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新三十要穴歌及应用经验(最新整理)

针灸新三十要穴歌及应用经验(最新整理)
针灸新三十要穴歌及应用经验(最新整理)

针灸新三十要穴歌及应用经验

2010-04-05 上午 09:56

1 、腰背承山求,

2 、肚腹公孙留,

3 、头顶寻风池,

4 、面口地仓收,

5 、咳喘取二定,

6 、夜啼二柱谋,

7 、小腹三阴交,8 、转胎至阴灸,9 、二沟通便秘,

10 、隐白停崩漏,11 、鼻衄当泉止,12 、心胃内关疏,

13 、腿痛刺重海,14 、目疾透攒竹,15 、大椎解癇热,

16 、少商利咽喉,17 、阿是蠲酸痛,18 、人中善急救,

19 、眩晕绝骨觅,20 、失眠安神搜,21 、疳积四缝妙,

22 、补虚关元优,23 、心疾针通里,24 、肝肾调蠡沟,

25 、遗尿缩泉求,26 、胃痛二脘留,27 、肠痈寻阑尾,

2 8 、尿频二溪收。

1 、腰背承山求

承山主治腰背疼痛,腿痛转筋及便秘,痔疮脱肛诸症。笔者认为腰背疼痛是足太阳膀胱经的主要经脉病,肾与膀胱相表里,腰为肾

针之腑,腰痛为肾病之外候,实证腰痛宜配腰部阿是、昆仑、志室诸穴,刺为主,或取三棱针点刺出血。虚证腰痛则宜配肾俞、命门、关元宜艾灸为主。《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治杂病歌》载承山:“……善治腰疼痛,痔疼大便难……”。

神 针灸方:( 1 )急性腰部肌肉扭伤:承山,外关加耳针:腰椎、门。( 2 )肩背酸痛:承山、天宗、或针或灸,其效俱佳。

2 、肚腹公孙留

公孙归属足太阴脾经,为其络穴,能联络脾胃二经,是八脉交会穴之一,具有健脾和胃;通调肠腑,消食化滞,清热利湿,主治胃痛,呕吐,呃逆,消化不良,腹痛、腹胀、急慢性肠炎、痢疾,妇科疾病及头痛诸疾。

有资料载:“针刺正常人的公孙穴,可以使腹部的耐痛阈显著提高。”

针灸方:腹痛胃胀取穴:公孙,内关,足三里,配合中药内服疗效更佳。《席弘赋》“肚疼须是公孙妙、内关相应必然瘳”,《拦江赋》载:“胸中之病内关担,脐下公孙用法拦。”

3 、头项寻风池

风池属足少阳胆经,具有清头明目,疏风解热、通利官窍等功能。肝胆相表里,肝为风水之脏。易化火生风,上扰清窍,胆附于肝,肝胆之火易循经上扰,古有“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凡眩晕中风及外感风邪皆可用之。足少阳与阳维脉交会风池,阳维脉又通督脉,督脉入络于脑,“脑为元神之府”,又按循行可治疗颈项、耳、目、侧头部及脑部诸种疾病。

针灸方:(1 )偏头痛:风池、内关、丰隆、百会。(2 )颈项强痛:风池、天柱、阳陵泉、悬钟。

4 、面口地仓收

地仓属足阳明胃经,乃手、足阳明经与阳跷脉之会,穴有疏风通络,调和气血的功效。面口部位的病症,均能治之。

针灸方:颜面神经麻痹取地仓、颊车、合谷、丰隆、风池。

《百症赋》:“颊车地仓,正口口呙于片时”。

针灸方:小儿流涎:地仓、合谷,承浆,足三里。《龙光赋》:“地仓能止两流涎”。

此外:地仓对三叉神经痛及颜面神经麻痹,有一定疗效,针灸美容时亦常用,乃治疗口纹之要穴。

5 、咳喘取二定

“二定”即定喘与定咳之缩称,定喘为经外奇穴位于颈后部。

主治:哮喘,咳嗽,背痛及颈椎病。

定咳为笔者经验用穴、穴位于厥阴俞旁开 1 寸,即第 4 胸椎棘突下旁开 2.5 寸。

主治咳嗽,多痰,哮喘,胸满烦闷及背部胀痛等症。

针灸方:二定穴配大椎(灸)、足三里(灸)可防治小儿感冒。

6 、夜啼二柱谋:

身柱与天柱合称“二柱”。

身柱:为督脉之要穴,有止咳平喘,强身益智,宁心镇痛等功效。日本著名针灸医家代田文誌指出小儿常灸身柱穴能宣通肺气,提高身体的抗病能力,能通治小儿的多种疾病。

天柱属足太阳膀胱经,余多年的经验证实:其穴在头项又循经于头,对失眠、夜啼、神经衰弱、感冒、颈椎病疗效较好,亦可治疗癫狂痫诸症。

吾恩师儿科专家彭子玉老先生善用“二柱”治疗儿科疾患,多用于夜寐,小儿体虚易于外感,咳喘诸症配合服用中药者,其效更佳。

7 、小腹三阴交

三阴交穴乃足太阴、厥阴、少阴三阴经在此交会,故名。

本穴治疗范围较广泛,有本经所过的肢体病症,如中风半身不遂,小儿麻痹后遗症等,有消化系统病症如腹胀、腹痛、痢疾,消化不良腹泻等,有泌尿生殖系病症如五淋、遗尿遗精、阳痿。女子月经不调、闭经、痛经、崩漏、不孕及产后尿潴留等。

针灸方:(1 )女子崩漏:三阴交、中极。《针灸大成》载:“中极治血

三阴交、地机、血海。《百症赋》云:“妇人崩漏下”。( 2 )月经不调

经事改常,自有地机,血海。”

8 、转胎至阴灸

至阴为足太阳膀胱经之要穴,五输穴之一,本经井穴,至阴上治头痛,下调胎产。

针灸方:胎位不正兼体虚者艾灸至阴穴同时选配三阴交或足三里穴。

9 、二沟通便秘

二沟即支沟及经验用穴横沟,支沟为手少阳三焦经火穴,有利三焦,调气机,理胸胁,健脾和胃,降逆止呕,泻热通腑之功效,主治,胁肋痛、呕吐、便秘等症。

“横沟”在大横穴外一寸再下五分处左右计两穴为祖辈治便秘的经验用穴之一。

针灸方:(1 )便秘兼呕吐者:二沟配内关。(2 )长期便秘且腹痛者:二沟配长谷穴。

10 、隐白停崩漏

隐白属足太阴脾经井穴,长于健脾益气摄血。为出血性疾病常用要穴,大凡崩漏之疾,采用艾灸疗法,多能获效。有人用艾炷灸择时节施术疗效非常。余四十年来,常取艾灸法为主治疗女子崩漏,月经过多其疗效可靠,加用中药内服者十有九验。

11 、鼻衄当孔止

当孔实为当泉及孔最二穴的简称。

“当泉”穴为日本针灸医师齐藤安世用治鼻衄的经验用穴,孔最穴为手太阴肺经之郄穴,多用于咳嗽气喘,咯血,胸痛、咽痛声嘶诸症,穴有调理肺气、清热止血之功,余临床四十多年来针刺本穴有明显止衄作用。近年来配合指压当泉穴则可提高治疗效果。若只施以指压法亦可获效。

针灸方:鼻衄兼头昏头痛者:当泉、孔最、配印堂、风池。

12 、心胃内关疏

内关为手厥阴心包经络穴,八脉交会穴,通阴维、有宁心安神、和胃降逆,宽胸理气,镇静止痛等功效。

应强调说明的是,内关通于阴维,而阴维脉与足三阴经并会于任脉,还与足阳明胃经相合,这些经脉均循行于胸脘胁腹,故“阴维为病苦心痛”,此处之心痛实指心、胸、胃、胁肋、腹部的内脏疾患。总而言之,内关治疗心、胸、胃、胁肋、腹部诸病症疗效确切。十余年前,余曾上北京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研所进修,有幸得到程莘农老

教授的亲自指点,他认为内关是治疗胃部疾患,及心神疾患的重要穴道,大凡胃痛腹胀、程老常取内关、足三里、中脘、公孙诸穴其效颇佳。

针灸方:(1 )胃痛胸闷:取内关、建里、上脘。(2 )心悸失眠:内关、神门、膻中。《拦江赋》:“胸中之痛内关担”。

13 、腿痛刺重海

重海穴在环跳上两寸向后横开一寸之处。

吾诊余喜欢画画写写,对画竹情有独钟,这方面我有幸拜识了大画家王文农先生,他老人家三过虁门(白帝城),曾向我推介过关公竹(即竹画藏诗图),不久吾上白帝城学习临摹石碑上的关公竹后去重庆,又有幸向万云程老先生(群众尊称为“万神针”)学习了解治疗下肢瘫痪、风湿腿痛的奇穴——重海,吾开业二十余载,大凡下肢疾患常用此穴,治疗腰腿疼痛严重者,多取肾俞,重海、悬钟三

穴再选配风市、殷门、承山诸穴体会到自从加用重海穴后其疗效则增强。

针灸方:腰酸腿痛,取重海配肾俞、足三里,或针或灸。

14 、目疾透拈竹

拈竹乃是太阳膀胱经要穴,善治目疾。

针灸方:( 1 )头目疼痛:取拈竹,合谷,风池针之。

拈竹,太阳(三棱针点刺出血),合谷,耳尖

(三棱针点刺 (2 )

