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数学建模论文

城市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数学建模论文
城市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数学建模论文

数学建模论文

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注意事项

1.设计(论文)的内容包括:

1)封面(按教务处制定的标准封面格式制作)

2)原创性声明

3)中文摘要(300字左右)、关键词

4)外文摘要、关键词

5)目次页(附件不统一编入)

6)论文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正文、结论

7)参考文献

8)致谢

9)附录(对论文支持必要时)

2.论文字数要求:理工类设计(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万字(不包括图纸、程序清单等),文科类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2万字。

3.附件包括: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译文、译文原文(复印件)。

4.文字、图表要求:

1)文字通顺,语言流畅,书写字迹工整,打印字体及大小符合要求,无错别字,不准请他人代写

2)工程设计类题目的图纸,要求部分用尺规绘制,部分用计算机绘制,所有图纸应符合国家技术标准规范。图表整洁,布局合理,文字注释必须使用工程字书写,不准用徒手画

3)毕业论文须用A4单面打印,论文50页以上的双面打印

4)图表应绘制于无格子的页面上

5)软件工程类课题应有程序清单,并提供电子文档

5.装订顺序

1)设计(论文)

2)附件:按照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译文、译文原文(复印件)次序装订

教研室(或答辩小组)及教学系意见

摘要

针对问题一:本文将20天中各天的借车频次与还车频次以及用车时间进行升序排列,运用SPSS软件进行分类汇总,得出每天各个站点的借车频次与还车频次,将所得到的每天借车与还车频次进行累加后再升序排列就可以得到问题一的解(见表一),每次用车时长主要是在100分钟范围内;

针对问题二:基于问题一的分析方法,问题二同样是用数据统计方法解决。先统计出每天使用借记卡SN的总数,并用MATLAB拟合出20天中每天使用借车卡的数量分布情况。得出每天公共自行车使用的数量最大的一天是第20天,数量为42242人,在考虑每张借车卡累计借车次数的分布情况时,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和优化方案可以考虑使用次数情况相同的情况下有多少人,统计得到使用次数越多的站点与地理位置分布在郊区及城区。借车卡使用次数越多的,说明该种借车卡消费档次会高一些,表中有些类别的借车卡只有一张,则我们可以定义这张卡为VIP借车卡,因此我们统计得到上表中VIP借车卡有23张。

针对问题三:经过数据处理得到第20天使用公共自行车的频次最大。在此基础上建立速度时间模型来定义最短距离与最长距离,找出借车频次最高站点街心花园与还车频次最高站点五马美食林,进行统计分析借、还车时刻分布,得出借车频次最多的时间段是17:00—18:00,借车频次较少的时间段是6:00—7:00和20:00—21:00,还车频次最多的时间段是17:00—18:00,还车频次较少的时间段是6:00—7:00和21:00—22:00。针对借车高峰时段与还车高峰时段的分析统计,得出借、还车站点高峰时段主要分布在学校、居民区、娱乐场所、书店、公园、酒店、百货商场等地。

针对问题四:

关键词:系统分类 SPSS 数理统计分层分类随机取样拟合

1、问题重述

1.1背景

公共自行车作为一种低碳、环保、节能、健康的出行方式,正在全国许多城市迅速推广与普及。在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中,自行车租赁的站点位置及各站点自行车锁桩和自行车数量的配置,对系统的运行效率与用户的满意度有重要的影响。现在很多一线城市已经兴起公交自行车租用的热潮,然而一旦投入到市场,迎面而来的将会是各种问题。

1.2问题

附件1为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公共自行车管理中心提供的某20天借车和还车的原始数据,所给站点的地理位置参见附件2(详细信息可以参考温州市鹿城区公共自行车管理中心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fd3072822.html,)。请你们在搞清楚公共自行车服务模式和使用规则的基础上,根据附件提供的数据,建立数学模型,讨论以下问题:

1. 分别统计各站点20天中每天及累计的借车频次和还车频次,并对所有站点按累计的借车频次和还车频次分别给出它们的排序。另外,试统计分析每次用车时长的分布情况。

2. 试统计20天中各天使用公共自行车的不同借车卡(即借车人)数量,并统计数据中出现过的每张借车卡累计借车次数的分布情况。

3. 找出所有已给站点合计使用公共自行车次数最大的一天,并讨论以下问题:

(1)请定义两站点之间的距离,并找出自行车用车的借还车站点之间(非零)最短距离与最长距离。对借还车是同一站点且使用时间在1分钟以上的借还车情况进行统计。

(2)选择借车频次最高和还车频次最高的站点,分别统计分析其借、还车时刻的分布及用车时长的分布。

(3)找出各站点的借车高峰时段和还车高峰时段,在地图上标注或列表给出高峰时段各站点的借车频次和还车频次,并对具有共同借车高峰时段和还车高峰时段的站点分别进行归类。

4. 请说明上述统计结果携带了哪些有用的信息,由此对目前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站点设置和锁桩数量的配置做出评价。

5. 找出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的其他运行规律,提出改进建议。

附件1:公共自行车数据(内含20个Excel文件)

附件2:公共自行车站点分布图

1.3公共自行车站点的分类

2、问题的假设

1、假设附件1中所给的数据均是有效的、可靠的;

2、假设在公共自行车的供需与租用的时候是充足的;

3、假设考虑在租用自行车时因损坏而导致归还不及时的情况不在附件1的统计范围内;

4、假设相同的借车卡在不同的站点使用时频次为按使用次数为准;

5、假设在考虑问题二中统计每天使用借车卡数量时,相同的借车卡在不同的站点使用时记为一次;

6、站点间的距离为平面距离;

7、公共自行车不会有被偷、损坏等意外情况发生;

3、 符号说明

t :租车时间;

i P :表示每天的借车频次(20...2,1=i )

; i H :表示每天的还车频次(20...2,1=i )

; z P :表示20天累计的借车频次;

z H :表示20天累计的还车频次;

n B :表示站点编号(182,....2,1=n )

; i Q :表示20天中每天使用借车卡的数量(20.....2.1=i )

; z Q :表示20天中累计使用借车卡数量总和;

m K :表示不同的借车卡卡号(50000...10091,10090

=m ); S :表示两站点之间的距离(以m 为单位);

V :表示日常行走过程中自行车的速度(以m/min 为单位);

T :表示两站点之间所花时间(以min 为单位);

T ?:表示时长为“0”时但是有借车的时间(单位为秒,秒60

0L :表示借还车不是同一站点的频次;

1L :表示时长为“1及以上”借还车是同一站点的频次

1L :表示时长为“1及以上”借还车不是同一站点的频次;

4、 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4.1问题一的分析与求解

4.1.1问题一的分析

针对问题一,题目要求我们分别统计各站点20天中每天及累计的借车频次和还车频次,并且在统计过后将所有站点按累计的借车频次和还车频次分别给其排序,且要试着分析每次用车时长的分布情况。首先,我们组将20天中各天的借车频次与还车频次以及用车时间进行升序排列,运用SPSS 软件进行分类汇总,得出每天各个站点的借车频次与还车频次,按实际情况分析,租车者行驶一段路程必定花费一定的时间,假设租车时间为 t ,我们分析出以下几种情况:

a :当01t ≤≤时,租车情况几乎全部是以借出车站作为归还车站。

b :当2t ≥时,租车情况大部分是从借出车站到另外一个站点归还车。

根据数据处理,认为租车时间为情况a 时,我们一致认为借车不成功,因此,只要计算当租车情况为b 时的各站点租车次数。

4.1.2问题一的求解步骤

步骤一:将附件一所给的数据运用SPSS 软件打开,将20天中各天借出车站、归还车站、用车时间的所有数据进行升序排列;

步骤二:将升序排列后的数据进行分类汇总,可以得到相应的借车、还车频次,制成如附录一的表格形式,建立求和模型将统计出每天借车频次与还车频次;

步骤三:将附录一中所得到的数据进行进行排序,之后将数据进行横向求和, 得出所有站点累计的借车频次与还车频次,并对其排序;

得出所有站点累计的借车频次与还车频次;

