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国王的名字

瑞典国王的名字
瑞典国王的名字

瑞典国王的名字

公元1世纪时,罗马历史学家塔西佗(Gaius Cornelius Tacitus,55?~117?)记载,斯韦阿人(Svear)就由国王统治。历史上,住在斯韦阿兰的原住民被称为“斯韦阿人”。瑞典的国名“Svea Rike”(现今串法为“Sverige”)本意为“斯韦阿人的王国”,第一位国王名叫盖乌斯·普林尼·赛古都斯(Gaius Plinius Secundus,23~79),俗称老普林尼(Pliny the Elder)。但是这位国王是罗马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瑞典国王。

有史记载的第一位国王是胜利者埃里克(Eric I the Victorious,945?~995),又称埃里克六世。埃里克六世的称号是后来的瑞典国王埃里克十四世(Erik XIV,1533~1577,1560~1568在位)及卡尔九世(Karl IX,1550~1611,1604~1611在位)根据神话时代的国王排名而成的。

根据《挪威列王传》(Heimskringla)和《伊林格传奇》(Ynglinga saga),早期出现的瑞典国王都带有神话色彩。直到公元6世纪左右,国王的历史才由“神话”转为“传说”。

神话时期,主要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北欧神话阶段,以奥丁(Odin)为代表;第二阶段,伊林格王朝(House of Yngling),以斯维古斯尔(Sveigeir)为代表;第三阶段,类似于中国的战国阶段,不同血统的统治者进行领土和王位的争夺,“瑞典国王”的头衔几易其主,到盎根特乌(Ongentheow,?~515)结束。

神话国王中的第一位名叫古鲁菲(Gylfi,又作Gylfe、Gylvi或Gylve),在《散文埃达》〈欺骗古鲁菲〉篇中提到,古鲁菲(Gylfi)和一个旅行的女性渡过快乐的一晚,这个女性就是北欧神话中的圣洁女神葛冯(Gefjun)。

传统神话中提及的第一位国王是奥丁(Odin),阿萨神族(Aesir)的众神之王和战神、胜利之神。他身材高大,失去一目,头戴宽边帽,冰冷又严肃的人物。他有引导死亡灵魂的能力,所以也是“死者之神”;为了获得知识,他曾以一只眼睛换得喝一口智慧之泉的泉水,所以他也是“知识之神”;他曾倒吊在世界之树上,以矛刺伤自己,进而发现了卢恩字母,因此他是吊神;他用计偷喝了以人类“库瓦希尔”(诸神创造出来的智者)的血酿成的蜂蜜酒,而成为“诗歌之神”。

尼奥尔德(Nj?rd,214?~260?),又作“Nj?rer”,北欧神话中华纳神族中的一个神,是一位富饶时期的国王,因此他是多产之神。

弗雷(Freyr,220?~275),尼奥尔德的儿子,北欧神话中的丰饶之神,主司收成、生殖和爱情。

雷克青(Fj?lnir,240?~300?),弗雷的儿子,他被认为是伊林格朝王祖先。

斯维古斯尔(Sveigeir,260?~320?),又作Sveigder或Swegde,有人写作(Svegdi Fjolnarsson,),弗雷的儿子。他被认为是伊林格朝王的第一位国王。

万兰迪(Vanlandi,280?~340?),有人写作万兰迪·斯维古德松(Vanlandi Sveigdeson),斯维古斯尔的儿子,伊林格王朝的国王。

维斯波(Visbur,300?~360?),有人写作维斯波·万兰德松(Visbur Vanlandesson),万兰迪的儿子,伊林格王朝的国王。

丹茂德(Domalde,320?~380?),有人写作丹茂德·维斯波尔松(Domaldi Visbursson),维斯波的儿子,伊林格王朝的国王。

多马(Domar,361?~452?),有人写作为多马·丹茂德松(Domar Domaldesson),丹茂德的儿子,伊林格王朝的国王。

迪格维(Dyggvi,360?~410?),有人写作迪格维·多马松(Dryggve Domarson),多马的儿子,伊林格王朝的国王。

戴格(Dag the Wise,380?~440?),有人写作戴格·迪格瓦松(Dag Dyggvasson),迪格维的儿子,伊林格王朝的国王。传说他能听懂鸟的语言。

