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经络腧穴学总论

《政治学原理》知识点梳理有答案版

第一讲《政治与政治学》 1.对政治概念的不同解释 神学性解释提供了神圣维度 道德性解释提供了价值目标 法律性解释行为依据 权力性核心问题 管理型解释主要任务 价值型基本功能 2.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主要观点 政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 国家政权是政治的主要和根本问题 政治是有规律的社会现象 3.政治的定义 在一定经济基础上,人们按照特定的利益借助公共权力规定和实现特定权力的一种社会关系。 4.政治学的基本问题。 权力和权利的关系是社会学的基本问题 5.规范性概念与描述性概念。 规范性概念,价值性概念,用来表示“应该”或者“必需”的事物; 描述性概念:实证性概念和解释性概念,指客观的,用濑来表示客观存在的实际情况。 第二讲《政治学的历史发展》 1.儒家政治思想的特点 为政以德 2.道家政治思想的特点 无为而治 3.墨家政治思想的特点 兼爱兴利 4.法家政治思想的特点 以法治国 5.西方政治学的发展阶段和各个阶段的理论特点,各个阶段的重要代表人物 (1)古希腊古罗马:古典政治学时期

特点:政治学与伦理学相结合 代表人物: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塞涅卡 (2)中世纪:神学政治学时期 特点:神学与政治学相结合 代表人物:奥古斯丁、阿奎那 (3)现代:理性主义政治学时期 特点:人本主义为指导,个人主义为本位,理性思考为办法 代表人物:马基雅维利,布丹,边沁,密尔,孔德,斯宾塞 (4)当代:科学主义政治学时期 特点:政治哲学开始向政治科学转化,价值观上,相对主义盛行,实证主义,经验主义,科学主义为方法。 代表人物:本特利,沃拉斯,拉斯韦尔 (5)趋势:政治哲学的复兴 特点:正义理论的研究 代表人物:罗尔斯、诺齐克 第三讲《政治体系》 1.政治体系的含义 有关政治生活的所有相互关联的要素组成的一个整体 2.国家的定义 在一定地域上,建立主权,并通过一系列持久的制度实施权威的政治共同体 3.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主要内容 起源: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本质:阶级统治的工具 作用,缓和冲突,控制在秩序之内 4.国家结构形式的含义 一个国家整体与各组成部分,中央权力机关与地方权力部门之间的关系 5.单一制和复合制 单一制:由若干行政区域组成的单一主权的国家,单一的宪法,统一的法律体系,统一的最高权力机关和统一的国籍 复合制: (1)联邦制:由若干相对主权的地区作为成员单位联盟组成的国家。 (2)邦联制:若干保留独立主权的国家建立起来的国家联盟。 6.国家元首的职权 (1)颁布法律,发布命令 (2)召开议会,解散议会 (3)任免政府官员

政治学原理作业

政治学原理作业(1) [案例分析]香港财政司司长梁锦松买车风波结合本案例,你认为对政治权力而言,权力制约与道德制约哪个会更好?如何制约政治权力?请阐述你的理由. 答题思路: 1、说明什么是政府官员腐败; 2、分析为什么要制约权力; 3、结合案例分析比较分析权力制约与道德制约; 4、结合案例分析如何制约权力。 5、字数在1000字左右,(至少800字以上) 答案:一、我认为对政治权力而言,权力制约与道德制约都很重要,权力制约是外力作用,道德制约主要是靠掌握权力的主体自身的反省,联系香港财政司司长梁锦松买车风波这一案例,我认为权力制约更 好,道德制约也应起辅助作用。 二、政治学的角度讲,权力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是一个人让另一个人按其吩咐做事的能力,是一套执行政策和决定的能动的工具。首先,权力是一种关系,是一种人对人的制约关系,是权力施动者对受动者的制动关系,同时受动者也对施动者和权力过程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其次,权力是一种能力,是一个人或者机构对另一个人或者机构的驾驭能力和制约能力;权力是一种工具,权力作为一种工具手段,是行使权力、执行政策的载体和依托。 政治权力强调的是权力的政治特征,是权力现象在政治生活中的应用和体现。政治权力表现为政治主体对政治客体的制约能力。它在本质上是特定的力量制约关系,形式上是特定的社会公共权力。根据有关权力的一般理论,政治权力是一种政治能力,也是一种政治工具,它反映的是一种政治关系,即支配与服从、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政治权力在政治生活中还更多的表现为国家权力,反映了国家权力机构实现公 共利益的行为能力。 政治权力具有如下特性: (1)权威性,政治权力的行使要得到全体公民的认可,得到法律的授权,因此,政治权力带有一定的权威性。 (2)支配性,政治权力是一种支配力量,掌握了政治权力,也就掌握了社会的支配力量。掌握了社会的支配力量,也就意味着在社会价值和利益分配中处于优势地位。正由于此,政治权力才成为社会势力 展开角逐和斗争的焦点。 (3)强制性,政治权力也是一种要求政治服从的强制力量。它

