射线, (D )b 为α射线、c 为γ射线。 (03 年)在核反应方程42 He +14 7 N →17 8 O +(X )的括弧中,X 所代表的粒子是( A ) (A )11 H , (B )2 1 H , (C ) 0-1 e , (D )1 n 。 (03 年)卢瑟福通过___α粒子散射________实验,发现了原子中间有一个很小的核,并由此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右面平面示意图中的四条线表示α粒子运动的可能轨迹,在图中完成中间两条α粒子的运动轨迹。 (04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 、D (A )玛丽·居里首先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 (B )卢瑟福在α粒子散射实验中发现了电子. (C )查德威克在原子核人工转变的实验中发现了中子. (D )爱因斯坦为解释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提出了光子说. (04年)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 )可以得到物质表面原子排列的图象,从而可以研究物质的构成 规律. 下面的照片是一些晶体材料表面的STM 图象,通过观察、比较,可以看到这些材料都是由 原子在空间排列而 +原子核 + b - c a P

论文:近几年全国高考理综物理试题研究

近几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题型研究 杨大伟朱多跃 新疆呼图壁县第一中学 831200 关键词:物理高考题型 我们主要研究了近三年来的全国理综试卷,对试卷考查的知识点、题型、深度和命题方向进行了分析。 一、对近几年试卷的总体评价 1.较好地体现了命题指导思想与原则 三年来,命题遵循了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分省命题工作暂行管理办法》,坚持“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有助于中等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和有助于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原则,体现了“立足于平稳过渡,着眼于正确导向,确保试题宽严适度”的指导思想。 2.试卷既遵循考试大纲,又体现地方特色 三年的试题严格按照《当年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的规定和要求命制试题,命题思路清晰,试题科学规范,未出现科学性、知识性错误;坚持能力立意,注重基础,突出主干知识;考查考生所学物理、化学、生物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试卷有较好的区分度,难度在合理范围控制试题难度,确保区分效果,三年的全卷的平均得分率为0.57,达到了较佳的区分度,总体来看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合理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有利于人才的选拔;有利于中学教学,引导教学和复习回归教材。 4.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试题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联系现代科技,强调知识应用,贴近生活,学以致用。 5.体现新课标精神,凸现了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 试卷注意体现了当前课程改革的精神和新课标的内容以及科学探究能力的考

查,对课程改革起着良好导向作用. 6.突出学科特点,强调实验能力的考查 有鲜明的理科特色,而实验题与教材联系更加紧密,坚持“来源于教材,但不拘泥教材”的思想,对中学实验教学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7. 试题结构非常稳定,难度有变化但幅度不大,试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提高了物理试题的区分度,体现了“以能力立意”的命题原则. 8.考查的知识点的覆盖率较高,注重回归教材,这对促进考生注重双基,全面复习,减少投机有良好的导向作用。特别注重了对牛顿第二定律、力和运动、功能关系、动量、机械能、电场、电磁感应等主干知识的考查。易中难的比例大约为1:7:2 。 二、对学生的考查 (一)对学生知识能力的考查 全国高考理综试卷物理部份试题以高中物理的主干知识为主考查。从“运动和力”方面考查的主要有:匀速直线运动、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类平抛运动、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粒子在电场与磁场中的运动、闭合线圈(或导线)切割磁感线等。从“能量与守恒”方面考查的有:动能、势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电势能、分子势能等)、核能、内能、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等。考查的模型主要有天体运动、弹簧体问题、连接体问题、平抛运动和类平抛运动、导体或闭合线圈在磁场中运动、物体间相互作用及碰撞等。 (二)对学生应用能力的考查 高考物理试题会越来越与新课程思想接轨,对学生应用能力的考查越来越突出。要求考生关注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联系,注重物理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应用。试题注重考查学生的一种学生能力、应用能力,比如提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等。08年Ⅰ卷中要求估算太阳、地球对月球的万有引力比值,Ⅱ卷中最后一道“嫦娥一号”绕月运动时微波信号发射到地球的实际情况等。其它还有估算云层的高度、学生的接力赛、运动员从下蹲到起跳等都是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实际问题。