阿格尼(Agne,400?~450?),有人写作(Agni Dagsson),戴格的儿子,伊林格王朝的国王。

阿拉里克(Alaric,430?~470?),有人写作阿拉里克·阿格尼松(Alrek Agnasson),阿格尼的儿子,伊林格王朝的国王。

埃里克(Eric,447?~?),有人写作埃里克·阿格尼松二世(Erik Agnesson, II),阿格尼的儿子,他与哥哥阿拉里克同为伊林格王朝的国王。

英维(Yngvi,460?~525?),有人写作英维·斯维特约德·阿拉里克松(Yngvi Svitjod Alreksson),阿拉里克的儿子,伊林格王朝的国王。

阿尔夫(Alf,468?~480?),有人写作阿尔夫·亚尔普雷·阿拉里克松(Alf Hjalpreksson Alreksson),阿拉里克的儿子,他与哥哥英维同为伊林格王朝的国王。

胡德列克(Hugleik,?~520?),有人写作(Hugleik Alfsson),阿尔夫的儿子,伊林格王朝的国王。

哈基(Haki),伊林格王朝的国王,传话中的斯堪的纳维亚海王,他与前几任国王没有血缘上的关系。他在12世纪的《丹麦人的事迹》(Gesta Danorum)中被提到。他在历史中的生活年代应该在公元5世纪。

若朗德(Jorund,487?~548?),有人写作若朗德·英瓦松(J?rund Yngvasson),英维的儿子,伊林格王朝的国王。

阿努(Anu,509?~590?),有人写作阿努·若朗德松(Aun J?rundsson),若朗德的儿子,伊林格王朝的国王,第一位挪威国王哈拉尔德(Harald)的祖先。

哈夫丹(Halfdan),阿努的继任者,他与前几任国王没有血缘关系。哈夫丹(Halfdan),他的名

字在斯堪的纳语中的意思为“一半的丹麦人”,公元5世纪晚期至6世纪的斯塞尔丁(Scylding)王朝的瑞典和丹麦国王。

哈夫丹之后,阿努第二次执政。

强壮的亚勒(Ale the Strong),他是丹麦国王弗里德雷夫(Fridleif)的儿子,阿努第二次执政之后的继任者,斯塞尔丁(Scylding)王朝国王。

强壮的亚勒之后,阿努第三次执政。

盎根特乌(Ongentheow),阿努第三次执政之后的继任者。盎根特乌,在瑞典他被认为是埃吉尔(Egil),埃吉尔的属下敦尼(Tunni)背叛他,经过8次战斗后,埃吉尔逃亡丹麦,最后他在乌普萨拉被一头公牛杀死。

神话中的国王历史到盎根特乌结束。其中伊林格王朝的很多国王的生卒年代是后人根据神话传说中的只言片语(很多还是孤证)推算出来的,只能是“仅供参考”。神话中的国王历史时期国王的名字大多是单一结构(即名字),没有传承血缘关系的构件(即姓氏)。而伊林格王朝的很多国王的名字与现代瑞典(至少是近代瑞典)人的名字相同,但是这些名字同样是后人根据过往的血缘关系给予的称呼,并不一定就是真正的名字。

在关于昂根特乌的记载中已经类似历史记录一样的“年代”——他死于515年,但是他所在的时代属于伊林格王朝。

欧特勒(Ohthere,?~520),大约生活在公元6世纪,他是盎根特乌的儿子,伊林格王朝的国王。520年,他在与丹麦军队的战斗中阵亡。

昂内拉(Onela),《贝奥武夫》记载,他是盎根特乌的儿子,伊林格王朝的国王。

爱德基尔斯(Eadgils),他是欧特勒的儿子,伊林格王朝的国王。

埃斯泰因(Eysteinn,?~600?),瑞典语作“奥斯滕”(?sten),爱德基尔斯和伊尔萨(Yrsa)的儿子,伊林格王朝的国王。

索尔沃(S?lve),根据《挪威王列传》记载,他是第一位挪威王诺尔(Nór)的孙子,他将埃斯泰因烧死在自己的房间里,从而结束了伊林格王朝。

英瓦尔(Ingvar),又作“伊戈瓦尔·哈拉”(Yngvar Harra),瑞典国王,埃斯泰因的儿子,他恢复了伊林格王朝,他率军与丹麦和爱沙尼亚军队战斗,并最终与丹麦和爱沙尼亚的维京人达成和平协议。

