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重点与索引

《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重点与索引
《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重点与索引

本索引基于《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第四版)张中秋著法律出版社

§1.1 中国古代法形成于部族征战

中国古代法(以刑为中心)最初主要形成于部族之间的征战(P1)

部族征战不仅是中国古代法藉以形成的特殊途径,亦是古代司法官和司法机构产生的重要渊源。(P13)

礼与法是有区别的。

法=刑

刑或者说法最初主要是为野蛮的异族和凶横的暴虐之徒而设的。

礼是一种传统上具有约束力,现实中具有劝告、警戒作用的规范。(P16)

国家和法是一族一姓施行其合法武力的恰当形式(P17)

刑的特点:

1、和暴力联系在一起

2、施于野蛮的异族人

3、具有不容置疑的军事独裁性和专制性,缺乏民主性和妥协上的平等性

4、是一种血缘集团的压迫法,始终限制在血缘范围内(P17-19)

§1.2 西方古代法形成于氏族斗争

西方古代法(古希腊与古罗马法)是氏族内部贵族与平民之间矛盾和斗争的产物。(P1)

古希腊不同氏族和部落成员的杂居引起了氏族管理上的空白和危机(P21)。提修斯改革迈出了打破血缘氏族关系的第一步,向民主政治迈了一步。但是改革赋予贵族担任公职的独占权,贵族与平民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P22)。

德拉古立法是继提秀斯初步打破血缘氏族关系、摧毁原始习惯法以来的又一次

...变革,标志着成文法在雅典历史中的出现。(P22)

德拉古立法是贵族对平民所作的一次十分有限的让步。因工商业和货币及债务经济的发展,贵族与平民之间的对立变得更加危险和紧张。(P23)

梭伦变法打破了氏族贵族垄断政治的局面,通过立法废除了贵族在政治上的世袭特权,代之以财产法定资格。四百人议事会是最高权力机构。(P25)

经过克利斯提尼改革,雅典法律的产生得到了最后的完成。(P27)

罗马法是王政时期、共和国时期和帝国时期法律的总称。最出名的是东罗马帝国查士丁尼大

帝组织编篡的《国法大全》(又名《民法大全》)

塞维阿改革后,罗马氏族组织不复存在(P30)

《十二铜表法》的颁布标志着罗马成文法典的诞生,亦意味着罗马早期法律形成的历程已告结束。除了平民不得与贵族通婚,平民在私法上已争得和贵族平等的地位。法典的部分内容通过命令的形式为民众所知。该法典一直受到高度的评价并被看成是罗马制度的基本组成部分。(P33)

法在雅典、罗马的早期形成中代表并等同于国家全部的政治制度,法获得了等同于国家的概念和效力。(P34)

古代西方法始于平民和贵族的斗争,是社会妥协的结果,因此有民主性和平等性,是一种权利法。(P35)

中国古代法是血缘组织强化的结果,西方法是血缘组织分化的产物。因此西方法在其早期阶段就开始摆脱血缘的束缚,走上世俗化和契约化的道路。主要调整社会内部各阶层(特别是平民与贵族)(P35)

第一章总结

§2.1 中国法的本位是集团

集团本位社会是氏族、氏族联盟(部族),或家族、宗族等各种团体形式的集体组织。在人类的早期阶段,集团本位具有普遍性。(P36)

传统中国法律本位:氏族(部族)→家族(宗族)→国家(社会)(P37)

对他男地域划分居民的原则代替了血缘原则,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和纽带的氏族贵族的家庭统治以家族(宗族)制度的形式被保留了下来,形成了一个以显贵氏族为中心的家族统治集团,是宗法家族制度的前身。(P38)

中国早期国家最重要最基本的政治法律制度是宗族制度和国家制度的紧密结合。(P39)

周天子集政权和族权于一身,揉家与国为一体。西周最重要的法律九刑是一种家族(宗族)集团本位法,起源于征战,针对本族不忠诸侯制定,贯注了姬周集团的意志,目的是维护宗

周的统治。(P41-42)

春秋战国之交同姓血缘的宗法家族统治走到了历史的尽头,原本家国一体、君父一体、族权与政权的政治局面被打破。“百家争鸣”讨论的是如何设置一个新的政治制度。(P43)

孔子通过对宗法制度的两个基本原则“忠”和“孝”的沟通性解释,重新弥合了家与国的分离。“家”在国家政治体系中处于重要的基础地位。(P43-44)

法家是典型的国家本位或者说皇权主义学派,竭力鼓吹君主专制,符合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潮流,盛极一时(P45)。但是法家理论与传统中国是宗法家族社会这一根本特性相违背,很快退出了独占统治地位的历史舞台(P46)。

国家本位=皇权本位(P49)

《唐律》“十恶”的特点: 1、 严厉、残酷

2、 前三恶终于后七恶(P49)

国与家是传统中国法律大厦的两块奠基石(P51)

《唐律》是一部典型的等级法和一部典型的宗法法,维护以皇帝为首脑的等级身份制和以尊长为中心的家族名分制。(P52)

集团本位法实质是一种义务本位法。(P55)

§2.2 西方法的本位是个人

西方法律本位:氏族→个人→氏族(上帝)→个人,特点是非集团化,亦及个人本位化。(P37)

雅典

雅典法本质上是雅典公民本位法

,是以公民个人为支点的法律。

罗马:

塔里阿改革前共和国中期共和国晚期

家本位的解体意味着家长权的衰落(P62)

罗马万民法的个人本位和现代西方法律中的个人本位是有区别的,但是它是近代以来欧洲个

德拉古、梭伦和

人主义法律思想和制度的渊源。(P63)

日耳曼法是一种以氏族或扩大了的氏族联盟——部族集团为本位的原始习惯法,是属人法(与民事关系主体有关的国家的法律),本位以不同形式的集团为支点。最著名的是法兰克王国的《萨利可法典》。(P64)

日耳曼法是团体中心法。同一氏族的各家庭对重要的权利义务的行使须采取一致态度,个人意志无关紧要。他们共同复仇,共享赎金,共同承担伤害责任,他们的耕地公有,契约遵守氏族社会的习惯形式。(P65)

日耳曼氏族的家内关系表现为以男性为中心的父权和夫权的统治。(P66)

9-16世纪,神的意志(神法)优于人的意志(制定法或习惯法)。在中世纪的欧洲,上帝的意志代替了所有民族神的意志。(P67)

自然法的新的基本原则:人渴望在社会中和平地生活,自然法来自人的理智的本能,这种本能要求有一个安宁的社会。自然法与神的命令毫无干系。(P71)

契约为一种合意。合意就是谈判的双方特别是订立合同的当事人之间意见一致的状态。契约的成立的前提假定人们是平等的、独立的、自主而有理性的,他们可以代表自己的利益,有效的表明自己的欲求和意志,并且有能力做出允诺和承担责任。这是典型的个人主义法律原则。(P73)

19世纪末兴起反个人本位的法学思潮,“契约自由”的原则主要为“免责条款”所限制,限制的实质就是对个人绝对权利的限制。(P74)

二战后自然法理论在西方复兴,个人本位在西方法律中再次得到了确认。(P76)

第二章总结

传统中国的集团本位法实质上是一种血缘性的身份义务法,准确说是一种基于身份的道德责任法;相对而言,个人本位法则是一种非身份血缘的权利法,这种法律一般表现为社会关系的契约化,并以权利为轴心,构成法理学上所谓的“权利本位”。回首西方法律本位的曲折历程,从中我们不难发现,它前后大体经历了三次从集团到个人的变迁,而每一次变迁都以个人主义的深化为结局。同时,西方个人主义的发展在制度上主要是通过个人权利的挤压、否定和替代来实现的,表现为个人本位与集团本位在法的支点上的不停转移,这与西方的政治、经济、文化特征及其社会发展是相为表里的。概括这一特定的历史景象,即是梅因所说的从身份到契约的运动。从权利法哲学的视角来审读这一现象,这无疑是一场人的解放和人权展开的运动。

