矩形薄板的几种解法

矩形薄板的几种解法
矩形薄板的几种解法

钢筋混凝土课程设计——伸臂梁

| 钢筋混凝土伸臂梁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某钢筋混凝土伸臂梁设计 二、基本要求 本设计为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伸臂梁设计。学生应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在规定的时间内,综合应用所学理论和专业知识,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独立、认真地完成所给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伸臂梁的设计。 三、设计资料 某支承在370mm厚砖墙上的钢筋混凝土伸臂梁,如图1所示。 g k、2k 185 图1 梁的跨度、支撑及荷载 《 图中:l1——梁的简支跨计算跨度; l2——梁的外伸跨计算跨度; q1k——简支跨活荷载标准值; q2k——外伸跨活荷载标准值; g k=g1k+g2k——梁的永久荷载标准值。 g1k——梁上及楼面传来的梁的永久荷载标准值(未包括梁自重)。 g2k——梁的自重荷载标准值。 该构件处于正常坏境(环境类别为一类),安全等级为二级,梁上承受的永 =21kN/m。 久荷载标准值(未包括梁自重)g k1

设计中建议采用HRB500级别的纵向受力钢筋,HPB300级别的箍筋,梁的混凝土和截面尺寸可按题目分配表采用。 四、设计内容 1., 2.根据结构设计方法的有关规定,计算梁的内力(M、V),并作出梁的内力图及内力包络图。 3.进行梁的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并选配纵向受力钢筋。 4.进行梁的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选配箍筋和弯起钢筋。 5.作梁的材料抵抗弯矩图(作为配筋图的一部分),并根据此图确定梁的纵向受力钢筋的弯起与截断位置。 6.根据有关正常使用要求,进行梁的裂缝宽度及挠度验算; 7.根据梁的有关构造要求,作梁的配筋详图,并列出钢筋统计表。 梁的配筋注意满足《混规》、、、、、、、和等条款的要求。 五、设计要求 1., 2.完成设计计算书一册,计算书应包含设计任务书,设计计算过程。计算书统一采用A4白纸纸张打印,要求内容完整,计算结果正确,叙述简洁,字迹清 楚,图文并茂,并有必要的计算过程。 3.绘制3#图幅的梁抵抗弯矩图和配筋图一张,比例自拟。图纸应内容齐全,尺寸无误,标注规范,字迹工整,布局合理,线条清晰,线型适当。 4.完成时间:17周周五之前上交。 六、参考文献: 1.《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钢筋混凝土柱问题

1.根据轴向力作用位置不同,受压柱可以分为哪两种类型? 2.矩形截面偏心受压柱截面长短边之比一般为多少? 3.先浇柱的边长不宜小于多少? 4.柱内纵向受力钢筋的经济配筋率范围?最大配筋率不宜超过多少? 5.为什么受压钢筋不宜采用高强度钢筋? 6.柱内纵向受力钢筋的直径范围通常是多少? 7.圆形柱中纵向钢筋根数不宜少于多少?不应少于多少? 8.现浇柱内纵向受力钢筋的净距不应少于多少?不应大于多少? 9.柱内何种情况需要设置纵向构造钢筋? 10.柱内什么情况下需要设置复合箍筋? 11.柱内箍筋的作用是什么? 12.柱内箍筋的直径是如何规定的? 13.柱内箍筋的间距是如何规定的? 14.什么事短柱和长柱? 15.什么是主内应力重分布? 16.影响柱延性好坏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17.影响柱稳定系数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18.大偏心受压破坏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19.小偏心受压破坏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20.大小偏心受压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21.大偏心受压破坏发生的条件是什么?

22.小偏心受压破坏发生的条件是什么? 23.大偏心受压计算公式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24.对称配筋的优缺点是什么? 25.柱的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包括哪些内容? 26.如何判别大小偏心受压? 27.如何判别大小偏心受压构件? 28.什么是牛腿? 29.牛腿内什么情况下需要设置弯起钢筋? 30.牛腿内箍筋的间距是如何规定的? 31.牛腿内受力钢筋的垂直弯钩长度应取多少? 32.e代表什么距离? 33.e'代表什么距离? 34.轴心受压柱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率不得小于多少? 35.复合箍筋的分布原则是什么?

矩形薄板的几种解法

(范文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 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弹力小结 矩形薄板的几种解法

矩形薄板的几种解法 ?:纳维解法 四边简支的矩形薄板,如图,当并无支座沉陷时,其边界条件为 O 二 0 _a y 厂 O 二 0 -0. 纳维把挠度'的表达式取为如下的重三角级数: 为了求出系数A mn ,须将式b )右边的q 展为与左边同样的重三角级数即 q"4 D 芸M C mn sin ^sin 也。 m ± n a b 血x 现在来求出式((中的系数C mn 。将式C )左右两边都乘以n ,其中的 a 为任意正整数,然后对x 积分,从0到a ,注意 =o x _0 n :: A mn m 土 n 三 sin sin a b (a ) 其中m 和n 都是任意正整数。 弹性曲面微分方 显然,上列的边界条件都能满足。将式 代入 程 ::n m 2 n 2 冲% Fl ,得讥注!^+尹 sin 叱 sin n y =q 。( b ) a b 到 (C ) A y

a sin .0 sin Adx a (m 护 i) (m = 4) 就得到 q sin ^Zdx a 再将此式的左右两边都艰以 土,其中的j 也是任意正整数,然后对积分, 从o 到 b ,注意 b f s Jo 就得到 sin ! Isin a ab -r C j 因为i 和j 式任意正整数, 可以分别换为m 和n ,所以上式可以换写为 b q sin ab C 4 mn 解出C mn ,代入式(),得到q 的展式 . m^x . njry q =才瓦送 f [qsin^sin bdxdy 分m 亠n 亠] U 与式(b )頑匕,即得 m -1 ■ n -1- sin 叱 sin 口 a b ° (13-25) A mn 4a 4 0 b q sin 4 二 abD sin n Ldxdy a b m 2 . n 2~2 当薄板受均布荷载时, q 成为常量q o ,式(d )积分式成为 q 0 sin sin :a =q 0 q 0 sin a m ?:; x dx a dxdy b b . n 二 y sin dy 0 b q 0 ab 2 ------ ■:\ mn 一 cos m 「jj 1 - cos n 丄 于是由式d )得到 A mn 1 - cos n ■:!; 4 q 0 1 一 cos m 尹 —y —-J 二6 D mn A mn 16 q 0 ? 2 2 I m_ . n J 厂 .2 >,- b 。m = 1 ,3,5, I H ; n =1 ,3,5, I | I

