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对明清时期历史的考查

高考对明清时期历史的考查
高考对明清时期历史的考查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fd9441348.html,

高考对明清时期历史的考查

作者:杨海强

来源:《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2019年第10期

明清时期是我国古代文明的迟滞与彷徨时期,是我国君主专制制度强化的时期,也是封建制度走向衰落的时期。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对该时期历史主干知识多次考查,命题多引用原始史料,要求考生对史料进行辨析与甄别,提取有效信息并解决实际问题,预计以后的高考还会延续这一特点。近几年的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历史试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有:宰相制度的废除、内阁、军机处、“海禁”政策、“闭关锁国”、资本主义萌芽、阳明心学、文人画、明清小说等。例如,2017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Ⅰ第27题,以明朝饮食器具使用群体范围的变化为切入点考查经济发展对社会生活的影响。2017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Ⅱ第27题,以明朝对宦官读书识字态度的变化为切入点考查中枢决策过程的变化。2018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

卷Ⅰ第27题,运用新材料考查明朝对外交往的特点。2018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Ⅰ第41(1)题,以明清时期乡约制度变化为背景,考查基层社会治理。2018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Ⅲ第26题,考查古代药学发展与国家的关系。

【例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基层社会治理历史悠久。改革开放以后,村民自治成为中国亿万农民的伟大创造。

材料;宋代一些地方实行乡约制度,其功能主要是扬善惩恶,制定规约进行道德教化,并建立民间组织和相关的赏罚制度。明清时期,宣讲“圣谕”成为乡约最重要的内容。当时,由地方官吏广泛推行乡约制度,设立乡约组织,每月召集百姓宣讲、教化。康熙九年颁布了乡约组织必须宣讲的《上谕十六条》,内容包含“重农桑以足衣食”“训子弟以禁非为”等。

——据杨开道《中国乡约制度》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到明清时期乡约制度的变化,并说明乡约制度的积极作用。

命题角度:本题以宋代到明清乡约制度的演变为背景材料,考查基层社会治理,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关注时代。

核心考点:基层社会治理(基层社会发展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基础)。

解题关键:比较宋代和明清时期乡约内容和乡约组织的不同,联系地方稳定对社会的影响。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