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素 同位素 课时练习(教师版)

核素 同位素 课时练习(教师版)
核素 同位素 课时练习(教师版)

第1节第3课时《核素同位素》课时练习(教师版)1.简单原子的原子结构可用下图形象地表示:

其中“”表示质子或电子,“”表示中子,则下列有关①②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③互为同素异形体

B.①②③互为同位素

C.①②③是三种化学性质不同的粒子

D.①②③具有相同的质量数

解析由题图可知三个原子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所以应为同位素,同位素的化学性质相同。

答案 B

2. [ 2020·广西南宁“4+N” 联合体联考]136C-NMR(核磁共振)可以用于含碳化合物的结构分析,有关136C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中子数为6

B. 电子数为13

C. 质子数为6

D. 质量数为6

【答案】C

【解析】

【分析】元素符号的左下角表示质子数,左上角表示质量数,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原子中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详解】A、136C中质子数为6,质量数为13,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13-6=7,故A错误。

B. 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电子数=6,故B错误;

C. 元素符号的左下角表示质子数,136C质子数为6,故C正确;

D. 元素符号左上角表示质量数,136C质量数为13,故D错误。

3.下表中对“2”的含义解释正确的一组是( )

[答案

4.某元素的一个原子形成的离子可表示为b a X 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 a X n-含有的中子数为a+b

B.b a X n-含有的电子数为a-n

C.X原子的质量数为a+b+n

D.X原子的质量约为b

6.02×1023

g

D [中子数等于质量数减去质子数,为b-a,A选项错误;该离子含有的电子数为a+

n,B选项错误;原子变成离子时,质量数与核外电子数无关,所以X原子的质量数为b,C 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

5.13C-NMR(核磁共振)、15N-NMR可用于测定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空间结构。下面有关13C、15N叙述正确的是 ( )

A.13C与15N有相同的中子数

B.13C与C60互为同素异形体

C.15N与14N互为同位素

D.15N的核外电子数与中子数相同

C [A项,13C与15N的中子数分别是13-6=7、15-7=8,中子数不相同,错误;B项,

13C是一种核素,不是单质,与C

60

不能互为同素异形体,错误;C项,15N与14N的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二者互为同位素,正确;D项,15N的核外电子数与中子数分别是7和8,不相同,错误。]

6.1919年,科学家第一次实现了人类多年的梦想——人工转变元素。这个核反应如下:

14

7

N+42He→178O+11H。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78O原子核内有9个质子

B.11H原子核内有1个中子

C.O2和O3互为同位素

D.通常情况下,He和N2化学性质都很稳定

D [178O原子核内质子数是8,A错误;11H原子核内中子数是1-1=0,B错误;O2和

O3互为同素异形体,C错误;通常情况下,He和N2化学性质都很稳定,D正确。] 7.氯的原子序数为17,37Cl和35Cl是氯的两种核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35Cl 原子所含质子数为18

B .1

18 mol 的H 35Cl 分子所含中子数约为6.02×1023 C .3.5 g 的35Cl 2气体的体积为2.24 L D .35Cl 2气体的摩尔质量为71 g·mol -1

B [35Cl 原子所含质子数为17,A 错误;1 mol H 35Cl 分子中所含中子数为18 mol ,故1

18

mol 的H 35Cl 分子中所含中子数为6.02×1023,B 正确;C 项中未指明状况,故C 错误;35

Cl 的质量数为35,即相对原子质量为35,则35Cl 2气体的摩尔质量为70 g·mol -1,D 错

误。]

8. [ 2020·山东威海联考]下列各组中属于同位素关系的是( )

A. K

4019与4020

Ca

B. T 2O 与H 2O

C. K

4019与K

3919 D. 金刚石与石墨

【答案】C

【解析】

【分析】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据此判断。

【详解】A 、K 和Ca 不属于同一元素,不能互为同位素,A 错误;

B 、同位素属于原子,T 2O 和H 2O 属于化合物,B 错误;

C 、二者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C 正确;

D 、金刚石与石墨属于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D 错误。

答案选C 。

9.核内中子数为N的R2+,质量数为A,则它的n g氧化物中所含质子的物质的量是( )

A.

n

A+16

(A-N+8) mol

B.

n

A+16

(A-N+10) mol

C.(A-N+Z) mol

D.n

A

(A-N+6) mol

A [化学变化中质子数、中子数均不变,故R2+的质量数为A,中子数N,则R原子的质量数也为A,中子数也为N,故R原子的质子数为A-N,二价

R2+的氧化物为RO,摩尔质量为(A+16) g·mol-1,n g RO的物质的量为n

16+A

mol。1

mol RO中含质子(A-N+8) mol,故n g RO中含质子为n

16+A

(A-N+8) mol。故B、C、D 错误,A正确。]

10.通过14C标记的C60进行跟踪研究,医学界发现了一种C60的羧酸衍生物在特定的条件下可通过断裂DNA杀死艾滋病病毒。有关C60和14C的叙述正确的是( ) A.12C60与14C60互为同位素

B.14C转变为12C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C.12C与14C的原子中含有的中子数之比为3∶4

D.金刚石与C60具有相同的物理性质

C [12C60与14C60是物质不是元素,A项错误;14C转变为12C没有形成新的化学键,所以不是化学变化,B项错误;12C与14C的原子中含有的中子数分别是6和8,故中子数之比为3∶4,C项正确;金刚石与C60的物理性质不同,D项错误。]

11.“天宫一号”的燃料是氢化锂三兄弟:LiH、LiD、LiT。其中Li的质量数为7,下

列对这三种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子数之比为1∶2∶3

B.中子数之比为1∶1∶1

C.摩尔质量之比为8∶9∶10

D.化学性质不相同

C [锂原子质子数为3,质量数为7,其中子数为4;H、D、T质子数均为1,中子数分别为0、1、2,所以LiH、LiD、LiT的质子数之比为(3+1)∶(3+1)∶(3+1)=1∶1∶1,A项错误;中子数之比为(4+0)∶(4+1)∶(4+2)=4∶5∶6,B项错误;摩尔质量之比为(7+1)∶(7+2)∶(7+3)=8∶9∶10,C项正确;物质的化学性质与其元素组成及物质结构有关,LiH、LiD、LiT的元素组成及物质结构均相同,故化学性质相同,D项错误。]

