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作模具材料选用

冷作模具材料选用
冷作模具材料选用

汽车模具材料的选用

汽车模具材料的选用 发表时间:2019-01-25T15:29:21.190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25期作者:马洪宾王乐乐 [导读] 摘要:模具是冲压生产的关键工艺装备,随着模具行业的不断发展,模具在兵器工业、机械工业及日用品的生产中应用越来越广泛。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河北省汽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北保定 071000) 摘要:模具是冲压生产的关键工艺装备,随着模具行业的不断发展,模具在兵器工业、机械工业及日用品的生产中应用越来越广泛。我国的模具行业已步入了高速发展时期,但模具的制造水平和使用性能与世界上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现代汽车90%以上的白车身零件,都靠冲压模具实现大批量生产。通过对汽车模具设计标准的研究,介绍几种常用模具材料的使用性能,以及模具材料的成本、使用寿命等的比对。结果表明,合理的选用模具的材料,会降低成本、缩短制造周期、方便维修、减少钳工劳动强度。 关键词:汽车模具;材料选用 Abstract: Die is the key equipment for stamping production.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die industry, die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production of weapon industry, machinery industry and daily necessities. China's mold industry has entered a period of rapid development, but the mold manufacturing level and performance compared with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in the world, there is still a big gap. More than 90% of the body parts of modern cars rely on stamping dies for mass production. Based on the research of automobile die design standard,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performance of several commonly used die materials and the comparison of die material cost and service life. The results show that reasonable selection of die materials will reduce the cost, shorten the manufacturing cycle, facilitate maintenance and reduce the labor intensity of fitters. Key words: automobile mould; material selection 前言:根据汽车冷冲模具的使用寿命要求:在正常使用、维修状态下,能多批次、小批量生产出50万辆合格零件。故模具材料的性能、质量对模具的使用寿命有极大的影响。因此,模具材料的研究和开发,一直受到模具钢生产厂商的重视,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1、模具材料分类 近年来,我国模具钢生产技术发展较快,用于制造冷冲压模具材料主要分为以下几类:①高碳低合金冷作模具钢,如:9SiCr、 7CrSiMnMoV、8Cr2MnWMoVS、等;②抗磨损冷作模具钢,如:6Cr4W3Mo2VNb、Cr12、Cr12MoV、Cr12Mo1V1等;③抗冲击冷作模具钢,如:4CrW2Si、5CrW2Si、6CrW2Si等;④冷作模具用高速钢,如:W6Mo5Cr4V2、W12Mo3Cr4V3N、W9Mo3Cr4V等。 2、汽车模具材料的使用 2.1冲裁模材料的使用要求 对于薄板冲裁模具的用材要求具有高的耐磨性和硬度,而对厚板冲裁模除了要求具有高的耐磨性、抗压屈服点外,为防止模具断裂或崩刃,还应具有高的断裂抗力、韧性。 2.2拉延、整形模材料的使用要求 要求模具工作零件材料具有高的耐磨性和硬度、一定的强韧性以及较好的切削加工性能、良好的抗粘附性(抗咬合性),而且热处理时变形要小。根据汽车厂生产冲压件的模具现状,汽车模具主要采用的材料为:钼铬铸铁、Cr12MoV、铸态空冷钢。 2.2.1钼铬铸铁:属于镍硬白口铸铁系中高铬白口铸铁的一种,由于其共晶组织由一种M7C3型碳化物和奥氏体其它转变物组成,其基体退火成马氏体后能表现出很高的耐磨性,同时其含有的铬能显著提高强度、硬度和耐磨性、锰能显著提高韧性,而且钼能使钢的晶粒细化,提高淬透性。其热处理的方法为表面淬火,大量节省热处理时间,淬火后硬度HRC 50以上,热处理后变形量小。由于其铸造性好,且铸造成本较低,可实现整体铸造,减轻钳工的工作强度,缩短模具的制造周期。同时由于其硬度相对空冷钢低,加工时对刀具的磨损较小,具有良好的切削加工性能,加工成本低。在模具工作时,由于钼铬铸铁的散热性能优于其他几种模具材料,尤其模具在机械压力机上工作时,其具有良好的抗粘附性(抗咬合性)能最大化的保护模具,延长模具使用寿命。维修时,可以直接对其表面进行冷焊,大量节约维修时间。但由于其淬火后的硬度相对较低,耐磨性差,生产高强板的模具不会采用钼铬铸铁。 2.2.2 Cr12MoV:属于高碳高铬钢,其含有大量的碳化物和高合金度的马氏体。使钢具有高硬度、高耐磨,其硬度与耐磨性要高于钼铬铸铁。其含有的钒能细化晶粒增加韧度,又能形成高硬度的VC,以进一步增加钢的耐磨性;铬又使钢具有高的淬透性和回火稳定性。经整体淬火后,需要1~2次的回火,热处理时间较长。火后硬度可以达到HRC 60-62。但热处理后变形量要大于空冷钢,消除变形困难,容易降低模具的精度。生产Cr12MoV模具钢的方法为锻造,生产成本较高,同时由于锻造工艺的局限性,Cr12MoV钢只能分块锻造,制造模具时还需要拼装镶块,增加了钳工的劳动强度,延长了模具的制造周期,成本也随之增加。同时由于其硬度相对空冷钢高,加工时对刀具的磨损较大,增加了切削加工的时间和成本。另外,由于Cr的大量存在,钢液结晶时析出的大量共晶碳化物,形成带状或网状碳化物脆性区,其塑性、韧度差,裂纹很容易在这里萌生与扩展,往往成为裂纹产生的主要原因,使其使用寿命降低。对其维修时,由于焊接性能差,不能直接对其表面进行冷焊,需要加热并保温一段时间后,再对其表面进行焊接,大量浪费维修时间。 2.2.3 铸态空冷钢:是一种以铸代锻的高碳低合金钢,其含有的锰使钢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提高钢的淬性。其热处理的方法也为表面淬火,然后空冷即达到淬火的目的,大量节省了时间和成本。火后硬度可达HRC 55以上,不须其他加工,所以变形很小,并且随淬火温度的升高变形量逐渐减小[2]。空冷钢进行表面淬火后,淬硬层下有高韧性基体作衬垫,韧性高于Cr12MoV,工作时不容易产生开裂、崩刃现象。但由于铸态空冷钢不能整体铸造,在加工模具前,需要钳工将镶块拼接好后在进行机加,钳工劳动强度增加,延长了制造周期,增加了制造成本。但由于其可以使用泡沫板材制造成近型模具型,可以节省铸造费用以及部分加工费用,又可以降低部分成本。其硬度相对钼铬铸铁高,加工时对刀具的磨损较大,增加了切削加工的时间,增加了加工成本。另外,空冷钢具有良好的焊接性能,从而模具获得较高的使用寿命。制造有偏差时可以直接进行补焊,经打磨修整即可达到理想的效果,大量的节约了维修时间。 基于以上性能介绍,适用于拉延凸模、凹模、压料圈的材料为钼铬铸铁和Cr12MoV;适用于整形模的材料为钼铬铸铁、Cr12MoV、铸态空冷钢;适用于修冲模具的材料为Cr12MoV、铸态空冷钢。 结语: 经过上述材料性能对比以及对生产现状的经验积累,对于普通钢板(如DC01、DC04、DC06、B170P1等),料厚在1.2以下时,由