(P77)

§3.1 中国法的文化属性是公法文化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是一种刑事性的或者说以刑法化为其基本特色的公法文化。(P78)

公法文化是一种刑事性,即刑法化和国家化的法律体系及其意识。

私法文化是一种民事性,即民法化和私人化的法律体系及其意识。(P79)

上古三代春秋战国秦汉以后

古代法:刑(核心)= 法= 律(P80)

刑法的重点是惩罚(报复)(P85)

传统中国没有严格形式意义上的民法,但有事实上的民事法。(P92)

民事被刑事化。较轻的民事纠纷主要靠调解处理。(P93)

传统中国固有的法观念:天理、人情、国法三位一体。(P95)

中国传统法律刑法化的最关键的社会原因是国家权力和观念的发达。(P100)

废私立公意味着国家使用强力来干涉私人事务,确保国家利益和政治控制,并视一切行为都和国家有关,一切不法、侵权行为都是犯罪。(P103)

§3.1 西方法的文化属性是私法文化

西方法的特色是私法文化的传统与发达。(P105)

中世纪的法典是以民事法律为主要特色的法典,大部分刑事内容的法规被民法化了。(P111)

近代以来情况有了变化:

1、刑法获得了独立的发展

2、宗教法的地位大大下降了

3、私法尤其是民法典的发达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P111)

西方的公法具有强烈的私法化倾向。

1、西方的公法是在私法的历史传统和厚实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2、随着垄断资本的发展,国家通过采用私法的法律形式直接作为经济活动的主体,或者通

过由国家控制的公司经营工商业,从而扩大了国家对于经济生活的干预。(P117)

西方私法文化的传统与发达建立在发达的商品经济和对个人权利的承认之上,体现对市场自由和个人权利尊重,是西方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在法律上的表达,维护和推动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和社会法治化、促进人权的生成与发展。(P119)

§4.1 中国传统法律的伦理化

伦理化是传统中国的人伦道德,亦即儒家伦理或者说宗法伦理,内化在传统中国的法律之中并在精神和原则上支配着它的变化和发展,表现为儒家法律成为国家立法与司法的指导思想,法律内容和人们的法律意识渗透了儒家伦理的意蕴。(P121)

《唐律》及其《疏议》是一部成熟而典型的伦理化法典。(P126)

伦理化的实质是礼教化(P127)

礼的两大原则:

1、尊尊= 忠

2、亲亲= 孝(P128)

夫权和族权是夫权的延伸和扩大(P131)

同样一种犯罪,因不同的人而有不同的处罚,且随着文明的发展,处罚反而加重,是中国传统法律伦理化和伦理化愈益深入的表现。(P133)

中国传统法律伦理化其它表现:

1、在经济财产方面,传统法律遵循里的要求抑利求义。

2、在人们的社会地位和生活方面,传统法律依据儒家关于君子小人及贵贱上下的理论,竭

力维护等级特权制度。(P138)

中国传统法律伦理化成因:血缘纽带一直未受到根本触动(P139)

传统中国社会个体血缘家庭的宗法性,或者说宗法伦理原型,是以宗法小农经济和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方式为其经济社会基础的。(P143)

德主刑辅、礼法结合因切合中国社会实际,得以成功地贯彻实施(P147)

仁政是爱人的政治。(P148)

伦理化的中国传统法律的独立发展受到了制约,最终成为伦理道德体系的附庸。(P153)

§4.2 西方法律的宗教性

教会法是由基督教当局为基督教会的组织和管理而制定的一套法律,是一种规则、规范或标准,又称为“寺院法”。(P167)

宗教裁判所是专门审理异端(又称异教)案件的教会法庭(P173)

宗教法在膨胀时期侵夺世俗法,后衰落(P178)

教会法的影响:

1、 它对自然法理论产生了影响

2、 直接提供经过整理、并以付诸实施的行为规则

3、 强化伦理原则和提出一些基本依据,以支持国家的制定法或普通法的规则

4、 在人道主义方面影响法律

5、 证明和强调对道德标准、诚实观念、良好的信仰、公正及其他方面的维持(P183)

§5.1 中华法系的封闭性

法系是法律文化的以一种存在和表现形态。

中华法系 印度法系

五大著名法系 伊斯兰教法系

大陆法系

英美法系

(P186)

封闭是一种状态,通常用来表示某种与外界隔绝或与外界没有联系交流的情形。 封闭性是一种性能,用来表示事物没有或缺乏与外界联系交流的机制与能力。(P187)

中华法系是由中华文化独立孕育而成的,它的起源史是独立生长史。(P192)

西方法系

中华法系在法律渊源(由国家权力机构制定和认可)的性质(国家意志的体现)是单一的。(P196)

中华法系严密、完整和细致(P199)

对内的灵活性:对它赖以存在的那个社会的需求的适应性

对外的守成性:对异域文化的强烈的排斥性(P200)

中华法系的对内的灵活性突出表现在法统的继承上,关键在于它的精神实质与家国一体化的集团本位,精神实质是维护专制统治,亦即人治。(P203)

§5.2 西方法系的开放性

开放性是指具有某种特殊组织结构或者说机制的事物,对外能够交流和联系,对内能够自我更新发展的一种机能。(P211)

(P212)

西方法系是一个庞大而多元的组合性法律体系,西方法系中某些法律渊源的创造性是法系得以不断更新的活力源泉。(P214)

法:自然法是自然理性的体现,表现为正义的基本原则,人们通常称之为“法”。

法律:世俗主权者所制定的实在法。

法的二元论:法与法律的区别认识。(P220)

西方法系自我更新的内驱力:

1、法的二元论,即人们对表示主权者意志的制定法不认为是创制法律规则的一种通常的方

法。

2、学说

3、通过判例创造法律使英国法充满了不尽的活力

4、新法对旧法的否定性继承(P219-227)

中世纪城市法是一种自治的以个人(权利)为本位的公民法,商法是平等主体之间经济贸易关系的法权体现。(P234)

§6.1 中国法的学术是律学

法学是关于神和人的事物的知识;是关于科学和非正义的科学。(P241)

律学是一种依据儒家经典对制定法进行讲习、注释的学问。(P243)

律学主要是从文字、逻辑和技术上对法律条文进行详细解释,关注的中心问题是刑罚的宽与严,肉刑的存与废,律、令等法条的具体运用,以及礼与刑的关系等。(P243)

传统中国没有形成法学、只有律学的原因:

1、缺少含有普遍正义与个人权利精神的法

2、没有职业法律工作者和法学家

3、没有法律教育机构特别是私立性质机构

4、缺乏学术自由

5、缺少逻辑学在法律知识体系构造中的运用

6、国家与社会不需要、不重视法律学术

7、没有民主性的政治背景

8、没有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P256-265)

法学是法律学术,不是

..有关法律的任何知识,是主要探讨正义、权利与秩序的法律学科学。(P256)

传统中国固有的法观念:天理、人情、国法三位一体。(P95)

传统中国的法观念的核心是对制定法的理解,制定法的实质是刑法。(P257)

民主政治或具有民主性的政治是一种与商品经济喜爱能够适应的政治形态。(P264)

§6.2 西方法的学术是法学

西方法学的两次兴起发生的地点:

1、古代罗马

2、近代的欧美诸国(P266-270)

西方法学的特点:

1、历史悠久,持续不断,愈趋兴盛

2、学派众多,名家辈出,著述丰富

3、范围广泛,方法多样,理论博大精深

4、社会敬重,地位显赫,影响巨大(P270-276)

