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电数电课程设计说明书

模电数电课程设计说明书
模电数电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如有疑问,欢迎发邮件kexiaojiu@https://www.360docs.net/doc/fd4871380.html,)

1.技术指标 (1)

2.设计方案及器比较 (1)

2.1模拟电路方案 (1)

2.1.1方案一 (2)

2.1.2方案二 (2)

2.1.3方案三 (3)

2.1.4方案四 (4)

2.1.5方案比较 (5)

2.2数字电路方案 (5)

2.2.1方案一 (8)

2.2.2方案二 (8)

2.2.3方案三 (9)

2.2.4方案四 (10)

2.2.5方案比较 (11)

3.实现方案 (12)

3.1模拟电路方案 (12)

3.1.1 LF353引脚图 (12)

3.1.2LF353内部结构图 (12)

3.1.3实现方案原理图及工作原理 (13)

3.1.4实验方案中各个器件功能 (14)

3.2数电电路方案 (14)

3.2.1 NE555引脚图及功能表 (14)

3.2.2 NE555内部结构 (15)

3.2.3实验方案原理图及工作原理 (16)

3.2.4实验方案中各个器件作用 (17)

3.2.5思考题 (17)

4.调试过程及结论 (19)

4.1模电运算电路的调试及结论 (19)

4.2数电叮咚门铃的调试及结论 (19)

5.心得体会 (19)

6.参考文献 (20)

叮咚门铃电路设计和模拟信号运算电路

的设计

1. 技术指标

设计一个叮咚门铃电路,设一个按钮,按下按钮时发出门铃的较高频率“叮”声,松开按钮,发出较低频率的“咚”声。门铃叮咚声的声音频率和声音持续时间可调。

设计一种模拟信号运算电路,具体包括加法运算电路和减法运算电路,要求能够实现两路可调模拟信号的加法运算和减法运算。

2. 设计方案及器比较

2.1 模拟电路方案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应用从最初的信号运算发展到现在,几乎覆盖了电子技术的各个领域。从电路上来讲,理想的运算放大器在线性工作区存在“虚短”和“虚断”。当集成运算放大器处于开环或正反馈状态时,集成运算放大器将处于非线性区,这时,虚短是不存在的,但是“虚断”还是满足的。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电压传输特性如Figure 1。

运算放大器有三种输入方式:反向输入、同相输入和差动输入(如Figure 2)。下面介绍这三种输入方式。

Figure 1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电压传输特性

反向输入:

(1) 同相输入: (2)

差动输入:

(3) 2.1.1 方案一

方案一是利用单刀双掷开关SW1来控制加减法电路的接入与否。其原理图如Figure 1。各电阻值都是10千欧。Vi1和Vi2是输入端且可以调节,Vo 是信号输出端。

由运算放大器的反向输入方式的输入输出关系式(1)及图中各电阻相等可知: 当开关置上时,实现减法运算:Vo= Vi1-Vi2; 当开关置下时,实现加法运算:Vo= Vi1+Vi2;

2.1.2 方案二

v o =?R f 1

v i v o =(1+R

f R 1

)v i v o =v o 1+v o 2=?R f 1v 1i +(1+R

f 1)(R 323

)v i 2 Figure 2集成运算放大器的输入方式

Figure 3模电方案一原理图

方案二是利用开关SW1来控制信号源Vi2的反向与否来实现电路加减法运算的切换。其原理图如Figure 4。各电阻值都是10千欧。Vi1和Vi2是输入端且可以调节,Vo 是信号输出端。

由运算放大器的反向输入方式的输入输出关系式(1)

、同相输入方式的输入输出关系式(2)及图中各电阻相等可知:

当开关闭合时,实现减法运算:Vo= Vi1-Vi2;

当开关断开时,实现加法运算:Vo= Vi1+Vi2;

2.1.3 方案三

方案三是将加法电路和减法电路分开设计。其中加法电路是运用运算放大器的反向接入方式连接的,而减法则是运用运算放大器的差动输入方式接入电路的。其原理图如Figure 5、6。各电阻值都是10千欧。Vi1和Vi2是输入端且可以调节,Vo 是信号输出端。

Figure 4模电方案二原理图

Figure 5模电方案三加法原理图

由运算放大器的反向输入方式的输入输出关系式(1)、差动输入方式的输入输出关系式(3)及图中各电阻相等可知:

Figure 5模电方案三加法原理图中:Vo= Vi1+Vi2; Figure 6模电方案三减法原理图中:Vo= Vi1-Vi2;

2.1.4 方案四

方案四也是将加法电路和减法电路分开设计。考虑到反向加法原理与加法原理基本相同,这里用反向加法代替加法。其原理图如Figure 7、8。各电阻值都是10千欧。

Figure 6模电方案三减法原理图

Figure 7模电方案四反向加法原理图

其中Vi1和Vi2是输入端且可以调节,Vo 是信号输出端。

由运算放大器的反向输入方式的输入输出关系式(1)及图中各电阻相等可知: Figure 7模电方案三加法原理图中:Vo= -(Vi1+Vi2); Figure 8模电方案三减法原理图中:Vo= Vi1-Vi2;

2.1.5 方案比较

经分析,上述四个方案比较如下表(Table 1)

Table 1模电方案比较

2.2 数字电路方案

NE555 (Timer IC )为8脚时基集成电路,大约在1971年由Signetics Corporation 发布,在当时是唯一非常快速且商业化的Timer IC ,在往后的30年中非常普遍被使用,且延伸出许多的应用电路,后来基于CMOS 技术版本的Timer IC 如MOTOROLA 的MC1455已被大量的使用,但原规格的NE555依然正常的在市场上供应,尽管新版IC 在功能上有部

Figure 8模电方案四减法原理图

份的改善,但其脚位劲能并没变化,所以到目前都可直接的代用。由于芯片内使用了3个精度较高的5K 分压电阻,型号由此而得名。

在此次实验中主要用NE555构成多谐振荡器的方式来设计的。下面是NE555构成多谐振荡器——能产生矩形脉冲波的自激振荡器的介绍。

多谐振荡器的电路组成和工作原理见下图(Figure 2)

Figure 9 多谐振荡器的电路组成和工作原理

该多谐振荡器的参数计算如下: 电容充电时间T 1: (4) 电容放电时间T 2: (5) 电路振荡周期T : (6)

电路振荡频率f : (7) 输出波形占空比q : (8)

C R R T )(7.0211+=C R T 227.0=T =T 1+T 2=0.7(R 1+2R 2)C C

R R T f )2(43.1121+≈

=2121

12R R R R T T q ++==

由以上的参数计算并结合多谐振荡器的原理可以设计出频率和周期可以调节的多谐振荡器,其原理图如下:

该多谐振荡器的充电回路是V

cc -R

1

-D

1

-C,放电回路是C-D

2

-7脚-GND。故可知T

1

=0.7R

1

C ,

T 2=0.7R

2

C。频率同理也改变了。

综上所述,可以设计以下四种方案。

Figure 10频率和周期可以调节的多谐振荡器

2.2.1 方案一

该方案是通过改变电容C 2的大小来调节门铃叮咚声的声音频率和声音持续时间。原理图见下图。

由多谐振荡器的参数计算结合本原理图可知: 叮咚声的声音频率: 声音持续时间:

其中当开关按下时

;开关放开时 。 2.2.2 方案二

方案二是通过改变电阻R 3或者R 4的大小来调节门铃叮咚声的声音频率和声音持续时间。这里只以改变R 3的阻值为例。原理图见下图。

Figure 11 数电方案一电路原理图

f = 1.44

(R +2R 4)C

T =0.7(R +R 4)

R =R 3+R D 2 R =R 3+R 2

由多谐振荡器的参数计算结合本原理图可知: 叮咚声的声音频率: 声音持续时间:

其中当开关按下时 ;开关放开时 。

2.2.3 方案三

方案三是将电阻R3和R4看作一个整体R ‘并通过滑动变阻器改变其大小从而的来调节

门铃叮咚声的声音频率。该方案中声音持续时间却不可以调节。其原理图如Figure 13。

由多谐振荡器的参数计算结合本原理图可知: 叮咚声的声音频率: 声音持续时间:

Figure 12数电方案二电路原理图

f = 1.44

4

T =0.7(R +R 4)

R =R 3+R D 2 R =R 3+R 2 f =

1.44

(R +2R 4)C

T =0.7(R +R 4)=0.7(R’+R )

其中当开关按下时 ;开关放开时 。

2.2.4 方案四

方案四是通过操作过程中直接窜并联电阻R 3、R 4或电容C 2的大小来调节门铃叮咚声的声音频率和声音持续时间。原理图见下图(Figure 14)。

由多谐振荡器的参数计算结合本原理图可知: 叮咚声的声音频率: 声音持续时间:

其中当开关按下时

;开关放开时

R =R 3+R D 2

R =R 3+R 2

Figure 13数电方案三电路原理图

f = 1.44

(R +2R 4)C

T =0.7(R +R 4)

R =R 3+R D 2 R =R 3+R 2

Figure 14数电方案四电路原理图2.2.5方案比较

经分析,上述四个方案比较如下表(Table 2)

Table 2 数电方案比较

3. 实现方案

3.1 模拟电路方案

由Table 1模电方案比较表并结合实际我们选择方案四作为实现方案。在此次模拟电路部分实现方案中主要使用芯片LF353,下面对LF353做详细介绍并导出实现方案。

3.1.1 LF353引脚图

3,8号端和4号端分别接电压+12V 和- 12V ,1号和7号端为两个运发的输出端,2号和6号端为两个运发的反相输入端,3号和5号端为两个运发的同相输入端。

3.1.2 LF353内部结构图

Figure 16 LF353内部结构

Figure 15 LF353引脚图

3.1.3 实现方案原理图及工作原理

由于实验室只有一个激励源,加入滑动变阻器RV1更改方案四中的加减法电路原理图如下所示。

工作原理:Vp=0,根据“虚短”可知VN=0,

再由“虚断”可知Vi2/R2+Vi1/R1=-Vo/R3,从而可得Vo= -(Vi1+Vi2);,实现了反向加法运算。

工作原理:根据Vp=0和“虚断”及“虚短”可知V0=Vi1-Vi2,实现了减法运算。 工作过程:通过滑动变阻器分压使Vi1和Vi2分别输入两个不同的电压值,再利用万 测出Vi1和Vi2的实际值和Vo 的值,比较它们间的关系。

Figure 17 模电实现方案反向加法原理图

Figure 18 模电实现方案减法原理图

3.1.4实验方案中各个器件功能

各元器件功能如下:

集成运算放大器LF353:对输入信号进行放大,线性工作状态时有“虚断”和“虚短”。

可调的直流稳压电源:为LF353提供电源和作为输入电压信号。

1KΩ电阻:限流作用,保护电路。

导线:连接电路。

3.2数电电路方案

由Table 2数电方案比较表并结合实际我们选择方案四作为实现方案。在此次数字电路部分实现方案中主要使用芯片LF353,下面对LF353做详细介绍并导出实现方案。

3.2.1 NE555引脚图及功能表

Figure 19 NE555引脚图

4脚为复位输入端( RD ),当RD为低电平时,不管其他输入端的状态如何,输出vo 为低电平。正常工作时,应将其接高电平。5脚为电压控制端,当其悬空时,比较器C1和C2的比较电压分别为2/3VCC 和1/3VCC 。2脚为低触发输入端,6脚为高触发输入端,两端的电位高低控制比较器C1和C2的输出,从而控制RS触发器,决定输出状态。

下表为其功能表(Table 3):

Table 3 NE555功能表

高触发输入 低触发输入

复位 输出

vI1

vI2

RD

vo

× <2/3VCC >2/3VCC <2/3VCC

× <1/3VCC >1/3VCC >1/3VCC

0 1 1 1

0 1 0 不变

3.2.2 NE555内部结构

Figure 20 NE555内部结构

3.2.3实验方案原理图及工作原理

由于实验室中没有合适的开关器件,在连线时我们用一根导线代替,但原理一样,这里就不重画图形了。实现原理图如下:

Figure 21 数电实现方案原理图

工作原理:当开关S断开时, NE555芯片的4脚处于低电位,强制复位,输出端3输出低电平,扬声器不工作,门铃不响。

当按下开关S时,电源VCC通过D1给电容C1充电,NE555的4脚处于高电位,R2被短路,此时D2、R3、R4、C2、C3和NE555内部组成多谐振荡器。当2端和6端的电压升高到2VCC/3时,3端输出为低电平,放电三极管导通,此时电容C2通过R2和7端进行放电,2端和6端的电压开始下降。当下降到1/3VCC时,3端的输出变为高电平,放电结束后,芯片内部的放电三极管截止,电源VCC通过D2、R3、R4给电容C2充电,2端和6端的电压上升到2VCC/3。升到2VCC/3时,3端的输出又变为低电位。

声音频率: 声音持续时间:

当松开开关时,电容C1是充满的,和其连在一起的4端为高电平,R2接入电路。R2、R3、R4、C2、C3和NE555内部构成多谐振荡器。电容C1放电的过程中其两端的电压下降到芯片的低电平范围后,芯片的4端处于低电位,输出端3强制复位,门铃不响。 声音频率: 声音持续时间:

图中各元器件的值:R1=R2=33K, R3=10K, R4=5K, C1=47uF,C2=0.1uF,C3=0.01uF,C4=100uF.故计算可知 频率:f 1=916.5Hz ,为“叮”声; 频率:f 2=298.3Hz ,为“咚”声。

3.2.4 实验方案中各个器件作用

R1:给C1充放电

R 2:开关断开后,给C2充电 R3:给C2充电 R4:给C2充放电

C1:充放电控制NE555的4端口的,来控制扬声器的工作 C2:充放电来控制NE555,使其发出脉冲波 C3:滤波,防止干扰

C4:滤波,使扬声器接收到稳定的脉冲波

D1、D2:防止闭合J1后,还有电流流过C1使其充电 S :开关按钮,控制“叮咚”声的切换 扬声器:发出叮咚声

NE555:作为多谐振荡器,发出脉冲波

3.2.5 思考题

能否用其它芯片实现本设计功能,如果能,给出电路原理图并分析其工作原理?

