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设计第8课

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设计第8课
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设计第8课

教学设计

[课程名称] 《经济政治与社会》

[教学单元] 第8课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课时] 2课时

[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识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

2、明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有关内容,理解我国政治制度的优越性,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都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能力目标:

1、正确观察、分析社会以及国内外常见的政治现象,确立自己的政治方向,坚定自己的政治立场。

2、能够进行正确的政治价值判断和政治行为选择,以实际行动维护国家政治制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同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确立主人翁意识,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树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的政治责任感。

[教学重点、难点]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我国的政党制度及民族区域自治。

2、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教学方法]

引入实例法、自学阅读-讲授法、教师启发、引导,课上讨论等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形式。[教学过程设计]

第三单元拥护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经过28年的斗争推翻了三座大山,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建立了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实现了人民民主专政。找到了实现人民民主的正确途径。那么我国人民是如何行使国家权力的?我国的政党制度又是怎样的呢?法律为什么规定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你了解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新课讲授:

第8课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涵

【学生活动】:“忆一忆”,在我国,人民民主的真实性是如何体现的呢?

【教师活动】:人民民主的真实性体现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指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民选举人民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领导国家事务的政治制度。

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国家制度的核心内容和基本准则。人民当家作主,最根本、最重要的是掌握国家权力。人民掌握国家权力,需要有相应的组织形式和制度来实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准确体现了人民与国家权力之间的关系。这

就是:人民通过民主选举代表,组成国家权力机关,行使国家权力。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法律的制定和国家重大问题的决策真正集中人民的意志、代表人民的利益,这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容

【教师活动】:阅读宪法第三条的文件,你认为民主集中制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讨论,发表见解,回答问题

【教师归纳】:

第一,全国人大代表和地方各级人大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民主选举是民主集中制的基础,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重要标志。选民或选举单位有权依照法定程序选举代表,并有权依照法定程序罢免自己选出的代表。

第二,宪法规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职权。

人大和它的常委会集体行使国家权力,集体决定问题,严格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办事。第三,国家行政、审判、检察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大会负责并受其监督。

第四,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职能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内容,我国的国家机关包括什么?

【多媒体资料】:我国的国家机关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国家主席、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国家主席是国家元首,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司法机关,国务院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中央军事委员会是最高军事机关。地方国家机关分三级:省、自治区、直辖市级国家机关——市、(区)县级国家机关——乡(镇)级国家机关。

3、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权力机关

【教师活动】:我国人民是如何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

【学生活动】:讨论并积极发言。

【教师活动】: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我国人民代表大会主要有四项权力,即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

【实例分析】:2005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高票得通过《反分裂国家法》。会场上掌声雷动,振奋人心。

立法权:是指制定法律的权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省、直辖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在不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但须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

【实例分析】:全国人大审议批准的2006年国防预算为2838亿元人民币,约合351亿美元,比上年预算执行数增长14.7%。

决定权:是指宪法和法律赋予各级人大和县级以上各级人大常委会依照法定的程序决定国家和社会或本行政区域内重大事项的权力。

【实例分析】2003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选举胡锦涛担任国家主席。2003年3月15日,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温家宝当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

任免权:是指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对相关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及其组成人员进行选举、任命、罢免、免职、撤职等权力。

【实例分析】2006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的《政府工作报告》

监督权:是指各级人大按照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力,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监督“一府两院”工作的权力。

4、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教师活动】:人大代表有什么权利?以假如“我是人大代表”为选题要求学生分小组讨论。【学生活动】:分小组讨论并派代表发言。

【教师归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人大代表代表人民在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除审议各项议案外,还享有提案权、质询权和发言、表决无责权。提案权,是指人民代表有权依照法定程序向人民代表大会提出议案;质询权,是指人民代表有权根据法律规定程序对政府等机关工作提出质问并要求答复;发言、表决无责权,是指人民代表在人民代表大会各种会议上的发言、表决不受法律追究等。

【案例展示】:多媒体展示资料

天通苑居民找到人大代表任某反映天通苑地区的交通拥堵状况,市人大代表任某深入实地考察,对市政府提出建议,要求尽快拓宽立水桥至天通苑地区的道路。接到该建议后,市政府高度重视,安排实施立汤路天通苑段改建工程。改建后的道路为双向六车道城市主干路,设计通行能力可达8万辆/天,工程计划投资8060万元。

【学生活动】:人大代表有什么义务?

