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件检验作业指导书2

塑料件检验作业指导书2
塑料件检验作业指导书2

一、目的:

确保本公司塑料件品质符合客户要求。

二、范围:

适应于塑料件的生产过程及入库检验。

三、相关文件:

MIL-STD-105E(抽样标准)

四、术语:

五、职责:

5.1技术部负责对产品检验标准的制定

5.2品质部按照检验标准对产品进行品质判定

六、引用标准:

6.1抽样标准:MIL-STD-105E单次2及正常检验;CR=0,MA=0.65,MI=1.5 6.2参考标准:

6.2.1、GB / T2828.1-2003逐批检查计数抽样及抽样表。

七、检验环境

在正常光源下,距离眼部30cm远以及适宜的角度进行目视检验。八、检验条款

序号检验

项目

接收标准

检验工

具方法

缺陷描述

缺陷等级

致命

(CR)

严重

(MA)

轻微

(MI)

1 色差表面颜色满足规定要

目视

颜色有差异,但组装后,整体效果不

明显

颜色有差异,但组装后整体效果明

显。

2 缺料表面及孔边不能有缺

胶现象

产品的外表面及外边沿,有缺胶现象√

孔边及孔缺胶,组装后可遮盖,影响

产品结构

孔边及孔缺胶,组装后不能遮盖,影

响产品结构

孔边及孔缺胶,组装后能遮盖,不影

响产品结构

产品内部缺胶面积≤5mm2 √

产品内部缺胶面积>5mm2 √

3 缩水表面不能有明显的缩

水现象

表面有较明显的缩水现象√

内部缩水面积>10mm2,深度>

0.1mm

内部缩水面积5mm2≤x≤10mm2,深

度>0.1mm

内部缩水面积≤5mm2,深度≤0.1mm √

4 烧焦外表面及外边沿,不能目视外表面及外边沿烧焦√

有烧焦现象内部有烧焦,组装后不能遮盖√

内部有烧焦,面积≤1mm2,组装后可

以遮盖(此条是另加的)

5 披锋

产品外表及边沿、孔

位、分模线位不能有明

显的披锋多出

目视

装配

产品外表面之分模线高出其平面x≤

0.1mm

产品外表面之分模线高出其平面>

0.1mm

孔边披锋,组装后不能遮盖,影响产

品外观

孔边披锋,影响组装或不能组装√

6 杂色产品外表面不能有其

它杂色物质

目视

产品外表面有明显的混色现象√

次要面(内部),在60cm处观察,

混色面积≤5mm2

次要面,在60cm处观察,混色面积

>5mm2

主要面(所有外表面),在60cm处

观察,混色面积≤1mm2,且在5mm2

不能存在超过2处同样混色现象。

7 变形产品外表面不能有明

显的变形现象

目视变形明显或表面有凹凸痕不平明显√

8 划伤产品外表面不能有明

显的划伤痕

目视

卡尺

在60cm处观察有明显的划伤

次要面,其划伤痕长≤15mm,

宽≤0.1mm,深≤0.05mm

次要面长>15mm,

宽≤0.1mm,深≤0.05mm

次要面长≤15mm,

宽≤0.1mm, 0.05mm≤深≤0.1mm

次要面长≤15mm,

宽>0.1mm,深≤0.05mm

9 愈合

表面及孔边,不能有明

显愈合印

目视

卡尺

表面及孔边,有明显愈合印√

次要面愈合印,长≤15mm,宽≤

0.1mm,深≤0.05mm

次要面愈合印,长≤15mm,宽>

0.1mm,深≤0.05mm

次要面愈合印,长>15mm,宽>

0.1mm,深>0.05mm

孔边愈合印,组装后不能遮盖,影响

产品外观

10 亮斑产品外表面不能有明

显亮白色气纹现象

目视

卡尺

主视面亮斑面积>5mm2 √

次要面亮斑面积≤5mm2,不明显√

11 表面

污物

表面不能留有不可擦

拭的污物或腐蚀物体

或其它有害物体

产品表面残留有不可擦拭的污物、液

体、血液及腐蚀性液体>2mm2

表面残留可擦拭污物面积≤10mm2 √

产品表面不可擦拭的污物面积≤

2mm2

表面残留可擦拭污物面积10mm2

≤x≤20mm2

12 尺寸尺寸满足设计要求或

组装要求

卡尺

组装

重要尺寸不符合设计要求√

孔位尺寸偏大,但组装后,满足结构

要求

孔位尺寸偏大,但组装后,不满足结

构要求

孔位尺寸偏小,不影响产品组装,但

组装后破裂

孔位尺寸偏小,影响产品组装√

13 性能

要求

组装后主体无松动、错

位、刮手、变形现象

目视

手感

组装后主体有明显的松动、错位、刮

手、变形现象

√尺寸符合设计要求(工

程图纸

图纸

卡尺

尺寸超出设计要求或工程图纸√塑胶壳必须采用耐高

温、抗老化、阻燃的工

程塑料制造,符合公司

工程设计要求,分供方

首批需提供实验报告

目视没有提供相应的实验报告√

塑胶壳的材质必须符

合公司工程设计要求,

分供方每半年提供原

材料材质证明书

目视

分供方每半年没有提供原料材质证

明书

将塑胶件放在水泥板

上,用脚踩上去,不能

易碎裂、断

操作不符合要求√

14 阻燃

用明火对塑胶件进行

燃烧,当火源离开塑胶

壳时,塑胶件应立即熄

灭,不再燃烧,此塑胶

件是阻燃材料

酒精灯材料不阻燃√

15 跌落

试验

组合后,以1米高处自

由落地(水泥地),无

爆裂,螺丝柱断则合

格,无法组合的产品,

可在螺丝柱打螺丝检

目视操

经做跌落试验后,有爆裂或螺丝柱断

现象

16 装配与相应配件配合牢固操作配合不良√

备注1、第1项至第11项属于外观检验项目;

2、本检验标准未尽项目,需检验时可参照行业标准、国标或工程技术文件要求。当检验标准的检验项目在技术要求中未作规定时,可不作检验要求

编制:审核:批准:日期:日期:日期:

塑胶件检验指导书

深圳市桑格尔科技有限公司 SHENZHEN SONGER TECENOLGY CO.,LTD 文件编号SGR/IQC/WI-02作业指导书 版本号 A0 生效时期2009年 6 月 1日 标题塑胶检验与试验作业指导书 第1页共7 页次页 受控印章: 更改记录 版本号更改内容更改人审核人批准人生效日期

