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念_制度因素及实现路径_文献综述

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念、制度因素

及实现路径:文献综述

刘德吉

(华东理工大学 200237;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200020)

内容摘要: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当前社会经济生活中的热点,国内学者对其进行了广

泛研究。本文主要从公共服务均等化时代内涵的理解、实现均等化的深远意义、公共服务

非均等化的现状分析以及实现均等化的路径等几个方面,对国内学者的已有研究成果进

行归纳与梳理,并进行简要评述。

关键词:公共服务 均等化 非均等化 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F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309(2008)04-0012-09

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源于西方,国内学者对此问题的研究主要是近几年特别是近两年的事情。 虽然研究的时间并不长,但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将主要从公共服务均等化时代内涵的理解、实现均等化的深远意义、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现状评估以及实现均等化的途径等几个方面,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归纳与梳理,并进行简要评述。

一、公共服务均等化内涵的理论分歧及其外延的现实纷争

研究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时,界定和理解公共服务均等化!是逻辑起点。根据国内多数学者的观点,公共服务均等化可以简单定义为:在一个国家内,处于不同地区的所有居民都能享受到大体相等的基本公共服务。但这看似简单的定义并不能掩盖学者们对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种种争议。为了全面阐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及外延,这里借用学术界对公平概念的理解框架,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主体、客体以及均等的内涵等方面来归纳国内学者对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不同理解。?

(一)均等化主体层次的理论界定与现实选择。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主体通常涉及到两个问题:一是谁应当是均等的享有者或受益者,即到底哪些人应当享有均等化的公共服务,这是主体范围的理论界定;二是在谁与谁之间实现均等问题,这是均等主体的现实选择,通常要结合现实中不均等状况来决定。

对于第一个问题,国内学者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认为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主体是一国的全体公民,持此种观点的学者主要有常修泽、楼继伟、宋迎法等;第二种认为是一国之内的全体居民,持此种观点的学者主要有张恒龙等;第三种认为是有机会在政府管辖范围内长期或短期生活的所有人,持此种观点的学者主要有马庆钰等。上述三种观点都将在国内居住的中国公民涵盖在主体范围内,所不同的是:第一种观点把居住在本国的外国人排除在外,并将居住在国外的中国公民涵盖

收稿日期:2008-01-11

在内;第二种观点则将居住在中国的外国人涵盖在内,同时将居住在国外的中国公民排除在外;第三种观点则将一、二种观点涉及到的中国公民及外国人都涵盖在内,其所涵盖的主体范围最广。在这三种观点中,笔者比较赞同第二种观点,这是因为:第一,多数公共产品与服务通常具有较强的地域性,而居民的界定也主要依据人们居住的地域来确定;第二,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并不具备中国公民身份的外国人到中国来工作、生活并居住,甚至是长久定居,如果将这部分人排除在享有均等化公共服务的主体范围之外,显然不太合适;第三,中国经济与发达国家还有不少差距,人均财政收入也比较有限,这决定了我们不能将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主体范围界定得过于宽泛。

对于第二个问题,通常涉及到两类比较,即个体(如家庭、个人)与个体之间的比较以及群体(如不同地区、民族、阶层等)与群体之间的比较。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相对于个体之间的不平等,群体之间不平等问题的严重性更突出,而且我国当前最突出的问题是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以及各阶层之间的群体性不均等,正因为如此,国内学者关注的主要是享有公共服务的群体性不均等问题,特别是城乡之间以及地区之间的公共服务的不均等问题。为此,笔者也认为: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主体的选择应根据主要问题的轻重缓急来决定,目前应优先考虑地区之间以及城乡之间的公共服务不均等问题,同时也兼顾基本民生性公共服务的个体间不均等问题。

(二)均等化客体范围的选择及其优先次序的确定。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客体要说明的是到底哪些公共服务应当纳入均等分配中。虽然绝大多数学者都认为纳入均等化范畴的应该是基本公共服务,但对什么是基本公共服务,学者们并没有完全一致的认识。公共服务的内涵比较宽泛,分类比较繁多,其范围往往取决于社会成员的公共需求,而社会公共需求又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这使得无论是在理论界还是在实践中,对公共服务的边界并未取得完全一致的认识。对公共服务的认识差异使学者们对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客体的看法也有所不同。代表性的观点有以下几种:宋迎法、包兴荣等将公共服务分为制度性或维持性(主要包括一般行政管理、法律、司法与国防等)、经济性(主要是生产性的基础设施)、社会性(主要包括公共教育、公共医疗和社会保障等)三类,并认为社会性的公共服务具有公民权利的性质,且具有较强烈的再分配功能,因而应主要将此类公共服务纳入均等分配的范围。

常修泽认为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范围要适中,既不能过宽也不能过窄,他认为应该纳入均等化范围的公共服务主要包括四类:一是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等基本民生性服务;二是包括义务教育、公共卫生与基本医疗、公共文化等在内的公共事业性服务;三是包括公益性基础设施与生态环境保护等在内的公益基础性公共服务;四是生产安全、消费安全、社会安全、国防安全等公共安全性服务。

陈昌盛等认为应该以平等!的哲学思想来指导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客体选择,在确定哪些公共服务应纳入均等分配时,首先应遵循阿马蒂亚?森的基本能力平等说!,其次是罗尔斯和大卫?米勒二者混合的资源平等说,最后是实质机会平等说。并由此得出:国防、基础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公共安全、环境保护、基础设施、科学技术、一般公共服务等九类公共服务应优先纳入均等化范畴。

郭琪、刘新建等认为纳入均等化目标的公共服务应该是那些具有公民基本权利性质、不能因客观因素的差别而被剥夺的公共服务,包括有关生存的公共服务,如基本医疗保障、供水、供暖、住房等;有关发展的公共服务,如义务教育、就业培训、公共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等;在保证有关生存和发展的公共服务供给平等的前提下,也适当提供有关享受的公共服务,如公园、公共电影院等。

从上面不同学者的观点可以看出:虽然学者们对纳入均等化的公共服务范围的认识有所不同,但多数学者主张:与民生有关的基础教育、公共医疗、社会保障、公共安全、生活基础设施、环境保护、公共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应该逐步实现均等化;而在实现均等化的优先次序方面,多数学者主张将基础教育、公共医疗以及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保障等纳入优先考虑之列。

(三)均等化的理念及判断准则。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公平理念在公共服务领域的具体体现。人们对公平从来就没有形成完全一致的认识,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基于不同的考虑,对公平的理解也大相径庭。对公平的认识和理解的不同使人们对均等理念和判断准则的认识也产生了较大差异。不同的均等理念和判定准则直接决定着人们对公共服务均等化状况的评估,并进而决定人们对公共服务均等化其它所有方面问题的看法。虽然国内绝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均等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而不是一个绝对的概念,是在承认或允许有一定差异情况下的大体相等,而不是绝对平均主义。但对于均等的判断准则,学者们并没有一致的意见。均等一般可分为机会均等和条件均等,前者主要强调过程的公平,后者主要强调结果的均等,是一种实质上的均等。至于公共服务领域应采用何种均等判断准则,国内学者的看法并不完全一致。陈昌盛等认为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判断首先应遵循罗尔斯的最大最小!原则(即在坚持平等自由原则基础上,承认公共服务在群体间可以存在差异,但公共服务的提供必须有助于社会最弱势群体状况的改善,这种差异必须对弱势群体最为有利);其次要遵循均平原则(即基准的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应该平均,是底线完全平等。)常修泽认为全体公民享有的基本公共服务的机会和原则应均等,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结果应大体相等。张恒龙等认为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条件均等的具体体现。刘新建等认为对有关生存的公共服务应遵循结果均等原则,有关发展的公共服务应遵循机会均等原则。

二、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时代背景及深远意义

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提出具有鲜明的时代背景,它的稳步实现具有深远的意义。国内学者从政治、经济等多方面、多角度阐述了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意义。

(一)有利于缓和当前社会矛盾,维护政治稳定。多数学者认为我国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有三:一是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日益扩大的发展差距;二是城乡居民之间、社会不同阶层之间日渐扩大的收入差距;三是当前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与公共服务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这三大矛盾或直接或间接地都与公共服务的非均等化存在某种关联。所以,绝大多数学者认为: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有助于缓和社会矛盾,维护政治稳定。如迟福林认为实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既是缩小地区差距、城乡差距的基本条件和重大举措,也是缓减贫富差距的重要因素。楼继伟指出: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以人为本理念的具体体现,对促进社会公正,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肖海鹏认为:当前人民群众公共服务需求不断增长与公共服务供给严重不足已经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制约社会协调发展的突出矛盾,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项中新认为:如果一国中央长期不帮助落后地区改善经济与公共服务状况,一方面会使落后地区产生离心倾向,另一方面也会强化发达地区的利益刚性心理,从而加大利益调整难度,而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则有利于社会平等意识的形成与社会平等的实现,有助于统一市场的形成,减少中央政府宏观政策运作的障碍,从而有利于增强国家凝聚力,促进经济与社会健康发展。

