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涅学习结果分类理论

加涅学习结果分类理论
加涅学习结果分类理论

加涅学习结果分类理论、布卢姆教育结果分类理论的研究与比较

摘要: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与布卢姆的教育结果分类理论是教育学与教育心理学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我们进行教学的重要指标之一。这对于我们进行备课确定教学目标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系统阐述了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与布卢姆的教育结果分类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对这两种不同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做了比较研究分析,以期对它们有更深一步的理解,以促进对教学的理解及确定教学目标。

关键词:加涅学习结果分类理论布卢姆教育结果分类理论

一、加涅五类学习结果

加涅有八类学习方式,分别是从学习发生的途径、学习的形式来谈的。实际上在这里加涅给我们一个提示,就是学习不是单一的,学习有多种形式。而如果有了一定的形式之后,它们会得到哪些结果?学生通过学习.学到的是什么?加涅倾注了毕生精力.找到了支配人类行为表现的5种学习结果。这5种学习的结果也称5种习得的性能[1]。他的学习结果分类主要包括认知、动作技能和态度三方面。认知主要包括下面的智慧、认知和言语。

1、智慧技能。加涅认为,智慧技能的实质是人们应用符号办事的能力。可以细分为四个亚类:由简单到复杂分别是辨别、概念、规则和高级规则。最简单的智慧技能是辨别,即区分物体差异的能力。较高一级的智慧技能是概念。即对同类事物的共同木质特征的认识。因此而有对事物作出分类的能力。再上去是规则。当规则支配人的行动时,我们便说,人在按规则办事。运用概念、规则办事的能力就是技能的木质。最高级的智慧技能是高级规则,是指运用简单规则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2、认知策略。加涅认为认知策略是一种特殊的智慧技能,它与智慧技能的区别是:智慧技能是个体学会使用符号与环境发生作用,是处理外部世界的能力,而认知策略是对内组织的技能,它的功能是调节监控概念和规则的使用,是处理内部世界的能力,是个体对认知过程进行调节与控制的能力。认知策略使用的先决条件是具备相应的智慧技能。

3、言语信息。加涅所说的言语信息,有时又称言语知识。当代认知心理学家则称之为陈述性知识。实际上都旨在表明在人所获得的能力中一种最为熟悉的能力。即人用语言来表述信急的能力。加涅认为言语信急的学习不但是使学过的东西能逐字逐句地回忆出来,而且是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根据言语信息木身所具有的不同复杂程度,加涅区分出二类不同的言语信急形式:符号学习、事实学习、有组织的言语信息的学习。

4、动作技能。加涅认为.动作技能有两个成分:一是操作规则,一是肌肉协调能力。动作技能的学习就是使一套操作规则支配人的肌肉协调。是指个体不仅仅完成某种规定的动作,而且指这些动作组织起来构成流畅、合规则和准确的整体行为。

5、态度。加涅认为态度是一种能够影响人对某一类物、某一类事或某一类人作出个人选择的内部状态。它是通过学习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影响人选择自己行动的内部状态。态度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二种成分。

在此基础上,加涅分析了影响这五类学习的不同的学习条件。他把学习条件分为必要条件与支持性条件。必要条件是学习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缺少它学习便无法产生;支持性条件是一般有助少学习的条件.缺少它,学习不一定不能产生。但其效率不高。例如同,学习“功=力X距离”这一规则,必须先掌握什么是“力”和“距离”。只有先掌握了这两个概念,才能进一步掌握这两个概念构成的规则。因此,这两个概念的掌握乃是该规则学习的必要条件。而动机、态度等条件,虽然有助于这一规则的学习,但不是非有不可的,属于支持性条件。加涅揭示了五种学习结果的必要条件和支持性条件可供我们教学设计时参考。

表1:五种学习结果的必要条件和支持性条件。

加涅认为不同的学习结果导致了教学在操作水平上的差异即教学技术的差异。见表2。

分析加涅教育目标分类的理论和有关思想,我们发现,加涅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有自己的鲜明特点:

1)以能力和倾向作为教育目标分类的统一基点

加涅认为,“学习是人的倾向或能力的改变”。因此,“学习结果是使人的各种作业成为可能的持久状态”。“为了强调这些状态具有习得的持久性质,可以管它们叫做能力和倾向”。由于预期的学习结果也就是教育所要达到为目标,所以,加涅揭示了习得的是能力和倾向,便为他的教育目标分类确定了统一的基点。

2)以习得各种能力所需学习条件的异同作为划分教育目标类别的依据

加涅认为,不同种类的习得结果需要不同的学习条件。包括内部和外部的学习条件。内部学习条件是指学习者本身具有的,影响习得新能力的变量。诸如己经习得的能力等。外部学习条件是指由教学提供的,用以支持或加强习得能力的变量。诸如,教师的期待,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等。从内部学习条件来看,不同种类的学习结果需要不同的内部学习条件。比如,学习者要习得定义概念,必须先具有具体概念。从外部学习条件来看,不同种类的学习结果也需要不同的外部学习条件。比如,仅用口头指导来促进运动技能的学习之无效果是众所周知的事。

3)把智慧技能分成由多个层次组成的阶梯

在加涅看来,智慧技能是人们利用符号处理环境或做事的能力。人们运用符号的能力水平是不同的。各种习得能力由简单到复杂地排列成层次,较低层次能力的习得是更高一层次能力习得所必需的先决条件,较高层次能力在累积低层次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习得[2]。

总之,加涅的学习结果的分类研究反映了最新的心理学和教学研究的成果,并且在综合行为主义和认知心理学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他不仅将信息加工的学习和记忆的理论与教学实践联系起来。而且系统地描述了学习结果和教学事件的关系,揭示出了教学事件的本质。在他看来,教学不外乎是针对不同的学习结果而精心设计的学习的外部条件系统。这一思想正在改变人们对教学及教学设计的传统看法。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的研究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而且还为我们提供了教学设计的原则、方法、技术与依据。对此我们应当虚心接受用其所长[3]。

二、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

布卢姆是根据人的认知过程从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这一规律来作为其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依据的。布卢姆认为,只要两种简单类似的行为一发生联系,则二者都会变得无比复杂。在这一观念的指引下,布卢姆把教育行为的发展从简单到复杂进行了新的分类,也就是构建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这一完整的理论体系。

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系统包括认知、情感和心因动作三个领域的教育目标分类。他主要强调了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分类,另外两个是由后来的教育心理学家予以补充定义。

(一)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分类分类有:

1)知识。指对先前学习的材料的记忆。包括具体事实、方法、过程、理论等回忆。其所要求的心理过程主要是记忆,这是最低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

2)领会。指能把握材料的意义“可以借助三种形式来表明材料的领会”。一是转换,即用自己的话或用与原先的表达方式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二是解释,、即对一项信息加以说明或概述;三是推断,即估计将来的趋势(预期的后果),领会超越了单纯的记忆,代表最低水平的理解。

3)运用。指能将习得的材料应用于新的具体情境,包括概念、规则、方法、规律和理论的应用,运用代表较高水平的理解。

4)分析。指能将整体材料分解成它的构成成分并理解组织结构,包括部分的鉴别,分析部分之间的关系和认识其中的组织原理。分析代表了比运用更高的智能水平,因为它既要理解材料的内容,又要理解其结构。

5)综合。指能将部分组成新的整体,包括发表一篇内容独特的演说或文章,拟定一项操作计划或概括出一套抽象关系。它所强调的是创造能力,需要产生新的模式或结构。

6)评价。指对材料(论点的陈述、小说、诗歌、研究报告等)作价值判断的能力。包括按材料内在的标准(如组织)或外在的标准(如与目的适当性)进行价值判断。这是最高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因为它要求超越原先的学习内容,并需要基于明确标准的价值判断。