塑胶材料的选用原则

迄今为止,已见报道的树脂种类达到上万种,实现工业化生产的也不下千余种。塑料材料的选用就是在众多的树脂品种中,选择一个合适的品种。初看起来,可供我们选择的塑料品种太多,有眼花缭乱的感觉。但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树脂品种都获得了具体应用。我们所指的塑料材料的选用,并不是漫无边际的选择,而是在常用的树脂品种中选用。 塑料材料的选用原则: 一.塑胶材料的适应性; 1.各种材料的性能比较; 2.不宜选用塑料的条件; 3.选用塑料的适宜条件。 二.塑料制品的使用性能 1.塑料制品的使用条件 a.塑料制品的受力情况; b.塑料制品的电性能; c.塑料制品的尺寸精度要求; d.塑料制品的渗透性要求; e.塑料制品的透明性要求; f.塑料制品的外观要求。 2.塑料制品的使用环境 a.环境温度; b.环境湿度; c.接触介质; d.环境的光、氧及辐射. 三.塑料的加工性能 1.塑料的可加工性; 2.塑料的加工成本; 3.塑料加工的废料处理.

四.塑料制品的成本 1.塑料原料的价格; 2.塑料制品的使用寿命; 3.塑料制品的维护费用. 五.塑料原料的来源。 在实际选用过程中,有些树脂在性能上十分接近,难分伯仲。究竟选择哪一种更为合适?需要多方考虑、反复权衡,才可以确定下来。因此说塑胶材料的选用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可遵循的规律并不十分明显。有一点需提醒大家特别注意,从各种书刊上引用的塑料材料性能数据,都是在特定条件下测定的,这些条件可能与实际工作状态差别较大。如不吻合则要将所引数据转换成实际使用条件下的性能或按实际条件重新测定。 面对一个要开发制品的设计图纸,选材应遵循如下步骤。 首先要确定这个产品是否可选用塑料材料制造;其次,如果确定可用塑料材料来制造,究竟选用那种塑料材料是进一步需要考虑的因素。 根据产品精度选择塑料材料: 不同塑料材料对应的产品精度 精度等级可用塑料材料品种 1级无 2级无 3级 PS、ABS、PMMA 、PC、PSF、PPO、PF、AF、EP、UP、 F4 UHMW、30%GF增强塑料等,其中以30%GF增强塑料的精度最高. 4级 PA类、氯化聚醚 HPVC等 5级 POM 、PP、HDPE等 6级 SPVC、LDPE、LLDPE等 衡量塑料制品耐热性能好坏的指标有热变形温度、维卡软化点和马丁耐热温度三种,其中以热变形温度最为常用. 从下表中可以看出,塑料的最高使用温度一般不超过400°C,而且大多数塑料的使用温度都在100到260°C范围内;只有不熔聚酰亚胺、液晶聚合物、聚苯酯(AP)、聚苯并咪唑(PBI)、聚硼二苯基硅氧烷(PBP)的热变形温度可大于300°C。因此,如果使用环境的温度长时间超过400°C,几乎没有塑料材料可供选用;如果使用环境的温度短期超过400°C,甚至达到500°C以上,并且无较大的负荷,有些耐高温塑料可短时使用。不过以碳纤维、石墨或玻璃纤维增强的酚醛等热固性塑料很特别,虽然其长期耐热温度不到200°C,但其瞬时可耐上千度高温,可用作耐烧蚀材料,用于导弹外壳及宇宙飞船面层材料。

