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压轴题汇总与解答方法

初中数学压轴题汇总与解答方法
初中数学压轴题汇总与解答方法

初中数学压轴题汇总与解答

一、函数与几何综合的压轴题

1.(2004 安徽芜湖)如图①,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AB、CD 都垂直于 x轴,垂足

分别为 B、D 且 AD 与 B 相交于 E 点.已知: A(-2,-6), C(1,-3)

(1)求证: E 点在 y 轴上;

(2)如果有一抛物线经过 A,E,C 三点,求此抛物线方程 .

(3)如果 AB 位置不变,再将 DC 水平向右移动 k(k>0) 个单位,此时 AD 与 BC

相交于E′点,如图②,求△ AE′C的面积 S关于 k的函数解析式 .

图①

[ 解] (1)(本小题介绍二种方法,供参考)方法一:过 E 作EO′⊥x

轴,垂足O′∴AB∥EO′∥DC ∴EO DO ,EO BO

AB DB CD DB

又∵ DO ′B+O′D=B

EO EO

∴1

AB DC

∵ AB=6, DC =3 ,∴ EO′=2

∴ DO ′D=O ,即 O ′与 O 重合, E 在 y 轴上

方法二:由 D ( 1, 0), A ( -2 , -6),得 DA 直线方程: y=2x-2① 再由 B ( -2, 0), C ( 1, -3),得 BC 直线方程: y=-x-2 ② 联立①②得

x 0

y2

∴E 点坐标( 0,-2),即 E 点在 y 轴上

( 2)设抛物线的方程 y=ax 2+bx+c (a ≠0过) A (-2,-6), C (1,-3)

4a 2b c 6

E ( 0, -2)三点,得方程组 a b c 3

c2

解得 a=-1, b=0, c=-2 ∴抛物线方程 y=- x 2

-2 ( 3)(本小题给出三种方法,供参考)

由( 1)当 DC 水平向右平移 k 后,过 AD 与 BC 的交点 E′作 E′F⊥x 轴垂足为 F 。 EF E F

同( 1)可得: 1 得: E ′F=2

AB DC

方法一:又∵ E′F ∥ AB

EF DF

,∴ DF 1

DB

AB DB 3

1 1

1 2 S △

AE′C = S △

ADC - S △

E′DC = DC DB DC DF DC DB

2 2

2

3

1

= DC DB =DB=3+ k 3

S=3+k 为所求函数解析式 方法二:∵ BA∥ DC ,∴ S △

BCA = S △

BDA 11 ∴ S

AE′C = S △

BDE′ BD E F 3 k 2 3 k 22 ∴ S=3+ k 为所求函数解析式 .

证法三: S △

DE′C ∶ S △

AE′C =DE ′∶AE ′D=C ∶AB=1∶2 同理: S △

DE′C ∶ S △

DE ′B =1∶ 2,又

∵ S △

DE ′C ∶ S △

ABE ′=DC ∶AB =1∶ 4

2 2 1

∴ S

AEC 9

S

梯形 ABCD 9 2 AB CD BD 3 k

∴ S=3+ k 为所求函数解析式 .

又∵

DO DB EO AB

DO

EO

DB

AB

31 6

2.(2004 广东茂名)已知:如图,在直线坐标系中,以点 M ( 1, 0)为圆心、直

径 AC 为2 2 的圆与 y 轴交于 A 、 D 两点 .

( 1)求点 A 的坐标;

( 2)设过点 A的直线 y=x+b与x轴交于点 B.探究:直线 AB 是否⊙ M的切线?并对你的结论加以证明;

S h (3)连接 BC ,记△ ABC 的外接圆面积为 S1、⊙M 面积为 S2,若1,抛物线 1 2S24

y=ax2+bx+c经过 B、M 两点,且它的顶点到x轴的距离为h .求这条抛物线的解析式.

