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四个假想敌

我的四个假想敌
我的四个假想敌

《我的四个假想敌》

余光中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生平事迹及创作风格、主要作品;

2、掌握作品主要内容及层次结构;

3、体会文本对一种人生境况的精妙剖析;

4、分析艺术手法;

5、把握“学者散文”的典范风格;

6、通过本文的学习,培养学生理解、关爱、孝敬父母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1、掌握作品主要内容及层次结构;

2、体会文本对一种人生境况的精妙剖析;

3、分析艺术手法。

三、教学难点

1、体会文本对一种人生境况的精妙剖析;

2、把握“学者散文”的典范风格。

四、教学方法

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五、课时安排

2个课时

六、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父母之爱

一、作者生平事迹

引入《乡愁》

其实,我们对余光中并不陌生,初中时,我们就学过他的一首诗——《乡愁》,现在还能背下来么?(引导学生背一下)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在这首诗中,作者选择了哪些意象,表达了哪些具体的情感呢?

小时候邮票(小)母亲亲情(母子深情)

长大后船票(窄)新娘爱情(绵长的夫妻情感)

后来呵坟墓(矮)母亲亲情(厚重的生死悲痛)

而现在海峡(浅)大陆乡土情、爱国之情(绵延无尽的思乡哀愁)在这首《乡愁》中,作者借助一系列有代表性的意象,表达了自己丰富而深刻的情感,作者抒发对故乡的无限思念之情的。

总评:

余光中(1928---),籍贯福建,当代台湾著名文学家。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至今驰骋文坛已逾半个世纪,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其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沉,为当代诗坛健将、散文重镇、著名批评家、优秀翻译家。

1、生平经历(求学、任职)

余光中(1928--),1928年重阳节出生于江苏南京,祖籍福建永春,母亲及妻子均为常州人,故也自称“江南人”。小学时,在南京念书(在秣mo4陵路小学读书(原崔八巷小学)),中学在四川完成,后来因为战乱,大学念的非常不易,可谓是辗转各地:1947年入金陵大学外语系(后转入厦门大学),1948年随父母迁香港,次年赴台,就读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2年毕业。 1953年,与覃qin2子豪、钟鼎文等共创“蓝星”诗社。后赴美进修,获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学位。返台后主要在台湾和香港各大学任教(任师大、政大、台大及香港中文大学教授,

台湾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之后,就一直在台湾、香港和美国之间辗转漂泊。1992,他终于得以回到他思念已久的大陆。2012年4月,84岁的余光中受聘为北京大学“驻校诗人”。

2、创作风格及作品

余光中先生于2002年在山东大学接受记者采访时,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一直有一个说法:一个中国人,如果他一直墨守传统的话,那他就是一个孝子;如果说他一直向西方取经而不回来,那他就变成了一个浪子。孝子当然不会发扬光大,而浪子则一去不回头。往往是回头的浪子才能成气候,因为他能够融贯中外,吸收外来的营养,又能保留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那么,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呢?这主要和他的人生经历有关。

余光中在创作上是个复杂而多变的诗人,他写作风格变化的轨迹基本上可以说是中国整个诗坛三十多年来的一个走向,即由最初钟爱古典而倾向西化后回归传统(最初,他沉迷于古典诗词,源远流长的中国诗歌传统,滋润了他年轻的诗心;50年代,西方现代诗风靡台湾,余光中诗作也从古典走向现代,因此,在60年代以前又主要推崇西方现代主义创作风格;60年代初,在台湾诗坛继续西行的同时,余光中却折身而返,重归“故里”。60年代以后转向中国古典传统诗歌创作。)因而被台湾诗坛称为“回头浪子”。因而造就了他的诗作情通古今,意贯中西。在传统与现代、西化与回归中进进出出,也使余光中后来的诗歌有着更博杂的兼容性。

复杂而多变的诗人:

最初---------60年代以前--------60年代以后

钟爱古典-----倾向西化-----回归传统

情通古今、意贯中西

已出版的诗文创作,主要有《舟子的悲歌》,《莲的联想》,《白玉苦瓜》,《天狼星》等诗集,《左手的缪斯》,《逍遥游》,《焚鹤人》等散文集。

他的《乡愁》一诗传遍华人世界,其他如《乡愁四韵》与《民歌》等,亦颇流行。散文如《听听那冷雨》与《我的四个假想敌》等亦屡入选集,并收进两岸的教科书中。

(左手写文,右手写诗)故诗作最丰,约六百余首。其诗常常洋溢着对祖国的呼唤和对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追缅怀念之情,“乡愁”式的中国情结是余诗的

一大主题。其散文被称为“诗化了的散文”。感性与知性,幽默与庄重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它独特的散文路径。常常思想驰骋千里和句式变化多端,注重散文的容量和弹性,追求汉语自身的精致、准确与神韵。

余光中先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热爱中国。礼赞“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他说:“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他是中国文坛杰出的诗人与散文家,他目前仍在“与永恒拔河”,他的名字已经显目地镂刻在中国新文学的史册上。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我的四个假想敌》则是余光中散文的代表作,文中充满了对女儿们深深的爱。下面请同学们打开书本,我们一起去感受作者的内心情感及其“敌人”们的风貌。

二、讲解思路

(一)先预习、默读感知文章层次结构,并归纳段意;

(二)分析文中重点段落,感受作者的内心情感;

(三)总结艺术特征并结合具体内容进行阐释;

(四)概括文中“父亲”形象;

(五)拓展讨论。

三、文本赏析

(一)解题

1、“我的四个假想敌”中的“敌”是“敌人”,作者真的是描写他的敌人吗?“敌人”是指“女婿”。

2、标题的作用:幽默、衬托对女儿的爱。

(二)层次结构

第一部分(开头三个自然段):

写“我”不愿四个女儿全都嫁给广东男孩,但又明白为父者于此事实在是无能为力,父亲与男友,先天就有矛盾。

第二部分(从“我未用太空舱的冻眠术”至“早已有了前例”):

写女儿一个个长成少女,却“开门揖盗”,“少男”们伸手摘桃,做父亲的徒然心有不甘;又写女儿心有别属,里应外合,势有不保,于是引美国诗人为同调,竟迁怒于襁褓中的男婴——未来的女婿。

第三部分(从“不过一切都太迟了”至“慢一点出现吧”):

写“城池”被攻陷、假想敌由占领滩头阵地到真的闯进城来的全过程。

第四部分(从“袁枚写诗”至全文结束):

借答客问形式,论及不得已而择婿时在人种、省籍、学识、相貌等方面的考虑。

(三)主旨

写亲情;写为父者疼爱女儿的常情;剖析一种引人共鸣人生现象。

(四)艺术手法

1、巧用比喻,机智幽默。

2、文笔圆熟,雅致明快。

3、“学者型散文”

“这一型的散文限于较少数的作者”,它“尤以融合情趣、智慧和学问的文章为主。它反映一个有深厚的文化背景的心灵,往往令读者心旷神怡,既羡且敬。”

四、具体文本分析

本文是一篇亲情题材的散文。

余光中是较早论及所谓“学者散文”的批评家,认为这一类散文是中国现代散文的四大类型之一,“尤以融合情趣、智慧和学问的文章为主。它反映一个有深厚的文化背景的心灵,往往令读者心旷神怡,既羡且敬”。余光中即是实践这一类型散文创作的知名作家。像本文这样的亲情题材,也被他写得书卷气十足,当然还有情趣和智慧。

(一)结构

本文可分为四个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开头三个自然段):写“我”不愿四个女儿全都嫁给广东男孩,但又明白为父者于此事实在是无能为力,父亲与男友,先天就有矛盾。

第二部分(从“我未用太空舱的冻眠术”至“早已有了前例”):写女儿一个个长成少女,却“开门揖盗”,“少男”们伸手摘桃,做父亲的徒然心有不甘;又写女儿心有别属,里应外合,势有不保,于是引美国诗人为同调,竟迁怒于襁褓中的男婴──未来的女婿。

