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安全隐患分析方法

桥梁安全隐患分析方法
桥梁安全隐患分析方法

桥梁施工安全风险的识别方法

LSX-DT-QLSG2标项目经理部

摘要:结构形式、施工方法及建设条件的多样性是桥梁工程区别于其他基础设施工程的重要特征,在这三个多样性的影响下,不同桥梁建设及运营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也千差万别,这使得桥梁工程风险的识别较为复杂,因此提出一个系统的识别方法对桥梁施工有着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桥梁工程;安全风险;识别方法;工程应用

Abstract: structure, construction methods and building diversity of conditions is an important feature of the bridge project is different from other infrastructure project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three diversity, different bridge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of the process uncertainties vary, which makes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risk of bridge engineering is more complicated, and therefore proposed a system identification method has great significance for bridge construction.

Keywords: bridge engineering; security risks; identification method;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1.引言

结构形式、施工方法及建设条件的多样性是桥梁工程区别于其他基础设施工程的重要特征,在这三个多样性的影响下,不同桥梁建设及运营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

性也千差万别,这使得桥梁工程风险的识别较为复杂。

桥梁工程风险识别的理论和方法还不成熟,尚处于探索研究阶段,目前常用的风险识别方法有资料法、专家调查法(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核对表法、事故树法、层次分析法等,利用这些传统的单一风险识别方法,不足以实现高效、准确地识别桥梁工程的风险。从见诸于文献的报道来看,巩春领提出采用层次分析法作为桥梁施工风险识别的主要方法[1];张杰提出利用改进的模糊层次分析方法进行风

险因素识别[2],在保证度量准确的情况下,能够快速完成风险因素识别和半定量风险评估。为了更好地进行桥梁工程风险的识别,本文开发了公路桥梁风险事故管理系统,提出了基于资料法、事故树法和安全检查表法相结合的风险识别综合法。并以内蒙古某一级公路的一座特大桥工程风险识别为例,说明了本文提出的识别方法与系统的应用及公路桥梁风险识别的过程。

2.公路桥梁安全风险识别综合法

2.1桥梁工程安全风险识别的流程

风险辨识是风险评估的起始阶段,在这个阶段里风险评估人员要广泛的收集数据和征求意见,并在此基础上详细、透彻地分析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风险类别划分,理清各风险因素及相互关系,确定评估范围。在桥梁风险评估工作中,最大的风险莫过于采用了错误的风险辨识方法,未能有效地识别所有可能的风险。风险辨识的工作进行的是否全面、深刻,将会直接影响到风险评估是否成功。

实际桥梁工程安全风险评估中风险识别的过程可分为3 个步骤:

1)风险因素普查

要进行有效的风险辨识,首先必须对桥梁工程的各方面情况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如建设条件、桥梁结构型式、设计标准与技术指标、桥梁施工方法以及结构体系性能等各方面基本信息。在此基础上,深刻剖析评估对象,分析各种可能存在的风险事故,并依据类似工程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及本工程的实际特点,普查风险因素存在的方式和部位,以确定该风险因素是否存在于评估对象中,完成普查。

2)风险因素筛选

风险因素筛选的目的是要将工程中存在但与本工程关系不大,或者说在本工程中导致风险事故发生的概率极小且该风险造成的损失又很轻微的因素及时排除在进一步的分析之外,以便专注于最重要的风险因素。采用合适的风险辨识方法,将那些可能给项目带来危害的风险因素识别出来。目前常用的风险辨识方法有资料法、专家调查法、事故树法、层次分析法等,本文提出了综合资料法、事故树法和安全检查表法进行桥梁工程风险辨识的风险辨识综合法。

3)建立风险因素清单

这是风险辨识的最后一个步骤,将识别出来的风险因素汇总,建立风险因素清单,为下一步评估做准备,逻辑清晰、简明扼要的风险因素清单,能够让风险承担者清楚地了解桥梁可能面临哪些风险。

2.2 基于公路桥梁风险事故管理系统的风险识别综合法

本文提出的风险识别综合法基于公路桥梁风险事故管理系统收集的风险事故信息,并综合运用资料法、事故树法和安全检查表法来进行桥梁工程安全风险的识别。

2.2.1 公路桥梁风险事故管理系统

对实际发生的桥梁事故特性进行统计分析及对典型事故进行剖析,是科学地、客观地进行桥梁工程风险评估的有效途径之一,是桥梁风险评估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也是桥梁风险评估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国内外对桥梁事故统计研究相对较少,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JST)面向社会公开了分析事故与故障等实际案例的“失败案例数据库”,该数据库共收集了48 例桥梁事故;2002 年戴彤宇建立了我国的船撞桥事故数据库,并开发了该数据库管理软件[3];2006 年阮欣、陈艾荣等通过文献、专著、报刊、情报资料等渠道收集了国内外500 起桥梁事故资料,建立起国内首个桥梁事故数据库,并对这些数据进行了初步的统计分析[4]。但总体来说,这些数据库在一定程度上还不具备系统性、开放性、完善性,尚不能有效支撑公路桥梁风险评估理论的发展,为更好地促进风险评估的研究和应用的进步,本文开发了公路桥梁风险事故管理系统。

该系统是基于VB+ACCESS 平台的数据库系统,能够录入、检索及汇总桥梁风险事故信息,事故信息包括事故的名称、事故发生的具体日期、国家地区、事故原因、事故发生时桥梁所处生命周期的阶段、事故的详细介绍等。按不同查询条件,可以将结果以图表形式直观地显示出来,如有需要,还能够将需要的信息导出或生成报表打印。目前系统收集的事故共256 起,其中梁桥事故信息184 起,拱桥事故53 起,斜拉桥事故11 起,悬索桥事故8 起。系统将为资料法提供需要的风险事故信息。

2.2.2 资料法

资料法是指通过收集工程有关的各种文字和图表资料来识别目标工程风险的方法,适用于工程尚处于设计阶段或刚刚开工就进行风险评估的工程项目[5]。资料包括过去建设过程中的档案、记录、水文、地质、工程总结、工程验收资料、工程质量与安全事故信息,以及工程变更和施工索赔资料等。但是资料法本身具有一定

的局限性,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影响着风险分析的结论,因而资料法一般作为辅助的风险识别方法,配合其他方法进行风险识别。

2.2.3 事故树法

事故树分析法最早由美国贝尔实验室于20 世纪60 年代在从事空间项目研究时提出的。事故树既能找到引起事故的直接原因,又能揭示事故发生的潜在原因,并能概括导致事故发生的各种风险因素。事故树分析是根据系统可能发生的事故或已经发生的事故所提供的信息,去寻找事故发生的原因。该方法在此后的运用过程中不断完善。事故树分析法主要是以树状图的形式表示所有可能引起主要时间发生的次要事件,揭示风险因素的聚集过程和个别风险事件组合可能形成的潜在风险事件[6]。在构造分析树时,被分析的风险事件在树的顶端,树的分枝是是考虑到的所有可能的风险因素,事故树是由各种事件符号和逻辑门组成的。事件符号是树的节点,逻辑门是表示相关节点之间逻辑连接关系的判别符合,逻辑门的输入连线是树的边,几种最常用的符号见[7]。

