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性,德国中心论,种族与纳粹时代的德国音乐学

国民性,德国中心论,种族与纳粹时代的德国音乐学
国民性,德国中心论,种族与纳粹时代的德国音乐学

音乐艺术国民性、德国中心论、种族与纳粹时代的德国音乐学123 

国民性、德国中心论、种族与纳粹时代的德国音乐学

———帕米拉?波特《最德国的艺术:从魏玛共和国到希特勒第三帝国灭亡的音乐学与社会》述评

宫宏宇

收稿日期:2008-11-18

作者简介:宫宏宇(1963-),男,现任教于新西兰国立UN I TEC 理工学院语言研究系;上海高校音乐人类学E 2

研究院特级研究员。

内容提要:有关纳粹统治期间德国音乐学的研究虽然始于上世纪70年代,但长期以来一直得不到学界重视,

美国学者帕米拉?波特是为数不多的致力于此课题的学者。本文重点介绍她的专著《最德国的艺术:从魏玛共和国到希特勒第三帝国灭亡的音乐学与社会》,同时也提及她近期的一些论著,旨在引起国内学人对这段历史的兴趣,以全面了解音乐学与政治错综复杂的关系和音乐学学科在20世纪的发展历程。

关键词:帕米拉?波特;音乐学;纳粹;学术与政治;学术与社会;历史连续性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270(2009)02-0123-06

谈起音乐学,当今学界更多提到的是德国

音乐学家对这一学科的贡献。从1829年J.B.罗基尔首次使用音乐学这一名词,到1863年F .克里桑德在《音乐学年鉴》前言中对这门学科的具体研究内容进行的较详细的论述;从阿多诺冷战后对瓦格纳的批判和对以勋伯格为代表的现代音乐的诠释,到达尔豪斯(Carl Dahl 2haus )20世纪下半叶有关欧洲音乐-特别是对以19世纪德国、奥地利为主的古典音乐-百科全书式的论著和深邃的历史学理论,可以说没有德国学者就没有音乐学这一学科。由于德国音乐学家在音乐学创建和发展上所做的突出贡献,大家对他们崇敬多于批评。最明显的表现是对德国音乐学者在纳粹党执政期间的所作所为或不予理睬或轻描淡写。美国学者帕米拉?波特(Pamela M.Potter )是少数几个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研究纳粹执政时期德国音乐学状况的学者,1998年美国耶鲁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她的专著《最德国的艺术:从魏玛共和国到希特勒

第三帝国灭亡的音乐学与社会》(以下简称《最

德国的艺术》

)可说是作者多年来研究集大成者,其中所涉及的人虽大多为世界音乐学界权威,但其在纳粹统治期间的所作所为却一直是学界不愿深究的话题,因而不为世人所知。

现任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音乐学院和德文系教授的帕米拉?波特早年就学于哈佛,毕业后曾两度赴德国留学。她的硕士和博士学位都是在耶鲁读的。她的指导老师是曾任耶鲁、伦敦大学音乐学教授,现任牛津大学讲座教授的著名音乐学家瑞哈德?斯托姆(Reinhard Str o 2hm )。斯托姆生于德国慕尼黑,在柏林时曾师从达尔豪斯攻读博士,波特主要的研究领域为

124

 国民性、德国中心论、种族与纳粹时代的德国音乐学2009年第2期

20世纪上半叶德国音乐文化史、社会史、思想史,在纳粹统治下的德国音乐学史研究方面用力尤深。1991年她在耶鲁完成的博士论文题目为“1918~1945年德国音乐学的研究趋势:方法论、意识形态和机构变迁对音乐史写作的影响”(Potter,1991),《最德国的艺术》就是在她博士论文的基础上,经过详细查证保存在德国和奥地利的有关的档案改写而成的。

《最德国的艺术》虽然包含纳粹执政下的音乐学研究状况与发展历程的详细叙述,但不是一本严格意义上的考证性音乐断代史书,也不是一本从技术的角度论证分析第三帝国统治下的音乐学状况的专题性研究。而是一本从社会学和思想史的角度研究特定时段德国音乐学的专著。波特在引言中很明确地声明,她所要达到特定的目的有两个:一、在自己以前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揭示音乐学与国家、政党和德国人民所维系的错综复杂的关系来进一步扩展学术视野(p.xv);二、通过考察1918年到1950年(而不是仅仅聚焦纳粹时代)的德国音乐学来阐明从魏玛共和国时代(1919~1933)到希特勒第三帝国(1933~1945)所存在的连续性(p. xvi)。为了到达第二个目的,本书有意识地用论题式的方式,而不是按照年月顺序来组织各章节(p.xvi)。本书虽然不缺乏对纳粹统治下的音乐学大事件的梳理介绍,但总体来说,作者所关注的焦点是纳粹统治下德国音乐学的理论和实践以及其所依附的社会、经济、政治基础。书中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到50年代初32年间德国音乐学家学术生涯的审视和对德国音乐学术机构变更的详细追溯也表明作者对音乐学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关注远过于她对音乐形态分析的兴趣。此书虽然出自音乐学家之手,是为音乐学家所著,但其采用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多来自音乐思想史和社会学研究领域。这也是为什么此书出版后,有关此书的评论不仅出现在《音乐与文学》、《美国音乐学会会刊》等专业音乐学期刊,而且还出现在《中欧历史》、《加拿大历史学刊》、《美国史学评论》、《跨学科犹太学研究期刊》、《德国研究评论》等人文刊物。

除了序、目录、鸣谢等外,本书共有八章364页。第一章除对魏玛共和国时代和希特勒时代德国的音乐与社会情况予以概述外,还概括地综述了目前有关一次世界大战后音乐在德国社会所扮演的不断变化的角色的研究现状,为以下各章节条分缕析提供背景知识。此外,波特还提到了魏玛共和国时代专业音乐活动(如音乐机构、音乐学家、音乐学科等)和战后兴起的德国业余的社会性的大众音乐文化情况,如民间的合唱协会、青年歌咏活动、大众音乐教育活动等,为印证全书所要论证的魏玛共和国-希特勒第三帝国-二战后之间存在“连续性”的主题做了铺垫。第二章(“音乐学家论自身在现代德国社会中的作用”)具体地叙述德国音乐学者在大学校外所从事的直接与社会有关的音乐活动,如担当乐评人、编辑普及性音乐书刊、参加社会上的演奏活动、指挥业余合唱团、从事艺术管理、充当音乐指导、从事国民音乐教育等。音乐学界人士对社会活动的积极参与不仅大大缩短了音乐学研究、学界与德国民众生活间的距离,同时也增强了他们在德国社会的影响力。作为受过专门训练的音乐权威人士,他们的言语有相当的分量,对社会的影响极大。如他们对德国古典音乐遗产的民族主义式(甚至种族主义式)的理解和宣传,他们对德国民歌传统和公众音乐活动的重视等都直接影响了德国民众的音乐文化观。他们在意识形态上所表现出的特殊功用预示了他们将在第三帝国统治期间所扮演重要的角色。作者还特别通过著名音乐学家布鲁默(Friedrick B lume,1893~1975)的案例,来进一步展示她所强调的“连续性”。布鲁默从魏玛时代起就颇享盛名,纳粹统治时期他的职位与影响没有任何改变,希特勒倒台后他依然是音乐学界的“不倒翁”。虽然他是在1938年德国第一次全国音乐学会议上公开以“音乐与人种”发言的音乐学家,但1945年后,作为德国新的全国音乐学家学会的创立者和大型辞书《音乐的过去和现在》(MGG)的主编者,他的影响不但没有减弱反而如日中天,1958年还被选为国际音乐学会的主席。这里波特不只是简单地谴责纳粹德国音乐家的机会主义倾向,而是从社会、意识形态、政治气候、个人企图等多重视角来展示特定情况下特定个人所作出的抉择。

第三章从音乐学家所担当的社会角色转而专论纳粹期间的音乐学研究机构,作者通过考

音乐艺术国民性、德国中心论、种族与纳粹时代的德国音乐学125

 

