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的是哪个()

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的是哪个()
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的是哪个()

一、填空题

1、会心团体是由----倡导的。

2、团体心理咨询在大陆的发展经历了四个时期:-----、-----、----、-----。

3、心理剧是一种以-----为模式的团体心理治疗。

4、-----将弗洛伊德的经典精神分析理论应用于集体心理治疗。

5、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性团体咨询进一步受到重视。

二、选择题

1、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的是哪个()。

A行为主义 B精神分析 C人本主义 D 认知学派

2、()最先提出实施集体分析治疗。

A罗杰斯 B莫雷诺 C阿德勒 D 福尔克斯

3、团体心理咨询在我国台湾地区开展最活跃的地方是()。

A大学 B社区 C中学 D 监狱

4、2004年,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所在应用心理学硕士培养中开设了()。A团体心理辅导 B团体心理咨询 C团体心理治疗 D 团体心理咨询与治疗

5、台湾地区团体心理咨询发展经历()过程。

A三 B四 C五 D 六

6、身心灵全人健康团体辅导模式是()提出来的。

A陈丽云 B莫雷诺 C樊富珉 D 福尔克斯

7、日本的团体心理咨询是以()的理论为基础的。

A罗杰斯 B弗洛伊德 C皮亚杰 D 化生

三、思考题

(一)简述团体心理咨询的创始人及其贡献。(二)勒温的研究对于敏感性训练团体有哪些影响?(三)我国团体心理咨询的发展分为哪几个阶段?(四)团体心理咨询未来发展有哪些新的趋势?

认知心理学第三次作业(新)

认知心理学第三次作业 1、是感觉?感觉在人类的生活和工作中有什么意义? 答: 1)感觉是人脑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是由体内、外刺激影响感觉器官引起的。感觉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是一切高级、较复杂心理现象的基础。 2)感觉在人类生活和工作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1)感觉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通过感觉人能够认识外界物体的颜色、明度、气味、软硬等,从而能够理解事物的各种属性。没有感觉提供的信息,人就不可能根据自己机体的状态来调节自己的行为。 (2)感觉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人要正常的生活,必须与环境保持平衡,其中包括信息的平衡。具体说,人们从周围环境获得必要的信息,是保证机体正常生活所必需的。相反,信息超载或不足,都会破坏信息的平衡,给机体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所以没有由感觉提供的外界信息,人就不能正常地生存。 (3)感觉是一切较高级、较复杂的心理现象的基础,是人的全部心理现象的基础。人的知觉、记忆、思维等复杂的认识活动,必须借助于感觉提供的原始资料。人的情绪体验,也必须依靠人对环境和身体内部状态的感觉。因此,没有感觉,一切较复杂、较高级的心理现象就无从产生。

2、什么是神经特殊能量学说?如何评价? 答:1)神经特殊能量说由19世纪德国著名生理学家缪勒提出。每种感觉神经只能产生一种感觉,而不能产生另外的感觉,如视神经受到刺激产生视觉、听神经受到刺激产生听觉等。感官的性质不同,感觉神经具有的能量不同,由此引起的感觉也是不同的。感觉不决定于刺激的性质,而决定与感觉神经的性质。我们直接感觉的东西,不是外界的物体,而是我们自己的神经,即神经的某种特殊状态。神经特殊能量学说观点如下: (1)各种不同的感觉具有相对应的神经,各种不同神经又具有不同的能量,它们的性质是不同的。 (2)人无法直接感受外在世界,人能够直接感受的是自己的神经,也即神经的某种特殊状态。 2)对神经特殊能量说评价有: (1)合理之处在于大脑直接加工的材料是神经冲动;承认感觉器官形成感觉的作用;各种感觉神经具有自己的性质;中枢神经分析加工的材料是是神经冲动;感觉是通过感觉器官来实现的。 (2)不足之处是否定了感觉是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否定了人的感觉依赖于外物的性质,在认识论上是错误的。神经特殊能量说的观点尤其不合理之处:它否定了感觉可以认识客观世界,在认识论上是错误的。它否认神经是对客观世界认识的编译过程。 3、视觉系统是怎样编码由外界输入的信息的? 答:视觉系统是通过椎体细胞和棒体细胞的换能作用来编码外界

心理学三大流派简介

心理学三大流派简介 一、精神分析学派 对弗洛伊德大家都比较了解,他的学问很深,我在这里说一个最简单一点,就是人的现在是由过去所决定的,人的很多心理活动是可以理解的,是可以理解的。(小提示:人的现在是由过去所决定的,人的心理现象是可以理解和分析的)我这里面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四川灾区我做过一些灾后心理援助的工作,那么在这个地震的废墟里面你呆的时间很长的人,比如说48小时或者72小时才被救出来以后。那么他如果在这个过程当中没有得到及时的心理疏导,没有及时的得到心理援助的话,未来如果有机会他进到大城市,到了48层的这种电梯、那个高楼大厦去工作,他是不敢坐电梯的,为什么?就是因为他这个过去的经历会决定他未来会有很多障碍。就是人的现在的状态会受到过去的影响,因为你曾经在密闭的空间呆的时间太长,所以你就很害怕去面对这种密闭的地方,我们称之为“负性的心理能量”,一定要去释放,一定要去表达。所以我们讲碰到这样的人,就要用多鼓励他参加活动,多跟人交流。那么如果真正要帮他改变的话,就要看到他这个现象背后是有原因的。 二、行为主义心理学 它认为人之所以出现压力,容易碰到压力,就是因为他有不好的习惯。(小提示:人们常常遇到压力是由于人们习以为常的习惯所导致的)比如说我们现在很容易拖延,是吧,很容易形成很多坏毛病,生活方式不健康,所以他容易使得生活很乱,所以容易有压力。那么

