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的基本知识

微生物的基本知识
微生物的基本知识

例如土壤中的微生物能将动植物蛋白质为无机含氮化合物,以供植物生长发育的需要,而植物又为人类和动物所利用。有的微生物可使人和动植物得病,而另一些微生物又可直接用来治病,如乳酸杆菌制剂乳酶生治疗腹泻。有的微生物产生一些有用的物质而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如酿酒,发酵以及抗生素生产等。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至为密切,绝大多数微生物对人类是有益的,而且是必须的。汉在微生物,植物就不能新陈代谢,人和动物也将无法生存,只有少数微生物可以引起人类或动植物病害,这些具有致病性的微生物则称为病原微生物或致病菌。

排在前面的小而低等,排在后面的逐渐大而高等,本课程只介绍三类。

如图7—1所示。

一如图7—2所示。

1.

如图7—4所示。

大部分细菌的繁殖速度很快,如大肠杆菌在适宜的条件下,每20分钟就可繁殖一代,若保持此速度繁殖10小时后,一个细菌可以繁殖10亿个(即10小时繁殖=60×10/20=30代,230=1.07×109)。细菌繁殖虽然如此迅速,但它是受各方面因素所制约,决不能无限制地繁殖下去。如将一定数量的

细菌,接种在适宜的培养基中,每隔一定时间取样计算菌数,以细菌数的对数为纵座标,时间(小时)为横座标,绘出一条曲线,称为细菌生长曲线(图7—5),从曲线上看,细菌的生长过程,可分为四个时期,即迟缓期(适应期)、生长期、稳定期、死亡及衰退期。

如痢疾杆、霍乱弧菌等。细菌外毒素有以下特点:

①毒性强,如纯化肉毒杆菌外毒素结晶1mg可杀死2000万只小白鼠,对人的最小致死量约为10-4mg,破伤风毒素对小白鼠的致死量为10-6mg,白喉毒素对豚鼠的致死量为10-3mg。

②对机体组织有选择性的毒性,如白喉杆菌外毒素主要抑制蛋白质合成,特别是影响肽链延长,引起心肌炎、肾上腺出血及神经麻痹等;破伤风外毒素主要毒害脊髓前角运动神经细胞,引起所属肌肉的痉挛强直。

③具有抗原性,外毒素的化学成分为蛋白质,有抗原性,即以外毒素刺激机体可产生大量的抗毒素,抗毒素能中和外毒素使其无毒。外毒素用甲醛处理后,脱毒变成类毒素,但仍保持抗原性。

三.细菌的侵入门户

病原菌都必须侵入机体的适当部位,方能致病,这种适当部位称为细菌的侵入门户。例如破伤风杆菌芽胞侵入深部创伤,才有可能发生破伤风,经口吞入,则不发病。反之,伤寒杆菌、痢疾杆菌

只有经消化道侵入才能引起肠道传染病。又如肺炎球菌、脑膜炎球菌、流感病毒、麻疹病毒是经呼吸道传染;乙型脑炎病毒是由蚊子为媒介叮咬皮肤后经血流传染。但也有些病原菌的侵入门户不止一个,如结核杆菌和炭疽杆菌,既能由呼吸道传染,又能从皮肤创伤、消化道传染。

四.细菌的感染类型

病原细菌引起的传染病,都要经过一段潜伏期才能发病。传染的发展与结局要视病原菌毒力的强弱和机体反应性不同而有所差异,若机体的抵抗力能将病原菌限制在局部,则为局部感染,若局部病灶向全身扩散而成全身感染。全身感染可有下列不同类型。

菌血症(bacteremia) 病原体突破机体的防御机能,由局部侵入血流,但未在血中繁殖,称为菌血症。从该患者的血中能检出病原菌。

败血症(septicemia) 病原菌侵入血流并在其中大量繁殖产生毒素,造成机体严重损害,引起显著的全身症状,称为败血症。

毒血症(toxaemia) 病原菌在局部组织中生长繁殖,细菌不侵入血流,只有其产生的毒素进入血流,引起全身症状,称毒血症。此种患者有中毒症状。

脓毒血症(pyemia) 化脓性细菌引起败血症,即细菌通过血流到其它组织或脏器(肝、肾、肺处),引起新的化脓性病灶,患者有中毒症状。

带菌者(carrier) 当机体隐性传染或传染病痊愈后,病原菌可能在机体内继续存在,并不断向体外排菌,即处于带菌状态,称带菌者。例如伤寒、白喉等病后常有带菌者。带菌者一般不被人们所注意,故在疾病的传播和流行上是重要的传染源。

第五章常见污染药物制剂的细菌

常见污染药物制剂的细菌是一些生命力较强的细菌,如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枯草杆菌以及一些霉菌等,抵抗力弱的细菌一般不易造成污染。

1.葡萄球菌革兰氏染色阳性。不同种的葡萄球菌具有不同的颜色,根据菌落所呈现的颜色命名,分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柠檬色葡萄球菌等。

金葡萄菌是致病菌,可引起局部感染,如疖、脓疡、痈、伤口感染,也可引起化脓、肺炎、败血症和骨髓炎等,食物或药物被葡萄球菌污染后,可使食用者引起肠炎。

2.大肠杆菌革兰氏染色阴性。大肠杆菌侵入人体某些部位,也可引起相应的感染,如胆道炎和尿道感染常与大肠杆菌有关。大肠杆菌是常见的药物制剂污染菌,由于常在粪便中存在,因而它的污染往往标志着粪便等污染(或卫生很差),污染后可使制剂变质。

3.绿脓杆菌革兰氏染色阴性。绿脓杆菌为致病菌,肠道中可引起肠炎,在创口上引起化脓性感染,侵入内部器官可引起中耳炎、泌尿道感染、肺炎以及败血症、脑膜炎等。绿脓杆菌侵范眼部

可致失明,绿脓杆菌是一种重要的制剂污染菌。

4.枯草杆菌常污染制剂,侵入眼部可引起结膜炎。

另外,酵母菌可使糖分药液产生有机酸,霉菌可使食物以及中草药等霉坏,受这些菌污染的制剂均易酸败变质。

第六章外界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

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下外界环境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适宜的外界环境,能促进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环境不适宜时,微生物的代谢活动也随着改变,引起微生物的变异或抑制,甚至死亡。在实际工作中,一方面可创造有利的条件,促进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检查产品中有无细菌的存在,有助于控制和提高产品质量。另一方面,即利用对微生物生长繁殖的不利因素。抑制或消灭微生物,以达到消毒灭菌的目的。本节着重讲述外界环境对微生物生长繁殖的不利因素。

1.温度和化学因素温度和化学因素对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影响很大,将在物理灭菌法和化学灭菌法中讲述。

2.PH值 PH值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如表所示。

PH值对大多数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3.湿度湿度可以促使细菌生长,特别对于霉菌繁育更快,因此防止湿度过大对于避免染菌霉败有一定的作用。

4.渗透压微生物的细胞具有半透膜的性质,可以透水,但对于其他物质的透过则有选择性,低渗药液可使细胞膜膨胀,但高渗药液可使细胞内水分渗出而处于脱水状态,所以一般微生物在浓盐溶液或浓糖溶液中不易生长繁殖,就是由于细菌细胞内水分渗出而脱水的缘故(单糖浆不长菌)。

第七章微生物杀灭方法

一.有关的概念。

1.灭菌:是指杀灭或除去所有微生物的繁殖体和芽胞,使之完全无菌。

2.消毒:是指仅仅杀灭病原微生物,使之不成为传染源。

3.杀菌:地指使用化学药品或物理因素,对微生物在短时间内起杀灭的作用。

4.抑菌:即抑制微生物繁殖体的生长及其繁殖。

5.防腐:是指防止或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方法。

6.无菌:指没有任何活的微生物存在。

二.物理灭菌法。

物理灭菌法,是指利用高温或其他方法,如滤过除菌,紫外线等杀灭微生物的方法。

1.干热灭菌法:

干热灭菌法,是利用火焰或干热空气进行灭菌的方法,分火焰灭菌法和干热空气灭菌法两种。

火焰灭菌法:是利用火焰的高温,使微生物及其芽胞在极短的时间内死亡,以达到灭菌的方法,一般用于器具及手术刀具的灭菌。

干热空气灭菌法:是利用热的辐射和灭菌器内空气的对流来传递热量而使微生物及芽胞死亡的一种方法,适用于耐高温的玻璃和金属制品用具等,以及油脂类和耐高温的粉末化学药品如油,蜡及滑石粉等。