矩形截面简支梁综合题答案

已知某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简支梁,截面尺寸h b ?=250mm ×550mm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配有422受拉钢筋,环境类别为一类。计算跨度0l =6m ,净跨n l =5.74m ,箍筋采用HPB235级。试求当纵向钢筋未弯起或截断,采用φ8@200双肢箍时,梁所能承受的均布荷载设计值(含自重)q g +为多少? 解:(1)正截面抗弯荷载设计值: mm h 510405500=-= %2.0%19.1510 25022)4/14.3(4min 2 0=>=???==ρρbh A s mm h mm b f A f x b c s y 23851055.085.085.06.127250 3.1415203000=??=<=??==ξ m KN x h bx f KM c ?=- ???=-=5.203)2 6.127510(6.1272503.14)2 (0 m KN l K M q g /7.37620.1/5.2038/8220=?==+ (2)斜截面抗剪荷载设计值: %15.0%2.0200 2503.502min =>=??==sv sv sv bs A ρρ 满足要求。 KN h s A f bh f KV sv bv t 9.1943.676.1275102003.50221025.151025043.17.025.17.000=+=??? ?+???=+=

钢筋混凝土立柱施工

1、钢筋混凝土立柱施工方案: 一、立柱简况 本工程立柱为方柱和矩形柱。 二、框架立柱 (一)立柱施工程序 柱模选料→模板制作→柱筋绑扎→隐蔽验收→支模→商品混凝土配钢筋配料→钢筋加工→搅拌→运输→浇灌→振捣→养护→拆模→继续养护→框架梁板工序。 (二)柱筋施工要点 1、各种断面型号柱筋按图按规范配料、选料、加工和制作。 2、立柱主筋在地梁或承台事先埋扎牢固,在浇混凝土时复核校正。 3、立柱筋按规格出基层面1.4~1.45m和2.05~2.1m,每柱长筋与短筋间隔。 4、φ16及φ16以上立筋采用电渣压力焊接,首先要把钢筋垂直通顺,上下筋要通顺一致,其电压、熔筋电流达到对筋操作要求,掺焊接粉溶焊,经分次加压,焊成粗壮凸形圆环,达到试拉强度要求。 5、每柱根据不同断面尺寸,按设计规定绑扎单箍、双支箍和十字箍等,控制间距和水平度,用20#铁丝扣扎牢固。 6、柱筋分段绑扎后,经验收合格,进入柱模施工。 (三)、立柱钢筋电渣压力焊接 电渣压力焊接是利用电流通过电渣池产生的电阻热,将钢筋的端头熔化,再通过加压使两根钢筋焊合。

这种焊接方法适用于竖向钢筋的焊接。其工效高,成本低。这种焊接方法必须有成套的配套设备,其设备也较为简单:有电弧焊机、焊接卡具、电路的控制设备及电渣焊剂和焊剂盒。 1、技术措施 (1)在电渣压力焊接前,应先把要施焊的钢筋端头120-150MM处的铁锈、杂质等清除干净,较粗的钢筋应把端头磨平。 (2)把要施焊的钢筋安装在卡具上,卡紧。注意两根钢筋应在同一直线上。 (3)关好焊剂盒,通电焊接。 焊接时根据钢筋的粗细及焊机功率的大小可分为三种焊法。 1)导电焊剂法 当要施焊的钢筋直径较大而且钢筋较长时,适合采用导电焊剂法施工。把钢筋端头磨平,中间放入电渣,关好焊剂盒,通电。使钢筋和焊剂都被熔化。然后使上面的钢筋慢慢下降。待钢筋和焊剂熔化到一定的程度时,切断电路,然后加压,使熔化的钢筋挤出来。这样就能使两根钢筋牢固的焊在一起。待冷却几分钏后,就可以卸下卡具。最后把挤出的焊渣敲掉。 2)铅丝球引燃法焊接 当钢筋端头较平,且电焊机功率较小时,用这种方法最好。 将22号铅丝揉成小球,放在两钢筋端头中间,再装上焊剂,接通电源。待熔化后,切断电路加压,方法和前面方法一样即可。 3)电弧引燃法焊接 施焊钢筋直径较细,焊机功率较大时,采用这种方法较好。钢筋的两个端头不必磨平,将两端头接触,装好焊剂,接通电源。待钢筋端头和焊剂都熔化后,

