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GIS中北京54转WGS84的参数精度

ARCGIS中北京54转WGS84的参数精度
ARCGIS中北京54转WGS84的参数精度

ARCGIS中北京54转WGS84的参数精度

在ARCGIS中提供了Beijing_1954_to_wgs_1984_1到Beijing_1954_to_wgs_1984_6等模型,里面涉及到的参数的来源是否有依据,如果做全国整体的转换的话,该选哪个?

不同的地方转换参数应该不一样,所以没有个统一的参数。arcgis中提供的Beijing_1954_to_wgs_1984_1到Beijing_1954_to_wgs_1984_6几种转换方法应该是针对中国不同地区的,转换全国的恐怕精度难以保证。你可以用这几种方法都试试,然后比较一下它们之间的区别。

Beijing_1954_To_WGS_1984_1 15918 China - Orduz basin 鄂尔多斯盆地

Beijing_1954_To_WGS_1984_2 15919 China - offshore Yellow Sea 黄海海域

Beijing_1954_To_WGS_1984_3 15920 China - offshore South China Sea - Pearl River basin 南海海域-珠江口

Beijing_1954_To_WGS_1984_4 15921 China - south and west Tarim basin 塔里木盆地

Beijing_1954_To_WGS_1984_5 15935 China - Bei Bu Basin 北部湾

Beijing_1954_To_WGS_1984_6 15936 China - Orduz basin鄂尔多斯盆地

其中1、4、6是3参数转换,2、3、5是7参数转换

这些应该是概略参数,不是很准,准确的参数是保密的,请咨询当地测绘部门

arcgis中投影的方法(method)共有十种:

1 geocentric translation

2 molodensky

3 molodensky abridged

4 position verctor

5 coordinate frame

6 molodensky badekas

7 nodcom

8 Horn

9 Ntv2

10 longitude rotatin

投影变换大致分为两种3参数和七参数。方法1为地心变换,也就是三参数计算出dx、dy、dz平移一次就完成投影变换。

方法2、3、6是使用莫洛坚斯基公式进行计算,属于七参数方法,方法3是简化莫洛坚斯基公式计算,不同是比方法2精度稍低,方法6为扩展莫洛坚斯基公式,多了三个起始坐标。方法4、5基本相同,都使用布尔莎-沃尔夫七参数模型,唯一不同是旋转角度的定义不同。一般美国使用方法5,欧洲使用方法4,方法5角度按顺时针定义,相反方法4逆时针定义旋转角。方法7、8、9、10为基本规则网格方法,一般都是美国本土使用

ArcGIS中的地理坐标系转换方法参数

ArcGIS中的地理坐标系转换方法参数 地理坐标系变换是数据处理过程中常遇到的问题,今天就说下这方面的问题。 如果遇到这种情景:两份数据有不同的坐标系,想叠加在一起显示,作图或显示精度要求不高。 这种情况使用ArcMap 的动态投影即可,ArcMap 的内部动投影机制会解决地理坐标系变换的问题。数据在显示的过程中,会实时的被转换,但不改变数据本身。 如果我们需要进行地理坐标系转换,我们知道ArcGIS Desktop 中提供了Project 工具。 此工具界面上有个至关重要的参数:Geographic Transformation。我们发现它的后面赫然写着Optional 。依照使用其他工具的经验,这种打了Optional 标志的参数,不就是可填可不填的意思吗?但是,它真的让你随便的可填可不填吗?Naive!图样图森破!这个参数的填写与否,完全是受前面两个参数决定的,主要三种情景吧。 情景1: 不涉及到地理坐标系变换的坐标变换,这个参数完全不需要,而不是optional 哦。 例如:从GCS_Xian_1980 进行投影变换,转换为Xian_1980_3_Degree_GK_CM_120E 投影坐标系。整过转换中,仅使用了高斯克吕格投影变换,没有涉及到地理坐标变换。

情景2: 涉及到地理坐标系变换的坐标变换,并且ArcGIS 已知二者之间的变换方法,这个参数是必须的,在已知列表中做选择或者自定义。(自定义见:情景3) 例如:从GCS_Beijing_1954,转换为GCS_WGS_1984坐标系。 转换过程中涉及到地理坐标系变换,也就是进行了椭球体变换。 ArcGIS 中提供了6种已知转换方法,可以根据适用范围选择之。其中如何选择,此文不做介绍,请查看我的另一篇博客:https://www.360docs.net/doc/fd7199125.html,/kikitamoon/article/details/12914477 Beijing_1954_To_WGS_1984 Table 1: Geographic (datum) transformations: well-known IDs, accuracies and areas of use

测绘里面的四参数和七参数原理(精)

测绘里面的四参数和七参数原理 1. 两个不同的二维平面直角坐标系之间转换时,通常使用四参数模型(数学方程组。在该模型中有四个未知参数,即: (1两个坐标平移量(△ X , △ Y ,即两个平面坐标系的坐标原点之间的坐标差值; (2 平面坐标轴的旋转角度 A ,通过旋转一个角度,可以使两个坐标系的 X 和 Y 轴重合在一起。 (3尺度因子 K ,即两个坐标系内的同一段直线的长度比值,实现尺度的比例转换。通常 K 值几乎等于 1. 通常至少需要两个公共已知点,在两个不同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四对 XY 坐标值,才能推算出这四个未知参数, 计算出了这四个参数, 就可以通过四参数方程组, 将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下一个点的 XY 坐标值转换为另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下的 XY 坐标值。 2. 两个不同的三维空间直角坐标系之间转换时,通常使用七参数模型(数学方程组,在该模型中有七个未知参数,即: (1三个坐标平移量(△ X , △ Y , △ Z ,即两个空间坐标系的坐标原点之间坐标差值; (2三个坐标轴的旋转角度(△ α, △ β, △ γ,通过按顺序旋转三个坐标轴指定角度, 可以使两个空间直角坐标系的 XYZ 轴重合在一起。 (3尺度因子 K ,即两个空间坐标系内的同一段直线的长度比值,实现尺度的比例转换。通常 K 值几乎等于 1. 通常至少需要三个公共已知点, 在两个不同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六对 XYZ 坐标值, 才能推算出这七个未知参数, 计算出了这七个参数, 就可以通过七参数方程

