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水文地质专业填图实习

巢湖水文地质填图实习

水文地质部分

一、概述及课程性质

二、水文地质填图实习的内容和学习要求

三、本次水文地质填图实习的目的

四、实习区水文地质概况

(一)、自然地理

(二)、气象

(三)、地表水实习区水文地质概况

(四)、水文地质

1、地下水类型

2、地下水露头—泉

3、岩溶、岩溶作用

主要内容

水文地质填图实习概述实习区水文地质概况本次实习的水文地质工作简述

一、课程性质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水文地质教学中一次综合性的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水文地质教学中一次综合性的野外综合性教学过程过程。教学过程。锻炼学生实际应用和综合分析能力的实践课程。锻炼学生实际应用和综合分析能力的实践课程。实际应用课程

二、水文地质填图实习的内容和学习要求

地质填图:简称填图,地质填图:简称填图,是按一定的比例尺及统一的技术要将各种地质体及有关地质现象填绘于地形图之上,地质体及有关地质现象填绘于地形图之上求,将各种地质体及有关地质现象填绘于地形图之上,而形成地质图的工作过程。地质图的工作过程形成地质图的工作过程。水文地质测绘:是在已有的地形和地质图上对地下水地质图上对地下水和水文地质测绘:是在已有的地形和地质图上对地下水和与其有关的各种地质现象进行实地观测和填图工作进行实地观测工作。其有关的各种地质现象进行实地观测和填图工作。

水文地质填图(水文地质填图(hydrogeological mapping)不同于)地质填图和水文地质测绘,地质填图和水文地质测绘,又涵盖了地质填图和水文地质测绘的部分工作内容部分工作内容。测绘的部分工作内容。地质点及(1)对实习区各种地质点及地质现象(地层、岩石、构造))对实习区各种地质点地质现象(地层、岩石、构造)进行观测并将其填绘到地形图上。观测,填绘到地形图上进行观测,并将其填绘到地形图上。—熟悉地质填图的工作过程、训练地质填图的基本功。熟悉地质填图的工作过程基本功。熟悉地质填图的工作过程、训练地质填图的基本功水文地质点及(2)对实习区各种水文地质点及水文地质现象(地下水露头、)对实习区各种水文地质点水文地质现象(地下水露头、含水层特征、构造控水特征、岩溶)进行观测并将其填观测,含水层特征、构造控水特征、岩溶)进行观测,并将其填到地质图上。绘到地质图上。—熟悉水文地质测绘的工作过程,对研究区地下水的形成熟悉水文地质测绘的工作过程熟悉水文地质测绘的工作过程,条件、赋存状态与运动规律进行初步的研究初步的研究。条件、赋存状态与运动规律进行初步的研究。

三、本次水文地质填图实习的目的

培养两种能力:培养两种能力:两种能力实际问题的能力(1)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野外调查研究的能力(2)独立从事水文地质调查设计和野外调查研究的能力。)独立从事水文地质调查设计和野外调查研究的能力。学会两类方法两类方法:学会两类方法:观察、(1)典型地质、水文地质现象的观察、描述、综合分析的基)典型地质、水文地质现象的观察描述、综合分析的基本方法;

本方法;图件、报告的方法。(2)各种地质及水文地质图件、实习报告的编制方法。)各种地质及水文地质图件实习报告编制方法进行一个尝试一个尝试:进行一个尝试:传统的手工手工填图方法数字填图方法传统的手工填图方法数字填图方法

四、实习区水文地质概况

(一)、自然地理

巢湖市临近长江,环抱巢湖。巢湖,中国第五大淡水湖,巢湖市临近长江,环抱巢湖。巢湖,中国第五大淡水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方圆800多平方公里,烟波浩渺,白多平方公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方圆多平方公里烟波浩渺,帆点点。湖中央有姑山姥山两个岛屿湖四周有半汤姑山、两个岛屿,半汤、帆点点。湖中央有姑山、姥山两个岛屿,湖四周有半汤、香泉、汤池三大温泉和太湖山、香泉、汤池三大温泉和太湖山、鸡笼山、冶父山、鸡笼山、冶父山、天井山四个还有仙人、国家级森林公园,还有仙人、紫薇、王乔、华阳、紫薇、王乔、华阳、泊山五大溶洞,国家级AAA级银屏山风溶洞,国家级级银屏山风景区,寺庙景点及名人故里等。景区,寺庙景点及名人故里等。

(二)、气象

巢湖市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总的气候特征是:巢湖市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总的气候特征是:气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候温和,雨量适中,光照充分,热量条件较好,无霜期长;候温和,雨量适中,光照充分,热量条件较好,无霜期长;季风气候显著,冬寒夏热,四季分明。季风气候显著,冬寒夏热,四季分明。温度:多年平均气温为15.8℃。全年极端最高气温为温度:多年平均气温为℃ 40.4℃ (1959年8月23日),极端最低气温为极端最低气温为℃ 年月日),极端最低气温为15.7℃(1969年2月6日)。其中:春季,平均气温其中:℃ 年月日)。其中春季,10~22℃。夏季最热月为、8月,平均气温为℃ 夏季最热月为7、月28.4~28.7℃。秋季,平均气温

20~10℃。冬季,平℃ 秋季,平均气温℃ 冬季,均气温低于10℃ 冬季最冷月为1月均气温低于℃。冬季最冷月为月,平均气温为 2.4~2.7℃。℃

湿度:本地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湿度:本地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0%,最大为,最大为81%,最,小为64%。夏季最热月平均湿度为小为。夏季最热月平均湿度为75%,冬季最冷月平,均湿度为68%。均湿度为。降雨量:本地多年平均在1000~1158毫米之间。主要毫米之间。降雨量:本地多年平均在毫米之间集中在5-8月,占年总降水量的集中在月占年总降水量的55%。降水的基本特征。地域差异不太明显;季节分配不均和年际变化较大。是:地域差异不太明显;季节分配不均和年际变化较大。本区属季风气候区,风向有较明显的季节性变化,风:本区属季风气候区,风向有较明显的季节性变化,春夏季以东南风为主,秋冬季以东北风为主。夏季以东南风为主,秋冬季以东北风为主。多年平均风速为4.1M/S。。其它:平均初霜日期为11月至月日其它:平均初霜日期为月10至11月13日;平均终霜期为3月至月日无霜期为229-234天。期为月18至3月22日。无霜期为天

(三)、地表水

1、地表河流、本区位于巢湖水系中下游,直接与巢湖巢湖相通的河流有裕溪

本区位于巢湖水系中下游,直接与巢湖相通的河流有裕溪兆河、白山河、炯炀河、柘皋河等直接与长江长江相通河、兆河、白山河、炯炀河、柘皋河等;直接与长江相通的河流有裕溪河、牛屯河、得胜河、姥下河、石跋河等;的河流有裕溪河、牛屯河、得胜河、姥下河、石跋河等;另有平行于长江的西河。另有平行于长江的西河。裕溪河是巢湖洪水的主要入江通牛屯河为巢湖(裕溪河)的分洪道;道;牛屯河为巢湖(裕溪河)的分洪道;兆河是位于巢湖中游的一条洪水通道,巢湖的洪水可通过兆河入西河,中游的一条洪水通道,巢湖的洪水可通过兆河入西河,经凤凰颈排灌站和凤凰颈闸机排和自排进入长江,凤凰颈排灌站和凤凰颈闸机排和自排进入长江,西河的洪水也可通过兆河进入巢湖。水也可通过兆河进入巢湖。

