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备战中考物理《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的综合》专项训练含详细答案

2020-2021备战中考物理《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的综合》专项训练含详细答案
2020-2021备战中考物理《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的综合》专项训练含详细答案

一、初中物理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

1.如图分别是加拿大北部寒冷多雪地带(甲)和杭州(乙)常见房屋照片对比,可以明显看到加拿大房屋屋顶结构比较陡。屋面坡度对积雪的影响,当屋面坡度大到某一角度时,积雪就会在产生滑移或滑落,坡度越大滑落的雪越多。据此屋顶屋面变陡时对积雪受力分析正确的是()

A.积雪受力的情况均保持不变B.积雪受到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变小C.积雪受到屋面支持力变大D.积雪受到沿斜面向下的下滑力变大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BC.屋顶上的积雪受到三个力的作用:竖直向下的重力、垂直于屋顶的支持力、沿屋顶斜向上的摩擦力,积雪不动时,三个力是平衡的;当屋面坡度大到某一角度时,积雪就会在产生滑移或滑落,坡度越大滑落的雪越多,这表明坡度变化,引起了力的变化;重力大小是不变的,改变的是支持力和摩擦力,坡度越大,支持力越小,则压力越小,摩擦力会减小,A、B、C错误;

D.积雪受到沿斜面向下的下滑力是重力、支持力、摩擦力的合力,合力变大,即下滑力变大,D正确。

故选D。

2.水平面上叠放着A,B两个物体,在水平方向力F1和F2的作用下,以共同的速度v一起向右匀速运动,已知F1=10N,F2=6N,那么物体A、B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A对B的摩擦力为10N,向右

B.B对地面的摩擦力为4N,向左

C.A受到摩擦力为4N,向左

D.地面对B的摩擦力为6N,向左

【答案】A

【详解】

A.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A受到B的摩擦力水平向左,大小是10N,则B上表面受到A的摩擦力水平向右,大小是10N,故A正确;

C. A相对于B保持静止状态,水平方向上A受到拉力F1和摩擦力作用,摩擦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拉力F1是10N,A受到B的摩擦力是10N,故C错误;

D.物体B进行匀速直线运动,水平方向上受到A对B水平向右的摩擦力、地面对B水平向左的摩擦力、水平向左的拉力F2,这三个力是平衡力,所以,地面对B水平向左的摩擦力与水平向左的拉力F2之和等于A对B水平向右的摩擦力,即B下表面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10N-6N=4N,方向向左,故D错误;

B.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 对地面的摩擦力与地面对B的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B对地面的摩擦力为 4N,方向向右,故B错误。

故选A。

3.狗拉着雪橇沿水平冰面做直线运动.先以速度v做匀速运动,雪橇受到的水平拉力为F1,后以速度2v做匀速运动,雪橇受到的水平拉力为F2,则()

A.F2<F1B.F2=F1C.F2=2F1D.F2>2F1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无论雪橇以多大的速度匀速运动,都处于平衡状态,而其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始终是平衡力,而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摩擦力不变,故拉力大小不变,即F2=F1,故B正确。

故选B。

4.一个上、下底面材料相同的圆台形物体置于水平地面上,按图(a)所示放置时,匀速将物体拉动的水平力大小是F a,按图(b)所示放置时,匀速将物体拉动的水平力大小是F b,则()

A.F a>F b

B.F a

C.F a=F b

D.不知速度,无法判断

【答案】C

【解析】

因为物体做匀速运动,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拉力等于摩擦力;影响摩擦力的因素是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详解】

物体平放在水平面上,对地面的压力等于物体自身的重力,倒置后由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都相同,所以两图中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相等,又因为物体匀速运动,所以水平力与摩擦力互相平衡,大小相等,故两图中的水平力大小应相等。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拉力大小的比较,关键知道物体做匀速运动时拉力等于摩擦力,要知道影响摩擦力的因素是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还要知道在水平面上物体对地面的压力等于物体自身的重力。

5.如图l所示,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块,受水平拉力F作用,F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从t=0开始,小兵每隔2s记录的物块位置和时刻如图3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4s内,物块受到的摩擦力为4N

B.8~l0s内,物块受到的摩擦力为6N

C.t=l0s时,物块的速度一定小于5m/s

D.若16s时撤去F,物块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图丙确定物体在不同时间段的运动状态,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的时间段及图2,利用二力平衡条件确定摩擦力的大小。

【详解】

由图3知,12到18s物体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图2知,此时f=F=4N。

A.由图2知,0~4s内,物体受到的拉力F=2N,小于滑动摩擦力,所以此时物体应处于静止状态,所受静止摩擦力等于拉力等于2N,故A错误;

