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师德与业务能力、教育教学效果的关系

教师的师德与业务能力、教育教学效果的关系
教师的师德与业务能力、教育教学效果的关系

教师的师德与业务能力、教育教学效果的关系

自古以来,教师就是人们心目中最神圣的人。这不仅仅是因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更重要的是因为“师者,人之模范也”。

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就明确指出:“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因此,建设一支师德高尚,教书育人、爱岗敬业、业务精湛、为人师表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既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建设的需要,更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新的形势的需要。作为一名教师要想使自己能与时俱进,就必须注重塑造自身形象。

育人者,先育德。为师者,须以“德”为本。我们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双项重任。在教育过程中,“教书育人”是师德的核心和灵魂,落实在我们教师身上,就是“德”的具体体现。如果我们想把时光年华,留在“三尺讲台”,就必须具有高尚的师德。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成为学生道路上的指路人,并不在于他时时刻刻都在讲大道理,而在于能对学生做出表率,在于他高尚的道德情操。”我们教师只有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向学生正确的传授文化知识和做人之道,才能在物欲横流、拜金主义蔓延面前安贫乐道,洁身自好,甘于奉献,功利上超脱,事业上进取,无悔于自己的人生。

我们所从事的职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教书育人”,是我们的天职。所以,我们要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加强责任感和事业心,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热爱学生,不遗余力的勤奋工作,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人才,完成人民的重托。这样,学生才会崇拜你,社会才会回报你,历史才会记住你。

我们教师是学生灵魂的塑造者,不仅要善于言传,更要注意身教。在学业上,我们是学生的导师;在生活上,我们是学生的表率。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外国有位哲学家曾这样说过:“教师越能更多的回想学生模仿他,就像模仿伟人一样,则他对儿童的影响就越强烈,他的每一种表扬就越能使儿童感觉快乐,他的每一种责备就越深入到儿童的意识中去,因而一切教育工作也更将发生无与伦比的良好作用。

我们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古人云:“记问之学不足为师。”“经师易求,人师难得。”这要求我们在教育过程中,不但要注重“教书”,更要注意“育人”。如果我们在“育人”上稍有不慎和失控,那就会给家庭、社会带来不可估量的危害。所以,我们要时时处处身体力行,做好榜样。我国的大教育家孔子说:“不能正其身,以正人何?”他还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严于律己,为人师表”的重要意义由此可见。

我们教师从事的是一种培养人,教育人的事业,这一事业对社会文明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既然无悔地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那就要脚踏实地埋头工作。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教书育人这一职业,喜欢自己的工作。做到:工作上勤勉有加,尽心尽力,乐此不疲:业务上刻苦钻研,孜孜不倦,永不停步;事业上“以苦为乐,以苦为趣,达到物我两忘,醉迷其中的‘孔颜之乐’之境地”;情感上不为金钱所诱惑,不为功利所驱使。在我五年的工作中,先教数学,然后教化学,第一年由于工作的需要我教5、6两班的数学,无论是在校级还是区级的考试中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当年我被评为大兴区优秀团员,第二年教两个班的化学。在中考过程中取得大兴区第十名;第三年突如其来的“非典”,化学没有中考,为了保证正常上课秩序,我转战到门房,给学生测体温;第四年当(1)班班主任,教三个班的化学,在中考过程中我取得大兴区第十名的好成绩,通过自己的努力领导的帮助,我连继四年被评为优秀教师;第五年当(2)班班主任教四个班的化学,当年我撰写的教研论文获得大兴区教育论谈三等奖,被评为大兴区优秀共产党员。一句话,就是要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去,实现自己的价值,完善自己的人生。

人们教师,是学生智慧的开启者,是学生通向知识海洋的桥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我们教师不但需要有广博的专业知识,而且需要及时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

学方法,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和教育科研。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兴科学不断崛起,边缘科学方兴未艾,文理学科互相渗透,加之现代科学知识如烟海,科学文化日新月异。我们教师若单凭现有的知识和经验来教学,那是远远不够的。古人云:“学不可已矣。”古人尚且知道学习不能停止,停止就会落后的道理,难道我们这些身处高科技迅速发展时代的为师者,还不如古人?我们要想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就得不断进行“知识充电。”我积极参加进校组织的教研活动,在校内积极参加听课、评课活动。作为校级骨干教师,给年轻教师做好示范课,认真写好教研论文。2005年考入首师大化学系,进一步对专业知识进行学习。

我认为,我们教师既要精通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又要博览群书。众采百家,不断开拓知识领域,善于用先进的知识、科学的教学方法丰富自己;既要对本学科知识进行全面系统的掌握,打好功底,又要对本学科发展善和最新成果有所了解,充实和更新业务知识,把本学科最新的知识动态吸收进来,夯实学科的“知识根基”。这样,我们教师才能达到专业水平高,功底厚,根基牢,对教材熟悉在胸,运用教学方法得心应手,讲解洒脱自如。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当今教学的迫切要求,才能满足学生渴求知识、追求真下理的欲望,才能充分发挥“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作用。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佩服你,在他们心中树立起威信,赢得他们的信赖。

总之,我们为人师表者,思想上要诚实正直,廉洁从教,弘扬正气;职业上要克尽职守,“学可为师,行可为范”;工作上要乐教勤业,严谨治学,积极进取;生活上要克勤克俭,拒腐防蚀,安于清贫;行为上要言谈有度,举止有方,从善如流。“以自己的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以自己的学术造诣和优秀品格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热爱”。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