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心脏病试题

先天性心脏病试题
先天性心脏病试题

A1型题

1.先天性心脏病中最常见的类型是( ) A.室间隔缺损

B.房间隔缺损

C.动脉导管未闭

;

D.法洛四联症

E.肺动脉瓣狭窄

2.胎儿血液循环下列哪项正确( ) A.胎儿左右心室均向全身供血

B.下腔静脉血全部流向右室

C.胎儿有2根脐静脉1根脐动脉

D.脐动脉血氧含量最高

E.主动脉压力大于肺动脉压力

3.先天性心脏病分类哪项正确( )

A.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肺动脉瓣狭窄属潜在青紫型

B.法洛四联症、大血管转位属潜在青紫型

C.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缩窄属无分流型

D.动脉导管未闭、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属潜在青紫型

E.法洛四联症、肺动脉瓣狭窄、室间隔缺损属青紫型

4.关于原发孔型房间隔缺损与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心电轴变化下列哪项正确( ) <

A.原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心电轴右偏,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心电轴左偏

B.原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心电轴左偏,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心电轴右偏

C.原发孔型房间隔缺损与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心电轴均右偏

D.原发孔型房间隔缺损与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心电轴均左偏

E.原发孔型房间隔缺损与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心电轴在正常范围|

5.法洛四联症缺氧发作时有效的抢救措施应除外( ) A.平卧位

B.给氧

C.静脉注射西地兰

D.静脉注射心得安

.

E.肌内注射苯巴比妥钠

6.下列哪种先天性心脏病不发生Eisenmenger’s综合征( ) A.室间隔缺损

B.房间隔缺损

C.动脉导管未闭

D.肺动脉狭窄

E.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

7.房间隔缺损在胸骨左缘2~3肋间可听到2~3/6级收缩期喷射音,是由于( ) A.血流通过缺损部位

B.右室流出道相对性狭窄

-

C.右心室扩大

D.肺动脉瓣相对性关闭不全

E.主动脉瓣相对性狭窄

8.室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患儿出现声音嘶哑,最常见的原因( )

A.左室大压迫喉返神经

@

B.肺动脉显著扩张压迫喉返神经

C.双室大压迫喉返神经

D.右室大压迫喉返神经

E.右房大压迫喉返神经

9.法洛四联症患儿突然晕厥最常见的原因( )

A.长期缺氧所致

B.血液粘滞、血流变慢而引起脑血栓

C.肺动脉漏斗部肌肉痉挛

D.合并脑脓肿

E.合并脑膜炎

10.室间隔缺损伴肺动脉高压时有下列表现,但除外( ) A.左、右心室显著增大

B.原心脏杂音增强

C.P2明显亢进

D.X线示肺动脉段明显凸出

"

E.右心室压力明显增高

11.法洛四联症患儿病理生理改变与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 ) A.肺动脉狭窄程度

B.主动脉骑跨与右室肥厚程度

C.患儿年龄

<

D.血液粘滞度

E.病程长短

12.动脉导管未闭X线检查哪项不正确( )

A.导管细的患者可无异常发现

B.分流量大的患者左室、左房增大,肺动脉段突出;

C.肺血增多

D.肺门舞蹈

E.主动脉影缩小

13.法洛四联症喜蹲踞主要是由于蹲踞( )

A.缓解漏斗部肌肉痉挛

{

B.减少心脑等重要脏器的氧耗

C.使劳累及气促缓解

D.增大体循环阻力,减少右向左分流及回心血量E.增加静脉回心血量

14.法洛四联症杂音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胸骨左缘2~4肋间2~3/6级收缩期喷射音

B.病变越重杂音越响

C.P2减弱

D.肺动脉瓣区可闻及来源于主动脉的单一响亮的第二音

E.杂音来源于肺动脉狭窄

15.房间隔缺损杂音描述错误的是( )

A.胸骨左缘2~3肋间2~3/6级收缩期喷射性杂音B.P2亢进且固定分裂

C.三尖瓣区可闻及舒张期杂音

D.杂音来源于房间隔缺损处

%

E.杂音传导不广泛

16.室间隔缺损下列检查结果错误的是( )

A.X线检查可无明显改变

B.心电图可正常

C.超声心动图见室间隔连续性中断

.

D.心导管检查右室血氧高于右房血氧

E.右心导管不能从右室进入左室表示没有室间隔缺损存在17.关于先天性心脏病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适当参加能胜任的体力劳动

B.禁止接受各种预防接种

C.已有心功能不全时应该较长时间使用维持量的洋地黄制剂D.紫绀患儿应预防脱水

E.病情加剧,杂音有时反而减轻

18.Eisenmenger’s综合征是指( )

A.紫绀型先心病

~

B.无分流型先心病

C.肺动脉瓣狭窄伴跨瓣压增大

D.左向右分流先心病合并显著肺动脉高压产生右向左分流E.室间隔缺损的严重并发症

19.先心病诊断方法中最重要的进展是( )

·

A.体格检查

B.心电图

C.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D.选择性心血管造影

E.心功能检查

/

20.房间隔缺损患儿,出生时及新生儿早期可发生暂时性紫绀是由于( )

A.右心房压力大于左心房,血液自右向左分流

B.体循环血流量少

C.右心血流量增多

D.肺循环充血

E.左心室血流量少

21.室间隔缺损患儿,胸骨左缘3~4肋间闻及2~3/6级粗糙全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心尖区闻及短暂的舒张期杂音。首先考虑诊断( )

A.合并肺动脉高压

B.合并二尖瓣狭窄

C.动脉导管未闭

D.合并房间隔缺损

E.分流量较大的室间隔缺损

22.2岁患儿,不规则发热1个月余,一般情况较差。查:胸骨左缘3~4肋间可闻4/6级粗糙全收缩期吹风样杂音,P2亢进,双肺呼吸音清晰,肝右肋下2.5cm,脾左肋下1.5cm。ESR 50mm/h,Hb 86g/L,WBC 18 ×109/L,N 0.89,L 0.11,血培养(—)。最可能的诊断是( )

A.房间隔缺损合并败血症

B.风心病、风湿活跃

C.病毒性心肌炎

D.室间隔缺损

E.室间隔缺损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

23.3岁患儿,自幼反复呼吸道感染,剧烈活动后伴气促,紫绀不明显,胸骨左缘2肋间闻及3/6级粗糙连续性机器样杂音,第4肋间闻及4/6级全收缩期杂音,可扪及震颤,心尖区闻及舒张期隆隆样杂音,P2亢进,可闻及股动脉枪击音,血压12.0/5.33kPa(90/40mmHg),胸片左房、左室、右室增大,肺动脉段膨隆。应诊断为( )

A.房间隔缺损

B.动脉导管未闭

C.室间隔缺损

D.室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未闭

E.法洛四联症

24.5岁患儿,发现心脏杂音4年,平时易感冒,活动后嘴唇发绀,心前区隆起,胸骨左缘3~4肋间可闻及3/6级全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向周围广泛传导,P2亢进,可扪及震颤,心电图示双室肥厚,最可能的诊断是( )

A.室间隔缺损

B.房间隔缺损

C.动脉导管未闭

D.法洛四联症

E.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关闭不全

]