模具材料选用标准

模具材料选用标准 成型零部件材料选用 .1 成型零部件指与塑料直接接触而成型制品的模具零部件,如型腔、型芯、滑块、镶件、斜顶、侧抽等。 .2 成型零部件的材质直接关系到模具的质量、寿命,决定着所成型塑料制品的外观及内在质量,必须十分慎重,一般要在合同规定及客户要求的基础上,根据制品和模具的要求及特点选用。 .3 成型零部件材料的选用原则是:根据所成型塑料的种类、制品的形状、尺寸精度、制品的外观质量及使用要求、生产批量大小等,兼顾材料的切削、抛光、焊接、蚀纹、变形、耐磨等各项性能,同时考虑经济性以及模具的制造条件和加工方法,以选用不同类型的钢材。 .4 对于成型透明塑料制品的模具,其型腔和型芯均需选用高镜面抛光性能的高档进口钢材,如718(P20+Ni类)、NAK80(P21类)、S136(420类)、H13类钢等,其中718、NAK80为预硬状态,不需再进行热处理;S136及H13类钢均为退火状态,硬度一般为HB160-200,粗加工后需进行真空淬火及回火处理,S136的硬度一般为HRC40-50,H13类钢的硬度一般为HRC45-55(可根据具体牌号确定)。 .5 对于制品外观质量要求高,长寿命、大批量生产的模具,其成型零部件材料选择如下: a) 型腔需选用高镜面抛光性能的高档进口钢材,如718(P20+Ni类)、NAK80(P21类)等,均为预硬状态,不需再进行热处理。 b) 型芯可选用中低档进口P20或P20+Ni类钢材,如618、738、2738、638、318等,均为预硬状态;对生产批量不大的模具,也可选用国产塑料模具钢或S50C、S55C等进口优质碳素钢。 .6 对于制品外观质量要求一般的模具,其成型零部件材料选择如下: a) 小型、精密模具型腔和型芯均选用中档进口P20或P20+Ni类钢材。 b) 大中型模具,所成型塑料对钢材无特殊要求,型腔可选用中低档进口P20或P20+Ni类钢材;型芯可选用低档进口P20类钢材或进口优质碳素钢S50C、S55C等,也可选用国产塑料模具钢。 c) 对于蚀皮纹的型腔,当蚀梨地纹时应争取避免选用P20+Ni类的2738(738)牌号。 .7 对无外观质量要求的内部结构件,成型材料对钢材亦无特殊要求的模具,其成型零部件材料选择如下: a) 对于大中型模具,型腔可选用低档的进口P20或P20+Ni类钢材,也可选用进口优质碳素钢S55C、S50C或国产P20或P20+Ni类塑料模具钢;型芯可选用进口或国产优质碳素钢。 b) 对于小型模具,若产量较高,结构较复杂,型腔可选用低档的进口P20或P20+Ni类钢材,也可选用国产P20或P20+Ni类塑料模具钢;型芯可选用国产塑料模具钢。 c) 对于结构较简单,产量不高的小型模具,型腔型芯均可选用国产塑料模具钢或优质碳素钢。 .8 对于成型含氟、氯等有腐蚀性的塑料和各类添加阻燃剂塑料的模具,若制品要求较高,可选用进口的耐蚀钢,要求一般的可选用国产的耐蚀钢。 .9 对于成型对钢材有较强摩擦、冲击性塑料的模具,例如用来注射尼龙+玻璃纤维料的模具,需选用具有高耐磨、高抗热拉强度及高韧性等优点的进口或国产H13类钢材。 .10成型镶件一般与所镶入的零件选用相同材料。对于模具较难冷却的部分或要求冷却效果较高的部分,镶件材料应选用铍青铜或合金铝。 .11对于模具中参与成型的活动部件材料选择原则如下:

冷作模具钢有哪些_冷作模具钢分类

冷作模具钢有哪些_冷作模具钢分类 本文档由深圳机械展SIMM整理,详细介绍冷作模具钢。 冷作模具钢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类模具钢,它的产量占据了模具钢产量的大半江山,包括各种碳素工具钢、合金工具钢、高速工具钢、基体钢、硬质合金、钢结硬质合金、粉末高速工具钢和粉末高合金模具钢,另外结构钢、锌合金、增强塑料也被用来制作冷作模具。 冷作模具材料的主要性能要求是:良好的耐磨性、足够的强度和韧性、高的疲劳寿命、良好的抗擦伤和咬合性能以及良好的工艺性能。 我们将常用的冷作模具钢做一个基本的分类: 碳素工具钢、高碳低合金钢 模具钢切削、热处理 碳素工具钢:常见的包括7种,分别是T7、T8、T9、T10、T11、T12、T13。碳素工具钢中的碳的含量在0.7%-1.3%范围内,原料来源普遍,因此价格便宜。另外它的加工性能良好,淬火温度低,而且热处理后具有较高的表面硬度和较好的耐磨性。(碳元素能增强钢的硬度)

高碳低合金钢:常见的包括21种,分别是9SiCr、9Mn2V、9CrWMn、CrWMn、DS、GCr15、Gr2、60Si2Mn、8Cr2MnWMoV5、GD、Cr2Mn2SiWMoV、W、4CrW2Si、5CrW2Si、6CrW2Si、8MnSi、6SiMnV、CH-1、6CrMnSi2MoV、5Cr3Mn1SiMo1V、Cr06。高碳低合金钢种碳的含量一般都较高(≥0.6%),它在碳素工具钢的基础上加入适量的Cr、Ni、Mo、Ti、W、V、Si、Mn等合金元素冶炼而成,合金元素的总质量分数在5%以下。这些合金元素的加入提高了钢的过冷奥氏体的稳定性,钢的淬透性也大幅提升;另外一些合金元素也使得淬火冷却的速度提高,减少了淬火热应力和组织应力,防止淬火变形和淬火开裂倾向。 高耐磨冷作模具钢:高耐磨冷作模具钢一般是高碳高铬钢,是一种高合金冷作模具钢,应用最为广泛,包括有LD-1、LD-2、Cr12、 Cr12Mo1V1、Cr12MoV、Cr12Mo、Cr4W2MoV、Cr6WV、Cr12V、ER5、GM、Cr5Mo1V、Cr12W等常见的13种。这类钢大部分是莱氏体钢、组织中有大量共晶碳化物,淬火后有大量共晶碳化物存在,同事含有大量残留奥氏体,因此热处理后有变形小,耐磨性高,承载力大的优势。 冷作模具用高速钢:常见的有W18Cr4V(即W18)、W6Mo5Cr4V2(即M2)、W9Mo3Cr4V(即W9)、W12Mo3Cr4V3N(即V3N)、

