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必修三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必修三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013~2014学年高二历史期末模拟试题

第Ⅰ卷(共50分)

本卷共25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在中国历史上,孔子曾有“边缘化”、“正统化”、“神化”、“僵化”、“维新化”、“丑化”等多种形象,其中“神化”和“僵化”分别出现在什么时候

()

A.汉朝和宋明时期 B.汉朝和隋唐

C.隋唐和宋明时期 D.隋唐和晚清

2.右图为明代安徽休宁人丁云鹏所绘,佛、道、儒三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老子、孔子三人于一图之中,似正在辩经论道,画面中释氏趺坐于两株菩提树下成

为画面主体,老子坐于蒲草之上,与一身士大夫打扮的孔子相对。隋唐时期当儒学

受到佛道两教冲击时,儒学大师的态度应是

()

A.放弃儒学 B.创造一种新思想

C.平等对待儒、道、佛三教 D.以儒为本,吸收道、佛思想加以完善

3.以下各项中,属于明朝大儒王阳明提出的思想主张的是

()

A.“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B.“天者,理也”

C.“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

D.“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4.智者学派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据此判断:他认为国家治理好坏

的标准应该是

( )

A. 是否对人有利和符合人性

B. 是否民主和强盛

C. 是否人人都遵守习俗和法律

D. 是否由“贤人”来做统治者

5.严格地说,是威尼斯和佛罗伦萨的纺纱作坊而不是达?芬奇的绘画作坊培育了文艺复兴人文主义。这说明文艺复兴运动最早在意大利兴起的根源是

()

A.意大利保留了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 B.意大利最早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C.意大利具有丰富的人才资源 D.意大利的中世纪神学思想淡薄

6.马丁?路德倡导宗教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反对出售赎罪券 B.改变天主教的仪式和教义

C.建立适合资产阶级需要的教会 D.摆脱罗马天主教会的管辖

7.右图拉斐尔作品体现的精神与我国孟子“民本”思想的相似点是()

A.突出现实社会中“人”的作用

B.反对封建制度

C.维护当时统治阶级的利益

D.要求统治阶级爱惜民力《圣母与圣

子》

8.文艺复兴运动与启蒙运动的主要区别在于()

①是否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②是否反封建③有无对未来社会的政治设

想④是否主张以民主、法治取代封建专制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④

9.“社会公约在公民之间确立了这样一种平等,以致他们大家都遵守同样的条件并且全部应该享有同样的权利。”这句话最有可能出自谁的著作()

A. 康德

B. 伏尔泰

C. 孟德斯鸠

D. 卢梭

10.京剧脸谱是一种内涵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每个脸谱都有一种主色调,以显示剧中人物的特征,如关羽脸谱的主色是红色、曹操是白色、包拯是黑色……你认为“红脸”表示()

A.忠勇正直B.奸诈狡猾

C.凶猛残暴D.刚正威严

11.2010年11月中国邮政正式发行《中医药堂》邮票一套4枚。小明同学想了解中国古代中医药方面的知识,于是上网点击“中医药”进行搜索。下列信息不正确的是()

A.《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临床学的基础 B.《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

C.《伤寒杂病论》提出了辨症施治的方法 D.体现了中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生态度

12.“桃园、千里走单骑、华容、走麦城”,这几个词语是从某名著中提取出来的,这部名著应该是

()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封神榜》

13.2010年春晚歌曲《龙文》描绘了一种传统艺术:“一弹戏牡丹,一挥万重山;

一横长城长,一竖字铿锵;一画蝶成双,一撇鹊桥上;一勾游江南,一点茉莉香”。这种艺术形式是()

A.绘画艺术 B.戏剧表演C.篆刻艺术 D.书法艺术

14.达尔文进化论的基本观点包括:()

①上帝创造万物②适者生存③自然选择④物种不变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15. 1839年的《澳门新闻报》曾报道:“中国官府完全不晓得外国的政事,又不询问考求,至今仍不知西洋。只有林(则徐)总督行事与其他官员相反。”材料中“林总督行事”指的是()

A.主持虎门销烟 B.抗击英国侵略者 C.编译《四洲志》 D.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16.“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故人君与千百万个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最有可能提出这一观点的是()

A.李鸿章 B.康有为 C.孙中山 D.陈独秀

17.某人征婚广告称:“(一)女子须不缠足者;(二)须识字者;(三)男子不娶妾;

(四)男死后。女可再嫁;(五)夫妇如不相和,可离婚”。据所学知识可判断此则广告在中国最早有可能出现在()

A.19世纪中期 B.20世纪初期 C.20世纪中期 D.21世纪初期18.请观察下列两幅人物及其活动的图片,它们所包含的历史主题应该是( )

