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申报指南【模板】

2019年度本科教学质量

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申报指南

**学院教务处

二〇一九年一月

目录

**学院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 (3)

**学院创新创业教育深化改革试点专业 (13)

**学院本科课程体系国际化试点专业 (25)

**学院教学团队 (41)

**学院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55)

**学院本科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 (68)

**学院“金课”工程 (87)

**学院特色教材 (100)

**学院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精品项目 (111)

**学院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

一、项目类别及范围

1.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项目分为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由学校评审确定。

2.重点项目优先支持参加过省本科专业综合评价,且评价成绩位于前列的相关专业;或已获批立项的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省级向应用型转变示范专业、省级创新创业改革试点专业、省级国际化本科课程体系试点专业。

3.一般项目优先支持社会需求旺盛,发展前景良好,优势突出,特色鲜明,对行业、区域发展支撑有力,发展后劲持续增强的相关专业。

二、建设目标

1.重点项目通过建设,专业综合评价成绩可位于全省前10%,综合实力可达到全省及全国领先水平,冲击省级、国家级一流专业。

2.一般项目通过建设,专业综合评价成绩可位于全省前20%,综合实力可达到区域领先水平,培育冲击省级一流专业。

三、建设内容

1.专业定位准确,人才培养目标明确,人才培养规格符合行业需求,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2.继续深化“一二三四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突出“互联网+外语+外贸”特色。

3.深化德育、智育、美育、体育、劳育教学改革,形成具有引领示范性的特色人才培养方案。

4.打造“金课”,淘汰“水课”,提高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与挑战度,建设一流课程。

5.提高教材编写和使用质量,加强教材研究,创新教材呈现方式和话语体系,打造一流教材。

6.推进一流课程、一流教材等教学资源推广使用,加快智慧实验室、研讨型教室、学习平台等教学资源建设,促进一流教学资源开放共享。

7.建立老中青搭配合理、教学改革成效显著、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起示范作用教学团队,建立有效的团队合作机制,强化团队合力、创新力、可持续力。

8.继续深化全方位、全过程、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加强实践育人平台建设。

9.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

10.强化科教协同育人,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提高服务社会能力。

11.深化国际合作育人,实现专业教育与国际接轨,探索实施国际专业认证。

12.建立符合人才培养特点的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过程监控、督导及持续改进机制。

四、建设经费和建设周期

1.重点项目建设经费为10万元,建设周期为3年。

2.一般项目建设经费为6万元,建设周期为3年。

五、申报材料

填写《**学院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申报书》(附件)。

附件:

**学院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建设项目

申报书

专业名称:

专业代码:

所在部门(盖章):

专业带头人:

联系电话(手机):

**学院教务处制

一、专业基本情况表(一)专业基本情况

(二)专业带头人基本情况

(三)师资队伍基本情况

二、建设基础

三、建设内容

六、经费预算

总经费的20%,管理费为总经费的10%。

七、审核意见

**学院创新创业教育深化改革试点专业

一、建设目标

通过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深化改革试点专业,推进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资源建设、管理模式等专业建设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创新创业教育密切结合,使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建成一批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全方位融合全过程覆盖的专业点,着力增强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二、建设内容

1.培养目标

要体现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具体要求,要对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毕业生能力要求进行细化。

2.培养方案

要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使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进入第一课堂。要保证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不间断,每年均需有一定数量的创新创业学分要求,要设置专门的创新创业基础类课程和实践类教学环节,并在专业教学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和内容。

3.课程体系

要以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与创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促进专业教育及时反映本学科专业领域的前沿知识,及时反映本学科专业与相关交叉学科专业的综合信息,及时反映本学科专业相关行业、产业的发展方向。优化“意识启蒙类-专业结合类-创业管理类-创业实践类”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全面打造依次递进、有机衔接、科学合理的课程群,进一步完善意识

启蒙类创新创业课程群,重点建设专业结合类创新创业课程群,针对有创业意向的学生丰富创业管理类创新创业课程群,针对已经创业的学生重点开设创业实践类创新创业课程群。

4.教育资源

要加大教材资源、课程资源、实践资源、平台基地等资源建设的力度。通过跨专业联合、跨校联合、校企联合、社校联合等多种渠道,瞄准专业发展前沿,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借鉴国内外创新创业课程建设成果,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编写反映专业特色、融合创新创业思想、突出创新创业实战训练的优秀教材。充分利用专业实验室和实习实践基地资源,建设专业与创新创业深度融合的优质实践资源。要建设创新创业教育专用的实践平台或基地,保证全体学生均能结合专业知识和技能开展多样化、个性化的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并为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搭建互相交流、互相借鉴、互通有无的交流平台。

5.师资队伍

建立能讲课、能咨询、能实践的“三师型”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即理论型教师、实践型教师和综合型教师队伍。理论型教师队伍由校内指导教师组成,负责日常理论教学;实践型教师队伍由校外专家导师组成,负责项目实操指导;综合型教师队伍由双师双能型专业教师组成,完成从理论到实践全方位辅导。要激发专业教师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热情,鼓励专业教师在教学中不断融入学科前沿、专业动态、产业动向、创新创业案例等方面的内容,引导教师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研究,注重因材施教,激励学生做中学、思中学。

三、建设经费和建设周期

创新创业教育深化改革试点专业建设经费为4万元,建设周期为3年。

四、申报要求

1.必须是我校正在开设的、经教育部正式备案或批准的本科专业;

2.具有较强的师资力量,有调动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改革的政策和措施,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基础较好,氛围浓郁,社会影响较大;

3.改革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方案科学可行,管理有保障,成效可测量,具有创新性和先进性。

五、申报材料

填写《**学院创新创业教育深化改革试点专业申报书》(附件)。

附件:

**学院创新创业教育深化改革试点专业

申报书

专业名称:

专业代码:

所在部门(盖章):

专业建设负责人:

联系电话(手机):

填写日期:

**学院教务处制

一、基本情况简表

(一)专业基本情况

(二)负责人基本情况

(三)主要参与人员

二、专业改革详细情况

(二)改革目标

(三)预期成果

(四)改革内容

(五)保障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