常用的模具材料的介绍

常用的模具材料的介绍: 铸件类: HT250 灰铁250 适用于模座压料芯等大型结构件本体不能热处理 (我们公司基本不用,因为它比HT300差,在小模具和低产量模具上使用较多) HT300 灰铁300 适用于模座压了芯等大型结构件本体据说火焰淬火能提高硬度到40但具体根据(但通常没人这样用) 我们公司最常用的材料之一 MoCr 钼铬铸铁使用于需要一定硬度的机构件,如拉延模面也可用于薄料翻边镶块经过淬火后硬度能达到HRC55-60,比较耐磨. GGG70 (GGG70L) 进口材料,目前国内可能天津有铸造厂能造了(如有人知道的请指正),与M oCr 类似, 硬度HRC60左右,耐磨性更高, GGG70L类似于GGG70升级版本. CH-1(7CrSiMnMoV) 空(风)冷钢用于薄料(通常是1.2以下,根据客户要求)的修边镶块,翻边整型镶块, 锻造类 T10(T10A) 修边刀块/翻边刀块等需要较高硬度的零件,硬度HRC58-62 ,但由于此种材料的耐磨性能很差,在零件超过3mm时不管是翻边还是修边,基本都不用它而选择Cr12MoV,我们公司基本不用这种材料,与之差不多的还有种叫T8A的材料曾经使用过,主要用于制作冲头的垫板. Cr12MoV 修边刀块/翻边刀块等需要较高硬度的零件,HRC58-62,耐磨,常用材料 SKD11 比Cr12MoV 优秀更耐磨,日标,通用的零件,中山伟福,APAC的模具,一般都有厂家直接指定了使用此种材料,(另在产量非常高的情况下,在其表面做TD处理,一种表面硬化涂层,可在MISUMI标准件书上的技术资料上查阅到相关信息. 锻造空冷钢与铸造空冷钢相比,差不多,但锻造的更好,由于一个是铸造出来,一个是锻造出来,用法是还是有很多不同的. 扎钢类/其他类: 20# 用于导柱导套(由于现在都是买标准件,一般都是铸铁的), 45# 最常用的了 Q235(A3) 用于铸入式起重棒等零件,这个比较重要了,很多人可能不是太了解的,由于起重棒这样的零件需要具有以下属性:不需要太高硬度,但需要一定韧性,因为当模具被吊起来以后,即使起重棒要出问题,宁可让它变弯也不能直接断掉,让人更容易观察到可能出的问题,增加安全性. Cr12MoV T10 等材料也有扎钢,由于扎钢和锻造的加工工艺性决定,扎钢必定不能和锻造钢比...

模具材料选用规范

PTA022模具材料选用规范(设计节点规范) 1.概述 塑料模具钢的选用直接影响着模具的成本和模具的使用寿命.所以塑料模具钢应根据成型的塑料种类,制品的形状,尺寸精度,质量要求及制品的使用要求,同时要考虑模具制造条件和加工方法,来选择合适的钢材。 2.注塑模具钢材的通用要求: 2.1 成型部件钢材的选用 2.1.1对于透明的塑料制品,需如下选择: (1)若制品的要求很高,要求高透光性或镜面效果,成型塑料为ABS、PS、PMMA、PC等,宜选用高档进口的P20系列,此系列包括718H、S136、S136H等,其中718H为预硬态,一般不需再进行热处理,S136为退火态,硬度一般为HB160-230,粗加工后需进行真空淬火处理,硬度一般为HRC50±2 (2)若制品要求不是很高,成型材料为PP、ABS、PS等可选用中档的进口P20料,如进口738等。 2.1.2对于非透明件,但外观要求很高的制品有如下选择: (1)小型、精密的模具及所用塑料对钢材有较强冲击性,应选用高档进口P20系列,如:718H、S136、S136H 等。 (2)中大型塑料制品,成型材料对钢材无特殊要求,此类模具外观面可选用中档进口的P20系列,如:进口738等。成型非外观部件可选用低档的进口P20系列,如638、国产P20等。 2.1.3对制品要求不高,所用材料对钢材无特殊要求,此类模具有如下选择: (1)对于大型制品,外观部分构件选用中低档的进口P20系列,非外观部分构件选用国产P20,经客户认可也可选用进口的优质中碳钢,如S55C、S50C。 (2)对于小型制品,产量较高,结构较复杂,成型构件可选用低档的进口P20系列。 (3)对于其它结构较简单,产量不高,无较高外观要求的模具,可选用国产P20。 2.1.4对于参与成型的活动部件有如下选择: (1)透明件应选用抛光性好的中高档进口P20系列,如718H、S136H、738等 (2)非透明件,一般应选用硬度和强度较高的中高档进口P20系列,表面进行离子渗氮硬化处理,如:斜顶采用738,氮化层深度为0.15-0.2mm,硬度为HV600-700 。 (3)对参与成型的镶芯,最好选用硬度和强度较高的中高档进口P20系列,要求不高的可用国产P20代替。 2.1.5.特殊应用情况下材料的选用: (1)对于成型PVC和电镀ABS等对钢材有腐蚀性的塑料的模具,若制品要求较高,可选用进口的耐蚀钢,如S136、S136H等。要求一般的可选用国产的耐蚀钢。 (2)对于模具较难冷却的部分或要求冷却效果较高的部分,应选用铍铜合金。 2.2非成型部分钢材的选用 模架材料参照相关标准,一般选用进口S50C,要求硬度均匀为HB150-170,且内应力小,不易变形。 模具中一般结构用件,如顶出限位块、支撑柱等对硬度和耐磨性无较高要求,可选用S45C或45#。 滑块压板,锁紧块,浇口套等对于硬度、强度、耐磨性要求较高,应选用碳素工具钢或优质碳素工具钢,具体钢材种类根据标准件规范选用。 3.海尔注塑模具现行材料选用规范: 如表1所示: 表1: 海尔模具常用模具材料设计参考明细:

冷作模具钢的选材与热处理

冷作模具钢的选材与热处理 刘望道 (武汉轻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摘要】在模具制造中,模具材料作为制造模具的基础,它的性能和热处理工艺对模具寿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本文分析了冷作模具钢的工作条件及失 效形式,提出能满足冷作模具钢工作条件的性能要求,再选择适用的材 料并进行相应的热处理,以保证其性能要求。冷作模具性能要求包括耐 磨性、韧性、强度、抗疲劳性能和杭咬合性。冷作模具材料热处理工艺 性能主要包括:淬透性,淬硬性,耐回火性,过热敏感性,氧化脱碳倾向, 淬火变形和开裂倾向等。 关键词:冷作模具钢;选材;热处理 冷作模具是在常温下对材料进行压力加工或其他加工所使用的模具。冷作模具种类繁多、结构复杂,模具在使用中受到压缩、拉伸、弯曲、冲击、摩擦等机械力的作用。冷作模具正常失效形式主要是磨损、脆断、折弯、咬合、塌陷、啃伤、软化等,因此要求冷作模具用钢在相变热处理后,具有高的变形抗力、断裂抗力、耐磨损、抗疲劳、抗咬合等能力,以保证模具具有一定的耐用度【1】。1.冷作模具的性能要求 根据冷作模具的工作条件及失效形式,冷作模具钢应具有如下基本性能【2-3】:a.高硬度和高耐磨性,工作时保持锋利的刃口 b.较高的强度和韧性及~定的热硬性,工作时刃部不易崩裂或塌陷。 c.较好的淬透性,保证淬火态有较高的硬度和一定的淬透深度。 d.较好的加工工艺性和成形性,较好的淬火安全性,热处理变形小,在复杂断面上不易淬裂。 1.1模具的耐磨性 冷作模具在工作时,表面与坯料之间产生许多次摩擦,模具必须在这种情况下仍能保持较低的表面粗糙值和较高的的尺寸精度,以防早期失效。为提高冷作模具的抗耐磨性能,通常要求模具硬度高于加工件硬度(30~50)%,材料的组织为回火马氏体或下贝氏体,其上分布均匀、细小的粒状碳化物。因此钢中的碳的质量

