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先进制造技术的大作业报告

关于先进制造技术的大作业报告
关于先进制造技术的大作业报告

先进制造技术大作业报告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班级:09机自A2

姓名:王雨桐

学号:094811921

指导教师:姚国强

完成时间:2012.05.29

目录

一.第一章作业 (1)

二.第三章作业 (2)

三.第四章作业 (5)

四.先进制造技术实训报告 (9)

五.关于飞机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与发展的大作业报告 (13)

六.小结体会 (18)

七.参考文献 (18)

一.第一章作业

1-1叙述制造﹑制造系统与制造业的概念,比较广义制造与侠义制造的区别。答:制造即为人类按照市场需求,运用主观掌握的只适合技能,借助于手工或可以利用的客观物质工具,采用有效的工艺方法和必要的能源,江原材料最终转化为物质产品并投放市场的全过程;制造系统是指由制造过程及其所涉及的硬件﹑软件和人员组成的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制造业是指将制造资源,包括物料、设备、工具、资金﹑技术、信息和人力等,通过制造过程转化为可供人类使用和消费产品的行业;狭义的制造,系指生产车间内与物流有关的加个和装配过程;而广义制造,则包括市场分析﹑产品设计﹑工艺设计﹑生产准备﹑加个装配﹑质量保证、生产过程管理、市场营销、售前售后服务、以及报废后的回收处理等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内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生产活动。

1-2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

答: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在整个国民经济中一直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国民收入的重要来源。制造业是工业经济年代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制造业一方面创造价值,生产物质财富和新的知识;另一方面为国民经济各部门包括国防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提供各种先进的手段和设备。在工业化国有家中,越有1/4的人口从事各种形式的制造活动。纵观世界各国,如果一个国家的制造业发达,他的经济必然强大,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腾飞,其制造业功不可没。

1-5叙述先进制造技术提出的背景,各国和我国对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战略如何?

答:一提出背景

1社会经济发展背景近20年来,市场环境发生了九大变化,一方面表现为消费需求日趋主题化、个性化和多样画,消费行为具有选择性,产品的生命周期缩短,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至关重要;另一方面全球性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制造商着

眼于全球市场激烈竞争的同时,着力于实力与信誉基础上的合作与协作。制造业的核心是质量、成本和生产率。2科学技术发展背景制造业从从20世纪初开始逐步走上了科学发展的道路。制造技术已经由技艺发展为集机械、材料﹑电子及信息等多门科学交叉的科学。3可持续发展战略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强调当代人在创造和追求世界发展和消费的时候,不能以牺牲以后几代人的利益为代价。

二世界各国的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战略

1 美国政府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了一系列的制造业振兴计划,其中包括“先进制造技术计划”和“制造技术中心计划”。

2 日本通产省1990年提出了智能制造计划,该计划的目标为:要全面展望21世纪制造技术的发展局势,先行开发未来主导技术,同时致力于全球信息﹑制造技术的体系化﹑标准化。3欧共体各国政府与企业界共同掀起了一场旨在通过“欧共体统一市场法案”的运动,并确定了“尤里卡计划”﹑“欧洲信息技术研发战略计划”﹑和“欧洲工业基础研究”等一系列的发展计划。4韩国1991年提出了“感激先进技术国家计划”,目标是将韩国技术实力提升到世界一流的发达国家水平,并希望通过这一计划的实施,在21 世纪初加入二十国集团。

三我国的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战略

近十多年来,我国政府及有关领导对先进制造技术的开发给以了高度关注,主要战略有如下:

1提高认识,全面规划,力促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2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3将引进和消化国内外先进制造技术与自主开发创新相结合。4大力发展先进高新制造技术及其产业。5积极培养创新性人才努力提高制造业的全员素质。

二.第三章作业

3-2.有哪几种零件成形方法?列举这些零件成形方法的工艺内容。

答:依照材料成形学观点,从物质组成方式上可把零件成形方法分为如下三种类

型:

1.受迫成形,他是利用材料的课成形性,在特定的边界和约束力的条件下的成形方法,如铸造,锻压,粉末冶金和高分子材料注射成形等工艺方法就属于这一类。

2.去除成形,是将一部分材料有序的从机体中分离出去的成形方法,如传统的车,铣,刨,磨切削加工以及电火花,激光切削等特种加工工艺方法。

3.堆积成形,运用合并连接等手段,将材料有序的合并,并堆积起来的成形方法,如快速原型制造,焊接等,这种成型方法又称添加成形。

3-5.什么是超塑性?目前金属超塑性主要有哪两种工艺手段获得?

答:超塑性是指材料在一定的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下,呈现出异常低的流变抗力、异常高的流变性能的现象。超塑性的特点有大延伸率,无缩颈,小应力,易成形。最近超塑性成形工艺将在航天、汽车、车厢制造等部门中广泛采用,所用的超塑性合金包括铝、镁、钛、碳钢、不锈钢和高温合金等。

1,精细超塑形,又称组织超塑形或恒温超塑形。

2,相变超塑形,环境超塑形。

3-6.目前在高分子材料注射成形工艺中有哪些先进技术?

答:目前在高分子材料注射成形工艺中有气体辅助成形,注射压缩成型法,磨具滑合成型法,剪切场控制趋向成型法,直接注射成型法。

3-11.在怎样的速度范围下进行加工属于高速加工?分析高速切削加工所需解决的关键技术。

答:高速加工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由于不同的加工方式、不同的工件材料有不同的高速加工范围。几种常用的材料:

铝合金为1000~7000m/min,铜为900~5000m/min,钢为500~2000m/min,灰铸铁800~3000m/min,钛为100~1000m/min。与之对应的进给速度一般为2~25m/min,

高的可达60~80m/min。

高速切削加工所需解决的关键技术,包括:

高速主轴:高速主轴单元是高速加工机床最关键的部件。

快速进给系统:实现高速切削技术不仅要求有很高的主轴转速和功率,同时要求机床的工作台有很高的进给速度。

高性能CNC控制系统:用于高速加工的CNC控制系统必须具有很高的运算速度和运算进度,以及快速响应的伺服控制,以满足高速及复杂型腔的加工要求。

先进的机床结构:为了适应粗精加工、轻重切削负荷和快速移动的要去,同时保证高精度,高速切削机床床身必须具有足够的刚度、强度和高的阻尼特性及高的热稳定性。

高速加工刀具:高速切削的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刀具的磨损。

3-13分析RPM的工作原理和作业过程,列举典型的RPM工艺方法。

答:RPM技术是集CAD技术、数控技术、材料科学、机械工程、电子技术和激光技术等技术于一体的综合技术。其原理和作业过程为:

设计人员→CAD造型系统→

→CAD模型→数据文件→分层切片→RPS→产品三维实体→三维数字化仪等→

比较成熟并广泛应用的有如下几种:

1、光敏液相固化法

2、选区片层粘贴法

3、选区激光烧结法

4、熔丝沉积成形法。

3-15叙述微机械的基本特征,目前有哪些微细加工工艺方法?

答:微机械的基本特征:

1、体积小,精度高

2、性能稳定,可靠性高

3、能耗低,灵敏度和工作效率高

4、多功能和智能化

5、适用于大批量生产,制造成本低。

目前,常用的有以下的加工方法:

1、超微机械加工

2、光刻加工

3、体刻蚀加工技术

4、面刻蚀交给你个技术

5、LIGA技术

6、封接技术

7、分子装配技术。

三.第四章作业

4.1叙述制造自动化技术发展与趋势。

答:纵观新世纪的制造自动化技术发展趋势,可用六化来概括,即敏捷化、网络化、虚拟化、智能化、全球化、绿色化。

(1)敏捷化制造环境和制造过程是新世纪制造活动的必然趋势,其核心是使企业对面临市场竞争作出快速响应,利用企业内外各方面的优势,形成动态联盟,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尽快抢占市场。

(2)通过制造环境的网络化,实现制造过程的集成,实现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业设计和制造控制等各子系统的集成;通过企业与企业间的网络化,可实现异地制造、远程协调作业。

(3)制造虚拟化的核心是计算机仿真,通过仿真来模拟真实系统,发现设计与生产中可避免的缺陷和错误,保证产品的制造过程一次成功。

(4)智能制造技术的宗旨在于扩大、延伸以及部分取代人类专家在制造过

程中的脑力劳动,以实现优化的制造过程。

(5)制造全球化包括市场的国际化,产品设计和开发的国际合作及产品制造的跨国化,制造企业在世界范围内的重组与集成,制造资源的跨地区、跨国家的协调、共享和优化利用。

(6)绿色制造是一个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率的现代制造模式,其目的是使产品从设计、制造、包装、运输、使用到报废处理的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对环境影响最小、资源利用效率最高

4.7描述工业机器人的结构组成。

答:工业机器人一般由执行机构、控制系统、驱动系统以及位置检测机构等几个部分组成。

(1)执行机构是一组具有与人手脚功能相似的机械结构,又俗称操作机,通常包括如下的组成部分:

1.手部:又称抓取机构或夹持器,用于直接抓取工件或工具。若在手部安装专用工具,就构成了专用的特殊手部。

2.腕部:是连接手部和手臂的部件,用以调整手部的姿态和方位。

3.臂部:是支撑手腕与手部的部件,由动力关节和连杆组成,用以承受工件或工具负荷,改变工件或工具的空间位置,并将它们送至预定的位置。

4.机身:又称立柱,是支撑臂部的部件,用以扩大臂部活动和作业范围。

5.机座及行走机构:是支撑整个机器人的基础件,用以确定或改变机器人的位置。

(2)控制系统是机器人的大脑,控制与支配机器人按给定的程序动作,并记忆人们示教的指令信息,可再现控制所存储的示教信息。

(3)驱动系统是机器人执行作业的动力源,按照控制系统发来的控制指令驱动执行机构完成规定的作业。

(4)位置检测装置通过附设的力、位移、触觉、视觉等不同的传感器,检测机器人的运动位置和工作状态,并随时反馈给控制系统,以便执行机构以一定的精度和速度达到设定的位置。

4-11分析FMS结构组成、特点和适用范围。

答:(1)FMS的结构组成:

1、加工系统包括由两台以上的CNC机床、加工中心或柔性制造单元以及其

他加工设备所组成。

2、工件运储系统由工件装卸站、自动化仓库、自动化运输小车、机器人、

托盘缓冲站托盘交换装置所组成,能对工件和原材料进行只懂装卸、运

输和存储。

3、刀具运储系统包括中央刀库、机床刀库、刀具预调站、刀具装卸站、刀

具输送小车或机器人、换刀机械手等。

4、计算机控制系统能够实现对FMS进行计划调度、运行控制、物料管理、

系统监控和网络通信等。

(2)FMS的特点:

FMS有如下特点:1柔性高,适应多品种小批量生产;2系统内的机床在工艺能力上是相互补充或相互替代的;3可混流加工不同的零件;4系统局部调整或维修不影响整个系统的运作;5梯阶结构的计算机控制;6可进行第三班无人值守生产。

(3)FMS的适用范围:

1 .柔性制造模块(flexible manufacturing module, FMM)

2 .柔性制造单元(flexible manufacturing cell, FMC)

3 .柔性制造系统(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 FMS)

4 .柔性制造生产线(flexible manufacturing line, FML)

5 .柔性制造工厂(flexible manufacturing factory, FMF)

4-16简述FMS控制系统的体系结构。

答:FMS控制系统一般采用三层递阶控制结构,包括:系统管理与控制层、过程协调与监控层、设备控制层。

1系统管理与控制层又称单元控制层,它执行上级下达的任务,制定系统生产作业计划,实时分配作业任务给各个工作站,监控系统的执行、协

调各部门与FMS的工作与相关支援等。

2过程协调与监控层主要协调工件在系统中的流动,完成各设备间的交接、系统运行状态的监视与控制、加工程序的分配、工况和运行数据的采集、

以及上上级控制器报告等。

3设备控制层它直接控制各类加工设备和物料系统的自动工作循环,接受和执行上级系统的控制指令,并向上级系统反馈现场数据和控制信息。

先进制造技术实训报告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

2、观看了解具体的先进制造设备;

3、了解先进制造的加工理念及方法。

二、实验方法

在老师带领下参观学校机电楼的先进数控加工设备,包括HEIDENHAIN 系统五轴加工中心、柔性制造系统、DMG数控车床、HTS 300快速成型机等。观察先进制造加工过程,听老师介绍相关先进制造知识及先进加工理念。

地点:14号楼(机电楼)。

三、实验内容

五轴联动数控机床是一种科技含量高、精密度高专门用于加工复杂曲面的机床,这种机床系统对一个国家的航空、航天、军事、科研、精密器械、高精医疗设备等等行业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目前,五轴联动数控机床系统是解决叶轮、叶片、船用螺旋桨、重型发电机转子、汽轮机转子、大型柴油机曲轴等等加工的唯一手段。

五轴联动加工中心有高效率、高精度的特点,工件一次装夹就可完成五面体的加工。若配以五轴联动的高档数控系统,还可以对复杂的空间曲面进行高精度加工,更能够适应像汽车零部件、飞机结构件等现代模具的加工。立式五轴加工中心的回转轴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工作台回转轴,设置在床身上的工作台可以环绕X轴回转,定义为A轴,A轴一般工作范围+30度至-120度。工作台的中间还设有一个回转台,在图示的位置上环绕Z轴回转,定义为C轴,C轴都是360度回转。这样通过A轴与C轴的组合,固定在工作台上的工件除了底面之

五轴联动加工中心(7张)外,其余的五个面都可以由立式主轴进行加工。A轴和

C轴最小分度值一般为0.001度,这样又可以把工件细分成任意角度,加工出倾斜面、倾斜孔等。A轴和C轴如与XYZ三直线轴实现联动,就可加工出复杂的空间曲面,当然这需要高档的数控系统、伺服系统以及软件的支持。这种设置方式的优点是主轴的结构比较简单,主轴刚性非常好,制造成本比较低。但一般工作台不能设计太大,承重也较小,特别是当A轴回转大于等于90度时,工件切削时会对工作台带来很大的承载力矩。另一种是依靠立式主轴头的回转。主轴前端是一个回转头,能自行环绕Z轴360度,成为C轴,回转头上还有带可环绕X轴旋转的A轴,一般可达±90度以上,实现上述同样的功能。这种设置方式的优点是主轴加工非常灵活,工作台也可以设计的非常大,客机庞大的机身、巨大的发动机壳都可以在这类加工中心上加工。这种设计还有一大优点:我们在使用球面铣刀加工曲面时,当刀具中心线垂直于加工面时,由于球面铣刀的顶点线速度为零,顶点切出的工件表面质量会很差,采用主轴回转的设计,令主轴相对工件转过一个角度,使球面铣刀避开顶点切削,保证有一定的线速度,可提高表面加工质量。这种结构非常受模具高精度曲面加工的欢迎,这是工作台回转式加工中心难以做到的。为了达到回转的高精度,高档的回转轴还配置了圆光栅尺反馈,分度精度都在几秒以内,当然这类主轴的回转结构比较复杂,制造成本也较高。

HEIDENHAIN 公司介绍:

DR.JOHANNES HEIDENHAIN GmbH 约翰内斯海德汉公司总部位于德国东南部地区的Traunreut, 是德国一家有一百多年历史的专业生产光栅尺、角度编码器、旋转编码器、数显装置和数控系统的厂家。海德汉公司的产品被广泛应用于机床、自动化机器,尤其是半导体和电子制造业等领域。

柔性制造系统

柔性制造系统是由统一的信息控制系统、物料储运系统和一组数字控制加工设备组成,能适应加工对象变换的自动化机械制造系统(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英文缩写为FMS。

FMS的工艺基础是成组技术,它按照成组的加工对象确定工艺过程,选

择相适应的数控加工设备和工件、工具等物料的储运系统,并由计算机进行控制,故能自动调整并实现一定范围内多种工件的成批高效生产(即具有“柔性”),并能及时地改变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

FMS兼有加工制造和部分生产管理两种功能,因此能综合地提高生产效益。FMS的工艺范围正在不断扩大,可以包括毛坯制造、机械加工、装配和质量检验等。投入使用的FMS,大都用于切削加工,也有用于冲压和焊接的。

柔性制造是指在计算机支持下,能适应加工对象变化的制造系统。柔性制造系统有以下三种类型:

1、柔性制造单元柔性制造单元由一台或数台数控机床或加工中心构成的加工单元。该单元根据需要可以自动更换刀具和夹具,加工不同的工件。柔性制造单元适合加工形状复杂,加工工序简单,加工工时较长,批量小的零件。它有较大的设备柔性,但人员和加工柔性低。

2、柔性制造系统柔性制造系统是以数控机床或加工中心为基础,配以物料传送装置组成的生产系统。该系统由电子计算机实现自动控制,能在不停机的情况下,满足多品种的加工。柔性制造系统适合加工形状复杂,加工工序多,批量大的零件。其加工和物料传送柔性大,但人员柔性仍然较低。

3、柔性自动生产线柔性自动生产线是把多台可以调整的机床(多为专用机床)联结起来,配以自动运送装置组成的生产线。该生产线可以加工批量较大的不同规格零件。柔性程度低的柔性自动生产线,在性能上接近大批量生产用的自动生产线;柔性程度高的柔性自动生产线,则接近于小批量、多品种生产用的柔性制造系统。

快速成型(RP)是一种创新技术,它可以在几个小时内利用三维CAD设计的图形直接生产出复杂零件。

快速成型技术是九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项先进制造技术,是为制造业企业新产品开发服务的一项关键共性技术, 对促进企业产品创新、缩短新产品开发周期、提高产品竞争力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自该技术问世以来,已经在发达国家的制造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由此产生一个新兴的技术领域。