组, 将一个空间直角坐标系下一个点的 XYZ 坐标值转换为另一个空间直角坐标系下的 XYZ 坐标值。

ARCGIS中坐标转换

ArcGIS 坐标转换 1.坐标分析 问题:对于某地A中心点坐标为455299.845,3223622.525的CAD矩形,CAD施工图。将其转换为WGS-84坐标,如何转换? 分析:分析455299.845为6位,则为东向Y坐标,省去了带号,加上了5000000加常数,其最大为为4,说名在中央子午线的左侧(左侧为负值,加上500万后肯定小于500万,首位为4。若在中央子午线右侧,则最大位数为5);3223622.525为7位,为北向X坐标。 查看“某地A”的经度为92.5度,因为为CAD施工图,比例尺肯定大于1:5万,所以为3度带,所以此点的中央子午线为93E,带号为Beijing_54_Zone_31。 2.CAD转为shp格式并设定坐标系: ArcTool box-Convesion Tools->To Geodatabse->CAD to Geodatabase: 其中空间参考坐标系选择Beijing_1954_3_Degree_GK_CM_93E。 具体原因:选择投影坐标系-Gauss Kruger-Bei Jing54,此时3度带有两种:Beijing_1954_3_Degree_GK_CM_93E和Beijing_54_Zone_31,前者表示中央子午线为93E的3度带,后者表示北京54 31度带,二者意义一样,但选择哪种呢?因为点坐标东向为455299.845为6位,不带带号,因此选择Beijing_1954_3_Degree_GK_CM_93E(若东向坐标

为31455299.845,则选择Beijing_54_Zone_31), 3.北京54到WGS84坐标的转换 1.1加载图层: 打开ArcTool box-Data Management Tools->Project and transformation->feature->Project,加载shp图层,弹出下列窗口: 出现红色“X”号,说明原始图层坐标系没有识别出,则需要首先设定其坐标系后再转换。具体设坐标系参考“9 设置或改变Shp文件坐标系” 1.2选择输出图层地址和名称: 在Out Put Dataset or Feature处输入输出图层名:

ArcGis中三参数和七参数转换

在ArcGIS Desktop中进行三参数或七参数精确投影转换ArcGIS中定义的投影转换方法,在对数据的空间信息要求较高的工程中往往不能适用,有比较明显的偏差。在项目的前期数据准备工作中,需要进行更加精确的三参数或七参数投影转换。下面介绍两种办法来在ArcGIS Desktop中进行这种转换。方法1:在ArcMap 中进行动态转换(On the fly) 假设原投影坐标系统为Xian80坐标系统,本例选择为系统预设的Projected Coordinate Systems\Gauss Kruger\Xian 1980\Xian 1980 GK Zone 20投影,中央经线为117度,要转换成Beijing 1954\Beijing 1954 GK Zone 20N。在ArcMap中加载了图层之后,打开View-Data Frame Properties对话框,显示当前的投影坐标系统为Xian 1980 GK Zone 20,在下面的选择坐标系统框中选择Beijing 1954 GK Zone 20N,在右边有一个按钮为Transformations...

点击打开一个投影转换对话框,可以在对话框中看到Convert from和Into表明了我们想从什么坐标系统转换到什么坐标系统。

在下方的using下拉框右边,点击New...,新建一个投影转换公式,在Method下拉框中可以选择一系列转换方法,其中有一些是三参数的,有一些是七参数的,然后在参数表中输入各个转换参数。 输入完毕以后,点击OK,回到之前的投影转换对话框,再点击OK,就完成了对当前地图的动态投影转换。这时还没有对图层文件本身的投影进行转换,要转换图层文件本身的投影,再使用数据导出,导出时选择投影为当前地图的投影即可。

基于MATLAB的七参数坐标系统转换问题分析(精)

基于 MATLAB 的七参数法坐标系统转换问题分析 1 张鲜妮 21, ,王磊 21, 1、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江苏徐州 (221008 2、江苏省资源环境信息工程重点实验室,江苏徐州 (221008 E-mail: 摘要:GPS 测量的坐标是基于 WGS-84坐标系下的,而我国实用的测量成果大多都是基于北京 54坐标系下的。随着 GPS 测量技术的广泛使用,由 WGS-84坐标向北京 54坐标系下坐标的转换问题一直是一个可探讨的问题, 坐标系统转换的现有模型很多, 但常用的还是经典的七参数转换模型。随着不断的实践研究, 发现七参数在进行坐标系统转换时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采用 MATLAB 语言编写了七参数法坐标系统转换程序,并对七参数坐标系统转换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分析结果表明, 小区域范围内用正常高代替大地高对坐标转换精度影响很小; 公共点分布情况对坐标转换精度影响显著; 合适的公共点密度有利于提高坐标转换精度。 关键词:七参数法;坐标系统; MATLAB ;转换问题 1. 引言 随着 GPS 空间定位技术的发展, GPS 技术以其快速、精确、全天候在测量中的应用变的越来越广泛, GPS 成为建立基础控制网的首选手段 ]1[,由于 GPS 系统采用的是 WGS-84坐标系, 是一种地心坐标系, 而我国目前常用的两个坐标系 1954年北京坐标系 (以下称 BJ54 和 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是一种参心坐标系,采用克拉所夫斯基椭球为参考椭球,并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方式进行投影, 我国的国土测量成果和在进行工程施工时大都是基于这两个坐标系下的。所以在利用 GPS 技术进行测量过程中必然存在由 WGS-84坐标向北京 54坐标系下的转换问题。现有的转换模型已经成熟,归纳起来主要有布尔莎 -沃尔夫模型(七参数法、莫洛登斯基 -巴代卡