布卢姆认为这六大类是环环相扣,互相制约,互相支持,互相依存的。前一环节是后一环节的基础和前提,后一环节是前一环节的发展和深化,没有前一环节做铺垫,后一环节是很难得以进行下去的。而且,各环节之间又是交错影响,互相补充,互相促进。

表1:布卢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表

但我们发现,在指导教学过程中,人们发现,并非任何一级目标都以前面一级为基础。这表明,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在理论上是科学的,其科学性是基于这六个层次明确地概括了人们认识上的一些主要品质,显示了其间的内在联系和总体上的发展步骤。但在教学实践中却并非完全是“这些等级中的任何一级都以其前面一级为基础”,也并非完全是“第一级都应依次掌握”。布卢姆只是从各个层次本身的基本特征和要求出发,在静止状态中来论述其间的关系,从而依次划分了它们的特级和顺序。但在教学过程中却并非完全是如此刻板和机械。如“应用”这一层次,在通常的情况下,人们是掌握了知识,领会了实质,才会正确运用。但也存在这种实况,即在运用过程中,一些有益的实践,才使人们对事物、知识的本质获得较为深入的领会,才真正掌握知识。同样,在通常情况下,学会了应用,才能具有分析、综合能力;而分析、综合能力又往往是在对事物进行了具体的评价之后才进行的。换言之,上述六个层次是相互依存的,在一个特定的认识过程中,它们相互制约、相辅相成,呈现为综合统一反复交错的形式[4]。

(二)情感领域中的行为目标

这个领域的确定不太容易。布卢姆于1956年出版《教育目标分类,认知领域》后,由于情意类教学目标分析研究的困难及学校不予重视,直到八年后才由另一位教育心理学家负责出版情意领域行为目标的图书,从学生心理上的内化概念出发,将情意领域的行为目标分为以下五个层次:1)接受:接受是指学生在学习时或学习后其所从事的学习活动,自愿接受并给予注意的心态。在接受学习活动时,又按学生心理状态的不同,分为三个层次:一是觉知情境的存在;二是有主动接受的意愿;三是有意地加以注意。

2)反应:反应是指学生主动地参加学习活动并从参与的活动或工作中得到满足。在反应这个行为

目标下,又因反应性质的不同分为三个层次:一是默从性的反应,指学生的反应只是听命式的,不是

完全出于主动;二是自愿性反应,指学生的反应完全是主动的中;三是满足性的反应,指反应中带有满足感,愉快感。

3)评价:评价是指学生对其所学在态度与信念上表示正面的肯定。在评价这个行为目标下,又因对其所学肯定程度的不同,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价值的接受,指学生对其所学知识或观念表示认可;二是价值的肯定,指学生对其所学知识或观念除表示认可外,还主动表示对该项有价值的活动喜爱与追求(如认为知识是有价值的而喜欢学习的);三是价值的实践,指学生对价值的肯定成为他的态度,对价值的追求成为他的一种信念,并长期实践、历久不变。

4)组织:组织是指学生对其所学价值内化、概念化,纳入其人格结构中,成为其价值观。在组织这个行为目标下,又因组织程度的不同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价值概念化,指学生将所学价值在含义上予以抽象化,不再视之为单独的事件,而是将之纳入自己的观念内,形成个人对同类事物一致的看法;二是组成价值系统,指学生将所学得的同类价值观汇集在一起,成为他个人统合的价值观。

5)品格:品格是指学生对其所学经由接受、反应、评价、组织等内化过程之后,所获得的知识或观念形成个人品格的一部分。在品格这个行为目标下,又因内化程度的不同,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一般心向,指学习达到评价与组织的地步之后,个人与之所有有关的同类情境会出现相同的一般性的心向(对教师诚实,对一般人也诚实);二是品格形成,指心理与行为内外一致,持久不变[5]。

(三)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所具有的主要特征

1)用学生外显的行为来陈述教育目标

布卢姆认为,制定教育目标是为了便于客观地评价,而不是表述理想的愿望,事实上,只有具体的、外显的行为目标,才是可测量的。比如,有的教师认为:“教学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能力”。这看上去代表了理想的学习结果,但这类目标太笼统了,要确定学生是否已形成能力的证据是极困难的。只有象“形成区别事实与假设的能力”、或“培养学生领会课文中各个观念之间关系的能力”这类教育目标,才是可测量的。因此,在制定目标时,不仅要考虑到欲达到的理想状态,而且还要考虑到是否能对该目标作出客观的评价,否则,制定出来的教育目标是虚设的。

2)教育目标是有层次结构的

布卢姆的认识领域目标分类包括6个主要类别: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情感领域包括5个主要类别:接受,反应,评价、组织、性格化。每个主要类别都包括若干子类别,例如:认识领域中的“分析”包括3个子类别:要素分析、关系分析、组织原理分析。情感领域中的“评价”包括3个子类别:接受价值、偏好某种价值、信奉。

3)具有超越性

这种特性表现为,教育目标分类的方法不受学生年龄和教学内容所局限。不论是数学、语文,还是历史、地理;不论是低年级学生还是高年级学生,都可以把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的层次结构作为框架,加入相应的内容,形成每门学科的教育目标体系。

4)教育目标分类是一种工具,是为教师进行教学和科研服务的

在布卢姆看来,目标分类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为评价教学结果提供测量的手段,同时有助于对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变化作出各种假设,激发对教育问题的思考。此外,它还有助于教师恰当安排各类教学内容,为课程编制提供指导。

三、两种分类系统的比较

这两个分类系统在三个大领域的划分上完全相同,所不同的只是用词上的差异。布卢姆的认知领域与加涅的认知领域在用词上和所涉及的范围上完全一致,布卢姆讲的情感即加涅讲的态度。布卢姆的心因动作也就是加涅讲的动作技能。布卢姆的动作前加“心因”两字,意指此处所说的动作是学习的结果,非天生的反应形式。加涅在动作之后加“技能”两字也是意指此处的技能是后天的学习结果。

第一,两个分类系统都是对教育目标进行分析,因为加涅所说的学习结果,实际上就是布卢姆所说的教育目标。

第二,两个分类系统都包括了知、情、动作三个方面,体现了学生心理结构的全面发展。

第三,这两个分类系统都重视在认知领域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就从认知领域来看,它们都把知识与智慧技能区分为两类不同性质的学习结果,而且智慧技能均被排成由低到高的阶梯。

如下图:

它们所不同的是认知领域内容各亚类的划分标准和目的不同,故此对教学设计也有不同的意义。

第一,加涅重视对学习结果进行分类,即重视教育的终极目的,而布卢姆却重视动态的教学过程,并把教育目标视为动态的。有人认为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更具有进步意义。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对教学设计的意义首先表现在哲学层面,即教学设计不仅是客观的、外显的、可测的,而且是动态的,教学设计必须考虑教学过程的动态因素。其次,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对教学设计的意义在于,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学生的心理结构,而且还要考虑教师的心理结构。比如,教师的期待对学生学习的影响等。