文件编号SGR/IQC/WI-02作业指导书 版本号 A0 生效时期2009年 6 月 1日 标题塑胶检验与试验作业指导书 第2页共7 页次页 1、目的:规范、掌握塑胶的检验标准和检验方法 2、适用范围:桑格尔所使用的塑胶材质的检验 3、检验仪器:菲林尺、游标卡尺、塞规、色卡、3M胶纸、酒精(97 度)、 1KG砝码。 4.0基本定义 4.1 A面:指组装成整机后的正前面、上表面及丝印面(在使用过程能直接看到及吸引视觉的表面); 4.2 B面:指组装成整机后的侧面(需将视线偏转45°~ 90 °才能看到的四周边); 4.3 C面:指组装成整机后的背面及底面(正常使用时看不到的背面及底面)。 4.4 E (Delta-E):在均匀颜色感觉空间中,人眼感觉色差的测试单位。当 E 为 1.0 时,人眼就可以感觉到 色彩的变化了。这种测试方法用于当用户指定或接受某种颜色时,产商用以保证色彩一致性的量度。 5.0不良缺陷定义 5.1 、素材不良缺陷 5.1.1缺胶:射胶量不足,制件缺料或不饱满。 5.1.2毛边:分模面挤出的塑胶。 5.1.3缩水:材料冷却收缩造成的表面凹陷。 5.1.4凹痕凸起:制件受挤压、碰撞引起的表面凹陷和隆起。 5.1.5熔接痕(夹水纹):塑胶分支流动重新结合的发状线条。 5.1.6水纹:射胶时留在制件表面的波形条纹,银纹。 5.1.7拖伤:开模时分模面或皮纹拖拉制件表面造成的划痕。 5.1.8划伤:制件从模具中顶出后,非模具造成的划痕。 5.1.9变形:制件出现的弯曲、扭曲、拉伸现象。 5.1.10顶白:颜色泛白,常出现在顶出位臵。 5.1.11异色:局部与周围颜色有差异的缺陷。 5.1.12斑点:与周围颜色有差异的点状缺陷。 5.1.13油污:脱模剂、顶针油、防锈油造成的污染。

钣金件检验作业指导书

钣金件检验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编制:刘桂强 审核: 批准: Xxxxxxxxxxxxxxx有限公司 发放范围:车间、生产部、技术部、档案室各一份

一、目的 规范钣金结构件的检验标准,以使各过程的产品质量得以控制,保证本公司的产品质量,从而使我公司的产品让顾客满意。。 二、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钣金结构件的检验,图纸和技术文件并同使用。当有冲突时,以技术规范和客户要求为准。 三、引用标准 本标准的尺寸未注单位皆为mm,未注公差按以下国标IT13级执行 GB/T1800.3-1998 极限与配合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数值表 GB/T1800.4 -1998 极限与配合标准公差等级和孔、轴的极限偏差表 GB/1804-2000 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 未注形位公差按GB/T1184 –1996 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值执行。 四、原材料检验标准 1.金属材料 1.1钣材厚度及质量应符合国标,采用的钣材需出示性能测试报告及厂商明。 1.2材料外观:平整无锈迹,无开裂与变形。 1.3 尺寸:按图纸或技术要求执行,本司未有的按现行国标执行。 2.塑粉

2.1塑粉整批来料一致性良好,有出厂证明与检验报告,包含粉号、色号以及各项检验参数。 2.2试用后符合产品要求(包括颜色、光泽、流平性、附着力等)。3通用五金件、紧固件 3.1外观:表面无绣迹、无毛刺批锋,整批来料外观一致性良好。3.2尺寸:按图纸与国标要求,重要尺寸零缺陷。 3.3性能:试装配与使用性能符合产品要求。 五、工序质量检验标准 1.冲裁检验标准 1.1对有可能造成伤害的尖角、棱边、粗糙要做去除毛刺处理。 1.2图纸中未明确标明之尖角(除特别注明外)均为R1.5。 1.3冲压加工所产生的毛刺,对于门板、面板等外露可见面应无明显凸起、凹陷、粗糙不平、划伤、锈蚀等缺陷。 1.4毛刺:冲裁后毛刺高L≤5%t(t为板厚)。 1.5划伤、刀痕:以用手触摸不刮手为合格,应≤0.1。 1.6平面公差度要求见表一。 附表一、平面度公差要求 表面尺寸(mm) 变形尺寸(mm) 3以下±0.2以下 大于3小于30 ±0.3以下 大于30小于315 ±0.5以下

注射用水检验操作规程企业版版药典

注射用水检验操作规程企 业版版药典 The following text is amended on 12 November 2020.

注射用水检验操作规程 1.目的 建立注射用水检验作业指导书,规范各项操作,检验生产、检验用水质量,以确保产品质量和实验用水符合要求。 2.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质量部检验人员。 3.引用标准 GB/T 6682-2008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纯化水和注射用水相关标准及检验方法 GBT 医用输液、输血、注射器具检验方法第1部分:化学分析方法 GBT 医用输液、输血、注射器具检验方法第2部分:生物试验方法 4.职责 质量部检验员需按照本规程进行注射用水检验的操作。 5.操作要求 企业用水使用情况 5.1.1生活饮用水 1)一般生产车间和检验车间的仪器和设备卫生清洁; 2)产品前期处理中作为一般溶剂; 3)产品前期清洗; 4)制备纯化水的原料水。 5.1.2纯化水 1)洁净室仪器和设备卫生清洁; 2)产品洁净环境处理过程中作为一般溶剂; 3)检验室实验用水,作为一般溶剂; 4)洗衣房清洗专用; 5)制备注射用水的原料水。 5.1.3注射用水 1)洁净室产品末道清洗和保湿用水; 2)冻干产品回潮和恒湿用水; 3)局部100级工作环境清洁、消毒中作为一般溶剂; 4)返工工序清洁使用。

取样及贮存 5.2.1 容器 1)所有用水均可使用密闭的、专用聚乙烯容器。生活用水和纯化水可使用密闭、专用的玻璃容器。如:具硅胶塞三角烧瓶。 2) 新容器在使用前需用盐酸溶液(质量分数为20%)浸泡2d~3d,再用待测反复冲洗,并注满待测水浸泡6h以上。 5.2.2 取样 1)按本操作规程进行试验,至少应取3L有代表性水样。 2) 取样前用待测水反复清洗容器,取样时要避免沾污。水样应注满容器。 5.2.3 取样 1)企业各用水在贮存期间,其污染的主要来源是容器可溶成分的溶解、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杂质。因此,按照国家标准,纯化水和注射用水可适量制备,分别贮存在预先经同级水清洗过的相应容器中。灭菌注射用水应为灭菌后即时使用,生活用水可在线取样检验。 2)各用水在贮存和运输过程中应避免沾污。 主要检验设备 1)精密pH计 2)数显电导率仪 3)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环境要求 一般检测只需普通环境要求,细菌实验需要无菌环境。 注射用水检验方法 5.5.1总则 本公司采用纯化水经蒸馏设备制备出注射用水,在洁净生产过程中充当末道清洗溶液。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对注射用水规定及检测方法和公司实际生产使用要求,特制定注射用水企业质量标准。主要检测项包括性状、pH值、硝酸盐、亚硝酸盐、氨、重金属、总有机碳(TOC)、易氧化物、不挥发物、电导率、细菌内毒素和微生物限度。 5.5.2 性状 注射用水应无臭、无味、无色澄明液体。在线快速检测时可直接目力观察、鼻子嗅和口尝等方法。 5.5.3 酸碱度 取注射用水样品100ml,加饱和氯化钾溶液,用精密 pH计进行测定,pH值应为~。 5.5.4 硝酸盐 1)10%氯化钾溶液