察位于巴克堡(Bückeburg)的“皇家音乐学研究所”和后来改名为“德意志音乐科学协会”的“德意志音乐协会”在魏玛共和国和纳粹时代的变迁又一次证明了魏玛共和国和希特勒第三帝国之间在音乐学机构的设立上所存在的“连续性”。纳粹党执政后,不仅和魏玛政府一样继续扶植德国音乐,而且在财政上、组织结构上支持音乐学这一“最德国的艺术”,其目的是突出音乐艺术的德国民族特性,剔除音乐中所谓的外来的“有害因素”,如瓦格纳所断言的“犹太”因素、以勋伯格为代表的现代音乐因素、美国黑人爵士乐因素和苏联布尔什维克因素。值得注意的是,波特通过对比魏玛共和国和希特勒统治下的音乐学界令人信服地表明德国音乐学家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希特勒掌权的既得利益者。希特勒上台前,德国音乐学界面临着一系列严峻的挑战。作为一个新学科,音乐学在德国大学中的合法地位尚未完全稳定,音乐学者的学术地位也常常被质疑。一战后,德国学人旅游的自由受到限制,直接影响了德国学界与世界学界的交流。战败后的德国财政空虚,学界研究经费的缺乏使得一些音乐学研究项目无法展开。教职和研究机构的短缺使得大批从前线归来的学人发挥不了所学的专长,就业问题直接牵涉到了音乐学界人士的生存问题。从1918年一战结束到1932年希特勒上台之前,德国只有八所大学任命了全职音乐学教授,大量有博士学位的音乐学学者找不到固定工作,失业的苦痛加上通货的膨胀使得学界人士忧心忡忡。但是希特勒统治下的德国情况有了很大的改观,纳粹领导人(如希姆莱、戈培尔等)对德国音乐文化遗产的关注使得音乐学研究再次得到重视。一些对纳粹有利的音乐学研究项目得到政府的慷慨资助,魏玛共和国时代由于财政问题而不得不暂时停顿的一些研究机构也得以恢复。“皇家音乐学研究所”就是由纳粹政府直接插手恢复的。旧机构的恢复和新机构的建立无疑为战后就业难的德国音乐学者提供了机会,但同时也引发了人际间的一些矛盾。波特通过对档案材料仔细的搜索披露出了一些非常引人入胜的细节(如这些机构设立期间音乐学家为利益所驱,明争暗斗、互搞小动作等)。这些细节对我们打破学界长期以来存在的对德国音乐学者近乎顶礼膜拜的现象很有帮助。

第四章把研究的焦点从机构转向德国音乐学界,具体讨论纳粹统治下德国大学的音乐学发展情况。此章虽然是综述,但也提供了很多重要的细节,如1933年后德国各大学中开设的与音乐学有关的课程;1918~1945年间德国各大学音乐学科系的变迁;希特勒上台后德国大学的纳粹化过程以及当时推行的极端的种族政策对大学内音乐学研究理念的影响等。纳粹政府的排犹政策使得大批有成就的犹太裔音乐学家(如Curt Sachs,A lfred Einstein,Karl Geiring2 er,Manfred Bukofzer,Leo Schrade)被迫放弃教职,远走他乡。他们的离去虽然削弱了德国音乐学研究的实力,但也缓解了年轻音乐学家就业难的问题。这些细节不仅为作者所提出的一些德国音乐学者是纳粹当政的受益者的论点再一次提供了佐证,也驳斥了学界所流行的第三帝国没有音乐文化的看法。

第五章就纳粹统治下的音乐学研究项目和规划的具体实施(如纳粹党卫队发起的“祖先遗产”项目)展开讨论。波特通过对纳粹政府和德国音乐学家在这些具体项目的实际实施方面所表现出的复杂且密切的关系重申音乐学家是希特勒掌权的既得利益者的论点。虽然关注德国民间音乐并非纳粹时代所独有的现象,但纳粹党的确对德国音乐学家探求之根源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出于意识形态和宣传的目的纳粹党对德国本土音乐根源问题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纳粹党人对德国民间音乐的重视不但为从事民间音乐研究的德国音乐学专业人士提供了用武之地,还为他们提供了研究所必需的经费。同时,德国对邻国的扩张也为德国音乐学家开展田野工作和材料搜集(曲谱、乐器、手稿等)工作提供了方便。通过研究费理茨?鲍斯(Fritz Bose)、汉斯?茅瑟尔(Hans Joachi m Mos2 er)、阿尔费理德?宽尔玛茨(A lfred Quell m alz)等在波兰等被德国侵占的领土上所开展的具有明显帝国主义侵略色彩的民间音乐研究项目,波特令人信服地证明德国音乐学家与纳粹政权之间的关系绝非是一种被命令者与发令者的简单关系,而是一种互惠互利的组合。作为纳粹文化政策的实施者,德国音乐学家在相当大的程度上积极配合了纳粹第三帝国推行的侵略政策。

126

 国民性、德国中心论、种族与纳粹时代的德国音乐学2009年第2期

第六章(“新方法论的形成”)以微观的视角关注德国音乐学家当时所注重的音乐学方法。其焦点虽是由纳粹意识形态决定的以人种为中心的方法论,但其中也包含一段对20世纪初期音乐学研究趋向的综述。德国音乐学研究中的反犹太主义倾向,早在瓦格纳的著述中已经初见端倪(关于瓦格纳的反犹言行及其实质,可参见Marc A.W einer,R ichard W agner and the Anti2Se m itic I m agination,L incoln and London: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1995),但人种决定论真正成为一种由当权者直接倡导的权利话语还是在纳粹统治期间。第七章(“在音乐中界定‘德国性’的尝试”)讨论德国音乐的本质、音乐与德国国民性等意识形态方面的问题,其中所涉及的国粹问题的讨论,与我国二三十年代类似的讨论与实践很有可比性。什么是德国特性?音乐德国性的标准是什么?什么样的音乐代表德国民族性?如何在音乐中找出德国民族性?对亨德尔这样一个出生在德国但长期在英国发展的作曲家该如何定位等都是音乐学家所面临的问题。最后一章描述纳粹政府倒台后德国音乐界进行的所谓“非纳粹化”过程。波特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论点是第三帝国体制下的德国音乐学从来就没有真正“纳粹化(nazified)”过,因此也就谈不上“去纳粹化(denazified)”问题。战后的所谓“去纳粹化”不仅没有完全抹去纳粹的影响(如纳粹期间活跃的音乐学家继续活跃,一些纳粹期间进行的学术项目继续进行),而且掩盖了纳粹期间音乐学家所作所为的深层思想根源(p.262)。

近年来有关纳粹德国的音乐问题已经有专著多部(Kater,1992;1997;2000),但像波特这样专注于德国音乐学领域的著述并不多。无论是从德国音乐学发展的总体角度来看,还是从纳粹执政下音乐和社会的互动关系来讲,波特的书都无疑填补了目前音乐学研究的一个空白。但她最宝贵的贡献还是提出了许多令人深思的问题。长期以来,学界谈到纳粹时期的德国音乐时,更多关注的是决定谁有罪无罪的问题,如对作曲家理查德?施特劳斯(R ichard Strauss)、卡尔?奥夫(Carl O rff)、汉斯?菲特兹纳(Hans Pfitzner)、指挥家威尔汗姆?福特温格勒(W ilhel m Furt w ngler)、卡拉扬、歌唱家伊丽莎白?史瓦考夫(Elisabeth Schwarzkopf)等与纳粹的合作的讨论。在这点上很类似我们文革后对于所谓“三种人”的清算。当涉及到第三帝国统治期间的德国音乐学家时则多注重受纳粹迫害被迫离开德国的犹太音乐学家,以及他们对美国音乐学建立的功绩,如著名乐器学家柯特?萨克斯(Curt Sachs)。对于留在德国的音乐学界家在第三帝统治期间所扮演的角色,学界没有予以充分的注意。虽然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有少数美国学者对此课题注目(Ellis, 1970;Meyer,1970),但在德国类似的研究直到80年代初期才起步,且受到人为的阻力。即使是美国早期的研究,所聚焦的也只是纳粹执政的十多年(Myer,1975;1978)。波特认为,对于德国音乐学者在纳粹期间的所作所为,不应该孤立地把它看作是仅仅局限于纳粹当政时所产生的现象来看,更不应该把这期间德国音乐学的发展称为“纳粹音乐学”(Potter,1996: 72)。她指出德国音乐学者与纳粹政权的合作,不应简单地理解为是他们迫于强权政治的压力,不得已在学术上作出的妥协,政治决定学术。与其把罪过统统转嫁于纳粹政府,把学者描绘成游弋在政治之外的无辜的受害者,波特更希望展示给读者另一幅多层次、多色彩的图画:那就是一些音乐学者是如何有效地利用纳粹政府所提供的机会来寻求自身利益的,他们的研究活动又是如何与纳粹政府的侵略政策和反犹太人政策相配合的。在波特的笔下,纳粹期间活跃的音乐学者与纳粹政府的关系不是命令者与被命令者的关系,他们与纳粹政府的妥协合作方式(有些学者的所作所为甚至可以说是助纣为虐)也是多种多样,其潜在的原因也不尽相同。而这种学术为政治服务、学术为自身牟利、学术为实现个人企图的趋向也不始自希特勒1933年上台后,而应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魏玛共和国时代找起。音乐学为政治服务、音乐学研究为种族优越性提供理论依据的趋向并没有随着第三帝国的灭亡而消失,由于当事人的存在,以及他们在世界音乐学界的显赫地位,学界仍难完全摆脱这种研究观念的影响。德国学界不说,就连包括美国的音乐学术界也不例外。这也是她此书的中心命题。