第二,加涅学习结果中的“态度”与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中的“情感”含义有同有异。二者的相同点在于把“态度”与“情感”都理解为学生的内在积极性。所不同的是加涅认为“态度是一种琴得的内部状态,该内部状态影响着一个人对某类事物、人或事件的选择。而布卢姆认为情感是一种兴趣、态度和自己对自己的看法的复合体。由此可见,布卢姆的“情感”内涵比加涅的“态度”内涵更为丰富,尤其是把学生自己对自己的看法(自我图像)归入情感范畴,这的确是布卢姆的卓见。它对教学设计的启示在于:教学不仅要重视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而且要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第三,加涅把学习的认知结果分为语言技能、智慧技能和认知策略3大类。各类学习结果有区别,也有联系,但没有高低之分。加涅对语言技能和认知策略的论述虽然能给人某些启示,但这不是他的独创,甚至他也未讲得非常清楚。他的分类系统的独到之处是把智慧技能分成由多个层次组成的阶梯。加涅认为,智慧技能是人们利用符号处理环境或做事的能力。人们运用符号的能力水平是不同的。加涅在他的名著《学习的条件》一书中对各种能力形成的内部条件(学生的原有能力)和教学条件(外部条件)作过较深入的分析,所以教育心理学家普遍认为,运用加涅的分类系统有助于分析教学目的。虽然布卢姆的分类系统便于指导教师全面描述教学目的和评定教学质量,但这个系统并未告诉教师各级认知和能力是怎样形成的。因此它不能指导教师用什么方法,或创设什么条件帮助达到各种水平的智慧技能。加涅的系统恰好在这一方面弥补了布卢姆分类系统的不足[6]。

参考文献:

[1] 王晓玲.试析加涅的学习分类理论[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4,24(2):131-134.

[2] 杨明权.加涅与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之比较[J].汉中师范学院学报,1996,1:43-48.

[3] 徐碧波.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与教学设计[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1,19(2):38-40.

[4] 王汉松.布卢姆论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理论评析[J].南京师大学报,2000,3:65-70.

[5] 汪凤炎、燕良轼.教育心理学新编[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6:44-45.

[6] 同注2.

布鲁姆 教育目标分类学

教育目标分类学 摘要 本杰明·布鲁姆(Benjamin Bloom,1913年2月21日-1999年9月13日)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家。他提出了掌握学习论,教育目标分类学,教学评价理论。本文对其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分类过程进行了详细而具体的介绍,使师范类学生更好的了解其发展过程、应用等具体情况。 关键字:掌握学习论,教育目标分类学,教学评价理论 一、布鲁姆和他的教学理念 本杰明·布鲁姆(Benjamin Bloom,1913年2月21日-1999年9月13日)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家,芝加哥大学教育系教育学教授,曾担任美国教育研究协会会长,是国际教育评价协会评价和课程专家。 面对布鲁纳结构主义教学论、精英主义观显露出来的弊端,布鲁姆因教育提出了目标分类学说,并于1956年出版著作《教育目标分类学》;六十年代,他提出关于“人类特性”的理论,著有《人类特性和学校学习》;七十年代,他又提出“掌握学习”的学校教学理论,著有《我们的儿童都能学习》、《掌握学习理论导言》。布卢姆提出的关于“人类特性”和学校教学的理论,曾经被列为美国“最有意义的教育研究成果之一”。 布鲁姆在教育中的理论可归纳为三点。 (一)、掌握学习论,学习是为了掌握,在学生已有基础上进行教学。布鲁姆说:“如果提供适当的学习条件,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速度和进一步学习的机会方面都会变得十分相似。”他认为,学生的学习能力主要是后天的,是可以改变的,是可以发展的。学生学习能力不是先天的,是由于各种外部和内部的因素造成,主要的原因还是在外部的因素,比如学生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 (二)、教学评价理论,评价,不只是针对最终的学习结果,而是在学习的各个过程中施以评价,从而对学习行为进行相应的矫正与评估。形成性评价可以让教师的更多的目光集中到了学生学习中的问题,而不是学生的达成度,应该是学生的未达成度。再通过反馈、矫正等步骤设计教学过程,从而使绝大多数学生达到既定教学目标。 (三)、教育目标分类学,将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分类,从而确定其制定其具体的学习程度。其教育目标分类学有效的解决了如何正确评估学生学习行为的标准,给当时的美国和世界其他国家产生巨大的影响。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具有两大特征:一是可量化、可测量。为了使教育评价的起点、评价目标客观标准化,他提出目标的可测量性,为之后的

教育目标分类

认知领域的目标分类结构: 知识 这是指对先前学习过的材料的记忆。它包括:具体的知识,即术语的知识和具体事实的知识;处理具体事物的方式方法的知识;学习领域中的普通原理和抽象概念的知识。这是最低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其所要求的心理过程主要是记忆。 领会 指理解所传授的知识和信息的能力,一般可借助转化、解释和推断三种形式来完成。转化:用自己觉得有意义的话语来组织表达所传授的内容和知识;解释:对所交流的信息进行解释和说明;推断:通过目前的知识去推测未来的状况。领会超越了单纯的记忆,代表最低水平的理解。 运用 指能将习得的材料应用于新的具体情境,包括概念、规则、方法、规律和理论的应用。运用代表较高水平的理解。 分析 把复杂的材料分解成各个组成部分,以便弄清各种观念的有关层次,或者弄清所表达的各种观念之间的关系。分析代表了比运用更高的智能水平,因为它既要理解材料的内容,又要理解其结构。 综合 把各种要素和组成部分组成一个整体。包括发表一篇内容独特的演说或文章,拟定一项操作计划或概括出一套抽象关系。它说强调的是创造能力,需要产生新的模式或结构。 评价 指对材料作价值判断的能力。包括按材料内在的标准(如组织)或外在的标准(如与目的适当性)进行价值判断。这是最高水平认知学习结果,因为它要求超越原先的学习内容,并需要基于明确标准的价值判断。

(二)情感领域的目标分类结构: 接受(注意) 指学生愿意注意特殊的现象或刺激(如课堂活动、教科书、文体活动等)。从教师方面来看,其任务是指引和维持学生的注意。学习结果包括从意识一事物的存在的简单注意到学生的选择性注意。它是低级的价值内化水平。 反应 指学生主动参与。处在这一水平的学生,不仅注意某种现象,而且以某种方式对它作出反应(如自愿读规定范围外的材料),以及反应的满足(如以愉快的心情阅读),这类目标与教师通常所说的“兴趣”类似,强调对特殊活动的选择与满足。 价值化 指学生将特殊的对象、现象或行为与一定的价值标准相联系。包括接受某种价值标准(如愿意改进与团体交往的技能),偏爱某种价值标准和为某种价值标准作奉献(如为发挥集体的有效作用而承担义务)。这一阶段的学习结果所涉及的行为的一致性和稳定性使得这种价值标准清晰可辨。价值化与教师通常所说的“态度”和“欣赏”类似。 组织 指将许多不同的价值标准组合在一起,克服它们之间的矛盾、冲突,并开始建立内在一致的价值体系。重点是将许多价值标准进行比较、关联和系统化。学习的结果可能涉及某一价值系统的组织。与人生哲学有关的教学目标属于这一级水平。 价值与价值体系的性格化 指个人具有长时期控制自己的行为以致发展了性格化“生活方式”的价值体系。其行为是普遍的、一致的和可以预期的。这一水平的学习结果包括范围广泛的活动,但强调学生行为的典型性和性格化。这阶段的教学目标着重学生的一般适应模式(包括个人的、社会的和情绪的)。

布鲁姆掌握学习理论、教学目标分类[1]

