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土耳其进行曲背景、演奏提示【优质资料】

贝多芬土耳其进行曲背景、演奏提示【优质资料】
贝多芬土耳其进行曲背景、演奏提示【优质资料】

贝多芬《土耳其进行曲》音乐背景及演奏提示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V.Beethoven 1770-1827)伟大的德国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三位杰出代表人物之一。主要创作领域有交响曲(“英雄”、“命运”、“田园”、“合唱”交响曲等九部带有编号的交响曲),35首钢琴奏鸣曲(其中后32首带有编号)、10部小提琴奏鸣曲、16首弦乐四重奏、1部歌剧、2部弥撒、1部清唱剧与3部康塔塔,另外还有大量室内乐、艺术歌曲与舞曲,这些作品对音乐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他的创作集古典大成,开浪漫先河,他用音乐表现重大社会性问题及人生体验,这是音乐艺术的时代进步,他的音乐达到了崇高的艺术境界,因此被尊称为乐圣。

作品背景:贝多芬这首歌剧作品《雅典的废墟》(Op.113.No.4)中的土耳其进行曲是一首广为流传的进行曲,降B大调,创作于1811年,1812年在布达佩斯首演。这部作品最有名部分是其序曲和第四乐章土耳其进行曲,也经常单独拿出来演奏,其他部分演奏机会较少。贝多芬另一部作品D大调六个变奏的钢琴变奏曲(Op.76)主题便是来自土耳其进行曲。

作者曾在乐谱上说明“用一切可能有的喧闹的乐器,如响板、铙钹等”来烘托土耳其进行曲的音乐气氛,要表现出作者的风格要求,左手的伴奏音型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故要弹出热烈欢快的音乐气氛。

“土耳其进行曲”是土耳其皇家近卫军的军乐,乐队包含多种吹管乐器和大量的打击乐器,音乐情绪饱满辉煌、喧闹热烈,起着统一步伐鼓舞士气军乐作用。这种风格的音乐在18-19世纪的欧洲广泛流行。很多大作曲家如海顿、莫扎特、贝多芬、柏辽兹和瓦格纳都写有这种风格的音乐作品。莫扎特《A大调钢琴奏鸣曲》(K.331)第三乐章就是一首回旋曲结构的“土耳其进行曲”风格。

分析乐曲:贝多芬《土耳其进行曲》是一首主调音乐织体的乐曲,音乐轻快活泼、蓬勃向上,音乐的整体力度变化由弱(P)到很强(ff)再到很弱(PP),音乐形象亦随力度变化而表现出从远景到近景再到远景的艺术变化,犹如一只朝气蓬勃的土耳其军队从远方走来——从我们身边走过——又走向远方。

曲式结构

1.A部分:它的结构ABABA。B部分是根据A部分变化来的。

2.第二种分析就是变奏曲式

(1)介绍变奏曲式:由代表基本乐思的音乐主题的最初陈述及若干次变奏所构成的曲式,称为变奏曲式。如A+A1+A2+A3+A4.........

(2).对《土耳其》分析这首曲子的主要动机(乐思)是5333它最具有特色的音程是三度。包括第一次变奏中的#223#47中的主要音还是#2——#4还是三度,第二次变奏中的#55673中的#5——7也是三度。这首曲子的变奏就是根据这个乐思来变化的。

(3)它的曲式结构是A+A1+A2+A+A1+A2+A。

演奏提示:

第26小节大三和弦与第27小节a小三和弦要形成鲜明的对比,贝多芬的这首《土耳其进行曲》中有比较细致的力度要求,如第9小节的Poco cresc(逐渐的渐强),第61——62小节Poco a Poco dim.(逐渐地渐弱)等。

音乐力度的对比,曲调音色的亮丽和音乐气氛热烈,是此曲练习的要点及目标要求。

曲首Allegro(快板每分钟132拍),练习时可用90——136拍的音乐速度。

全曲共有74小节,音乐的整体力度变化是由弱(P)到很强(ff)再到很弱(PP),音乐形象亦随力度变化而表现出从远景到近景再到远景的艺术变化,犹如一只朝气蓬勃的土耳其军队从远方走来——从我们身边走过——又走向远方。

练习时要注意分手练习,就旋律与伴奏层次的对比,追求右手旋律的明亮音色。特别是第29小节之后的音乐重复,要努力做到重复就是强调,强调就要有力量的艺术表现。

左手伴奏:左手是和弦的半分解音型伴奏,四个八分音符为一个音型单位(一个小节),弹奏时前两个八分音符可以加上连线,以使弹奏语气与右手旋律性格同步,伴奏要始终保持诙谐的弹性,其音乐形象犹如军乐中的鼓声。

右手主旋律:右手第3小节内的四个十六分音符可以加上连线演奏,一直连到后面的第一个八分音符再用跳音奏法(以下有类似情况相同)。

贝多芬作品列表

贝多芬全部作品目录 作品, 贝多芬, 目录 贝多芬作品集全套介绍(一) 一: 作品类型作品名原名作品编号创作时间调式 交响曲第一交响曲 Symphonie No.1 Op.21 1794--1796 C大调 交响曲第二交响曲 Symphonie No.2 Op.36 1801-1802.10 D大调 交响曲第三交响曲 (英雄) Symphonie No.3 OP.55 1803-1804 降E大调 交响曲第四交响曲 Symphonie No.4 Op.60 1806.10 降B大调 交响曲第五交响曲 (命运) Symphonie No.5 Op.67 1804-1808 C小调 交响曲第六交响曲 (田园) Symphonie No.6 Op.68 1807---1808 F大调 交响曲第七交响曲 Symphonie No.7 Op.92 1811-1812.6 A大调 交响曲第八交响曲 Symphonie No.8 Op.93 1811-1812.10 F大调 交响曲第九交响曲 (合唱) Symphonie No.9 Op.125 1824.2 D小调 交响曲第十交响曲 Symphonie No.10 遗稿 交响曲战争交响曲 Wellingtons Sieg Op.91 1813 D大调 序曲莱奥诺拉 Leonore Overtures No.1-1805 No.2-1805 No.3-1806 No.4-1814 序曲艾格蒙特 Egmond 1809 序曲科里奥兰 Coriolanus Overture Op.93 1807 C大调