使用ArcGIS实现WGS84经纬度坐标到北京54高斯投影坐标的转换

使用ArcGIS实现WGS84经纬度坐标到北京54高斯投影坐标的转换 【摘要】本文针对从事测绘工作者普遍遇到的坐标转换问题,简要介绍ArcGIS实现WGS84经纬度坐标到北京54高斯投影坐标转换原理和步骤。 【关键词】ArcGIS 坐标转换投影变换 1坐标转换简介 坐标系统之间的坐标转换既包括不同的参心坐标之间的转换,或者不同的地心坐标系之间的转换,也包括参心坐标系与地心坐标系之间的转换以及相同坐标系的直角坐标与大地坐标之间的坐标转换,还有大地坐标与高斯平面坐标之间的转换。在两个空间角直坐标系中,假设其分别为O--XYZ和O--XYZ,如果两个坐标系的原点相同,通过三次旋转,就可以使两个坐标系重合;如果两个直角坐标系的原点不在同一个位置,通过坐标轴的平移和旋转可以取得一致;如果两个坐标系的尺度也不尽一致,就需要再增加一个尺度变化参数;而对于大地坐标和高斯投影平面坐标之间的转换,则需要通过高斯投影正算和高斯投影反算,通过使用中央子午线的经度和不同的参考椭球以及不同的投影面的选择来实现坐标的转换。 如何使用ArcGIS实现WGS84经纬度坐标到BJ54高斯投影坐标的转换?这是很多从事GIS工作或者测绘工作者普遍遇到的问题。本文目的在于帮助用户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通常说的WGS-84坐标是指经纬度这种坐标表示方法,北京54坐标通常是指经过高斯投影的平面直角坐标这种坐标表示方法。为什么要进行坐标转换?我们先来看两组参数,如表1所示: 表1 BJ54与WGS84基准参数 很显然,WGS84与BJ54是两种不同的大地基准面,不同的参考椭球体,因而两种地图下,同一个点的坐标是不同的,无论是三度带六度带坐标还是经纬度坐标都是不同的。当要把GPS接收到的点(WGS84坐标系统的)叠加到BJ54坐标系统的底图上,那就会发现这些GPS点不能准确的在它该在的地方,即“与实际地点发生了偏移”。这就要求把这些GPS点从WGS84的坐标系统转换成BJ54的坐标系统了。 有关WGS84与BJ54的坐标转换问题,实质是WGS-84椭球体到BJ54椭球体的转换问题。如果我们是需要把WGS84的经纬度坐标转换成BJ54的高斯投影坐标,那就还会涉及到投影变换问题。因此,这个转换过程,一般的GPS数据处理软件都是采用下述步骤进行的:

MAPGIS中坐标转换中七参数法

MAPGIS 中坐标转换中七参数法 京54坐标系和西安80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其实是两种不同的椭球参数之间的转换,一般而言比较严密的是用七参数布尔莎模型,即X 平移,丫平移,Z平移,X旋转(WX,丫旋转(WY,Z旋转(WY,尺度变化(DM。若得七参数就需要在一个地区提供3个以上的公共点坐标对(即北京54坐标下x、y、z和西安80坐标系下x、y、z),可以向地方测绘局获取。 下面具体的步骤: 启动“投影变换模块”,单击“文件”菜单下“打开文件”命 令,将演示数据“演示数据_北京54.WT、“演示数据_北京 54.WL、“演示数据—北京54.WP打开。1、单击“投影转换” 菜单下“S坐标系转换”命令,系统弹出“转换坐标值” “话框⑴、在“输入”一栏中,坐标系设置为“北京54坐标系”,单位设置为“线类单位—米”;⑵、在“输出”一栏中,坐标系设置为“西 安80坐标系”,单位设置为“线类单位—米”;⑶、在“转换方法”一栏中,单击“公共点操作求系数”项;⑷、在“输入”一栏中, 输入北京54坐标系下一个公共点的(x、y、z),如图2所示;⑸、在“输出”一栏中,输入西安80坐标系下对应的公共点的(x、y、z), 如图2所示;⑹、在窗口右下角,单击“输入公共点”按钮,右边的数字变为1,表示输入了一个公共点对,如图2所示;⑺、依照相同的方法,再输入另外的2个公共点对;⑻、在“转换方法”一