2.2.4 安全检查表法

安全检查表法是根据系统工程的分析思想,在对系统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找出所有可能存在的会导致事故的风险因素,然后以提问的方式将这些风险因素列在表格中,要求回答“是”或“否”[8]。安全检查表简明易懂,容易掌握,能很快从事故树概括的导致事故发生的各种风险因素中选出符合工程情况的风险因素。

2.3 风险识别综合法的流程

首先,利用事故管理系统收集和整理的桥梁风险事故和桥梁工程其他相关资料,运用资料法判断或推测桥梁工程可能会发生风险事故的风险因素,建立初步风险因素清单;然后运用事故树,搜索风险因素清单中引起风险事故的风险因素,作为检查表的基本检查项目,针对风险因素,结合实际工程情况,填写安全检查表,列出风险清单。基于公路桥梁风险事故管理系统的风险识别综合法的流程所示。

3 工程应用

以内蒙古某一级公路初步设计阶段的一座特大桥[9]工程运营期安全风险识别为例,来说明本文提出的识别方法和公路桥梁风险事故系统的应用及风险识别的过程。

3.1 工程概况

桥址区地形为高原地区丘陵地形,属于黄河流域,该桥跨越U 型冲沟为季节性河流,其主河沟6.5km,流域平均宽度3.0km。桥址上游478m 处建有坝高38m、坝长250m 的土坝式水库,设计洪水频率按1/100 降水发生溃坝考虑。桥址处中温带大陆气候,特点是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炎热而短暂,春秋气温变化剧烈。计算行车速度为100km/h,设计荷载为公路-I 级。大桥所在一级公路为当地主要交通大动脉,承担着当地煤炭、矿产及其他资源和产品外运的重任,超载问题会比较严重。

根据桥位处 U 型冲沟地形特点及地质条件,桥梁上部为(95+168+95)m 三跨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连续刚构桥,桥梁全长为366m,桥宽33.5m,由上、下行分离的两个单箱单室箱形截面组成。下部结构采用双薄壁墩、肋台、桩基础,最大墩高44.709m。桥跨布置如所示。

3.2 基于综合法的运营期安全风险识别

3.2.1 资料法建立初步风险因素清单

资料法有利于总结和归纳风险因素,提供桥梁各个生命阶段的可能发生的风险事故。根据桥梁工程概况,利用本文开发的公路桥梁风险事故管理系统,检索系统收集的有关桥梁运营阶段的事故资料。

桥梁所跨冲沟没有通航条件,故不存在船撞事故的风险。经过分析,该桥在运营阶段可能会发生的风险事故主要有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梁桥开裂下挠事故、溃坝洪水冲垮桥梁事故、车辆与护栏碰撞事故、超载造成桥梁破坏甚至倒塌事故和地震导致桥梁破坏事故等,建立典型风险事故及对应的初步风险因素清单列表。

3.2.2 建立事故树模型

通过资料法建立的初步风险因素清单,将该桥在运营期间可能发生的五类事故作为事故树的五个顶事件,将各顶事件层层分解至基本事件,建立事故树模型所示。

3.2.3 编制安全检查表

将事故树模型中的基本事件作为检查表的基本检查项目,风险评估人员结合实际工程情况,判断基本检查项目是否是该桥风险因素,填写安全检查表,检查结果为“是”即确定为本桥的风险因素。

最后将确定的风险因素建立清单,因篇幅有限,风险因素清单不在文中列出。实例分析表明,本文提出的资料法、事故树法和安全检查表法的风险识别综合法具有逻辑性强(能实现高效、准确、全面的风险识别)、灵活性高(适用于桥梁工程各种风险的识别)、简明易懂、使用方便等优点。

4 结束语

风险识别工作需要有跨学科的综合知识,并需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际工作经验,同时也需要对风险问题有较深入的认识。本文开发的风险事故管理系统为提出的风险识别综合法提供了基础性资料,风险识别综合法将系统统计的客观风险事故与主观的风险评估人员意见相结合,使得桥梁工程的风险识别工作更为全面、深刻。随着风险事故管理系统的进一步完善和风险评估人员经验的不断积累,风险识别的效率和准确度也将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巩春领.大跨度斜拉桥施工风险分析与对策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2006.

[2] 张杰.大跨度桥梁施工期风险分析方法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2007.

[3] 戴彤宇. 船撞桥及其风险分析[D]. 辽宁:哈尔滨工程大学,2002.

[4] 阮欣,陈艾荣,石雪飞.桥梁工程风险评估[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

[5] 陈伟坷,黄艳敏. 工程风险与工程保险[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

[6] Keary H.LeBeau,Sara J.Wadia-Fascetti. Fault Tree Analysis of Schoharie Creek Bridge Collapse [J]. Journalof Performance of Constructed Facilities, 2007, 21(4):320~326.

[7] 杨宇杰. 事故树和贝叶斯网络用于溃坝风险分析的研究[D]. 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8.

[8] 刘明礼,李明,周大为.安全评价中安全检查表的编制[J].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003,32(05):324~326.

[9] 赵君黎,冯苠,张杰等. 沿黄一级公路大路至树林召段南沟大桥初步设计阶段安全风险评估报告[R]. 北京: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2009.

桥梁工程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宁乡县益娄高速心田铺互通至流沙河连接线 工程 K8+198楚江桥 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编制单位:河南恒通公路桥梁建设有限公司宁乡县益娄高速心 田铺互通至流沙河连接线工程第四标段项目部编制日期: 2016年4月

目录 一、编制依据 (3) 二、桥梁工程概况 (3) 2.1工程概况 (3) 2.2主要设计标准 (3) 2.3地形地貌 (4) 2.4工地地质特征 (4) 2.5气候条件 (4) 三、评估过程和评估方法 (4) 四、安全评估内容 (4) 4.1总体风险评估 (4) 4.2专项风险评估 (7) 4.2.1施工作业分解 (7) 4.2.2风险源检查 (7) 4.2.3风险源辨识 (11) 4.2.4一般风险源风险评估 (12) 4.2.5重大风险源风险评估 (13) 4.3安全风险控制措施 (15) 五、风险评估结论 (19)

概述 此次安全风险评估由“宁乡县益娄高速田心铺互通至流沙河连接线工程第四标段项目部”组织,并负责收集、整理、提供资料,对“K8+198楚江桥”工程的总体风险评估和专项风险评估。采用风险指标体系法定量评估,确定“K8+198楚江桥”总体风险等级为III (高风险);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各分项工程、大型施工设施等重大风险源进行评估,确定了专项风险等级,制定了施工控制措施。采用定性估测法,对一般风险源进行了评估,分析了危害因素、事故类型。并依据交通运输部下发的《公路水运工程施工安全标准化指南》进行编辑,特制定了本项目桥梁工程的防控措施。