[解](1)解:由已知 AM =2 ,OM =1,在 Rt△AOM 中, AO=AM 2OM 21,

∴点 A 的坐标为 A (0,1)

( 2)证:∵直线 y=x+b过点 A(0,1)∴1=0+b即 b=1 ∴y=x+1

令 y=0 则 x=- 1 ∴B(—1,0),

AB =BO2

AO21212 2

在△ ABM 中, AB =2 ,AM =2 ,BM =2

AB2AM 2( 2)2( 2)24 BM 2

∴△ ABM 是直角三角形,∠ BAM = 90°

∴直线 AB 是⊙ M 的切线

( 3)解法一:由⑵得∠ BAC = 90°,AB =2 ,AC=2 2 ,

∴ BC=AB2AC2( 2)2(2 2)210

∵∠ BAC = 90° ∴△ ABC 的外接圆的直

径为

BC,

∴ S1 (B2C)2

2 而S2 (AC)2

2 ( 120)2 (222)2

S1 h S2 4 ,5

2 h,

4,

h5

设经过点 B(—1,0)、M( 1,0)的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2

y=a(+ 1)( x-1),( a≠0)即 y= ax 2- a,∴- a=±5,∴ a=±5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y= 5x2-

5 或 y=- 5x2+5

解法二:(接上)求得∴ h= 5 由已知所求抛物线经过点B(—1,0)、 M

( 1、 0),则抛物

线的对称轴是 y 轴,由题意得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0,±5)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y= a(x-0)2±5

又 B(- 1,0)、 M ( 1,0 )在抛物线上,∴ a±5=0, a =±5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5x2-5 或 y=- 5x2+5

解法三:(接上)求得∴ h= 5

因为抛物线的方程为 y=ax2+ bx + c( a≠0)

a b c 0 a=- 5 a 5

由已知得 a b c 0 解得b 0 或 b 0

4ac b 2 c 5 c 5

5

4a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5x2-5 或 y=- 5x2+5.

3.(2004 湖北荆门)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以点 P(1,-1)为圆心, 2为半径作圆,交

2

y ax bx c(a 0) 过点 A、B,且顶点 C 在⊙ P 上.

(1)求⊙ P 上劣弧AB 的长;(2)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3)在抛物线上是否存

在一点

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

[解](1)如图,连结 PB,过 P作PM⊥x 轴,垂足为 M.

在 Rt△ PMB 中, PB=2,PM=1, ∴∠ MPB = 60 °,∴∠ APB =120

x 轴于 A 、B 两点,抛物线

D,使线段 OC 与 PD

B

120

AB 的长=

180

y

A

O

P (1,-1)x

(2)在 Rt △PMB 中, PB=2,PM=1, 则 MB =MA = 3.

又 OM=1 ,∴ A (1- 3 ,0),B (1+ 3 ,0), 由抛物线及圆的对称性得知点 C 在直线 PM 上, 则 C (1,- 3).

点 A 、 B 、C 在抛物线上,则

0 a(1 3)2

b(1 3) c

0 a(1 3)2 b(1 3) c 3abc

2

抛物线解析式为 y x 2 2x 2

( 3)假设存在点 D ,使 OC 与 PD 互相平分,则四边形 OPCD 为平行四边形,且 PC ∥OD.

又 PC ∥ y 轴,∴点 D 在 y 轴上,∴ OD = 2,即 D (0,-2).

又点 D (0,- 2)在抛物线 y x 2 2x 2上,故存在点 D (0,-2), 使线段 OC 与 PD 互相平分 .

4. ( 2004 湖北襄樊)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 Rt △ABC 的直角顶点 C

(0, 3 ) 在 y 轴的正半轴上, A 、B 是 x 轴上是两点,且 OA ∶OB = 3∶1,以 OA 、OB 为直径 的圆分别交 AC 于点 E ,交 BC 于点 F.直线 EF 交 OC 于点 Q.

(1)求过 A 、B 、C 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 ( 2)请猜想:直线 EF 与两圆有怎样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 .

( 3)在△ AOC 中,设点 M 是 AC 边上的一个动点,过 M 作 MN ∥AB 交 OC 于点 N.试问:在 x 轴上是否存在点 P ,使得△ PMN 是一个以 MN 为一直角边的等腰直角

三角形?若存在,求出 P 点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 y

[解] (1)在 Rt △ ABC 中, OC ⊥AB , ∴△ AOC ≌△ COB.

∴ OC 2

=OA ·OB. ∵OA ∶OB =3∶1,C(0, 3 ),

∴ ( 3) 2

3OB OB. ∴ OB = 1.∴ OA = 3.

a1

解之得 b 2

c2

∴ A(-3,0),B(1,0).