塑胶制品检验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版本B/0 文件名称:纸箱、彩盒检验指导书页码第1页共9页生效日期2016-08-01 采用GB2828标准,单次正常抽样,Critical致命Ac=0,Major严重AQL=2.5,Minor轻微AQL=4.0 序号检查项目参考标准 (文件) 检验规则 检验工具 试验环境 检验要求及其规格值 缺陷 判定 记录 方法 1 相关资料技术文件N/A 目测 检验区 供应商应在“合格供应商名册” 内;核对生产单内容;且产品 需附出厂检验报告; MAJ OK 或 NG 2 包装技术文件 生产单 GB2828 水平I 目测 检验区 包装应防护可靠,无散装、包 装破损、混装、包装不整洁、 不结实、肮脏等不良现象;外 包装应有产品的型号、数量、 生产日期等标识; MIN OK 或 NG 3 外观SN/T0262 封样 生产单 GB2828 水平I 目测 检验区 1、箱面图案正确、文字清晰、 颜色一致、位置准确; MIN OK 或 NG 2、不得有断线、重线、裂破等 缺陷;箱上不得有多余的压痕; MAJ 3、箱钉使用带有镀层的低碳钢 扁丝,不应有锈斑、剥层、龟 裂或其它使用上的缺陷,间距 均匀、单钉距不大于55mm,双钉 距不大于75mm; MAJ 4、裱合:箱面纸不许拼接、 缺材、露楞、折皱(重); MAJ 5、粘合剂应涂布均匀、充分、 无溢出,粘合面剥离时面纸不 脱离; MIN 4 构造尺寸技术文件 封样 生产单 S-2 卷尺 检验区 图案、坑形、厚度、纸箱成形 内外形尺寸及公差范围应符合 技术文件、图纸规格书要求; MAJ 实 测 值 5 耐折度技术文件N=3 C=0 手工 检验区 纸箱摇盖先向外135度后,再 折回180度为一个循环,纸箱 应能承受5个循环以上,面纸 和底纸无破裂现象。 MAJ OK 或 NG 6 条形码 准确性 技术文件 封样 生产单 S-2 条码仪 检验区 条形码应清晰可读,条形码读 取内容应符合客户要求或与封 样一致。 MAJ OK 或 NG 7 纸箱承重 强度 技术文件 封样 生产单 N=3 C=0 重物 平板 检验区 根据外箱上重量的标准值g、堆 箱的层数N及每层箱子的个数n 计算单个箱子承重的总重量G; G={(N-1)*n*g}/n 将箱子包装成箱,将平板放置 在承重面,放置对应的重量G, 箱子边缘不得爆裂及垮塌; MAJ OK 或 NG 编制日期审批日期

塑胶件检验作业指导书

塑胶件检验作业指导书 1.目的 为了在对塑胶件进行外观检查时提供客观依据,使全公司的外观判定标准得到统一,同时缩小与物料供应商之间的判定误差。 2.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直接注塑件和二次加工件(喷油、印刷、电镀等进行表面处理的塑胶结构件)的外观判断。 3.参考资料 标准参照GB11319-89、GB/T6739-1966和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标准。 4.外观面的定义 A面:镜片、透明罩等透明半透明物料的透明区 B面:处于成品的前面和上面和透明类物料的不透明区;LOGO、按键表面。 C面:处于成品的侧面和背面 D面:处于成品的底部 5.涉及到的缺陷定义 4.1 点(含杂质):具有点的形状,测量时以其最大直径为其尺寸 4.2 披锋:在塑料零件的边缘或结合线处线性凸起 (通常为成型不良所致) 4.3 银丝:在成型中形成的气体使塑料零件表面退色(通常为白色)。这些气体大多为树脂内的湿气,某些树脂易吸收湿气,因此制造前应加入一道干燥工序

4.4气泡:塑料内部的隔离区使其表面产生圆形的突起 4.5变形:制造中内应力差异或冷却不良引起的塑料零件变形 4.6顶白:成品被顶出模具所造成之泛白及变形﹐通常发生在顶出稍的另一端(母模面) 4.7缺料:由于模具的损坏或其它原因﹐造成成品有射不饱和缺料情形. 4.8断印:印刷中由于杂质或其它原因造成印刷字体中的白点等情况。 4.9漏印:印刷内容缺划或缺角或字体断印缺陷大于2mm,也被认为有漏印。 4.10色差:指实际部品颜色与承认样品颜色或色号比对超出允收值。 4.11同色点: 指颜色与部品颜色相接近的点;反之为异色点。 4.12流痕:由于成形的原因﹐在浇口处留下的热溶塑料流动的条纹 4.13熔接痕:由于两条或更多的熔融的塑料流汇聚,而形成在零件表面的线性痕迹 4.14缝隙:除了设计时规定的缝隙外,由两部组件装配造成的缝隙 4.15段差:装配后两个面之间高低的相差尺寸 4.16磨花:无深度的表面擦伤或痕迹 (通常为手工操作时造成) 4.17划伤:硬物或锐器造成零件表面的深度线性伤痕 (通常为手工操作时造成) 4.18缩水:零件表面出现凹陷的痕迹或尺寸小于设计尺寸 (通常为成型不良所致) 4.19色不均:塑料生产中,流动区出现的条状或点状色痕(通常由于加入再生材料引起)

钣金检验分析报告

深圳浦菲特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 版次A0 修改状态 文件名称钣金产品检验报告页次 1 of 1 1.目的:为了便于控制钣金产品质量以及给检验员提供检验时的准确依据。 2. 适用范围:此标准适用于对钣金产品的检验。 3.检验要求 3.1 工件形状、材料种类符合图纸设计要求。 3.2 工件尺寸应符合要求: 3.2.1 基本尺寸、公差范围应符合图纸标注尺寸。 3.3对盛装液体的工件检验:向工件内加入水如不发生渗漏则为合格。 4..检验内容 产品类别钣金类抽样计划:正常单次抽样检验结果 序号检验 项目 检验内容、标准 检验 手段标准合格不合格 1 外观A.焊缝平整光滑,无裂纹,凹凸等缺陷。 B.工件成型后边角分明,切边无毛刺,表面无划伤,不 钢保护膜无破损。 目 测、 手试 2 尺寸 A.直线度:1000以内≤±1㎜,1000~3000≤±3㎜ B.平行度:1000以内≤0.5㎜,1000~3000≤0.8㎜ C.焊接符合图纸设计要求,图纸未标注要求的工件: 1.厚度1~2mm时,焊缝高度1~4mm,焊缝宽度2~ 2.厚度3~4mm时,焊缝高度3~5mm,焊缝宽度3~ D.剪板符合图纸要求,图纸未标注要求的工件: 1.厚度≤1.2 mm,公称尺寸≤200 mm时,允许偏差 ±0.5 mm 2.厚度≤1.2~4 mm,公称尺寸≤200 mm时,允许偏 差±1 mm。 2.厚度≤1.2~4 mm,公称尺寸200~1000 mm时, 许偏差±1.5 mm。 4. 厚度≤1.2~4 mm,公称尺寸1000~3000 mm时, 许偏差±2.0 mm. 卷尺、 卡 尺、 直角 尺、 表面处 理 A.护罩类钣金件焊缝必须打磨抛光打磨面要求平整 、光滑、相接边倒圆角; B.不锈钢件,不要有毛刺,焊缝打磨光滑。 C.焊缝打磨拉丝的宽带不允许15㎜,拉丝后的表面 原表面无明显差别,光泽纹理一致。 目测、 手试