第三部分(从“不过一切都太迟了”至“慢一点出现吧”):写“城池”被攻陷、假想敌由占领滩头阵地到真的闯进城来的全过程。

第四部分(从“袁枚写诗”至全文结束):借答客问形式,论及不得已而择

婿时在人种、省籍、学识、相貌等方面的考虑。

(二)内容

从内容方面看,本文重点是表达的是:“父亲”心态的精妙自剖,人生况味的细致体察。

本文集中记述、剖析一种人生现象:父亲喜爱女儿,舍不得女儿离己而去、嫁作人妇。这本是一种人之常情,难得作者现身说法,以自己的个人经历为题材,淋漓尽致地叙写了为女父者的微妙心态:目睹爱女长到婚嫁年龄,不忍割舍,却无法阻拦,于是转移目标,将她们的男友一律视做“假想敌”。文中始终贯穿着“我”的矛盾复杂的心境:明知女大当嫁乃必然之势,却又无端割舍不下;心里无法轻松,只好故示明达,自为宽解;已经将女儿的男友们定为假想敌,却又郑重其事地提出种种择婿的条件……

重点:

(1)“父亲”心态的精妙自剖,人生况味的细致体察。

(2)集中记述、剖析一种人生现象:父亲喜爱女儿,舍不得女儿离己而去、嫁作人妇。

(3)为父者的微妙心态:目睹爱女长到婚嫁年龄,不忍割舍,却无法阻拦,于是转移目标,将她们的男友一律视作“假想敌”。

(4)“我”的矛盾复杂心境:

明知女大当嫁乃必然之势,却又无端割舍不下;心里无法轻松,只好故示明达,自为宽解;已经将女儿的男友们定为假想敌,却又郑重其事地提出种种择婿的条件……

(5).其他人的举止言笑:

小女儿的天真未凿,

女儿们对男友照片的“供奉”,

“假想敌”来访时与女儿的亲密状,吃饭时的哑剧等

——对人生况味的细致入微的体察

父亲形象:一位幽默、有同情心,善于自嘲而豁达平和的“开明父亲”

(三)深沉的父爱和“开明父亲”的形象

文章写的是“我”之心态,但其所依据的,不会只是一己的经验,也包含着他所观察到的许多父亲的共同心理。而除了自己的心理波动,作者也关注和叙写

了他人的举止言笑,如小女儿的天真未凿,女儿们对男友照片的“供奉”,“假想敌”来访时与女儿的亲密状,吃饭时的哑剧,等等,均是对人情心态的生动再现,笔调幽默轻松,却是真实写照。如果只有“敌意”而没有对女儿发自内心的关爱,没有对人生况味的细致入微的体察,是难以如此真切而有情味地写出这些的。虽然“我”曾说自己是故示慷慨,伪作轻松,以图博一个开明父亲的美名,但正因为作者对生活中种种复杂微妙的情状、心态的了解,也即所谓“世事洞明”,所以文章呈现出来的,仍不失一位幽默、有同情心、善于自嘲而豁达平和的“开明父亲”的形象。

(四)艺术特点

1、巧用比喻,机智幽默。

从题目开始,作者便妙喻连篇,最引人注目的大概就是“假想敌”。本文“假想敌”一语是其“文眼”。乍一读,似觉不妥:不是只有“情敌”才可称“敌”吗?父亲视女儿为掌上明珠,自然会爱屋及乌,连带女婿一同受惠,何“敌”之有呢?但仔细想来,方知作者此一义之拈出,实是一大妙喻。父亲含辛茹苦,遮风挡雨,而今果实累累,行将落入人手;与女儿十几、二十年的朝夕相处,共游共行,一旦瓜熟蒂落而去,做父亲的想到日后的寂寞,无法不患得患失;更何况还有种族、文化的感情隐忧。追寻罪魁祸首,为父者无法不将毛脚女婿视为仇“敌”,虽然究其实,仍不过是一“假想”敌罢了。此一喻既可成立,全文遂胜义迭出。

作者抓住题目中“敌”之一义,时时扣紧题旨,屡屡用军事上的术语与事物,暗喻父亲与候选女婿对女儿的争夺战,描写“敌”之情状与“我”之心态。如“位居要冲”,“腹背受敌”,“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滩头阵地已经被入侵的军队占领了去,这一仗是必败的了”;又如说自家“信箱被袭”、“电话中弹”等等,直到结尾的“假想敌来掠余宅”。这一个个个别的比喻组成了一个整体比喻,成为全文的中心意旨。它也使文章机趣盎然,惟妙惟肖地刻画了为女父者对那些女儿的“掳掠”者颇有“敌意”却又甘为败将的微妙心理。此外,“毕业班的学生”、“把她吻醒”、“机密要件”、“昏君”、“台湾健儿”、“鹅塘”等其他比喻,“来掠余宅”的一语双关,“有教无婿”、“祸延吾孙”、“混血孙”的改用成语,“心存不轨”、“开门揖盗”、“杀机陡萌”、“臂毛如猿”等夸张语,均使文章妙趣横生。 2、文笔圆熟,雅致明快。

本篇文章以叙述为主,夹叙夹议,文势起伏迂回,富于节奏,又转接自然,一气呵成,显出作者文笔的老到圆熟。

同时作者以其深厚的学养,将一种普通的亲缘情感写得丰富雅致,有了一种书卷气,是将一种世俗的人之常情雅化了;而这种书卷气,不是靠“掉书袋”、靠引经据典来实现的,它表现于作者对这一人生难题的理性思考,表现于对个人心态和人情世态的明快的剖析和表达。例如“而最可恼的,却是树上的果子,竟有自动落入行人手中的样子……”一段。一个普通的意思,作者一连用了“摘果子”、“攻堡垒”、“开汽车”三个比喻,而每个喻指又都从正反两个方面申说、辩证。寓意丰富而不晦涩,同时又表达了“我”明知“理亏”而莫可奈何的心态。

全文连连暗用典故,如白马王子吻醒灰姑娘、魔杖点化长成少女、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浓得化不开、结成秦晋等,三次引用中外诗人的诗句,均恰到好处,作者深厚的学养可见一斑。

行文中,自然形成了一些警句,如:“父亲和男友,先天上就有矛盾。对父亲来说,世界上没有东西比稚龄的女儿更完美的了,唯一的缺点就是会长大。”“同一个人,过街时讨厌汽车,开车时却讨厌行人。”“我宁可多情的少年勤写情书,那样至少可以练习作文,不致在视听教育的时代荒废了中文。”“人生的两大寂寞,一是退休之日,一是最小的孩子终于也结婚之后。”“人生有许多事情,正如船后的波纹,总要过后才觉得美的。”“终身大事,神秘莫测,事先无法推理,事后不能悔棋,就算交给21世纪的电脑,恐怕也算不出什么或然率来。”真是世理通达,雅洁明快。

从这个角度来看,本文不但写出了自己面临人生难题之时矛盾的心境及其微妙变化,同时也通过文章,塑造了“我”──一个态度亲切而随和、开明通达、议论风生、幽默机智而又文雅明智的学者兼作家父亲的形象。

3、“学者型散文”

“这一型的散文限于较少数的作者”,它“尤以融合情趣、智慧和学问的文章为主。它反映一个有深厚的文化背景的心灵,往往令读者心旷神怡,既羡且敬。”

五、课堂小结

余光中的散文雍容华贵。他的写作接续了散文的古老传统,也汲取了诸多现代元素。感性与知性,幽默与庄重,头脑与心肠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他独特的散文路径。他渊博的学识,总是掩饰不了天真性情的流露,他雄健的笔触,发现的

常常是生命和智慧的秘密。他崇尚散文的自然、随意,注重散文的容量与弹性,他探索散文变革的丰富可能性,同时也追求汉语自身的精致、准确与神韵。他在2003年度出版的散文集《左手的掌纹》,虽然只是他散文篇章中的一小部分,但已充分展示出他的散文个性。他从容的气度、深厚的学养,作为散文的坚实根基,在他晚年的写作中更是成了质朴的真理。再联想起他那著名的文化乡愁、中国想象,在他身上,我们俨然看到了一个文化大家的风范和气象。

六、作业布置

1、进一步熟悉课文内容,拓展阅读余光中作品;

2、自行阅读彭学明的亲情作品《娘》;