T 1=0.7(R 3+R D 2+R 4)

f 1= 1.44(R 3+R D 2+2R 4)C 2

T 2=0.7(R 3+R 2+R 4)

f 2=

1.44

(R 3+R 2+2R 4)C 2

解答:可以,利用74121芯片也能实现。原理图如下:

Figure 22 叮咚门铃其他设计方案前一部分是由74121组成的多谐振荡器,功能表如下:

Table 4 741组成的多谐振荡器功能表

由此表可知能够实现叮咚门铃设计的基本要求。

数电自动打铃器课程设计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题目自动打铃器 姓名:___ XXXXXX ___ 所在学院:工学院 所学专业:_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___ 电气工程XXXX 学号___ XXXXXXXXXXXXX 指导教师:_____ XXXXXX_ ___ 完成时间:____ 2XXXXXXXXX

数电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基本情况 学时:40学时学分:1学分适应班级: 二、进度安排 本设计共安排1周,合计40学时,具体分配如下: 实习动员及准备工作:2学时 总体方案设计:4学时 查阅资料,讨论设计:24学时 撰写设计报告:8学时 总结:2学时 教师辅导:随时 三、基本要求 1、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是在学习完数字电子课程之后,按照课程教学要求,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训练的一个实践教学环节。主要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根据实际要求进行独立设计的能力。初步掌握数字电子线路的安装、布线、焊接、调试等基本技能;熟练掌握电子电路基本元器件的使用方法,训练、提高读图能力;掌握组装调试方法。其中理论设计包括总体方案选择,具体电路设计,选择元器件及计算参数等,课程设计的最后要求是写出设计总结报告,把设计内容进行全面的总结,若有实践条件,把实践内容上升到理论高度。 2、课程设计的教学要求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教学采用相对集中的方式进行,以班为单位全班学生集中到设计室进行。做到实训教学课堂化,严格考勤制度,在实训期间累计旷课达到6节以上,或者迟到、早退累计达到8次以上的学生,该课程考核按不及格处理。在实训期间需要外出查找资料,必须在指定的时间内方可外出。 课程设计的任务相对分散,每3名学生组成一个小组,完成一个课题的设计。小组成员既有分工、又要协作,同一小组的成员之间可以相互探讨、协商,可以互相借鉴或参考别人的设计方法和经验。但每个学生必须单独完成设计任务,要有完整的设计资料,独立撰写设计报告,设计报告雷同率超过50%的课程设计考核按不及格处理。

数字电路课程设计题目选编

数字电路课程设计题目选编 1、基于DC4011水箱水位自动控制器的设计与实现 简介及要求:水箱水位自动控制器,电路采用CD4011 四与非门作为处理芯片。要求能够实现如下功能:水 箱中的水位低于预定的水位时,自动启动水泵抽水; 而当水箱中的水位达到预定的高水位时,使水泵停止 抽水,始终保持水箱中有一定的水,既不会干,也不 会溢,非常的实用而且方便。 2、基于CD4011声控、光控延时开关的设计与实现 简介及要求:要求电路以CD4011作为中心元件,结合外围 电路,实现以下功能:在白天或光线较亮时,节电开关呈关闭 状态,灯不亮;夜间或光线较暗时,节电开关呈预备工作状态, 当有人经过该开关附近时,脚步声、说话声、拍手声等都能开 启节电开关。灯亮后经过40秒左右的延时节电开关自动关闭, 灯灭。 3、基于CD4011红外感应开关的设计与实现 在一些公共场所里,诸如自动干手机、自动取票机等,只要人手在机器前面一晃,机器便被启动,延时一段时间后自动关闭,使用起来非常方便。要求用CD4011设计有此功能的红外线感应开关。 4、基于CD4011红外线对射报警器的设计与实现 设计一款利用红 外线进行布防的防盗 报警系统,利用多谐振 荡器作为红外线发射 器的驱动电路,驱动红 外发射管,向布防区内 发射红外线,接收端利用专用的红外线接收器件对发射的 红外线信号进行接收,经放大电路进行信号放大及整形, 以CD4011作为逻辑处理器,控制报警电路及复位电路,电

路中设有报警信号锁定功能,即使现场的入侵人员走开,报警电路也将一直报警,直到人为解除后方能取消报警。 5、基于CD4069无线音乐门铃的设计与实现 音乐门铃已为人们所熟知,在一些住宅楼中都 装有音乐门铃,当有客人来访时,只要按下门铃按 钮,就会发出“叮咚”的声音或是播放一首乐曲, 然而在一些已装修好的室内,若是装上有线门铃, 由于必须布线,从而破坏装修,让人感到非常麻烦。 采用CD4069设计一款无线音乐门铃,发射按键与接 收机间采用了无线方式传输信息。 6、基于时基电路555“叮咚”门铃的设计与实现 用NE555集成电路设计、制作一个“叮咚”门铃,使该装置能够 发出音色比较动听的“叮咚”声。 7、基于CD4511数显八路抢答器的设计与实现 CD4511是一块含BCD-7段锁存、译码、驱动电路于一体的集成 电路。设计一款基于CD4511八路抢答器,该电路包括抢答,编 码,优先,锁存,数显和复位。 8、基于NE555+CD4017流水彩灯的设计与实现 以NE555和CD4017为核心,设计制作一个流水彩灯,使之通 过调节电位器旋钮,可调整彩灯的流动速度。 9、基于用CD4067、CD4013、 NE555跑马灯的设计与实 现

模拟电路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模拟电路课程设计心得 体会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精选范文:《模拟电路》课程设计心得体会(共2篇)本学期我们开设了《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课,这两门学科都属于电子电路范畴,与我们的专业也都有联系,且都是理论方面的指示。正所谓“纸上谈兵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学习任何知识,仅从理论上去求知,而不去实践、探索是不够的,所以在本学期暨模电、数电刚学完之际,紧接着来一次电子电路课程设计是很及时、很必要的。这样不仅能加深我们对电子电路的任职,而且还及时、真正的做到了学以致用。这两周的课程设计,先不说其他,就天气而言,确实很艰苦。受副热带高气压影响,江南大部这两周都被高温笼罩着。人在高温下的反应是很迟钝的,简言之,就是很难静坐下来动脑子做事。天气本身炎热,加之机房里又没有电扇、空调,故在上机仿真时,真是艰熬,坐下来才一会会,就全身湿透,但是炎炎烈日挡不住我们求知、探索的欲望。通过我们不懈的努力与切实追求,终于做完了课程设计。在这次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也遇到了很多问题。比如在三角波、方波转换成正弦波时,我就弄了很长时间,先是远离不清晰,这直接导致了我无法很顺利地连接电路,然后翻阅了大量书籍,查资料,终于在书中查到了有关章节,并参考,并设计出了三角波、方波转换成正弦波的电路图。但在设计数字频率计时就不是那么一帆风顺了。我同样是查阅资料,虽找到了原理框图,但电路图却始终设计不出来,最后实在没办法,只能用数字是中来代替。在此,我深表遗憾!这次课程设计让我学到了很多,不仅是巩固了先前学的模电、数电的理论知识,而且也培养了我的动手能力,更令我的创造性思维得到拓展。希望今后类似这样课程设计、类似这样的锻炼机会能更多些!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一、设计任务及要求 通过对《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学习,让同学掌握《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基本理论以及方法,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积极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协调能力,以及团结合作、互帮互助的优良传统。为了充分体现这些精神和能力,所以让同学独立自主的制造一个数字时钟,故,对同学设计的数字时钟进行如下要求: 时钟显示功能,能够以十进制显示“时”,“分”,“秒”。 二、设计的作用、目的 (1).在同学掌握《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基本理论以及方法的基础上,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积极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动