【教师归纳】:人大代表在自己参加的生产、工作和社会活动中,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模范地遵守宪法和法律,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保守国家机密;密切联系群众,经常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接受选民或原选举单位的监督等。

(二)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教师活动】: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哪些优越性呢?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找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归纳总结】:

第一,有利于保证国家权力体现人民意志。

第二,有利于保证国家机构合理、高效运转。

第三,有利于保证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权力的统一。

第四,有利于保证我国各民族的平等和团结。

二、我国的政党制度

(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由它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情景铺设】:党的颂歌(多媒体展示诗歌的内容)引导学生深思中国共产党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政党?多媒体展示一些汶川地震时党关怀人民的图片,并展示一些优秀共产党员的英雄事迹。

【归纳总结】: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由它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是作为中国工人阶级政党登上历史舞台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它的根本宗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历史的必然选择。

【学生活动】:回顾历史,中国的命运几经磨难,是如何拨开乌云见阳光的?

【视频资料】: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教师讲评】:

从历史上看,十九世纪中国的农民阶级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中国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在中国分别进行了资产阶级道路的尝试,但是却没有救中国于水火之中。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了,开始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直至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1949年10月1日下午3点,伟大领袖毛主席在天安门

城楼上亲自按动电钮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并庄严地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华民族独立了。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深深地植根于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中,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始终为人民的解放和幸福、民族的独立和复兴、国家的繁荣与富强,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百折不挠地艰苦奋斗。在中国,从来没有任何一个政治组织像我们党这样集中了那么多先进分子,组织得那么严密和广泛,为中华民族作出了那么多牺牲。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领导人民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开创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做出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带领人民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崭新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在长期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确立和巩固了自己的领导地位,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教师活动】:有人说搞革命要由中国共产党来领导,现在,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一定要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你觉得这个观点对吗?为什么?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并齐声朗诵教材内容

第一,中国现代化的性质决定了必须由中国共产党来领导。

第二,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第三,动员和组织全国人民为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而共同奋斗,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第四,应对当前复杂的国内外挑战,也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教师归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做出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带领人民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崭新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在长期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确立和巩固了自己的领导地位,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活动平台]:唱支山歌给党听

目标:认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必然结果,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

步骤:课前分四组,准备歌颂党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歌舞等节目,课上进行表演,最后评选出最佳节目。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中国的民主党派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完成以下表格的填写。

民主党派

成立时间地点

组成人员

民革

1948年香港

原国民党及与国民党有联系的人士

民盟

1941年重庆

从事文化教育工作的知识分子民建

1945年重庆

经济界人士

民进

1945年上海

教育文化科学出版界知识分子农工党

1930年上海

医药卫生界人士

致公党

1925年旧金山

归侨和侨眷

九三学社

1946年重庆

科技界中高级知识分子

台盟

1947年台湾

住在大陆的台湾同胞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思考,并介绍民主党派背景

2、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资料展示】:执政党与参政党亲密友党关系

【教师活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政党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

3、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特点

(1)合作的基础

【教师活动】: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合作的基础是什么?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

【教师活动】: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中国共产党是国家政权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因此,多党合作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必须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政治基础。

(2)合作的方针

【教师活动】: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合作的方针是什么?

【寓言故事】:多媒体展示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长期共存”是指中国共产党存在多久,各民主党派就存在多久,“相互监督”是指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在平等基础上的相互监督,尤其强调参政党监督共产党。要“长期共存”必须“相互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表明参政党要和执政党一起经受考验,共同承担国家民族盛衰兴旺的责任。

(3)宪法和法律是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

【教师活动】: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是什么?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是遵守宪法和法律。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一样,得到宪法的承认和保护,都享有宪法规定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地位平等。同时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开展活动,必须以宪法和法律为准绳,进行民主协商,相互监督。

(4)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

【教师活动】: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合作的重要机构和主要职能是什么?

【视频资料】:第一次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组织形式。人民政协还包括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少数民族人士、各界爱国人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等。

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一是政治协商,二是民主监督,三是参政议政。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内容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涵

【资料展示】:多媒体展示中国的民族分布

【教师讲评】:民族区域自治,就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图文资料】:以宁夏为例

【教师讲评】:

自治权是自治机关根据本地方实际情况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政策,自主地管理本民族自治地方内部事务的权力。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赋予自治机关的自治权,其范围、内容十分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

培养使用少数民族干部是关键,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是实质。建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利,实质就是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使之自主管理本地方本民族的内部事务,真正实现当家作主。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课堂探究】: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观看多媒体给出的资料、联系实际讨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教师讲评】:

中国共产党从中国国情出发,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合乎国情,符合民意,具有很大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

第一,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安全。民族区域自治是以领土完整、国家统一为前提和基础的,是国家集中统一领导与民族区域自治的有机结合。它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使各族人民,特别是少数民族人民把热爱本民族和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结合起来,更加自觉地担负起捍卫祖国统一、保卫边疆的光荣职责。

第二,有利于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以实现。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保证民族自治地区充分享有自治权利,自主管理本地区内部事务,同时也满足少数民族人民积极参加国家政治生活的愿望。保障了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以实现。

第三,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各民族自治地区以一个、两个或两个以上少数民族为主体,同时包括当地居住的汉族和其它少数民族,这使各族人民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逐步消除了历史遗留下来的民族隔阂。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第四,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民族自治地区的自治机关,能够密切结合本民族、本地区的特点,把少数民族的特殊利益与国家的整体利益协调起来,充分发挥各民族、各地区的特长和优势,调动各族人民参加国家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

四、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基层群众自制制度的基本内容

1、基层群众自制制度的涵义

【学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农村、城市社区的群众状况。

【教师讲评】: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指城乡居民群众以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为依据,在城乡基层党组织领导下,在居住地范围内,依托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直接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等权利,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制度与实践。基层群众自治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

基层民主自治进程回眸

2、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内容

【课堂讨论】:教师指导学生结合现实实际生活分析讨论基层群众有哪些自治?

【教师讲评】: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结合教材内容进行讲评。

一是基层民主,这是坚持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基本前提;

二是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这是基层群众自治的基本对象;

三是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这是基层群众自治的基本要求;

四是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并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建立健全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这是基层群众自治的保障条件;

五是城乡社区建设,这是基层群众自治的有效载体和平台。

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意义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结合实际生活进行讨论分析

【师生归纳】:在讨论的基础上形成共识,从根本上认识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伟大意义。

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新要求与新期待。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增强了社会主义民主的广泛性和实效性。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反映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路径。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民主素质。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有关内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都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只有认同了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才能确立主人翁意识,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才能树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的政治责任感。

[布置作业]

实训营地

P108探究实践:一、阅读思考

[板书设计]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涵义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二、政党制度

(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内容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四、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一)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内容

(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意义

经济政治与社会第13课教案

贵州省经济学校教案首页

简要分析积累还不够详实,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的掌握和培育、践行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努力。 教案纸 教学进程: 1、 导入新课:(10分钟)(含考勤、旧知识提问、新课导入) 2、 进入新课:(45分钟) (1) 快速阅读课本第121-129页,找出相应问题的答案,並在课本上划出。同时,在看书时,把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做标记。(15分钟) 1、观看PPT上关于中国文化的图片,请同学们谈谈还有哪些传统文化元素在各大活动中呈现? 2、面对文化的多样性,我们应抱着怎样的态度去看待?对于愚昧、低俗的文化又该采取什么态度? 3、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即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意义?)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5、作为一名中职生,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30分钟) 通过学生自己回答问题,不会再小组讨论,最后老师补充的方式,培养学生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通过学生自主的找问题、回答问题的方式,提高学生自觉思考问题的能力。

3、 教学重点、难点解析(25分钟) 本节课的重点在于,认识文化的多样性,了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意义。难点在于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的理解,并且最难的是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的内容,都是需要学生在理解本节课的基础上,在生活中逐渐培养的。 四、巩固练习(7分钟) 本节知识点需要同学们在上节课学习的基础上,继续深入理解。记忆相关知识点,在记忆的同时,认真回顾课本内容,查漏补缺、辨别易混知识。 5、 课堂小结(3分钟)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建设和谐文化”的有关知识,通过结合图片及典型事例,相信大家对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希望大家能够在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的基础上,在生活中注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投身到我国的文化建设中。 6、 板书设计 第十三课 建设和谐文化 1、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1、 文化的多样性 A、先进文化与愚昧、低俗文化 B、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文化 2、 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意义 A、 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经济政治与社会第14课教案