步骤四:由于所给附件中的数据在用车时间方面没有规律,我们组根据实际生活情况将用车时间分为七段,分别统计分析出每段的用车频次情况,从而反映用车时长的分布情况;

建立数理统计模型如下:

假设i P 表示每天的借车频次,i H 表示每天的还车频次,则z P 表示20天累计的借车频次,z H 表示20天累计的还车频次。

构建累加模型为:∑==201i i z P P , ∑==20

1i z H H

4.1.3问题一的求解

①利用SPSS软件对模型求解得到所有站点累计的借车频次和还车频次的排序情况如表一所示,各站点20天中每天及累计的借车频次与还车频次的结果见附录一所示。

站点编号B1B2B3B4B5B6B7B8B9B10B11B12B13B14还车排序4004956907097489199341037103810441080109011091115借车排序41544059869673287794795899810301074109211311176站点编号B15B16B17B18B19B20B21B22B23B24B25B26B27B28还车排序13211389146314771518155715601586159116151637166017071739借车排序13051347141014611489153115461558157115781644166217401768站点编号B29B30B31B32B33B34B35B36B37B38B39B40B41B42还车排序17861824184018521865191319301950196719871998199920002012

站点编号B43B44B45B46B48B49B50B51B52B53B54B55B56B57还车排序20332038206020602061208221132124213221392166221322592285借车排序20052017203420382047205420592112212121352138216921992204站点编号B58B59B60B61B62B63B64B65B66B67B68B69B70B71还车排序22982301235223522360240824272450246024642495250925132545借车排序22502290234723922393239624462461249525322533255425752633站点编号B72B73B74B75B76B77B78B79B80B81B82B83B84B85还车排序27312757277127742781278228302868289829452951295329602988借车排序26432672270327042784279427952796282728462881289729353018站点编号B86B87B88B89B90B91B92B93B94B95B96B97B98B99还车排序30293043313232413246324933003310333434103424351135413558借车排序30413048307430773174326632773332335834073428347135213526站点编号B100B101B102B103B104B105B106B107B108B109B110B111B112B113还车排序36033610362437183747375837913838385439043938394640084014借车排序35893627363536363646366237813802380638383858387439824036站点编号B114B115B116B117B118B119B120B121B122B123B124B125B126B127还车排序40594118411941464170420642194223422343094313433543794384借车排序40644085410941214129418042124263426742934304431143374349站点编号B128B129B130B131B132B133B134B135B136B137B138B139B140B141还车排序43844404443944904536458146574722473149044930493149775007借车排序43494367439744364522454846004632469147514798480148354850站点编号B142B143B144B145B146B147B148B149B150B151B152B153B154B155还车排序50255099527053415476551555265540566157095726575458095810借车排序48885018508751065208529054005464550255955647570957405741站点编号B156B157B158B159B160B161B162B163B164B165B166B167B168B169

还车排序59025902619863206352642764296504681969786979702170847215借车排序57945878592559276153630564536508653266076885701470617062站点编号B170B171B172B173B174B175B176B177B178B179B180B181B182

还车排序72357249760476367645766185099003977510047119501214912240

借车排序710171177250736074117581768076848353901495721009411995

说明:1、站点编号是按附录一中站点经过升序排序以后设定的,(如B1是安澜轮渡码头,B2是百里路勤奋路口,依次排列)

2、各站点的频次排序是按升序排列的;

②针对统计分析每次用车时长的分布情况,考虑到数据过多,统计量太大,要是将所有的时间都一一对应的统计分析,计算量会变得很大,若将用车时长分为七段,可以简化模型,方便统计,却不会影响总体分布情况。

运用SPSS软件中的选择个案进行条件选择,筛选出每次的用车时长统计结果如表二:

0—100min 所占百分比46.224%

101—200min8.238%

201—300min 6.178%

301—400min 3.890%

401—500min10.526%

501—600min9.840%

2、601—900min表示用车时间在601分钟到900分钟范围内;

3、表二中的数据来源与附录二中的有效百分比的累加;

③将表二中的数据用MATLAB软件进行编程,编程过程参加附录三,运行绘制如图一所示:

46%

8%

6%

11%

10%

图1用车时长分布情况图

图一 用车时长分布情况

图形分析:从图上可以看出被分割出来的数据所占的百分比是46%,可以得出日常生活中,人们在租用公交自行车的时候,租用时间大部分是在100分钟范围内。这就反映了社会生活中在很多一线城市或者大城市,上班一族在上班或者下班的时候,路上所花费的时间大约为100分钟,要是碰上星期六与星期天,外出购物游玩的行车时间也在其内。

4.2问题二的分析与求解

4.2.1问题二的分析

基于问题一的分析方法,问题二同样是用数据统计方法解决,要统计20天中各天使用公共自行车的不同借车卡数量,并统计数据中出现过的每张借车卡累计借车次数的分布情况,先统计出每天使用借记卡SN 的总数,并用MATLAB 拟合出20天中每天使用借车卡的数量分布情况。在考虑每张借车卡累计借车次数的分布情况时,由于在一个大城市中,使用公共自行车的人数会很多,也就是不同的借车卡会有很多(根据温州市鹿城区所提供的管理系统信息知每人只能办理一张借车卡),所以要是直接统计每张借车卡累计使用次数,除计算量会很大外,得到的结果也将会是很大一串数字,不便于公共自行车公司的管理,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和优化方案可以考虑使用次数情况相同的情况下有多少人比较理想。

4.2.2问题二的求解步骤

步骤一:在SPSS 环境下分类借记卡SN ,不同站点使用的借记卡相同时,记

为借记一次,累计借记卡种类;

步骤二:运用EXCEL 进行数据处理,将其在SPSS 中打开,筛选并统计每天不同借车卡的使用数量;

步骤三:将上述所得到的数据经过纵向转置,筛选出使用次数相同的情况下,不同借车卡的数量,可以反映出每张借车卡累计使用的次数;

步骤四:将所得到的数据分析统计如下表三。

建立模型:

假设i Q 表示20天中每天使用借车卡的数量,z Q 表示20天中累计使用借车卡数量总和,m K 表示不同的借车卡卡号。

图2表示每天使用公共自行车的不同借车卡数量与卡号的关系

∑∑===m i i z K Q Q 20

1(其中:50000,......10091,10090

,20......2,1==m i ) 4.2.3问题二的求解

①经过数据的统计分析,最后我们组得到如下表三数据,即为20天中各天使用公共自行车的不同借车卡数量:

表三20天各天使用公共自行车的不同借车卡数量

时间/

Q1 Q2 Q3 Q4 Q5 Q6 Q7 Q8 Q9 Q10 数量

36402 37412 16910 32429 38308 40326 40362 16548 11210 6981 时间/

Q11 Q12 Q13 Q14 Q15 Q16 Q17 Q18 Q19 Q20 数量 32726 38319 41920 41831 38939 19130 32400 32453 40693 42242 说明:1、i Q 表示20天中每天使用借车卡的数量(20.....2.1=i );

表格分析:从上标可以得出每天公共自行车使用的数量最大的一天是第20天,数量为42242人,最少的是第十天,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地理位置越是接近城

市中心,那么交通就会月拥堵,租用公共自行车也就成为了一种不错的选择。

图2 20天中各天使用公共自行车的不同借车卡数量

图2中清晰的反应出20天中每天使用公共自行车的不同借车卡数量,只有在第3、8、9、10、16这几天的数量相对其他时间较少,但总体来说借卡总较多,同时也反映出这个城市每天租车的人数也较多。据资料显示,温州市鹿城常住人口为129.33万人,每天最多有42242人租车,约占总人数的3.23%。

②将附件中所给的数据进行纵向排列,再经过筛选,将借车卡使用次数相同的归为一类,之后进行20天的累加,得出下表。

表四每张借车卡的具体情况

借车次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卡的张数3069 3091 2879 2614 2435 2145 2071 1904 1792 1674

借车次数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卡的张数1524 1408 1328 1226 1104 1130 951 888 877 805

借车次数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卡的张数730 735 651 651 559 581 487 468 415 426