西方法学发达的原因:

1、法社会的特性。法社会是一种人们很自然的把法看成是社会大厦的构架和生活的准则的

社会。

2、正义/权利的法观念和严密的逻辑学体系

3、发达的法律教育和独立的学术品格与学术传统(P276-278)

西方法学的共性:

1、价值性

2、学理性

3、批判性

4、社会-政治的使命感与独立性

§7.1 中国法的精神是人治

法的精神是对构成法的各种关系的综合的抽象(P290)

法的意志分专制性意志和民主性意志(P291)

法治是指已成立的法律秩序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时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良好的法律。

法治的基本特征:

1、法的普遍性

2、法的至上性(P292)

法治≠以法治国(P293)

法治之法是指具有民主政治背景体现大众意志的法(P293)

传统中国未曾出现和存在过法治(原因见第293页)(P293)

人治是指法在本质上所体现的是拥有极权的个人或极少数人的意志(P295)

礼和法都只是君主手中的工具而已(P308)

人治的制度化和法律化是通过质素和法律实施专制(P313)

传统中国的制度和法律自始至终充当的是专制的工具(治具)(P314)

§7.2西方法的精神是法治

法所体现的是社会的一般意志。(P315)

法治国的特征

1、法的权威性,即“法律至上”

2、法的普遍性,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P315)

法治模式:

1、君主立宪制,如英国,一战前的德国

2、民主共和制,如法国,美国(P327)

法制模式原则:

1、人权神圣,不可侵犯

2、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3、分权和制衡(P327-328)

分权特点:

1、在制衡基础上实行分权,在分权中实现制衡

2、地方参照中央建立相仿的分权体制

3、三权的内部程度不一地体现了分权和制衡的精神

分权≠分家(P329)

法治的贡献:

1、推动了欧洲挣脱中世纪权威和桎梏的运动,还通过对市场经济的保护,促进了社会现代

化的进程

2、消除了专制状态下国民忧虑不安的心态(P333)

§8.1中国法的价值取向是无讼

无讼的字面意思是是没有或者说不需要诉讼,引申为一个社会因没有纷争和犯罪而不需要法律或虽有法律而搁置不用。(P336)

传统中国的正统法律思想——礼法结合、德主刑辅——就是这个社会追求无讼的基本模式。(P347)

德主刑辅是传统中国寻求通往无讼治世的一条最佳途径。(P349)

寻求“无讼”的几种模式:

1、道家的“无为而治”

2、儒家的“修礼复仁”

3、法家的“以刑去刑”(“刑期无刑”)

4、墨家的“非攻”“兼爱”(P343-345)

以无讼为价值取向的传统中国法律文化与宗法农业生产生活方式自是互相维护、相互促进的,但对新的含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商品经济确实无益的,甚而有扼杀刑的阻碍作用,这是片面追求无讼所付出的代价。(P357)

§8.2西方法的价值取向是正义

正义是善良和公正

法是正义(善良和公正)的体现(P359)

罗马大多数法学家将正义视为法的目的和衡量法律优劣的标准(P362)

古典自然法学说是一种具有浓烈道德意味的正义法律理论。它从形而上的自由意志这个概念出发。(P364)

正义是一种制度,它意味着这样一种关系的调整和行为的安排,即能使生活物资和满足人类对享有某些东西和做某些事情的各种要求的手段,能在最少阻碍和浪费的条件下尽可能地给予满足。(P367)

西方通过法律实现正义。(P368)

正义的核心是自由(P369)

自然(状态)→自然法则→理性→正义→法律

“正义”成了法律的基础和价值取向(P382)

对法律的发展,正义是一种巨大的原动力(P383)

正义不仅是西方法律文化保持活力,亦推动了民主政治的建立和发展。(P383)

西方的正义是契约社会的产物,是商品经济规则的抽象。(P384)

正义作为法律的价值取向是符合人类文明进步的,是人类的理想。(P384)

§9 从人的文化原理比较(联系)中西法律文化

源于人的文化原理的同一性,理性对非理性的控制是中西共同的法律文化结构模型。(P394)

信息检索与利用_实验指导_2014

实验一信息检索概论 一、实验目的 1. 练习并掌握分辨检索信息中关键字的方法。 2. 练习并掌握简单的检索表达式书写方法 3. 了解本学期的检索任务,初步确定与自己专业相关的检索课题。 二、实验容 (一)基础知识 1. 了解“搜索引擎”与“数据库”在进行搜索时的特点。 (1)在百度中以“中国知网”为关键字搜索,找到“中国知网”的入口地址,并打开中国知网首页。 (2)分别在百度和中国知网中进行搜索,分别以“移动互联网业务”为关键词进行搜索,试着总结在百度搜索到的与在中国知网搜索到的资源的类型有哪些不同? 2.写出关键字 为了解我国移动互联网业务,在互联网和数据库中进行检索。 (1)使用百度搜索,查找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编制的“移动互联网业务”的白皮书,下载文献资料。 关键字: 检索结果:截止到目前为止,可以搜索到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编制的“移动互联网业务”的白皮书共有个。 (2)在CNKI中检索移动互联网业务发展趋势方面的论文。 关键字: 3.写出符合条件的检索式,并验证检索式的检索效果。 (1)条件1:篇名中包含关键词“矩阵”,并且文章的作者是“珍珠”。 检索式: (2)条件2:检索有关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方面的论文。 检索式: (3)条件3:2006年以后发表的关于微藻生物柴油发展趋势的论文检索式:

(二)了解本学期的检索任务,初步确定与自己专业相关的检索课题,并在后续的几周一边学习一边完成检索报告。 详情参见“信息检索与应用期末综合报告(2014期末).docx”

实验二网络信息资源的检索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网络信息资源的基本情况; 2. 熟悉WWW信息资源的主要检索方法; 3. 掌握常用搜索引擎的检索方法以及检索技术。 二、实验容 (一)基础知识 1.使用百度高级搜索(.baidu./gaoji/advanced.html)功能搜索,限制文件格式,查找关于“量子力学”方面的各类型文献,写出检索过程: .PDF类型文献检索过程: 检索结果: .DOC类型文献检索过程: 检索结果: 2. 利用百度搜索引擎查找“脱口秀节目”的中英文同义词? 3. 使用搜索引擎检索“元搜索引擎”的定义?试举出2个元搜索引擎的名称?检索过程: 检索结果: 元搜索引擎名称: 4.使用目录搜索引擎查找与本专业相关的,记录结果。 目录搜索引擎的名称: 检索过程: 检索结果: (二)情景任务 为某个群体(家庭、老人、年轻人等)制定一份旅游计划(不参加旅行社),指定旅游出发城市及目的地、经费上限,时间为5~7天,由学生课外完成旅游路线制定,设计一个花费合理并详细可行的计划。结果有任务报告书(word文档)和一份PPT报告(汇报)。 按小组开展调查。每组选出一名组长,负责小组成员分工;选出一名同学做