2,巢湖、巢湖位于安徽省江淮丘陵的中部,长江北岸,巢湖位于安徽省江淮丘陵的中部,长江北岸,因形似鸟巢而得名。湖面辽阔,东西长约78km,南北宽约而得名。湖面辽阔,东西长约,南北宽约44km,,总面积为820km2,湖泊总面积为蓄水量为36亿蓄水量为亿m3,是我国第五大淡水湖。第五大淡水湖。湖面轮廓似一只两角菱;又如鸟巢,一只两角菱;又如鸟巢,故有巢湖之名。有巢湖之名。

湖泊生态系统、湖滨湿地生态系统、山地森林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湖滨湿地生态系统、山地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平地草原生态系统分布有序,相得益彰。平地草原生态系统分布有序,相得益彰。湖泊面积原为2000km2,人类对湖区的大规模围垦,使人类对湖区的大规模围垦,湖泊面积原为湖区面积迅速较少,变成现今的820km2,造成湖泊生态湖区面积迅速较少,变成现今的系统、湿地生态系统的破坏。系统、湿地生态系统的破坏。

巢湖为一断陷湖,从其形态看,至少由四组断裂所组成,巢湖为一断陷湖,从其形态看,至少由四组断裂所组成,断陷湖其中以北北东、北西西两个方向的活动性断裂为主。其中以北北东、北西西两个方向的活动性断裂为主。巢湖区域地质构造比较复杂,我国东部巨大而著名的“ 区域地质构造比较复杂,我国东部巨大而著名的“郯(山东郯城)庐安徽庐江)断裂带”正好斜贯巢湖而过,东郯城)—庐(安徽庐江)断裂带”正好斜贯巢湖而过,很可能是巢湖形成的主干断裂。很可能是巢湖形成的主干断裂。从巢湖区域内断裂作用、地震活动、从巢湖区域内断裂作用、地震活动、温泉出露种种现象均说明直到今天,地壳的这种升降运动仍然还在继续,说明直到今天,地壳的这种升降运动仍然还在继续,只是表现比较缓慢而已。表现比较缓慢而已。目前,巢湖的主体有不均衡的缓慢下沉趋势。目前,巢湖的主体有不均衡的缓慢下沉趋势。如北岸中庙一带,已北移数百米,原来沿岸的村庄、农田已没入湖区。一带,已北移数百米,原来沿岸的村庄、农田已没入湖区。

巢湖存在的问题 1、湖岸崩塌湿地破坏、水进人退湿地破坏、、湖岸崩塌—湿地破坏成因:成因:(1)多组北东向、北西向断裂构造宏观上控制着巢湖崩塌岸)多组北东向、分布,地层岩性微观上影响崩塌程度;分布,地层岩性微观上影响崩塌程度;(2)降水、风速和风向等气象因素影响水位变化,进而形成)降水、风速和风向等气象因素影响水位变化,湖岸崩塌的时段性;湖岸崩塌的时段性;(3)人类生产、生活活动特别是对巢湖大闸不合理调控等人)

人类生产、为因素造成水土流失、泥沙淤积进而抬高水位,为因素造成水土流失、泥沙淤积进而抬高水位,亦是加剧崩塌的原因之一。崩塌的原因之一。 2、水质污染蓝藻、水质污染—蓝藻成因:工业化、成因:工业化、城市化

(四)、水文地质

1、地下水类型、实习区内除高家边组、龙潭组和殷坑组为主要隔水层外,实习区内除高家边组、龙潭组和殷坑组为主要隔水层外,其余地层均有含水层,裂隙水、岩溶水为主要特征。地层均有含水层,裂隙水、岩溶水为主要特征。(1)岩溶水)主要分布于石炭系、二叠系(栖霞灰岩P 及三叠系灰岩(主要分布于石炭系、二叠系(栖霞灰岩 1q)及三叠系灰岩(膏主要为裂隙岩溶水。溶角砾岩)中,主要为裂隙岩溶水。赋水较丰富区域喻府大村向斜和平顶山向斜。向斜和平顶山向斜。(2)裂隙水)主要分布于泥盆系五通组和二叠系砂岩中。主要分布于泥盆系五通组和二叠系砂岩中。(3)松散岩层孔隙水)分布不广,仅在冲沟两侧和向斜核部堆积的第四系亚砂土,分布不广,仅在冲沟两侧和向斜核部堆积的第四系亚砂土,夹碎石块中含孔隙水,受大气降水控制。碎石块中含孔隙水,受大气降水控制。

2、地下水露头—泉、地下暗河、水井、地下水露头泉地下暗河、(1)泉)泉在实习基地内较为发育,最富盛名的为半汤温泉,泉在实习基地内较为发育,最富盛名的为半汤温泉,此外规模较大者还有金银洞(泉)、和白姑洞(泉),规模较大者还有金银洞()、和白姑洞(和白姑洞半汤温泉:构造上属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半汤复背斜,寒武系—奥陶系半汤复背斜半汤温泉:构造上属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半汤复背斜,半汤温泉受走向30和310两组大断裂控制,为断层泉泉,两组大断裂控制,半汤温泉受走向和两组大断裂控制为断层泉泉,从奥陶纪山仑山灰岩中流出。从奥陶纪山仑山灰岩中流出。金银洞泉:又名金庭洞泉、幸福泉,金银洞泉:又名金庭洞泉、幸福泉,该溶洞为地下河出口发育在下二叠统栖霞组本部灰岩段(),岩溶发处,发育在下二叠统栖霞组本部灰岩段(P1q4),岩溶发育受走向60和310两组节理控制,泉水一般受降水补给,两组节理控制,育受走向和两组节理控制泉水一般受降水补给,属下降泉。属下降泉。

(2)地下暗河)发育在王乔洞、白姑洞()、金银洞金银洞(发育在王乔洞、白姑洞(泉)、金银洞(泉)等。(3)水井)甘露寺水井、甘露寺水井、平顶山采石场水井以及农村打的浅层地下水水井(潜水)。水井(潜水)。

3、岩溶、岩溶作用:以地下水为主,地表水为辅,以化学过程(岩溶作用:以地下水为主,地表水为辅,以化学过程(溶解与沉淀)为主,机械过程(流水侵蚀和沉积,解与沉淀)为主,机械过程(流水侵蚀和沉积,重力崩塌和堆积)为辅的对可溶性岩石的破坏和改造作用。和堆积)为辅的对可溶性岩石的破坏和改造作用。岩溶现象

溶洞、地下暗河、岩溶漏斗、岩溶塌陷等。溶洞、地下暗河、岩溶漏斗、岩溶塌陷等。溶洞(1)紫薇洞)典型的地下河型洞穴,地下河流曲折悠长,通过岩洞,典型的地下河型洞穴,地下河流曲折悠长,通过岩洞,直达巢湖。紫

薇洞发育在二叠系栖霞组灰岩中,达巢湖。紫薇洞发育在二叠系栖霞组灰岩中,沿岩层层面发育。溶洞两壁上留下多层溶蚀痕,洞底相对平坦,发育。溶洞两壁上留下多层溶蚀痕,洞底相对平坦,其下仍有多层地下暗河发育。仍有多层地下暗河发育。(2)王乔洞)溶洞也形成于二叠系栖霞组灰岩中,溶洞也形成于二叠系栖霞组灰岩中,洞内可见三级地下水古侵蚀面,代表至少曾有过三次上升的新构造运动发生。古侵蚀面,代表至少曾有过三次上升的新构造运动发生。属古地下水暗河残留。属古地下水暗河残留。

