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答案

微观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答案
微观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弹性(Elasticity ): 一个变量相对于另一个变量发生的一定比例的改变的属性。

2.效用(Utility ):是经济学中最常用的概念之一。一般而言,效用是指对于消费者通过消费或者享受闲暇等使自己的需求、欲望等得到的满足的一个度量。

3.边际技术替代率(marginal rate of technical substitution;MRTS ):在维持产量不

变的条件下,增加一个单位的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所能替代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

量。

4.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 ):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

5.古诺模型:假定一种产品市场只有两个卖者,并且相互间没有任何勾结行为,但相互间都知道对方将怎样行动,从而各自怎样确定最优的产量来实现利润最大化,因此,古诺模型又称为双头垄断理论。

6.垄断竞争市场(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market ):指那种许多企业出售相近但非同质、而是具有差别的商品市场结构。这种市场组织既带有垄断的特征,又带有竞争的特征。

7.洛伦兹曲线(Lorenz curve ):在一个总体(国家、地区)内,以“最贫穷的人口计算起一直到最富有人口”的人口百分比对应各个人口百分比的收入百分比的点组成的曲线。

8.基尼系数:根据劳伦茨曲线所定义的判断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标。是比例数值,在0 和1之间,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定量测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经济学家们通常用基尼指数来表现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财富分

配状况。这个指数在零和一之间,数值越低,表明财富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越均匀;

反之亦然。

9 .一般均衡理论( Ge neral Equilibrium Theory ):也称一般均衡分析( General equilibrium analysis ),西方经济学的一种分析方法。与“局部均衡”分析方法相

对。由法国瓦尔拉提出,现代西方经济学广泛使用。它假定一个社会任何一种商品(或生产要素)的需求和供应,不仅取决于该商品(或生产要素)的价格,而且取决于其他所有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供求和价格。

10.市场失灵(market failure ):对于非公共物品而言由于市场垄断和价格扭曲,

或对于公共物品而言由于信息不对称和外部性等原因,导致资源配置无效或低效,从而不能实现资源配置零机会成本的资源配置状态。市场失灵的二个主要原因为:成本或利润价格的传达不适切,进而影响个体经济市场决策机制。次佳的市场结构。

11.公共物品(public goods ):具有非竞争性、非排他性、不能依靠市场力量实现有效配置的产品。

12.微观经济政策:指政府制定的一些反对干扰市场正常运行的立法以及环保政策等。

如价格政策、收入政策、消费政策、就业政策等。

二.简答题

1.

阶段划分:是西方经济学的萌芽阶段。背景:是西方资本主义解决关系萌芽、形成和走向确立的阶段。代表商业资本的利益与要求。

主要理论:认为财富的产生源于流通:惟有金银才是财富的唯一形态,除开采金银矿,对外贸易是增加财富的源泉,因

为内部贸易只会改变一国内部财富分配,而不会增加这国家财富总量,只有通过对外贸易中外贸出超,是大量金银输入,从而增加本国财富。P8(胡希宁:《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年5月;汤在新:《近代西方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8月P6-10)

主要代表人物:英国托马斯?曼(1571 —1641),《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法国柯尔培尔(1619—1683)。

背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经确立,并依靠自身力量得以发展。

主要理论:1将研究眼光从流通领域转向生产领域;2第一次系统提岀劳动价值论,提岀商品的价值由生产该商品所耗

的劳动时间决定;3提岀较系统的分工理论,认为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4提岀经济人的假设;5、提岀看不见的手

原理,经济人在追求自己利益同时,往往更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6、比较优势学说。主张各国家根据自己资源的比

较优势从事生产,然后再通过国际分工和自由贸易实现自身比较利益。(实现双赢)

主张自由放任的政策,反对政府干预

主要代表人物:英国亚当?斯密(1723 —1790)《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大卫?李嘉图(1772 —1823)《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新古典经济学阶段(19世纪70年代—20世纪30年代)

阶段划分:西方经济学成形的阶段

背景: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阶级矛盾日益激化,新古典理论它在意识形态上成为反对社会主义的武器。

主要理论:在理论上否定古典经济学劳动价值论,取之以效用价值论代替,将研究重心转移微观领域,建立微观经济学基本框架和理论内容。基本观点坚持古典经济学自由主义传统。1、用效用价值论(主观价值论)取代马克思的劳动价

值论,2、边际分析方法;3、对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和市场机制运行过程和调节机理作更为精密的分析阐述。指出资本主义市场价格体现调节能够自行实行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保证资本主义经济在充分就业的条件下均衡地发展。因此,政府不必干预经济,应该信守自由放任的原则。

主要代表人物:英国马歇尔(1842 —1924),《经济学原理》他以完全竞争作为前提,将边际效用理论以及以后西方解决学的新研究成果加以综合,形成边际分析方法为基础,研究单个解决行为和市场机制度比较完整的微观经济学理论体系。三.当代西方经济学阶段

1、凯恩斯革命(20世纪30年代中—50年代末)

背景:1929 —1933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一场经济大危机。一方面使新古典经济学关于资本主义自我调节的机器,不会出现失业的神话被打破;另一方面为避免资本主义社会崩溃,各国政府出手干预经济。

主要理论:1、将视角又放回宏观领域,从国民收入决定分析岀发,提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由于“有效需求不足”引起。在“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和“灵活偏好规律”作用下,社会对消费品和投资品的需求是不足的,所以总需求往往不是等于总供给而是小于总供给。总需求的不足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政府必须干预以刺激总需求。