手能力,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协调能力,以及团结合作、互帮互助的优良传统。 (2).掌握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及数字逻辑电路系统的设计、安装、测试方法;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熟悉集成电路的引脚安排,掌握各芯片的逻辑功能及使用方法了解面包板结构及其接线方法,了解数字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熟悉数字钟的设计与制作。 (4). 掌握数字钟的设计、调试方法。 三、设计过程 1.方案设计与论证 数字钟的逻辑结构主要包括有六十进制计数器、二十四进制计数器(其中包括六十进制计数器和二十四进制计数器均由十进制计数器74LS160接成)、动态显示译码器、LED数码管显示环节、555定时器(可以提供一个比较精确的1Hz的时钟脉冲),时间设置环节可以提供时间的初始设置,动态显示译码器提供将BCD代码(即8421码)译成数码显示管所需要的驱动信号,使LED数码管用十进制数字显示出BCD代码所表示的数值。 数字钟电路系统的组成框图:

数电课程设计题目汇总..

数电课程设计题目选 一、设计并制作一数字式温度计 〖基本要求〗采用电桥法,利用PT~100热电阻对0~200℃测温范围进行测量并送LED 数码管显示,要求测量分辨率为0.1℃,数据测量间隔时间为5秒。 〖提高要求〗1)针对不同的铂热电阻讨论不同的温度信号测量办法 2)利用电路对测温电路进行非线性校正,提高测温精度(电路非线性校正和EPROM 查表法非线性校正两种方法) 3)讨论误差的形成因素和减少误差的措施 4)进行简单的温度开关控制 〖参考原理框图〗系统参考原理框图如下: 〖主要参考元器件〗 MCl4433(1),LM324(1),七段数码管(4),CD4511(1),MC1413(1),铂热电阻使用普通 精密电位器代替。 二、十二小时电子钟 〖基本要求〗利用基本数字电路制作小时电子钟,要求显示时分秒;并能实现校时和校分的功能。 〖提高要求〗1)针对影响电子钟走时精度的因素提出改进方案 2)增加日期显示 3)实现倒计时功能 4)整点报时(非语音报时) 5)定时功能 〖参考原理框图〗: 〖主要参考元器件〗:CD4060,74LS74,74LS161,74LS248 电桥电路 供电电路 时钟电路 放大电路 A/D 转换 显示电路 时校 分校 秒校 24进制时计数器 单次或连续的脉冲 60进制分计数器 分频器 60进制秒计数器 译码电路 晶体振荡器 显示电路 译码电路 显示电路 显示电路 译码电路

三、电平感觉检测仪 〖基本要求〗:采用光电式摇晃传感器,其检测范围为±90℃,每摇晃一度传感器就输出一个脉冲信号给计数单元,在给定时间内测量到的脉冲数目就能表明该人的电平感觉,测试时采用头戴式传感器、闭上双目,单脚立地:保持静止,开始测试。定时时间为1分钟 〖提高要求〗 〖参考原理、框图〗: 〖主要参考元器件〗CD4060,555,74LS74 四、便携式快速心律计 基本要求〗利用数字电路制作一便携式快速心律计,用于在较短时间内测量脉搏跳动速率:并使用LED 显示。 〖提高要求〗1)提高测量精度的方法 2)设计能比较准确测量1S 内心跳的电路 〖参考原理框图〗 〖主要参考元器件〗CD4060,4528,4518;4511,14526 五、数字式定时开关 〖基本要求〗设计并制作一数字式定时开关,此开关采用BCD 拨盘预置开关时间,其最大定时时间为9秒,计数时采用倒计时的方式并通过一位LED 数码管显示。此开关预置时间以后通过另一按钮控 制并进行倒计时,当时间显示为0时,开关发出开关信号,输出端呈现高电平,开关处于开态,再按按钮时,倒计时又开始。计时时间到驱动扬声器报警。 〖提高要求〗 l)输出部分加远距离(100m)继电器进行控制 2)延长定时时间 3)探讨提高定时精度的方法 〖参考原理框图〗 外部操作开关 〖主要参考元器〗:CC4511,CC14522,CD4060 传感器 基准时间产生电路 倍频器 放大与整形 控制电路 计数译码 显 示电 路 秒脉冲发生器 计时器 译码显示 控制电路 报警电路

09电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题目

电子线路课程设计题目 (模电、数电部分) 一、锯齿波发生器 二、语音放大电路 三、可编程放大器 四、数字频率计 五、可调电源 六、汽车尾灯控制电路 2011.09

一、设计一高线性度的锯齿波发生器 要求: (1)利用555定时器和结型场效应管构成的恒流源设计一高线性度的锯齿波发生器;参考电路如图所示; (2)在EWB中对该电路进行仿真; (3)焊接电路并进行调试;调试过程中思考: a、电路中两个三极管的作用是什么?其工作状态是怎么样的? b、R3阻值的大小会对锯齿波的线性度产生什么影响? c、输出锯齿波的幅值范围多大? d、调节电路中的可调电阻对波形有什么影响? e、LM324的作用是什么? (4)参考电路图中采用的是结型场效应管设计的,若采用N沟道增强型VMOS管和555定时器来设计一高线性度的锯齿波发生器,该如何设计? LM324 图2 高线性度锯齿波发生器的设计

二、语音放大电路的设计 通常语音信号非常微弱,需要经过放大、滤波、功率放大后驱动扬声器。 要求: (1)采用集成运算放大器LM324和集成功放LM386N-4设计一个语音放大电路;假设语音信号的为一正弦波信号,峰峰值为5mV,频率范围为100Hz~1KHz,电路总体原理图如下所示; 图4 语音放大电路 (2)仔细分析以上电路,弄清电路构成,指出前置放大器的增益为多少dB?通带滤波器的增益为多少dB? (3)参照以上电路,焊接电路并进行调试。 a、将输入信号的峰峰值固定在5mV,分别在频率为100Hz和1KHz的条件下测试前 置放大的输出和通带滤波器的输出电压值,计算其增益,将计算结果同上面分析 的理论值进行比较。 b、能过改变10K殴的可调电阻,得到不同的输出,在波形不失真的条件下,测试集 成功放LM386在如图接法时的增益; c、将与LM386的工作电源引脚即6引脚相连的10uF电容断开,观察对波形的影响, 其作用是什么? d、扬声器前面1000uF电容的作用是什么?