三.湿热灭菌法。

湿热灭菌法:是利用饱和水蒸汽或沸水来杀灭微生物的一种方法,是广泛应用的灭菌方法。

灭菌的机理:是因温热能使微生物细胞中的蛋白质凝固变性而达到灭菌的目的。

1.水及热对卵蛋白的影响

水% 温度(℃) 结果

50 56 凝固

25 80 凝固

6 145 凝固

0 170 凝固并氧化

2.饱和水蒸汽压力与温度的关系

温度(℃) 绝对表压(Mpa) 常用

压力(Mpa) 灭菌时间(分钟) 100 0.1033 0

105 0.1232 0.02

110 0.1461 0.04

115 0.1724 0.07 30

120 0.2024 0.1 20

125 0.2360 0.14 15

3.热压灭菌法

热压灭菌法,是指在高压蒸汽灭菌柜内,利用超过一个大气压饱和水蒸汽的高热能和穿透力的性质,以杀灭微生物的方法。

特点:安全、可靠、操作简便,易于控制。

适应:耐热药物及其水溶液,工作服、器具等物品的灭菌,为输液剂常用和首选的灭菌方法。

热压灭菌法注意事项

(1)必须将箱内的空气排净,否则压力表所指示的压力是箱内蒸汽和空气二者的总压。而非单纯蒸汽压力,结果压力表所指示的压力与应达到的温度不符。必须采用饱和蒸汽,防止形成过热蒸汽,过热蒸汽往往使温度上升而压力不变,其作用只相当于一种高温的气体所产生的干热,失去了饱和蒸汽的性能,达不到应有的温度,空气携带热能的能力又低于蒸汽,在有空气存在时穿透力也较小,所以使灭菌效果得不到保证。见表7-6和表7-7所示。

(2)灭菌时间必须由全部药液温度真正达到所要求的温度时算起,在开始升温时,要求一定的预热时间,对不易传热、包装体积较大的物品或灭菌装量较多时,应适当延长灭菌时间,并应注意被灭菌物品在灭菌箱内的堆放位置,以免影响灭菌效果。

(3)掌握好预热和冷却时间,一般体积大的容器(大输液),灭菌完毕开始冷却应先放气降压,降压

不宜过快,因为容器中的溶液可能仍高于100°,如压力骤然下降容易将瓶塞冲出,封固的容器(如输液瓶)也可能因内外压力不等而爆炸,降温操作要

表7-6压力、温度与空气排出量的关系

表7-7干热与湿热空气对微生物作用的比较

适当,并应结合冬夏季节室温情况而定。

(4)应定期检查灭菌箱内温度的准确性,除定期由仪表部门检查外,还应检查各部位灭菌的均匀性,检查方法:

①留点温度计结构原理与体温表相似,温度下降时,水银收缩,因温度计毛细管底部有一空隙,使水银断开,在毛细管中的不银因表面张力关系仍留在上面指示着灭菌所达到的最高温度,灭菌时可任意放在灭菌箱的上中下位置。

②熔融温度指示剂选用某些化学药品的熔点,恰在灭菌要求的温度范围内,以检查灭菌温度的变化.灭菌时取少量结晶熔封于安瓿中.分别置灭菌箱的前、中、下三层位置上,如结晶熔化,则表示温度已达到.常用的指示剂有安替比林(110~112°)、升华硫(117°)、苯甲酸(121~133°),为了便于观察结晶熔融情况,可加少许着色剂,如亚甲兰、甲紫等。

③碘淀粉温度指示剂将碘、碘化钾各0.5g,淀粉 25g,加水至300ml,使成糊状,然后将滤纸条浸入片刻,取出,常温干燥备用,灭菌时将纸条放入安瓿内熔封或在试管内,用法同②,如果温度达到114~115°时,则纸条兰色应完全褪去。

4.流通蒸汽灭菌法与煮沸灭菌法。

①流通蒸汽灭菌法系指在常压下,于不密闭的灭菌箱内,用100°流通蒸汤杀灭细菌的方法。

②煮沸灭菌法是把待灭菌的物品放在水中加热煮沸的灭菌方法。流通蒸汽灭菌与煮沸灭菌的温度与时间一般是100°30分钟或60分钟,这两中灭菌方法对细菌繁殖体的灭菌效果大,但不能保证杀灭所有芽胞。

5.低温间歇灭菌法。

些法系将灭菌物品先用60~80°加热1小时,则其中细菌繁殖体完全被杀灭,然后在20~25°保持24小时,使其芽胞发育成繁殖体,再用80°加热1小时予以杀灭。如此连续操作三次以上,至全部杀灭所有芽胞为止。采用本法灭菌的剂制或药品除本身具有抑菌作用者外,须加适量抑菌剂,以增强灭菌效果,此法适用于必须热法灭菌但双不耐较高温度的制剂或药品,由于此法灭菌时间长,效果差,现已少用。

6.响湿热灭菌的因素

①细菌的性质和数量各种细菌对热的抵抗力有个体间的差别,微生物的老幼对热的抵抗力不同,生长时期的细菌笃高温的抵抗力要比衰老时期抵抗力小得多。

细菌和芽胞的数量越多,则所需的灭菌时间就越长。因为细菌在数量比较多的时候,其中对热抵抗力较大的个体存在的机会也越多,它们对热具有更大的耐热力,前面(第二节)已经指出,每个容器的细菌数,最好控制在10个以内,因为最初细菌越少,越能在短时间内达到灭菌目的。因此应尽

一切可能减少微生物的污染,特别是注射剂,虽经各种灭菌方法处理后,能将活菌杀灭,但微生物污染越多,注射液中留有细菌尸体也就越多,这样往往注射后会引起热原反应等副作用,所以注射液配制后,应立即灌封和灭菌。

②注射液的性质如注射中含有糖类、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对细菌可能有一种保护作用,能增强细菌的抗热性。此外,药液的PH值对细菌的活性也有影响,一般药液的PH值大于7.0或小于7.0都能减低细菌的耐热性,所以生物碱盐类的注射液因PH值较低,用流通蒸汽法即能达到灭菌的目的。

③温度与时间一般来说灭菌所需时间与温度成反比,即温度越高所所需时间越短。但在注射剂灭菌时首先考虑的应是药物受热稳定性的问题,有些药物超过100°即起变化则不应使用热压灭菌,在能达到灭菌的前提下,尽量采用较低温度灭菌。

④蒸汽的性质蒸汽的性质不同,所表示的温度与灭菌效力也不同,蒸汽一般有三种情况:

⑴湿饱和蒸汽即饱和水蒸汽中带有水分,常由于蒸汽输送管中热量损失所形成,因此在蒸汽中混悬着无数微细水滴,此种蒸汽的热含量较低,穿透力较差,因些灭菌效力亦较低。

⑵饱和蒸汽即蒸汽的温度与水的沸点相当,当蒸汽的压力达到平衡时,此时蒸汽中不含有微细的水滴,饱和蒸汽热含量较高,热的穿透力亦较大,因此灭菌效力也较高。

⑶过热蒸汽当热压灭菌器中的水不足时,液体状态的水完全蒸发后,再继续加热即生成过热汽,

这种蒸汽与干热状态相近似,在压力不变温度继续上升的情况下,此温度虽比饱和蒸汽高,但穿透力很差,在没有达到一般干热灭菌所需的温度时,就不容易对所有菌体发生不可逆的蛋白变性,因此灭菌效力不如饱和蒸汽,从蒸汽与压力曲线可说明这三种性质的蒸汽与压力的关系.如图所示.A为饱和蒸汽曲线XY上的一点,如压力不变,温度由A上升至B处则成过热蒸汽.如压力降至C处而温度不变亦成形过热蒸汽. 如压力降至C处而温度继续升高至D处,或将饱和蒸汽自X骤然降低压力至D,或饱和蒸汽Y升温至D处,其所得结果均形成过热蒸汽.因此在这一区域,灭菌的效力必然不及饱和蒸汽的效力大.

四.紫外线灭菌法

此法系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的应用.一般用于灭菌的紫外线波长为2000~3000A,在2540A灭菌力最强,细菌核酸最大吸收率也在此波长附近,表明吸收紫外线而改变其生物学活性,干扰了脱氧核糖核酸(DNA)的合成,因而导致细菌的变性或死亡,另外,空气受紫外线照射后使其中的氧转变为微量的臭氧共同起杀菌作用.紫外线对细菌的繁殖体最敏感,对芽胞效力较差,对酵母菌或霉菌杀菌力也较弱;温度在10~55℃范围,相对湿度在45~65%之间比较适宜,湿度过大可降低灭菌效果,玻璃及空气中灰尘均易吸收紫外线,因此带瓶的药物(如安瓶),不能用此法灭菌.紫外线能促使易氧化药物或油脂等氧化变质,因此在生产此类制剂时,不宜与紫外线接触.紫外线曾广泛作空气和物体表面灭菌用,也可作

水的消毒用.因此它只能在被照射面起杀菌作用,故一般只作辅助灭菌.

紫外线的灭菌作用与照射强度﹑照射时间和距离有关,其安装高度距离操作台面不超过1.5米,被灭菌物距灯与台面的垂直点中心不超过1.5米,一般在6~15立方米的空间装置30瓦紫外线灯一只.