大家就可以去体会一下这么一个经典的心理学故事,就是说这个跟我们这个干部的社会管理也有关系,是理解人性。

案例:从前有位老人家门口有一片公共草地,他非常喜欢在这安静的草地上享受阳光。可是某一天开始,一群小孩来到草地上玩,非常吵闹。老人想将小孩赶走,可他知道越赶他们,他们会玩得越开心。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他对小孩说:“孩子们,你们明天继续来玩吧,我给你们一人1美元”,这群小孩喜出望外,于是第二天真的来了。这样几天之后,老人说“孩子们,我不能再给你们1美元了,我只能给你们每人0.5美元。”孩子们有些不悦,但是也接受了。又过了几天,老人说“从明天开始,我只能给你们每人5美分了。”孩子们说“5美分太少了,以后我们再也不来了!” 那么这是一个心理学的一个小实验,在这个过程当中老人家就觉得人的行为是不好控制的,是吧,不好控制的,就像我们现在做管理的时候,有很多老百姓的行为是不好控制。但是,他可以,他所能控制的就是控制他自己口袋里的钱,他的智慧的地方就在于把他口袋里的钱和这个人的行为挂起钩来,通过控制钱来控制人的行为,这里面就是行为主义就强调的是要形成一种良好的习惯,人的行为习惯也是可以控制的,关键是要找到这个行为的背后受到哪些东西的一些影响,那么形成一个很好的管理机制。 三、人本主义心理学 那么人本主义强调的人是有他的动力的,特别强调要以人为本哪,关注人的感受。它强调的是有两种倾向性,第一种倾向性就是说每个人都想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最大限度的去贡献自己的这种主动性、积极性、能动性、创造性。但是他同时还会受到一种

2012心理学第二次任务

第1 大题单选题54分 1 . (3分) 接触假说是减少偏见的有效方法,它认为群体间的接触增多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偏见,但要求两个群体必须符合一定条件,下列()不属于这些条件。 1 . 地位平等 2 . 相互合作 3 . 相互竞争 4 . 相互依赖 正确答案:3 2 . (3分) 俗语“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打地洞”,说明能力受到()的影响。 1 . 遗传因素 2 . 后天因素 3 . 环境因素 4 . 教育因素 正确答案:1 3 . (3分)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句俗语说的是人格的()。 1 . 统合性 2 . 独特性 3 . 功能性 4 . 稳定性 正确答案:2 4 . (3分) 在动机的支配下,有机体的行为将指向一定的目标或对象,这指的是动机的()功能。 1 . 维持 2 . 激活 3 . 指向 4 . 调整 正确答案:3 5 . (3分) 在情绪发生的整个过程中,最常用、最有价值的调节情绪有表达抑制和()。 1 . 调整反应 2 . 认知重评 3 . 改变认知 4 . 调动注意 正确答案:2 6 . (3分) 勃然大怒、欣喜若狂指的是情绪的状态()。 1 . 情趣 2 . 激情 3 . 应激 4 . 心境 正确答案:2 7 . (3分) 在出乎意料的紧急情况下所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叫做()。 1 . 激情 2 . 应激 3 . 心境 4 . 情趣

正确答案:2 8 . (3分) 人类生存最基本、最原始的本能需要是()。 1 . 安全的需要 2 . 爱的需要 3 . 归属的需要 4 . 生理的需要 正确答案:4 9 . (3分) 需要层次理论由心理学家()提出。 1 . 韦纳 2 . 马斯洛 3 . 罗杰斯 4 . 梅约 正确答案:2 10 . (3分) 婴幼儿的生存手段是()。 1 . 情绪 2 . 哭 3 . 笑 4 . 表现 正确答案:1 11 . (3分) 由个体的生理需要所驱动而产生的动机,称为()。 1 . 主导动机 2 . 从属动机 3 . 驱力 4 . 内在动机 正确答案:3 12 . (3分) 浪子燕青的气质属于()。 1 . 胆汁质 2 . 多血质 3 . 黏液质 4 . 抑郁质 正确答案:2 13 . (3分) 人格的核心成分是()。 1 . 主我 2 . 客我 3 . 自我 4 . 非我 正确答案:3 14 . (3分) 情绪体验深刻,具有高度敏感性,行动孤僻迟缓,不善交际,这种人属于()。 1 . 胆汁质 2 . 多血质 3 . 粘液质 4 . 抑郁质 正确答案:4 15 . (3分) 某人稳重踏实,勤奋刻苦,做事认真细致,他(她)的气质类型倾向于()。

对西方心理学三大势力的理解 (2)