数电脉搏计数器电路课程设计

烟台南山学院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题目脉搏计数电路设计 姓名:___ XXXXXX ___ 所在学院:_工学院电气与电子工程系 所学专业:_ 自动化 班级:___电气工程XXXX 学号:___XXXXXXXXXXXXXX 指导教师:_____ XXXXXXXX ___ 完成时间:____ XXXXXXXXXXXXX

数电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基本情况 学时:40学时学分:1学分适应班级:12电气工程 二、进度安排 本设计共安排1周,合计40学时,具体分配如下: 实习动员及准备工作:2学时 总体方案设计:4学时 查阅资料,讨论设计:24学时 撰写设计报告:8学时 总结:2学时 教师辅导:随时 三、基本要求 1、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是在学习完数字电子课程之后,按照课程教学要求,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训练的一个实践教学环节。主要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根据实际要求进行独立设计的能力。初步掌握数字电子线路的安装、布线、焊接、调试等基本技能;熟练掌握电子电路基本元器件的使用方法,训练、提高读图能力;掌握组装调试方法。其中理论设计包括总体方案选择,具体电路设计,选择元器件及计算参数等,课程设计的最后要求是写出设计总结报告,把设计内容进行全面的总结,若有实践条件,把实践内容上升到理论高度。 2、课程设计的教学要求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教学采用相对集中的方式进行,以班为单位全班学生集中到设计室进行。做到实训教学课堂化,严格考勤制度,在实训期间累计旷课达到6节以上,或者迟到、早退累计达到8次以上的学生,该课程考核按不及格处理。在实训期间需要外出查找资料,必须在指定的时间内方可外出。 课程设计的任务相对分散,每3名学生组成一个小组,完成一个课题的设计。小组成员既有分工、又要协作,同一小组的成员之间可以相互探讨、协商,可以互相借鉴或参考别人

模电数电复习题(已整理)

第1章常用半导体器件 自测题 三、写出图Tl.3所示各电路的输出电压值,设二极管导通电压 U D=0.7V。 图T1.3 解:U O1=1.3V, U O2=0V, U O3=-1.3V, U O4=2V, U O5=1.3V, U O6=-2V。 四、已知稳压管的稳压值U Z=6V,稳定电流的最小值I Zmin=5mA。求图Tl.4所示电路中U O1和U O2各为多少伏。 (a) (b) 图T1.4 解:左图中稳压管工作在击穿状态,故U O1=6V。 右图中稳压管没有击穿,故U O2=5V。

五、电路如图T1.5所示,V CC=15V,=100,U BE=0.7V。 试问: (1)R b=50k时,U o=? (2)若T临界饱和,则R b=? 解:(1)26 BB BE B b V U I A R μ - ==, 2.6 C B I I mA β ==, 2 O CC C c U V I R V =-=。图T1.5 (2)∵ 2.86 CC BE CS c V U I mA R - ==,/28.6 BS CS I I A βμ == ∴45.5 BB BE b BS V U R k I - ==Ω 习题 1.2电路如图P1.2所示,已知10sin i u tω =(V),试画出i u与o u的波形。设二极管导通电压可忽略不计。 图P1.2 解图P1.2 解: i u与o u的波形如解图Pl.2所示。

1.3电路如图P1.3所示,已知t u i ωsin 5=(V ),二极管导通电压 U D =0.7V 。试画出i u 与o u 的波形图,并标出幅值。 图P1.3 解图 P1.3 解:波形如解图Pl.3所示。 第2章 基本放大电路 2.7电路如图P2.7所示,晶体管的β=80 ,' 100bb r =Ω。分别计算 L R =∞ 和3L R k =Ω时的 Q 点、u A 、i R 和o R 。 图P2.6 图P2.7

模拟电路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模拟电路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本学期我们开设了《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课,这两门学科都属于电子电 路范畴,与我们的专业也都有联系,且都是理论方面的指示。正所谓“纸上谈 兵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学习任何知识,仅从理论上去求知,而不去实践、探索是不够的,所以在本学期暨模电、数电刚学完之际,紧接着来一次电 子电路课程设计是很及时、很必要的。这样不仅能加深我们对电子电路的任职,而且还及时、真正的做到了学以致用。 这两周的课程设计,先不说其他,就天气而言,确实很艰苦。受副热带高气压 影响,江南大部这两周都被高温笼罩着。人在高温下的反应是很迟钝的,简言之,就是很难静坐下来动脑子做事。天气本身炎热,加之机房里又没有电扇、 空调,故在上机仿真时,真是艰熬,坐下来才一会会,就全身湿透,但是炎炎 烈日挡不住我们求知、探索的欲望。通过我们不懈的努力与切实追求,终于做 完了课程设计。 在这次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也遇到了很多问题。比如在三角波、方波转换成正 弦波时,我就弄了很长时间,先是远离不清晰,这直接导致了我无法很顺利地 连接电路,然后翻阅了大量书籍,查资料(material),终于在书中查到了有关 章节,并参考,并设计出了三角波、方波转换成正弦波的电路图。但在设计数 字频率计时就不是那么一帆风顺了。我同样是查阅资料(material),虽找到了 原理框图,但电路图却始终设计不出来,最后实在没办法,只能用数字是中来 代替。在此,我深表遗憾! 这次课程设计让我学到了很多,不仅是巩固了先前学的模电、数电的理论知识,

而且也培养了我的动手能力,更令我的创造性思维得到拓展。希望今后类似这样课程设计、类似这样的锻炼机会能更多些!

数电课程设计报告新编

数电课程设计报告新编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基于FPGA的洗衣机电机正反转控制器》学院: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班级: 姓名: 学号: 2014年7月

目录 1.设计任务与要求 (1) 2.设计思路 (1) 3.设计原理及方案 (2) 4.总结与讨论 (14)

一、设计任务及要求: 1.控制洗衣机的电机作如下周期性运转,正转4S――暂停2S――反转4S――暂停2S,用8位七段数码管显示自己学号的后四位(显示在从左边数第一个到第四个数码管上)、定时时间(两位,单位:分钟,显示在第五个和第六个数码管上),剩余时间(两位,单位:分钟,显示在第七个和第八个数码管上 2.洗衣机控制器的工作过程为: (1)上电后显示自己学号的后四位,在运行中不变;初始洗涤时间为10分钟,在开始前可用S1和S2按键设置总的工作时间,确定洗衣机控制器定时工作时间。(按下并松开S1定时时间增加一分钟,按下并松开S2定时时间减少一分钟,时间范围为:00~30分钟) (2)设定好定时时间后,按下并松开S3(按下时S3=0,松开时S3=1),启动控制器,整个系统开始运行;再次按下并松开S3,停止运行;再次按下并松开S3继续运行;按下并松开S4则回到上电初始状态。其他两个按键不起作用。到达定时时间后,停止运行,按下并松开S4则回到初始状态,在运行中要显示定时时间和剩余工作时间,当剩余时间为0时,要显示“End”。在工作过程中用三个LED指示灯指示电机工作状态,正转D1灯亮,反转D2灯亮,暂停D3灯亮, 如此反复直至工作时间为0停止(三个LED灯都不亮)。 系统总体框图如下: 二、设计思路 为了便于计时,首先把1000Hz的外部时钟分频为1Hz。正转时间设为4s,反转设为4s,暂停设为2s,令洗衣机按照正转4s、暂停2s、反转4s、暂停2s的顺序进行旋转,周期恰好为10秒,而定时时间单位为分钟,因此需要设计分钟计数器和秒计数器。开发板提供的时钟信号CP频率为1000Hz,应该设计一分频器得到1Hz的时钟信号作为时间计数脉冲。