借车次数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卡的张数354 362 316 298 288 269 216 257 187 170

借车次数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卡的张数171 160 142 141 121 108 113 90 93 81

借车次数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卡的张数66 70 67 51 48 66 55 43 46 40

借车次数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卡的张数24 35 20 27 26 18 25 23 19 9

借车次数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卡的张数24 16 9 11 10 8 16 9 6 10

借车次数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卡的张数 6 9 4 3 14 4 6 1 2 1

借车次数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卡的张数 6 3 1 3 2 1 3 1 1 4

借车次数101 102 103 106 107 108 109 110 112 114

卡的张数 3 2 1 1 1 2 3 1 2 1

借车次数116 118 120 130 131 132 135 140 156 167

卡的张数 3 1 1 1 1 1 1 1 1 1 借车次数191 262 658

卡的张数 1 1 1

说明:本表中考虑的是在20天内使用借车卡次数相同的归为一类,因为不同借车卡的数量是很大的,直接考虑每张借车卡的使用次数得到的数据将会很大。

统计分析:从表中可以统计得到,使用次数越多的站点与地理位置分布在郊区及城区,与我们的社会发展水平相符合,城市中心的居民上班下班一般会相对较少使用公共自行车而是选择公交车。借车卡使用次数越多的,说明该种借车卡消费档次会高一些,表中有些类别的借车卡只有一张,则我们可以定义这张卡为VIP借车卡,因此我们统计得到上表中VIP借车卡有23张。

用EXCEL进行绘图如下图3所示

图三每张借车卡的使用次数分布情况

分析:图中可以看出使用次数越多的,借车卡就越少,也就是定义的VIP借车卡。

4.3问题三的分析与求解

4.3.1问题三(1问)的分析

由问题一和问题二对附件数据的处理,我们可以找出所有已给站点合计使用公共自行车次数最大的一天是第20天,基于前述数据,我们现在可以只考虑第20天借车还车、用车时长等情况。

①针对两站点之间的距离,我们可以定义为速度时间模型,假设S表示两站点之间的距离(以m为单位),V表示日常行走过程中自行车的速度(以m/min 为单位),T表示两站点之间所花时间(以min为单位),速度时间模型即=。

S?

T

V

I、我们把第20天的数据进行处理,根据用车时长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是用车时长为“0”;

第二类是用车时长为“1及1以上”。

II、将以上三类再进行分类处理,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1)时长为“0”的分类:

第一类是相同站点,没有被顾客租借,目的是方便公共自行车公司对自行车进行管理追踪,以防自行车被偷造成损失;

第二类是相同站点,是顾客在租借公共自行车时由于各种因素导致借车不成功(在顾客刷卡借车20秒内,要是顾客没有及时将车推出锁桩,从而导致借车不成功);

第三类是不同站点,但是用车时长不足1分钟导致在记录用车时长记为“0”。

(2)时长为“1及1以上”的分类:

第一类是相同站点之间的租借公共自行车;

第二类是不同站点之间的租借公共自行车。

III 、根据以上两大类的分析统计,我们建立数学模型预测两站点之间的距离。

②针对借还车市同一站点且使用时间在1分钟以上的借还车情况,我们将上述筛选处理的用车时长为“1及1以上”的数据进行分类汇总。

4.3.2问题三(1问)的求解步骤

步骤一:将第20天所给的数据中用车时长数据进行升序排列,运用SPSS 软件首先筛选出用车时长为“0”的数据;

步骤二:将用车时长为“0”的分为三类;

步骤三:将用车时长为“1及1以上”的分为两类;

步骤四:统计每一类的数据。

建立模型:

(1)假设S 表示两站点之间的距离(以m 为单位),V 表示日常行走过程中自行车的速度(以m/min 为单位),T 表示两站点之间所花时间(以min 为单位),T ?表示时长为“0”时但是有借车的时间,速度时间模型即T V S ?=,根据时间的不同,所得到的距离模型也不同,由上文分析及步骤可得如下两站点距离模型:

时长为“0”???

???????===)(6010200单位为秒自动锁住,秒内顾客未借车成功,便管理及预防被偷,相同站点,未借但是方T V S S S 时长为“1及以上”?

???==T V S S 不同站点,相同站点,0 (2) 假设0L 表示借还车是同一站点的的频次,0L 表示借还车不是同一站点的频次,1L 表示时长为“1及以上”借还车是同一站点的频次,1L 表示时长为“1及1以上”借还车不是同一站点的频次,运用SPSS 进行数据分析统计。

4.3.3问题三(1问)的求解

(1)根据我们所学的物理知识可以很快得到路程与速度是一次线性关系的

物理量,运用一次乘机的数学算法,我们得到以下解答:

?????????=T

V T V S 60

10

上式中,当S=0时分为三种情况:①相同站点,未借车但是方便管理及预防被偷;②20秒内顾客未借车成功,自动锁住;③时长为1及1以上,相同站点。

(2)运用SPSS 进行分类汇总得到以下结果:

用车时长为“0”且在同一站点的借还车数23970=L ,

用车时长为“0”但不在同一站点的借还车数00=L ,

用车时长为“1及1以上”且在同一站点的借还车数28891=L ,

用车时长为“1及1以上”但不在同一站点的借还车数369571=L 。

4.3.4问题三(2问)的分析

基于第一问中的数据处理,将已经按升序排列好的20天借车还车频次数据,找出借车或者还车频次最多的站点。从数据分析统计,我们组找到借车频次最多的站点是街心公园,还车频次最多的站点是五马美食林。

由于借车还车的时间比较繁多,在处理数据的时候,我们组考虑到要想清晰的分析统计出借车、还车时刻的分布情况,首先要将散乱的时间按时间段来划分,那样才可以确定在某一时间段的借车、还车频次。

4.3.5问题三(2问)的求解步骤

步骤一:根据问题一处理的20天中各天按升序排列的数据,我们组得到借车累计频次最高的站点是街心花园,还车频次最高的站点是五马美食林,使SPSS 中数据导出到EXCEL 中;

步骤二:将上述导出的数据中选择借车频次最高对应的街心花园的数据,还车频次最高对应的五马美食林的数据,将这些数据中的借车时刻和还车时刻进行升序排序,我们组将时刻按时间段划分为16个时间段;

步骤三:根据每个时间段,分别找出在相应借车时间段范围内和还车时间段范围内借车频次与还车频次;

步骤四:绘制出借车、还车时刻的分布图。

步骤五:将所选的数据栏中的用车时长进行升序排列,得到用车时长的分布数据,绘制出其时长分布趋势图。

4.3.6问题三(2问)的求解

表五站点街心花园借车频次

全国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论文

交巡警服务平台的设置与调度 摘要 由于警务资源有限,需要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与需求建立数学模型来合理地确定交巡警服务平台数目与位置、分配各平台的管辖范围、调度警务资源。设置平台的基本原则是尽量使平台出警次数均衡,缩短出警时间。用出警次数标准差衡量其均衡性,平台与节点的最短路衡量出警时间。 对问题一,首先以出警时间最短和出警次数尽量均衡为约束条件,利用无向图上任意两点最短路径模型得到平台管辖范围,并运用上下界网络流模型优化解,得到A区平台管辖范围分配方案。发现有6个路口不能在3分钟内被任意平台到达,最长出警时间为5.7分钟。 其次,利用二分图的完美匹配模型得出20个平台封锁13个路口的最佳调度方案,要完全封锁13个路口最快需要8.0分钟。 最后,以平台出警次数均衡和出警时间长短为指标对方案优劣进行评价。建立基于不同权重的平台调整评价模型,以对出警次数均衡的权重u和对最远出警距离的权重v 为参数,得到最优的增加平台方案。此模型可根据实际需求任意设定权重参数和平台增数,由此得到增加的平台位置,权重参数可反映不同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如确定增加4个平台,令u=0.6,v=0.4,则增加的平台位置位于21、27、46、64号节点处。 对问题二,首先利用各区平台出警次数的标准差和各区节点的超距比例分析评价六区现有方案的合理性,利用模糊加权分析模型以城区的面积、人口、总发案次数为因素来确定平台增加或改变数目。得出B、C区各需改变2个平台的位置,新方案与现状比较,表明新方案比现状更合理。D、E、F区分别需新增4、2、2个平台。利用问题一的基于不同权重的平台调整评价模型确定改变或新增平台的位置。 其次,先利用二分图的完美匹配模型给出80个平台对17个出入口的最优围堵方案,最长出警时间12.7分钟。在保证能够成功围堵的前提下,若考虑节省警力资源,分析全市六区交通网络与平台设置的特点,我们给出了分阶段围堵方案,方案由三阶段构成。最多需调动三组警力,前后总共需要29.2分钟可将全市路口完全封锁。此方案在保证成功围堵嫌疑人的前提下,若在前面阶段堵到罪犯,则可以减少警力资源调度,节省资源。 【关键字】:不同权重的平台调整评价模糊加权分析最短路二分图匹配