人体经络学注解整理。

人体经络学(附:人体穴位作用注解图)--摘录整理二千五百年前,中国诞生了第一部医学巨著——《黄帝内经》,在 这部典籍中,一个重要的概念贯穿于全书,那就是经络。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古人发现人体上有一些纵贯全身的路线,称之为经脉;又发现这些大干线上有一些分枝,在分枝上又有更细小的分枝,古人称这些分枝为络脉,“脉”是这种结构的总括概念。 《黄帝内经》对经络的认识是从大量的临床观察中得来的,记载这些 临床观察的文献近年来已在马王堆帛书、张家山竹简和绵阳木人经络模型等出土文物中逐渐找到。这些早期文献主要描述了经脉系统,并涉及了三种古老的医疗手段:一个是灸法,一个是砭术(即用石头治病的一种医术),另一个就是导引术(一种古老的气功),而经脉是这三种医术施用时借助的途径。 随着冶炼技术的发展,人们制成了金属针,称为微针,并用微针对 经脉进行治疗。《黄帝内经》分为两部书,其中之一叫做《灵枢经》,也称为《针经》,就是专门论述用微针治疗经络的著作。《黄帝内经》对经络作了系统的总结,在经脉之外,增加了络脉、经别、经筋、皮部和奇经等新的概念,它们共同组成了经络系统,成为古人心目中人体最重要的生理结构。《黄帝内经》还阐述了经络的功能,即运行气血、平衡阴阳、濡养筋骨、滑利关节、联络脏腑和表里上下以及传递病邪等。《黄帝内经》对经络系统及其功能的认识主要来自于长期的临床观察,也包含一些推理分析的结果和取类比象的描述。由于《黄帝内经》的概念体系是二千多年前的,给现代人理解它的思想内涵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因此,从文献和实验等多个方面揭示古典经络概念的内涵,是中医研究者的任务。 一、经络系统组成 ●经络作为运行气血的通道,是以十二经脉为主,其"内属于府藏, 外络于肢节",将人体内外连贯起来, 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十二经别,是十二经脉在胸、腹及头部的重要支脉,沟通脏腑,加强表里经的联系; ●十五络脉,是十二经脉在四肢部以及躯干前、后、侧三部的重要支脉,起沟通表里和渗灌气血的作用; ●奇经八脉,是具有特殊作用的经脉,对其余经络起统率、联络和调节气血盛衰的作用; 此外,经络的外部,筋肉也受经络支配分为十二经筋;皮肤也按经络 的分布分为十二皮部。 二、人体穴位常识 穴位是指神经末稍密集或神经干线经过的地方。穴位的学名是腧穴,别名包括:“气穴”、“气府”、“节”、“会”、“骨空”、“脉气所发”、“砭灸处”、“穴位”。人体周身约有52个单穴,300个双穴、50个经外奇穴,共720个穴位。有108个要害穴,其中有72个穴一般点击不至于致命,其余36个穴是致命穴,俗称“死穴”。死穴又分软麻、昏眩、轻和重四穴,各种皆有九个穴。合起来为36个致命穴。 三、人体穴位作用注解图

政治学原理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

政治学原理考试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_______指的是公共行为主体对公共性为客体的制约能力和力量。公共权力 _______被认为是近代西方政治科学的奠基人。马基雅维利 _______的内在矛盾特性决定了公共权力和公民权利的特性,形成了公共权力和公民权利存在的基础。利益 _______方案政治设计的核心是寻求一个清官明君式的好人统治,这是“人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理想主义 _______是我国最高工会组织。中华全国总工会 _______理论被视为民主研究的现代学派。现代“精英民主” _______制度将选举制度、代议制度和权力制约结合起来,体现了当代人们心目中的政治正义观念。宪政 “政治”概念的提出,始于人类文明史上的_________社会时期。奴隶 1949年至1978年,中国基本上实施________的自下而上的集权式的政治发展策略。民众主义 A 阿尔蒙德和维巴于1963年出版了《公民文化》,该书为研究_______提供了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政治文化 C 传统的中国被认为是一个高度的社会。政治化 传统自由主义者认为为个人和社会提供服务是国家和政府____________的唯一来源。合法性 从政治参与的主体来看,政治参与是_________的政治行为。普通公民 D 道德政治观或伦理政治观认为政治是一种__________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社会价值 第一波民主化起源于__________和法国革命。美国革命 G 根据马克思的理解,意识形态指的是_________的思想观念。统治阶级 根据系统分析的理论和方法,政治生活被分解为政治体系、政治过程和____________ 三个方面。公共政策 公共权力具有____________和至高无上性,公民权利具有神圣不可侵犯性。权威性 公民行使政治表达的手段主要包括政治集会、政治请愿、_______。政治言论 古代社会的治理的核心理念是_________。统治 国家的产生以____________的形成为组织标志。政府 国家结构形式主要可以分为____________和复合制。单一制 J 具有现代化和________的政治领导人及执政党的存在,对于民主的和平转变具有重要意义。民主意识 K 卡尔?波普和汉娜?阿兰特等人基于对____________的分析,认为意识形态是一种“封闭的思想体系”,要求垄断真理,拒绝宽容反对意见。法西斯主义 L 理想主义途径是民主的_______研究的基本思路。政治哲学 M 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分工和的产物。私有制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对于________的参与。政治事务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____________。社会关系