舞剧普罗米修斯的生民 The Creatures of Prometheus Op.43 1800-1801 序曲斯蒂芬国王 King Stephen Op.112 1811 序曲向大厦献礼 The Consecration of the house Op.124 1822 C大调 骑士芭蕾音乐 Musik Zu einem Ritterballett WoO.1 1790-1791 序曲命名日庆典序曲Ouverture “Namensfeier” Op.115 1814 C大调 雅典的废墟 The ruins of Athens Op.113 舞曲 12首小步舞曲 12Menuette WoO.7 1795 舞曲 12首德国舞曲 12 Dertsche Tanze WoO.8 1795 舞曲 12首对舞曲 12 Kontratanze WoO.14 1800-1802 舞曲 6首兰德勒舞曲 6 Landlerische Tanze WoO.15 1802 D大调 舞曲 11首维也纳舞曲 11 Wienertanze WoO.17 1818-1820 舞曲庆贺小步舞曲 Grarulations Menuett WoO.3 1822 进行曲为乐队而作的进行曲(6首) Marsh for Orchetra WoO.18-22,24,29 1809-1810 协奏曲第一钢琴协奏曲 Pinao Concertos No.1 Op.15 1796 C大调 协奏曲第二钢琴协奏曲 Pinao Concertos No.2 Op.19 1794-1795 降B大调 协奏曲第三钢琴协奏曲 Pinao Concertos No.3 Op.37 1800 C小调 协奏曲第四钢琴协奏曲 Pinao Concertos No.4 Op.58 1805-1806 G大调 协奏曲第五钢琴协奏曲 Pinao Concertos No.5 Op.78 降E大调

贝多芬 英文简介

Well, it seems that many geniuses are a little crazy. He also had strange personal habits such as wearing filthy clothing while washing compulsively. Yes, but besides these problems he worked very well, and wrote many things. His father taught him in the beginning, but unfortunately he was an alcoholic and beat him. Well, there's no wonder he went crazy. Luckily, Beethoven's talent was soon noticed by others. That's when his career lifed off. We talk about his career in periods: the early, middle and late periods. In his early period he emulated Haydn and Mozart, his middle period began shortly after he found he was going deaf. So this is when we start to see large-scale works expressing heroism and struggle. These include many of the most famous works of classical music. Yes, then his late period is greatly admired for intellectual depth and intense, highly personal expression. He stopped composing in 1826. Ludwig van Beethoven was one of the greatest composers of all time. Much of his music was filled with great joy. Unfortunately, Beethoven’s life wasn’t filled with joy or happiness. Ludwig van Beethoven was born in 1770 in Bonn, Germany. He had a difficult and miserable childhood. His father, Johann, was a musician for the king. Johann started to give Ludwig piano lessons before he was four years old. Ludwig was so small that he had to stand on the piano seat to reach the piano. When Johann saw how quickly Ludwig learned, he knew his son had talent. He was determined to make Ludwig into a concert perfo rmer, and he was very demanding. He hit Ludwig’s hand when he made a mistake

音乐五年级下册音乐欣赏《土耳其进行曲》教案

音乐五年级下册音乐欣赏《土耳其进行曲》教案— —《土耳其进行曲》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感受钢琴独奏曲《土耳其进行曲》清新、流畅的旋律以及独特的风格。 2、使学生通过反复欣赏,达到能够独立模唱主旋律;了解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的简单生平以及其生前的几个小故事。 3、引导学生参与一起介绍莫扎特和他创作的曲目,及涉及乐曲的拓展、延伸内容,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从而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感受钢琴独奏曲《土耳其进行曲》清新、流畅的旋律以及独特的风格,了解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的生平。 教学难点:记忆乐曲主旋律,并能独立模唱。 教学准备:电子琴,多媒体,伴奏“乐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来上一堂欣赏课。(教师播放《运动员进行曲》)。 师:听过吗?一般在什么时候听过? 师:知道为什么叫进行曲吗? 师:一二一0,一二一0,一二三四 师:今天我们要来学习、欣赏的是一首响誉世界的进行曲——《土耳其进行曲》,它是由世界音乐大师莫扎特作曲。 二、介绍“乐神之子”莫扎特: 1.莫扎特故事:关于他神童的往事,有两件:第一件是他爸教他姐姐玛丽安娜弹练习曲时,他在旁边玩。他姐姐怎么也弹不好,所以只能不停地挨打,不断地挨打,手都打肿了,3岁的莫扎特看不过去了,就爬上去替姐姐弹,结果顺利地弹了出来,他爸惊呆了。由于莫扎特无师自通自学成材的天分,成功导致他姐姐从此对钢琴彻底散失信心,改为往家庭主妇的方向努力。 并且他弹另一首曲子时,那曲子音阶比较长,莫扎特太小,手不够长,总来不及收回来,于是他聪明地用双手分别控制了高音部分和低音部分,中间的那个音节用他的鼻子来完成。

贝多芬生平简介

贝多芬生平简介 导读: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1770~1827) 伟大的德国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 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生于莱茵河畔距法国不远的小城──波恩。他的祖父是波恩宫廷乐团的乐长,父亲是一个宫廷男高音歌手。贝多芬自幼便已显露出他的音乐天才,父亲急于把他培养成为一个象莫扎特那样的神童,从小就逼着他学习钢琴和小提琴,八岁时他已开始在音乐会上表演并尝试作曲,但是,他在这段时期中所受的音乐教育一直是非常零乱和没有系统的。 十二岁,他已经能够自如地演奏,而且担任了管风琴师聂费(1748~1798)的助手。就在这时他开始正式跟聂费学习音乐。聂费是一位具有多方面天才的音乐家,他扩大了贝多芬的艺术视野,使贝多芬熟悉了德国古典艺术的一些优秀范例,并巩固了贝多芬对崇高的目的的理解。贝多芬的正规学习和有系统的教养,实际上是从聂费的细心教导和培养开始的:聂费还引导他在1787年到维也纳就教于莫扎特 。莫扎特听过他的演奏之后,就预言有朝一日贝多芬将震动全世界。贝多芬到维也纳不久便接到母亲的死讯,他不得不立即赶回波恩。由于家庭的拖累,一直到1792年秋他父亲死后,他才第二次来到维也纳,但这时莫扎特却已不在人世了。贝多芬第二次来到维也纳后,很快地便赢得了维也纳最卓越的演奏家(特别是即兴演奏)的称谓。