饮用水检验作业指导书

QS/WSYP 陕西威水饮品有限公司 化验室检测检验方法 受控状态: 版号/修改号:A/0版 分发号: 编制: 2014年01月01日 审核: 2014年01月05日 批准: 2014年01月15日 2014-08-15 发布 2014-10-01 实施陕西威水饮品有限公司发布

修改记录 文件版次章节编号修改码修改单号生效日期变更历程起稿者 项目签字日期项目签字日期编制 审核 批准 页次

化验室监测检验方法 目录 1、有关说明 2、监测取样方法 3、水质监测内控标准 4、感官指标检验方法 4.1色度检测方法:铂钴比色法(参见国标GB8538-2008之4.3)4.2浑浊度检测方法(参见国标GB8538-2008之4.6) 4.3肉眼可见物检测方法(参见国标GB8538-2008之4.5) 4.4臭和味检方法(参见国标GB8538-2008之4.4) 5、理化指标检验方法 5.1.PH值检测方法:电位计法 5.2电导率检测方法:电位计法 5.3臭氧检测方法:色阶比色法 5.4 消毒剂有效氯检测方法:碘量法 5.5净容量检测方法 5.6余氯含量检测方法:目视比色法 6、微生物指标检验方法 6.1菌落总数检测方法(参见国标GB4789.2-2010) 6.2大肠菌群检测方法(参见国标GB4789.3-2010) 6.3霉菌检测方法(参见国标GB4789.15-2010) 6.4酵母菌检测方法(参见国标GB4789.15-2010) 7、瓶盖及空瓶检测方法

1、关于化验室监测检验方法的有关说明 1.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本厂工艺过程、成品水的检测及原材料卫生指标检 测。本法参考标准为GB8538-2008; 2.容器的洗涤 2.1.新启用的硬质玻璃瓶、比色管等应先用(1+1)硝酸溶液浸泡一昼夜,然后用一般洗涤法洗涤。 2.2.玻璃器皿的洗涤:玻璃器皿用前须彻底洗净。一般洗涤方法,先用自来水冲 洗残留物,再用洗涤剂洗涤,然后用自来水彻底冲洗,最后用纯水冲洗三次,晾干备用。 3.准确称量:指称重准确至0.0001克。 4.吸取:指用分度吸管或吸管。 5.量取:指用量筒。 6.定容:指在容量瓶中用纯水或其它溶剂稀释至刻度。 7.试剂及浓度表示 7.1.本方法所用试剂均指分析纯(A.R)。有需要其他规格试剂,另做明确规定。 7.2.本方法中一些试剂浓度用摩尔/升以mol/L 表示,必须注明其基本单元。 8.本方法配制试剂和稀释用水均指纯水。 9.配制好的试剂,容器上必须贴上标签,标签上需注明试剂名称、浓度、配制日期。 10.标准曲线制作及试剂配制有关规定: 内容使用周期责任人备注 PH标准缓冲液一个月化检员 PH 电极电解液六个月化检员 更换硅胶(分析天平,干 燥器)至颜色全部变红时进 行更换 化检员 微检用品随时使用者 臭氧标准色列三个月化检员备标准储备液11、检测废液处理:

钣金安全操作规程

钣金安全操作规程 1、工作前清理工作场地,以免其他杂物妨碍工作,检查所使用的工具,机具技术线是否良 好,连接是否牢固。 2、进行校正作业或使用车身校正平台应正确夹持、固定、牵制、并使用合适的顶杆、拉具、 夹具及站立位置,谨防物件弹跳伤人。 3、使用折床、碰焊机、电焊机时,必须事先检查各部分及焊机接地的情况,确认无异常, 方可按程序启动使用。 4、电焊条要干燥、防潮,工作时根据工作情况选择合适的电流及焊条,电焊作业时,操作 者需要佩戴面罩及防护用品。 5、焊补邮箱必须放尽燃油,彻底情绪确认无残油,敞开油箱盖谨慎施焊。 6、氧气瓶、乙炔瓶要放在远离火源的地方,不得在太阳下暴晒,不得撞击,所有氧焊工具 不得沾油污,油漆,并定期检查焊枪、气瓶、表头、气管是否漏气。 7、搬运氧气瓶、乙炔瓶必须使用专用小车,不得在地上拖拉气瓶。 8、进行氧焊点火时,先开乙炔后开氧气,熄火时先关乙炔,发生回火时迅速卡紧胶管,先 关乙炔气阀再关氧气气阀。 钣金校正设备操作规程 一、进入钣金工作区要穿戴好工作服、手套;严禁穿拖鞋,高跟鞋进入。 二、操作前准备: 1、设备操作前清理场地,平台周围不能堆放杂物,整理油管,气管,电缆,防止工作时挤 压。 2、检查油管,气管各接头是否连接良好,如有损坏,需立即更换,严禁再用。 3、油泵使用后必须定期更换液压油,换油时打开邮箱,邮箱底部的杂物要全部清洗干净。 4、油泵气源必须无水、无尘,必须在气路上装有油水分离器,三个月必须更换分离器的滤 芯,每次使用前必须排水。 5、检查柱塔滚动滑轮固定螺栓是否松动,及时拧紧,以免滑落伤人。 三、上下车操作规程: 1、平台升降时设备附近严禁站人,车上下时必须有人在一旁指导,车辆停靠在平台指定位 置。 2、平台升降操作应平稳,平台轮腿无节流阀时,严禁全开油泵泄压阀。 3、平台升降时,柱塔固定在平台另一侧,防止滑动;二次举升升固定在轮腿一侧。 4、汽车在平台上要使用驻车档,轮胎前后垫好三角木。 5、平台轮腿锁止销在平台升起后必须锁死。 四、车辆固定操作规程: 1、夹具夹紧前检查钳口,应无油污和杂物。 2、检查夹具是否有变形、裂纹,如有需更换,严禁再用,防止受力断裂飞出伤人。 3、主夹具固定螺栓,钳口紧固螺栓要完全拧紧。 五、测量操作规程: 1、量具轻拿轻放,切勿碰撞,防止变形。 2、测量读数时,眼睛与读数平行,减少读数误差。 3、测量完毕,量具放回原处。 4、量具固定、连接松动后要重新拧紧,注意力量不要过大。 六、拉伸操作规程: 1、拉伸操作前,检查链条、钣金工具、拉环是否完好,没有破损、裂口、大划痕方可使用。 2、拉伸时柱塔固定螺栓要拧紧、导向环不能超过红色警戒线。