主要代表人物:

二战以后,凯恩斯主义的流行,使西方经济学岀现宏观与微观经济学割裂的漏洞,传统(庸俗)经济学从个量分析入手,根据对单个消费者、厂商和生产要素所有者分析,得岀资本主义的市场因素能够自行调节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并据此主张自由放任的国家不干预经济政策。而凯恩斯则偏重于总量分析,根据他的国民收入论分析得出,资本主义市场的各种因素不能自行解决失业问题,据此主张国际干预,由此形成宏观与微观矛盾。

2、新古典综合派(后凯恩斯主义)(20世纪50年代—70年代末)

背景:二战后,各国政府加强国家对经济干预,国有与私人所有制并存,使理论上将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相互结合。主要理论:传统经济学是以研究个量问题为主微观经济学,而凯恩斯主义是考察总量问题的宏观经济学。前者以充分就业为分析前提,后者则着重研究各种不同水平的就业量情况,因此两种相辅相成,可以收入同一体系,而传统的自由放

任和凯恩斯的国家干预主张不过代表同一理论体系所涉及的两种不同情况。因此又称为“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在西

方经济学界占据主导地位。

3、新自由主义(20世纪70年代中一一80年代末)

背景:70年代资本主义各国出现滞胀。经济停滞失业与通货膨胀并存。使凯恩斯主义陷入困境。形成由现代货币主义、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供给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等各种新自由主义纷纷亮相。

两学派并存一一⑴新自由主义(货币学派与供给学派)①货币学派强调货币供给量对经济的重要影响已为西方经济学界所广泛接受,它所提岀的稳定货币供给量的增长率以稳定经济的建议已得到西方国家政府的高度重视。但货币学派没有对失业和经济衰退现象提出令人信服的分析。

另外,②供给学派强调增加供给对于摆脱停滞膨胀的重要作用也得到西方经济学界认可,它提岀的降低税率以刺激供给也受到西方国家政府的重视。但是,供给学派还缺乏系统完整的经济理论体系。

⑵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理性预期派)

其中前者占据主导地位。

理论上新自由主义反对国家干预,主张经济的自由主义政策。

新自由主义学派与前面新古典学派区别是前者不在局限于微观经济学领域,而将研究深入宏观经济学,力图建立一种新的微观基础改造宏观经济学。

4、新凯恩斯主义(20世纪80年代—目前)

主张混合经济体制,国家干预不完全取消(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成为其经济基础),同时减少过多干预。

2.需求和供给的决定因素主要有哪些?

影响需求的因素:1.该产品自身的价格2.消费者的收入3.相关产品的价格4.消费者的偏好5.消费者对产品价格变化的预期

影响供给的因素:1.产品自身价格2.生产成本3生产技术水平4.相关产品价格5.生产者对产品价格变化的预期

3.什么是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又称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一种投入要素连续地等量增加,增加到一定产值后,所提供的产品的增量就会下降,即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会递减。这就是经济学中着名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4.利润的来源

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5.劳动供给曲线为什么向后弯?

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共同作用,当收入较少时,人们愿意付出更多劳动,即牺牲闲暇来得到更多收入.当收入

相对于个人需求来说较高时,工作的机会成本(放弃闲暇)更高,这时候,人们可能更愿意享受闲暇,使得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弯曲。

6.垄断是怎样形成的?

垄断的形成经历了两个步骤,第一步是自由竞争导致生产和资本集中,第二步是生产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程

度导致了垄断的产生。

7.怎样消除市场的外部性?

一般,通过政府的干预来消除外部性的方法或政策包括:使用税收和补贴手段,或者通过合并企业来使其外部影响内部化。

首先,政府可以使用税收和补贴的手段。

其次,政府也可以通过合并相关企业的方法使外部性得以“内部化”。

第三,消除外部性的另一个最重要的方法是明晰产权。

8.什么是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替代效应:指当消费者的满足水平保持不变时一种商品价格变化所引起的需求数量的改变。

收入效应:指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实际收入水平变动,进而由实际收入水平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它表示消费者的效用水平发生变化。

三.计算题

四.论述题

1. 古诺模型的推广

2. 垄断竞争的利弊分析垄断的优点就是某种产品的生产有统一的计划,没有重复建设和相对过剩造成的浪费,这对整个社会有利,但是这种产品的价格往往会被控制得很高,不利于普及,不利于全体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它对人民提高生活水平是不利的;竞争的优点就是利于产品的普及,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但是它会造成重复建设和相对过剩的浪费,对整个社会不利。

而垄断和竞争,你只能选一种,不可能两种都选,所以不可能达到只有利没有弊的两全齐美的境地。因此说,市场经济下,人民反完垄断,就会反竞争,反完竞争就要反垄断,很热闹的。

社会太需要有一个既有统一的生产计划而又不图利润的经济方式——计划经济了。

3.企业家才能作为一种特殊的生产要素,其报酬与其他生产要素有何根本区别?为什么企业的高管薪水过高是一种不正常的经济现象。

企业家才能( Entrepreneurship )指企业家经营企业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与创新能力。微观经济学认为,在生产相同数量的产品时,可以多用资本少用劳动,也可以多用劳动少用资本。但是,劳动、土地和资本三要素必须予以合理组织,才能充分发挥生产效率,因此,为了进行生产,还要有企业家将这三种生产要素组织起来,企业家才能和前三个要素的关系不是互相替代的关系,而是互相补充的关系。

企业的高管薪水过高,最后利益受到损害的,是上市企业和广大中小股东。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