贵州省经济学校教案首页 课次第五单元(章)共6学时第5、6学时总第27、28次课总第27、28学时课型讲授、模拟训练课题第14课构建和谐社会教具板书 授课时间 班级15计应、计维15电商2、15 电商1 15酒店管理、 15计网 日期15/12/07 15/12/10 15/12/11 周次19 19 19 星期一四五 节次3-4 1-2、3-4 1-2、3-4 教学目的学生通过学习本节课,重点掌握“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含义,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谐社会建设等重要知识点,并且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到和谐社会的建设中。 授课内容提要(在重点难点下划线) 第十四课构建和谐社会 一、高举旗帜科学发展 1、“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3、科学发展观 二、和谐社会共建共享 1、最新最美的画卷 2、和谐社会建设的总要求 3、人人参与建和谐 课外作业1、完成本课书面作业; 2、课下总结复习本学期所学重要知识点。 课后简要分析通过学习本课内容,学习基本掌握“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意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了解科学发展观的要点及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但是,在参与和谐社会的建设方面关于实际实践方面还有待提高。

教案纸 教学进程: 一、导入新课:(10分钟)(含考勤、旧知识提问、新课导入) 二、进入新课:(45分钟) (一)快速阅读课本第130-136页,找出相应问题的答案,並在课本上划出。同时,在看书时,把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做标记。(15分钟) 1、怎样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社会主义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是? 3、结合课本阐释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 4、和谐社会的总要求的内容是什么? 5、作为一名中职生,如何参与到和谐社会的建设中? (二)学生回答,教师点评(30分钟) 通过学生自己回答问题,不会再小组讨论,最后老师补充的方式,培养学生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通过学生自主的找问题、回答问题的方式,提高学生自觉思考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解析(25分钟) 本节课的重点在于全面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以及和谐社会建设的总要求,在把握以上知识点的同时,对参与到和谐社会的建设中有一个清晰地认识,并且这也是本课的重难点,希望学生参与到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操和专业技能。 四、巩固练习(7分钟) 本节知识点需要同学们在上节课学习的基础上,继续深入理解。记忆相关知识点,在记忆的同时,认真回顾课本内容,查漏补缺、辨别易混知识。 五、课堂小结(3分钟) 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知道了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解读了和谐社会建设的总要求及参与到和谐社会建设中的方法,希望同学们积极地参与到建设和谐社会的实践中,为早日实现中国梦做出自己的贡献。

经济政治与社会第5课教案

贵州省经济学校教案首页 课次第二单元(章)共6 学时第3、4学时;总第9、10 次课总第9、10 学时课型讲授、模拟训练课题第五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教具多媒体 授课时间 班级15计应、计维15电商2、15 电商1 15酒店管理、 15计网 日期15/9/21 15/9/22 15/9/23 周次8 8 8 星期一四五 节次3-4 1-4 1-4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要理解和认识到走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发展之路,就是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实现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从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授课内容提要(在重点难点下划线)一、小康社会的提出 1、改革开放30多年的成就 2、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意义 二、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1、走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发展之路 2、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3、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课外作业1、记忆本课主要问题 2、预习第六课 3、完成书面作业 课后简要分析由于中职生本身普遍的知识底子比较薄弱,对涉及到改革开放的历史阶段不了解,导致对于改革开放对我我国经济的发展的重要性理解的不够深入。在本节课涉及到的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具体措施上,理解的也不够,这些问题,都要在复习时,多强调。

教案纸 教学进程: 一、导入新课:(8分钟)(回顾上一节课主要知识点,看课本P38页的图片、数据,并结合自己家庭生活的变迁,谈谈改革开放带来的新变化,引入课题“第5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二、进入新课:(40分钟) (一)快速阅读课本第38-47页,找出相应问题的答案,並在课本上划出。同时,在看书时,把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做标记。(15分钟) 1、什么是改革开放?什么是小康社会?改革开放之初的实现现代化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主要内容是什么? 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经济上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意义是什么? 4、怎样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 5、为什么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及意义? (二)学生回答,教师点评(25分钟) 通过学生自己回答问题,不会再小组讨论,最后老师补充的方式,让学生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且对重要的知识点,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经济上的四个主要目标、什么是中国特色现代化发展之路、怎样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怎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问题做详细的解释,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小组谈论中来。 三、教学重点、难点解析(22分钟) 针对这节课主要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这两个大的内容,主要的重、难点就是学生理解什么是经济结构的调整;经济结构的调整包括的内容、范围有什么,以及什么是中国特色现代化发展之路。由于这些对于刚入校的中职生来说,因为本身对历史、我国方针政策的不了解等因素都导致了,学生对于这些知识点的理解会是难点。所以,在课堂上加入一些背景材料的介绍,来帮助学生的理解,加深印象是很有必要的。 四、巩固练习(7分钟) 本课知识点比较琐碎且重要知识点较多,所以通过做题训练,使学生查漏补缺、辨别易混知识及再次对知识点巩固