对西方心理学三大势力的理解 外国语学院杨诗雅11英教2班2011154218 摘要:西方心理学有三大势力,它们分别是:精神分析、行为主义和人本主义。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是弗洛伊德,他是一位伟大的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自被创建以后,被后来的心理学家们不断完善,其影响力在欧洲乃至世界上都是非常巨大的。我最感兴趣的是《梦的解析》。因为我觉得,梦是一种飘渺而神奇的境界。在我们中国古代就有了周公解梦之类的对梦的研究。行为主义在上个世纪20年代流行,并且对西方乃至世界心理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行为主义非常重视环境的塑造能力,认为一个人周边的环境能对这个人的性格和行为起一定的塑造作用。但是,它否认了遗传的作用和过度夸大了环境对塑造人的作用。人本主义的代表人物有马斯洛、罗杰斯等。人本主义强调自我实现,也就是自我,本我和超我。西方心理学三大势力对世界的影响深远,不容小觑。 关键词:西方心理学、三大势力、精神分析、行为主义、人本主义 正文:在心理学课上,我们学到了西方心理学有三大势力。它们分别是:由弗洛伊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法;认为环境可以塑造人的行为主义;由卡尔、罗杰斯为代表,认为人可以自我实现的人本主义。由于这三个学说对社会的影响最大,故称它们为西方心理学三大势力。它们当中有一些理论和学说解释了人们对有关心理的问题。但是它们又是不相同的,在不相同的同时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是弗洛伊德,他是一位伟大的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自被创建以后,被后来的心理学家们不断完善,其影响力在欧洲乃至世界上都是非常巨大的。1856年5月6日,弗洛伊德出生在奥地利一个小镇,父亲是一位商人,小时候他家境比较富裕,这使得他有了受到良好教育的机会。我觉得他能有后来伟大的成就,跟他早年的所受的教育和他的经历是分不开的。他曾经学过医,对人体内神经的分布和功能有一定的了解,我相信,这些为了他以后提出精神分析学说奠定了一定基础。 除此之外,我觉得弗洛伊德还是一位对爱情忠贞的“好男人”。在他26岁的时候,他遇上了一位美丽而且有良好教养的犹太姑娘,他们在两个月之后便决定终生厮守。但是后来那姑娘搬到另一个地方去住,他们面临着3年的分离。但是,在这3年里面,弗洛伊德写下900封信,几乎是每天一封啊!身为21世纪的大

《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第三次 形成性考核任务

第三次形成性考核任务 一、选择题(包括单选题和多选题,每小题1 分,共10 分) 1. 造成学生品德不良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 A. 家庭环境不良 B. 社会文化不良C 、经济条件较差D. 学校教育失误 2. 研究表明,在一份书面学习材料中,记忆效果最好的位置往往是() A. 开始部分 B. 结尾部分 C. 中间部分 D.开始和结尾部分 3. 下列项目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复述便是死记硬背 B. 做笔记、列提纲是一种认知策略 C. 不同学科所要求的学习策略可能会不同 D. 心境可以影响记忆效果 4. 下列学习策略中,有利于提高回忆成绩的策略有()。 A. 分散复习 B. 集中复习 C. 试图回忆 5. 在下列精加工策略中,()是有助于理解的策略。 A. 首字联词法 B. 画线法 C. 笔记法 D. 列提纲法 6. 教师表扬某一同学助人为乐的行为,其他同学也受到鼓励而学习这种助人为乐的行为,这一现象可以用()来解释。 A. 直接强化 B. 固定强化 C. 自我强化 D. 替代强化 7. 在学生失败以后,容易使学生对未来失去信心的归因方式是()归因。 A. 运气 B. 努力 C. 能力 D. 任务难度 8. 学生成长记录袋的基本成分是() A. 学生每学期的考试成绩 B.获奖情况 C. 教师评语 D.学生作品 9. 下列选项中,属于民主型教师行为表现的是() A. 重视集体的作用 B.给学生的完全自由 C. 教师决定一切 D.鼓励学生发表意见

10.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某学生在课堂上和其他同学交头接耳,该学生是问题行为的学生 B. 问题行为是直接指向他人和环境的不良行为 C. 问题行为不仅有学生自身的因素,也有来自课堂、学校、社会和家庭的因素 D. 教师在学生出现违纪行为时,可以视情节严重的程度使用惩罚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 分,共30分) 1. 品德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人的个体现象,它是个体将社会道德内化为道德意识并在行动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 2. 他律 他律是指接受他人约束,接受他人的检查和监督. 3.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在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描述了人类遗忘的规律,即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刻开始,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据此绘制出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4. 个人效能感 个人效能感是指学生在执行某一任务时对自己胜任能力的判断,它是影响学习策略选择的一个重要的动机因素。 5. 个人效能感 个人效能感是指学生在执行某一任务时对自己胜任能力的判断,它是影响学习策略选择的一个重要的动机因素。 6.动机 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7. 成就动机 成就动机是指个体对自己认为重要或有价值的工作,不但愿意做,且力求达到更高标准的内在心理过程。 8. 情绪 情绪是指伴随着认知和意识过程产生的对外界事物的态度,是对客观事物和主体需求之间关系的反应。是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 9.课堂中的学生问题行为 主要是指学生不能遵守公认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 10.心理健康