双目红肿

出血)。

《百症赋》云“目中漠漠,急寻攒竹三间”。

15 、大椎解癇热

大椎穴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之下凹陷中,先平肩取之,再令患者缓缓摇头,第七颈椎可随之而动(再下一椎体即第一胸椎则不会随之转动),此法定取大椎较为便捷,大椎穴为手足太阳经及督脉交会穴、为诸阳交会之所、统领周身之阳气,本穴是泻阳邪、调阳气的要穴,有疏风清热、宁心止痫的良好功能。

“督脉为病,脊强反折”,大凡脑病、癫痫所致抽搐为首选穴之一。

针灸方:( 1 )感冒发热:大椎、合谷、内关、曲池。

( 2 )癫癇:大椎、身柱、丰隆、合谷、太冲。

16 、少商利咽喉

少商属手太阴肺经,主要功效有清热解表,通利咽喉。本穴内可清泄肺热,外可宣散风热为治疗咽喉肿痛之要穴,对感冒、咳喘、鼻衄、腮腺炎、声音嘶哑均有一定疗效。

少商为肺经井穴,又有开窍醒神,舒筋活络,清热止疼之功,如《时后歌》曰:“……热血流入心肺腑,须要金针刺少商”。

吾父亲治急性咽喉肿痛常以三棱针点刺少商,出血少许,第一天效果不显者则次日加针合谷,效果良好。

针灸方:( 1 )急性喉炎取少商(点刺出血)合谷,照海。(2 )慢性咽炎:取少商(点刺出血)、天突、太溪皆有效。

17 、阿是蠲酸痛

阿是穴——亦名天应穴。机体有病变,即会在人体某处按压疼痛加剧,或胀或麻明显,某一点即为阿是穴,故又称不定穴。

阿是穴亦痛亦胀之处,亦是经络不通之处,通过按压探寻方有“快然”之所,即通过阿是穴的治疗,调节机体,疏通经络从而达到

止痛治病的目的。《玉龙歌》云“浑身疼痛疾非常,不定穴中细审详”。

针灸方:(1 )头痛:阿是、风池、百会、合谷、外关、太阳。(2 )坐骨 N 痛:阿是、环跳、承扶、阴陵泉、承山。

18 、人中善急救

人中全身之要穴也,督脉,手足阳明之会。擅长医治精神、神志方面病症,如:昏迷,癫狂,痫症,小儿急慢惊风,中暑,癔病,三叉神经痛,其他如挫闪腰痛,晕车晕船等亦有效。

针灸方:( 1 )昏迷:人中加针十宣(点刺放血)

( 2 )小儿急惊风:人中加针印堂,内关,足三里。

( 3 )癔病:人中加针合谷,内关,丰隆。

据报道,针刺本穴对呼吸功能的调整有相对特异性,其针灸效应与呼吸中枢功能状态密切相关,尤在对呼吸中枢衰竭时疗效更显。对实验性休克动物具有明显的抗休克作用,当血压降到( 10~40 毫米汞柱)、呼吸暂停时,针刺“人中”,绝大多数可以恢复。

19 、眩晕绝骨觅

悬钟属胆经,胆为木之性,主疏泄条达,肝肾同源,肝胆又为表里,可见胆与肾有关,肾主藏精,精又生水,《内经》有“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的论述,张景岳曾提出:“无虚不作眩”,《直指方》亦云:“瘀

滞不行皆可眩晕”针悬钟可舒肝理气,益髓生血,补肾健脑,舒筋活络故能改善高血压眩晕等有关病症。

针灸本穴可充养髓海,治疗头晕目眩耳鸣,血虚失眠,记忆力减退,诸症均有良好效果。

研究表明:本穴对高血压有降压作用,尤其是 III 期高血压效果较好。

针灸方:高血压、头晕目眩:绝骨、风池、三阴交、丰隆、合谷、太冲。

20 、失眠安神搜

安神穴为余常用之经验穴

三阴交主之”。(

“惊不得眠,

针灸方

安神、三阴胶、足三里。《甲乙经》

( 1 )顽固失眠

安神、公孙、内关诸穴有效,加中药更妙。

2 )失眠日久,脾虚食滞者

21 、疳积四缝妙

四缝为经外奇穴,始载于《奇效良方》一书。在掌面示、中、环、小四指第 1 、 2 指关节横纹缝中。

针灸方:( 1 )呕吐明显者加针内关,承满。

( 2 )腹泻明显者加针长谷、中脘。

( 3 )便秘明显者加针支沟、横沟。

( 4 )赢瘦虚弱者加针足三里、大椎。

四缝穴健脾和胃,止泻止咳,除擅治疳积厌食外,医治百日咳其效亦佳。

22 、补虚关元优

关元亦大中极,丹田,与足三里,气海并称,为人体三大强壮穴(又云是关元,足三里,大椎三穴者),称大椎有补养肾气,培元固本,强身健体的补益要穴。

针灸方:不孕症:关元透中极、子宫、太溪、太冲、三阴交。

在男科的应用也广泛,对阳痿、早泄、男子不育及前列腺炎症均可有效。亦可用于遗尿症,慢性肠炎等疾患。

针灸方:阳萎:关元透、中极、内关、足三里、太溪、志室,此乃吾父亲常用之针灸方。

23 、心疾针通里

通里擅治心悸,同时对精神情志病常作为主穴,临床证实,大凡心律失常,神经衰弱,癔病、忧郁症、失眠,均有尚佳疗效。

《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治杂病歌》中便有“三里内庭穴,曲池合

谷接……环跳与阳陵,通里并列缺……”。可见针灸家对其重视之程度。

针灸方:心律失常:通里、神门、内关、膻中、三阴交、足三里。

24 、肝肾调蠡沟

蠡沟者,足厥阴肝经络穴,有联络肝胆两经、调节两经气的作用,从临床上看,对肝、肾、脾均有调治作用,即侧重调肝、次之调肾,再次之为调脾。

实践得知:痛经者在蠡沟穴有明显压痛。

针灸方:( 1 )痛经:蠡沟、三阴交、太溪、归来。

( 2 )阴痒:蠡沟、关元、血海、三阴交。

( 3 )慢性前列腺炎:蠡沟、关元透中极、太溪、会阴。

25 、遗尿缩泉求

“ 遗尿缩泉求”一句中的缩泉穴即缩泉四穴的简称,缩泉四

为邓老经验用穴亦奇穴穴系先父之好友武汉杏林老前辈邓直哉先生亲授,

也,邓老与先父高少臣共事于汉口康尔众国药号中医门诊部,邓老善用奇穴,学医之初,先父令吾虚心求教,后知邓老治遗尿或单针灸缩泉四穴,症状严重者再加十七椎、气中、气门三奇穴。邓老称此法治

遗尿效如桴鼓,吾 30 余年曾有邓老的这组奇穴加外敷家传灵仙保元膏治疗遗尿症其效确凿,此法患儿乐于接受,深受家长们赞许。

针灸方:小儿遗尿多年不愈:缩泉四穴,关元透中极,三阴交,针灸并施,效亦佳。

26 、胃痛二脘留

上脘、中脘均在人体之胃脘部,治疗胃痛、胃胀及肝炎诸症,先父高少臣先生常用之,合称之“二脘”。

“二脘”并用具有和胃健脾,清热化痰、养心安神、清热除烦、定惊醒神之功能

《玉龙赋》云“上脘、中脘治九种之心痛”。《玉龙歌》亦云“九种心痛及脾疼,上脘穴内用神针,若还脾败中脘补,两针神效免灾侵”。针灸方:(1 )胃动力障碍,厌食症:二脘,足三里。(2 )癌症化疗中胃肠反应:取二脘、下食关、大椎、足三里、内关酌情针灸之。

27 、肠痈寻阑尾

阑尾穴属奇穴,当在足三里再下两寸许,因是此穴是足三里下两寸再上下寻探按压一明显的压痛点,此点才可定为准确的阑尾穴,针此穴(左右计两穴)时宜配合上巨虚、长谷(针灸宜刺向麦氏点)公孙及曲池诸穴。

针灸方:阑尾包块(阿是穴)二脘、上巨虚、下巨虚。

28 、尿频二溪收

本穴为足少阴肾经输穴,阴经无原,以输代之,故又为肾经原穴,亦为回阳九针穴之一,主治范畴为因肾虚所致的多种病症。临床上多用于遗精、阳痿、肾虚腰痛、小便频数,月经不调、带下、不孕、咳喘、咯血诸疾。

研究证实:针刺太溪、列缺等穴可使肾泌尿功能增强,酚红排出量也较针前增高,尿蛋白减少,高血压也下降……浮肿也减轻,对肾炎病人有一定治疗效果。

后溪:本穴为手太阳小肠经五输穴之输穴,临床多循经选穴,多用于治疗后头、项部、肩背部、疼痛胀麻手指挛急等病症,虽然小肠经不行腰部,但本穴为八脉交会穴之一,能通督脉,医治腰脊酸痛,尿频诸症,小便赤涩效尚称满意,余临症体会“二溪”合用,其补肾壮腰、通督活络之功尤著,治疗尿频及急性腰痛,屡试屡验。

针灸方:

(1 )肾虚尿频、腰痛乏力:“二溪”配肾俞,志室,足三里,十七椎。

神门 (2 )急性前列腺炎:中极透曲骨、二溪、阴陵泉加针耳穴:肾、

80个常用针灸穴位汇总..doc

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80 个常用针灸穴位汇总穴位定位主治 尺泽肘横纹上肱二头肌腱桡 1 肺系实热证 2 肘臂挛痛 侧凹陷处 3 急证(吐泻,中暑,小儿惊风)尺泽穴与太渊穴连线 1 肺系病证 孔最上, 2 肘臂挛痛。 腕横纹上 7 寸处 列缺桡骨茎突上方 , 1 肺系病证 腕横纺上 1.5 寸 2 头项部疾患(头、牙、项部、口眼) 鱼际第 1 掌骨中点桡侧, 1 肺系热性病(失音)赤折肉际处 2 小儿疳积 少商拇指桡侧指甲根角旁 1 肺系实热证(咽喉、鼻、高热)0.1 寸 2 昏迷、癫狂 商阳食指桡侧指甲根角旁 1 五官疾患(齿痛、咽喉肿痛) 0.1 寸 2 急证(热病、昏迷) 1 头面五官诸疾 合谷手背第 1、2 间, 2 外感 第 2 掌骨桡侧中点处 3 热病(无汗或有汗) 4 妇产科病(经闭、滞产) 操作 直刺 0.8-1.2 寸 或点刺出血 直刺 0.5 ~ l 寸 向上斜刺0.5-0.8 寸 直刺 0.5~ 0.8 寸 小儿疳积用割治法浅 刺 0.1 寸 或点刺出血 浅刺 0.1 寸 或点刺出血 直刺 0.5-1.0 寸 半握拳 孕妇不宜 手三里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肘横纹下 2 寸 屈肘成直角, 曲池在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 外上髁连线中点 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 间; 肩髃三角肌肉上部中央, 上臂平举肩峰前下方凹 陷处 鼻翼外缘中点旁开 0.5 迎香寸, 鼻唇沟中 地仓口角旁约 0.4 寸,上直对瞳孔 耳屏前, 下颌骨髁状突前方, 下关颧弓与下颌切迹形成的 凹陷中, 闭口取穴1上肢病证 2 腹痛、腹泻 3 齿痛,颊肿 1上肢病证 2热病 3 高血压 4癫狂5肠胃病 5五官热性病 6皮肤外科(瘾疹,湿疹,瘰疬) 1上肢病证 2瘾疹 1局部病证(鼻塞,鼻衄,口歪) 2胆道蛔虫症 局部病证(口角歪斜, 流涎、三叉神经) 1面口病 2耳部疾病 直刺 0.8-1.2 寸 直刺 0.5-1.0 寸 直刺 0.8-1.5 寸 向内上方斜刺或平 刺 0.3-0.5 寸 刺或平刺 0.8 寸, 可向颊车穴透刺 直刺 0.5-1.0 寸, 留针时不可张口1

80个常用穴位

中医技能:80个常用针灸穴位与操作 1. 尺泽:肘横纹上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直刺0.8-1.2寸或点刺出血可咳嗽,气喘,咯血,潮热,咽喉肿痛,胸部胀满;急性腹痛吐泻;肘臂挛痛 2. 孔最:前臂掌面桡侧,尺泽穴与太渊穴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处直刺0.5~l寸肘臂挛痛,痔疾,咳血、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等肺系病证 3. 列缺: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向上斜刺0.3-0.5寸可外感头痛,项强,咳嗽,气喘,咽喉痛;口眼歪斜,牙痛 4. 鱼际:第1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直刺0.2~0.5寸,禁灸。咽干,咽喉肿痛,失音。咳嗽,咳血,小儿疳积。 5. 少商:拇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浅刺0.1-0.2寸或点刺出血可咽喉肿痛,发热,咳嗽,失音,鼻衄;昏迷,癫狂;指肿,麻木手阳明大肠经 6. 商阳:食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浅刺0.1-0.2寸或点刺出血可咽喉肿痛,齿痛,耳聋;热病,昏迷;手指麻木 7. 合谷:在手背,第一二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中点直刺0.5-1.0寸可头痛,齿痛,目赤肿痛,咽喉肿痛,鼻衄,耳聋痄腮,牙关紧闭,口眼歪斜;热病,无汗,多汗;经闭,滞产,腹痛,便秘;上肢疼痛,不遂 8. 手三里: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直刺0.8-1.2寸可肩臂麻痛,上肢不遂;腹胀,吐泻;齿痛颊 肿9. 曲池: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直刺1.0-1.5寸可热病,咽喉肿痛,齿痛,目赤痛,头痛,眩晕,癫狂;上肢不遂,手臂肿痛,瘰疬;瘾疹;月经不调,腹痛吐泻 10. 肩髃: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上臂平举肩部前方的凹陷直刺0.8-1.5寸可肩臂疼痛,上肢不遂,瘰疬;瘾疹 11. 迎香:鼻翼外缘中点旁开鼻唇沟中平刺或斜刺0.3-0.5寸不鼻塞,鼻衄,鼻渊,口眼歪斜,面痒;胆道蛔虫症足阳明胃经 12. 地仓: 目正视瞳孔直下口角水平交界处直刺0.5寸或向颊车方向透刺1.0-2.0寸可眼睑瞤动,口角歪斜,流涎 13. 下关:闭口取穴,颧弓下缘凹陷处,下颌骨髁状突前方直刺0.5-1.0寸可耳聋,耳鸣,聤耳;齿痛,口眼歪斜,面痛 14. 头维: 在头侧部,当额角发际上0.5寸,头正中线旁4.5寸向下或向后平刺0.5-0.8寸不可眩晕,头痛;目痛,迎风流泪,眼睑瞤动 15. 天枢:脐中旁开2寸直刺1.0-1.5寸可绕脐腹痛,腹胀肠鸣,痢疾,泄泻,便秘;癥瘕,痛经,月经不调 16. 梁丘:伸展膝盖用力时,筋肉凸出处的凹洼;直刺1~1.2寸。 胃痉挛、腹泻、膝盖头痛、浮肿等。 17. 犊鼻:屈膝,在膝部,髌骨与髌韧带外侧凹陷中斜刺1.0-1.5寸可膝肿痛 18. 足三里:小腿前外侧,犊鼻下3寸,胫骨前缘1横指直刺1.0-2.0寸可胃痛,呕吐,腹胀,肠鸣,消化不良,泄泻,便秘,痢疾,乳痈;疳疾,喘咳痰多,头晕,心悸气短;癫狂,失眠;膝痛,下肢痿痹,脚气,水肿 19. 条口:正坐屈膝位,在犊鼻下8寸,犊鼻与下巨虚的连线上取穴。直刺l~1.5寸。肩周炎,膝关节炎,下肢瘫痪;胃痉挛,肠炎,扁桃体炎。脘腹疼痛,下肢痿痹,转筋,跗肿,肩臂痛。 20. 丰隆: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8寸,条口外,距胫骨前缘2横指直刺1.0-1.5寸可咳嗽,痰多,哮喘;头痛眩晕,癫狂;下肢痿痹

每日背记 针灸歌诀完整版

井荥输原经合歌-五输穴 少商鱼际与太渊,经渠尺泽肺相连。 商阳二三间合谷,阳溪曲池大肠牵。 厉兑内庭陷谷胃,冲阳解溪三里随。 隐白大都太白脾,商丘阴陵泉要知。 少冲少府属于心,神门灵道少海寻。 少泽前谷后溪腕,阳谷小海小肠经。 至阴通谷束京骨,昆仑委中膀胱知。 涌泉然谷与太溪,复溜阴谷肾所宜。 中冲劳宫心包络,大陵间使传曲泽。 关冲液门中渚焦,阳池支沟天井索。 窍阴侠溪临泣胆,丘墟阳辅阳陵泉。 大敦行间太冲看,中封曲泉属于肝。 五输穴是指十二经脉分布在肘膝关节以下的井、荥、输、经、合穴。古人把经气在人体四肢运行的过程比作自然界的水流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结合标本根结理论,将“井、荥、输、经、合”五个特定穴的顺序从四肢像肘膝方向排列。“井”穴分布在指、趾末端,为经气所出,像水的源头:“荥”穴分布在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前,像刚出的泉水微流:“输”穴分布于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后,喻作水流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经气渐盛:“经”穴多位于前臂、胫部,如水流变大畅通无阻,经气盛行:“合”穴多位于肘膝关节附近,如江河水流汇入湖海,经气充盛合于脏腑。正如《灵枢·九针十二原》指出:“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

十二原穴歌 肺原太渊肾太溪,心包大陵太白脾。 心原神门肝太冲,小肠腕骨焦阳池。 膀胱京骨冲阳胃,大肠合谷胆丘墟。 原穴是脏腑元气输注、经过和留止于十二经脉四肢部的腧穴,又称为“十二原”。十二原穴多分布于腕踝关节附近。阴经五脏之原穴,即是五输穴中的输穴,即所谓“阴经以输为原”,“阴经之输并于原”。阳经之原穴则位于五输穴中的输穴之后。 十六郄穴歌 郄义即孔隙,本属气血集。 肺向孔最取,大肠温溜别; 胃经是梁丘,脾属地机穴; 心则取阴郄,小肠养老列; 膀胱金门守,肾向水泉施; 心包郄门刺,三焦会宗持; 胆郄在外丘,肝经中都是; 阳跷跗阳走,阴跷交信期; 阳维阳交穴,阴维筑宾知。 郄穴:经脉气血深聚之处的腧穴,称为郄穴。大部分在四肢肘膝以下的本经上(只有梁丘在膝上)。郄穴多用来治疗本经循行部及所属脏腑的急性病证。阴经郄穴多用治疗血证,阳经郄穴多用治疗急性痛证。