历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

历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 牛顿运动定律选择题 08年高考全国I理综 15.如图,一辆有动力驱动的小车上有一水平放置的弹簧,其左端固定在小车上,右端与一小球相连,设在某一段时间内小球与小车相对静 止且弹簧处于压缩状态,若忽略小球与小车间的 摩擦力,则在此段时间内小车可能是AD A.向右做加速运动 B.向右做减速运动 C.向左做加速运动 D.向左做减速运动 08年高考全国II理综 16.如图,一固定斜面上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物块A和B紧 挨着匀速下滑,A与B的接触面光滑。已知A与斜面之间 的动摩擦因数是B与斜面之间动摩擦因数的2倍,斜面倾 角为α。B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是A A. 2 tan 3 α B. 2 cot .3 α C. tanαD.cotα 08年高考全国II理综 18.如图,一很长的、不可伸长的柔软轻绳跨过光滑定滑轮,绳 两端各系一小球a和b。a球质量为m,静置于地面;b球质量为 3m,用手托往,高度为h,此时轻绳刚好拉紧。从静止开始释放 b后,a可能达到的最大高度为B A.h B.1.5h C.2h D.2.5h 08年高考北京卷理综 20.有一些问题你可能不会求解,但是你仍有可能对这些问题的解是否合理进行分析和判断。例如从解的物理量单位,解随某些已知量变化的趋势,解在一跸特殊条件下的结果等方面进

行分析,并与预期结果、实验结论等进行比较,从而判断解的合理性或正确性。 举例如下:如图所示。质量为M 、倾角为θ的滑块A 放于水平地面上。把质量为m 的滑块 B 放在A 的斜面上。忽略一切摩擦,有人求得B 相对地面的加 速度a=2 sin sin M m g M m θθ++,式中g 为重力加速度。 对于上述解,某同学首先分析了等号右侧量的单位,没发现问题。他进一步利用特殊条件对该解做了如下四项分析和判断,所得结论都是“解可能是对的”。但是,其中有一项是错误的。请你指出该项。D A. 当θ?时,该解给出a=0,这符合常识,说明该解可能是对的 B. 当θ=90?时,该解给出a=g,这符合实验结论,说明该解可能是对的 C. 当M ≥m 时,该解给出a=gsin θ,这符合预期的结果,说明该解可能是对的 D. 当m ≥M 时,该解给出a=sin B θ,这符合预期的结果,说明该解可能是对的 08年高考山东卷理综 19.直升机悬停在空中向地面投放装有救灾物资的箱子,如图所 示。设投放初速度为零.箱子所受的空气阻力与箱子下落速度的平方成正比,且运动过程中箱子始终保持图示姿态。在箱子下落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箱内物体对箱子底部始终没有压力 B.箱子刚从飞机上投下时,箱内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最大 C.箱子接近地面时,箱内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比刚投下时大 D.若下落距离足够长,箱内物体有可能不受底部支持力而“飘起来” 08年高考宁夏卷理综 20.一有固定斜面的小车在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小球通 过细绳与车顶相连。小球某时刻正处于图示状态。设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为N ,细绳对小球的拉力为T ,关于此时刻小球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

历年高考物理试题

历年高考物理试题(上海卷)汇编 (2000~2010) 2010-7

200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上海物理试卷 考生注意: 1.全卷共8页,24题,在120分钟内完成。 2.第21、22、23、24题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而未写出主要演算过程的,不能得分,有数字计算的问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一、(50分)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答案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把正确的答案全选出来,并将正确答案前面的字母填写在题后的方括号内,每一小题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部分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填写在方括号外的字母,不作为选出的答案。 1.下列关于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真空中红光波长比紫光波长短 (B)红光光子能量比紫光光子能量小 (C)红光和紫光相遇时能产生干涉现象 (D)红光照射某金属时有电子向外发射,紫光照射该金属时一定也有电子向外发射 2.关于α、β、γ三种射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α射线是原子核自发放射出的氦核,它的穿透能力最强 (B)β射线是原子核外电子电离形成的电子流,它具有中等的穿透能力 (C)γ射线一般们随着α或β射线产生,它的穿透能力量强 (D)γ射线是电磁波,它的穿透能力最弱 3.一小球用轻绳悬挂在某固定点,现将轻绳水平拉直,然后由静止开始释放小球,考虑小球由静止开始运动到最低位置的过程中() (A)小球在水平方向的速度逐渐增大(B)小球在竖直方向的速度逐渐增大 (C)到达最低位置时小球线速度最大(D)到达最低位置时绳中的拉力等于小球重力4.如图所示,两根平行放置的长直导线a和b载有大小相同方向相反的电流,a受到的磁

