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支持业务、服务与管理创新

全面支持业务、服务与管理创新
全面支持业务、服务与管理创新

全面支持业务、服务与管理创新

图一保险应用系统体系架构

图二行业信息化知识库项目实施前后中科软业务收入对比(单位:万元)

国内保险业向国际市场逐步开放,要想与国际市场同步,首先就要在信息化方面与国际同步发展。为此,北京市科委早在2005年策划“重点行业信息化知识库及服务体系构造”(以下简称行业信息化知识库)项目时,就将“保险行业信息化知识库建设与示范工程”列为行业信息化知识库项目的重点子课题之一,先行启动了该项目的相关工作,并确定由中科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科软)承担该行业知识库建设工作。

把握需求有的放矢

近年来,本着迅速做大做强的方针,国家加大了对保险业的投资和资金支持力度,保险公司所有资产、保费收入大幅度上升,资产运营状况良好。

但是,我国保险业信息化建设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

2005年中国保险行业IT应用市场规模已达到36.75亿元,其中硬件投资在IT应用市场中占60.7%,软件和服务列居第二位,占37.4%。虽然近年来国内保险业IT投入呈现稳中有升的局面,但与同期保费收入的快速增长相比,IT整体投入比例较低。总的来说,国内保险行业对IT投入的提升空间还很大,国内保险行业对IT投入的比例还不足保费收入的1%。信息化应用水平,尤其是行业知识资源应用水平低这一薄弱环节已成为制约保险行业长期健康发展的“瓶颈”。

对于国内保险行业业务软件厂商而言,在保险行业解决方案市场,价格战在逐渐摊薄业务软件厂商的利润。但实际上,业务软件厂商可以凭借其在优势领域的行业知识沉淀,将服务产品化,打造自身业务品牌。而保险行业用户非常看重与IT厂商的合作伙伴关系,如果解决方案提供商与用户有过成功合作后,双方将有机会形成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并通常很难被打破。另外,国外保险解决方案提供商进入我国市场通常是先建立销售队伍,产品研发团队仍然保留在国外,服务本土化问题制约其在我国的发展。国内保险行业业务软件厂商的主要优势就在于对国内行业知识(国情)的深入了解,通过建立行业信息化知识库使行业知识转变为动力,必将推动国内保险行业业务软件厂商向高端咨询服务型企业转变,从而进一步提升企业自身创新能力和市场地位,营造良好的行业价值生态链。因此,面对国外厂商带来的竞争

压力,国内保险行业业务软件厂商不仅技术要创新,而且要将行业信息化应用知识库这种先进的服务和管理创新思想

融入软件之中,为客户提供更契合其需求、可帮助其提升业务表现、释放商业价值的业务解决方案。

基于此,中科软联合保险行业用户在行业信息化标准、应用框架、整体解决方案以及项目组织管理等方面完成了大量工作,由做一个项目变为做一个行业,实现由“任务驱动”向“服务驱动”的根本转变。

面向服务创新的设计开发形成分类目录

中科软结合保险行业自身的特点,初步形成了行业信息化知识库分类目录,以对领域的知识进行统一的组织和管理。具体目录包括标准管理办法、标准体系框架、标准化体系的维护机制、保险业务基础数据元目录、保险业务代码表、保险业务单证格式系列标准、信息技术管理类文件(含IT相关标准)、保险条款数据库、法律法规数据库、案例库(承保、理赔案例)等。

归纳整理法律法规

中科软对包括保险术语、数据元、单证格式、保险应用词根表等在内的保险基础知识、险种条款、保险法律法规进行了归纳整理,并将全部基础知识、二级的险种条款和全部

的法律法规形成了文档,包括《保险基础知识》、《保险险种条款》、《保险法律法规》等,对规范业务系统的开发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为基于语义的服务描述奠定了基础。

梳理更新已有标准

保险行业的信息标准化工作是一项具有知识密集、资料密集、工作量大等特点的基础性系统工程。中科软充分吸取IASA等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成果,积极跟进国际形势,同时联合保标委和保险公司,制定了基于XML的保险行业信息化标准。目前正在进行开发的标准有《保险信息化标准的体系架构》、《保险术语》、《保险业务基础数据元目录》、《保险业务代码集》、《承保业务数据交换标准》、《批改业务数据交换标准》、《理赔业务数据交换标准》等。

研制业务模型

中科软对PICC、中国人寿、平安、太平洋等保险公司不同的业务流程设置、组合结构和实务进行了分析比较,形成了通用的功能模型和数据模型。数据模型以ER图的形式展现,功能模型分成几个部分,包括:应用框架、开发规范、界面框架和组件说明。目前正在形成的文档包括《保险业务

功能模型》、《保险业务数据模型》等。

核心业务平台及构件开发

中科软从遗留系统入手,结合对标准和业务模型的分析,提取和封装通用和领域专用的构件,目前已形成了行业构件20余个,并在基础业务平台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同时,中科软展开了对SOA技术的研究,正在设计和开发面向服务的核心业务平台(如图一)。

图一显示了保险应用系统的体系架构。其中两个矩形框内的内容构成了保险核心业务平台,横向的通用组件服务和领域平台组件服务是平台的基本支撑。中间层和通用领域横向组件一起,构成保险核心业务平台。其中中间件适配层使得平台可以支持国产软件。基于平台的相关工具包括性能监控工具和构件组装工具。支撑平台的通用和专用构件同时将提交到知识库中进行统一管理。构件以及基于平台的相关工具正在开发过程中。

推动软件服务商转型高端咨询

保险行业信息化知识库建设与示范工程的实施对国内保险行业业务软件服务商产生了巨大影响。中科软对标准和

业务模型的整理是对已有知识的又一次提炼,其成果加快了公司员工对保险领域知识的学习速度,对平台和构件的研发也大大提高了行业应用软件的开发效率。更重要的是,对领域知识的充分把握加强了咨询团队的建设,促进了中科软向高端咨询型服务商的转变。

从2005年8月至2006年7月的一年间,中科软共实现保险类销售收入约1.7亿元,其中系统集成约1.05亿元,软件开发和服务约6480万元;销售收入同比增加了约20%,其中软件和服务增长较快,大约增长了41%左右。在软件与服务中,咨询服务的比例已经占到了40%左右(图二)。

通过行业信息化知识库的建设,中科软在已有的中国人保、新华人寿等大客户的基础上,又拓展了10余家新客户,如香港第3大的财产险公司民安保险、瑞泰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恒安标准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国家电网人寿保险公司、国家电网财产保险公司、中英人寿保险有限公司、航联保险经纪有限公司、英大财产保险公司等,并为PICC提供了一定程度的咨询服务,为其制定了包括信息技术建设总体发展目标、信息建设阶段性任务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安全体系建设规划、信息系统建设规划、IT队伍建设规划等在内的《中国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信息技术建设规划》。

另外,中科软在行业信息化知识库保险基础业务平台的研发中为国产的中间件平台预留了接口,同时在一些项目中

应用了国产工具,如在阳光财险的统计分析系统中应用了“润乾”的报表工具,并在民安保险公司项目中与另一家软件公司进行了合作,推进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软件的开发利用进程。

关于中科软

中科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科软)是专事计算机软件研发、应用、服务的智能密集型高新技术企业。近几年中科软进入快速发展期,科技实力不断增强,业务规模不断扩大。公司以保险、政府、银行领域的应用软件系统开发和系统集成为立足点,在国内外财险和寿险领域中的保险客户已达到28家,其中19家保险公司的核心业务系统采用中科软的产品,中科软业已成为目前国内最大和最领先的保险行业应用软件提供商之一。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