铸件涂漆作业指导书

铸件涂漆作业指导书 1.0涂漆前要求: 1.1操作者要对产品进行检查确认是否达到喷漆要求各个表面是否有毛刺、铁包、粘砂或其他的缺陷,如有必须进行必要的打磨。 1.2待涂漆铸件经抛丸后,表面清理干净,符合涂漆要求。 1.3铸件抛丸到涂漆的时间间隔不超过8小时(有特殊要求的按其要求执行)。 2.0涂料准备: 2.1操作者根据铸件种类按技术要求调配、使用涂料。检查涂料、稀释剂和防锈油以及其他材料是否符合规定要求准备齐全。 2.2检查压缩空气装置、喷漆设备等是否能正常运转。 2.3各种工装辅具、辅助材料是否准备齐全。 2.4喷涂前的涂料要搅拌均匀,双组份漆须先单独搅拌均匀后,再按比例定量配置、均匀调配。调配好的双组份漆放置超过6小时者不可使用。 2.5严格禁止不同漆种(包括不同颜色)交替使用相同容器。 3.0涂漆操作: 3.1涂漆时先喷(涂刷)内腔后刷涂外表,先涂加工部位的一面(上表面),然后再翻转喷另一面,达到覆盖整个铸件表面。 3.2底漆需涂覆两遍,应在漆膜表干后再进行第二遍的喷(刷)漆操作,铸件表面不准有起皱、堆积、流挂,死角不得漏漆和露底。 3.3每层漆膜厚度为3050微米,最终厚度应确保在60100微米内,如顾客有 特殊要求按顾客要求控制。 3.4双组份漆硬化时间在5小时以上方可转运铸件。铸件喷刷底漆后要防止表面被污染。 3.5涂漆中翻转、装车、转运应有防护措施,防止损坏漆膜,因翻转、装车、转运损伤的漆膜必须及时补涂。 4.0检查员负责对每日漆膜质量进行抽查,采用划痕法、比较法或用涂层测厚仪检查漆膜厚度,并记录,不合格的涂漆需返工,无法弥补时将重新抛丸去掉不合 格漆膜后重新涂漆。

配制酒生产和检验作业指导书

目录

注:※为关键控制点

1、目的 加强原辅材料的控制,确保产品的质量。 2、范围 酒基、蝮蛇和乌蛸蛇、水、白砂糖、瓶子和瓶盖、纸箱、标签 3、职责 供销科负责对酒基、蝮蛇和乌蛸蛇、水、瓶子和瓶盖、纸箱等材料进行采购。 技术科负责对酒基、蝮蛇和乌蛸蛇、水、瓶子和瓶盖、纸箱等材料进行检验。 4、内容 1.1白酒: 感官:无色、清亮透明、无悬浮物、无沉淀。 甲醇:≤0.04g/100ml 杂醇油:≤0.2g/100ml 酒精度:50%vol 1.2食用酒精 感官:无色、清亮透明、无悬浮物、无沉淀,味道纯正,无异味。 甲醇:≤15mg/100ml 杂醇油:≤3mg/100ml 酒精度:50%vol以上 1.3水: 需按照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提供水的检验报告。 1.4白砂糖 包装外观:包装袋无破损、无污渍、干燥不潮湿、标签是有生产许可证号。 感官:颜色清白、无明显黑点、无异味、无杂质、 1.5蝮蛇和乌蛸蛇、 符合中药典中规定的要求,不能是死的,或者是带有疾病的动物。 1.6 玻璃瓶和瓶盖

外观:瓶底端正整齐,平外清洁,干净、瓶口密封严密,不得有漏气和露酒现象。 瓶盖:完整、无变形。 1.7纸箱 外观:箱体方正、无破损、无污渍、干燥不潮湿。 1.8标签 外观:清洁、完整、无污渍、破损。 字体、图案:正确、无错误、印刷清晰,品名、内容等主要文字的颜色要与背景颜色基本一致。 2、以上的原辅材料要在入库之前要按照以上的要求进行检验,并要求供应商提供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组织机构代码证、该批产品的合格的检验报告。 3、记录 《进货检验记录》 供应商资质文件

塑胶零件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塑胶零件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1.目的 为了保证塑料制品的质量,在产品来料时严格把关,使其达到生产要求和满足客户的要求,本检验作业指导书规定了注塑零件的具体检验要求、项目和方法,以及来料抽样方案。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塑料件制成,外壳及有关塑料件以及二次加工件制品(喷涂、丝印、电镀)的检验与验收 2.流程

3. 抽样标准

品质检验人员抽样计划依照抽样标准图,单次抽样。如客户有特殊要求,以客户提供之抽样水准抽样。品质检验允收水谁(AQL):Min:1.5 Maj:1.0 Cri:0.0。抽样计划采用“分批检查,分批验退”的方式 4.术语: 4.1 缺陷等级分类: 致命缺陷(Cri):指由经验和判断表明产品不符合产品功能的缺陷,在正常使用、维修和保管中会对人身造成安全危险的缺陷。 严重缺陷(Maj):指影响产品正常使用功能,降低产品可靠性或严重影响产品外观的缺陷。 轻微缺陷(Min):偏离限定标准,但不影响产品正常使用功能或外观缺陷不太明显的缺陷。 4.2 表面分类: S面:在正常的产品操作中可见的透明表面。如透明水尺,显示屏 A面:在正常的产品操作中可见的表面。如:产品的正面,手柄、旋律 B面:在正常的产品操作中不常可见的表面。如:产品的后面 C面:在正常的产品操作中不可见的表面。如:产品底面和非外露面 4.2 注塑外观缺陷 1)异色点:与本身颜色不同的杂点或混入树脂中的杂点暴露在表面上。

2)气丝(气纹):由于种种原因,气体在产品表面留下的痕迹与底面颜色不同并发亮,带有流动样。 3)塌坑(缩水):由于材料收缩,在产品胶位厚的地方或进胶口远端产品局部整体表面下陷。 4)熔接缝(夹水线):产品在成型过程中,二股以上的融熔料相汇合的接线,目视及手感都有感觉。 5)缺料(缺胶):产品某个部位不饱满。 6)白印(顶白):由于内应力,在产品表面产生与本色不同的白色痕迹。 7)滋边(毛刺):由于锁模不紧或边缘缺等原因,产品非结构部分产生多余的料。 8)封堵(盲孔):应该通透的地方由于滋边造成不通。 9)断裂:塑料质理局部断开后的缺陷。 10)拉毛:因摩擦而产生的细皮,附在塑料表面的现象,一般在塑件边缘处可见。 11)油丝,油痕:模具(前模边缘及后模顶针位)上有油,油污(包括脱模式剂)在产品表面留下的痕迹,使该部位发光并带有流动样。 12)阴阳色: 4.3 喷油外观缺陷