3、查阅中国小说发展历程及各时期代表性作品、作品。

余光中 我的四个假想敌 大学课文解析说课讲解

《我的四个假想敌》 余光中 教学目标:通过本文,涵泳一种人生景况及其引发的情感心理波动;了解台湾作家余光中散文创作的成绩;把握学者智性散文的特质。 教学重点:本文对人生境况的精妙剖析;本文“学者散文”的典范风格。 教学难点:学者散文的特质。 教学方法:讲授 教学步骤: 一、作者简介 余光中,福建永春人,1928年生于南京。抗战时期在四川读中学,后来在金陵大学与厦门大学就学,1952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9年获美国爱荷华大学(LOWA)艺术硕士。先后任教台湾“东吴大学”、“师范大学”、“台湾大学”、“国立政治大学”。其间两度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国多家大学任客座教授。1972年任政治大学西语系教授兼主任。1974年至1985年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主任。1985年至今,任高雄市“国立中山大学”教授及讲座教授。其中有六年时间兼任文学院院长及外文研究所所长。 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至今驰骋文坛已逾半个世纪,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其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沉,为当代诗坛健将、散文重镇、著名批评家、优秀翻译家。现已出版诗集21种,散文集11种,评论集5种,翻译集13种,共40余种。 余光中作品多产,风格多变,近年在大陆各地出版的诗选、散文选、评论选、翻译等书近20种。他的《乡愁》一诗传遍华人世界,其他如《乡愁四韵》与《民歌》等,亦颇流行。散文如《听听那冷雨》与《我的四个假想敌》等亦屡入选集,并收进两岸的教科书中。 余光中的翻译以诗歌为主,也包括小说与传记;所译王尔德喜剧《不可儿戏》、《温夫人的扇子》、《理想丈夫》均曾在台、港上演。 余氏所得奖项包括,各种诗歌奖、“金鼎奖”的“歌词奖”与“主编奖”、“时报新诗奖”、“吴三连散文奖”、“吴鲁芹散文奖”、“联合报年度最佳书奖”(1994、1996、1998、2000);内地的《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图书》(余光中诗选);香港的年度十大好书、霍英东成就奖,2003年获颁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

南开大学语文答案究极版

南开大学《大学语文》题库 现代文 鲁迅 1.下列作家,对魏晋文章情有独钟的是鲁迅 2.鲁迅的《复仇》选自哪部作品集《野草》 3.鲁迅的《野草》属于散文诗集 4.从《复仇》可见鲁迅一种特殊的心态,这种心态是捣乱心态 5.《复仇》里一对裸身男女象征的是启蒙者 6.《复仇》运用的文学手法主要是象征主义 7.从《复仇》可见鲁迅的一个大苦闷是启蒙者启大众之“蒙”,大众不仅愚昧冷漠,而且反相迫害启蒙者 8.《复仇》中“无血的大戮”是指裸身男女毫无动作,以致路人因无戏可看而“干枯到失了生趣” 9.自群众观言之,《复仇》所表达的思想,与哪位作家的思想近似尼采 10.如从启蒙者与大众之关系的角度看《复仇》,则鲁迅对于启蒙主义的看法是启蒙主义遭遇 了悲剧性的尴尬 周作人 1.周作人的散文发扬了中国文学(言志)论文传统。 2.周作人曾赴哪个国家留学并深受该国文学的影响?日本 3.周作人的文学观是(人的文学) 4.周作人倡导“人的文学”的理论依据是(人道主义) 5.(《孤儿记》)是周作人的翻译作品。 6.《我学国文的经验》最初发表于(《孔德月刊》) 张爱玲 1.张爱玲的小说《沉香屑第一炉香》发表于(《紫罗兰》) 2.(《秧歌》)是张爱玲的长篇小说。 3.散文集《流言》的作者是张爱玲;(《流言》)是张爱玲的作品集 4.下列作品不是张爱玲写的是:荒山之恋 5.下面哪部小说不是张爱玲的作品?《啼笑姻缘》 6.(咏物抒情)不是张爱玲在《天才梦》里用到的笔法。 7.张爱玲的小说《沉香屑第一炉香》发表于(《紫罗兰》) 8.(咏物抒情)不是张爱玲在《天才梦》里用到的笔法。

9.下面哪个人物对张爱玲的文学创作产生过巨大的影响。胡兰城 王蒙 1.下列哪位作者曾经担任过中国的文化部长?王蒙 2.《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是谁的代表作王蒙 3.下列不属于王蒙《语言的功能与陷阱》讲演风格的是中英夹杂 4.王蒙曾在《语言的功能与陷阱中》举了诸葛亮斩马谡的故事,这个例子说明的是语言的哪 个陷阱?言过其实 5.王蒙曾在《语言的功能与陷阱中》举了阿Q和徐志摩分别向吴妈示爱的例子,作者意图要说明语言的 哪种功能?修辞 6.王蒙在《语言的功能与陷阱》中举了“失空斩”的例子,用来说明语言的哪种问题?言过其 实 7.王蒙在《语言的功能与陷阱》中举了“轮扁斫轮”的例子,用来说明语言的哪种陷阱?言不 能达意 8.王蒙在《语言的功能与陷阱》中曾提到李商隐的诗歌,是为了说明语言哪方面的问题?语 言具有艺术和审美功能的问题 王小波 1.王小波的思想倾向是自由主义 2.王小波属于红卫兵一代 3.下列哪种作品不是王小波创作的《个狗主义》 4.下列不属于王小波作品的是动物庄园 5.王小波笔下那只特立独行的猪代表了一种什么精神?自由 6.在《一只特立独行的猪》中,王小波对这只猪的基本态度是?喜爱和尊敬 7.王小波说,自己的文章篇篇都要“打自己的嘴巴”,《一只特立独行的猪》体现此写作理念 的情节是我没有和猪一起并肩战斗 8.关于如何理解《一只独立独行的猪》中的幽默风格,下面哪个选项是正确的?冷幽默 9.《一只特立独行的猪》属于哪种文体?思想性随笔 10.“对生活做种种设置是人特有的品性。不光是设置动物,也设置自己。”这句话出自:《一 只特立独行的猪》 王国维 1.《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里,陈寅恪认为王国维自沉的原因是殉中华文化 2.课文中所说的“王先生自沈”是发生于哪一年,什么历史背景下?1927年大革命 3.王国维遗书有云“经此事变,义无再辱”,“此事变”是指国民革命军北伐 4.王国维认为,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三种境界,其第一境为: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 高楼,望尽天涯路 5.王国维认为,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三种境界,其第二境为: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 消得人憔悴 6.王国维认为,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三种境界,其第三境为: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

甲午中日战争教案

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教案 河北平山回舍中学杜霞霞 【课程标准】 (实验版)讲述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体会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民族气节和斗争精神;简述《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说明《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 (2011版)知道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战役;列举《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说明《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黄海大战与邓世昌的英雄事迹;《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2、能力目标: (1)通过课前预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利用网络搜集资料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培养学生从历史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和运用史料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通过讲述邓世昌的故事和为邓世昌做颁奖词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4)通过深入探讨甲午战争的影响,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 (1)邓世昌等民族英雄不畏强暴、英勇作战不怕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 (2)使学生认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增强学生的忧患意识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责任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黄海大战与邓世昌的英雄事迹《马关条约》的内容与影响 难点: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马关条约》的影响 【学情分析及教法学法】 本课授课对象是农村初二学生,他们知识面相对狭窄,处在形象思维向理性思维的过渡阶段,对于直观形象的事物易于接受,而对抽象的事物却较难理解,所以宜采用采用多媒体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大量视频,图片,文字资料,把教学内容直观、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官,既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起到了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的作用,同时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他们理性思维正在形成中,对历史事件有一定分析能力,所以,课前要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课堂上可采用合作探究法,比较学习法,材料学习法等使学生参加到教学活动中来,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此外,初二学生的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因此教学方法要多样化,灵

余光中:我的四个假想敌

余光中:我的四个假想敌 余光外:尔的四个假念敌 两父幼珊正在港加入侨熟联考,以第一意愿分领台年夜中文系。听到那音讯,尔紧了一口吻,今后没必要担忧四个父儿统统娶给广东男孩了。 尔对广东男孩固然并没有成见,正在港六年,尔班上也有孬些心爱的广东长年,颇讨教师的悲口,然而要尔把四个父儿齐皆让这些“靓仔”、“叻仔”抢劫了来,却舍没有失。不外,父儿要娶谁,说失潇洒些,是她们的自在意志,说失微妙些呢,是果缘,作女亲的又何须患失患得呢?况且正在那件事上,作母亲的往往位居冲要,做作而然成为了父儿的密切参谋,甚至密切和友,做和的对象没有是男朋友,倒是女亲。比及作女亲的惊醉过去,晚未四面楚歌,易挽年夜势了。 正在女亲的眼面,父儿最心爱的时分是正在十岁以前,果为这时她彻底属于本人。正在男朋友的眼面,她最心爱的时分却正在十七岁当前,果为那时她邪像结业班的教熟,曾经二心背中了。女亲战男朋友,先地上便有抵牾。对女亲去说,世界上出有工具比稚龄的父儿更完满的了,惟一的毛病便是会少年夜,除了