栏中,单击“七参数布尔莎模型”项,将右边的转换系数项激活;⑼、 单击“求转换系数”菜单下“求转换系数”命令,系统根据输入的3个公共点对坐标自动计算出7个参数,如图3所示,将其记录下来;2、单击“投影转换”菜单下“编辑坐标转换参数”命令,系统弹出“不同地理坐标系转换参数设置”对话框,如图4所示;在“坐标系选项”一栏中,设置各项参数如下:源坐标系:北京54坐标系;目的坐标系:西安80坐标系;转换方法:七参数布尔莎模型;长度单位:米;角度单位:弧度;然后单击“添加项”按钮,则在窗口左边的“不同椭球间转换”列表中将该转换关系列出;在窗口下方的“参数设置”一栏中,将上一步得到的七个参数依次输入到相应的文本框中,如图4所示;单击“修改项”按钮,输入转换关系,并单击“确定”按钮;接下来就是文件投影的操作过程了。 3、单击“投影转换”菜单下“ MAPGI毀影转换/选转换线文件”命令,系统弹出“选择文件”对话框 选中待转换的文件“演示数据_北京54.WL',单击“确定”按 钮; 4、设置文件的Tic点,在“投影变换”模块下提供了两种方法:手工设置和文件间拷贝,这里不作详细的说明; 5、单击“投影转换”菜单下“编辑当前投影参数”命令,系统弹出 “输入投影参数”对话框,如图6所示,根据数据的实际情况来设置 其地图参数坐标系类型:大地坐标系 椭球参数:北京54投影类型:高斯-克吕格投影比例尺分母:1坐标单

MAPGIS中坐标转换中七参数法

MAPGIS中坐标转换中七参数法 京54坐标系和西安80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其实是两种不同的椭球参数之间的转换,一般而言比较严密的是用七参数布尔莎模型,即X平移,Y平移,Z平移,X旋转(WX),Y旋转(WY),Z旋转(WY),尺度变化(DM)。若得七参数就需要在一个地区提供3个以上的公共点坐标对(即北京54坐标下x、y、z和西安80坐标系下x、y、z),可以向地方测绘局获取。 下面具体的步骤: 启动“投影变换模块”,单击“文件”菜单下“打开文件”命令,将演示数据“演示数据_北京54.WT”、“演示数据_北京54.WL”、“演示数据_北京54.WP”打开。1、单击“投影转换”菜单下“S坐标系转换”命令,系统弹出“转换坐标值”“话框 ⑴、在“输入”一栏中,坐标系设置为“北京54坐标系”,单位设置为“线类单位-米”;⑵、在“输出”一栏中,坐标系设置为“西安80坐标系”,单位设置为“线类单位-米”;⑶、在“转换方法”一栏中,单击“公共点操作求系数”项;⑷、在“输入”一栏中,输入北京54坐标系下一个公共点的(x、y、z),如图2所示;⑸、在“输出”一栏中,输入西安80坐标系下对应的公共点的(x、y、z),如图2所示;⑹、在窗口右下角,单击“输入公共点”按钮,右边的数字变为1,表示输入了一个公共点对,如图2所示;⑺、依照相同的方法,再输入另外的2个公共点对;⑻、在“转换方法”一栏中,单击“七参数布尔莎模型”项,将右边的转换系数项激活;⑼、单击“求转换系数”菜单下“求转换系数”命令,系统根据输入的3个公共点对坐标自动计算出7个参数,如图3所示,将其记录下来; 2、单击“投影转换”菜单下“编辑坐标转换参数”命令,系统弹出“不同地理坐标系转换参数设置”对话框,如图4所示; 在“坐标系选项”一栏中,设置各项参数如下:源坐标系:北京54坐标系;目的坐标系:

ARCGIS中坐标系的定义及投影转换方法

ArcGIS中坐标系的定义及投影转换方法 张卫东 (安徽省环境信息中心 合肥 230001 ) 摘 要:本文就我省GIS项目中地理数据所涉及的多种坐标系及地图投影转换等问题作了详细分析,并在ESRI公司的ArcGIS软件平台上介绍了不同坐标系的定义及投影转换方法。 关键词:坐标系; 地图投影 一、问题的提出 GIS技术在我省环保工作中已应用多年,现有多套基于不同坐标系的地理数据,如全省1:5万的北京54坐标系数据,主要城市1:1万的西安80坐标系数据,GPS采集的WGS84坐标系数据以及同是北京54坐标系但不同投影的遥感解译数据等,这些不同坐标系的数据给我们的使用带来了困难:如何将遥感解译数据和不同的地理数据转换到一起,GPS采集的经纬度数据如何正确加载到地图上,以前在北京54坐标系上使用的数据又如何转换到新的西安80坐标系上来?通过摸索,本人找到了解决问题的一些方法,现介绍如下,首先介绍一下相关的几个概念。 二、相关概念 由于GIS所描述是位于地球表面的空间信息,所以在表示时必须嵌入到一个空间参照系中,这个参照系统就是坐标系,它是根据椭球体等参数建立的。另外,为了能够将地图从球面转换到平面,还要进行投影。 1. 椭球体(Spheroid)、基准面(Datum)、坐标系(Coordinate System)及投影(Projection) 尽管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椭球,但为了将数据信息以科学的方法存放到椭球上,我们需要用一个可以量化计算的椭球体作为地球的模型。这样的椭球体用长半轴a(semimajor axis),短半轴b(semiminor axis),偏心率倒数1/f(Inverse flattening)来描述,这三个参数数学关系为:1/f=a/(a-b),实际中我们一般用长、短半轴二个参数来表示就可以了,根据需要人们定义了多种参考椭球体模型。然而有了这个椭球体还不够,还需要一个大地基准面将这个椭球定位,它的作用是来确定地球与椭球体之间的位置关系,由于每个国家或地区需要最大限度的贴合自己的那一部分不同,基准面也不同。 有了基于椭球体参数的基准面,再加上角度单位(Angular Unit)和本初子午线(Prime Meridian),就定义了地理坐标系(Geographic Coordinate System),图2清楚地表明了这一点。 但地理坐标系是用经纬度表示球面的位置,很多时候我们精确分析需要在平面上来进行,这就要将地图从三维地理坐标通过投影转换成二维平面坐标,这样的坐标系叫投影坐标系(Projection Coordinate System),它是在地理坐标系上加上投影转换参数(参见图4)。 由于从球面到平面的转换会引起距离、面积、形状、方向一个或多个空间属性的变形失真,没有一种投影转换能保持所有的空间属性不变。所以一些地图投影通过损失其它空间属性来使某一属性失真最小,而另一些地图投影则努力平衡全部空间属性的失真,现有数百种地图投影,它们各自适合于表示整个地球表面或某些区域的不同需求,如我国1:50万和更大比例尺地形图使用的是高斯-克吕格 (Gauss-Kruger) 投影,它没有角度变形,在长度和面积上变形也很小,通过分带投影后能保证很高的精度(参见图4),而遥感解译数据常采用阿尔勃斯(Albers Equal-Area Conic)投影,它是等面积割圆锥投影,可以保持面积不变(参见图5)。