波特利用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很令人信服地

音乐艺术国民性、德国中心论、种族与纳粹时代的德国音乐学127

 

论证了为纳粹服务的德国音乐学家所倡导的很多理念是与纳粹推行的政策分不开的,很多甚至是直接为第三帝国服务的。纳粹统治无疑是德国史上最黑暗的年月,但让人无法理解的是,有深厚哲学传统、以独立思维为特征的德国民族为什么会如此盲从,重学术独立的德国音乐学者又何以如此背叛自己的理念?波特的回答对我们打破长期以来学界存在的对德国音乐学家及其学术成就顶礼膜拜的现象极为有益。首先,波特通过对德国音乐学界一次世界大战后面临的危机的分析来凸显纳粹政府和音乐学者间的利益关系。其次,波特从纳粹所盛行的方法论、民间音乐研究、德国国民性的讨论等视角具体地讨论了音乐学家与纳粹政府的合作关系。相对与其他学科,音乐学在一战后的德国是个新兴的学科,在学术界的地位尚未确立,音乐学者处于学界的边缘。纳粹党的上台为音乐学成为学界主流和音乐学者地位的提高提供了机会。具体的来讲,是纳粹党所倡导的极端民族主义为音乐学者提供了用武之地,使他们可以专注于对德国民族性的研究。纳粹政府所奉行的排犹主义使得大批的犹太学者被逐,造成大学和研究院职位的空缺,这为战后归来的音乐学者和一直找不到教职的刚刚毕业的博士生们提供了机会。从纳粹政府的角度来分析,德国音乐在当政者眼里是最具有德国特性的艺术,德国音乐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为他们宣传德国种族优越性提供了最好的宣传工具。瓦格纳、理查德?施特劳斯等的音乐可以从创作的角度向世界展示德国作曲家的独创性,德国音乐学家的学术研究则可以从理论上向世界证明德国音乐的优越性。有些学者刻意讨好纳粹政府,为了配合纳粹政府的种族政策,在纳粹党上台不久,一些音乐学家就又重新开始使用早在20年代就被学界抛弃的以种族论为中心的伪科学的研究方法,其目的就是要证明日耳曼民族的优越性,犹太人的劣等性。波特的书对纳粹当政期间的音乐学界人士的所作所为批评明显多于赞扬。她在书中剖露,和其他领域的学者相比,一些著名的德国音乐学家(其中一些在纳粹倒台后仍然很活跃,甚至多年来一直是世界音乐学界的权威人物)对纳粹党的支持上要积极得多。他们除了通过夸大德国丰富的音乐遗产在意识形态上为纳粹营造声势外,还利用一些政治上有利的研究课题来争取研究基金,对二次大战德国占领和兼并的国家和地区所保存的珍贵的音乐资料进行掠夺。但作为局外人,她能平心静气的用史实说话(她的论述基于大量的私人文件记录、档案材料、不常见的出版物)。有的书评提到这样坦诚的、不为尊者讳的书可能只有美国人写得出来(Hailey, 1999:108)。有学者甚至评论说,波特此书最宝贵的贡献是她对著名音乐学家,如海尼克?贝斯勒(Heinrich Besseler)、布鲁默、汉斯?茅瑟尔(Hans Joachi m Moser)、约瑟夫?穆勒勃兰萄(Joseph Müller2B latteau)等学术生涯的批判性审思(Levitz,2002:176-177)。

除了对纳粹期间德国音乐学家的所作所为公正的评判外,波特所提出的另外一些问题也很发人深省。如纳粹党有没有完善的音乐政策问题,希特勒、戈培尔、希姆莱等主要纳粹领导人对音乐的干预及干涉的程度问题,纳粹期间音乐文化的总体的发展问题,纳粹对现代音乐的态度问题等。针对以往研究存在的简单化倾向(如认为被迫逃亡的音乐家多数是好的,留在德国大多值得怀疑),波特都根据史实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对我来说,最让我感兴趣的是作者展示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人对其文化的反思,特别是第七章中有关音乐与“国粹”的讨论和“音乐救国论”思潮的兴起。德国在一战中的失败使得他们对自己的文化产生了从未有过的怀疑,认为国家衰弱的问题归根结底是文化的问题,而音乐是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振兴真正的德国音乐是医治德国病根的良药。有意思的是,就在1923年王光祈倡导礼乐复兴的同时,德国海德堡大学的汉斯?茅瑟尔也提出要解决“德国问题”首先必须解决的是“音乐问题”。和王光祈一样,茅瑟尔认为音乐问题解决了,其他一切由科技和资本主义所引起的问题(如“黑人化的问题”“美国化的问题”“现代性的无根问题”等)都会迎刃而解。

除了《最德国的艺术》外,波特还和别人合编过《音乐与德国民族性》一书(Potter&Ap2 p legate,2002)。她近来发表的有代表性的论文有《德国音乐话语中的种族概念》(2007)、

128

 国民性、德国中心论、种族与纳粹时代的德国音乐学2009年第2期

《犹太音乐与德国科学》(2007)、《德国在美国的音乐影响》(2004)、《第三帝国的音乐:“德国化”任务的复杂性》(2004)、《从魏玛到希特勒的柏林音乐生活》(2003)等。她发表在美国《音乐季刊》上的《亨得尔清唱剧在魏玛共和国、第三帝国和德国民主共和国初期的政治化》(2001)、《何谓“纳粹音乐”?》(2005)和她较早期发表在《美国音乐学会期刊》上的《希特勒统治下的音乐学:语境下的新史料》(1996)等论文尤其值得参考。

参考文献:

Ellis,D ona ld W esley

1970 “Music in the Third Reich:Nati onal S o2 cialist Aesthetic Theory as Governmental

Policy”(Ph.D.diss.,University of Kan2

sas).

Ha iley,Chr istopher

1999“Book revie w,”N otes,56(1):106-109. L ev itz,Tamara

2002“Book Revie w”,Journal of the Am erican M usicological Society,55(1):176-187. Ka ter,M i chael

1992D ifferent D rumm ers:Jazz in the Culture of N azi Ger m any(Ne w York and Oxford:Ox2

f 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The Tw isted M use:M usicians and Their M usic in the Third R eich(Ne w York and

Oxf ord:Oxf 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Co m posers of the N azi E ra:Eight Portraits

(Ne w York and Oxf 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Ka ter,M i chael&A lbrecht R i eth múller eds.

2001M usic and N azis m:A rt under Tyranny,

1933-1945.(Laaber:Laaber).

M yer,M i chael

1970“A ssu mp ti ons and I m p le mentati on of Nazi Policy Toward M usic”(Ph. D.diss.,

UCLA).

1975“The Nazi M usicol ogist as Myth2M akers in

the Third Reich,”Journal of Conte m porary

H istory10:649-665.

1978“Musicol ogy in the Third Reich:A Gap in

H ist orical Studies,”European S tudies Re2

vie w8:349-64.

Potter,Pam el a M.

1991“Trends in Ger man Musicol ogy,1918-

1945:The Effects of methodol ogical,I deo2

l ogical,and instituti onal Change on the

W riting ofMusic H ist ory”(Ph.D.D isser2

tati on,Yale University).