桥梁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一、编制依据 (1)宁乡县益娄高速田心铺互通至流沙河连接线工程第四标段施工招标文件; (2)宁乡县益娄高速田心铺互通至流沙河连接线工程第四标段施工合同协议书; (3)宁乡县益娄高速田心铺互通至流沙河连接线工程第四标段施工图设计; (4)《公路水运工程施工安全标准化指南》 (5)《公路桥隧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 (6)现场踏勘调查、搜集的实地资料; (7)依据以上文件、规范、标准及工程实地勘探情况,结合我公司现有的技术装备、施工能力、管理水平,以及多年从事复杂地形地质条件桥梁工程的丰富经验,并针对本工程施工特点,以“保质量、保安全、保工期、创精品”为目标,编制本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二、桥梁工程概况 2.1工程概况 K8+198楚江桥为5-20m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桥,起止桩号为K8+145.46~K8+250.54,全长105.04米。桥位平面处于直线上,桥面横坡为2.0%,路线纵坡为1.0%,桥与河流正交。 下部构造:桥台采用桩柱式桥台,基础采用桩基础,桩径1.4米;桥墩采桩柱式桥墩,基础采用桩基础,桩径1.4米。 上部构造:5-20m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梁高0.95m,全桥共45片梁,其中边梁10片,中梁35片。 桥面铺装:桥面现浇层厚10cm钢筋混凝土。全桥采用10cm厚沥青混凝土铺装。 伸缩装置:仅在0号和5#桥台处设GQF-C60伸缩缝,伸缩缝采用异型钢伸缩装置。2.2主要设计标准 大桥:105.04m/1座(K8+198楚江桥) 1、荷载等级:公路-Ⅱ级 2、桥梁宽度:净11.5+2×0.5m(防撞栏杆)

桥梁工程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实施计划方案

桥梁工程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实施方案 (K0+000-K11+180) 为了切实加强本标段围桥梁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有效防和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现按照【资阳市交通局交通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关于转发《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开展交通建设项目桥梁工程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紧急通知》(川交函[2015]215号)的通知】(资交质监[2015]15号)和业主、监理有关文件的指示精神,结合我标段具体情况,特编制本实施方案指导本标段的桥梁工程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一、目标要求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结合“平安工地”开展活动,持续推进施工现场桥梁施工安全生产工作责任制落实,切实解决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生产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进一步健全落实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深入彻底排查各类安全隐患,坚决遏制安全事故发生。 二、组织结构及职责 1、组织机构 为了确保桥梁工程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切实有效的开展,本标段成立桥梁工程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2、职责 组长职责:全面负责本标段桥梁工程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副组长职责:指导、监督本标段桥梁工程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排查容、围,隐患整改方法,整改要求等。 小组成员职责:在领导的指导下开展工作,并具体实施领导的各项指示和要求,同时完成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以及上报等工作。 三、实施围、时间 本标段桥梁工程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实施围:K0+000-K11+180围所有在建、已建或停建的桥梁工程以及相关的安全技术资料。 实施时间:2015年5月7日-2015年5月30日。 四、隐患排查容 排查容:按照《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开展交通建设项目桥梁工程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紧急通知》(川交函[2015]215号)、“平安工地”活动和“公路水运工程施工安全标准化”活动相关要求进行。 五、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自查阶段(5月7日-5月14日) 自查阶段主要有:项目部全体员工从查思想、查管理、查教育、查检查、查整改、查落实等着手,通过以上自查严把安全生产六关,即措施关、交底关、教育关、防护关、检查关、改进关。根据以上自查和安全生产六关,项目部结合具体实际情况,对本标段的桥梁工程

排查和消除公路桥梁安全隐患工作方案

排查和消除公路桥梁安全隐患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国务院、省委省政府、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厅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指示和一系列会议精神,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全面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安全生产责任。围绕公路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深入开展查隐患、抓整改、强监督、严问责。大力排查治理安全隐患。全面摸清安全隐患和薄弱环节,彻底排除重大安全隐患,进一步提高安全生产保障水平,水平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工作重点及措施 全面排查管养道路安全隐患。对全分局管养职责范围内的公路路面、道路标志、标线和安全防护设施进行一次全面、细致、认真的排查摸底,突出对急弯、陡坡、连续下坡、视距不良、路侧陡崖、深沟路段和高填土、高边坡、高挡墙路段地质灾害水毁、险要重点路段及并交通事故多发点的隐患排查。 全面排查管养桥梁、涵洞安全隐患。对全分局职责范围内管养桥梁的安全设施,管理设施及使用状况

全面排查,特别突出对四、五类危桥的隐患排查。即查桥梁基础是否掏空、下沉、移位或外露严重;查桥墱是否倾斜、开裂或严重分化脱落;查桥梁主梁或拱圈是否开裂、变形或严重老化脱落;查桥面行车道板是否破损,影响桥梁主要承重构件;查桥梁行人道或栏杆及桥梁附属设施是否完好;查是否有超限超载车辆经常通过桥梁,超过桥梁设计承受能力使用等情况。查全线所有涵洞是否有堵塞、垮塌现象。 加强养护作业现场的安全管理。督促各养护中心规范设置警示标志,严格做好个人防护措施。 三、检查方式和安排 坚持自查自纠与督促检查相结合;明查与暗访相结合;全面排查与重点整治相结合。将查隐患、抓整改、强监督、严问责贯穿始终。本次大检查分三个阶段进行: 动员部署阶段 分局制定出实施方案,明确责任细化措施,迅速动员,作出具体部署,将工作重心放在一线。 全面排查治理阶段, 各养护中心对范围内管养的公路、桥梁开展地毯式的全面排查工作,认真做好相关记录,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报告。

桥梁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桥梁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 桥梁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一、桥梁安全风险评估编制依据: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2、《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设计规范》 3、《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 4、《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5、《公路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6、《关于开展公路桥梁与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试行工作的通知》

7、项目风险管理方针及策略 8、项目设计和施工方面的文件 9、我项目部现有技术装备、施工能力、管理水平,以及多年桥梁施工的丰富经验。 二、桥梁工程概况 1、基本设计情况: 裕溪河大桥是X026塔(岗)至江(坝)公路上的一座大桥,位于含山县与无为县分界河—裕溪河上,连接含山县运漕镇和无为县凤凰桥社区。主桥上部结构采用60+96+60米变截面连续箱梁;主桥桥墩采用实体式,下接承台,承台下设钻孔灌注桩基础,过渡墩采用帽梁双柱接承台下设钻孔灌注桩基础。引桥为含山段12跨、无为段12跨30米先简支后连续箱梁,下部结构桥墩采用帽梁接钻孔灌注桩基础,桥台采用肋板台身接承台,承台下设钻孔灌注桩基础。 本项目全长公里,包括桥、涵、路基、路面等工程项目,其中有大桥1座(长)。 2、主要技术标准: 设计荷载:公路-Ⅰ级。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根据《安徽省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1:400000),区域内地震动峰值加速度(g)为,相当于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设计桥梁按Ⅶ度进行抗震设防。 桥梁设计宽度:引桥与路基同宽即净+2*米(防撞护栏),主桥:净12+2*米(人行道)。 桥梁斜交角度:0度 通航标准:根据通航尺寸论证,桥位处河流为Ⅲ级航道,主桥采用单孔双向通航,同行净宽不小于90米,净高不小于8米,最高通航水位:。 3、主要工程数量表