三参数与七参数的区别

参数问题一直是测量方面最大的问题,我简单的解释一下, 首先说七参,就是两个空间坐标系之间的旋转,平移和缩放,这三步就会产生必须的七个参数,平移有三个变量Dx,Dy,DZ;旋转有三个变量,再加上一个尺度缩放,这样就可以把一个空间坐标系转变成需要的目标坐标系了,这就是七参的作用。如果说你要转换的坐标系XYZ三个方向上是重合的,那么我们仅通过平移就可以实现目标,平移只需要三个参数,并且现在的坐标比例大多数都是一致的,缩放比默认为一,这样就产生了三参数,三参就是七参的特例,旋转为零,尺度缩放为一。四参是应用在两个平面之间转换的,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说的有点乱,如果还是不明白可以给我留言。希望有帮助。 1.2 四参数 操作:设置→求转换参数(控制点坐标库) 四参数是同一个椭球内不同坐标系之间进行转换的参数。在工程之星软件中的四参数指的是在投影设置下选定的椭球内 GPS 坐标系和施工测量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参数。工程之星提供的四参数的计算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利用“工具/参数计算/计算四参数”来计算,另一种是用“控制点坐标库”计算。。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参予计算的控制点原则上至少要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点,控制点等级的高低和分布直接决定了四参数的控制范围。经验上四参数理想的控制范围一般都在 5-7 公里以内。 四参数的四个基本项分别是:X 平移、Y 平移、旋转角和比例。 从参数来看,这里没有高程改正,所以建议采用“控制点坐标库”来

求取参数,而根据已知点个数的不同所求取的参数也会不同,具体有以下几种。 1.2.1 四参数+校正参数:所需已知点个数:2个 1.2.2 四参数+高程拟合 GPS 的高程系统为大地高(椭球高),而测量中常用的高程为正常高。所以 GPS 测得的高程需要改正才能使用,高程拟合参数就是完成这种拟和的参数。计算高程拟和参数时,参予计算的公共控制点数目不同时计算拟和所采用的模型也不一样,达到的效果自然也不一样。 高程拟后有三种拟合方式: a.高程加权平均:所需已知点个数:3个 b.高程平面拟合:所需已知点个数:4 ~ 6个 c.高程曲面拟合:所需已知点个数:7个以上 二、七参数 操作:工具→参数计算→计算七参数 所需已知点个数:3个或3个以上 七参数的应用范围较大(一般大于 50 平方公里),计算时用户需要知道三个已知点的地方坐标和 WGS-84 坐标,即 WGS-84 坐标转换到地方坐标的七个转换参数。注意:三个点组成的区域最好能覆盖整个测区,这样的效果较好。七参数的格式是,X平移,Y平移,Z 平移,X 轴旋转,Y 轴旋转,Z 轴旋转,缩放比例(尺度比)。 七参数的控制范围和精度虽然增加了,但七个转换参数都有参

七参数坐标变换,影像和矢量完美套合技术文档

影像与完美矢量套合技术文档 本文档要解决的问题如下: 1.如何将卫星影像导出为cad,并与现有的cad图形套合 2.如何将CAD图形导入到软件中,与卫星影像进行套合 众所周知, CAD图形文件常为80或者54坐标系高斯投影,而Google Earth 上的影像则为WGS84坐标系经纬度投影,这两种数据其坐标系采用的是不同的参考椭球,要想实现影像和矢量完美套合,须涉及到不同椭球之间坐标转换,常用的方法有三参数法、四参数和七参数法,本文采用七参数法。 首先说七参数,两个不同的坐标系之间转换时,通常使用七参数模型(数学方程组),在该模型中有七个未知参数,即: (1)三个坐标平移量(△X,△Y,△Z),即两个空间坐标系的坐标原点之间坐标差值; (2)三个坐标轴的旋转角度(△α,△β,△γ)),通过按顺序旋转三个坐标轴指定角度,可以使两个空间直角坐标系的XYZ轴重合在一起。 (3)尺度因子K,即两个空间坐标系内的同一段直线的长度比值,实现尺度的比例转换。 计算七参数至少需要三个公共已知点,在两个不同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六对坐标值,才能推算出这七个未知参数,计算出了这七个参数,就可以通过七参数方程组,将一个坐标系下一个点的坐标值转换为另一个坐标系下。需要说明的是,七参数各个地方,各有不同,不存在统一的转换参数,并且七参数属于保密范畴。 1)求解七参数 假如你有精确的WGS84到目标坐标系的转换参数(一般可从当地测绘局中获得),我们软件能直接支持,求解七参数这一步可以略过,直接进入下一步。 假如你没有转换参数,可以通过在CAD(或其他图纸资料)中和卫星影像图上找三组及以上公共点(cad和地图上位置对应的三组点),根据这些已知点对求七参数。当然,如果你有其他渠道获取公共点,比如通过CORS测量或者从当地测试局获取,可以直接通过我们软件计算七参数,略过找公共点这一步。 下面将演示如何找公共点

