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教育综合知识》模拟试卷(六)

2018《教育综合知识》模拟试卷(六)
2018《教育综合知识》模拟试卷(六)

2018《教育综合知识》模拟试卷(六)

2018安徽省教师招聘教育理论预测模拟试卷(六)

(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6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中国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文献是()

A.《论语》B.《大学》C.《学记》D.《中庸》

2.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

A.教育经济学B.教育学C.心理学D.学校管理学

3.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

A.社会生产力B.政治经济制度C.上层建筑D.科学技术

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反映了下列哪种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A.环境B.遗传C.教育D.社会活动

5.课的类型一般分为两大类;即()

A.讲授课和练习课B.讲授课和复习课C.讲授课和实验课D.单一课和综合课

6.《学记》上说:“不陵节而施”;这句话体现了()

A.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B.启发性教学原则

C.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D.巩固性教学原则

7.教师的表率作用主要体现在()

A.言行一致B.衣着整洁C.举止端庄D.谈吐文雅

8.德育是指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

A.政治立场和观点的教育B.政治思想品质的教育

C.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教育D.品德的教育

9.教师自觉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的德育方法是()

A.指导自我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实际锻炼法D.陶冶教育法

10.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内教育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

A.受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规范的B.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的

C.师生共同参与的D.学生自愿选择的

11.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

A.从众 B.依从 C.服从 D.遵从

24.提出把人格特质分为共同特质与个人特质的心理学家是()

A.卡特尔B.奥尔波特C.霍兰德D.斯坦伯格

25.加德纳提出的智力理论是()

A.智力二因素论B.智力结构论C.智力多元论D.智力三元论

26.下列哪种方法属于精神分析法?()

A.系统脱敏法B.支持疗法C.宣泄疗法D.认知作业法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

1.最早建立在心理学和伦理学基础上的教育专著是教育家撰写的()

2.欧洲封建社会里;曾出现过()教育和()教育两种有代表性的教育体系。

3.教师备课要求写出三种计划;这三种计划是()计划、()计划和()计划。

4.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和()之间的矛盾。

5.课外校外教育的组织形式一般包括三大类;即群众性活动、()活动和

()活动。

6.思维的过程包括分析与综合()、()、系统化与具体化。

7.人的情绪是以为中介的反映形式;情绪的最重要的外部指标是()

8.平时人们所说的“一心二用”是指注意品质的特性。其基本条件是;同时进行的两种活动中必须有一种是()的。

9.智力技能形成可分为三个阶段:原型定向、()、()。

10.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类由低到高的五种基本需要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的需要和()的需要。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课程任务和课程实施方面的改革目标是什么?

2.班主任应如何组织培养班集体?

3.我国中小学德育应遵循哪些德育原则?

4.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5.简述助人行为的促进策略。

6.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

四、论述题:共2题,每题9分,共18分。

1.试论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2.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并运用有关动机理论;分析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2.B3.B4.A5.D6.A7.A

8.D 9.D 10.B 11.D 12.D 13.B 14.D 15.B 16.A 17.D 18.C 19.A 20.B 21.B 22.D 23.A 24.B 25.C 26.C

二、填空题

1.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

2.教会骑士

3.学期(或学年)教学进度课时

4.社会要求的道德规范学生原有的品德水平(基础)

5.小组个人

6.比较抽象与概括

7.需要面部表情

8.分配自动化

9.原型操作原型内化

10.尊重自我实现

三、简答题答案要点

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2.(1)确立班集体的奋斗目标;

(2)选择和培养班干部;

(3)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

(4)组织多样的教育活动。

3.(1)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

(2)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

(3)知行统一的原则;

(4)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5)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6)依*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7)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8)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4.(1)能力与知识、技能的联系:

①知识、技能是能力形成的基础;并推动能力的发展;

②能力制约知识、技能的掌握水平;影响知识、技能的学习进度。

(2)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区别:

①知识是认知经验的概括;技能是活动方式的概括;能力是心理水平的概括;

②知识、技能的掌握并不必然导致能力的发展;知识、技能的掌握只有达到熟练程度;通过广泛迁移;才能促进能力的发展。

5.(1)增强责任明确性与人际相互作用;

(2)提供亲社会行为榜样;

(3)将助人行为归因于利他动机;

(4)运用社会影响策略;

(5)进行助人行为的社会实践。

6.(1)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创造性动机;

(2)培养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相结合的能力;

(3)培养与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

(4)进行创造性的活动;培养创造性人格。

四、论述题

1.(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不能脱离知识的传授和掌握凭空发展智力。

(2)智力的发展是学生进一步掌握知识的条件和工具;智力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制约着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广度和速度。

(3)知识多少和智力水平高低不一定成正比。我们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有计划、有目的、自觉地发展学生智力。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