紫外线对人体照射过久,能产生结合膜炎﹑红斑及皮肤烧灼等现象,故一般在操作前开启紫外线灯30分钟到1小时,然后进行操作.紫外线灯使用时限一般约为3000小时,故应定期进行灭菌效果的检查,可用对2540A灵敏的照度计,测定其幅射强度.亦可选用白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阴性杆菌和霉菌四种,于肉汤培养基中,培养18小时,然后每分钟分别接种于4个琼脂平板培养基中.每个接种

0.1ml肉汤混悬液(4种共接种16个琼脂平板),用挖有4个洞孔的白纸复盖,置紫外线灯距工作台面

1.5米,面积2平方米处,分别照射30分钟﹑1小时﹑1.5小时﹑2小时,于37°培养24小时,观察其杀菌效果,如白纸的洞孔处不再有细菌生长现象,即说明在一定照射时间内尚有杀菌作用,并用一标准紫外线灯同时作对照试验.

五.滤过除菌法

此系一种机械除菌方法,即利用细菌不能通过微孔滤器的性质,用加压或减压的办法使药液通过微孔滤器以除去细菌的一种方法.本法适用于不耐热药物溶液的除菌,可将活菌及死菌一并除去,是其优点.常用的除菌滤器有G6垂熔玻璃漏斗﹑石棉板滤器及0.25μm微孔滤膜.应用滤过除菌,必须

与无菌操作相配合,有的产品还需要添加抑菌剂.

六.其它灭菌法

1.微波照射灭菌

微波一般系指频率在300兆赫~300千兆赫之间的电磁波,其灭菌原理主要是由于极性水分子

可强烈地吸收微波,在交流电场时间的变化使极性分子发生旋转振动,致使分子间互相磨擦而

生热,从而产生灭菌效果.另外,微波的波动也能增强灭菌效果.微波加热从本质上说是分子加

热,它的显著特点是加热均匀,所需时间短,升温快,穿透介质较深,故能用于水性注射液的灭

菌.

2.高速热风灭菌

本法是应用风速为30~80米,风温最高190以杀灭细菌的方法.高速热风加热装置是从安瓿侧面吹入高速热风,由于吹入的风发是热的又是高速,因此打破了安瓿表面聃碍热传导的空气膜,

可使安瓿内药液的温度能在短时间内迅速上升至灭菌所需温度,收到与热压灭菌法同样的效果.

3辐射灭菌

辐射灭菌法是应用β射线`γ射线杀菌的方法.其特点是不升高产品的温度,适用于某些

不耐热药物的灭菌,穿透性强.辐射的杀菌机理是其作用于水分子,

使H2O 电离为H+和OH-,这些游离基是强烈的还原剂和氧化剂,它们直接作用于细菌细胞本身,使之失去活性.γ射线通常可由放射性同位素,C O60产生,β射线由电子加速器产生,γ射线适用于较厚样品,β射线仅适用于非常薄和密度低的物质灭菌.本法已应用于某些抗生素`激素`肝素`羊肠线`医疗器械等物质的灭菌.灭菌剂量一般用2.5兆拉得(Mеɡɑга ),《英国药典》(1969)和日本药局方IX 已收载此法.

此外,还有超声波灭菌法,仅适用于疫苗制品的灭菌. 7化学灭菌法

化学灭菌法,系借助于某些化学药品的作用抑制或杀灭细菌而不损及制品质量的灭菌方法。用于抑制细菌生长的抑菌剂,用于杀灭细菌的药品称为杀菌剂,同一物质由于使用条件不同,可以是抑菌剂,也可以是杀菌剂;所以在作为杀菌剂使用时与浓度有很大关系。以气体或蒸气状态杀灭细菌的化学药品称为气体杀菌法,赏用于无菌操作室和供制备注射用灭菌固体原料药物的灭菌用。这种方法,又称气体灭菌,也叫冷法灭菌。

1固体原料药物的气体杀菌剂

目前主要有环氧乙烷和β—丙内酯,环氧乙烷较常用。

1.环氧乙烷本品沸点为10.90,室温为气体,具可燃性,故应置冷处存放。在密闭的状况下,

含有3%的空气,就会爆炸,与二氧化碳以1:9相混合的气体,即不至发生爆炸。环氧乙烷气体穿透性强,作用快,易穿透塑料‵纸板`及固体粉末,曝露于空气中环氧乙烷就可从这些物质中消散,环氧乙烷对多数固体呈惰性。对细菌`病毒及孢子均有很强的杀灭作用,常用于普鲁卡因青霉素的灭菌。

环氧乙烷的杀菌作用,因其具有烷化剂的性质,能使细菌蛋白质分子中的氨基`羟基`酚基`或巯基上的氢原子被环氧乙烷的羟乙基基所取代,而使菌体细胞的代谢产生不可逆性的破坏,达到杀菌的效能.

使用环氧乙烷灭菌,一般先将待灭菌物品(如普鲁卡因青霉素),按无菌操作放入特制的灭菌箱中,密闭,抽真空至760mmgHg,通入二氧化碳使真空度恢复至0,如此连续三次,以使箱内空气险尽,在第三次抽真空760mmHg时,由特制的专用设备,使一定量(10%)的液态环氧乙烷迅速变为气体,由管道输入灭菌箱内,接着通二气化碳(90%),使真空度恢复至保持6小时灭菌,然后抽掉残余的环气乙烷及其分解产物,连续抽烟小时,使残留物除尽,最后通入无菌滤过宽气,使真空度恢复至0即得。经灭菌的物品须放置一定时间后再使用.

3.β-丙内酯室温为液体,可加热用其蒸气,用于器具橡胶制品等物的灭菌,湿度在75%以上

作用最强,本品不爆炸`不燃烧`水解产物无毒性.灭菌机理与环氧乙烷同.

2室内空气杀菌剂

1甲醛蒸气即甲醛溶液加热熏蒸,每立方米空间用40%甲醛溶液30ML.室内湿度宜高,以增强灭菌效果.灭菌后剩余的甲醛气体通入氨气吸收.甲醛蒸气灭菌机理,主要是与细菌蛋白质分子中的氨基结合使其变性.

2丙二醇蒸气将丙二醇置蒸发器中加热,使蒸气弥漫全室,待丙二醇气体下沉即可.用量为每立方米空间1.0ML,丙二醇具有不挥发性和无引火性等优点,灭菌机理是由于脱水作用,使菌体蛋白质变性或凝固.

③乳酸蒸气用量为每立方米空间2.0ML ,方法与丙二醇类似.

此外还可用三甘醇`臭氧`过醋酸等.

3外用杀菌剂

①苯酚浓度为0.3~0.5%,用于粘膜消毒或制剂的防腐.1.5~3%用于揩擦室内门窗墙壁,桌椅用具等及空气喷雾灭菌.灭攻机理为低浓度能破坏细胞膜,使胞浆内容物漏出.高浓度使菌体蛋白质变性凝固,而使细菌死亡.此外,也有抑制某些酶系统的作用,如脱氢酶和氧化酶等.

②煤酚皂溶液浓度1~2%,常用于洗手.消毒皮肤,2~3%,的用同苯酚溶液.灭菌机理与苯酚相同.

微生物基础知识试题资料

微生物基础知识试题 部门: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 1、微生物的形体极度小,必须借助于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放大数, 百倍、千倍至数万倍,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测量单位。 2、微生物分布广泛,存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之表以及______________。 3、原核细胞生物由_____________构成,真核细胞生物多数由_____________组成。 4、利用某种微生物制成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为人类预疾病。 5、活性粒子是夹带有大量_____________的粒子,非活性粒子是单纯的_____________粒 子。水是制药企业的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由于水的污染,将直接导入污染源。 6、热力灭菌利用高温杀微生物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多项选择题(共15分) 1、来苏(甲酚皂)2%的水溶液用于()消毒。 A.皮肤B、设备C、容器D、空气 2、常用的消毒剂75%的乙醇用于()消毒。 A.皮肤工具B、设备C、容器D、空气 3、消毒剂用于表面活性剂0.1-0.2%的新洁尔灭液,用于()消毒。 A.皮肤B、工具C、地漏D、容器 4、37-40%的甲醛液8-9ml/m3( )消毒。 A.皮肤B、工具C、地漏D、室内 5、常用的灭菌器主要有() A.高压蒸汽灭菌器B、烘箱C、紫外线灯

微生物学基础知识资料

第一模块微生物学基础知识 第一章微生物概述 一. 什么是微生物 微生物是一类肉眼不能直接看见,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几百倍、几千倍甚至几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微生物具有形体微小、结构简单;繁殖迅速、容易变异;种类繁多、分布广泛等特点。 二. 微生物的分类: 根据微生物有无细胞基本结构、分化程度、化学组成等特点,可分为三大类。1. 非细胞型微生物无细胞结构,无产生能量的酶系统,由单一核酸(DNA/RNA)和蛋白质衣壳组成,必须在活细胞内增殖。病毒属于此类微生物。 2.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核分化程度低,只有DNA盘绕而成的拟核,无核仁和核膜。这类微生物包括细菌、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和放线菌。 3.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核的分化程度高,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能进行有丝分裂。如真菌、藻类等。 三. 微生物的作用及危害 1. 微生物的作用 绝大多数微生物对人和动物是有益的,已广泛应用于农业、食品、医药、酿造、化工、制革、石油等行业,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例如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如酸奶、酒类、抗生素、疫苗等。 2. 微生物的危害 微生物中也有一部分能引起人及动、植物发生病害,这些具有致病性的微生物,称为病原微生物。如人类的许多传染病(感冒、伤寒、痢疾、结核、脊髄灰质炎、病毒性肝炎等),均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 从药品生产的卫生学而言,微生物对药品的原料、生产环境和成品的污染是造成生产失败、成品不合格的重要因素。