高考物理-近三年高考真题精选精练(能力篇)(解析版)

2020年高考物理100考点最新模拟题千题精练(选修3-1) 第三部分磁场 专题3.37 近三年高考真题精选精练(能力篇) 一.选择题 1.(2019高考江苏卷物理7)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a和b是两条固定的平行长直导线,通过的电流强度相等.矩形线框位于两条导线的正中间,通有顺时针方向的电流,在a、b产生的磁场作用下静止.则a、b的电流方向可能是() A.均向左 B.均向右 C.a的向左,b的向右 D.a的向右,b的向左 【参考答案】CD 【名师解析】要使位于两条导线的正中间的矩形线框在a、b产生的磁场作用下静止,在矩形线框与导线平行的两侧边所受安培力方向必须相反。若a、b的电流方向相同,则矩形线框与导线平行的两侧边处磁场方向相反,而两侧边电流方向相反,由左手定则可判断出两侧边所受安培力方向相同,不可能在a、b产生的磁场作用下静止.选项AB错误;若a、b的电流方向相反,则矩形线框与导线平行的两侧边处磁场方向相同,而两侧边电流方向相反,由左手定则可判断出两侧边所受安培力方向相反,可以在a、b产生的磁场作用下静止.选项CD正确。 2. (2017·全国理综I卷·16)如图,空间某区域存在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电场方向竖直向上(与纸面平行),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三个带正电的微粒a、b、c电荷量相等,质量分别为m a、m b、m c,已知在该区域内,a在纸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b在直面内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c在纸面内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m a>m b>m c B. m b>m a>m c C. m c>m a>m b D. m c>m b>m a 【参考答案】.B 【名师解析】此题的空间区域为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重力场的叠加场,根据题述带正电的微粒a在纸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可知重力与电场力平衡,洛伦兹力提供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有m a g=qE,解得:

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详解)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马鸣风萧萧**整理制作) 2011年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详解) 功和能 1.(2011年高考·江苏理综卷)如图所示,演员正在进行杂技表演。由图可估算出他将一只鸡蛋抛出的过程中对鸡蛋所做的功最接近于 A .0.3J B .3J C .30J D .300J 1.A 解析:生活经验告诉我们:10个鸡蛋大约1斤即0.5kg ,则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 0.5 0.0510 m kg = =,鸡蛋大约能抛高度h =0.6m ,则做功约为W=mgh =0.05×10×0.6J=0.3J ,A 正确。 2.(2011年高考·海南理综卷)一物体自t =0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其速度图线如图所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在0~6s 内,物体离出发点最远为30m B .在0~6s 内,物体经过的路程为40m C .在0~4s 内,物体的平均速率为7.5m/s D .在5~6s 内,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做负功 v/m ·s -1 10

2.BC 解析:在0~5s,物体向正向运动,5~6s向负向运动,故5s末离出发点最远,A错;由面积法求出0~5s的位移s1=35m, 5~6s的位移s2=-5m,总路程为:40m,B对;由面积法求出0~4s的位移s=30m,平度速度为:v=s/t=7.5m/s C对;由图像知5~6s过程物体加速,合力和位移同向,合力做正功,D错 3.(2011年高考·四川理综卷)如图是“神舟”系列航天飞船返回舱返回地面的示意图,假定其过程可简化为:打开降落伞一段时间后,整个装置匀速下降,为确保安全着陆,需点燃返回舱的缓冲火箭,在火箭喷气过程中返回舱做减速直线运动,则 A.火箭开始喷气瞬间伞绳对返回舱的拉力变小B.返回舱在喷气过程中减速的主要原因是空气阻力 C.返回舱在喷气过程中所受合外力可能做正功D.返回舱在喷气过程中处于失重状态 3.A 解析:在火箭喷气过程中返回舱做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向上,返回舱处于超重状态,动能减小,返回舱所受合外力做负功,返回舱在喷气过程中减速的主要原因是缓冲火箭向下喷气而获得向上的反冲力。火箭开始喷气前匀速下降拉力等于重力减去返回舱受到的空气阻力,火箭开始喷气瞬间反冲力直接对返回舱作用因而伞绳对返回舱的拉力变小。 4.(2011年高考·全国卷新课标版)一质点开始时做匀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起受到一恒力作用。此后,该质点的动能可能 A.一直增大 B.先逐渐减小至零,再逐渐增大 C.先逐渐增大至某一最大值,再逐渐减小 D.先逐渐减小至某一非零的最小值,再逐渐增大 4.ABD 解析:当恒力方向与速度在一条直线上,质点的动能可能一直增大,也可能先逐渐减小至零,再逐渐增大。当恒力方向与速度不在一条直线上,质点的动能可能一直增大,也可能先逐渐减小至某一非零的最小值,再逐渐增大。所以正确答案是ABD。