非您用慢冻术把她暂匿,不外那恐怕是守法的,并且她的男朋友早晚会骑了骏马或摩托车去,把她吻醉。 尔已用太空舱的冻眠术,一任光阴催迫,日月轮转,再揉眼时,怎样四个父儿皆未挨次少年夜,往日的童话之门砰天一闭,再也归没有来了。四个父儿,挨次是珊珊、幼珊、佩珊、季珊。几乎能够排成一条珊瑚礁。珊珊十两岁的这年,有一次,已谦九岁的佩珊突然对去访的主人说:“喂,通知您,尔姐姐是一个奼女了!”正在座的年夜人齐啼了起去。 曾几什么时候,惹啼的佩珊本人,甚至最童稚的季珊,也皆正在光阴的魔杖高,点化成“奼女”了。溟溟之外,有四个“长男”邪偷狙击去,虽然蹑脚蹑足,屏声行息,尔却感触暗地里有四单眼睛,像一切的坏男孩这样,眼光灼灼,口存没有轨,只等机会一到,就会站到明处,拆没伪擅的啼容,鸣尔岳女。 尔固然没有会应他。哪有那么容难的事!尔像一棵因树,山高水长正在那面坐了多年,风霜雨含,样样有份,换去因真乏乏,不堪负荷。而您,偶然过路的小子,居然一屈脚便去戴因子,该死蟠天的树根绊您一交! 而最否末路的,倒是树上的因子,竟有主动落进止人脚外的样子。树怪止

余光中《我的四个假想敌》阅读练习及答案

10.(12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我的四个假想敌 余光中 二女幼珊在港参加侨生联考,以第一志愿分发台大外文系。听到这消息,我松了一口气,从此不必担心四个女儿通通嫁给广东男孩了。 我对广东男孩当然并无偏见,在港六年,我班上也有好些可爱的广东少年,颇讨老师的欢心,但是要我把四个女儿全部让那些“靓仔、“叻仔”掳掠了去,却舍不得。不过,女儿要嫁谁,说得洒脱些,是她们的自由意志,说得玄妙些呢,是姻缘,做父亲的又何必患得患失呢?何况在这件事上,做母亲的往往位居要冲,自然而然成了女儿的亲密顾问,甚至亲密战友,作战的对象不是男友,却是父亲。等到做父亲的惊醒过来,早已腹背受敌,难挽大势了。 在父亲的眼里,女儿最可爱的时候是在十岁以前,因为那时她完全属于自己。在男友的眼里,她最可爱的时候却在十七岁以后,因为这时她正像毕业班的学生,已经一心向外了。父亲和男友,先天上就有矛盾。对父亲来说,世界上没有东西比稚龄的女儿更完美的了,唯一的缺点就是会长大,除非你用急冻术把她久藏,不过这恐怕是违法的,而且她的男友迟早会骑了骏马或摩托车来,把她吻醒。 我未用太空舱的冻眠术,一任时光催迫,日月轮转,再揉眼时,怎么四个女儿都已依次长大,昔日的童话之门砰地一关,再也回不去了:四个女儿,依次是珊珊、幼珊、佩珊、季珊。简直可以排成一条珊瑚礁。珊珊十二岁的那年,有一次,未满九岁的佩珊忽然对来访的客人说:“喂,告诉你,我姐姐是一个少女了!”在座的大人全笑了起来。 曾几何时,惹笑的佩珊自己,甚至最幼稚的季珊,也都在时光的魔杖下,点化成“少女”了。冥冥之中,有四个“少男”正偷偷袭来,虽然蹑手蹑足,屏声止息,我却感到背后有四双眼睛,像所有的坏男孩那样,目光灼灼,心存不轨,只等时机一到,便会站到亮处,装出伪善的笑容,叫我岳父。我当然不会应他。哪有这么容易的事!我像一棵果树,天长地久在这里立了多年,风霜雨露,样样有份,换来果实累累,不胜负荷。而你,偶尔过路的小子,竟然一伸手就来摘果子,活该蟠地的树根绊你一脚! 而最可恼的,却是树上的果子,竟有自动落入行人手中的样子。树怪行人不该擅自来摘果子,行人却说是果子刚好掉下来,给他接着罢了。这种事,总是里应外合才成功的。当初我自己结婚,不也是有一位少女开门揖盗吗?“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说得真是不错。不过彼一时也,此一时也。同一个人,过街时讨厌汽车。开车时却讨厌行人。现在是轮到我来开车。 好多年来,我已经习于和五个女人为伍,浴室里弥漫着香皂和香水气味,沙发上散置皮包和发卷,餐桌上没有人和我争酒,都是天经地义的事。戏称吾庐为“女生宿舍”,也已经很久了。做了“女生宿舍”的舍监,自然不欢迎陌生的男客,尤其是别有用心的一类。但是自己辖下的女生,尤其是前面的三位,已有“不稳”的现象,却令我想起叶慈的一句诗:一切巳崩溃,失去重心。 我的四个假想敌,不论是高是矮,是胖是瘦,是学医还是学文,迟早会从我疑惧的迷雾里显出原形,一一走上前来,或迂回曲折,嗫嚅其词,或开门见山,大言不惭,总之要把他的情人,也就是我的女儿,对不起,从此领去。无形的敌人最可怕,何况我在亮处,他在暗里,义有我家的“内奸”接应,真是防不胜防。只怪当初没有把四个女儿及时冷藏,使时间不能拐骗,社会也无由污染。现在她们都已大了,回不了头;我那四个假想敌,那四个鬼鬼祟祟的地下工作者,也都已羽毛丰满,什么力量都阻止不了他们了。先下手为强,这件事?该乘那四个假想敌还在襁褓的时候,就予以解决的。至少美国诗人纳许(OgdenNash,1902﹣1971)劝我们如此。他在一首妙诗《由女婴之父来唱的歌》之中,说他生了女儿吉儿之后,惴惴不安,感到不知什么地方正有个男婴也在长大,现在虽然还浑浑噩噩,口吐白沫,却注定将来会抢走他的吉儿。于是做父亲的每次在公园里看见婴儿车中的男婴,都不由神色一变,暗暗想道会不会是这家伙?”想着想着,

父爱如山演讲稿精品范文4篇

父爱如山演讲稿精品范文4篇 六月的第三个星期天就要到来了,大家知道那一天是什么节日呢?没错!那一天就是父亲节啊!还记得我以前曾读过余光中先生的《我的四个假想敌》,读的时候,我只觉得这篇文章风趣、幽默,读完以后,回味时才想到文中的父亲之所以会将女儿们的男朋友当成假想敌,是因为如山般的父爱啊。那时我就想到了我自己的父亲,自己的父亲会否也有余光中先生的那种女儿将被抢走的感觉呢?他会否也存在着假想敌呢?我想,所有的父亲都会类似的顾虑的,有女儿的,当然是怕自己宝贝了十几二十年的女儿,一夕之间被不知从哪儿蹦出来的小伙子抢走,而有儿子的,就会害怕会有“狐狸精”出现,把自己的宝贝儿子的魂给勾走。想到这,我只感到有一股暖暖的气流从心里散发出来。 小时候很怕爸爸的,因为只要我做错了事,爸爸打我可是不遗余力的,他打我一下能抵上妈妈打我十下。加上我又是女孩子,所以我一直都跟妈妈比较亲近,跟爸爸的交流一直都不多。那时候小,总觉得爸爸打我是因为不爱我,可长大以后就知道了,这只是一个希望儿女成才的父亲会有的正常举动。我知道,我父亲不善于将他对我的爱表现出来,他只会一直重复着同样的话语,一再地提醒我小心这个,小心那个。即使不擅长,但我的父亲还是尽他的所能表达出他的关心。我相信每个人的父亲都会这样的,尽自己所能关心自己的子女。