模具材料选用标准介绍(

模具材料选用规范 成型零部件材料选用 1 成型零部件指与塑料直接接触而成型制品的模具零部件,如型腔、型芯、滑块、镶件、斜顶、侧抽等。 2 成型零部件的材质直接关系到模具的质量、寿命,决定着所成型塑料制品的外观及内在质量,必须十分 慎重,一般要在合同规定及客户要求的基础上,根据制品和模具的要求及特点选用。 3 成型零部件材料的选用原则是:根据所成型塑料的种类、制品的形状、尺寸精度、制品的外观质量及使 用要求、生产批量大小等,兼顾材料的切削、抛光、焊接、蚀纹、变形、耐磨等各项性能,同时考虑经济性以及模具的制造条件和加工方法,以选用不同类型的钢材。 4 对于成型透明塑料制品的模具,其型腔和型芯均需选用高镜面抛光性能的高档进口钢材,如718(P20+Ni 类)、NAK80(P21类)、S136(420类)、H13类钢等,其中718、NAK80为预硬状态,不需再进行热处理;S136及H13类钢均为退火状态,硬度一般为HB160-200,粗加工后需进行真空淬火及回火处理,S136的硬度一般为HRC40-50,H13类钢的硬度一般为HRC45-55(可根据具体牌号确定)。 5 对于制品外观质量要求高,长寿命、大批量生产的模具,其成型零部件材料选择如下: a) 型腔需选用高镜面抛光性能的高档进口钢材,如718(P20+Ni类)、NAK80(P21类)等,均为预硬 状态,不需再进行热处理。 b) 型芯可选用中低档进口P20或P20+Ni类钢材,如618、738、2738、638、318等,均为预硬状态; 对生产批量不大的模具,也可选用国产塑料模具钢或S50C、S55C等进口优质碳素钢。 6 对于制品外观质量要求一般的模具,其成型零部件材料选择如下: a) 小型、精密模具型腔和型芯均选用中档进口P20或P20+Ni类钢材。 b) 大中型模具,所成型塑料对钢材无特殊要求,型腔可选用中低档进口P20或P20+Ni类钢材;型芯 可选用低档进口P20类钢材或进口优质碳素钢S50C、S55C等,也可选用国产塑料模具钢。 c) 对于蚀皮纹的型腔,当蚀梨地纹时应争取避免选用P20+Ni类的2738(738)牌号。 7 对无外观质量要求的内部结构件,成型材料对钢材亦无特殊要求的模具,其成型零部件材料选择如下: a) 对于大中型模具,型腔可选用低档的进口P20或P20+Ni类钢材,也可选用进口优质碳素钢S55C、 S50C或国产P20或P20+Ni类塑料模具钢;型芯可选用进口或国产优质碳素钢。 b) 对于小型模具,若产量较高,结构较复杂,型腔可选用低档的进口P20或P20+Ni类钢材,也可选 用国产P20或P20+Ni类塑料模具钢;型芯可选用国产塑料模具钢。 c) 对于结构较简单,产量不高的小型模具,型腔型芯均可选用国产塑料模具钢或优质碳素钢。 8 对于成型含氟、氯等有腐蚀性的塑料和各类添加阻燃剂塑料的模具,若制品要求较高,可选用进口的耐 蚀钢,要求一般的可选用国产的耐蚀钢。 9 对于成型对钢材有较强摩擦、冲击性塑料的模具,例如用来注射尼龙+玻璃纤维料的模具,需选用具有高 耐磨、高抗热拉强度及高韧性等优点的进口或国产H13类钢材。 10成型镶件一般与所镶入的零件选用相同材料。对于模具较难冷却的部分或要求冷却效果较高的部分,镶件材料应选用铍青铜或合金铝。 11对于模具中参与成型的活动部件材料选择原则如下: a) 透明件应选用抛光性好的高档进口钢材,如718、NAK80等。 b) 非透明件,一般应选用硬度和强度较高的中档进口钢材,如618、738、2738、638、318等,表面进 行氮化处理,氮化层深度为0.15-0.2mm,硬度为HV700-900。 c) 若模具要求较低,也可选用低档进口钢材或国产钢材,氮化处理硬度一般为HV600-800。 非成型零部件材料选用