12.某元素的一种同位素X的原子质量数为A,含N个中子,它与氢原子构成31H m X分子,在a g 31H m X中所含质子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中子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电子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

[解析] n(31H m X)=

a

3m+A

mol。

n(质子)=a

3m+A

(A-N+m)mol,

n(中子)=a

3m+A

(N+2m)mol,

n(电子)=a

3m+A

(A-N+m)mol。

[答案]

a

3m+A

(A-N+m)mol

a

3m+A

(N+2m)mol

a

3m+A

(A-N+m)mol

13.用A Z X表示原子:

(1)中性原子的中子数:N=________。

(2)阳离子的中子数:A X n+共有x个电子,则N=____________________。

(3)阴离子的中子数:A X n-共有x个电子,则N=____________________。

(4)中性分子或原子团的中子数:12C16O2分子中,N=

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了A=Z+N,中性原子、阳离子、阴离子中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

[答案] (1)A-Z(2)A-x-n(3)A-x+n

(4)22

14 [ 2020·福建宁德六校联考]在①12

6

C

、②

14

7

N

、③

23

11

Na

、④

24

12

Mg

、⑤

14

6

C

、⑥

18

8

O

等核素中:(填序号)

(1)______和______互为同位素

(2)_______和_______质量数相等,但不属于同一种元素

(3)_______和_______中子数相等,但质子数不相等

【答案】(1). ① (2). ⑤ (3). ② (4). ⑤ (5). ③ (6). ④

【解析】(1)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或不同质量数)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

同位素,故①12

6

C

和⑤

14

6

C

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相同,互为同位素,故答案为:①;⑤。

(2)②14

7

N

的质子数为7,质量数为14,⑤

14

6

C

的质子数为6,质量数为14,质量数

相等,但两者的质子数不同,所以不属于同一种元素,故答案为:②;⑤。

(3)③23

11

Na

的质子数为11,质量数为23,中子数为12,④

24

12

Mg

的质子数为12,质

量数为24,中子数为12,中子数相等,但质子数不相等,故答案为:③,④。

15.(1)A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8,其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________,该元素原子的二价阴离子中,核外电子数为________,中子数是9的核素表示为________。

(2)B元素原子的一价阳离子的核外有18个电子,质量数为40,该元素原子的原子核内中子数为________。

(3)A、B形成1∶1型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核电荷数=质子数,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所带电荷数=10,中子数是9的核素,质量数是17,可表示为17 8O。

(2)B元素质子数是:18+1=19,质量数为40,该元素原子的中子数为:40-19=21。

(3)两元素形成1∶1型化合物是K2O2,其相对分子质量是:40×2+17×2=114。

答案(1)8 10 17 8O (2)21 (3)114

高中化学必修二 第一章 第一节 第3课时 核素 同位素课后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2

第3课时核素同位素 一、质量数 1.定义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________上,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都近似为____。忽略电子的质量,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相对质量取____________相加,所得的数值叫做质量数。 2.关系式 质量数(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 Z X表示的意义 它表示的是________为Z,________为A的X元素的原子。 二、元素、核素、同位素 1.概念辨析 (1)元素:具有相同____________的________原子的总称。 (2)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________和一定数目的________的________原子。 (3)同位素:________相同而________不同的同一元素的________原子,互称同位素。2.元素、核素、同位素之间的关系 (1)同种元素可以有若干不同的________,这些________之间互称________; (2)核电荷数相同的不同核素,虽然它们的________不同,但仍属________元素; (3)同位素是指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之间的相互称谓,不指具体的原子。

3.同位素的特点 (1)同位素的各种核素的化学性质基本相同,在元素周期表占据________________,物理 性质有差别。 (2)天然存在的同位素,相互间保持________________。 4.同位素的应用 考古利用____测定一些文物的年代;____和____用于制造氢弹;利用放射性同位素释放的射线________、治疗________和________等。 知识点一质量数的应用及计算 1.据报道,某些花岗岩会产生具有放射性的氡(222 86Rn),从而对人体造成伤害,该核素核 内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差为( ) A.86 B.136 C.50 D.222 2.R元素的质量数为A,R n-的核外电子数为x,则W g R n-所含中子的物质的量为( ) A.(A-x+n) mol B.(A-x-n) mol C.W A (A-x+n) mol D. W A A-x-n mol 3.硼有两种天然同位素10B和11B,硼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8,则10B与11B的质量之比为( ) A.1∶4 B.5∶22 C.10∶1 D.1∶1 知识点二核素、同位素 4.2010年以来我国严格抑制了稀土资源的开发和出口,从而引起了美国等西方国家的 不满和恐慌。下列有关稀土资源144 62Sm和150 62 Sm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144 62Sm和150 62 Sm互为同位素 B. 144 62Sm和150 62 Sm的质量数相同 C. 144 62Sm和150 62 Sm是同一种核素 D. 144 62Sm和150 62 Sm的核外电子数和中子数均为62 5.11H、21H、31H、H+、H2是( ) A.氢的5种同位素 B.5种氢元素 C.氢的5种同素异形体 D.氢元素的5种不同粒子

同位素,核素,d(ds)区元素

1.过渡元素的通性 (1).过渡元素的氧化态:大多数过渡元素有可变的氧化数.第一过渡系,随原子序数增加,氧化态升高,高氧化态趋于稳定,当d电子超过5时,3d轨道趋向稳定,低氧化态趋于稳定;第二、第三过渡系变化趋势与第一过渡系相似,但高氧化态趋于比较稳定;同一族从上到下,特征氧化态升高,高价态趋于稳定。