中医综合考研之针灸80穴主治歌诀

中医综合考研之针灸80穴主治歌诀 1.尺泽:咳喘咽痛咯血肺,中暑吐泻儿惊风,肘臂挛痛局部病。 2.孔最:咯血咳喘咽肿痛,肘臂挛痛局部病。 3.列缺:咳喘咽痛肺系病,头项齿痛口眼歪。 4.鱼际:咳血咽痛肺失音,小儿疳积为第一。 5.少商:肺系实热热痛衄,昏迷癫狂少商寻。 6.商阳:五官齿咽热昏迷。 7.合谷:头目口齿鼻耳官,经闭滞产外感热。 8.手三里:上肢不遂臂无力,齿痛颊肿腹痛泻。 9.曲池:上肢热病高压癫,胃肠五官皮外科。 10.肩髃:上肢不遂肩臂痛,隐疹特色肩髃寻。 11.迎香:胆蛔口歪鼻塞衄。 12.地仓:口歪流涎三叉痛 13.下关:齿病三叉口眼歪,耳鸣耳聋聤耳疾。 14.头维:头痛目眩与目痛。 15.天枢:痛胀秘泻痢疾肠,痛经经乱妇科病。 16.梁丘:下肢不遂膝肿痛,急胃乳痈与乳痛。 17.犊鼻:屈伸不利并膝痛,下肢麻痹关节病。 18.足三里:胃肠虚劳乳肠痈,癫狂神志肢痿痹。 19.条口:下肢痿痹与转筋,臂膀疼痛脘腹痛。 20.丰隆:头痛眩晕癫狂痰,腹胀便秘肢痿痹。 21.内庭:热病鼻咽齿五官,吐酸泻痢便秘肠,跖趾节痛足背痛。

22.公孙:痛吐泻痢胃肠病,失眠心狂气冲心。 23.三阴交:妇科产科脾胃虚,遗精阳痿遗尿泌,心悸失眠高血压,阴虚诸症下肢痿。 24.地机:经乱痛经妇崩漏,腹痛腹泻脾胃病,脾不运水癃水肿。 25.阴陵泉:水肿黄疸腹胀泻,小便不利与膝痛。 26.血海:经乱痛经与经闭,隐疹湿疹丹毒皮。 27.通里:暴喑舌强心悸忡,腕臂疼痛局部病 28.神门:痛烦惊忘眠呆癫,胸胁疼痛高血压。 29.后溪:头项腰背指肘臂,耳目疟疾癫狂痫更多资料可以到海天医师了解。 30.天宗:肩背损伤肩胛痛,气喘莫忘取天宗。 31.听宫:鸣聋聤耳与齿痛。 32.攒竹:眉棱头痛目睑病,呃逆治疗效果奇。 33.天柱:后头项强肩背腰,鼻塞癫狂与热病。 34.肺俞:咳喘咯血肺系病,阴虚盗汗骨蒸热 35.膈俞:呕吐呃逆喘吐血,贫血潮热与盗汗,皮肤瘙痒如隐疹。 36.胃俞:痛吐胀鸣等胃疾。 37.肾俞:肾虚晕鸣聋腰酸,痿泄不育与遗尿,经乱带下不孕症。 38.大肠俞:胀泻便秘腰腿痛。 39.次髎:经乱痛经带下病,遗精疝气小便窿,下肢痿痹腰骶痛。 40.委中:下肢痿痹腰背痛,腹痛吐泻癃遗尿,丹毒特色委中求。 41.秩边:下肢痿痹腰骶痛,阴痛癃闭痔便秘。 42.承山:腰腿拘痛痔便秘 43.昆仑:后头项腰足踝痛,癫痫滞产昆仑取。

中医针灸穴位速记歌诀76584

中医针灸穴位速记歌诀 分享 中医针灸穴位速记歌诀 头面颈项部病症面口针合谷,眩晕配太冲;风池清头目,颞 痛太阳攻。 鼻塞迎香穴,印堂眉额中;目疾睛明取,承泣球后同。 牙关面颊症,下关与翳风;口眼歪斜疾,颊车地仓从。 阳白羽四白,面痛治亦同;牙痛咽喉痛,合谷透劳宫。 落枕成斜颈,外关或悬钟;急性项背强,均可取人中。 耳聋取耳穴,耳门透听宫;中渚外关配,哑门与翳风。 廉泉主喉舌,治哑先治聋;新穴供选用,听会及聋中。胸腹 部病症心胸内关取,肚腹三里求;胃痛刺中脘,天枢治脐周。下腹三阴交,关元气海由;中极阴陵伍,能导尿潴留。 泌尿生殖症,上穴一般优;胁痛刺夹脊,阳陵与支沟。 腹痛背俞穴,夹脊相应投;若遇阑尾炎,阑尾穴针留。腰背 四肢部病症急性腰脊痛,下可取殷门;夹脊按部取,腰穴适 当深。 下腰大肠俞,上腰肾俞存;胸背须谨慎,胁肋不可深。 上肢取曲池,肩髃合谷分;下肢阳陵泉,环跳绝骨扪。 痛取局部穴,阿是亦可针。注:阿是穴哪里疼痛哪里是其

精品文库他病症昏迷人中主,足心取涌泉;有热刺出血,十宣十指端。曲池降血压,退热亦可兼;疟疾取大椎,至阳间使连。 三里调肠胃,内关利胸间;宁心止呕吐,并可治失眠。 神门三阴交,安神疗效传;哑门治癔病,人中内关捻。 癫痫长强穴,百会大椎延;风池及太冲,头昏眩晕旋。 喘发定喘穴,胸闷配膻中;天突能止咳,痰多加丰隆。 肝炎肝胆俞,至阳及太冲;阳陵足三里,大椎作用洪。 天枢足三里,止泻有奇功;脱肛承山穴,长强百会中。三里 三里在膝下,三寸两筋间。 能除心腹胀,善治胃中寒, 肠鸣并积聚,肿满膝胫酸, 劳伤形瘦损,气蛊病诸般。 人过三旬后,针灸眼能宽。 取穴当举足,得法不为难。内庭 内庭足两间,胃脉是阳明。 针治四肢厥,喜静恶闻声, 遍身风瘾疹。伸欠及牙疼, 疟病不思食,针著便惺惺。曲池 曲池曲肘里,曲著陷中求。 善治肘中痛,偏风手不收, 挽弓开未得,筋缓怎梳头, 喉闭促欲绝,发热竟无休,

针灸推拿科试题及答案

针灸推拿科“三基三严”考核试卷2011年第3季度 姓名得分 一、判断题(对者打“ν”,错者打“×”,每题1分,共5分) 1.拇、食、中、无名、小指罗纹面,依次为脾、肝、心、肺、肾经穴。 ( ) 2.经行先期的月经不调症,推拿宜用调经治本,温经散寒法。( ) 3.梨状肌综合征直腿抬高试验>60。为阳性。( ) 4.网球肘常见肘前外侧痛。( ) 5.肺胃实热型小儿发热,推拿宜用清泻里热,理气消食。 ( ) 二、单选题(每题2分,共80分) A.隔姜灸B.隔蒜灸C.隔盐灸D.隔附子灸E.细辛灸 1.治疗急性寒性腹痛宜选 2.治疗未溃疮疡宜选 3.治疗疮疡久溃不敛宜选 A.隔附子灸 B.非化脓灸 C.化脓灸D.隔蒜灸E.灯火灸 4.治疗皮肤疣常选 5.治疗小儿痄腮宜选 A.温和灸B.温针灸C.雀啄灸D.直接灸E.间接灸 6.将艾条点燃一端在施灸部位皮肤上下活动施灸的是 7.将大小适宜的艾炷,放在皮肤腧穴上施灸的是 8.在施灸腧穴上放置药物,然后在其上放艾炷施灸的是 A.煮罐法B.走罐法C.刺血拔罐法D.闪罐法E.药罐法 9.在面积较大、肌肉丰厚处拔罐时,多选用 10.在肌肉松弛,吸拔不紧处或留罐有困难者以及局部皮服麻木、功能减退的虚证患者拔罐时多选用 A.点刺法B.散刺法C.刺络法D.埋针法E.挑刺法 11.若需要在十宣、十二井穴、耳尖等部位放血时,多选用 12.用三棱针针法治疗急性吐泻、中暑发热时,多选用 13.对于临床上一些疼痛性疾病和久治不愈的慢性病证多选用 A.密波B.疏波C.疏密波D.断续波E.锯齿波 14.针刺麻醉应选择的波型是