以后,他先跟海顿学习,后来跟申克、阿勃列希贝尔格和萨利耶里等人学习。他在波恩通过同知识分子勃莱宁的交往,接触到当时许多著名教授、作家和音乐家,并从他们那儿,受到狂飙运动的思潮影响。他的民主思想在法国大革命前几年已臻成熟,但在革命年代中成长尤为讯速。 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进步的思想意识给他了很多启发,从而奠定了他人文主义世界鄣幕──深信人类平等,追求正义和个性自由,憎恨封建专制的压迫。尽管维也纳古典乐派中的三位著名作曲家所处的生活年代相当接近,但是贝多芬的思想同海顿和莫扎特显然并不属同一个“时代”。海顿一生备受凌辱,他虽也偶而被激怒过,但却总是逆来顺受,当时进步的文学思潮和革命情绪都很少能使他激动,他的音乐同斗争也是永远绝缘的。莫扎特精神上遭受的苦难并不比海顿少,他勇敢于反抗,宁愿贫困而不能忍受大主教的侮辱,但在他的音乐中,从那充满阳光和青春活力的欢乐的背后,往往还是可以感觉得到一丝痛苦、忧郁和伤感的情绪。只有贝多芬,他不但愤怒地反对封建制度的专制,而且用他的音乐号召人们为自由和幸福而斗争。贝多芬在波恩时期(1782~1792)的创作,大都是一些小型的钢琴曲、重奏曲和歌曲等,这一时期可以说他还只是处于创作的准备阶段。他在维也纳最初十年(1792~1802)的创作,比较著名的作品也只有《悲伤》、《月光》和《克罗采》奏鸣曲及《第三钢琴协奏曲》等。但在这期间,他对社会与政治诸问题又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也能意识到他要努力探寻的目标。1802~1812年,

-音乐-五年级下册-《土耳其进行曲》参考教案

土耳其进行曲 教学目标: 1.通过赏析莫扎特的钢琴曲<土耳其进行曲>来了解音乐神童莫扎特的生平和主要作品。 2.是学生能够了解音乐的各个要素与音乐形象的联系,能够通过音乐的速度个节奏差异辨别音乐情绪和所要表达的音乐内容。 教学重点: 使学生借助音乐的速度音乐节奏,从而把握好音乐的情感内容。 教学难点: 通过音乐的速度各节奏差异辨别音乐情绪和所要表达的音乐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老师为大家介绍一位伟大的大音乐家。 1.有那位同学知道他是谁? 2.你了他吗?谁来说说看?下面老师提供一些有关他的材料,先请同学们自己看一下,一会儿请一位同学解说员向大家解说一下。 二、介绍作曲家:莫扎特 莫扎特(1756—1791) 奥地利作曲家。出生于奥地利的萨尔茨堡。四岁时跟父亲学弹钢琴。五岁时,便能创作各种小曲。六岁时,开始练习小提琴,竟能于大人一七演奏三重奏。超人的天赋,加上刻苦的学习。七岁时,到德国南方各城市演出,后又到巴黎、伦敦,轰动了欧洲,背赞为“童”。后因生活的贫困,积劳成疾,他仅活了35岁,但留给后世的作品多达千余部。 三、代表作 1.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唐璜》、《魔笛》。 2.交响乐《降E调第39号交响曲》、《G小调第40号交响曲》、《C大调第41 号交响曲》。 3.协奏曲《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第四号》、《降B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五号》、《C 大调钢琴协奏曲第21号》、《A大调钢琴协奏曲第23号》。 四、欣赏《土耳其进行曲》 1 、乐曲简介: 《土耳其进行曲》是莫扎特根据另一部名作《大调钢琴奏鸣曲》的第三乐章改编的,乐曲优美而且带有土耳其军乐特色。 2. 问题:你能听出这首曲子表达了哪些情绪?

贝多芬简介

姓名:贝多芬国籍:德国年代:1770-1827 职位: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被尊称为“乐圣”。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是世界音乐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他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最后一位代表人物,与海顿、莫扎特一起被后人称为“维也纳三杰”。他在自己短短的五十七年生涯里,为人类留下了无价的音乐宝藏,所以,世人尊称他为“乐圣”。 贝多芬于1770年12月16日生于德国波恩。祖父和父亲都是宫廷音乐家。贝多芬从小就具有十分敏锐的乐感,他的父亲发现这个点后,决心把他培养成另一个莫扎特式的音乐神童,好以此作为他的摇钱树。但贝多芬不具备莫扎特那样的演奏天赋,他是在父亲的棍棒下学会音乐的。当时年仅五岁的贝多芬经常被父亲锁在屋里,从早到晚地弹奏钢琴和拉小提琴。小贝多芬经常强忍着痛苦和委屈在钢琴上一遍遍地练习,如果不是贝多芬具有非凡的音乐天才的话,他就可能就会永远厌恶音乐了。 贝多芬的音乐成长道路异常艰苦,但他凭借自己的刻苦,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他五岁开始学习钢琴,八岁就公开举行演奏会,十岁开始作曲。他的第一位老师聂费对他的协助极大,聂费拓展了贝多芬的艺术视野并教会了他很多音乐技能,这为他后来的创作打下了深厚基础。 1792年,贝多芬来到了“音乐之都”维也纳。为了获得更多的音乐知识与创作技能,他先后拜海顿、阿尔布雷希茨贝格、萨利埃里等名师学习,他努力学习他们的音乐创作技艺与经验,持续丰富和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与此同时,他还广泛阅读各种文学和哲学书籍,从中汲取丰富的知识营养,终于使自己成为一个具有高度修养的艺术家。