阿农德(Anund),英瓦尔的儿子,伊林格王朝的国王。在他统治的时期,瑞典不但和平,而且还很富裕,据说他死于山体滑坡。

英亚尔(Ingjald),阿农德的儿子,伊林格王朝的国王,统治期大约在7世纪左右。

英亚尔以后的王位传承有两个方向,一个方向为以伊瓦·韦德法姆内(Ivar Vidfamne)为代表

的来自斯堪的纳的王国,其统治范包括挪威、丹麦、撒克逊和英国的一部分。另一个传承方向是伊林格王朝奥洛夫·特洛陶尔加(Olof Tr?t?lja)。笔者认为伊林格王朝应该是古瑞典比较正统的王朝,所以选择了这条线路。

奥洛夫·特洛陶尔加(Olof Tr?t?lja),英亚尔的儿子,母亲是西哥特兰公主高提尔德(Gauthild),幼年被送到哥特兰由养父博韦(Bove)抚养和教育,伊林格王朝的国王。

哈芬丹费昂·维特山克斯(Halfdan Whiteshanks),奥洛夫·特洛陶尔加的儿子,他与统治者埃什泰伊(Eystei)的女儿奥萨(?sa)结婚,从而获得奥普兰(Oppland)和海德马(Hedmark)的统治权,他们有两个儿子哈芬丹费昂松(Halfdansson)和古德洛德·埃什泰恩(Gudrod Eystein)。伊林格王朝的国王,他哥哥英亚尔·奥洛夫松(Ingjald Olofsson)去世后,他继承了韦姆兰(Varmland)。

埃什泰恩·哈芬丹费昂松(Eystein Halfdansson),伊林格王朝的国王,哈芬丹费昂·维特山克斯的儿子。他娶西福尔(V estfold)国王埃里克·亚格纳松(Erik Agnarsson)的女儿希尔德(Hild)为妻。

温和的哈夫丹(Halfdan the Mild),埃什泰恩·哈芬丹费昂松的儿子,伊林格王朝的国王。他娶韦斯特马(Vestmar)国王达格(Dag)的女儿列芙(Liv)为妻。

猎户古德洛德(Gudr?d the Hunter),温和的哈夫丹的儿子,伊林格王朝的国王。

奥拉夫·古德洛德松(Olaf Gudr?dsson,810?~860?),通常写作奥拉夫·吉尔斯塔德(Olaf Geirstad-Alf),猎户古德洛德的儿子,伊林格王朝的国王。

拉恩瓦尔德(Ragnvald),又作拉恩瓦尔德·黑杜姆海瑞(Ragnvald Heidumh?re)奥拉夫·古德洛德松的儿子,应该是伊林格王朝最后的国王。

伊林格王朝的国王因为有很多的传说内容,所以其事迹不像真正的历史那样严谨和连贯。这一时期长子的名字已有本人名后加上父名的现象,其形式为:父名+sson,意为“××的儿子”。

伊林格王朝属于瑞典历史中的半传说时期,主要根据是的《挪威传说》(Norse Sagas)、《贝奥武夫》(Beowulf),以及汉堡大主教(Saint Rimbert,830~888)、德国编年史作者不来梅的亚当(Adam of Bremen)等人记述的史料。这些记载都有很多的不确定性,所以这段历史就被称为“半传说”。

历史记载的第一位国王是胜利者埃里克(Eric the Victorious,945?~995,970~995在位),他所在的时期被称为孟索王朝(House of Muns?),中国人则称之为“乌普萨拉王朝”。

奥洛夫·舍特康努格(Olof Sk?tkonung,980?~1022),胜利者埃里克的儿子,通常称为奥拉夫·埃里克松(Olaf Eiríksson),乌普萨拉王朝瑞典国王(995~1022在位)。他是瑞典第一位掌握丰富知识的统治者。他也被普遍认为是第一个统治瑞典人和盖兹人的国王。

阿农德·雅各布(Anund Jacob,1008?~1050),奥拉夫·斯寇特寇农的儿子,乌普萨拉王朝国王(1022~1050在位)。

老埃蒙德(Emund the Old,?~1060),奥洛夫·舍特康努格和奥博特的特里德(Estrid of the Obotrites)的儿子,乌普萨拉王朝国王(1050~1060在位)。

乌普萨拉王朝到老老埃蒙德宣告终结。这一时期,人名中偶然也有将父名放在名字最后一节(加上“sson”后缀)的现象。

斯滕希尔(Stenkil,?~1066),他在老埃德蒙的儿子安德森·埃德蒙松(Anund Emundsson)作战阵亡后,取代老埃德蒙成为瑞典国王,并建立了斯滕希尔王朝(House of Stenkil),成为第一位国王(1060~1066在位),他是西约特兰(V?sterg?tland)贵族老拉恩瓦尔·乌尔夫松(Ragnvald Ulfsson the Old)的儿子,老埃德蒙的女婿。