B.由图3知,8~10s内,物体处于运动状态,根据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知,摩擦力仍等于4N,故B错误;

C.由图3知,从10到12s时间内,物体的平均速度

10m 5m/s 2s

s v t === 而在这段时间内物体的拉力大于摩擦力,所以做加速运动,因此全程的平均速度应大于10s 时的速度,故C 正确;

D .若16s 时撤去F ,物体受摩擦力的作用将做减速运动,故D 错误。

故选C 。

6.实验证明物体运动时受到的阻力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有关,速度越大,阻力越大,小明将一个重为G 的小球竖直向上抛出,如图所示,若小球在上升过程中的甲点与下落过程中的乙点运动速度大小相同,小球在甲点受到的合力大小为F 1,在乙点受到的合力大小为F 2,在最高点丙受到的合力大小为F 3,则F 1、F 2、F 3的大小关系为

A .F 1=F 2>F 3

B .F 1>F 2>F 3

C .F 1>F 3>F 2

D .F 1=F 3>F 2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小球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与运动方向相反,所以上升过程中的甲点,小球受向下的重力和向下的阻力,则合力向下,且大于重力;下降过程中的乙点,小球受向下的重力和向上的阻力,则合力向下,但小于重力;在最高点丙时,速度为零,小球不受阻力,只受向下的重力,则合力等于重力;所以三个力的大小关系为是F 1>F 3>F 2。

故选C 。

7.如图 所示,用 F =6N 的水平向右的拉力拉动物块 A 时,物块 B 静止不动,此时弹簧测 力计的示数为 4N ,则物块 B 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及方向为( )

A .6N ,向左

B .4N ,向右

C .6N ,向右

D .4N ,向左

【答案】B

【解析】

【详解】

以B 为研究对象,B 在水平方向受弹簧测力计对其向左的拉力和物体A 对其向右的摩擦力作用。因为B 静止,所以这两个力平衡,大小相等。所以物块 B 所受摩擦力为4N ,方向向右。故选B 。

8.下列有关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拍打衣服灰尘脱落,是由于灰尘有惯性

B.小明没有推动静止的汽车是由于汽车没有惯性

C.跳远运动员助跑后起跳是为了增大惯性

D.飞行的子弹穿入木头后静止,它的惯性消失了

【答案】A

【解析】

【分析】

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惯性大小只跟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跟物体是否受力、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都没有关系,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详解】

A.拍打衣服时,衣服运动,灰尘由于惯性还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因此会从衣服上脱落,故A正确;

B.小明没有推动静止的汽车,是因为推力等于摩擦力,汽车由于惯性仍然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故B错误;

C.跳远运动员起跳前助跑使人获得了很大的速度,起跳后由于惯性,人在空中仍然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惯性与速度无关,故C错误;

D.高速飞行的子弹穿入木头后静止,子弹仍具有惯性,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故D错误。

故选A。

【点睛】

通过不同的选项考查了学生对惯性知识的理解,一定要知道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任何物体任何情况都有惯性,其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9.对如图所示的四个情景的说法正确的是()

A.鞋底上都要刻上深深的花纹是为了节约材料

B.跳远运动员奋力助跑是为了增大自己的惯性

C.“头球”改变足球运动方向,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双杠运动员上杠前手涂抹镁粉是为了减小手和杠间的摩擦

【答案】C

【解析】

【分析】

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用滑动代替滚动等;力的作用效果:一是改变物体的形状,二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有状态不变的性质,大小只和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

【详解】

A.鞋底上都要刻上深深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力,A错误;

B.跳远运动员奋力助跑是为了利用惯性,而不是增大惯性,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不变,惯性不变,B错误;

C.“头球”改变了足球运动方向,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C正确;

D.双杠运动员上杠前手涂抹镁粉是为了增大手和杠间的摩擦,D错误。

故选C。

【点睛】

关键是惯性的理解,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与质量大小有关,且惯性不是力,不能说成:受到惯性作用,而应该描述成:具有惯性。

10.如图,三个相同的物体叠放在一起,当B受到5N的水平拉力时,三个物体一起向右匀速运动,则()

A.B和C之间的摩擦力0N

B.A和B之间的摩擦力为0N

C.B物体所受的合力为5N,方向水平向右

D.地面对C的摩擦力为5N,方向水平向右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对AB整体进行受力分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则AB所受的合力为零,AB受到5N 的水平向右拉力,所以受到C对AB向左的摩擦力5N,即B和C之间的摩擦力5N,故A 不符合题意;

B.因为A向右匀速运动,处于平衡状态,可知A受重力和支持力两个力作用,不受摩擦力作用,故B符合题意;