布鲁姆掌握学习理论 学习的分类与评价 一、目标分类 布卢姆认为,一部完整的教育目类分类学,应该包括学生学习的三个基本领域:认知、情感、动作技能。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用学生外显的行为来陈述目标 布卢姆认为,制定目标是为了便于客观地评价,而不是表述理想的愿望,事实上,只有具体的、外显的行为目标,才是可测量的。 2.目标是有层次结构的 布卢姆认知领域目标分类学中包括六个主要类别:⑴知识;⑵领会;⑶运用;⑷分析; ⑸综合;⑹评价。情感领域包括五个主要类别:⑴接受或注意;⑵反应;⑶价值评估;⑷组织;⑸性格化或价值的复合。每个主要类别都包括若干子类别, 由此可见,布卢姆的分类学是将学生行为由简单到复杂按秩序排列的,因而,教育目标具有连续性、累积性。 3.教育目标分类学是超越学科内容的。 布卢姆认为,教育目标分类的方法,是不受学生年龄和教学内容所局限的。可以把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层次结构作为框架,加入相应的内容,形成每门学科的教育目标体系。 4.教育目标分类学是一种工具。 教育目标分类是为教师进行教学和科研服务的所以,目标分类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为评价教学结果提供测量的手段,同时有助于对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变化作出各种假设,激发对教育问题的思考。 二、认知与情感的相互作用

认知目标中始终具有情感的成分;情感目标总是带有认知成分,因此,布卢姆把学生的认知状态和情感特征作为学习的前提条件。所谓情感特征,就是指“学生学习新的学习任务的动机”。 三、教学评价 布卢姆侧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并把评价作为学习过程的一部分。布卢姆主张教学中应更多地使用另一种评价方法——形成性评价或形成性测验。 形成性评价的有效的程序是:把一门课分成若干学习单元,再把每一单元分解成若干要素,使学习的各种要素形成一个学习任务的层次,确定相应的教育目标系统;在每一单元教学结束时,都要安排一次形成性测验(有时又称为诊断性测验)。形成性测验常常被用来为学生的学习定速度,保证学生在从事下一个学习任务之前,完全掌握这一单元的内容。形成性测验可起到强化的作用;形成性测验可以揭示出问题所在,“诊断”后应该附有一个非常具体的“处方”。 简言之,形成性评价的主要目的不是给学生评定分数或等级,而是帮助学生和教师把注意力集中在学生对教学内容达到掌握水平所必备的知识技能上;而总结性评价的目的,是要对学生在一门课上的学习结果作出全面的评定,并把评定成绩告诉学生家长和学校管理人员。所以,布卢姆指出,评价与评分不是同一个意义。不评分也能够对学习结果作出评价,形成性评价就是一个例子。 学校学习理论的若干变量 布卢姆认为,只要对下列三个自变量予以适当注意,就有可能使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都达到掌握水平。 1.学生已经习得完成新的学习任务需必备的知识技能的程度(即“认知准备状态”)。 2.学生从事学习过程的动机程度(即“情感准备状态”)。 3.教学适合于学生的程度(即“教学质量”)。 一、认知准备状态 布卢姆认为,学生在学习结果上显示出来的差异可以被归结于在学习开始时掌握有关知识技能上的差异。

2017年辽宁教师招聘之加涅的学习目标分类体系简述

加涅的学习目标分类体系简述 2017年辽宁教招大部分考试科目为教育基础知识,具体考试内容需要看考试公告,查看最新辽宁教师招聘考试资讯。辽宁中公教师考试整理了辽宁教师招聘备考资料大全供考生备考学习。 加涅(1916—)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和布卢姆是同时代人。20世纪70年代他根据学生的学习结果,把习得能力分为如下五类: 一、言语信息 能用语言陈述自己习得的内容,这里的知识是回答世界是什么的知识。它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主要是记忆。 二、智慧技能 能用概念、符号、规则(原理、法则、公式、定理等)分析解决问题,这里的知识是回答怎么办的知识,它对学生能力的要求主要是理解和运用概念和规则的能力,进行逻辑分析的能力。智力技能又分为辨别、概念、规则、高级规则四类,由简单到复杂构成一个层级的关系。 三、认知策略 调控自身内部的心理活动,这是一种对内调控,学会如何学习的能力,是个体对认知过程进行调节与控制的能力,包括学习者控制自己的注意、选择性知觉、调节编码方式、提高记忆质量等能力。 四、态度 对人或事的选择倾向,这是通过学习获得的内部状态,这种状态影响个人对某种事物、人物及事件所采取的行动。加涅提出三类态度:儿童对家庭和其他社会关系的认识;对某种活动表现出来的积极的喜爱的情感,如音乐,阅读,体育锻炼等;有关个人品德的某些方面,如爱国家,关切社会需要和社会目标,尽公民义务的愿望。 五、动作技能 习得熟练的连贯动作,也被称作操作技能。 在这五类的内部又分别划分了一些小的层次。比如智慧技能又分为“辨别—概念—规则—高级规则”四个层次;认知策略又分为编码的策略、记忆探求的策略、检索的策略、思考的策略等。 对于布氏学派和加涅这两种教育目标分类系统的异同,有人认为,加涅“抛开布卢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框架,提出了五类分类目标”。加涅“从另一个不同的视角审视了教育目标”。“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的出发点是为教育评价服务,主要是针对教育评价的需要来构想的;加涅的教育目标分类是为了改进教学设计的。加涅从另一角度建立的教育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 20世纪50年代以布鲁姆等人将教学活动所要实现的整体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心理运动等三大领域,并从实现各个领域的最终目标出发,确定了一系列目标序列。 (1)认知学习领域目标分类 布鲁姆将认知领域的目标分为识记、理解、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层次。 ①识记:指对先前学习过的知识材料的记忆,包括具体事实、方法、过程、理论等的记忆,如记忆名词、事实、基本观念、原则等。 ②领会:指把握知识材料意义的能力。可以通过三种形式来表明对知识材料的领会,一是转换,即用自己的话或用与原先不同的方式来表达所学的内容。二是解释,即对一项信息(如图表、数据等)加以说明或概述。三是推断,即预测发展的趋势。 ③运用:指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新的情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它包括概念、原理、方法和理论的应用。运用的能力以知道和领会为基础,是较高水平的理解。 ④分析:指把复杂的知识整体分解为组成部分并理解各部分之间联系的能力。它包括部分的鉴别、部分之间关系的分析和对其中的组织结构的认识。例如,能区分因果关系,能识别识别史料中作者的观点或倾向等。分析代表了比运用

更高的智力水平,因为它既要理解知识材料的内容,又要理解其结构。 ⑤综合:指将所学知识的各部分重新组合,形成一个新的知识整体。它包括发表一篇内容独特的演说或文章,拟定一项操作计划或概括出一套抽象关系。它所强调的是创造能力,即形成新的模式或结构的能力。 ⑥评价:指对材料(如论文、观点、研究报告等)作价值判断的能力。它包括对材料的内在标准(如组织结构)或外在的标准(如某种学术观点)进行价值判断。例如,判断实验结论是否有充分的数据支持,或评价某篇文章的水平与价值。这是最高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因为它要求超越原先的学习内容,综合多方面的知识并要基于明确的标准才能做出评价。 在上述布卢姆的分类系统中,第一层次是“识记”,主要涉及对言语信息的简单记忆,不需要对原输入的信息作多大改组或加工。而以后的五个层次与“知道”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们是加工知识的方式,需要学习者在心理上对知识进行组织或重新组织。这个分类系统为我们确定教学目标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考框架。 (2)动作技能学习领域目标分类 动作技能涉及骨骼和肌肉的运用、发展和协调。在实验课、体育课、职业培训、军事训练等科目中,这常是主要的