如何学好政治学原理

如何学好政治学原理课程 学好这门课程,首先应该把握这门课程的基本特点, (一)本课程有四个方面的基本特点: 1、课程的逻辑主线清晰:课程内容和分析论述是建立在对于政治的社会本质——利益和利益关系基础上的,所以利益和利益关系分析方法贯穿了全部课程的内容,因此,也可以认为,这门政治学是从利益和利益关系的角度出发展开对于政治和政治现象分析的,因此,利益和利益关系的分析是全部理论内容的起点和主线,因此,学生应该牢牢把握这一主线,来理解课程的其他内容。 2、课程的逻辑关系严密:基于以上的课程逻辑主线,教材内容的逻辑构成是:首先我们解析了政治的基本含义,按照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我们把政治理解为人们在特定的经济基础上,通过夺取或者运用公共权力而实现和维护特定阶级和社会利益要求,处理和协调各种社会利益要求的社会关系。然后,我们介绍了中西方政治研究的发展历程。在第三章中,我们展开了对于利益和利益关系的含义和基本状态的分析,由此说明了利益关系的基本内容是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的矛盾,这一章的分析构成了全部政治学原理的基石。从这一章的分析中,我们沿着由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的矛盾这两个方面引出的两条逻辑主线,从不同的层次和方面对于社会政治生活展开了层层分析。在政治关系本质内容层面上,我们分析了政治权力和公民政治权利的内容,政治权力可以看作是社会公共利益的要求的首要体现,而公民的政治权利则基本上是公民在社会公共生活中与公共利益以及相互利益矛盾的法律和政治要求的体现,这两个方面的内容构成了第三章的内容。第四章、第五章是从组织和制度的层面上对于政治权力和公民政治权利进行的分析,其中国家是典型的政治权力的组织和制度体现,而政治团体则是公民政治权利的典型体现。政党则根据情况不同而不同,其中执政党是政治权力的组织和制度体现,而非执政党则是公民权利的体现。第六章、第七章的内容是从行为的层面上对于政治权力和公民政治权利展开的分析,其中治理是政治权力的典型行为,而政治参与则是公民政治权利的典型行为。第八章对于政治的文化层次进行了分析和论述。任何政治都是在发展变化的,第九章主要论述了政治发展问题。第十章对于民主的分析,是政治的基本价值要求,由于民主涉及到政治生活的各方面,因此,这一章也可以看作是政治学的总结。 3、课程内容具有基础理论性。围绕着社会政治的基本现象,课程展开的分析和论述具有基础理论的特点,所谓基础理论性,是表示:(1)所分析的政治现象是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基本的现象;(2)课程进行的分析和论述,是从一般性和普遍性意义上展开和进行的,因此,课程是对于所有同类政治现象的一般概括和论述,关注的是政治的一般性规律和特性;(3)课程按照理论逻辑进行的,而不是对于政治现象的简单描述,这就是说,课程的重点在于是什么和为什么。 4、课程各章的基本内容是按照如下方面构成的:(1)特定政治现象的基本含义。通过辩析不同的概念,阐明有关的论述,形成有关政治现象的定义;(2)分析和说明这种政治现象的基本特点或者特性;(3)说明这种政治现象的基本类型;(4)论述这种政治现象的社会政治作用和功能。 (二)具体的学习方法 按照以上所说的课程的特点,来把握这门课程的基本线索,从而在总体上把握课程的内容。除此之外,我们建议同学注意以下八个方面,或者从这八个方面来把握学习方法: 1、要学会综合利用多种教学媒体。 网络是现代远程教育的重要载体,《政治学原理》网络课程挂在电大在线,该网络课程根据本课程自身的内容体系和特点,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对现有的各种教学资源进行了分析、调整、充实,整合成为具有交互式、多媒体、开放性、随时更新、适合成人学生个性化学习、自主学习的教学媒体。该网络课程既可以进行系统学习,也可以用作考试复习,因而,它是同学们必须要重视的教学资源。

经络腧穴学_习题集,附答案

绪言 一、单项选择 1、被称为《针经》的中医典籍为: A、《素问》 B、《灵枢》 C、《难经》 D、《针灸甲乙经》 E、《针灸逢源》答:B 2、“阿是穴”和“指寸法”的创始人是: A、渡舟 B、继洲 C、思邈 D、《经》 E、滑伯仁 答:C 3、《针灸大成》是哪个朝代哪位医家所著() A、唐代思邈 B、北宋王惟一 C、晋代皇甫谧 D、明代继洲 E、元代渭伯仁 答:D 4、《针灸甲乙经》的作者是: A、王叔和 B、思邈、皇甫谧 D、王惟一 E、滑伯仁 答:C 5、最早铸造针灸模型的朝代是() A、汉代 B、晋代 C、唐代 D、宋代 E、明代 答:D 6、针灸铜人的设计者是() A、思邈 B、继洲 C、王执中 D、王惟一 E、滑伯仁 答:D 二、多项选择 1、反映经络学说早期面貌的著作是() A、《素问》 B、《灵枢》 C、《足臂十一脉灸经》 D、《脉经》 E、《阴阳十一脉灸经》 答:C、 E 三、填空题 1、以外科闻名于世的华佗亦精于针灸,创立了著名的()穴。 答:华佗夹脊穴 2、北宋时期的2具()作为针灸教学的和()之用。 答:铜人模型,考试 3、在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的医学帛书中,有两种古代经脉文献,为()()。答: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 7、《针灸大成》是()医家所著。 答:继洲 8、《针灸甲乙经》的作者是()。 答:皇甫谧 四、判断题 1、《灵枢》又称《针经》。( 对 ) 2、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中已有针砭、艾灸治疗记载。( 对 ) 3、清初至民国时期,是针灸医学发展的兴盛时期。(错) 4、首次提出阿是穴的医家是思邈。( 对 ) 5、“足臂十一脉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论述了经络、腧穴等,反映了针灸学的完整系统理论。(错)

经络腧穴学试卷(供参考)

《经络腧穴学》试卷(A 卷) 姓名:学号:班级: 说明:本试卷总计100分,全试卷共 4 页,完成答卷时间2小时。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并将其标号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1.《针灸甲乙经》记载腧穴数目是() A.354穴 B.349 C.361 D.359 E.460 2.足阳明胃经胸部腧穴距离前正中线是() A.4寸 B.6寸 C.2寸 E.3寸 3.前正中线上,脐中上4寸取() A.中脘 B.上脘 C.建里 D.中极 E.下脘 4.肘横纹至腕横纹的骨度为() A.13寸 B.12寸 C. 9寸 D. 8寸 E.460 5.治疗乳少,应取() A.内庭 B.合谷 C.少泽 D.少冲 E.太冲 6. 下列为奇穴的是() A.百会 B.印堂 C.上星 D.风府 E.合谷 7.背俞穴的针刺操作是( )。 A.斜刺0.5-0.8寸 B.直刺0.5-0.8寸 C.斜刺1-1.5寸 D.直刺1-1.5寸 E. 直刺1.5-2寸 8.八脉交会穴中任脉通于() A.列缺 B.后溪 C.申脉 D.足临泣 E.外关 9.循行路线经过耳下、耳后、耳上、耳中的经脉是() A.手少阳 B. 手太阳 C. 足少阳 D. 足太阳 E.手太阴 10.十二经脉中既到目内眦又到目锐眦的经脉是()