第二章微生物的类群和形态结构 一. 细菌 细菌是一类细胞细而短、结构简单、细胞壁坚韧,以二分裂方式无性繁殖的原核微生物,分布广泛。 1.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观察细菌最常用的仪器是光学显微镜,其大小可以用测微尺在显微镜下测量,一般以微米为单位。细菌按其形态不同,主要分为球菌、杆菌和螺形菌三类。 (1)球菌多数球菌直径在1微米左右,外观呈球形或近似球形。由于繁殖时分裂平面不同可形成不同的排列方式,分为双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等。 (2)杆菌形态多数呈直杆状,也有的菌体稍弯,多数呈分散存在,也有的呈链状排列,分为棒状杆菌、链状杆菌、球杆菌等。 (3)螺形菌菌体弯曲,呈弧形或螺旋形。如幽门螺杆菌。 细菌虽小,仍具有一定的细胞结构和功能。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质等各种细菌都有,是细菌的基本结构。 2. 细菌的繁殖 二分裂繁殖是细菌最普遍、最主要的繁殖方式。在分裂前先延长菌体,染色体复制为二,然后垂直于长轴分裂,细胞赤道附近的细胞质膜凹陷生长,直至形成横隔膜,同时形成横隔壁,这样便产生两个子细胞。 细菌生长速度很快,一般约20min分裂一次。若按此速度计算,细菌群体将庞大到难以想象的程度。但事实上由于细菌繁殖中营养物质的逐渐消耗,有害代谢产物的逐渐积累,细菌不可能始终保持高速度的无限繁殖。经过一段时间后,细菌繁殖速度逐渐减慢,死亡菌数增多,活菌增长率随之下降并趋于停滞。 3. 细菌的菌落 单个或少数细菌细胞生长繁殖后,会形成以母细胞为中心的一堆肉眼可见、有一定形态构造的子细胞集团,这就是菌落。细菌菌落常表现为湿润、粘稠、光滑、较透明、易挑取、质地均匀以及菌落正反面或边缘与中央部位颜色一致等。 二. 真菌

病原微生物学知识点重点整理学习资料

病原微生物学知识点 重点整理

精品资料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记忆知识点 1.免疫的现代概念。P4 答:生物在生存、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识别“自我”与“非己”,以及通过排斥“非己”而保护“自我”维护自身生理平衡与稳定的现象。 2.固有免疫与适应性免疫的特点。 答:(1)固有免疫:非特异性,可遗传性,效应恒定性。 (2)适应性免疫:特异性(针对性),习得性,效应递增性。 3.免疫系统的功能。P5 答:(1)积极意义: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免疫监视。 (2)消极意义:免疫损伤:超敏反应,自身免疫病。 4.人体中枢免疫器官的类型及作用。P6 答:(1)骨髓:①产生所有血细胞; ②淋巴细胞产生发育的器官:B细胞分化、发育的最主要场所; (2)胸腺:T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 5.人体外周免疫器官的类型。P7 答:淋巴结,脾脏,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6.抗原的定义及双重属性。P12 答:指能与T、B细胞受体结合,启动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的免疫应答产物产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双重属性:(1)免疫原性:指抗原能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能力。 (2)免疫反应性:指抗原与其所诱导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的能力。7.半抗原的概念。P12 答:仅具有免疫反应性的物质。 8.表位的概念。P13 答: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结构基础或化学集团称为表位,又称抗原决定簇。 9.影响免疫原性的主要因素。P14 答:(1)抗原的结构与生物学特性:“异物”性,分子量,复杂性,易接近性,可提呈性。(2)免疫系统的识别能力。 (3)抗原与免疫系统的接触方式。 10.T细胞依赖性抗原和T细胞非依赖性抗原的概念。P15、16 答:(1)T细胞依赖性抗原:指需在APC及Th细胞参与下才能激活B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2)T细胞非依赖性抗原:指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时不需要Th细胞辅助的抗原。

微生物学基础知识培训

微生物学基础知识 第一章微生物概述 一. 什么是微生物 微生物是一类肉眼不能直接看见,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几百倍、几千倍甚至几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微生物具有形体微小、结构简单;繁殖迅速、容易变异;种类繁多、分布广泛等特点。 二. 微生物的分类: 根据微生物有无细胞基本结构、分化程度、化学组成等特点,可分为三大类。 1. 非细胞型微生物无细胞结构,无产生能量的酶系统,由单一核酸(DNA/RNA)和蛋白质衣壳组成,必须在活细胞内增殖。病毒属于此类微生物。 2.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核分化程度低,只有DNA盘绕而成的拟核,无核仁和核膜。这类微生物包括细菌、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和放线菌。 3.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核的分化程度高,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能进行有丝分裂。如真菌、藻类等。 三. 微生物的作用及危害 1. 微生物的作用 绝大多数微生物对人和动物是有益的,已广泛应用于农业、食品、医药、酿造、化工、制革、石油等行业,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例如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如酸奶、酒类、抗生素、疫苗等。 2. 微生物的危害 微生物中也有一部分能引起人及动、植物发生病害,这些具有致病性的微生物,称为病原微生物。如人类的许多传染病(感冒、伤寒、痢疾、结核、脊髄灰质炎、病毒性肝炎等),均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 从药品生产的卫生学而言,微生物对药品的原料、生产环境和成品的污染是造成生产失败、成品不合格的重要因素。 第二章微生物的类群和形态结构 一. 细菌 细菌是一类细胞细而短、结构简单、细胞壁坚韧,以二分裂方式无性繁殖的原核微生物,分布广泛。 1.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观察细菌最常用的仪器是光学显微镜,其大小可以用测微尺在显微镜下测量,一般以微米为单位。细菌按其形态不同,主要分为球菌、杆菌和螺形菌三类。

微生物知识总结

微生物学实验复习 3、培养基得配置原则: (1)目得要明确(根据微生物得种类、培养目得等),如培养基可由简单得无机物组成,生产用培养基内可加入化学成 分不明确得天然物质,而分类、鉴定用培养基内必须加入已知化学成分得物质。 (2)营养要协调:注意各种营养物质得浓度与比例。 (3)pH要适宜:各种微生物适宜生长得pH范围不同,如细菌、放线菌与真菌得最适pH分别 为:6、5~7、5、7、5~8、5与5、0~6、0。

5、细菌培养基得配制过程? 答:配制培养液→调节PH →分装→包扎→灭菌→搁置斜面(搁置斜面得长度不超过试管总长得1/2) 【问题与探究】 (1)培养基灭菌后,为什么需要冷却到50 ℃左右时,才能用来搁置斜面或倒平板?您用什么办法来估计培养基得温度? 【提示】 琼脂得凝固点为40 ℃,温度太高易使培养皿破裂,低于40 ℃,培养基已凝固,倒不出,所以培养基灭菌后,需冷却到50 ℃左右时才能用来倒平板,可以用手触摸盛有培养基得试管,感觉试管得温度下降到刚刚不烫手时就可以进行倒平板了。 (2)为什么需要使试管口通过火焰? 【提示】 通过灼烧灭菌,防止试管口得微生物污染培养基。 (3)为了能彻底灭菌,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哪些事项? 【提示】 使用高压蒸汽灭菌锅时,加压之前一定要把原先得空气排尽,注意恒温灭菌,同时要注意高压蒸汽灭菌锅得压力(100 kPa)、温度(121 ℃)与灭菌时间(20 min)。 6、无菌操作与接种技术 (1)接种 概念:在_无 菌 条件下将微生物接入 培养基____得操作过程。 工具:玻璃刮铲、接种针与接种环。 方法:穿刺接种、斜面划线接种与平板划线接种、涂抹平板等。 (2)无菌操作 ——微生物接种技术得关键 ①培养微生物用得试管、培养皿与微生物培养基等,在接种之前都需要 灭菌_。 ②通常接种操作要在____酒精灯火焰__得附近进行。 【想一想】 在微生物得培养过程中为什么要进行无菌操作?