记得看过一个广告,里面有这样的一段话:小时候,父亲的背是我们仰望的大山;长大后,父亲的背是我们休息的港湾。是啊,父亲一直是我们的依靠。无论我们遇到什么事,只要打开家门,看到父亲微笑的脸,似乎就什么都能解决了。 虽然现在一般人对于父亲节的庆祝活动,不像对母亲节一般的重视与热闹,但是父母对于我们的爱是一样的。当母亲含辛茹苦地照顾我们时,父亲也在默默地关心着我们,用他自己的方式来保护着我们;或许当我们努力思考着该为父亲买什么样的礼物过父亲节之时,不妨反省一下,我们有否注意到父亲给我们的爱,注意到他也为我们无私地付出一生呢?虽说父爱如山,但在高再大的山,如果不断地挖掘而不采取一些保护措施,那么这座山也会有采尽的一天。现在该是我们为这座山做出一些贡献的时候了,我们要给这座大山种上一些四年常绿的松柏,让大山常年葱茏、繁盛。从这一刻起,我们要向父亲表达出自己的爱意,在爸爸上班时说上一句叮咛,在爸爸下班回家时帮他捶捶肩,平常多聆听爸爸说的话,即使感到不耐烦。这些简单的事情,却能令我们的父亲,印象中坚忍不拔。无坚不摧的父亲变得热泪盈眶。 每个人的父亲都是独一无二的,我的爸爸也是我心中的唯一。爸爸,如果生命可以轮回,来生我还做您的女儿!父亲节将到,我只想在您耳边说一句:爸爸,我爱您!这是一个女儿的心声,祝愿天下的父亲母亲身体健康!

朝鲜战争第四次战役的失败与对策

朝鲜战争第四次战役的失败与彭德怀的对策 2011/08/08 作者:明夷济 我不得不佩服李奇微,他算得上一个真正的军事指挥家。破解了志愿军的“礼拜攻势”和“月夜攻势”,发明了“磁性战术”。如果第四次战役和第五次战役是两盘棋的话,我想彭德怀元帅毫无悬念的输掉了两场比赛,尽管这两盘棋中间,彭德怀在某个环节也走了几步好棋。 横城反击战,砥平里战役和汉江南岸阻击战,这些战役里面充满着血腥,和众多伤亡的数字,给志愿军留下的是壮烈和耻辱。 李奇微,是在第三次战役期间,替代了那个在二次战役中撤退发生车祸的沃克中将的。他接手的是一个溃败的军队,一个丧失斗志的军队。然而李奇微一到,战场便发生了变化,世界上没有几个人能够在大溃败的时候,立刻组织反击。李奇微做到了,当志愿军礼拜攻势结束的时候,李奇微迅速组织了反击,这反击的速度让彭德怀着实吃惊不小。 横城反击战,是在我记忆中朝鲜战场上志愿军最后一次成功的穿插伏击战。志愿军四个军和人民军两个军团集结在一起,准备围歼在横城一带的南朝鲜的第五和第八师。最后,韩国第八师3个团,韩第三师和第五师各一部,美2师一个营,美韩4个炮兵营被消灭。当然志愿军的伤亡也是巨大的。 横城反击战之前,美军并没有拉平战线,而是在横城和砥平里一带快速追击溃退的志愿军,这给志愿军一次绝好的穿插打伏击的机会。善于这种战术的彭德怀显然抓住了这个机会。一开始彭总想打砥平里,但是由于砥平里有美军驻守,战斗力较强,最后还是选择了攻击南朝鲜军队防区的横城。结果横城反击战,志愿军取得胜利,而砥平里战役,志愿军失败了。而如果彭总一开始就选择攻击砥平里,那么损失将会更加惨重。 横城战役的胜利,使得前进的美军必须撤退,而砥平里是阻击志愿军追击的必经之路。如果砥平里陷入志愿军之手,那么被包围的美军将无路可退,陷入被围歼的绝境。于是,美国人上演了惊心动魄的防御战,志愿军四个师,八个团,围攻美军一个团和一个法国营,居然没有拿下来,而且损失相当惨重。这是志愿军的耻辱,也给中国人敲响了警钟。那些认为美国人怕死的家伙统统该滚蛋了。美国步兵二师23团,做到了38军穿插三所里所创造的神话。 我想任何一个国家的人民都可以是英勇无畏的,只要你给他们创造这种机会。 参加阻击的美军23团团长弗里曼,后来官拜四星上将,成为驻欧洲的美国陆军总司令。 对砥平里攻击的停止是在中国基层军官的坚决要求下决定的。在中国军队的战史中,下级指挥员在战斗中向上级指挥员提出"不打"的要求,砥平里属罕见一例。

我的四个假想敌教学提纲

《我的四个假想敌》 余光中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生平事迹及创作风格、主要作品; 2、掌握作品主要内容及层次结构; 3、体会文本对一种人生境况的精妙剖析; 4、分析艺术手法; 5、把握“学者散文”的典范风格; 6、通过本文的学习,培养学生理解、关爱、孝敬父母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1、掌握作品主要内容及层次结构; 2、体会文本对一种人生境况的精妙剖析; 3、分析艺术手法。 三、教学难点 1、体会文本对一种人生境况的精妙剖析; 2、把握“学者散文”的典范风格。 四、教学方法 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五、课时安排 2个课时 六、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父母之爱 一、作者生平事迹 引入《乡愁》 其实,我们对余光中并不陌生,初中时,我们就学过他的一首诗——《乡愁》,现在还能背下来么?(引导学生背一下)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在这首诗中,作者选择了哪些意象,表达了哪些具体的情感呢? 小时候邮票(小)母亲亲情(母子深情) 长大后船票(窄)新娘爱情(绵长的夫妻情感) 后来呵坟墓(矮)母亲亲情(厚重的生死悲痛) 而现在海峡(浅)大陆乡土情、爱国之情(绵延无尽的思乡哀愁)在这首《乡愁》中,作者借助一系列有代表性的意象,表达了自己丰富而深刻的情感,作者抒发对故乡的无限思念之情的。 总评: 余光中(1928---),籍贯福建,当代台湾著名文学家。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至今驰骋文坛已逾半个世纪,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其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沉,为当代诗坛健将、散文重镇、著名批评家、优秀翻译家。 1、生平经历(求学、任职) 余光中(1928--),1928年重阳节出生于江苏南京,祖籍福建永春,母亲及妻子均为常州人,故也自称“江南人”。小学时,在南京念书(在秣mo4陵路小学读书(原崔八巷小学)),中学在四川完成,后来因为战乱,大学念的非常不易,可谓是辗转各地:1947年入金陵大学外语系(后转入厦门大学),1948年随父母迁香港,次年赴台,就读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2年毕业。 1953年,与覃qin2子豪、钟鼎文等共创“蓝星”诗社。后赴美进修,获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学位。返台后主要在台湾和香港各大学任教(任师大、政大、台大及香港中文大学教授,

《我的四个假想敌》读后感

《我的四个假想敌》读后感 “曾几何时,惹笑的佩珊自己,甚至最幼稚的季珊,也都在 时光的魔杖下,点化成“少女”了。冥冥之中,有四个“少男” 正偷偷袭来,虽然蹑手蹑足,屏声止息,我却感到背后有四双眼睛,像所有的坏男孩那样,目光灼灼,心存不轨,只等时机一到,便会站到亮处,装出 “曾几何时,惹笑的佩珊自己,甚至最幼稚的季珊,也都在 时光的魔杖下,点化成“少女”了。冥冥之中,有四个“少男” 正偷偷袭来,虽然蹑手蹑足,屏声止息,我却感到背后有四双眼睛,像所有的坏男孩那样,目光灼灼,心存不轨,只等时机一到,便会站到亮处,装出伪善的笑容,叫我“岳父”。我当然不会应他。哪有这么容易的事!我像一棵果树,天长地久在这里立了多年,风霜雨露,样样有份,换来果实累累,不胜负荷。而你,偶 尔过路的小子,竟然一伸手就来摘果子,活该蟠地的树根绊你一跤! 而最可恼的,却是树上的果子,竟有自动落入行人手中的样子。树怪行人不该擅自来摘果子,行人却说是果子刚好掉下来, 给他接着罢了。这种事,总是里应外合才成功的。当初我自己结婚,不也是有一位少女开门揖盗吗?“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说得真是不错。不过彼一时也,此一时也。 同一个人,过街时讨厌汽车,开车时却讨厌行人。现在是轮