15.痿证、瘫痪应选择的最佳波型是 16.刺激膈神经、抢救呼吸衰竭应选择的波型是 A.0.1ml以上 B.0.3~0.5ml C.0.5~1m1以内 D.1~2m1 E.2~5ml 17.四肢部作穴位注射的一般剂量为 18.头面部作穴位注射的一般剂量为 19.腰臀部作穴位注射的一般剂量为 A.密波B.疏波C.疏密波D.断续波E.锯齿波 20.动力作用较强,能提高肌肉组织的兴奋性,对横纹肌有良好的刺激收缩作用的波型是21.能降低神经的应激功能,对感觉和运动神经均能起抑制作用的波型为 22.动力作用较大,治疗兴奋效应占优势,能增加代谢促进气血循环,改善组织营养,消除炎性水肿的波型为 A.耳垂 B.耳舟C.对耳轮体部和对耳轮上、下脚 D.耳甲 E.耳轮脚 23.与躯干和下肢相应的耳穴分布在 24.与头面相应的耳穴分布在 25.与内脏相应的耳穴分布在 A.交感B.内分泌C.肾上腺D.皮质下E.脑干 26.在对耳屏内侧面,即对耳屏4区的耳穴为 27.在耳屏游离缘下部尖端,即耳屏2区后缘处的耳穴为 A.耳垂B.耳舟C.耳轮脚周围D.耳甲E.对耳轮体部和对耳轮的上、下脚28.与躯体和下肢相应的耳穴分布在 29.与消化道相应的耳穴分布在 A.对耳轮 B.耳轮结节C.耳甲腔D.耳甲艇E.耳轮脚 30.耳轮脚以上的耳甲部是 31.耳轮深入耳甲的横行突起部分是 32.耳轮脚以下的耳甲部是 A.天枢B.中脘C.期门D.章门E.京门 33.肾之募穴 34.肝之募穴 35.脾之募穴 A.丰隆B.光明C.公孙 D.通里E.偏历

(完整word版)针灸八十穴位主治速记法

针灸八十穴位主治速记法 一、手太阴肺经 1、尺泽:肺系肘急证 2、孔最:肺肘 3、列缺:肺系头项病 4、鱼际:肺疳积 5、少商:肺昏狂 二、手阳明大肠经 6、商阳:热迷五官 7、合谷:外感妇科,头面五官 8、手三里:手上腹齿 9、曲池:手上高热,肠胃五官,癫狂皮外 10、肩遇:肩上瘾疹 11、迎香:口鼻胆道蛔虫 三、足阳明胃经 12、地仓:三口流 13、下关:耳疾面口病 14、头维:头目病 15、天枢:肠胃妇科 16、梁丘:胃膝下乳

17、犊鼻:膝屈下 18、足三里:胃下神志外科虚 19、条口:下转肩脘 20、丰隆:头晕,狂饮下腹 21、内庭:五官热,肠胃足 四、足太阴脾经 22、公孙:脾胃冲神志 23、三阴交:脾胃妇科泌尿系,心悸失眠下阴虚 24、地机:脾胃妇科水湿病 25、阴陵泉:脾不运化水膝医`学教`育网整理 26、血海:妇科、血热性皮肤病 五、手小阴心经 27、通里:心舌暴腕 28、神门:心神高胸 六、手太阳小肠经 29、后溪:头腰手肘,耳目狂疟 30、天宗:肩胛背气喘 31、听宫:耳疾齿痛

七、足太阳膀胱经 32、攒竹:头眉眼呃逆 33、天柱:后头鼻狂热 34、肺俞:肺疾,骨盗汗 35、膈俞:膈上瘾,盗血 36、胃俞:胃疾,痛呕胀 37、肾俞:肾虚妇科加泌尿 38、大肠俞:腰、胃肠胀泻秘 39、次了:腰下妇科,小精疝 40、委中:腰下腹痛医`学教`育网整理急吐泻,小便不利遗丹毒 41、秩边:腰下小便痔阴痛 42、承山:腰腿痔便秘 43、申脉:头痛眩晕腰神志 44、至阴:胎滞,头目鼻 45、昆仑:后头项腰癫滞产 八、足小阴肾经 46、涌泉:大奔足咯头、急证神志病 47、太溪:腰下冷肾虚,五官肺消月 48、照海:神志五官妇小便 九、手厥阴心包经 49、内关:心疾胃腑中神志,眩肘

常用针灸穴位80个

常用针灸穴位80 个 1.尺泽(ch iz e, LU 5)合穴 【定位】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主治】①咳嗽、气喘、咯血、咽喉肿痛等肺系实热性病 证;②肘臂挛痛;③急性吐泻、中暑、小儿惊风等急症。 【操作】直刺0.8~1.2 寸,或点刺出血。 2.孔最(Kcngzu i, LU 6) 郄穴 【定位】尺泽穴与太渊穴连线上,腕横纹上7 寸处。 【主治】①咯血、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等肺系病证;②肘 臂挛痛。 【操作】直刺0.5~1 寸。 3.列缺(L ieque, LU 7) 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于任脉) 【定位】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 寸,当肱桡肌腱与拇 长展肌腱之间。简便取穴法:两手虎口自然平直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桡骨茎突上,指尖下凹陷中是穴。 【主治】①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等肺系病证;②头痛、齿痛、项强、口眼歪斜等头项部疾患。 【操作】向上斜刺0.5-0.8 寸。 4.鱼际(丫^ i, LU 10) 荥穴 【定位】第1 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 【主治】①咳嗽、咯血、咽干、咽喉肿痛、失音等肺系热性病证; ②小儿疳积。

【操作】直刺0.5~0.8 寸。治小儿疳积可用割治法。 5.少商(Shdosh eng, LU 11) 井穴【定位】拇指桡侧指甲根角旁0.1 寸。 【主治】①咽喉肿痛、鼻衄、高热等肺系实热证;②昏迷、癫狂。【操作】浅刺0.1 寸,或点刺出血。 6.商阳(sh engy eng, LI 1 ) 井穴 【定位】食指末节桡侧,指甲根角旁0.1 寸。 【主治】①齿痛、咽喉肿痛等五官疾患;②热病、昏迷。 【操作】浅刺0.1 寸,或点刺出血。 7.合谷(HegU, LI 4 ) 原穴 【定位】在手背,第1 、2 掌骨间,当第2 掌骨桡侧的中点处。简便取穴法:以一手拇指指间关节横纹, 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是穴。 【主治】①头痛、目赤肿痛、齿痛、鼻衄、口眼歪斜、耳聋等头面五官诸疾;②发热恶寒等外感病证, 热病无汗或多汗;③经闭、滞产等妇产科病证。 【操作】直刺0.5~1 寸,针刺时手呈半握拳状。孕妇不宜针。8.手三里(Shfius el LI 10 ) 【定位】在阳溪穴与曲池穴连线上,肘横纹下2 寸处。 【主治】①手臂无力、上肢不遂等上肢病证;②腹痛, 腹泻;③齿痛,颊肿。 【操作】直刺0.8~1.2 寸。

针灸穴位歌诀49904

一、手太阴肺经 * 肺手太阴之脉,起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 * 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01手太阴肺经经穴歌(共11穴):手太阴肺十一穴,中府云门天府诀,侠白之下是尺泽,孔最下行接列缺,更有经渠与太渊,鱼际少商如韭叶。 二、手明大肠经 * 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间,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 * 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 02手阳明大肠经经穴歌(共20穴):手阳明穴起商阳,二间三间合谷藏,阳溪偏历复温溜,下廉上廉三里长,曲池肘髎五里近,臂臑肩髃巨骨当,天鼎扶突禾髎接,鼻旁五分号迎香。

三、足阳明胃经 * 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交頞中,旁约太阳之脉,下循鼻外,上入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 * 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 * 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挟脐,入气街中; * 其支者,起于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以下髀关,抵伏兔,下膝膑中,下循胫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内间; * 其支者,下廉三寸而别,下入中指外间;* 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间,出其端。 03、足阳明胃经经穴歌(共45穴):四十五穴足阳明,承泣四白巨髎经,地仓大迎颊车对,下关头维和人迎,水突气舍连缺盆,气户库房屋翳屯,膺窗乳中延乳根,不容承满及梁门,关门太乙滑肉门,天枢外陵大巨存,水道归来气冲穴,髀关伏兔走阴市,梁丘犊鼻足三