(2).原子半径的变化规律 同一周期内,从IIIB到VIIB族原子半径逐渐减小,这是由于原子序数增加,有效核电荷增加,金属键增强所致;VIIB族以后,原子半径又有所回升,这是由于金属键减弱占据主导地位,而有效核电荷增加影响为次所致。 同一族内,从上到下,随着原子层数的增加,第一过渡元素的原子半径小于相应第二过渡系元素的原子半径,而第三过渡系元素的原子半径与第二过渡系元素相比,差别不大。这是由于镧系收缩所致。 (3).过渡元素单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与主族相比,过渡元素晶格中,不仅ns电子参与成键,(n-1)d电子也参与成键;此外,过渡元素原子半径小,单位体积内原子个数多。故过渡元素的熔点、密度和硬度比主族元素要高。熔点最高的金属是钨(W);密度最大的金属是锇(Os);硬度最高的金属是铬(Cr)。 化学性质-金属活性:同周期,从左到右,金属活性减弱同族,从上到下,金属活性降低(4).过渡元素离子的颜色

对于某些具有颜色的含氧酸根离子,如VO43-(淡黄色)、CrO42-(黄色)、MnO4-(紫红色)等,它们的颜色被认为是电荷迁移引起的。在上述离子中的金属元素都处于最高氧化态,其形式电荷分别为V5+、Cr6+、Mn7+,它们都具有d0电子构型,有较强的夺取电子的能力,这些酸根离子吸收了一部分可见光的能量后,氧阴离子的电荷会向金属离子迁移。伴随电荷迁移,这些离子呈现出各种不同的颜色。 物质显色的若干规律(常温,太阳光):绝大多数具有d1-9电子组态的过渡元素和f1-13 电子组态的稀土元素的化合物都有颜色多数氟化物无色特例:CuF(红),BrF(红) 3、4、5、6主族,5、6周期各元素的溴化物、碘化物几乎都有颜色锌族卤化物除HgI2(红)都无色铜族除CuCl和AgCl外多数有颜色主族元素含氧酸根离子绝大多数无色过渡元素的含氧酸根离子多数有色,同族内随原子序数的增加酸根的颜色变浅或无色 VO43-淡黄CrO42-黄色MnO4-紫红色 NbO43-无色MoO42-淡黄TcO4-淡红 TaO43-无色WO42-淡黄ReO4-淡红 同种元素在同一化合物中存在不同氧化态时,这种混合价态的化合物常常呈现颜色,而且该化合物的颜色比相应的单一价态化合物的颜色深 例如:普鲁士兰KFe[Fe(CN)6] 呈现深蓝色黄血盐K4Fe(CN)6黄色赤血盐K3Fe(CN)6红色3、4、5、6主族,5、6周期各元素的氧化物大部分都有颜色;4、5、6周期各元素的硫化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3课时教案

必修2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3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周期、族等概念;了解周期、主族序数和原子结构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学有关周期表的结构的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难点:周期表的结构;周期、主族序数和原子结构的关系。 教学方法:导学探究法 教学过程: [引入]至今已经发现了100多种元素,人们根据一定的原则将其编排起来,得到了我们现在的元素周期表,而绘制出第一个元素周期表的是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 [板书]三、元素周期表 [讲解]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顺序给元素编号,得到原子序数。在发现原子的组成及结构之 后,人们发现,原子序数与元素的原子结构之间存在着如下关系: [板书]原子序数一核电荷数一质子数一核外电子数 [科学探究] 1?画出1—18号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2?认真分析、观察原子结构上有哪些相同点与不同点。 3?将上述1 —18号元素排列成合理的元素周期表,说明你编排的理由。 [板书](一)、元素周期表编排原则: 1、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友排列。 2、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列成一个横行。 3、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排列成一个纵行。 [过渡]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元素周期表的结构,请大家阅读书本第5页的内容。[板书](二)、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指导阅读]1、周期

2?族 主族(_个;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示) 族(_个纵行,副族(_个;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示) ——个族)]第 _____ 族(—个,_______ 列) J ______ 族(—个,_________ 列) 过渡元素:[讲解]周期表中还有些族还有一些特别的名称。例如: 第IA族:碱金属元素第VIIA族:卤族元素0 族:稀有气体元素 [随堂练习] 1.下列各表中的数字代表的是原子序数,表中数字所表示的元素与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相符的是 3?原子序数为x的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的第n A族,则原子序数为x+ 1的元素可能处在第 () A .川A族 B . I A族C.I B族 D .川B族 4?下列各组原子序数的表示的两种元素,能形成AB2型化合物的是() A.12 和17 B.13 和16 C.11 和17 D.6 和8 5?在下列各元素组中,除一种元素外,其余都可以按某种共性归属一类,请选出各组的例外元素,并将该组其他元素的可能归属,按所给六种类型的编号填入表内。 兀素组例外兀素其他兀素所属类型编号 S、N、Na、Mg P、Sb、Sn、As Rb、B、Te、Fe 素(5 )金属兀素(6)非金属兀素 周期(—个横 行,—个周期) 第1周期 第2周期 第3周期 第4周期 第5周期 -第6周期 第7周期, (共—种元素) (共—种元素) (共_种元素) (共—种元素) (共—种元素) (共—种元素) 目前发现______ 种元素(—个)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第一章第一节第3课时核素同位素