数电课程设计题目

课程设计题目:(可选参考题目) 1.函数发生器的设计 设计任务: 设计一个函数发生器,能产生方波、三角波、正弦波、锯齿波信号。主要技术指标: (1)输出频率范围100HZ~1KHZ、1~10KHZ (2)输出电压:方波U PP=6V,三角波U PP=6V,正弦波U PP>1V,锯齿波U PP=6V。 2.串联型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 设计任务: 设计一个直流稳压电源,能产生方波、三角波、正弦波、锯齿波信号。主要技术指标: (1) 输出电压可调范围:5~20V (2) 最大输出电流:3A (3) 稳压系数Sr≦0.1。 3.多级低频阻容耦合放大器的设计 设计任务: (1)输入正弦波信号:有效值U i≦10mV、内阻R S=50Ω、频率f=30HZ~30KHZ; (2)输出正弦波信号:有效值U O≧3V、R O≦10Ω; (3)输入电阻:R i≧20kΩ (4)工作稳定:温度变化时闭环增益相对变化率为开环相对变化率的十分之一。 (5)消除自激振荡。 4.集成运放交流放大器设计 设计任务: (1)输入信号:有效值U i≦10mV、内阻R S=50Ω、频率f=20HZ~20KHZ; (2)输出信号:有效值U O≧5V、R O≦10Ω; (3)输入电阻:R i≧20kΩ, (4)负载电阻:R L=2kΩ 5.由集成运放和晶体管组成的OCL功率放大器设计 设计任务: (1) 输入信号:有效值U i≦200mV (2) 最大输出功率:P O≧2W, (3) 负载电阻:R L=8Ω, (4) 通频带:BW=80HZ~10kHZ。 6.正弦波信号发生器的设计 设计任务: (1) 输出频率范围:20HZ~20KHZ (2) 输出电压幅度:U PP>6V, 7.电阻炉温度控制器设计 设计任务: 设计一个电阻炉温度控制器,使受控场所的环境温度维持在设定的温度范围内 (1) 设计合适的电源电路 (2) 用集成运放组成温度检测控制电路 (3) 用继电接触控制电路控制加热器。 8.数字电子钟电路设计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指导老师:XXX 班级:XXX 学号:XXX 姓名:XXX 浙江理工大学本科课程设计任务书

1产品简介 红外线心率计就就是通过红外线传感器检测出手指中动脉血管的微弱波动,由计数器计算出每分钟波动的次数。但手指中的毛细血管的波动就是很微弱的,因此需要一个高放大倍数且低噪声的放大器,这就是红外线心率计的设计关键所在。通过本产品的制作,可以使学生掌握常用模拟、数字集成电路(运算放大器、非门、555定时器、计数器、译码器等)的应用。 2 红外线心率计工作原理 2、1 红外线心率计的原理框图 整机电路由-10V电源变换电路、血液波动检测电路、放大整形滤波电路、3位计数器电路、门控电路、译码驱动显示电路组成,如图1所示。 2、2 单元电路的工作原理 ⑴负电源变换电路 为简化实验的步骤,实验中直接用+12V、与-10V的电源代替负电源变换电路。 ⑵血液波动检测电路 实验中采用信号源发生器直接产生正弦波代替原来的血液波动检测电路。 ⑶放大、整形、滤波电路 放大、整形、滤波电路就是把传感起检测到的微弱电信号进行放大、整形、滤波,最后输出反映心跳频率的方波,如图5所示。其中LM741为高精度单运放电路,它们的引脚功能如图3 (b)所示。IC2、IC3、IC4都为LM741。

图5 信号放大、整形电路 因为传感器送来的信号幅度只有2~5毫伏,要放大到10V 左右才能作为计数器的输入脉冲。因此放大倍数设计在4000倍左右。两级放大器都接成反相比例放大器的电路,经过两级放大、反相后的波形就是跟输入波形同相、且放大了的波形。放大后的波形就是一个交流信号。其中A 1、A 2的供电方式就是正负电源供电,电源为+12V 、-10V 。 A 1、A 2与周围元件组成二级放大电路,放大倍数A uf 为: 40006666R R R R A 6 8 34uf ≈?=?= 由于放大后的波形就是一个交流信号,而计数器需要的就是单方向的直流脉冲信号。所以经过V 3检波后变成单方向的直流脉冲信号,并把检波后的信号送到RC 两阶滤波电路,滤波电路的作用就是滤除放大后的干扰信号。R 9、V 4组成传感器工作指示电路,当传感器接收到心跳信号时,V 4就会按心跳的强度而改变亮度,因此V 4正常工作时就是按心跳的频率闪烁。直流脉冲信号滤波后送入A 3的同相输入端,反相输入端接一个固定的电平,A 3就是作为一个电压比较器来工作的,就是单电源供电。当A 3的3脚电压高于2脚电压的时候,6脚输出高电平;当A 3的3脚电压低于2脚电压的时候,6脚输出低电平,所以A 3输出一个反应心跳频率的方波信号。 ⑷ 门控电路 555定时器就是一种将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集成于一体的电子器件,用它可以构成单稳态触发器、多谐振荡器与施密特触发器等多种电路。555定时器在工业控制、定时、检测、报警等方面有广泛应用。 555定时器内部电路及其电路功能如图6(a)、(b)所示。555内部电路由基本RS 触发器FF 、比较器COMP 1、COMP 2与场效应管V1组成(参见图6(a))。当555内部的COMP 1反相输入 端(-)的输入信号V R 小于其同相输入端(+)的比较电压V CO (DD 3 2V V co =)时,COMP 1输出高电位,置触发器FF 为低电平,即Q=0;当COMP 2同相输入端(+)的输入信号S V 大于其反相输入端(-)的比较电压V CO /2(1/3V DD )时,COMP 2输出高电位,置触发器FF 为高电平,即Q=1。D R 就是直接复位端,0R D =,Q=0;MOS 管V 1就是单稳态等定时电路时,供定时电容C 对地放电作用。 注意:电压V CO 可以外部提供,故称外加控制电压,也可以使用内部分压器产生的电压,这时COMP 2的比较电压为V DD /3,不用时常接0、01μF 电容到地以防干扰。

数电课程设计题目汇总资料

数电课程设计题目选 一、设计并制作一数字式温度计 〖基本要求〗采用电桥法,利用PT~100热电阻对0~200℃测温范围进行测量并送LED数码管显示,要求测量分辨率为0.1℃,数据测量间隔时间为5秒。 〖提高要求〗1)针对不同的铂热电阻讨论不同的温度信号测量办法 2)利用电路对测温电路进行非线性校正,提高测温精度(电路非线性校正和EPROM查表法非线性校正两种方法) 3)讨论误差的形成因素和减少误差的措施 4)进行简单的温度开关控制 〖参考原理框图〗系统参考原理框图如下: 〖主要参考元器件〗 MCl4433(1),LM324(1),七段数码管(4),CD4511(1),MC1413(1),铂热电阻使用普通 精密电位器代替。 二、十二小时电子钟 〖基本要求〗利用基本数字电路制作小时电子钟,要求显示时分秒;并能实现校时和校分的功能。 〖提高要求〗1)针对影响电子钟走时精度的因素提出改进方案 2)增加日期显示 3)实现倒计时功能 4)整点报时(非语音报时) 5)定时功能 〖参考原理框图〗:

三、电平感觉检测仪 〖基本要求〗:采用光电式摇晃传感器,其检测范围为±90℃,每摇晃一度传感器就输出一个脉冲信号给计数单元,在给定时间内测量到的脉冲数目就能表明该人的电平感觉,测试时采用头戴式传感器、闭上双目,单脚立地:保持静止,开始测试。定时时间为1分钟 〖提高要求〗 〖参考原理、框图〗: 〖主要参考元器件〗CD4060,555,74LS74 四、便携式快速心律计 基本要求〗利用数字电路制作一便携式快速心律计,用于在较短时间内测量脉搏跳动速率:并使用LED显示。 〖提高要求〗1)提高测量精度的方法 2)设计能比较准确测量1S内心跳的电路 〖参考原理框图〗 〖主要参考元器件〗CD4060,4528,4518;4511,14526 五、数字式定时开关 〖基本要求〗设计并制作一数字式定时开关,此开关采用BCD拨盘预置开关时间,其最大定时时间为9秒,计数时采用倒计时的方式并通过一位LED数码管显示。此开关预置时间以后通过另一按钮控 制并进行倒计时,当时间显示为0时,开关发出开关信号,输出端呈现高电平,开关处于开态,再按按钮时,倒计时又开始。计时时间到驱动扬声器报警。 〖提高要求〗l)输出部分加远距离(100m)继电器进行控制 2)延长定时时间 3)探讨提高定时精度的方法 〖参考原理框图〗 〖主要参考元器〗:CC4511,CC14522,CD4060

最新模电数电复习题(已整理)

第1章 常用半导体器件自测题 三、写出图Tl.3 所示各电路的输出电压值,设二极管导通电压U D =0.7V 。 图T1.3 解:U O1=1.3V , U O2=0V , U O3=-1.3V , U O4=2V , U O5=1.3V , U O6=-2V 。 四、已知稳压管的稳压值U Z =6V ,稳定电流的最小值I Zmin =5mA 。求图Tl.4 所示电路中U O1和U O2各为多少伏。 (a) (b) 图T1.4 解:左图中稳压管工作在击穿状态,故U O1=6V 。 右图中稳压管没有击穿,故U O2=5V 。 五、电路如图T1.5所示,V CC =15V ,β=100,U BE =0.7V 。 试问: (1)R b =50k Ω时,U o=? (2)若T 临界饱和,则R b =? 解:(1)26BB BE B b V U I A R μ-= =, 2.6C B I I mA β==,

2O CC C c U V I R V =-=。 图T1.5 (2)∵ 2.86CC BE CS c V U I mA R -= =, /28.6BS CS I I A βμ== ∴45.5BB BE b BS V U R k I -= =Ω 习题 1.2电路如图P1.2 所示,已知10sin i u t ω=(V ),试画出i u 与o u 的波形。设二极管导通电压可忽略不计。 图P1.2 解图P1.2 解:i u 与o u 的波形如解图Pl.2所示。 1.3电路如图P1.3所示,已知t u i ωsin 5=(V ),二极管导通电压U D =0.7V 。试画出i u 与 o u 的波形图,并标出幅值。 图P1.3 解图P1.3 解:波形如解图Pl.3所示。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电子秒表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题目:电子秒表的设计 专业: 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 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班级:学生姓名:学号: 设计名称:电子秒表的设计 起止日期: 指导教师:周珍艮

目录 绪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第一章、设计要求 1.1设计任务及目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1.2 系统总体框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1.3、设计方案分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第二章、电路工作原理及相关调试 2.1 电路工作原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 2.1相关调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 第三章、实验总结 附录A 电子秒表原理图 附录B 相关波形 元件清单 参考文献 绪论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技术在各个领域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掌握必要的电工电子知识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特别是理工类大学生必备的素质之一。 电子秒表是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电子产品,秒表的逻辑结构主要由时基电路、分频器、二一五一十进制异步加法记数器、数据选择器和显示译码器等组成。整个秒表需有一个清零/ 启动信号和一个停止/保持信号装置,以便秒表能随意停止及启动,计数器的输出全都为BCD码输出,方便显示译码器连接。本次设计基于简单易行的原则,秒表显示以0.1s为最小单位,最大量程为9.9s,采用七段数码管作为显示部分,以此来达到基本设计要求.我门设计的秒表,是以555定时器为核心,以分频、计数与译码显示模块为主要构成部分的电子秒表的设计方案,充分利用数

数电课程设计题目与要求

第一类:基本数字逻辑 本组内题目用基本门电路和中规模集成芯片实现 1. 彩灯控制器 设计一个彩灯控制电路,要求红、黄、绿三种颜色的灯在时钟信号作用下,按下表规定的顺序转换状态。表中1表示亮、0表示灭。写出具体的分析思路和方案、利用Multisim设计的具体过程,绘制电路原理图,利用Mulitisim仿真、验证电路功能。 2. 投币式自动售饮料机 设计一个自动售饮料机电路。它的投币口每次只能投入一枚五角或一元的硬币。投入一元五角钱硬币后机器自动给出一杯饮料;投入两元硬币后,再给出饮料的同时找回一枚五角的硬币。写出具体的分析思路和方案、利用Multisim设计的具体过程,绘制电路原理图,利用Mulitisim仿真、验证电路功能。 3. 医护人员传呼系统 用9个开关模拟1~9号病房的呼叫输入信号,9号优先级最高;9~1优先级依次降低;用一个数码管显示呼叫信号的病房号码,没有呼叫时显示0,有多个信号呼叫时,显示优先级最高的呼叫(其他呼叫号用指示灯显示);同时用蜂鸣器提醒医护人员注意,蜂鸣器在医护人员按下应答按钮后停止。写出具体的分析思路和方案、利用Multisim设计的具体过程,绘制电路原理图,利用Mulitisim仿真、验证电路功能。 4. 巴克码信号发生器 巴克码信号是二相编码信号的一种,在多普勒雷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设计一个7位的巴克码(1110010)产生电路,用一个开关来控制信号发生器的启停。写出具体的分析思路和方案、利用Multisim设计的具体过程,绘制电路原理图,利用Mulitisim仿真、验证电路功能。 5. 亲子鉴定器 父母血型与子女血型的遗传规律如下表所示,要求设计一电路,输入父母血型,子女可能出现血型的对应指示灯亮。写出具体的分析思路和方案、利用Multisim设计的具体过程,绘制电路原理图,利用Mulitisim仿真、验证电路功能。