贝多芬的音乐风格是鲜明独特,他的作品中热烈激昂、振奋人心的斗争音调十分突出,这与贝多芬坚强的个性及其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意识是紧密相联的。贝多芬所生活的时代,正是欧洲资产阶级革命运动蓬勃发展的时期,革命思想深深地影响着他的创作,他追求“自由、平等、博爱”,渴望全人类的解放。贝多芬把这些思想与观点作为音乐创作的基本内容,在作品中体现出革命的斗争精神与人民的愿望。发果说莫扎特的音乐是清澈的泉水,贝多芬的音乐就是熊熊烈火,迸发着炽热的激情。 贝多芬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作品。他一生的创作可分为三个时期:早期作品受海顿和莫扎特的影响,风格轻快流畅;中期作品则体现了他自己的特有的音乐风格,绝大部分作品都是在这个时期创作的;晚期作品技巧成熟、思想深刻复杂,同时出现了浪漫主义的因素。 贝多芬一生的主要作品包括:九部交响曲、一部歌剧——《费德里奥》、五部钢琴协奏曲、一部小提琴协曲、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十首小提琴奏鸣曲、十六首弦乐四重奏。管弦乐序曲:《埃格蒙特》、《柯里奥兰》以及大量的声乐器乐及戏剧音乐作品。这些具有高度艺术价值的音乐作品对贝多芬以后的历代作曲家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如今这些伟大的作品已成为人类文化宝库中一笔丰厚的宝藏。 1827年3月26日,这位伟大的、不屈不挠的音乐巨人终因贫病交加而与世长辞。

土耳其进行曲鉴赏

赏析土耳其进行曲 作品简介 《土耳其进行曲》,全称为《“土耳其进行曲”主题变奏曲》,《土耳其进行曲》是莫扎特《A大调钢琴奏鸣曲》中的第三乐章,是一首以“土耳其进行曲”为主题而驰名世界的变奏曲。这首著名的奏鸣曲的作者是被称为“音乐神童”的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他是古典主义音乐的杰出大师,更是人类音乐历史上罕见的音乐天才,他转瞬即逝的一生为我们留下了极宝贵和丰富的音乐遗产。 作者简介 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德语: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年1月27日-1791年12月5日),出生于神圣罗马帝国时期的萨尔兹堡,是欧洲最伟大的古典主义音乐作曲家之一。35岁便英年早逝的莫扎特,留下的重要作品总括当时所有的音乐类型。在钢琴和小提琴相关的创作,他无疑是一个天份极高的艺术家,谱出的协奏曲、交响曲、奏鸣曲、小夜曲、嬉游曲等等成为后来古典音乐的主要形式,他同时也是歌剧方面的专家,他的成就至今不朽于时代的变迁。 乐曲特色 乐曲的主题简洁而极其节奏化,八分音符均整一贯的节奏,加上十六分音符来提高活泼感,全曲表现出一种带有童贞般的单纯(片段1),各个变奏并不着力渲染技巧,但朴实有力,而又不陷于单调,是一种巧妙的关联。《土耳其进行曲》采用回旋曲式,因此也有人称为《土耳其回旋曲》。 第一主题,曲调轻盈活泼、节奏富于弹性,使人感到一种欢快和喜悦,个人感觉这种曲调适合调动人的情绪,帮人们减轻压力,放松心情;乐曲的中部音调突然加强,主题音调节奏铿锵有力,气势雄伟,与第一段曲点调轻盈形成强烈的对比,表明人情绪的一种变化,人的情绪日益高涨欢快。接着曲调转回小调,又是第一乐段的再现,这正体现了回旋曲的特点,利用重复的曲调来增强效果。乐曲的结尾部分较长,它是以进行曲风格的音调为素材,不断加以变化发展而成的,与前一部分明显不同,体现了变化的特点。曲调在大调上进行,显得壮丽辉煌,气势磅礴,音调不断推向高潮而结束全曲。 莫扎特的钢琴小品《土耳其进行曲》是听众特别喜欢的乐曲, 以轻松活泼、赋予节奏而著称, 这首乐曲是莫扎特于年在法国巴黎所作。其实莫扎特的《土耳其进行曲》是他的第十一《A 大调钢琴奏鸣曲》的第三乐章, 因为他在第三乐章的开头著明“土耳其风格”, 所以被称为《土耳其进行曲》。这首乐曲的土耳其风格并不浓郁, 和真正的土耳其音乐的节奏、音调相差甚远。《土耳其进行曲》也有人称之为《土耳其回旋曲》。一般的回旋曲, 主部主题在乐曲一开始, 或开始不久就呈现出来, 而在这首乐曲里, 主部出现在插部之后, 那么它为什么又叫“进行曲”呢? 这是由于贯穿全曲的这个主题, 模仿了土耳其军乐的明朗、雄壮的特点, 在大调上以进行曲节奏出现3 次, 这就决定了乐曲进行曲的性质。这首乐曲的曲调流畅动听, 所以受到人们的喜欢而经常被拿出来单独演奏, 反而比《A 大调钢琴奏鸣曲》更有名气。

世界著名音乐家简介及作品资料讲解

世界著名音乐家简介 及作品

精品资料 贝多芬(1770—1827)出生于波恩,自幼学习弹琴,1787年曾到维也纳向海顿学习作曲,并结识莫扎特。贝多芬生活在法国大革命、拿破仑战争和维也纳体系的时代,欧洲的民主和民族意识此时正日益兴起。他的作品正反映了这些时代的特征,或歌颂英雄,或反对封建,争取民主自由和美好未来。其主要作品有《悲怆》奏鸣曲、《月光》奏鸣曲、《命运交响曲》(即第五交响曲)、《合唱交响曲》(即第九交响曲)等。贝多芬的晚年十分凄凉,在贫病交加中死去。但是,人民忘不了他,1827年3月29日,贝多芬的葬礼举行时,有二千多人参加护灵。贝多芬对音乐的最重要贡献是交响曲,因此他被誉为“交响乐之王”。 沃尔夫冈-阿马德乌斯-莫扎特1756年1月27日出生于奥地利的萨尔斯堡一个宫廷乐师之家。1772年,16岁的莫扎特终于结束了长达10年之久的漫游生活,回到自己的家乡萨尔斯堡,在大主教的宫廷乐队里担任首席乐师1791年莫扎特贫病交加在维也纳逝世,享年仅35岁。莫扎特的主要代表作有:歌剧22部;以《费加罗的婚礼》(The Marriage of Figaro)、《唐璜》、《魔笛》最为著名。 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 德国作曲家约翰·塞巴斯提安·巴赫,1685年3月21日诞生在属于图林根州边远小城市爱森纳赫的一个祖祖辈辈以音乐为职业的平民家庭.十五岁起,巴赫也开始从事自己的音乐职业生涯---在卢内堡一个教会附属的圣咏团当歌童(1700年),在魏玛公爵的乐队拉小提琴(1703年),在安什塔特一所新教堂(1703年)和缪尔豪森的教堂(1707年)弹管风琴,然后又到魏玛任公爵侍从管风琴师兼宫廷音乐师(1708年),在刻顿一个没落小宫廷任乐队长(1717年),最后在莱比锡任圣多玛教堂合唱指导和教堂附属歌唱学校教师(1723年).巴赫在担任各种音乐职务的同时,一直孜孜不倦致力于音乐创作,写出大量各种类型的作品.1750年7月28日,他在莱比锡逝世,他遗下的子女很多,由于家境困难,身后萧条,他的妻子甚至不得不靠别人的施舍度日. 巴赫(巴哈)(1685—1750),德国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以创作《勃兰登堡协奏曲》、《b 小调弥撒曲》、《平均律钢琴曲集》、《哥德堡变奏曲》以及大量的教堂音乐和器乐曲而著称。他把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土耳其进行曲