最新微生物基础知识考试试题

微生物基础知识考试试题 部门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共30分,每空1分) 1.药品污染的主要途径、、、、。 2.引起药品腐败的微生物有、、、等。 3.常用的灭菌法有、、、 、。 4.细菌的形态有、、。 5.常用的消毒剂有、、、、等。 6.细菌生长最适宜的温度为;霉菌、酵母菌最适宜生长温度是℃;大肠杆菌最适宜生长温度为℃。 7.形体最微小,结构最简单的微生物是。 8.干热灭菌常用 2小时。 9.用乙醇进行消毒时,最佳浓度是。 10.细菌细胞由、、、核质组成。 二、判断(共20分,每题2分) 1.微生物数量多、分布广,但繁殖不快,适应性不强。() 2.被微生物污染的药品可能会使其失去有效性。() 3.无菌操作的目的是保证所生产药品不被环境中的微生物污染。() 4.热致死点越高,说明微生物对温度的抗性越强。() 5.食品中添加抑菌剂,可以杀灭含有的全部微生物。() 6.病毒形体微小,必须用普通光学显微镜才能观察形态。() 7.消毒剂品种应定期更换,防止产生耐药菌株。()

8.高压蒸汽灭菌可以最为有效地除去物品内外的微生物. () 9.霉菌不属于单细胞微生物。() 三、名词解释(共30分,每题10分) 1.微生物: 3.消毒: 四、简答题(共20分) 1.微生物按结构划分的种类及微生物特点。(10分) 2.紫外线辐射和60Co灭菌的特点。(10分)

一、填空题(共30分,每空1分) 1.药品污染的主要途径空气、原辅料、水、设备与建筑、人员。 2.引起药品腐败的微生物有细菌、真菌、病毒、细菌内毒素及热原等。 3.常用的灭菌法有干热灭菌法、湿热灭菌法、气体灭菌法、滤过灭菌法、辐射灭菌法。 4.细菌的形态有球菌、杆菌、螺旋菌。 5.常用的消毒剂有乙醇、甲醛、苯扎溴铵、过氧乙酸、碘酒等。 6.细菌生长最适宜的温度为;霉菌、酵母菌最适宜生长温度是25~28℃; 大肠杆菌最适宜生长温度为36±1 ℃。 7.形体最微小,结构最简单的微生物是病毒。 8.干热灭菌常用160℃-170℃2小时。 9.用乙醇进行消毒时,最佳浓度是70%-75%。 10.细菌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组成。 二、判断(共20分,每题2分) 1.微生物数量多、分布广,但繁殖不快,适应性不强。(×) 2.被微生物污染的药品可能会使其失去有效性。(√) 3.无菌操作的目的是保证所生产药品不被环境中的微生物污染。(√) 4.热致死点越高,说明微生物对温度的抗性越强。(√) 5.食品中添加抑菌剂,可以杀灭含有的全部微生物。(×) 6.病毒形体微小,必须用普通光学显微镜才能观察形态。(×) 7.消毒剂品种应定期更换,防止产生耐药菌株。(√) 8.高压蒸汽灭菌可以最为有效地除去物品内外的微生物.(√) 9.霉菌不属于单细胞微生物。(√) 三、名词解释(共30分,每题10分) 1.微生物:一般地说是指一群形态上、结构上都很简单的生物体。它们是一群在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下放大几百倍,几千倍甚至几万倍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因为人类肉眼无法觉察或辨清,故称之微生物。 2.灭菌:用物理方法或化学药品杀灭物体上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致病菌和非致病菌,繁殖体和芽孢。 3.消毒:消毒是指杀灭病原微生物的繁殖体,但杀不死芽孢等全部微生物。 四、简答题(共20分) 1.微生物按结构划分的种类及微生物特点。(10分) 微生物按种类划分: (1)非细胞型微生物:即生命现象不以细胞的形式表现。如病毒。 (2)原核细胞型微生物:虽有细胞结构,但仅有原始核。如细菌。 (3)真核细胞型微生物:有细胞结构,细胞核分化程度较高。如霉菌、酵母菌。 微生物特点: (1)体积小、面积大。(2)数量多、分布广。(3)新陈代谢旺盛、繁殖速度快。 (4)变异快、适应性强。(5)代谢强,转化快。 2.紫外线辐射和60Co灭菌的特点。 紫外线辐射穿透力很弱,不能穿透正常的包装物质,即使是一层纸、塑料薄膜等。主要用于空气灭菌、物体表面灭菌。 60Co灭菌穿透力强,可穿透数厘米厚的铅。辐射能量可直接作用于细胞蛋白质分子,伤害细胞导致死亡。 全等三角形提高练习

微生物学知识点

《微生物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微生物 一类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看见,单细胞,简单多细胞,甚至无细胞结构的低等微生物通称 2.病原微生物 指可以侵入人体,引起感染甚至传染病的微生物,或称病原体。 3. 性菌毛 又称性毛,性丝,是一种长在细菌体表的纤细,中空,长直的蛋白质类附属物,比菌毛长,且每一个细胞仅一至少数几根。 4.菌落 是由单个细菌细胞或一堆同种细胞在适宜固体培养基表面或内部生长繁殖到一定程度,形成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落。 5.质粒 凡游离于原核生物核基因组以外,具有独立复制能力的小型共价闭合环状的dDNA分子6、荚膜 某些细菌表面的特殊结构,是位于细胞壁表面的一层松散的粘液物质。 7.芽孢 某些细菌在其生长发育后期,一定条件下,在细胞内形成的一个圆形或椭圆形,厚壁,含水量极低,抗逆性极强的休眠构造。 8.菌毛 又称纤毛,伞毛,线毛或须毛,是一种长在细菌体表的纤细,中空,短直且数量较多的蛋白质类附属物。 9.细菌生长曲线 定量描述液体培养基中微生物群体生长规律的试验曲线。 10.酵母菌 一般泛指能发酵糖类的各种单细胞真菌的通俗名称。 11.病毒 是一类由核酸和蛋白质等少数几种成分组成的超显微“非单细胞生物”,其本质是一类含DNA或RNA的特殊遗传因子。 12、培养基 是指由人工配置的,含有六大营养要素,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或产生代谢产物用的混合营养料。

13. 消毒 采用较温和的理化因素,仅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一部分对人体或动植物有害的病原菌,而对被消毒对象基本无害的措施。 14. 灭菌 采用强烈的理化因素使任何物体内外部的一切微生物永远丧失其生长繁殖能力的措施。 15. 无菌操作 用于防止微生物进入人体或其他无菌范围的操作技术。 16. 自发突变 是指物体在无人干预下自然发生的低频率突变。 17. 诱变 即诱发突变,是指通过人为的方法,利用物理,化学或生物因素显著提高基因自发突变频率的手段。 18.变异 指生物体在某种外因或内因的作用下引起的遗传物质结构或数量的改变,亦遗传型的改变。 19.营养缺陷型 指微生物等不能在无机盐类和碳源组成的基本培养基中增殖,必须补充一种或一种以上的营养物质才能生长。 20. 抗体 是高等动物体在抗原物质的刺激下,由浆细胞产生的一类能与相应抗原在体内发生特异结合的免疫球蛋白。 21. 传染 又称感染或侵染,指外源或内源性病原体在突破其宿主的三道防线(机械屏障,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后,在宿主的特定部位定居,生长,繁殖,产生特殊酶和毒素,进而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性反应的过程。 22. 人畜共患病 即人和脊椎动物由同一种病原体引起的,在流行病学上密切相关的一类传染病。 23. 毒力 又称致病力,表示病原体致病能力的强弱。 24. 抗原 是一类能诱导机体发生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抗体或T淋巴细胞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的大分子物质。 25.细胞因子 曾称淋巴因子,是一类存在于人和高等动物体中的,由白细胞和其他细胞合成的异源性

微生物学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审批稿

微生物学基础知识试题 及答案 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

微生物学基础知识试题 部门姓名成绩 一. 判断题 1、消毒可以杀灭物体上的所有微生物,而灭菌只杀死物体上的病原微生物。(×) 2、微生物数量多、分布广,但繁殖不快,适应性不强。(×) 3、多数细菌的最适培养温度时30~35℃. (√) 4、药品中存在微生物并不一定会引起药品变质。(×) 5、洁净区中的所有操作均不应大幅度或快速动作。(√) 6、一个不锈钢托盘擦拭得非常光亮,因此它不存在微生物污染。(×) 7、药品中添加抑菌剂,可以杀灭含有的全部微生物。(×) 8、常用于消毒的乙醇浓度为70%~75%。(√) 9、酵母菌为多细胞真菌。(×) 10、洁净室(区)的工作人员不能化妆,但可以戴戒指和项链。(×) 二. 填空题 1. 细菌按其形态不同,主要分为球菌、杆菌和螺旋菌三类,多以二分裂方式繁殖。 2. 洁净室(区)应定期消毒。使用的消毒剂不得对设备、物料和成品产生污染。 消毒剂品种应定期更换,防止产生耐药菌株。 3. 细菌的生长曲线包括四个生长时期为延滞期、对数期、稳定期、衰亡期。 4. 形体最微小,结构最简单的微生物是病毒。