钢筋混凝土单筋矩形截面梁例题

例题1:已知:矩形截面钢筋混凝土简支梁,计算跨度为6000mm , as=35mm 。其上作用均布荷载设计值25 kN/m (不包括梁自重),混凝土强度等级选C20,钢筋HRB335级。( fc =9.6 N/mm2 , ft =1.1 N/mm2 , fy =300 N/mm2 ) 试设计此梁。 [解] (1)基本数据fc=9.6N/mm2,fy=300N/mm2 M=1/8ql 2=25N/mm ×6000mm ×6000mm/8=112500000N.mm (2)假定梁宽b h 一般取为1/10-1/15L ,即600mm-400mm ,取600mm h/b=2.0-3.5 则b=300mm (符合模数要求) (3)假定配筋率 受弯构件 0.2与45ft/fy 较大值 45ft/fy=45×1.1/300=0.165 取0.2 (4)计算有关系数 c y s c y f f bh A f f αραξ=?=0=0.2%×300÷(1×9.6)=0.0625 ])1(1[5.02s ξα--==0.5×[1-(1-0.0625)2]=0.0605 (5)令M=Mu 计算h0 mm 530.803157.645661mm 300/6.910605.011250000010==????==mm N mm N b f M h c s αα (6)计算梁高 h=h0+35=838mm ,取h=900mm 则h/b=3满足h/b=2.0~3.5的要求 (7)计算受拉钢筋 0625.02-1-1==s αξ (第(4)部分已计算结果) 96875.00625.05.015.012211122-11=?-=-=---=+= ξααγs s s 220540900300002.05107.447865 96875.0300112500000mm mm h f M A s y s =??<=??==γ 取2540mm A s = (8)选配钢筋 (9)验算适用条件 (10)这样调整后,截面尺寸b 、h 变为已知情形,再按例题3计算As 。

钢筋混凝土柱

幻灯片1 5.4柱 钢筋混凝土受压构件在荷载作用下其截面上一般作用有轴力,弯矩和剪力.在计算受压构件时,常常作用在街面上的弯矩化为等效的,偏离截面重心的轴向力考虑. 轴心受压构件:当轴向力作用线与构件截面重心重合时; 偏心受压构件:当弯矩和轴力共同作用与构件上或当轴向力作用线与构件截面重心轴不重合时. 幻灯片 2 柱计算长度其中及003025l b l h l o ≤≤ 图6-1 偏心受压构件的力的作用位置 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多采用矩形截面(截面宽度不宜小于250mm(抗震300mm),截面尺寸较大的预制柱可采用工字形截面和箱形截面(图6-3)。偏心受拉构件多采用矩形截面。 幻灯片3

幻灯片4 5.4.1 受压构件的基本构造要求 受压构件除满足承载力计算要求外,还应满足相应的构造要求. (1)材料强度等级 混凝土强度对受压构件的承载力影响较大,故宜采用强度等级较高的混凝土≥C20,如C25,C30,C40等。在高层建筑和重要结构中,尚应选择强度等级更高的混凝土。 钢筋与混凝土共同受压时,若钢筋强度过高,则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故不宜用高强度钢筋作为受压钢筋。同时,也不得用冷拉钢筋作为受压钢筋。 幻灯片5 (2)截面形式和尺寸 轴心受压构件以方形为主,根据需要也可采用矩形截面、圆形截面或正多边形截面;截面最小边长不宜小于250mm,构件长细比l0/b一般为15左右,不宜大于30。 (3)纵向钢筋 ①纵向受力钢筋直径d不宜小于12mm,为便于施工宜选用较大直径钢筋,以减少纵向弯曲,并防止在临近破坏时钢筋过早压曲。圆柱中纵向钢筋的根数不宜少于8根,且不应少于6根。 ②全部纵向钢筋的配筋率ρ’不宜超过5%。 ③纵向钢筋应沿截面周边均匀布置,钢筋净距不应小于50mm,钢筋中距亦不应大于300mm,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一般为25mm。 ④当钢筋直径d≤32mm时,可采用绑扎搭接接头,但接头位置应设在受力较小处。 幻灯片6 (4)箍筋 ①应当采用封闭式箍筋,以保证钢筋骨架的整体刚度并保证构作在破坏阶段箍筋对混凝土和纵向钢筋的侧向约束作用。 ②箍筋的间距s不应大于横截面短边尺寸,且不大于400mm。同时不应大于15d(d为纵向钢筋的最小直径)。 ③箍筋采用热轧钢筋时,其直径不应小于6mm,且不应小于d/4;采用冷拔低碳钢里时

【混凝土习题集】—10—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

第十章 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 一、填空题: 1、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楼盖按施工方式可分为 、 、 三种形式。 2、现浇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盖结构按楼板受力和支承条件不同,又可分 为 、 、 、 等四种形式。 3、从受力角度考虑,两边支承的板为 板。 4、现浇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是由组成 、 、 的。 5、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中,板和次梁采用 计算方法,主梁采用 计算方法。 6、多跨连续梁、板采用塑性理论计算时的适用条件有两个,一是 ,二是 。 7、对于次梁和主梁的计算截面的确定,在跨中处按 ,在支座处按 。 8、多跨连续双向板按弹性理论计算时,当求某一支座最大负弯矩时,活荷载按 考虑。 9、无梁楼盖的计算方法有 、 两种。 10、双向板支承梁的荷载分布情况,由板传至长边支承梁的荷载为 分布;传给短边支承梁上的荷载为 分布。 11、当楼梯板的跨度不大(m 3 ),活荷载较小时,一般可采用 。 12、板式楼梯在设计中,由于考虑了平台对梯段板的约束的有利影响,在计算梯段板跨中最大弯矩的时候,通常将8 1改成 。 13、钢筋混凝土雨篷需进行三方面的计算,即 、 、 。 二、判断题: 1、两边支承的板一定是单向板。( ) 2、四边支承的板一定是双向板。( ) 3、为了有效地发挥混凝土材料的弹塑性性能,在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中,板、次梁、主梁都可采用塑性理论计算方法。( ) 4、当求某一跨跨中最大正弯矩时,在该跨布置活载外,其它然后隔跨布置。( ) 5、当求某一跨跨中最大正弯矩时,在该跨不布置活载外,其它然后隔跨布置。( ) 6、当求某跨跨中最小弯矩时,该跨不布置活载,而在相邻两跨布置,其它隔跨布置。( )