(二)有利于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除了政治意义,公共服务均等化也具有明显的经济意义。这主要体现在:第一,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利于提高财政资源的使用效率。楼继伟、张恒龙、项中新等认为,根据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向财力不足的地区转移财力,用以增加公共品的供给,所产生的效用要大于投向财力充沛的地区,会出现帕累托改进,有利于增进社会福利,从而提高有限财政资源的使用效率。第二,公共服务均等化符合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有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江明融认为:市场经济的平等原则要求政府为市场提供的服务必须是一视同仁!的,发达国家的经验也表明,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楼继伟、王静等认为公共服务在各地区间的大致均等,有利于人才、资本等生产要素和产业按照市场规

律在地区间流动,优化资源配置,实现效率最大化,促进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协调发展。第三,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利于刺激国内消费需求。相对于旺盛的投资需求和出口需求,内需不足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软肋。丁元竹认为:目前我国内需不足的实质问题是政府或社会在公共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社会基本公共服务方面供给不足,特别是在农村和其他相对落后地区的供给缺失,对消费的抑制更为明显。所以,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使基本的公共服务尽快覆盖到全体居民,有利于刺激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此外,常修泽还从国际角度指出: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符合当代世界文明国家社会政策的发展趋势和时代潮流;张恒龙从财政分工角度指出:由于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需要解决同级政府和上下级政府之间的财政均等问题,这将有利于完善政府间财政关系。

三、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现状评估及制度因素分析

研究分析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现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选择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有效途径。国内学者对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现状的研究主要围绕以下三个问题展开:

(一)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多元衡量指标。判断公共服务是否均等以及均等的程度,除了依据前面提到的定性的均等准则,更需要依据定量的判断指标。对此,国内学者主要从财政均等化%程度与公共服务水平两方面来设计相关指标,前者间接反映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程度,后者直接反映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程度。

在财政均等化方面,多数学者用人均财政收入及支出的方差、标准差、最大值和最小值之比、变异系数(即标准差与均值的比值,通常包括未加权的变异系数和通过以人口比重为权重的加权变异系数)等指标来衡量地区间的差距,并将上述指标与人均GDP的相应指标进行对比。国内较多的学者,特别是财政学学者,多采用财政均等化的相关指标来间接反映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程度。

在公共服务水平方面,指标的确定相对要复杂很多。这一方面是因为公共服务本身类型多样,很难用单一的指标对所有类型的公共服务进行恰当的度量;另一方面,公共服务水平通常又涉及到投入水平、产出水平及效果水平等多方面的内容。对此,陈昌盛等从公共服务绩效评估角度,对基础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科学技术、公共安全、环境保护和一般公共服务等八类基本公共服务,分别按投入、产出与效果设计了总共包含165个指标在内的指标体系,根据这些指标及事先确定的标准分别为不同地区各类公共服务进行绩效评分,进而得出各地总体公共服务综合绩效,最后利用公共服务的分类绩效及综合绩效的最大最小之比和变异系数来衡量地区之间的差异。前述指标体系较为全面,国内其他学者对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度量,多是直接采用上述指标体系中的一个或几个指标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及变异系数。

(二)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程度的现状评估。根据上述均等化程度的衡量指标,国内学者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对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程度的状况评估:

1、地区之间的非均等化。不同学者用不同的评价指标,或对公共服务整体,或对某些类别公共服务的区域不均等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得出了大体一致的结论,即公共服务在地区间存在较明显的不均等现象。

因直接度量公共服均等化的难度较大,多数财政学学者用财政均等化来间接衡量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程度。刘溶沧等用1988年~1999年各省本级人均财政收支和省人均总财政收支的最大和最小值之比及变异系数得出:人均财政收入和人均财政总收入的地区差距都比较明显,且在分税制改革以后,前者呈现扩大趋势,后者呈现不明显的缩小趋势;人均财政支出和人均财政总支出的地区差距,虽然比财政收入指标要小,但也比较明显,并且在分税制改革以后都呈现扩大趋势。张恒龙等通过1994年~2004年人均财政支出方差系数(基本在0.7以上)、人均财政收入方差系数(基

本在1.0以上)、人均GDP方差系数(基本在0.6以上)及其对比情况得出:公共服务(或财政)领域的不均等程度超过了经济领域的不均等。

也有比较多的学者直接用公共服务的投入、产出及效果水平的地区差异来度量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程度。郭琪用各地单位面积通车里程、万人拥有病床数、万人中大学数以及各类公共服务人均支出的最大最小值之比和差异系数,宋迎法用各地公共服务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各地人均公共服务支出的差异,王静用公共服务支出占支出总额的比重及卫生资源、文物事业单位在东、中、西部的分布差异,王磊用文盲半文盲占1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人均教育经费、每千人拥有医疗机构床位数,都得出了公共服务存在较大地区差异的结论。陈昌盛等根据各省2000年~2004年八类公共服务的单项及综合绩效、人均财政支出及人均GDP的最大最小值之比和变异系数得出:相比人均财政支出和人均GDP,近年来我国基本公共服务综合绩效的地区差异虽然要略低,但也处于较高水平,而且从2000年~2004年差异呈明显扩大趋势;在各类基本公共服务中,科学技术、基础设施和社会保障的地区差距偏高,其他类型公共服务差距相对小一些。

此外,部分学者还对个别类型公共服务的地区不均等问题进行了研究。汪宏等用1980年~ 2005年每千人粗死亡率、每十万人孕产妇死亡率、每万人医院床位数和医生数及人均财政科教文卫支出的差异指标(经过修正的变异系数)得出:改革后地区间居民健康状况和卫生保健资源差异程度加剧,但近几年有所缓解。张庆华等通过构建教育水平的基尼系数等,得出教育水平越高、地区不平等程度越明显的结论。

2、城乡之间的非均等化。除了地区不均等,公共服务在城乡间的不均等也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王雍君用城乡人均享有的医疗卫生资源(包括医生、护士及医疗设施及设备等)之比、城乡小学生均财政支出之比、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的比较得出:城乡间公共服务的差距比城乡经济差距更大。解垩指出:城乡公共服务的巨大差异,既体现在农村基础教育的资金投入方面,也体现在现有卫生资源在城乡之间差距悬殊的分布方面,而社会保障的城乡差距最为明显。包兴荣认为:当前的城乡差距集中表现在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上的差距,而城乡公共服务的差距又突出表现在农村公共教育、公共医疗和社会保障等社会性公共服务产品供给水平远落后于城镇。陈昌盛等通过比较发现:各地基本公共服务绩效得分与其第一产业比重(体现城市化水平)和农村/城镇恩格尔系数比大体呈反向关系,即第一产比重和农村/城镇恩格尔系数比越高的省份,绩效得分越低,并依此得出公共服务的城乡差距十分突出的结论。

此外,也有一些专家学者提到公共服务在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不均等以及居民公共服务需求与公共服务供给的不均衡问题,但没有深入研究。

(三)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制度因素分析。在指出公共服务不均等的基础之上,学者们进一步分析了导致公共服务不均等的各种原因,特别是制度方面的原因,包括公共服务的不均衡供给制度和不健全的公共财政制度。江明融认为:城乡公共服务非均等化主要是由长期实行的城市偏向型的公共服务供给制度造成。郭琪认为:中国地区间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主要原因在于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和自身财政能力的差距。肖建华等认为公共品的效率半径、外溢性与行政区划间的矛盾以及公共品的非排斥性、非竞争性特征的可变性导致公共品不能均等、有效地供给。汪宏等通过实证分析得出:社会经济状况对跨地区的居民健康状况和卫生保健资源分布的差异有显著影响。

按照公共财政学的理论,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主要目标是实现财政均等化,进而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为此,国内许多学者从我国转移支付的均等化效应角度分析了公共服务(财政)不均等的原因。王雍君认为:现行转移支付制度是中央与地方政府相互博弈的产物,被中央赋予过多且相互冲突的功能和目标,当目标无法兼顾时,均等化目标被有意无意地置于次要地位,这造成的直接后果是超过转移支付总额60%以上的税收返还与专项转移支付存在逆均等化现象,一般目的转移支付的均等化效果也不确定。曹俊文通过实证分析得出结论:现行转移支付制度缩小了省际间以

及三大经济区域之间的财力差距,但未能有效降低中部、西部地区内部各省市之间财力的差距。王磊通过构建计量模型和回归分析得出结论:税收返还与公共服务不均等程度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税收返还不利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专项拨款和一般性转移支付与公共服务不均等程度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二者有利于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张恒龙、解垩等也认为税收返还强化了财政不均等,而财力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的均等化效果比较有限。此外也有一些学者对省以下财政转移支付的均等化效果进行了分析。上述学者的研究表明:公共服务的非均等化在很大程度上与现行转移支付的均等化效果不明显有关。