心理学三大主流派系

心理学三大主流派系 一,概述 从心理学的角度划分,世界上的人群主要有三类:正常人、精神病人和天才。其中,天才和精神病是人群中的两个“变态”,正常人是“常态”,以对这三类不同人群的研究为起点(源头),分别形成了世界心理学的三大主流:精神分析学派、反省心理学派和其他心理学派(包括内容主义、构造主义、机能主义、行为主义、人本主义、认知心理学等学派)。三大主流学派的起源不同,发展过程和最后的结果也各异。其中,精神分析学派起源于对“精神病人”的研究,是弗洛伊德在对精神病人的研究中成长和发展起来的,最终形成精神分析学派;反省心理学起源于对“天才”的研究,是中国学者杜向阳先生在对天才的研究过程中成长和发展起来的,最终形成为反省心理学派(杜向阳从1987年开始研究天才,20年后的2007年创立反省心理学);其他学派则是起源于对“正常人”的研究,是在对正常人的研究中成长和发展起来的,最终形成了如内容主义、构造主义、机能主义、行为主义、人本主义、认知心理学等流派。三大主流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应用体系都有所不同· 二,精神分析学派 精神分析心理学派产生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是西方颇有影响的心理学主要流派之一,由奥地利医生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创立。精神分析是从治疗人的心理障碍开始发展起来的。为了治疗的目的,弗洛伊德重视探索人的动机和行为的根源,从而弥补了传统心理学的不足,改变了心理学研究的趋向。精神分析学派认为,人的重要行为表现是自己意识不到的动机和内心冲突的结果。精神分析学派后来产生了分化。其中坚持弗洛伊德的性本能、无意识和性心理发展阶段的被称为经典精神分析流派;重视社会文化因素作用的被称为新精神分析学派。精神分析学说又称弗洛伊德主义,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始人是奥地利的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在心理学界,这个理论是指精神分析和无意识心理学体系,也称为精神病学和深蕴心理学。分为古典和新的弗洛伊德主义。什么是精神分析,按照弗洛伊德自己的说法,精神分析是他“研究和治疗”癔病(神经症)的方法。弗洛伊德心理学包含两个不可分割的内容:第一部分是精神病的治疗方法及其理论;第二部分是关于人的心理过程的理解。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领域是一个深不可测的巨大的世界,它最深层有着神奇的不能被人意识到的东西,这是一个充满魅力的领域。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弗洛伊德(1856~1939)、阿德勒(1870~1937)和荣格(1875~1961)。弗洛伊德的主要观点:(1)无意识学说,弗洛伊德把自己的心理学称之为深层心理学,他构筑的心理过程包括三个组成部分:第一层次是潜意识系统,它是人的动力冲动、本能等一切冲突的根源,是人的生物本能、欲望的储藏库,不受客观现实的调节,构成人们心理的深层基础;第二层次是前意识系统(下意识),是意识系统和潜意识系统之间的一个边缘部分,它在人的心理活动中执行着“检查者”的作用,其目的是保证适合本能,又要服从现实的原则;第三层次是意识系统,是人的心理最外层次部分,是人的心理因素构成的“家庭”中的“家长”,它统治着整个精神家庭,使之协调。(2)释梦理论,弗洛伊德按照精神分析的观点把梦的内容所表示的意义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表层意义,是梦的“显意”,指梦者可以回忆起来的梦的情境及其意义;一个是深层意义,是梦的“隐义”,指梦者通过联想可以知道隐藏在显意背后的意义。 三,反省心理学派 反省心理学派成立于2007年12月,创始人是中国学者杜向阳先生,是当今世界上最新的一个心理学流派,也是目前唯一的由中国人开创的心理学流派,反省心理学以反省为主要研究方法,故名“反省心理学”。反省心理学在心理结构、意识流、潜(无)意识、二元心理、智力与天才、天才培养、心理分析、心理调控、心理治疗、创造性思维过程、人工智能、心理的计算机比喻、打开心理黑箱等多项领域里的研究成果超越了西方心理学,并做

心理学习题

6.(C )在深度上对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组织研究 A.普通心理学B.发展心理学C.理论心理学D.生理心理学 ___C_被称为“心理学界的第三大势力”。 15.心理学的认知学派强调研究人类的_A__。 A.认知过程B.行为C.思维活动D.潜能 18.刚能够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间最小差异的强度称为__C_。 A.差别感受性B.绝对感受性C.差别阈限D.绝对阈限 19.衡量感受器感受性的指标是_B__。 A.反应时间B.阈限C.适宜刺激D.感受能力 21.(C)理论认为每一种符号每一种形式都有相应的摸板进行匹配。 A.原型匹配理论B.多水平信息加工认知模型理论 C.模板匹配理论D.特征分析理论 22.(A)理论认为对象识别不是一一对应关系,而是通过近似匹配的手段进行识别。 一种抽象形式被称为(不知道 B ) A.摸板B.原型C.特征D.摸板 32.不需要意志努力的记忆被称为( C )。 A.无意记忆B.有意记忆C.内隐记忆D.外显记忆 36.有意识思维也就是(C ),它强调思维过程有严密的逻辑推导,并采用一定的思维策略。 A.综合思维B.抽象思维C.分析思维D.逻辑思维 37.人们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按已有的方案或程序解决问题,被称为( D )。 A.有意识思维B.形象思维C.分析思维D.受制思维 38.一个人能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事物上看出不同寻常的现象,这反映的是( B )。 46.以反应迅速、有朝气、活泼好动、动作敏捷、粗枝大叶为特征的气质类型是( C )。 A.胆汁质B.黏液质C.多血质D.抑郁质 49.以下哪项对于性格的理解是不正确的?( D A.性格是对现实态度的个性特征B.行为方式中可以反映出人的性格特点 C.性格受社会的影响D.性格是多变的 50.以下哪项不是性格的态度特征?(B) A.对别人、对集体社会态度的性格特征B.对生活态度的特征 C.对劳动和工作态度的特征D.对自己态度的特征 52.有些人善于发现问题,有些人对问题熟视无睹,这是(A )的表现。 A.性格的理智特征B.性格的情绪特征 C.性格的意志特征D.性格的态度特征性格对1现实的 2 57.个性发展阶段理论是( B )提出来的。80 埃里克森提出个性的八个发展阶段 A.弗洛伊德B.埃里克森C.荣格D.阿德勒 67.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探究和发现新知识和问题的教学方法是( A )。 A.发现法B.头脑风暴法C.掌握法D.先行组织者 69.智力年龄的概念由(c)提出,后经由()修正,并提出智力商数的概念。 A.推孟,比纳B.比纳,西蒙C.比纳,推孟D.比纳,韦 74.(C )指的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其目标指向是达到最佳的平衡状态。 A.同化B.顺化C.平衡化D.自动化 76.乔姆斯基提出的语言获得理论是(B)。语言的习得1相互作用轮2强化术3先天决定论 A.强化学说B.先天决定论C.相互作用论D.循序渐进论 78.信息传达到(C ),才会产生清晰的感觉经验。