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简支梁计算

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简支梁,截面尺寸b×h =200mm ×450mm , 计算跨度L 0=6m ,承受均布线荷载:活荷载:楼面板2kN/m ,屋面板1.5 kN/m. 永久荷载标准值:钢筋混凝土的重度标准值为25kN/m 3,故梁自重标 准值为25×0.2×0.45=2.25 kN/m 。墙自重18×0.24×3=12.96 kN/m ,楼板:25×0.08×2.25=4.5kN/m. 楼盖板25×0.06×2.25=3.375kN/m. 查表得f c =12.5N/mm 2,f t =1.3N/mm 2,f y =360N/mm 2,ξb =0.550,α1=1.0,结构重要性系数 γ0=1.0,可变荷载组合值系数Ψc=0.7 1.计算弯矩设计值M 故作用在梁上的恒荷载标准值为: g k =2.25+12.96+4.5+3.375=23.085kN/m 简支梁在恒荷载标准值作用下的跨中弯矩为: M gk =1/8g k l 02=1/8×23.085×62=103.88kN.m 简支梁在活荷载标准值作用下的跨中弯矩为: M qk =1/8q k l 02=1/8×62×(2+1.5*0.4)=11.7kN·m 由恒载控制的跨中弯矩为: γ0(γG M gk + γQ Ψc M qk )=1.0×(1.35×103.88+1.4×0.7×11.7) =151.70kN·m 由活荷载控制的跨中弯矩为: γ0(γG M gk +γQ M qk ) =1.0×(1.2×13.88+1.4×11.7) 取较大值得跨中弯矩设计值M =151.70kN·m 。 1.确定截面有效高度h 0 假设纵向受力钢筋为单层,则h 0= h -35=450-35=415mm 假设纵向受力钢筋为单层,则h 0=h -35=450-35=415mm 2.计算x ,并判断是否为超筋梁 =4.15-((4.152-2*151.70*106/1.1*12.5*200))^0.5 =166.03mm<0.518*415=214.97 不属超筋梁。 3. =1.0×12.5×200×166.03/360=1153mm 2 0.45f t /f y =0.45×1.3/360=0.16%<0.2%,取ρmin =0.2% A s ,min =0.2%×200×450=144mm 2< A s =1153mm 2 M u =f y A s (h 0-x/2)=360×1153×(415-166.03/2)=137.×106N·mm=111.88kN·m>M=105kN·m 该梁安全。 4.选配钢筋 选配4Φ20(As=1256mm 2),

矩形现浇钢筋混凝土清水池施工方法

施工组织设计 一编制说明 本施工组织设计主要依据以下几项编制:工程招标文件、工程施工设计图纸、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国家省市地区的相关法令法规及规定、国家现行的相关技术规范、标准及规程、工程施工其他参考资料及施工现场具体情况等。本工程施工我公司将贯彻现行建筑施工规范要求。对分项、分部及单位工程的质量评定严格按《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进行,确保工程达到优良。应用于本工程的主要技术规范: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J203-83)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96) 砼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107-87) 砼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建筑施工安全检验标准(JGJ59-99) 二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 建设地点: 建规模:800立方米 结构类型:钢筋砼结构。 我方投标工期50日历日。 开工时间:2007年11月1日。

竣工时间:2007年12月20日。 投标保证质量:工程质量按国家颁布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进行检验评定,确保达到市优良等级。 安全指标:杜绝重大伤亡和火灾事故,年工伤轻伤频率控制在24‰以内。按国家颁布的《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执行。 文明施工指标:达到“标化工地”要求,让业主满意。 施工关键问题:关键是防渗混凝土的质量和施工缝的处理。为了保证砼的质量,我们计划采用商品砼,确保砼防渗质量;处理施工缝的关键是底版施工时要埋设好止水带,浇筑池壁前要清理好底层,并做好水泥沙浆结合层。 三施工部署 1、组建项目经理部 本工程拟实行项目法施工管理,委派我公司实践经验丰富和管理水平高的同志担任项目部主要负责人,选聘技术、管理水平高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专业工长组建项目部。 项目管理层由项目经理、施工员、技术负责人、安全主管、质量主管、材料主管、保卫主管、机械主管和后勤主管等成员组成,在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公司的指导下,负责对本工程的工期、质量、安全、成本等实施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和决策,对各生产施工要素实施全过程的动态管理。 项目经理部对工程项目进行计划管理。计划管理主要体现在工程项目综合进度计划和经济计划。 进度计划包括:施工总进度计划,分部分项工程进度计划,施工进度控制计划,设备供应进度计划,竣工验收和试生产计划。 经济计划包括:劳动力需用量及工资计划,材料计划,构件及加工半成品需用量计划,施工机具需用量计划,工程项目降低成本措施及降低成本计划,资金使用计划,利润计划等。 作业层人员的配备:施工人员均挑选有丰富施工经验和劳动技能的技术工人,分工种组成作业班组,挑选技术过硬、思想素质好的职工带班。

矩形薄板地几种解法

弹力小结 矩形薄板的几种解法

矩形薄板的几种解法 一:纳维解法 四边简支的矩形薄板,如图,当并无支座沉陷时,其边界条件为 ()0 0x ω==, 220 0x x ω=?? ?= ? ???。 ()0x a ω==, 220x a x ω=?? ?= ? ???。 ()0 0y ω==, 220 0y y ω=?? ?= ? ???。 纳维把挠度ω的表达式取为如下的重三角级 数: 11sin sin n mn m n m x n y A a b ππω∞ ===∑∑, (a ) 其中m 和n 都是任意正整数。显然,上列的边界条件都能满足。将式(a )代入弹 性曲面微分方程D?4w =q ,得到 系数mn A , 为了求出 须将式(b )右边的q 展为与左边同样的重三角级数即 4 11sin sin n mn m n m x n y q D C a b πππ∞ ===∑∑。 (c ) 现在来求出式(c )中的系数mn C 。将式(c )左右两边都乘以sin i x a π,其中的i 为任意正整数,然后对x 积分,从0到a ,注意 sin sin a m x i y dx a a ππ=? {0 , (m ≠ i) a/2 , ( m = i) 就得到 1 sin sin 2 a in n i y a n y q dx C a b ππ∞ ==∑? 。 ()0 y b ω==220y b y ω=?? ?= ? ???22242211 sin sin b n m n m n m x n y D q a b a b πππ∞==??+= ??? ∑∑。() y