生活饮用水作业指导书

哈希DR2800便携式分光光度计操作规程 1.概述 DR2800型便携式分光光度计内置有240多种测试方法的应用程序,既可用于实验室测试,又可用于生产现场和野外水质测试。 2.检测原理 利用光的选择性吸收特性,含有不同物质样品与试剂反应呈现出特征的颜色,在光的照射激发下,产生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并通过仪器比色分析进行浓度定量。 3.技术参数 3.1光源:重启钨灯(可见光) 3.2波长范围:340~900nm 3.3波长精度:±1.5nm 3.4波长重复性:≤0.5nm 3.5波长分辨率:1nm 3.6波长校准:启动时自动 3.7波长选择:自动,基于方法选择 3.8光谱带宽:≤8nm 3.9光度测定范围:±3.0Abs 3.10测光精度:在0.0-0.5Abs时为0.005Abs;在0.50-2.0Abs时为1% )。 3.11杂散光:≤0.2%T(340nm,使用过滤器KV450/3),≤0.1%T(当使用NaNO 2 3.12环境要求:操作要求:10~40℃,≤80%RH(不冷凝); 存放要求:-40~60℃,≤80%RH(不冷凝) 4.使用耗材 比色皿、擦拭纸、采样瓶、烧杯、蒸馏水。

5.引用标准 5.1《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游泳场所卫生标准》(GB9667-1996); 5.2《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5750-2006) 6.操作步骤 6.1.开机,仪器进入语言选择界面,选择“中文”,然后进入自我检测 6.2根据检测项目选择存储程序,确定测量波长。 6.3往10毫升的比色皿中倒入样品水或蒸馏水至10毫升刻度线(空白样)。 6.4擦干空白比色杯插入比色池中,灌装线朝右;按“零”调零。 6.5在另一个比色皿中加入10ml水样,加入相应的检测试剂粉包,混匀。 6.6擦干样品比色皿插入比色池中,灌装线朝右,按“读数”读取数值。 6.7仪器使用完毕,按电源键关闭仪器。 7.维护和保养 按该仪器使用说明书有关要求,进行日常的维护保养,并对该仪器的使用和维护保养情况每年作一次记录备案待查。 8.注意事项 8.1取放比色杯时应避免污染透光面。 8.2每次余氯测试结束用蒸馏水清洗比色皿 8.3避免使用塑料容器,因其会与水中的余氯反应影响检测结果。 8.4不要使用同一个试管进行余氯和总氯的检测。 8.5从水龙头中取水样时,至少让水流流淌5分钟,以确保样品具有代表性。让 容器中的样品溢出几次,然后盖上盖子。如果用样品试管取样,请用样品清洗试管几次,然后小心地灌装到10mL的标志。 8.6如果显示表明超出测量范围,则另取样品稀释后重复测试。稀释可能会导致 氯的微量损失。测量结果乘上相应的稀释比例。 8.7擦去样品池外壁的残留液体及手印。在样品池座中进入任何的液体都会对仪

瓶装饮用水作业指导书

生产作业指导书 生产工艺流程 关键过程/工序:反渗透过滤、臭氧杀菌、灯检、空桶检验 特殊过程/工序:反渗透、检验 二、生产作业要求 1、洗瓶间 A:洗瓶间用于安装洗瓶设施进行回收瓶的清洗 B:洗瓶间内应设置空瓶存放架 C:洗瓶间入口处及相邻工作间的输送通道应设置防尘帘 D:水瓶清洗:水瓶清洗前应倒净瓶中残水,去除瓶盖、收缩膜、包装袋等,外表有固体杂物的应在水池中刷除(注意:瓶盖只能一次性使用,严禁回收重复使用),水瓶洗净后应立即转入灌装间,洗瓶人员必须戴橡胶防水手套操作,水瓶洗净后不得再触摸瓶口,洗瓶中应仔细检查水瓶及瓶口的清洁度,洗瓶机所用消毒液每天更换一次,浓度保持在500ppm。 E:瓶盖清洗:将瓶盖侵入新制的含臭氧纯水中半小时,取出,装入多孔网篮,沥净水,置于消毒柜中进行消毒,以备待用,为方便取出瓶盖,消毒柜可以放置在个灌装间外的成品仓库。 F:工作前后开启紫外线灯管进行消毒,时间不少于30分钟。 2、制水间: A:制水间门窗密封防尘并设有换气设备,如换气扇,直径不小于16 英寸。 B:因主机不可在低温下运行,所以制水间必须设有冬季防冻设施(暖气或空调),否则会使设备严重损坏。

C:制水消毒设备(臭氧发生器)在纯净水,山泉水的制作过程中不可同时运行,必须分别使用。 D:制水间内应设用洗手盆。 E:制完毕,需冲刷地面、擦干设备,做好清洁工作,并开启紫外线灯管进行消毒,时间不少于30分钟。 3、消毒间: A:消毒间用于工作人员进入灌装间前的消毒。 B:消毒间内设有紫外线灯管,工作完毕需开启紫外线灯管进行消毒,时间不少于30分钟。 4、灌装间: 灌装间是卫生要求最为严格的工作间,工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说明进行操作。 A:灌装间设空瓶输入窗口和成品水输出窗口,窗口设有防尘帘。 B:灌装间设唯一入口,与消毒间相连,工作人员必须在更换工作服入消毒间后方可进入灌装间。 C:灌装前应开启空气净化器,对灌装间进行空气净化,时间不少于1小时。 D:工作人员灌装时应戴橡胶防水手套操作,取瓶时不得触及瓶口。潍 E:罐装成品水400桶以上需全部更换消毒液,洗瓶水。 F:灌装间应设有洗手盆,罐装完毕需冲刷地面,擦干设备,做好清洁工作。 j:工作人员撤离时应开启灌装机内及灌装间的紫外线灯管。

管材管件检测作业指导书

管材管件检测实施细则 1 范围 本细则规定了建筑管材、管件检测的取样、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判定依据、仪器设备、检测程序、原始记录、检测报告等。 本细则适用于建筑管材、管件检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GB/T5836.1-2006《建筑排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 GB/T5836.2-2006《建筑排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件》 GB/T10002.1-2006《给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 GB/T10002.2-2003《给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件》 GB/T20221-2006《无压埋地排污、排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 GB/T16800-2008《排水用芯层发泡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 GB/T2480-2000《建筑用硬聚氯乙烯(PVC-U)雨落水管材及管件》 GB/T6671-2001《热塑性塑料管材纵向回缩率的测定》 GB/T8801-2007《硬聚氯乙烯(PVC-U)管件坠落试验方法》 GB/T8802-2001《热塑性塑料管材、管件维卡软化温度的测定》 GB/T8803-2001《注射成型硬质聚氯乙烯(PVC-U)、氯化聚氯乙烯(PVC-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ABS)和丙烯腈-苯乙烯-丙烯酸盐三元共聚物(ASA)管件热烘箱试验方法》 GB/T 8804.1~3-2003《热塑性塑料管材拉伸性能测定》 QB/T2803-2006《硬质塑料管材弯曲度测量方法》 GB/T8806-2008《塑料管材尺寸测量方法》 GB/T14152-2001《热塑性塑料管材耐外冲击性能试验方法时针旋转法》 GB/T13526-2007《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二氯甲烷浸渍试验方法》 GB/T2918-1998《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 3 检测项目参数及仪器设备要求 见下表