桥梁工程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实施方案

桥梁工程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实施方案 (K0+000-K11+180) 为了切实加强本标段范围内桥梁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有效防范与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现按照【资阳市交通局交通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关于转发《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开展交通建设项目桥梁工程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紧急通知》(川交函[2015]215号)的通知】(资交质监[2015]15号)与业主、监理有关文件的指示精神,结合我标段具体情况,特编制本实施方案指导本标段的桥梁工程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一、目标要求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结合“平安工地”开展活动,持续推进施工现场桥梁施工安全生产工作责任制落实,切实解决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生产薄弱环节与突出问题,进一步健全落实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深入彻底排查各类安全隐患,坚决遏制安全事故发生。 二、组织结构及职责 1、组织机构 为了确保桥梁工程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切实有效的开展,本标段成立桥梁工程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2、职责 组长职责:全面负责本标段桥梁工程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副组长职责:指导、监督本标段桥梁工程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排查内容、范围,隐患整改方法,整改要求等。 小组成员职责:在领导的指导下开展工作,并具体实施领导的各项指示与要求,同时完成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以及上报等工作。 三、实施范围、时间 本标段桥梁工程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实施范围:K0+000-K11+180范围内所有在建、已建或停建的桥梁工程以及相关的安全技术资料。 实施时间:2015年5月7日-2015年5月30日。 四、隐患排查内容 排查内容:按照《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开展交通建设项目桥梁工程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紧急通知》(川交函[2015]215号)、“平安工地”活动与“公路水运工程施工安全标准化”活动相关要求进行。 五、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自查阶段(5月7日-5月14日) 自查阶段主要有:项目部全体员工从查思想、查管理、查教育、查检查、查整改、查落实等着手,通过以上自查严把安全生产六关,即措施关、交底关、教育关、防护关、检查关、改进关。根据以上自查与安全生产六关,项目部结合具体实际情况,对本标段的桥梁工程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分内外业进行排查。 外业方面:项目部成立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后,根据实施

公路桥梁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工程 ××××阶段 安全风险评价报告 承担单位名称 评价报告完成日期 ××××工程 ××××阶段 安全风险评价报告 单位负责人: 技术负责人: 项目负责人: 主要参加人员: 承担单位名称及用章 承担单位资质证书名称及编号 平交报告完成日期 目录 第一章概述 (1) 一、评估目得 (1) 二、编制依据 (1) 第二章工程概述 (2) 一、工程概况 (2) 二、设计标准 (2)

四、地形、地貌 (4) 五、水文及水文地质条件 (4) 六、不良地质 (4) 七、主要工程数量 (4) 第三章风险评估程序与评估方法 (5) 一、风险评估过程 (5) 二、指标体系评估方法 (6) (一)桥梁工程评估方法 (6) (二)高边坡工程评估方法 (14) 第四章总体风险评估 (32) 一、桥梁工程总体风险评估 (32) (一)xxxxxxxxxxxxxxxx桥总体风险评估 (32) (二)xxxxxxxxxxxxx桥总体风险评估 (34) (三)xxxxxxxxxxxxxx桥总体风险评估 (36) (四)xxxxxxxxxxxx道桥总体风险评估 (37) (五)xxx体风险评估 (39) (六)xxxxxxxxxxxxx桥总体风险评估 (41) (七)xxxxxxxxxxx总体风险评估 (42) (八)xxxxxxxxxxx道桥总体风险评估 (44) 二、xxxxxxxxxxxx总体风险评估 (46) 三、XXXXXXXXXXXXXX总体风险评估 (47) (一)xxxxxxxxxxxxxx段路堑边坡总体风险评估 (48) (二)Kxxxxxxxxxxxxxxxxx路堑边坡总体风险评估 (49) (三)xxxxxxxxxxxxxx段路堑边坡总体风险评估 (51) (四)xxxxxxxxxxxx路堑边坡总体风险评估 (52) 四、隧道工程总体风险评估 (54) 五、总体风险评估等级统计 (57) 第五章 xxxxxxxxxx专项风险评估 (58) 一、风险源辨识 (58) 二、风险分析 (60) 三、风险分类 (70) 四、重大风险源风险估测 (78) (一)深基坑施工风险估测 (78) (二)高墩施工风险估测 (80) (三)梁架设风险估测 (81) (四)人工挖孔(钻孔灌注)桩风险估测 (82) (五)现浇箱梁风险估测 (84) (六)xxxxxxx施工重大风险源风险等级 (85) 第六章 xxxxxxxxxxxxxx路堑边坡专项风险评估 (86)

路基桥梁隧道危险源、安全隐患清单

危险源、安全隐患登记台帐 AQ-SG111 项目名称:乐清市山老区联线公路改造工程第 1 页共18 页 注:1.危险特征主要包括:支架垮塌、基础塌陷、高处坠落、吊装失稳、路基(边坡)滑坡、机械事故、触电事故、火灾事故、爆炸事故、船舶倾覆、淹淹事故及其它等。 2.隐患等级分:按可能造成死伤人数分。一般(2人以下)、较大(3-9人)、重大(10-29人)、特别重大四级(30人以上); 3.本表由专职安全员进行登记、技术负责人审核。

危险源、安全隐患登记台帐 AQ-SG111 项目名称:乐清市山老区联线公路改造工程第 2 页共18 页 注:1.危险特征主要包括:支架垮塌、基础塌陷、高处坠落、吊装失稳、路基(边坡)滑坡、机械事故、触电事故、火灾事故、爆炸事故、船舶倾覆、淹淹事故及其它等。 2.隐患等级分:按可能造成死伤人数分。一般(2人以下)、较大(3-9人)、重大(10-29人)、特别重大四级(30人以上); 3.本表由专职安全员进行登记、技术负责人审核。

危险源、安全隐患登记台帐 AQ-SG111 项目名称:乐清市山老区联线公路改造工程第 3 页共18 页 注:1.危险特征主要包括:支架垮塌、基础塌陷、高处坠落、吊装失稳、路基(边坡)滑坡、机械事故、触电事故、火灾事故、爆炸事故、船舶倾覆、淹淹事故及其它等。 2.隐患等级分:按可能造成死伤人数分。一般(2人以下)、较大(3-9人)、重大(10-29人)、特别重大四级(30人以上); 3.本表由专职安全员进行登记、技术负责人审核。