简述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word版本

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1)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是良好观察的重要条件 (2)充分的准备、周密的计划、提出观察的具体方法,是引导学生完成观察的重要条件 (3)在实际观察中应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有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良好观察习惯 (4)引导学生学会记录整理观察结果,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写出观察报告、日记或作文 (5)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交流并汇报观察成果,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良好的观察品质 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1)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促进学生动机的产生 (2)重视立志教育,对学生进行成就动机训练 (3)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概念,获得自我效能感 (4)培养学生努力导致成功的归因观 (5)培养对学习的兴趣 (6)利用原有动机的迁移,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 试述教师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 (1)激发兴趣,维持好奇心 (2)设置合适的目标 (3)培养恰当的自我效能感 (4)训练归因 影响学生学习动机形成的内部因素有哪些 (1)需要与目标结构 (2)成熟与年龄特征 (3)性格特征与个别差异 (4)志向水平与价值观 (5)焦虑程度 结合实际,论述教师应该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维持好奇心 (2)设置合适的目标 (3)控制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4)表达明确的期望 (5)提供明确的、及时的、经常性的反馈 (6)合理运用外部奖励 (7)有效地运用表扬 (8)对学生进行竞争教育,适当开展学习竞争 简述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通过各种活动发展学生的兴趣 (2)通过提高教学水平,引发学生兴趣 (3)引导学生将广泛兴趣与中心兴趣结合起来 (4)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5)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6)通过积极的评价是学生的兴趣得以强化

教学目标的分类方式

布卢姆等人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中,将教学活动所要实现的整体目标分为:认知、动作技能、情感三大领域,并从实现各个领域的最终目标出发,确定了一系列的目标序列,其中,在认知领域的目标分类最为大家所熟悉。 布卢姆将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分为知道、理解、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层次。 ?知道:对先前学习过的知识材料的回忆,包括具体事实、方法、过程、理论等的回忆。例如,能够叙述牛顿三大定律。 ?理解:把握知识材料意义的能力。可借助三种形式来表明:一是转换,即用自己的话或用与原先表达方式不同的方式来表达所学的内容。例如,说出一个词的同义词 或近义词、对一个抽象概念举例、古文或外文的翻译等。二是解释,即对一项信息 (如图表、数据等)加以说明或概括。例如,对数学公式含义的说明、对文章大意 的概括等。三是推断,即预测发展的趋势。例如,让学生判断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 小球受到一个推力作用时将如何运动等。 ?运用: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新的情境。例如,运用运算法则解题、运用所学的电学知识安装电路电灯、法语教学中运用造词法写出一个单词不同词性的系列词汇等。 ?分析:把复杂的整体材料分解为组成部分,并理解各部分之间的联系的能力。例如,分析数学定理所给出的条件和结论、外语中复合句的构成成分、记叙文构成要素分 析等。 ?综合:将所学知识的各部分重新组合,形成一个新的知识整体。例如,通过一系列的实验观察,引导学生归纳出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和公式;外语教学中,引导学生 通过所学的词汇归纳造词法等。 ?评价:对材料(如论文、小说、诗歌、研究报告等)做价值判断的能力。例如,能判断自己所证明的几何题目的正确性。

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法的学习感悟

xx教学目标分类法的学习感悟 “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法”的学习及培训感悟: xxxxxx小学xx 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法,将人的认知教育目标按照由简单到繁复,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分成了以下六个层面的内容(如图)。 虽然研修教材中对于每一类问题的概念不仅在理论上进行了科学、确凿的阐述,并且也相应地给出了一些详尽的问题范例。但从我上一次培训的实效来看,在短时间内,学员对于每一类问题的特性很难理解透彻,一些学员认为这样的理论太过高深,从而直接导致学员在应用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法进行问题设计时,对于问题设计的“度”难以控制,设计出来的六个问题层次性不明确,甚至出现了例外层面问题的交错出现的情况,无法体现出由简到繁,由低到高的思维关系。 如何帮助学员更松弛地、更确凿地理顺六个层面的关系呢?我迫使自己静下心来,从头认真地、逐字逐句地去阅读教材中关于六类问题的解释。我猛然发现,文句中的某些关键词能给予我很大的启发,再结合自己大凡的教学经验,对于每一类问题所指向的目标、侧重点,问题与问题之间的上行关系在我的头脑中逐渐清撤起来。 从培训效果看,这种提取关键词的方法的确为学员把握例外类别问题的特点起到了积极地作用,学员们普遍感到理解的思路由含混变得清撤,感到对六个层面的理解由沉滞变得光鲜了。我还感到,在学员自己设计问题之前,范例的支持作用也是非常严重的,因为范例能将抽象化的理论变得直观化、详尽化。 这些参训的学员都是来自教学一线的教师,在举例时,他们更愿意听到贴合教学实际的东西。所以在指导学员参看教材中给出的范例之外,我还试图从小处着手,我从自己所教的小学数学教材中选取了一个很小的问题,并尝试利用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法进行了下面的问题设计。 知识:这道题讲了一件什么事?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

教学目标的分类培训资料

教学目标的分类 教学目标分类是个很有研究价值的课题,在当代教学理论领域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 并就此提出了一些重要的理论观点,对教学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国外教学目标分类研究 国外教学目标分类研究的理论观点很多,其中以下几种较具代表性: (一)布卢姆等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布卢姆于1956年出版了《教育目标分类学》,第一个把分类学的理论运用于教学领域。在他的推动下,教学目标分类研究已经成为教育、教学理论研究的一个专门的领域,对指导当代教学目标设计影响深远。布卢姆及其合作者们遵循的分类原则主要有: (1)教育的原则。各类别之间的主要区分应大体上反映教师对学生行为所作的区分。 (2)逻辑的原则。分类学应编制得合乎逻辑,并保持内在的一致性。 (3)心理的原则。分类学应与我们目前了解的心理现象相一致。 (4)中立的原则。分类应该是一种纯粹描述性的体系,能以比较中立的态度来表述每一种教学目标。布卢姆等人认为,教学目标可分为三大领域: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技能领域。布卢姆本人提出了认知目标的分类,情感目标和技能目标的分类是由克拉斯沃尔(David Krath-wohl)和哈罗(Anita Harrow)分别于1964年和1972年提出来的。其分类结果如下图: (二)加涅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美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加涅在其《学习的条件》一书中,认为学习的结果,或者教学活动所追求的目标,就是形成学生的五种能力:智力技能、认知策略、言语信息、运动技能和态度。又将智力技能分出五个附属范畴(亚类),并按其复杂程度排列为:鉴别作用、具体概念、为概念下定义、规则和高级规则。如下图: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 布鲁姆(B·Bloom)美国教育心理学家,首创“教育目标分类学”。布鲁姆将教育目标划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操作领域三个领域,共同构成教育目标体系。 一、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 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可以分为从低到高的六个层次:知道(知识)-领会(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 1.知道(知识)(knowledge)是指认识并记忆。这一层次所涉及的是具体知识或抽象知识的辨认,用一种非常接近于学生当初遇到的某种观念和现象时的形式,回想起这种观念或现象。这种知识是特定知识,如:术语和事实;处理特殊问题的方法或途径的知识:序列、分类、标准、方法等;一般或抽象的知识:原理、理论、知识框架等。 与这一层次目标相关的概念如:回忆,记忆,识别,列表,定义,陈述,呈现等。 2.领会(comprehension)是指对事物的领会,但不要求深刻的领会,而是初步的,可能是肤浅的。包括(1)转换:用自己的话或用与原先的表达方式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2)解释:对一项信息加以说明或概述;(3)推断:估计将来的趋势或后果。 与此目标相关的概念如:说明,识别,描述,解释,区别,重述,归纳,比较等。

