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河流和湖泊试卷(含答案)

中国河流和湖泊试卷(含答案)
中国河流和湖泊试卷(含答案)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1

读右图“三种陆地水相互转化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

1、甲代表的水体是:()

A. 雨水

B. 冰川融水

C. 地下水

D. 海洋水

2、箭头a代表的现象一般发生在:()

A. 1~2月

B. 3~4月

C. 6~7月

D. 10~11月

3、鄱阳湖区进行大规模围湖造田,由此导致的箭头a、b流量的变化趋势是:()

A. a变大

B. b变稳定

C. a在丰水期变小

D. b在枯水期变大

4、我国主要淡水湖轮廓与其名称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A.鄱阳湖——B.洞庭湖——

C.太湖——D.洪泽湖——

5、下图为我国东部季风区、东北地区、西北内陆地区、南部沿海地区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四幅图中表示南部沿海地区河流流量过程曲线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读我国东部地区三条河流水文站的水文资料表,完成6~8题。

我国东部地区三条河流的汛期和枯水期比较

河流年径流量

(亿米3)

汛期枯水期

起止月

径流量

(亿米3)

起止月

径流量

(亿米3)

①717.7 7-9 375 10-6 342.7

②684 3-8 526.2 9-2 157.8

③2290 4-10 2038 11-3 202

6.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三条河流中汛期月平均径流量最小的是①

B.三条河流按照纬度由高向低排列,依次是①②③

C.三条河流中枯水期最长的是②

D.当①河出现汛期时,开普敦沿海风平浪静

7.若河流发生春汛,则①②③中最可能的是()

A.①B.②C.③D.同时发生

下图为一组剖面示意图,反映了我国华北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由t1时期至t4时期的历史变化过程(t1时期至t4时期气候变化甚微,可忽略不计;图中河流断面位于中游处)。据此回答8~9题。

8.与t1时期相比,t4时期图示河流断面处的河流年内径流量变化情况可能是

①丰水期流量增大,枯水期流量减小②年内径流量分配趋于均匀

③洪峰流量和出现频率增大④夏秋季流量减小,冬春季流量增大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9.据图分析该河流下游地区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①过度放牧致使草场涵养水源、调节径流的功能下降②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调蓄洪峰的能力降低③过度砍伐、开垦山地使得地表覆被减少、水土流失加剧④城市面积扩大,加大了地表径流量、加快了径流汇集的速度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读我国三江并流图,回答10~11题。

10.三江并流地区突出的地形特点是( )

A.山河相间,山高谷深

B.南高北低,横断东西

C.板块挤压,地壳抬升

D.流水侵蚀、切割作用

11.图示地区河流的水系特征之一为流域面

积小,其主要原因是( )

A.河流水流湍急

B.受地形影响,降水量小

C.受地形限制,两岸陡峭

D.该河为地上河

综合题: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流域内存在着严重的生态问题,其中水土流失是头号问题,是我国开发整治的重点河流之一,读黄河流域示意图和有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30分)

材料二:黄河干流沿程年径流量和含沙量变化

材料三、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从降水量上来讲,黄河进入了一个相对的枯水阶段;另一方面,随着黄河流域及黄河下游两岸国民经济的发展,各方面对黄河水资源的需求急剧增加,流域内人类活动加剧,流域下垫面自然状态变化剧烈,各种拦、蓄、滞水工程增多,流域内水的消

耗量增加,黄河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黄河下游

90年代发生的频频断流,使黄河水资源问题日益凸显.

(1)古诗云:“黄河之水天上来,”从河水补给角度可理

解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古诗问:“百川

东到海,何日复西归?”从水循环角度解释,通过

________环流实现水汽输送,形成水的海陆间循环。

(2分)

(2)黄河位于我国的地区,上游和中游

以为界,在中游河段形成东西对称水系,常使河

水在七、八月份有________的特点,初春季时节在

____________________(填省区)部分河段易形

成凌汛。(4分)

(3)历史上有“黄河百害,唯富河套”之说。上游的宁

夏、河套平原由于__________形成了富庶的农业区;“害”主要发生在它的________河段,消除水害的主要措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4)黄河干流含沙量增加最快并达到最大值的河段在

_________和_________水文站之间,该河段含沙量增加特别

迅速的原因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4

分)