RP技术是在现代CAD/CAM技术、激光技术、计算机数控技术、精密伺服驱

动技术以及新材料技术的基础上集成发展起来的。不同种类的快速成型系统因所用成形材料不同,成形原理和系统特点也各有不同。但是,其基本原理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分层制造,逐层叠加",类似于数学上的积分过程。形象地讲,快速成形系统就像是一台"立体打印机"。

RP技术的优越性显而易见:它可以在无需准备任何模具、刀具和工装卡具的情况下,直接接受产品设计(CAD)数据,快速制造出新产品的样件、模具或模型。因此,RP技术的推广应用可以大大缩短新产品开发周期、降低开发成本、提高开发质量。由传统的"去除法"到今天的"增长法",由有模制造到无模制造,这就是RP技术对制造业产生的革命性意义。

RP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

RP系统可以根据零件的形状,每次制做一个具有一定微小厚度和特定形状的截面,然后再把它们逐层粘结起来,就得到了所需制造的立体的零件。当然,整个过程是在计算机的控制下,由快速成形系统自动完成的。不同公司制造的RP系统所用的成形材料不同,系统的工作原理也有所不同,但其基本原理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分层制造、逐层叠加"。这种工艺可以形象地叫做"增长法"或"加法"。每个截面数据相当于医学上的一张CT像片;整个制造过程可以比喻为一个"积分"的过程。

关于飞机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与发展的大作业报告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航空制造业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航空业近百年的发展史中,先进制造技术的创新与应用正引领着该领域的科技快速发展。通过分析与调研,文章就飞机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与发展作了相关总结。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航空制造业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纵观航空业近百年的历史,尤其是近十几年来,在该领域不断以创新的科技和先进的制造技术引领着向前发展。为了适应现代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的发展需要,航空科技工业的主要产品也正向新型的高性能、高轻型、高可靠性、高舒适型及长寿命和低成本的方向发展和更新。因此,为了满足现代航空业发展的需求,飞机先进制造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本文章就飞机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总结了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一、运用先进的数控加工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许多国家把该技术运用到了各个领域,尤其是西方一些发达国家,早在50年前就将数控技术应用到了飞机制造业中,基本实现了飞机加工数控化,广泛采用CAD/CAPP/CAM系统和DNC技术,达到数控加工高效率,建立了柔性生产线并发展了高速切削加工技术。

(一)实现了高效数控加工

西方发达国家在航空制造业中数控机床占的比例高达50%~80%左右,波音、麦道、空中客车等飞机制造公司都配置了大量的大型、多坐标数控铣和加工中心及与之相关的配套设备等,基本实现了数控加工的高效率化。如:波音公司在Auburn民机制造分部建立了铝、钛、钢结构件机加车间和机翼蒙皮与梁结构件机加车间,机加工设备380台,配置CNC机床约200台,数控化效率达60%左右,数控技术应用水平较高。

(二)广泛应用CNC技术

进入2l世纪,CNC技术已普遍应用在各个领域。如波音、空中客车、麦道等

公司都在生产制造线建立了CNC系统,连接分布在若干不同车间中的上百台数控设备,包括加工中心、大型铣床、数控测量机。美国大约有2万多家小型飞机零部件转包制造商,85%都使用了CNC系统。采用CNC技术具有明显的经济和技术效益,可提高20%一25%的生产效率。

(三)广泛应用先进的CAD/CAPP/CAM系统

广泛应用CAD,CAPP/CAPP/CAM自动化设计制造应用软件以及DFx等并行工程,并有足够的工艺知识数据库、切削参数数据库、各种规范化的技术资料作为使能工具。因而设计与工艺手段先进,工艺精良,NC加工程序优质,缩短了工艺准备周期,提高了设备利用率和生产效率,大大缩短了零件生产周期。

二、运用先进的复合材料构件制造技术

复合材料主要是指树脂基复合材料、先进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等,它本身具备了较高的比强度、比模量,抗疲劳、耐腐蚀、成形工艺性好及可设计性强等特点,现已成为飞机结构中与铝合金、钛合金和钢并驾齐驱的四大结构材料之一。复合材料将成为21世纪航空制造技术新材料发展的主流方向之一。随着复合材料制备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目前,该技术主要包括:真空袋压、真空成型和热压罐成型工艺,模压成型工艺,热压,冷压模塑成型工艺,注射模塑成型工艺,缠绕成型工艺,拉挤成型工艺,复合材料液体成型工艺等。

(一)应用热压罐制造技术

为满足飞机上扩大复合材料的应用范围和需求,飞机制造商在不断地完善复合材料层压板真空袋——热压罐制造技术。该项技术普遍地应用于复合材料构件生产,热压罐/VARTM组合成型新工艺是树脂基复合材料成型工艺的一个新发展,特别适用于平面、立体织物增强高粘度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液体注射成型,航空、航天等先进复合材料制造领域。目前,许多飞机制造厂均采用了计算机控制自动下料设备、多坐标数控自动铺层设备、激光辅助铺层定位系统、实时监控热压罐同化设备、多坐标数控加工及高压水切割设备、计算机控制无损检测设备等实现了复合材料工艺参数的优化及工艺过程的仿真,保证了复合材料构件生产质量的稳定。

(二)应用缝合/(RTM,RFI)复合材料技术

缝合织物增强复合材料是用高性能纤维缝线将多层二维纤维织物缝合在一起,经复合固化两成的纺织复合材料,它通过引入贯穿厚度方向的纤维来提高抗分层能力,增强层间强度、模量、抗剪切能力、抗冲击性能、抗疲劳能力等力学性能。采用缝合复合材料可以提高复合材料制件的力学性能,从而进一步提高复合材料结构效率,降低结构重量。缝合技术还可以将两个或多个零件(如长桁和蒙皮)的增加织物叠层缝合在一起,制成大型整体结构预制件,从而满足新型制件的要求。目前,该项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广泛应用于F22,JSF及大型飞机A380的研制和生产中。

(三)应用胶接结构制造技术

胶接技术可用于连接不同材料、不同厚度、二层或多层结构。主要包括金属胶接结构制造技术、蜂窝夹层胶接结构技术和金属复合层板胶接技术。

金属胶接结构可以实现大面积连接而减少(或取消)紧固件,具有比强度、比刚度高、结构重量轻、劳寿命长等一系列优点,已被广泛用于飞机结构,特别是次承力结构上。至今,胶接结构已成为飞机机体的重要结构形式。

金属蜂窝夹层胶接结构是由两片薄表层材料,中间用轻质芯子隔开组合而成的结构形式。夹层结构件质轻,强度和刚度高,吸音,绝热,广泛用于航空,建筑,造船等工业。夹层结构件的外皮通常选用金属薄板,芯子为蜂窝结构件或低密度塑料,采用胶接技术制造并组装成夹层结构件。目前,金属蜂窝夹层胶接结构已被大量地应用于飞机结构,其比重能比铆接结构减轻25%左右。

金属复合层板胶接技术是利用胶接技术将各向同性的铝合金(含铝锂合金)薄板与各向异性的纤维复合材料结合起来的新型结构材料一一纤维铝合金复合层板胶接结构,基于芳纶纤维的复合层板称为ARALL结构,基于玻璃纤维的复合层板称为GLARE结构。ARALL层板的芳纶纤维抗压性能差,在循环压应力作用下容易断裂,因此,ARALL层板只能用做机翼下蒙皮,而不适合用做机身蒙皮。GLARE 层板结构不存在这个问题。如:Airbus公司研制的A380大型宽体客机(550座~660座)采用CLARE制造机身上壁板,包括整个客舱的上半部分,比采用铝合金板

减重8千公斤。这也表明该项技术未来在航空领域有着显著的发展趋势。

三、运用先进的自动化连接技术

飞机结构所承载荷通过连接部位传递,形成连接处应力集中。据统计,飞机机体疲劳失效事故的70%起因于结构连接部位,其中80%的疲劳裂纹发生于连接孔处,因此,连接质量极大地影响着飞机的寿命。现代飞机的制造中大量地采用了先进的自动化连接技术,大大提高了飞机的使用寿命和安全可靠性。

(一)应用自动化焊接技术

随着飞机、发动机对减重、提高性能的需要,先进连接技术将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新材料、新结构、新工艺的有机结合,使得焊接技术成为了航空制造领域的主导技术之一,它的进步与发展不仅能减轻飞机、发动机的重量,而且还为其计新构思提供技术支持,促进飞机、发动机性能的提高。焊接结构件在喷气发动机零部件总数中所占比例已超过50%,焊接的工作量已占发动机制造总工时的10%左右。在飞机结构中,焊接技术的应用几乎遍及全机,除了将点焊用于蒙皮、组合梁、框、长桁等量零件的高强铝合金构件焊接外,还广泛采用了焊接新技术,如电子束焊、穿透焊、双弧焊、高频感应组装钎焊等,焊接件达到数千件。采用由计算机控制的焊接设备和检测设备,可以改变工艺可变性控制,提高焊接速度和焊接质量,降低焊接机构的成本。