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y ax 2

bx c.

9a 3b c 0, 则 a b c

0, 解之,得

c 3.

∴经过 A 、B 、C 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y 3

x 2 2

3x 3

33

(2) EF 与⊙ O 1、⊙ O 2都相切 . 证明:连结 O 1E 、OE 、OF. ∵∠ ECF =∠ AEO =∠ BFO = 90°, ∴四边形 EOFC 为矩形 . ∴ QE = QO. ∴∠ 1=∠ 2.

∵∠ 3=∠ 4,∠2+∠4=90°, ∴ EF 与⊙ O 1 相切 . 同理: EF 理⊙ O 2相切 .

(3) 作 MP ⊥OA 于 P ,设 MN = a,由题意可得 MP =MN =a. ∵ MN ∥ OA, ∴△ CMN ∽△ CAO.

∴ a 3 a 33

解之,得 此时,四边形 OPMN 是正方形 ∴

MN OP

3 3 3

.

2

P(

考虑到四边形 PMNO 此时为正方形,

∴点 P 在原点时仍可满足△ PNN 是以 MN 为一直角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MN AO CN CO 故 x 轴上存在点 P 使得△ PMN 是一个以

MN 为一直角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且 P(

,0) 或 P(0,0).

,0).

5.( 2004 湖北宜昌)如图,已知点

15 23 A (0 ,1)、C (4,3)、 E ( , ),P 是以 AC 为 48 对角线的矩形 ABCD 内部 (不在各边上 )的—个动点,点 D 在 y 轴,抛物线

y =ax 2

+bx+1 以 P 为顶点. (1)说明点 A 、 C 、 E 在一条条直线上; (2)能否判断抛物线 y = ax 2+bx+1 的开口方向 ?请说明理由; (3)设抛物线 y =ax 2+bx+1 与 x 轴有交点 F 、G (F 在 G 的左侧 ),△GAO 与 △FAO 的 面积差为 3,且这条抛物线与线段 AE 有两个不同的交点.这时能确定

a 、

b 的值

吗?若能,请求出 a 、b 的值;若不能,请确定 a 、b 的取值范围. (本题图形仅供分析参考

用 ) [解]

( 1)由题意,A (0 ,1)、C (4,

3)确定的解析式为: y= 将点 E 的坐标 E ( 15 , 23)代入 y= 1x+1 中,左边 = 4 8 2 右边 = 1×15 +1=

23

, 2 4 8 C 、

E 1 ∵左边 =右边,∴点 E 在直线 y= 21 x+1上,即点 A 、 在一条直线上 . ( 2)解法一: 由于动点 P 在矩形 ABCD 内部, ∴点 而点 A 与点 P 都在抛物线上,且 P 为顶点,∴这条抛物线有最高点,抛物线的开口 向下 P 的纵坐标大于点 A 的纵坐标, 解法二: ∵抛物线 y=ax 2+bx+c 的顶点 P 的纵坐标为

4a —b ,且 P 在矩形 ABCD 内 4a 22 部,∴ 1< 4a —b <3,由 1<1— b

得 4a 4a b > 0, 4a ∴ a< 0,∴抛物线的开口向下

3)连接 GA 、FA ,∵ S △

GAO — S △

FAO =3

1 GO

2 AO — 1

FO ·AO=3 ∵

OA=1 ,

2

∴抛物线解析式为: y= ax 2— 6ax +1, 其顶点 P 的坐标为( 3,1—9a ), ∵顶点 P 在矩 形 ABCD 内部,

2 ∴1<1—9a<3, ∴—

2

y=ax 2

—6ax+1

1 y= x+1

2 6a 1

2 1 ∴ x=0 或 x= 2 =6+ 1

. a 2a

当 x=0 时,即抛物线与线段 AE 交于点 A ,而这条抛物线与线段 AE 有两个不

同的交 点,则有: 0<6+ 1 ≤ 15 ,解得:— 2 ≤a<— 1

2a 4 9 12

6. (2004湖南长沙)已知两点 O (0,0)、B (0,2),⊙A 过点B 且与 x 轴分别相交于 点O 、C ,⊙A 被 y 轴分成段两圆弧,其弧长之比为 3∶1,直线 l 与⊙A 切于点 O ,

抛物线的顶点在直线 l 上运动 .