(5)兰州至河口段和郑州以下的下游段流量都在减少,其共同的原

因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4分)。请你提出解决黄河流域水资源

问题的一些对策。(8分)

右图中虚线为不同时期种植业分布北界。读图回答问题。

(6)比较图中①、②两地地形特征的差异。

(7)图中河口以上河段水量逐渐减小,试分析原因。

(8)简述图示区域种植业分布的变化及其对该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9)黄河沿河地区资源丰富,按注重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的构想,请你提出一些发展建议。(4分)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2

1.下列有关珠江流域的正确叙述是

A.位于我国的东南部,向东流入东海

B.珠江水系主要由东江、北江和西江组成

C.河流流经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和珠江三角洲平原

D.河流水文特征是水量丰富、有结冰期

2、读黄河干流纵剖面图(图2),黄河在距河口1100~1900千米河段的特征是( )

A.含沙量大增

B.有凌汛现象

C.有“地上河”现象

D.径流量大

3、下列四幅图为我国四条河流月平均径流量合成图,阴影部分为径流量,其中具有典型东北山区河流特点的是

B

某校地理老师要求学生在网络课堂中就中国的河流进行研究性自主学习。假如你是其学生中的一员,完成4~5题。

4.下图是1955—2005年某河流年降水量和年径流量变化曲线示意图。据你所掌握的知识判定:该河流最主要的补给水源是( )

A.高山冰雪融水 B.大气降水C.地下水D.湖泊水

5.借助以下哪几幅地图可以帮助你全面了解珠江和黄河的主要水文特征()

①《中国地形图》②《中国水系图》③《中国气候图》④《中国土地利用类型图》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6、下图是我国三个地区甲、乙、丙三条河流各月流量(立方米/秒)图,下列有关甲、乙、丙三条河流所在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甲河位于东南地区②乙河位于华北地区③丙河位于东北地区④乙河位于青藏地区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7、火山喷发、湖盆相对下陷而形成的达里诺尔湖位于我国某省达里诺尔自然保护区。上图是该湖及周边的水系图,以下描述完全符合该湖泊所处的地理环境的是()

A.辽宁省的北部,丘陵地形,是淡水湖

B.位于内蒙古,高原地形,是咸水湖

C.位于山西省,地处黄土高原,是淡水湖

D.位于河北省,太行山麓,是华北平原面积较大的淡水湖

读我国南方山区某水系部分河段示意图,回答8-9题。

8. 冲积扇最有可能形成在

A.①

B.②

C.③

D.④

9. 建水库的理想坝址是

A.①

B.②

C.③

D.④

读我国三江并流图,回答10~11题。

10.三江并流地区突出的地形特点是( )

A.山河相间,山高谷深

B.南高北低,横断东西

C.板块挤压,地壳抬升

D.流水侵蚀、切割作用

11.图示地区河流的水系特征之一为流域面积

小,其主要原因是( )

A.河流水流湍急

B.受地形影响,降水量小

C.受地形限制,两岸陡峭

D.该河为地上河

综合题: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10分)

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艾丁湖东西长约40公里,南北宽约8公里,总面积达到100多平方公里。但20世纪80年代后,湖面面积逐年在减小。近年来,当地政府采取多项措施,艾丁湖得到了“复活”,湖面面积逐年增大。

材料二:表2为洞庭湖面积变化表

材料三:洞庭湖水系变迁图

材料四:清代初年,洞庭湖面积约6000平方千米,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然而洞庭湖水域的泥沙淤积非常严重,到20世纪末,面积仅剩下2625平方千米。

“洪水一大片,枯水几条线”,大片湿地的消亡使洞庭湖的洪涝灾害日趋严重。近50年来,洞庭湖经历了35次水灾,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洪水接二连三地肆虐洞庭湖两岸。1996年7月的洪水,直接损失近500亿元。近几十年来,洞庭湖有效蓄洪能力急剧下降。1954年能蓄水314亿立方米,1983年能蓄水187.4亿立方米,1998年只能蓄水170亿立方米。(l)艾丁湖湖泊萎缩的主要人为原因是?(2分)

(2)洞庭湖发生了什么变化?洞庭湖水面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对湖泊环境造成的巨大负面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要改变这种状况,当前应采取哪些主要措施?

