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毒战的观后感

关于毒战的观后感
关于毒战的观后感

关于毒战的观后感

导读:预告片出来时,“人心比毒品更毒”的标语就一直在宣示着,这不仅是一次警察与毒贩的较量,更会是一场人心之间的博弈。我怕我错过一秒,就少读懂一个眼神,错过一个眼神,就漏识一段心理挣扎,所以全神贯注,全情投入。下面是整理的关于毒战的观后感,欢迎阅读!

《毒战》观后感

我很纳闷杜琪峰的《毒战》为什么获得了极佳的评价。如果一直是银河映像的fans,估计看完这部电影,会深深的感叹:为了通过内地电影审查制度能够在国内上映,这部电影真的牺牲太多了。假如高评价是影片本身,估计觉得隔着靴子挠痒---不尽兴。

影片一开始的快节奏交代人物情节,处于模棱两可的

古天乐扮演的毒贩,一直都压抑着自己的内心,而把孙红雷扮演的缉毒警察抬得太高了。通过一系列与毒贩的斗智斗勇,充分显现了缉毒警察的“高威猛”。虽然条件艰辛但是

坚韧不拔。看得我以为是内地哪一部警察连续剧的剧情啊吐血呢。随着“连续剧”的进行,缉毒警察的形象逐渐完成,然后慢慢完毕。这个时候影像一转,强烈的杜式风格满满的占据屏幕。当熟悉的银河映像班底的出现,我才恍然大悟,对啦,我看的就是他们:林雪,卢海鹏,林家栋,叶璇,张兆辉,姜皓文,吴廷烨,这个豪华配角班底的出现,正是表示一场杜式电影的登场,

如果不是为了内地审查制度,这结局的半个小时估计是最出彩的演出了。

沉闷的警察教育片画风一转,在一个学校门口进行了

最后的敌我双方较量。当古天乐扮演的毒贩告知同伴,其实周围都是警察的一刻,就表示从头一直压抑自己的毒贩,要开始反击了。“站式射击”是具有独特杜式风格的警和匪对战画面,高空镜头囊括了所有人物,一系列快节奏的人物切换画面,远景近景的变化,每一个枪声都发挥到最佳的听觉和视觉效果。而古天乐扮演的毒贩在这个影片当中,把“无情”扩展到无尽的高度,当所有的人物都徐徐落幕,他却顽强的以退为进的成为了最终赢家。只是考虑到内地电影审查

制度,最后结局当然是“高威猛”的警察获胜,正义是高于一切的。惨不忍睹的情节转换,变得不伦不类。这就是一种无奈的妥协。(古天乐在采访中透露影片还有另一版的结局――蔡添明在枪战中成功幸存,并在八年后与警察的碰面中

再次逃出)。

影片的成功之处,在于为了国内强大的票房市场和香港本土电影的相结合。杜琪峰进行了完美的相交接。所以,上半场和下半场的不同影像,正是妥协内地和最大的还原自我风格的尝试。要知道,拍摄内地的枪战和描述警察的电影,那是多需要勇气和不能犯禁的话题啊。如果说,《毒战》的成功,就是一种新的风格的形成,虽然不是成功之作,也是

吃螃蟹的第一人了。

由于不尽兴,所以,需要好好温故一下银河映像的香港本土电影才行。

毒战观后感:

预告片出来时,“人心比毒品更毒”的标语就一直在宣示着,这不仅是一次警察与毒贩的较量,更会是一场人心之间的博弈。我怕我错过一秒,就少读懂一个眼神,错过一个眼神,就漏识一段心理挣扎,所以全神贯注,全情投入。当我观影结束,字幕就这样出现时,却心里空荡荡的,好像我看了一个故事,却又没看全这个故事,我明明没有错过一个剧情,却好像没看懂这个剧情。此时的我,似乎已经完全忘了,当时对于“人心比毒品更毒”的好奇,只记得枪法干脆,没有任何余地,好的坏的就这么全军覆没。

