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素材:贝聿铭:一材多用

高考作文素材:贝聿铭:一材多用
高考作文素材:贝聿铭:一材多用

用建筑装点世界

——记世界着名现代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

说起法国巴黎卢浮宫广场上的玻璃金字塔,可能无人不知。但说到它的设计者——美籍华人贝聿铭,可能知道的人就不多了。下面就让我们从这张荣誉表开始,来看一看大师贝聿铭的精彩人生吧:

美国建筑学会金奖、法国建筑学院金奖、日本帝赏奖、国际普茨克建筑奖(世界建筑界最高荣誉)……

贝聿铭设计的大型建筑在百项以上,获奖五十次以上。他的作品遍布世界各地,其中的代表作肯尼迪总统图书馆、卢浮宫金字塔、旧金山公共图书馆、香港中国银行大厦、香山饭店、埃佛森美术馆、日本美秀博物馆、梅尔森音乐厅、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等,都将永垂建筑史册。

一、成长的历程

1917年,祖籍苏州的贝聿铭出生于广州。1927他随调职上海银行的父亲到上海去读书。他中学毕业讨论未来职业时,父亲推荐了金融或医学。然而,贝聿铭对两者都不太感兴趣,就决定寻找自己的目标。

一天,贝聿铭和叔父一起去刚竣工的当时远东最高的26层楼的饭店旁边的大光明电影院看电影。突然,贝聿铭停下脚步,在一张纸上勾画出了饭店的轮廓……后来,贝聿铭回忆说:“我沉醉在建设一幢和这饭店一般高的大楼的设想中……我断定那就是我想做的工作。”就这样,他又一次违抗了父亲的意志——让他去英国读书,最终选择了去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学建筑,后来又转入了麻省理工学院。

二、成名前的准备

1940年贝聿铭以优异的成绩大学毕业,后至哈佛大学攻读建筑硕士学位。其间,因他在麻省理工学院的优秀成绩,尚未获得硕士学位就被哈佛设计院聘为讲师。

1948年,32岁的贝聿铭作出令人惊讶的选择,离开哈佛,到房地产公司去。理由是觉得学校的事业不美丽,希望学点新东西。跳槽后的十二年中,贝聿铭为公司完成了许多商业及住宅群的设计,也做了不少社会改建计划。他创造性地用水泥墙代替了砖块墙,采用舷窗式的窗户来扩大屋子的空间,改善采光,在楼与楼之间留出空地作为公园,这成为影响全世界住宅区建设几十年的新模式。这一切,使贝聿铭在美国建筑界初露头角,也奠定了他事业的基础。

三、走向辉煌

建造肯尼迪图书馆,声名远扬

1964年,为纪念已故总统约翰·肯尼迪,美国决定建设一座永久性建筑——约翰·肯尼迪图书馆。起初,肯尼迪家族在一大批应征的一流建筑师中,并没太注意贝聿铭这位“初生之犊”,但当他生动地描述了根据建筑场地所做的设计、建筑材料的选用、以及如何赋予这座建筑物以特殊的目的和意义之后,深深地获得了肯尼迪遗孀杰奎林的欣赏。这座历时15年的建筑,由于其设计新颖、造型大胆、技术高超,在美国建筑界引起了轰动,被公认为美国建筑史上最佳杰作之一。美国建筑界于是宣布1979年是“贝聿铭年”,并授予他该年度的美国建筑学院金质奖章。就此,贝聿铭开始跻身世界级建筑大师之列。

改建卢浮宫,锦上添花

八十年代初,法国决定改建和扩建世界着名艺术宝殿卢浮宫。为此,法国政府广泛征求设计方案,应征者都是世界各国的着名建筑师,最后由密特朗总统出面,邀请世界上十五位声誉卓着的博物馆馆长对应征方案遴选抉择。结果,有十三位馆长选择了贝聿铭的设计方案。他设计用现代材料在卢浮宫的拿破仑庭院内建造一座玻璃金字塔。此事一公布,在法国就引起了轩然大波。人们认为这样会破坏这座具有800年历史的古建筑风格,“既毁了卢浮宫,又毁了金字塔”。但密特朗总统力排众议,还是采用了贝聿铭的设计方案。

贝聿铭曾说:“卢浮宫那个(改建)压力是很重的。在法国人的心里,对于他们自己的文化历史,充满骄傲。也许由于我是个中国人,美国籍的中国人,所以他们就奇怪,怎么会让他来做?可是没有做以前,我把法国的历史、卢浮宫的历史都念过了,看了很多书。我四个月的准备,可以说一直就是想这个问题。我对于法国的历史和历史观有过研究,所以我有自信。”

这座玻璃金字塔不仅是体现现代艺术风格的佳作,也是运用现代科技的独特尝试。贝聿铭说“巴黎人骂了我一年半”。现在人们不但不再指责他,而且称赞说:“卢浮宫院内飞来了一颗巨大的宝石!”