25.4岁男孩,无发绀,胸骨左缘2~4肋间闻及2/6级收缩期喷射音,P2亢进呈固定分裂,胸骨左缘下可闻及舒张期杂音,未扪及震颤,心电图示P—R间期延长。诊断考虑( )

A.室间隔缺损

B.房间隔缺损

C.动脉导管未闭

D.法洛四联症

^

E.生理性杂音

26.8个月婴儿,出生后反复呼吸道感染,2天前发热、咳嗽、气促、烦躁不安,呼吸60次/分,脉搏182次/分,嘴唇发绀,胸骨左缘3~4肋间闻及3/6级全收缩期吹风样杂音,P2亢进,双肺可闻固定细湿罗音,肝脏右肋下3cm。诊断考虑( )

A.室间隔缺损

B.室间隔缺损合并支气管肺炎

C.室间隔缺损、急性重症支气管肺炎、心力衰竭

D.室间隔缺损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

E.房间隔缺损合并支气管肺炎

27.4岁患儿,生长发育正常,胸骨左缘3~4肋间闻及2/6级柔和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卧位较坐位响亮。最可能的诊断是( )

A.室间隔缺损

B.房间隔缺损

C.动脉导管未闭

D.生理性杂音

E.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关闭不全

28.6岁患儿,生后3个月发现心脏杂音。曾患4次肺炎。LSB3~4闻及4/6级全收缩期杂音,心尖区有短促的舒张期杂音。右心导管检查:导管很容易从右房进入左房,右室血氧高于右房。可能的诊断是:( )

A.房间隔缺损

~

B.室间隔缺损

C.动脉导管未闭

D.风湿性二尖瓣狭窄

E.法洛四联症

29.2岁患儿,发现心脏杂音1年余。生长发育较差,无明显气促、发绀。LSB3~4闻及3/6级收缩期杂音,要鉴别该患儿的心脏病是左向右分流型还是右向左分流型,既简单又经济的检查:( )

A.心电图

B.心脏X线照片

C.心脏彩超

D.心导管检查

E.心血管造影

30.7个月男孩,体格检查发现胸骨左缘第2肋间有3/6级收缩期杂音,P2亢进,胸部X 线示左室、左房大,该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 )

A.肺动脉狭窄

B.动脉导管未闭

C.房间隔缺损

D.室间隔缺损

E.法洛四联症

参考答案:

2

最新1.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管理规范(2017年版)征求意见稿

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管理规范 (2017 年版) 为规范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定本规范。本规范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开展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的最低要求。 本规范所称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是指经血管穿刺 径路进入心腔内或血管内实施诊断或者治疗的技术,不包括以抢救为目的的临时起搏术、床旁血流动力学监测、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 儿科专业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参照本规 范执行。 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 (一)医疗机构开展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和技术能力相适应。 (二)有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心血管内科、心血管外科或心胸外科的诊疗科目,有与开展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相关的辅助科室和设备。 (三)心血管内科。能规范开展心血管内科临床诊疗 40

工作,床位不少于张,其技术水平达到心血管内科专业科室的技术标准。 (四)心血管外科或者心胸外科。 能规范开展心血管外科或者心胸外科临床诊疗工作,床位不少于20 张,其技术水平达到心血管外科或者心胸外科专业技术标准。 (五)心血管造影室。 1.符合放射防护及无菌操作条件。 2.配备符合心血管介入诊疗功能要求的心血管造影机,影像质量和放射防护条件良好,具备医学影像图像管理系统。 3.有IABP 设备。 4.能够进行心、肺、脑抢救复苏,有氧气通道、麻醉机、除颤器、吸引器等必要的急救设备和药品。 5.有相应的器械耗材和药品的管理设施、管理人员、管理制度。 6.开展心内电生理检查和心律失常介入治疗还应配备多导电生理记录仪。 (六)重症监护室 1.设置符合规范要求,达到III 级洁净辅助用房标准,病床不少于6 张,每病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15 平方

心脏外科教案DOC

第次课授课时间:年月日 课程名称外科学年级专业、层次临床医学本科授课教师职称课型(大、小)大学时3 授课题目(章、节)外科学(第8版)第29、30章 基本教材及主要参考书陈孝平. 统编外科学教材. 第8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P300-320, 心脏血管外科学,现代心血管病学 目的与要求: 了解常见先心病(ASD、VSD、PDA、TOF)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时机; 了解风心病的病史特点及手术指征、人工心瓣的基本知识; 了解冠心病的手术指征及CA旁路手术的基本知识; 了解体外循环基本知识; 自学:PS、COA、VSA、CCP;CT; 常见CHD、RHD的病理生理。 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 常见先心病ASD、VSD、PDA、TOF(70分钟);风心病MS、MI、AS、AI、人工心瓣(30分钟);冠心病及CA旁路手术(10分钟);体外循环(5分钟)。 临床思维方式启发学生的思维和学习方法; 自学:根据教学中的临床思维方式,归纳总结自学疾病; 只讲授重点。 教学重点及如何突出重点、难点及如何突破难点: 常见先心病(ASD、VSD、PDA、TOF)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时机; 风心病MS、MI、AS、AI的病史特点及手术指征、人工心瓣的基本知识; 冠心病的手术指征及CA旁路手术的基本知识; 体外循环基本知识。 利用拍摄临床的教学资料制作电子课件,理论结合实践启发学生的思维,在经 过基础知识(解剖、病理生理)以及超声、影像、内科、儿科等理论课学习的基础上,在内容多、学时短,3个学时内突出先心病、风心病、冠心病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时机为重点进行讲解。要巩固掌握的学习知识,还必须在临床见习和实 习中提高。 教研室审阅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名: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临床医师考试试题

科室:姓名:得分:第1题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最常见诱因是 A.过劳 B.大量利尿 C.使用镇静剂 D.呼吸道感染 E.使用支气管扩张剂 第2题慢性肺心病常见的原因疾病 A.肺脓肿 B.Ⅳ型肺结核 C.脊柱严重畸形 D.支气管扩张症 E.慢性支气管炎 第3题慢性肺心病形成肺动脉高压的主要因素是 A.支气管感染 B.毛细血管床减少 C.缺02肺小动脉收缩痉挛 D.肺静脉压增高 E.肺小血管炎 第4题在肺心病肺动脉高压的原因中最重要的因素是 A.解剖因素 B.功能因素 C.血容量增多 D.血粘度增加 E.以上都不是 第5题显性肺动脉高压的诊断标准是 A.静息时肺动脉平均压≥1.96kPa(20cmH2O) B.运动后肺动脉平均压≥1.96kPa(20cmH2O) C.静息时肺动脉平均压≥2.7kPa(20mmHg) D.运动后肺动脉平均压≥4.0kPa(30mmHg) E.运动后肺动脉平均压≥2.7kPa(20mmHg) 第6题肺心病时最常见的心脏改变是 A.右心房肥大 B.左心房肥大