1995“D id H i m m ler Really L ike Gregorian Chant The SS and Musicol ogical Research,”

M odernis m/M odernity,2(3):45-68.

1996“Musicol ogy under H itler:Ne w Sources in Context”,Journal of the Am erican M usi2

cological Society,49(1):70-113.

1998M ost Ger m an of the A rts:M usicology and Society fro m theW ei m ar Republic to the End

of H itlerπs Reich(Ne 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1“The Politicizati on of Handel’s O rat ori os in the W ei m ar Republic,the Third Reich,

and the Early Years of the Ger man De mo2

cratic Republic”,The M usical Q uarterly

85(2):311-341.

2003“M usical L ife in Berlin fr om W ei m ar t o

H itler”in M ichael H.Kater and A lbrecht

R ieth muller,eds.M usic and N azis m

(Laaber Verlag).

2004“Ger man M usical I nfluences in the United States”in Detlerf Unker,ed.,The U nited

S tates and Ger m any in the Era of the Cold

W ar,1945~1968:A Handbook(Ca m2

bridge:Ca 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Vol.1.

20052005“W hat is‘Nazi M usic’”,The M usi2 cal Q uarterly,88(3):428-455.

2007“Je wish Music and Ger man Science”in Phili p V.Bohl m an,ed.,Je w ish M usical

M odernis m,O ld and N e w(Chicago:Uni2

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7“The Concep t of Race in Ger man Musical

D iscourse”in Julie B r own ed.,W estern

M usic and Race(London:Cambridge Uni2

versity Press).

2007“D is mantling a Dyst op ia:On the H ist ori2 ography of Music in the Third Reich”,

Central European H istory,40(4):

623-651.

Potter,Pam el a M&Celi a Applega te

2002M usic and Ger m an N ational Identity(Chi2 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sis of at onal musicπs deeper structure.The article makes an textbook2like inter p retati on of its nature and app licati on,out of which its effective analysis can be p r oduced.

O ut of W ay:Notes on Prof.Zhao X i a oshengπs L esson s(II)2C lose Read i n g of Chop i nπs Sona t a No.3/HO U Y i n gjun(78)

The essay reveals in a poetic language the transcendent ex perience in Chop inπs inner most being with his Sonata in B m inor No.3,involving part of its three move ments.

On Zhao SongguangπNew Sol m i za ti on i n the Perspecti ve of M usi c Educa ti on/ZHAN Yan jun(87)

Pr omoted by Zhao Songguang in The A rt of M usic(1985),the Sanzhou xiechang(change in three axes)s ol m izati on is further intr oduced and analyzed here in the pers pective of music educati on.

Thoughts/I dea s

Reflecti on s and Bluepr i n ts:Ch i n ese Practi ce and Exper i ence of Ethno m usi cology(II)/L U O Q i n(93) The essay analyzes the experiences of ethnomusicol ogy both in the W est and in China,suggesting that in the21st century the disci p line in China be f ocused on definite acade m ic thoughts and deepen Chinese p ractice and exp l ore Chinese experience on the basis of a s mooth operati on and a construc2 tive fra me work.The bluep rints are intr oduced,surr ounding the target of“Ethnomusicol ogy in the Chinese Pers pective”,a p r oposal by the E2Acade my of Ethnomusicol ogy and the Research Centre f or Chinese R itualMusic.W ith the concep t of regi onal s ocial hist ory of music in m ind,the author at2 te mp ts t o for m a skelet on of the theory and methodol ogy of Shanghai music hist ory and culture.

Na ti ona l Character,Ger man2Cen tr is m,Race and Ger man M usi cology i n Naz i T i m es2On Pam el a M. Potterπs M ost G er m an of the A rts:M usicology and Society from the W ei m a r R epublic to the End of H itlerπs R eich/GO NG Hongyu(123)

The intr oducti on t o Pa mela M.Potterπs book ai m s t o ar ouse our interest in the hist ory of this peri od, in order t o have a comp 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comp licated relati onshi p s bet w een musicol ogy and politics,as well as a peculiar p r ocess in the devel opment of musicol ogy in the20th century.

On J i Kangπs S heng2w u2a i2le2lun i n the Perspecti ve of Aestheti c Psychology/CHEN J i n g2e(129) Musical aesthetic experience as reflected in J i Kangπs To w ards a M usic w ithout S adness and Happiness is discussed here.The writer argues that t o s ome extent the“har mony”in J i Kangπs state ment“mu2 sic is based on peace and har mony”reflects a mediated stance bet w een aut onomy and heter ono my, revealing that J i Kangπs musical concep t is no lack of e mp iricis m.

Rem i n iscences/Recollection s

O b ituary Tr i butes to Prof.Chen M i n gzh i

Coun terpo i n t between Theory and Practi ce–Retrospecti ve Accoun t of Chen M i n gzh iπs Academ i c Ach i ev2 m en ts/XU M engdong(146)

A Posthu m ous Gra titude to M y M en tor/L I N Hua(152)

A Survey of Chen M i n gzh iπs Acade m i c Career i n Polyphony/Y E S i m i n(156)

浅析纳粹德国对占领区的管理及作用 (1)