GIS笔记——ArcGIS中WGS84转为西安80

GIS笔记——ArcGIS中WGS84转为西安80 在ArcGIS中,如果想要把一种坐标系统的矢量数据转换为另一个坐标系统,通常应当使用ArcToolbox中的Project工具。但是我使用这个工具的时候遇到了一个问题。 我拿到的数据是一个点图层,经纬度坐标。给我这个图层的人说这些点是从Google Earth上取出来的,应该是WGS84坐标。但是项目中使用的是西安80坐标系统,于是就需要把WGS坐标系统转为西安80。使用Project做投影转换的时候遇到了一个问题,如图 本来是可选参数的Geographic Transformation变成了必选参数。而且在下拉列表里找不到WGS84与西安80间的转换选项。 -----分割线-----

在ESRI中国社区里发现了一些关于这个问题的帖子。帖子没有直接给出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但是参考那些帖子的内容,我尝试了下面这个方法,并取得了初步的成功。这个方法的基本思路是,既然必须填Geographic Transformation,但是下拉列表里没有,那么就自定义一个。 1、首先,使用Creat Custom Geographic Transformation工具,定义一个Geographic Transformation。如图 2、完成定义后,再使用Project工具,就会发现Geographic Transformation下拉列表里出现了刚才自定义的那个Geographic Transformation,如图

绿点消失了,可以运行了。这里有件事需要说明,第三幅图里的Geographic Transformation与第二幅图里的Geographic Transformation本来应该是相同的。但是我刚开始做这个操作的时候没有截图,图都是后来截取的,所以图里它们两个不同名。这只是个示意而已。 -----分割线----- 这个方法有两个隐患 1、图2,Method参数我是根据网上一个例子填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2、图2,Parameters似乎是投影转换的“七参数”,七个参数都是0,看起来似乎不妥。我做过检查,把转换前的数据和转换后的数据都加载到ArcMap里,发现它们是重合的。但是由于转换前后的数据属于不同的坐标系统,加载数据的时候ArcMap肯定对其中一个做过转换。所以即使它们是重合的,也不能完全确定这个方法是正确的。

浅谈ArcGIS中坐标系统的转换

浅谈ArcGIS中坐标系统的转换 介绍ArcGIS软件中的坐标系和投影转换方法。利用MapGIS软件计算出布尔莎模型七参数的转换系数,在ArcGIS软件中实现了北京54高斯克吕格投影坐标系到WGS 84坐标系的转换。数据转换中需经历由北京54高斯克吕格投影坐标系转换到北京54坐标系,再由北京54坐标系转换到WGS 84坐标系。文中具体阐述了同一椭球体及不同椭球体的数据转换。 Key words: coordinate system; data conversion; AcrGIS; WGS 84 coordinate system 收稿日期:2012 - 03 - 27. 北京市高速公路绿化管理系统是在北京市高速公路基础数据库上实现的。北京市高速公路基础数据库是采用GPS手段采集的数据,其坐标系是WGS 84坐标系。而北京市高速公路绿化管理系统中的绿地数据是通过全站仪野外数据采集和转换现有CAD数据得到的,采用的坐标系是北京54高斯克吕格投影坐标系。如何将北京54高斯投影坐标系的数据转换到WGS 84坐标系,这就成为了系统建设首要解决的问题。 2我国主要使用的坐标系概述 20世纪50年代,我国采用了克拉索夫斯基椭球参数,并与前苏联1942年坐标系进行联测,通过计算建立了我国大地坐标系,这就是1954年北京坐标系。1954北京坐标系其实质上是前苏联1942年坐标系的延伸,它的坐标原点位于前苏联的普尔科沃。 20世纪70年代,中国大地测量工作者经过20多年的艰巨努力,终于完成了全国一、二等天文大地网的布测。1978年4月在西安召开全国天文大地网平差会议,经过整体平差,采用1975年IUGG第十六届大会推荐参考的椭球参数,建立了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该坐标系的大地原点设在我国中部的陕西省泾阳县永乐镇,位于西安市西北方向约60 km处。 WGS 84(World Geodetic System,1984年)坐标系是美国国防部研制确定的大地坐标系,是为GPS全球定位系统使用而建立的坐标系统。WGS 84坐标系的原点位于地球质心。采用以地球质心为大地坐标系的原点,可以更好地阐明地球上各种地理和物理现象,特别是空间物体的运动。 3ArcGIS中的坐标系统和投影变换方法 3.1ArcGIS中的坐标系统 在ArcGIS软件中预存了2套坐标系统:Geographic Coordinate Systems(地

四参数及七参数的简介及测量中的应用

关于四参数和七参数的认识 一、参数的概念: 1、不同的二维平面直角坐标系之间转换时,通常使用四个参数。 (1)两个坐标平移量(△X,△Y),即两个平面坐标系的坐标原点之间的坐标差值; (2)平面坐标轴的旋转角度A,通过旋转一个角度,可以使两个坐标系的X和Y轴重合在一起。 (3)尺度因子K,即两个坐标系内的同一段直线的长度比值,实现尺度的比例转换。通常K值几乎等于1. 通常至少需要两个公共已知点,在两个不同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四对XY坐标值,才能推算出这四个未知参数,计算出了这四个参数,就可以通过四参数方程组,将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下一个点的XY坐标值转换为另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下的XY坐标值。 2、两个不同的三维空间直角坐标系之间转换时,,在该模型中有七个未知参数。 (1)三个坐标平移量(△X,△Y,△Z),即两个空间坐标系的坐标原点之间坐标差值; (2)三个坐标轴的旋转角度(△α,△β,△γ)),通过按顺序旋转三个坐标轴指定角度,可以使两个空间直角坐标系的XYZ轴重合在一起。