(答案)模具材料及热处理试题库

模具材料及热处理试题库 一、判断 1、60钢以上的优质碳素结构钢属高碳钢,经适当的热处理后具有高的强度、韧性和弹性,主要用于制作弹性零件和耐磨零件。(×) 2、40Cr钢是最常用的合金调质钢。(√) 3、60Si2Mn钢的最终热处理方法是淬火后进行高温回火。(×) 4、高合金钢的完全退火的冷却速度是每小时100~150℃。(×) 5、等温淬火与普通淬火比较,可以获得相同情况下的高硬度和更好的韧度。(√) 6、一些形状复杂、截面不大、变形要求严的工件,用分级淬火比双液淬火能更有效的减少工件的变形开裂。(√) 7、渗碳时采用低碳合金钢,主要是为提高工件的表面淬火硬度。(×) 8、均匀化退火主要应用于消除大型铸钢、合金钢锭在铸造过程中所产生的化学成分不均及材料偏析,并使其均匀化。(√) 9、高合金钢及形状复杂的零件可以随炉升温,不用控制加热速度。(×) 10、铬钼钢是本质粗晶粒钢、其淬透性和回火稳定性高,高温强度也高。(×) 11、铬锰硅钢可以代替镍铬钢用于制造高速、高负荷、高强度的零件。(√) 12、铬轴承钢加热温度高,保温时间略长,主要使奥氏体中溶入足够的合金碳化物。(√)13、低合金渗碳钢二次重新加热淬火,对于本质细晶粒钢的零件,主要使心部、表层都达到高性能要求。(×) 14、铸铁的等温淬火将获得贝氏体和马氏体组织。(√) 15、高速钢是制造多种工具的主要材料,它除含碳量高外,还有大量的多种合金元素(W、Cr、Mo、V、Co),属高碳高合金钢。(×)16、钢在相同成分和组织条件下,细晶粒不仅强度高,更重要的是韧性好,因此严格控制奥氏体的晶粒大小,在热处理生产中是一个重要环节。(√)17、有些中碳钢,为了适应冷挤压成型,要求钢材具有较高的塑性和较低的硬度,也常进行球化退火。(√)18、低碳钢正火,为了提高硬度易于切削,提高正火温度,增大冷却速度,以获得较细的珠光体和比较分散的自由铁素体。(√)19、过共析钢正火加热时必须保证网状碳化物完全融入奥氏体中,为了抑制自由碳化物的析出,使其获得伪共析组织,必须采用较大的冷却速度冷却。(√)20、含碳量相同的碳钢与合金钢淬火后,硬度相差很小,但碳钢的强度显著高于合金钢。(×)21、中高碳钢的等温淬火效果很好,不仅减少了变形,而且还获得了高的综合力学性能。(√)22、淬火钢组织中,马氏体处于碳的过饱和状态,残余奥氏体处于过热状态,所以组织不稳定,需要回火处理。(×)23、低碳钢淬火时的比容变化较小,特别是淬透性较差,故要急冷淬火,因此常是以组织应力为主引起的变形。(×)24、工件淬火后不要在室温下放置,要立即进行回火,会显著提高马氏体的强度和塑性,防止开裂。(√)

塑胶模具材料限用标准

模具材料限用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对xx科技有限公司模具设计材料的选用作出了规定。根据模具零件的功能和重要程度按必须贯彻执行﹑推荐采用建议执行﹑按客户要求执行和不受本标准限制按贯例选用的四种情况在本标准内选用。 按照本标准规定的选用材料原则进行选材,可以达到在确保模具品质的情况下合理选材﹑压缩品种﹑减少规格﹑简化供应渠道﹑减少呆料和库存积压。 本标准适用于xx科技在模具设计和制作过程中的黑色金属(即钢、铜和铝)材料的选用。本标准不适用于非金属(如塑料﹑塑胶)材料的选用。 2. 引用文件 模具工业标准应用手册 模具钢手册冶金工业部出版社 机械设计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 3. 材料限用的一般规定 3.1选择材料一般应遵循的原则 a. 选择材料一般应以满足产品的功能和生产要求为原则 b. 在满足模具品质的情况下, 不要随意提高材料成本,要以节省资源为原则 c. 要选择货源充裕﹑有信誉度的供应商的材料。 3.2选择注塑模具材料时应考虑的影响因素 3.2.1受注塑产品的影响因素 a. 啤塑产品在啤塑过程中是否会对材料产生腐蚀性影响。 b. 塑胶树脂的种类对模具钢材的影响。 c. 塑胶件的生产批量对模具钢材的要求。 d. 塑胶件的外观品质对模具材料的要求。 3.2.2模具本身对材料的要求 a. 要求有良好的加工性(包括易切削性、良好的电加工性、好的抛光特性和溶接性)。 b. 对硬度和可预硬性的要求(包括材料内部组织纯洁均匀,可进行热处理和表面处理)。 c. 模具出现故障时易于修复,有良好的可烧焊性能。 4.材料限用的具体规定 根据注塑模具的特点及其模具零件的功能和重要程度将模具零件分为成型零件﹑模胚组件和结构组件,对模具材料的限制选用分为以下四种情况: a. 成型零件——如上下模肉﹑行位﹑斜顶﹑直顶﹑上下模肉镶件﹑行位镶件等;成型零件的选用原则属于 推荐采用建议执行,限用材料详见表二、表三、表四。 b. 模胚组件——如上下码模板﹑“A”板﹑“B”板﹑热流道框板﹑顶针板等;模胚组件的选用原则属于限 制选用强制执行,限用材料详见表五。 c. 结构组件——如硬片﹑法兰﹑唧咀﹑司筒针压片等;结构组件的选用原则属于必须贯彻执行,若客户有特别的要求应建议客户接受我们的意见。限用材料详见表六。 d. 除上述三种情况以外的所有零﹑组件的选材原则不作规定,按以往贯例选取。 ※为便于查找资料和选材本标准将通用模具材料分类和材料牌号列于表一: 1 表一:通用模具材料分类和材料牌号