数学建模优秀论文设计模版

承诺书 我们仔细阅读了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竞赛规则. 我们完全明白,在竞赛开始后参赛队员不能以任何方式(包括、电子、网上咨询等)与队外的任何人(包括指导教师)研究、讨论与赛题有关的问题。 我们知道,抄袭别人的成果是违反竞赛规则的, 如果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他公开的 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在正文引用处和参 考文献中明确列出。 我们重承诺,严格遵守竞赛规则,以保证竞赛的公正、公平性。如有违反竞赛规则 的行为,我们将受到严肃处理。 我们授权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组委会,可将我们的论文以任何形式进行公开展 示(包括进行网上公示,在书籍、期刊和其他媒体进行正式或非正式发表等)。 我们参赛选择的题号是(从A/B/C/D中选择一项填写): 我们的参赛报名号为(如果赛区设置报名号的话): 所属学校(请填写完整的全名): 参赛队员 (打印并签名) :1. 2. 3. 指导教师或指导教师组负责人 (打印并签名): 日期:年月日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编号专用页 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全国统一编号(由赛区组委会送交全国前编号):全国评阅编号(由全国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题目(黑体不加粗三号居中) 摘要(黑体不加粗四号居中) (摘要正文小4号,写法如下) (第1段)首先简要叙述所给问题的意义和要求,并分别分析每个小问题的特点(以下以三个问题为例)。根据这些特点对问题 1 用······的方法解决;对问题 2 用······的方法解决;对问题3 用······的方法解决。 (第2段)对于问题1,用······数学中的······首先建立了······ 模型I。在对······模型改进的基础上建立了······模型II。对模型进行了合理的理论证明和推导,所给出的理论证明结果大约为······,然后借助于······数学算法和······软件,对附件中所提供的数据进行了筛选,去除异常数据,对残缺数据进行适当补充,并从中随机抽取了3 组数据(每组8 个采样)对理论结果进行了数据模拟,结果显示,理论结果与数据模拟结果吻合。(方法、软件、结果都必须清晰描述,可以独立成段,不建议使用表格) (第3段)对于问题2用······ (第4段)对于问题3用······ 如果题目单问题,则至少要给出2种模型,分别给出模型的名称、思想、软 件、结果、亮点详细说明。并且一定要在摘要对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型进行比较, 优势较大的放后面,这两个(模型)一定要有具体结果。 (第5段)如果在……条件下,模型可以进行适当修改,这种条件的改变可能来自你的一种猜想或建议。要注意合理性。此推广模型可以不深入研究,也可以没有具体结果。 关键词:本文使用到的模型名称、方法名称、特别是亮点一定要在关键字里出现,5~7个较合适。 注:字数700-1000 之间;摘要中必须将具体方法、结果写出来;摘要写满几乎 一页,不要超过一页。摘要是重中之重,必须严格执行!。 页码:1(底居中)

数学建模比赛论文格式要求

比赛论文格式要求: 1、论文用白色A4纸打印,上下左右各留出2.5厘米的页边距。 2、论文第一页为泉州师范学院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承诺书,具体内容和格式见附件1,参赛队必须在竞赛承诺书上签名。 3、论文题目和摘要写在论文第二页上,从第三页开始是论文正文。 4、论文从第二页开始编写页码,页码必须位于每页页脚中部,用阿拉伯数字从“1”开始连续编号。 5、论文不能有页眉,论文中不能有任何可能显示答题人身份的标志。 6、论文题目用3号黑体字、一级标题用4号黑体字,并居中。论文中其他汉字一律采用小4号黑色宋体字,行距用单倍行距。图形应绘制在文中相应的位置,比例适当。 7、提醒大家注意:摘要在整篇论文评阅中占有重要权重,请认真书写摘要(最好在300字以内,注意篇幅不能超过一页)。评阅时将首先根据摘要和论文整体结构及概貌对论文优劣进行初步筛选。 8、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他公开的资料 (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 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在正文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均明确列出。正文引用处用方括号标示参考文献的编号,如[1][3]等;引用书籍还必须指出页码。参考文献按正文中的引用次序列出:(1)参考书籍的表述方式为: [编号] 作者,书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 (2)参考期刊杂志论文的表述方式为: [编号] 作者,论文名,杂志名,卷期号,起止页码,出版年。 (3)参考网上查到的资料的表达方式: [编号] 作者,资源标题,网址,访问时间(年月日)。 比赛流程: 参赛队伍利用2013.5.11到2013.5.13三天的时间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由老师根据参赛队伍提交的论文,根据评奖标准评选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评出的优秀队伍将送去参加全国性的比赛。注意:比赛规则与赛场纪律: 1、每个参赛队队员不得超过三名,参赛队队员应是具有泉州师范学院正式学籍的本、专科生,参赛队允许参赛队员跨年级跨专业跨学院组成,三人之间分工明确、协作完成。比赛期间参赛队不得任意换人,若有参赛队队员因特殊原因退出,则缺人比赛。 2、教师可以从事赛前辅导及有关组织工作,但在比赛期间不得以任何形式对参赛队员进行指导或参与讨论。 3、比赛以相对集中的形式进行,比赛期间,参赛队队员可以利

2013全国数学建模大赛a题优秀论文

车道被占用对城市道路通行能力的影响 摘要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车辆数的增加,致使道路的占用现象日益严重,同时也导致了更多交通事故的发生。而交通事故发生过程中,路边停车、占道施工、交通流密增大等因素直接导致车道被占用,进而影响了城市道路的通行能力。本文在视频提供的背景下通过数据采集,利用数据插值拟合、差异对比、车流波动理论等对这一影响进行了分析,具体如下: 针对问题一,首先根据视频1中交通事故前后道路通行情况的变化过程运用物理观察测量类比法、数学控制变量法提取描述变量(如事故横断面处的车流量、车流速度以及车流密度)的数据,从而通过研究各变量的变化,来分析其对通行能力的影响。而视频1中有一些时间断层,我们可根据现有的数据先用统计回归对各变量数据插值后再进行拟合,拟合过程中利用残差计算值的大小来选择较好的模型来反应各变量与事故持续时间的关系,进而更好地说明事故发生至撤离期间,事故所处横断面实际通行能力的变化过程。 针对问题二:沿用问题一中的方法,对视频2中影响通行能力的各个变量进行数据采集,同样使用matlab对时间断层处进行插值拟合处理,再将所得到的的变化图像与题一中各变量的变化趋势进行对比分析,其中考虑到两视频的时间段与两视频的事故时长不同,从而采用多种对比方式(如以事故发生前、中、后三时段比较差值、以事故相同持续时间进行对比、以整个事故时间段按比例分配时间进行对比)来更好地说明这一差异。由于小区口的位置不同、时间段是否处于车流高峰期以及1、2、3道车流比例不同等因素的影响,采用不同的数据采集方式使采集的变量数据的实用性更强,从而最后得到视频1中的道路被占用影响程度高于视频2中的影响程度,再者从差异图像的变化波动中得到验证,使其合理性更强。 针对问题三:运用问题1、2中三个变量与持续时间的关系作为纽带,再根据附件5中的信号相位确定出车流量的测量周期为一分钟,测量出上游车流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而事故横断面实际通行能力与持续时间的关系已在1、2问中由拟合得到,所以再根据波动理论预测道路异常下车辆长度模型的结论,结合采集数据得到的函数关系建立数学模型,最后得出事故发生后,车辆排队长度与事故横断面实际通行能力、事故持续时间以及路段上游车流量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式。 针对问题四:在问题3建立的模型下,利用问题4中提供的变量数据推导出其它相关变量值,然后代入模型,估算出时间长度,以此检验模型的操作性及可靠性。 关键词:通行能力车流波动理论车流量车流速度车流密度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论文模板