本次实习的水文地质工作简述

水文地质点观测—形态、水量及形成原因。形态、形态水量及形成原因。水文地质点填绘—将观测到的水文地质点填绘到地质图上。将观测到的水文地质点填绘到地质图上。将观测到的水文地质点填绘到地质图上取样做水化学分析—将野外取的水样进行水化学简分析。将野外取的水样进行水化学简分析。将野外取的水样进行水化学简分析实习区地下水形成、实习区地下水形成、赋存及运动规律认识实习报告编写

野外地质填图方法-郭宏祥

野外地质填图方法 填图前的准备工作 (一)搜集工作区内的所有相关资料 地质(各种比例尺的地质图件)、矿产(矿床、矿点、矿化点)及物、化探、航片等各种报告及原始编录资料,典型的岩矿石标本、鉴定及化学分析资料、地形图、有关技术规范、细则、图例及必要的参考文献和图书。 (二)对所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综合研究,初步拟定工作区内地层层序及填图单位,提出存在的一些地质问题,作为野外填图时参考。根据地层分布情况选择野外踏勘路线。 (三)野外实地踏看(包括参观标准剖面),了解区内地层分布、层序和总体产状、矿(化)体、蚀变带分布的范围,地形条件和植被发育情况,初步布置观测路线和选择实测地质剖面位置。把踏勘收集到的资料与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旧资料的可靠程度。 (四)编写地质设计 野外填图工作 (一)实测地质剖面。每个填图单元和不同时期侵入的代表性岩体都应测到。每个填图单元至少应该要有一条完整的地层实测剖面。剖面实测要采集一系列样品:手标本、光薄片样、岩石光谱样、

人工重砂样、各种岩性放射性标本样、化石或微古样、测年样等。做好各项记录,填好表格 室内整理:表格整理及地层厚度计算(采用万能公式计算地层厚度);记录本整理;作实测剖面图。样品登记造册、包装、送样等。路线地质观测 点线距布置: 路线基本形式:穿越法为主,追索法为为辅。路线一般都是在室内根据填图成果预先有目的布设好的,甚至包括点的大概位置。 点的布置原则:以能有效控制各种地质界线为原则,一般应布置在填图单位的界线、标志层、化石点、岩性或岩相发生明显变化的地方;岩体的接触带和内部相带的界线;矿化现象、蚀变带、矿体;褶

地质勘探规范

地质勘探安全规程(一) 本标准的制定考虑了地质工作高度流动、分散的野外作业要求,规定了地质勘探作业安全生产条件和作业技术要求。 本标准覆盖了地质勘探技术手段和方法的安全生产技术要求,并考虑了国家有关安全生产、职业健康的现有文件的技术内容。 本标准无意包含地质勘探作业中所有必要的条款。使用者应对本标准的应用自负其责。使用者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并不免除其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组织制定。 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起草。 . 地质勘探安全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地质勘探工作野外作业、地质测绘、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学探矿、地质遥感、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工程地质、海洋地质和钻探工程、坑探工程、地质实验测试等方面的安全要求以及职业健康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地质勘探工作设计、生产和安全评价、管理。 本标准不适用于使用地质勘探技术手段和方法从事其延伸业的设计、生产和安全评价、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1995) 中国民用航空探矿飞行工作细则(1975)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 GB 16424─1996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规程 GB/T 6067—1985 起重机械安全规程 GB/T 5972—1986 起重机械用钢丝绳检验和报废实用规范 GB 6722-2003 爆破安全规程 DZ/T 0141—1994 地质勘查坑探规程 GB 3787—1983 手持式电动工具的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安全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地质勘探 exploration, prospecting 是指根据国民经济、国防建设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对一定地区内的岩石、地层、构造、矿产、地下水、地貌等地质情况进行重点有所不同的调查研究工作。包括地质测绘、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学探矿、地质遥感、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工程地质、海洋地质和钻探工程、坑探工程、地质实验测试等。 3.2 艰险地区 是指海拔3000m以上无人居住的地质工作区。 4 野外作业基本规定 4·1 地质勘探单位,应建立地质勘探工作区安全档案,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伤害源,流

巢湖北山地质实习报告

巢湖北山地质实习报告 10级地理科学(二)班王枫 实习时间:2011年5月17日———5月20日 指导老师:徐先海老师 一、实习目的: 这次巢湖地质实习主要是延续《地质学基础》《地貌学》等几门课的学习,让我们更好的学习认知有关知识。在自然界中研究发掘书本的有关知识,在实际中观看地层系统的接触关系,研究各个地层的特性等。观察地貌形态,研究地貌的实际情况。理论联系实际,真正的在实际中学习书本的知识,更好的把握书本知识。 地质野外考察是高等师范院校地理科学专业课程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地质学课堂教学的继续,也是让学生掌握地质考察与研究方法的一个独立的教学环节。 地质野外实习是给我们的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一方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和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领域;另一方面,面对大自然的许多地学问题,都能促进我们去思考、探索,从而进一步激发兴趣。 野外实习中我们要爬山、走路、去各种各样的工作场所,要进行一系列的调查活动,会遇见各种各样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学会增加对社会的了解,并得到多方面的锻炼。 在专业上,要达到以下目的:(1)认识巢湖北山地区的地质情况和发展历史;(2)进而掌握该区自然地理历史演化规律;(3)于是,初步学会对一个地方的自然地理历史演变(古地理)的认识途径和研究方法。 实习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需要德才兼备人才的重要环节,是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我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适应社会的能力,增强学生职业意识、劳动观点,扩大视野,巩固所学理论知识的重要途径。 结合已学过的课程,通过实践扩大知识面。实习是每一个大学生的必修课,它不仅能让我们学到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还能使我们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为我们以后更好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打下坚实的基础。二、实习内容 (一)麒麟山采石场岩层产状三要素的测量 1、路线简介

地质队野外作业安全基本知识

安全基本知识 1、我国安全生产方针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2、正确理解安全生产方针 ⑴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 ⑵把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放在安全生产工作的首位 ⑶坚持综合治理 3、员工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权利 ⑴享受工伤保险和伤亡求偿权 ⑵危险因素和应急措施的知情权 ⑶安全管理的批评检控权 ⑷拒绝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权 ⑸紧急情况下的停止作业和紧急撤离权 4、员工在安全生产方面的义务 ⑴遵章守规,服从管理的义务 ⑵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的义务 ⑶接受培训,掌握安全生产技能的义务 ⑷发现事故隐患及时报告的义务 5、“三违”的具体含义 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 6、“四不伤害”的具体含义 我不伤害自己、我不伤害他人、我不被他人伤害、我保护他人不被伤害 7、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的两大因素 ⑴物的不安全状态 ①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本身缺陷 ②防护设施、安全装置的缺陷 ③工作场所的缺陷