高考真题全国卷物理试题含答案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第14~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将质量为的模型火箭点火升空,50g 燃烧的燃气以大小为600m/s 的速度从火箭 喷口在很短时间内喷出。在燃气喷出后的瞬间,火箭的动量大小为(喷出过程中重力和空气阻力可忽略) A .30kg m/s ? B .×102kg m/s ? C .×102kg m/s ? D .×102kg m/s ? 15.发球机从同一高度向正前方依次水平射出两个速度不同的乒乓球(忽略空气的影 响)。速度较大的球越过球网,速度较小的球没有越过球网,其原因是 A .速度较小的球下降相同距离所用的时间较多 B .速度较小的球在下降相同距离时在竖直方向上的速度较大 C .速度较大的球通过同一水平距离所用的时间较少 D .速度较大的球在相同时间间隔内下降的距离较大 16.如图,空间某区域存在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电场方向竖直向上(与纸面平行), 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三个带正电的微粒a ,b ,c 电荷量相等,质量分别为m a ,m b ,m c ,已知在该区域内,a 在纸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b 在纸面内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c 在纸面内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a b c m m m >> B .b a c m m m >> C .a c b m m m >> D .c b a m m m >> 17.大科学工程“人造太阳”主要是将氚核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用来发电,氚核聚变反 应方程是22311120H H He n ++→,已知21H 的质量为,32He 的质量为,10n 的质量为, 1u =931MeV/c 2。氚核聚变反应中释放的核能约为 A ....

高考(2015-2019)物理真题分项B4版——专题(五)万有引力与航天(试题版)

专题五 万有引力与航天 1、(2019全国Ⅰ卷)在星球M上将一轻弹簧竖直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把物体P轻放在弹簧上端,P 由静止向下运动,物体的加速度a与弹簧的压缩量x间的关系如图中实线所示。在另一星球N上用完全相同的弹簧,改用物体Q完成同样的过程,其a–x关系如图中虚线所示,假设两星球均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已知星球M的半径是星球N的3倍,则() A.M与N的密度相等 B.Q的质量是P的3倍 C.Q下落过程中的最大动能是P的4倍 D.Q下落过程中弹簧的最大压缩量是P的4倍 2、(2019全国Ⅱ卷)2019年1月,我国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在探测器“奔向”月球的过程中,用h表示探测器与地球表面的距离,F表示它所受的地球引力,能够描述F随h变化关系的图像是() 3.(2019全国Ⅲ卷)金星、地球和火星绕太阳的公转均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它们的向心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金、a地、a火,它们沿轨道运行的速率分别为v金、v地、v火。已知它们的轨道半径R金a地>a火B.a火>a地>a金C.v地>v火>v金D.v火>v地>v金 4、(2019北京卷)2019年5月17日,我国成功发射第45颗北斗导航卫星,该卫星属于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同步卫星)。该卫星() A.入轨后可以位于北京正上方B.入轨后的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C.发射速度大于第二宇宙速度 D.若发射到近地圆轨道所需能量较少 5、(2019天津卷)2018年12月8日,肩负着亿万中华儿女探月飞天梦想的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实现人类航天器首次在月球背面巡视探测,率先在月背刻上了中国足迹”。已知月球的质量为M、半径为R,探测器的质量为m,引力常量为G,嫦娥四号探测器围绕月球做半径为r的匀速圆周运动时,探测器的() A.周期为 23 4πr GM B.动能为 2 GMm R C.角速度为 3 Gm r D.向心加速度为 2 GM R 6、(2019 江苏卷)1970年成功发射的“东方红一号”是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该卫星至今仍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运动.如图所示,设卫星在近地点、远地点的速度分别为v1、v2,近地点到地心的距离为r,地球质量为M,引力常量为G.则() A. r GM v v v= > 1 2 1 ,B. r GM v v v> > 1 2 1 , C. r GM v v v= < 1 2 1 , D. r GM v v v> > 1 2 1 , 7、(2018全国Ⅰ卷)2017年,人类第一次直接探测到来自双中子星合并的引力波。根据科学家们复原的过程,在两颗中子星合并前约100 s时,它们相距约400 km,绕二者连线上的某点每秒转动12圈,将两颗中子星都看作是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由这些数据、万有引力常量并利用牛顿力学知识,可以估算出这一时刻两颗中子星() A. 质量之积 B. 质量之和 C. 速率之和 D. 各自的自转角速度 1