模电、数电课程设计

1 数字电子设计部分 1.1 课程设计的目的与作用 数字逻辑电路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通过实践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 实际动手能力。通过本次课程设计,使学生能够巩固已学专业基础课的理论知识,锻炼 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对电子电路的设计能力,加强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 题能力上的训练和培养,为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培养创新能力起到重要的作用,为其 专业学习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同时培养学生科学实验研究的认真精神,使之明白理论与实践的紧密联系,使其养 成良好的作业习惯,为其以后的工作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时序电路,触发器,序列发生器,是数电技术的基础,熟练掌握其工作特性才能为其以 后在数电上的发展打下基础。 1.2设计任务 1.利用在理论课上所学到的知识,结合对数字电子器件的认识,利用JK触发器,各种 逻辑门电路设计出以010、001为无效态的三位二进制同步减法计数器。并检查能否自启动,检查完毕,搭接电路,进行验证。 2. 利用JK触发器,各种逻辑门电路设计出串行序列发生电路,使其发生100111序列,并检查能否自启动,检查完毕,搭接电路,进行验证。 1.3 三位同步二进制减法计数器电路设计 1.3.1抽象状态图获得驱动方程 1.已知三位同步二进制减法计数器的无效状态为010、001,则抽象出状态图为

1.3.1三位二进制减法计数器状态图 2.根据三位同步二进制减法计数器状态图可得输出状Y的次态卡诺图。 1.3.2输出状态Y的卡诺图 3.将输出状Y的次态卡诺图分解可得Q 2n+1Q 1 n+1Q n+1的次态卡诺图。 1.3.3输出状态Q2n+1次态图 1.3.4输出状态Q1n+1次态图

数电模电课程设计

目录 1 数字电子设计部分.........................................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六进制同步加法计数器 1.1.1课程设计的目的 1.1.2设计的总体框图 1.1.3设计过程 1.1.4设计的逻辑电路图 1.1.5设计的电路原理图 1.1.6实验仪器 1.1.7实验结论(分析实验中出现的故障及产生的原因 1.1.6实验仪器 1.1.7实验结论(分析实验中出现的故障及产生的原因 1.2串型数据检测器 1.2.1课程设计的目的 1.2.2设计的总体框图 1.2.3设计过程 1.2.4设计的逻辑电路图 1.2.5设计的电路原理图 1.2.6实验仪器 1.2.7实验结论(分析实验中出现的故障及产生的原因) 1.3参考文献

2 模拟电子设计部分.........................................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课程设计的目的与作用...............................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1课程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设计任务、及所用multisim软件环境介绍..............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电路模型的建立.....................................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 理论分析及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 仿真结果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2.6 设计总结和体会..................................... 错误!未定义书签。 2.7 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数电课程设计基于Multisim的乒乓球游戏机控制电路设计

课程设计(论文) 课程名称: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题目:基于Multisim的乒乓球游戏机控制电路设计院(系):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任务书 设计题目:基于Multisim乒乓球游戏机的控制设计电路 课题目的: 该乒乓球游戏机电路主要由3块组成:球台驱动电路,控制电路和计分电路组成。其中球台电路主要实现游戏者击球完毕后球的左右移动显示位置功能;控制电路实现游戏者A和B击球,裁判对系统初始化的功能;计分电路具有当A或B击球有效时加分和当游戏者的分数累计超过10时报警通知裁判对系统初始化以便重新开始比赛计分功能。 课题主要内容与要求: 内容:本课题设计一个以8个二极管的依次被点亮代表球的移动位置双向选择开关J2,J3控制发球,击球信号,在Multisim软件上测试结果。 要求:1、熟悉Multisim软件 2、用8个发光二极管表示球,用俩个按钮分别表示AB俩个球员的球拍; 3、A,B各有一个数码管计分。 4、裁判有一个按钮,用来对系统初始化,每次得分后按下一次。

摘要 乒乓球游戏机通过十分巧妙地设计采用数字芯片实现乒乓球左右移动,选手击球得分,累计得分超10报警灯功能。该设计三个双向开关J1,J2,J3分别作为裁判和游戏者A,B,且选手可以译码显示器上直接读出自己的得分,具有操作简单,结构清晰的优点。 对与模电课题的研究离不开电路图,不过现在都在实行电子化,所以需要借助电子产品。Multisim软件就是一款画电路图的电子软件,在此对不太熟悉或未接触过Multisim软件的朋友简短的介绍下: Multisim是美国国家仪器(NI)有限公司推出的以Windows为基础的仿真工具,适用于板级的模拟/数字电路板的设计工作。它包含了电路原理图的图形输入、电路硬件描述语言输入方式,具有丰富的仿真分析能力。同时具备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制造出真正属于自己的仪器;所有的虚拟信号都可以通过计算机输出到实际的硬件电路上;所有硬件电路产生的结果都可以输回到计算机中进行处理和分析等特点。该乒乓球游戏机电路主要有3块电路:台球驱动电路,控制电路和计分电路组成。其中台球驱动电路主要实现游戏者击球完毕后球的左右移动显示位置功能;控制电路实现游戏者A和B击球,裁判对系统初始化的功能;

数电课程设计多功能数字钟的设计与实现

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 多功能数字钟的设计与实现 初始条件: 本设计既可以使用集成译码器、计数器、定时器、脉冲发生器和必要的门电路等,也可以使用单片机系统构建多功能数字钟。用数码管显示时间计数值。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 (包括课程设计工作量及技术要求,以及说明书撰写等具体要求) 1、课程设计工作量:1周。 2、技术要求: 1)设计一个数字钟。要求用六位数码管显示时间,格式为00:00:00。 2)具有60进制和24进制(或12进制)计数功能,秒、分为60进制计数,时为24进制(或12进制)计数。 3)有译码、七段数码显示功能,能显示时、分、秒计时的结果。 4)设计提供连续触发脉冲的脉冲信号发生器, 5)具有校时单元、闹钟单元和整点报时单元。 6)确定设计方案,按功能模块的划分选择元、器件和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设计分电路,画出总体电路原理图,阐述基本原理。 3、查阅至少5篇参考文献。按《******大学课程设计工作规范》要求撰写设计报告书。全文用A4纸打印,图纸应符合绘图规范。 时间安排: 1、2013年 3 月18 日,布置课设具体实施计划与课程设计报告格式的要求说明。 2、2013 年3 月22日至2013 年5 月10 日,方案选择和电路设计。 3、2013 年5 月25 日至2013 年7 月2 日,电路调试和设计说明书撰写。 4、2013 年7 月5 日,上交课程设计成果及报告,同时进行答辩。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年月日

目录 1 引言 (1) 1.1 数字钟简介 (1) 1.2 EWB简介 (1) 2 方案选择 (3) 3 系统框图 (4) 4 分电路设计 (5) 4.1 脉冲产生电路 (5) 4.1.1设计要求 (5) 4.1.2所需元件 (5) 4.1.3元件介绍 (5) 4.1.4参数计算 (6) 4.1.5电路设计 (7) 4.2计数电路 (8) 4.2.1秒电路 (8) 4.2.2分电路 (10) 4.2.3时电路 (12) 4.3显示电路 (13) 4.3.1所需元件 (13) 4.3.2元件介绍 (13) 4.3.3原理说明 (13) 4.3.4电路设计 (13) 4.4整点报时电路 (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