A.足少阳 B 手太阳 C 手少阳 D 足太阳 E.手太阴 二、双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分,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出2个正确答案,并将其标号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1.太溪穴属于何类特定穴() A.经穴 B. 输穴 C. 郄穴 D. 原穴 E. 八脉交会穴 2.位于脐水平线上的穴位是() A.天枢 B.大横 C.大赫 D.梁门 E.外陵 3.下列哪些腧穴属于奇穴( )。 A.翳风 B.翳明 C.四白 D.四缝 E.会阳 4.与脑有联系的经脉是() A.足少阴 B 足太阳 C 足厥阴 D 督脉 E 任脉 5.共司下肢运动和眼睑开合的经脉是() A.阴跷脉 B 阴维脉 C 任脉 D 阳跷脉 E 督脉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分,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出3~5个正确答案,并将其标号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1.太渊穴属于何类特定穴() A.原穴 B.输穴 C.八会穴 D.八脉交会穴 E.经穴 2.下列各穴属于奇穴的为() A.印堂 B.膝眼 C.二白 D.四渎 E.四神聪 3.下列穴位应开口取之的有() A.下关 B.耳门 C.听宫 D.听会 E.翳风 4. 十二经脉的衔接部位包括( ) A.大指 B 食指 C 中指 D 无名指 E. 小指 5.与胃有联系的经脉是( ) A.足阳明 B 足太阴 C 手太阳 D 手太阴 E. 足厥阴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经络: 2.体表解剖固定标志: 3.背俞穴:

政治学原理整理分析

政治学原理整理 第一章 1,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是什么? 政治是经济的最集中的表现:政治就是各阶级之间的斗争:政治就是参与国家事务,给国家定方向,确定国家活动的形式·任务和内容:政治是一门科学,是一种艺术。总的来说,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理论,为人类认识政治现象作出革命性贡献。 2,如何从系统论的角度认识政治 政治系统论(Systems Approach)的代表人物是戴维·伊斯顿。在.“什么是政治”部分,我们已涉及过系统理论。任何系统都有一些要素,政治系统的要素是输入、输出及反馈,这些也是政治系统理论的主要概念。从输入――输出来分析政治系统,给人们提供了一种宏观的政治思维方法。系统论主要关心的是系统内输入与输出的关系。但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如何处理?这是结构一功能分析所关心的问题。 政治系统论运用了系统论和控制论的一般原理,不注重实用国家这种模糊的概念,而以政

治系统为自己的基本研究对象,从宏观角度对政治过程,特别是公共政策制定与执行中的价值分配进行研究。它首先把政治看成是一个既有层次分工而又有完整系统地有机整体,即政治系统,政治现象是这个系统整体的组成部分,政治系统内部的各个部门、各个环节和各个要素以及系统内部和外部环境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由此,政治系统论把政治的互动行为当作政治分析的基本要素,主张以政治系统的平衡和稳定为目标,着重分析系统的平衡和自我维持。其主要代表人物有戴维·伊斯顿、莫顿·卡普兰等。 3,什么是政治哲学和政治科学? 政治哲学:指对政治现实进行价值的判断、评价和说明所形成的思想体系,其研究重点在于力图阐明政治的价值、政治的实质和政治分析的概念和逻辑,其方法主要是思辨式。 政治科学:政治科学是以人类社会的政治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属于社会人文科学,有广义、狭义两种不同的内涵。广义政治科学即政治学,它以国家政权为中心研究政治制度、政治过程、政治行为、政治活动、政治关系及其一般发展规

政治学原理复习资料

政治学原理复习资料 注意:填空与选择题,大家主要复习黄色小册子为主,这里整理的内容较少,不全。 《政治学原理期末复习指导》期末复习指导的综合练习题基本涵盖了考试的全部内容,大家一定要全面复习! 一、填空题 、中国学说对政治的阐释,直接寄托了他们对于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追求。 正确答案:儒家 、马克思主义认为,问题是全部政治的基本问题、根本问题。 正确答案:国家政权 、是政治的核心,一切政治活动,都是围绕着这一核心展开和进行的。 正确答案:政治权力 、方案政治设计的核心是寻求一个清官明君式的好人统治,这是“人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正确答案:理想主义 、被认为是近代西方政治科学的奠基人。 正确答案:马基雅维利 、政治研究的科学化进程遇到的三个难题是数据问题、隐性价值问题、问题。 正确答案:价值中立 、与政治不分是儒家思想的特色。 正确答案:伦理 . 对生活的参与是公民权利的首要内容。 正确答案:国家政治 .公共利益具有和最高权威性,公共权力部门得到公众授权,代表公众行使公共权力,追求和实现公共利益。 正确答案:公共性 .经验事实表明,的滥用是社会动荡的根源。 正确答案:权力 、国家的三要素说,认为具有、土地、主权者即为国家。 正确答案:人民 、权力制约原则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宪法中主要表现为。 正确答案:分权原则 、从社会政治发展史来看,政府组织机构的设置原则主要有三类,即集权原则、分权制衡原则和。 正确答案:议行合一原则 、政党的目标是通过竞取政府职位而赢得。 正确答案:政府权力 、和全能主义国家被视为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基本模式。 正确答案:一元主义 、制度是近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产物,它强调政治权力的获得以及政治权力的运作必须遵从人们的政治正义观念。 正确答案:宪政 、政治秩序最关键的核心是或者说政治共识的存在。 正确答案:政治合法性 、古代社会治理的核心理念是。