技能考试常用80穴定位主治歌诀

技能考试常用80穴定位主治歌诀 尺泽(合)肱二桡凹肘纹中,肺系急热肘挛痈; 孔最(郄)尺渊连线纹上7,局挛咳喘肺病去; 列缺(络,八交通任)桡突纹上1、5,肱桡拇长腱间处,头项肺系下针除;鱼际(荥)大拇中点桡赤白,小儿疳积肺热咳; 少商(井)拇桡甲角0、1,肺热神狂兼昏迷; 商阳(井):食指甲角0、1,咽齿热痛兼昏迷; 合谷(原):第二掌骨挠中点,头面外感经闭产; 手三里:肘纹下2阳曲线,上肢病证腹齿脸; (附:阳池:在腕背横纹中,指伸肌腱的尺侧缘凹陷处;) 曲池(合):屈肘直角纹中央,肠胃五官皮外疡,上肢病证热高压; 肩髃:峰骨结间肌中央,上肢不遂五十肩; 迎香:迎香鼻旁O、5,胆蛔口歪鼻疾除; 地仓:口角旁开0、4,口面歪斜宜平刺; 下关:下关耳屏髁突前,颧弓下颌凹陷间,合孔张闭闭口取,面口耳疾下关祛;头维:额发际上O、5,正中旁开4、5,头目病证平刺除; 天枢(大肠募):天枢脐旁2寸许,腹部肠胃妇科疾; 梁丘(郄):髂髌连线髌上2,胃急膝痛兼乳痈; 足三里(合,胃下合):胫骨嵴外1横指,犊鼻穴下3三里,胃肠乳痈虚劳疾,此穴保健要牢记; 条口:上巨穴下2寸心,脘腹臂痛腿转筋; (附:上巨穴: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6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 丰隆(络):胫骨嵴外2横指,外踝尖上8寸许,痰饮致病头目花,针到丰隆痰便化; 内庭(荥):足背2、3趾纹端,肠胃五官热性病,足趾节痛内庭添; 公孙(络,八交通冲):第一跖骨赤白肉,肠胃气逆神志病; 三阴交:胫骨内侧踝上3,三经之交三阴天,脾前肝中肾后缘,诸病虚证此穴先;地机(郄):内尖阴陵线下3,脾胃水湿妇科捻; 阴陵泉(合):胫骨内髁下凹陷,膝痛脾湿腹胀满; 血海:屈膝髌骨内上缘,2寸之处血海添,妇科皮肤隐疹丹; 通里(络):尺侧腕腱桡1寸,心病不语避深针; 神门(输原):腕纹尺端腱桡陷,心神高压胁痛安; 后溪(输,八交通督):握拳小指节尺边,横纹头上赤白缘,项背耳疾肘拘挛,疟疾神志并癫痫; 天宗:肩胛冈窝凹陷宗,(第四胸椎相平)肩背疼痛气喘凶; 听宫:耳屏前下髁突后,齿痛耳疾针下松; 攒竹:攒竹眉头内眦上,眼目头痛针眉匡; 天柱:发际正上0、5,哑门旁开1、3,斜方外缘陷中处,头项肩背鼻癫狂; 背俞穴:一杼二风三肺俞,四厥五心六督脉,七椎膈俞八椎空,九肝十胆脾十一,十二胃俞焦十三,十四肾俞肠十六,突下旁开1、5,脏腑疾病依次数,诸疾虚实泻或补,浅平斜刺心中悟。 次髎:次髎2骶后孔中,髂后棘下正中间,妇科疾病和二便; 秩边:秩边4孔嵴开3,二便腰肢病症连

(整理)快速记忆-执医实践技能80个针灸穴位主治定位

20130419整理考研者 手太阴肺经穴:尺泽孔最列缺鱼际少商 手阳明大肠经穴:商阳合谷手三里曲池肩髃迎香 足阳明胃经:地仓下关头维天枢梁丘犊鼻足三里条口丰隆内庭 足太阴脾经:公孙三阴交地机阴陵泉血海 手少阴心经穴通里神门 手太阳小肠经穴后溪天宗听宫 足太阳膀胱经攒竹天柱肺俞膈俞胃俞肾俞大肠俞次髎委中秩边承山昆仑申脉至阴 足少阴肾经涌泉太溪照海 手厥阴心包经内关大陵中冲 手少阳三焦经穴外关支沟翳风 足少阳胆经穴风池肩井环跳阳陵泉悬钟 足厥阴肝经穴行间太冲期门 督脉穴:腰阳关命门大椎百会神庭水沟 任脉穴中极关元气海神阙中脘膻中 经外奇穴四神聪太阳印堂定喘夹脊十宣 ------------------------------------------------------------------------------------------------ 常用针灸穴位 手太阴肺经穴:尺泽孔最列缺鱼际少商 联系脏腑器官:肺、胃、大肠、肺系、喉咙。 主治概要:本经腧穴主治头面,五官、咽喉病、热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1.尺泽合穴 【定位】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主治】①咳嗽、气喘、咯血、咽喉肿痛等肺系实热性病证;②肘臂挛痛;③急性吐泻、中暑、小儿惊风等急症。 【操作】直刺0.8~1.2寸,或点刺出血。 尺泽:咳喘咽痛咯血肺,中暑吐泻儿惊风,肘臂挛痛局部病。 2.孔最郄穴 【定位】尺泽穴与太渊穴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处。 【主治】①咯血、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等肺系病证;②肘臂挛痛。 【操作】直刺0.5~1寸。 孔最:咯血咳喘咽肿痛,肘臂挛痛局部病。 3.列缺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于任脉) 【定位】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腱与拇长展肌腱之间。简便取穴法:两手虎口自然平直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桡骨茎突上,指尖下凹陷中是穴。 【主治】①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等肺系病证;②头痛、齿痛、项强、口眼歪斜等头项部疾患。 【操作】向上斜刺0.5~0.8寸。 列缺:咳喘咽痛肺系病,头项齿痛口眼歪 4.鱼际荥穴 【定位】第1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 【主治】①咳嗽、咯血、咽干、咽喉肿痛、失音等肺系热性病证;②小儿疳积。 【操作】直刺0.5~0.8寸。小儿疳积可用割治法。 鱼际:咳血咽痛肺失音,小儿疳积为第一

常用针灸穴位治疗歌诀

常用针灸穴位治疗歌诀 1、外感头痛北风太烈。(百会,风池,太阳,列缺) 内伤头痛【实证】北风微。(百会,风池,头维) 【虚证】北风足。(百会,风池,足三里) 2、漏肩风阵前聊语。(肩贞,肩前,肩髎,肩髃) 3、腰痛阿是大肠畏重。(阿是穴,大肠俞,委中) 4、痹证:(阿是穴、局部经) (1)行痹:割血。膈血。(膈俞,血海) (2)痛痹:肾元。(肾俞,关元) (3)着痹:足印。足阴。(足三里,阴陵泉) (4)热痹:大曲。(大椎,曲池) 5、中风【中经络】三阴天,水沟内唯剩几尺泽水。(三阴交,水沟,内关,委中,极泉,尺泽) 【中脏腑闭证】何故十二水沟内臭气太冲。(合谷,十二井,水沟,内关,太冲) 【中脏腑脱证】人中内元,气,神脱了。(水沟,内关,关元,气海,神阙) 6、眩晕【实证】北风太猛冲内关。(百会,风池,太冲,内关) 【虚证】山里北风伤肝肾。(足三里,百会,风池,肝俞,肾俞) 7、不寐神僧照印堂,四神安眠。(神门,申脉,照海,印堂,四神聪,安眠) 8、感冒何故有太阳,缺大风。(合谷,太阳,列缺,大椎,风池) 9、胃痛内关走三里,中脘痛。(内关,足三里,中脘) 10、便秘天水丰隆,支沟归来。(天枢,水道,丰隆,支沟,归来) 11、痛经【实证】三次交战,中计痴了。(三阴交,中极,次髎) 【虚证】山里三叫,气海痛。(足三里,三阴交,气海) 12、遗尿大观园三次交战,中计光输。(关元,三阴交,中极,膀胱俞) 13、蛇串疮阿是挟击蛇。(阿是穴,夹脊) 14、扭伤(下各症都要加阿是穴) 【腰部】腰痛是肾亏阳萎。(腰痛穴,肾俞,委中) 【踝部】参解秋虚。(申脉,解溪,丘虚) 【膝部】夕阳照亮细眼。(膝阳关,梁丘,膝眼) 【肩部】同漏肩风。【肘部】天京小曲。(天井,小海,曲池) 【腕部】羊吃细骨。(阳池,阳溪,阳谷) 【髋部】边环跳,边撑扶。(秩边,环跳,承扶) 15、耳聋,耳鸣【实证】侠医在中渚听开会。(侠溪,翳风,中渚,听会) 【虚证】照海宫,光太稀。(照海,听宫,太溪) 16、牙痛何故下车。(合谷,下关,颊车) 17、咽喉肿痛【实热】何故内庭斥责关绍商。(合谷,内庭,尺泽,关冲,少商) 【虚热】光照海,鱼太稀。(照海,鱼际,太溪) 十二经脉流注次序顺口溜 肺经食指连大肠,与胃相交鼻翼旁。 下接脾经大趾端,再行心中在心上。 小指小肠内眦胱,小趾肾经胸包鑲。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80个常用针灸穴位汇总表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80个常用针灸穴位汇总表穴位定位主治操作 尺泽肘横纹上肱二头肌腱桡侧 凹陷处 1肺系实热证2肘臂挛痛 3急证(吐泻,中暑,小儿惊风) 直刺0.8-1.2寸 或点刺出血 孔最尺泽穴与太渊穴连线上, 腕横纹上7寸处 1肺系病证 2肘臂挛痛。直刺0.5~l寸 列缺桡骨茎突上方, 腕横纺上1.5寸 1肺系病证 2头项部疾患(头、牙、项部、口眼)向上斜刺0.5-0.8寸 鱼际第1掌骨中点桡侧, 赤折肉际处 1肺系热性病(失音) 2小儿疳积 直刺0.5~0.8寸 小儿疳积用割治法 少商拇指桡侧指甲根角旁0.1寸1肺系实热证(咽喉、鼻、高热) 2昏迷、癫狂 浅刺0.1寸 或点刺出血 商阳食指桡侧指甲根角旁0.1寸1五官疾患(齿痛、咽喉肿痛) 2急证(热病、昏迷) 浅刺0.1寸 或点刺出血 合谷手背第1、2间, 第2掌骨桡侧中点处 1头面五官诸疾 2外感 3热病(无汗或有汗) 4妇产科病(经闭、滞产) 直刺0.5-1.0寸 半握拳 孕妇不宜 手三里阳溪与曲池连线上, 肘横纹下2寸 1上肢病证 2腹痛、腹泻3齿痛,颊肿直刺0.8-1.2寸 曲池屈肘成直角, 在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 上髁连线中点 1上肢病证 2热病3高血压 4癫狂5肠胃病 5五官热性病 6皮肤外科(瘾疹,湿疹,瘰疬) 直刺0.5-1.0寸 肩髃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 三角肌肉上部中央, 上臂平举肩峰前下方凹陷 处 1上肢病证 2瘾疹直刺0.8-1.5寸 迎香鼻翼外缘中点旁开0.5寸, 鼻唇沟中 1局部病证(鼻塞,鼻衄,口歪) 2胆道蛔虫症 向内上方斜刺或平 刺0.3-0.5寸 地仓口角旁约0.4寸, 上直对瞳孔 局部病证(口角歪斜,流涎、三叉神经) 刺或平刺0.8寸, 可向颊车穴透刺 下关耳屏前, 下颌骨髁状突前方, 颧弓与下颌切迹形成的凹 陷中, 闭口取穴 1面口病 2耳部疾病 直刺0.5-1.0寸, 留针时不可张口 头维额角发际上0.5寸, 头正中线旁4.5寸 头目病(头痛,目眩,目痛)平刺0.5-1.0寸 天枢脐中旁开2寸1胃肠病 2妇科病 直刺1.0-1.5寸 孕妇不可灸 梁丘屈膝, 在客前上棘与髌骨上缘连 1急性胃病 2下肢病直刺1.0-1.2寸