(二)应用自动化钻铆技术

随着现代飞机的安全使用寿命要求日益增长,手工铆接难以保证寿命要求,必须采用自动钻铆装配设备实现稳定的高质量的连接。发达国家如美国、俄罗斯、法国、德国等国家发展的系列化钻铆机。有中小型钻铆机、大型自动钻铆机、安装特种紧固件的钻铆机和微型自动钻铆机等。自动钻铆机与托架系统相配套,能提高效率。对尺寸较大、复杂的结构,尤其是双曲度的飞机机身和机翼壁板进行自动钻铆,配备全自动托架系统以实现工件的自动定位和调平,而对于外形较平直的中小结构的擘板大多配置手动、半自动托架系统。

(三)应用自动化装配技术

发达国家的飞机连接装配已由单台数控自动钻铆机的配置向由多台数控自动钻铆机、托架系统配置或由自动钻铆设备和带视觉系统的机器人、大型龙门机器人、专用柔性工艺装备及坐标测最机等多种设备、不同配置组成的的柔性自动装配系统发展。柔性自动钻铆、装配系统使生产效率大大提高,费用降低,废品率降低。

(四)应用机械手和机器人

采用自动机器人装配系统可实现对不开敞、难加工部位的装配。工业机械手一机器人作为柔性装配系统中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能有效提高装配效率和装配质量,降低装配成本。目前,多数飞机制造商都普遍采用该技术,如波音、空中客车公司等。

四、运用高精密的钣金成形技术

在飞机制造业中,钣金零件是组成飞机机体的主要组成部分,约占飞机零件总量的70%左右,制造工作量约占整架飞机劳动量的15%左右,并有品种多数量少,结构复杂、外廓尺寸大、刚性小等特点,直接影响飞机整机质量和生产周期。因此,钣金件的制造成为了现代航空业成型技术的突破点,现代先进制造技术中充分运用了高精密钣金成形加工技术,该技术是将金属板料、型材、管材等半成品,利用材料的可塑性,在不产生切削的情况下制成各种薄壁零件的加工技术,常用的方法有橡皮囊液压成形、数控蒙拉、型拉、滚弯成形技术、超塑成形,扩散连接技术及冲击成形技术等。目前,这些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飞机制造中并成为钣金成形的传统成形方法。

先进飞机钣金壁板的明显特点是蒙皮厚、筋条高、结构网格化、整体集成度大、结构刚度大和难以成形。第三代飞机和大型飞机气动外形要求严、寿命要求长,钣金件不许敲击成形,大都采用精密成形技术。精密钣金成形技术研究,大力发展成形过程的数值仿真和变形过程的预测技术;重视材料在成形后的性能研究;特别注意成形过程的精确监测、控制技术和在线检测技术的研究。这也表明该项技术未来在航空领域中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五.小结体会

时间过的真快,转眼间,本学期的先进制造技术马上要接近尾声了。在这接近半年的时间,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不仅有学习方面的,更学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对我来说受益非浅。

本次实训主要的收获有以下几点:掌握了几种机床的使用原理,了解了他们的内部结构,学会了他们的作用;本次实习大大增强了我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培养了我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细心严谨的作风。综上所述,这次实习给我们上了一堂很有意义的社会实践课,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们的综合素质,使我们的理论知识能融入实践当中,让我对所学专业更有信心。

短暂的实习转眼而过,回顾实习生活,我在实习的过程中,既有收获的喜悦,也有一些遗憾。但是通过实习,加深了我对先进制造技术的基本知识的理解,丰富了我的实际运用知识,使我对先进制造技术有了深层次的感性和理性认识。认识到要想学号一门知识既要注重管理理论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要把实践与理论两者紧密相结合。

六.参考文献

【1】王隆太先进制造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年9月

【2】丁娜仁花《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9第9期

【3】谷宇;飞机数字化装配定位自动控制技术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4】李倩;飞机起飞调运航路规划、调度与仿真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及体系结构

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及体系结构 目录 摘要 (3) 关键词 (3) 1 知识经济条件下制造业的发展 (3) 1.1 制造系统的定义和内涵 (3) 1.2 制造业的发展 (3) 1.3 制造业的变革及挑战 (3) 2 先进制造技术的技术构成及特点 (4)

2.1 先进制造技术的定义 (4) 2.2 先进制造技术的技术构成 (4) 2.3 先进制造技术的特点 (4) 3 先进制造技术的分类 (5) 4 先进制造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 (5) 4.1 发达国家制造业的发展 (5) 4.2先进制造技术在我国的发展 (5) 5 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及技术前沿 (6) 5.1 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6) 5.2 先进制造技术的技术前沿 (6) 6总结 (6) 参考文献 (7)

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及体系结构 摘要:介绍了什么是先进制造技术,阐述了在当今社会条件下先进制造技术的 重要作用,综述了国内外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讨论了先进制造技术的内涵、特点、体系结构及分类,指出我国先进制造技术的优先发展方向。 关键词:制造业;制造系统;先进制造技术 1 知识经济条件下制造业的发展 1.1 制造系统的定义和内涵 制造系统是制造业的基本组成实体。制造过程及其涉及的硬件、软件和人员组成的一个将制造资源转变成产品的有机整体,称为制造系统。制造系统从结构、功能、过程三个方面又有各自不同的定义。制造技术是完成制造活动所需的一切手段的总和。 1.2 制造业的发展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制造业正在发生质的飞跃,制造业成为参与市场竞争的主体,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知识经济对制造工业的影响表现在对产品和消费观念的改变,产品设计和制造过程的数字化和智能化,以及经营和制造活动的全球化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一个没有工业基础和制造业的城市是没有根基的城市。 1.3 制造业的变革及挑战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促进制造业生产规模沿着“小批量"少品种大批量"多品种变批量”方向发展,资源配置沿着“劳动密集-设备密集-信息密集-知识密集”的方向发展,生产方式沿着“手工-机械化-刚性流水自动化-柔性自动化-智能自动化”方向发展。 传统的制造业是建立在规模经济的基础上。靠企业规模、生产批量、产品结构和重复性来获得竞争优势的,它强调资源的有效利用,以低成本获得高质量和高效率。但这种条件不能满足当今市场对产品花色品种和交货期的要求,为此工业经济时代对传统制造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其特点是:产品生命周期缩短;用户需求多样化;大市场和大竞争;交货期成为竞争的第一要素;信息化和智能化;人的知识、素质和需求的变化;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与可持续发展。这些都促进

先进制造技术知识点总结

概述第一章先进制造技术的特点:先进性、广泛性、实用性、集成性、系统性、动态性。1、先进制造技术分为三个技术群:主体技术群、支撑技术群、制造技术环境。2、主体技术:面向制造的设计技术群(1)产品、工艺设计、 3 (2)快速成形技术(3)并行工程 制造工艺技术群:(1)材料生产工艺(2)加工工艺(3)连接与装配 (4)测试和检测(5)环保技术(6)维修技术(7)其他 支撑技术:(1)信息技术(2)标准和框架(3)机床和工具技术 (4)传感器和控制技术 4、先进制造技术研究的四大领域: (1)现代设计技术 (2)先进制造工艺技术 (3)制造自动化技术 (4)系统管理技术 4、美国的先进制造技术发展概况P10 美国先进制造技术发展概况:美国政府在20 世纪90 年代初提出了一系列制造业的振兴计划,其中包括“先进制造技术计划”和“制造技术中心计划”。

先进制造技术计划 美国的发展目标: 1、为美国人创造更过高技术、高工资的就业机会,促进美国经济增长。 不断提高能源效益,减少污染,创造更加清洁的环境。、2. 3、使美国的私人制造业在世界市场上更具有竞争力,保持美国的竞争地位。 4、使教育系统对每位学生进行更有挑战性的教育。 5、鼓励科技界把确保国家安全以及提高全民生活质量作为核心目标 三个重点领域的研究: 1、成为下一代的“智能”制造系统 2、为产品、工艺过程和整个企业的设计提供集成的工具 3、基础设施建设 第二章柔性制造系统(FMS)技术 1、柔性制造系统(FMS)的特点: (1)主要特点:柔性和自动化 (2)设备利用率高,占地面积小 (3)减少直接劳动工人数 (4)产品质量高而稳定

web大作业题目

Web程序设计期末考查 一、能力要求 1、能独立的运用开发工具进行基于web程序设计前台的简单系统开发 2、能根据一定主题设计出各个页面模块,使用所学的web技术构建简单的 web系统 3、能撰写简要的设计与开发文档 二、设计题目参考(系统主题): 以下大作业主题仅作参考,作业主题可以自拟。 1.以通讯录为主题 2.以班级信息为主题 3.以课程信息为主题 4.以作业信息为主题 5.以教师信息为主题 6.以教材信息为主题 7.以院系信息为主题 三、考查要求: 1.必须以某个特定的主题为中心,主题可以自拟,系统由5个以上文件(页 面)组成。 2.在页面中要有以下页面元素:图片,超连接,表单,表格设计、JavaScript 特效等。 3.使用Dreamweaver、notopad、fireworks作为开发工具 4.页面的风格属性用CSS技术设置 5.主页面包括滚动文字链接、动态图片(可以使用Dreamweaver时间轴制 作)、按钮等元素 6.撰写出相应的开发文档,主要包括:网站的中心主题、网站的框架、页 面的组织、所用的开发技术、课程的学习心得等 7.作品在一周内完成