信息检索与利用题集及答案》

《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100题集及答案》 姓名:陈晨 学号:110803021101 班级:11级材料一班 第一章绪论 1.简述科技文献检索的意义。 答:人们无论学习、工作,还是进行科学研究,都离不开文献的检与利用。具体来说,科技文献检索 具有以下六个方面的意义:(1)有利于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育;(2)有利于复合性、开拓性人才的培养;(3)有利于促进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4)有利于帮助研究人员继承和借鉴前人的 成果,避免重复研究和走弯路;(5)有利于节省研究人员查找文献的时间,提高科研效率;(6)有利于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信息、知识、情报、文献的概念是什么? 答:(1)信息是被反映事物属性的再现。信息不是事物本身,而是由事物发出的消息、指令、数据等 所包含的内容。 (2)知识是人类认识的成果和结晶,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中获得的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3)情报是人们在一定时间内为一定目的而传递的具有使用价值的知识或信息。 (4)文献是各种知识或信息载体的总称。其由知识信息内容、载体材料和记录方式三要素组成。 3.试述科技文献检索的定义及作用。 答:所谓科技文献检索,是指文献资料的查找与获得。其作用是检索者利用检索工具按照文献编排特 点,采取一定的途径、方法和步骤迅速、准确地查获自己所需要的文献资料,便于学习、工作和进行科学研 究。 4.科技文献有什么特点? 答:现代科技文献的发展具有以下明显特点:(1)数量急剧增长;(2)内容交叉重复;(3)文献出版分散;(4)文献失效加快;(5)文献语种增多;(6)文献载体电子化,文献传播网络化。 5.试述一、二、三次文献的概念?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答:(1)一次文献是作者在科学研究、教学和生产实践中以自己的研究成果为依据创作而成的文献, 又称一级文献或原始文献; (2)二次文献是文献情报人员将大量分散的、无序的原始文献进行筛选、整理、报道和组织所形成的 文献,又称二级文献或检索性文献; (3)三级文献是利用二级文献的线索,系统地检索出一批相关文献,并对其内容进行综合、分析、研 究和评述而编写出来的文献,又称三级文献或参考性文献。 关系:从一次文献到二次文献、三次文献是一个由博到约、由分散到集中、由无须到有序、由有序到 有机的结构化、系统化的程。 6.文献有哪些属性? 答:(1)知识信息性;(2)物质实体性;(3)人工记录性;(4)动态发展性。 7.文献的功能有哪些? 答:(1)存储知识信息;(2)传递知识信息;(3)教育与娱乐功能。 8.科技文献出版的种类有哪些?

信息检索与利用作业答案

《信息检索与利用》试题(本科)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分,共30分) 1. 人类社会的三大资源是( B ) (A)物质、能源、信息(B)物质、人力、资本 (C)物质、能源、管理(D)信息、管理、人力 2. 就信息与物质、能量的关系而言( B ) (A)信息是一种物质(B)信息是一种物质,同时具有一定的能量 (C)信息是一种能量(D)信息既非物质,也非能量 3. 信息论的创始人是( D ) (A)美国数学家哈特莱(B)美国数学家维纳 (C)中国数学家华罗庚(D)美国数学家香农 4.信息资源的本质特征是( D ) (A)依附性与可传递性(B)知识性与共享性 (C)共享性与价值不定性(D)可传递性与共享性 5. 如果分别以检索词a、b、c在某数据库的关键词字段进行检索都能得到相应的检索结果,结果不为0,下面哪个检索式表示检索结果数最少( C ) (A)a and b and c (B)a and b or c (C)a or b or c (D) a or b and c 6. 根据加工深度来划分文献,学位论文属于( B ) (A)零次文献(B)一次文献 (C)二次文献(D)三次文献 7. CNKI 是以下哪一种称谓的简称( C ) (A)清华同方(B)重庆维普 (C)中国知识基础设施(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8. 扩大检索范围的方式是( B ) (A)使用“逻辑与”(B)使用“逻辑或” (C)使用“逻辑非”(D)使用优先运算符 9. 下列能够检索图书信息的数据库是( B ) (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B)万方数据资源系统 (C)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数据库(D)超星数字图书馆

信息检索与利用期末复习

《信息检索与利用》考试题型说明: 一、判断题(1×10) 二、单选题(1×20) 客观题要涂答题卡。 三、填空题(2×5) 四、简答题(12×3) 五、实践题(12×2) 信息检索与利用客观复习题 一、判断题 1.在构建关键词时,我们尽量不要用自然语言,而要从自然语言中提炼关键词。 (对) 2.在信息检索时查询词表述准确是获得良好搜索结果的必要前提。(对) 3.目前的搜索引擎能很好的处理自然语言。(错) 4.用户可以通过Google图书搜索在线阅读任何一本搜索到的图书。(错) 5.二次检索是指在第一次检索结果不符合要求时,重新选择检索条件再次进行检 索。(错) 6.解决读者需求的无限性和馆藏的有限性的矛盾,唯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图书馆 间建立合作机制,实现资源共享。(对) 7.关键词语言的最大优点是能用计算机进行自动抽词标引,它适合于计算机自动 编制各种类型的词索引。(对) 8.信息素养由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三个方面内容构成,其中,信息道 德是前提,信息能力是保证,信息意识是准则。(错) 9.搜索引擎与普通网站不同的是提供一个包含搜索框的页面,它不是一个WWW网 站。(错)

10.用搜索引擎google检索专利和期刊的全文比用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数据 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数据库的查全率和查准率都要高。(错)11.GB/T 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1996.该文献类型为标准文献。(对) 12.在搜索引擎中输入“项目管理”和输入““项目管理””检索结果是不一样 的。(对) 13.在搜索引擎中常用的截词符是星号“*”,通常使用右截断。如输入comput*, 将检索出computer、computing、computerized等词汇。(对) 14.通用搜索引擎,如google、baidu、bing、yahoo,并不能囊括所有的网页。(对) 15.不同类型的搜索引擎对同一个主题进行搜索会得到不同的结果。(对) 16.一次文献是指原始创作,即作者以本人的研究成果为基本材料而创作(或撰写) 的文献,主要包括期刊论文、专利说明书、会议论文、科技报告和学位论文等。 (对) 17.从一次文献、二次文献到三次文献,是文献从无序到有序、从无组织到系统化 的过程。(错) 18.题录、目录属于一次文献;期刊论文属于二次文献。(错) 19.关键词和主题词都是表征文献实质性内容的词汇,前者是经过词表规范的,后 者是未经过词表规范的自由词。(错) 20.利用某个图书馆的书刊目录查询系统(OPAC),可以了解该图书馆收藏有哪些印 刷型图书和期刊。(对) 21.截词检索相当于用逻辑“或”扩展检索的范围,可以提高检索的查全率。(对) 22.将“红外线”扩展成“远红外线”和“近红外线”运用了上下位概念扩展法。 (对)、