5. 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的营养物质主要有水、碳源、氮源、能源、无机盐和生长因子等。 6.酵母菌最最主要的繁殖方式是芽殖。 7. 大肠杆菌在合适的生长条件下, ~20 分钟便可繁殖一代 三、选择题 1 不属于细胞生物的微生物( B ) A、细菌 B、病毒 C、真菌 D、放线菌 2 抗生素产生菌中,其主要产生菌是( C ) A、真菌 B、酵母菌 C、放线菌 D、病毒 3. 细菌的测量单位。( B ) B.μm 4. 酵母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尤其喜欢在的环境中生长。( A ) A.偏酸性且含糖较多 B.偏酸性且含糖较少 C.偏碱性且含糖较多 D.偏碱性且含糖较少 5. 真菌生长最适的温度为℃。( B ) A. 16~22, B. 23~28, C. 30~35, D. 28~35 6. 下列不属于辐射灭菌的是。( D ) A.紫外线灭菌法 B.电离辐射灭菌法 C.微波灭菌法 D.高压蒸汽灭菌法 7. 细菌液体培养过程中哪一个阶段细菌数以几何级数增加( B ) A、延迟期 B、对数期 C、稳定期 D、衰亡期 8. 波长为的紫外线最具有杀菌作用。( C )

微生物基础知识知识讲解

微生物基础知识 1、微生物概述 (1)定义:生物界中存在的一群形体微小的生物。它的大小通常以微米来表示。 (2)范围:细菌、霉菌、酵母菌、放线菌、支原体、病毒等。(3)特点: ①形体微小、结构简单、生长繁殖快、对物质有强烈的转化作用; ②种类繁多; ③易引起变异; ④数量大、分布广、环境适应性强; (4)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 2、微生物的分类 微生物可分为八大类: 真菌:蘑菇、霉菌、酵母菌、念珠菌 细菌:肺炎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 放线菌: 支原体:肺炎支原体 衣原体:沙眼 立克次体:斑疹伤寒 螺旋体:梅毒 病毒:甲、乙肝病毒,麻疹病毒,狂犬病毒,流感病毒。

(1)按其结构、化学组成可分为: ①原核类:仅有原始核质,无核仁和核膜,细胞器很不完善。如细菌、放线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 ②真核类:细胞核的分化程度较高,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细胞器完整。如真菌(酵母菌和霉菌),原生动物,藻类: ③非细胞类:体积微小,能通过除尘过滤器。如病毒和朊病毒。(2)按其致病性可分为: ①病原性微生物:有致病性; ②非病原性微生物:无致病性; 3、微生物的五大共性 (1)体积小,面积大 (2)吸收多,转化快 (3)生长旺,繁殖快 (4)适应强,易变异 (5)分布广,种类多 4、影响微生物生长的因素 (1)温度:在各种影响微生物生长繁殖的因素中,温度起着最重要的作用,每种微生物都一个最适宜的生长温度,在这种温度下,增代时间最短。一般来讲,高温能杀死微生物,低温可抑制微生物生长;(2)PH值:酸碱环境对微生物的影响;

(3)氧气:真空环境可抑制需氧菌的生长; (4)光线; (5)盐类; (6)水分活性。 5、常见污染药物制剂的微生物 (1)葡萄球菌:可引起局部感染 (2)大肠杆菌:胆道和尿道感染 (3)绿脓杆菌:化脓性感染、中耳炎、肺炎 (4)枯草杆菌:结膜炎 (5)酵母菌:使糖分解,药液产生有机酸 (6)霉菌:是制剂霉坏,酸败变质 6、洁净车间内微生物在哪里? (1)空气 (2)水 (3)人员 (4)器具 灰尘-----“微生物的飞行器” 微生物不是凭空存在的,99%的微生物都附在颗粒上。控制空气中的微粒数,就是控制了微生物数量。 灰尘、微粒具有沉降和粘附的趋势,所以同一区域内,地面是微

微生物基础知识培训试题答案

微生物基础知识试题答案 —、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0分) 1、消毒—— 指杀死物体上病原微生物的方法,并不一定能杀死含细菌的芽胞。 2、灭菌—— 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灭菌比消毒要求高,包括杀灭细菌芽孢在内的全部病原微生物和非病原微生物。 二、填空题,(每个空格2分共60分) 1、中国药典微生物限度检查法规定的检查项目包括细菌数、霉菌数、酵母菌数、和控制菌检查。 2、细菌生长的最适的温度为20﹀45 ℃,霉菌生长的最适的温度为22﹀28℃,中国药典2010版规定,细菌的培养温度为30﹀35℃培养的时间是72 小时;霉菌的培养温度为23﹀28℃培养的时间是120 小时。 3、微生物的营养物质主要有水、碳源。 4、消毒与灭菌的方法一般可分为物理消毒灭菌法、化学消毒灭菌法两大类。其中物理消毒灭菌法包括热力灭菌法、辐射灭菌法、滤过除菌法。 5、常用的消毒剂有0.1%新洁尔灭、2%纯碱溶液、75%酒精、5%的石炭酸溶液。 6、紫外线灯管时间累计2000 小时应该更换灯管。 7、紫外线的穿透力很弱,不能穿透一般的包装材料如玻璃、塑料薄膜、纸等等,因此一般只能用于空气和物体表面的消毒。 8、灭菌是要杀死所有芽孢,才能达到灭菌的要求,并非仅仅是无芽孢的细菌,而且灭菌效果跟所铺的物料厚度、跟物料本身的性质有直接关系。 9、从药品生产的卫生学而言,微生物对药品的原料、生产环境和成品的污染是造成生产失败、成品不合格的重要因素。 10、杀死芽孢最有效的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法,121 摄氏度20 分钟.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细菌生长速度很快,一般约( A )分裂一次? A 、20分钟 B 、2分钟C、2天 2、细菌生长的最适的温度为(C )℃ A、0-10 ℃ B、10-15 ℃ C、20-45℃ 3、乙醇杀菌作用以( B )浓度为最好,一般选用( C )浓度做为消毒剂? A、60℅ B、70℅ C、 70%—75% D、80℅ 4、我公司要求检沙门菌的产品有( C ) A、复肝宁胶囊 B、罗汉果止咳胶囊 C、痔速宁胶囊 D、利胆排石片 5、微生物生长的重要因素是( A ) A、温度 B、空气 C、外部环境 D、水 四、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卫生和微生物基础知识培训讲义

人员卫生和微生物 基础知识培训 一、第二十九条 ?所有人员都应当接受卫生要求的培训,企业应当建立人员卫生操作规程,最大限度地降低人员对医疗器械生产造成污染的风险。 一、第二十条 ?凡在洁净区工作的人员(包括清洁工和设备维修工)应当定期培训,使无菌医疗器械的操作符合要求。培训的内容应当包括卫生和微生物方面的基础知识。未受培训的外部人员(如外部施工人员或维修人员)在生产期间需进入洁净区时,应当对他们进行特别详细的指导和监督 法规要求 ?第三十条人员卫生操作规程应当包括与健康、卫生习惯及人员着装相关的内容。生产区和质量控制区的人员应当正确理解相关的人员卫生操作规程。企业应当采取措施确保人员卫生操作规程的执行。 法规要求 ?第三十一条企业应当对人员健康进行管理,并建立健康档案。直接接触医疗器械的生产人员上岗前应当接受健康检查,以后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健康检查 法规要求 ?第三十二条企业应当采取适当措施,避免体表有伤口、患有传染病或其他可能污染医疗器械疾病的人员从事直接接触医疗器械的生产。 法规要求 ?体表伤口 ?患有传染病: 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性感冒,肺结核,腮腺炎,麻疹,百日咳等(空气传播) 体表传染病:血吸虫病,沙眼,狂犬病,破伤风,淋病等(接触传播) 法规要求 ?其他可能污染医疗器械疾病: 皮癣、真菌感染的皮肤病等 法规要求 ?第三十三条参观人员和未经培训的人员不得进入—— 生产区和质量控制区, 特殊情况确需进入的,应当事先对个人卫生、更衣等事项进行指导。 法规要求 ?第三十五条进入洁净生产区的人员不得化妆和佩带饰物。 一、人员卫生 ?人体是一个永不休止的污染媒介。 ?人是药厂中最不清洁的成份,是最大的污染源。?人类是第一的(主要)污染源。 ?人们每24小时就会脱落皮肤表面上最外层的皮细胞。这等于每天高达109(1000,000,000)=10亿个细胞的数量。 人带来的污染来源 ?人的头发和皮肤 ?液滴 ?衣着 ?化妆品和珠宝手饰 ?人的操作 (生产过程中人员不当的操作所引起的混杂和误差) 人是最大的污染源 人体内外表面 广泛存在微生物 未洗的手清水漂洗的手 洗净的手洗净的手 (用皂液) (用消毒剂) ?工作服及其质量应当与生产操作的要求及操作区的洁净度级别相适应,其式样和穿着方式应当能够满足------ ?保护产品和人员的要求。 解决方法 ?人的头发和皮肤 清洗、包裹 法规要求:附录第二十四条 ?正确穿戴洁净服,必须包盖全部头发、胡须及脚部,并能阻留人体脱落物;口罩要罩住口鼻;洁净鞋应能遮盖住全脚。并定期按规定清洗。离开洁净室,必须脱掉洁净服装。 更衣 头发应完全包在帽子内 填写批记录后,手套应消毒 微生物的概念 ?是所有形体微小,单细胞或个体结构较为简单的多细胞,甚至没有细胞结构的低等生物的通称。 微生物五大共性 ?体积小,面积大; ?吸收多,转化快; ?生长旺,繁殖快; ?适应强,易变异; ?分布广,种类多; 微生物的分类 *微生物类群十分庞杂,主要包括细菌、放线菌、真菌(霉