四、心系祖国

誉满全球的贝聿铭,自1935年赴美求学,成家立业至今已70年了,但他对中国的一片深情,依然萦系于怀。他常说“我是苏州人”、“我是广州人”。他平时的衣着打扮、家庭布置与生活习惯,依然保持着中国的传统特色。

1984年,贝聿铭为香港中国银行设计了一座70层楼、高100米的大厦。这是当时美国以外的世界最高建筑物。他强调的是:“这座大厦在香港是中国的象征之一,应该让它‘抬抬头’,要显示出点风格和气派,这也是中国的骄傲。”

由于当时我们国家还不是很富裕,很难拿出太多的资金用来修建中银大厦,为了既省钱又美观地把这个建筑搞起来,他做出了工程设计的大胆尝试——建筑的最高脊柱将整个建筑的重量分到四个角上,脊柱每到一个交汇处就将重量分散到四周的分柱上,通过把重力引向外部,整个结构可以不用内部支撑物,从而达到节省钢材开支的目的。这个大厦完工后一共花了一亿三千万美元,而旁边的汇丰银行当年建的时候花了十亿美元。

贝聿铭多次表示:“只要我能为中国作出一点贡献的,我一定做。”1983年他领到国际普茨克奖的十万美金后,悉数赠为中国留学生的“游学基金”。他认为,学习建筑不仅要接受严格的课堂教育,还必须实地考察世界各地杰出的古典建筑和现代建筑,这笔“游学基金”就是专门用来帮助学习建筑的中国留学生周游世界用的。

结尾

他的一生,设计了无数的建筑作品。每一次设计,都是人生道路上的一次新的选择和超越。选择的理由和超越的目标,都是为了追求更美。他敢于选择,敢于放弃,善于从历史中汲取营养,又敢于向传统挑战。决定了的事情,就以坚定的信心干下去。探索的路上,哪怕风雨再大,亦如竹子那样,最多是腰弯弯而已,最终仍是不折不挠在朝着美丽前行……

使用示例

大师之所以会成为大师,靠的绝不仅仅只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其见识、创见、自信、

胸怀、人品。正是如此,面对许多题目,都可将大师写进自己的作文中。

1、以“乌鸦学鹰”为例:材料:

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

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

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

立意:

从乌鸦着眼:不能刻意模仿他人,一切从自身实际出发。

从牧羊人着眼:①盲目模仿必败;②人贵有自知之明;③认清自我;④一切从实际出发。

从小孩着眼:①勇于尝试;②勇于挑战自我;③勇于拼搏;④敢于正视失败。)

《正确估价自己》

享誉世界的现代建筑艺术大师贝聿明年青的时候,做银行家的父亲希望他学习金融或医学,贝觉得自己晕血不适合学医,对金钱没有感觉也不适合学金融。)他觉得自己多年在苏州园林中生活,有较好的艺术素养,又有很好的画建筑速写的天赋,和强烈的从事建筑的渴望,应该去学习建筑。他在自己的强项上用功,很快展现了自己的优势,最终成了享誉世界的建筑艺术大师。||如果看到父亲做银行行长的风光就一味模仿,也许他也能在金融界有所成就,却不一定能达到像今天在建筑领域里达到的高度。

(相信自己与听取他人意见——模仿)改:现代建筑大师贝聿明的祖父和父亲都是很有成就的银行家,贝聿明从小就很崇敬他们。可贝聿明认为自己对金钱没有感觉,并不适合学金融

//考生抓住材料中“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这一侧面,从要“正确估价自己,不盲目模仿”这个角度立意,准确把握了材料内涵。

2以《远观与近看》为例:

大师的光环太耀眼了,以至于我常把他们想成天才。比如建筑大师贝聿铭,出生在富贵之家,一生有那么多的惊世之作,盛赞如潮,我曾想,他可真是上帝的宠儿。可是最近读了《贝聿铭传》细细品读他的一生,才知道他也经历过那么多的坎坷,也曾被漫骂声湮没。就是那个给他带来巨大荣誉的肯尼迪图书馆,15年的建造过程中是打击频频,困难重重。先是纪念的对象肯尼迪总统因越战威信大跌,图书馆必须改址;接着是总统夫人改嫁工程失掉了业主的支持。贝聿铭花了12年心血的设计被否决,图书馆最后建在了波士顿城郊的海岸上。看到这里我才知道,贝聿铭也曾发出过“我的运气很不好”,“这个图书馆是个遗憾”的慨叹。至于设计卢浮宫金字塔的压力,贝聿铭自己曾说“巴黎人骂了我一年半”。没有谁的人生只有花环和掌声,生命本身就是一个充满困苦与挑战的历程。别以为别人都是幸福,只有自己不幸,那些远看如美满幸运的人,走近时看其实和我们一样有痛苦与无奈。