管理心理学第三次任务

江苏开放大学 形成性考核作业学号 姓名 课程代码 110069 课程名称管理心理学评阅教师 第 3 次任务 共 4 次任务 江苏开放大学

《管理心理学》 形成性考核3(组织心理与行为)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 1. 日本心理学家三隅二不二提出了PM型___ 领导模型 _。 2.组织结构是指组织内关于职务与权力关系的一套形式化系统,它阐明该如何分配、该谁负责及内部协调的机制。 3. 具有__ 学院 __型组织文化的组织喜欢雇用刚刚毕业的大学生,组织通过提供大量的专门培训,指导他们从事许多专业化的工作,从而成为各部门的行家里手。 4. __ 威廉. 大内 ___从1973年开始专门研究日本企业管理,经过调查比较日美两国管理的经验,提出了Z理论。 5. __ 心理契约 __是在组织与员工互动关系的情境中,员工个体对于相互之间责任与义务的信念系统。 6. __ 流程型 __型组织文化的最大特点是使客户满意最大化,强调客户满意和稳定的回报。 7. ___ 虚拟 _组织结构是一种只有很精干的中心机构,以契约关系的建立和维持为基础,依靠外部机构进行制造、销售或其他重要业务经营活动的组织结构形式。 8. 具有__ 俱乐部 __型文化的组织非常重视成员的忠诚感和承诺,同时也很重视年龄和资历,并提供稳定的、有保障的工作。 9. __ 组织价值观 __是指组织评判事物和指导行为的基本信念、总体观点和选择方针。 10. 直线制又称_ 单线制,是工业发展初期的一种最简单的组织结构形式。 二、单项选择题(多选或少选都不给分,每题1分,共10分,请将答案写进表格): 1. 绿色和平组织属于()。 A.经济组织 B. 政治组织 C. 群众组织 D. 文化组织 2. 职能制由科学管理的奠基人()首先提出,并在米德维尔钢铁公司以职能工长

评述西方近代心理学三大流派的代表人物

评述西方近代心理学三大流派的代表人物,主要理论及其贡献 悬赏分:5 - 解决时间:2007-6-2 07:49 希望概括一点,不要太具体的~谢谢~ 提问者:露面超人WD50 - 书童一级最佳答案 精神分析学派、行为主义、人本主义心理学影响最大,被称为心理学的三大主要势力 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以及其后的荣格) 精神分析由弗洛伊德开创,其后被不断修正与发展,影响力远远超出心理学,所以读者群相应更为广泛。 要想对弗洛伊德的思想有清晰的认识,还可以读几本介绍其思想的著作。查尔斯·布伦纳所的《精神分析入门》(北京出版社,2000)概括了弗洛伊德的基本思想与精神分析的主要内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弗洛伊德和马克思》 容,阐述明确贴切,在同类书中极为难得。 阐述了精神分析学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书虽写于上世纪30年代,却仍不失其价值。 观点:精神分析学派是弗洛伊德在毕生的精神医疗实践中,对人的病态心理经过无数次的总结、多年的累积而逐渐形成的。主要着重于精神分析和治疗,并由此提出了人的心理和人格的新的独特的解释。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最大特点,就是强调人的本能的、情欲的、自然性的一面,它首次阐述了无意识的作用,肯定了非理性因素在行为中的作用,开辟了潜意识研究的新领域;它重视人格的研究、重视心理应用。 行为主义

代表人物华生、斯金纳 华生创立的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体系在20世纪20年代风行一时,深刻地影响了心理学的进程。在其后,行为主义得到不断发展,以斯金纳最有影响。 行为主义是美国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也是对西方心理学影响最大的流派之一。行为主义可以被区分为旧行为主义和新行为主义。旧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以华生为首。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则为斯金纳等。 华生认为人类的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环境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模式,无论是正常的行为还是病态的行为都是经过学习而获得的,也可以通过学习而更改、增加或消除,认为查明了环境刺激与行为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就能根据刺激预知反应,或根据反应推断刺激,达到预测并控制动物和人的行为的目的。他认为,行为就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刺激的各种躯体反应的组合,有的表现在外表,有的隐藏在内部,在他眼里人和动物没什么差异,都遵循同样的规律。 斯金纳认为心理学所关心的是可以观察到的外表的行为,而不是行为的内部机制。他认为科学必须在自然科学的范围内进行研究,其任务就是要确定实验者控制的刺激继之而来有机体反应之间的函数关系。当然他不仅考虑到一个刺激与一个反应之间的关系,也考虑到那些改变刺激与反应的关系的条件,他的公式为:R=f(SoA) 哲学背景:20世纪初,把人当作机器的机械唯物主义思潮(包括笛卡尔关于人的身体机制的机械论思想、拉o美利特等把人看做机器的观点),以及以经验事实作为勾销主客观界限的工具的新实在论都对华生有很大的影响。 观点:行为主义的主要观点是认为心理学不应该研究意识,只应该研究行为,把行为与意识完全对立起来。在研究方法上,行为主义主张采用客观的实验方法,而不使用内省法。

心理学的对象和任务.