埃里克·斯滕希尔松(Eric Stenkilsson,?~1067),斯滕希尔王朝国王(1066~1067在位),斯滕希尔的儿子,他异教徒埃里克(Eric the Pagan)发起了争夺瑞典王位的战争,最后两人都死于那场战争。

哈尔斯滕·斯滕希尔松(Halsten Stenkilsson,?~1070),斯滕希尔王朝国王(1067~1070在位),斯滕希尔的儿子。

阿农·加茨克(Anund G?rdske),斯滕希尔王朝国王(1070~1075在位),老拉恩瓦尔·乌尔夫松的儿子。

红色的哈坎(H?kan the Red),斯滕希尔王朝国王(1075~1079在位),斯滕希尔的儿子,来自瑞典南部的约塔兰(Gothenland)。

老英格(Inge the Elder,?~1105),斯滕希尔王朝国王(1079~1084、1087~1105在位),全名英格·斯滕希尔松(Inge Stenkilsson),斯滕希尔的儿子。

斯韦恩(Sweyn),又称布罗特·斯韦恩(Blot-Sweyn),斯滕希尔王朝国王(1084~1087在位),在1084年至1087年期间,他取代了他的基督教兄弟老英格当上了瑞典国王。

菲利普(Philip of Sweden),斯滕希尔王朝国王(1105/10~1118在位),瑞典语名字菲利普·哈尔斯滕森(Filip Halstensson)是瑞典国王。他是哈尔斯滕·斯滕希尔松国王的儿子和老英格国王的侄子。据记载,他是一个好国王。

小英格(Inge the Younger),斯滕希尔王朝国王(1110?~1125?在位),他可能是哈尔斯滕·斯滕希尔松最小的儿子。在他的叔叔斯韦恩去世之后,老英格将与他的兄弟菲利普·哈尔斯滕森一起执政。

圆头拉格瓦尔德(Ragnvald Knaph?vde),斯滕希尔王朝国王(1125~1126在位),国王小英格的继任者。

马格努斯一世(Magnus I of Sweden,1106~1134,1120~1134在位西哥特国王,兼任斯维阿兰国王),瑞典语名字马格努斯·尼尔森(Magnus Nilsson),他是丹麦国王尼尔斯一世(Niels, King of

Denmark,1065?~1134,1104~1134在位丹麦国王)和老英格女儿玛格丽特·弗雷库拉(Margaret Fredkulla,1080~1130)的儿子。马格努斯一世并不是瑞典全国的国王,而是瑞典的一个地方王。

斯滕希尔王朝时期的人名仍然是以“父子连名”(即在父名后面加上后缀“sson”),但是可以使用父名的人不限于长子,而是所有的儿子。

斯维克一世(Sverker I,1100?~1156),又称老斯维克(Sverker the Elder)。1125年开始统治东约特兰王国,1130年统治瑞典全国,创立了斯维克王朝(House of Sverker)。

埃里克九世(Eric IX of Sweden,1120?~1160),又称圣埃里克(Erik the Saint),瑞典名字埃里克·杰德沃德松(Erik Jedvardsson)。关于埃里克九世的事迹在历史上并没有记载,而是在传说得以流传,这些传说是为了让他成为圣人。1156年开始统治瑞典全境,并创立了埃里克王朝(1156~1160在位)。

马格努斯二世(Magnus II of Sweden,?~1161)瑞典语名字为马格努斯·亨里克松(Magnus Henriksson),他的父亲是丹麦和挪威的君主斯韦恩二世(Sweyn II of Denmark,1019?~1076,1047~1076),他暗杀了埃里克九世,而成为埃里克王朝继承者。

卡尔七世(Karl Sverkersson,1130?~1167),又称查尔斯七世(Charles VII of Sweden),是瑞典历史上第一位叫查尔斯的国王,但是“七世”的编号不知因何而来。他是斯维克一世的儿子,在马格努斯二世死后,成为瑞典普遍承认的国王(1161~1167在位),恢复了斯维克王朝的统治。

克努特一世(Canute I of Sweden,1150~1195/96),瑞典语名字克努特·埃里克森(Knut Eriksson),他是圣埃里克的儿子,1160年,圣埃里克九世在在乌普萨拉遇害时,他被击败并被迫逃离。此后一直与瑞典的统治者争斗,并与1172年(或1173年)在全瑞典称王(1172/1173~1195在位),夺回了埃里克王朝对瑞典的统治权。