机械加工检验标准及方法

机械加工检验标准及方法 一. 目的: 二. 范围: 三. 规范性引用文件 四. 尺寸检验原则 1.基本原则: 2.最小变形原则: 3.最短尺寸链原则: 4.封闭原则: 5.基准统一原则: 6.其他规定 五. 检验对环境的要求 1.温度 2.湿度 3.清洁度 4.振动 5.电压 六. 外观检验 1.检验方法 2.检验目距 3.检测光源 4.检测时间 5.倒角、倒圆 6.批锋、毛刺 7.伤痕 8.刀纹、振纹 9.凹坑、凸起、缺料、多料、台阶 10.污渍 11.砂孔、杂物、裂纹

12.防护包装 七. 表面粗糙度的检验 1.基本要求 2.检验方法: 3.测量方向 4.测量部位 5.取样长度 八. 线性尺寸和角度尺寸公差要求1.基本要求 2 线性尺寸未注公差 九.形状和位置公差的检验 1.基本要求 3.检测方法 十.螺纹的检验 1.使用螺纹量规检验螺纹制件2.单项检验 十一.外协加工件的检验规定 1.来料检验 2. 成品检验计划 十二.判定规则 附注: 1.泰勒原则

一. 目的: 为了明确公司金属切削加工检验标准,使检验作业有所遵循,特制定本标准。 二.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切削加工(包括外协、制程、出货过程)各检验特性的检验。在本标准中,切削加工指的是:车削加工、铣削加工、磨削加工、镗削加工、刨削加工、孔加工、拉削加工和钳工作业等。本标准规定了尺寸检验的基本原则、对环境的要求、外观检验标准、线性尺寸公差要求、形位公差要求、表面粗糙度的检验、螺纹的检验和判定准则。 注:本标准不适用于铸造、锻造、钣金、冲压、焊接加工后的检验,其检验标准另行制定。本标准不拟对长度、角度、锥度的测量方法进行描述,可参看相关技术手册;形位公差的测量可参看GB/T1958-1980;齿轮、蜗杆的检验可参看相关技术手册。 三.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828.1-2003 (ISO 2859-1:1989)计数抽样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 1804- 2000 (ISO2768-1:104989) 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 GB/T 1184 - 1996(ISO2768-2:1989) 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值 GB/T 1958-1980 形状和位置公差检测规定 GB/T 1957-1981 光滑极限量规 Q/HXB 3000.1抽样检查作业指导书 Q/HXB 2005.1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Q/HXB 2005.15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水质检验操作规程

水质检验操作规程 1 目的 有效控制生产、实验室用水制定本规范。 2 范围 质量部 3 内容 本规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GB57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制定,适用于纯化水的检验。 纯化水的检验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中的纯化水检验法。纯化水应为用蒸馏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或其他适宜的方法制得的水,不含任何附加剂。 1、标准控制指标 检验项目标准要求 1、性状无色透明、无臭、 无味 2、酸碱度加指示剂应不显红

或蓝 3、氯化物不得发生浑浊 4、硫酸盐不得发生浑浊 5、钙盐不得发生浑浊 6、硝酸盐≤0.000006% 7、亚硝酸盐≤0.000002% 8、氨≤0.00003% 9、二氧化碳一小时内不得发生 浑浊 10、易氧化物应不褪色 11、不挥发物≤1mg/100ml 12、重金属≤0.00005% 2、检验

2.1性状 将水置入干净透明的玻璃瓶中,静置后仔细观察,应为无色澄明液体,无臭、无味。 2.2酸碱度 取待测水样10ml于比色管中,加0.05%甲基红指示剂2滴,不得显红色;另取10ml 待测水样于比色管中,加0.05%溴麝香草酚蓝指示剂5滴,不得显蓝色。 2.3氯化物、硫酸盐、钙盐 取本样品分装于三支100ml比色管中,每支比色管各加50ml。第一管中用滴管和1ml吸管分别加浓硝酸5滴与0.1mol/l硝酸银试液1ml,第二管中用2ml吸管加5%氯化钡试液2ml,第三管中用2ml吸管加入3.5%草酸铵试液2 ml ,均不得发生浑浊。 2.4硝酸盐 2.4.1标准硝酸盐溶液的制备:在万分之一天平上称取分析纯硝酸钾0.163克,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l,摇匀,用1ml吸管精密量取1ml,加水稀释至1000ml,此标准溶液 每ml相当于1μg的NO3. 。用1ml吸管精密量取0.3 ml该标准液于100 ml比色管中,加无硝酸盐的水4.7ml, 于冰浴中冷却,用1ml吸管加10%氯化钾0.4ml和0.1%二苯胺硫酸溶液0.1ml,摇匀,用5ml吸管缓缓滴加5ml浓硫酸,摇匀,将比色管于50℃水浴中放置15分钟,溶液将变成蓝色。 2.4.2水样的检验:取待测水样5ml于100 ml比色管中,于冰浴中冷却,用1ml吸

钣金冷冲压检验作业指导书样本

钣金冷冲压检验作业指导书 发行版本:V1.0 发行日期:2010.12.1 实施日期:2010.12.1 归口管理部门:品质部

起草:审核:批准: 钣金冷冲压检验作业指导书 1、目的: 对钣金冷冲压件加工过程的监督及成品检验的要求。 2、适用围: 本标准适用于恒鹏公司及其外协加工的钣金冷冲压件。 3、引用标准 GB/T 13916-2002 冲压件形状和位置未注公差 GB/T 1804-2000 一般公差_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 GB/T 13914-2002 冲压件尺寸公差 GB/T 13915-92 冲压件角度公差 GB/T 15055-2007 冲压件未注公差尺寸极限偏差 /T 8930-1999 冲压工艺质量控制规 /T 4129-1999 冲压件毛刺高度 /T 4381-1999 冲压剪切下料件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 GB 2828—87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验)4、检验容 4.1板材

4.1.1板材的选择 严格按图纸要求选材。 4.1.2板材允许缺陷 板材允许有个别轻微的擦伤、压痕、凹面、及清理痕迹,其深度不得超过板料厚度公差带的一半。 4.1.3板材的周边质量 所有切割周边均需齐平、无尖角、利边、无毛刺、无裂纹、转角处应圆滑。 4.2冲压件尺寸公差 4.2.1冲压件未注尺寸公差 图纸没有要求的(非配合)尺寸偏差按GB/T 15055—2007进行检验。该标准分为四级(f、m、c、v),采用f级,表示为GB/T 15055—f,见表1。 当冲压零件为精密冲压件和冷挤压件时,该标准不适用。应选用GB/T 1804—m(一般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进行检验,见本标准3.10的表6。