信息检索与利用(本科)试题及答案

文件检索 1、个人信息源又称为( B )。 A、文献信息源 B、口头信息源 C、生物信息源 D、实物信息源 2、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 A)。 A、载体 B、纸张 C、光盘 D、磁盘 3、下列哪种文献属于一次文献(A)。 A、期刊论文 B、百科全书 C、综述 D、文摘 4、下列哪种文献属于二次文献( D )。 A、专利文献 B、学位论文 C、会议文献 D、目录 5、下列哪种文献属于三次文献( C )。 A、标准文献 B、学位论文 C、综述 D、文摘 6、下列选项中属于连续出版物类型的选项有( A )。 A、人民日报 B、学位论文 C、科技期刊 D、会议文献 7、下列选项中属于特种文献类型的有( A )。 A、学位论文 B、图书 C、科技期刊 D、标准文献 8、纸质信息源的载体是( D) A、光盘 B、缩微平片 C、感光材料 D、纸张 9、《中国图书分类法》(简称《中图法》)将图书分成( A ) A 5大部分22个大类 B 5大部分26个大类 C 6大部分22个大类 D 6大部分26个大类 10、《中国图书分类法》(简称《中图法》)是我国常用的分类法,要检索农业方面的图书,需要在( A )类目下查找。A、S类目 B、Q类目 C、T 类目 D、R类目 11、使用逻辑“与”是为了( B) A、提高查全率 B、提高查准率 C、减少漏检率 D、提高利用率 12、使用逻辑“或”是为了(A ) A、提高查全率 B、提高查准率 C、缩小检索范围 D、提高利用率 13、利用文献末尾所附参考文献进行检索的方法是( C ) A、倒查法 B、顺查法 C、引文追溯法 D、抽查法 14、至少由一种文档组成,并能满足某一特定目的或某一特定数据处理系统需要的一种数据集合,称为(A )。 A、数据库 B、记录 C、字段 D、文档 15、广义的信息检索包含两个过程(B ) A、检索与利用 B、存储与检索 C、存储与利用 D、检索与报道 16、要查找李平老师所发表的文章,首选途径为(A ) A、著者途径 B、分类途径 C、主题途径 D、刊名途径 17、狭义的专利文献是指(C ) A、专利公报 B、专利目录 C、专利说明书 D、专利索引 19、政府出版物主要包括两大类型的文献( B ) A、专利与标准 B、行政文件与科技文献 C、图书与期刊 D、档案与标准 20、ISBN是( B )的缩写A、国际标准刊号 B、国际标准书号 C、连续出版物代码 D、国内统一刊号 二、多选题(20分,每题2分) 1、文献的构成要素( A B C )A、信息内容 B、载体材料 C、信息符号 D、纸、光盘 2、下列各项哪些属于文献( A B C ) A、图书、期刊 B、光盘、磁盘 C、光盘数据库 D、纸张 3、期刊论文的外部特征有( A B C D ) A、文献题目 B、著者 C、文献出处 D、主题词 4、图书的外部特征有( A B C D ) A、分类号 B、著者 C、书名 D、出版社 5、检索词包括规范化词和非规范化词,下列选项中属于规范化词的有( A C D )。 A、叙词 B、标题词 C、关键词 D、主题词 6、著者(责任者)途径主要是通过( A B )进行检索。 A、著者索引 B、专利权人索引 C、主题索引 D、号码索引 7、以文献的外部特征为检索途径的有( B C D ) A、主题途径 B、分类途径 C、题名途径 D、责任者途径 8、信息检索按其检索手段划分,可以分成( A C ) A、计算机检索 B、文献检索 C、手工检索 D、全文检索 9、世界三大农业数据库是指( A B D ) A、CABI B、AGRIS C、EBSCO D、AGICOLA 10、印刷型检索工具常用的三种途径是(A B D) A、著者途径 B、分类途径 C、主题途径 D、刊名途径

《信息检索与利用》期末复习1

《信息检索与利用》期末复习 试题题型 一、填空题(每空3分,共15分)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三、判断题(每题3分,共30分) 四、简答题(共25分) 1.(12分) 2.(13分) 复习题 第一章信息资源检索基础知识 一、填空题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思维活动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是一切事物自身存在方式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相互作用等运动状态的表达。信息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获得的对客观事物存在和运动规律的认知和总结,是人的大脑通过思维重新组合的系统化的信息的集合。知识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人们用来解决特定问题所需要的、经过激活过程活化了的具有使用价值的知识或信息。情报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在存储检索利用或传递记录信息的过程中,可作为一个单元处理的,在载体内、载体上或依附载体而存有信息或数据的载体。文献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指在国内外学术或非学术会议上发表的论文或报告。会议文献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毕业生为获取各级学位在导师指导下撰写和提交和科学研究、科学实验的书面报告。学位论文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对文献内容和形式特征进行选择和记录的过程。著录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指特定的数值型数据为对象的检索。数据检索 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指以特定的事实为目标的检索。事实检索 10.事实与数据检索工具主要依靠各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完成各种数据或事实的查询。参考工具书 11.按照结构原理,信息检索语言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信息检索与应用论文范文

信息检索与应用论文 姓名:XXX 学号:XXXXX 班级:XXXXXXXX 摘要:文章主要研究了信息检索的重要性,信息检索的含义和要素,以及常见的信息检索方法的介绍和信息检索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这几个方面,采用有文献法、个案法、统计法、比较法、行动研究法、调查法和经验总结法等研究方法,来阐述信息检索及其应用。详细全面的介绍,可以让部分不了解信息检索的人能通俗易懂的了解并应用一些常见的信息检索工具。从事实和实际出发,有力的论证了信息检索的重要性以及它的实用性。 关键字:信息;检索;信息检索;事实检索;检索语言;文献语言 通过学习信息检索这门课,我学会了如何利用web这个庞大的资源库快速便捷地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信息检索与应用涉及的领域广阔,从中文数据库搜索的介绍到外文数据库搜索的介绍,在这个快速发展的21世纪,各种信息数据在不断的增加,怎样更快速便捷的查找到我们需要的信息,显得日益重要。 我们为什么要进行信息检索呢?通过什么方法进行快速的检索来应用检索显得日益重要。 我们为什么要进行信息检索呢?一方面,信息检索是获取知识的捷径。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物理系一个年轻大学生名叫约瀚·菲利普,在图书馆里借阅有关公开资料,仅用四个月时间,就画出一张制造原子弹的设计图。他设计的原子弹,体积小(棒球大小)、重量轻(7.5公斤)、威力大(相当广岛原子弹3/4的威力),造价低(当时仅需两千美元),致使一些国家(法国、巴基斯坦等)纷纷致函美国大使馆,争相购买他的设计拷贝。另一方面,信息检索是科学研究的向导。美国在实施“阿波罗登月计划”中,对阿波罗飞船的燃料箱进行压力实验时,发现甲醇会引起钛应力腐蚀,为此付出了数百万美元来研究解决这一问题,事后查明,早在十多年前,就有人研究出来了,方法非常简单,只需在甲醇中加入2%的水即可,检索这篇文献的时间是10多分钟。在科研开发领域里,重复劳动在世界各国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据统计,美国每年由于重复研究所造成的损失,约占全年研究经费的38%,达20亿美元之巨。日本有关化学化工方面的研究课题与国外重复的,大学占40%、民间占47%、国家研究机构占40%,平均重复率在40%以上;我国的重复率则更高。此外,信息检索还是终身教育的基础。学校培养学生的目标是学生的智能:包括自学能力、研究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 UNESCO提出,教育已扩大到一个人的整个一生,认为唯有全面的终身教育才能够培养完善的人,可以防止知识老化,不断更新知识,适应当代信息社会发展的需求 那么,什么是信息检索呢?通过“百度”搜索引擎可以得到解释是:“:信息检索(Information Retrieval)是指信息按一定的方式组织起来,并根据信息用户的需要找出有关的信息的过程和技术。狭义的信息检索就是信息