浅析纳粹德国对占领区的管理及作用 刘剑枫 (渤海大学,辽宁 锦州 121000) 摘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以希特勒为首的纳粹德国迅速完成了对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占领。为了维护占领区统治秩序的稳定,纳粹德国从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进行统治和管理。这种野蛮粗暴毫无人性的管理方式为后世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纳粹德国;占领区;管理 引言:二战期间,纳粹德国为了实现对占领区的控制和管理,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推行它的纳粹政策。这些政策给占领区人民造成了无法磨灭的创伤。从根源来看,这些统治政策的背后都有一个统一的统治思想。这种纳粹主义的思想,主要包括希特勒所鼓吹的优等民族理论,所以在占领区的所有的控制和管理措施都是为了实现对劣等民族的消灭,这也是在占领区中设立集中营对犹太人进行大屠杀的原因之一。这种纳粹思想的另一方面是鼓吹国家意志,也就是对希特勒这个国家元首的绝对服从,通过暴力和战争的手段来达到多占领区的统治。这种思想的具体表现就如希特勒,在入侵苏联时,曾经对部下形容说:我们所占领的地区,就是一块蛋糕。我们要按照自己的需要进行切割。他把这种切割描述为:统治,管理和榨取。本文具体分析纳粹德国对占领区的管理在经济、政治、文化的管理极其作用。 一 纳粹德国对占领区从经济方面的管理 纳粹德国把被占领区的金融机构通过以下方式来进行掠夺和控制。一方面是把一些重要的金融机构直接进行合并,归自己所有。另一方面是派管理人员入驻进行监管,左右着这些金融机构的管理政策,无论是通过直接兼并的方式还是通过派员监管的方式,虽然在管理方式上不同,但本质上来讲,都是纳粹德国的金融工具。他们的存在就是随时为纳粹德国的扩充和统治提供经济上的支持。除此之外,为了最大限度的掠夺被占领区的经济资源,纳粹德国在被占领区强力征收各种赋税,例如每天要求被占领区法国或波兰征收上亿的占领税,除此之外,那就是赤裸裸的抢劫,各种资源,包括占领区的黄金、外汇储备以及各种可变现的金属甚至生产设备等。被占领区在二战期间,通过这种方式失去的直接物质财富就已经超过数十万亿。 具体来说,当纳粹德国战领一个国家和地区以后,他会首先奴役占领区的人民把他们当作劳动力,去为他们修仓库,修碉堡,修飞机场,制作战斗服装等需要大量劳动力的岗位。另外除了掠夺劳动力资源外,纳粹德国还大肆抢夺被占领区的资源例如,煤矿、铁矿,石油特别是一些必须的军需资源。他们奉行以战养战的政策,在占领区,他们首先会做的是,强化占领区的银行、金库,把大量的现金和贵金属占为己有,以便为扩充军备提供足够的支持。 二 纳粹德国对占领区从政治方面的管理 从政治上,纳粹德国首先在占领区建立亲德的傀儡政权,推行纳粹德国的独裁统治。在占领区,纳粹军方是最高的权利拥有者,虽然在法国和波兰还存在着所谓的政府,但这种政府只是纳粹德国的统治工具,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傀儡政权。纳粹德国会根据自己统治的需要来安排自己的心腹力量进行对被占领区要害部门的监管和控制并为了最大限度的实现统治秩序的稳定,大量地裁撤被占领区的官员和进行机构的精简,来提高对被占领区的实际控制能力。 除此之外,需要格外说明的是,纳粹德国还在占领区设立特别警察。这些特别警察的主要任务就是用来监督和镇压任何威胁占领区稳定的社团或派系,并且推行严格的种族灭绝政策。限制犹太人的发展并设立残酷的集中营,进行大面积的屠杀,让原本不过百万的犹太人群,在二战结束后,总人口还不到原来的十分之一。其中比较著名的是位于波兰西部的奥斯维辛集中营,根据战后数字的审判可以得知至少有五百万的占领区的居民死在集中营里,其中多数是犹太人。 另外,纳粹德国在占领区设立严格的统治区域管理。特别警察被赋予高度的权利,带领盖世太保搜寻反抗纳粹德国统治的人群,而且实行残酷的“连坐”政策,当发现一个反纳粹战士时,这个战士接触的所有人都要被杀害或者送往集中营,遭受更加惨无人道的迫害。 德国纳粹分子为镇压异己和推行种族主义,在被占领的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众多集中营。集中营也被后来的研究者称为“死亡营”,通常建有用于大规模屠杀和进行人体试验的毒气室、尸体解剖室 刘剑枫(1991—)男。辽宁鞍山人。渤海大学外国语学 院学生。研究方向:德国文化。 作者简介: 所以,在翻译过程中,在遵循原文作者表达的基础上,对句子的语法结构和逻辑顺序进行分析将有助于提高科技日语翻译的准确度。简单来讲,就是在面临科技文献中一个比较长的句子时,不要着急上手进行逐字的翻译,要先理清句子的主谓宾,定状补等句子成分,然后分段、分节各个击破,最后统一行文。 例如,在一篇科技文献中,有这么一段文字。“これと同じように、そのとノートパソコンは精密機器、防水性に劣るの見方、歴史になるかもしれない”面对这样的语法关系比较复杂的句子,我们可以按照上文所描述的方法进行语法结构的分节,最后进行语句的连贯。所以,这句话可以理解为:与此相同,那种认为笔记本电脑是精密设备,防水性较差的看法,也许将成为历史。另外一个例子,“私達を利用しようとしている精度が大幅に向上した数値予報結果を強化し、日常の観測データの品質管理、実現する観測システムの改良”。也可以按照这个方法进行翻译,可以翻译成:目前我们正试图通过利用精度大幅度提高的数值预报结果,加强日常观测数据的质量控制,来实现观测系统的改良。结语:翻译的主要作用是把另一国的语言通过本国语言的传递来 实现双方语言的交流与合作。科技翻译是日语翻译的一个重要组 成部分,在世界发展舞台上,日本的科研开发水平还是比较高的。 所以,通过对日文科技文献的翻译可以有效提高我国的科研开发 能力,促进两国彼此间的交流与合作。科技没有国界,准确、流畅、严谨的科技日语翻译,将如同在中日两国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连 接着两国的发展,影响着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姜秀丽. 科技日语翻译刍议[J]. 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1995(02) [2]张志平. 科技日语长难句的分析及翻译[J]. 日语知识. 2003(06) [3]平海风. 日语科技文献的外来语问题[J]. 中国科技翻译. 1999(01) [4]廖建国. 科技日语的翻译技巧[J]. 中国科技翻译. 2007(01) 环球人文地理235

纳粹标志全解

纳粹:从字面上解释,其实是一个褒义词:“收纳精华”。不知道什么原因,前人把“Nazismus”译成了“纳粹”。而纳粹成了一个忌讳的贬义词。 政治上关于纳粹的相关解释: 纳粹主义,是德文“Nationalsozialismus”缩写“Nazismus”的音译,意译为“民族社会主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希特勒等人提出的政治主张。纳粹主义的基本理论包括:宣扬种族优秀论,认为“优等种族”有权奴役甚至消灭“劣等种族”;强调一切领域的“领袖”原则,宣称“领袖”是国家整体意志的代表,国家权力应由其一人掌握;鼓吹社会达尔文主义,力主以战争为手段夺取生存空间,建立世界霸权;反对共产主义思想体系和社会主义制度,恶毒攻击马克思主义理论。 纳粹主义萌芽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是德国内外矛盾尖锐的产物。当时的德国面临承担战争责任和战争赔偿,以及迁出非德意志人居住地等问题,经济上陷入困境,民族感情遭受挫折。希特勒等人正是利用了德国民众对《凡尔赛和约》的仇恨和经济危机爆发的绝佳时机,将民族主义演变为民族复仇主义,使纳粹主义得以形成。德国纳粹主义首先把矛头指向国内的犹太人,宣称雅利安—北欧日耳曼人是上苍赋予了“主宰权力”的种族,而犹太人是劣等民族,应予淘汰和灭绝。反犹主义得逞后,纳粹主义又主张世界是弱肉强食、优胜劣汰的丛林,各民族必须在激烈的生存竞争中求胜,实行对外侵略扩张,将全世界引向战争和灾难。 纳粹主义是政治投机者可耻地偷换了社会主义的概念,操纵病态的民族主义,演变成的极端化、恶质化的民族主义。纳粹主义自我标榜为“社会主义”,却与社会主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本质背道而驰,主张通过对内独裁和对外侵略谋求发展,实质是极端野蛮的帝国主义、种族主义和恐怖主义,必会对人类文明造成毁灭性的灾难。 纳粹主义或国家社会主义指1933年至1945年间统治德国的独裁政治,即“第三帝国”。尽管纳粹通常声明支持极权民族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形式(与马克思的马克思主义相反),但纳粹主义通常与法西斯主义有关联。 独裁者阿道夫·希特勒成为国家社会德国工人党(Nationalsozialistische Deutsche Arbeiterpartei,或缩写为NSDAP)这一政党的领袖。这一时期的德国也称为纳粹德国。纳粹主义也称为国家社会主义(德语Nationalsozialismus)。纳粹主义的信徒称为纳粹。当代德国已取缔纳粹主义,尽管有少量的残余份子仍在德国和其他国家活动,即新纳粹。一些历史修正主义者仍然散布否认和淡化大屠杀及其他纳粹行径的宣传,并努力美化纳粹政权的政策和行为。

【世界帝国兴亡史系列】德意志帝国(原创首发)

【世界帝国兴亡史系列】德意志帝国(原创首发) 德意志帝国(德文:Deutsches Kaiserreich)亦被称为德意志第二帝国(第一帝国为神圣罗马帝国),是指从1871年1月18日德意志统一(普鲁士王国统一除奥地利帝国以外的日耳曼地区)到1918年11月霍亨索伦王朝末任皇帝威廉二世退位为止的德国。其正式国号“德意志国”(Deutsches Reich),也是后来魏玛共和国和纳粹德国的正式国号。该国是当时世界列强之一,由27个领地构成,其中普鲁士王国占帝国大部分地区并拥有最多人口。帝国成立后,普鲁士国王和首相兼任德国皇帝和首相,实行君主立宪制,设立上议院和下议院。德国共经历了三个皇帝,分别为威廉一世、腓特烈三世和威廉二世。威廉一世在任期间十分信任俾斯麦,几乎所有政务都由首相俾斯麦处理,因此又称为“俾斯麦时代”。俾斯麦时代在位期间,最大的目的是防止法国一报普法战争之仇,他建立了同盟体系,与俄奥两国结盟,孤立法国。他的对外政策十分成功,避免与列国发生冲突,但内政却一败涂地,文化斗争与反社会主义未能达到预其目的。威廉一世逝世后,由腓特烈三世继任,但他仅在任99天,因此又称为“百日皇朝”。威廉二世在任期间,一手摧毁了俾斯麦体系,积极向外拓展殖民地,大幅修建海军船舰,并带领德国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大战期间德国腹背受敌,加上