钢筋混凝土课程设计——伸臂梁

钢筋混凝土伸臂梁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某钢筋混凝土伸臂梁设计 二、基本要求 本设计为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伸臂梁设计。学生应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在规定的时间内,综合应用所学理论和专业知识,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独立、认真地完成所给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伸臂梁的设计。 三、设计资料 某支承在370mm厚砖墙上的钢筋混凝土伸臂梁,如图1所示。 k、2k 185 图1 梁的跨度、支撑及荷载 图中:l1——梁的简支跨计算跨度; l2——梁的外伸跨计算跨度; q1k——简支跨活荷载标准值; q2k——外伸跨活荷载标准值; g k=g1k+g2k——梁的永久荷载标准值。 g1k——梁上及楼面传来的梁的永久荷载标准值(未包括梁自重)。 g2k——梁的自重荷载标准值。 该构件处于正常坏境(环境类别为一类),安全等级为二级,梁上承受的永久荷载标准值(未包括梁自重)g =21kN/m。 k1 设计中建议采用HRB500级别的纵向受力钢筋,HPB300级别的箍筋,梁的混凝土和截面尺寸可按题目分配表采用。

四、设计内容 1.根据结构设计方法的有关规定,计算梁的内力(M、V),并作出梁的内力图及内力包络图。 2.进行梁的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并选配纵向受力钢筋。 3.进行梁的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选配箍筋和弯起钢筋。 4.作梁的材料抵抗弯矩图(作为配筋图的一部分),并根据此图确定梁的纵向受力钢筋的弯起与截断位置。 5.根据有关正常使用要求,进行梁的裂缝宽度及挠度验算; 6.根据梁的有关构造要求,作梁的配筋详图,并列出钢筋统计表。 梁的配筋注意满足《混规》、、、、、、、和等条款的要求。 五、设计要求 1.完成设计计算书一册,计算书应包含设计任务书,设计计算过程。计算书统一采用A4白纸纸张打印,要求内容完整,计算结果正确,叙述简洁,字迹清楚,图文并茂,并有必要的计算过程。 2.绘制3#图幅的梁抵抗弯矩图和配筋图一张,比例自拟。图纸应内容齐全,尺寸无误,标注规范,字迹工整,布局合理,线条清晰,线型适当。 3.完成时间:17周周五之前上交。 六、参考文献: 1.《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3.《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教材 注:相比所学教材的规范版本,本设计所采用的主要规范(见上,请各位同学到网上下载电子版规范)为规范的新版本,设计中应注意在材料等级、计算公

钢筋混凝土梁板的配筋构造

钢筋混凝土梁板的配筋构造 3.1 受弯构件的构造要求 (1)梁的一般构造 钢筋混凝土梁的常用截面有矩形、T形、工形和花篮形等形式,如图 图3.25梁的截面形式 受弯构件在外荷载作用下,截面上将同时承受弯矩M和剪力y的作用。在弯矩较大的区段可能发生沿横截面的(称为正截面)受弯破坏,在剪力较大的区段可能发生沿斜截面的受剪破坏,当受力钢筋过早切断、弯起或锚固不满足要求时,还可能发生沿斜截面的受弯破坏。 一、梁和板的一般构造规定 (一)梁的配筋构造 1)梁的截面尺寸 梁的截面高度h与梁的跨度l及所受荷载大小有关。一般情况下,独立简支梁,其截面高度h与其跨度l的比值(称为高跨比) h/l=1/12—1/8 ;独立的悬臂梁h/l为1/6左右;多跨连续梁h/l=1/18—1/12 。 梁的截面宽度b与截面高度h的比值b/h,对于矩形截面一般为1/2.5~1/2;对于T形截面一般为1/3~1/2.5 。 为了统一模板尺寸便于施工,梁的常用宽度一般为180mm、200mm、220mm、250mm,250mm以上以50mm为模数;而梁的高度h一般为250mm、300 mm、…、1000mm等尺寸,当h≤800mm时以50mm为模数,当h>800mm时以1OOmm为模数。 2)梁的配筋 梁中一般配置下列几种钢筋(图3.26): ①纵向受力筋。如①号筋,它是用来承受弯矩的钢筋。纵向受力钢筋的常用直径为10-28mm,根数不得少于2根。梁内受力纵筋的直径应尽可能相同;当采用不同的直径时,它们之间相差至少应为2mm以上,便于施工中容易用肉眼识别,但相差也不宜超过6mm。 ②弯起钢筋。如②、③号钢筋,它是由纵向受力钢筋弯起而成。它的作用是:中间段同纵向受力钢筋一样,可以承受跨中正弯矩;弯起段可以承受剪力;弯起后的水平段有时还可以用来承受支座处的负弯矩。 弯起钢筋的弯起角度—般是:当梁高h ≤800mm时为45°;当梁高h>800mm 时为60°