C.右心室肥大 D.左心室肥大 E.左心房+左心室肥大 第7题慢性肺心病急性呼吸道感染导致心力衰竭的主要因素 A.感染高热加重了心脏的负荷 B.心率加快加重了心脏负荷 C.细菌毒素对心肌的毒性作用 D.继发性红细胞增多加重了心脏负担 E.缺O2和CO2潴留引起了肺小动脉痉挛 第8题早期慢性肺心病的诊断依据是 A.长期肺、支气管疾病史 B.发绀 C.双肺干湿哕音 D.肺动脉高压及右心室增大征象 第9题下列哪项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不支持肺心病的诊断 A.右室流出道内径≥30mm B.右室前壁增厚 C.右心内径≥20mm D.左右心室内径的比值>2 E.右肺动脉内径及右房增大 第10题下列哪项不能作为肺心病的诊断依据 A.肺动脉瓣第二心音亢进 B.剑突下心脏收缩期搏动 C.肝肋下3cm D.肝颈回流征阳性 E.下肢水肿

先天性心脏病左向右分流的并发症大概有以下几种

先天性心脏病左向右分流的并发症大概有以下几种 一、肺部感染,在先天性心脏病的基础上容易患肺炎。 二、心力衰竭。心衰和感染往往同时存在、反复发作,会造成患儿病危。需控制心衰,同时使用抗生素(以抗球菌感染为主),并提供低流量的吸氧(防止肺泡破裂);急性心衰需强心、利尿、扩血管,慢性心衰可使用强心中药参桂胶囊。 三、心内膜炎,指心脏的内膜,瓣膜或血管内膜的炎症,由于长期受到血流的冲击,会造内膜粗糙,并形成赘生物,致病菌在赘生物中繁殖,又把细菌、毒素释放到血液中,患儿可出现败血症,肝脾肿大,心功能不全,有时赘生物脱落形成栓塞,如皮肤出血点,肺栓塞、偏瘫等。 四、晚期形成了肺动脉高压,由于病情延误,时间长了以后就造成肺动脉高压,也就失去了手术的机会。肺动脉高压一般分为可逆性的和不可逆性的,可逆性的肺动脉高压手术以后高压可以降下来。不可逆性的叫做梗阻性的肺动脉高压,如肺动脉压力不断升高超过体循环压力,则会产生血液从右向左分流,患儿出现青紫,即使做了手术,肺部已经形成病理性改变,肺小动脉已经关闭了,已经失去手术的机会了。 五、缺氧发作,约20%-70%患儿有缺氧发作史,临床表现为发病突然,呼吸急促困难,紫绀明显加重,重症发生昏厥,抽搐,因严重缺氧而致低氧血症死亡。缺氧发作时间长短不一,一般常能自然缓解,但可经常发作。 六、脑血栓和脑脓肿为法乐四联征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由于法乐四联征患儿长期缺氧,紫绀,因而红细胞增多,血球压积增高,血液粘稠,血流速度缓慢,为脑血管内形成血栓创造条件,如继发感染可形成感染性血栓,或由于脑组织缺氧,脑组织软化,引起细菌感染形成脑脓肿,表现为剧烈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偏瘫等。 传统分类方法 主要根据血流动力学变化将先天性心脏病分为三组。(1)无分流型(无青紫型)即心脏左右两侧或动静脉之间无异常通路和分流,不产生紫绀。包括主动脉缩窄、肺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狭窄以及肺动脉瓣狭窄、单纯性肺动脉扩张、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等。(2)左向右分流组(潜伏青紫型)此型有心脏左右两侧血流循环途径之间异常的通道。早期由于心脏左半侧体循环的压力大于右半侧肺循环压力,所以平时血流从左向右分流而不出现青紫。当啼哭、屏气或任何病理情况,致使肺动脉或右心室压力增高,并超过左心压力时,则可使血液自右向左分流而出现暂时性青紫。如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主肺动脉隔缺损,以及主动脉窦动脉瘤破入右心或肺动脉等。(3)右向左分流组(青紫型)该组所包括的畸形也构成了左右两侧心血管腔内的异常交通。右侧心血管腔内的静脉血,通过异常交通分流入左侧心血管腔,大量静脉血注入体循环,故可出现持续性青紫。如法洛四联症、法洛三联症、右心室双出口和完全性大动脉转位、永存动脉干等。 Silber分类法 以病理变化为基础,同时结合临床表现和心电图表现对先天性心脏病进行分组。(1)单纯心血管间交通包括心房水平分流(如房间隔缺损、Lutembacher综合征、部分性肺静脉异位引流、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及单心房、三心房),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及主肺动脉隔缺损。(2)心脏瓣膜畸形包括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二瓣化畸形,肺动脉瓣狭窄,肺动脉瓣关闭不全,爱勃斯坦(Ebstein)畸形及二尖瓣关闭不全。(3)血管畸形包括主动脉缩窄,假性主动脉缩窄,主动脉弓畸形,永存动脉干,主动脉窦瘤,冠状动-静脉瘘,肺动脉畸形起源于主动脉,原发性肺动脉扩张,肺动-静脉瘘,肺动脉狭窄及永存左上腔静脉。(4)复合畸形包括法洛四联症,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大血管转位,单心室,三尖瓣闭锁及肺动脉瓣闭锁合并完整室间隔。(5)立体构相异常(spatial abnormalities)包括右位心合并内脏转位(dextrocardia withsinus inversus),单纯右位心(isolateddextrocardia),中位心(mesocardia)及左位心(levocardia)。(6)心律失常包括先天性房室传导阻滞,先天性束支传导阻滞,致命性家族性心律失常及预激综合征。(7)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8)家族性心肌病。(9)心包缺失(pericardial defects)。(10)心脏异位(ectopia cordis)和左心室憩室法洛四联症是存活婴儿中最常见的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其发病率占各类先天性心脏病的10%—15%。法洛四联症由以下4种畸形组成:①肺动脉狭窄:以漏斗部狭窄多见,其次为漏斗部和办膜合并狭窄,狭窄程度可随年龄而加重;②室间隔缺损:多属高位膜部缺损;③主动脉骑跨:主动脉骑跨于左、右两心室之上,随着主动脉发育,右跨现象可逐渐加重,约25%病人为右位主动脉弓;④右心室肥厚:为肺动脉狭窄后右心室负荷增加的结果。以上4种畸形中以肺动脉狭窄最重要,对患儿的病理生理和临床表现有重要影响。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护理查房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护理查房 时间:2015-02-16 地点:医生办公室 主讲人:杜艳丽参加人员:全体护士 病史 一、现病史:9床患者,张继成,男,84岁,因"活动后胸闷气喘不适1月余" 入院。患者有慢性阻塞性肺病多年,咳嗽咳痰,伴双下肢重度水肿。于2月3 日来我院就诊,门诊拟"冠心病心功能不全"收入我科。自发病以来,精神欠佳、食欲较前下降,二便正常,休息差。入院后诊断“慢性支气管炎伴肺气肿,肺心 病,心功能四级”。 二、既往史: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病史,无外伤、血制品使用史、无过敏史、预防接种史无。 三、查体:T36.4C,P88次/分,R20次/分,BP14080mmHg,神志清,强迫性端坐体位。口唇指端紫绀,双下肢重度水肿。听诊:心率88次/分,心律整齐,心音正常。 四、辅助检查:(1)心脏彩超:右心增大,三尖瓣中大量反流,主动脉瓣钙化伴 少中量反流,少量心包积液,中度肺动脉高压。肺部CT示:慢性支气管炎伴感 染(2)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生化基本正常,动脉血气回示:pH7.31,二氧化碳分压72mmHg,氧分压72 mmHg。脑钠肽8165pg/ml。(3)入院时心电图示:窦性心律。一度房室传导阻滞,CRBBB,ST-倒置。 五、治疗:入院后给予心内科一级护理,报病重,陪护1人,低盐低脂清淡饮食, 持续性低流量吸氧,持续心电监护、强心利尿、扩血管改善心肺循环、营养心肌 对症支持治疗。2月4日晨急查血气分析回示:二氧化碳分压:82 mmHg急请呼吸内科会诊:医嘱给予抗炎、平喘祛痰、呼吸兴奋剂应用,定期复查血气。2月12日血气回示:PH7.38氧分压50 mmHg二氧化碳分压44mmHg,医嘱停用呼吸兴奋剂,生化回示:血钾2.93mmol/L,白蛋白49g/L,医嘱给予补达秀1.0gtid, 口服,人血白蛋白输注。 相关知识----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一定义: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由于肺组织、肺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肺组织结构和(或)功能异常,产生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进而引起右心室肥厚、扩大,伴或不伴右心功能衰竭的心脏病。 二:病因:(一)支气管肺疾病以慢性支气管炎(慢支)并发阻塞性肺气肿最为多见,约占80%?90%,其次为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重症肺结核、尘肺及先天性肺囊肿所并发的肺气肿或肺纤维化。 (二)胸廓运动障碍性疾病胸廓运动障碍性疾病较少见。严重的脊椎后、侧 凸、脊椎结核、类风湿性关节炎、胸膜广泛粘连及胸廓成形术后等造成的严重胸廓或