四、评价标准 不及格(60分以下):不能独立完成作品,或上交作品完全不符合考查要求。 特别说明,如发现直接使用他人作品,未加任何修改,期末考查成绩评定为不及格(证明抄袭使用他们作品的方式包括教师询问、答辩或他人检举,如发现对所交作品完全陈述不清,但作品本身又明显体现了一定水平即认定是抄袭他人作品)。 及格(60-69):能独立完成作品,作品基本符合考查要求,作者能正确陈述完成作品的开发步骤和思路。没有作品说明文档的一律评定为及格或以下成绩。 中等(70-79):能按时、独立完成作品,作品基本符合考查要求。说明文档基本能体现了作品主题和完成步骤。 良好(80-89):独立完成作品,完成考查要求中规定的功能,界面美观,撰写的说明文档思路清晰,能完整说明作品开发思路与设计理念。 优秀(90-100):独立完成作品,界面美观,完成并适当优化了考查要求中的基本功能,撰写的说明文档格式准确规范。作品和说明文档体现了作者完好的掌握了该课程所要求的知识点和技能要求,并体现了一定的创新水平。

C语言程序设计大作业报告模板

《C语言程序设计》大作业报告 1.目的 掌握所学C语言程序设计的方法,熟悉所学语言的开发环境及调试过程,熟悉所学C语言中的数据类型,数据结构、语句结构、运算方法,巩固和加深对理论课中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通过综合设计要求达到下列基本技能: 1.培养查阅参考资料、手册的自学能力,通过独立思考深入钻研问题,学会自己分析、解决问题。 2.通过对所选题目方案分析比较,确立方案,编制与调试程序,初步掌握程序设计的方法,能熟练调试程序。 2.作业内容

熟练掌握所学语言的基本知识:数据类型(整形、实型、字符型、指针、数组、结构等);运算类型(算术运算、逻辑运算、自增自减运算、赋值运算等);程序结构(顺序结构、判断选择结构、循环结构);大程序的功能分解方法(即函数的使用)等。进一步掌握各种函数的应用等。 3.要求: 1.要求每个同学都要认真对待,积极参与。 2.独立完成,不能抄袭。 3.课程设计结束时每位同学必须完成《大作业报告册》,其中包含设计源 代码和设计思路。 4.不符合要求的程序、设计报告、抄袭的设计报告或源程序代码、在设 计中完全未参与的将作不及格处理。 5.统一格式,A4打印,按时提交。 4.题目:设计要求:编写一个程序,求3x4数组的转置矩阵。要求在main函数里面读数,在change函数里面把矩阵转置。 5.程序设计 设计思路:1是先定义两个数组,一个是a[3][4],另一个是b[4][3]。2是将随便输入的12个数输入到a[3][4]。3是在change函数中将a[3][4]中值通过for循环的镶嵌将数组a[3][4]的值赋值给数组b[4][3]。4在主函数中将数组b[4][3]通过for循环的嵌套输出。 代码

先进制造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先进制造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摘要近年来, 制造业出现了世界范围的研究并采用“先进制造技术”的浪潮,先进制造技术已成为当代国际间的科技竞争的重点。本文论述了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指出:信息化、精密化、集成化、柔性化、动态化、虚拟化、智能化、绿色化将是未来制造技术的必然发展方向。 1.先进制造技术简介 1.1先进制造技术的定义 先进制造技术AMT(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是制造业不断吸收机械、电子、信息(计算机与通信、控制理论、人工智能等)、能源及现代系统管理等方面的成果,并将其综合应用于产品设计、制造、检测、管理、销售、使用、服务乃至回收的全过程,以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和灵活生产,提高对动态多变的产品市场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制造技术的总称。它集成了现代科学技术和工业创新的成果,充分利用了信息技术,使制造技术提高到新的高度。先进制造技术是不断利用新技术逐步发展和完善的技术,因而它具有动态性和相对性。先进制造技术以提高企业竞争能力为目标,应用于产品的设计、加工制造、使用维修、甚至回收再生的整个制造过程,强调优质、高效、清洁、灵活生产,体现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和制造的柔性化。 1.2 先进制造技术的内涵和技术构成 先进制造技术的技术构成可以分为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快速响应市场需求为 目的的技术构成和以满足特种需求为目的的技术构成。 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快速响应市场需求为目的的技术构成强调制造系统与制 造过程的柔性化、集成化和智能化。包括: (1) 系统理论与技术(着重制造系统组织优化与运行优化,以提高制造系统的整体柔性与效率) 。 (2) 制造过程的单元技术(着重制造过程的优化,以提高单元的效率与精 度) 。系统理论与技术涉及范围包括:CIMS、敏捷制造、精益生产、智能制造等。制造过程单元技术涉及的范围包括:设计理论与方法、并行工程、系统优化、运行、控制、管理、决策与自组织技术、虚拟制造技术、制造过程智能检测、信息处理、状态检测、补偿与控制、制造设备的自诊断与自修复、智能机器人技术、

先进制造技术论文

先进制造技术论文 学院:xxx 班级:xxx 姓名:xxx 学号:xxx 目录 ? ? ? ? ? ? ? 概述 摘要:随着我国制造业的的不断发展,先进制造技术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介绍了先进制造技术和先进制造模式的内容和发展情况,从两种角度解释其结构特征和关系,并从各种不同角度展望先进制造技术和先进生产模式的发展前景及其趋势特征。 先进制造技术AMT(AdvancedManufacturingTecnology)是在传统制造的基础上,不断吸收机械、电子、信息、材料、能源和现代管理技术等方面的成果,将其综合应用于产品设计、制造、检测、管理、销售、使用、服务的制造全过程,以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灵活生产,提高对动态多变的市场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制造技术的总称,也是取得理想技术经济效益的制造技术的总称。 当前的金融危机也许还会催生新的先进制造制造技术,特别在生产管理技术方面。先进制造技术不是一般单指加工过程的工艺方法,而是横跨多个学科、包含了从产品设计、加工制造、到产品销售、用户服务等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的所有相关技术,涉及到设计、工艺、加工自动化、管理以及特种加工等多个领域,并逐步融合与集成。 可基本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

一、先进的工程设计技术 二、先进制造工艺技术 三、制造自动化技术 四、先进生产管理技术、制造哲理与生产模式 五、发展。 一、先进的工程设计技术 先进的工程设计技术包括众多的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包括CAD、CAE、CAPP、CAT、PDM、模块化设计、DFX、优化设计、三次设计与健壮设计、创新设计、反向工程、协同产品商务、虚拟现实技术、虚拟样机技术、并行工程等。 (1)产品(投放市场的产品和制造产品的工艺装备(夹具、刀具、量检具等))设计现代化。以CAD为基础(造型,工程分析计算、自动绘图并提供产品数字化信息等),全面应用先进的设计方法和理念。如虚拟设计、优化设计、模块化设计、有限元分析,动态设计、人机工程设计、美学设计、绿色设计等等; (2)先进的工艺规程设计技术与生产技术准备手段。在信息集成环境下,采用计算机辅助工艺规程设计、即CAPP,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三坐标测量机等各种计算机自动控制设备设备的计算机辅助工作程序设计即CAM等。 二、先进制造工艺技术 (1)高效精密、超精密加工技术,包括精密、超精密磨削、车削,细微加工技术,纳米加工技术。超高速切削。精密加工一般指加工精度在10~μm(相当于IT5级精度和IT5级以上精度),表面粗糙度Ra值在μm以下的加工方法,如金刚车、金刚镗、研磨、珩磨、超精研、砂带磨、镜面磨削和冷压加工等。用于精密机床、精密测量仪器等制造业中的关键零件加工,如精密丝杠、精密齿轮、精密蜗轮、精密导轨、精密滚动轴承等,在当前制造工业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超精密加工是指被加工零件的尺寸公差为~μm数量级,表面粗糙度Ra值为μm 数量级的加工方法。此外,精密加工与特种加工一般都是计算机控制的自动化加工。 (2)精密成型制造技术,包括高效、精密、洁净铸造、锻造、冲压、焊接及热处理与表面处理技术。 (3)现代特种加工技术,包括高能束流(主要是激光束、以及电子束、离子束等)加工,电解加工与电火花(成型与线切割)加工、超声波加工、高压水加工等。电火花加工(Electricaldischargemachining(EDM)电火花加工electricsparkmachining)是指在一定介质中,通过工具电极和工件电极之间脉冲放电的电蚀作用对工件进行的加工。能对任何导电材料加工而不受被加工材料强度和硬度的限制。可分为电火花成型加工(EDM)和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电火花线切割加工electricaldischargewire–cutting--EDW) 两大类。一般都采用CNC控制。 (4)快速成型制造(RPM).快速成形技术是在计算机控制下,基于离散堆积原理采用不同方法堆积材料最终完成零件的成型与制造的技术。从成型角度看,零件可视为“点”或“面”的叠加而成。从CAD电子模型中离散得到点、面的几何信息,再与成型工艺参数信息结合,控制材料有规律、精确地由点到面,由面到体地堆积零件。 (5)先进制造工艺发展趋势 1)采用模拟技术,优化工艺设计; 2)成形精度向近无余量方向发展; 3)成形质量向近无“缺陷”方向发展; 4)机械加工向超精密、超高速方向发展; 5)采用新型能源及复合加工,解决新型材料的加工和表面改性难题; 6)采用自动化技术,实现工艺过程的优化控制;