四、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制度安排及路径选择

对于如何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学者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推动政府转型,加快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以迟福林为代表的改革发展研究院(海南)的学者们认为: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关键在于推动政府由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强化政府在公共产品供给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为此,一要严格划分中央与地方公共服务的职责,使各级政府公共服务的职责与能力相匹配;二要建立公共服务评价指标体系,实行中央对地方的公共服务问责制;三要建立以公共服务为导向的干部政绩考核制度。肖建华等认为:我国目前市场发育程度不高,政府机构能力脆弱,各级政府当前应将主要人力和资源配置在弥补市场失灵、公共医疗卫生等核心职能上,实行有限高效政府,这才是实现财政服务均等化的关键。当然,与此同时,转移支付制度、公共品私营与发展自主型事业组织和多元组织、税收及监督制度等相关制度的跟进和完善也很重要。肖海鹏、常修泽、宋迎法等也认为要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就要积极推动政府职能转型,加快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增强各级政府的社会发展自觉性,消除对GDP的盲目崇拜和追求。

(二)完善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公共财政制度。财政部部长金人庆认为,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财政责无旁贷,财政应从五个方面促进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一是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把更多的财政资金投向公共服务领域,大力支持教育、医疗卫生、就业和社会保障、生态环境及司法能力建设;二是进一步明确中央和地方事权,特别要科学界定各级政府的基本公共服务支出责任,适当调整和规范中央与地方的收入划分,健全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税体制;三是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加强对转移支付的管理和效果评价,加大对老、少、边、穷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四是完善财政奖励补助政策和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增强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五是逐步增加国家财政投资规模,不断增强公共产品供给能力。改革发展研究院(海南)的学者们提出要从三个方面强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制度安排:一是通过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比例、逐步缩小直至取消税收返还和原体制补助、规范与清理专项转移支付等措施完善转移支付制度;二是调整中央财政支出,减少经济建设支出比例,明显增加基本公共服务支出比例,同时加大对农村和中西部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力度;三是通过开征物业税、改革资源税、将地方国有资本纳入财政预算等途径,培育地方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稳定财源。

许多学者认为:完善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途径。钟荣华认为:由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市场调节的低效,政府调节就显得十分必要,在政府调节均等化的多种方式(如重新划定行政区域、实行不同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地区间的财力转移、对不同地区上缴财政收入实行差别策略等)中,政府间转移支付具有便于校正辖区间公共品的外溢现象、能更好体现中央政府的宏观意图与偏好、均等化效果更为直接、实施阻力相对较小等独特优势,因而是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最主要、最有效的方式。一方面,转移支付的内在机制设计有助于公共服务均等化;另一方面,转移支付通过促进地区间经济的均衡增长,客观上有助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王雍

君、张恒龙、解垩、郭琪、张静等多位学者提出:要调整转移支付结构,增加均等效果明显的一般转移支付,减少甚至取消具有逆均等化效果的税收返还及原体制补助等,规范专项转移支付;转移支付应更多考虑公共品因素,加强对转移支付的监督及均等化效果的评估等。

(三)构建公共服务的多元供给机制。不少学者认为:在强调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中主导作用的同时,必须提倡基本公共服务的多元参与。除了直接生产和供给,政府还可以在一些公共领域引入私人生产,政府则作为供给的主导者和最终责任人对基本公共服务的直接生产者进行付费、协调和监督;可以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吸引各类慈善组织、基金会等民间组织和民间闲散资金以多种方式参与或提供基本公共服务,一定程度上形成竞争与合作,从而提高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效率,扩大公共产品与服务的供给能力。也有一些学者提出:应根据公共产品与服务的不同类型,决定是政府供给还是政府和私人混合供给。

(四)实行城乡统筹的公共品供给制度。针对公共服务在城乡间的巨大差距,多数学者认为:当前应该把为农民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服务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并把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重点放在农村基础教育、基本公共卫生保健、基本社会保障方面;应该改变长期存在的制约城乡社会公平的二元公共服务供给体制,实行城乡统筹的公共服务体制;增加中央和省市财政对农村基层的转移支付,加大对农村公共服务的财政投入力度,强化政府在公共服务中的责任。也有不少学者指出:要重视农民个人、其他私人和非政府组织对公共服务供给的作用,通过建立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多元模式来缓解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严重不足。还有学者指出;要改变当前农村公共服务自上而下!的供给决策机制,实行自下而上!的供给决策机制,避免农村中非意愿消费选择下公共品的过渡供给,提高财政资金效率。此外,还有许多学者专门对农村公共服务的问题进行了广泛研究。&

五、对已有研究成果的简要评价

虽然国内学者对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研究时间并不长,但取得的成绩却是令人鼓舞的:已经基本形成较为完整的研究框架;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主要范围、均等化的度量方法、实现均等化的主要途径等方面取得了不少共识;对财政转移支付的均等化效果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不少有价值的研究成果;计量分析方法在研究中的广泛应用,等等。

在取得不少研究成果的同时,国内学者的研究也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第一,对基本公共服务在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群体性不均等问题研究不足。目前基本公共服务不仅在地区之间和城乡之间存在巨大差距,而且在不同社会群体之间也存在相当差异。以医疗为例,据卫生部原副部长殷大奎透露,中国政府投入的医疗费用中,80%是为了850万以党政干部为主的群体服务,剩下的13亿人只能分享20%的医疗资源。不仅如此,相对地区间的不均等,要实现公共服务在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均等化,面临的难度更大,因为均等化很容易受到既得利益集团的制约和阻挠,因而更有研究的必要。

第二,在分析公共服务的地区不均等时,多数学者采用是各省的数据,其反映的不均等问题往往主要是省际之间的不均等,对于东、中、西三大经济区域之间、三大区域内部之间以及各省内部不同县市之间公共服务的不均等问题,则研究不足。

第三,对公共服务不均等的度量,目前多数学者是从公共服务的数量角度考虑,而且多以财政收支或公共服务的财政支出为依据,较少考虑公共产品与服务供给的成本差异(考虑到公共品的非竞争性,这种成本的差异会因各地区人口的聚居程度而存在较大的差异)、产出水平及供给效率,这使得目前对公共服务的不均等程度的度量,可能并不是很准确。

第四,对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途径,学者们比较多地从政府角度考虑如何解决公共服务不

均等问题,特别是如何通过建立完善的公共财政制度来促进公共服务投入的均等化,对转移支付制度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关系的研究更是深入。这些固然非常重要,但这并不意味着其它途径无法实现均等化的目标。如何通过政策引导,使不同地区、不同主体之间加强竞争与合作,以市场化的方式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这也很有研究的必要,但目前国内学者研究相对不足。?

参考文献:

1、9、14、24.常修泽.公共服务均等化需要体制支撑[J].北京:瞭望2007(2),48~49

2、18.刘明中.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手段(上)###财政部副部长楼继伟答本报记者问[N].北京:中国财经报,2006年2月7日

3.宋迎法.论构建全民均等享有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J].南京: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2007 (2),57~61

4、1

5、25.张恒龙,陈宪.构建和谐社会与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J].沈阳:地方财政研究2007(1),13~17

5.马庆钰.公共服务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J].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5(1),58~64

6、10、13、26.陈昌盛,蔡跃洲编著.中国政府公共服务:体制变迁与地区综合评估[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7、35.包兴荣.社会公正话语下的城乡公共服务统筹刍议[J].成都: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6(3),70~73

8.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的中央与地方关系#中国公共服务体制:中央与地方关系!国际研讨会观点综述[J].北京:经济研究参考,2007(1),19~23

11、38.郭琪.实现地区间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途径#迁徙中国政府间均等化转移支付[J].当代经理人下旬刊, 2006(3),6~7

12、16.刘新建,刘彦超.论城乡公共服务供给平等与和谐社会建设[J].秦皇岛: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40~44

17.迟福林.公共服务均等化:构建新型中央地方关系[J].成都:廉政瞭望,2006(12),41

19.肖海鹏.积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N].广州:南方日报,2006年12月21日

20.项中新.均等化:基础、理念与制度安排[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66~67

21.江明融.公共服务均等化论略[J].武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6(3),43~47

22.王静.完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J].合肥:华东经济管理,2006(5),48~51

23.丁元竹.扩大内需的结构和体制约束因素:社会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C].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295~311

27.刘溶沧,焦国华.地区间财政能力差异与转移支付制度创新[J].北京:财贸经济2002(1),5~12

28.张恒龙,陈宪.政府间转移支付对地方财政努力程度财政均等化的影响[J].北京:经济科学2007(1),15~ 23

29、43.王磊.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对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影响[J].四川:经济经济体制改革,2006(1),21~26

30、36.同6报告摘要15~16页

31、40.汪宏,张里程.中国地区间居民健康和卫生保健差异[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196~198

32.沙安文、张庆华、邹恒甫.中国教育水平的地区差异:教育回报率、支付能力约束以及政府政策[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153页

33、41.王雍君.中国的财政均等化与转移支付体制改革[J].北京: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6(3),1~5

34.解垩.转移支付与公共品均等化分析[J].长春:吉林财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1~4

37.江明融.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的政策思考[J].深圳:特区经济,2006(8),182~182

39、45.肖建华,刘学之.有效政府与财政服务均等化[J].北京: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5(6),6~10

42.曹俊文,罗良清.转移支付的财政均等化效果实证分析[J].北京:统计研究,2006(1),43~45

44、47.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调整和改革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建议[J].北京:经济研究参考,2007(11),2~6

46.金人庆.完善促进基本公共服务的公共财政制度[J].北京:党建研究,2006(12),4~9

48.钟荣华.地方政府转移支付的均等化效应: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D].长沙:湖南大学,2004(1),14~26