(完整word版)矩形柱、梁浇筑施工方法

矩形柱、梁浇筑施工方法 1.材料要求:C25混凝土 2.操作工艺 工艺流程: 作业准备→混凝土搅拌→混凝土运输→混凝土浇灌、振捣→混凝土养护 (1)混凝土搅拌: (2)混凝土运输: 采用混凝土搅拌车运输,控制混凝土塔落度及初凝时间。 (3)混凝土浇灌、振捣: 1)矩形柱根部施工缝在浇灌前宜先铺5cm~10cm厚与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水泥砂浆或减石子混凝土。 2)浇灌方法:用塔吊吊斗供料时,应先将吊斗降至铁盘50~60cm处,将混凝土卸在铁盘上,再用铁锹灌入模内,不应用吊车直接将混凝土卸入模内。 3)浇灌混凝土矩形柱时,先将振捣棒插入柱底根部,使其震动,再灌入混凝土。应分层浇灌振捣,每层厚度不超过60cm,边下料边振捣,连续作业浇灌到顶。 4)混凝土振捣:振捣矩形柱时,振捣棒尽量靠近内墙插入。振捣梁混凝土时,振捣棒与混凝土面应成斜角斜面振捣。振捣板缝混凝土时应选用φ30mm小型振捣棒。 5)浇灌混凝土时应注意保护钢筋位置,外砖墙及外墙板防水矩形。随时检查模板是否变形、移位、螺栓、拉杆是否松动、脱落以及漏浆等现象,并派专人修理。 6)表面抹平:梁和板缝混凝土每振捣完一段,应随即用木抹子压实、抹平、表面不得有松散混凝土。 (4)混凝土养护;混凝土浇灌12h以内,应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并浇水养护。常温时每日浇水养护两次,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昼夜。 3.质量标准 (1)保证项目: 1)混凝土所用的水泥、水、砂、石、外加剂,必须符合施工规范及有关的规

定。检查水泥出厂合格证及有关试验报告。 2)混凝土配合比原材料计量允许偏差,水泥和掺合料为±2%,骨料为±3%,水或外加剂为±2%(均为重量计)。混凝土的搅拌、养护和施工缝处理必须符合规范的规定。 (2)基本项目 混凝土应振捣密实,不得有蜂窝、孔洞、露筋、缝隙夹渣。 4.成品保护 (1)浇注混凝土时,不得污染清水砖墙面。 (2)振捣混凝土时,不得振动钢筋、模板及预埋件,以免钢筋移位、模板变形或埋件脱落。 (3)操作时不得踩碰钢筋,如钢筋有踩弯或脱扣者应及时调直补好。 (4)散落在楼板上的混凝土应及时清理干净。 5.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混凝土存在蜂窝、麻面、孔洞、露筋、缝隙夹渣等缺陷:造成的主要原因是振捣不实、漏振和钢筋位置不准确、缺少保护层垫块等。因此,浇灌混凝土前应检查钢筋位置及保护层厚度(尤其是板缝钢筋)是否正确,发现问题及时修整。振捣时不得触碰钢筋及模板;认真进行分层振捣,不得有漏振现象。

矩形钢管混凝土柱计算【最新版】

矩形钢管混凝土柱计算 钢结构住宅具有许多建筑设计和施工上的优越性,将成为我国和世界今后住宅结构发展的方向,因此,对它的理论计算和实际应用的多方面的探索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关注。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比较晚,有许多研究方面的空白,尤其是对计算理论公式的推导和研究都相对不足,这样,我们必定要借鉴其它发达国家的研究成果,加快我国的住宅钢结构方面的发展。本文在分析日本矩形钢管混凝土柱的计算公式的基础上,按照相关理论,推导了矩形钢管混凝土柱的计算公式,供结构计算参考。 钢管混凝土的设计方法由日本建筑学会第一次在“管材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计算标准(1967)”提出,共包括三种截面类型,分别为:外包,填充,外包加填充。在1980改版后,加入了矩形钢管混凝土的内容。改版后的内容被收入日本建筑学会第四版《钢骨混凝土计算规范(1987)》。在1997年,《钢管混凝土设计和施工指针》出版,其包括了自《钢骨混凝土计算规范(1987)》出版后十年内对钢管混凝土研究的新成果。《指针》给出了受压构件、柱和桁架杆件等允许和极限强度和变形能力的计算方法。该《指针》重点有二,一是在计算圆截面受压构件和柱的强度时考虑了钢管对混凝土的影响(环箍效应);二是给出了长柱极限强度的计算方法。另外,《指针》还给出了钢管混凝土的施工方法和实际

案例。2001年,《钢骨混凝土计算规范》第五版出版,包括了高强材料应用的内容,《钢骨混凝土计算规范》第五版的单位系统从重力单位改为国际标准(SI)单位体系,并且增加了解释的内容。这版《钢骨混凝土计算规范》包含了1997年《钢管混凝土设计和施工指针》的内容和其出版后几年内的研究新成果。在原《指针》的基础上,新版《钢骨混凝土计算规范》在没有损害计算精度的条件下简化了长柱的设计公式。日本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发表于“钢管混凝土--国际规范和实践比较”ASCCS会议报告,1997.9,第99页至第116页。 (一) 矩形钢管混凝土柱允许承载力 1. 矩形钢管混凝土柱轴心受压允许承载力 2. 矩形钢管混凝土柱受轴力和单向弯矩共同作用下的允许承载力 3. 矩形钢管混凝土柱受轴力和双向弯矩作用允许承载力 (二) 矩形钢管混凝土柱极限承载力 1.矩形钢管混凝土柱轴心受压极限承载力

魔方全解(比较简单的几种解法)