范文先天性心脏病试题.docx

A1型题 1.先天性心脏病中最常见的类型是( ) A.室间隔缺损 B.房间隔缺损 C.动脉导管未闭 D.法洛四联症 E.肺动脉瓣狭窄 2.胎儿血液循环下列哪项正确( ) A.胎儿左右心室均向全身供血 B.下腔静脉血全部流向右室 C.胎儿有2根脐静脉1根脐动脉 D.脐动脉血氧含量最高 E.主动脉压力大于肺动脉压力 3.先天性心脏病分类哪项正确( ) A.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肺动脉瓣狭窄属潜在青紫型 B.法洛四联症、大血管转位属潜在青紫型 C.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缩窄属无分流型 D.动脉导管未闭、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属潜在青紫型 E.法洛四联症、肺动脉瓣狭窄、室间隔缺损属青紫型 4.关于原发孔型房间隔缺损与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心电轴变化下列哪项正确( ) A.原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心电轴右偏,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心电轴左偏 B.原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心电轴左偏,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心电轴右偏

C.原发孔型房间隔缺损与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心电轴均右偏 D.原发孔型房间隔缺损与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心电轴均左偏 E.原发孔型房间隔缺损与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心电轴在正常范围 5.法洛四联症缺氧发作时有效的抢救措施应除外( ) A.平卧位 B.给氧 C.静脉注射西地兰 D.静脉注射心得安 E.肌内注射苯巴比妥钠 6.下列哪种先天性心脏病不发生Eisenmenger’s综合征( ) A.室间隔缺损 B.房间隔缺损 C.动脉导管未闭 D.肺动脉狭窄 E.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 7.房间隔缺损在胸骨左缘2~3肋间可听到2~3/6级收缩期喷射音,是由于( ) A.血流通过缺损部位 B.右室流出道相对性狭窄 C.右心室扩大 D.肺动脉瓣相对性关闭不全 E.主动脉瓣相对性狭窄 8.室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患儿出现声音嘶哑,最常见的原因( )

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应急预案之欧阳家百创编

遵义县人民医院 欧阳家百(2021.03.07) 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应急预案 (冠脉介入、起搏与电生理、先心病介入封堵术) 一、总则 1.各项手术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设备的运行情况、物品 的准备、抢救药品的准备等。 2.术者应于术前充分考虑患者手术的风险性,制定出详实的手术 方案,做好应急的特殊物品的准备和心理准备。 3.一旦出现紧急意外情况按照如下流程进行抢救工作: ⑴第一时间,术者为主要负责人(有特殊安排者除外)指挥现 场人员进行抢救,抢救效果好的,待患者病情稳定后,据情况继续手术或终止; ⑵如在场人员自己处理有困难,应立即提出紧急会诊要求,邀 请相关科室人员协助抢救,同时通知医务处; ⑶如有必要,应报告给主管院长、院长; ⑷及时与患者家属沟通,通报患者病情和抢救情况,以征得家 属理解; ⑸抢救过程中要有专人负责记录医嘱和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 当时记录不全的抢救结束后立即补记。 ⑹处理完后召开讨论会,分析出现紧急情况的原因、抢救是否 及时、存在的问题,从中得出教训、以及改进方案等,并详细

记录备案。 4、本应急预案适用于心内科开展的冠脉介入手术、起搏器安置与 及心内电生理检查与射频消融术、先心病介入封堵术等心脏病介入手术。 二、实施细则 1、介入诊疗术中可能因导管钢丝等器械引起血管或心肌穿孔导致 心包积液,需要立即行心包穿刺和引流。 2、介入器械、药物干扰心脏敏感区域可能引起或加重心律失常, 甚至出现危及生命的室速、室颤或心脏停搏),情况危急时需要药物、电复律或起搏器植入。 3、病情和病变性质决定介入术的策略,有时于介入术中临时改变 计划,会向家属交待。 4、介入术中心脏、血管内血栓形成或脱落,以及器械的断裂或脱 落可能造成血管阻塞,引起心肌梗死、中风、肺栓塞或其他部位缺血,情况危急时会考虑中断手术。 5、部分介入术需联合应用抑制血液凝固的药物,可能诱发或加重 出血,包括伤口、消化道、腹膜后、胸腔、眼底、颅内出血等,严重出血时需要输血、压迫、腔镜、外科手术等处理。6、患者可能对消毒剂、对比剂或其他药物、材料过敏,出现皮 疹、头晕、呼吸困难、休克、溶血等,予相应处理,情况不能控制应终止手术。 7、急诊介入治疗过程会出现再灌注综合征如:血压下降、室性心 律失常、心动过缓等,可予多巴胺、利多卡因、阿托品等静

先天性心脏病护理查房(严选内容)