50.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的中央与地方关系#中国公共服务体制:中央与地方关系!国际研讨会观点综述[J].北京:经济研究参考,2007(1),19~23

51.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加快建立公共服务体制,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中国新农村建设: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服务!国际研讨会观点综述[C].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年,12~19

注 释:

笔者在中国期刊网收录的1994年~2007年的论文中,以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题名检测到18篇论文,其中16篇发表于2006年以后,以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关键词检测到73篇论文,其中65篇发表于2006年以后;以财政均等化!为题名检测到17篇论文,其中12篇发表于2006年以后;以公共产品均等化!为题名检测到2篇论文分别发表于2005年和2007年。另外,在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以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关键词检测到2篇优秀硕士论文,也都写于2004年以后。

?虽然对公平的概念在经济学,乃至哲学上从来就没有达成过一致认识,但考虑到国内对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提出是在中共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理论以后,并将之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而社会公平正义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价值理念,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公共服务均等化正是社会公平正义在公共服务领域的具体体现,二者是内在一致的。因而,笔者认为用公平概念的理解框架来理解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也是恰当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二者之间没有区别。

%严格说来,在我国这样一个经济建设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较高的国家,财产均等化并不能准确地度量公共服务均等化,但考虑到财政均等化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而且目前我国公共服务的地区与城乡差距主要是因财政的不均等直接引起的,同时直接度量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相对比较复杂,因此,用财政均等化度量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程度有一定的合理性。

&笔者在中国期刊网收录的2004年~2007年的论文中,以农村公共服务!为题名和关键词分别检测到70和146篇论文,这说明国内学者对农村公共服务的研究成果颇丰,但由于本文研究的重点是公共服务的均等化问题,所以关于专门研究农村公共服务的观点,笔者没有纳入本文中。

股权资本成本影响因素文献综述

股权资本成本影响因素文献综述 【摘要】资本成本是现代财务理论的核心,在企业投资决策、融资决策、营运政策、股利政策中起着重要作用。而股权资本成本又是资本成本的核心,只有实现了股东要求的报酬率水平,才能实现理财目标即股东财富最大化。因此,了解股权资本成本的影响因素十分必要。本文将通过梳理国内外涉及股权资本成本的主要学术文献来分析这些影响因素。 【关键词】股权资本成本;影响因素 股权资本成本就是权益资本的投资者即股东根据其投资风险程度而提出的要求报酬率。只有实现了股东要求的报酬率水平,才能实现理财目标即股东财富最大化。投资风险越大,要求报酬率也就越高。那么,决定股东要求报酬率水平即股权资本成本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本文将通过梳理国内外有关股权资本成本的文献,重点分析国内外学术界对于股权资本成本影响因素的看法。 1.贝塔 理论和实证研究一般支持贝塔与股权资本成本呈正相关关系。贝塔被当作公司系统性风险的代表指标。CAPM模型的贝塔因素在资本市场理论和估价实践中起着核心作用。该模型认为贝塔与预期风险溢价存在正相关关系,因而与股权资本成本有正相关关系。大多数实证研究也支持了这一关系。 贝塔计算时一般采用市场模型回归,具体而言一般采用五年即60个月的月收益率与相应的市场指数进行回归,且一些研究要求月收益率的个数至少不少于24个,一些研究则要求月收益率的个数至少不少于30个。其中比较特殊的是Botosan和Plumlee(2005),他们采用了无杠杆贝塔,而非前述的有杠杆贝塔。他们认为,“当有杠杆贝塔包含在模型中时,有杠杆贝塔系数的解释不清晰,因为有杠杆贝塔同时包含了杠杆风险和市场风险。 2.规模 实证研究一般支持规模与股权资本成本呈负相关关系。第一种解释认为,规模是信息环境的一个替代变量,大公司的自愿性信息披露更多,流动性更强,其投资者面临的信息风险更小,故其股权资本成本更低。Banz(1981)实证结果表明,公司规模与股权资本成本存在负相关关系。Fama 和French(1992)提出的三因素模型中也明确的将权益市场价值这个因素考虑在内,并验证得出权益市场价值的自然对数与已实现股票收益率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Berk (1995)认为除非预期收益的实证模型放入了所有的负风险因子,否则公司规模与预期收益之间的负相关关系总能被观测到,因为权益市场价值与风险一般是负相关的。第二种解释认为,规模大的企业相比小企业业务己经成熟、市场比较稳定,再加上业务量比较大,所以抗风险能力更强,有理由认为规模大的企业股权资本成本比较低。例如姜付秀和陆正飞(2006)等。 公司规模的替代变量通常有两种。其一,采用总资产作为公司规模的替代。大多数的国内文献采取了此指标,而仅有少数国外文献文献采用了此指标。其二,采用权益市场价值作为公司规模的替代。大多数的国外文献文献都采用了此指标,相对而言,仅有少数国内研究采用了此指标。 3.账面市价比 实证研究大多支持账面市价比与股权资本成本呈正相关关系。Fama和French (1993)认为,账面市价比可能是“困境因子”的一个替代变量,因为处

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影响因素的文献综述

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影响因素的文献综述 会计研一20101311 黄晓纯 股利政策一直是理论界及实务界研讨的问题,现金股利又是股利分配的主要方式,对现金股利的行为研究非常重要,特别是自米勒和莫迪利安尼1961年提出股利与企业价值无关理论以来,学术界不断对他们的理论提出挑战。用代理理论解释股利政策是现代股利理论研究中的主流观点。学者对现金股利政策影响因素的研究大多集中内部因素、外部因素和股东意愿方面,其中在公司内部因素颇多,多采用实证研究,多选取一些可量化的指标上,如盈利能力、资本成本、现金流量、控股股东、上年的现金股利、资本结构、流动比率、市盈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应收账款周转率等。 刘淑莲,胡燕鸿(2003)以上市公司派现能力和投资机会的角度分析现金分红决策的影响因素为切入点,以2002年6月深沪两地上市的1179公司中,按照25%的比例共随机选取了在2000年底以前上市的299家公司作为样本,并剔除该年已经被ST、PT的股票。提出派现能力假设和投资机会假设,选取了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每股经营净现金流量、每股股权自由现金流量、每股净现金流量、每股红利、股利与经营现金流量比例、股利与股权自由现金流量比例、资产负债率、非流通股比例、资产总额12个变量,分析了这些变量与现金分红的相关性,主要采用分类统计和回归分析方法,利用SPSS统计软件和EXCEL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加工处理,以验证我们提出的假设。首先对每股收益、股权自由现金流量、经营净现金流量、每股现金流量进行了描述性分析,又按照现金分红大小排序,分成11个子样本组,并且按照不同的股利支付比率(EPSR、FCFER)进行分类统计,发现上市公司是通过配股融资和发行新股解决分红现金不足的问题,最后将个样本的均值对个变量进行相关性检验,又得出结论中国上市公司现金分红一般不超过会计收益或账面利润,但相当一部分公司的现金分红超过其股权自由现金流量,其分红的现金来源于配股融资,且中国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和决策当期的每股收益和资产规模呈正相关,与资产负债率呈负相关。在与现金流量指标的关系上,现金分红和经营现金净流量的关系相对较密切,股权自由现金流指标的解释性很差,以及相对来说,高ROE、高ONCF和高分红的公司,大多为传统产业,高ROE 和低ONCF公司中分红较少的公司一般属于高科技行业,这表明现金分红与投资收益率和投资机会有关。 尹憬(2006)以沪市2004年度发放了现金股利的492家上市公司为样本来研究影响中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发放的因素,假设股权集中度、盈利能力、上年度现金股利的发放情况、公司规模、每股净资产、负债比率为主要因素,即假设股权越分散,每股现金股利越高,以及盈利能力越强,每股现金股利越高,上年度每股现金股利越高,当年每股现金股利越高,公司规模越高,每股现金股利越高,每股净资产越高,每股现金股利越高,负债比率越高,每股现金股利越低六大假设,选取了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和第二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之差来反映股权集中度,用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来反映公司的盈利能力,用03年发放过现金股利反映现金股利的持续性,用总资产的对数来表示公司的规模,每股净资产和资产负债率用相应的公式来表示,建立多元回归模型,运用多元回归方法,运用了多重共线性检验、异方差检验、以及自相关检验,在对假设作出判断的基础上,进行了原因分析,最后得出结论,接受假设盈利能力越强,每股现金股利越高,每股净资产与现金股利正相关,负债比例