看完第二遍毒战,才发现,好的故事,真的需要再三品读思考,好的刻画,真的需要通贯全片再反复细琢。此时的我,才记起电影没出现却一直在渗透着的这句“人心比毒品更毒”,大腿一拍,果然预告非虚啊。

世界上的好人总是好得一致,坏人却是各有各坏。影片刻画的毒枭虽更震撼人心,公安在高大全之余却也开始略显生动。一个散发着痞子气息的缉毒队队长,狠,凌厉,以身试险,一直豁出命去,临死还拿自己铐住了蔡添明。两个日夜不休追赶逃犯的警察,一车泥泞一身风尘一脸胡渣,终

于得空,第一件事就是上厕所,我不厚道地笑了却也厚道地心酸不已。很多人印象深刻的就是监视器里毒匪烧真钱,监视器外警察凑钱给他们回程费的场景,对比越是讽刺越是让

人肃然起敬。他们与毒作战,耗尽汽油耗尽手机电量耗尽身上钱财,最后也耗尽了自己的生命,客死异乡。其实,仔细想来,片里没有任何催泪的渲染,连死都死得这么干脆,可是却牵引出更多背后的遐想,伟大的,辛苦不为人道的,不被家人谅解的,比比皆是。在此致敬。

接下来就来说说坏人那边吧。大聋小聋不与师父计较得多得少,慷慨大方到拿真钱烧与亡魂,拿真心祭奠师母,那一刻大概有种错觉,他们即使手沾恶毒,人心依然纯净,骨子里确实重情重义。可我以为至死不渝的这份情义,在自身利益之前,还是不堪一击,师徒恩情算什么,曾经拿巨额真钱烧了的心意算什么,他们超越了“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可终究敌不过“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怂恿凉薯去看了毒战之后,他让我去看杜导的《神探》,因为毒枭七人帮让他似曾相识。七种人格站出来的时候,从背面扫过去的镜头都和毒战登场如出一辙,也许是七个人等于黎振标,也许是黎振标代表的毒贩背后是千千万万种这样的恶人格。蔡添明起初不愿供认这七人,有干爹有兄弟,也许是真的有情义,可是口水苏这个兄弟在听说被出卖的时候甚至不问原委,直接拔枪要毙了他,我又一冷,兄弟

情,又算什么呢

但是最毒不过蔡添明,为了自己逃跑,把所谓干爹兄弟全都暴露在了警枪之下。对别人狠,对自己也狠,撞断了手也要保命,牺牲掉所有人也要保命,杀人,杀人,再杀人。同时他也很孬种,求饶,求饶,再求饶,出卖,出卖,再出卖。在他心中,所有的这个情那个义,又算什么。如果如花絮照,连老婆死了的那个工厂都是他引爆的,那么真是毒到天惊地泣啊。

此时再来看为毒战而牺牲的警察们,保家卫国铲除毒

枭是谓情义,互不相识也能精诚合作是谓情义,只因他们有着一样的崇高信仰,有着一样引以为豪的身份一一缉毒公安。

情义,无价,因为不值一钱;情义,无价,因为高过一切。这就是毒战告诉我的故事。

《毒战》观后感

昨天晚上看完杜琪峰的《毒战》,到家12点整,心潮澎湃,去卩因跟老娘唠嗑,耽误了记录的过程,想着今天必须要写出来,不然看过丢过,等于没看。第一次到电影院支持最爱老杜的电影,又是这么让人激动,怎么的也得写个心得体会,不枉支持的这一份票房。

原本打算在word敲出再黏贴到微博或者空间,却发现现在已经患上word空挡压力恐惧症,望着空空荡荡的刚刚新建的空白文档1,脑子里乱七八糟竟不知如何敲下第一个字。索性打开长微博,痛痛快快以流水账的形式,记录下来。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