《土耳其进行曲》 教学目标: 1、通过赏析贝多芬的钢琴曲《土耳其进行曲》来了解他的生平和主要作品。 2、是学生能够了解音乐的各个要素与音乐形象的联系,能够通过音乐的速度和节奏差异辨别音乐情绪和所要表达的音乐内容。 教学重点: 使学生借助音乐的速度音乐节奏,从而把握好音乐的情感内容。 教学难点: 通过音乐的速度各节奏差异辨别音乐情绪和所要表达的音乐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老师为大家介绍一位伟大的大音乐家。 1、有那位同学知道他是谁? 2、你了解他吗?谁来说说看?下面老师提供一些有关他的材料,先请同学们自己看一下,一会儿请一位同学解说员向大家解说一下。 二、介绍作曲家:贝多芬。 三、欣赏《土耳其进行曲》。 1、问题:你能听出这首曲子表达了哪些情绪? (第一遍) 2、在提供的幻灯片上选出正确的情绪。(轻快、活泼、精巧的;明朗雄壮的; 优美、轻盈、流畅的;威武雄壮的;) (部分) 3、欣赏主题音乐,了解音乐的各种情绪和内容。 A、明朗雄壮的;(主题略)——仿佛军号的吹奏,配以模仿小军鼓的伴奏型,显明朗雄壮。 B、轻快、活泼、精巧的;(主题略)——优美而带有舞蹈性。 C、优美、轻盈、流畅的;(主题略)——起着对比和连接音乐的作用。 D、威武雄壮的;(主题略)——就像是一支军队在军乐队的伴奏下,神气实足第在队列进行。(分段落)

4、听音乐,说出音乐表现的情绪和内容? (第二遍) 5、要求:欣赏全曲,根据乐曲的内容,感受和对比乐曲的情绪,并可以配上自己的动作进行感受。 6、小结 问题:同学们,有没有思考一下,这么丰富、变化的情绪在音乐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现出来的呢? 提示:通过音乐片段的演示来启示。 讲解:用不同的力度——强、弱。 四、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了解了贝多芬的生平和他著名的音乐,我希望同学们能够记住这位伟大的音乐家用毕生的心血留给世人的这些宝贵的音乐财富!我们还欣赏了莫扎特的著名钢琴曲《土耳其进行曲》,分析了她的音乐形象和音乐情绪及音乐内容,下面给同学们布置一个作业,课后复习掌握今天所学的知识并搜集莫扎特更多的资料,了解他的故事下节课讲给大家听!好的!今天的课就上到这,下课。

贝多芬的名人事迹材料1200字精选

贝多芬的名人事迹材料1200字精选 贝多芬是18世纪以来世界最的德国音乐家,可能也是世界音乐最伟大的音乐家。他和海顿、莫扎特并列为西欧古典音乐的三个代表。今天在这给大家整理了贝多芬的名人事迹,接下来随着一起来看看吧! 贝多芬的名人事迹1 1.日有进境 晚年的贝多芬有一次听到一位朋友弹奏他的《c小调三十二变奏曲》。听了一会儿,他问道:“这是谁的作品?” “你的。”朋友回答说。 “我的?这么笨拙的曲子会是我写的?”然后又补充了一句:“啊,当年的贝多芬简直是个傻瓜!”歌德评论席勒的话,完全适用于贝多芬:“他每星期都在变化,在成长。 我每次看到他时,总觉得他的知识、学问和见解比上一次进步了。”有一时期,贝多芬甚至想毁掉他青年时期所作的歌曲《阿黛莱苔》和《降E大调七重奏》。这决不是偶然的,象贝多芬这样,真可以说是“五十而知四十九之非”了。 2.我行我素 贝多芬不愿做一个客厅里的宠儿,他宁愿在自己的住所,能够随己意进进出出、起床、穿衣和吃东西。他喜欢按照自己的兴趣为房间里的琐事瞎忙。 有一次,为了空气流通和看清窗外的景物,他竟特意把窗户砍掉

一块。他总是同房东们发生纠葛,总是不断地搬家。每当他处于创作高潮时,他总是把一盆又一盆的水泼到自己头上来使它冷却,直到水浸透到楼下的房间我们可以想象那房东和其他房客的情绪会怎样!有时他搬家搬得是这样的频繁,以致他甚至不愿操心把钢琴的腿支上,干脆就坐在地板上弹奏它。由于他每次租新房时必须签署一张租契,指明租期,他就往往同时为四个公寓付房租。这大概就是为什么他虽然挣了不少钱,可总是没有多少积蓄的原因吧! 3.欣然忘食 一天,贝多芬来到一家饭馆用餐。点过菜后,他突然来了灵感,便顺手抄起餐桌上的菜谱,在菜谱的背面作起曲来。不一会儿,他就完全沉浸在美妙的旋律之中了。侍者看到贝多芬那十分投入的样子,便不敢去打扰他,而打算等一会儿再给他上菜。大约一个小时之后,侍者终于来到贝多芬身边:“先生,上菜吗?”贝多芬如同刚从梦中惊醒一般,立刻掏钱结帐。侍者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先生,您还没吃饭呢! ”“不! 我确信我已经吃过了。”贝多芬根本听不进侍者的一再解释,他照菜单上的定价付款之后,抓起写满音符的菜谱,冲出了饭馆。 贝多芬的名人事迹2 文章主要讲了贝多芬刚出生的时候很有音乐天赋。在他很小的时候,他爸爸就给他买了一架钢琴。贝多芬每天练琴非常刻苦。作为练琴的奖励他爸爸带他去听演奏。贝多芬被优美的音乐所震撼,找到了自己的理想,17岁开始向音乐大师莫扎特学习。就在贝多芬崭露头角