1)求⊙ A 的半径;

2)若抛物线经过 O 、C 两点,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3)过 l 上一点 P 的直线与⊙ A 交于 C 、E 两

点,且 4)若抛物线与 x 轴分别相交于 C 、F 两点,

其顶点 面积关于 m 的函数解析式 .

[解] (1)由弧长之比为 3∶1,可得∠ BAO

=90o

再由 AB =AO = r ,且 OB = 2,得 r = 2

(2)⊙ A 的切线 l 过原点,可设 l 为 y =kx 任取 l 上一点 (b ,kb ),由 l 与 y 轴夹角为 45o 可得: b =- kb 或 b = kb ,得 k =- 1 或 k = 1, ∴直线 l 的解析式为 y =- x 或 y = x 又由 r = 2,易得 C (2,0)或 C (- 2, 0) 由此可设抛物线解析式为 y = ax (x - 2)或 y = ax (x + 2) 再把顶点坐标代入 l 的解析式中得 a = 1 ∴抛物线为 y =x 2

- 2x 或 y =x 2

+2x

??6分 (3)当 l 的解析式为 y =-

x 时,由 P 在 l 上,可设 P (m ,- m )(m > 0) 过 P 作 PP ′⊥x 轴于 P ′,∴ OP ′=|m|,PP ′=|-m|,∴ OP =2m 2,

由方程组 21 得: ax 2—( 6a+ ) x=0 综合得:— 21 < a <—

9 12 ∵ b= — 6a ,∴ 1

PC = CE ,求点 E 的坐标;

P 的横坐标为 m ,求△ PEC 的

y

x

又由切割线定理可得: OP 2= PC ·PE,且 PC = CE ,得 PC =PE =m = PP ′7分 ∴C 与 P ′为同一点,即 PE ⊥x 轴于 C ,∴ m =- 2, E (-2, 2) ?8分 同理,当 l 的解析式为 y =x 时, m =- 2, E (- 2, 2)

(4)若 C (2,0),此时 l 为 y =-x ,∵P 与点 O 、点 C 不重合,∴ m ≠0且 m ≠2, 当 m<0 时, FC = 2(2 - m ) ,高为 |y p |即为- m , ∴S= 2(2 m )( m ) m

2 2m

2

同理当 0

+2m ;当 m>2时,S =m 2

-2m ;

m 2 2m(m 0或 m 2) 2

m 2 2m(0 m 2)

7(. 2006 江苏连云港) 如图,直线 y kx 4与函数 y (x 0,m 0) 的图像交

于 A 、 x

B 两点,且与 x 、 y 轴分别交于

C 、

D 两点.

( 1 )若 COD 的面积是 AOB 的面积的 2 倍,求 k 与 m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 2)在( 1)的条件下, 是否存在 k 和 m ,使得以 AB 为直径的圆经过点 P (2,0).若 存在,求出 k 和 m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1) 设 A(x 1,y 1),B(x 2,y 2)(其中 x 1 x 2,y 1 y 2),

由S

COD 2S AOB ,得 S COD 2(S AOD S BOD )

·OC ·OD

2( ·OD ·y 1 ·OD ·y 2), OC 2(y 1 y 2)

2 2 2

又若 C (-2, 0),

此时 l 为 y = x ,同理可得; 2

S = m 2

2m(m 2或m 0)

2 m 2

2m( 2 m 0)

C

又OC 4,∴ (y1 y2)28,即(y1 y2)24y1 y2 8,O

由 y m

可得 x m

,代入 y kx 4可得 y 2

4y km 0 xy ∴ y 1 y 2 4 , y 1 y 2 km ,

2

∴ 16 4km 8 ,即 k

m

又方程①的判别式 16 4km 8 0 ,

2 ∴所求的函数关系式为 k 2

(m 0) .

m

( 2)假设存在 k , m ,使得以 AB 为直径的圆经过点 P(2,0) . 则 AP BP ,过 A 、 B 分别作 x 轴的

垂线,垂足分别为 M 、 ∵ MAP 与 BPN 都与 APM 互余,∴ MAP

即 m 2 2m(y 1 y 2) 4y 1y 2 (y 1y 2 )2 0 ②

2

8. (2004 江苏镇江)已知抛物线 y mx (m 5)x 5(m 0) 与 x 轴交于两点

A( x 1 ,0) 、 B(x 2,0) (x 1 x 2) ,与 y 轴交于点 C ,且 AB=6.