2009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承诺书 我们仔细阅读了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竞赛规则. 我们完全明白,在竞赛开始后参赛队员不能以任何方式(包括电话、电子邮件、网上咨询等)与队外的任何人(包括指导教师)研究、讨论与赛题有关的问题。 我们知道,抄袭别人的成果是违反竞赛规则的, 如果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他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在正文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明确列出。 我们郑重承诺,严格遵守竞赛规则,以保证竞赛的公正、公平性。如有违反竞赛规则的行为,我们将受到严肃处理。 我们参赛选择的题号是(从A/B/C/D中选择一项填 写): 我们的参赛报名号为(如果赛区设置报名号的 话): 所属学校(请填写完整的全 名): 参赛队员 (打印并签名) : 1. 2.

3. 指导教师或指导教师组负责人 (打印并签名):指导教师组 日期:年月日 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2009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编号专用页 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赛区评阅记录(可供赛区评阅时使用):

全国统一编号(由赛区组委会送交全国前编号): 全国评阅编号(由全国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论文标题 摘要 摘要是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其作用是使读者不阅读论文全文即能获得必要的信息。 一般说来,摘要应包含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①研究的主要问题; ②建立的什么模型; ③用的什么求解方法; ④主要结果(简单、主要的); ⑤自我评价和推广。

摘要中不要有关键字和数学表达式。 数学建模竞赛章程规定,对竞赛论文的评价应以: ①假设的合理性 ②建模的创造性 ③结果的正确性 ④文字表述的清晰性 为主要标准。 所以论文中应努力反映出这些特点。 注意:整个版式要完全按照《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论文格式规范》的要求书写,否则无法送全国评奖。 一、问题的重述 数学建模竞赛要求解决给定的问题,所以一般应以“问题的重述”开始。 此部分的目的是要吸引读者读下去,所以文字不可冗长,内容选择不要过于分散、琐碎,措辞要精练。 这部分的内容是将原问题进行整理,将已知和问题明确化即可。 注意: 在写这部分的内容时,绝对不可照抄原题!

数学建模论文格式官方要求

二、论文格式规范 (一)“论文首页”编写 竞赛论文首页为“编号页”,只包含队号、队员姓名、学校名信息,第二页起为摘要页和正文页。参赛队有关信息不得出现于首页以外的任何一页,包括摘要页,否则视为违规。 (二)“论文摘要页”编写 竞赛使用“统一摘要面”。为了保证评审质量,提请参赛研究生注意摘要一定要将论文创新点、主要想法、做法、结果、分析结论表达清楚,如果一页纸不够,摘要可以写成两页。

(三)“论文文本”要求————“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论文 格式规范” ●每个参赛队可以从A、B、C、D、E题中任选一题完成论文。(赛题类型以 比赛下载为准) ●论文用白色A4版面;上下左右各留出至少2.5厘米的页边距;从左侧装订。 ●论文题目和摘要写在论文封面上,封面页的下一页开始论文正文。 ●论文从编号页开始编写页码,页码必须位于每页页脚中部,用阿拉伯数字从 “1 ”开始连续编号。 ●论文不能有页眉,论文中不能有任何可能显示答题人身份的标志。 ●论文题目用三号黑体字、一级标题用四号黑体字,并居中。论文中其他汉字 一律采用小四号宋体字,行距用单倍行距。程序执行文件,和源程序一起附在电子版论文中以备检查。 ●请大家注意:摘要应该是一份简明扼要的详细摘要(包括关键词),请认真 书写(注意篇幅一般不超过两页,且无需译成英文)。全国评阅时对摘要和论文都会审阅。 ●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他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甚至在“博客”上查到的资料) 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在正文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明确列出。 正文引用处用方括号标示参考文献的编号,如[1][3]等;引用书籍还必须指出页码。参考文献按正文中的引用次序列出,其中书籍的表述方式为:[编号] 作者,书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 参考文献中期刊杂志论文的表述方式为: [编号] 作者,论文名,杂志名,卷期号:起止页码,出版年。 参考文献中网上资源的表述方式为: [编号] 作者,资源标题,网址,访问时间(年月日)。 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评审委员会 2011年9月20日修订

数学建模国家一等奖优秀论文

2014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承诺书 我们仔细阅读了《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章程》和《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参赛规则》(以下简称为“竞赛章程和参赛规则”,可从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网站下载)。 我们完全明白,在竞赛开始后参赛队员不能以任何方式(包括电话、电子邮件、网上咨询等)与队外的任何人(包括指导教师)研究、讨论与赛题有关的问题。 我们知道,抄袭别人的成果是违反竞赛章程和参赛规则的,如果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他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在正文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明确列出。 我们郑重承诺,严格遵守竞赛章程和参赛规则,以保证竞赛的公正、公平性。如有违反竞赛章程和参赛规则的行为,我们将受到严肃处理。 我们授权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组委会,可将我们的论文以任何形式进行公开展示(包括进行网上公示,在书籍、期刊和其他媒体进行正式或非正式发表等)。 我们参赛选择的题号是(从A/B/C/D中选择一项填写):B 我们的报名参赛队号为(8位数字组成的编号): 所属学校(请填写完整的全名): 参赛队员(打印并签名) :1. 2. 3.