(完整版)针灸学速记歌诀

(四)八脉交会穴歌 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临泣胆经连带脉,外关阳维目锐逢,后溪督脉内眦颈,申脉阳跷络亦通,列缺任脉行肺系,照海阴跷膈喉咙。(五)八会穴歌: 脏会章门腑中脘,筋会阳陵髓绝骨,骨会大杼脉太渊,血会膈俞气膻中

第四部分经络腧穴各论 一、手太阴肺经【歌诀】 LU十一是肺经,起于中府少商停。胸肺疾患咳嗽喘,咳血发热咽喉痛。 (1)中府(2)云门(3)天府(4)侠白(5)尺泽(6)孔最(7)列缺(8)经渠(9)太渊(10)鱼际(11)少商 手太阴肺经(LU)【歌诀】 中府云门下一寸,云门锁骨下窝寻,二穴相差隔一肋,距胸中线六寸平。 天府腋下三寸取,侠白府下一寸擒,尺泽肘中肌腱外,孔最腕上七寸凭。 列缺交叉食指尽,经渠一寸突脉中,太渊掌后横纹跳,鱼际大鱼骨边中。 少商拇指根外角,经穴十一左右同。 二、手阳明大肠经(LI)【歌诀】 LI二十手大肠,起于商阳止迎香,头面眼鼻口齿喉,皮肤身热与胃肠。 1、商阳 2、二间 3、三间 4、合谷 5、阳溪 6、偏历 7、温溜 8、下廉 9、上廉10、手三里11、曲池12、肘髎13、手五里14、臂臑15、肩髃16、巨骨17、天鼎18、扶突19、口和髎20、迎香 手阳明大肠经(LI)【歌诀】 商阳食指外侧取,二间握拳节前方,三间握拳节后取,合谷虎口歧骨当, 阳溪腕上两筋陷,偏历腕上三寸良,温溜腕后上五寸,池前四寸下廉乡, 池下三寸上廉穴,三里池下二寸长,曲池尺泽髁中央,肘髎肱骨外廉旁, 池上三寸寻五里,臂臑三角肌下方,肩髃肩峰举臂起,巨骨肩尖骨陷当, 天鼎扶下一寸取,扶突肌中结喉旁,禾髎孔外平水沟,鼻旁唇沟取迎香。 三、足阳明胃经(ST)【歌诀】 ST四五是胃经,起于承泣厉兑停,胃肠血病与神志,头面热病皮肤病。 1、承泣 2、四白 3、巨髎 4、地仓 5、大迎 6、颊车 7、下关 8、头维 9、人迎10、水突11、气舍12、缺盆13、气户14、库房15、屋翳16、膺窗17、乳中18、乳根19、不容20、承满21、梁门22、关门23、太乙24、滑肉门25、天枢(大肠募)26、外陵27、大巨28、水道29、归来30、气冲31、髀关32、伏兔33、阴市34、梁丘35、犊鼻36、足三里(合)37、上巨虚(大肠下合)38、条口39、下巨虚(小肠下合)40、丰隆(络)41、解溪(经)42、冲阳(原)43、陷谷(输)44、内庭(荥)45、历兑(井)承泣下眶边缘上,四白穴在眶下孔,巨髎鼻旁直瞳子,地仓吻旁四分灵,

常用针灸穴位80个

常用针灸穴位80 个 1. 尺泽(ch ize, LU 5)合穴 【定位】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主治】①咳嗽、气喘、咯血、咽喉肿痛等肺系实热性病 证;②肘臂挛痛;③急性吐泻、中暑、小儿惊风等急症。 【操作】直刺0.8~1.2 寸,或点刺出血。 2. 孑?最(Kcngzu i, LU 6) 郄穴 【定位】尺泽穴与太渊穴连线上,腕横纹上7 寸处。 【主治】①咯血、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等肺系病证;②肘臂挛痛。 【操作】直刺0.5~1 寸。 3. 列缺(Lieque, LU 7) 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于任脉) 【定位】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 寸,当肱桡肌腱与拇长展肌腱之间。简便取穴法:两手虎口自然平直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桡骨茎突上,指尖下凹陷中是穴。 【主治】①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等肺系病证;②头痛、齿 痛、项强、口眼歪斜等头项部疾患。 【操作】向上斜刺0.5-0.8 寸。 4. 鱼际(丫^ i, LU 10) 荥穴 【定位】第1 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 【主治】①咳嗽、咯血、咽干、咽喉肿痛、失音等肺系热性

病证;②小儿疳积。 【操作】直刺0.5~0.8 寸。治小儿疳积可用割治法。 5. 少商(Shdoshmg, LU 11) 井穴【定位】拇指桡侧指甲根角旁0.1 寸。 【主治】①咽喉肿痛、鼻衄、高热等肺系实热证;②昏迷、癫狂。【操作】浅刺0.1 寸,或点刺出血。 6. 商阳(sh m gy eng, LI 1) 井穴 【定位】食指末节桡侧,指甲根角旁0.1 寸。 【主治】①齿痛、咽喉肿痛等五官疾患;②热病、昏迷。 【操作】浅刺0.1 寸,或点刺出血。 7. 合谷(Heg^LI 4) 原穴 【定位】在手背,第1 、2 掌骨间,当第2 掌骨桡侧的中点 处。简便取穴法:以一手拇指指间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是穴。 【主治】①头痛、目赤肿痛、齿痛、鼻衄、口眼歪斜、耳聋等头面五官诸疾;②发热恶寒等外感病证,热病无汗或多汗;③经闭、滞产等妇产科病证。 【操作】直刺0.5~1 寸,针刺时手呈半握拳状。孕妇不宜针。 8. 手三里(Shausanl LI 10) 【定位】在阳溪穴与曲池穴连线上,肘横纹下2 寸处。 【主治】①手臂无力、上肢不遂等上肢病证;②腹痛,腹泻;

中医针灸穴位速记歌诀

头面颈项部病症 面口针合谷,眩晕配太冲;风池清头目,颞痛太阳攻。鼻塞迎香穴,印堂眉额中;目疾睛明取,承泣球后同。牙关面颊症,下关与翳风;口眼歪斜疾,颊车地仓从。阳白羽四白,面痛治亦同;牙痛咽喉痛,合谷透劳宫。落枕成斜颈,外关或悬钟;急性项背强,均可取人中。耳聋取耳穴,耳门透听宫;中渚外关配,哑门与翳风。廉泉主喉舌,治哑先治聋;新穴供选用,听会及聋中。 胸腹部病症 心胸内关取,肚腹三里求;胃痛刺中脘,天枢治脐周。下腹三阴交,关元气海由;中极阴陵伍,能导尿潴留。泌尿生殖症,上穴一般优;胁痛刺夹脊,阳陵与支沟。腹痛背俞穴,夹脊相应投;若遇阑尾炎,阑尾穴针留。 腰背四肢部病症 急性腰脊痛,下可取殷门;夹脊按部取,腰穴适当深。下腰大肠俞,上腰肾俞存;胸背须谨慎,胁肋不可深。上肢取曲池,肩髃合谷分;下肢阳陵泉,环跳绝骨扪。痛取局部穴,阿是亦可针。注:阿是穴哪里疼痛哪里是 其他病症 昏迷人中主,足心取涌泉;有热刺出血,十宣十指端。曲池降血压,退热亦可兼;疟疾取大椎,至阳间使连。三里调肠胃,内关利胸间;宁心止呕吐,并可治失眠。神门三阴交,安神疗效传;哑门治癔病,人中内关捻。癫痫长强穴,百会大椎延;风池及太冲,头昏眩晕旋。喘发定喘穴,胸闷配膻中;天突能止咳,痰多加丰隆。肝炎肝胆俞,至阳及太冲;阳陵足三里,大椎作用洪。天枢足三里,止泻有奇功;脱肛承山穴,长强百会中。 三里 三里在膝下,三寸两筋间。 能除心腹胀,善治胃中寒, 肠鸣并积聚,肿满膝胫酸, 劳伤形瘦损,气蛊病诸般。 人过三旬后,针灸眼能宽。 取穴当举足,得法不为难。