第3课时 核素 同位素 一、质量数 1.定义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________上,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都近似为____。忽略电子的 质量,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相对质量取____________相加,所得的数值 叫做质量数。 2.关系式 质量数(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 Z X 表示的意义 它表示的是________为Z ,________为A 的X 元素的原子。 二、元素、核素、同位素 1.概念辨析 (1)元素:具有相同____________的________原子的总称。 (2)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________和一定数目的________的________原子。 (3)同位素:________相同而________不同的同一元素的________原子,互称同位素。 2.元素、核素、同位素之间的关系 (1)同种元素可以有若干不同的________,这些________之间互称________; (2)核电荷数相同的不同核素,虽然它们的________不同,但仍属________元素; (3)同位素是指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之间的相互称谓,不指具体的原子。 3.同位素的特点 (1)同位素的各种核素的化学性质基本相同,在元素周期表占据________________,物理 性质有差别。 (2)天然存在的同位素,相互间保持________________。 4.同位素的应用 考古利用____测定一些文物的年代;____和____用于制造氢弹;利用放射性同位素释放 的射线________、治疗________和________等。 知识点一 质量数的应用及计算 1.据报道,某些花岗岩会产生具有放射性的氡(222 86Rn),从而对人体造成伤害,该核素核 内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差为( ) A .86 B .136 C .50 D .222 2.R 元素的质量数为A ,R n -的核外电子数为x ,则W g R n -所含中子的物质的量为( ) A .(A -x +n ) mol B .(A -x -n ) mol C.W A (A -x +n ) mol D.W A (A -x -n ) mol 3.硼有两种天然同位素10B 和11B ,硼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8,则10B 与11B 的质 量之比为( ) A .1∶4 B .5∶22 C .10∶1 D .1∶1 知识点二 核素、同位素 4.2010年以来我国严格抑制了稀土资源的开发和出口,从而引起了美国等西方国家的

高一化学元素周期表教案(第三课时)

★第三课时 [板书]第三节元素周期表(第三课时)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元素周期表的有关知识,知道了门捷列夫在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及元素周期表的编制过程中,做出了杰出的贡献。那么,引起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的本质原因是什么门捷列夫当时怎样认为的 [生]引起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的本质原因是原子序数的递增,而门捷列夫认为元素的性质是随着相对原子质量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 [师]不但门捷列夫是这样认为的,在他之前的纽兰兹、迈耶尔、德贝莱纳等在探索元素周期律时也是以此为标准的。与他们不同的是:门捷列夫并没有机械地完全相信当时所测定的相对原子质量数值,从而,使元素周期表的编制出现了质的飞跃。 这也说明,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在化学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正如我国著名化学家傅鹰先生所说:“没有可靠的原子量,就不可能有可靠的分子式,就不可能了解化学反应的意义,就不可能有门捷列夫的周期表。没有周期表,则现代化学的发展特别是无机化学的发展是不可想象的。” 那么,元素周期表中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怎样得出来的呢 [生]元素原子的质量与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的比值。 [师]这里的“一种碳原子”指的是哪种碳原子呢 [生]是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一种碳原子,即碳—12原子。 [师]元素周期表中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真的是这样计算出来的吗要想知道究竟,我们还须了解以下两个概念。 [板书]四、核素、同位素 [师]我们以前学过元素,即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知道同种元素原子的原子核中质子数相同。那么,它们的中子数是否相同呢 科学研究证明,同种元素原子的原子核中,中子数不一定相同。如组成氢元素的氢原子,就有以下三种: [投影展示] 三种不同的氢原子 原子符号质了数中子数氢原子名称和简称 ①1 1H 氕(H) ②2 1H 氘(D) ③3 1H 氚(T) [问]1 1H、3 1 H分别表示什么 [生]1 1H表示一个质量数为1、质子数为1的原子;3 1 H表示一个质量数为3、质子数为1的原 子。 [师]根据第一节所写内容,填写表中空白。 [请一个同学把答案填写在胶片上] 答案: 10

必修二第一章第1节第3课时核素

必修二第一章第1节第3课时 核素、同位素 ?学习目标 1?了解质量数和Z x 的含义。 2?了解核素、同位素的概念。 3 ?了解原子的构成。了解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质量数与 质子数、中子数之间 的相互关系。 ?师生互动 1 ?质量数 (1) 定义: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都近似为 1,忽略电子的质量, 将核内所有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值加起来,所得的数值叫做质量数。 质量数(A =质子数(Z )+中子数(N) (2) 原子的表示形式:元素符号为 X 的某原子,其质子数为 乙质量数为A,则该原子的表示形式 为A X 。组成原子的粒子间的关系为: 原子ZX 八中子 A - Z 个 决定核素种类 I 核外电子 Z 个 影响元素的化学性质 温馨提示:①Z x 表示一个质量数为 A 质子数为Z 的X 原子。比如 16 8 O 表示一个质量数为16,质 子数为8的氧原子。 ②原子核电荷数越大的元素,其相对原子质量不一定越大。如钴和镍其核电 荷数分别为27和28,但其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 58.93和58.69。 2. 核素 (1) 定义: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的一种原子叫做核素。 (2) 同种元素的原子核中,中子数不一定相同,如 1H 2 H(D)、3 H(T),这3种中子数不同的原子各 为氢元素的一种核素。 (3) 一种核素代表一种原子,一种元素有几种核素就有几种原子。 (4) 核素与元素的关系 核素是指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的一种原子,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 (核电荷数) 的同一类核素(原子)的总称。在现已知的110多种元素中,大多数的元素都包括两种或多种不同 的核素,少数的元素只有一种核素,如下表 知识点一 质量数、核素与同位数 质子 Z 个 决定元素种类 原子核