文献综述 完整版

文献综述 近十年白居易诗歌平淡美研究综述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 近十年来关于白居易的研究也是古代文学研究领域的一大趋势。主要集中在白居易的诗歌研究、散文研究、思想研究、生存哲学研究等4个方面。据不完全统计,近十年来关于白居易研究的著作大致有陈友琴《白居易资料汇编》(中华书局,2005年再版)、付兴竹《白居易散文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刘维,焦淑清《白居易传》(辽海出版社,2009年版)、蹇长春《白居易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等4部;研究论文达4500多篇,其中硕士学位论文余篇、博士学位论文余篇。研究领域得到很大的拓展,研究视角和方法更加多元化,研究观念也较为开放自觉。近十年来白居易研究主要的研究方向体现在白居易的诗歌研究、散文研究、思想研究、生存哲学研究等4个方面。 在白居易研究的多个方面上,成就较为突出地是关于诗歌的研究。据不完全统计,十年来关于白居易诗歌方面研究的著作有乔立智《白居易诗歌词汇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付兴林,倪超《<长恨歌>及李扬题材唐诗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张中宇《白居易<长恨歌>研究--中华文史新刊,2005年版》、胡奇光《中国古代语言艺术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等4部;研究论文达200篇,其中硕士学位论文50余篇,博士学位论文达4篇。涉及的研究范围很广泛,在研究视角与方法上呈现多样性,在观念上也比先前更为开放自觉。近十年来白居易诗歌研究的主要内容多体现在诗歌对后世文学的影响研究、诗歌语言词汇研究、诗歌意象研究、诗歌对外翻译研究、审美研究等5个方面。在不同程度上,都取得了相应的成果,50多篇硕博学位论文对白居易诗歌的相对应之处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研究,整体上对全面了解白居易及其诗歌做出了较大贡献,对白居易集的

社会保障体系文献综述

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研究综述 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概念是指国家管理社会保障事业的组织机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的总称。它涉及社会保障体系的方方面面,如社会保障保障立法、社会保障具体的规章制度和方法、机构设置及其职能权限、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监督、社会保障业务经办等。狭义的概念是指社会保障机构的设置及其职能权限的划分。1本文为了写作需要采取的社会保障管理的定义偏向狭义的定义,但也涉及到立法、监督等方面的内容。 从目前现有的文献来看,单独研究社会保障管理的文章相对比较少。主要是放在对社会保障制度的研究中,作为一个部分加以论述。 1、中国管理体制的发展及现状 1.1中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发展 对中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演变过程的划分说法不一,阶段的划分标准也各不相同,三、四、五阶段的都有。不过有几个关键的时间点是公认的,即1978年是改革探索阶段的开始,1998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组建,标志了中国基本统一的社会保障管理机构的建立。 根据管理主体的不同来划分,中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大致经历了四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即从1951~1969年的工会管理,到1969~1980年代的企业自管,再到20世纪80年代的多部门管理,直至1998年国务院组建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结束了社会保险工作多部门分散管理的局面。民政部门主管城乡社会救助事务。2000年国家又成立了“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至此,形成了目前中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2 目前我国社会保障的机构设置,是在国务院的统一领导下,采取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分级管理体制。纵向机构设置,大体分为三个层次:中央、地方和基层。横向机构设置,在从上到下每一层按照不同的职能性质设置包括行政管理机构、业务经办机构、基金运营机构和监督机构四大类机构。(见图1.1) 图1.1中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3 从中央行政管理机构的设置来看,目前参与社会社会保障管理的机构主要包括: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民政部、人事部、财政部、卫生部等。4劳动与社会保障部主要负责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险项目、农村社会保险以及社会保障基金等管理。民政部门负责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的管理。财政部负责社会保障基金预、决算。所有的机构统归国务院管理。 对于中国社会保障管理的研究,学者从不同学科,如社会保障、财政学、管理学、法学的角度,不同角度如社会公平、效率,政府的责任定位,社会管理服务等来进行研究。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管理体制的模式(政府在管理中的责任承担问题),管理的社会化、信息化,管理体制存在的缺陷和改进对策,农村社会保障管理体制以及管理体制的国际比较等几个方面。 1康士勇主编: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M),2003年8月第2版 2章晓懿:社会保障:制度比较(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 3对于中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部门设置,有各种不一的说法,在这里采用的是其中一种 4关于中央部门的设置及其职能,也是说法各异,本文取其中比较统一的说法。

关于当前国内外企业薪酬制度的文献综述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工商管理系 学年论文 题目:关于当前国内外企业薪酬制度文献综述 专业:人力资源管理班级:2011级一班姓名:陈叙学号:110520135 完成时间:2014年2月25 指导教师评语: 成绩: 教师签名: 评阅时间:年月日

关于当前国内外企业薪酬制度文献综述要有摘要、关键词等,按格式来写。内容暂且这样。 一、前言部分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企业内外经营环境日趋变化和具有挑战性,企业竞争,不仅是产品的竞争、技术的竞争,更是人力资源的竞争。管理好人力资源,充分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而人力资源竞争的背后是机制的竞争,特别是薪酬机制,在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面对形势发展,企业在薪酬管理上还存在着许多问题。然而薪酬体系则是把企业的战略目标转化成员工的具体行动方案,并引导、激励员工实施这些行动,形成企业、社会与员工利益一致的共同体的重要环节。因此如何搞好企业中薪酬机制的研究,具有重大而现实的意义。本文一方面主要研究企业如何通过设计科学适用的薪酬体系,来达到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以及发挥人才最大潜力;另一方面,找出企业薪酬体系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从而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益。 二、主题部分 (一)国外研究状况 《薪酬系统理论》(Matt Bloom)一文中指出:对于一个组织的内部,薪酬系统是比补偿系统跟简单的一种机制,为了确保薪酬系统能够在提供金融报酬的组织的雇佣者和由劳动者所提供的劳动之间创造一种经济有效的交换。但是,薪酬系统在组织内部也扮演着一种重要的社会和象征角色。通过这些角色薪酬系统也影响着各种各样的例如员工关系、雇员环境以及绩效等自然的产出。高绩效组织的研究强有力的表明:大组织在诚信、相关,关怀、尊重的基础之上创造和养育了相关的交换。Reilly and Pfeffer以这些方式汇总了这些著作:“大公司的人们想在大的环境下工作,在那里他们可以准确的发挥他们的天赋,在那里用尊严、诚信和尊重来对待他们。并且组织的文化是值得他们去尽情的承诺和高的努力。研究组织公平对于理解薪酬系统的非经济影响特别重要。这些研究表明公平问题是怎么成为员工关系的一个重要的部分。这也为理解公平是怎么成为一个精心设计的薪酬体系的一个临界成分创造了基础。一种水平的薪酬系统被看做是公

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的文献综述

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的文献综述

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的文献综述 摘要:互联网作为媒体,集数据开放性、知识密集性、信息全面性、查找方便性等多种优点于一身,成为大学生认知自然、开阔眼界、储备知识的重要平台。在充分享受网络便利的同时,网络也给大学生带来了各种影响,其中,既有积极健康向上的影响,也存在着各种不利的影响,使我们大学生面临较为严峻的挑战。本文对近年来网络及网络文化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影响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以及研究状况进行总结,试对大学生在学习中对互联网依赖程度进行探析。 关键字:网络大学生学习影响 前言:互联网,即广域网、局域网及单机按照一定的通讯协议组成的国际计算机网络。互联网技术和现代通讯系统的高速发展、广泛运用和日益普及,使得信息传播在社会生活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高校育人环境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网络环境下个性化、虚拟化、协作化的自主学习行为,是一种全新的网络学习行为,是当代大学生学习行为的新形式。对大学生网络学习行为进行调查,了解大学生网络学习者的学习行为规

律,促进大学生网络学习能力的提高具有一定的意义。 正文: 一、研究背景 网络是一个无穷无尽的文化信息源,它具有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交流互动性强和影响范围广的显著特点。如何正确认识与使用互联网对大学生来讲是非常重要的。校园网给在校大学生通过网络获取各种有用信息提供了便利条件,利用网络学习已经成为在校大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校大学生网络学习行为的调查研究》、《大学生网络学习情况调查研究》、《中国在校大学生网络行为分析》等文章中对中国大学生使用网络进行学习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综合来说,得出的结果如下:综合起来看,网络对大学生思想关联的影响有积极的,更有消极的。这与大学生接收信息的特点有关。大学生在接收网络信息方面表现出以下特点:一是好奇心强。青年人喜爱感受新事物、新思想,并对此产生浓厚的兴趣,对一些标新立异的学说往往怀着好奇的心情去追

内部控制质量影响因素文献综述

内部控制质量影响因素文献综述 国内外关于内部控制的研究由来已久,对内部控制质量影响因素的归集更是日趋完整。从检索到的文献看,相关研究主要是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对内部控制质量进行评价,即判断内部控制缺陷的定性分析、建立规范式定量评价指标的定量分析。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视角,对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具体分析,概括说可分为公司特征、治理特征、评价与信息披露、构建与执行四类影响因素。 一,公司特征与内部控制质量 1.公司规模 一些学者通过研究发现,公司规模越大,投入内部控制建设的资源越多,内部控制质量也越高。徐菁忆C2014认为,财务杠杆越高,外债角度力度越大,公司内部控制水平也越高。但是,当企业财务状况严重恶化、盈利能力下降甚至出现亏损而触及退市临界点时,企业为了降低退市风险、转亏为盈,易于出现管理层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王芸等(201D认为,财务状况与内部控制质量呈正相关关系。 2.公司的成长阶段与上市年限