齐默曼电报事件导致美国参战,最终导致帝国覆亡。战败后的德国建立了共和政体,被称为魏玛共和国。(一)历史(1)形成背景19世纪以前德意志地区是一个民族分合无定的国家。神圣罗马帝国是一个徒具虚名的松散诸侯联盟,最多时全国竟分有上千个邦国;经过几百年的苦苦奋斗,德意志终于在1871年由普鲁士王国实现了首次民族大统一,然而却又因两次大战的失败,国家再度分裂,直至1990才重新实现统一。可以说,一部德国史就是一部民族分裂,统一,再分裂,再统一的历史。从这个意义上说,民族问题(或曰谋求国家统一)就成为了贯穿整个德意志近现代史的一条主线。为什么普鲁士王国的兴起具有历史进步意义,就因为德国的统一大业最终是由普鲁士完成的。那么,身处在一个列强环伺的欧洲和一个诸侯林立的德意志中间,人口和领土原本都不算多的普鲁士,又究竟是凭借何种“神奇的力量”逐渐由弱变强,一步步壮大发展起来的呢?从1618-1648年,欧洲大陆的封建君主们在德意志的土地上进行了一场旷日 持久的“三十年战争”。这场战争使英国资产阶级逃脱了欧洲封建君主们的干预而获得了胜利,却使德意志彻底衰落。作为这场残酷战争的主战场,德意志六分之五的乡村被毁灭,人口减少了三分之一以上。农民变得一无所有,在饥饿和死亡线上挣扎。战争结束后,德意志仍然只是一个四分五裂、残破不堪、诸侯林立的名义上的“国家”。根据威斯特

浙江省高中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复习练习题

浙江省高中历史选考——二战复习题 一、二战选考真题再现 1.(2015·浙江10月选考)如图所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一次重要战役。该战役是 A.莫斯科战役 B.斯大林格勒战役 C.库尔斯克会战 D.柏林战役 2.(2015·浙江10月选考)1943年,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三个主要国家签署了《开罗宣言》, 向世人庄严宣告:日本所窃取于中国的领土,如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 这三个国家是 A.美国、苏联、中国 B.苏联、美国、英国 C.中国、苏联、英国 D.美国、英国、中国 3.(2016·4月浙江选考)下图所示二战中某次战役的主要作用是 A.为盟军反攻保存了实力 B.使法西斯轴心国开始瓦解 C.宣告德军“闪电战”的破产 D.使法西斯德国陷于东西两线作战 4.(2016·4月浙江选考)1938年9月,在盖洛普舆论学会进行的一次民意测验中,有34%的美国人赞同向英法出售军火,其余绝大多数人则表示反对;而1939年4月进行的民意测验则表明,有66%的美国人赞成向英法出售战争物资。对这一变化的解读,正确的是 A.美国民众的参战热情越来越高涨 B.二战的全面爆发逐渐改变了美国的“中立”政策 C.美国提出的“先欧后亚”战略有利于英法得到援助 D.纳粹德国的侵略扩张使美国民众的孤立主义态度逐渐改变 5.(2016·浙江10月选考)右图所示事件发生后,反法西斯国家 应对的举措是 A.发表《大西洋宪章》,反对纳粹暴政 B.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建立反法西斯联盟 C.开辟第二战场,实施“先欧后亚”战略 D.发布《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

6.(2016·10月浙江选考)1942年10月,爱因斯坦在一次演讲中指出,苏联在战争中的行动显示出它在一切工业和技术领域里的伟大成就。过去25年里,它惊人的发展速度是史无前例的。在(苏台德及其所在国)被出卖的日子里,别的大国粗暴地把它(苏联)排斥于欧洲协作之外,它就被迫同德国签订那不幸的条约。不同于西方大国,它从未犯过加强德国和日本冒险家力量的罪恶。据此判断,该演讲 ①发表于斯大林格勒战役胶着之际②表达了对欧洲集体安全体系落空的遗憾 ③致力于协调英法苏等国的相互谅解与协作④肯定了列宁和斯大林时期的经济建设 A.①③ B.①②④ C.①④ D.②③④ 7.(2017·浙江4月选考)《一个中国记者看二战》评述某一历史事件:一些大国为了自保“平安”,竟出卖了小国主权,以为这样就会填饱纳粹那帮家伙贪婪无止境的肚皮。但是转年大战还是爆发了。该历史事件是 A.德国吞并奥地利 B.慕尼黑协定的达成 C.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D.《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 8.(2017·11月浙江选考)《大西洋宪章》向世界表达了“建立和平,使所有国家能够在它们境内安然自存,并保障所有地方的所有人在免于恐惧和不虞匮乏的自由中,安度他们的一生”的决心。这反映了 A.英美苏开始联合对德意作战 B.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 C.英美对法西斯国家正式宣战 D.英美联合反对法西斯暴政 9.(2018·4月浙江选考)右图所示为二战时期《苏军攻克柏林》海报。图中远处是柏林标志 性建筑——凯旋门(勃兰登堡门)。历史不会忘记这场神 圣的反法西斯战争,其中苏联军民为战胜法西斯作出了 重要的贡献。下列项中对苏联在二战中的贡献,表述准 确的是 ①莫斯科战役使德军闪电战破产 ②斯大林格勒战役根本扭转苏德战场局势 ③“霸王行动”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④光复巴黎,强渡莱茵河,会师易北河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0.(2018·4月浙江选考)丘吉尔发表演讲指出:“我们在经历 着一场彻底的、全面的失败,而法国所遭受的打击可能比我 们更甚……德国独裁者并未直接从桌子上抢走自己的食物, 而是满意于被人一道菜一道菜地伺候……我们不要再对此视而不见了。”其演讲针对的事件是 A.世界大战欧洲策源地形成 B.慕尼黑协定签订 C.德国法西斯全面进攻法国 D.美国出台中立法案 11.(2018·11月浙江选考)右图所示为二战初期法国战 场形势图。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①法军对马奇诺防线的迷信 ②德军在后方实施合围 ③法军的战争经验主义 ④维希政府的软弱无能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纳粹德国闪电战理论

纳粹德国闪电战理论 闪电战,由古德里安创建的战争模式。闪电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经常使用的一种战术,它充分利用飞机、坦克的快捷优势,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制敌取胜。闪击战三个重要要素:奇袭、集中、速度。闪电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首先并且经常使用的一种战术,是以装甲部队为决定性力量,制空权为前提,不顾侧翼暴露的危险,向敌人后方做快速,大胆的袭击。它充分利用飞机、坦克的快捷优势,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制敌取胜。它往往是先利用飞机猛烈轰炸敌方重要的战略设施——通讯中心,并把敌人的飞机炸毁在机场,取得制空权,并使敌人的指挥系统瘫痪。然后使用大规模坦克集群快速冲锋,彻底摧毁敌军由空军轰炸而混乱的阵地。闪电战就是将奇袭、快袭集中一起,像闪电一样打击敌人。可以使敌人在突如其来的威胁之下丧失士气,从而在第一次巨大的打击之下就会立即崩溃。闪电战理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军事战略的基础。这理论要求在敌人未来得及完成动员和展开本国武装力量之前,用几个月或者几个星期的极短时间内夺取战争的胜利。闪电战理论是德国帝国主义毫无限制的扩张目的同达到这些目的的现实能力之间不能相适应的表现。德国力求以闪电形式的突击逐个粉碎敌对同盟各国,竭力避免持久战。闪电战理论最重要的原则是:先于敌军迅速集中和展开作战部队,保障战略的突然性。实施最强大的首次突击,以便在初期交战中即取得决定战争结局的决定性胜利,集中优势兵力于主要进攻方向,以包围与合围的方法歼灭敌人武装力量。 运用包含装甲部队、机械化步兵与炮兵,以及空军优势火力,于作战层面进行高度协同攻击。 扰乱敌人的部署,迫使对方改变正面武力,甚至达到使敌军在兵力组织与分配上自乱阵脚。 以侧面迂回方式,隔开并切断他们的兵力。 阻扰他们的后路。威胁他们的后路,使其与基地之间丧失联系与补给。 讲求速度。 闪电战的基础是机械化,前提是制空权,在于空,坦,步的协同配合,战术在于一点两面。找到突破点,由炮兵打开缺口,装甲集群进入缺口并发展战果,机动步兵跟进。找到突破口的两翼,空军打开缺口5-10分钟后,装甲集群随后攻击,后面紧随机动步兵。迅速破坏掉敌指挥中心,通讯枢纽,交通枢纽。陷敌于瞎子、聋子的局面,并配合正面部队迅速合围敌主力步兵集团。飞机、坦克和机动步兵速度都很快,火力也够。但前提是要保有制空权,然而德国后期遇到了拥有空中优势的美国空军,无法使用闪击战。另外此战术对后勤依赖度非常高,一旦汽油和弹药粮食供应不上,就会被歼灭。(例如战争后期,德军发起的“突出部战役”就遭遇了这种情况。使得德军无功而返,并没有更多的装甲部队去抵抗盟军的攻击) 战术层面 由于闪电战在二次世界大战中发挥无比的威力,因此在大战结束之后即受英美等军事学者热烈研究,在战术上勾勒出一个详细的面貌现已不是难事。关于战术上的细节,根据各家的说法,综合整理一个对闪电战的全貌概述。“闪击战”大略可略分以下几个阶段:

从战败到解放--德国人对历史认知的转变

从"战败"到"解放"--德国人对历史认知的转变 最新文章新华网严建卫徐海清2013-03-0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几十年来,德国人全面和深刻地反省了纳粹犯下的滔天罪行,从而使德国赢得了国际社会的认可和尊重。国际舆论普遍认为,在对待历史的态度问题上,德国人与日本人截然不同。但是,人们也许并不清楚,对于德意志这样一个战前千百万人曾拥戴过希特勒、战争期间几乎所有男人都上过战场、战后家家都失去亲人的民族来说,要深刻反省战争,正确认识历史,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德国人曾忌谈“大屠杀” ○战争结束后最初几年,德国社会对二战的反思主要还局限在少数知识分子范围内。联邦德国首任总理阿登纳1951年9月就发表声明说:“大多数德国人民反对纳粹针对犹太人的暴行,大多数德国人民与这种暴行无关。”但社会舆论很少揭露纳粹罪行。 ●确实如此。我曾询问过许多经历了二战的老人。提起战后年代,他们个个都对自己的经历刻骨铭心。战争结束时,德国许多城市变成了废墟。科隆、德累斯顿、维尔茨堡、多特蒙德和法兰克福等城市几乎被夷为平地。当时,德国各地出现了大批“流民”,数百万原来生活在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的德裔居民被驱逐出境……因此,战后初年,许多德国人认为自己只是“受害者”,而较少考虑本民族给其他国家造成了多大伤害,也较少思考这场人类浩劫的因果关系。在战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德国人忌谈“大屠杀”,一些书刊甚至无视这个史实的存在,许多中学的历史教师也都对学生回避这个题目。 年轻一代开始提出疑问 ○那么,战后几十年来,德国人在认识历史问题方面经历了怎样一个痛苦的过程呢? ●可以历数一些重要事例:

1945年4月1日,驻魏玛美军组织当地一千多名居民参观了臭名昭著的“布痕瓦尔德集中营”。许多德国人受到了极大的震动。他们没有想到,就在自己家门口,曾发生过那么惨绝人寰的悲剧。 1945年至1946年,“纽伦堡国际战犯法庭”对纳粹战犯进行了审判,德国举国关注。 1946年10月,德国导演沃尔夫冈·施陶特斯执导的影片《杀人犯就在我们中间》上映,该片首次反映了德军在苏德战争中犯下的滔天罪行,在德国引起了巨大反响。 1958年11月,德国建立了“追查纳粹罪行总部”,开始对数以10万计的案件进行调查……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德国全社会开始讨论自己的历史问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发生在70年代的两个事件,它对德国民族正确认识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1970年12月7日,联邦德国总理维利·勃兰特访问华沙。在纳粹受害者纪念碑前,勃兰特突然双膝跪下。这一举动震撼了全世界。另一个事件是美国电视连续剧《大屠杀》在德国上映,引起了巨大反响。2000多万德国人含着热泪在电视机前观看了这部片子。由此,德国社会开始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大讨论:我们每个普通人是不是也有罪责?德国年轻一代人开始提出疑问:我们的父母在纳粹时期干了些什么? 经过公开和广泛的讨论,德国社会真正意识到了德国在二战中的罪责。转折性的标志是,在1985年纪念二战结束40周年之际,联邦德国总统魏茨泽克明确表态:“5月8日是解放之日,我们大家(在这一天)从纳粹独裁统治下解放出来。” ○从“战败”到“解放”的认知转变,是一个重要的飞跃,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德国对纳粹历史的反思

班级:计1102柳颖超学号:41155051德国对纳粹历史的反思 “对于纳粹暴行,德国负有道义和政治责任来铭记这段历史,永不遗忘,绝不允许历史悲剧重演。我们不能改变历史,但是可以从我们历史上最羞耻的一页中学到很多东西。”——德国总理施罗德 在2007年的德国电影《拜见希特勒》中,电影的结尾时有一段十几分钟的真实采访,受访对象是今天的德国年轻人,访问的问题只有一个:“你知道谁是阿道夫·希特勒吗?”年轻人给出的答案千奇百怪,有的人回答说是演员、运动员,也有人模模糊糊回答说是个政客,还有人坦白地说不知道。能正确说出希特勒身份的人还不到整个采访人数的一半。电影以一种调侃的方式表达了忧虑:对于历史的不断“重温”,在任何时候都是一堂必不可少的功课。 战后60年来,德国对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内的纳粹时期历史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痛苦的过程。通过反思历史和战争赔偿,德国赢得了国际社会的认可和尊重,从而走出了耻辱,走进了繁荣,成为当今国际舞台上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德国人的反思真正触及到了民族的灵魂。 正如德国总理施罗德所说:“对纳粹主义及其发动的战争、种族屠杀和其他暴行的记忆,已经成为我们民族自身认同的一个组成部分。”从学龄儿童到政治领袖,德国上下已经完成了深层意义的民族救赎。 那么德国是怎样实现不断对纳粹历史深刻反思的呢? 德国领导人的忏悔勇气 在莫斯科举行的欧洲胜利日纪念仪式上,德国总理施罗德和英、美、俄、中等二战的战胜国首脑一道出席纪念活动,并向打败本国军队的苏联阵亡将士鞠躬献花圈,“以德国人的名义”请求俄罗斯人民和其他国家的人民原谅德国对他们所造成的伤害。事实上,自二战结束以来,德国的历任总统和总理都在不同的场合和时机代表德国人民进行了反思、道歉和忏悔,从来没有为纳粹的侵略和屠杀行径进行过辩解。 德国教科书还原历史真相

选修三 二战测试题

选修三二战测试题 人类追求和平,但是政治家们热心于战场上树立自己的丰功伟绩,有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惨痛,但是人类却再次陷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泥潭,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4题 1、日本提出的“大东亚共荣圈”的实质是() A、东亚各国人民共同繁荣幸福 B、建立日本在亚洲太平洋地区霸权 C、帮助东亚各国抵制外来侵略 D、建立东亚地区反西方殖民侵略的同 2、英法推行的绥靖政策达到顶峰的标志是() A、德国与奥地利合并 B、意大利吞并埃塞俄比亚 C、《慕尼黑协定》的签订 D、意大利吞并阿尔巴尼亚 3、丘吉尔在他的《二战回忆录》中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悲剧本来是很容易避免的,善良的 软弱强化了邪恶的刻毒。”丘吉尔这句话的主要意思是() A、第二次世界大战没有必然性 B、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生绥靖政策有很大责任 C、捷克斯洛伐克的软弱助长了希特勒的野心 D、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是法西斯 4、二战时期闪电战成了时髦的事情,德军闪电战破产是在() A、莫斯科保卫战 B、大不列颠之战 C、斯大林格勒战役 D、中途岛之战 5、1942年初《联合国家宣言》发表的最重要的意义是() A、决定建立维护世界和平的联合国 B、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最终形成 C、标志着反法西斯战争转人进攻 D、确立了美国控制世界的地位 6、日本狂热分子把台海战事纳入"周边事态"加以对待,实际上早在国际公约中明确日本必须 归还中国台湾和澎湖列岛,最早的条约是() A、《雅尔塔协定》 B、《德黑兰协定》 C、《开罗宣言》 D、《波茨坦公告》 7、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标志欧洲第二战场开辟的事件是( ) A、苏德战争 B、珍珠港事件 C、西西里岛登陆 D、诺曼底登陆8.有关20世纪30年代法西斯的局部侵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九一八事变是世界上最早的法西斯侵略 B.国联成为推行绥靖政策德工具 C.西班牙处于孤立无援德境地 D.法西斯的侵略野心越来越大 9.某校举办了一次历史小报展览,有一位同学在小报中有下列一段叙述,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他的叙述中有几处史实性错误? 1939 年9月1日,德军突袭苏联,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1942年7月,德军进攻苏联南方的战略要地列宁格勒,苏军进行了殊死的抵抗,1943年2月,苏军取得战略胜利。1943年苏美英三国首脑在雅尔塔召开会议,确定了对德作战的方针;会后英美联军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1945年5月,美军攻占柏林,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A. 1处错误 B. 2处错误 C. 3处错误 D. 4处错误 10.在巨舰大炮时代,海军主力舰艇是战列舰,一战后航空母舰出现,但只是海上辅助的作战舰艇,下列哪一次战役说明航空母舰开始对海上作战起主导作用 A.珍珠港事件 B.中途岛海战