( 1)求抛物线和直线 BC 的解析式 .

( 2)在给定的直角坐标系中,画抛物线和直线 BC. (3) 若 P 过 A 、B 、C 三点,求 P 的半径 . (4) 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 M ,过点

M 作MN x 轴于点 N ,使 MBN 被直线 BC

分成面积比为 1 3 的两部分?若存在,请求出点 M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

理由.

m 5 5

[解](1)由题意得: x 1 x 2

,x 1 x 2 ,x 2 x 1 6.

BPN .

∴Rt MAP ∽ Rt NPB , AM MP

PN NB

y 1 x 2 2

2 x 1 y 2 ∴ (x 1 2)(x 2 2) y 1y 2 0, ∴ ( 2)( 2) y 1 y 2 0 , y 1 y 2

由( 1)知 y 1 y 2 4 , y 1 2

∴ m 2或 6,又 k

m

y 2 2 ,代入②得 m 2

8m 12 0 ,

m 2

或 k1

m6 k 1

∴存在 k ,m ,使得以 AB 为直径的圆经过点 m2 P(2,0) ,且

k1

m6

mm

2 m 5 20

(x1 x2)24x1x2 36, 36,

mm

5

解得

m 1 1,m 2 .

1 2

7

经检验 m=1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y x 2 4x 5. 或:由 mx 2 ( m 5)x 5 0得, x 1或

5 x m m> 0,

5

1 6, m 1. m

2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y x 2 4x 5.

2

x 4x 5 0 得 x 1 5,x 2 1.

∴ A(- 5, 0), B (1,0),C (0,- 5) 设直线 BC 的解析式为 y kx

b,

∴直线 BC 的解析式为 y 5x 5.

(2) 图象略 .

( 3)法一:在 RtD AOC 中, OA OC 5, OAC 45 . BPC 90 . 又 BC OB 2 OC 2 26,

由题意, 圆心 P 在 AB 的中垂线上, 即在抛物线 y x 2 4x 5 的对称轴直线

x 2 上,设 P (- 2,- h )( h> 0),

连结 PB 、PC ,则 PB 2 (1 2)2 h 2 ,PC 2 (5 h )2 22, 由 PB 2

PC 2

,即 (1 2)2

h 2

(5 h)2

22

,解得 h=2.

b 5,

k b 0.

b 5, k 5.

∴ P 的半径 法二: PB 26 2

P( 2, 2), P 的半径 PB (1 2)2

22

13.

法三:

延长 CP 交 P 于点 F.

CF 为 P 的直径, CAF COB 90 . 又 ABC AFC, DACF ~ DOCB.

CF AC AC BC

又 AC 52 52 5 2, CO 5,BC 52 12

26,

P 的半径为 13.

(4) 设 MN 交直线 BC 于点 E ,点 M 的坐标为 (t,t 2 4t 5),则点 E 的坐标为

(t,5t 5).

S DMEB : S D ENB 1

:3,

则 ME : EN 1:3.

2

4

EN :MN 3:4, t 2

4t 5 (5t 5).

3 5 5 40

解得 t 1 1 (不合题意舍去), t 2 , M , .

2

3 3 9

S DMEB : S DENB 3

:1,

则 ME:EN 3:1.

EN : MN 1:4, t 2 4t 5 4(5t 5).

解得 t 3 1 (不合题意舍去), t 4 15, M 15,280 .

9. 如图,⊙ M 与 x 轴交于 A 、B 两点,其坐标分别为 A ( 3,0) 、 B (1,0) ,直径 CD ⊥x 轴于 N ,直线 CE 切⊙ M 于点 C ,直线 FG 切⊙ M 于点 F ,交 CE 于G ,已知点 G 的横坐标为 3.