(3)尺度因子K,即两个空间坐标系内的同一段直线的长度比值,实现尺度的比例转换。通常K值几乎等于1. 通常至少需要三个公共已知点,在两个不同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六对XYZ坐标值,才能推算出这七个未知参数,计算出了这七个参数,就可以通过七参数方程组,将一个空间直角坐标系下一个点的XYZ坐标值转换为另一个空间直角坐标系下的XYZ坐标值。 二、参数的实际使用。 1.四参数是指相同点在不同平面坐标系中坐标的转换的参数。在测绘工程中,高斯投影平面直角坐标系就是平面直角坐标系,而在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下由于工程建设的需要而建立的建筑坐标系,这就涉及到从测量坐标系到建筑坐标系的转化。在数字化测图中,坐标转化也有许多的应用,比如; 一、测站改正(一个测站上架设一起算观测的坐标数据因为测站点及后视点设置问题,比如测站点设置错误,或者后视点错误导致整个测站数据的错误)可用四参数转换,将坐标数据转换成正确的数据 二、自由设站法中的运用。当使用全站仪进行数字化测图时,由于通视条件的限制,可采用只自由设站法:根据所测地形任一点架设仪器,后视坐标由所测距离假设方位角计算得出。在此测站上测两个或以上的以往测量的点的坐标,作为坐标转换点。根据这些公共点的坐标即可计算自由测站数据与正确数据之间的转换四参数。 2.目前我们外业测量采用RTK仪器比较居多,而RTK获取的

ArcGIS中的坐标系统定义与投影转换

ArcGIS中的坐标系统定义与投影转换 ArcGIS中的坐标系统定义与投影转换 坐标系统是GIS数据重要的数学基础,用于表示地理要素、图像和观测结果的参照系统,坐标系统的定义能够保证地理数据在软件中正确的显示其位置、方向和距离,缺少坐标系统的GIS数据是不完善的,因此在ArcGIS软件中正确的定义坐标系统以及进行投影转换的操作非常重要。 1.ArcGIS中的坐标系统 ArcGIS中预定义了两套坐标系统,地理坐标系(Geographic coordinate system)和投影坐标系(Projectedcoordinate system)。 1.1 地理坐标系 地理坐标系 (GCS) 使用三维球面来定义地球上的位置。GCS中的重要参数包括角度测量单位、本初子午线和基准面(基于旋转椭球体)。地理坐标系统中用经纬度来确定球面上的点位,经度和纬度是从地心到地球表面上某点的测量角。球面系统中的水平线是等纬度线或纬线,垂直线是等经度线或经线。这些线包络着地球,构成了一个称为经纬网的格网化网络。 GCS中经度和纬度值以十进制度为单位或以度、分和秒 (DMS) 为单位进行测量。纬度值相对于赤道进行测量,其范围是 -90°(南极点)到 +90°(北极点)。

经度值相对于本初子午线进行测量。其范围是 -180°(向西行进时)到 180°(向东行进时)。 ArcGIS中,中国常用的坐标系统为GCS_Beijing_1954 (Krasovsky_1940),GCS_Xian_1980(IAG_75),GCS_WGS_1984 (WGS_1984),GCS_CN_2000(CN_2000)。 1.2 投影坐标系 将球面坐标转化为平面坐标的过程称为投影。投影坐标系的实质是平面坐标系统,地图单位通常为米。投影坐标系在二维平面中进行定义。与地理坐标系不同,在二维空间范围内,投影坐标系的长度、角度和面积恒定。投影坐标系始终基于地理坐标系,即: “投影坐标系=地理坐标系+投影算法函数“。 我们国家的投影坐标系主要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分为6度和3度分带投影,1:2.5万-1:50万比例尺地形图采用经差6度分带,1:1万比例尺的地形图采用经差3度分带。具体分带法是:6度分带从本初子午线(prime meridian)开始,按经差6度为一个投影带自西向东划分,全球共分60个投影带,中国跨13-23带;3度投影带是从东经1度30分经线(1.5°)开始,按经差3度为一个投影带自西向东划分,全球共分120个投影带,中国跨25-45带。 在CoordinateSystems\Projected Coordinate Systems\Gauss Kruger\Beijing 1954目录中,我们可以看到四种不同的命名方式:

ArcGIS坐标转换例子

2 ArcGIS坐标转换例子 2.1 应注意问题 使用ArcGIS如何实现WGS84经纬度坐标到BJ54高斯投影坐标的转换呢?在ArcGIS中,这个坐标转换步骤简化了,用户只需要两个步骤就能够直接从最初的WGS84经纬度坐标转换到BJ54高斯投影坐标。这就是ArcGIS的强大之处。 接下来,我们做一个例子。假设我们已经知道了7参数,应该如何操作呢?在具体的操作前,请大家一定注意以下三点: WGS84的经纬度坐标值是用度来表示,而不能是度分秒表示 七参数的平移因子单位是米,旋转因子单位是秒,比例因子单位是百万。在ArcGIS中,7参数法的名字是Coordinate_Frame 方法。 有人在用ArcGIS进行不同椭球体间的坐标转换时,转换出来的结果不对,然后就写文章说变形如何如何,很可能是由于他们没有注意上面这三个关键的问题造成的。 2.2 转换步骤 a、定义7参数的地理转换(Create Custom Geographic Transformation) 在Arctool中打开Create Custom Geographic Transformation工具,如图1所示: 图1 在弹出的窗口中,输入一个转换的名字,如wgs84ToBJ54。在定义地理转换方法下面,在Method中选择合适的转换方法如 COORDINATE_FRAME,然后输入平移参数、旋转角度和比例因子,如图2所示:

图2 b、投影变换 打开工具箱下的Projections and Transformations>Feature>Project,在弹出的窗口中输入要转换的数据以及Output Coordinate System,然后输入第一步自定义的地理坐标系如wgs84ToBJ54,开始投影变换,如图3所示: 图3 点击“确定”,完成坐标转换。 ArcGIS中的投影转换(转) 默认分类 2009-11-11 11:45:25 阅读535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在ArcGIS中打开图层,其layers当前的坐标系统默认为打开的第一个图层数据的坐标系统。很多时候打开不同坐标系统的数据时,坐标显示不对,不是数

投影转换及七参数转换说明

投影转换及七参数转换说明 1、投影转换 1.1、说明 A:88°8′8.88″应输入为:88.080888; 168.5834789应理解为:168°58′34.789″ B:投影东坐标均不带带号以及偏移(500KM) C:批量转换结果均保存在exe所在文件夹 1.2、高斯克吕格-UTM 正算输入:中央经线L0,纬度B,经度L,长半轴a,扁率倒数f; 正算输出:输出经纬度X,Y。其中X为北坐标 反算输入:中央经线L0,投影坐标X,Y,长半轴a,扁率倒数f; 反算输出:纬度B,经度L 图1、高斯投影正算

图2、高斯投影反算 UTM投影与高斯投影输入输出均相同,选择相应的投影即可。UTM也称为0.9996高斯投影 1.2、mercator投影 正算输入:标准纬线B0,中央经线L0,长半轴a,扁率倒数f,纬度B,经度L 正算输出:投影坐标X,Y;X指北。 反算输入:标准纬线B0,中央经线L0,长半轴a,扁率倒数f,纬度X,经度Y 反算输出:地理坐标B,L

图3、Mercator正算 图4、Mercator反算 1.3、Lambert割圆锥投影 正算输入:原点纬线B0,中央经线L0,第一标准纬线B1,第二标准纬线B2,长半轴a,扁率倒数f,纬度B,经度L 正算输出:投影坐标X,Y;X指北 反算输入:原点纬线B0,中央经线L0,第一标准纬线B1,第二标准纬线B2,长半轴a,扁率倒数f,X,Y 反算输出:地理坐标坐标纬度B,经度L

图5、Lambert正算 图6、Lambert反算 1.4、投影到空间坐标的转换 空间坐标为XYZ右手系。经度的正负与Y正负相同。 正算输入:纬度B,经度L,椭球高度h(可选),椭球长半轴a,扁率倒数f 正算输出:空间X YZ 反算输入:空间XYZ,椭球长半轴a,扁率倒数f 反算输出:纬度B,经度L,椭球高度h(可选)

七参数转换求解

七参数转换求解 作者:Kiseigo 日期:2009.02.21 前言:由于一直想写7参数的代码,但是却不会,近日得到Blue.Pan的帮助,写下了这些东西。07年在集思学院看到有人写过,但是感觉不太好,不过还是非常感谢作者的开源思想。在此,基于同样的考虑,写了这篇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有错误,希望各位指出,共同学习。 在工程测量中,用的最多,同时从数学角度来说也是最严密的转换方法,是经典的三维赫尔墨特法。由于结果中最多可求得七个转换参数,即三个平移参数(?X、?Y、?Z)、三个旋转参数(Ex、Ey、Ez)和一个尺度缩放因子(m),因此,通常也被称为七参数法。 对两个不同坐标系经过平移,以及三次旋转,尺度改换,可以得到如下的公式。

求解7参数的核心代码如下: ///

///根据3个或者3个以上的点的两套坐标系的坐标计算7参数(最小二乘法) 适用于小角度转换 bursa模型 /// ///已知点的源坐标系的坐标 ///已知点的新坐标系的坐标 ///输出: 7参数 public void Calc7Para(PointXYZdbl[] aPtSource, PointXYZdbl[] aPtTo, ref SevenP sep) { #region给A B 矩阵赋值 double[,] arrA = new double[aPtSource.Length * 3, 7]; // 如果是4个已知点, 12 * 7矩阵 A*X=B中的矩阵A for (int i = 0; i <= arrA.GetLength(0) - 1; i++)

ARCGIS环境下遥感及矢量数据坐标转换

ARCGIS环境下数据坐标转换与精度验证一、数据准备: (1)80坐标系和2000坐标系同名点坐标 二、坐标转换参数解算 80-3度带2000度带ID XX YY ZZ ID b l Z A026356471.72923089008.8346280.749A02627.90712111118.5433506286.4007 A027250939.17173025801.3604218.41A02727.32178553117.4851558220.8233 A028314665.83023027285.1531188.371A02827.34527277118.1283785193.0656 A029409181.35533015927.3376997.428A02927.25232149119.08415661007.4017 A031216675.87502981807.3770316.577A03126.91858705117.1494287318.4723 A032329676.97552994120.4833120.286A03227.04805564118.2845957126.2222 A033465334.28562985475.373066.577A03326.98006395119.651995177.6867 A035247907.31562958514.6829187.114A03526.71456948117.4681954190.4788 A036387368.76832946457.0058407.627A03626.62385568118.870203417.2121 A037171821.75242895574.3038338.867A03726.131********.7206926340.39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