三阶魔方 一、魔方构造 1.魔方共六个面,每个面有一种颜色,若以红面为正面,绿面为底面,则橙面为背面,蓝面为顶面,白面为左面,黄面为右面。2.三阶魔方由3×3×3=27块小正方体构成,其中一块在内部,没有颜色;6块只有一种颜色,叫做中心块;12块有两种颜色,叫做边块;8块有三种颜色,叫做角块。 3.只要魔方任意三块小正方体连成一线,就能旋转。 4.三阶魔方中心块的位置不会改变。 5.魔方还原的前提是有一个被转乱的魔方。 二、转向表示 为了方便表示魔方的转向,使用以下字母。(箭头所指为前面)1.一层旋转 F(Front) F 将魔方前面一层顺时针旋转90度。 Fi将魔方前面一层逆时针旋转90度。 B(Back) B 将魔方后面一层顺时针旋转90度。 Bi将魔方后面一层逆时针旋转90度。 L(Left) L 将魔方左面一层顺时针旋转90度。 Li将魔方左面一层逆时针旋转90度。 R(Right) R 将魔方右面一层顺时针旋转90度。 Ri将魔方右面一层逆时针旋转90度。 U(Up) U 将魔方上面一层顺时针旋转90度。 Ui将魔方上面一层逆时针旋转90度。 D(Down) D 将魔方下面一层顺时针旋转90度。 Di将魔方下面一层逆时针旋转90度。2.中间层旋转 M(riR) M 将魔方左面第二层顺时针旋转90度。Mi将魔方左面第二层逆时针旋转90度。E(diD) E 将魔方上面第二层顺时针旋转90度。Ei将魔方上面第二层逆时针旋转90度。S(fiF) S 将魔方后面第二层顺时针旋转90度。Si将魔方后面第二层逆时针旋转90度。3.两层旋转F Fi B Bi L Li R Ri U Ui D Di M Mi S Si E Ei 边块

矩形钢管混凝土柱计算

一、引言 钢结构住宅具有许多建筑设计和施工上的优越性,将成为我国和世界今后住宅结构发展的方向,因此,对它的理论计算和实际应用的多方面的探索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关注。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比较晚,有许多研究方面的空白,尤其是对计算理论公式的推导和研究都相对不足,这样,我们必定要借鉴其它发达国家的研究成果,加快我国的住宅钢结构方面的发展。本文在分析日本矩形钢管混凝土柱的计算公式的基础上,按照相关理论,推导了矩形钢管混凝土柱的计算公式,供结构计算参考。 二、日本结构规范发展简介 钢管混凝土的设计方法由日本建筑学会第一次在“管材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计算标准(1967)”提出,共包括三种截面类型,分别为:外包,填充,外包加填充。在1980改版后,加入了矩形钢管混凝土的内容。改版后的内容被收入日本建筑学会第四版《钢骨混凝土计算规范(1987)》。在1997年,《钢管混凝土设计和施工指针》出版,其包括了自《钢骨混凝土计算规范(1987)》出版后十年内对钢管混凝土研究的新成果。《指针》给出了受压构件、柱和桁架杆件等允许和极限强度和变形能力的计算方法。该《指针》重点有二,一是在计算圆截面受压构件和柱的强度时考虑了钢管对混凝土的影响(环箍效应);二是给出了长柱极限强度的计算方法。另外,《指针》还给出了钢管混凝土的施工方法和实际案例。 2001年,《钢骨混凝土计算规范》第五版出版,包括了高强材料应用的内容,《钢骨混凝土计算规范》第五版的单位系统从重力单位改为国际标准(SI)单位体系,并且增加了解释的内容。这版《钢骨混凝土计算规范》包含了1997年《钢管混凝土设计和施工指针》的内容和其出版后几年内的研究新成果。在原《指针》的基础上,新版《钢骨混凝土计算规范》在没有损害计算精度的条件下简化了长柱的设计公式。日本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发表于“钢管混凝土——国际规范和实践比较”ASCCS会议报告,1997.9,第99页至第116页。 三、日本《钢骨混凝土计算规范》(2001) (一)矩形钢管混凝土柱允许承载力 1、矩形钢管混凝土柱轴心受压允许承载力 2、矩形钢管混凝土柱受轴力和单向弯矩共同作用下的允许承载力 3、矩形钢管混凝土柱受轴力和双向弯矩作用允许承载力 (二)矩形钢管混凝土柱极限承载力 1、矩形钢管混凝土柱轴心受压极限承载力 2、矩形钢管混凝土柱受轴力和单向弯矩共同作用下的极限承载力 M1 ,M2为柱两端的弯矩,M1的绝对值大于M2的绝对值。当柱单向弯曲时,M1/ M2为正;当柱双向弯曲时,M1/ M2为负。 sMuo——纯弯受力状态下钢管部分极限弯曲强度 四、推导矩形钢管混凝土柱计算公式 由于我国对矩形钢管混凝土柱针对计算公式推导的试验研究不足,积累的数据少,在推导矩形钢管混凝土柱的计算公式时,忽略钢管对混凝土的环箍作用,且混凝土由于不配钢筋,仅考虑混凝土承担的压力,不考虑混凝土承担的拉力和弯矩。 (一)矩形钢管混凝土柱轴心受压承载力 (二)矩形钢管混凝土柱受轴力和单向弯矩作用承载力 (三)矩形钢管混凝土柱受轴力和双向弯矩作用承载力 五、需待解决的问题 1、与日本的计算公式相比较,本文推导的公式忽略了混凝土抵抗弯矩作用,偏于安

钢筋混凝土梁计算

钢筋混凝土梁计算 一、设计要求: C30 结构安全等级: 一级 混凝土强度等级: C30 钢筋等级: HRB335 弯矩设计值M=150.000000(kN-m) 矩形截面宽度b=250.0(mm) 矩形截面高度h=500.0(mm) 钢筋合力点至截面近边的距离a=35.0(mm)二、计算参数: 根据设计要求查规范得: ◇重要性系数γ0=1.1 ◇混凝土C30的参数为: 系数α1=1.00 系数β1=0.80 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c=14.3(N/mm2) 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ft=1.43(N/mm2) 正截面混凝土极限压应变εcu=0.00330 ◇钢筋HRB335的参数为: 普通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fy=300(N/mm2) 普通钢筋弹性模量Es=2.0(×100000N/mm2)