微生物学基本知识

一.培养基 1.SS(生长抑素)培养基 [适用范围]适用于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的分离培养 [主要成分]选择适于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生长的营养物质,添加抑制其它杂菌生长的抗生素配制而成。 [主要结构]由葡萄糖、蛋白胨、琼脂等原材料灭菌后,浇注于无菌聚乙烯树脂平皿而成。 [操作步骤] 1、从冰柜中取出所需数量的培养基复温; 2、从溃疡处采集标本后尽快划线接种。 3、将接种好的培养基置37℃培养18~24小时 2.伊红美蓝培养基 培养基成分 乳糖1g胰蛋白胨0.5g NaCl 0.5g K2HPO4 2g2%伊红溶液2ml0.5%美蓝溶液1ml琼脂1.5~2g蒸馏水100ml自然pH或pH 7.2 配制方法 (1)称量称取培养基各成分所需量。 (2)溶化在烧杯中加入约2/3所需水量,依次逐一溶化培养基各成分。(3)定容。 (4)调pH。 (5)按每100ml培养基加入2ml 2%伊红溶液和1ml 0.5%美蓝溶液。 (6)加琼脂加热融化并补足失水。 (7)分装、加塞、包扎。 (8)高压蒸汽灭菌100Pa灭菌20min。 3.麦康凯培养基 成份: 蛋白胨 20克氯化钠 5克 乳糖 10克琼脂 20克 H2O 1000毫升 1%中性红溶液 3--4毫升 1%结晶紫 0.1毫升 PH7.4 除中性红临时用时加入外,其余均高压灭菌备用 二.细菌学个论 1.革兰氏阳性球菌 (1)葡萄球菌属 致病性葡萄球菌常引起各种化脓性疾病、败血症或脓毒败血症。 一般特征:无芽孢,无菌毛,有的形成荚膜或黏液层。革兰氏阳性,但衰老、死亡或被白细胞吞噬以及耐青霉素的菌株呈阴性。 分类:3种,金黄色(致病性强),白色(致病性比较弱),柠檬色(不致病)葡萄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微生物学 知识点(优选)

微生物学知识点 《微生物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微生物 一类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看见,单细胞,简单多细胞,甚至无细胞结构的低等微生物通称 2。病原微生物 指可以侵入人体,引起感染甚至传染病的微生物,或称病原体。 3。性菌毛 又称性毛,性丝,是一种长在细菌体表的纤细,中空,长直的蛋白质类附属物,比菌毛长,且每一个细胞仅一至少数几根. ...文档交流仅供参考... 4。菌落 是由单个细菌细胞或一堆同种细胞在适宜固 体培养基表面或内部生长繁殖到一定程度,形成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落. ...文档交流仅供参考... 5.质粒 凡游离于原核生物核基因组以外,具有独立复制能力的小型共价闭合环状的dDNA分子 6、荚膜 某些细菌表面的特殊结构,是位于细胞壁表面的一层松散的粘液物质。 7.芽孢

某些细菌在其生长发育后期,一定条件下,在细胞内形成的一个圆形或椭圆形,厚壁,含水量极低,抗逆性极强的休眠构造。...文档交流仅供参考... 8。菌毛 又称纤毛,伞毛,线毛或须毛,是一种长在细菌体表的纤细,中空,短直且数量较多的蛋白质类附属物. 9。细菌生长曲线 定量描述液体培养基中微生物群体生长规律的试验曲线。 10.酵母菌 一般泛指能发酵糖类的各种单细胞真菌的通俗名称。 11。病毒 是一类由核酸和蛋白质等少数几种成分组成的超显微“非单细胞生物”,其本质是一类含DNA 或RNA的特殊遗传因子。...文档交流仅供参考... 12、培养基 是指由人工配置的,含有六大营养要素,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或产生代谢产物用的混合营养料.13.消毒 采用较温和的理化因素,仅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一部分对人体或动植物有害的病原菌,而对被消毒对象基本无害的措施。...文档交流仅供参考... 14。灭菌 采用强烈的理化因素使任何物体内外部的一切微生物永远丧失其生长繁殖能力的措施.

微生物学基础知识试题(答案)

微生物学基础知识试题(答案) 部门姓名成绩 一. 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 常用于消毒的乙醇浓度为70%~75%。(√) 2. 酵母菌为多细胞真菌。(×) 3. 洁净室(区)的工作人员不能化妆,但可以戴戒指和项链。(×) 4. 消毒可以杀灭物体上的所有微生物,而灭菌只杀死物体上的病原微生物。(×) 5. 微生物数量多、分布广,但繁殖不快,适应性不强。(×) 6. 药品中存在微生物并不一定会引起药品变质。(×) 7. 洁净区中的所有操作均不应大幅度或快速动作。(√) 8. 一个不锈钢托盘擦拭得非常光亮,因此它不存在微生物污染。(×) 9.药品中添加抑菌剂,可以杀灭含有的全部微生物。(×) 10.多数细菌的最适培养温度时30~35℃. (√) 二. 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 1. 细菌按其形态不同,主要分为球菌、杆菌和螺旋菌三类,多以二分裂方式繁殖。 2. 洁净室(区)应定期消毒。使用的消毒剂不得对设备、物料和成品产生污染。 消毒剂品种应定期更换,防止产生耐药菌株。 3. 细菌的生长曲线包括四个生长时期为延滞期、对数期、稳定期、衰亡期。 4. 形体最微小,结构最简单的微生物是病毒。 5. 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的营养物质主要有水、碳源、氮源、能源、无机盐和生长因子等。 6.酵母菌最最主要的繁殖方式是芽殖。 7. 大肠杆菌在合适的生长条件下, ~20 分钟便可繁殖一代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

1 不属于细胞生物的微生物( B ) A、细菌 B、病毒 C、真菌 D、放线菌 2 抗生素产生菌中,其主要产生菌是( C ) A、真菌 B、酵母菌 C、放线菌 D、病毒 3. 细菌的测量单位。( B ) B.μm 4. 酵母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尤其喜欢在的环境中生长。( A ) A.偏酸性且含糖较多 B.偏酸性且含糖较少 C.偏碱性且含糖较多 D.偏碱性且含糖较少 5. 真菌生长最适的温度为℃。( B ) A. 16~22, B. 23~28, C. 30~35, D. 28~35 6. 下列不属于辐射灭菌的是。( D ) A.紫外线灭菌法 B.电离辐射灭菌法 C.微波灭菌法 D.高压蒸汽灭菌法 7. 细菌液体培养过程中哪一个阶段细菌数以几何级数增加( B ) A、延迟期 B、对数期 C、稳定期 D、衰亡期 8. 波长为的紫外线最具有杀菌作用。( C ) A、100~200nm B、150~250nm C、200~300nm D、250~300nm 四. 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 1. 微生物的特征有。( ABCD ) A.体积小面积大 B.吸收多转化快 C.生长旺繁殖快 D.适应强变异频 2. 适用于干热灭菌的物品有。( AB ) A.玻璃器皿 B.瓷器 C.糖类、明胶 D.饮用水 3. 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有。( AC ) A.细菌 B.酵母菌 C.放线菌 D. 流感病毒 4. 细菌的基本结构有。( ABC ) A.细胞壁 B.细胞质 C.核物质 D.芽孢 5. 0.1%新洁尔灭消毒的作用机制是:( BD )

微生物基本知识

微生物培养与应用 微生物培养技术: 一、培养基:1、培养基按物理性质不同,可分为培养基和培养基;其中,用于菌种鉴定时生长菌落时,该用培养基。按功能可分为培养基和培养基;其中,筛选菌种时可用培养基,菌种鉴定时可用培养基。 2、培养基的化学成分一般都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类营养成分;此外还需满足微生物生长对___ _,______和_______ 等要求 二、无菌技术: (1)消毒①特点:使用较为___的物理或化学方法仅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一部分____(不包含芽孢和孢子) ②常用方法:煮沸消毒法,______,化学试剂消毒 (2)灭菌 ①特点:指使用强烈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外______,包括芽孢和孢子②常用方法:____灭菌,____灭菌,____灭菌 (3)灭菌方法: ①接种环、接种针、试管口等使用___________法;对接种环灭菌时要用酒精灯火焰的_________层灼烧。 ②玻璃器皿、金属用具等使用________灭菌法,所用设备是; ③培养基、无菌水等使用___________灭菌法,所用设备是。检验培养基是否合格方法:可取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平板先行培养了一段时间,观察是否有菌落。三.实验操作 1.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 (1)方法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按顺序写)倒平板时,使锥形瓶的瓶口通过火焰,目的是防止:。平板冷凝后,将平板倒置的原因是:。 2、(1)微生物接种的方法最常用的是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 整个操作过程都要在____旁完成 ①平板划线法是通过_______在_______________表面连续划线的操作。将聚集的菌种_______ 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在数次划线后培养,可以分离到由个细胞繁殖而来的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体,这就是_______。菌落的特征包括形状、大小、隆起程度、颜色等方面 ②稀释涂布平板法是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_______ ,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_______到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分为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两步。 ③用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的目的是:使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分散成个细胞,从而能在培养基表面形成,以便于纯化菌种。 在作第二次以及其后的划线操作时,为什么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 培养:接种后的培养皿放入内培养 3、菌种保藏(1)临时保藏 ①操作:采用____培养基,____长成后,放入___冰箱中保藏,以后3~6个月,转移一次新的培养基 ②缺点:保存时间___,菌种易被___或产生变异(2)长期保存法:____法,放在___下保存。