C.因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则B所受的合力为零,故C不符合题意;

D.对整体分析,三个物体一起向右匀速运动,受力平衡,整体受到5N的水平向右拉力,所以受到地面对整体水平向左的摩擦力5N,即地面对C的摩擦力为5N,方向水平向左,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1.2019女排世界杯中,中国女排以11连胜的战绩荣获世界冠军。如图是比赛时的情景,下列关于该情景的说法正确的是()

A.击球时手对排球的力与排球对手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B.击球后排球的运动方向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排球运动到最高点时,如果一切外力都消失将保持静止状态

D.排球在空中下落的过程中受平衡力作用

【答案】B

【解析】

【详解】

A.击球时,手对排球的力和排球对手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A错误;

B.击球时,手对排球有力的作用,这个力的作用效果是让排球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故B 正确;

C.排球运动到最高点时,其速度不为零,所以此时如果一切外力都消失,其不会处于静止状态,而会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C错误;

D.排球在空中下落的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快,不是处于平衡状态,所受的力不是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B。

12.将一轻质弹簧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在上面放置一个小钢球,静止时弹簧长度为L,如图甲所示;再用手向下压到一定程度,如图乙所示;释放后钢球运动到距离水平桌面2L 处,如图丙所示。对钢球分析不正确的是()

A.甲图中,钢球一定受平衡力作用

B.丙图中,弹簧一定不存在弹性势能

C.从乙图到丙图过程中,弹簧的机械能一定改变

D.钢球上升但没有离开弹簧之前运动速度先变大后减少

【答案】B

【解析】

【详解】

A.甲图中,钢球静止时,处于平衡状态,所以一定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故A 正确,不符合题意;

B.丙图中,弹簧发生了弹性形变,所以弹簧一定存在弹性势能。故B错误,符合题意;C.从乙图到丙图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形变变小,弹性势能转化为钢球的机械能,所以机械能一定改变。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用手将重物向下压缩到一定程度后,突然将手撤去,开始阶段,弹簧的弹力大于重物的重力,其合力方向竖直向上,重物向上做加速运动;当弹簧的弹力小于重物的重力时,合力竖直向下,而速度竖直向上,重物做减速运动。所以钢球上升但没有离开弹簧之前运动速度先变大后减少。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13.某校八年级举行了“阳光体育”足球赛,小明观看比赛时,对比赛现象用物理知识进行了分析,其中错误的是()

A.踢出去的足球能继续飞行是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

B.足球在空中飞行时,它的运动状态在不断改变

C.足球在空中飞行时,若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它将继续运动

D.足球在空中飞行时,受到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踢出去的足球能继续飞行是由于自身的惯性还会继续运动,但是不能说受到惯性的作用,惯性不是力,A错误,符合题意;

B.足球在空中飞行时,它的速度和方向都在不停地变化,即运动状态在不断改变,B正确,不合题意;

C.足球在空中飞行时,若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C正确,不合题意;D.物体所受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足球也是,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A。

14.如图所示,一轻弹簧上端固定在天花板上,下端连接一小球。开始时小球静止在O 点,将小球向下拉到B点,释放小球,已知AO=OB,研究小球在竖直方向上的受力和运动情况,则()

A.小球运动到O点时将停止运动并保持静止

B.小球运动到A点时将停止运动并保持静止

C.小球从B运动到O的过程中弹力大于重力、速度不断增大

D.小球从O运动到A的过程中弹力大于重力、速度不断减小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O点是小球在自然状态下静止时的位置,此时弹力与重力是平衡力,则小球从B点运动到O点时,速度不为0,小球由于惯性仍然向上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

B.O点是小球在自然状态下静止时的位置,此时弹力与重力是平衡力,小球到达A点时,处于静止状态,此时所受合力向下,所以不会保持静止状态,故B不符合题意;

C.开始时小球静止在O点(弹簧原长的位置在O点的上方),说明此时小球受到向上的弹力和向下的重力大小相等;小球从B运动到O的过程中(不含O点)弹簧的形变量大于在O点的形变量,所以此过程中弹力大于重力,合力方向向上,则小球向上做加速运动,其速度不断增大,故C符合题意;

D.在从O点运动到A点过程分为两个阶段,从O点恢复到原长过程,弹力逐渐减小方向仍向上,但合力向下,此时弹力小于重力,故减速,从原长到速度为0时,弹力逐渐增大,方向向下,故合力向下,继续减速,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5.如图所示,小明拉着小车匀速行走在水平路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明拉着小车匀速行走时,小明对小车没有做功