指导教师或指导教师组负责人(打印并签名): ?(论文纸质版与电子版中的以上信息必须一致,只是电子版中无需签名。以上内容请仔细核对,提交后将不再允许做任何修改。如填写错误,论文可能被取消评奖资格。) 日期: 2014 年 9 月15日 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2014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编号专用页 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赛区评阅记录(可供赛区评阅时使用):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论文格式规范.doc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论文格式规范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组委会,2019年修订稿) 为了保证竞赛的公平、公正性,便于竞赛活动的标准化管理,根据评阅工作的实际需要,竞赛要求参赛队分别提交纸质版和电子版论文,特制定本规范。 一、纸质版论文格式规范 第一条,论文用白色A4纸打印(单面、双面均可);上下左右各留出至少2.5厘米的页边距;从左侧装订。 第二条,论文第一页为承诺书,第二页为编号专用页,具体内容见本规范第3、4页。 第三条,论文第三页为摘要专用页(含标题和关键词,但不需要翻译成英文),从此页开始编写页码;页码必须位于每页页脚中部,用阿拉伯数字从“1”开始连续编号。摘要专用页必须单独一页,且篇幅不能超过一页。 第四条,从第四页开始是论文正文(不要目录,尽量控制在20页以内);正文之后是论文附录(页数不限)。 第五条,论文附录至少应包括参赛论文的所有源程序代码,如实际使用的软件名称、命令和编写的全部可运行的源程序(含EXCEL、SPSS等软件的交互命令);通常还应包括自主查阅使用的数据等资料。赛题中提供的数据不要放在附录。如果缺少必要的源程序或程序不能运行(或者运行结果与正文不符),可能会被取消评奖资格。论文附录必须打印装订在论文纸质版中。如果确实没有源程序,也应在论文附录中明确说明“本论文没有源程序”。 第六条,论文正文和附录不能有任何可能显示答题人身份和所在学校及赛区的信息。 第七条,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他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资料)必须按照科技论文写作的规范格式列出参考文献,并在正文引用处予以标注。 第八条,本规范中未作规定的,如排版格式(字号、字体、行距、颜色等)不做统一要求,可由赛区自行决定。在不违反本规范的前提下,各赛区可以对论文增加其他要求。 二、电子版论文格式规范 第九条,参赛队应按照《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报名和参赛须知》的要求提交以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论文格式规范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论文格式规范 ●本科组参赛队从A、B题中任选一题,专科组参赛队从C、D题中任选一题。(全国 评奖时,每个组别一、二等奖的总名额按每道题参赛队数的比例分配;但全国一等奖名额的一半将平均分配给本组别的每道题,另一半按每道题参赛队比例分配。) ●论文用白色A4纸单面打印;上下左右各留出至少2.5厘米的页边距;从左侧装订。 ●论文第一页为承诺书,具体内容和格式见本规范第二页。 ●论文第二页为编号专用页,用于赛区和全国评阅前后对论文进行编号,具体内容和 格式见本规范第三页。 ●论文题目、摘要和关键词写在论文第三页上,从第四页开始是论文正文,不要目录。 ●论文从第三页开始编写页码,页码必须位于每页页脚中部,用阿拉伯数字从“1”开 始连续编号。 ●论文不能有页眉,论文中不能有任何可能显示答题人身份的标志。 ●论文题目用三号黑体字、一级标题用四号黑体字,并居中;二级、三级标题用小四 号黑体字,左端对齐(不居中)。论文中其他汉字一律采用小四号宋体字,行距用单倍行距。打印文字内容时,应尽量避免彩色打印(必要的彩色图形、图表除外)。 ●提请大家注意:摘要应该是一份简明扼要的详细摘要(包括关键词),在整篇论文 评阅中占有重要权重,请认真书写(注意篇幅不能超过一页,且无需译成英文)。 全国评阅时将首先根据摘要和论文整体结构及概貌对论文优劣进行初步筛选。 ●论文应该思路清晰,表达简洁(正文尽量控制在20页以内,附录页数不限)。 ●在论文纸质版附录中,应给出参赛者实际使用的软件名称、命令和编写的全部计算 机源程序(若有的话)。同时,所有源程序文件必须放入论文电子版中备查。论文及程序电子版压缩在一个文件中,一般不要超过20MB,且应与纸质版同时提交。 ●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他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 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 献的表述方式在正文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均明确列出。正文引用处用方括号标示参考文献的编号,如[1][3]等;引用书籍还必须指出页码。参考文献按正文中的引用次序列出,其中书籍的表述方式为: ●[编号] 作者,书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 ●参考文献中期刊杂志论文的表述方式为: ●[编号] 作者,论文名,杂志名,卷期号:起止页码,出版年。 ●参考文献中网上资源的表述方式为: ●[编号] 作者,资源标题,网址,访问时间(年月日)。 ●在不违反本规范的前提下,各赛区可以对论文增加其他要求(如在本规范要求的第 一页前增加其他页和其他信息,或在论文的最后增加空白页等);从承诺书开始到论文正文结束前,各赛区不得有本规范外的其他要求(否则一律无效)。 ●本规范的解释权属于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组委会。

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优秀论文翻译

优化和评价的收费亭的数量 景区简介 由於公路出来的第一千九百三十,至今发展十分迅速在全世界逐渐成为骨架的运输系统,以其高速度,承载能力大,运输成本低,具有吸引力的旅游方便,减少交通堵塞。以下的快速传播的公路,相应的管理收费站设置支付和公路条件的改善公路和收费广场。 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口密度和产业基地,公路如花园州公园大道的经验严重交通挤塞收费广场在高峰时间。事实上,这是共同经历长时间的延误甚至在非赶这两小时收费广场。 在进入收费广场的车流量,球迷的较大的收费亭的数量,而当离开收费广场,川流不息的车辆需挤缩到的车道数的数量相等的车道收费广场前。因此,当交通繁忙时,拥堵现象发生在从收费广场。当交通非常拥挤,阻塞也会在进入收费广场因为所需要的时间为每个车辆付通行费。 因此,这是可取的,以尽量减少车辆烦恼限制数额收费广场引起的交通混乱。良好的设计,这些系统可以产生重大影响的有效利用的基础设施,并有助于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通常,一个更大的收费亭的数量提供的数量比进入收费广场的道路。 事实上,高速公路收费广场和停车场出入口广场构成了一个独特的类型的运输系统,需要具体分析时,试图了解他们的工作和他们之间的互动与其他巷道组成部分。一方面,这些设施是一个最有效的手段收集用户收费或者停车服务或对道路,桥梁,隧道。另一方面,收费广场产生不利影响的吞吐量或设施的服务能力。收费广场的不利影响是特别明显时,通常是重交通。 其目标模式是保证收费广场可以处理交通流没有任何问题。车辆安全通行费广场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如无障碍的收费广场。封锁交通流应尽量避免。 模型的目标是确定最优的收费亭的数量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优化准则。 主要原因是拥挤的

数学建模竞赛论文模板

数码相机定位模型(题目) 摘要 此处为摘要正文 一定要写好。主要写三个方面: 1. 解决什么问题(一句话) 2. 采取什么方法(引起阅卷老师的注意,不能太粗,也不能太细) 3. 得到什么结果(简明扼要、生动、公式要简单、必要时可采用小图表) 关键词:差分近似,误差补偿算法,Simpson积分公式3-5关键词即可

目录 1.问题重述..........................................................................................................................错误!未定义书签。 2.模型假设..........................................................................................................................错误!未定义书签。 3.符号说明..........................................................................................................................错误!未定义书签。…………………………… 说明:目录页可以没有,如果内容比较多,可以有目录页

一问题重述 二问题分析 三模型假定 四问题分析 五模型建立与求解

六模型检验 七模型评价 八模型推广结合社会实际问题

九参考文献 [1] 吕显瑞等,数学建模竞赛辅导教材,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2。 [2] 刘来福,曾文艺,数学模型与数学建模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3] 陈如栋,于延荣,数学模型与数学建模,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 [4] 姜启源,谢金星,叶俊,数学模型(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5] 梁炼,数学建模。华东理工大学大学出版社 2005.3。 [6] 周义仓,赫孝良,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8.8。 [7] 邓俊辉译,计算几何-算法与应用(第二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9。 [8] 刘卫国,MATLAB程序设计教程,北京:中国水电水利出版社,2005。 [9] 熊慧,论人口预测对上海市未来十年人口总数的预测,人口研究,28(1):88-90,2003。 [10] 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https://www.360docs.net/doc/fd3072822.html,。2008年9月20日。

华南师范大学数学建模竞赛论文格式规范

华南师范大学数学建模竞赛论文格式规范 ●参赛队从A、B题中任选一题,在组委会公布的比赛时间内完成一篇论 文。 ●论文(答卷)用白色A4纸单面打印,上下左右各留出至少2.5厘米的 页边距。 ●论文第一页为承诺书,具体内容和格式见本规范第三页。 ●论文第二页为编号专用页,用于评阅前后对论文进行编号,具体内容和 格式见本规范第四页。 ●论文题目和摘要写在论文第三页上,从第四页开始是论文正文。 ●论文(从论文题目和摘要那一页开始,直到附录结束)每一页的顶部都 需要有参赛队的参赛报名号以及页码。我们建议在每页上使用页眉,例如: 参赛报名号 # 321 第 1 页 共 20 页 ●论文题目用三号黑体字、一级标题用四号黑体字,并居中。论文中其他 汉字一律采用小四号宋体字,行距用单倍行距,打印时应尽量避免彩色打印。 ●摘要应该是一份简明扼要的详细摘要(包括关键词),在整篇论文评阅 中占有重要权重,请认真书写(注意篇幅不能超过一页,不应该包含图表,且无需译成英文)。评阅时将首先根据摘要和论文整体结构及概貌对论文优劣进行初步筛选。 ●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他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 必须按照规 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在正文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均明确列出。正文引用处用方括号标示参考文献的编号,如[1][3]等;引用书籍还必须指出页码。参考文献按正文中的引用次序列出,其中书籍的表述方式为:[编号] 作者,书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 参考文献中期刊杂志论文的表述方式为: [编号] 作者,论文名,杂志名,卷期号:起止页码,出版年。 参考文献中网上资源的表述方式为: [编号] 作者,资源标题,网址,访问时间(年月日)。 ●必须以附录的形式提供论文中所用到的程序的全部源代码。计算结果和 相关的图表如果篇幅过长,也可以放入附录。 ●参赛队按组委会的规定提交的论文电子版,必须与打印版一致。承诺书 和编号专用页为第一个Word文件,以“承诺书”加参赛报名号为文件名,例如: 承诺书