讲课人:日期:2015年月日 先天性心脏病护理查房 [简要病史] 张玉姣之女,女,出生20分钟,入院诊断:1、新生儿窒息。2、新生儿肺炎。3、足月小样儿。4、先天性心脏病。5心包积液。 [定义] 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是胎儿时期心脏血管发育异常导致的心血管畸形,是小儿最常见的心脏病,发病率是活产婴儿的5‰~8‰左右,而在早产儿中的发病率为成熟儿的2~3倍,在死胎中为活产儿的10倍。 [病因] 先天性心脏病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目前认为是遗传和环境因素所致。 一、遗传因素:染色体易位与畸变,单一基因突变,多基因突变和先天性代谢紊乱。 二、环境因素:孕早期宫内感染。 此外,孕妇与大剂量的放射线接触,服用抗癌、抗癫痫药物,患代谢性病症,妊娠早期饮酒、吸食毒品等均可能与发病有关。 [分类] 先天性心脏病的分类可分为: 一、左向右分流型(潜伏青紫型),常见的有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 1、室间隔缺损: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占小儿先心的25%~40%),根据缺损 部位分4类:①膜部;②漏斗部;③三尖瓣后方;④室间隔肌部。 临床表现:小型室内间隔缺损,无明显症状;中大型室间隔缺损,在新生儿后期及婴儿期可出现喂养困难,吸允是气急、苍白、多汗,生长发育落后,易反复呼吸道感染

和心力衰竭。长期肺动脉高压的患儿多有活动能力的下降,青紫和杵状指。 2、房间隔缺损:占先心发病总数的20%~30%,女孩多见。根据解剖病变的不同可 分为:卵圆孔未闭、第一孔未闭型缺损、第二孔未闭型缺损。 临床表现:缺损小可无症状。缺损大者表现为活动后气促、乏力、易患呼吸道感染和及生长发育迟缓,当哭闹、患肺炎或心力衰竭时,出现暂时性青紫。 3、动脉导管未闭:占先心发病总数的15%~20%,女多于男。根据未闭的动脉导管 大小、长短和形态分3型:①管型;②漏斗部;③窗型。 临床表现:取决于动脉的粗细,导管口细者,分流量小,可无症状。导管粗大者分流量大,影响生长发育,患儿疲劳无力,多汙,易合并呼吸道感染出现气急,咳嗽等。 二、左向左分流型(青紫型),常见的有法洛四联症和大动脉错位。 1、法洛四联症:是存活婴儿最常见的青紫型心脏病,占10%~15%。由4种畸形组 成:①肺动脉狭窄(最主要);②室间隔缺损;③主动脉骑跨;④右心室肥厚。 临床表现:a、青紫,主要表现,出生不明显,3~6个月后渐明显,随年龄的增加而加重。青紫常于唇、球结合膜、口腔粘膜、耳垂、指趾等毛细血管丰富的部位明显。 b、缺氧发作,多发生在2岁以下的患儿,常在晨起时吃奶、大便、哭闹时出现阵发 性呼吸困难、烦躁和青紫加重,严重者可引起突然昏厥、抽搐或脑血管意外,每次发作可持续数分钟到数小时,常能自动缓解。 c、蹲踞症状,婴儿常喜采用胸膝卧位。年长儿多有蹲踞症状,每于行走、活动或站 立过久时,因气急而主动下蹲片刻再行走,是一种无意识的自我缓解缺氧和疲劳的体位。 d、杵状指(趾0长期缺氧,指、趾端毛细血管扩张增生,局部软组织和骨组织也增 生肥大,随后指趾末端膨大如鼓槌状。 三、无分流型(无青紫型),常见肺动脉狭窄和主动脉缩窄。 肺动脉狭窄:占先心发病总数的10%~20%,按狭窄部位不同分为:肺动脉瓣狭窄(最常见)、漏斗部狭窄、肺动脉干及肺动脉分支狭窄。 临床表现:轻度一般无症状,重度主要表现为活动后有气急、乏力和心悸。重症的肺动脉瓣狭窄婴儿期即可发生青紫及右心衰竭。 [主要的护理诊断] 一、自主呼吸受损,与羊水、气道分泌物吸入导致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有关。 二、清理呼吸道无效,与呼吸急促,无力排痰有关。

最新心脏体格检查教案

山西医科大学 教案 单 任课教师姓位:山西医科大学模拟医院名: 王娜 课程名称: 诊断学(物诊实习) 授课时间:2014.12.01 —2014.12.05

心脏查体的注意事项: 1、温暖安静的环境; 2、良好的暴露; 3、检查前嘱被检查者取平卧位。 一、心脏视诊(inspection) 检查者下蹲,以切线方向进行观察。 (一)注意事项:环境安静,光线充足,最好来源于左侧,平静呼吸,取坐位或仰卧位。检查者位于被检查者右侧,冬天注意保暖。 (二)内容: 1.胸廓外形、心前区是否隆起与凹陷。 先天性心脏病或风湿性心脏病伴有心脏增大者。儿童时期即患心脏病伴有心脏增大者。 2?心尖搏动最强点的位置、范围、强度、速率和节律。 部位:正常在胸骨左缘第五肋间锁骨中线内0.5—1cm 范围:2 —2.5cm。 *心尖搏动位置的改变: 生理因素体位、体型、 病理因素:左心室增大一向左下移位 右心室增大一向左移位。 心尖搏动强弱及范围的改变:

生理因素胸壁、肋间隙。 病理因素:左心室增大一抬举样心尖搏动 3.心前区的异常搏动。 (1)、胸骨左缘第3、4肋间搏动一右心室肥大。 (2)、胸骨左缘第2肋间搏动一肺动脉咼压 (3)、胸骨右缘第2肋间搏动一升主动脉瘤、主动脉弓瘤 (4)、剑突下搏动一右心室肥大、腹主动脉瘤。 二、心脏触诊(palpation) 心尖搏动及心前区异常搏动(包括剑突下搏动)。 (一)注意事项及方法:手部应温暖,常用右手掌尺侧(鱼际部)或 手指指腹轻放于检查部位,适当调节所用压力以求得到较好效果。 (二)内容: 1.心尖搏动:注意位置、范围(以多少厘米直径表示)、强度、速率和节律。 2.心前区其他部位有无搏动。 3.心前区各处是否有震颤(猫喘), *发生机制:与杂音相同,系血液经狭窄的瓣膜口或关闭不全或异常通道流至较宽广的部位产生漩涡,使瓣膜、心壁或血管壁产生振动传至胸壁所致。 *决定震颤是收缩期或舒张期的方法如下: ⑴利用心尖搏动:紧随心尖搏动冲击手掌之后发生为收缩期震颤,在其前发生为舒张期震颤。 ⑵利用颈动脉搏动:紧随颈动脉跳动后发生为舒张期震颤,在其前发生为舒张期震颤。 ⑶利用心音听诊:紧随第一心音之后发生为收缩期震颤,紧随第二心音发生为舒张期震颤。