关于《政治学原理》教学方法改进的分析

关于《政治学原理》教学方法改进的分析 摘要:《政治学原理》课程在教学中往往会遇到学生对课程的概念和理论在理解上的困难,依据教学创新的实践与对学生的评价的调查,对该课程教学方法的改进可采用多元互动课堂、引导式讨论、多层次案例库、经典原著导读和设立本科生导师等方式,并按照教学资源将其合理组合运用。 关键词:本科教学;政治学原理;教学改进方法 《政治学原理》作为政治学类和行政管理类专业的基础性必修课,具有为该专业的本科生培育政治学兴趣、奠定政治学理论基础和认知框架的目的与重要功能。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课程要求的知识传导和学生对所授内容的接受感知间的差异往往让这些目的难以达到,甚至产生使学生远离政治学的负面影响。 一、《政治学原理》教学中的常见问题 (一)政治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在理解上的困难 《政治学原理》是一门基础性课程,会涉及到政治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但因该课程大都开设在大一学年,这些概念和理论相对于大一的本科生来讲,显得过于抽象而难以理解,例如,主权、政治、国家、权力等概念均是对人类政治社会中某些共同特征的归纳,在现实中几乎很难找到完全符合的对应物,学生在接受相关知识时就容易感到空洞,兴趣寥寥[1]。政治学中的基础理论,例如民主理论、国家理论等所要解决的问题距离学生所亲身感知的现实又过于遥远,这就会带来理解上的困难。 (二)政治学经典原著在阅读上的困难 阅读经典是学科入门非常重要的方法,在《政治学原理》课程中如果适当鼓励学生阅读原著将会让学生更快走入政治学的研究领域。但政治学中的经典原著大都苦涩难懂,例如,《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或是《政治生活中的系统分析》都不是大一学生能够轻松读懂的著作,让学生阅读原著经典,可能不会有助于对课程的学习,反而使学生远离该学科。 (三)进行讨论式授课上的困难 如果在授课中学生出现难以理解的情况,引入讨论,让学生在相互辩驳中加深理解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方法。采用讨论课的一个前提是学生已对所讨论的问题和所涉及的知识有所掌握,若不具备这些条件,学生一方面不知道该讨论什么内容,另一方面也容易使讨论失去控制。《政治学原理》中的一些用于进行辩论的题目都较为宏大,例如,民主国家还是权威国家更助于推进经济发展,这就需要学生具备较好的专业基础,对于刚接触该学科的学生而言,贸然进行讨论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四)进行案例教学的困难 案例可以加强对概念或理论的直观理解,在围绕案例的互动中可以提升授课的效果。而政治学中的案例,例如国际间的冲突和战争、宗教对于政治行为的影响等相对而言距离学生的日常实践较远,学生对其难以形成直接有效的认知。甚至,有些概念或理论在现实生活中难以找到完全吻合的例子,比如“自然状态”、“社会契约”等,本就是学者为了阐述理论所假想的状态。在案例选用上必须要考虑到这些情况,否则会导致学生的错误理解。 在《政治学原理》教学中存在着课程内容本身所具有的抽象性、概括性和学生的认知能力之间的差距,为了提升课程的教学效果,运用多种方式和手段来弥

第二章 腧穴概述--本科《经络输穴学》(十一五)(整理版)

第二章腧穴概述 腧穴是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于躯体外部的特殊部位,也是疾病的反应点和针灸等治法的刺激点。腧,又作“俞”,通“输”,有输注、转输的意思;穴,原义为“土室”,引申指孔隙、空窍、凹陷处。腧穴在《内经》中又有“节”、“会”、“气穴”、“气府”、“骨空”等名称;《针灸甲乙经》称“孔穴”,《太平圣惠方》称“穴道”,《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通称“腧穴”,《神灸经纶》则称为“穴位”。 腧穴与经络有密切关系。《素问·气府论》将腧穴解释为“脉气所发”。《灵枢·九针十二原》说:“节之交,三百六卜五会,……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灵枢·小针解》作了解释说:“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者,络脉之渗灌诸节者也”。腧穴归于经络,经络属于脏腑,故腧穴与脏腑脉气相通。《素问·调经论》:“五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灵枢·海论》:“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府藏,外络于支节”,明确指出脏腑一经络一腧穴之间的关系。《千金翼方》进一步指出:“凡孔穴者,是经络所行往来处,引气远人抽病也”,说明如果在体表的穴位上施以针或灸,就能够“引气远入”而治疗病症。脏腑病变又可从经络反应到相应的腧穴。《灵枢·九针十二原》说:“五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十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藏之害矣。” 经络腧穴学,是在经络学说指导下论述腧穴的具体内容和应用,腧穴部分,将分述其定位、主治、刺灸方法、解剖及古今文献选录等。 第一节腧穴的分类和命名 一、腧穴的分类 腧穴的类别,一般将归属于十四经系统的称“经穴”,未归入十四经的补充穴称“经外奇穴”,还有按压痛点取穴则称“阿是穴”。 (一)经穴 凡归属于十二经脉和任、督脉的腧穴,亦即归属于十四经的穴位,总称“经穴”。经穴均有具体的穴名和固定的位置,分布在十四经循行路线上,有明确的针灸主治证。经络学说就是以这些腧穴为主要依据,就其主治规律、疾病症候等进行总结,使分散的腧穴系统化,并由早期的基本穴逐步发展到全部经穴。《灵枢·本输》论列各经五输穴,《素问·气府论》列各经“脉气所发”穴,《灵枢·经脉》论列各络穴,这是经络在四肢的基本穴,说明《内经》书中已为腧穴的分经奠定了基础。《内经》多处提到“三百六十五穴”之数,但实际其载有穴名者约:160穴左右;经穴专书《针灸甲乙经》载古代《明堂孔穴针灸治要》共349穴《千金翼方》所载相同);宋代《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十四经发挥》同)穴数有所增加,穴名数达354;明代《针灸大成》载有359穴;至清代《针灸逢源》,经穴总数才达361。目前经穴总数即以此为准。穴位有单穴和双穴之分,任、督脉位于正中,是一名一穴;十二经脉左右对称分布,是一名双穴。历代代表性针灸医籍所载经穴数见表2—1。、 表2一1历代医籍记载的十四经穴数