卫生和微生物学基础知识培训考核试题

卫生和微生物学基础知识培训考核试题答案 一、填空(每空:3分,共51分) 1.微生物共分为几种:原核:细菌、放线菌、螺旋体、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真核:真菌。非细胞类:病毒。 2.洁净车间(100级)洁净要求: 尘粒最大允许数(≥0.5μm,3500个/m3),沉降菌(个/皿):≤(1), 3.培养基最好新配使用,一时用不完的可放在冰箱内保存,一般在(2~8)℃,普通琼脂或肉汤培养基一般不超过(一周) 4.任何培养基都必须按照规定的条件制备使用,不得随意改变(使用方法)。 5.洁净工作区在开始工作前,应提前运行至少(300 )分钟。 6.盛装微生物的容器应经(高压或干热灭菌)消毒。 7.洁净区内操作时,动作要(稳、轻、少);不做与操作无关的动作和不必要的交谈。 8.大肠埃希菌是(革兰氏阴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阳性菌是蓝紫色,革兰氏阴性菌是黄色。 9.洁净区(室)沉降菌监测应在洁净区(室)尘埃粒子数监测(合格后)进行。 10.已清洁烘干(或晾干)的器具、容器到下一次使用的间隔时间,不能超过(3)天, 三、简答题(第1题14分,第2题35分) 1.洁净区的废弃物应如何处理? 参考答案:洁净区的废弃物应及时装于洁净的不产尘的塑胶袋中,密闭放在指定地点,在生产结束时清除出洁净区,放于相应类别的废料堆放处,塑胶袋一并掉弃。 2.生产区内员工个人卫生管理应做到哪些?参考答案: (1.随时保持个人清洁卫生,做到勤剪指甲、勤理发、剃须、勤洗衣服、勤洗澡。 (2.工作前洗干净手,不涂化妆品,上岗时不佩戴饰物、手表。 (3.离开工作场地(包括就餐、上厕所)必须脱掉工作服装。 (4.不携带个人物品进入生产区及实验室,不在生产区及实验室内吃东西。生产区内饮水间要干净、整齐,对生产不造成污染。 (5.洁净室内随时注意保证手的清洁,注意消毒,手在消毒后不再接触与工作无关的物品,

微生物学检验知识点整理第一部分

【微生物学检验】知识点整理(第一部分)简述致病菌引起全身感染后,常见的几种类型? 答:①毒血症②菌血症③败血症④内毒素血症⑤脓毒血症 试述构成细菌侵袭力的物质基础。 答:①荚膜②黏附素③侵袭性物质 简述病原菌感染机体后,机体如何发挥抗菌免疫功能? 答:首先遇到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包括皮肤与粘膜构成的屏障结构,血脑屏障,胎盘屏障及吞噬细胞对细菌的非特异性的吞噬和体液中杀菌抑菌物质对细菌的攻击。7-10天后,机体产生特异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一起杀灭病原菌 简述细菌耐药性产生的主要机制。 答:①钝化酶的产生②药物作用靶位发生改变③胞壁通透性的改变和主动外排机制④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形成了抗菌药物的选择压力,在这种压力的作用下,原来只占很少比例的耐药菌株被保留下来,并不断扩大。 举例说明细菌命名的原则。 答:细菌的命名一般采用国际上通用的拉丁文双命名法。一个细菌种的学名由两个拉丁字组成,属名在前,用名词,首字母大写;种名在后,用形容词,首字母小写;两者均用斜体字。中文译名种名在前,属名在后。如Mycobateriumtuberculosis(结核分枝杆菌)。属名亦可不将全文写出,只用第一个大写字母代表,如 如何确定从标本中分离的细菌为葡萄球菌?并确定其有无致病性。 答:①直接镜检,经革兰染色后镜检发现革兰染色阳性呈葡萄状排列的球菌,可初步报告疑为葡萄球菌,需进一步分离培养鉴定。②分离培养:血培养需经增菌后转种血平板进一步鉴定,若无细菌生长,需连续观察7天,并以血平板确定有无细菌的生长。脓液、尿道分泌物、脑脊液沉淀物可直接接种血平板,37℃过夜,可形成直径约2-3mm、产生不同色素的菌落。金葡菌菌落周围有透明溶血环。③试验鉴定:血浆凝固酶试验,甘露醇发酵试验,耐热核酸酶试验,肠毒素测定,SPA检测。致病性葡萄球菌菌落周围有透明溶血环,血浆凝固酶试验阳性,甘露醇发酵试验阳性,耐热核酸酶试验阳性,SPA检测有A 蛋白的存在。 什么是不耐热肠毒素(LT)?它的物理性质、基本结构、致病机理及与霍乱毒素(CT)的关系如何。答:LT是肠产毒型大肠杆菌产生的致病物质,因对热不稳定,故称为不耐热肠毒素。其65℃30min可被破坏。LT分为LT-Ⅰ和LT-Ⅱ,LT-Ⅱ与人类疾病无关,LT-Ⅰ是引起人来胃肠炎的致病物质。其结构包括1个A亚单位和5个B亚单位,其中A亚单位是毒素的活性部分。B亚单位与肠粘膜上皮细胞表面的GM1神经节苷脂结合后,使A亚单位穿越细胞膜与腺苷环化酶作用,令胞内ATP转变为cAMP。胞质内cAMP水平增高后,导致肠粘膜细胞内的水、氯和碳酸氢钾等过度分泌到肠腔,同时钠的吸收减少,导致可持续几天的腹泻。LT-Ⅰ与霍乱肠毒素两者间的氨基酸的同源性达75%,他们的抗原高度交叉。 什么是O157:H7大肠杆菌?其致病物质和所致疾病是什么? 答:O157:H7为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的一个血清型,为出血性结肠炎和溶血性尿毒综合征的病原体。其致病物质是其表达的志贺毒素。 如何根据O抗体和H抗体的变化特点判断肥达试验的结果? 答:若O、H凝集效价均超过正常值,则肠热症的可能性大,若两者均低,肠热症的可能性小,若O不高H高,可能预防接种或非特异性回忆反应,若O高H不高,则可能感染早期或与伤寒沙门菌O抗原有交叉反应的其他沙门菌感染。 对肠热症患者进行微生物学检查时标本采集应注意什么?

微生物学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微生物学基础知识试题 部门姓名成绩的 一. 判断题 1、消毒可以杀灭物体上的所有微生物,而灭菌只杀死物体上的病原微生物。(×) 2、微生物数量多、分布广,但繁殖不快,适应性不强。(×) 3、多数细菌的最适培养温度时30~35℃. (√) 4、药品中存在微生物并不一定会引起药品变质。(×) 5、洁净区中的所有操作均不应大幅度或快速动作。(√) 6、一个不锈钢托盘擦拭得非常光亮,因此它不存在微生物污染。(×) 7、药品中添加抑菌剂,可以杀灭含有的全部微生物。(×) 8、常用于消毒的乙醇浓度为70%~75%。(√) 9、酵母菌为多细胞真菌。(×) 10、洁净室(区)的工作人员不能化妆,但可以戴戒指和项链。(×) 二. 填空题 1. 细菌按其形态不同,主要分为球菌、杆菌和螺旋菌三类,多以二分裂方式繁殖。 2. 洁净室(区)应定期消毒。使用的消毒剂不得对设备、物料和成品产生污染。 消毒剂品种应定期更换,防止产生耐药菌株。 3. 细菌的生长曲线包括四个生长时期为延滞期、对数期、稳定期、衰亡期。 4. 形体最微小,结构最简单的微生物是病毒。 5. 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的营养物质主要有水、碳源、氮源、能源、无机盐和生长因子等。 6.酵母菌最最主要的繁殖方式是芽殖。 7. 大肠杆菌在合适的生长条件下, 12.5~20 分钟便可繁殖一代 三、选择题 1 不属于细胞生物的微生物( B ) A、细菌 B、病毒 C、真菌 D、放线菌 2 抗生素产生菌中,其主要产生菌是( C ) A、真菌 B、酵母菌 C、放线菌 D、病毒 3. 细菌的测量单位。( B ) A.nm B.μm C.mm D.c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