2014年数学建模国家一等奖优秀论文设计

2014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承诺书 我们仔细阅读了《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章程》和《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参 赛规则》(以下简称为“竞赛章程和参赛规则”,可从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下载)。 我们完全明白,在竞赛开始后参赛队员不能以任何方式(包括、电子、网上咨询等) 与队外的任何人(包括指导教师)研究、讨论与赛题有关的问题。 我们知道,抄袭别人的成果是违反竞赛章程和参赛规则的,如果引用别人的成果或 其他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在正文 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明确列出。 我们重承诺,严格遵守竞赛章程和参赛规则,以保证竞赛的公正、公平性。如有违 反竞赛章程和参赛规则的行为,我们将受到严肃处理。 我们授权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组委会,可将我们的论文以任何形式进行公开展 示(包括进行网上公示,在书籍、期刊和其他媒体进行正式或非正式发表等)。 我们参赛选择的题号是(从A/B/C/D中选择一项填写): B 我们的报名参赛队号为(8位数字组成的编号): 所属学校(请填写完整的全名): 参赛队员 (打印并签名) :1. 2. 3.

指导教师或指导教师组负责人 (打印并签名): (论文纸质版与电子版中的以上信息必须一致,只是电子版中无需签名。以上容请仔细核对,提交后将不再允许做任何修改。如填写错误,论文可能被取消评奖资格。) 日期: 2014 年 9 月 15日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2014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编号专用页 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赛区评阅记录(可供赛区评阅时使用):

数学建模竞赛论文格式规范和规则

东北大学数学建模竞赛论文格式规范和规则 参赛队从A、B题中任选一题。 1.论文用白色A4纸单面打印;上下左右各留出至少2.5厘米的页边距;从左侧装订。2.论文的第一页为封面页(本文档最后一页),根据中心安排的参赛编号填写参赛编号和选择题目,保留你选择的题目前的√号即可。 3.论文题目和摘要写在论文第二页上,从第三页开始是论文正文。 4.论文从第三页开始编写页码,页码必须位于每页页脚中部,用阿拉伯数字从“1”开始连续编号。 5.论文不能有页眉,论文中不能有任何可能显示答题人身份的标志。 6.论文题目用三号黑体字、一级标题用四号黑体字,并居中。论文中其他汉字一律采用小四号宋体字,行距用单倍行距,打印时应尽量避免彩色打印。 7.提请大家注意:摘要应该是一份简明扼要的详细摘要(包括关键词),在整篇论文评阅中占有重要权重,请认真书写(注意篇幅不能超过一页,且无需译成英文)。评阅时将首先根据摘要和论文整体结构及概貌对论文优劣进行初步筛选。 8.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他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 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在正文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均明确列出。正文引用处用方括号标示参考文献的编号,如[1][3]等;引用书籍还必须指出页码。解答过程中使用的数据不得引用文献类型(1)(2)(3)(4)中出现的数据,引用数据必须表明出处。 各类文献的表述格式如下(其它类型文献不得引用): (1)专著格式: 序号. 编著者1,编著者2,编著者3等. 书名[M]. 出版地:出版社,年代:页码. (2)期刊论文格式: 序号. 编著者1,编著者2,编著者3等. 论文名称[J]. 期刊名称,年度,卷(期):起止页码. (3)会议论文格式: 序号. 编著者1,编著者2,编著者3等. 论文名称[C]//会议名称,会议举办地,年度,起止页码. (4)学位论文格式: 序号. 编著者1,编著者2,编著者3等. 学位论文名称[D]. 发表地:学位授予单位,年度:页码. (5)电子文献格式: 序号. 作者. 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 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只考虑两种电子文献: [DB/OL]—联机网上数据库(database online) [EB/OL]—网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 online) 样例: [1]Peitgen H O, Jurgens H, Saupe D. Chaos and fractals[M]. Berlin: Springer-Verlag, 1992:202-213. [2]Zhao Shi, Wang Yi-ding, Wang Yun-hong. Extracting hand vein patterns from low-quality images: a new biometric technique using low-cost devices[C]// Four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mage and Graphics. Sichuan, 2007:667-671.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论文模板

论文标题 摘要 摘要是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其作用是使读者不阅读论文全文即能获得必要的信息。 一般说来,摘要应包含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①研究的主要问题; ②建立的什么模型; ③用的什么求解方法; ④主要结果(简单、主要的); ⑤自我评价和推广。 摘要中不要有关键字和数学表达式。 数学建模竞赛章程规定,对竞赛论文的评价应以: ①假设的合理性 ②建模的创造性 ③结果的正确性 ④文字表述的清晰性为主要标准。 所以论文中应努力反映出这些特点。

一、 问题的重述 数学建模竞赛要求解决给定的问题,所以一般应以“问题的重述”开始。 此部分的目的是要吸引读者读下去,所以文字不可冗长,内容选择不要过于分散、琐碎,措辞要精练。 这部分的内容是将原问题进行整理,将已知和问题明确化即可。 注意: 在写这部分的内容时,绝对不可照抄原题! 应为:在仔细理解了问题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重新将问题描述一篇。应尽量简短,没有必要像原题一样面面俱到。 二、 模型假设 作假设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①为问题有帮助的所有假设都应该在此出现,包括题目中给出的假设! ②重述不能代替假设! 也就是说,虽然你可能在你的问题重述中已经叙述了某个假设,但在这里仍然要再次叙述! ③与题目无关的假设,就不必在此写出了。 三、 变量说明 为了使读者能更充分的理解你所做的工作, 对你的模型中所用到的变量,应一一加以说明,变量的输入必须使用公式编辑器。 注意: ①变量说明要全 即是说,在后面模型建立模型求解过程中使用到的所有变量,都应该在此加以说明。 ②要与数学中的习惯相符,不要使用程序中变量的写法 比如: 一般表示圆周率;c b a ,, 一般表示常量、已知量;z y x ,, 一般表示变量、未知量 再比如:变量21,a a 等,就不要写成:a[0],a[1]或a(1),a(2) 四、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这一部分是文章的重点,要特别突出你的创造性的工作。在这部分写作需要注意的事项有: ①一定要有分析,而且分析应在所建立模型的前面; ②一定要有明确的模型,不要让别人在你的文章中去找你的模型; ③关系式一定要明确;思路要清晰,易读易懂。

第五届MathorCup全球大学生数学建模挑战赛暨CAA 2015世界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论文格式规范