BC OC

, CF

OC

存在点 M ,点 M

39

15, 280)

(1) 若抛物线 y x 2 2x m 经过 A 、B 、D 三点,求 m 的值及点 D 的坐标 . (2) 求直线 DF 的解析式 .

(3) 是否存在过点 G 的直线,使它与( 1)中抛物线的两个交点的横坐标之和等 于 4 ?若存在,请求出满足条件的直线的解析式;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

[解] (1) ∵抛物线过 A 、B 两

点,

∴ ( 3) 1 m

, m=3.

1

∴抛物线为 y x 3 2x 3. 又抛物线过点 D ,由圆的对称性知 点 D 为抛物线的顶点 .

∴ D 点坐标为 ( 1,4) . (2) 由题意知: AB=4.

∵CD ⊥ x 轴,∴ NA=NB=2. ∴ ON =1.

由相交弦定理得: NA ·NB=ND ·NC , ∴NC ×4=2 ×2. ∴NC=1. ∴ C 点坐标为 ( 1, 1) .

设直线 DF 交 CE 于 P ,连结 CF ,则∠ CFP=90 ∴∠ 2+∠3=∠ 1+∠4=90°. 5 27

3 假设存在过点 G 的直线为 y k 1x b 1,

∵ GC 、 GF 是切线, ∴GC=GF. ∴∠ 3=∠4. ∴∠ 1=∠ 2.

∴GF=GP. ∴GC=GP. 可得 CP=8.

∴P 点坐标为 (7, 1) 设直线 DF 的解析式为 y kx b

kb4 7k b 1

解得 k

5 8

27

b 8

∴直线 DF 的解析式为:y 5x 27

88

3k 1 b 1 1 ,∴ b 1 3k 1 1.

y k 1x 3k 1 1 2 2 得 x 2 (2 k 1 )x 4 3k 1 0 y x 2

2x 3 由题意得 2 k 1 4 ,∴ k 1 6.

当 k 1 6

时, 40 0 , ∴方程无实数根,方程组无实数解 ∴满足条件的直线不存在 .

12

10. ( 2004 山西)已知二次函数 y x 2 bx c 的图象经过点 A (- 3, 6),

并与

2

x 轴交于点 B (- 1,0)和点 C ,顶点为 P.

( 1)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并在下面的坐标系中画出该二次函数的图象;

2)设 D 为线段 OC 上的一点,满足∠ DPC =∠ BAC ,求点 D 的坐标; 3)在 x 轴上是否存在一点 M ,使以 M 为圆心的圆与 AC 、PC 所在的直线及 y

1)解:∵二次函数 y 1

x 2

bx c 的图象过点 A (- 3,6),B (- 1,0)

2

画出二次函数的图像

(2)解法一:易证:∠ ACB =∠ PCD = 45

解法二:过 A 作 AE ⊥x 轴,垂足为 E. 设抛物线的对称轴交 x 轴于 F.

由方程组

轴都相切?如果存在,请求出点 M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

9

3b c 6

b

1 得

12

解得

3 1

bc0 2

c

2

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1 yx

2

3 x

2

2

由解析式可求 P (1,- C (3, 0)

又已知:∠ DPC =∠ BAC

∴△ DPC ∽△ BAC DC PC

BC AC

易求 AC 6 2, PC 2 2, BC 4 ∴ DC 4

3

∴ OD 3 4

D 53

,0

PE EB PF FD 易求:AE =6,EB =2, PF=2

亦可证△ AEB ∽△ PFD 、

2 2 5 5

∴FD ∴ OD 1 ∴ D ,0

3 3 3 3

( 3 )存在 .

(1°)过 M 作 MH⊥AC,MG⊥PC垂足分别为 H、G,设 AC 交 y轴于 S,CP 的延长线交 y 轴于 T

∵△SCT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M 是△SCT 的内切圆圆心,∴MG=MH =OM

又∵ MC 2OM 且 OM +MC =OC

∴ 2OM OM 3,得 OM 3 2 3

∴ M 3 2 3,0

(2°)在 x 轴的负半轴上,存在一点 M ′

同理OM′+OC=M′C,OM OC 2OM 得OM 3 2 3 ∴ M ′ 3 2 3,0

即在 x 轴上存在满足条件的两个点 .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