3以《愿景》为例:

“用我的设计让世界更美丽”,这是世界建筑艺术大师贝聿铭心中的愿景。贝聿铭从事建筑设计数十年,他的每一次设计,都是一次新的超越,而每一次超越,都是为了追求让建筑更美、让世界更美。他博采古今中外艺术营养,不折不挠地朝着美丽前行。坐落在法国巴黎卢浮宫广场上的玻璃金字塔,今天的法国人称它是“卢浮宫院内飞来了一颗巨大的宝石”。它那晶莹剔透的质感,为有着800年历史的古老的石雕卢浮宫增添了亮丽的色彩与时代的活力。

4以《肩膀》为例:

贝聿铭以坚实的肩膀默默地扛着法国人对他的不信任甚至是侮辱,因为他知道,只有事实才是最好的辩解,也只有事实才能证明自己的创意是出色的。于是,他不停地画草图,不知疲倦地翻阅资料……终于,他成功了,他的设计被法国人称为“卢浮宫院内飞来了一颗巨大的宝石”。

5以《读书·养气与做人》为例:

为了做一名优秀的建筑师,贝聿铭不仅读了大量建筑类书籍,他还涉猎了古今中外的美学、文艺学、各国民俗学……一直以来,他都是用读书来(涵养自己)、升华自己、(支撑自己的建筑设计)。||在设计法国巴黎玻璃金字塔时,他正是靠对法国历史与艺术、美学的大量阅读,萌生了创意,并以以这些阅读中的感悟顶住了世人盲目打击的压力,使“卢浮宫院内飞来了一颗巨大的宝石!”为法国及世界创造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正是不断阅读学习,才成就了他的才情,才锻铸了他灵傲的魂骨,才铸就了他辉煌的人生。

//考生巧妙地以贝聿铭的成功来例证读书之于人生的意义,选材新颖而有力度。

请运用这个事例自写三段,注意叙事角度及段落首尾与题目的勾连。

6、以“行走在消逝中”为题

人生漫漫,其实也不过百年。人的肉体迟早会死亡腐烂,但人类之所以会摆脱野蛮走向文明,是因为他曾有那么多优秀的儿女把智慧与美丽留在了人间。||香港高耸入云的中银大厦,巴黎晶莹剔透的玻璃金字塔,北京古色古香的香山饭店,美国壮丽新奇的肯尼迪图书馆……建筑大师贝聿铭以中国人的智慧与胆识,用建筑这凝固的音乐,装点了地球这颗蓝色的星球,装点着人类的家园。||他的生命迟早会消逝,但这些美丽的建筑将常留人间。也许有一天这些钢铁砖石的建筑也会坍塌,但贝聿铭为人类建筑做出的辉煌贡献,将永垂史册。

当我们明白了这些,当人生如贝聿铭一样有过贡献,生命消逝了,还会有何遗憾?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轻轻地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

7、以“我想握住你的手”题

在当今“影响世界”的着名华人中,我最为崇敬的是建筑艺术大师贝聿铭。贝聿铭,多么响亮的名字。你在世界各地的崇拜者甚多,永远不会知道在中国北京有一个我。可是我好想握一握你的手,近近地看一看你——我们中华民族的精英。(人称的转换是关键)我想握住你的手,和你一起在卢浮宫的庭院里漫步,欣赏你那鬼斧神工般的玻璃金字塔,听你诉说设计时的灵光闪现和建造时的曲折艰辛。我想握住你的手,和你一起回到你的美丽的故乡——苏州,在狮子林中体味建筑大师的成长,找回你往夕的梦;然后

再去看看你那“最亲爱的小女儿”——苏州博物馆,与你一起体会其中包含中华文化传统的、世外桃源般的隐逸之美。我想握住你的手,与你促膝长谈,听你讲述你那有关“美丽”的人生观,听你用那独特的方式,诠释建筑、诠释生活。我想握住人的手,握住你那双设计了无数享誉世界的建筑作品的双手,我想贴近你,去感受你的心灵,感受你那经历了无数的艰难曲折、却依然坚定地追求美丽的心灵。

(当然,贝聿铭的人生是丰富多彩的,以其为素材来写作,所适应的角度也是多层次的,比如面对压力、选择、自信、执着、爱国、北京的符号(着名的北京香山饭店)、人与路、问、境界等,这些话题也是适合的。——上网,对此人作进一步了解。)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