三、计算过程: ◇截面有效高度: h0=h-a=465.0(mm) ◇相对受压区高度计算: ξb=β1/(1+fy/Es/εcu)=0.550 ξ=1-√ ̄[1-2×γ0×M/(α1×fc×b×h0×h0)]=0.243 ξ≤ξ b ◇钢筋截面面积计算: As=α1×fc×b×h0×ξ/fy=1208.0(mm2) ◇配筋率验算: 规范要求最小配筋率ρmin=取大者(0.2%,45×ft/fy%)=0.21(%) As≥ρmin×b×h=262.5(mm2) ─────单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配筋计算书─────C15二级 一、设计要求: 结构安全等级: 二级 混凝土强度等级: C15 钢筋等级: HRB335 弯矩设计值M=150.000000(kN-m) 矩形截面宽度b=250.0(mm)

钢筋混凝土梁的设计

钢筋混凝土梁的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 设计资料 1、某建筑的一梁,其尺寸和计算简图如附图所示。 2、梁承受的荷载为:所有恒载包括梁自重的标准值 m kN g k /575.7=, 所有活载的标准值m kN q k /7.14=。 3、选用材料:受力钢筋为HRB335钢筋(2/300mm N f y =), 其它选用HPB235钢筋(2/210mm N f y =);混凝土类似C25等级, 其强度随学生学号而变: 2/)30(05.09.11mm N f c -?+=学号后二位数 2t /27 .1mm N f =,2tk /78 .1mm N f = 二、设计要求 1、梁的内力计算按书上371页的表B.4计算。 2、按要求需计算配筋,假设配筋全部在图(c2)截面图的虚线矩形框内。 2、先进行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将关键结果列表表示出,按如下方式:

3、再进行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将关键结果列表表示出,自己设计表格。 4、在进行以上计算时,至少给出一个代表性截面的计算全过程。 5、用CAD软件绘制梁的配筋图,包括各个截面的。 6、装订设计计算书一份(装订顺序:封面,目录,任务书,内力计算,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配筋图,提示类小问题及其答案,其它如学习总结、感想等)。 7、统一使用附件中的封面。 8、若有不明之处,可以询问江老师或陈老师,或自己做个合理的假设。 三、提示类小问题(必做,整理后附在设计之后) Q1:梁的计算简图中,荷载是设计值还是标准值,为什么? Q2: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时,哪些是控制截面?各跨跨中按什么形式的梁计算?矩形梁还是T形梁?支座处呢?

钢筋混凝土柱简易拉模施工

钢筋混凝土柱简易拉模施工 在现浇框架结构中,混凝土柱一般有矩形和圆形两种。某单位在两个工程中施工的Ф400mm~Ф500mm柱和一些矩形800m m×100mm的柱采用简易拉模施工,效果良好,经济效益十分显著。现介绍其施工方法: 一、拉模工艺的特点 它是利用普通脚手架组成的提升架,以手拉葫芦(倒链)作为提升机具的人工拉模工艺。其中提升架可一架多用,既作操作脚手架,又可当作梁和板的支撑。 该工艺与传统方法相比,具有操作简单、施工速度快、费用低、混凝土外壁光滑、阳角(矩形)方正等特点,圆柱尤为明显。 二、拉模工艺的基本要求 (1)架子搭设架子的基底应平稳牢固,提升架和滑杆、滑道均采用Ф48钢管,并将架子搭成稳定结构。 柱子四周的架子搭设高度应超过柱顶1.5m左右。以便安装倒链,但不宜过高,过高不稳定。 (2)模板矩形柱子可采用定型钢模拼制,圆柱一般采用1~1.2m高两个半圆形的简易钢模(钢板厚1.2~2mm)。模板的下口直径应大于上口直径1cm,单面锥度0.3%~0.5%, (3)倒桩倒链的挂设,应使链条钩子对准柱子中心,否则滑升过程中易偏移或扭转。 选用倒链应根据柱子截面尺寸而定。断面较小的可用拉力10kN以下的,截面较大的则角10kN以上的。 (4)混凝土的坍落度宜为10~30mm。如过大,则混凝土出模后易产生坍落变形。为缩短混凝土的凝固时间,提高早期强变,宜采用早强水泥,并掺外加剂(根据气温情况掺早强剂或缓凝剂等)。 三、拉模操作的具体要点 1.工艺流程 抄平定位→绑扎钢筋→搭提升架、固定滑道架→安装并校正模具、滑道,挂倒链→浇筑混凝土→提升→校正修整→养护。 2.操作注意事项 (l)为便于脱模,安装模板系统前要刷隔离剂。 (2)柱子的钢筋要一次绑扎到顶,用线坠校正后与脚手提升架临时固定。 (3)初次浇筑混凝土,应分三次浇筑到模板内lm高度处,然后缓慢试升10cm。观察成形情况。无异常后随浇筑随滑升,每次滑升200~300mm,一般每小时可滑升1.0~1.5m。 混凝土的出模强度,以手按有发硬感,但可用指甲轻轻划出纹路,即可继续滑升。 每次浇筑混凝土,都要使柱的各方向均衡下料,处在一个水平面上,且要低于模板上口50~100mm。振动器的插人深度为前一层结合面向下50mm,并不得碰模板和钢筋。 在滑升过程中,要随时检查模板垂直度,偏斜大干3mm时应及时纠正。纠偏方法可用撬棍拨动倒链的链条钩子,然后移动滑道固定杆,使其在反方向位置移动。 (4)柱内的预留洞、预埋件或锚固筋等须在浇筑混凝土前固定好。 (5)最后一次提升前,要做到少升勤提,每隔半小时滑升一次,直到不粘模为止。 (6)混凝土的垂直运输,一般不必用垂直输送机械。因混凝土的运输量小,用小料桶靠滑轮即可满足施工需要。 应根据气温和出模后的情况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和表面修整。 四、劳动组织和经济效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