最新信息检索与利用试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30分) 1.( B )的主要功能是检索、通报、控制一次文献,帮助人们在较短时间内获取较多的文献信息。7 A.零次文献B.二次文献C.一次文献D.三次文献 2.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是按照( A )进行区分的。7 A.加工深度B.原创的层次C.印刷的次数D.评论的次数 3.从文献的( B )角度区分,可将文献分为印刷型、缩微型等。6 A.内容公开次数B.载体类型C.出版类型D.公开程度 4.具有固定名称、统一出版形式和一定出版规律的定期或不定期的连续出版物,称为( D )。8 A.图书B.会议文献C.学位论文D.期刊 5.( A )类型的专业文献出版周期最短、发行量最大、报道最迅速及时,成为多数论文发表渠道。8 A.期刊B.报纸C.会议文献D.专利 6.在公开出版物中,当前的(C )反映的信息内容可能最新。8 A.学位论文B.标准文献C.期刊论文D.报纸文献 7.当我们需要对陌生知识作一般了解时,我们可先参考( C )文献。8 A.专利B.报告C.图书D.标准 8.利用文献后面所附的参考文献进行检索的方法称为( A )。31 A.追溯法B.直接法C.抽查法D.综合法 9.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的分类号采用了( A )体系。34 A.拼音字母+数字B.英语字母+数字C.全部拼音字母D.全部数字 10.( B )是以报道文献出版或收藏信息为主要功能的工具。 A.题录B.索引C.文摘D.目录 11.按照顺序表述文献检索常用的五个步骤是( D )。32 A.明确要求和分析课题,选择检索系统,获取原文,确定检索途径和检索策略,实施检索以及调整检索策略B.明确要求和分析课题,获取原文,确定检索途径和检索策略,实施检索以及调整检索策略,选择检索系统C.明确要求和分析课题,实施检索以及调整检索策略,选择检索系统,获取原文,确定检索途径和检索策略D.明确要求和分析课题,选择检索系统,确定检索途径和检索策略,实施检索以及调整检索策略,获取原文12.图书分类法中,类名之间的上下位关系反映了学科概念之间的( A )关系。34 A.包含B.排斥C.延伸D.相容 13.图书分类法中,类名之间的同位类关系一般反映了学科概念之间的( B )关系。34 A.包含B.排斥c.延伸D.相容 14.分类途径是按照文献信息所属的学科门类,利用( D )进行检索的途径。29 A.学科名称B.专业名称C.分类号及其分类名D.A、B、C均可 15.如果希望查找“对用后均法进行数据处理的讨论”这个课题相关的文献,较好的检索词应该是( C )。36 A.后均法,进行,数据处理B.后均法,数据处理C.后均法,进行,数据处理,讨论D.用,后均法,进行,数据处理 16.如果希望查找“对宋词韵律的美学思考”这个课题相关的文献,较好的检索词应该是(A )。36 A.宋词,韵律,美学,思考B.宋词,韵律,美学C.宋词,美学,思考D.宋词,韵律,思考 17.逻辑“与”算符是用来组配( D )。41

信息检索与利用作业练习四

信息检索与利用 作业练习四 一、单选题(共3小题) 1.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常用的检索方法的是()。 A .追溯法 B .工具法 C .编码法 D .交替法 2. 下列检索提问式中,属于无限截断的是()。 A .analy?er B .com put? C .work?? D .work??? 3. 实验记录属于()。 A .一次文献 B .二次文献 C .三次文献 D .四次文献 二. 多选题(共13 小题,) 4. 一般图书馆的主要工作项目有()。 A .流通阅览 B .参考信息咨询 C .图书出版 D .用户培训 5. 最主要的文献检索途径主要有:()。 A .分类途径 B .主题途径 C .著者途径 D .号码途径 6. 机读型文献分为()。 A .磁盘式文献 B .光盘式文献 C .硬盘式文献

D .磁带式文献 7. 计算机信息检索系统一般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A .计算机检索终端 B .通信设施 C .数据库 D .检索软件 E .其他应用软件 8. 计算机检索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种方式:()。 A .目录检索 B .菜单检索 C .超文本检索 D .命令检索 9. 目前图书情报界大多从记录类型的角度将数据库分成以下几种类型:()。 A .书目型数据库 B .词典型数据库 C .数值型数据库 D .全文型数据库 E .多媒体数据库 10. 情报的基本属性包括:()。 A .知识性 B .逻辑性 C .传递性 D .效用性 11. 文献检索工具的质量主要由下列几项指标来确定,即()。 A .文献的收录量 B .文献的摘录及标引质量 C .文献报导的时效 D .使用的难易程度 E .索引是否完善 12. 工具法也称常用法,它有()三种方法。 A .顺查 B .倒查 C .抽查 D .交替查找 13. 基本索引字段包括:()。 A .篇名字段 B .文摘字段 C .叙词字段

信息检索与利用考试试题

《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考试试题 目的:检验主要理论要点和实际操作技术。 方式:开卷考试。 一、多选题(每题1分,合计10分) 1.下面哪些属于二次文献(BCD )。 A.手册; B.文摘; C.目录; D.题录. 2.针对不同时间要求的文献应使用不同的文献类型,就最新的文献信息而言,例如近一两个月的文献信息,应该使用(BD )。 A.图书; B.期刊或报纸; C.专利; D.互联网. 3.在计算机检索中,同一概念的同义词扩展方法有(A )等。 A. 学名或俗名; B.简称和全称; C.上位和下位; D.术语和代码. 4.概念(AB )之间属于上下位关系。 A.家用电器与电视机 B.局域网与LAN C.计算机与电脑 D.硅酸盐与陶瓷 5. 概念(A )之间属于同一概念的扩展关系。 A. 乙醇与酒精; B.手机与移动电话; C.fiber与fibre; D.因特网与局域网。 6. ( A D )的基本作用是扩大检索范围,增加命中篇数,提高查全率。 A. 逻辑“或”; B.优先算符; C. 逻辑“与”; D.截词 7. (BC )的基本作用是缩小检索范围,减少命中篇数,提高查准率。 A. 逻辑“或”; B.优先算符; C. 逻辑“与”; D.逻辑“非” 8. 从概念之间的关系和检索策略的常识判断,(AD )是符合逻辑的。 A.世界贸易组织OR WTO; B. 世界贸易组织AND WTO; C.bank OR company ; D. bank AND company. 9.通过谷歌(Google)查得的结果过多,可通过(ABCD )方法,优化检索结果。 A.词组检索; B.字段限定; C.增加同义词; D.使用优先算符. 10. 如果检索结果过少,查全率很低,需要调整检索范围,此时,调整检索策略的方法有( BEF )等。 A. 用逻辑“与”或者逻辑“非”增加限制概念;B.用逻辑“或”或截词增加同族概念; C. 用字段算符或年份增加辅助限制; D. 用“在结果中检索”增加限制条件.E.找出词干的上位词; F.在词干相同的单词后使用截词符”?”

信息检索与利用作业

作业一 一、单项选择 (1/30)、字段限定检索是指将检索词限定在特定的( )中进行检索。(2分) A、位置 B、检索式 C、数据库 D、字段 (2/30)、()是是指不利用一般的检索系统,而是利用文献后面所列的参考文献,逐一追查原文(被引用文献),然后再从这些原文后所列的参考文献目录逐一扩大文献信息范围,一环扣一环地追查下去的方法。(2分) A、工具法 B、追溯法 C、交替法 D、抽查法

(3/30)、()是用于在检索中排除不需要的概念或排除影响结果的概念。(2分) A、逻辑或(OR) B、逻辑与(AND) C、逻辑非(NOT) D、逻辑与和逻辑非 (4/30)、()是检索出的相关信息量与信息系统中的相关信息总量之比。(2分) A、查全率 B、失误率 C、查准率 D、检索效率 (5/30)、三次文献是在合理利用二次文献的基础上,对一次文献内容进行归纳综合撰写的专著。下列属于三次文献的是( )(2分) A、报纸、教材、期刊目录

B、手册、述评、进展报告 C、图书、专利、产品资料 D、报纸、图书、手册 (6/30)、二次检索是指把新一轮检索限制在( )范围内。这种方法有利于提高检索速度的检索的精确度,如 Google、百度在结 果页都提供相关检索和二次检索。(2分) A、一定数量 B、一定地域 C、一段时间 D、已经检索到的结果 (7/30)、哪一种布尔逻辑运算符用于交叉概念或限定关系的组配?( )。(2分) A、逻辑或(OR) B、逻辑与和逻辑非 C、逻辑非(NOT)

D、逻辑与(AND) (8/30)、信息检索根据检索对象不同,一般分为()(2分) A、二次检索、高级检索 B、数据检索、事实检索、文献检索 C、分类检索、主题检索 D、计算机检索、手工检索 (9/30)、( )是检索出的相关信息量与检索出的信息总量之比。(2分) A、查全率 B、失误率 C、查准率 D、检索效率 (10/30)、( )是指将信息按一定方式组织和储存起来,并针对信息用户的特定需求查找出所需信息内容的过程。(2分) A、信息分析