元素周期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元素周期表》(第二课时) 元素周期表教学设计 (40907063 丁胜根) 一、教材分析 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是化学的重要理论知识,也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而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元素周期表在初中化学中已有简单介绍,本节书的总体思路是在初中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习元素周期表,突出原子结构与元素原子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后,引导学生思考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得出元素性质主要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密切相关的结论,最后,引导学生思考原子核与元素的性质是否有关引出核素概念,了解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 在教学时可将本节教材分为三个课时,第一课时主要认识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其与原子结构的关系;第二课时主要探究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第三课时探究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小结元素性质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密切相关后,学习核素及同位素概念。 二、学情分析 在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中,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的简介以及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等知识已有所了解,从元素周期表中能够获取元素名称、符号、原子序数、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等信息,知道最外层电子数为8(第一周期为2)的结构化学性质稳定,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反应中易失去电子,非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多于4,反应中易得到电子。结合学生过往已有的知识,本节课将从实验出发,以一系列的实验事实凸显元素的原子结构(尤其是最外层电子数)与化学性质之间的密切联系,丰富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的认识,深刻理解“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的含义。 教材中对碱金属元素化学性质的探究通过实验归纳得出,这要求学生能够准确描述实验现象并进行对比归纳;对卤族元素化学性质的探究则将实验事实以表格的形式呈现,这对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能够从文字中筛选出关键内容进行对比,归纳出“递变性”规律。另外,本节课除了要让学生发现同一主族元素“递变性”外,还要从同一主族元素化学性质的“相似性”归纳出结构与性质的关系,要求学生有较为全面的思维能力,能够充分挖掘未知的潜在性规律。

核素(知识点归纳及典例解析)

第3课时 核素 [目标导航] 1.了解质量数和A Z X 的含义。2.了解核素、同位素的概念,并了解同位素的重要作用。3.了解原子的结构以及各种微粒数的关系。 一、原子的构成 质量数 1.原子的构成及表示方法 (1)构成 原子(A Z X)??? 原子核??? ?? 质子(带正电) 中子(不带电) 核外电子(带负电) (2)表示方法 例如,12 6C 表示的是C 元素中质量数为12、质子数为6、中子数为6的原子;16 8O 表示的是 O 元素中质量数为16、质子数为8、中子数为8的原子。 2.质量数 由于原子的质量集中在原子核上,把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分别取其近似整数值1,如果忽略电子的质量,将原子核内所有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的近似整数值相加,所得的数值叫做质量数,符号为A 。 质量数(A )=质子数(Z )+中子数(N )。 点拨 原子或离子中各微粒间的数目关系 (1)原子的质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 (2)阳离子所带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阴离子所带电荷数=核外电子数-质子数。 (3)质子数(Z )=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数+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4)质子数(Z )=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阴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议一议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所有原子都由质子、中子和核外电子构成() (2)原子的种类大于元素的种类() (3)某种氯原子的中子数是18,则其质量数是35,核外电子数是17() 答案(1)×(2)√(3)√ 二、核素同位素 1.核素 把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的一种原子叫做核素。如12C、13C、14C就是碳元素的三种不同核素。 2.同位素 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即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之间互称为同位素,如1H、2H、3H三种核素均是氢元素的同位素。 3.同位素的两个特征 (1)同一种元素的各种同位素的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2)在天然存在的某种元素里,不论是游离态还是化合态,同位素相互之间保持一定的比率,即各种同位素所占的原子个数百分比是相同的。 4.同位素的用途 (1)146C在考古工作中用于测定一些文物的年代。 (2)21H、31H用于制造氢弹。 (3)利用放射性同位素释放的射线育种、治疗癌症和肿瘤等。 提醒(1)同位素中“同位”指几种核素的质子数相同,在元素周期表中占据同一个位置。同位素属于同一种元素,但不是同种原子。例如:11H、21H、31H是三种不同的原子,但都是氢元素。 (2)同种元素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同位素原子,所以元素的种类数远小于原子的种类数。 议一议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表(第3课时)教案

第3课时 [板书]第三节元素周期表(第三课时)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元素周期表的有关知识,知道了门捷列夫在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及元素周期表的编制过程中,做出了杰出的贡献。那么,引起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的本质原因是什么门捷列夫当时怎样认为的 [生]引起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的本质原因是原子序数的递增,而门捷列夫认为元素的性质是随着相对原子质量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 [师]不但门捷列夫是这样认为的,在他之前的纽兰兹、迈耶尔、德贝莱纳等在探索元素周期律时也是以此为标准的。与他们不同的是:门捷列夫并没有机械地完全相信当时所测定的相对原子质量数值,从而,使元素周期表的编制出现了质的飞跃。 这也说明,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在化学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正如我国著名化学家傅鹰先生所说:“没有可靠的原子量,就不可能有可靠的分子式,就不可能了解化学反应的意义,就不可能有门捷列夫的周期表。没有周期表,则现代化学的发展特别是无机化学的发展是不可想象的。” 那么,元素周期表中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怎样得出来的呢 [生]元素原子的质量与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的比值。 [师]这里的“一种碳原子”指的是哪种碳原子呢 [生]是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一种碳原子,即碳—12原子。 [师]元素周期表中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真的是这样计算出来的吗要想知道究竟,我们还须了解以下两个概念。 [板书]四、核素、同位素 [师]我们以前学过元素,即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知道同种元素原子的原子核中质子数相同。那么,它们的中子数是否相同呢 科学研究证明,同种元素原子的原子核中,中子数不一定相同。如组成氢元素的氢原子,就有以下三种: [投影展示] 三种不同的氢原子 原子符号质了数中子数氢原子名称和简 称 ①1 H氕(H) 1 ②2 H氘(D) 1 ③3 H氚(T) 1

同位素、放射性和放射性同位素

同位素、放射性和放射性同位素 同位素和放射性同位素 同位素:如果两个原子质子数目相同,但中子数目不同,则他们仍有相同的原子序,在周期表是同一位置的元素,所以两者就叫同位素。有放射性(物质自发放射射线的性质称为放射性)的同位素称为“放射性同位素”,没有放射性的则称为“放射性同位素”,并不是所有同位素都具有放射性。由于质子数相同,所以它们的核电荷和核外电子数都是相同的(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并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因此,同位素的化学性质是相同的,但由于它们的中子数不同,这就造成了各原子质量会有所不同,涉及原子核的某些物理性质(如放射性等),也有所不同。一般来说,质子数为偶数的元素,可有较多的稳定同位素,而且通常不少于3个,而质子数为奇数的元素,一般只有一个稳定核素,其稳定同位素从不会多于两个,这是由核子的结合能所决定的。 放射性同位素是一个原子核不稳定的原子,每个原子也有很多同位素,每组同位素的原子序虽然是相同,但却有不同的原子量,如果这原子是有放射性的话,它会被称为物理放射性核种或放射性同位素。放射性同位素会进行放射性衰变,从而放射出伽玛射线,和次原子粒子。放射性同位素(radioisotope)是不稳定的,它会“变”。放射性同位