到我来开车。” ——余光中《我的四个假想敌》 余光中先生是从一个父亲的角度来看待女儿出嫁。看到这里 我不禁思考,是不是每个父亲都会对未来那个带走他女儿的野小 子充满敌意? 我也是女儿,可我并不觉得我出嫁那一天最伤感,最不舍的 人会是父亲。父亲永远是 “高冷”的,而母亲才是感情细腻的那个,再加上她怀胎十 月亲亲苦苦生下女儿,然后用自己的大部分时间来陪伴孩子成长。女儿是她的小棉袄,偶尔还能以姐妹相称。 而父女之间的交流简单,待在一起的时间可能也就是每年一 两次的“游乐园亲子时光”。平日里父亲早出晚归,孩子是早起 早睡,你工作我学习,我回家你应酬,我睡觉你回家……大家生 活在各自的“世界”里,似乎没有交际。 所以女儿出嫁为何父亲会如此不甘? 在我苦苦思索,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有,一个人告诉了我答案——我那不足一月的妹妹。 自从有了妹妹,我爸就不再是我爸了。虽然妹妹才二十多天,但也正是这二十多天,她让我看见了我“从未见过的”的爸爸! 我跟爸爸的交流仅限于,“吃饭没?”“学习怎么 样?”“嗯好,早点睡……” 可我听说这二十多天,妹妹哭了要抱着哄,不哭的时候要逗

我的四个花瓶

一、心理花瓶图案: 二、心理花瓶分析: 1、课业与工作前景花瓶: 这个花瓶是半满状态,给这个花瓶半满的水位代表自己在课业方面的努力还是不足的,我对自己的成绩并不满意。因为自己的专业不是自己最初的目标,所以在上个学期基本处于

“放空”状态。但是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发现自己的专业既然已经无法改变不如就好好接受,好好努力,相信之后这个花瓶会越来越满的。 虽然本专业还不是热门专业但是目前国家对于本专业越来越重视,提出了健康中国的概念,强调了我们预防医学在疾病防治上的重要作用,尤其经过此次新冠疫情,国家对本专业更加的重视了,因此可以说就业前景是非常明朗的。 2、亲人好友的人际关系花瓶: 人际关系一向发展得不错的我,自觉这个花瓶中的水是满水位。因为我出生在一个十分民主的家庭,家庭关系十分和谐,家庭氛围非常融洽,家人都是天性开朗,相处起来很是欢乐。与朋友相处也都是以真心相待,好友虽不多但贵在每一位都是可以随时为对方两肋插刀的“真姐妹”。也有一个爱我宠我的男朋友。只是在满水位之前应该还有一些缺陷,因为还未处理过职场关系和专业关系,所以暂未可知这两种关系自己会处理得如何。所以留下了一个不影响整体的小缺口,表示自己在这一方面还待提高。对此,自己已经相当满意。 3、躯体健康和体力精力花瓶: 此时的我是初入青年期,身体健康,生病较少,体力精力也很充沛。在学习期间参加很多活动,并且在活动中表现活跃,很有精力。也经常进行体育锻炼,所以体测成绩相当优秀。对比,自己是十分满意的。虽然现在的身体很是健康,但是身体总是要衰老,精力体力肯定要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衰落。而且感觉由于长时间的熬夜,精力的不足也是难免的。所以花瓶出现了一个缺口并且这个缺口会越来越大。表示个体的衰老,也就是在慢慢成长的过程中身体的衰老,体力精力的下降。但是希望自己能够减少熬夜次数,至少让裂口速度减慢一些。 4、智力和精神世界的完善花瓶: 这是唯一一个不会有缺口,没有满水位也不会满水位的花瓶。在对于周围同学的交流沟通之中发现,自己的智力水平并不高,自己的精神世界也不是很完美。但是我相信,我能够在勤奋的学习中,提高智力水品,不断地给花瓶添水。并且在提升的过程中不断反省自己,认识世界,让花瓶的水位永远也不会满,让进步永无止境。 三、感受与体会 一眼看去,就是普通摆设用的花瓶,带着容纳或养育的任务,培养着无数的花草。 当加以思考时,才发现花瓶其实有着不一样的使命。像花瓶容纳水那般,时间容纳着生命,但是时间早就被选定好了,犹如花瓶的大小决定了生命的长度一般,我们的生命也在某种程度被决定着;或者生命像花瓶养育花儿那般养育出百年树人,这花瓶就是你的身体和思维,然而,花瓶中的水需要在努力奋斗之后,通过他人的认可去添加,如此才能够决定生命的宽度。 当花瓶出现在人生的思考题中时,更多的是沉重。想要在生活中拥有更多的成功、喜悦等等美好的事物,就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得到他人更多的认可。而这个注水的过程可能要大费周章,也可能无需付出,但却不容许有丝毫的缺陷。 更重要的是充实,就算是普通的花瓶,注水的过程也是充满着挑战,何况当它出现在对人生的思考中时,就像生活有很多的挑战,才能充实。也只有这般,人生的花瓶才能够承载精彩,承载的精彩越多,花瓶越珍贵。就像一个人,越充实才会越精彩。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自我,即对自我的思考。这道题更多的是加深对自己的思考,而这些水位都是自己对自己生活状态的态度。如果对生活对自我的评价不高,要如何去更好的面对生活和自己。或者对生活和自我的期待过高,可能就会有较大的落差。而我呢,不但对生

06我的四个假想敌

?我的四个假想敌 ?余光中 ?一、余光中其人其文 ?1928 2017,内地,台湾 ?主要散文集: ?《左手的缪思》 ?《逍遥游》 ?《听听那冷雨》 ?《记忆像铁轨一样长》 ?《青青边愁》等 ?学者性散文家: ?本文从题材上说,这是是一篇描写亲情的散文,从类型上说 这是一篇“学者散文”,也是“智性散文”。 ?“这一型的散文限于较少数的作者”,它“尤以融合情趣、智 慧和学问的文章为主。它反映一个有深厚的文化背景的心 灵,往往令读者心旷神怡,既羡且敬。” 余光中:《剪掉散文的辫子》 ?二、焦点问题 ? 1. 文章分5个层面讲述了自己的一种人生景况及其引发的情感心 理波动 ? 2. 文章写作特点——具书卷气,充满情趣,巧用比喻,善用典 故,机智幽默;讲究弹性和密度。 ?三、文本分析 ? 1. 主旨 ?写亲情;写为父者疼爱女儿的常情;剖析一种引人共鸣的人 生现象 ?余光中和女儿在一起

?三、文本分析 ? 2 . 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 ?写“我”不愿四个女儿全都嫁给广东男孩,但又明白为父者 于此事实在是无能为力,父亲与男友,先天就有矛盾。 第二部分: ?写女儿一个个长成少女,却“开门揖盗”,“少男”们伸手摘 桃,做父亲的徒然心有不甘。 第三部分: ?又写女儿心有别属,里应外合,势有不保,于是引美国诗人 为同调,竟迁怒于襁褓中的男婴——未来的女婿。 第四部分: ?写“城池”被攻陷、假想敌由占领滩头阵地到真的闯进城来 的全过程。 第五部分: ?借答客问形式,论及不得已而择婿时在人种、省籍、学识、 相貌等方面的考虑。 ? 3 . 文章内容 (1)通过“父亲”心态的精妙自剖,集中记述、剖析一种人生现象:父亲喜爱女儿,舍不得女儿离己而去、嫁作人妇。 ? A.“我”的矛盾复杂心境: 明知女大当嫁乃必然之势,却又无端割舍不下;心里无法轻松,只好故示明达,自为宽解;已经将女儿的男友们定为假想敌,却又郑重其事地提出种种择婿的条件…… B.为父者的微妙心态: 目睹爱女长到婚嫁年龄,不忍割舍,却无法阻拦,于是转移目标,将她们的男友一律视作“假想敌”。 (2)作者对人生况味的细致入微体察。