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B.思想体系创新不断

C.民主思想深入人心 D.思想解放潮流涌动

19.下图为1833~1915年“共和”、“民主”这两个关键词在部分著作和报刊中出现频率的统计图。1905~1913年“共和”出现的频率远远高于“民主”的频率,其原因包括()

①维新变法思想的传播②三民主义思想的影响③新文化运动的推动④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0.新三民主义最能体现时代潮流的是()

A.有了明显的反帝内容 B.中国人民的民主权利问题

C.最终归宿是社会主义 D.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人民民主革命、世界革命相结合

21.邓小平曾说:“打破精神枷锁,使我们的思想来个大解放。”以下文章中冲破精神枷锁,引发了一场全国范围的大讨论,从而揭开思想解放运动序幕的是()

A.《强学会叙》 B.《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C.《论持久战》 D.《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2.齐奥尔科夫斯基说过:“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没有人能永远留在摇篮里。”今天,中国人已经走出了自己的摇篮,开始蹒跚学步了,这是指()A.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B.第一枚导弹发射成功

C.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D.“神舟”五号宇宙飞船在太空遨游

23.1956年,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旨在()

A.大力弘扬民族传统文化B.强调文艺必须为工农兵服务

C.提高人民群众水水平D.繁荣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

24.库尔贝在一封信上这样描述右画“弯着腰、身体被烈日烧灼、

头戴麦秆草帽的七十岁老人,他那粗布的裤子上打着补丁,脚上

穿着古老的木鞋,破袜子露出脚。在老人旁边是个满头尘土、皮肤

被太阳灼成褐色的少年。”此画应属于下列哪一绘画艺术流派

()

A.古典主义B.现实主义

《石工》法国库尔贝(1819-1877)

C.浪漫主义

D.现代主义

25.德国历史学家斯宾格勒说:“世界历史都是人类各种文化的传记”;“每个文化都以其原始的力量从故土上生成起来,并在整个生命周期中植根不移”;“每个文化都有

它自己的观念,它自己的爱好,它自己的生命,意志和情感,以及它自己的死亡。”对

此则材料体现的信息理解不正确的是()

A.每个文明都存在生命周期B.人类的历史是文化兴

衰史

C.人类的文明都是相同的D.每种文化都有其独立地位和独立价值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本卷共三道材料解析题,26题20分,27题16分,28题14分

26.明末清初思想家对传统儒学进行了批判继承,促进了儒家思想的活跃与发展,并对

近代民主思想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

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

……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

——清《弟子规》

(1)简述材料一涉及儒家的主要思想?(3分)分析承载这些思想的儒家经典在历史

上发挥了怎样的积极作用?(4分)

材料二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

遂不敢自为是非,是公其是非于学校。

——黄宗羲《原君》材料三孰知今日之清谈有甚于前代者!昔之清谈谈老庄,今之清谈谈孔孟。未得其精

而己遗其粗,未究其本而先辞其末,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举夫子

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而曰一贯,曰无言。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

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庙丘墟。

——顾炎武《日知录》

材料四尽天地之间,无不是气,即无不是理也。

——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

(2)结合材料二、三、四,指出明末清初三大进步思想家是怎样批判理学的?(3分)这些思想批判,是在怎样的政治经济条件下萌生的?(4分)

材料五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的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制度。……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指封建社会,引者注)末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

(3)阅读材料五,结合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家和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的政治主张,说明为何“前者是中世纪末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6分)

27.思想是地球上最美丽之花,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拥有不断前进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1)左图所反映的思想理论指导了哪一场革命运动的发生(1)?这场革命运动推动中国政治近代化的表现有哪些?(3分)

材料二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导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写出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发起的一场运动的名称。(1分)请概要指出这场运动的意义。(3分)

材料三

……两个革命阶段中,第一个为第二个准备条件,而两个阶段必须衔接,不容横插一个资产阶级专政的阶段,这是正确的,这是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发展论。

——毛泽东

(3)材料三出自毛泽东的哪篇文章?(1分)其主要内容是什么?(2分)

材料四

1992年1月26日《深圳特区报》

(4)材料四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1分)与时俱进、理论创新是材料三 、四两位伟人的共同特点,请分别举例说明。(4分)

28. 蒸汽机的发明推动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展,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发电机和其他电力技术发明的出现,促进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到来。人类社会进入到电气时代;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交往方式,人类进入到信息时代。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上述的科技成果按照发明的时序排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最有资格体现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代特征的发明是_______。(填序号)(5分)

(2)“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是世界各地联系更加密切,日益成为一个整体的时代,那时也是西方资本主义野蛮扩张,建构世界市场的时代。面对工业革命以来的西方侵略,19

③早期的火车

②电脑 ①手摇电话 ④改良蒸汽机

世纪的中国先后出现哪些新思想?(6分)

(3)科学技术的历史作用从来就是一面双刃剑,无论在蒸汽时代、电气时代,还是信息时代的今天都是如此。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说明你对这一观点的认识。(3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