【贝多芬生平简介】贝多芬的生平资料

【贝多芬生平简介】贝多芬的生平资料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vanBeethoven,(1770.12.17-1827.3.26),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钢琴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也是最后一位,与海顿、莫扎特一起被后人称为维也纳三杰。祖籍荷兰(亦说波兰),出身科隆选侯宫廷歌手世家。他出生于德国波恩的平民家庭,自幼跟从父亲学音乐。很早就显露了音乐才能,八岁开始登台演出。1792年到维也纳深造,艺术上进步飞快。贝多芬信仰共和,崇尚英雄,创作了有大量充满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如:交响曲《英雄》、《命运》;序曲《哀格蒙特》;钢琴奏鸣曲《悲怆》、《月光曲》、《暴风雨》、《热情》等等。一生坎坷,没有建立家庭。二十六岁时开始耳聋,晚年全聋,只能通过谈话册与人交谈。但孤寂的生活并没有使他沉默和隐退,在一切进步思想都遭禁止的封建复辟年代里,依然坚守自由、平等、博爱的政治信念,通过言论和作品,为共和理想奋臂呐喊,反映了当时资产阶级反封建、争民主的革命热情,写下不朽名作《第九交响曲》。他的作品受十八世纪启蒙运动和德国狂飙突进运动的影响,个性鲜明,较前人有了很大的发展。在音乐表现上,他几乎涉及当时所有的音乐体裁;大大提高了钢琴的表现力,使之获得交响性的戏剧效果;又使交响曲成为直接反映社会变革的重要音乐形式。贝多芬集古典音乐的大成,同时开辟了浪漫时期音乐的道路,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人类留下了无价的音乐宝藏,因此,世人尊称他为乐圣。主要作品有交响曲九部(以第三《英雄》、第五《命运》、第六《田园》、第九《合唱》最为著名),歌剧《费黛里奥》等等。生

平贝多芬于1770年12月17日诞生于德国波恩。父亲是该地宫廷唱诗班的男高音歌手,碌碌无为、嗜酒如命;母亲是一个女仆,心地善良、性情温柔。她第一次嫁给一个男仆,丧夫后改嫁给贝多芬的父亲。艰辛的生活剥夺了贝多芬上学的权利,他自幼表现出的音乐天赋,使他的父亲产生了要他成为音乐神童的愿望,成为他的摇钱树。他不惜打骂,迫使贝多芬从4岁起就整天没完没了的练习羽管键琴和小提琴。7岁时贝多芬首次登台,获得巨大的成功,被人们称为第二个莫扎特。此后拜师于风琴师尼福,开始学习作曲。11岁发表第一首作品《钢琴变奏曲》。13岁参加宫廷乐队,任风琴师和古钢琴师。1787年到维也纳开始跟随莫扎特、海顿等人学习作曲。1800年,在他首次获得胜利后,一个光明的前途在贝多芬的面前展开。可是三四年来,一件可怕的事情不停的折磨着他,贝多芬发现自己耳朵变聋了。对于一个音乐家来说,没有比失聪更可怕的了。因而人们可以在他的早期钢琴奏鸣曲的慢板乐章中理解到这种令人心碎的痛苦。贝多芬无时不充满着一颗火热的心,可是他的热情是非常不幸的,他总是交替地经历着希望和热情、失望和反抗,这无疑成了他的灵感源泉。1801年,贝多芬爱上了朱列塔圭恰迪尔,他把《月光奏鸣曲》献给她。但是风骚幼稚自私的奇丽爱太不理解他崇高的灵魂。1803年与伽仑堡伯爵结婚,这是令人绝望的时刻,他曾写下遗书。1803年他从灰暗中走出来,写出了明朗乐观的《第二交响曲》。之后更多更好的音乐在他的笔下源源不断的涌现。《第三交响曲》(英雄)、《第五交响曲》(命运)、《第六交响曲》(田园),还有优美动听、洋溢着欢乐的小提琴协奏曲,

《土耳其进行曲》教案

主讲;100840509李红意 课题:土耳其进行曲 课型:欣赏课 授课对象:初中一年级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赏析莫扎特的钢琴曲<土耳其进行曲>来了解音乐神童莫扎特的生平和主要作品. 2.是学生能够了解音乐的各个要素与音乐形象的联系,能够通过音乐的速度个节奏差异辨别音乐情绪和所要表达的音乐内容。 教学重点: 使学生借助音乐的速度音乐节奏,从而把握好音乐的情感内容。 教学难点: 通过音乐的速度个节奏差异辨别音乐情绪和所要表达的音乐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老师为大家介绍一位伟大的大音乐家。 1、有那位同学知道他是谁? 2、你了他吗?谁来说说看?下面老师提供一些有关他的材料,先请同学们自己看一下,一会儿请一位同学解说员向大家解说一下。 二、介绍作曲家:莫扎特

莫扎特(1756—1791) 奥地利做曲家。出生于奥地利的萨尔茨堡。四岁时跟父亲学弹钢琴。五岁时,便能创作各种小曲。六岁时,开始练习小提琴,竟能于大人一七演奏三重奏。超人的天赋,加上刻苦的学习.七岁时,到德国南方各城市演出,后又到巴黎、伦敦,轰动了欧洲,背赞为“童”。后因生活的贫困,积劳成疾,他仅活了35岁,但留给后世的作品多达千余部。 三、代表作 1.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唐.璜》《魔笛》 2.交响乐《降E调第39号交响曲》〈帝王〉《G小调第40号交响曲》 《C大调第41号交响曲》〈丘比特〉 3.协奏曲《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第四号》《降B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五号》 《C大调钢琴协奏曲第21号》 《A大调钢琴协奏曲第23号》 4.其它《弦乐四莫扎特的创作涉及音乐艺术的所有体裁,其中以歌剧和交响乐贡 献最突出.代表作有: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唐璜》、《魔笛》;交响曲《bE 大调第三十九交响曲》、《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C大调第四十一(朱庇 特)交响曲》。3首交响曲和歌剧《虚伪的善意》(1768)、《巴斯蒂安与巴 斯蒂娜》(1768)、《本都国王米特里达特》(1770)、《卢齐奥·西拉》(1772) 等作品。有些作品反映了他受J.C.巴赫的影响。这一时期的作品已经显示莫 扎特创作体裁的广泛性和他对歌剧创作的兴趣。 四、欣赏《土耳其进行曲》 1 、乐曲简介: 《土耳其进行曲》是莫扎特根据另一部名作《大调钢琴奏鸣曲》的第三乐章改编的,乐曲优美而且带有土耳其军乐特色。 2、问题:你能听出这首曲子表达了哪些情绪? (第一遍) 3、在提供的幻灯片上选出正确的情绪。(轻快、活泼、精巧的;明朗雄壮的;优美、轻盈、流畅的;威武雄壮的;) (部分) 4、欣赏主题音乐,了解音乐的各种情绪和内容。 A、明朗雄壮的;(主题略)——仿佛军号的吹奏,配以模仿小军鼓的伴奏型,显明朗雄壮。 B、轻快、活泼、精巧的;(主题略)——优美而带有舞蹈性。 C、优美、轻盈、流畅的;(主题略)——起着对比和连接音乐的作用。