④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的缺陷 ⑤作业环境的缺陷 ⑵人的不安全行为 ①操作失误、忽视安全和警告 ②不采取安全措施 ③对运行中的设备进行修理、调整和清洁等 ④造成安全防护装置失效(拆除或移走安全装置、安全装置调整 失误等) ⑤造成危险状态(超载、物品存放不当等等) ⑥不正确使用劳动保护用具(不使用劳动保护用具、使用不合格 的劳动保护用具等) ⑦冒险进入危险场所(野外多年不采的旧矿巷道等等) 8、安全用电基本要求 ⑴自己经常接触使用的配电箱、开关等必须保持完好,不得有破损或将带电部分裸露。 ⑵需要移动某些非固定安装的电气设备(风扇、照明灯等),必须现切断电源再移动,同时导线要收拾好,不得在地面拖来拖去以免磨损。 ⑶在雷雨天不要走进高压电杆、铁塔、避雷针接地导线周围20M 之内,以免有雷击时发生雷电流入地下而产生跨步电压触电。 ⑷在遇到高压电线断落到地面时,导线断落点周围10M以内,禁止人员入内,防止跨步电压触电。如果此时已有人在10M以内,不要跨步奔走,应用单足或并足跳离危险区。 ⑸发生电气火灾时,应立即切断电源,用黄砂、二氧化碳等灭火器材灭火。切不可使用水或泡沫灭火器。救火时应注意自己的身体的任何部分及灭火器具不得与电线、电气设备接触,以防止触电。 ⑹在打扫卫生、擦拭设备时,严禁用水去冲洗电气设备,或用湿抹布去擦拭电气设备,以防止短路和触电事故。

岩土工程勘察图例图示

岩土工程勘察图例图示 TPM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TPMK5AB- TPMK08- TPMK2C- TPMK18】

关于岩土工程勘察图例图示的规定 2006年11月20日稿

目录 1、总则 (1) 2、岩土工程勘察图例 (1) 2.1地质年代 (1) 2.2土的图例 (5) 2.3 岩石的图例及符号 (6) 2.4、第四系分层及成因符号 (9) 2.5 地层代号 (9) 2.6 勘察工作图例 (10) 2.7 地质图例 (12) 2.8 常用地形图图例(1:500、1:1000、1:2000) (15) 2.9 工程建(构)筑物及常用建筑总图图例 (16) 3、岩土工程勘察图示 (18) 3.1 一般规定 (18) 3.2 图例图示 (20) 3.3 平面图图示 (20) 3.4工程地质剖面图图示 (23) 3.5、柱状图图示 (26) 3.6动力触探成果图表图示 (28) 3.7 钻孔抽、提水试验成果图表图示 (29) 3.8钻孔压水试验成果图表图示 (30) 3.9 勘探点数据一览表 (30) 3.10 线路工程平面图、剖面图、柱状图 (30) 附录: A 勘探点平面布置图 B 工程地质剖面图 C钻孔柱状图 D探井展示图 E动力触探成果图表 F抽水试验成果图表 G压水试验成果图表 H 线路工程纵断面图

I 桥工程地质纵断面图J 隧道工程地质纵断面图

1、总则 1.0.1 为保证岩土工程勘察文件编制质量,统一岩土工程勘察图例图示,制定本规定。 1.0.2 本规定适用于重庆市建筑工程和市政工程岩土工程勘察计算机制图,其它工程勘察可参考使用。 1.0.3 本规定适用于绘制岩土工程勘察平面图、剖面图、柱状图以及其它岩土工程勘察成果图表。 1.0.4岩土工程勘察图例图示除应符合本规定以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0.5 本规定以外的图例图示可在相关的技术标准及手册中查找采用。 2、岩土工程勘察图例 2.1地质年代 2.1.1 在岩土工程勘察图件中地质年代应表示到组或段,系的第一个字母使用正体大写,其下标数字表示统,其后小写斜体字母表示组,组后的数字上标表示段,如:J2s(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1(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第一段) 2.1.2 地质年代符号表

巢湖地质实习报告 合肥工业大学

地质实习报告 实习时间:2013.11.18 -2013.11.24 实习地点:巢湖地质实习基地 2013年11月 29 日 姓 名 杨卫国 学 号 20113658 专业班级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2011级 指导教师 陶月赞 张瑞钢 李娴等 院系名称 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

目录 实习目的 (2) 实习地点 (2) 实习内容 (3) 1. 马家山—平顶山路线 (3) 2.麒麟山路线 (5) 3.王乔洞—紫微洞路线 (6) 实习体会 (7) 附录 (9) 参考文献 (11) 致谢 (11) 指导教师评语 (13)

实习目的: 1.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将书本知识同野外各种地质现象相联系,获得对地质现象的感性认识,加深理解和巩固课堂所学理论知识; 2.掌握测量岩层产状的方法,并学会认识简单的地层,褶皱,断层,及其他地质现象,定点描述,辨认不同的岩石,观察其特征; 3.锻炼我们的野外工作能力,为今后参加野外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实习地点: 巢湖地质实习基地,马家山、平顶山、麒麟山、王乔洞、紫微洞。 地理位置 巢湖地质实习基地位于巢湖市郊北部山区,大致位于北纬31o351-31o421,东经117o471-117o541之间,面积约50平方公里。山脉走向为北东35°一40°,平面图上呈一个向右倒伏的斜体英文字母“M”形,由西向东主要由龟山、马家山一平顶山、朝阳山一碾盘山、凤凰山一麒麟山一大尖山、岠嶂山等组成。最高山峰大尖山海拔350m,一般山峰海拔高程100~300m,最低处狮子口海拔高程仅20m。实习区西南为巢湖——我国五大淡水湖泊之一,东南为裕溪河及其冲积平原,地势平坦,水系发育,系长江流域。裕溪河是巢湖水注入长江的通道,也是沟通省会合肥市与长江沿岸芜湖等城市的水上通道。 图1.巢湖北部地区地质图

野外作业可参考基本规定

野外作业安全要求 一野外作业基本规定 1 地质勘探单位,应建立地质勘探工作区安全档案,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伤害源,流行传染病种、疫情传染源,自然环境、人文地理、交通状况。 地质勘探工作区安全档案信息和预防措施应及时向野外作业从业人员交底。 2 地质勘探单位,应为野外地质勘探作业从业人员配备野外生存指南、救生包,为艰险地区野外地质勘探项目组配备有效的无线电通讯设备。 3 禁止单人进行野外地质勘探作业,禁止采、食不识别的野菜、野果。野外地质勘探作业人员应按约定时间和路线返回约定的营地。 4 地质勘探单位,应定期为野外地质勘探从业人员进行体检。野外地质勘探从业人员体质应适应野外工作要求。 5 在疫源地区从事野外地质勘探工作的从业人员,应接种疫苗;在传染病流行区从事野外地质勘探工作的从业人员,应注射预防针剂。 6 野外地质勘探施工,应收集历年山洪和最高洪水水位资料,并采取防洪措施。 7 在悬崖、陡坡进行地质勘探作业,应清除上部浮石。进行两层或多层地质勘探作业,上下层间应有安全防护设施。2m