危险源、安全隐患登记台帐 AQ-SG111 项目名称:乐清市山老区联线公路改造工程第 4 页共18 页 注:1.危险特征主要包括:支架垮塌、基础塌陷、高处坠落、吊装失稳、路基(边坡)滑坡、机械事故、触电事故、火灾事故、爆炸事故、船舶倾覆、淹淹事故及其它等。 2.隐患等级分:按可能造成死伤人数分。一般(2人以下)、较大(3-9人)、重大(10-29人)、特别重大四级(30人以上); 3.本表由专职安全员进行登记、技术负责人审核。

桥梁风险评估报告

集灌路(集美北大道-G324线段)提升改造工程桥梁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编制: 审核: 审批: 大成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集灌路(集美北大道-G324线段)提升改造工程项目经理部 二O一六年四月六日 目录

桥梁风险评估报告 1、编制依据 (1)《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中国交通部【】)。 (2)《公路桥梁风险评估与管理暂行规定》 (3)《集灌路(集美北大道-G324线段)提升改造工程地质勘测报告》(4)大成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安全管理要求 (5)现已提供的设计文件 (6)集灌路(集美北大道-G324线段)提升改造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评估对象目标及范围 评估对象 评估的对象是灌口中路跨线桥、1#人行天桥、2#人行天桥、3#人行天桥及其附属工程。 评估范围 评估范围为灌口中路跨线桥、1#人行天桥、2#人行天桥、3#人行天桥及其附属工程施工阶段的风险评估,包括对安全、工期、环境以及第三方风险进行评估。风险评估与管理必须本着安全第一的原则,环境、质量、投资、工期等都应服从于安全。尤其要重视可能导致突发性、灾害性的风险事件。 评估目的 对灌口中路跨线桥、1#人行天桥、2#人行天桥、3#人行天桥可行性、

充分性、有效性进行评价,通过对该桥梁施工风险的识别、估计和评价,确定风险等级。合理使用多种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对项目风险实行有效控制,将各类风险降到可接受水平,达到保安全、保护环境、保证建设工期、控制投资、提高效益、实现建设项目的总目标。 2、桥梁概况 桥梁概况 本合同段起点桩号K0+000段,线路大致由东南向西北方向,途经三社路、灌口中学、灌口人民法庭,终点桩号K2+段,线路总长。 跨线桥部分:根据规划设计,拟建工程沿线共设置一座跨线桥梁(仁安大桥),桥梁起止桩号K0+740- K1+080段,总长约340m,跨径30m,双向4车道,一侧宽为,设计荷载为公路—1级;设计标准轴载:BZZ-100KN,上部结构拟采用11*30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下部拟采用冲(钻)灌注桩。 人行天桥部分:根据规划设计,拟建工程规划有三座人行天桥, 1#人行天桥中心桩号为K0+435,2#人行天桥中心桩号为K1+520,3#人行天桥中心桩号为K1+950,呈“H”形状,桥梁长约,桥面宽约,桩型拟采用采用冲(钻)灌注桩。 地质概况: 跨线桥地质根据钻探揭露,拟建跨线桥原始地貌属残坡积台地,桥址区岩土层主要由填石①a、素填土①b、残积砂质粘性土④、全风化花岗岩⑤、砂土状强风化花岗岩⑥构成。本场区基岩风化层很深,基岩埋藏较深,未揭露碎块状强风化花岗岩和中风化花岗岩,砂土状强风化花岗岩⑥顶板

公路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第一章、评估说明一、评估目的 本风险评估报告评估目的是为了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找出公路桥梁施工危险源,完善工程安全事故预案预控预警体系,强化施工安全监控手段,有效控制施工安全风险,减少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降低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保障公路桥梁建设的安全。 为加强桥梁工程的安全管理,尽早辨识潜在风险,优化工程建设方案,完 座进 目进行评价,同时遵循下列原则: (1)、严格执行国家、地方和行业现行有关劳动安全卫生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保证评价的科学性与公正性。 (2)、采用可靠、先进适用的评价技术,确保评价质量,突出重点。 第二章、工程概况 一、工程规模

本工程为351国道宣恩县椿木营至长潭河段改建工程02标段,施工桩号K48+000-K53+000,设计速度40公里/小时,公路等级为二级公路,路基宽度8.5米,桥梁宽度9米,主要工程项目:路基土石方,挡土墙,涵洞工程、大桥371米/3座。 全段采用设计速度为40km/h,路基宽度8.5m,桥梁宽度9m,双向两车道建设。 , 八大公山,经一天门、鸡公岭、万岭山、东门关、自西向东凸起,将境内分成南北两部。全县最高点火烧堡海拔2014米,最低点(贡水与清江汇合处)海拔356米。境内海拔1200米以上的高山占全县总面积的25.69%,海拔800-1200米的二高山占47.12%,800米以下低山占27.19%。 项目区地处鄂西中低山区,地形南北狭长,贯通线途径地段地势变化很大。路线走廊带山峦叠嶂,绵延起伏,沟壑纵横。总体看,该段路线段内地形标高1723M

左右,属构造剥蚀溶蚀中山地貌区,区内植被发育,覆盖率较高。 三、气象特征 宣恩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型山地气候。随海拔高程的变化,呈明显的垂直差异海拔 800 米以下的低山带,四季分明,冬暖夏热,雨热同步,光温互补,年均气温 15.7℃,历年平均气温15.7℃,最冷月(1 月)平均气温 4.6℃,最热月(7 月)平均气温 26.2℃;极端最高气温 40.8℃,极端最低气温 小时, 8 月为 次;低 主要灾害性气候有春季低温阴雨、夏季干旱与洪灾、冰雹及大风、秋季连阴雨、冬季低温冻害等。恩施地区为湖北省地质灾害多发、灾害损失严重的地区之一,塌、泥石流及洪灾多发的重要诱因。 四、水文地质 测区地处鄂西山区,地表沟谷发育,含水介质类型多,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各地层赋水性差大,水量时空分布不均。本路段根据地下水赋存条件和

桥梁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白土北江特大桥梁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一、编制依据 1.1 《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 1.2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设计规范》。 1.3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 1.4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1.5 《公路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1.6 《关于开展公路桥梁与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试行工作的 通知》。 1.7 项目风险管理方针及策略。 1.8 项目设计和施工方面的文件。 1.9 设计阶段风险评估成果。 1.10 《广乐高速公路工程地质勘测报告》。 二、评估对象 评估的对象是白土北江特大桥。 三、评估范围 评估范围为白土北江特大桥工程施工阶段的风险评估,包括对安 全、工期、环境以及第三方风险进行评估。风险评估与管理必须本着安全第一的原则,环境、质量、投资、工期等都应服从于安全。尤其要重视可能导致突发性、灾害性的风险事件。 四、评估目的 对白土北江特大桥跨越白土北江的可行性、充分性、有效性进行评价,通过