斯维克二世(Sverker II,1167~1210),又称小斯维克(Sverker the Younger)。他的父亲是卡尔七世,母亲是丹麦贵族克里斯蒂娜·赫维德(Christina Hvide,1145?~1200?)。他在卡尔七世被谋杀时,逃到丹麦,最后返回瑞典,夺回全瑞典的统治权,成为国王斯维克王朝(1195/1196~1208在位)。

埃里克十世(Eric X of Sweden,1180?~1216),瑞典语名字埃里克·克努特松(Erik Knutsson),幸存者埃里克(Eric the Survivor)。他父亲将瑞典统治权交给斯维克王室时,他和他的兄弟都留在瑞典,由斯维克二世抚养。后,他和他的兄弟逃往挪威。在返回瑞典的阿尔加鲁斯战役中,他的三个兄全部遇难,只有他幸存下来。1208年1月,他的部队在莱纳战役中获胜,并于同年登基,恢复埃里克王室的统治(1208~1216在位)。

约翰一世(John I,1201?~1222),瑞典语名字约翰斯维克森(Johan Sverkersson),斯维克二世的儿子。1216年,埃里克十世因高烧突然去世,他被瑞典贵族推选为瑞典国王(1216~1222在位)。

埃里克十一世(Eric XI of Sweden,1216~1250),瑞典语名字埃里克·埃里克松(Erik Eriksson),他出生时,他父亲埃里克十世已经死了。1222年,约翰一世国王在去世后,6岁的他被称为国王(1222~1229在位)。

克劳特二世(Canute II of Sweden,?~1234),又称夸张的克劳特二世(Canute II the Tall),据说是克努特一世的外甥,埃里克十一世1229年在苏德曼地区的奥斯特拉战役后被推翻后,他成为瑞典国王(1229~1234在位)。

埃里克十一世,1934年克劳特二世去世后,他复位为瑞典国王(1934~1950在位)。

这一时期,瑞典分别由斯维克王朝王室和埃里克王室两个王室成员轮流执政,所以历史学家将这一时期称为“斯维克王朝—埃里克王朝”。

斯维克王朝—埃里克王朝,王室成员大多还是采用父子连名的方式来取名字。

瓦尔德马尔(Waldemar,1239~1302),瑞典语名字瓦尔德马尔?比尔格松(Valdemar Birgersson)。他是比耶·亚尔(Birger Jarl,1210?~1266)和瑞典公主英厄堡?艾力克斯朵特(Ingeborg Eriksdotter,1212?~1254?)的儿子,1250年埃里克十一世去世后,他当选为瑞典国王(1250~1275在位)。事实上,比耶·亚尔在1248年就开始统治瑞典的部分地区,此后他一直担任摄政王的角色。1275年被马格努斯三世(Magnus III,1240~1290)废黜。他父亲比耶·亚尔和他创立的王朝被称为比耶博王朝(House of Bjelbo)。

马格努斯三世,瑞典语名字马格努斯·比尔格松(Magnus Birgersson),比耶·亚尔的儿子,瓦尔德马尔?比尔格松的弟弟,比耶博王朝国王(1275~1290在位)。

比格(Birger,1280~1321),瑞典语名字比格·马格努松(Birger Magnusson),马格努斯三世的儿子。他4岁时就被称为瑞典国王;10岁时他父亲马格努斯三世去世;13岁时在托克尔·克努特松(Torkel Knutsson)的支持下,成为真正的瑞典国国王(1290~1318在位)。

马茨·克蒂尔蒙德松(Mattias Kettilmundsson,?~1326),曾在瑞典1318年至1319年统治瑞典,但他不一定是国王。

马格努斯四世(Magnus IV,1316~1374),瑞典名字马格努斯·埃里克森(Magnus Eriksson),埃里克·马格努松(Eric Magnusson,1282~1318)的儿子、马格努斯三世的孙子。1319年被选为瑞典国王(1319~1364)。

埃里克十二世(Eric XII of Sweden,1339~1359),瑞典语名字埃里克·马格努松(Erik Magnusson),马格努斯四世的儿子。1343年,埃里克十二世和他的兄弟哈康分别被选为瑞典和挪威的王位继承人。1355年,他背叛父亲,在瑞典部分地区与父亲分庭抗礼(1356~1359在位国王)。1359年,他与父亲和解,不久被她的母亲毒死(一说死于鼠疫)。