政治学原理概念及思考题整理

第一章政治学研究 一、概念 1、政治——上层建筑领域中各种权力主体维护自身利益的特定行为以及由此结成的特定 关系,是阶级社会的产物。就是人们围绕公共权力的形成而展开的活动以及运用公 共权力对社会价值作权威性分配的过程。 2、政治学——社会科学中的主干学科,是研究人们如何为一个社会进行权威性价值分配的学问 3、政治哲学——主要运用先验的哲学思辨的方法,论证某些政治价值是值得追求的,并以这些价值为标准,对现实政治做出评价,并试图探寻理想的政治生活方案 。研究价值问题和政治思想与哲学的发展和意义。它是研究政治关系的本质及其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又是政治理论的方法、原则、体系的科学 4、政治科学——主要运用经验的、实证的方法,对政治生活进行量化分析,它强调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政治的真相。类社会的政治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5、行为主义政治学——西方政治学家积极努力使政治科学化的产物,有实证主义和逻辑主义两种 二、思考题 1、政治学研究的主要范围 A、政治理论与政治哲学。对政治生活进行量化分析 B、研究政府 C、公共行政和公共政策 D、比较政府与政治 E、国际关系F政治学研究方法 2、先到政治学研究中的系统分析方法 这种方法是研究整个政治制度,主要内容是一个国家对政治可以看成是该国社会环境与它的政治系统互动的关系。政治系统理论认为人类的政治生活是在一定换进内不停地要求和支持这些要求的力量,破事政治组织经由程序将要求转化为国家的政策来满足人民的要求。 3、结构与功能分析法的特征 (1)政治系统都有着同样的政治结构,任何政治结构都具有特定的政治功能。 (2)政治结构是系统中相关角色之间的固定化关系形式 (3)政治系统依靠各种政治结构履行各自政治功能来维系政治系统的生存 (4)政治系统与其生存环境相互作用。 对政治系统进行分析,采用输入与输出,有同样的政治结构,有特定的功能。 4、政治学是不是科学? 第二章现代国家 一、概念 1、权利——是某些人对他人产生预期效果的影响力 2、政治权利——权利现象和权利行为在政治领域的体现,是指政治权利主体为实现和维护自己的 利益而拥有的对政治权利和客体的制约能力 3、权利的正当性——政府基于被民众认可的基础上实施统治的合法性,就是政府实施同志在很大

北大考博辅导:北京大学政治学(中国政治)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

北大考博辅导:北大政治学(中国政治)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根据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最新公布的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可知,全国共有53所开设政治学类专业的大学参与了排名,其中排名第一的是北京大学,排名第二的是复旦大学,排名第三的是中国人民大学。 作为北京大学实施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的重点学科,政府管理学院的政治学(中国政治)一级学科在历次全国学科评估中均名列第一。 下面是启道考博整理的关于北京大学政治学(中国政治)考博相关内容。 一、专业介绍 政治学以国家及其活动为主要研究对象,范围涉及政治理论、政治制度、公共政策、公共行政和国际政治等领域国内高校的法学院一般都设有政治学系或政治学和行政管理学系。年轻人刚进入大学,从什么地方了解政治?通过系统专业的学习,政治学系的学生会对政治发展脉络有个大致的了解,形成个人的见解,所谓"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专业备注:本专业拟招收推荐免试直博生0-2人。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的政治学(中国政治)在博士招生方面,不区分研究方向:030222 政治学(中国政治) 此专业实行申请-考核制。 二、考试内容 1、初审 学院收到考生报名材料后对考生进行基本条件审核,材料齐全且符合相关要求者视为报名合格。 各学科点招生专家组对报名合格的申请人材料进行初审,并按学科点计划内拟招生名额不超过5倍的人数确定参加考核的考生名单并公示。 2、考核 考核时间为3月上旬,具体安排请关注政府管理学院网站发布的公告。 考核方式可以采取面试,也可以采取“笔试+面试”,具体由各二级学科自行决定;若有笔试的,由二级学科自行负责出题和评分。 面试专家组由不少于五位具有博士生导师资格的副教授(含)以上或具有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组成。所有参与专家独立对该申请人的评分,最终得分为去除最高分和最低分后的平均分。

绪言--本科《经络输穴学》(十一五)(整理版)