对该桥梁施工风险的识别、估计和评价,确定风险等级。合理使用多种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对项目风险实行有效控制,将各类风险降到可接受水平,达到保安全、保护环境、保证建设工期、控制投资、提高效益、实现建设项目的总目标。 五、桥梁工程概况 5.1 基本设计情况乐广高速公路白土北江特大桥位于韶关市曲江区白土镇,本桥跨越北江主航道,桥位处北江规范为皿级航道。本桥起、终点桩号分别为 K108+724.8 和K111+001.6,桥跨布置为42X 25m分体箱+15X 30m分体 箱+ (100+180+100)m连续刚构箱梁+13X 30m分体箱,桥全长2276.8m; 其中主桥(100+180+100 m采用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两岸引桥采用预应力混凝土分体箱梁,先简支后连续。全桥共分为15 联,主桥1 联,后退岸引桥11 联,前进岸引桥3 联。主桥上部构造为 (100+180+100 m三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箱梁,箱梁断面采用单箱单室,根部梁高11.3m,跨中梁高3.8m,顶板厚28cm,底板厚从跨中至根部由32cm变化为120cm,腹板从跨中至根部分三段采用45cm 70cm 90cm三种百度,箱梁高度和底板厚度按1.8次抛物线变化。箱梁顶板横向宽16.75m,箱底宽8.0m,翼缘悬 臂长4.375m。箱梁0号节段长12m 每个悬浇“ T”纵向对称划分为24个节段,梁段数及梁段长从根部至跨中4X 2.5 m、7X 3.0 m、13X 4.0 m,节段悬浇部长83m箱梁混凝土为C50,主桥下部构造主墩墩身采用双肢等截面圆端形实心薄壁墩。横桥向为减小阻水面积,端部采用圆弧形,圆弧半径为0.92m。墩身横桥向最长处9.5m,顺桥向壁厚1.8m。墩身设D500H橡胶防撞护弦。主墩承台厚 4m,左、右幅桥的承台连成整体,基础采用桩径2.4 m的钻孔灌注桩,基桩采用双排桩,每墩共14根桩。

桥涵安全隐患排查报告

桥涵安全隐患排查报告 一、检查范围 检查范围为主线桥、匝道桥、上跨天桥以及跨径大于5米的涵洞(按跨径来分属于小桥),连续梁桥的结构作为检查重点。 二、检查要求 对结构特殊、主要受力构件加固维修过的桥梁按《公路桥涵养护规范》(JTG H11—2004)的定期检查标准进行检查(填入桥梁经常检查记录表),其它的桥梁按《公路桥涵养护规范》(JTG H11—2004)经常性检查标准进行检查,检查人要在检查表上签字。 特别加强对特大桥梁、大型桥梁以及特殊结构桥梁的重点检查,组织专门技术力量,逐一全面进行检测与排查。病害位置,类型、名称,程度等要全面记录清晰,对发现的病害部位进行拍照。 三、检查结果 桥梁病害方面: 1、板底掉角、剥落77处。 2、板底剥落、露筋49处。 3、板底裂纹11处。 4、垫石损坏15处。 5、八字墙外倾3处。

6、墩帽裂缝6处。 7、板挤压防震挡块17处。 8、坑槽26处。 9、台帽裂缝73处。 10、翼墙裂缝17处。 11、伸缩缝损坏41处。 12、立柱裂纹12处。 13、锥坡、护坡损坏20处。 14、锥坡、护坡未护砌20处等。 通道病害方面: 1、板底掉角、剥落8处。 2、涵洞积水8处。 3、八字墙裂缝、损坏4处。 4、板缝渗水13处等。 四、检查总结 近年来交通流量与重载交通快速增加,是造成桥梁事故的一个主要原因,我们在今后工作中,不仅要加强桥梁的日常养护,还应做好以下工作,首先要责任到人,完善责任追究制度;其次要加强桥梁养护信息化水平,使桥梁管理系统更好的为我们的工作服务,提高相关信息报送准确的,及时性;最后加强桥梁养护技术人员队伍建设,加强专业技术的培训、实践与考核工作。

桥梁安全风险评估报告书

目录 一、编制依据 0 二、项目工程概况 0 1、工程概述 0 2、主要技术标准 (1) 三、工程地质、水文、气象 (2) 1、生态环境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空气环境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地表水环境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地下水环境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施工阶段风险评估过程 (4) 1、风险管理领导小组及工作职责 (4) 2、职责分工 (4) 3、风险评估与管理小组办公室 (4) 五、施工阶段风险评估法 (6) 六、施工阶段风险评估容 (7) 1、总体风险评估 (7) 2、专项风险评估 (8) 3、风险分析 (11) 4、风险估测 (15) 5、重大风险源风险估测 (16) 6、重大风险源事故可能性分析 (17) 7、重大风险源风险等级汇总 (20) 七、风险事件的技术对策措施及建议 (21) 1、人工高空坠落风险事件施工应对措施 (21) 2、高空吊装坠落风险事件施工技术措施 (22) 3、桥梁拉作业风险事件施工技术措施 (23)

4、起重机具事故风险事件施工应对措施 (24) 5、风、雨天气风险事件施工技术措施 (27) 6、交通堵塞风险事件施工技术措施 (27) 八、残余风险评估 (27) 九、桥梁风险评估结论 (28) 1、重大风险源风险等级汇总 (28) 2、风险存在部位、式等 (28)

桥梁风险评估报告资料

精品文档 集灌路(集美北大道-G324线段)提升改造工程 桥梁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编制: 审核:审批:

大成工程建设有限公司线段)提升改造工程项目经理部-G324集灌路(集美北大道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二O一六年四月六日 目录 1、编制依据 0 1.1 评估对象目标及范围 0 2、桥梁概况 0 2.1大桥概况 0 2.2地质概况 (1) 3、评估过程和评估办法 (1) 3.1 成立风险评估专家组 (1) 3.2 评估办法 (2) 4、桥梁风险评估 (2) 4.1总体风险评估 (2) 4.2专项风险评估 (3) 4.3 风险分析 (5) 4.4 风险估测 (8) 5、重大风险源风险估测 (9) 5.1重大风险源事故可能性分析 (10) 6、风险控制 (14) 6.1 一般风险源控制 (14) 6.2 重大风险源控制 (14) 7、评估结论 (18)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桥梁风险评估报告