第五届MathorCup全球大学生数学建模挑战赛暨CAA 2015世界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论文格式及提交规范 ●参赛队从A、B、C、D题中任选一题。(A题和B题为传统的数学建模竞赛题,C 题和D题为信息交叉学科的题目;评奖时,一、二、三等奖的总名额按每道题参赛队数的比例分配。) ●参赛队通过竞赛报名系统提交电子版论文(参见《第五届MathorCup全球大学生数 学建模挑战赛暨CAA 2015世界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报名和参赛须知》,以下简称“报名和参赛须知”)。参赛队统一提交压缩包,压缩包的名称为“***#.zip”或者“***#.rar”,其中“***”为参赛队号,“#”为题号。比如“0001B.zip”或者“0001B.rar”。 ●压缩包内必须包含承诺书(见《第五届MathorCup全球大学生数学建模挑战赛暨CAA 2015世界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承诺书》)、论文的PDF文件。承诺书的名称为“***承诺书.pdf”,论文名称为“***.pdf”其中“***”为参赛队号。比如0001参赛队提交的压缩包名称为“0001B.zip”或者“0001B.rar”,压缩包内含有两个PDF文件,一个为“0001承诺书.pdf”,另一个为“0001.pdf”。 ●论文题目、摘要和关键词写在论文第一页上(无需译成英文),并从此页开始编写 页码;页码必须位于每页页脚中部,用阿拉伯数字从“1”开始连续编号。注意:摘要应该是一份简明扼要的详细摘要,请认真书写(但篇幅不能超过一页)。 ●论文第二页为目录页,所有参赛队论文必须包含目录(但篇幅不能超过一页)。 ●从第三页开始是论文正文。论文不能有页眉或任何可能显示答题人身份和所在学校 等的信息。 ●论文应该思路清晰,表达简洁(正文尽量控制在30页以内,附录页数不限)。 ●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他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 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 献的表述方式在正文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均明确列出。正文引用处用方括号标示参考文献的编号,如[1][3]等;引用书籍还必须指出页码。参考文献按正文中的引用次序列出,其中书籍的表述方式为: [编号] 作者,书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 参考文献中期刊杂志论文的表述方式为: [编号] 作者,论文名,杂志名,卷期号:起止页码,出版年。 参考文献中网上资源的表述方式为: [编号] 作者,资源标题,网址,访问时间(年月日)。 ●在论文纸质版附录中,应提供参赛者实际使用的软件名称、命令和编写的全部计算 机源程序(若有的话)。同时,参赛队的所有源程序文件必须保存至正式获奖名单公布。 ●本规范中未作规定的,如排版格式(字号、字体、行距、颜色等)不做统一要求, 但要保持页面美观。 ●不符合本格式规范的论文将被视为违反竞赛规则,无条件取消评奖资格。 ●本规范的解释权属于MathorCup全球大学生数学建模挑战赛组委会。 MathorCup全球大学生数学建模挑战赛组委会 2015年3月3日修订

2011年全国数学建模大赛A题获奖论文

城市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分析 摘要 本文旨在对城市土壤地质环境的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分析,建立模型对金属污染物的分布特点、污染程度、传播特征以及污染源的确定进行有效的描述、评价和定位。 对于重金属空间分布问题,首先基于克里金插值法,应用Surfer 8软件对各数据点的分布情况进行模拟,得到了直观的重金属污染空间分布图形;随后,分别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以及模糊评价标准和模型对城区内不同区域重金属的污染程度进行了评判。 对于金属污染的主要原因分析问题,基于因子分析法、问题一的结果和对各个金属污染物的来源分析等因素,判断出金属污染的主要原因有: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石油加工并推测该区域是镍矿富集区。随后讨论了污染源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不同金属的污染贡献率。 针对污染源位置确定问题,我们建立了两个模型:模型一以流程图的形式出现,基于污染传播的一般规律建立模型,求取污染源范围,模型作用更倾向于确定污染源的位置;模型二基于最小二乘法原理,建立了拟合二次曲面方程,在有效确定污染源的同时也反映了其传播特征,模型更加清楚,理论性也更强。 在研究城市地质环境的演变模式问题中,我们对针对污染源位置确定问题所建模型的优缺点进行了评价,同时建立了考虑了时间,地域环境和传播媒介的污染物传播模型,从而反映了地质的演变。 综上所述,本文模型的特点是从简单的模型建立起,强更准确的数学模型发展,逐步达到目标期望。 关键词:重金属污染,克里金插值最小二乘法因子分析流程图

一、问题重述 1.1问题背景 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人类活动对城市环境质量的影响日显突出。对城市土壤地质环境异常的查证,以及如何应用查证获得的海量数据资料开展城市环境质量评价,研究人类活动影响下城市地质环境的演变模式,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评价和研究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讨论土壤中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研究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污染来源以及在环境中迁移、转化机理,并对城市环境污染治理和城市进一步的发展规划提出科学建议,不仅有利于城市生态环境良性发展,有利于人类与自然和谐,也有利于人类社会 健康和城市可持续发展[1] 。按照功能划分,城区一般可分为生活区、工业区、山区、主干道路区及公园绿地区等,不同的区域环境受人类活动影响的程度不同。 现对某城市城区土壤地质环境进行调查。为此,将所考察的城区划分为间距1公里左右的网格子区域,按照每平方公里1个采样点对表层土(0~10 厘米深度)进行取样、编号,并用GPS 记录采样点的位置。应用专门仪器测试分析,获得了每个样本所含的多种化学元素的浓度数据。另一方面,按照2公里的间距在那些远离人群及工业活动的自然区取样,将其作为该城区表层土壤中元素的背景值。 1.2 目标任务 (1) 给出8种主要重金属元素在该城区的空间分布,并分析该城区内不同区域重金属的污染程度。 (2) 通过数据分析,说明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原因。 (3) 分析重金属污染物的传播特征,由此建立模型,确定污染源的位置。 (4) 分析所建立模型的优缺点,为更好地研究城市地质环境的演变模式,分析还应收集的信息,并进一步探索怎样利用收集的信息建立模型及解决问题。 二、 模型假设 1)忽略地下矿源对污染物浓度的影响; 2)认为海拔对污染物的分布较小,故只在少数模型中讨论其作用; 3)认为题目中的采样方式是科学的,能够客观反映污染源的分布。 三、 符号说明 3.1第一问中的符号说明 i p ——污染物i 的环境污染指数 i C ——污染物i 的实测值 i S ——污染物i 的背景值 m ax (/)i i C S ——土壤污染指数的最大值 (/)i i avg C S ——土壤污染指数的平均值

数学建模竞赛论文模板

关于2011东北大学软件学院第四届“科技节”之数学建模竞赛题目的通知发布者:陈晨 2011-12-08 09:29 打印 注意:请先阅读“2011东北大学科技节数学建模竞赛论文格式规范和规则” 2011东北大学“科技节”数学建模竞赛题目 A货币基金操作 下表为2011-12-02由中国银行发布的世界主要外汇牌价。 某货币基金管理人的工作是,每天将现有的美元、英镑、马克、日元四种货币按当天的汇率进行兑换,使在满足需要的条件下,按美元计算的价值最高。现有货币和当天需求如下:

建立你的数学模型说明: 问该天基金管理人当天应如何操作。 如果不限定持有的货币种类,以目前中国主权基金的规模量为限如何操作能获得最大效益。 B预测司机是否闯红灯 有报道称最近科研人员研发了一种预测司机是否闯红灯的算法,该算法通过分析车辆的数个参数的算法,包括车辆的减速,车辆离交通信号灯的距离以及何时红灯亮起等,并且研究人员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某辆车的3D运动,利用这些数据可以判断哪些车辆是由可能违反交通规则的人驾驶的,而哪些车辆是由遵纪守法的人驾驶的。 建立你的数学模型,预测司机是否闯红灯,并说明算法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所做题目编号(A、B中选一):___A__ 参赛队员: 序号姓名班级学号 1 陶蔚软信1001 2 杨得天软信1001 3 彭莹自动化1103

货币基金操作 一摘要 本题的货币基金操作问题可以理解为如何在货币之间兑换取得最大效益。根据题目提供的外汇牌价表,计算出货币之间的兑入、兑出汇率。对问题分析之后,问题一采用线性规划求解最小化问题,首先建立目标函数Minz(x),在matlab 里用linprog函数求解得到符合条件的解。按照解的情况,在实际操作中对资金作如下分配: 可以实现获得最大效益,资金总量为20.2118*10^8,也就是说这些解是有效的。对于问题二,经过高度抽象化后,建立了一个数学模型,同样采用线性规划求解最小化的方法,但是由于涉及到的数据很多,用matlab编程比较复杂,相比之下,用lingo较为简单,得到了满足约束条件的解后,按照解的情况,对资金进行如下操作: 用1.355669*10^8兑换欧元; 用0.1293339*10^8兑换日元; 用3757.776*10^8兑换瑞典克朗; 用 4.739247*10^8兑换英镑; 用0.0000000*10^8兑换其他国家货币; 根据实际情况分析,这些解存在着缺陷,货币基金管理者用99.6%以上的中国主权基金兑换瑞典克朗,这就要考虑到瑞典克朗的规模量,其他货币的需求量等问题,所以这些解不符合实际。发现在实际中无法操作,因此这些解只对该模型有效。 关键词:货币兑换线性规划解有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