及以上高处作业,应系安全带。 8 地质勘探设备、材料、工具、仪表和安全设施、个人劳动防护用品应符合国家或者行业标准。 9 野外地质勘探电力线路应采用电缆。电缆应架空架设,电缆经过通道、设备处应增加防护套。 野外地质勘探电器设备及其启动开关应安装在干燥、清洁、通风良好处。 电器设备熔断丝规格应与设备功率相匹配,禁止使用铁、铝等其它金属丝代替熔断丝。 10 野外电、气焊作业,电、气焊工作点与易燃、易爆物品10m以上。 11 野外地质勘探高架设备应设置避雷装置。雷雨天气,禁止在树木下、山顶避雨。 12 可能危及作业人员或他人人身安全的野外地质勘探作业,应设置安全标志。 13 地质勘探爆破作业,应遵守《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03)。 14 地质勘探野外工作车辆,应具有良好越野性能,并在野外作业出队前进行车辆性能检测。野外工作车辆驾驶员,应具有10万公里以上安全行车经历。 15 野外营地选择应遵守下列规定: a 借住民房应进行消毒处理,并检查房屋周边环境、基础和

巢湖地质填图实习报告材料

安徽省巢湖市 凤凰山地区1:50000 地质测量实习报告 班级:地质10-2班 组别:第五组 指导老师:刘文中 学号:2010300746 姓名:王先毫 成员:张瑞儒王先毫杨 政吴乐乐黄静蒋风茂

目录 第一章. 前言 (3) 1.1实习目的及任务 (3) 1.2实习区位置及行政区划 (3) 1.3实习区自然及经济地理概况 (3) 1.4地质调查史 (4) 1.5工作方法、时间安排、工作量及质量评价 (5) 1.6 实习队的组成 (6) 第二章地层 (7) 2.1.地层概述 (7) 2.2地层分述 (7) 第三章实习区岩石 (14) 3.1岩石概述 (14) 3.2岩石分述 (14) 第四章地质构造 (15) 4.1实习区地质构造概述 (14) 4.2 褶皱 (15) 4.3断层 (17) 4.4节理 (18) 第五章矿产 (18) 5.1石灰岩矿 (19) 5.2耐火粘土、陶用粘土 (19) 5.3煤 (19) 5.4铁矿 (20) 5.5磷矿 (20) 第六章区域地质发展历史 (21) 结束语 (22)

第一章. 前言 1.1实习目的及任务 目的通过地质野外填图实习,使我们初步具备一个地质工作者的素质,学会如何在一个地区进行地质工作以及野外地质工作的方法与要求(如资料的收集,编制地质图,编写文字报告等)。并同时充实《普通地质学》、《构造地质学》、《岩石学简明教程》、《古生物地史学》、《结晶矿物学》、《水文地质学》、《测量学》等基础地质学的理论教学容,加深对课程相关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以及团结互助、吃苦耐劳的精神。 任务 1.通过巢北凤凰山地区自然露头和人工揭露的地质点进行系统的观测,收集各种地表地质信息等有关资料,研究地表地质规律,包括地层划分和层序、岩性组合及岩相特征、地质构造及构造变动、岩浆活动以及有用矿产的赋存规律等。2.绘制相应的地质图件,如综合地层柱状图、地质剖面图、地形地质图、构造纲要图等。3.编写文字报告。对测区的地层层序的沉积环境的变迁、古生物的演化、构造形态组合及变动历史作综合分析研究。 1.2实习区位置及行政区划 地理位置我们实习的地址是市北部凤凰山区,东以炬嶂山为界,西至龟山一线,南以之滨,北抵园山试刀山附近,大致位于北纬31°35′-31°42′,东经117°47′-117°54′之间,面积约50平方公里。平面图上呈“M”形延伸,主要由马家山、、山、碾盘山、凤凰山、大尖山、岠嶂山等组成。最高峰大尖山海拔高程350m,一般山区海拔高程100-300m,最低处狮子口海拔高程仅20m。实习区西南部的为我国五大淡水湖泊之一,东南为裕溪河冲击平原,地形平坦,水系发育,系属长江流域。最大的河流为裕溪河,是沟通省会、与长江的水上通道。 行政区划2011年8月市进行了新的行政划分。撤销原地级市居巢区,设立县级市。以原居巢区的行政区域作为新设的县级市的行政区域。新设的县级市由省直辖,市代管。原地级市管辖的庐江县划归市管辖。无为县划归市管辖;和县的巷镇划归市鸠江区管辖。含山县、和县(不含巷镇)划归马市管辖。本次实习在现市北边郊区(即原地级市居巢区)。 1.3实习区自然及经济地理概况 气候本区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但明显带有季风及大陆性特色。四季分明,年降雨量1200mm,雨季多集中在夏季,秋季较为干燥,无霜期230天。最

地质队野外作业安全基本知识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5523 (安全管理范本系列) 地质队野外作业安全基本 知识详细版 In Order To Simplify The Management Process And Improve The Management Efficiency,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Effective Use Of Production Resources And Carry Out Production Activities.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地质队野外作业安全基本知识详细 版 提示语:本安全管理文件适合使用于平时合理组织的生产过程中,有效利用生产资源,经济合理地进行生产活动,以达到实现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实现预期的生产目标。,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1、我国安全生产方针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2、正确理解安全生产方针 ⑴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 ⑵把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放在安全生产工作的首位 ⑶坚持综合治理 3、员工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权利 ⑴享受工伤保险和伤亡求偿权 ⑵危险因素和应急措施的知情权 ⑶安全管理的批评检控权

⑷拒绝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权 ⑸紧急情况下的停止作业和紧急撤离权 4、员工在安全生产方面的义务 ⑴遵章守规,服从管理的义务 ⑵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的义务 ⑶接受培训,掌握安全生产技能的义务 ⑷发现事故隐患及时报告的义务 5、“三违”的具体含义 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 6、“四不伤害”的具体含义 我不伤害自己、我不伤害他人、我不被他人伤害、我保护他人不被伤害 7、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的两大因素 ⑴物的不安全状态 ①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本身缺陷

数字化地质填图操作(野外部分)

数字区域地质调查主要工作流程为:资料收集、背景数据准备→野外总图库创建→野外手图创建→野外数据采集→桌面PRB数据整理(包括野外手图数据整理、野外采集数据导入野外总图库)→实际材料图制作→编稿原图(地质图)制作→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库→资料汇交。 1 资料收集、背景数据准备 1.1 资料收集 收集前人资料的目的是全面了解掌握前人对调查区基础地质、矿产地质、环境地质、灾害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等方面的调查和研究现状,总结前人的工作成果,找出存在的问题,确定进一步野外工作的主攻方向。 收集的主要内容包括:调查区已有的区域地质调查报告、地质图及说明书,以便了解工作区区域地质总体特征;调查区所有的综合或专项调查的科研报告、专著、研究论文等,特别是最新的、总结性的资料,以便迅速了解前人的工作全貌;调查区内已有的各种实物资料,如岩石标本、矿物标本、化石标本、钻孔岩心、各类岩石薄片等,以便迅速建立调查区有关地质实体的感性认识;不同时代形成的地质资料,以便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对前人的填图单位进行合理的归并和重新厘定;调查区人文、地理、气候、交通等方面资料,详细了解调查区野外工作条件,为野外工作开展提供必要的有关地形、道路、物质供应、居住等背景资料。 1.2 背景数据准备 数字填图工作需要数字化的地形图资料,因此要根据工作的需要收集合适比例尺的数字地形图数据或纸介质地形图作为数字填图中背景图层所需要的数字化地理底图。如果收集到的是纸介质的地形图,需要将地形图数据扫描成数字图像,然后在MapGIS软件中进行矢量化,形成可以使用的数字化地形数据。如果收集到数字化的地形图数据,将数据转换为数字填图所需要的MapGIS数据格式。 数字填图系统对于作为背景图层的地理底图数据有一定的要求,这些要求是:①数据的单位为米;②坐标系类型为北京54/西安80平面直角坐标系;③投影类型为高斯-克吕格投影,对于比例尺没有特殊的要求。为了满足以上要求必须对数字化的地形数据进行处理。处理一般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步:误差校正。这一步的目的是使数字化的地形数据具备正确的坐标数值。数字化的地形数据是根据扫描的地形图矢量化得到的,所以具备的坐标系是一种用