绪言 经络腧穴学是针灸学的基础理论和核心内容,是学习针灸的入门课程。针灸的历史非常悠久,针法导源于古代的砭石,灸法导源于古代的生活用火。由于针法、灸法的应用,产生了对人体经络腧穴的认识,并逐渐形成了独立的理论体系。经络腧穴的起源和发展与针灸疗法的应用密切相关,故本经络腧穴学绪言结合针灸的起源、形成和发展而作一总体介绍。 针灸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运用经络、腧穴理论和刺灸方法以防治疾病的一门学科。 针灸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包括经络、腧穴、刺灸和临床治疗等部分。针灸历史悠久,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适应症广、疗效明显、操作方便、经济安全等特点,深受人们的欢迎,为中华民族数千年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并正在为世界人民的医疗保健事业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一、起源 关于针刺疗法起源的传说可追溯到原始社会的氏族公社时期。皇甫谧《帝王世纪》有伏羲“尝味百草而制九针”的记载。罗泌《路史》又说“伏羲尝草制砭,以治民疾”。针法导源于古代的砭石,而针刺疗法真正的产生时间应是砭石应用相当长一段时期后的新石器时代。在内蒙古多伦县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及山东日照市的新石器时代墓葬里发现的砭石实物,为针刺起源于新石器时代之说提供了证据。早在石器时代,先民们就将不同形状的石块磨制成各种医用器具,尖锐的用来刺血、排脓,刀形的可用来切割,棒形、圆形的用于按摩和热熨。其中尖锐者最为常用,故《说文解字》说:“砭,以石刺病也”,《山海经·东山经》称之为箴石:“高氏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箴石”。砭石是针具的雏形和前身,其后还出现了骨针和竹针。人类进入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时,随着冶金技术的发展,铜质、铁质的金属针才开始出现,之后又有金质、银质针的应用。 灸法的起源也可追溯到原始社会的氏族公社时期。灸法的应用是在人类发明用火之后开始的,来源于我国北部以畜牧为生的民族。灸法的发明与寒冷的生活环境有密切联系。人们发现某些寒性病痛在烤火取暖后可以缓解或解除,经过长期的经验积累,发明了灸法和热熨疗法。灸法所用的材料,最初很可能是可烧灼、烫、熨的各种树枝,后来才发现用艾叶做成的艾绒易于引火缓燃而不起火焰,更适用于灸,遂使艾灸世代相传,沿用至今。 经络的概念来源于医疗实践,与我国针灸、按摩、气功等独特医疗保健方法的应用是分不开的。经络主运行血气。“血气”一词,除《内经》外,在春秋战国时期的不少非医学著作中也有提到,说明那时人们对血气的概念已有较普遍的认识。古文献有关血气的论述常涉及“脉”的概念。脉,本义指血管,《说文解字》解释作“血理分袤(斜)行体者”。脉,原写作“脈”,又作“衇”。从“脉”字的字形构造可看出,古人是将水流现象比拟血流,“”就是“派”的意思。“经”、“络”名词的出现较“脉”为晚,是对“脉”的概念的进一步的认识。 腧穴是人们在长期的医疗保健实践中逐步发现和积累起来的。初期的针灸治疗是没有确定的腧穴的,只是在病痛局部作砭刺、叩击、按摩、针刺或火灸等治疗,这就是《内经》所说的“以痛为输(腧穴)”。有时人们还在无意识中偶然地发现了腧穴,如误伤或按压肢体某一部位而在局部出现疼痛或舒适感觉后,远离部位的脏器病痛得到缓解或随之消失。当再出现这种病痛时,人们就有意识地刺灸这些部位来进行治疗。《内经》中有不少有关这方面的记载,如“疾按之应手如痛,刺之”,“切之坚痛如筋者,灸之”,“以手疾按之,快然乃刺之”等。随着对体表刺激部位及其治疗作用的不断观察,对腧穴认识的逐步加深,人们便开始对腧穴进行定位和命名。通过大量的医疗实践,古医家对腧穴主治进行分析和归类,并结合经络理论,将某些主治作用相似、感传路线一致的腧穴加以归经,现在所谓的经穴,就是指这类腧穴。

政治学知识点整理

第一篇政治与政治学 第一章政治 政治的特性: ●1、政治是对于一种社会价值的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 ●2、政治是对权力的追求和运用 ●3、政治是公众事务的管理活动 ●4、政治是对于社会价值物的权威性分配的决策活动 ●5、政治是一种超自然、超社会力量的体现或外化 ●6、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 ●7、政治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政治的定义 ●在特定社会经济关系及其表现的利益关系基础上,社会成员通过社会公共权力确认 和保障其权利并实现其利益的一种社会关系 政治的社会地位 ●1、政治与经济的关系 ●2、政治与法律的关系 ●3、政治与宗教的关系 ●4、政治与道德的关系 政治学的研究方法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研究的基本方法 ●1、历史分析方法 ●2、经济分析方法 ●3、阶级分析方法 ●4、利益分析方法 ●5、注重客观事实,强调调查研究 ●传统的政治学研究方法 ●(1)哲学研究方法 ●(2)历史研究方法 ●(3)机构研究方法和制度研究方法 ●现代的政治学研究方法 ●(1)社会学分析途径 ●(2)经济学分析途径 ●(3)心理学分析途径 ●(4)政治系统分析模型 ●(5)政治沟通分析模型 ●(6)政治实证测量和分析技术 ●课题选择、研究设计、展开调查和资料的收集、分析和验证 第二篇政治关系 政治关系的定义 ●政治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基于社会利益要求和利益关系而形成的,以政治的 强制力量和政治权利分配为特征的社会关系 第一章利益与政治