大作业报告格式

《供配电技术课程大作业》 报告书 题目:高低压电气设备的 维护与故障处理指导教师: 姓名: 学号: 日期: 机电工和系2013-2014学年第2学期

报告书格式要求: 一、报告前置部分 (一)摘要内容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结论(300字~400字)四部分 (二)格式要求 1.中文摘要: “摘要”(黑体三号,居中),摘要正文(居左,首行缩进两字,宋体五号)。“关键词”(黑体小四号,居左顶格,单独占行),关键词正文(宋体五号),关键词为报告研究内容3~8核心专有名词,词与词之间用分号间隔。 2.外文摘要:独占一页 “Abstract”(Times New Roman,三号,加粗,居中),Abstract正文(居左顶格,Times New Roman,五号); “Key words”(Times New Roman,小四号,加粗,居左顶格,单独占行),Key words正文(居左顶格,Times New Roman,五号),与中文关键词对应,词与词之间用分号间隔。 二、报告主体部分 (一)正文格式要求 1.页眉(宋体,五号,居中),由“学生姓名:论文题目”格式构成。 2.页码(页面底端(页脚),右侧)。 3.章条序码(阿拉伯数字,小圆点间隔,末尾不加小圆点,左顶格,编号后空一个字距)第一级0,1, 2, 3,…(黑体,小二号) 第二级1.1,1.2,… 2.1,2.2,… 3.1,3.2,……(黑体,小三号) 第三级 1.1.1,1.1.2,…1.2.1,1.2.2,…2.1.1,2.1.2,…2.2.1, 2.2.2,… 3.1.1,3.1.2,…3.2.1,3.2.2,……(黑体,四号) 如在条以下仍需分层,则通常用a,b,…或1),2),…编序,左空2个字距。 4.前言、引言不编序号 (二)图、表及公式格式要求 1.图表字体(宋体、五号),图表名(中外文对照、宋体、五号、居中),图表按章编号(如图1-1、表2-2等),图编号及图名置下,表编号及表名置上。 插图宽度不宜超过10cm,有刻度的坐标图不加箭头,标值线朝里,其标值数字尽量不超过3位数(如用30km代替30000m)或小数以后不多于一个“0”(如用5μg 代替0.005mg);标目中的物理量的符号用斜体,单位符号用正体,纵坐标标目、标值逆时针旋转九十度书写;图中坐标线、尺寸线、引线0.5磅,轮廓线、函数线等主要部分0.75磅;文中图片要清晰。 表格的绘制均用三线表,表内无斜线、竖线,结构比较复杂的表可增加不通长的辅助线;表头中量的写法要规范,量的表示法不允许出现两条斜线(如:动量矩单位kg.m2/s,在表中应为L/kg.m2.s-1);表中“空白”代表未测或无此项,“-”代表未发现,“0”代表实测数据为零。 2.公式。公式统一用Microsoft公式3.0在系统默认状态下编辑,居中放置,其前的“解”、“假设”等文字顶格书写,公式序号按章排,加圆括号,居行尾。如“(1-1)”、“(2-1)”。公式换行书写时与等号对齐,凡正文中未提到的公式可不排序。 (三)引用和注释 1.引用。引用参考文献,在正文引用位置右上角标“[1]”、“[2]”,依据出现先后次序流水编号,相同文献多处引用,统一用首次编号。

《程序设计基础》课程大作业总结报告(小型工资管理系统)D

XX大学 《程序设计基础》课程大作业总结报告大作业名称小型工资管理系统 学院 XXXXXXXX 班级 XXXXXXXXXX 学生姓名 XXX 学号 XXXXXXXXXX 任课教师 XXX 成绩日期 一、系统的设计思想(简要叙述自己在编写该系统时的思路) 首先,定义一个Employee结构体用来存储员工信息,定义一个数组存储员工信息。 输入函数通过定义一个结构体来存储输入的信息,一个员工信息输入完成之后添加到数组中;输出函数就是对数组的遍历打印;排序采用冒泡排序去进行排序;修改函数通过对比员工编号查找到员工,然后进行修改;同样的,查询函数就是遍历进行字符比较。 二、程序中自己定义的结构体数据类型 struct Employee { char nun[20]; char name[20]; char gender[10]; char department[20]; double basicWage; double performanceWage; double bonus; double payable; }; 三、程序中所有自己定义的函数之间的调用关系图(用函数名作为实体画出它们之间的调用关系) 四、程序运行结果屏幕截图(注意,每个功能至少有一个截图)

1、系统一级菜单截图 2、“数据输入”功能的截图(截图中必须包含自已的真实姓名及班级) 3、“数据修改”功能截图 4、“数据处理”功能截图 (1)“数据处理”功能子菜单截图

(2)“查询”功能截图 (3)“排序”功能截图 按照工号排序 5、“数据输出”功能截图 6、自己新增功能的截图,并在截图下面做一定的说明。有多个新增功能的,可自

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剖析

毕业设计论文 作者学号 系部机电学院 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 题目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指导教师 评阅教师 完成时间:2014 年4月26 日

毕业设计(论文)中文摘要

目录 1 绪论 (4) 1.1先进制造技术的概述 (4) 2 先进制造技术的现状 (5) 3 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 (6) 4 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举例 (7) 4.1在产品制造过程与工艺技术中的应用 (7) 5 先进制造技术发展展望 (8) 6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10) 6.1 CIMS 系统的功能组成 (11) 6.2 CIMS 系统的技术优势分析 (11) 6.2.1保障和提高了新产品开发的质量 (11) 6.2.2 缩短了新产品的上市周期 (12) 7 加工技术 (12) 7.1 超精密加工的技术范畴 (12) 7.2 超精密加工的关键技术 (13) 7.2.1 主轴 (13) 7.2.2 直线导轨 (13) 7.2.3 传动系统 (14) 7.3数控技术(Numerical Control(NC)) (14) 7.3.1 数控技术是应用制造技术的基础和核心 (15) 7.3.2数控技术的推广应用给机械制造业带来了重大变革 (15) 结论 (16) 致谢 (16) 参考文献: (17)

1绪论 1.1先进制造技术的概述 先进制造技术(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人们往往用AMT 来概括由于微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等给传统制造技术带来的种种变化与新型系统。具体地说,就是指集机械工程技术、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等多种技术为一体所产生的技术、设备和系统的总称。主要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集成制造系统等。AMT是制造业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必要条件之一,但并非充分条件,其优势还有赖于能充分发挥技术威力的组织管理,有赖于技术、管理和人力资源的有机协调和融合。先进制造技术在传统制造技术的基础上融合了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及现代管理理念等,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学科跨度大。本书围绕先进制造技术的各主题,系统地介绍了各先进制造技术的基本知识、关键技术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等。制造技术是使原材料成为人们所需产品而使用的一系列技术和装备的总称,是涵盖整个生产制造过程的各种技术的集成。从广义来讲,它包括设计技术、加工制造技术、管理技术等三大类。其中设计技术是指开发、设计产品的方法;加工制造技术是指将原材料加工成所设计产品而采用的生产设备及方法;管理技术是指如何将产品生产制造所需的物料、设备、人力、资金、能源、信息等资源有效地组织起来,达到生产目的的方法。 具体地说, 先进制造技术是制造业不断吸收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的成果, 并将其综合应用于产品设计、加工、检测、管理、销售、使用、服务乃至回收的制造全过程, 以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灵活生产, 提高对动态多变的市场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制造技术的总称。与传统的制造技术相比, 当代的先进制造技术以其高效率、高品质和对于市场变化的快速响应能力为主要特征。先进制造技术是生产力的主要构成因素, 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它担负着为国民经济各部门和科学技术的各个学科提供装备、工具和检测仪器的重要任务, 成为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赖以生存和发展