注射用水检验操作规程企业版版药典

注射用水检验操作规程 1.目的 建立注射用水检验作业指导书,规范各项操作,检验生产、检验用水质量,以确保产品质量和实验用水符合要求。 2.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质量部检验人员。 3.引用标准 GB/T 6682-2008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纯化水和注射用水相关标准及检验方法 GBT 医用输液、输血、注射器具检验方法第1部分:化学分析方法 GBT 医用输液、输血、注射器具检验方法第2部分:生物试验方法 4.职责 质量部检验员需按照本规程进行注射用水检验的操作。 5.操作要求 企业用水使用情况 5.1.1生活饮用水 1)一般生产车间和检验车间的仪器和设备卫生清洁; 2)产品前期处理中作为一般溶剂; 3)产品前期清洗; 4)制备纯化水的原料水。 5.1.2纯化水 1)洁净室仪器和设备卫生清洁; 2)产品洁净环境处理过程中作为一般溶剂; 3)检验室实验用水,作为一般溶剂; 4)洗衣房清洗专用; 5)制备注射用水的原料水。 5.1.3注射用水 1)洁净室产品末道清洗和保湿用水; 2)冻干产品回潮和恒湿用水; 3)局部100级工作环境清洁、消毒中作为一般溶剂; 4)返工工序清洁使用。

取样及贮存 5.2.1 容器 1)所有用水均可使用密闭的、专用聚乙烯容器。生活用水和纯化水可使用密闭、专用的玻璃容器。如:具硅胶塞三角烧瓶。 2) 新容器在使用前需用盐酸溶液(质量分数为20%)浸泡2d~3d,再用待测反复冲洗,并注满待测水浸泡6h以上。 5.2.2 取样 1)按本操作规程进行试验,至少应取3L有代表性水样。 2) 取样前用待测水反复清洗容器,取样时要避免沾污。水样应注满容器。 5.2.3 取样 1)企业各用水在贮存期间,其污染的主要来源是容器可溶成分的溶解、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杂质。因此,按照国家标准,纯化水和注射用水可适量制备,分别贮存在预先经同级水清洗过的相应容器中。灭菌注射用水应为灭菌后即时使用,生活用水可在线取样检验。 2)各用水在贮存和运输过程中应避免沾污。 主要检验设备 1)精密pH计 2)数显电导率仪 3)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环境要求 一般检测只需普通环境要求,细菌实验需要无菌环境。 注射用水检验方法 5.5.1总则 本公司采用纯化水经蒸馏设备制备出注射用水,在洁净生产过程中充当末道清洗溶液。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对注射用水规定及检测方法和公司实际生产使用要求,特制定注射用水企业质量标准。主要检测项包括性状、pH值、硝酸盐、亚硝酸盐、氨、重金属、总有机碳(TOC)、易氧化物、不挥发物、电导率、细菌内毒素和微生物限度。 5.5.2 性状 注射用水应无臭、无味、无色澄明液体。在线快速检测时可直接目力观察、鼻子嗅和口尝等方法。 5.5.3 酸碱度 取注射用水样品100ml,加饱和氯化钾溶液,用精密 pH计进行测定,pH值应为~。 5.5.4 硝酸盐 1)10%氯化钾溶液 称取氯化钾10g,加水溶解成100ml。 2)%二苯胺硫酸溶液 称取二苯胺0.1g,加98%浓硫酸溶解成100ml。 3标准硝酸盐溶液 称取硝酸钾0.163g,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l,摇匀,精密量取1ml,加水稀释成100ml,摇匀,

钣金作业指导书

钣金工艺指导书

前 言 本规范参照机械加工工艺及钣金工艺和本公司相关技术规范编制而成。本规范于2004年12 月20 日首次发布。 本规范起草单位: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结构事业部工艺部 本规范授予解释单位:结构事业部工艺部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李勇 本规范审核人:马金东 标准化审核人:马金东 本规范批准人:马金东

目次 前言 1、目的 (1) 2、适用范围 (1) 3、工艺审核 (1) 3.1 工艺审核总则 (1) 3.2 图面规范性 (2) 3.3 尺寸和公差 (2) 3.4 装配图 (2) 3.5 钣金加工工艺 (2) 3.5.1 钣金加工基本流程及主要加工工艺 (2) 3.5.2 钣金加工工序 (3) 3.5.2.1 冲裁与下料 (3) 3.5.2.2 折弯 (4) 3.5.2.3 拉伸与成型 (7) 3.5.2.4 压铆和涨铆 (10) 3.5.2.5 攻丝(直接攻丝) (11) 3.5.2.6 螺钉过孔与沉孔 (12) 3.5.2.7 钣金焊接 (13) 3.6 开模件 (13) 3.7 表面处理 (14) 3.7.1 几种常见的表面处理 (14) 3.7.2 表面处理注意事项 (15)

3.8 丝印 (15) 3.9 钣金材料介绍 (16) 4.0 主要钣金加工设备简介 (17)

钣金工艺指导书 1、目的 为了保证结构设计人员对钣金加工工艺了解的正确性、一致性,对结构设计文档的各项工艺审核内容进行规范,统一审核标准,同时对设计和生产进行指导和牵引。 2、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公司所有结构文档(包括图纸、设计规范、检验规范等)的工艺审核。 3、工艺审核 3.1 工艺审核总则 在设计阶段,产品结构的工艺性审查应包括以下内容: 1 “从制造的观点分析结构方案的合理性”。即设计的产品能否制造出来、生产中会不会遇到很大的问题、能否保证制造出来的产品达到设计预期的要求等等。 2 “分析结构的继承性,以及标准化系列化程度”。是否尽量采用了通用件(模块),能用标准零、部件或系列零部件的地方应尽量采用。 3 “分析产品总装的可行性与方便性,产品各组成部分是否便于装配、调整、维修,能否进行并行装配和检查,各部件是否具有装配基准”。在装配时应尽量避免再作加工,产品应有合理的、可靠的装配基准和调整要素,各部件能否进行独立装配(即并行装配)等等。 4 “分析主要材料选用是否合理”。尽量不用或少用难加工的、难购买的材料和稀有、贵重的材料。 5 “分析产品零件在本企业或外协加工的可能性”。如果一个产品的主要零件无法加工,或加工后不能达到设计要求,这种结构显然是不好的。 6 “分析高精度、复杂零件能否在现有生产条件下加工出来,主要的精度参数的可检查性和装配精度的合理性”。不能加工出来的,是否可以另想办法替代,加工、装配时无法进行检查的精度要求,是不和理的,超过使用要求的过高精度要求也是不合理的。 7 “审查各有关零件的工艺性”。(铸造、钣金、机加工、焊接、喷涂、电镀等等)。 8 “审核PROE模型,要求钣金零件必须能够展开”。 3.2 图面规范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