经济政治与社会第五课练习

第五课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深入贯彻和落实() ①走中国特色的发展②科学发展观 ②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④努力建设生态文明社会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D①②③④ 2.“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的第三步走的目标是() A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B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C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新三步走”和邓小平的“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关系是() A两者毫无关系,相互独立 B两者有联系,“新三步走”是“三步走”第一步战略部署的具体化 C两者有联系,“新三步走”是“三步走”第二步战略部署的具体化 D两者有联系,“新三步走”是“三步走”第三步战略部署的具体化 4.2012年,我国居民城乡家庭恩格尔系数进一步下降。这说明() A我国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在提高 B我国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在下降 C我国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没有变化 D这不能说明我国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是在提高还是在下降 5.我国目前已经实现的小康是() A总体小康B高水平的小康 C 全面小康D温饱型小康 6.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实现这一目标在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方面要求是() A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B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人民享有更加充分的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 D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7.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历史人物,是因为() ①关系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 ②标志着我国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和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③关系到四个现代化建设目标的早日实现 ④关系到我国从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到富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性转变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②③④ D ②③④ 8.我国实现工业化要走() A新型工业化道路 B 劳动密集型工业的道路 C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道路D优先发展轻工业的道路 9.资源问题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不足,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的根本方法是() A发展市场经济B强化宏观调控 C增强节约意识D依靠科技进步 10.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要把()放在首位 A加快经济发展速度 B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C科技创新放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D优化产业结构 11.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措施有

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师参考书第14课

第14课建设和谐文化 教学目标 1、认知:了解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有关知识内容和要求,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理解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意义。 2、态度:辨析身边的文化现象,认识不同性质文化的不同作用,树立对待各种文化的正确态度,树立和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 3、运用:正确对待各种文化现象,自觉抵御腐朽文化的侵蚀,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材分析 一、本课地位、内容结构与逻辑关系 (一)本课在本单元中地位 本课讲述建设和谐文化,首先从与人们生活密切相连的文化的性质和作用谈起,通过概念、性质、作用等基本理论知识的介绍,使学生认识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的重要性,立足点是讲我国的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统领作用。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重要构成部分,体现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所以,本课内容也是本单元的主要板块之一。 (二)内容结构与逻辑关系 本课在结构上设两个目,即由两部分内容构成,立足点是讲我国的和谐文化建设。要正确认识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必须了解文化的性质和作用,从而认识我国的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统领作用,理解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重要构成部分。因此,第一目讲“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首先从介绍文化的概念、性质、作用开始,通过基本理论知识的介绍,使学生正确认识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同时阐明党中央重视文化建设事业的相关举措。第二目是讲“建设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相关内容,通过介绍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理论及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统领作用,从而使学生认识和理解建设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大意义。这两部分内容是互为从属,紧密相联。

经济政治与社会第一课练习

第一课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物品中,属于商品的是( )。 A、自然状态的空气、阳光 B、商场里过了保质期的饮料 C、农贸市场中待售的蔬菜 D、朋友送的钢笔 2、台湾是世界计算机芯片等电子元器件的主要产地之一,台湾只要发生地震,这些元器件的供应量就会下降,世界范围内计算机产量的价格上扬,这说明( )。 A、商品的价值是由其生产的数量决定的 B、商品的价格和价值总是不符合的 C、商品的价值是由其销售的价格决定的 D、商品的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 货币的本质是() A、一般等价物 B、商品 C、金银 D、人类劳动 3、“十一”黄金周期间,许多商家请来大腕明星帮助其进行产品宣传,往往购买者如潮。商家这么做是利用了消费者的() A、求同心理 B、求异心理 C、求名心理 D、求实心理 4、商店中一台VCD的标价是1500元。这1500元 A、是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B、是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 C、是货币在执行贮藏手段的职能 D、是货币在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 5、()是货币的基本职能之一 A 世界货币 B 贮藏手段 C 支付手段 D 流通手段 6、甲乙丙生产同样的鞋子分别用了八、七、六个小时,谁生产的鞋子价值量大() A 甲 B 乙 C 丙 D 一样大 7、在下列经济活动中,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是() A电脑标价8888元 B某农民卖掉地里的大白菜得到500元,又用500元买回种子C李四取出银行利息1000元 D小李领取本月工资3000元 8、水果在节日前价格上涨,在节后价格下跌,这一现象() A违背了等价交换原则 B正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C表现出水果的价格由供求关系决定 D说明有些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9、下列属于商品的是() ①原始森林②自产自用的蔬菜 ③商店里卖的衣服④赠送给同学的生日礼物 ⑤2014年4月中国政府向朝鲜提供的紧急援助物资⑥家庭用的电、自来水. A、①② B、③④⑤ C、③⑥ D、②④⑤⑥ 10.纸币由国家发行,其发行量必须( ) A.以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为基准 B.以满足人民的需要为限度 C.以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为限度 D.与待售商品的总价格相一致 11.下列活动中货币执行了基本职能的是( ) ①市场上某品牌上衣标价1000元②某人购买自行车当场支付500元 ③某职工上缴个人所得税60元④某国向另一国提供500万美元的国际援助 A.①②B①④ C.②④ D.③④ 12.为了提高原奶中蛋白质的含量,不法分子往奶中添加三聚氰氨;为了让猪长得更快瘦肉更多,无良养殖户给猪喂食了瘦肉精;为了让米面更白更好看,黑心商家使用了吊白块……凡此种种,均令老百姓的生命安全遭受了严重威胁。这些被加入了三聚氰氨、瘦肉精和吊白