3.应用(application)是指对所学习的概念、法则、原理的运用。它要求在没有说明问题解决模式的情况下,学会正确地把抽象概念运用于适当的情况。这里所说的应用是初步的直接应用,而不是全面地、通过分析、综合地运用知识。 与此目标相关的概念如:应用,论证,操作,实践,分类,举例说明,解决等。 4.分析(analysis)是指把材料分解成它的组成要素部分,从而使各概念间的相互关系更加明确,材料的组织结构更为清晰,详细地阐明基础理论和基本原理。与此目标相关的概念如: 分析,检查,实验,组织,对比,比较,辨别,区别等。 5.综合(synthesis)是以分析为基础,全面加工已分解的各要素,并再次把它们按要求重新地组合成整体,以便综合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它涉及具有特色的表达,制定合理的计划和可实施的步骤,根据基本材料推出某种规律等活动。它强调特性与首创性,是高层次的要求。 与此目标相关的概念如:组成,建立,设计,开发,计划,支持,系统化等。 6.评价(evaluation)这是认知领域里教育目标的最高层次。这个层次的要求不是凭借直观的感受或观察的现象作出评判,而是理性的深刻的对事物本质的价值作出有说服力的判断,它综合内在与外在的资料、信息,作出符合客观事实的推断。 二、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

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分类学(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

学习心理学与教学设计 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分类学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 L.W.安德森 教学是艺术,心理学是科学,目标分类学是目标建模工具 读书笔记 二〇一〇年一月

一分类学: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 1 绪论 在生活中,目标帮助我们集中注意和精力,并标明我们想要完成的任务。 1.1 需要分类学 一个教学目标的示例:“描述历史和文化影响与文化选择之间的联系”。产生如下问题: ?什么联系? ?什么影响? ?什么选择? ?描述是什么意思? “这些东西怎样帮助我们教得更好,怎样帮助学生学得更好?” 分类学是一种特殊的框架。用来清晰的描绘目标是什么。同时,就像建筑图纸中所使用的标准图标、软件工程中的UML(建模语言)一样,在教师、教师培训人员、课程协调者、评估专家、学校行政人员之间的交流中起到标准表述语言的作用。 1.2 分类学应用 增强对分类学的理解,怎样才能帮助我们?教师传统上经常被教育、教学、学习问题所困扰。主要有四个最重要的组织问题: (1)在时间有限的学校和课堂里,学什么对学生是最重要的?(学习问题) (2)怎样计划和传递教学内容才能让大多教学产生高水平的学习?(教学问题) (3)怎样选择和设计评估工具和程序才能提供学生学习效果的正确信息?(评估问题) (4)怎样确保目标、教学和评估三者之间保持一致?(一致性问题) 2 目标的结构、具体性和争论问题 2.1 目标的结构 泰勒提出“陈述目标的最有用形式是按行为类别和内容两个维度陈述,行为类别指意欲通过教学发展的学生的行为类型;内容指学生的行为加以运作的教材内容”。 目标的陈述包括一个动词和一个名词:

?动词,描述我们意欲实现的认知过程(行动)。 ?名词,描述预期学生要学习或建构的知识(内容)。 2.2 目标的具体性 克拉斯沃尔和佩尼鉴别了三种具体性水平: 总体目标、教育目标和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 2.3 目标不是什么 不要将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或评估混淆: ?目标描述结果――希望的结果,希望的变化。 ?阅读教科书、听老师讲课、从事试验和外出旅游是教学活动,是导致目标达成的手段。 ?在教学目标中使用“学会”、“能够”这样的短语来陈述,如“学会解二元方程”。 ?测验或其他评估形式不是目标,如“能够通过二级考试”不是目标。 当没有具体教学目标时,教师常常求助于评估工具来明确总体目标和教育目标的意义和教学重点。这会导致评估任务事实上成了教育目标或教学目标。虽然这是一种悠久的做法,但这常常导致应试教育。

教学目标分类理论简介

教学目标分类理论简介 要在教学实践中科学地确定和实施教学目标,除了了解教学目标的内涵与功能,还应了解当今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几种教学目标分类理论,以便从中得到借鉴。 1.布卢姆等的教学目标分类简介 (1)认知学习领域目标分类 认知领域的目标是指知识的结果,包括知识、理解、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 知识: 是指对先前学习过的知识材料的回忆,包括具体事实、方法、过程、理论等的回忆。 理解: 是指把握知识材料意义的能力。可以通过三种形式来表明对知识材料的领会,一是转换,即用自己的话或用与原先不同的方式来表达所学的内容。二是解释,即对一项信息(如图表、数据等)加以说明或概述。三是推断,即预测发展的趋势。领会超越了单纯的记忆,代表最低水平的理解。 运用:是指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新的情境。它包括概念、原理、方法和理论的应用。运用的能力以知道和领会为基础,是较高水平的理解。 分析:是指把复杂的知识整体分解为组成部分并理解各部分之间联系的能力。它包括部分的鉴别、部分之间关系的分析和认识其中的组织结构。例如,能区分因果关系,能识别识别史料中作者的观点或倾向等。分析代表了比运用更高的智力水平,因为它既要理解知识材料的内容,又要理解其结构。 综合:是指将所学知识的各部分重新组合,形成一个新的知识整体。它包括发表一篇内容独特的演说或文章,拟定一项操作计划或概括出一套抽象关系。它所强调的是创造能力,即形成新的模式或结构的能力。 评价:是指对材料(如论文、观点、研究报告等)作价值判断的能力。它包括对材料的内在标准(如组织结构)或外在的标准(如某种学术观点)进行价值判断。例如,判断实验结论是否有充分的数据支持,或评价某篇文章的水平与价值。这是最高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因为它要求超越原先的学习内容,综合多方面的知识并要基于明确的标准才能作出评价。 在上述布卢姆的分类系统中,第一层次是“知道”,以后的五个层次都是智力技能。“知道”只要求对信息作简单的记忆,不需要对原输入的信息作多大改组或加工。而以后的五种智力技能与"知道"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们是加工知识的方式,需要学习者在心理上对知识进行组织或重新组织。这个分类系统为我们确定教学目标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考框架。阐明学习目标应反映

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

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 教育目标是指预期的学生学习结果。1956年,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立足于教育目标的完整性,制定了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他提出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目标领域,并按照由低到高、由简到繁的顺序把每个目标领域再细分为多个层次和水平: 1.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 认知目标按照由低级到高级的水平共分为六级: (1)知识指对先前所学内容的回忆,包括对具体事实、方法、过程、理论等的回忆;本(2)领会指能把握所学内容的意义,具体表现为能用自己的话表述、能加以说明、能进行简单的推断; (3)应用指能将所学内容运用于新的具体情境,包括概念、方法、理论的应用; (4)分析指能分析所学内容的结构; (5)综合指能创建新的知识结构,比如说拟订一项操作计划或概括出一组关系等; (6)评价指能依据内、外在标准对所学内容进行价值判断,这是最高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2.情感领域的教育目标 情感领域的教育目标按照由低级到高级的水平共分为五级: (1)接受指注意某种现象; (2)反应指主动参与; (3)价值化指接受某种价值标准、偏爱某种价值标准和愿意为某种价值标准作奉献;(4)组织指能对不同的价值标准进行比较,建立内在一致的价值体系; (5)价值或价值体系的性格化指能运用价值体系长时期地控制自己的行为; 3.技能领域的教育目标 技能领域的教育目标按照由低级到高级的水平共分为七级: (1)知觉指运用感官获得以后可用于指导动作的相关信息; (2)定向指从生理、心理和情绪等方面做好活动的准备; (3)有指导的反应指对某一动作技能的模仿和尝试; (4)机械动作指能以某种熟练和自信水平完成动作; (5)复杂的外显反应指能熟练操作复杂的动作; (6)适应指技能的高度发展水平,即学生能根据具体情境修正自己的动作; (7)创新指根据具体情境的需要创造出新的动作,这里强调以高度发展的技能为基础的创造能力。 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对教育目标分类体系的设想,最初是1948年由出席在波士顿召开的美国心理学年会的一些考试专家在一次正式会议上提出的。其主要代表人物有布卢姆、克拉斯沃尔(D.R.Krathwohl)等人。布卢姆等人把教育目标分为三大领域──认知领域(cognitive domain)、情感领域(affective domain)和动作技能领域(psychomotor domain)。他们的教育目标分类强调指导教学过程和对结果进行评价,其实是一种教学目标分类。 (一)认知领域的目标分类 布卢姆等人在1956年出版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第一分册:认知领域》中把认知领域的目标分为六个亚领域,即知识(knowledge)、领会(comprehension)、运用(application)、分析(analysis)、综合(synthesis)和评价(evaluation)。 1.知识