B.小车的重力与地面给小车的支持力不是一对平衡力

C.小明对小车的拉力与地面对小车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D.地面给小明的摩擦力方向是向后的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小车在小明的拉力作用下,运动了一段距离,因此小明对小车做功了,故A错误;B.读图可知,小车受到小明的斜向上的拉力,小车的重力与地面给小车的支持力大小不相等,所以两者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正确;

C.读图可知,小明对小车的拉力与地面对小车的摩擦力没有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不属于平衡力,故C错误;

D.小明的脚对地面有一个向后的摩擦力,同时地面对脚一个向前的摩擦力,故D错误。故选B。

16.下列函数图像能正确地描述两个物理量之间关系的是()

A.弹性限度内弹簧所受拉力与伸长关系

B.粗糙程度不变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关系

C.压力一定时,物体受到压强与受力面积关系

D.液体密度不变时,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拉力成正比关系,图像应是过原点的一条倾斜直线,故A不符合题意;

B.粗糙程度不变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若压力为零,则摩擦力为零,而选项中图象反映的是压力为零,仍有摩擦力,故B不符合题意;

C.根据P=F

S

可知,压力一定时,物体受到压强与受力面积成反比,图像为双曲线的一部

分,故C符合题意;

D.根据P=gh

可知,液体密度不变时,液体压强与深度成正比关系,而选项中图象反映的是深度增大压强减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7.中央电视台《是真的吗》某期节目中,有这样一个实验:将一根绳子穿过内壁和端口光滑的空心圆筒,绳子上端系一个金属球,下端与装有皮球的网袋连接。转动空心圆筒,使金属球转动(如图)。随着转速加大,网袋由静止开始向上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金属球转动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B.金属球转动过程中,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C.网袋静止时,它对绳子的拉力和绳子对它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D.网袋开始向上运动,说明所受到的拉力大于它的重力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而与速度无关,故A错误;

B.金属球作圆周运动,方向不断改变,所以运动状态改变,故B错误;

C.网袋对绳子的拉力和绳子对它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C错误;

D.网袋由静止向上运动,合力向上,所以拉力大于重力,故D正确。

故选D。

18.如图所示在平直路面上向右匀速行驶的小车中,有一轻质弹簧的一端固定在车厢右壁,另一端连接至放在小车底板上的木块,弹簧此时处于原长状态并保持水平。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若木块突然压缩弹簧,则小车一定在做加速运动

B.若木块受到向右的摩擦力,则小车一定在做加速运动

C.木块静止不动时,弹簧对木块的拉力和木块对弹簧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D.当木块向前压缩弹簧时,木块的速度逐渐减小,说明木块的惯性在减小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题意知,原来小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弹簧也随小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弹簧处于原长状态。若木块突然压缩弹簧,说明小车在突然减速,而木块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才会压缩弹簧,故A错误;

B.若木块受到向右的摩擦力,说明木块向左运动或有向左运动的趋势,则这种情况是由于小车突然加速,而木块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从而造成木块向左运动或有向左运动的趋势,故B正确;

C..木块静止不动时,弹簧对木块的拉力和木块对弹簧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C错误;

D.惯性是物体本身具有的属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故D错误。

故选B。

19.如图甲所示,相同的两物块A、B 叠放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地面上,在20N的水平推力F1的作用下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物块B所受的摩擦力为f1,若将A、B物块按图乙所示紧靠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F2推A,使它们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则

()

A.f1=0N,F2=20N B.f1=10N,F2=20N

C.f1=20N,F2=40N D.f1=10N,F2=40N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在甲图中,物体A、B在20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一起作匀速直线运动,因此,A、B都受到平衡力作用,而物体B在物体A上,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没有发生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所以物体B不受摩擦力,即摩擦力为0,即

f1=0N

物体A受到的推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即摩擦力大小等于推力的大小,也为20N;在乙图中,若将A、B紧靠着放在水平桌面上,接触的粗糙程度不变,压力也不变,因此摩擦力也不变,使它们一起匀速运动,因此推力与此时的摩擦力为一对平衡力,推力的大小也为20N.即

F2=20N

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0.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的一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甲乙

A.0~2秒,物体没有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

B.2~4秒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C.2~4秒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3N

D.4~6秒,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与水平推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0~2秒时,F=1N,物体的运动速度为0,即处于静止状态,则推力F与摩擦力形成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故A错误;

BC. 2~4秒时,推力F=3N,物体运动的速度逐渐增加,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推力与摩擦力不是平衡力,故摩擦力不是3N,BC错误;

D.4~6秒时,推力F=2N,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与水平推力是一对平衡力,D正确。

故选D。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