经济政治与社会第8课教案

贵州省经济学校教案首页 课次第三单元(章)共4学时第3、4学时总第15、16次课总第15、16学时 课型讲授、模拟训练课题第八课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 道路 教具多媒体授课时间 班级15计应、计维15电商2、15 电商1 15酒店管理、 15计网 日期15/10/1915/10/2215/10/23周次121212 星期一四五 节次3-41-2、3-41-2、3-4 教学目的1、了解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内涵和发展要求;2、重点理解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势。 授课内容提要(在重点难点下划线) 第八课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道路 一、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1、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 2、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1、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势 课外作业1、预习第九课 2、完成书面作业 课后简要分析本节课需要学生在课下多多参与到,民主生活中,在实践中感知我国社会民主的本质内涵和发展的要求及民主优势。

教案纸 教学进程: 一、导入新课:(8分钟)(含旧知识提问) 二、进入新课:(40分钟) (一)快速阅读课本第75-81页,找出相应问题的答案,並在课本上划出。同时,在看书时,把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做标记。(15分钟) 1、为什么说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 2、怎样积极稳妥的推进政治体制的改革? 3、怎样理解“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是有机统一的”? 4、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势有哪些? (二)学生回答,教师点评(25分钟) 通过学生自己回答问题,不会再小组讨论,最后老师补充的方式,让学生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解析(22分钟) 本节的主要重点、难点在于学生充分的了解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内涵和发展要求;重点理解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势。 四、巩固练习(15分钟) 本节知识点需要同学们在上节课学习的基础上,继续深入理解。记忆相关知识点,在记忆的同时,认真回顾课本内容,查漏补缺、辨别易混知识。 五、课堂小结(5分钟) 今天,本节课主要学习了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道路,了解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掌握了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是有机统一的关系;同时,懂得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势何在。希望大家,课下多看课本,复习相关知识点,这样才能做到真正的掌握。 六、板书设计 第八课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道路 一、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1、从农民工中产生人大代表谈起

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设计第8课

教学设计 [课程名称] 《经济政治与社会》 [教学单元] 第8课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课时] 2课时 [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识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 2、明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有关内容,理解我国政治制度的优越性,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都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能力目标: 1、正确观察、分析社会以及国内外常见的政治现象,确立自己的政治方向,坚定自己的政治立场。 2、能够进行正确的政治价值判断和政治行为选择,以实际行动维护国家政治制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同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确立主人翁意识,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树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的政治责任感。 [教学重点、难点]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我国的政党制度及民族区域自治。 2、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教学方法] 引入实例法、自学阅读-讲授法、教师启发、引导,课上讨论等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形式。[教学过程设计] 第三单元拥护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经过28年的斗争推翻了三座大山,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建立了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实现了人民民主专政。找到了实现人民民主的正确途径。那么我国人民是如何行使国家权力的?我国的政党制度又是怎样的呢?法律为什么规定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你了解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新课讲授: 第8课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涵 【学生活动】:“忆一忆”,在我国,人民民主的真实性是如何体现的呢? 【教师活动】:人民民主的真实性体现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指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民选举人民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领导国家事务的政治制度。 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国家制度的核心内容和基本准则。人民当家作主,最根本、最重要的是掌握国家权力。人民掌握国家权力,需要有相应的组织形式和制度来实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准确体现了人民与国家权力之间的关系。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