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小学教学目标分类 由于小学教学目的和任务的复杂性,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要确定科学正确而又便于操作的教学目标,就有必要对小学教学目标进行分解和分类。关于教学目标的分类问题,国内外学者、专家都做了积极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理论成果。这里就针对国内外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分类的着眼点等问题做一分析。 (一)布卢姆等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美国芝加哥大学心理学教授布卢姆(R.M.Bloom)从1948年开始和他的一些同事对教学目标分类体系的课题展开了大量的研究,于1956年出版了《教育目标分类学》,第一个将分类学的理论运用于教学领域,对指导当代教学目标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们建立教学目标分类体系的基本原则是:教育的原则(各种教学目标类别应能反映教师对学习者行为所作的区分)、逻辑的原则(目标分类要编制得符合逻辑,保持内在的一致性)、心理的原则(分类应与目前已知的有关心理学原则与理论保持一致)、中心的原则(分类应是一种纯描述的体系,态度中心地表述每一种教学目标,使之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布卢姆认为贯穿于教学目标分类系统中始终如一的一条主线是对意识水平的衡量尺度,各种意识水平都可用行为形式表现出来。他把教学目标分为三大领域,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布卢姆本人提出了认知目标的分类,克拉斯和尔(David Krathwool)和哈罗(Anita Harrow)分别于1964年1972年提出了情感目标和技能目标的分类,他们提出的各个领域的目标又可细分为若干层次.其主要分类结果如下表(表2-1): 加涅(Gagne.R.M )是美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于1965年发表了《学习的条件》一书。他认为学校的教学目标是预期的学生学习的结果,是教学活动所要追求的目标。学生学习的结果可分为五种习得的性能:言语信息(指学习者通过学习能记忆诸如事物的名称、符号、地点、时间、定义、对事物的具体描述等具体的事实,能够在需要时将它们表述出来),智慧技能(指学习者通过学习获得了使用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如进行阅读、写作、计算的能力),认知策略(指学习者运用概念和规则对内调控的能力,如调节自己的注意、学习、记忆、思维等内部过程的能力),动作技能(指由一套规则支配的学习者的肌肉协调的习得能力,如写字、跑步、做体操、弹琴、打字等能力),态度(通过学习形成的影响个体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如爱听音乐、和蔼待人、爱国等)。他将智慧技能又分为五个层次(亚类),由简到复杂分别是:鉴别、具体概念、定义性概念、规则、高级规则。加涅的教学目标分类如下表(表2-2):

布卢姆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布卢姆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布卢姆教学目标分类理论教学目标分类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以布卢姆为代表的美国心理学家提出的。在这个理论体系中,布卢姆等人将教学活动所要实现的整体目标分为认知、动作技能、情感等三大领域,并从实现各个领域的最终目标出发,确定了一系列目标序列。一、认知学习领域目标分类布卢姆将认知领域的目标分为识记、领会、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层次。(1)识记。指对先前学习过的只是材料的记忆,包括具体事实、方法、过程、理论等的记忆,如记忆名词、事实、基本观念、原则等。(2)领会。指把握知识材料意义的能力。可以通过三种形式来表明对知识材料的领会:一是转化,即用自己的话或用与原先不同的方式来表述所学的内容;二是解释,即对一项信息(如图表、数据等)加以说明或概述;三是推断,即预测发展的趋势。(3)运用。指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新的情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它包括概念、原理、方法和理论的应用。运用的能力以知道和领会为基础,是较高水平的理解。(4)分析。指把复杂的知识整体分解为组成部分并理解各部分之间联系的能力。它包括部分的鉴别、部分之间关系的分析和认识其中的组织结构。例如,能区分因果关系,能识别史料中作者的观点或倾向等。分析代

表了比运用更高的智力水平,因为它既要理解知识材料的内容,又要理解其结构。(5)综合。指将所学知识的各部分重新组合,形成一个新的知识整体。它包括发表一篇内容独特的演说或文章,拟定一项操作计划或概括出一套抽象关系。它所强调的是创造能力,即形成新的模式或结构的能力。(6)评价。指对材料(如论文、观点、研究报告等)作价值判断的能力。它包括对材料的内在标准(如组织结构)或外在的标准(如某种学术观点)进行价值判断。例如,判断实验结构是否有充分的数据支持,或评价某篇文章的水平与价值。这是最高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构,因为它要求超越原先的学习内容,综合多方面的知识并要基于明确的标准才能作出评价。二、动作技能学习领域目标分类 动作技能涉及骨骼和肌肉的运用、发展和协调。在实验课、体育课、职业培训、军事训练等科目中,这常是主要的教学目标,1956年布卢姆等人在创立教育目标分类理论时,仅意识到这一领域的存在,但未能制定出具体的目标体系。后来,辛普森(E.J.Simpson)等人提出了几种不同的分类方法,但尚无公认的最好分类。这里将三种分类法分别做一简介,以便在编写教学目标时加以选择和综合运用。第一个是辛普森等人于1972年提出的分类系统。这是目前应用较广泛的一种分类体系。辛普森等人于1972年提出将动作技能目标分成下面所列的七级。(1)感知。指运用感