内庭 内庭足两间,胃脉是阳明。针治四肢厥,喜静恶闻声,遍身风瘾疹。伸欠及牙疼,疟病不思食,针著便惺惺。 曲池 曲池曲肘里,曲著陷中求。善治肘中痛,偏风手不收,挽弓开未得,筋缓怎梳头,喉闭促欲绝,发热竟无休,遍身风瘾疹,针灸必能瘳 合谷 合谷名虎口,两指歧骨间。头疼并面肿,疟疾病诸般,热病汗不出,目视暗漫漫,齿龋鼻鼽衄,喉禁不能言。外著量深浅,令人便获安。 委中 委中曲腘里,动脉偃中央。腰重不能举,沉沉压脊梁,风痹髀枢痛,病热不能凉,两膝难伸屈,针下少安康。 承山 承山名鱼腹,月专下分肉间。可治腰背痛,久痔大便难,脚气膝下肿,战栗腿疼酸,霍乱转筋急,穴中刺必安。 昆仑 昆仑足外踝,后向足跟寻。月专肿腰尻痛。脚胯痛难禁,头疼肩背急,气喘上冲心。双足难行履,动作即呻吟。要得求安乐。须将穴下针。 环跳 环跳在髀枢,侧身下足舒,上足曲求得,针得主挛拘,冷风并湿痹,身体或偏枯,。

80个常用针灸穴位汇总.

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80个常用针灸穴位汇总穴位定位主治操作 尺泽肘横纹上肱二头肌腱桡 侧凹陷处 1肺系实热证2肘臂挛痛 3急证(吐泻,中暑,小儿惊风) 直刺0.8-1.2寸 或点刺出血 孔最尺泽穴与太渊穴连线 上, 腕横纹上7寸处 1肺系病证 2肘臂挛痛。直刺0.5~l寸 列缺桡骨茎突上方, 腕横纺上1.5寸 1肺系病证 2头项部疾患(头、牙、项部、口眼)向上斜刺0.5-0.8寸 鱼际第1掌骨中点桡侧, 赤折肉际处 1肺系热性病(失音) 2小儿疳积 直刺0.5~0.8寸 小儿疳积用割治法 少商拇指桡侧指甲根角旁 0.1寸 1肺系实热证(咽喉、鼻、高热) 2昏迷、癫狂 浅刺0.1寸 或点刺出血 商阳食指桡侧指甲根角旁 0.1寸 1五官疾患(齿痛、咽喉肿痛) 2急证(热病、昏迷) 浅刺0.1寸 或点刺出血 合谷手背第1、2间, 第2掌骨桡侧中点处 1头面五官诸疾 2外感 3热病(无汗或有汗) 4妇产科病(经闭、滞产) 直刺0.5-1.0寸 半握拳 孕妇不宜 手三里阳溪与曲池连线上, 肘横纹下2寸 1上肢病证 2腹痛、腹泻3齿痛,颊肿直刺0.8-1.2寸 曲池屈肘成直角, 在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 外上髁连线中点 1上肢病证 2热病3高血压 4癫狂5肠胃病 5五官热性病 6皮肤外科(瘾疹,湿疹,瘰疬) 直刺0.5-1.0寸 肩髃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 间; 三角肌肉上部中央, 上臂平举肩峰前下方凹 陷处 1上肢病证 2瘾疹直刺0.8-1.5寸 迎香鼻翼外缘中点旁开0.5 寸, 鼻唇沟中 1局部病证(鼻塞,鼻衄,口歪) 2胆道蛔虫症 向内上方斜刺或平 刺0.3-0.5寸 地仓口角旁约0.4寸, 上直对瞳孔 局部病证(口角歪斜,流涎、三叉神经) 刺或平刺0.8寸, 可向颊车穴透刺 下关耳屏前, 下颌骨髁状突前方, 颧弓与下颌切迹形成的 凹陷中, 闭口取穴 1面口病 2耳部疾病 直刺0.5-1.0寸, 留针时不可张口

2-1、80个常用针灸穴位

常用针灸穴位 手太阴肺经穴 联系脏腑器官:肺、胃、大肠、肺系、喉咙。 主治概要:本经腧穴主治头面,五官、咽喉病、热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1.尺泽合穴 【定位】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主治】①咳嗽、气喘、咯血、咽喉肿痛等肺系实热性病证;②肘臂挛痛;③急性吐泻、中暑、小儿惊风等急症。 【操作】直刺0.8~1.2寸,或点刺出血。 2.孔最郄穴 【定位】尺泽穴与太渊穴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处。 【主治】①咯血、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等肺系病证;②肘臂挛痛。 【操作】直刺0.5~1寸。 3.列缺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于任脉) 【定位】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腱与拇长展肌腱之间。简便取穴法:两手虎口自然平直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桡骨茎突上,指尖下凹陷中是穴。 【主治】①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等肺系病证;②头痛、齿痛、项强、口眼歪斜等头项部疾患。 【操作】向上斜刺0.5~0.8寸。 4.鱼际荥穴 【定位】第1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 【主治】①咳嗽、咯血、咽干、咽喉肿痛、失音等肺系热性病证;②小儿疳积。 【操作】直刺0.5~0.8寸。小儿疳积可用割治法。 5.少商井穴 【定位】拇指桡侧指甲根角旁0.1寸。 【主治】①咽喉肿痛、鼻衄、高热等肺系实热证;②昏迷、癫狂。 【操作】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手阳明大肠经穴 联系脏腑器官:大肠、肺、口、面颊、下齿、鼻。 主治概要:本经腧穴主治头、面、目、鼻、齿、咽喉病,胃肠疾病,神志病,皮肤病,发热病。 6.商阳井穴 【定位】食指末节桡侧,指甲根角旁0.1寸。 【主治】①齿痛、咽喉肿痛等五官疾患;②热病、昏迷。 【操作】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7.合谷原穴 【定位】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简便取穴法:以一手拇指指间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是穴。 【主治】①头痛、目赤肿痛、齿痛、鼻衄、口眼歪斜、耳聋等头面五官诸疾;②发热恶寒等外感病证,热病无汗或多汗;③经闭、滞产等妇产科病证。 【操作】直刺0.5~1寸,针刺时手呈半握拳状。孕妇不宜针。 8.手三里 【定位】在阳溪穴与曲池穴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处。 【主治】①手臂无力、上肢不遂等上肢病证;②腹痛,腹泻;③齿痛,颊肿。 【操作】直刺0.8~1.2寸。 9.曲池合穴 【定位】屈肘成直角,在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主治】①手臂痹痛、上肢不遂等上肢病证;②热病;③高血压;④癫狂;⑤腹痛、吐泻等肠胃病证;⑥咽喉肿痛、齿痛、目赤肿痛等五官热性病证;⑦瘾疹、湿疹、瘰疬等皮、外科疾患。 【操作】直刺0.5~1寸。

实践技能80个针灸穴位主治定位

实践技能80个针灸穴位主治定位

归属经脉所寻行的穴位 手太阴肺经穴:尺泽孔最列缺鱼际少商 手阳明大肠经穴:商阳合谷手三里曲池肩髃迎香 足阳明胃经:地仓下关头维天枢梁丘犊鼻足三里条口丰隆内庭 足太阴脾经:公孙三阴交地机阴陵泉血海 手少阴心经穴通里神门 手太阳小肠经穴后溪天宗听宫 足太阳膀胱经攒竹天柱肺俞膈俞胃俞肾俞大肠俞次髎委中秩边承山昆仑申脉至阴 足少阴肾经涌泉太溪照海 手厥阴心包经内关大陵中冲 手少阳三焦经穴外关支沟翳风 足少阳胆经穴风池肩井环跳阳陵泉悬钟 足厥阴肝经穴行间太冲期门 督脉穴:腰阳关命门大椎百会神庭水沟 任脉穴中极关元气海神阙中脘膻中 经外奇穴四神聪太阳印堂定喘夹脊十宣 --------------------------------------------------

---------------------------------------------- 常用针灸穴位 手太阴肺经穴:尺泽孔最列缺鱼际少商 联系脏腑器官:肺、胃、大肠、肺系、喉咙。 主治概要:本经腧穴主治头面,五官、咽喉病、热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1.尺泽合穴 【定位】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主治】①咳嗽、气喘、咯血、咽喉肿痛等肺系实热性病证;②肘臂挛痛;③急性吐泻、中暑、小儿惊风等急症。 【操作】直刺0.8~1.2寸,或点刺出血。 尺泽:咳喘咽痛咯血肺,中暑吐泻儿惊风,肘臂挛痛局部病。 2.孔最郄穴 【定位】尺泽穴与太渊穴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处。 【主治】①咯血、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等肺系病证; ②肘臂挛痛。 【操作】直刺0.5~1寸。 孔最:咯血咳喘咽肿痛,肘臂挛痛局部病。 3.列缺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于任脉) 【定位】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腱与拇长展肌腱之间。简便取穴法:两手虎口自然平直交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