蔚风英等(2015)的研究表明,公司的成长阶段、上市年限与内部控制间的影响并不显著。张颖等(2010采用Likertscale,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处于成熟期的企业会显著改善遵循法律法规的情况,更易于提供高质量的财务报告,促进经营业绩并与战略目标呈正相关。因此,成熟期的企业内部控制质量也越高。 3.企业的自身特征 李越冬等(2014以2007—2011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企业的自身特征对内部控制质量有重要影响。上市时间越久的企业,由于早期较为宽松的监管,以及为拯救国企而建立的中国证券市场的特殊性、适应新颁布法规的滞后性,使得内部控制存在较多缺陷,有效性较低。周川楣C201f)认为,经营复杂程度越高的企业,内部控制风险也越大,内部控制质量越低。 二,治理特征与内部控制质量 1.所有者影响 程晓陵等(2008)以沪深股市1162个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治理结构对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发现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出具的财务报

关于影响师幼关系的因素的文献综述

关于影响师幼关系的因素的文献综述 09学前(2)邵冰青00915517 国内外学着对影响师幼关系的因素做了很多研究。幼儿自身特点、家庭、教师的特点以及幼儿和教师的互动环境都影响着师幼关系的形成。 一、与幼儿相关的影响因素 幼儿作为互动的主体,其自身的特点以及所处家庭的特点影响着互动的形成。研究表明,开朗、外向、行为积极地幼儿易与老师形成良好的互动。Fein,Gariboldi,Boni(1993)的研究结果表明,幼儿气质内向或是外向直接关系着他们和老师的互动情况。Brophy,Good认为,教师会格外关心那些与自己亲近的幼儿,而这些幼儿多是积极行动,成绩优异,能够表现自己的孩子。除了幼儿自身的气质外,幼儿与父母的亲子关系也影响着互动的结果。Erickson,Pianta(1989)指出,在进入幼儿园之前,幼儿与父母之间的情感依恋情况,影响着幼儿的学习与环境适应能力,从而影响到幼儿与教师之间的互动。 二、与老师相关的影响因素 师幼关系还受到教师自身的特征,教师的教育观念等地影响。Rimm-kaufman(2002)的研究显示,教师对儿童的敏感反应是与儿童在课堂的积极调节紧密相关的,并且儿童与更敏感的老师进行互动比与不太敏感的老师互动显示出更多的主动行为。此外,奉行“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观念的老师更能幼儿形成良好的互动。Kagan,Smith(1988)通过研究得出结论,奉行“儿童中心”的教师比奉行“教师中心”的教师进行互动的时间更长,频次更多,对幼儿行为更为敏感。 三、与互动环境相关的影响因素 国外新进研究表明,班额的大小会对师幼互动发生影响。Rimm-kaufman(2002)研究显示,初期被划分为勇敢的儿童在班额较大的课堂中更容易出现拒绝任务的行为,更可能讲话,更可能向教师提出请求。Blatchford(2003)研究显示,在小班教学中,教师与幼儿的互动更为流畅,更富有个性化,但在大班教学中,幼儿更可能与同伴进行互动,而与老师互动减少。此外,幼儿园处于的环境中的噪音,卫生情况也对师幼互动的形成有一定影响。贾克(2000)研究表明,幼儿园处于的地区往往噪音级别很高,容易影响幼儿的情绪,老师也更易产生怠倦感。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试论通货膨胀对财务会计的影响及对策 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表明,通货膨胀是与市场经济共生的一种现象。其基本内涵是货币价值不同程度的下跌、货币购买力不同程度的下降。但是财务会计的编制和计量的基本前提是货币价值的稳定性或者基本稳定。因此,在通货膨胀下就会动摇会计计量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基础,影响企业所有者对财务状况和真实经营成果的认知。从而影响企业管理者做出正确的财务和管理决策。本文主要就通货膨胀对财务会计的影响以及如何消除通货膨胀对会计计量的不良影响.真实反映企业在通货膨胀情况下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进行讨论,以及有助于对该问题的研究和认识.。 一、我国研究现状 (一)我国通货膨胀的特点 余艳琴(1995)认为:通货膨胀问题是困扰当前世界各国经济稳定与发展的共同问题之一。我国通货膨胀除了以抑制、隐蔽的形式表现出来以外,还有其特殊性。就是无明显周期性,是从隐蔽性转化为公开性。 王自力(2008)认为:从我国通货膨胀的形成逻辑来看,尽管我国目前爬行式通货膨胀仍将可能持续一两年的时间,但最多形成较严重的通货膨胀,发展成加速的通货膨胀的可能性很小。由于我国的货币扩张主要是由贸易顺差和外资流入引起的,因此如果人民币汇率升值进一步加快,将能有效减轻基础货币被动投入压力,缓解流动性过剩格局,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通货膨胀。 易宪容(2007)认为:中国式的通货膨胀同样是一种货币现象,它先由两大资产价格上涨(楼市与股市),然后传导到食品价格上涨并引致全面通货膨胀。最后价格上涨才传到整个经济薄弱的环节农产品及食品的价格上。因为,农业不仅与通货膨胀的权力源最远,而且在整个社会经济利益格局中最容易受到伤害的部门。正如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罗斯巴德所说的,一旦这些最弱势部门的商品和服务价格上涨,也就标志着全面的通货膨胀开始形成。 (二)通货膨产生的原因 徐瑞娥(2009)认为:我国新一轮通货膨胀形成的原因第一种观点认为,我国产生新一轮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在于经济结构失衡,是经济结构矛盾引发的经济总量矛盾。首先,资本收益和劳动力薪酬的要素价格不合理,不仅导致了居民收入率水平较低,也造成了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其次,居民收入率较低和居民收入差距扩大,造成了我国消费率偏低、投资率偏高与国内资金过剩和产能过剩的矛盾。再次,国内消费需求不足和产能过剩,导致我国必须通过扩大出口缓解国内产能过剩矛盾,既增大了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又扩大了我国对外贸易顺差。最后,

影响师幼关系形成因素研究的文献综述

影响师幼关系形成因素研究的文献综述 南京晓庄学院 09学前(2)班巢云 00915504 师幼关系,即在班级及日常交往中教师与幼儿之间形成的心理上的关系,即心理距离,健康的师幼关系有利于幼儿健康人格的形成。鉴于其对幼儿的发展意义重大,研究影响师幼关系形成的因素理所当然成为师幼互动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国外学者的研究 (一)幼儿自身所具有的特征影响师幼关系的形成 国外学者的研究表明:幼儿自身所具有的特征是影响师幼关系形成的首要因素。从巴甫洛夫对气质类型的四种分类(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看,不同气质类型的幼儿与教师之间的交往情况不同。Fein,Gariboldi,Boni(1993)的研究结果证明:开朗、外向、且行为积极的幼儿受到教师关注与反馈的机会最多,而比较内向、不爱表现的孩子得到的关注、反馈最少。 (二)教师人选的稳定性影响师幼关系的形成 国外学者研究发现:教师人选的稳定性也是影响师幼关系形成的重要因素。Howes和Hamilton(1992)对4岁幼儿的研究发现,在1到4岁经常更换教师的班级中侵犯性强的幼儿比例高,师幼关系不和谐的也相对较多。 二、国内学者的研究 (一)影响师幼关系形成的因素——倾听 冯新芝(2003)认为倾听是教师教学的一门艺术,影响着师幼关系的形成。一位优秀的教师未必是一位优秀的演讲者,通常却是一位最佳的倾听者。真正的教育必然是从心与心的对话开始的,而心与心的对话又是从真诚的倾听开始的。教育家乌申斯基也说过:“教育是雕琢心灵的艺术,如果教育者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就必须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 曹莉(2006)认为教育始于倾听,教育过程就是师幼通过说与听去思去悟,实现彼此精神的相遇与相通,促进相互理解与认同,并在这个过程中凸显人的主体价值,弘扬人的真、善、美,最终共同获得生命意义的过程。幼儿教师倾听有助于教师全面地了解儿童,有效地进行针对性的教育;有助于教师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促进师幼共同成长。 (二)影响师幼关系形成的因素——回应 刘英(2009)认为师幼互动是教师与幼儿双方共同参与,“敞开”与“接纳”的过程。这个过程如同教练与教员之间相互“抛球”与“接球”的过程一样,不仅需要彼此接住对方

人才机制文献综述

人才机制研究文献综述(一)人才机制的文献综述 1.人才政策研究 人才政策界定来看,人才政策是指包括人才培养、开发、利用等方面规定的一系列法律体系,旨在促进人才作用的发挥(萧鸣政,2009)。对人力资源进行科学开发、配置和利用的措施体系,最终是为实现社会经济的发展目标(陈颖,2009)。在宏观层面,为实现人才的聚集以及充分发挥人才作用(杨蕾等,2017),在人才引进、激励、培养、使用、管理等各项环节的一系列干预措施中,政府居于主导地位(瞿晓理,2016)。 从人才政策内容来看,中央战略及政策的引导、地方政府战略的调整是各地人才政策创新的重要动因,京、沪、浙三地在府际竞争和府际学习的过程中,也在不断进行政策的调整和完善(胡威,2018)。通过对国家近40年发布的系列高端人才政策为分析样本(黄海刚等,2018),发现中国高端人才政策具有显著的政府主导性和变革渐进性、强调“引”大于“育”的政策价值隐喻等特征,也经历了政策工具从单一到多元、发文机构从相对独立到协同的制度变迁。借助文献编码和计量分析法(刘忠艳等,2018),以改革开放以来的科技政策为基础数据,解读了政策性文本阶段性分布、政策发文主题、政策要素,揭露了政策变迁与选择间的