素的原子核很不稳定,会不间断地、自发地放射出射线,直至变成另一种稳定同位素,这就是所谓“核衰变”。放射性同位素在进行核衰变的时候,可放射出α射线、β射线、γ射线和电子俘获等,但是放射性同位素在进行核衰变的时候并不一定能同时放射出这几种射线。核衰变的速度不受温度、压力、电磁场等外界条件的影响,也不受元素所处状态的影响,只和时间有关。放射性同位素衰变的快慢,通常用“半衰期”来表示。放射性不能用一般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消除,只能靠放射性核素自身的衰变而减少。半衰期(half-life)即一定数量放射性同位素原子数目减少到其初始值一半时所需要的时间。以下列出各种放射性元素及其半衰期。 碘131,半衰期8天。 铯134,半衰期2年;铯137,半衰期30年。 钌103,半衰期39天;钌106,半衰期约1年。 锶90,半衰期30年。 钸239,半衰期24,100年。 铀234,半衰期24.7万年;铀235,半衰期710万年;铀238,半衰期45亿年。(铀拥有12种人工同位素(铀-226~铀-240)) 备注(备注部分为博主的理解,供参考):

第一章 第一节 核素第3课时(教师版)

第3课时 核素 一、原子的构成 1.构成原子的微粒及其性质 原子??? 原子核? ?? ?? 质子:相对质量为1,带1个单位正电荷 中子:相对质量为1,不带电核外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质量很小(忽略不计) 2.质量数 (1)概念:将原子核内所有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相加,所得的数值叫做质量数,常用A 表示。 (2)质量数为A ,质子数为Z 的X 元素原子可表示为A Z X 。 ①质量数(A )=质子数(Z )+中子数(N ) ②原子的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3)完成下列填空: ①14 6C 的质量数为14,质子数为6,中子数为8。 ②3919K 的质量数为39,中子数为20,核外电子数为19。 ③核内中子数为12,核外电子数为11的钠原子符号为2311Na 。 判断正误 (1)任何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 ) (2)原子呈电中性是因为中子不带电,质子和电子带相反电荷且电量相等( ) (3)质子数和中子数决定原子的质量( ) (4)微粒中的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一定相等( ) 答案 (1)× (2)√ (3)√ (4)× 深度思考 1.比较氧元素的两种微粒16 8O 和18 8 O 2- ,回答下列问题: (1)它们的相同点是什么? 提示 它们的质子数相同,都是8。 (2)它们的不同点有哪些? 提示 ①两者的中子数、质量数、电子数不同;②两者的电性不同;③16 8O 属于原子,18 8O 2- 属于离子。 (3)18 8O 2- 中的质子数、中子数和核外电子数分别是多少? 提示 8 10 10。 2.用A Z X 表示原子: (1)A Z X 原子的中子数N =________。 (2)A X n + 共有x 个电子,则该阳离子的中子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A X n - 共有x 个电子,则该阴离子的中子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A 2- 原子核内有x 个中子,其质量数为m ,则n g A 2- 所含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 (5)与阳离子2311X + 核外电子数相等的原子是________(填元素符号)。 答案 (1)A -Z (2)A -x -n (3)A -x +n (4)n (m -x +2)m mol (5)Ne

元素周期表第3课时-精品

元素周期表第3课时-精品 2020-12-12 【关键字】方法、质量、认识、问题、难点、有效、密切、深入、合作、掌握、了解、研究、规律、位置、稳定、基础、素质、重点、能力、方式、结构、水平、关系、分析、激发、形成、提高、新知识、中心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3课时 一、教材分析: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和应用 的科学。要研究物质的宏观性质,必须从微观粒子入手,才能寻找到原因。化学 学科涉及分子、离子、原子、质子、中子、核外电子等多种微观粒子,但最重要 的是原子。只要了解了原子的结构,才可以进一步了解分子、离子结构,进而深 入认识物质的组成和结构,了解化学变化规律。在初中,学生已初步了解了一些 化学物质的性质,因此有必要让学生进入微观世界,探索物质的奥秘。通过本节 了解原子构成、核素、同位素概念,了解质子数、中子数和质量数间的关系,为后续周期律的学习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X的含义。 1.明确质量数和A Z 2.认识核素、同位素等概念的含义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能力目标: 提高同学们辨别概念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原子结构的研究,激发学生从微观角度探索自然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明确质量数和A X的含义。 Z 难点:认识核素、同位素等概念的含义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四、学情分析: 同学们在初中已经有了关于原子结构的知识,所以这节课原子表示方法比较容易接受,但对于核素同位素的概念是新知识。 五、教学方法:学案导学 六、课前准备: 学生学习准备:导学案 教师教学准备:投影设备 七、课时安排:一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检查学案填写,总结疑惑点(主要以学生读答案展示的方式)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构成物质的微粒还有离子、分子等),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都都与原子结构密切相关,同种原子性质和质量都相同。那么原子能不能再分?原子又是如何构成的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有关原子的几个概念。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一:核素和同位素 1、原子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在原子的中心,由带正电的质子与不带电的中子构成,带负电的电子绕核作高速运动。也就是说,质子、中子和电子是构成原子的三种微粒。在原子中,原子核带正电荷,其正电荷数由所含质子数决定。 (1)原子的电性关系:核电荷数=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2)质量数:将原子核内所有的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加起来所得的数值,叫质量数。 质量数(A)= 质子数(Z)+ 中子数(N) (3)离子指的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带正电荷的粒子叫阳离子,带负电荷的粒子叫阴离