关于先进制造技术介绍

关于先进制造技术介绍 A10机械1 池长超100401130 摘要:本文简要地介绍了先进制造技术的内容及特点, 并从现代设计技术、现代制造工艺技术、制造业综合自动化技术、现代生产制术容造模式等四个方面论述了先进制造技术有关内容。 关键词:先进制造精密工程系统集成生产模式 一.先进制造技术的定义和特点 先进制造技术至今还没有一个一致公认的严格定义。从广义上说, 先进制造技术是制造业不断吸取机械、电子、信息、材料、能源以及现代管理等方面的成果, 并将其综合应用于产品设计、制造、检测、管理、售后服务等生产制造的全过程, 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灵活生产, 以取得理想技术经济效果的制造技术的总称。也可以说,先进制造技术= 传统制造技术的发展干信息技术+ 现代管理技术。先进制造技术具有下列特点: (1) 先进制造技术是面向21 世纪的技术先进制造技术是制造技术的最新发展阶段, 是由传统的制造技术发展而来, 保持了过去制造技术中的有效要素; 但随着高新技术的渗人和制造环境的变化, 已经产生了质的变化, 先进制造技术与现代高新技术结合而产生的一个完整的技术群, 是一类具有明确范畴的新的技术领域, 是面向21 世纪的技术。 (2)先进制造技术是面向工业应用的技术先进制造技术不是以追求技术的高新度为目的. 而是注重产生最好的实践效果, 以提高企业竞争力和促进国家经济和综合实力增长为目标, 因而它非常适合于在工业企业中推广使用并能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 (3)先进制造技术是驾驭生产过程的系统工程计算机技术、传感技术、自动化技术、新材料技术以及管理等技术的引人, 并与传统制造技术相结合, 使制造技术成为能驾驭生产过程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系统工程。 (4)先进制造技术是面向全球竞争的技术随着全球市场的形成,使得市场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 先进制造技术正是为适应这种激烈的市场竞争而提出的。因而一个国家的先进制造技术的主体应具有世界水平, 应能支持该国制造业在全球市场的竟争力。 二.先进制造技术的内容 先进制造技术是驾驭整个生产过程的系统工程.所涉及领域较宽,包括内容较多。根据其功能和研究对象的不同. 可将先进制造技术分为如下几个部分。 l.现代设计技术 现代设计技术是根据产品功能要求, 应用现代技术和科学知识制定方案并使方案付诸实施的技术。它的重要性在于使机械产品设计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促使产品功能不断发展, 质量不断提高。 (1) 现代设计方法 现代设计方法包括产品动态分析、产品优化设计、可靠性设计以及具有面向制造、面向装配、面向检测等功能的并行设计等方法; (2) 设计自动化技术 利用计算机实现包括产品造型、工艺分析、工程计算、模拟仿真等功能的设计自动化C A D / C AM 技术;

JavaWeb期末大作业

西安欧亚学院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考试成绩评定表专业:软件工程课程:Web开发技术(Java)年级:14级

《Web开发技术(Java)》 大作业 姓名: 题目:Web开发技术大作业 专业:软件工程 班级: 日期:

目录 1.JSP开发概述 (1) 1.1.JSP M ODEL1 (1) 1.2.JSP M ODEL2 (1) 1.3.MVC设计模式 (2) 2.JSP MODEL1案例 (4) 2.1功能描述 (4) 2.2C ACULATOR类分析 (4) 2.3JSP页面代码分析 (4) 2.4功能实现 (4) 2.5测试用例设计 (6) 3.JSP MODEL2案例 (7) 3.1功能描述 (7) 3.2MVC架构分析 (7) 3.3M ODEL层类分析 (8) 3.4控制类分析 (8) 3.5V IEW层界面分析 (8) 3.6功能实现 (8) 3.7测试用例设计 (10)

1.JSP开发概述 1.1.JSP Model1 JSP Model 1采用了JSP+JavaBean的技术,将页面显示和业务逻辑分开。其中,JSP实现流程控制和页面显示,JavaBean对象封装数据和业务逻辑。接下来通过一张图来描述JSP Model 1的工作原理,如图1-1所示。 图1-1 JSP Model 1模型的工作原理图 从图1-1中可以看出,JSP Model 1模型将封装数据以及处理数据的业务逻辑的任务交给了JavaBean组件,JSP只负责接受用户请求和调用JavaBean的组件来响应用户的请求,这种设计实现了数据,业务逻辑和页面显示的分离,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程序开发的模块化,降低了程序修改和维护的难度。 1.2.JSP Model2 JSP Model 2架构模型采用JSP+Servlet+JavaBean的技术,此技术将原本JSP 页面中的流程控制代码提取出来,封装到Servlet中,从而实现了整个程序页面显示、流程控制和业务逻辑的分离。实际上JSP Model 2模型就是MVC设计模式,其中控制器的角色是由Servlet实现,视图的角色是由JSP页面实现,模型的角色是由JavaBean实现。接下来通过一张图来描述Model 2的工作原理,如图1-2所示。 从图1-2中可以看出,Servlet充当了控制器的角色,它接受用户请求,并实例化JavaBean对象封装数据和对业务逻辑进行处理,然后将调用JSP 页面显示JavaBean中的数据信息。

VB程序设计大作业报告

VB程序设计大作业报告 班级:机械11102班学号:201103112 姓名:孙文斌日期:2013.05.13 一、设计题目:《抓交通肇事犯》 一辆卡车违反了交通规则,撞人后逃逸。现场有三人目击事件,但都没有记住车号,记住车号的一些特征。甲说:车号的前两位数字是相同的;乙说:车号的后两位数字 是相同的,但与前两位不同;丙是位数学家,他说:四位的车号正好是一个整数的平 方。现在请你根据以上线索帮助警方找出车号以便尽快破案 二、问题分析与算法设计: 按照题目的要求造出一个前两位数相同、后两位数相同且相互间又不同的整数,然后判断该整数是否是另一个整数的平方。 假设这个四位数的前两位数字都是i,后两位数字都是j,则这个可能的四位数k为:k = 1000 * i + 100 * i + 10 * j + j 其中,i和j都在0~9之间变化。现在还需使k满足是一个整数c的平方,由于k是一个四位数,所以,m值不可能小于31和大于100,因此,可从31开始试验到100,看是否满足k == c*c,若不满足,则c加1再试,直到找到满足这些限制条件的k为止结束测试。 三、界面与结果截图: 界面截图:

结果截图: 四、结果分析与总结: 通过结果截图我们知道最后得到的车牌号为7744,首先检验甲叙述的前两位数字相同都为7,再检验乙叙述的车牌号后两位相同都为4且不与前两位相同,最后检验丙叙述的该车牌号为88的平方,所以综合上述检验分析结果满足题意。 通过此次VB程序设计从理论到实践,我学到很多很多的的东西,让我对vb程序编写有了一个初步认识。从最初的拿到题目无从下手,接着网上查阅些材料以及反复看书本上的例题使我对这个程序的编写有了一个大致轮廓,接着在草稿纸上写下程序代码,然后到计算机上反复调试,最终才算完成。在这反复调试的过程中我明白了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对我今后的学习中都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最后衷心感谢李宁老师对我vb课程的指导,祝您身体健康,工作愉快。 附录程序源代码: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Dim i%, j%, k%, c% For i = 0 To 9 For j = 0 To 9 If i <> j Then k = i * 1000 + i * 100 + j * 10 + j For c = 31 To 100 If (c * c) = k Then Picture1.Print k End If Next c End If Next j Next i End Sub

中国发展先进制造技术之我见

中国发展先进制造技术之我见 姓名:李福彬 班级:11020143 学号:50

中国发展先进制造技术之我见 一、什么是先进制造技术,内涵及特点。 先进制技术(Advanced Manufactuing Technology),简称AMT,具体地说,就是指集机械工程技术、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等多种技术为一体所产生的技术、设备和系统的总称。主要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集成制造系统等。 目前对先进制造技术尚没有一个明确的、一致公认的定义,经过近年来对发展先进制造技术方面开展的工作,通过对其特征的分析研究,可以认为:先进制造技术是制造业不断吸收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的成果,并将其综合应用于产品设计、加工、检测、管理、销售、使用、服务乃至回收的制造全过程,以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灵活生产,提高对动态多变的市场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制造技术的总称。它具有以下特点: (1)先进制造技术的实用性 先进制造技术最重要的特点在于,它首先是一项面向工业应用,具有很强实用性的新技术。从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过程,从其应用于制造全过程的范围,特别是达到的目标与效果,无不反映这是一项应用于制造业,对制造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可以起重大作用的实用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往往是针对某一具体的制造业(如汽车制造、电子工业)的需求而发展起来的先进、适用的制造技术,有明确的需求导向的特征;先进制造技术不是以追求技术的高新为目的,而是注重产生最好的实践效果,以提高效益为中心,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促进国家经济增长和综合实力为目标。 (2)先进制造技术应用的广泛性 先进制造技术相对传统制造技术在应用范围上的一个很大不同点在于,传统制造技术通常只是指各种将原材料变成成品的加工工艺,而先进制造技术虽然仍大量应用于加工和装配过程,但由于其组成中包括了设计技术、自动化技术、系统管理技术,因而则将其综合应用于制造的全过程,覆盖了产品设计、生产准备、

先进制造技术复习题(1)