深层关系。人才政策在层级传递执行过程中,基层政府会出现政策功能异化、多部门执行中的政策实施梗阻、政策对话中的信息传送阻塞三种执行偏差不适应的情形(陈丽君、傅衍,2017)。凡是时间上较晚出台相似政策的示范区,都从已出台该政策的示范区产生了政策转移。示范区之间通过政策的学习、借鉴和模仿,能够促进不同程度上的政策创新,降低政策成本,提高政策制定水平,提升政策的竞争力(程瑨等,2017)。 从人才政策区域比较来看,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人才政策的评价体系(刘玉雅、李红艳,2017),将京沪粤苏浙地区的人才政策进行比较,指出人才引进标准及人才激励发展性和福利性为主要影响因素,将人才政策的完善度比较顺序排列为京沪粤苏浙。通过对北上广深四地人才政策的对比(黄怡淳,2017),挖掘了其他三大城市科技人才政策可借鉴的优点,针对广州提完善人才政策的若干举措。以京沪深的创业人才政策作为研究对象(郭俊华、孙泽雨,2016),发现三地共同存在由于过度运用创业融资及创业促进支持政策,造成政策冲突、打架的问题,以及在减少障碍、创业教育维度的政策运用上存在空白的现象。 从人才政策研究方法来看,人才的发展可归结为学术科研、参政议政、社会地位三个方面,运用相关回归分析的方法(郭名等,2018),探究了政策对于哲学社会科学人才的

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因素——文献综述

前言 本人毕业设计的论题是《后危机时代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影响因素分析》。早前有些国内外学者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规划分析,但如今经济已经步入了“后危机时代”,国际贸易保护主义风险加剧,其波动情况值得关注,并且在美联储启动二次量化宽松政策和各国竞相压低本国汇率的外部情况下,中国人民币汇率问题再次被推到了漩涡中心。因此基于“后危机时代”这个大背景,本文的论述对今后把握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情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本文根据早前国内外学者对人民币汇率的研究成果,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大胆地将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情况置于“后危机时代”背景下来进行研究,对当前理论界和学术界的各种观点进行了全面梳理。本文主要查阅了近几年有关人民币汇率、汇率决定理论及人民币汇率理论的文献期刊。

1 后危机时代 1.1后危机时代的概念 所谓后危机时代(后金融危机时代),就是指随着危机的缓和,而而进入相对平稳期。但是由于固有的危机并没有,或是不可能完全解决,而使世界经济等方面仍存在这很多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是缓和与未知的动荡并存的状态。 2009年下半年以来,在全球大规模的经济政策刺激下,世界经济逐渐走出衰退,开始缓慢复苏。主要世界组织和预测机构对世界经济的发展趋于乐观,连续几次上调预测结果。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于2010年1月26日公布的《世界经济展望》中预测2010年全球经济增长3,9%,高于该组织2009年10月预计的3.1%;预计2011年全球经济会继续加速增长,预计增幅,预计增幅为4.3%,也高于上次预计的4.2%。其中,2010年美国增长2.7%,欧元区增长1.0%,日本增长1.7%。在金砖四国中,中国增长10.0%,印度增长7.7%,巴西增长4.7%,俄罗斯增长4.0%。全球经济正在进入好于预期的复苏期,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表现出不同的经济增长速度。预计未来几年,发达国家经济将保持平稳低速增长,发展中国家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报告中显示,2010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2.1%和6.0%,2011年增速将达到2.4%和6.3%。 1.2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发展趋势 一是世界市场比危机之前变得更加拥挤。一些主要发达国家在这次危机后会提高储蓄,减少消费。 二是新兴市场将成为世界经济的主体。危机之后,发达国家将有可能出现零增长或负增长,美国、西欧经济不会衰退或者负增长,但会有一段时间的零增长。而发展中国家势头强劲,中国经济增长速度达到8%,印度明年要达到9%,拉美国家明年会有5%左右的增长。 三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都在回归实体经济。金融永远是和风险相联系的,过去片面强调金融,过度依赖金融。现在各国开始认识到,要积极保持和发展实体经济,才是经济的基础。

文献综述 (5)

文献研究综述 一、研究现状 1.网络直播的概念及发展情况研究 网络直播概念的研究是绝大部分研究者在做与网络直播相关的研究的首要内容,有的研究者更是从当下的互联网、网络直播两方面对这一概念进行研究。虽然不同的研究者由于研究的角度,方向的不同,对于网络直播给出的定义皆有所差异,但是绝大多数研究者都认为网络直播作为一种新型的媒体传播方式,把信息传播与技术推广应用推向了更高的发展层次。也有研究者就网络直播的概念提出了以下观点: ①网络直播指的是以直播为主要特征的互联网视频服务类型。 ②网络直播是通过录屏工具或者手机在互联网平台上对表演、展示、互动等行为进行 实时呈现,是一种新兴的在线娱乐或服务方式。 而在网络直播发展情况方面的研究,有的研究者指出中国网络直播发端起于1983年中央电视台首届现场直播春晚,随后到2016年 Papi酱在网络直播平台上到达了7435.1万人次的观看量,网络视频的发展重新定义了直播。同时有研究者就网络直播行业的发展趋势提出以下观点: ①直播主体呈现多元化 ②直播内容由UGC向PGC转化 ③直播的平台化和服务化 ④直播平台向规范、有序方向发展 2.网络直播的特点分析 在网络直播特点方面的研究,绝大多数研究者研究得出网络直播有泛娱乐性,互动性,及时性,多样性以及媒体化这几方面的特点。而有的研究者则从传播特点的角度出发分析我国现阶段网络直播的特点 其研究得出: ①主播高度媒体化 ②目标受众明确,黏性较强 ③半碎片化观看 ④双向互动 ⑤弹幕文化

也有研究者从网络直播的整体现状着手分析其特点,得出以下结论: ①内容丰富,娱乐性强 ②目标受众明确,互动性强 ③主播多样化和媒体化,女性魅力强 3.网络直播的监督引导研究 由于网络直播门槛低的原因,诸多问题的出现让网络直播平台上的某些行为已经成为众矢之的,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很多研究者在网络直播的监督引导问题进行研究,不同的研究者的研究角度不同,提出的监督引导方法也不尽相同。 网络直播的监督引导方面的研究有很多,其中张旻在《热闹的“网红”:网络直播平台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通过对网络直播现状与存在问题方面进行研究,进而提出从提高主播个人素养和完善政府监管这两个大方面对网络直播进行引导。而卢大振的《多管齐下破解网络直播监管难题》则着重从规范性的角度对网络直播的监督作用进行研究,其主要就网络直播监督的特点和网络直播中暴露出的问题进行研究,并分析得出促进网络直播监督规范性的方法。 其中,在网络直播引导的措施方面,绝大多数的研究者都在针对现如今良莠不齐的网络直播环境从法律监管,直播门槛,直播内容等方面提出了各自的见解。 4.关于网络直播中对人际交往的影响的研究 以上有关网络直播研究涵盖了其特点,概念及发展情况以及监督引导,较为宽泛,接下来就对范围作进一步细化,探究一下网络直播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相较于传统社交媒体,网络直播的信息流动性及互动性更强,极大地增强了人际交往的便捷性。大学生作为对新兴事物接受度很高的一个群体,对网络直播表现出较高的热情。网络直播也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陆思婷通过大量的实证分析,从日常使用、心理感受、现实对比和利弊权衡等四个方面,系统地揭示网络直播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详细分析网络直播与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相关性,并提出建议和对策。 魏婉秋表示,网络直播作为一种新型的交流模式,加强了人们人际交往的范围。分别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符号学的角度出发分析,认为大学生之间由于网络直播的互动,加强社会交往行为,从而获得其他人的认同,进而实现尊重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大学生的人际

硕士研究生应该如何撰写文献综述

第七章硕士研究生文献综述的撰写 7.1 文献综述的概念及作用 一、文献综述的概念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学科、专业或专题的大量文献进行整理筛选、分析研究和综合提炼而成的一种学术论文,是高度浓缩的文献产品。根据其涉及的内容范围不同,综述可分为综合性综述和专题性综述两种类型。所谓综合性综述是以一个学科或专业为对象,而专题性综述则是以一个论题为对象的。 文献综述反映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历史现状、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它往往能反映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文献综述是针对某一研究领域分析和描述前人已经做了哪些工作,进展到何程度,要求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动态、前沿性问题做出较详细的综述,并提供参考文献。作者一般不在其中发表个人见解和建议,也不做任何评论,只是客观概括地反映事实。 二、文献综述的作用 文献综述在于高度浓缩了几十篇甚至上百篇散乱无序的同类文献之成果与存在问题或争论焦点,对其进行了归纳整理,使之达到了条理化和系统化的程度。它不仅为科研工作者完成科研工作的前期劳动节省了用于查阅分折文献的大量宝贵时间,而且还非常有助于科研人员借鉴他人成果、把握主攻方向以及领导者进行科学决策。 三、学写文献综述的意义 1、通过搜集文献资料过程,可进一步熟悉科学文献的查找方法和资料的积累方法;在查找的过程中同时也扩大了知识面; 2、查找文献资料、写文献综述是科研选题及进行科研的第一步,因此学习文献综述的撰写也是为今后科研活动打基础的过程; 3、通过综述的写作过程,能提高归纳、分析、综合能力,有利于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高; 4、文献综述选题范围广,题目可大可小,可难可易。对于毕业设计的课题综述,则要结合课题的性质进行书写。 文献综述与“读书报告”、“文献复习”、“研究进展”等有相似的地方,它们都是从某一方面的专题研究论文或报告中归纳出来的。但是,文献综述既不象“读书报告”、“文献复习”那样,单纯把一级文献客观地归纳报告,也不象“研究进展”那样只讲科学进程,其特点是“综”,“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