第一章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 一、概念 1、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2、心理现象——心理现象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它是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的 统一体。 3、心理过程——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具体而言,是指在客观事 物的作用下,在一定的时间内大脑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 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4、个性心理特征——个体身上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点,包括能力、气质和性 格等。 5、认识过程——是人通过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形式反映客观事物的 特性、联系或关系的过程。 6、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从学科性质上看,心理学是一门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 都有关系的边缘学科。 7、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它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之一。它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心理过程的一种特性。

来源:考试大 二、填空题 1.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的《论灵魂》被认为是最早系统论述心理学思想的著作。 2.心理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从1879年德国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建立心理学实验室开始的。 3.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认为:心理学有一漫长的过去,却只有一短暂的历史。 4.心理学研究的任务就是要探索心理学规律。 5.人脑是产生心理的器官,心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一种主 观能动的反映。 6、应用实验法进行研究时,应该有三个变量,一是自变量,二是因变量,三是无 关变量。 7、实验法可以分为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 8.构造主义心理学是心理学的第一个理论流派,创始人为冯特。认为心理学是研 究意识(经验的科学。冯特首创了实验内省法。这个理论为冯特的学生铁钦纳继承和 发展。 9.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代表人物有杜威等,强调意 识的功能和作用,认为意识的作用就是使有机体适应环境。 10.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是华生,主张研究行为,把刺激-反应(S-R作为

心理学地三大势力

简析西方心理学三大势力 :钦锐琦 学号:2015013030

西方心理学的三大势力 摘要:西方心理学三大势力包括华生建立的行为主义学派、弗洛伊德建立的精神分析学派和以马斯洛、罗杰斯、罗洛梅等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它们不仅对心理学发展有着巨大作用,同时又对社会科学的各个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整理了行为主义学派、精神分析学派和人本主义学派的形成与发展、基本理论观点、研究方法和典型代表人物的理论体系。并简要分析了这三大学派的贡献与局限。 关键词:行为主义精神分析人本主义三大势力 科学心理学建立以后,围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性质和研究方法等基本问题展开了争论,出现了现代心理学的十个主要学派:容心理学、意动心理学、构造主义心理学、机能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格式塔学派、精神分析学派、人本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等。这些学派有自己的哲学基础和自然基础,并有其贡献于局限。其中行为主义心理学、精神分析学派和人本心理学逐渐发展壮大,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被称为“西方心理学的三大势力”。 一、行为主义学派 行为主义是由华生于1913年所创立,是美国现代心理学主要流派之一,被称为西方心理学第一势力。其根本特点是排斥意识,主把行为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历史渊源 哲学背景:机械唯物主义是华生行为主义的哲学基础。主要表现有三点:把人和动物相混淆,只承认两者之间的连续性,不承认人与动物行为的本质区别;割裂意识与行为,否认意识的存在及其可知性,否认心理的认知功能,把心理与行为等同起来,把一切心理活动都简化为S-R的活动和单纯的适应功能;否认行为的遗传,单纯强调学习和训练的作用,导致环境决定论和教育万能论。 早期行为主义者霍尔特等人主要是以新实在论为其哲学根据,通过抹煞主观和客观的区别、真理和谬误的区别来否认客观存在。新行为主义则是以逻辑实证主义和实用主义相结合的操作主义为其哲学基础。 自然科学背景:行为主义与生理学的关系直接,俄国谢切诺夫、巴甫洛夫和别赫切列夫的生理学是行为主义的自然科学根据。

心理学主要流派介绍

心理学主要流派介绍 一、构造主义 科学的心理学创始于十九世纪末,1879年是现代心理学创始的一年,心理学的创始者是德国的一位哲学家、生理学家冯特(1823~1920),他作为独立科学的心理学的创始人,建立了现代心理学第一个学派--构造主义,该学派从1879年开始,兴盛了二、三十年。 构造派认为,人的心理意识现象是简单的“心理元素”构成的“心理复合体”,它致力于心理意识现象“构造”的研究;分析心理意识现象的“元素”,设想心理元素结合的方式。所以该学派又称为“元素主义心理学”。 该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冯特和其学生铁钦纳(1867~1927)。冯特及其心理学体系的主要观点:(1)心理学是研究直接经验的科学;(2)元素分析与创造性综合;(3)实验内省法。铁钦纳一方面继承了冯特的心理学体系,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也修正和发展了冯特的心理学体系,冯特认为内省法只能用来研究简单的心理过程,而铁钦纳则把内省法用来研究思维、想象等高级的心理过程;冯特把心理元素分解为纯粹的感觉和简单的情感,铁钦纳则把意识经验分析为三种元素:感觉、意象和感情。感觉是知觉的基本元素;意象是观念的元素;感情是情绪的元素。总之,铁钦纳把心理过程分析为感觉、意象、感情,并认为感觉、意象有四种属性,即性质、强度、持续性和清晰性。感情有前三种属性而缺乏清晰性,元素在时间和空间上混合形成知觉、