CDFI上岗证考试《第十一章 先天性心脏病》试题及答案

CDFI上岗证考试《第十一章先天性心脏病》试题及答案 1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左向右分流出现于(B) A收缩期 B收缩晚期及舒张期 C舒张期 D收缩期及舒张早期 E收缩晚期及舒张早期 2对于卵圆孔未闭或重开者,检出率最高的检查为(E) A 彩色多普勒 B脉冲多普勒 C连续多普勒 D声学造影 E经食道超声 3干下型室间隔缺损的二维超声检查时有什么表现(C) A右心房扩大 B肺动脉变窄 C胸骨左缘右室流出道长轴切面上,显示室间隔缺损位于肺动脉瓣下 D心尖五腔心切面图显示室间隔缺损在三尖瓣隔瓣下方 E显示主动脉骑跨 4对于流入道型(隔瓣下)室间隔缺损,超声最佳显示切面是(C) A左室长轴图 B心底短轴图 C四、五腔图 D右室流出道长轴图 E左室长轴图及心底短轴图 5室间隔小缺损指(C) A <0.5cm B<0.6cm C<0.8cm D<0.9cm E<1cm 6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继发肺动脉高压,什么情况下称为艾森曼格综合症(C) A 当室水平发生右向左分流时 B 当右室扩大时 C当室水平发生双向分流时 D 当右房扩大时 E当室水平发生左向右分流时 7室间隔膜部瘤的形成已证明是(D) A先天性膜部发育薄弱 B左右心室腔压力阶差所致 C主动脉右冠瓣病变所致 D 室间隔缺损自然闭合的过程 E与主动脉窦瘤有关 8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之过隔血流束的起始宽度,正确的估计是(A) A与缺损口大小密切相关 B明显宽于二维超声所示大小 C 明显小于术中缺损口径 D明显小于二维超声所示大小 E明显大于实际缺损口(手术中)大小9对于室间隔小缺损及多发筛孔状缺损的诊断,具有特殊价值者是(C) A 二维超声 B 脉冲多普勒 C 超声多普勒 D 连续多普勒 E声学造影 10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的超声检查所见,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E) A原发孔型房间隔缺损 B室间隔膜部缺损 C二尖瓣裂 D三尖瓣裂 E主动脉瓣二叶化畸形 11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则四心腔均相通,彩色多普勒可见大量的分流发生于下列何种情形(C) A左室向右室 B左房向右房 C左室向右房 D左房向右室 E右房向左房 12超声所见左室与右房通道,其缺损部位位于(E) A 二尖瓣前叶附着点以下 B三尖瓣隔叶附着点以下 C 二尖瓣前叶附着点之上 D三尖瓣隔叶附着点以上 E三尖瓣隔瓣之上及二尖瓣前瓣之下 13关于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的超声多普勒所见,下列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D) A 收缩期可见蓝色血流束从左室通过二尖瓣关闭线进入左房 B超声多普勒血流从左房通过房间隔下部缺损至右房沿三尖瓣口直达右室腔 C舒张期有两股红色(向探头)血流束入左室 D一股蓝色血流从左室经膜部间隔心房部缺损进入右房 E收缩期可见蓝色血流束从右室通过三尖瓣关闭线进入右房

超声试题集(第十一章 先天性心脏病)

超声试题集(第十一章先天性心脏病) 时间:2008-04-25 1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左向右分流出现于(B) A收缩期B收缩晚期及舒张期C舒张期D收缩期及舒张早期E收缩晚期及舒张早期 2对于卵圆孔未闭或重开者,检出率最高的检查为(E) A 彩色多普勒B脉冲多普勒C连续多普勒D声学造影E经食道超声3干下型室间隔缺损的二维超声检查时有什么表现(C) A右心房扩大B肺动脉变窄C胸骨左缘右室流出道长轴切面上,显示室间隔缺损位于肺动脉瓣下D心尖五腔心切面图显示室间隔缺损在三尖瓣隔瓣下方E显示主动脉骑跨 4对于流入道型(隔瓣下)室间隔缺损,超声最佳显示切面是(C) A左室长轴图B心底短轴图C四、五腔图D右室流出道长轴图E左室长轴图及心底短轴图 5室间隔小缺损指(C) A <0.5cm B<0.6cm C<0.8cm D<0.9cm E<1cm 6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继发肺动脉高压,什么情况下称为艾森曼格综合症(C) A 当室水平发生右向左分流时 B 当右室扩大时C当室水平发生双向分流时D当右房扩大时E当室水平发生左向右分流时 7室间隔膜部瘤的形成已证明是(D) A先天性膜部发育薄弱B左右心室腔压力阶差所致C主动脉右冠瓣病变所致D室间隔缺损自然闭合的过程E与主动脉窦瘤有关 8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之过隔血流束的起始宽度,正确的估计是(A)A与缺损口大小密切相关B明显宽于二维超声所示大小C 明显小于术中缺损口径D明显小于二维超声所示大小E明显大于实际缺损口(手术中)大小9对于室间隔小缺损及多发筛孔状缺损的诊断,具有特殊价值者是(C) A 二维超声 B 脉冲多普勒 C 超声多普勒 D 连续多普勒E声学造影 10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的超声检查所见,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E) A原发孔型房间隔缺损B室间隔膜部缺损C二尖瓣裂D三尖瓣裂E主动脉瓣二叶化畸形 11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则四心腔均相通,彩色多普勒可见大量的分流发生于下列何种情形(C) A左室向右室B左房向右房C左室向右房D左房向右室E右房向左房 12超声所见左室与右房通道,其缺损部位位于(E)

《先天性心脏病》word版

科目:儿科学

当显著肺动脉高压时,右向左分流,导致艾森门格综合征。 室间隔缺损血液循环示意图 2. 临床表现 (1)一般情况下无青紫,并发肺动脉高压时可出现青紫,有时扩张的肺动脉压迫喉返神经引起声嘶。(2)肺循环充血:易患呼吸道疾病。 (3)体循环减少:生长发育落后。 (4)听诊:(杂音由室缺缺损处产生) ①LSB3-4可闻3~4/6级粗糙全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向周围广泛传导,可伴震颤。

②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时可闻舒张期杂音。 ③右向左分流时,两侧压差减少,杂音减轻,P2亢进。 3. 并发症:支气管肺炎,充血性心衰,肺水肿,感染性心内膜炎(赘生物在室间隔右侧面,压差低处)。 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 , ASD) 1. 血流动力学: 心房之间压力阶差不大(左房压力超过右房几个mmHg),分流量与右室顺应性有关。 新生儿早期,右房压稍高于左房压,可以暂时性青紫。 当肺循环增加时,左房压大于右房压,左向右分流,分流量随缺损大小及两侧心室顺应性而不同。因右室壁薄,顺应性好,故左向右分流量较大。 右室舒张期负荷过重,右室、右房大,肺循环血增多。 大量左向右分流,肺动脉高压(同上)。 原发孔房间隔缺损伴二尖瓣关闭不全时,左室大。 房间隔缺损血液循环示意图

2. 临床表现 (1)一般情况下无青紫,并发肺动脉高压时可出现青紫,有时扩张的肺动脉压迫喉返神经引起声嘶。 (2)肺循环充血:易患呼吸道疾病。 (3)体循环减少:生长发育落后。 心电图鉴别:继发孔房缺——电轴右偏,原发孔房缺——电轴左偏。 (4)听诊:(杂音来源于相对性RVOT狭窄,而不是来源于房间隔缺损) ①LSB2-3可闻2~3/6级柔和收缩期喷射音,无震颤。 ②P2亢进。 ③P2固定分裂。(心音图) (共同血库学说) ④三尖瓣区可闻舒张期杂音。 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 PDA) 动脉导管:位于左锁骨下远端的降主动脉与左肺动脉根部之间。 1. 血流动力学:一般情况下,主动脉压大于肺动脉压,不论在收缩期或舒张期,均有血流自主动脉流向肺动脉,肺血流量增加,左心舒张期负荷过重,排血量达正常3~4倍,左房、左室大。主动脉血减少致周围动脉舒张压下降,脉压差增加,出现周围血管征。出现肺动脉高压右向左分流时,造成下半身青紫,称差异性紫绀。

