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数学目录(1-6都有)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目录(1-6都有)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目录(1-6都有)

人教版小学数学1-6年级目录及知识要点教学目标总结一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准备课

1. 数一数

2.比多少

第二单元位置

1.上、下、前、后

2. 左、右

第三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1. 1-5的认识

2. 比大小

3. 第几

4. 分与合

5. 加法

6. 减法

7. 0的认识和加减法

第四单元认识图形(一) 1.认识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2. 拼一拼,搭一搭

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1. 6和7的认识

2. 6、7的加减法

3. 6、7的加法与减法应用

4、8和9的认识

5、8和9的加减法

6. 8和9的加减法应用

7.10 的认识

8.连加连减

9.加减混合

第六单元 11-20各数的认识:

1. 11-20各数的认识(一)

2. 11-20各数的认识(二)

3. 10或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第七单元认识钟表

认识整时

第八单元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1. 9加几

2. 8、7、6加几

3. 5、4、3、2加几

第九单元总复习:

1. 20以内的数

2. 20以内的加法、10以内的加减法

3.认识图形

4. 认识钟表

一年级上册知识点:①数一数②比一比③1~~5的认识和加减法④认识

物体和图形⑤分类⑥6~~10的认识和加减法⑦11~~20各数的认识⑧认识钟表⑨20以内的进位加法⑩总复习

第一册:教学内容、重点及教学目标

内容:数一数,比一比,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类,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

重点: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

教学目标: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的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院,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一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

第二单元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1. 十几减9

2. 十几减8

3. 十几减7

4.十几减6、5、4、3、2

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

第四单元 100以内数的认识:

1. 数数、数的组成

2. 读数、写数

3. 数的顺序、比较数的大小

4. 整十数加一位数、相应的减法

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

1. 认识人民币

2. 简单的计算

第六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1. 整十数加和减整十数

2.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

3. 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第七单元找规律:

1. 找规律(1)

2. 找规律(2)

第八单元总复习

一年级下册知识点:①位置②20以内的退位减法③图形的拼组④100

以内数的认识⑤认识人民币⑥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⑦认识时间⑧找规律⑨统计⑩总复习

第二册:教学内容、重点及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位置,250以内的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各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

教学重点: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加减法中算。

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的组成的,掌握100以内的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会用上、下、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惜人民币。

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初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1. 统一长度单位.

2.认识厘米和米

3 认识线段

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1.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

2.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

3. 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

4.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

5.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应用题

6. 连加

7. 连减

8. 加减混合

9. 加、减法估算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

1. 角的认识

2. 直角的认识

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

1. 乘法的初步认识

2. 5的乘法口诀

3. 2、3、4的乘法口诀

4. 乘加乘减

5. 6的乘法口诀

第五单元观察物体

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

1. 7的乘法口诀

2. 8的乘法口诀

3. 9的乘法口诀

第七单元认识时间

分的认识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

搭配

第九单元总复习:

二年级上册知识点:①长度单位②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③角的初步认

识④表内乘法(一)⑤观察物体⑥表内乘法(二)⑦统计⑧数学广角⑨总复习

第三册:教学内容、重点及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认识角,从不同的位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和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

教学重点:

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和表内乘法。

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版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7、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

1. 平均分

2. 除法

3.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1)

4.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2)

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

轴对称图、平移、旋转

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

1.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2. 解决问题(1)

3. 解决问题(2)

第五单元混合混算

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

第七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

1 .1000以内数的认识

2. 10000以内数的认识

3.近似数

4. 整百、整千数加减法

第八单元克和千克

第九单元数学广角——推理

第十单元总复习

二年级下册知识点:①解决问题②表内除法(一)③图形与变换④表

内除法(二)⑤万以内数的认识⑥克与千克⑦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⑧统计⑨找规律⑩总复习

第四册:教学内容、重点及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简单的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图形与变换,克和千克,统计,找规律,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

教学重点: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以及用数学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百”“千”,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写万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的近似数。

2、会口算百以内的两位数据加、减两位数,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会进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3、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4、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经历从生活是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5、会辩认锐角、钝角;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会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平移。

6、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7、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一格表示5个单位)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8、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有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测量:

1. 毫米、分米的认识

2. 千米的认识

3.吨的认识

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1. 加法

2. 减法

3. 加减法的验算

第三单元四边形:

1. 四边形

2.平行四边形

3. 周长

4.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5. 估计

第四单元有余数的除法

第五单元时、分、秒:

1. 秒的认识

2. 时间的计算

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

1. 口算乘法

2. 笔算乘法

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

1. 几分之一

2. 几分之几

3. 分数的简单计算

第八单元可能性

第九单元数学广角:

搭配问题

第十单元总复习

三年级上册知识点:①测量②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③四边形④有余

数的除法⑤时、分、秒⑥多位数乘一位数⑦分数的初步认识⑧可能性⑨数学广角⑩总复习

第五册:教学内容、重点及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

教学重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会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和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秋,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此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决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 口算除法

2. 笔算除法(1)

3. 笔算除法(2)

4. 笔算除法(3)商的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

第三单元统计:

1. 简单的数据统计

2. 平均数

第四单元年、月、日:

1. 年、月、日

2. 24小时计时法

第五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

1. 口算乘法

2. 笔算乘法(1)

3. 笔算乘法(2)

第六单元面积:

1. 面积和面积单位

2.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3.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4. 公顷、平方千米

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

1. 认识小数

2.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第八单元解决问题

第九单元数学广角

1. 包含与排除

2. 等量代换

第十单元总复习

三年级下册知识点:①位置与方向②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③统计④年、

月、日⑤两位数乘两位数⑥面积⑦小数的初步认识⑧解决问题⑨数学广角⑩总复习

第六册:教学内容、重点及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位置与方向,面积、年、月、日,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用数学解决问题,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

教学重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面三刀位数乘两位数、面积以及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

教学目标:

1、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

2、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次),初步知道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初步认识小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4、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描述行走路线。

5、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公顷),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并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6、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数;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体会学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

1.亿以内数的认识(一)

2.亿以内数的认识(二)

3.亿以上数的认识(一)

4.亿以上数的认识(二)

5.用计算器计算

6.亿以上数的认识综合练习题第二单元角的度量:

1.直线射线和角(一)

2.直线射线和角(二)

3角的分类

4画角

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

1.口算乘法

2.笔算乘法(一)

3.笔算乘法(二)

4.常见的数量关系

5.积的变化规律

6.估算(一)

7,估算(二)

第四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1.垂直与平行(一)

2.垂直与平行(二

3.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第五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1.口算整十数除整十数

2.整十数除,商是一位数的除法(一)

3. 整十数除,商是一位数的除法(二)

4.笔算两位数除法,商是一位数的除法(一)

5. 笔算两位数除法,商是一位数的除法(二)

6.笔算两位数除,商是两位数的除法

7.商的变化规律

9.用两位数除的练习

第六单元统计:

1.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2.横向复式统计图

第七单元数学广角:

1.合理时间

2.运筹

第八单元总复习:

1.总复习——多位数的认识(一)

2.总复习——多位数的认识(二)

3.总复习——空间与图形(一)

4.总复习——空间与图形(二)

5.总复习——统计图(一)

6.总复习——统计图(二)

四年级上册知识点:①大数的认识②角的度量③三位数乘两位数④平

行四边形和梯形⑤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⑥统计⑦数学广角⑧总复习

第七册:教学内容、重点及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面三刀位数,除数是两面三刀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平等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

教学重点: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认识自然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读、写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

2、会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除法是两位数的除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3、会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乘一位数,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

4、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知道它们的区别;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能按指定度数画角。

5、认识垂线、平行线,会用直尺、三角板画垂线和平行线;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6、结合生活情境和探索活动学习图形的有关知识,发展空间观念。

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解决总是的能力。

9、初步了解运筹的思想,形成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1. 不含括号的四则运算(1)

2. 不含括号的四则运算(2)

3.含括号的四则运算

4. 有关0的运算

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

1. 位置与方向(1)

2. 位置与方向(2)

3.位置与方向(3)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

1. 加法交换律

2. 加法结合律

3.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4. 乘法分配律

5. 减法的运算性质

6.除法的运算性质

7. 乘法的简便计算

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1. 小数的意义

2. 小数的读法

3、小数的写法

4. 小数的性质

5. 小数的大小比较

6.小数点移动

7. 生活中的小数

8.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第五单元三角形:

1. 三角形的特性(1)

2. 三角形的特性(2)

3.三角形的分类

4. 三角形的内角和

5. 图形的拼组

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1.小数的加法和减法(1)

2.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2)

3.小数的加法和减法(3)

第七单元统计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

1. 数学广角(1)植树问题

2. 数学广角(2)方阵问题

3..数学广角(3)

第九单元总复习

四年级下册知识点:①四则运算②位置与方向③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

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⑤三角形⑥小数的加法和减法⑦统计⑧数学广角⑨总复习

第八册:教学内容、重点及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三角形,位置与方向,折线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活动。

教学重点: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以及三角形。

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4、初步掌握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5、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了解解决植树问题的思考方法,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培养探索解决问题有效方法的能力,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

五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1.小数乘整数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