哈肯六世(Haakon VI of Norway,1340~1380),瑞典语名字哈肯·马格努松(H?kan Magnusson),

马格努斯四世的小儿子。1343 年至1380年为挪威国王。埃里克十二世去世三年后,他与父亲马格努斯四世分治瑞典(1362~1364在位瑞典国王)。

尽管马格努松父子三人对瑞典或一统天下,或份疆而治,但是还是难逃比耶博王朝覆灭的结局。在比耶博王朝时期,人名中依然没有出现标记血统的姓氏,血统的传承还是依靠父子连名的形式。

阿尔贝三世(Albrecht III,1338?~1412),他是梅克伦堡阿尔贝二世公爵(Albert II,1318?~1379)的第二个儿子,马格努斯四世的外甥。1363年,他率部入侵瑞典,并在当地贵族的要求下当上了瑞典国王(1364~1389在位瑞典国王)。1384,他成为梅克伦堡—什未林公爵(1384~1412)有人将阿尔贝三世所在时期称为梅克伦堡王朝,其实应该算是德国梅克伦堡—什未林公国(Duchy of Mecklenburg-Schwerin)的一部分,但是作为瑞典历史,这一时期必须单独计算。所以,又有人将以时期并在比耶博王朝。

玛格丽特一世(Margaret I,1353~1412),瑞典语名字玛格丽特·巴尔德马斯多特(Margareta Valdemarsdotter)。她是丹麦国王瓦尔德马四世(V aldemar IV Atterdag,1320 ~1375)的女儿,她是丹麦女王(1387~1412在位)、挪威女王(1387~1412在位)、瑞典女王(1389~1412在位)。1397年6月17日,在玛格丽特一世的主持下,丹麦、瑞典和挪威的代表在瑞典南部一个距离丹麦边境很近的城市卡尔马一个堡垒内举行会议,并签订《卡尔马条约》,条约约定三个王国共同拥戴同一位君主,建立永恒的联盟。马尔卡联盟(Kalmar Union)从此成立。

埃里克十三世(Eric XIII of Sweden,1381/1382~1459),他是波美拉尼亚的弗拉斯拉夫伯爵(Wartislaw VII,1363/1365~1394/1395)的儿子,玛格丽特一世的养子。他是挪威国王(1389~1442在位),称为埃里克三世(Eirik III);丹麦国王(1396~1439在位),称为埃里克七世;瑞典国王(1396~1439在位),称为埃里克十三世(Eric XIII)。他是北欧卡尔马联盟的第一位国王。他还是波美拉尼亚公爵,称为埃里克一世(Eric I)。

查理八世(Charles VIII of Sweden,1408~1470),瑞典名字卡尔·克努特松(Karl Knutsson),他是克努特·托尔德松(Knut Tordsson)和玛格丽特·卡尔斯多特(Margareta Karlsdotter)的儿子。他是瑞典国王(1448~1457、1464~1465、1467~1470在位国王),称为卡尔·克努特松(Karl Knutsson);挪威国王(1449~1450在位),称为挪威的查尔斯一世(Charles I of Norway)。

克里斯蒂安一世(Christian I,1426~1481),卡尔马联盟下的斯堪的纳维亚君主。他是丹麦国王(1448~1481在位);挪威国王(1450~1481在位);瑞典国王(1457~1464在位)。

约翰二世(John II,1455~1513),卡尔马联盟下的斯堪的纳维亚君主。他是克里斯蒂安一世的儿子,丹麦国王(1481~1513在位),称为汉斯(Hans);挪威国王(1483~1513在位),称为汉斯(Hans);瑞典国王(1497~1501在位),称为约翰二世(Johan II)。

克里斯蒂安二世(Christian II,1481~1559),卡尔马联盟下的斯堪的纳维亚国王。他是约翰二

世的长子,丹麦国王(1513~1523在位),挪威国王(1513~1523在位),瑞典国国王(1520~1521在位)。

卡尔马联盟时期,瑞典的国王是通过选举产生的,而且其中还有很多没有国王的“真空期”,所以瑞典国王的人名中依然没有标示血统的符号——姓氏。

古斯塔夫一世(Gustav I,1496~1560),他的父亲是瓦萨家族的埃里克·约翰松·瓦萨(Erik Johansson Vasa,1470~1520)。瑞典解放战争时期,他成功地废除了丹麦国王和挪威国王,成为卡尔马联盟的摄政王。1523年被选为瑞典国王(1523~1560在位),创立了瓦萨王朝。

埃里克十四(Eric XIV of Sweden,1533~1577),古斯塔夫一世的儿子,瓦萨王朝瑞典国王(1560~1568在位),1561年爱沙尼亚被瑞典征服后,他还是爱沙尼亚的统治者。