模具材料的选用及其性能优化

模具材料定选用及其性能优化 模具成型技术所具有的高效率、高一致性是其他成型工艺所不能比拟的,模具已成为现代工业生产关键的工艺装备,而模具材料及其先进制备技术又是完成高质量高寿命模具产品的最基础、最关键、最核心的保障,是推动先进净成型技术发展的重要支撑技术。由于对生产制备技术控制、材料选用合理性及配套改性技术研究不深入,使我国的模具制造水平提高缓慢,很难满足制造业的发展需求。 一、模具材料选用的基本原则 1、模具的工况要求 模具的工作温度、冷却方式和受力状态不同,对模具材料的性能要求也不尽相同。 (1)工作温度冷状态(室温)条件下工作的模具,应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强度、韧性、硬度及可加工性,通常选用冷作模具钢;高温状态下工作的模具,应选择合适的热作模具钢,它与炙热金属经常接触,型腔表面温度可达400~600℃,受到应力及金属剧烈流动的作用,材料表面容易剧烈磨损,因此它必须具有高的回火稳定性。此外,还应具有满足服役条件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抗氧化性、抗疲劳性、耐热磨损和热熔损及良好的工艺性能;对于塑料制品加工,需选用专用塑料模具钢。 (2)冷却方式热作模具的使用寿命与冷却条件密切相关,若采用冷却方式、介质不当,模具容易失效,大大缩短使用寿命,如钨含量较高的热作模具,若采用喷水冷却,容易出现早期热疲劳开裂,应以油水雾和通水内冷为宜。采用冷却剂进行冷却的热作模具,反复受到冷热交替作用,极宜引起龟裂现象(即热疲劳)。因此,选用的热作模具钢必须具有良好的抗热疲劳的能力。 (3)受力状态模具(尤其是热作模具)在工作中承受压应力、拉应力、弯曲应力及冲击应力,还经历强烈摩擦,因此,选择的模具钢应具有强度和韧性的良好配合,同时还应有足够的硬度和耐磨性。锤锻模具比压力机模具受到更高的冲击应力,要求有较高的韧性,而压力机模具则要求有更高的抗热磨损性能。 2.模具的性能要求 各类模具钢的工作性能主要包括硬度、强度及韧性、耐磨性、疲劳性能、粘着性、抗腐蚀性和抗氧化性等。 模具种类很多,工作条件差别很大,对模具材料的性能要求也各不相同。没有任何一种材料可以同时保持多种性能的最佳状态。因此,模具材料选用时,常需协调这些性能,争取最佳的性能组合。突出主要性能,兼顾次要性能,达到材料性能与模具工作要求圆满匹配,获得最高的模具使用寿命。某些极端工况条件,往往对模具某一方面的性能有更苛刻的要求,这就要求模具材料有与之相适应的特殊性能,以保证较长的模具寿命和较高的产品质量。 总之,根据模具工作条件选用性能特点相匹配的模具材料,如冷作模具钢可选用耐磨性良好的高碳高合金材料,压铸模具具有注重热疲劳性能好的材料,连杆精锻模具要选择热强性高、耐磨性好的材料,避免在选用材料时出现原则性失误。 3.模具的寿命要求 模具材料的选用与所需要的模具寿命密切。如产品试制阶段的模具寿命就不作要求,只考虑产品成型的精度,因此,在选用材料时,只需要选择一般性的材料。而大批量的产品加工就要考虑选用较好的模具材料。模具寿命还与产品精度要求及复杂程度密切相关,因此在选材时应考虑相关因素合理安排模具材料的使用。 (1)产品批量大小实际选材时,应根据生产加工产品的批量大小和生产方式来选

模具材料考试题答案 (1)

模具材料 一、名词解释 1.模具失效 :是指模具丧失正常的使用功能,不能通过一般的修复方法使其重新服役的现象。 2.模具寿命 : 是指模具在正常失效前生产出的合格产品数目。 3.冷作模具 : 是指在常温下对材料进行压力加工或其它加工所使用的模具。 4.冷拉深模具 : 是将材进行伸延使之成为一定尺寸,形状产品的模具。 5.热作模具 : 是指将金属坯料加热到再结晶温度以上进行压力加工的模具。 6.基体钢:是指在高速钢淬火组织基体的化学成分基础上,添加少量的其他元素,适当增减碳元素含量,使钢的成分与高速钢基体成分相同或相近的一类模具钢。 7.回火稳定性:是指随回火温度的升高,材料的强度和硬度下降的快慢程度。 8.热稳定性:钢在受热过程中保持组织和性能稳定的能力。 9.激光合金化:是利用激光束使合金元素与基体表面金属混合熔化,在很短的时间内形成不同化学成分和 结构的高性能表面合金层。 10.激光淬火:是指铁基合金在固态下经激光照射,使表层激光照射,使表层被迅速加热至奥氏体化状态,并在激光停止照射后,快速自冷淬火得到马氏体组织的一种工艺方法。 11.激光熔覆:是利用激光束在工件表面熔覆一层硬度高,耐磨,耐蚀和抗疲劳性好的材料,以提高工件 的表面性能。 12. 渗碳 : 是把钢件置于含有活性炭的介质中。加热至850℃-950℃,保温一定时间,使碳原子渗入钢件 表面的化学热处理工艺。 13. 渗氮 : 渗氮是把钢件置入含活性氮原子的气氛中,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温一定时间,使氮原子渗入钢 件表面的热处理工艺。 14. 电镀 : 是指在直流电的作用下,电解液中的金属离子还原沉积在零件表面而形成一定性的金属镀层的过程 15. 电刷镀 : 是在可导电工件{或模具}表面需要镀覆的部位快速沉积金属镀层的新技术。 16. 气相沉积 : 是将含有形成沉积元素的气相物质输送到工件表面,在工件表面形成沉积层的工艺方法。 17.热硬性: 是指钢在较高温度下,仍能保持较高硬度的性能。 18. 冷热疲劳: 是指材料在多少度高温和多少度低温以多大的频率交替的情况下可以保持多长时间的正常 使用性能。 二、填空 1.根据工作条件,模具分为冷作模具、热作模具和塑料模具三大类。 2. 根据工艺特点,冷作模具分为:冷冲裁模具、冷拉深模具、冷挤压模具、冷镦模具等。 3. 模具在使用过程中产生失效的主要形式有:过量变形、表面损伤、断裂开裂、冷热疲劳等