利益: ●就是基于一定生产基础上获得了社会内容和特性的需要。 共同利益: ●是处于同一社会关系和社会地位中的人们的各自利益的相同部分 共同利益的基本特性: ●公共性 ●非市场现实性 ●单一性 ●相对独立性 ●多重价值复合性 共同利益的层次和范围 ●集体、利益集团、阶层、阶级、民族、社会利益 利益矛盾 ●1、横向利益矛盾 ●自然的差异和社会的差异 ●对抗性的与非对抗性的 ●2、纵向利益矛盾 利益在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 ●1、利益是人们结成政治关系的出发点 ●2、利益关系是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形成的基础和条件 ●3、利益关系是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特性形成的基础。 ●4、利益关系决定了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的功能 利益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1、利益是社会成员政治行为的动因 ●2、利益是一切社会政治组织及其制度的基础 ●3、利益是社会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的源泉 ●4、利益运动是政治发展的根本动力 第二章政治权力 政治权力的本质 ●政治权力形成的基础在于人们的利益 ●政治权力形成的重要条件在于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 ●政治权力形成的必要前提在于,当各种实际力量发生对比关系时,一方的力量能够 超过另一方,从而使这种力量对比关系转变成一方对另一方的制约关系 ●政治权力本质上是特定的力量制约关系,在常态下必然是公共力量,政治权力由此 成为特定的公共权力 政治权力的构成要素 ●1、客观构成要素 ●(1)生产资料的有效占有 ●(2)社会财富 ●(3)暴力 ●(4)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所处的地理条件、有益的文化传统、有利的形势变化和

大学生关于政治学的学习分析

大学生关于政治学的学习分析

关于大学生政治学习情况的调查 教育科学与传媒工程学院 07级教育技术学韩丹丹.刘静调查课题: 关于大学生政治学习情况的调查 调查对象:在校大学生 调查方法:网上问卷调查 调查目的: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顺利成长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在大学生的顺利成长中又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所以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是十分迫切的。 调查过程:调查过程:本次问卷主要选取了几个方面的问题,着重的是大学生的看法,比较人性化。本次问卷完成之后主要的参与人员参与了讨论,认为问题比较合理,结果是比较容易接受的。 调查开始时间:2009-10-10 调查结束时间:2009-10-22 样本总数:35 份 调查题目与数据: 第1题您的性别:[单选题] 选项小计比例 男1851.43% 女1748.57% 第2题你所在的年级是?()[单选题] 选项小计比例 大一00.00% 大二1 2.86% 大三3497.14%

大四00.00% 第3题对于政治课,你的出勤率是?()[单选题] 选项小计比例 全勤925.71% 偶尔缺勤1851.43% 基本不去822.86% 第4题你对政治这门课感兴趣么?[单选题] 选项小计比例 很感兴趣38.57% 一般,说不上很喜欢2880.00% 一点也不喜欢411.43% 第5题你学习政治的目的是?()[单选题] 选项小计比例 考试及格1748.57% 提高自身的修养,增加对国 1131.43% 家国际实事的了解 考研514.29% 其它2 5.71% 第6题对于大学开设的政治课,你觉得有必

经络腧穴学讲稿

经络腧穴学讲稿 《经络腧穴学》课程讲稿 山东中医药大学针推学院经络腧穴教研室 授课教师: 授课期间: 计划学时:112 授课方式:课堂讲授授课对象:针推专业 学科概述 针灸的历史源远流长,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最初只是古人用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手段。随着临床应用的不断扩展和研究的不断深入,逐渐发展成一门独立的学科。而且越来越受到世人的瞩目。那么什么是经络腧穴学,研究内容又是什么, 1、概念 经络腧穴学是研究经络系统的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与脏腑气血相互关系及腧穴的位置特点、主治作用和基本理论的一门基础学科。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在继承和发扬古代学术思想和宝贵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运用传统与现代科技手段研究经络、腧穴、操作技能、治疗法则、作用机制及防病治病规律的一门学科。是应用针刺和艾灸及其他刺激方法作用于人体表面的腧穴,通过调整经络脏腑经络气血来治疗疾病的一适应症门学科。针刺等刺激是通过腧穴、经络来发挥作用的。 2研究内容 经络腧穴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腧穴——定位、解剖、作用、主治、操作。 经络——循行路线、生理、作用、病理、病候。 3经络腧穴学形成与发展

(1)起源:我国氏族公社时期,跨越旧石器时代晚期及整个新石器时代,针具最初是用石头制成的,称为砭石,用来针刺腧穴治疗疾病。 1963年内蒙古自治区多伦旗头道洼出土了一根长约4。5CM的石针,经鉴定,确认是古代的针刺工具——砭石。 古代的文献中也有记载,如〈山海经〉:“高氏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箴石。” 又如〈素问。异法方宜论〉“东方之域,天地之所生也,鱼盐之地,------其病皆为痈疡,其治宜砭石,故砭石者,亦从东方来。” 灸的发明,是在人类知道运用火以后,与针一样,也是古人生活实践过程中发明的。当身体某一部位发生病变时,因为火的烘烤而缓解,出现了“熨而痛减”、“灼而快然”的情况,故认识到熏灼也可以治疗疾病。并逐渐认识到易于点燃,活力温和,芳香走窜的艾,作为灸材,发展成为艾灸。 拔罐,原始社会仰韶文化,兽角“角法” (2)理论形成阶段: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生产工艺越来越精细,针具的制作也越越来越丰富,逐渐出现了竹针、骨针,铜针等,针具制作水平的提高,使针灸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经验的积累也越来越多,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古人逐渐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通过对这些经验的总结,逐渐上升到理论。 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二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主要记录了经络的循行,从文字气象看,该书应该早于〈内经〉。 到〈内经〉时期,通过当时医家的收集整理,写成〈内经〉一书,〈内经〉的成书,标志着中医基本理论体系的形成,实际上,除却其中的论述基本中医理论的内容,余下的针灸是 其中的主要内容。如汪机《针灸问对》所言:“《内经》 1 治病,汤液醪醴为甚少,所载服饵之法才一二,而灸者四五,其他则明针法,无虑十八九。”实际上,作为《内经》,其中的立法及治疗多是针对针灸而言。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