约翰三世(John III,1537~1592),瑞典名字约翰三世(Johan III),他是瑞典的古斯塔夫一世的儿子。瓦萨王朝瑞典国王(1568~1592)。从1556年至1563年,他还时芬兰的统治者。

西吉斯蒙德三世(Sigismund III Vasa,1566~1632),他是约翰三世的儿子。瓦萨王朝瑞典国王(1592~1599)。从1587年至1632年,他还时芬兰的统治者。波兰国王和立陶宛大公爵,1587年至1632年,他还是统一的波兰—立陶宛联邦君主。

查理九世(Charles IX of Sweden,1550~1611),他是古斯塔夫一世最小的儿子。瓦萨王朝瑞典国王(1604~1611)。

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Gustav II Adolf,1594~1632),他的拉丁名字古斯塔乌斯·阿道弗斯(Gustavus Adolphus)。瓦萨王朝瑞典国王(1611~1632),并被誉为瑞典作为一个大国的创始人。同时他还被视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军事家。

克里斯蒂娜(Christina,1626~1689),她是古斯塔夫二世的独生女,瑞典名字为克里斯蒂娜·奥古斯塔(Christina Augusta)。瓦萨王朝瑞典女王(1632~1654)。克里斯蒂娜被认为是17世纪最受教育的女性之一。1654年,她宣布退位,改信罗马天主教,并改名为克里斯蒂娜·亚力山德拉(Christina Alexandra)。

查尔斯十世·古斯塔夫(Charles X Gustav,1622~1660),又称卡尔·古斯塔夫(Carl Gustav),瑞典语名字卡尔十世·古斯塔夫(Karl X Gustav)。他是茨魏布吕肯伯爵约翰·卡西米尔(John Casimir,1589~1652)的儿子。1654年,她的表姐克里斯蒂娜退位,他成为瑞典国王(1654~1660在位)。他创立的王朝被称为普法尔茨王朝(House of Palatinate-Zweibrücken),属于德国维特尔斯巴赫王朝(House of Wittelsbach)的分支。

查尔斯十一世(Charles XI of Sweden,1655~1697),瑞典名字卡尔十一世(Karl XI)他是卡尔十世·古斯塔夫的独子,瑞典普法尔茨王朝国王(1660~1697)。他在位期间,瑞典王国被称为瑞典帝国(Swedish Empire)。

查尔斯十二世(Charles XII,1682~1718),瑞典名字卡尔十二世(Karl XII),拉丁化为卡罗勒斯·雷克斯(Carolus Rex),他是卡尔十一世唯一幸存的儿子,瑞典普法尔茨王朝国王(1697~1718)。1718年,他在远征挪威时阵亡。

乌尔丽卡·埃利诺拉(Ulrika Eleonora,1688~1741),她是卡尔十一世的最小的女儿,并以她的母亲命名。她是瑞典普法尔茨王朝国王瑞典女王(1719~1720),她于1720年退休,由她的丈夫黑塞卡塞尔的兰德格雷夫弗雷德里克一世(Frederick I,1676~1751)继承王位。

虽然乌尔丽卡·埃利诺拉把王位传给她的丈夫,但是她的逊位意味着普法尔茨王朝的终结。

弗雷德里克一世,他是乌尔丽卡·埃利诺拉的丈夫,瑞典国王(1720~1751)。在弗雷德里克一世统治下瑞典逐渐走上了君主立宪制道路。1723年,议会成为最高权力机构。他所在王朝被称为黑森王朝(Landgraviate of Hesse-Kassel),为神圣罗马帝国的一个分支,弗雷德里克一世在瑞典为王,所以在瑞典历史上必须要有一个王朝的名称。

阿道夫·弗雷德里克(Adolf Frederick,1710~1771),又作阿道夫·弗雷德里克(Adolph Frederick),瑞典名字阿道夫·弗雷德里克(Adolf Fredrik)。由于弗雷德里克一世和乌尔丽卡·埃利诺拉没有子嗣,所以1743年,瑞典国会开会选举王位继承人,并确定弗雷德里克一世的连襟的侄子阿道夫·弗雷德里克(Adolf Fredrik)为王储。1751年,弗雷德里克一世去世后,他继位为瑞典国王。他所在王朝为荷尔斯泰因—戈托普王朝(House of Holstein-Gottorp),是奥尔登堡王朝的分支。

古斯塔夫三世(Gustav III,1746~1792),他是阿道夫·弗雷德里克的儿子,瑞典荷尔斯泰因—戈托普王朝国王(1771~1792在位)。1782年,古斯塔夫三世是世界上第一个正式中立的国家元首。