观念、感觉、感情、情绪等心理过程。 二、行为主义 现代心理学的第二个派别是行为主义。行为主义出现在美国,在20世纪初自然科学飞速发展,一些年轻的心理学家对冯特学派不满意,认为心理学不能研究意识,认为心理学和其他自然科学处于同样的地位,应该象其他自然科学一样研究看得见、摸得着的客观东西,也就是行为。 行为派认为,人的心理意识、精神活动是不可捉摸的,是不可接近的,心理学应该研究人的行为。行为是有机体适应环境变化的身体反应的组合,这些反应不外是肌肉的收缩和腺体的分泌。心理学研究行为在于查明刺激与反应的关系,以便根据刺激推知反应,根据反应推知刺激,达到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的目的。 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华生(1878~1958)和斯金纳(1904~)。华生的主要观点:(1)机械唯物主义决定论;(2)认为心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是研究人的活动和行为的一个部门,要求心理学必须放弃与意识的一切关系,提出两点要求:第一、心理学与其他自然科学的差异只是一些分工上的差异;第二、必须放弃心理学中那些不能被科学普遍术语加以说明的概念,如意识、心理状态、心理、意志、意象等等;(3)极力要求用行为主义的客观法去反对和代替内省法,认为客观方法有四种:第一、不借助仪器的自然观察法和借助于仪器的实验观察法;第二、口头报告法;第三、条件反射法;第四、测验法。斯金纳则属于新行为主义心理学,他只研究可观察的行为,试图在刺

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

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 (总分:14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3,分数:33.00) 1.对心理现象的研究必须在各个因素的前后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中去分析认识。这属于心理学研究的( )原则。 (分数:1.00) A.客观性 B.发展性 C.系统性√ D.教育性 解析: 2.下列哪一种心理学又叫信息加工心理学( )。 (分数:1.00) A.格式塔心理学 B.机能主义心理学 C.认知心理学√ D.构造主义心理学 解析: 3.下列心理现象中属于认识过程的是( )。 (分数:1.00) A.情绪 B.需要 C.想象√ D.兴趣 解析: 4.下列属于间接收集资料的方法有( )。 (分数:1.00) A.观察法 B.测验法 C.调查法√ D.个案研究法 解析: 5.高中学生为了考上大学,成为国家有用人才而刻苦学习,这是人的( )的具体表现。 (分数:1.00) A.能力 B.品质 C.意志√

D.气质 解析: 6.詹姆士是( )心理学的创始人。 (分数:1.00) A.构造主义 B.行为主义 C.格式塔 D.机能主义√ 解析: 7.发生认识论的创立者是( )。 (分数:1.00) A.卡尔 B.皮亚杰√ C.罗杰斯 D.奈塞 解析: 8.从学科性质看,心理学是一门( )科学。 (分数:1.00) A.行为 B.自然 C.社会 D.边缘√ 解析: 9.有常模进行比较的心理学研究方法是( )。 (分数:1.00) A.实验法 B.调查法 C.测验法√ D.个案研究法 解析: 10.同时向一个总体的有代表性的样本问一些同样问题的方法是( )。 (分数:1.00) A.观察法 B.测验法 C.调查法√ D.实验法 解析: 11.( )首创实验内省法。

2018《心理学》网上作业任务一至任务四

《心理学》心理学形考1-试题(2018) 一、单项选择 15 、人的认识过程、情绪和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统称为(难度系数:1.00) A、个性心理 B、心理过程 C、心理现象 D、个性倾向 学生答案:C 参考答案:B 12 、在心理学发展过程中,属于人本主义的心理学流派的心理学家是(难度系数:1.00) A、弗洛伊德 B、罗杰斯 C、魏特海默 D、斯金纳 学生答案:D 参考答案:B 4 、心理是物质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属性,是物质的一种反映形式,心理的器官是(难度系数: 1.00) A、神经元 B、神经系统 C、大脑 D、大脑皮层 学生答案:B 参考答案:C 11 、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使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的学者是(难度系数:1.00) A、冯特 B、华生 C、费希纳 D、弗洛伊德 学生答案:A 参考答案:A 1 、从研究变量之间的关联程度上划分,心理学研究有(难度系数:1.00) A、纵向研究与横向研究 B、个案研究与成组研究 C、相关研究与因果研究 D、简单研究与复杂研究 学生答案:A 参考答案:C 14 、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难度系数:1.00) A、神经元 B、突触 C、反射 D、反射弧

参考答案:A 6 、大脑皮层上的颞叶是()中枢(难度系数:1.00) A、视觉 B、听觉 C、言语 D、感觉运动 学生答案:D 参考答案:B 13 、以"内省法”作为主要研究手段的心理学派是(难度系数:1.00) A、格式塔 B、人本主义 C、构造主义 D、行为主义 学生答案:A 参考答案:C 7 、通过搜集和分析某人过去和现在有关方面的资料,以推知其行为原因的方法是(难度系数:1.00) A、调查法 B、个案法 C、测验法 D、观察法 学生答案:C 参考答案:B 3 、下列心理学派与其代表人物,正确匹配的是(难度系数:1.00) A、机能主义——冯特 B、格式塔——铁钦纳 C、人本主义——罗杰斯 D、构造主义——詹姆斯 学生答案:B 参考答案:C 2 、现代心理学诞生和发展的两个重要历史渊源是哲学和()(难度系数:1.00) A、生理学 B、社会学 C、人类学 D、物理学 学生答案:B 参考答案:A 5 、心理活动的源泉和内容是(难度系数:1.00) A、感觉和知觉 B、客观现实 C、认知过程 D、反映活动 学生答案:C