三年高考(2017-2019)物理真题分项版解析——20 力学计算题(解析版)

专题20 力学计算题 1.(2019·新课标全国Ⅰ卷)竖直面内一倾斜轨道与一足够长的水平轨道通过一小段光滑圆弧平滑连接,小物块B 静止于水平轨道的最左端,如图(a )所示。t =0时刻,小物块A 在倾斜轨道上从静止开始下滑,一段时间后与B 发生弹性碰撞(碰撞时间极短);当A 返回到倾斜轨道上的P 点(图中未标出)时,速度减为0,此时对其施加一外力,使其在倾斜轨道上保持静止。物块A 运动的v –t 图像如图(b )所示,图中的v 1和t 1均为未知量。已知A 的质量为m ,初始时A 与B 的高度差为H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不计空气阻力。 (1)求物块B 的质量; (2)在图(b )所描述的整个运动过程中,求物块A 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3)已知两物块与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均相等,在物块B 停止运动后,改变物块与轨道间的动摩擦因 数,然后将A 从P 点释放,一段时间后A 刚好能与B 再次碰上。求改变前后动摩擦因数的比值。 【答案】(1)3m (2) 2 15 mgH (3)11=9μμ' 【解析】(1)根据图(b ),v 1为物块A 在碰撞前瞬间速度的大小, 1 2 v 为其碰撞后瞬间速度的大小。设物块B 的质量为m ',碰撞后瞬间的速度大小为v ',由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11()2v mv m m v ''=-+① 22211111 ()2222 v mv m m v ''=-+② 联立①②式得 3m m '=③ (2)在图(b )所描述的运动中,设物块A 与轨道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 ,下滑过程中所走过的路程为s 1,返回过程中所走过的路程为s 2,P 点的高度为h ,整个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W ,由动能定理有 2 11102 mgH fs mv -= -④

2020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 普通高校招生考试 精品

θ F 2020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试题汇编-相互作用 1(2020安徽第1题).一质量为m 的物块恰好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现对物块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恒力F ,如图所示。则物块 A .仍处于静止状态 B .沿斜面加速下滑 C .受到的摩擦力不便 D .受到的合外力增大 答案:A 解析:由于质量为m 的物块恰好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说明斜面对物块的作用力与物块的重力平衡,斜面与物块的动摩擦因数μ=tan θ。对物块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恒力F ,使得合力仍然为零,故物块仍处于静止状态,A 正确,B 、D 错误。摩擦力由mg sin θ增大到(F +mg )sin θ,C 错误。 2(2020海南第4题).如图,墙上有两个钉子a 和b,它们的连 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5°,两者的高度差为l 。一条不可伸长 的轻质细绳一端固定于a 点,另一端跨过光滑钉子b 悬挂一质量 为m1的重物。在绳子距a 端2 l 得c 点有一固定绳圈。若绳圈上悬挂质量为m2的钩码,平衡后绳的ac 段正好水平,则重物和钩 码的质量比12 m m 为 A.5 B. 2 C. 52 D.2 解析:平衡后设绳的BC 段与水平方向成α角,则:tan 2,sin 5 αα== 对节点C 分析三力平衡,在竖直方向上有:21sin m g m g α=得:1215sin 2 m m α==,选C 3 (广东第16题).如图5所示的水平面上,橡皮绳一端固定,另一端连 接两根弹簧,连接点P 在F 1、F 2和F 3三力作用下保持静止。下列判断正 确的是 A. F 1 > F 2> F 3 B. F 3 > F 1> F 2 C. F 2> F 3 > F 1 D. F 3> F 2 > F 1 4(北京理综第18题).“蹦极”就是跳跃者把一 端固定的长弹性绳绑在踝关节等处,从几十米高 处跳下的一种极限运动。某人做蹦极运动,所受 绳子拉力F 的大小随时间t 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 将蹦极过程近似为在竖直方向的运动,重力加速 度为g 。据图可知,此人在蹦极过程中最大加速