我的四个假想敌读后感

我的四个假想敌读后感 第一次了解到《我的四个假想敌》这篇散文时,好像有点改变了我对散文的印象。以前,我对散文的感觉是无病呻吟,无聊散漫这种,不过读了这篇散文,才发现原来散文之中也不乏贴近生活、形散而神不散的佳作。 这篇文章中,将女儿的男友或者追求者比喻成自己的敌人,由此可以看出父亲对女儿的不舍与依恋。作为一个女儿,我想切实地体会一下父亲的感受,怀着这样的心态拜读了这篇文章。读的过程中,才发现字里行间都是父亲的不安与不满。让人感受到的是一个爱女心切的父亲,而不是平时所了解的那个心系家国天下的诗人作家。从而也让我体会到了天下所有父亲的忧虑和无奈。 作者在文中提到说“做母亲的往往位居要冲,自然而然成了女儿的亲密顾问,甚至亲密战友,作战的对象不是男友,却是父亲。”从这句话中,我感受到了作为父亲的遗憾和无可奈何。在我们年少无知的时候,父亲是我们最好的玩伴,天天给我们“当牛做马”,玩的不亦乐乎。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女儿有了许多小秘密,一些女孩之间的秘密。这些私密是不能对父亲说的,只能给同为女性的母亲倾诉。

久而久之,女儿与母亲的关系近了,与此同时,与父亲的心开始变得遥远了。 又如“冥冥之中,有四个“少男”正偷偷袭来,虽然蹑手蹑足,屏声止息,我却感到背后有四双眼睛,像所有的坏男孩那样,目光灼灼,心存不轨,只等时机一到,便会站到亮处,装出伪善的笑容,叫我岳父。”这句话,传递给我们的便是父亲的不安与恐惧。作为天一样的父亲,已经习惯了为子女遮风挡雨,突然有一天,翼下的雏儿不再需要自己的庇护,这样的失落是让人难以承受的。更何况,在父亲看了,不远处还有一些“天敌”在虎视眈眈地盯着自家孩子,这样的担心是每一个父母都有的。试问天下父母有谁愿意自己的孩子落入”虎口”呢?由此,作者的忧虑是可以理解的。 再如,“四个女儿也自有不乖的时候,在恼怒的心情下,我就恨不得四个假想敌赶快出现,把她们统统带走。但是那一天真要来到时,我一定又会懊悔不已。”这句话把父亲面对女儿的矛盾心理完全地,毫无保留地展现给了读者。当女儿调皮捣蛋,让人苦恼时,希望她们赶紧嫁出去;然而当女儿真正嫁人时,父亲又是万分不舍的。这样的心态跟我们自己的父母是一样的。每次放假回家,父亲总是嫌我太过吵闹,让我赶快回学校。可是当我真正要离家归校时,他又

余光中散文:我的四个假想敌

余光中散文:我的四个假想敌 父亲和男友,先天上就有矛盾,可以说,双方都视对方为敌人。作文为大家精心准备了《余光中散文:我的四个假想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想了解更多的写作技巧请继续关注我们的作文栏目。 二女幼珊在港参加侨生联考,以第一志愿分发台大外文系。听到这消息,我松了一口气,从此不必担心四个女儿通通嫁给广东男孩了。 我对广东男孩当然并无偏见,在港六年,我班上也有好些可爱的广东少年,颇讨老师的欢心,但是要我把四个女儿全都让那些“靓仔”、“叻仔”掳掠了去,却舍不得。不过,女儿要嫁谁,说得洒脱些,是她们的自由意志,说得玄妙些呢,是因缘,做父亲的又何必患得患失呢?何况在这件事上,做母亲的往往位居要冲,自然而然成了女儿的亲密顾问,甚至亲密战友,作战的对象不是男友,却是父亲。等到做父亲的惊醒过来,早已腹背受敌,难挽大势了。 在父亲的眼里,女儿最可爱的时候是在十岁以前,因为那时她完全属于自己。在男友的眼里,她最可爱的时候却在十七岁以后,因为这时她正像毕业班的学生,已经一心向外了。父亲和男友,先天上就有矛盾。对父亲来说,世界上没有东西比稚龄的女儿更完美的了,唯一的缺点就是会长大,除非你用急冻术把她久藏,不过这恐怕是违法的,而且她的

男友迟早会骑了骏马或摩托车来,把她吻醒。 我未用太空舱的冻眠术,一任时光催迫,日月轮转,再揉眼时,怎么四个女儿都已依次长大,昔日的童话之门砰地一关,再也回不去了。四个女儿,依次是珊珊、幼珊、佩珊、季珊。简直可以排成一条珊瑚礁。珊珊十二岁的那年,有一次,未满九岁的佩珊忽然对来访的客人说:“喂,告诉你,我姐姐是一个少女了!”在座的大人全笑了起来。 曾几何时,惹笑的佩珊自己,甚至最幼稚的季珊,也都在时光的魔杖下,点化成“少女”了。冥冥之中,有四个“少男”正偷偷袭来,虽然蹑手蹑足,屏声止息,我却感到背后有四双眼睛,像所有的坏男孩那样,目光灼灼,心存不轨,只等时机一到,便会站到亮处,装出伪善的笑容,叫我岳父。 我当然不会应他。哪有这么容易的事!我像一棵果树,天长地久在这里立了多年,风霜雨露,样样有份,换来果实累累,不胜负荷。而你,偶尔过路的小子,竟然一伸手就来摘果子,活该蟠地的树根绊你一交! 而最可恼的,却是树上的果子,竟有自动落入行人手中的样子。树怪行人不该擅自来摘果子,行人却说是果子刚好掉下来,给他接着罢了。这种事,总是里应外合才成功的。当初我自己结婚,不也是有一位少女开门揖盗吗?“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说得真是不错。不过彼一时也,此一时也。同一个人,过街时讨厌汽车,开车时却讨厌行人。现在

《我的四个假想敌》读后感1500字

《我的四个假想敌》读后感1500字 导读:读书笔记《我的四个假想敌》读后感1500字,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曾几何时,惹笑的佩珊自己,甚至最幼稚的季珊,也都在时光的魔杖下,点化成“少女”了。冥冥之中,有四个“少男”正偷偷袭来,虽然蹑手蹑足,屏声止息,我却感到背后有四双眼睛,像所有的坏男孩那样,目光灼灼,心存不轨,只等时机一到,便会站到亮处,装出伪善的笑容,叫我“岳父”。我当然不会应他。哪有这么容易的事!我像一棵果树,天长地久在这里立了多年,风霜雨露,样样有份,换来果实累累,不胜负荷。而你,偶尔过路的小子,竟然一伸手就来摘果子,活该蟠地的树根绊你一跤! 而最可恼的,却是树上的果子,竟有自动落入行人手中的样子。树怪行人不该擅自来摘果子,行人却说是果子刚好掉下来,给他接着罢了。这种事,总是里应外合才成功的。当初我自己结婚,不也是有一位少女开门揖盗吗?“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说得真是不错。不过彼一时也,此一时也。 同一个人,过街时讨厌汽车,开车时却讨厌行人。现在是轮到我来开车。” ——余光中《我的四个假想敌》 《我的四个假想敌》读后感——作者:温思泉 余光中先生是从一个父亲的角度来看待女儿出嫁。看到这里我不

禁思考,是不是每个父亲都会对未来那个带走他女儿的野小子充满敌意? 我也是女儿,可我并不觉得我出嫁那一天最伤感,最不舍的人会是父亲。父亲永远是 “高冷”的,而母亲才是感情细腻的那个,再加上她怀胎十月亲亲苦苦生下女儿,然后用自己的大部分时间来陪伴孩子成长。女儿是她的小棉袄,偶尔还能以姐妹相称。 而父女之间的交流简单,待在一起的时间可能也就是每年一两次的“游乐园亲子时光”。平日里父亲早出晚归,孩子是早起早睡,你工作我学习,我回家你应酬,我睡觉你回家……大家生活在各自的“世界”里,似乎没有交际。 所以女儿出嫁为何父亲会如此不甘? 在我苦苦思索,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有,一个人告诉了我答案——我那不足一月的妹妹。 自从有了妹妹,我爸就不再是我爸了。虽然妹妹才二十多天,但也正是这二十多天,她让我看见了我“从未见过的”的爸爸! 我跟爸爸的交流仅限于,“吃饭没?”“学习怎么样?”“嗯好,早点睡……” 可我听说这二十多天,妹妹哭了要抱着哄,不哭的时候要逗着玩,没睡的时候要哄着睡,睡了的时候要抱着睡因而他有一些释然,却仍无法真正放下。徘徊又徘徊,最后也只能把重心放在对敌人的挑选上了,看哪家战斗力更强,不然也凭什么来攻破我的城池,抢走我的宝