【实习报告】巢湖地质地貌实习报告

巢湖地质地貌实习报告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实习目的任务及成果 一、实习目的与任务 1、实习目的: 通过野外实习,使我们巩固,充实《资源环境地学基础》或《普通地质学》、《构造地质学》、《矿物岩石学.》、《古生物地层学》、《测量学》、《水文地质学》等基础地质学的理论教学内容,加深对课程相关内容的理解,学会典型地质现象的观察、描述、综合分析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以及团结互助、吃苦耐劳的精神。 2、实习任务: (1)通过巢北凤凰山地区自然露头和人工揭露的地质点进行系统的观测,收集各种地表地质信息等有关资料,研究地表地质规律,包括地层划分和层序、岩性组合及岩相特征、地质构造及构造变动、岩浆活动以及有用矿产的赋存规律等。 (2)绘制相应的地质图件,如综合地层柱状图、地质剖面图、地形地质图、构造纲要图等。 (3)编写文字报告。对测区内的地层层序的沉积环境的变迁、古生物的演化、构造形态组合及变动历史作综合分析研究。 二、实习要求

1.掌握实习区内地层层序、岩性岩相、厚度、标志层、接触关系以及地质体的变化规律,对测区内的地层层序的沉积环境变迁、古生物演化、构造形态组合及变动历史作综合分析和研究。 2.掌握实习区内各类岩石、古生物化石的野外观察、鉴定、描述和命名方法。 3.掌握各种野外地质现象(如地层接触关系、褶皱构造、断裂构造、典型沉积特征、各种地质作用现象等)观察、描述、记录和分析的方法。 4.掌握实测地质剖面和野外地质填图的步骤、方法和要求。 5.掌握编制地形地质图、地质剖面图、综合地层柱状图等主要地质图件的方法、格式和要求。 6.学会在地质观察、编图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掌握地质报告编写的要求和方法。 三、工作方法 每个阶段进行之前,都要上课对本阶段的要求以及方法进行介绍。 第一阶段:由老师带队进行踏勘,分别到麒麟山东南麓以及麒麟山和凤凰山交汇处、7410工厂及甘露寺一线、马家山、平顶山、姚家山、和177高地等地,共计5天。 第二阶段:分组进行实测地层剖面(包括绘制地层剖面图、编写地层剖面说明书),共计5天。 第三阶段:地质测量填图,共计5天。 四、成果

1比2000地质填图工作细则

1:2000地质填图工作细则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展,国土资源大调查向西部倾斜的力度将进一步加大,为满足其要求,提高地质工作的质量,特制订本细则。 1:2000(或1:1000)地质草测的目的在于扩大矿床储量,圈定矿化带及矿体,查明岩相、构造与矿化体的关系,发现新的矿产地等问题。 一. 地质剖面 (一)剖面的测制 1.地质剖面测量是地质填图工作的基础,因此在填图工作之前,测制1-2条完整的地质剖面,比例尺采用1:500,用以划分填图单元,研究地层及构造,为地质填图服务。 2.在注意收集以往的地质资料,并对工区进行了踏勘,了解了地层分布层序,矿体分布及矿化范围,主要岩石类型、地质构造特征等的基础上选择剖面位置。即剖面线应垂直地层走向布置,位置应选择在地层层序较齐全,相带明显,构造简单,接触关系和标志层清楚,基岩出露较好,具有代表性的地段进行。为确保剖面的实测精度,剖面上的地层、矿层界线、构造线若被浮土掩盖,应予揭露。 3.剖面总方向与地层主要走向应大致垂直,其间夹角应大于60°,长度视工作范围而定。 4.剖面用半仪器法测制,采用定地质点的方法进行。 5.剖面端点用木桩留作标记。实地分层界线用小红旗作标记。分层位置从皮尺上直接读取并标于剖面上和记录于记录表中。

6.在测制剖面过程中,必须按比例尺要求详细分层,分层距离用皮尺丈量,地质体出露宽度在0.5米以上者在图上应有表示,小于0.5米,具有特殊地质意义的地质体(如矿化层、标志层)应放大表示。 7.实测剖面应逐层对岩石和地质矿产特征进行细致的观察描述,系统地采集标本,按不同岩石类型分层采集一定数量的样品。 8.地质记录内容应全面、准确,地质体产状及所采各种样品应按有关规范的统一格式标绘于剖面图相应位置上。在作文字记录时,首先注明时间、地点、剖面编号、参加人员及分工,然后逐项填写表格内容:导线号、方位、导线长、坡角、产状等,逐层对岩石或地质体特征进行观察描述。格式如下: (导线号)0-1导 (方位)160° (导线长)100米 (坡角)+5° (分层位置)5米 (层号)② (岩性名称)砂岩 (岩性描述)颜色结构构造矿物成份、特征、含量、矿化、蚀变特征岩层宏观特征、产状等。采集样品 9.根据实测地质剖面和其它地质工作所取得的各项地质资料建立较合理的地层层序,查明岩层厚度,岩性、岩石组合特征,物质成份,岩相组合等。研究地层、岩石的含矿性,尽可能确定其时代,选定标志层,划分填图单元。 10.随着剖面测制工作的进展,应加强室内整理工作,特别是当日整理、 文字记录整饰、图件绘制及着墨。 11.编写剖面地质小结。内容为:

巢湖地质地貌实习报告标准范本

报告编号:LX-FS-A52953 巢湖地质地貌实习报告标准范本 The Stage T asks Completed According T o The Plan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In The Work And The Lessons Learned In The Work, So As T o Obtain Further Guidance From The Superior.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巢湖地质地貌实习报告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报告资料适用于按计划完成的阶段任务而进行的,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的汇报,以取得上级的进一步指导作用。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一、实习目的与任务 1、实习目的: 通过野外实习,使我们巩固,充实《资源环境地学基础》或《普通地质学》、《构造地质学》、《矿物岩石学》、《古生物地层学》、《测量学》、《水文地质学》等基础地质学的理论教学内容,加深对课程相关内容的理解,学会典型地质现象的观察、描述、综合分析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以及团结互助、吃苦耐劳的精神。 2、实习任务:

(1)通过巢北凤凰山地区自然露头和人工揭露的地质点进行系统的观测,收集各种地表地质信息等有关资料,研究地表地质规律,包括地层划分和层序、岩性组合及岩相特征、地质构造及构造变动、岩浆活动以及有用矿产的赋存规律等。 (2)绘制相应的地质图件,如综合地层柱状图、地质剖面图、地形地质图、构造纲要图等。 (3)编写文报告。对测区内的地层层序的沉积环境的变迁、古生物的演化、构造形态组合及变动历史作综合分析研究。 二、实习要求 1.掌握实习区内地层层序、岩性岩相、厚度、标志层、接触关系以及地质体的变化规律,对测区内的地层层序的沉积环境变迁、古生物演化、构造形态组合及变动历史作综合分析和研究。