(3)下列湖泊因水体富营养化,从而大大缩短了湖泊生命周期的是。(2分)

A.青海湖

B.罗布泊

C.白头山天池

D.滇池

(4)大量围垦洞庭湖平原是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之一,分析其有利自然条件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3

径流系数是某时段内径流深度与降水量之比(以百分率表示)。分析我国主要大河流域水量平衡值表,完成1-2题。

流域松花江黄河长江珠江雅鲁藏布江

降水量(mm) 525 492 1 055 1 438 699

径流深度

145 76 542 772 474

(mm)

蒸发量(mm) 380 416 513 666 225

1.以上河流中径流系数最高的是

A.长江B.黄河C.松

2.与其他四条河流比较,雅鲁藏布江蒸发量最少的

主要原因是

A.纬度高,太阳辐射弱,气温低

B.地势高,大气的保温作用弱,气温低

C.地势高,大气的保温作用强,气温低

D.降水量多,云层的反射作用强,气温低

3、左图是我国某区域图,有关图中河流的叙述,正

确的是( )

A.是我国航运最繁忙的河流

B.冬季河流有结冰期

C.是我国含沙量最少的河流

D.冬季是河流的多水期

结合右图,回答4~6题。

4.下列有关虎林市的叙述,错误的是

A.河流冰封期长,有春汛B.冬季寒冷而漫长,无霜期较短

C.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D.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5.虎林市天蓝、地绿、水清,其出产的大米具有晶莹剔透、口感香甜、

营养丰富的优良品质。影响虎林市大米生产的特殊区位因素是

A.气温的日较差小B.生产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C.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D.绿色无污染的自然环境

6.虎林市“把绿色水稻变成方便米饭、米粉,把大豆变成磷脂,把原

木变成家具”。这反映了虎林市农业发展的方向是:

A.向机械化方向发展

B.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C.向生态化方向,建设绿色食品基地

D.推进产业化生产经营,促进产业链条延伸

7、右图为我国某河流的年径流量变化示意图,该河流位于()

A.亚热带季风区B.我国西北地区

C.温带季风区D.高寒地带

咸潮是指沿海地区海水通过河流或其他渠道倒流进内陆区域后,水中的盐分达到或超过250毫克/升的自然灾害。我国咸潮一般发生在上一年冬至到次年立春、清明期间,主要是由旱情引起。据此回答8~9题

8、珠江三角洲发生咸潮的可能性最大。其原因正确的是()

①冬季降水量小于蒸发量,特别是干旱年份更为严重

②人口和城市化进程加快③全球气候变化与咸潮无关

④用水消耗量(即浪费量)和浪费率高居全国榜首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 D ①③④

9、将咸潮损失降低可采取的措施中,可行的是()

①建设节水型社会②提高流域水资源调配能力③加强咸潮监测与研究工作

④制定骨干水库枯季调度管理办法⑤成立协调小组统一抗咸⑥在河口处修建拦河大坝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⑥ C.②③④⑤⑥ D.①③④⑤⑥

读下图,回答10—11题。

10、北京时间2003年10月15日,“神州”五号载人

飞船在A地发射成功,该发射中心是一座理想的航

天港,其区位条件是()

A.隐蔽性强,不易被外界发现

B.海拔高,接近卫星运行轨道的大气层

C 纬度低,接近同步地球轨道

D.深居内陆,气候干燥,大气透明度高

11、关于①、②两条河流说法错误的是()

A.都以雨水补给为主 B.都发源于青藏高原

C.下游水量都不足甚至断流 D. 沿河都有重要的农业区

综合题:白洋淀被称为“北国江南”。近10年来白洋淀天然入淀水量几乎为0,水域面积急剧缩减。流域内的保定市农业区位优势明显,全市建成7个国家级商品粮基地县,8个果品基地和8个牧渔基地,

材料一白洋淀流域图

材料二白洋淀流域蒸发量、降水量分布图

材料三白洋淀附近普遍存在的开采地下水剖面图

(1)白洋淀流域分布在(地形区)上,地势特征。(4分)(2)1990年以来,白洋淀湖面面积最小的时间约是年,判断的理由是

(6分)

(3)造成该地地下水位低的原因是。地下水位的下降对该区域造成的直接影响是(4分)

(4)简述解决白洋淀湖水急速减少的措施。(6分)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4

下图是我国某河流干流一个水文站测得的全年各月流量统计图,据此回答1~2题.1.该河位于我国的:

A.西北地区 B.东北地区

C.华北地区D.南方地区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