余光中-我的四个假想敌-大学课文解析

我的四个假想敌》 余光中 教学目标:通过本文,涵泳一种人生景况及其引发的情感心理波动;了解台湾作家余光中散文创作的成绩;把握学者智性散文的特质。 教学重点:本文对人生境况的精妙剖析;本文“学者散文”的典范风格。 教学难点:学者散文的特质。 教学方法:讲授 教学步骤: 一、作者简介 余光中,福建永春人,1928 年生于南京。抗战时期在四川读中学,后来在金陵大学与厦门大学就学,1952 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9年获美国爱荷华大学(LOW)A 艺术硕士。先后任教台湾“东吴大学”、“师范大学”、“台湾大学”、“国立政治大学”。其间两度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国多家大学任客座教授。1972 年任政治大学西语系教授兼主任。1974 年至1985 年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主任。1985 年至今,任高雄市“国立中山大学” 教授及讲座教授。其中有六年时间兼任文学院院长及外文研究所所长。 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至今驰骋文坛已逾半个世纪,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其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沉,为当代诗坛健将、散文重镇、著名批评家、优秀翻译家。现已出版诗集21 种,散文集11 种,评论集5 种,翻译集13 种,共40 余种。 余光中作品多产,风格多变,近年在大陆各地出版的诗选、散文选、评论选、翻译等书 近20 种。他的《乡愁》一诗传遍华人世界,其他如《乡愁四韵》与《民歌》等,亦颇流行。散文如《听听那冷雨》与《我的四个假想敌》等亦屡入选集,并收进两岸的教科书中。 余光中的翻译以诗歌为主,也包括小说与传记;所译王尔德喜剧《不可儿戏》、《温夫人的扇子》、《理想丈夫》均曾在台、港上演。 余氏所得奖项包括,各种诗歌奖、“金鼎奖”的“歌词奖”与“主编奖”、“时报新诗奖”、“吴三连散文奖”、“吴鲁芹散文奖”、“联合报年度最佳书奖” (1994 、1996、1998、2000);内地的《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图书》(余光中诗选);香港的年度十大好书、霍英东成就奖,2003 年获颁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 余光中的诗文创作及翻译作品,在大陆有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广州花城出版社、长春时代文

《我的四个假想敌》赏析教案

《我的四个假想敌》 【教学目的要求】 1. 通过本文,涵泳一种人生景况及其引发的情感心理波动。 2. 通过本文,了解台湾作家余光中散文创作的成绩。 3. 通过本文,把握学者智性散文的特质。 【重点、难点】 1. 为父者矛盾复杂的心理和微妙心态。 2. 叙述为主,夹叙夹议,起伏迂回,富于节奏的文笔特点。 3. 巧用比喻,善用典故,机智幽默地运用语言的成就。 【所用课时】2课时 【教学内容】 一、作者的生平及创作情况 余光中,福建永春人,1928年生于南京。抗战时期在四川读中学,后来在金陵大学与厦门大学就学,1952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9年获美国爱荷华大学(LOWA)艺术硕士。先后任教台湾东吴大学、师范大学、台湾大学、政治大学。其间两度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国多家大学任客座教授。1972年任政治大学西语系教授兼主任。1974年至1985年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主任。1985年至今,任高雄市“国立中山大学”教授及讲座教授。其中有六年时间兼任文学院院长及外文研究所所长。 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至今驰骋文坛已逾半个世纪,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其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沉,为当代诗坛健将、散文重镇、著名批评家、优秀翻译家。现已出版诗集21种,散文集11种,评论集5种,翻译集13种,共40余种。 余光中作品多产,风格多变,近年在大陆各地出版的诗选、散文选、评论选、翻译等书,近20种。他的《乡愁》一诗传遍华人世界,其他如《乡愁四韵》与《民歌》等,亦颇流行。散文如《听听那冷雨》与《我的四个假想敌》等亦屡入选集,并收进两岸的教科书中。 余光中的翻译以诗歌为主,也包括小说与传记;所译王尔德喜剧《不可儿戏》、《温夫人的扇子》、《理想丈夫》均曾在台、港上演。 余氏所得奖项,包括各种诗歌奖、“金鼎奖”的“歌词奖”与“主编奖”、“时报新诗奖”、“吴三连散文奖”、“吴鲁芹散文奖”、“联合报年度最佳书奖”(1994、1996、1998、2000);内地的《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图书》(余光中诗选);香港的年度十大好书、霍英东成就奖、2003年获颁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 余光中的诗文创作及翻译作品,祖国大陆有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广州花城出版社、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等15家出版社先后出版。余光中同时又曾主编过《蓝星》、《文星》、《现代文学》等

余光中《我的四个假想敌》教案

《我的四个假想敌》 【教学目标】 1. 通过本文,涵泳一种人生景况及其引发的情感心理波动。 2. 通过本文,了解台湾作家余光中散文创作的成绩。 3. 通过本文,把握学者智性散文的特质。 【教学要点】 1. 为父者矛盾复杂的心理和微妙心态。 2. 叙述为主,夹叙夹议,起伏迂回,富于节奏的文笔特点。 3. 巧用比喻,善用典故,机智幽默地运用语言的成就。 【教学用时】2课时 【教学进程】 一、作者的生平及创作情况 余光中,福建永春人,1928年生于南京。抗战时期在四川读中学,后来在金陵大学与厦门大学就学,1952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9年获美国爱荷华大学(LOWA)艺术硕士。先后任教台湾东吴大学、师范大学、台湾大学、政治大学。其间两度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国多家大学任客座教授。1972年任政治大学西语系教授兼主任。1974年至1985年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主任。1985年至今,任高雄市“国立中山大学”教授及讲座教授。其中有六年时间兼任文学院院长及外文研究所所长。 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至今驰骋文坛已逾半个世纪,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其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沉,为当代诗坛健将、散文重镇、著名批评家、优秀翻译家。现已出版诗集21种,散文集11种,评论集5种,翻译集13种,共40余种。 余光中作品多产,风格多变,近年在大陆各地出版的诗选、散文选、评论选、翻译等书,近20种。他的《乡愁》一诗传遍华人世界,其他如《乡愁四韵》与《民歌》等,亦颇流行。散文如《听听那冷雨》与《我的四个假想敌》等亦屡入选集,并收进两岸的教科书中。 余光中的翻译以诗歌为主,也包括小说与传记;所译王尔德喜剧《不可儿戏》、《温夫人的扇子》、《理想丈夫》均曾在台、港上演。 余氏所得奖项,包括各种诗歌奖、“金鼎奖”的“歌词奖”与“主编奖”、“时报新诗奖”、“吴三连散文奖”、“吴鲁芹散文奖”、“联合报年度最佳书奖”(1994、1996、1998、2000);内地的《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图书》(余光中诗选);香港的年度十大好书、霍英东成就奖、2003年获颁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 余光中的诗文创作及翻译作品,祖国大陆有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广州花城出版社、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等15家出版社先后出版。余光中同时又曾主编过《蓝星》、《文星》、《现代文学》等多种重要诗文刊物。并以“总编辑”名义主编台湾1970-1989《中华现代文学大系》共15册(小说卷、散文卷、诗卷、戏剧卷、评论卷)。 余光中在台湾与海外及祖国大陆文学界享有盛誉。除各种文学大奖外,多次赴欧美参加国际笔会及其他文学会议并发表演讲。也多次来祖国大陆讲学。如1992年应中国社会科学院之邀演讲《龚自珍与雪莱》;1997年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其诗歌散文选集共7册,他应邀前往长春、沈阳、哈尔滨、大连、北京五大城市为读者签名。吉林大学、东北大学颁赠客座教授名衔。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曾朗诵演出他的名诗《乡愁》。近年来,中央电视台《读书时间》、《东方之子》等栏目专题向国内观众连续推荐报导余光中先生,影响很大。 海内外对余光中作品的评论文章,大约在一千篇左右。专论余光中的书籍,有黄耀梁主编,分别由台湾纯文学出版社与九歌出版社出版的《火浴的凤凰》、《璀灿的五彩笔》;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余光中一百首》(流沙河选释)等5种。传记有台湾天下远见出版公司出版,傅孟君著《茱萸的孩子──余光中传》。其诗集《莲的联想》,1971年由德国学者译成德文出版。另有不少诗文被译成外文在海外出版。 二、课文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