贝多芬简介 贝多芬的简介和他的故事。

贝多芬简介贝多芬的简介和他的故事。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一、贝多芬简介 贝多芬是一位集古典主义大成的德意志古典音乐作曲家,也是一位钢琴演奏家。贝多芬出生在德国波恩,祖籍佛兰德,自幼跟从父亲学习音乐,很早就显露了音乐上的才华,八岁便开始登台演出。1787年以后,贝多芬担起了全家生活的经济重担。1792年,贝多芬在海顿的鼓励与支持下,来到维也纳定居。1797年以后,贝多芬患了耳聋病,病情逐年恶化。26岁时失聪。对一个音乐家来说,再没有比这一打击更沉重的了!但贝多芬最后的晚年是他一生最悲惨、最痛苦的年月,孤寂和贫困的威胁使他穷愁潦倒,孑然一身,1827年3月26日病逝于维也纳。他一共创作了9首编号交响曲、35首钢琴奏鸣曲、10部小提

琴奏鸣曲、16首弦乐四重奏、1部歌剧、2部弥撒等等。这些作品对音乐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在东亚,贝多芬被尊称为“乐圣”。 二、贝多芬的故事: 1、贝多芬的出生 贝多芬于1770年12月16日出生于德国波恩的一个贫穷的家庭。贝多芬的父亲是当地宫廷唱诗班的男高音歌手,他是一个碌碌无为、嗜酒如命的人。他的祖父是波恩宫廷乐团的乐长,母亲是宫廷大厨师的女儿,一个善良温顺的女性,婚后倍受生活折磨,在贝多芬17岁时便去世了。贝多芬是7个孩子中的第2个,因长兄夭折而亡,贝多芬因此成为了长子。在大部分时间里,他的父亲都喝得大醉,从没对家庭和和气气过,甚至连家人们是否有足够的吃穿都从未过问。起初善良的祖父还能使这个家庭免受太多的苦,反过来他最大的孙子的音乐才能也使老人感到莫大的欣慰,还把自己的名字给了他。但是当小贝多芬3岁生

音乐欣赏——《土耳其进行曲》教案

音乐欣赏——《土耳其进行曲》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感受钢琴独奏曲《土耳其进行曲》清新、流畅的旋律以及独特的风格。 2、使学生通过反复欣赏,达到能够独立模唱主旋律;了解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的简单生平以及其生前的几个小故事。 3、引导学生参与一起介绍莫扎特和他创作的曲目,及涉及乐曲的拓展、延伸内容,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从而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感受钢琴独奏曲《土耳其进行曲》清新、流畅的旋律以及独特的风格,了解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的生平。 教学难点:记忆乐曲主旋律,并能独立模唱。 教学准备:电子琴,多媒体,伴奏“乐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来上一堂欣赏课。(教师播放《运动员进行曲》)。 师:听过吗?一般在什么时候听过? 师:知道为什么叫进行曲吗? 师:一二一0,一二一0,一二三四 师:今天我们要来学习、欣赏的是一首响誉世界的进行曲——《土耳其进行曲》,它是由世界音乐大师莫扎特作曲。

二、介绍“乐神之子”莫扎特: 1.莫扎特故事:关于他神童的往事,有两件:第一件是他爸教他姐姐玛丽安娜弹练习曲时,他在旁边玩。他姐姐怎么也弹不好,所以只能不停地挨打,不断地挨打,手都打肿了,3岁的莫扎特看不过去了,就爬上去替姐姐弹,结果顺利地弹了出来,他爸惊呆了。由于莫扎特无师自通自学成材的天分,成功导致他姐姐从此对钢琴彻底散失信心,改为往家庭主妇的方向努力。 并且他弹另一首曲子时,那曲子音阶比较长,莫扎特太小,手不够长,总来不及收回来,于是他聪明地用双手分别控制了高音部分和低音部分,中间的那个音节用他的鼻子来完成。 2.简介乐曲背景: 师:《土耳其进行曲》是莫扎特的《A大调钢琴奏鸣曲》的第三乐章。据说在二百年前,土耳其国王访问欧洲时常带乐队随行,使别具风格的土耳其音乐传入欧洲。当时欧洲的一些作曲家喜欢将异国情调的音乐吸收到自己的作品中去,出现了“土耳其热”。1778年,莫扎特在这首奏鸣曲的第三乐章曲首标上“土耳其风”一语,故而得名为《土耳其进行曲》。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音乐大师莫扎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三、赏析乐曲: (旋律流畅,风格清新,速度稍快) 主题A:

贝多芬作品集全套介绍

贝多芬作品集全套介绍(一) 一: 作品类型作品名原名作品编号创作时间调式 交响曲第一交响曲Symphonie No.1 Op.21 1794--1796 C大调 交响曲第二交响曲Symphonie No.2 Op.36 1801-1802.10 D大调 交响曲第三交响曲(英雄) Symphonie No.3 OP.55 1803-1804 降E大调 交响曲第四交响曲Symphonie No.4 Op.60 1806.10 降B大调 交响曲第五交响曲(命运) Symphonie No.5 Op.67 1804-1808 C小调 交响曲第六交响曲(田园) Symphonie No.6 Op.68 1807---1808 F大调 交响曲第七交响曲Symphonie No.7 Op.92 1811-1812.6 A大调 交响曲第八交响曲Symphonie No.8 Op.93 1811-1812.10 F大调 交响曲第九交响曲(合唱) Symphonie No.9 Op.125 1824.2 D小调 交响曲第十交响曲Symphonie No.10 遗稿 交响曲战争交响曲Wellingtons Sieg Op.91 1813 D大调 序曲莱奥诺拉Leonore Overtures No.1-1805 No.2-1805 No.3-1806 No.4-1814 序曲艾格蒙特Egmond 1809 序曲科里奥兰Coriolanus Overture Op.93 1807 C大调 舞剧普罗米修斯的生民The Creatures of Prometheus Op.43 1800-1801 序曲斯蒂芬国王King Stephen Op.112 1811 序曲向大厦献礼The Consecration of the house Op.124 1822 C大调 骑士芭蕾音乐Musik Zu einem Ritterballett WoO.1 1790-1791 序曲命名日庆典序曲Ouverture “Namensfeier” Op.115 1814 C大调

贝多芬土耳其进行曲背景、演奏提示

贝多芬《土耳其进行曲》音乐背景及演奏提示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V.Beethoven 1770-1827)伟大的德国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三位杰出代表人物之一。主要创作领域有交响曲(“英雄”、“命运”、“田园”、“合唱”交响曲等九部带有编号的交响曲),35首钢琴奏鸣曲(其中后32首带有编号)、10部小提琴奏鸣曲、16首弦乐四重奏、1部歌剧、2部弥撒、1部清唱剧与3部康塔塔,另外还有大量室内乐、艺术歌曲与舞曲,这些作品对音乐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他的创作集古典大成,开浪漫先河,他用音乐表现重大社会性问题及人生体验,这是音乐艺术的时代进步,他的音乐达到了崇高的艺术境界,因此被尊称为乐圣。 作品背景:贝多芬这首歌剧作品《雅典的废墟》(Op.113.No.4)中的土耳其进行曲是一首广为流传的进行曲,降B大调,创作于1811年,1812年在布达佩斯首演。这部作品最有名部分是其序曲和第四乐章土耳其进行曲,也经常单独拿出来演奏,其他部分演奏机会较少。贝多芬另一部作品D大调六个变奏的钢琴变奏曲(Op.76)主题便是来自土耳其进行曲。 作者曾在乐谱上说明“用一切可能有的喧闹的乐器,如响板、铙钹等”来烘托土耳其进行曲的音乐气氛,要表现出作者的风格要求,左手的伴奏音型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故要弹出热烈欢快的音乐气氛。 “土耳其进行曲”是土耳其皇家近卫军的军乐,乐队包含多种吹管乐器和大量的打击乐器,音乐情绪饱满辉煌、喧闹热烈,起着统一步伐鼓舞士气军乐作用。这种风格的音乐在18-19世纪的欧洲广泛流行。很多大作曲家如海顿、莫扎特、贝多芬、柏辽兹和瓦格纳都写有这种风格的音乐作品。莫扎特《A大调钢琴奏鸣曲》(K.331)第三乐章就是一首回旋曲结构的“土耳其进行曲”风格。 分析乐曲:贝多芬《土耳其进行曲》是一首主调音乐织体的乐曲,音乐轻快活泼、蓬勃向上,音乐的整体力度变化由弱(P)到很强(ff)再到很弱(PP),音乐形象亦随力度变化而表现出从远景到近景再到远景的艺术变化,犹如一只朝气蓬勃的土耳其军队从远方走来——从我们身边走过——又走向远方。 曲式结构 1.A部分:它的结构ABABA。B部分是根据A部分变化来的。

复制贝多芬观后感资料讲解

复制贝多芬观后感 复制贝多芬>观后感(一) 电影开场,随着贝多芬的那首降B大调大赋格,进入电影>故事的叙述。让我感受深刻,有一种紧张感,贝多芬的音乐是多么的振奋人心,让我激动不已。而且,看完整部影片,我觉得它就是一部灵魂的乐章,因为贝多芬的音乐实在是太棒了,跟他这个古怪的人一点都不一样。 在《复制贝多芬》中这部电影中,对贝多芬的古典音乐进行了大量运用,确确实实地让人从精神上去领悟贝多芬,领悟灵魂的跌宕所产生的艺术,给我一种震撼。 影片开头就非常巧妙地用充满象征与艺术感的画面诠释了音乐。暗蓝的画面里,奔跑的少年与不断掠过的面孔进入视野,女主角安娜的脑海里开始浮现贝多芬死前开创的赋格曲。 没有音乐,只有依次出现的女人,男人,马车,乡间小路,马车内部的人们,和各式各样的音响。这一切就像乐队演奏前每个声部的调音准备。 安娜对面坐着一个中年女人,一个老女人,和一个女人怀里的婴儿。这三个人就像一个主题——女人的三个阶段。对应这个主题的是一段低沉的中提琴独奏,也是整个赋格曲的主题——生命、时间、灵魂、上帝所赋予和收回的一切。 这时,画面切到一个拉小提琴的放养男孩。小提琴声立即响起,镜头接着掠过安娜身边的男子。这时,出现了与女人的对立面——男人。尖锐的小提琴插入和缓的中提琴,男性的进入象征着赋格曲中的对题。然后镜头掠过车轮,树杈,有着木质感的大提琴也加入队伍。镜头掠过田间,掠过疾驰的道路,掠过隐约的合唱声。安娜沉浸在音乐里,不同的面孔穿插着飞逝的>景色,声部在追逐、遁走,主题和对题在各个声部轮流出现,此时的画面已然是为了音乐而存在。 而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贝多芬的音乐贯穿影片始终。这音乐不仅向我们展示了贝多芬的传奇,也在演员之间、观众与影片之间形成一架通往灵魂深处的桥梁。安妮在看手稿时挥动的手指和贝多芬作曲时挥舞的双臂,背景响起第九交响曲的乐声,激昂澎湃中,角色之间达到了灵魂的交融。 整个影片的高潮,是长达十分钟的第九交响曲,闭上眼睛感受音乐的力量,令人热泪盈眶。 从这部电影中,我也看出了这样一位贝多芬:他对身边的人嘲弄,挖苦,毫不在意。当安娜因为说错一句话而向贝多芬道歉的时候,他咆哮到,不要道歉,反击!对他的侄子,他却相当溺爱,他苦心栽培自己的侄子,希望将侄子培养成音乐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