CDFI上岗证考试《第十一章先天性心脏病》试题及答案

CDFI 上岗证考试《第十一章先天性心脏病》试题及答案 1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左向右分流出现于(B) A收缩期B收缩晚期及舒张期C舒张期D收缩期及舒张早期E收缩晚期及舒张早期2对于卵圆孔未闭或重开者,检出率最高的检查为(E) A彩色多普勒B脉冲多普勒C连续多普勒D声学造影E经食道超声 3干下型室间隔缺损的二维超声检查时有什么表现(C) A右心房扩大B肺动脉变窄C胸骨左缘右室流出道长轴切面上,显示室间隔缺损位于肺动脉瓣下D心尖五腔心切面图显示室间隔缺损在三尖瓣隔瓣下方脉骑 E显示主动跨 4对于流入道型(隔瓣下)室间隔缺损,超声最佳显示切面是(C) A左室长轴图B心底短轴图C四、五腔图D右室流出道长轴图E左室长轴图及心底短轴图 5室间隔小缺损指(C) A <0.5cm B<0.6cm C<0.8cm D<0.9cm E<1cm 6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继发肺动脉高压,什么情况下称为艾森曼格综合症(C) A当室水平发生右向左分流时B当右室扩大时C当室水平发生双向分流时D 当右房扩大时E当室水平发生左向右分流时 7室间隔膜部瘤的形成已证明是(D) A 先天性膜部发育薄弱B左右心室腔压力阶差所致C主动脉右冠瓣病变所致D 室间隔缺损自然闭合的过程E与主动脉窦瘤有关 8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之过隔血流束的起始宽度,正确的估计是(A) A与缺损口大小密切相关B明显宽于二维超声所示大小C明显小于术中缺损口径D 明显小于二维超声所示大小E明显大于实际缺损口(手术中)大小 9对于室间隔小缺损及多发筛孔状缺损的诊断,具有特殊价值者是(C) A二维超声B脉冲多普勒C超声多普勒D连续多普勒E声学造影10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的超声检查所见,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E)A原发孔型房间隔缺损B室间隔膜部缺损C二尖瓣裂D三尖瓣裂E主动脉瓣二叶化畸形 11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则四心腔均相通,彩色多普勒可见大量的分流发生于下列何种情形(C) A左室向右室B左房向右房C左室向右房D左房向右室E右房向左房 12超声所见左室与右房通道,其缺损部位位于(E) A 二尖瓣前叶附着点以下 B 三尖瓣隔叶附着点以下 C 二尖瓣前叶附着点之上 D三尖瓣隔叶附着点以上E三尖瓣隔瓣之上及二尖瓣前瓣之下 13关于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的超声多普勒所见,下列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D) A 收缩期可见蓝色血流束从左室通过二尖瓣关闭线进入左房 B 超声多普勒血流从左房通过房间隔下部缺损至右房沿三尖瓣口直达右室腔 C舒张期有两股红色(向探头)血流束入左室D一股蓝色血流从左室经膜部间隔心房部缺损进入右房E收缩期可见蓝色血流束从右室通过三尖瓣关闭线进入右房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现状及展望

·专家笔谈·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现状及展望 马春野 DOI :10.3877/cma.j.issn.1674-0785.2012.22.006作者单位:130021 长春,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心外科 Email :Machunye001@yahoo.com.cn 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是儿童常见的先天畸 形之一,是胎儿时期心脏、血管发育异常所致,活产婴 儿先心病发病率为6? 8?[1] 。早产儿先心病的发病 率为12.5?[2] 。2011年我国出生人口1604万人, 也就是说我国每年的新生儿中,约有13万人以上患有先心病。 手术是治疗先心病的传统方法,但外科手术创伤大,有时术后会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恢复时间长,手术瘢痕大,给患者及家属留下沉重的心理负担,这一直成为困扰医师和患者的难题。而具有“不开刀、损伤小、恢复快、效果好”特点的微创介入治疗是目前全球医学界主要发展方向之一。 自1966年Rashkind 等 [3] 首先应用头端带有球囊 的特种导管进行球囊房间隔造口术(BAS ),介入性治疗开始成为先心病治疗范畴, 1967年Porstmann 等[4] 应用泡沫塑料塞子堵闭动脉导管未闭(PDA ), 1974年King 等[5]及1977年Rashkind 进行了房间隔缺损(ASD )封堵术,1982年Kan 等[6]报道球囊扩张术治疗 肺动脉瓣狭窄, 1984年Lababidi 等[7]成功进行了主动脉瓣狭窄球囊扩张术,这个阶段因为器械及操作均尚 未成熟、 操作复杂、并发症多,使得国内很少开展。直到1997年Amplatzer 发明了镍钛合金的封堵器,其具有 安全性好、操作简便、可控制性强、并发症少的优点。其后随着国产镍钛合金封堵器的研制成功,治疗成本大幅下降,使先心病的介入治疗方法在我国迅速推广与普及,目前,介入疗法已成为许多种先心病的首选治疗方法,相当一部分病变可以通过介入方式达到治愈的目的,使几乎100%的PDA 、 80%的ASD 、70%的室间隔缺损(VSD )均可通过导管介入治疗获得痊愈。 一、目前国内开展先心病介入治疗的区域和医疗单位 从2009年我国开展正规先心病介入诊疗技术培训及资格认证,至今培养了大批专科技术人才,至2010年我国先心病注册介入医师是738名,全国所有的省市自治区均已开展了先心病的介入治疗,很多基层医 院也已经陆续开展该项目。 二、完成先心病介入治疗的例数、病种及疗效我国从1998年正式开展先心病介入治疗,目前开展的医院有350多家,根据卫生部先心病直报系统统计结果显示,其中每年完成数量>500例的有3家医院;完成200 500例的有16家医院;100 199例的有27家医院;其余的医院每年完成数量不超过100例。2010年我国共完成各类先心病介入治疗18648例,其中PDA 封堵术5466例,ASD 封堵术6793例,VSD 封堵术4252例,肺动脉瓣球囊成形术680例,总成功率97.6%,并发症发生率为0.92%,死亡率0.05%。因为目前我国有许多基层医院也已经开展先心病介入手术,但尚未进入直报系统,根据介入器材厂商统计,目前我国年完成介入治疗例数已经超过20000例。随着 技术进步与器械发展, 国内许多大的心脏中心陆续开展了一些少见复杂的先心病的介入治疗,同时杂交手 术(Hybrid )(镶嵌)治疗手术室的建立及推广使得介入技术与外科手术紧密结合,使其治疗效果及成功率明显提高,并发症及死亡率显著下降。目前我国先心病介入治疗不仅在数量,而且在病种及治疗范围达到国际领先。 三、常见的先心病介入治疗技术日趋成熟 1.PDA :PDA 封堵术的成功率已达98%以上,且极少发生晚期并发症,单纯PDA 介入治疗已经基本替代外科手术;封堵材料选择PDA 直径≥2mm 应用蘑菇伞形封堵器;PDA 直径<2mm 采用Cook 公司可控弹 簧栓子。动脉导管开口位置欠佳、 从肺动脉侧通过困难的病例可以通过主动脉侧导入置换导丝抓捕建立动 静脉轨道的方法获得成功治疗。但目前PDA 封堵术仍有些问题需待解决,如PDA 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介入治疗适应证的选择、介入治疗时机的把握以及术后治疗效果的随访;婴儿PDA 介入治疗时机的把握;PDA 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治疗方法选择;介入术后溶血的规范性治疗方案等。 2.ASD :ASD 封堵术的整体成功率也已达97%以上。缺损条件佳者已基本取代外科手术;但有经验的超声科医师准确的术前检查及诊断要比手术医师的技术更为重要。目前国产小型号封堵器在组织相容性及成型效果方面已经基本与进口封堵器效果无统计学差 · 9207·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2年11月第6卷第22期Chin J Clinicians (Electronic Edition ),November 15,2012,Vol.6,No.22