网络信息检索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网络信息检索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网络信息检索与应用Network Information Retrieval 课程编号:14126215 课程类别:专业课 总学时数:48 课内实验时数:8 学分:2 开课单位:商学院网络技术教研室 适用专业:网络与新媒体 适用对象:四年制本科 一、课程的性质、类型、目的和任务 网络信息检索与应用课程是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专业课。该课程内容包括信息检索的基础知识,期刊、图书、产品目录、专利、标准、技术报告、会议文献和学位论文文献的检索方法;综合文献(宏观文献)的检索方法,包括综述、统计数据和引文等文献的检索方法;信息检索的技巧,包括布尔逻辑等检索策略、期刊质量认证以及搜索目前数据库不提供信息的方式方法; 学生学习本课程后能够快速、准确、有效地获取网络信息资源,对学生拓宽专业知识,提高自学能力,更好适应当今网格社会有着重要意义。 通过网络信息检索与应用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对信息资源检索基础知识、网络信息资源检索的基本方法有比较系统的认识和正确的理解和掌握,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在学生了解互联网基本知识后就能学习。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基本要求 [1]表示“了解”;[2]表示“理解”或“熟悉”;[3]表示“掌握”;△表示自学内容;○表示略讲内容; 第一章信息资源检索基础知识 第一节信息资源检索概述 信息资源[1];信息资源检索[3];信息检索系统与数据库[3] 重点:信息资源检索 难点:信息检索系统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讲授法 作业:什么是信息资源检索? 思考题:信息检索系统包括几个部分? 第二节信息检索语言 检索语言的概念与功能[2];信息检索语言的类型[3] 重点:检索语言 难点:检索语言的类型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信息检索与利用》试题(本科)

《信息检索与利用》试题(本科) 姓名武音池学号W871714220003 专业林学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分) 1. 人类社会的三大资源是(A ) (A)物质、能源、信息(B)物质、人力、资本 (C)物质、能源、管理(D)信息、管理、人力 2. 就信息与物质、能量的关系而言( D ) (A)信息是一种物质(B)信息是一种物质,同时具有一定的能量 (C)信息是一种能量(D)信息既非物质,也非能量 3. 信息论的创始人是( D ) (A)美国数学家哈特莱(B)美国数学家维纳 (C)中国数学家华罗庚(D)美国数学家香农 4.信息资源的本质特征是( B ) (A)依附性与可传递性(B)知识性与共享性 (C)共享性与价值不定性(D)可传递性与共享性 5. 如果分别以检索词a、b、c在某数据库的关键词字段进行检索都能得到相应的检索结果,结果不为0,下面哪个检索式表示检索结果数最少( A ) (A)a and b and c (B)a and b or c (C)a or b or c (D)a or b and c 6. 根据加工深度来划分文献,学位论文属于( B ) (A)零次文献(B)一次文献 (C)二次文献(D)三次文献 7. CNKI 是以下哪一种称谓的简称( C ) (A)清华同方(B)重庆维普 (C)中国知识基础设施(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8. 扩大检索范围的方式是(B ) (A)使用“逻辑与”(B)使用“逻辑或”

(C)使用“逻辑非”(D)使用优先运算符 9. 下列能够检索图书信息的数据库是(D ) (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B)万方数据资源系统 (C)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数据库(D)超星数字图书馆 10. 下列属于一次文献的正确答案是( C ) (A)专刊说明书、索引、文摘刊物(B)期刊论文、私人笔记、百科全书(C)会议论文、科技报告、期刊论文(D)字典、手册、年鉴 11. 以下四种信息检索语言中,不受《词表》控制的是( D ) (A)标题词语言(B)元词语言 (C)叙词语言(D)关键词语言 12. 下述各项中,影响数据库质量的是(D ) (A)检索式是否正确(B)检索者是否正确分析检索课题 (C)检索词的选择质量(D)数据库的信息量 13.以下哪个不是纸质文献的记录手段( D ) (A)手写(B)油印(C)胶印(D)雕刻 14. 国际标准书号是( A ) (A)ISBN (B)ISSN (C)CABI (D)CNKI 15.我国专利法规定,发明专利的保护期限为( D ) (A)专利权人终身享有(B)30年 (C)10年(D)20年 16. 下列标引中属于内容特征描述的是(C ) (A)著者标引、篇名标引(B)文献来源标引、著者工作单位标引(C)分类标引、主题标引(D)文献类型标引、语种标引 17. 利用引文追溯法检索文献是指(C ) (A)利用数据库查找相关文献的方法 (B)利用手工检索刊物查找相关文献的方法 (C)利用文献所附的参考文献查找相关文献的方法 (D)利用Internet查找相关文献的方法 18. 文献记录中的ISSN号是属于( B )

兰大信息检索与利用15秋在线作业2

《信息检索与利用》15秋在线作业2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1. 国内出版的规模最大的一部综合性辞典是() . 《辞源》 . 《辞海》 . 《汉语大字典》 . 《中国大百科全书》 . 《汉语大词典》 正确答案: 2. 揭示文献外表特征的是() . 书目 . 文摘 . 索引 . 题录 正确答案: 3. 我国汉代著名目录学家刘歆编撰的重要的藏书目录是()。. 《别录》 . 《书目举要》 . 《汉书·艺文志》 . 《七略》 . 《兵录》 正确答案: 4. 信息检索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 检索课题分析 . 制定检索策略 . 检索技术 . 检索方法 正确答案: 5. 文献计量方法中研究最活跃、发表文章最多的一个领域是() . 内容分析 . 引文分析 . 文献统计 . 聚类分析 正确答案: 6. ()是最早出现的一种主题法。 . 元词法 . 叙词法 . 关键词法

正确答案: 7. 专利文献的形式和类型很多,其中属于专利文献主体的是()。 . 专利说明书 . 专利申请书 . 专利公报 . 专利分类表 . 专利检索工具 正确答案: 8. 以文献中抽取的事项为检索内容的信息检索,一般称为()。 . 计算机检索 . 倒排档检索 . 书目检索 . 事实检索 . 数据检索 正确答案: 9. 1917年,我国著名学者最早从日本引进“索引”这一术语,他就是()。 . 梁启超 . 林语堂 . 洪业 . 章学诚 . 钱亚新 正确答案: 10. Intrnt是一个用()把各个国家、各个地区、各种机构的内部网络连接起来而形成的数据通信网。 . TP/IP协议 . POP协议 . POP3协议 . HTTP协议 正确答案: 《信息检索与利用》15秋在线作业2 二、多选题(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1. 索引款目的参照类型包括() . 单纯参照 . 复杂参照 . 相关参照

信息检索与利用试卷及答案1

信息检索与利用试卷及答案1

信息检索期末试卷 班级物流1081 姓名吴新华学号1081508130 一、单项选择题(30分) 1.( B )的主要功能是检索、通报、控制一次文献,帮助人们在较短时间内获取较多的文献信息。7 A.零次文献B.二次文献C.一次文献D.三次文献 2.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是按照( A )进行区分的。7 A.加工深度B.原创的层次C.印刷的次数D.评论的次数 3.从文献的( B )角度区分,可将文献分为印刷型、缩微型等。6 A.内容公开次数B.载体类型C.出版类型D.公开程度 4.具有固定名称、统一出版形式和一定出版规律的定期或不定期的连续出版物,称为( D )。8 A.图书B.会议文献C.学位论文D.期刊5.( A )类型的专业文献出版周期最短、发行量最大、报道最迅速及时,成为多数论文发表