2019化学人教版必修2学案第1章 第1节 课时3 核素 同位素含解析

课时3 核素 同位素 学习目标:1.了解质量数和A Z X 的含义。2.了解核素、同位素的概念。3.了解原子的构成。了解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质量数与质子数、中子数之间的相互关系。 [自 主 预 习·探 新 知] 1.原子的构成 (1)构成 原子????? 原子核?? ? 质子(相对质量为1,带1个单位正电荷)中子(相对质量为1,不带电) 核外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 (2)原子的表示方法 即A Z X 代表一个质量数为A 、质子数为Z 的X 原子。 2 .质量数 概念— 将原子核内所有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 近似整数值相加,所得的数值叫做质量数 | 表示—用A 表示 | 两个 关系—?? ? 质量关系:质量数(A )=质子数(Z )+中子数(N ) 数量关系: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3.核素 (1)定义 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的一种原子。 (2)实验——氢的三种核素。

(1)概念 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即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称为同位素)。 (2)特点 (3)应用 ①考古中用146C测定文物的年代。 ②21H、31H用于制造氢弹。 ③放射性同位素释放的射线可用于育种、治疗恶性肿瘤等。 [基础自测] 1.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原子核中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核外电子带负电、故原子不带电() (2)所有原子均有质子、中子和电子() (3)质子数为17,中子数为18的原子为1817Cl() (4)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粒子互称同位素() (5)11H、D、T三种核素的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 【答案】(1)√(2)×(3)×(4)×(5)√ 2.下列8种化学符号:11H2、21H2、146C、63Li、2311Na、147N、73Li、2412Mg。 (1)表示核素的符号共________种。 (2)互为同位素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

高三化学知识点强化训练--元素、同位素与核素

2020届高三化学知识点强化训练--元素、同位素与核素 1.“AD钙奶”中的“钙”指的是() A. 单质 B. 元素 C. 原子 D. 分子 2.如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与其某种常见化合价的关系图,若用原子序数代 表所对应的元素,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31d和?33d属于同种核素 B. 第一电离能:d>e,电负性:dd>e D. a和b形成的化合物不可能含共价键 3.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BaSO4在医学上用作钡餐,Ba2+对人体无毒 B. 葡萄糖注射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现象,不属于胶体 C. 14C可用于文物年代的鉴定, 14C与 12C互为同素异形体 D. 煤的干馏和石油的分馏均属化学变化 4.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在18 g CD4中含有N A个碳原子 B. 某无水乙醇与足量金属钠反应生成5.6LH2,该乙醇分子中共价键总数为4N A C. 4.4g乙醛和丁酸的混合物完全燃烧,消耗氧分子的数目为0.25N A D. 100mL浓度为lmol/L的蔗糖溶液中所含分子数为0.1N A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同位素:?1H、?2H2、?3H②同素异形体:C60、金刚石、石墨③酸性氧化物:CO2、 NO、SO3④混合物:水玻璃、水银、水煤气⑤电解质:明矾、冰醋酸、石膏⑥干冰、液氯、乙醇都是非电解质. A. ②⑤ B. ②⑤⑥ C. ②④⑤⑥ D. ①②③④⑤⑥ 6.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①质子数为53,中子数为78的碘原子:?53131I ②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 ③硫离子结构示意图: ④过氧化氢的电子式:

必修二第一章第1节第3课时核素

必修二 第一章第1 节第3课时 核素、同位素 ●学习目标 1.了解质量数和A Z X 的含义。 2.了解核素、同位素的概念。 3.了解原子的构成。了解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质量数与质子数、中子数之间的相互关系。 ●师生互动 知识点一 质量数、核素与同位数 1.质量数 (1)定义: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都近似为1,忽略电子的质量,将核内所有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值加起来,所得的数值叫做质量数。 质量数(A )=质子数(Z )+中子数(N ) (2)原子的表示形式:元素符号为X 的某原子,其质子数为Z ,质量数为A ,则该原子的表示形式为A Z X 。组成原子的粒子间的关系为: 原子 A Z ?? ? 原子核??? ?? 质子Z 个 决定元素种类中子A -Z 个 决定核素种类核外电子Z 个 影响元素的化学性质 温馨提示:①A Z X 表示一个质量数为A ,质子数为Z 的X 原子。比如16 8O 表示一个质量数为16,质子数为8的氧原子。②原子核电荷数越大的元素,其相对原子质量不一定越大。如钴和镍其核电荷数分别为27和28,但其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58.93和58.69。 2.核素 (1)定义: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的一种原子叫做核素。 (2)同种元素的原子核中,中子数不一定相同,如1 1H 、2 1H(D)、3 1H(T),这3种中子数不同的原子各为氢元素的一种核素。 (3)一种核素代表一种原子,一种元素有几种核素就有几种原子。 (4)核素与元素的关系 核素是指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的一种原子,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核电荷数)的同一类核素(原子)的总称。在现已知的110多种元素中,大多数的元素都包括两种或多种不同的核素,少数的元素只有一种核素,如下表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3课时作业