地质勘探安全规程

地质勘探安全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地质勘探工作野外作业、地质测绘、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学勘探、地质遥感、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工程地质、海洋地质和钻探工程、坑探工程、地质实验测试等方面的安全要求以及职业健康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地质勘探(石油、天然气地质勘探除外)工作设计、生产和安全评价、管理。 本标准不适用于使用地质勘探技术手段和方法从事其延伸业的工作设计、生产和安全评价、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引用文件最新版本,以及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适用于本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全国人大常委会200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全国人大常委会1995)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号2002) GB6722-2003爆破安全规程 GB18871-2002电离辐射防护和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MH/T1010-2000航空物探飞行技术规范 GB6067-1985起重机械安全规程 GB5972-1986起重机械用钢丝绳检验和报废实用规范 GB50194-1993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GB3787-1983手持式电动工具的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安全技术规程 GB16424-1996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地质勘探exploration 是指对一定地区内的岩石、地层、构造、矿产、地下水、地质灾害、地貌等地质情况进行勘察、调查研究的活动。包括地质测绘、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学勘探、地质遥感、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工程地质、海洋地质和钻探工程、坑探工程、地质实验测试等。 3.2艰险地区areas with hard ships and dangers 是指海拔3000m以上或者其他无人居住,自然条件恶劣、生存条件差的地质工作区。 3.3野外作业open country work 是指在非城镇地区户外进行的地质勘探活动。 4总则 4.1地质勘探单位应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实行安全生产目标管理,逐步推广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 4.2地质勘探单位应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的要求,建立、健全以下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a)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职能部门、岗位等安全生产责任制; b)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c)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d)生产安全事故管理制度; e)重大危险源监控和重大隐患整改制度; f)劳动防护用品配备使用制度; g)安全生产奖惩制度; h)作业安全规程和各工种操作规程。 4.3地质勘探单位应根据法律、法规规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相应安全生

推荐-地质填图工作方法 精品

地质填图工作方法 1 规范引用 GB/T 13908-20XX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 DZ/T 0078-1993 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定 DZ/T 0079-1993 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综合研究规定 DD20XX- 01 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程(试行)(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技术标准) 2 地质填图 按工作区划分的岩性填图单元,采用穿越法及追索法,用地质观察点、线结合的形式,辅以少量探矿工程揭露,将各地质界线等要素填绘在地形图上。 3 准备工作 3.1 准备工作区地形图 工作区地形图可以收集或由专业人员实测,地形图的精度应符合工作区设计要求,比例尺应大于或等于填图比例尺。如果收集不到与工作区填图比例尺相当的地形图,可以用较小比例尺地形图放大后使用(1:50000的采用1:25000的地形图;1:10000的可以由1:50000的地形图放大校正后即可,1:2000的地形图需要实测)。 3.2 其它用品 还需要准备地质锤、罗盘、放大镜、照相机、手持GPS、记录本、自检互检表、采样登记表、三角板、量角器、铅笔、碳素笔、红色中性笔、绿色中性笔、图夹、样袋、钢卷尺、白色胶布、记号笔、红布条、红色油

漆、毛笔等。 3.3 罗盘校正 野外工作前要统一罗盘精度,根据1:5万地形图给出的参数校正磁偏角,我国一般均为北偏西,刻度盘逆时针旋转坐标纵线与磁子午线的夹角即可。罗盘水泡都能居中后固紧螺丝即可。罗盘每月检查校正一次,项目组填表登记备查(罗盘校验表见附表)。 3.4 GPS校正 野外观察点定位采用手持GPS定位,使用前统一到国家三角高程控制点(至少三个)或采用国家三角点引入的控制点(至少三个)做统一精度校正,在同一点保持各组GPS读数的一致性。每个月应在控制点对GPS 进行校验1-2次,以保证定点精度,校验后应填表登记备查(GPS校验表见附表)。地质点标定的误差标在图上不大于1mm(不同比例尺有不同的误差标准,如1:1万误差小于10m;1:2千误差小于2m)。全部保留GPS 航点并存档备查。 3.5 踏勘 针对拟定的工作重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矿区技术负责人应组织地质人员,对测区进行踏勘和实测剖面,并在综合研究的基础上,统一填图单元、统一野外岩矿石命名、划分填图方法和要求、统一图式图例。 3.6 人员组成 填图组一般由2人组成。 4 填图方法与技术要求 4.1 地质路线布置

巢湖地质实习报告

巢湖市北山地区区域地质调查报告 阜阳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丁月 社会发展学院张岩 二零一二年四月五日

前言 区域地质调查(亦称区域地质测量)是地质工作者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当代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层出不穷,并日益广泛地渗透到地学领域中来,但是迄今为止,解决地质问题地新技术、新方法所需要的大量原始地质信息(资料与数据),主要还是通过区域地质调查在现场搜集而获得。 区域地质调查是地质学基础理论研究、寻找和发现新的矿产资源和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基础资料的主要方法和途径。 区域地质调查实习涉及到众多基础地质理论,如生物学、地史学、矿物学、岩石学、构造地质学、水文地质学、地貌学、矿床学等学科,因此它实际上是对学生所学专业基础知识的一次大检阅,一次综合性的实习,同时也是一次地质调查工作方法的综合而有系统的的训练。 一、实习目的 野外实习,根据地质调查工作流程进行,可分为室内准备阶段、野外工作阶段和室内综合整理阶段。 区域地质调查实习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即将书本的知识同野外各种地质现象相联系,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地质问题的能力,从而得以加深理解和巩固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并通过这一实习,要求学生熟悉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独立从事地质调查设计和野外调查研究的能力。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实事求是、严谨的工作态度,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献身祖国地学事业的崇高革命情操。 二、实习内容 1、熟悉实习区地层层序、岩性、化石、含矿性、厚度和接触关系,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对实习区岩相、古地理环境和古气候进行初步分析。 2、肉眼较熟练的鉴别实习区各种沉积岩(碎屑岩、黏土岩及生物和化学沉积岩)、侵入岩,并能掌握岩石(尤其是碎屑岩及侵入岩)手表本的描述。 3、认识实习区沉积岩中的原生构造,并能运用这些原生构造解决有关地质问题。 4、掌握褶皱和断层等构造野外研究方法和识别标志,认识实习区的构造特征,并能根据实习区褶皱和断裂的组合特征进行初步的几何学、动力学分析,追溯构造演化史。 5、初步了解实习区地貌、第四纪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旅游

常用地质图例及符号

地質圖元符號常有助於鑽探資料的記錄與解讀,本規範「工程地質圖元符號」主要是用在鑽孔柱狀圖上,以「目視判別」的結果為主。目前國內各相關單位現 行所使用之「工程地質圖元符號」並不一致,為建立一致之共識,並爭取廣泛的 支持,本規範「工程地質圖元符號」乃依據我國中央標準局所制訂之國家標準 「CNS6589」、「CNS6590」、「CNS 6591」等編訂之。本次工程地質圖元符號之修 訂工作,期配合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之製圖手冊加以整合(如對照表備註所列),而使「國土資訊系統自然環境基本資料庫分組—工程地質探勘資料庫」更能得到 政府機關及工程實務界之支持與使用。 本規範將地質圖元分為「土壤或沉積物」、「沉積岩」、「變質岩」及「火成岩」 等四大類,再將每一類圖元區分為「基本型」及「混合衍生與變異型」兩個類別, 並將其分別表列。對於某些業務,如果「基本型」之地質圖元符號即已夠用,那 麼「混合衍生與變異型」之圖元符號,即可將其視為「備而不用」,如此將可有 助於相關作業的簡化。 為了方便使用者選用圖元符號,我們也配合設計了分類代碼表。「0」代表粗分類,如果相關資料只需記錄其為岩石或土壤,則可採用此粗分類記錄方式。「奇數字首」的代碼,代表「基本型圖元」,「偶數字首」的代碼為「混合衍生及變異 型圖元」。因此,本規範「工程地質圖元符號」共可分為以下九大類: 0、粗分類(基本型)