先天性心脏病病人的护理病案分析及查房

先天性心脏病病人的护理病案分析 患儿男,2岁2月;体检发现心脏杂音1年余。患儿于出生3个月时因感冒就诊,体检时发现心脏杂音,行心脏彩超示: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患儿自幼易感冒,无发绀,活动可,无心慌气促,无发热、咳嗽、咳痰及呼吸困难,无腹痛腹泻。入院第三天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术后心前区无杂音,心功能1级,伤口1级愈合。 1、患儿术后第一天,T 38.5℃,HR125次/分,R 28次/分,BP 100/60mmHg,心律整齐,血氧饱和度98%,听诊:双肺呼吸音粗糙,可闻及湿罗音。请提出护理诊断,如何处理? 分析:护理诊断:(1)清理呼吸道无效:与伤口疼痛影响咳嗽排痰有关(2)体温高:肺部感染有关;处理:(1)指导患儿有效咳嗽,定时给患儿翻身、叩背,协助排痰,必要时吸痰;(2)体温高,及时行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及时监测体温变化,同时注意适量饮水,防止脱水。 2、患儿术后第二天,因哭闹家属喂食较多,患儿出现眼睑水肿,CVP18cmH2O,目前应该做何处理? 分析:因为小儿年龄越小体内脂肪越少,水分比例较大,容易出现脱水或水肿。该患儿摄入过多导致容量负荷过多,出现眼睑水肿,CVP18cmH2O。 处理:通知医生,遵医嘱给予利尿剂,并同时监测电解质,限制出入量特别是水的入量。

3、患儿喂养的注意事项? 分析:避免在患儿哭闹烦躁时进食;进食后避免刺激患儿,如吸痰等,同时进食半小时内避免平卧以防呕吐出现误吸;食物要新鲜洁净以防腹泻。 4、根据该患儿情况,出院应注意什么? 分析:①注意休息,适当控制患儿活动,保持心情愉快,避免情绪激动。 ②应根据气候及时增减衣物,避免受凉感冒。③注意饮食搭配,科学进餐。饮食不要过量,心功能较差的病人要限制钠盐的摄入;应用利尿剂的病人,注意尿量及体重的变化,保持摄入量于尿量基本平衡。 ④应遵照医嘱按时服药,不得随意更改药物剂量或突然停药,尤其是强心利尿药,以免因过量、不足量或停药而引起严重后果。⑤避免到公共场所,预防感冒,出院后不适随诊,定期复查。

妊娠合并心脏病的临床护理查房(课件)

妊娠合并心脏病的临床护理查房 时间:2017年3月10日15:00 地点:产科孕妇学校 参加人员:全体护理人员 责任护士:刘芳芳你好!今天我们为您进行护理查房,请不要紧张,放松一些,希望您能配合我们的工作,谢谢。 请护士长为6床妊娠合并心脏病术后患者进行护理查房。 护士长:今天我们进行护理查房的目的是: 1 ,让我们大家共同进行一次护理教学查房,查房的疾病是“妊娠合并心脏病”通过对病情了解,大家掌握该疾病的相关知识. 2检查指导年轻护士,护生对该病人的护理问题,护理措施了解和落实情况,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提高专科护理水平。

3妊娠合并心脏病是严重的妊娠合并症,为非直接产科死因的第一位,妊娠,分娩,产褥期均可时心脏病患者的心脏负担加重,而诱发心力衰竭。 责任护士报告病情: 刘芳芳,女,37岁,农民,因停经9个月,下腹疼痛伴心悸,气促1天于2015年9月20日23:40入院。患者既往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14年12月20日,预产期2015年9月27日,孕早期无病毒感染及毒物环境接触史,孕4月自觉胎动,孕期无头晕,眼花1周前因感冒后咳嗽,未处理。9月20日8时出院下腹疼痛不适,伴心悸,气促,在当地医院治疗后无好转而入院,既往发现“先心病”10多年,未行治疗。查体:T37。8,P130次/分,R26次/分,BP108/72mmHg,急性痛苦病容,呼吸急促,双肺底可闻及湿罗音,心脏各瓣听诊区均可闻及吹风样杂音,心率130次/分,腹膨隆,肝扪及,双下肢轻度水肿。专科情况:宫高28cm,腹围92cm,胎儿估重2770克,胎头先露,胎心音150次/分,妇查:宫口未开,初步诊断:①孕3产1,宫内妊娠39W,LOA活胎,先兆临产;②妊娠合并心脏病;③肺部感染,④心衰。入院后请内科医师

《先心病介入治疗》 知情同意书

《先心病介入治疗》知情同意书 尊敬的患者: 您好! 根据您目前的病情,您有该治疗的适应症。医师特向您详细介绍和说明如下内容:特殊治疗项目名称、目的、费用、可能出现的并发症、风险及替代医疗方案,帮助您了解相关知识,作出选择。 一般项目患者姓名________ 性别_________ 年龄___________ 科室________ 病房_________ 病案号_________ 医师告知医师告知【治疗前诊断及主要病情介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治疗方案及预期效果介绍】 根据您的病情,目前主要有如下几种治疗方案: □药物治疗:写明药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创治疗:写明治疗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治疗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使用的特殊、贵重药品说明】(详见“特种检查、治疗、贵重药品审批表(自费项目协议书)”)【治疗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患者自身存在高危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治疗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医疗风险及应对措施】 □1、麻醉意外; □2、药物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 □3、导管扭曲、打折、折断必要时需急诊手术; □4、严重心律失常致呼吸心跳骤停; □5、心脏大血管损伤出血、心脏破裂、心包填塞,危及生命; □6、肝肾功能衰竭; □7、局部及全身感染,感染性心内膜炎; □8、肺动脉高压危象,右心衰竭; □9、臂丛神经麻痹; □10、血管损伤,血栓形成,股动静脉瘘,假性动脉瘤形成; □11、冠状动脉血栓、气栓,导致心肌缺血梗塞; □12、脑出血、脑梗塞导致偏瘫、死亡; □13、术中发现诊断与术前不完全相符,存在其他畸形可能,不适合介入治疗; □14、术后残余分流,溶血,需再次手术; □15、术中术后封堵器移位、脱落,须急诊手术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