必修2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 第3课时 姓名 ________ 1、 元素X 的原子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有 4个电子。这种元素位于周期表的 A.第4周期川A 族 B.第4周期四A 族 C.第3周期W B 族 D.第3周期W A 族 2、 A 、B 两元素可形成AB 型离子化合物,如果 A 、B 两种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为 、B 两元素所处的周期为 ( A. 在同一周期 B. —种在第一周期,一种在第二周期 C. 一种在第二周期,一种在第三周期 D. 一种在第三周期,一种在第四周期 3、 某元素原子的最外电子层 上只有 A.—定是 IIA 元素 C. 一定是正二价元素 4、 同主族相邻周期的A 、 ,当A 的原子序数为x 时, C.x — m D.x + n 18,两者能组成化合物X 2Y 3,已知X 的原子序数为n ,则Y 的原 () A. n + 11 B.n — 5 6、 紧接在氡下面有待发现的零族元素的原子序数可能是 A . 109 B . 118 C . 136 D . 137 7、 国际无机化学命名委员会在 1989年做出决定,把长式元素周期表原先的主副族及族号取 消,由左至右改为18列。如碱金属为第1列,稀有气体元素为第18列。按此规定,下列说法 中错误的是 ( ) A ?第9列元素中没有非金属元素 B ?第17列为卤族元素 C ?只有第2列元素原子的最外层有2个电子 D ?在整个18列元素中,第3列元素种类最多 &下列内容决定于原子结构的哪部分 (1) 质量数决定于 ________________ (2) 原子序数主要决定于 __________ (3) 元素的主要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 _________________ , 成绩 20,则 A ) 2个电子,该元素是 B. 一定是金属元素 D.可能是金属元素,也可能是非金属元素 B 两种元素所在周期分别最多可排 m 和n 种元素,且B 在A 的上周期 B 的原子序数可能为 () A.x — n B.x + m 5、X 和Y 的原子序数都小于 子序数不可能是 C.n + 3 D.n — 6

元素周期表 (第3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3课时 一、教材分析: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和应用的科学。要研究物质的宏观性质,必须从微观粒子入手,才能寻找到原因。化学学科涉及分子、离子、原子、质子、中子、核外电子等多种微观粒子,但最重要的是原子。只要了解了原子的结构,才可以进一步了解分子、离子结构,进而深入认识物质的组成和结构,了解化学变化规律。在初中,学生已初步了解了一些化学物质的性质,因此有必要让学生进入微观世界,探索物质的奥秘。通过本节了解原子构成、核素、同位素概念,了解质子数、中子数和质量数间的关系,为后续周期律的学习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明确质量数和A X的含义。 Z 2.认识核素、同位素等概念的含义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能力目标: 提高同学们辨别概念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原子结构的研究,激发学生从微观角度探索自然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明确质量数和A X的含义。 Z

难点:认识核素、同位素等概念的含义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四、学情分析: 同学们在初中已经有了关于原子结构的知识,所以这节课原子表示方法比较容易接受,但对于核素同位素的概念是新知识。 五、教学方法:学案导学 六、课前准备: 学生学习准备:导学案 教师教学准备:投影设备 七、课时安排:一课时 八、 教学过程: (一)、检查学案填写,总结疑惑点(主要以学生读答案展示的方式)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构成物质的微粒还有离子、分子等),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都都与原子结构密切相关,同种原子性质和质量都相同。那么原子能不能再分?原子又是如何构成的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有关原子的几个概念。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一:核素和同位素 1、原子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在原子的中心,由带正电的质子与不带电的中子构成,带负电的电子绕核作高速运动。也就是说,质子、中子和电子是构成原子的三种微粒。在原子中,原子核带正电荷,其正电荷数由所含质子数决定。 (1)原子的电性关系: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2)质量数:将原子核内所有的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加起来所得的数值,叫质量数。 质量数(A )= 质子数(Z )+ 中子数(N ) (3)离子指的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带正电荷的粒子叫阳离子,带负电荷的粒子叫阴离子。 当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时,该粒子是阳离子,带正电荷; 当质子数(核电核数<核外电子数时,该粒子是阴离子,带负电荷。 (4)原子组成的表示方法 ——元素符号 质量数—— X A Z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3—核素、同位素

第一章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3课时—核素、同位素) 【学习目标】 1.了解原子的结构, 理解并识记构成原子的各粒子在电性、电量和质量方面的等量关系,能分 析、会计算。 2.知道元素、核素、同位素和各种相对质量等概念,能用2种方法表示原子。 【学习重点】 1、两个等量关系及其应用——粒子数、质量数的确定、原子的表示; 2、元素、核素、同位素等概念的辨析与判断,相对原子质量的确定。 【学习难点】元素、核素、同位素等概念的辨析。 【学法指导】阅读反思、自主探究,类比分析、练习巩固,归纳总结、深化提高。 【反思回顾】原子的构成: 原子 是构成原子的三种基本粒子。 质量/kg 相对质量电性和电量/C 质子1.673×10-271.007 +1.602×10-19 中子1.675×10-271.008 0 电子9.109×10-311/1836 -1.602×10-19 ①原子是由的带正电的和构成的,原子核由 和构成。原子不显电性,质量主要取决于。 ②对原子有: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对阳离子: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对阴离子: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③原子结构示意图: 【自主探究】 一、质量数 定义。用符号表示。 计算式:质量数(A)= + 应用:用质量数表示某种原子。它表示。 [思考与交流]: 1、填写下表,总结A与相对原子质量的关系。 质量数在数值上 ... 近似等于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 2、原子形成离子后质量数有何变化?为什么?和中的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和 电子数各是多少? [练习 符号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电子数 12 12 12 20 40 18 [练习2]:X元素原子的质量数为m,核内中子数为n,则W g X+ 含有电子的物质的量(mol)是() A. (m-n)×W/m B. (m-n-1)×W/m C. (m+n)×W/m D. (m-n+1)×W/m 二、元素、核素和同位素的概念(提示: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近似等于质量数) 1、元素:具有相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总称 2、核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核素 氢元素的原子核 原子名称原子符号(A Z X) 质子数(Z) 中子数(N) 氕 氘_______或______ 氚_______或_______ 思考:核素的种类与元素的种类哪个更多? 3、同位素: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叫同位素。例如: _________________. 放射性同位素在多方面有着重要用途: 如考古时利用_______测定文物的年代,_________用于制造氢弹,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 育种、治疗癌症和肿瘤等。 说明:⑴同位素在周期表里占据同一位置。 原子 质子数 (Z) 中子数 (N) 质子数+中子数 (A) 相对原子 质量 F 10 18.998 Na 12 22.990 Al 14 26.98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