先进制造技术复习题 一、填空题 1.制造系统是由制造所涉及、和组成的 一个有机整体。 2.可靠性设计的常用评价指标主要包括, 和等。 3.反求工程的主要影响因素有, 和。 4.先进制造技术旨在实现、、、 和的生产,提高对动态多变市场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 5.高能束加工通常包括,,。 6.超精密加工机床设备应该具有,, 和高自动化的要求。 7.绿色产品是指以和为核心而设计生产的,可以拆卸和分 解的产品,其零部件经过翻新处理后可以重新利用。 8.物流配送流程包括,,,,, 等多个作业环节。 9.原子力显微镜的两种力模式为,。 10.高速机床主轴的轴承有,,,等形式。 11.快速原型制造常用的工艺方法,, ,。 12.在精益生产的大厦体系结构中,其目标支柱是, 和。 13.敏捷制造企业采用现代通信技术,以,,的形式,组 织新产品的开发。 14.虚拟制造技术旨在用、、去赢得竞争。

15.并行工程的特征为,,, 。 16.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制作工艺过程主要包 括,,,, 。 17.光敏液相固化法(SLA)通常采用的原材料是。 18.超精密加工软金属时,常用的刀具材料为。 19.FMS的机床配置形式通常有,和。 20.先进制造技术包含、和三个技术群。 21.系统的可靠性预测要根据系统的组成形式分别按, 和可靠度进行计算。 22.根据产品的信息来源,反求工程可分为,和。 23.先进制造工艺技术的特点除了保证优质、高效、低耗外,还应包括 和。 24.微细加工中的三束加工是指,,。25.超精密加工机床设备的关键部件主要有,, 。 26. 绿色制造技术是指在保证产品的功能、质量、成本的前提下,综合考虑 和的现代制造模式。 27.及时制生产追求的目标为零,零,零,零。28.扫描隧道显微镜的两种工作模式为,。

《.net程序设计》大作业报告模板

《.net程序设计》大作业报告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专业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7年12月

摘要 目前各种资格认证考试的在线考试通过无纸化考试方式实现了跨越时间、空间的限制,节省了大量的物力财力。在线考试和即时阅卷提高了考试效率,减轻了考生和考务人员的负担。学校的传统考试沿用纸质出题、打印,考试、监考、人工阅卷的流程,中间资源浪费较多。相比而言,在线考试能够更好的服务于学生,满足考试的需求,是网络教育的发展重点。在线考试涉及管理学生考试信息、试题信息的维护和更新,是能够实现的有效的考试方式。在线考试是学校网络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本文以开发适用于学校的在线模拟考试系统为例,针对试题维护、随机组卷、在线考试进行了开发和测试,进行了相关的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JSP 在线考试维护

目录 第1章需求分析 (1) 1.1 XXX (1) 第2章系统模块设计 (3) 2.1 XXX (3) 第3章数据库设计 (6) 3.1 XXX (6) 第4章系统实现 (16) 4.1 登录模块 (16) 第5章心得体会 (36) 参考文献 (37) 附录(源代码) (38)

第1章需求分析 页面设置:A4,上、下页边距3cm,左、右页边距2.5cm 正文:宋体小四号字,首行缩进、固定行距20磅 本章最后说明每个组员的具体分工

第2章系统模块设计功能框图参见如下格式: 图2.1 系统的总体结构

第3章数据库设计 数据表采用如下任一种格式: 表3.1 学生表(Student) 表3-1 考生信息表 字段名字段类型可否为空说明 Id Bigint(8) not null 主键自增 Name Varchar(20) not null 姓名 Sex Varchar(2) not null 性别 Answer Profession CardNo Grade Varchar(50) Varchar(30) Varchar(18) Varchar(18) not null not null not null not null 问题答案 专业 身份证号 所属班级

综合大作业(记事本)可视化程序设计

郑州轻工业学院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可视化程序设计基础实验名称: Windows窗体设计 班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1—1班学号: 541007010157 姓名:郑峰弓实验日期: 2011年11月24日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窗体设计步骤、窗体调用。 2.根据自己所做的实验内容可适当增加条目。 3.熟悉本学期学习的各种控件,上交作业。 二、实验内容 2. 仿MS word (或Windows 系统记事本) ,实现一个文本编辑系统: 读取的文件类型可以是txt、rtf等自定义格式 ,不一定用doc格式 实现文本字体、颜色等格式的设置 实现文件保存、打开、新建等功能 实现有关菜单的设计、工具栏的设计和状态 栏的设计(状态栏显示光标所在行、列等) 三、程序开发操作步骤 1. 启动Visual Studio 2008 。 2. 创建项目。设置项目名为“记事本可视化程序设计”。 3. 添加控件。创建过,出现设计界面,此时会出现一窗体Form1,此时窗体时空的,不包含任何控件的。单击“工具箱”的公共控件选项卡,选择MenuStrip控件,将其放在窗口上,创建两个MenuStrip1,MenuStri2,再选择RichTextBox 控件,将其放在窗口上,调整大小及其位置。再工具箱中的所有Window窗体中选择OpenFileDialog,SaveFileDialog,ColorDialog,FontDialog,StatusStrip控件,将其放在窗口上。 4. 设置控件属性。点击窗口,在属性中的text设置为‘记事本’,将Startposition 设置成Centerscreen。点击MenuStrip1,在窗体上加菜单栏,分别为文件,格式,查看,编辑,在文件,格式,查看,编辑,下又建立子菜单,如下图所示。在子菜单下各自设置各自的热键和快捷键,在MenuStri2上添加8个button,分

先进制造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先进制造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xxxx xxx xxxxxxxxx 先进制造技术不仅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进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国际间科技竞争的重点。我国正处于工业化经济进展的关键时期,制造技术是我们的薄弱环节。只有跟上进展先进制造技术的世界潮流,将其放在战略优先地位,并以足够的力度予以实施,,进一步推进国企改革,推动建立强大的企业集团。推进技术创新,推动大型企业尽快建立技术开发中心,广泛吸引人才,在重大技术创新项目中实行产学研结合,才能尽快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才能在猛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本文将详细介绍先进制造技术的含义、特点以及在我国的进展状况和进展趋势。 1 先进制造技术的含义和特点 1.1 含义 先进制造技术(AMT)是以人为主体,以运算机技术为支柱,以提升综合效益为目的,是传统制造业持续地吸取机械、信息、材料、能源、环保等高新技术及现代系统治理技术等方面最新的成果,并将其综合应用于产品开发与设计、制造、检测、治理及售后服务的制造全过程,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灵敏制造,并取得理想技术经济成效的前沿制造技术的总称。 1.2 先进制造技术的特点 1)是面向工业应用的技术先进制造技术并不限于制造过程本身,它涉及到产品从市场调研、产品开发及工艺设计、生产预备、加工制造、售后服务等产品寿命周期的所有内容,并将它们结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2)是驾驭生产过程的系统工程先进制造技术专门强调运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传感技术、自动化技术、新材料技术和现代系统治理技术在产品设计、制造和生产组织治理、销售及售后服务等方面的应用。它要持续吸取各种高新技术成果与传统制造技术相结合,使制造技术成为能驾驭生产过程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系统工程。 3)是面向全球竞争的技术随着全球市场的形成,使得市场竞争变得越来越猛烈,先进制造技术正是为适应这种猛烈的市场竞争而显现的。因

我国先进制造技术发展现状

我国先进制造技术发展现状 摘要:先进的机械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现代制造业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由于中国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劳动力资源,我国正日益成为全世界机械制造业的中心。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危机的影响,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机械制造业已处于很落后的局面,正陷入难以可持续发展的困境。本文基于对我国机械制造技术发展现状的阐述,结合当前机械制造技术的特点,提出了我国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先进制造技术、特点、趋势 1 先进制造技术 1.1 基本定义 先进制造技术(Advanced Manufactuing Technology),人们往往用AMT来概括由于微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等给传统制造技术带来的种种变化与新型系统。具体地说,就是指集机械工程技术、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等多种技术为一体所产生的技术、设备和系统的总称。主要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集成制造系统等。AMT是制造业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必要条件之一,但并非充分条件,其优势还有赖于能充分发挥技术威力的组织管理,有赖于技术、管理和人力资源的有机协调和融合。 1.2 主要技术 这是制造技术的核心,它包括两个基本部分:有关产品设计技术和工艺技术。 1.2.1面向制造的设计技术群 面向制造的设计技术群系指用于生产准备(制造准备)的工具群和技术群。设计技术对新产品开发生产费用、产品质量以及新产品上市时间都有很大影响。产品和制造工艺的设计可以采用一系列工具,例如计算机辅助设计(CAD)以及工艺过程建模和仿真等,生产设施、装备和工具,甚至整个制造企业都可以采用先进技术更有效地进行设计。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产品和工艺的并行设计具有双重目的,一是缩短新产品上市的周期,二是可以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减少到最低程度,使最终产品成为可回收、可再利用的,因此对实现面向保护环境的制造而言是必不可少的。 1.2.2制造工艺技术群(加工和装配技术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