人性善恶:三大心理学流派的人性观思想及本土化路径

第40卷第5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9月 Vol.40 No.5 Journal of Tangshan Normal University Sep. 2018 ────────── 收稿日期:2018-04-23 修回日期:2018-05-25 作者简介:尹新瑞(1986-),男,山东滨州人,博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为社会工作理论与社会政策。 -66- 哲学经济学研究 人性善恶:三大心理学流派的人性观思想及本土化路径 尹新瑞 (南开大学 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学系,天津 300071) 摘 要:人本主义心理学、精神分析理论以及行为主义心理学是三种主要的心理学理论流派,也被称为心理学的三大势力。在对人性的基本认识上,三种理论流派采取了不同的理论预设,从而也决定了其不同的咨询治疗技术。文章分析了三种主要心理学理论关于人性的不同观点以及所采取的心理咨询技术,认为社会工作学界和实务界在中国文化语境下研究和运用以上三种心理学理论和治疗模式时,应注重对中国文化特异性的考察。 关键词:人性观;性善论;性恶论;儒家 中图分类号:C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15(2018)05-0066-05 DOI :10.3969/j.issn.1009-9115.2018.05.013 Good and Evil of Human Nature: Three Major Schools’ Psychological Ideas of Human Nature and its Indigenization YIN Xin-rui (Department of Social Work and Social Policy, Nankai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1, China) Abstract: Humanistic psychology, psychoanalysis, and behavioral psychology are three major schools of psychology which are also called three major forces of psychology. In the basic understanding of human nature, three theoretical schools adopted different theoretical presuppositions and thus determined their different counseling and treatment techniques. Three different psychological theories about human nature and the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techniques adopted are analyzed. Based on this, the best way to apply the above psychological theories and treatment models should focus on specificity of Chinese culture. Key Words: the concept of human nature; the theory of good nature; the theory of sexual evil; Confucianism 精神分析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是西方心理学界和社会工作界常用的心理学理论和治疗模式。由于对人性的认识不同,三种理论采取了不同的心理咨询技术。本文在对三种理论关于人性不同假设及其治疗模式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对中国传统儒家人性观思想的分析,探讨以上三种理论及治疗模式在中国社会工作实践过程中的本土化路径。 一、人性观:性恶论、性善论、无善无恶论 (一)精神分析学派的人性观 1. 决定论的人性观 首先,弗洛伊德的人性观是一种决定论的人性观,这种人性观的形成受当时主流的科学学说和其他哲学流派的影响。19世纪中叶,人类在科学领域取得了巨大进步,尤其是物理学领域中能量守恒定律的发现、生物学中进化论和细胞学说的确立,不但极大地深化了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而且也为人们深入认识心理活动创造了条件。人类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影响了弗洛伊德关于人性的假定,使他的人性观深深打上了物理学和生物进化论思想的烙印。受此影响,弗洛伊德认为人类所有行为和思想都不是偶然发生的,都

学前教育心理学第三次课资料

学前教育心理学第三次课资料 第五章幼儿知识学习与教育 学习目标 1、识记的内容 ——知识的定义与类型以及知识的表征与表征方式。 ——知识学习及其类型,知识的同化与顺应。 ——知识理解、知识整合、知识迁移、概念形成、概念同化的定义。 2、领会的内容 ——知识的类型及表征,知识学习的过程。 ——知识理解的基本过程和类型,知识整合及其过程。 ——幼儿知识整合的可能性与重要性。 ——知识迁移的影响因素。 ——概念学习的基本方式及幼儿概念学习的特点。 3、应用的内容 ——幼儿的知识理解、知识整合及其教育指导。 ——知识迁移的实现。 ——幼儿概念学习水平的检测方法和指导方法。 ——幼儿错误概念的成因及纠正,概念学习的指导。 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识记、领会、简单应用、综合应用) 1、知识及其学习概述 识记:A知识的定义与类型B知识的表征与表征方式C知识学习及其类型D知识的同化与顺应。 领会:A知识学习的过程B知识的类型及表征。 2、知识理解与幼儿教育指导 识记:知识理解的定义。 领会:知识理解的基本过程和类型。 综合应用:幼儿的知识理解及其教育指导。 3、知识整合与幼儿教育指导 识记:知识整合的定义。 领会:A知识整合及其过程B幼儿知识整合的可能性与重要性。 综合应用:幼儿的知识整合及其教育指导。 4、知识迁移与幼儿教育指导 识记:知识迁移的含义。 领会:知识迁移的影响因素。 简单应用:知识迁移的实现。 5、幼儿概念学习与指导 识记:A概念形成的定义B概念同化的定义。 领会:A幼儿概念学习的特点B概念学习的基本方式。 简单应用:幼儿概念学习水平的检测方法和指导方法。 综合应用:A幼儿错误概念的成因及纠正B幼儿概念学习的指导。 课后思考题: 一、单项选择题(略) 二、名词解释 知识;表征;知识的表征;知识学习;知识的同化;知识的顺应;知识理解;知识整合;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