古斯塔夫四世·阿道夫(Gustav IV Adolf,1778~1837),他是古斯塔夫三世的儿子,瑞典荷尔斯泰因—戈托普王朝国王(1792~1809在位)。1807年,丹麦和挪威对瑞典宣战,使瑞典丢失更多领土。1809年被推翻,并宣布他的后裔不得继承王位。后举家流亡国外,最后定居于瑞士。

查尔斯十三世(Charles XIII,1748~1818),瑞典名字卡尔十三世(Karl XIII)。他是阿道夫·弗雷德里克的儿子,荷尔斯泰因—戈托普王朝瑞典国王(1809~1818在位),称为卡尔十三世;挪威国王(1814~1818在位),称为查尔斯二世(Charles II)。

荷尔斯泰因—戈托普王朝的人名没有显著特征,基本上都是名字和排序。

查理十四世(Charles XIV,1763~1844),全名让—巴蒂斯特·贝尔纳多特(Jean-Baptiste Bernadotte),生于法国波城,1804年晋封法国元帅,1810年被选为瑞典王储,1818年分别以卡尔十四世·约翰(Karl XIV Johan)和卡尔三世·约翰(Karl III Johan)的名号加冕为瑞典国王与挪威国王,在位至1844年去世。他所在王朝被称为贝尔纳多特王朝(House of Bernadotte)。

奥斯卡一世(Oscar I of Sweden,1799~1859),全名约瑟夫·弗朗索瓦·奥斯卡·贝纳多特(Joseph Fran?ois Oscar Bernadotte),卡尔十四世·约翰的独生子。贝尔纳多特王朝瑞典和挪威国王(1844~

1859在位)。

查理十五世(Charles XV,1826~1872),全名卡尔·卢德维格·欧根(Carl Ludvig Eugen),他是奥斯卡一世的儿子。1857年,奥斯卡一世病重期间由他摄政。1959年分别以卡尔十五世(Karl XV)和卡尔四世(Karl IV)的名号加冕为瑞典国王与挪威国王,在位至1872年去世。在位期间,进行了以路易斯·德·吉尔(Louis Gerard De Geer,1818~1896)为首的议会改革。1866年废除了四院制,建立了现时的瑞典议会。1876年,任命路易斯·德·吉尔为瑞典第一任首相。

奥斯卡二世(Oscar II,1829~1907),又称受洗奥斯卡·弗雷德里克(baptised Oscar Fredrik),他是奥斯卡一世的儿子,由于卡尔十五世的儿子早夭,所以卡尔十五世去世后,他作为奥斯卡一世的儿子和卡尔十五世的弟弟继承了瑞典国王的王位(1872~1907在位)和挪威国王(1872~1905在位)。他在位期间瑞典和挪威联盟逐渐衰落,最终在1905年解散。

古斯塔夫五世(Gustaf V,1858~1950),全名奥斯卡·古斯塔夫·阿道夫(Oscar Gustaf Adolf)。他是奥斯卡二世的长子,1907年12月8日,他继承了父王的瑞典王位(1907~1950在位),称号古斯塔夫五世。他是自中世纪以来第一位没有加冕典礼的瑞典国王,此传统一直延续至今。

古斯塔夫六世·阿道夫(Gustaf VI Adolf,1882~1973),全名奥斯卡·弗雷德里克·威廉·奥拉夫·古斯塔夫·阿道夫(Oscar Fredrik Wilhelm Olaf Gustaf Adolf)。他是古斯塔夫五世的长子,1950年10月29日登基,直至他去世(1973年)。他热爱中国陶瓷艺术,热爱中国历史文化,被公认是西方最伟大的东亚考古和艺术鉴赏家。

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Carl XVI Gustaf,1946~),全名:卡尔·古斯塔夫·富尔克·休伯特斯(Carl Gustaf Folke Hubertus)。他是已故王太子阿道夫·古斯塔夫亲王唯一儿子。由于其父在即位前便因遭遇空难去世,故而他于1973年9月15日从其祖父古斯塔夫六世手中继承王位。根据1974年宪法,君主与政治无关,也没有正式权力,国王主要行使礼仪性和代表性职责。他的座右铭是“为了瑞典——与时俱进”。

卡尔·古斯塔夫十六世是“贝纳多特王朝”的第七任国王,该王室的成员都姓“贝纳多特”,但是王室成员一般都不使用姓氏,所以在名字中看不到姓氏。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