加涅学习结果分类理论

加涅学习结果分类理论、布卢姆教育结果分类理论的研究与比较 摘要: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与布卢姆的教育结果分类理论是教育学与教育心理学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我们进行教学的重要指标之一.这对于我们进行备课确定教学目标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系统阐述了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与布卢姆的教育结果分类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对这两种不同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做了比较研究分析,以期对它们有更深一步的理解,以促进对教学的理解及确定教学目标. 关键词:加涅学习结果分类理论布卢姆教育结果分类理论 一、加涅五类学习结果 加涅有八类学习方式,分别是从学习发生的途径、学习的形式来谈的.实际上在这里加涅给我们一个提示,就是学习不是单一的,学习有多种形式.而如果有了一定的形式之后,它们会得到哪些结果学生通过学习.学到的是什么加涅倾注了毕生精力.找到了支配人类行为表现的5种学习结果.这5种学习的结果也称5种习得的性能[1].他的学习结果分类主要包括认知、动作技能和态度三方面.认知主要包括下面的智慧、认知和言语. 1、智慧技能.加涅认为,智慧技能的实质是人们应用符号办事的能力.可以细分为四个亚类:由简单到复杂分别是辨别、概念、规则和高级规则.最简单的智慧技能是辨别,即区分物体差异的能力.较高一级的智慧技能是概念.即对同类事物的共同木质特征的认识.因此而有对事物作出分类的能力.再上去是规则.当规则支配人的行动时,我们便说,人在按规则办事.运用概念、规则办事的能力就是技能的木质.最高级的智慧技能是高级规则,是指运用简单规则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2、认知策略.加涅认为认知策略是一种特殊的智慧技能,它与智慧技能的区别是:智慧技能是个体学会使用符号与环境发生作用,是处理外部世界的能力,而认知策略是对内组织的技能,它的功能是调节监控概念和规则的使用,是处理内部世界的能力,是个体对认知过程进行调节与控制的能力.认知策略使用的先决条件是具备相应的智慧技能. 3、言语信息.加涅所说的言语信息,有时又称言语知识.当代认知心理学家则称之为陈述性知识.实际上都旨在表明在人所获得的能力中一种最为熟悉的能力.即人用语言来表述信急的能力.加涅认为言语信急的学习不但是使学过的东西能逐字逐句地回忆出来,而且是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根据言语信息木身所具有的不同复杂程度,加涅区分出二类不同的言语信急形式:符号学习、事实学习、有组织的言语信息的学习. 4、动作技能.加涅认为.动作技能有两个成分:一是操作规则,一是肌肉协调能力.动作技能的学习就是使一套操作规则支配人的肌肉协调.是指个体不仅仅完成某种规定的动作,而且指这些动作组织起来构成流畅、合规则和准确的整体行为. 5、态度.加涅认为态度是一种能够影响人对某一类物、某一类事或某一类人作出个人选择的内部状态.它是通过学习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影响人选择自己行动的内部状态.态度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二种成分. 在此基础上,加涅分析了影响这五类学习的不同的学习条件.他把学习条件分为必要条件与支持性条件.必要条件是学习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缺少它学习便无法产生;支持性条件是一般有助少学习的条件.缺少它,学习不一定不能产生.但其效率不高.例如同,学习“功=力X距离”这一规则,必须先掌握什么是“力”和“距离”.只有先掌握了这两个概念,才能进一步掌握这两个概念构成的规则.因此,这两个概念的掌握乃是该规则学习的必要条件.而动机、态度等条件,虽然有助于这一规则的学习,但不是非有不可的,属于支持性条件.加涅揭示了五种学习结果的必要条件和支持性条件可供我们教学设计时参考. 表1:五种学习结果的必要条件和支持性条件.

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明确提出教学目标分类课题的是美国教育家,早在1920年前后,鲍比特和查特斯就曾经试图通过对“成人社会”的“活动分析”来确定课程目标。后来,经过查特斯的门生泰勒和泰勒的门生布卢姆的发展,形成了完整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布卢姆为他出版于1956年的著作所定的标题就是“教学目标分类学”(在英语中“教育目标”、“教学目标”、“课程目标”都是通用的),并于同年率先发展了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分类系统。1964年,克拉斯沃尔等人发表了情感领域的教育目标分类系统。鉴于动作技能领域目标的复杂性及研究成果不太丰富,远至1965年和1972年,才分别由辛普生和哈罗分别提出了各自的动作技能领域目标分类提纲。此外,还有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梅瑞尔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都是很有代表性的。 一、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教学目标分类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以布卢姆为代表的美国心理学家提出的。在这个理论体系中,布卢姆等人将教学活动所要实现的整体目标分为认知、动作技能、情感等三大领域,并从实现各个领域的最终目标出发,确定了一系列目标序列。 1.认知学习领域目标分类 布卢姆将认知领域的目标分为识记、领会、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层次。 (1)识记。指对先前学习过的只是材料的记忆,包括具体事实、方法、过程、理论等的记忆,如记忆名词、事实、基本观念、原则等。 (2)领会。指把握知识材料意义的能力。可以通过三种形式来表明对知识材料的领会:一是转化,即用自己的话或用与原先不同的方式来表述所学的内容;二是解释,即对一项信息(如图表、数据等)加以说明或概述;三是推断,即预测发展的趋势。 (3)运用。指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新的情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它包括概念、原理、方法和理论的应用。运用的能力以知道和领会为基础,是较高水平的理解。 (4)分析。指把复杂的知识整体分解为组成部分并理解各部分之间联系的能力。它包括部分的鉴别、部分之间关系的分析和认识其中的组织结构。例如,能区分因果关系,能识别史料中作者的观点或倾向等。分析代表了比运用更高的智力水平,因为它既要理解知识材料的内容,又要理解其结构。 (5)综合。指将所学知识的各部分重新组合,形成一个新的知识整体。它包括发表一篇内容独特的演说或文章,拟定一项操作计划或概括出一套抽象关系。它所强调的是创造能力,即形成新的模式或结构的能力。 (6)评价。指对材料(如论文、观点、研究报告等)作价值判断的能力。它包括对材料的内在标准(如组织结构)或外在的标准(如某种学术观点)进行价值判断。例如,判断实验结构是否有充分的数据支持,或评价某篇文章的水平与价值。这是最高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构,因为它要求超越原先的学习内容,综合多方面的知识并要基于明确的标准才能作出评价。 2.动作技能学习领域目标分类 动作技能涉及骨骼和肌肉的运用、发展和协调。在实验课、体育课、职业培训、军事训练等科目中,这常是主要的教学目标,1956年布卢姆等人在创立教育目标分类理论时,仅意识到这一领域的存在,但未能制定出具体的目标体系。后来,辛普森(E.J.Simpson)等人提出了几种不同的分类方法,但尚无公认的最好分类。这里将三种分类法分别做一简介,以便在编写教学目标时加以选择和综合运用。 第一个是辛普森等人于1972年提出的分类系统。这是目前应用较广泛的一种分类体系。辛普森等人于1972年提出将动作技能目标分成下面所列的七级。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 布鲁姆(B〃Bloom)美国教育心理学家,首创“教育目标分类学”。布鲁姆将教育目标划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操作领域三个领域,共同构成教育目标体系。 一、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 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可以分为从低到高的六个层次:知道(知识)-领会(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 1.知道(知识)(knowledge)是指认识并记忆。这一层次所涉及的是具体知识或抽象知识的辨认,用一种非常接近于学生当初遇到的某种观念和现象时的形式,回想起这种观念或现象。这种知识是特定知识,如:术语和事实;处理特殊问题的方法或途径的知识:序列、分类、标准、方法等;一般或抽象的知识:原理、理论、知识框架等。 与这一层次目标相关的概念如:回忆,记忆,识别,列表,定义,陈述,呈现等。 2.领会(comprehension)是指对事物的领会,但不要求深刻的领会,而是初步的,可能是肤浅的。包括(1)转换:用自己的话或用与原先的表达方式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2)解释:对一项信息加以说明或概述;(3)推断:估计将来的趋势或后果。 与此目标相关的概念如:说明,识别,描述,解释,区别,重述,归纳,比较等。

3.应用(application)是指对所学习的概念、法则、原理的运用。它要求在没有说明问题解决模式的情况下,学会正确地把抽象概念运用于适当的情况。这里所说的应用是初步的直接应用,而不是全面地、通过分析、综合地运用知识。 与此目标相关的概念如:应用,论证,操作,实践,分类,举例说明,解决等。 4.分析(analysis)是指把材料分解成它的组成要素部分,从而使各概念间的相互关系更加明确,材料的组织结构更为清晰,详细地阐明基础理论和基本原理。与此目标相关的概念如: 分析,检查,实验,组织,对比,比较,辨别,区别等。 5.综合(synthesis)是以分析为基础,全面加工已分解的各要素,并再次把它们按要求重新地组合成整体,以便综合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它涉及具有特色的表达,制定合理的计划和可实施的步骤,根据基本材料推出某种规律等活动。它强调特性与首创性,是高层次的要求。 与此目标相关的概念如:组成,建立,设计,开发,计划,支持,系统化等。 6.评价(evaluation)这是认知领域里教育目标的最高层次。这个层次的要求不是凭借直观的感受或观察的现象作出评判,而是理性的深刻的对事物本质的价值作出有说服力的判断,它综合内在与外在的资料、信息,作出符合客观事实的推断。 二、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