1、土壤或沉積物類(基本型) 2、土壤或沉積物類(混合衍生與變異型) 3、沉積岩類(基本型) 4、沉積岩類(混合衍生與變異型) 5、變質岩類(基本型) 6、變質岩類(混合衍生與變異型) 7、火成岩類(基本型) 8、火成岩類(混合衍生與變異型)

地质填图工作方法

第一章地质填图工作方法 一、准备工作 1、收集有关资料 2、野外地质踏勘 二、实测地质剖面 建立地层层序,确定填图单元 基本掌握: 地质剖面布测、分层、记录描述、填表和手标本、样品采集方法,层厚度计算方法,层剖面图和柱状图绘制方法,编写地质剖面小结。 1、剖面位置的选择和比例尺的确定 2、实测地质剖面要求 3、观察记录和描述方法 各种地质体和地质现象,如岩性变化、出露宽度、地质体产状、断层、节理、褶曲要素、矿体、接触关系、蚀变类型等仔细观察,还应对剖面上有意义的地质现象、地貌、古生物层位、矿化现象进行描述。 4、绘制实测剖面图 5、绘制柱状图 6、编写剖面小结 ①剖面测制日期、参加人员分工 ②实测现象、目的、比例尺、剖面长度、各种样品采集数量 ③剖面自然露头情况、工程布置及工程量 ④简述岩石地层单位或岩石单元及构造地质特征,如岩性成分、结构、构造、岩 相、厚度(宽度)、蚀变类型、断裂、褶皱、沉积韵律等特征。 ⑤所测地质体的时代顺序、接触关系。 ⑥剖面解决的主要问题以及尚存在的问题,解决问题方法 7、确定填图单元 明确各地质填图单元的地质意义及特征,作为填图的基本单元及填图依据。 第二章野外地质填图 本阶段主要任务: 进行路线地质调查,研究地质体的空间形态,相互关系和变化。 填制1:10000的地质图 一、观察线与观察点的布置原则 1、路线布置以穿越法为主,穿越路线斗争以“U”字型为主布置,对主要地质体、接触带、矿化蚀变琏、标志层等,适当布置,沿走向追踪路线。 2、观察点的密度和布置 复杂区:线距点距:100m ①地质条件复杂,成矿有利地段线距、点距应适当加密 ②岩性单一、岩石出露较宽的地区,应定岩性控制点 3、观察点的布置原则 以能控制各种地质界线和地质要素为原则: 一般布置于地层分界线,不同岩石的接触界线、标志层、侵入岩的边界及接触带。不整

巢湖地质实习报告材料 合肥工业大学

地质实习报告 实习时间:2013.11.18 -2013.11.24 实习地点:地质实习基地 2013年11月29 日 姓名杨卫国 学号20113658 专业班级水利水电工程专业2011级 指导教师陶月赞张瑞钢李娴等 院系名称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

目录 实习目的 (2) 实习地点 (2) 实习容 (3) 1. 马家山—路线 (3) 2.麒麟山路线 (5) 3.王乔洞—紫微洞路线 (6) 实习体会 (7) 附录 (9) 参考文献 (11) 致 (11) 指导教师评语 (12)

实习目的: 1.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将书本知识同野外各种地质现象相联系,获得对地质现象的感性认识,加深理解和巩固课堂所学理论知识; 2.掌握测量岩层产状的方法,并学会认识简单的地层,褶皱,断层,及其他地质现象,定点描述,辨认不同的岩石,观察其特征; 3.锻炼我们的野外工作能力,为今后参加野外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实习地点: 地质实习基地,马家山、、麒麟山、王乔洞、紫微洞。 地理位置 地质实习基地位于市郊北部山区,大致位于北纬31o351-31o421,东经117o471-117o541之间,面积约50平方公里。山脉走向为北东35°一40°,平面图上呈一个向右倒伏的斜体英文字母“M”形,由西向东主要由龟山、马家山一、山一碾盘山、凤凰山一麒麟山一大尖山、岠嶂山等组成。最高山峰大尖山海拔350m,一般山峰海拔高程100~300m,最低处狮子口海拔高程仅20m。实习区西南为——我国五大淡水湖泊之一,东南为裕溪河及其冲积平原,地势平坦,水系发育,系长江流域。裕溪河是水注入长江的通道,也是沟通省会市与长江沿岸等城市的水上通道。 图1.巢部地区地质图 实习容

野外地质工作安全注意事项

野外作业遵循的基本原则 “三不伤害”:一做到不伤害自己;二做到不伤害他人;三不要让他人伤害自己。 槽探施工安全注意事项 一、槽探布设、 1、槽探的布设在满足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应尽量远离当地原建筑(民居、水渠、坟地、果园等),避免与老乡发生纠纷,制造不和谐因素。如槽探位置不能变更,应提前与所属地拥有者联系沟通,消除纠纷隐患,确保槽探施工顺利。 2、探槽布设后,尽量由所属地拥有者担任施工方,由探槽施工引起的青苗补偿、林木赔偿等费用可一并商谈解决; 3、因探槽施工发生的费用标准应在施工前商定,并确定相关探槽参数及施工日期,避免扯皮,拖沓。 4、当确定下施工人员后,应对其讲明相关探槽施工的安全注意事项,必要情况下,应签署安全合同。 二、槽探施工 1、探槽施工时应有我方人员现场指导、监督。对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能及时发现、解决,确保验收合格。 2、探槽施工过程中,爆破器材的准备、装药、引爆等均由我方专业人员实施。 3、清理探槽碎石、泥土时确保下方不会影响到附近居民的生产、生活 4、使用爆破器材时,严格依据相关规程规范操作,确保安全第一。 三、探槽验收 1、及时验收、编录,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补挖或返工。 2、验收时,测量的土石方结果要造册,要有施工方的签字,作为最终结款时的凭据。 野外跑地质线、化探、物探安全注意事项 一、物资准备 1、生产物资:相关生产物资要齐全,最好在人员分配好后、第二天上山前应全部准备好。 2、生活物资:主要包括相关安全防护器具(手套、安全帽等)、防护药品(风油精、创可贴、蛇药等)、足够的饮水、食物等。 二、上山时注意事项 1、严禁单人野外作业。 2、严禁食用野外不能识别的野果、野菜等。 3、野外作业时注意保持联系。 4、必须穿越密林、茂密灌木丛等植被覆盖较厚地区时,要“一看二慢三通过”。一看指:注意多观察,看有无毒蛇、毒虫(葫芦蜂、地窝蜂、蚂蝗、蜘蛛、洋揦子等),猛兽、毒草(蝎子草)等,如无法驱赶,尽量绕道而行。二慢指:密林中行进忌急冲猛赶,遇突发情况不易躲闪、处理。在前面的基础上才能通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