渠道。8 A.期刊B.报纸C.会议文献D.专利 6.在公开出版物中,当前的(C )反映的信息内容可能最新。8 A.学位论文B.标准文献C.期刊论文D.报纸文献 7.当我们需要对陌生知识作一般了解时,我们可先参考( C )文献。8 A.专利B.报告C.图书D.标准 8.利用文献后面所附的参考文献进行检索的方法称为( A )。31 A.追溯法B.直接法C.抽查法D.综合法 9.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的分类号采用了( A )体系。34 A.拼音字母+数字B.英语字母+数字C.全部拼音字母D.全部数字 10.( B )是以报道文献出版或收藏信息为主要功能的工具。 A.题录B.索引C.文摘D.目录 11.按照顺序表述文献检索常用的五个步骤是( D )。32

信息检索与应用填空题型

1 C以下哪个缩写表示“题名”?(单选2分) A.AB B.PU C.AU D.TI 2 D面对较为复杂的检索内容时,如何才能获得理想的检索结果?(单选2分) A.太复杂了,我不算了 B.尽可能少地选择关键词 C.用最新的搜索引擎 D.利用多种运算符构造积木型检索式 3 D()在布尔逻辑检索中表示(单选2分) A.必须同时出现括号内的内容 B.不检索 C.无意义 D.优先运算 4 D以下哪项表示在检索结果当中A和B必须同时出现?(单选2分)

A.A NOT B B.【A,B】 C.A OR B D.A AND B 5 C使用检索式“book OR journal OR newspaper”进行检索,会出现以下哪种结果?(单选2分) A.book, journal, newspaper必须同时出现 B.book, journal, newspaper都不出现 C.book, journal, newspaper出现一个即可 D.book, journal, newspaper必须出现两个 6 B N/0连接两个词比P/0连接两个词检索得到的结果数量会有如何变化?(单选2分) A.不变 B.根据词不同结果不同 C.更多 D.更少 7 A在检索中如果不加双引号,那么默认的运算规则是?(单选2分) A.随机 B.AND

C.OR D.NOT 8 BCD截词检索有哪三种方式?(多选3分) A.将词断开进行检索 B.前截词 C.后截词 D.中间截词 9 BC在两个词之间使用位置检索符P/0包含了如下哪几个意义?(多选3分) A.顺序不能颠倒 B.允许插入一个标点符号 C.允许插入空格 D.中间不能插入任何单词 10 A在构建检索式时要注意考虑到一个词的多个写法,并用OR连接起来,以保证检全率。(判断2分) A.√ B.×

信息检索与利用期末考试

《信息检索与利用·计算机》期末考试试题 一、单选题(20分,每题1分) 1、个人信息源又称为( C)。 A、文献信息源 B、口头信息源 C、生物信息源 D、实物信息源 2、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 A )。 A、载体 B、纸张 C、光盘 D、磁盘 3、下列哪种文献属于一次文献( A )。 A、期刊论文 B、百科全书 C、综述 D、文摘 4、下列哪种文献属于二次文献( D )。 A、专利文献 B、学位论文 C、会议文献 D、目录 5、下列哪种文献属于三次文献( C )。 A、标准文献 B、学位论文 C、综述 D、文摘 6、下列选项中属于连续出版物类型的选项有( A )。 A、人民日报 B、学位论文 C、科技期刊 D、会议文献 7、下列选项中属于特种文献类型的有( A )。 A、学位论文 B、图书 C、科技期刊 D、标准文献 8、纸质信息源的载体是( D) A、光盘 B、缩微平片 C、感光材料 D、纸张 9、《中国图书分类法》(简称《中图法》)将图书分成( A ) A 5大部分22个大类 B 5大部分26个大类 C 6大部分22个大类 D 6大部分26个大类 10、《中国图书分类法》(简称《中图法》)是我国常用的分类法,要检索农业方面的图书,需要在( A )类目下查找。 A、S类目 B、Q类目 C、T 类目 D、R类目 11、使用逻辑“与”是为了( B) A、提高查全率 B、提高查准率 C、减少漏检率 D、提高利用率 12、使用逻辑“或”是为了( A ) A、提高查全率 B、提高查准率 C、缩小检索范围 D、提高利用率 13、利用文献末尾所附参考文献进行检索的方法是(C) A、倒查法 B、顺查法 C、引文追溯法 D、抽查法 14、至少由一种文档组成,并能满足某一特定目的或某一特定数据处理系统需要的一种数据集合,称为( A )。 A、数据库 B、记录 C、字段 D、文档 15、广义的信息检索包含两个过程( B ) A、检索与利用 B、存储与检索 C、存储与利用 D、检索与报道 16、要查找李平老师所发表的文章,首选途径为( A ) A、著者途径 B、分类途径 C、主题途径 D、刊名途径 17、狭义的专利文献是指( C ) A、专利公报 B、专利目录 C、专利说明书 D、专利索引 18、中国国家标准的代码是( A ) A、GB B、CB C、ZG D、CG 19、政府出版物主要包括两大类型的文献( B ) A、专利与标准 B、行政文件与科技文献 C、图书与期刊 D、档案与标准 20、ISBN是( B )的缩写

四川农业大学信息检索与利用平时作业

一、单选题(共20题,30分) 1、信息资源的本质特征是依附性与可传递性 知识性与共享性 共享性与价值不定性 可传递性与共享性 2、扩大检索范围的方式是使用“逻辑与” 使用“逻辑或” 使用“逻辑非” 使用优先运算符 3、下述各项中,影响数据库质量的是检索式是否正确 检索者是否正确分析检索课题 检索词的选择质量 数据库的信息量 4、下列标引中属于内容特征描述的是著者标引、篇名标引 文献来源标引、著者工作单位标引 分类标引、主题标引 文献类型标引、语种标引 5、某条文献记录的内容为“生命之线—基因与遗传工程/(英)苏珊.奥尔德里奇;喻国根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7 ISBN7-214-02750-X,14.00元”,此文献为 某条文献记录的内容为“生命之线—基因与遗传工程/(英)苏珊.奥尔德里奇;喻国根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7 ISBN7-214-02750-X,14.00元”,此文献为 图书 期刊论文 会议论文 6、人类社会的三大资源是物质、能源、信息 物质、人力、资本 物质、能源、管理 信息、管理、人力 7、如果分别以检索词a、b、c在某数据库的关键词字段进行检索都能得到相应的检索结果,结果不为0,下面哪个检索式表示检索结果数最少a and b and c a and b or c a or b or c a or b and c 8、下列能够检索图书信息的数据库是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万方数据资源系统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数据库 超星数字图书馆 9、以下哪个不是纸质文献的记录手段手写 油印 胶印 雕刻

10、利用引文追溯法检索文献是指利用数据库查找相关文献的方法利用手工检索刊物查找相关文献的方法 利用文献所附的参考文献查找相关文献的方法 利用Internet查找相关文献的方法 11、就信息与物质、能量的关系而言信息是一种物质 信息是一种物质,同时具有一定的能量 信息是一种能量 信息既非物质,也非能量 12、根据加工深度来划分文献,学位论文属于零次文献 一次文献 二次文献 三次文献 13、下列属于一次文献的正确答案是专刊说明书、索引、文摘刊物期刊论文、私人笔记、百科全书 会议论文、科技报告、期刊论文 字典、手册、年鉴 14、国际标准书号是ISBN ISSN CABI CNKI 15、文献记录中的ISSN号是属于内容特征 外表特征 既可能是内容特征,也可能是外表特征 上述答案皆不正确 16、信息论的创始人是美国数学家哈特莱 美国数学家维纳 中国数学家华罗庚 美国数学家香农 17、CNKI 是以下哪一种称谓的简称清华同方 重庆维普 中国知识基础设施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18、以下四种信息检索语言中,不受《词表》控制的是标题词语言元词语言 叙词语言 关键词语言 19、我国专利法规定,发明专利的保护期限为专利权人终身享有30年 10年 20年 20、IPC是下列哪一种的缩写中国专利索引 国际专利分类表 美国专利分类法 国际标准化组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