1、编制依据 (1)《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中国交通部 【2011.5】)。 (2)《公路桥梁风险评估与管理暂行规定》 (3)《集灌路(集美北大道-G324线段)提升改造工程地质勘测报告》 (4)大成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安全管理要求 (5)现已提供的设计文件 (6)集灌路(集美北大道-G324线段)提升改造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1.1 评估对象目标及范围 1.1.1 评估对象 评估的对象是灌口中路跨线桥、1#人行天桥、2#人行天桥、3#人行天桥及其附属工程。1.1.2 评估范围 评估范围为灌口中路跨线桥、1#人行天桥、2#人行天桥、3#人行天桥及其附属工程施工阶段的风险评估,包括对安全、工期、环境以及第三方风险进行评估。风险评估与管理必须本着安全第一的原则,环境、质量、投资、工期等都应服从于安全。尤其要重视可能导致突发性、灾害性的风险事件。 1.1.3 评估目的 对灌口中路跨线桥、1#人行天桥、2#人行天桥、3#人行天桥可行性、充分性、有效性进行评价,通过对该桥梁施工风险的识别、估计和评价,确定风险等级。合理使用多种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对项目风险实行有效控制,将各类风险降到可接受水平,达到保安全、保护环境、保证建设工期、控制投资、提高效益、实现建设项目的总目标。 2、桥梁概况 2.1桥梁概况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本合同段起点桩号K0+000段,线路大致由东南向西北方向,途经三社路、灌口中学、灌口人民法庭,终点桩号K2+338.879段,线路总长2338.879m。 跨线桥部分:根据规划设计,拟建工程沿线共设置一座跨线桥梁(仁安大桥),桥梁起止桩号K0+740- K1+080段,总长约340m,跨径30m,双向4车道,一侧宽为13.25m,设计荷载为公路—1级;设计标准轴载:BZZ-100KN,上部结构拟采用11*30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下部拟采用冲(钻)灌注桩。 人行天桥部分:根据规划设计,拟建工程规划有三座人行天桥,1#人行天桥中心桩号为K0+435,2#人行天桥中心桩号为K1+520,3#人行天桥中心桩号为K1+950,呈“H”形状,桥梁长约53.8m,桥面宽约4.3m,桩型拟采用采用冲(钻)灌注桩。 2.2地质概况:

桥梁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工作总结

桥梁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工作总结 桥梁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工作总结按照县委县政府安排部署,深刻汲取市“10.10”312国道k135处桥面侧翻事故、市“10.13”桥梁断裂事故教训,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自10月13日起在全县开展了桥梁安全隐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现将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高度重视,强化责任意识 我县各类桥梁设施总量大,部分桥梁建设年代久远。结合实际,及时印发了《关于在全县开展桥梁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的通知》,要求各镇办区、各有关单位高度重视桥梁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明确了各有关单位桥梁整治工作职责,指导全县桥梁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各相关单位立即召开动员部署会议,按照职责分工,充分认清当前桥梁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面临的新形势和隐患排査的长期性、反复性和艰巨性,立足于治大隐患、防大事故,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迅速行动,确保全县桥梁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落到实处,运行畅通。 二、突出重点,扎实开展隐患排查治理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明确责任分工,加强各类桥梁日常安全管理,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努力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制定自查自纠机制,以确保桥梁道路的安全畅通。国省道、县道、城区、县级骨干沟渠等部位上的桥梁由相

关职能部门负责,各镇办负责本辖区的桥梁隐患排查,严格问题隐患“四个清单”,建立定期摸排机制,做好桥梁经常性检查、定期检查工作,及时掌握桥梁状况,确保全县桥梁受控、安全运行。自10月14日起,县应急管理局联合交通运输局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县级道路桥梁隐患排查治理行动。截至目前,全县共组织排查桥梁919座次,排查问题隐患105项,已整改85项,整改未到位的,已制定整改方案,限期整改完毕;其中,危桥11座,已按程序提报计划,正在整改中。 三、多措并举,严格落实桥梁安全隐患治理措施 (一)健全桥梁管理制度,加大桥梁监管力度。一是加大日常巡查频率,及时发现问题,掌握病害的发展状况,确保桥梁运行状态能得到有效的监管。二是做好隐患桥梁修复工作。对本次检查出隐患的桥梁,及时修复、防止桥梁隐患进一步扩大,采取安全警示和限载限速等方式,并做好加固与改造的维护上报计划。三是加大超限运输车的治理。联合交警等部门加大治超力度,从源头治理抓好桥梁的保护工作,坚决制止严重危及桥梁安全的违法超载车辆上路上桥,严防发生桥梁垮塌、断裂事故。 (二)加强危桥管制力度。对存在通行安全隐患的危桥、险桥,研究提出具体建设方案。对安全隐患较为严重的桥梁,在桥头设置明确的限载标志。通过多种渠道向司乘人员发出警告,严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全面提高桥梁安全管理的应急反应和处置能力,不断完善桥梁突发性事件应急预案体系。

公路桥梁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

公路桥梁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二O一O年十一月

前言 《公路桥梁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简称《指南》)旨在指导和规范全 国公路桥梁工程施工风险评估工作开展,预防施工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提高工程 施工安全水平。 本《指南》结合我国公路桥梁工程建设实际情况,提出桥梁工程施工风险评 估的具体方法和流程,按总体安全风险评估和专项安全风险评估两个层次开展, 其中专项安全风险评估分一般风险源及重大风险源两类。 本《指南》共7章,包括:总则、术语、总体风险评估、专项风险评估、专 项风险估测方法、安全风险控制、安全风险评估报告编制。 目次 1 总则 (1) 2 术语 (1) 3 总体风险评估 (3) 3.1 一般要求 (3) 3.2 桥梁工程安全风险总体评估 (3) 4 专项风险评估 (5) 4.1 一般要求 (5) 4.2 风险源辨识流程 (5) 4.3 辨识方法 (7) 4.4 风险估测 (7) 5 专项风险估测方法 (7) 5.1 一般规定 (7) 5.2 一般风险源风险估测方法 (8) 5.3 重大风险源风险估测方法 (8) 6 安全风险控制 (17) 6.1一般规定 (17) 6.2 风险控制管理 (19) 7 风险评估报告编制 (21) 附录A重大风险源辨识与评估常用表 (22) 附录B施工作业活动与风险事故对照表 (29) 附录C 作业活动分解 (30) 附录D 专家调查法 (31)

附录E 施工评估报告格式 (32) 附录F案例 (46)

1 总则 1.0.1为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提高我国桥梁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水平,预防施工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指南。 1.0.2 本指南确定了桥梁工程施工阶段进行安全风险评估的工作原则、操作程序、评估方法、风险分级标准和评估报告形式要求,旨在规范风险评估工作,提高评估的质量和效率,完善风险管理的实际操作程序。 1.0.3 桥梁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分为总体风险评估和专项风险评估。总体风险评估针对桥梁工程整体上发生重大事故的风险进行估测,确定整座桥梁的施工安全风险等级。专项风险评估针对桥梁工程具体施工作业活动进行风险源辨识、风险分析、风险估测,确定其风险等级。 1.0.4 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应在设计阶段安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完成后进行;开工前由建设单位组织进行总体风险评估,施工单位组织进行专项风险评估。 1.0.5 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前提是基于“正常施工”,即施工单位具有完成工程的各项技术能力,按现行相关施工安全规定组织施工。 1.0.6 本指南适用于新建公路桥梁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改扩建桥梁工程可参照本指南开展相关风险评估。 1.0.7桥梁施工阶段安全风险评估除遵守本指南规定外,尚应符合国 家、行业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规程的规定。 2 术语 2.0.1风险 Risk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的组合。 2.0.2风险源Hazard 公路桥梁工程施工风险源是指在公路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施工作业、危险物质、作业环境等。