关于企业创新影响因素的文献综述

2018年5月西部皮革理论与研究 关于企业创新影响因素的文献综述 陈园园 (天津财经大学,天津30000) 摘要:创新是转变发展方式、提升科技生产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核心。这几年来,中国高度重视创新,提出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企业创新作为创新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相关研究已经成为了国内外学者关注的重点。本文通过总 结国内有关企业创新的研究成果,从影响企业创新的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两个角度总结了现有文献。 关键词:企业创新;宏观因素;微观因素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 - 1602 (2018) 10 -0051 -02 创新是转变发展方式、提升科技生产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国 民经济发展的核心。这几年来,中国高度重视创新,提出创新驱动 的发展战略。企业创新作为创新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相关研究 已经成为了国内外学者关注的重点。 1宏观因素 蔡竞和董艳(2016)使用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各 城市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的数据,结合中国工业企业在2005年- 2007年的数据,对区域银行竞争程度对企业创新行为是否会产生影 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银行业的竞争性市场结构对企业的 研发创新具有促进作用,而且这种影响在中小企业更为明显。同时,与国有商业银行以及城市商业银行相比,股份制商业银行可以 更好地推动企业进行研发创新。 史宇鹏和顾全林(2013)在建立理论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国 家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情况对微观企业中创新投入的影响。结果发 现,公司中存在的知识产权侵权的程度会对公司的研发活动产生较 强的抑制作用,而且通过调查与查处并不能完全消除这种负面影 响。另外,知识产权保护的程度对不同公司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与 国有企业相比,非国有企业受知识产权保护的影响会更大;高竞争 行业的企业也是。 王文春和荣昭(2014)利用1999 -2007年间35个大中型城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数据,研究了房价上涨对新产品的产量和X&D 投入的影响。结果发现:如果房价上涨越快,那么本土企业创新的 趋势就越弱。 吴超鹏和唐莳(2016)对中国各省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执法力度 的不同对上市公司技术创新是否会产生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 表明:如果政府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大,那么可以提高企业的创 新能力,具体表现为企业专利研究的产出和研发投入增加;同时,加强知识产权执法是通过降低研发溢出损失以及减轻外部融资约束 着两种方式来促进企业创新的。 倪骁然和朱玉杰(2016)发现,加强劳动保护可以使企业的创 新创新活动增加。他们以2008年《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为基准,建立了双重差异模型。结果显示,在《劳动合同法》实施以后,劳 动密集型企业的创新投入大幅增加。同时,企业的创新产出也显著 增加。另外,本文的结论在创新需求和竞争程度较高的行业,以及 在民营企业中更为突出。 苏依依和周长辉(2008)吸收和整合了企业行为论与组织生态 学这两个理论,深入探讨了产业集群是否会对企业创新产生促进作 用。首先,从企业行为理论这个角度来看,集群预期为集群公司提 供了绩效评估的基准,这反过来影响了公司的创新决策。其次,从 组织生态学的角度看,集群生态系统的动态演化将影响集群企业对外部环境的感知,从而影响企业的创新决策。同时,他们实证分析 了基于2002 -2003年中关村科技园区高新技术的数据。结果表明,企业绩效低于集群预期,集群企业采用高强度研发的可能性较大。 林炜(2013)运用内生增长模型以及知识生产函数来分析了劳 动力成本上升是否会对公司创新能力产生影响。他利用1998 -2007 年间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进行研究,计算了制造企业的创新能力对 于劳动力成本的激励弹性系数。结果发现,公司的创新能力与劳动 力成本呈现出正向变动的关系。 张峰等(2016)根据2012年世界银行对中国民营制造企业的 调查数据,研究了非正规部门的灰色竞争是否会对企业创新决策产 生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非正规部门的存在以及其灰色竞争行为确 实会阻碍正规企业的自主创新,促使正规企业转向模仿。但与此同 时,企业间的合作创新并没有受到影响。同时,非正规竞争的抑制 作用在监管较严的地区更为严重,而在资源丰富或知识产权保护较 强的地区并不是很严重。 江轩宇(2016)结合实施创新驱动型发展战略和深化我国政府 分权改革的现实背景,讨论了地方国有企业金字塔结构对企业创新 的影响。结果发现,地方国有企业的金字塔结构与企业创新呈现出 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表明政府分权能够有效提高公司的创新能 力。另外,减轻政策负担,增加创新资源,放宽工资控制,增加创 新意愿等措施也是促进企业创新的有效方法。 2&观因 王姝勋等(2017)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以及双重查分法,检验 了2006 -2011年中国上市公司采用期权激励是否会对企业创新产生 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期权激励这一措施增加了公司的专利产量,而且增幅高达30/。进一步研究发现,这一效应在非国有企业以及 期权行权期较长的公司中更加显著。 余琰和李怡宗(2016)分析了以高息委托贷款为代表的影子银 行对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年内从事高息委托贷款 使公司未来的专利产出水平和投资水平降低了,同时,未来营业利 润资产收益率较以前更低,而营业外利润资产收益率变得更高。 周黎安和罗凯(2005)运用1985年至1997年的中国省级面板 数据,研究了中国企业规模和创新的地域差别问题。结果发现,在 中国,企业规模能够对创新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但这种关系在非 国有 业更显著。这表明 业 与 业 的关系 立在一定的公司治理结构上。简单的规模化和集团化并不能保证公司 能够 。 鞠晓生等(2013)利用1998年至2008年的数据进行研究,发 现,由于存在较高的调整成本和比较 (下转第53页) 作者简介:陈园园(1994-),女,汉族,江苏盐城人,管理学硕士在读,天津财经大学会计学专业,研究方向:会计理论与方法。 51

薪酬管理文献综述

北方民族大学文献 综述 题目: 怎样提高薪酬的激励作用 学院名称:管理学院 学生姓名:陈忠权 专业:人力资源管理学号: 指导教师姓名:胡玲副教授。, 论文提交时间:2011年12月1日 摘要 随着国内经济发展,市场经济的成熟,企业越来越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也在蒸蒸日上,对人力资源的质量要求也越高,对人才的竞争变得异常激烈,这使得人力资本也随之上升。而现在国内的企业,大多数还没认识到这点,薪酬管理混乱,发放没有依据,这使得企业薪酬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企业的人力资本都是有限的,那么我们如何让有限的人力资本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这是现今所有企业面临的问题,也是他们追求的目标。因此,研究如何发挥薪酬的作用,找出解决方法,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本文就是针对现今国内企业薪酬激励作用存在的问题,从“如何提高有限的人力资本的作用”这个角度来论述总结阐述了一些现在比较适行的方法、理论加上自己的个人观点综合而来。 关键词:薪酬,激励作用,薪酬制度,公平理论,双因素理

论,期望理论 目录 前言 (4) 一、薪酬激励理论方法回顾 (4) (一)薪酬理论观点 (4) (二)薪酬具体操作方法 (8) 二、对各经济学大家激励理论的评价及我个人的观点 (12) (一)对经济大家激励理论的评论 (12) (二)个人观点 (14) 三、参考文献 (15) 怎样提高薪酬的激励作用 管理学院 2009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陈忠权 前言 薪酬的激励作用是企业薪酬价值的体现,也体现出企业薪酬的目的,企业付出薪酬是为最求效率的提高,然而,随着经济发展,经济多元化,薪酬的激励作用越来越小,为使企业薪酬发挥最大作用,很多经济学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理论和方法,目前很多企业都在学习和应用。但很多都不全面,任然需要继续学习和发展。 一、薪酬激励理论方法回顾 自从有了雇佣,就有了薪酬,也就有了薪酬管理,所以薪酬管理的经存在已有很长的历史。今天的薪酬管理是在总结了前人经验的基础上,自我发展,已经形成一定的模式,有了一些比较普遍可行的管理方法和理论。本文把各个学术大家的观点分理论和具体方法来阐述。 (一)薪酬理论观点 亚当斯的薪酬公平理论。这个理论认为:公平理论侧重于研究报酬大小与努力水平的关系,探讨工资报酬的合理性对员工工作积极性的影响。该理论指出,员工的工作动机,不仅受其所得的绝对报酬的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