常用模具材料

6.4 常用塑料模具零部件材料 塑料注射模具结构比较复杂,一套完整的模具有各种各样的零件,各个零件在模具中所处的位置、作用不同,对材料的性能要求就有所不同。合理选择模具零件的材料,是生产高质量模具、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基础。 6.4.1 塑料注射模具对材料的基本要求 对于塑料注射模具,模具零件材料的基本要求如下。 1. 具有良好的机械加工性能 塑料注射模具零件的生产,大部分由机械加工完成。良好的机械加工性能是实现高速加工的必要条件。良好的机械加工性能能够延长加工刀具的寿命,提高切削性能,减小表面粗糙度值,以获得高精度的模具零件。 2. 具有足够的表面硬度和耐磨性 塑料制品的表面粗糙度和尺寸精度、模具的使用寿命等,都与模具表面的粗糙度、硬度和耐磨性有直接的关系。因此,要求塑料注射模具的成型表面有足够的硬度,其淬火硬度应不低于55 H RC,以便获得较高的耐磨性,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 3. 具有足够的强度和韧性 由于塑料注射模具在成型过程中反复受到压应力(注射机的锁模力)和拉应力(注射模型腔的注射压力)的作用,特别是大中型和结构形状复杂的注射模具,要求其模具零件材料必须有高的强度和良好的韧性,以满足使用要求。 4. 具有良好的抛光性能 为了获得高光洁表面的塑料制品,要求模具成型零件表面的粗糙度值小,因而要求对成型零件表面进行抛光以减小其表面粗糙度值。为保证抛光效果,模具材料不应有气孔、杂质等缺陷。 5. 具有良好的热处理工艺性 模具材料经常依靠热处理来达到必要的硬度,这就要求材料具有较好的淬硬性和淬透性。塑料注射模具的零件往往形状较复杂,淬火后进行加工较为困难,甚至根本无法加工,因此模具零件应尽量选择热处理变形小的材料,以减少热处理后的加工量。 6. 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 一些塑料及其添加剂在成型时会产生腐蚀性气体,因此选择的模具材料应具有一定的耐腐蚀性,另外还可以采用镀镍、铬等方法提高模具型腔表面的抗蚀能力。 7. 表面加工性能好 塑料制品要求外表美观,花纹装饰时,则要求对模具型腔表面进行化学腐蚀花纹,因此要求模具材料蚀刻花纹容易,花纹清晰、耐磨损。 6.4.2 塑料注射模具零件常用材料

模具材料选用

不同冲压方法,其模具类型不同,模具工作条件有差异,对模具材料的要求也有所不同。表1.4.1是不同模具工作条件及对模具工作零件材料的性能要求。 模具材料的选用,不仅关系到模具的使用寿命,而且也直接影响到模具的制造成本,因此是模具设计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冲压过程中,模具承受冲击负荷且连续工作,使凸、凹模受到强大压力和剧烈磨擦,工作条件极其恶劣。因此选择模具材料应遵循如下原则: (1)根据模具种类及其工作条件,选用材料要满足使用要求,应具有较高的强度、硬度、耐磨性、耐冲击、耐疲劳性等; (2)根据冲压材料和冲压件生产批量选用材料; (3)满足加工要求,应具有良好的加工工艺性能,便于切削加工,淬透性好、热处理变形小; (4)满足经济性要求。 模具材料的种类很多,应用也极为广泛。冲压模具所用材料主要有碳钢、合金钢、铸铁、铸钢、硬质合金、钢结硬质合金以及锌基合金、低熔点合金、环氧树脂、聚氨酯橡胶等。冲压模具中凸、凹模等工作零件所用的材料主要是模具钢,常用的模具钢包括碳素工具钢、合金工具钢、轴承钢、高速工具钢、基体钢、硬质合金和钢结硬质合金等(可参见GB/T699—1999、GB/T1298—1986、 GB/T1299—2000、JB/T5826—1991、JB/T5825—1981、JB/T5827—1991等)。 常用模具钢的性能比较见表1.4.2

表1.4.3是常用冷作模具钢国内、外牌号对照 模具工作零件的常用材料及热处理要求见表1.4.4

模具一般零件的常用材料及热处理要求见表1.4.5

模具零件加工常见热处理方法有退火、调质、淬火、回火、渗碳、氮化等,见表1.4.6

冲压模具材料选用

冲压模具材料选用及热处理要求 一. 冲裁模具材料的选用及热处理要求 选用冲裁模具材料应考虑工件生产的批量,若批量不大就没有必要选择高寿命的模具材料;还应考虑被冲工件的材质,不同材质适用的模具材料亦有所不同。对于冲裁模具,耐磨性是决定模具寿命的重要因素,钢材的耐磨性取决于碳化物等硬质点相的状况和基体的硬度,两者的硬度越高,碳化物的数量越多,则耐磨性越好。常用冲压模具钢材耐磨性的劣优依次为碳素工具钢—合金工具钢—基体钢—高碳高铬钢—高速钢—钢结硬质合金—硬质合金。 此外还必须考虑工件的厚度、形状、尺寸大小、精度要求等因素对模具材料选择的影响。 1.传统模具用钢长期以来,国内薄板冲裁模用钢为T10A、CrWMn、9Mn2V、Cr12和Cr12MoV等。 其中T10A为碳素工具钢,有一定强度和韧性。但耐磨性不高,淬火容易变形及开裂,淬透性差,只适用于工件形状简单、尺寸小、数量少的冲裁模具。 T10A碳素工具钢的热处理工艺为:760~810 ℃水或油淬,160~180 ℃回火,硬度59~62HRC。 CrWMn、9Mn2V是高碳低合金钢种,淬火操作简便,淬透性优于碳素工具钢,变形易控制。但耐磨性和韧性仍较低,应用于中等批量、工件形状较复杂的冲裁模具。CrWMn钢的热处理工艺为:淬火温度820~840 ℃油冷,回火温度200 ℃,硬度60~62HRC。9Mn2V钢的热处理工艺为:淬火温度780~820 ℃油冷,回火温度150~200 ℃,空冷,硬度60~62HRC。注意回火温度在200~300 ℃范围有回火脆性和显著体积膨胀,应予避开。 Cr12和Cr12MoV为高碳高铬钢,耐磨性较高,淬火时变形很小,淬透性好,可用于大批量生产的模具,如硅钢片冲裁模。但该类钢种存在碳化物不均匀性,易产生碳化物偏析,冲裁时容易出现崩刃或断裂。其中,Cr12含碳量较高,碳化物分布不均比Cr12MoV严重,脆性更大一些。 Cr12型钢的热处理工艺选择取决于模具的使用要求,当模具要求比较小的变形和一定韧性时,可采用低温淬火、回火(Cr12为950~980 ℃淬火,150~200 ℃回火;Cr12MoV为1020~1050 ℃淬火,180~200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