2019年高考全国1卷物理试题与答案

2019年高考全国1卷物理试题与答案 (满分11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并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 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氢原子能级示意图如图所示。光子能量在1.63 eV~3.10 eV的光为 可见光。要使处于基态(n=1)的氢原子被激发后可辐射出可见光 光子,最少应给氢原子提供的能量为 A.12.09 eV B.10.20 eV C.1.89 eV D.1.5l eV 2.如图,空间存在一方向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两个带电小球P和Q用相同的绝缘细绳悬挂在水平天花板下,两细绳都恰好与天花板垂直,则 A.P和Q都带正电荷 B.P和Q都带负电荷 C.P带正电荷,Q带负电荷 D.P带负电荷,Q带正电荷 3.最近,我国为“长征九号”研制的大推力新型火箭发动机联试成功,这标志着我国重型运载火箭的研发取得突破性进展。若某次实验中该发动机向后喷射的气体速度约为3 km/s,产生的推力约为4.8×106 N,则它在1 s时间内喷射的气体质量约为 A.1.6×102 kg B.1.6×103 kg C.1.6×105 kg D.1.6×106 kg

近五年全国卷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整理

第一章 直线运动 (2011)24.(13分)甲乙两辆汽车都从静止出发做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一直不变。在第一段时间间隔内,两辆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是甲的两倍;在接下来的相同时间间隔内,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增加为原来的两倍,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减小为原来的一半。求甲乙两车各自在这两段时间间隔内走过的总路程之比。 (2013)24.(13分)水平桌面上有两个玩具车A 和B ,两者用一轻质细橡皮筋相连,在橡皮筋上有一红色标记R 。在初始时橡皮筋处于拉直状态,A 、B 和R 分别位于直角坐标系中的(0,2l )、(0,-l )和(0,0)点。已知A 从静止开始沿y 轴正向做加速度大小为a 的匀加速运动;B 平行于x 轴朝x 轴正向匀速运动。在两车此后运动的过程中,标记R 在某时刻通过点(l ,l )。假定橡皮筋的伸长是均匀的,求B 运动速度的大小。 (2014)24.(12分)公路上行驶的两汽车之间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当前车突然停止后,后车司机可以采取刹车措施,使汽车在安全距离内停下来而不会与前车相碰。同通常情况下,人的反应时间和汽车系统的反应时间之和为1s 。当汽车在晴天干燥的沥青路面上以180km/h 的速度匀速行驶时,安全距离为120m 。设雨天时汽车轮胎与沥青路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晴天时的25,若要求安全距离仍未120m ,求汽车在雨天安全行驶的最大速度。 (2013)19.如图,直线a 和曲线b 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a 和b 的位置-时间(x-t )图线。由图可知 A .在时刻t 1,a 车追上b 车 B .在时刻t 2,a 、b 两车运动方向相反 C .在t 1到t 2这段时间内,b 车的速率先减少后增加 D .在t 1到t 2这段时间内,b 车的速率一直比a 车的大 第二章 力与物体的平衡 (2012)24.拖把是由拖杆和拖把头构成的擦地工具(如图)。设拖把头的质量为m ,拖杆质量可以忽略;拖把头与地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常数μ,重力加速度为g ,某同学用该拖把在水平地板上拖地时,沿拖杆方向推拖把,拖杆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 (1)若拖把头在地板上匀速移动,求推拖把的力的大小。 (2)设能使该拖把在地板上从静止刚好开始运动的水平推力与此时地板对拖把的正压力的比值为λ。已知存在一临界角θ0,若θ≤θ0,则不管沿拖杆方向的推力多大,都不可能使拖把从静止开始运动。求这一临界角的正切tan θ0。 (2012)16.如图,一小球放置在木板与竖直墙面之间。设墙面对球的压力大小为1N ,球对木板的压力大小为2N 。以木板与墙连接点所形成的水平直线为轴,将木板从图示位置开始缓慢地转到水平位置。不计摩擦,在此过程中 ( ) A. 1N 始终减小,2N 始终增大 B. 1N 始终减小,2N 始终减小 C. 1N 先增大后减小,2N 始终减小 D. 1N 先增大后减小,2N 先减小后增大 O x t t 1 t 2 a 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