关于排查和消除道路桥梁安全隐患实用版

YF-ED-J2783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关于排查和消除道路桥梁安全隐患实用版 Management Of Personal, Equipment And Product Safety In Daily Work, So The Labor Process Can Be Carried Out Under Material Conditions And Work Order That Meet Safety Requirements.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关于排查和消除道路桥梁安全隐 患实用版 提示:该安全管理文档适合使用于日常工作中人身安全、设备和产品安全,以及交通运输安全等方面的管理,使劳动过程在符合安全要求的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防止伤亡事故、设备事故及各种灾害的发生。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为确保我市道路桥梁安全运行,确保人民 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成都市人民政府安全 生产委员会办公室通知精神及白刚副市长批示 要求,我市领导高度重视,由副市长杨锋亲自 挂帅,市安监局牵头,建设局、交通局、公安 局等部门和乡镇政府参加,对全市桥梁隐患情 况进行了全面排查,并提出了相关整治措施,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市道路桥梁基本情况 全市建档可查桥梁共221座,其中:国、

省公路桥梁27座,县级公路桥梁43座,乡村公路桥梁151座。 二、存在安全隐患道路桥梁情况 通过对我市道路桥梁安全检查,目前,我市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的道路桥梁有: (一)国道公路桥梁存在安全隐患的有5座 G317成阿路青城大桥:青城大桥由1、2、3、4四座桥梁组成,其中间由路堤连接,该桥始建于上世纪70年代,90年代初在老桥南侧扩建了一幅新桥。通过检查,目前,青城桥1、2、3、4桥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隐患。 1、青城大桥1桥:G317L0150成阿路, K42+674,城区岸桥头右侧非机动车道与桥面错位下沉,长4.2米、宽2米;主车道长8米、

(完整版)桥梁工程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德商高速二标段桥梁施工安全风险评估 一、编制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2」第7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1997」第91号);《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2003」第393号) (二)交通运输部《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2011.5),交通运输部《关于开展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试行工作的通知》(交质检发[2011]217号)。 (三)山东省《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实施细则》。 (四)德商高速公路《施工招标文件》、设计图纸。 (五)国家有关公路施工施工技术规范、技术标准。 (六)现场踏勘调查、搜集的实地资料;我单位在类似工程中的施工经验和相关工程的技术总结等。 (七)德商高速二标段《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方案等。 二、工程概况 (一)项目概况 德商高速二标段位于山东省西部,是山东省“五纵四横一环八连”高速公路网中的“纵五”及“一环”的组成部分,路线起自德州市武城县鲁权屯乡韩家洼村,终点在武城县李家户镇李官屯村,起讫桩号为K8+920~K21+000,主线全长12.08km。该项目按照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设计时速12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28m。

主要桥梁结构物及结构形式:预应力空心板中桥166m/3座,预应力空心板分离立交桥66m/1座,均采用桩基础,柱式墩(台),上部结构采用预应力空心板,桥面连续;现浇箱梁互通立交桥91m/1座,现浇箱梁互通立交A匝道桥206m/1座,现浇箱梁天桥288m/3座,上部均采用预应力砼现浇箱梁,桥面连续,下部结构均为柱式墩、肋式台、钻孔灌注桩基础;预制空心板通道桥220m/25座,上部结构均为预应力空心板,下部结构均为桩基础,薄壁台身。桩基直径在1.2-1.8m 之间,桩基深度在30-55m之间;墩柱直径在1.0-1.5m之间,柱高在3-7.5m之间;桥梁单跨最大跨径35m,最大桥长206m。 (二)地形、地质 路线所经区域为鲁西北平原,由黄河泛滥冲积而成,地势平坦,起伏高差较小,为较典型的山前平原和冲积平原地貌。 项目区域地质构造较复杂,工程地质条件较好,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建设用地适宜性为适宜。拟建公路所经区域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对应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地震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5s。工程区域以低液限粉土、低液限粘土及粉土质砂为主,多层结构居多,上层多为粉性土和粘性土,一般地基容许承载力为90-130Kpa。除局部软土、粉性土及上部表土因地下水位埋深较浅,性质偏软以外,土基强度较好,其他工程地质条件较好,总体适宜公路建设。 沿线部分地段存在弱氯盐渍土及弱亚氯盐渍土,属内陆低洼平原地区存在的盐渍土,其硫酸钠指标小于1%,不具有盐胀性。 (三)气象、水文

桥梁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书

桥梁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第一章评估目的和依据 一、评估目的 安全生产重在预防,为加强本合同段桥梁、隧道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尽早辨识潜在风险,优化工程施工方案,完善风险控制措施,提高工程建设运行的安全性,杭新景高速7 合同段安全风险评估小组根据交通部《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行)》的要求,以及杭新景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的布置要求,对本合同桥梁主体工程进行了安全风险评估。 本次工程施工风险评估的主要目的如下: 1、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管理理念,通过安全风险评估,不断完善安全生产管理,确保安全生产。 2、对本合同段桥梁工程施工风险进行排摸与评估。 3、对本合同段桥梁工程下一步施工管理提供重要的技术参考。 4、对项目安全风险管理提出建议,为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二、评估依据 1 、标准规 (1)、《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行)》; (2)、《公路桥梁施工技术规》(JTG F50-2011 ); (3)、《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JTG C20-2011);

(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2004 ); (5)、《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6)、《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JTG D63-2007); (7)、《企业职业伤亡事故分类》(GB6411)。 2、相关文件 (1)、《杭新景高速公路建德寿昌至开化白沙关(浙赣界)段第7 合 同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2)、《杭新景高速公路建德寿昌至开化白沙关(浙赣界)段第7 合 同两阶段施工图设计地质勘察报告》; (3)、《杭新景高速公路建德寿昌至开化白沙关(浙赣界)段第7 合 同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4)、杭新景高速公路段招标文件、补遗书; (5)、我公司以往施工经验,安全技术手册及相关安全资料; (6)、其他相关资料文件。 三、评估围 桥梁结构形式为分离式和整体式两种,主线竹埂底大桥为分离式路 基断面,K172+320-K172+600 段有多处采空区,线路以桥梁的形式经过;主线铜山源高架为整体式路基断面,K174+802-K175+118 有岩溶,岩溶极度发育,线路以桥梁形式通过。故把这两座桥梁作为评估对象进行安全风险评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