德意志论文

德意志民族的性格特点 院系: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学号:U201114890 姓名:上官赢 摘要: 提起德国,世人往往思绪多端:褒贬毁誉、掺杂各种感情。的确,全球2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德国独具一格,有许多他国没有的特色。最近两个多世纪,它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等领域,涌现出一大批世界级顶尖人物,正面的、反面的比比皆是。它有不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就雄踞世界前列,广泛造福于整个人类;同时,它又是两次世界大战的挑动者,给人类造成了旷古未闻的浩劫。它屡屡大分大合,大起大落,兴风作浪而又为风浪所摧挫。但它败而不馁,衰而不朽,依旧是当今世界一个超群出众的强国。举世公认,德国曾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在世界历史上留下了自己抹杀不掉的痕迹。当代德国作为欧洲第一、世界第四大经济体,作为欧洲联盟支柱成员和联合国重要成员之一,行为,动态仍然相当有力地影响着世界历史的进程,吸引着全世界的眼球。德国人的性格,应该对此有着全方面,深刻的影响。 关键词: 性格形成,文化交汇,宗教改革,割据与集权 任何民族、任何国家都是在一定的地理空间中发生、发展的。德意志学者约翰·哥特弗里德·赫德尔说,“历史是置于特定地理中的运动”。人们只要看一看世界那些文明古国的今昔,看一看各个国家的状况,便知其言不假。 近代德意志民族是以古代日耳曼人的若干支系为基础,融合一些斯拉夫人及其他民族而逐步形成的。千余年来,德意志人的许多岁月都是在南征北战、左冲右突、内争外斗的急风暴雨中度过的。 公元4至5世纪,北匈奴西迁,强化了日耳曼人的大举南移。日耳曼人剽悍骁勇,所向披靡,在南欧、西欧、北非建立了一些蛮族王国,加速了西罗马帝国的灭亡,促进了欧洲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也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平衡发展。八、九世纪,罗马贵族起事,将教皇利奥三世撵出罗马。教皇向查理求救。查理率部进入意大利,扶持教皇复位。利奥三世感恩不尽,给查理戴上皇冠,宣布他是“伟大的罗马人的皇帝”。于是,查理被称为大帝。查理帝国的领土扩及整个西欧。查理814年去世后,870年帝国分裂为东、西两国,东法兰克王国大致包括今天的德国、瑞士、奥地利和荷兰,基本上通行德语,为近代德意志民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19世纪初,拿破仑的法国大军,横扫欧、亚、非,普、奥被肢解,莱茵河西岸的德意志地区并入法国版图,不少小邦国被强制合并。拿破仑军队的冲击教育了普鲁士人,他们开始改革;自1830年代起,普鲁士步英、法后尘,走上了工业化道路,实力渐增,其军国主义政策也变本加厉。普鲁士终于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在1871年实现了排除奥地利的“小德意志民族国家”统一,建立了普鲁士领导的德意志第二帝国,普王担任帝国皇帝,普鲁士首相任帝国宰相。普鲁士军国主义精神浸透在德意志帝国的政治经济生活中,德国连续两次发动世界大战不是偶然的。德国人打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仍不服气,又打第二次,吃够了苦头儿,他们才在外国的帮助下幡然悔悟。在历史的磨难和两次世界大战中,德国人显现了历史给与民族的巨大财富,人们说,苦难是最大的财富,这一点深深融入德国人的民族性格中,在动乱的年代,德国人体会到强大而统一的国家是民族立足于世界的根本,两次世界大战间,德国人由严谨走向了另一个极端,给世界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在经历过失败后,1970年12月7日,大雪过后东欧最寒冷的一天。刚刚对捷克、波兰进行国事访问后,当时的联邦德国总理维利·勃兰特冒着凛冽的寒风来到华沙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下。他向纪念碑献上花圈后,肃穆垂首,突然双腿下跪,并发出祈祷:“上帝饶恕我们吧,愿苦难的灵魂得到安宁。”勃兰特以此举向二战中无辜被纳粹党杀害的犹太人表示沉痛哀悼,并虔诚地为纳粹时代的德国认罪、赎罪。由此,德国人严谨而虔诚,并迅速崛起于西欧,称谓当今世界顶级。 当时的联邦德国总统赫利同时向全世界发表了著名的赎罪书,消息传来,世界各国爱好和平的人们无

欧洲的二战反思

欧洲的二战反思 历史上,欧洲是近代两次世界大战的源头,也是对战争的惨烈感受最深刻的地区之一,因而这里有着丰富的战争文化反思。 对一战,一个较为普遍的看法是“春秋无义战”,只是新老强权之间一场“竞于力气”的战争;对二战,由于法西斯主义的极端反人类性质,便有了一种大是大非的分野,也有了更多、更深刻的战后思索。 在欧洲,对战争的反思是与对文明、文化和人性的深层思索相联系的。以德国法西斯主义为例,从表层看,它以种族优越感为精神基础,以反犹主义为煽情手段;从思想特征上看,它具有神秘主义和非理性崇拜的特点;从深层看,它与西方文明中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和暴力推崇倾向有相当的关联。60年来,欧洲对战争的反思和对法西斯主义的分析批判一直在进行,而且越来越深入,以至直指西方文明核心价值的某种缺失。 在欧洲,对战争的反省具有一种全民性质。希特勒只是一狂热偏执的煽动者,但民众在狂热中迷失,在狂暴前怯懦,却是他得以登台的背景。历史证明,犯罪行为一旦披上一种“政治正确”的外衣,便是一场社会灾难。反犹主义是法西斯主义的根源之一,但在欧洲,反犹主义是一种相当普遍的文化。二战后,法国、波兰等国对此也进行过反思乃至道歉,说明反思并不是战败国的专利,而是人类对人性的再梳理和提升。 在欧洲,对战争的反思,对历史的态度有一句名言:宽恕,但不忘记。一方面,在国家、民族乃至个人的关系史上,恩怨之事所在多有,如无宽恕之心,或会化为冤冤相报的“西西里式仇杀”。另一方面,历史的事实和是非如不理清,历史的教训如不记取,战争罪犯如不被绳之以法,不仅受害者人心难以平复,加害者还会图谋东山再起,悲剧还会重演。 在欧洲,对战争的反思,也是一种良知的拷问,是一种人生态度的重建。记得看过一个纪录片,二战后,法国出现了对通敌者的街头追打、游街、妇女剃光头之事,法国人对此也进行了反思:如果你反对纳粹,就不能仿效纳粹对犹太人的行事方式。正义的裁判是基于人格尊重的法律裁判,并非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今天,在欧洲,人们已安享了60年和平。但在世界范围并非如此。在二战之前和期间,犹太民族饱受磨难,流离失所;今天,在中东,另一个民族也在饱受磨难,流离失所。悲剧在角色转换后继续上演,令人长叹。60多年前的战争离我们并不远,导致战争和灾难的文化基因仍然存在,借用伏契克的一句话:善良的人们,你们要警惕。 二战结束和德国统一的欧洲意义 1945年5月8日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笼罩欧洲的二战硝烟终于熄灭。今年,战争结束60年后,欧洲人将再一次打开历史的闸门,让痛苦、悲哀的记忆涌流。然而,不管是当初的失败者还是胜利者,欧洲人将不再沉湎于对战争的回忆,他们更着眼于未来。纪念二战结束60周年,对欧洲乃至整个世界来说,其意义不仅仅是一个大陆保持和平的时间记录。更重要的是它给人们带来的欧洲人致力于开启永久和平之门的深刻启示。 欧洲是一个不断产生新事物的大陆,其中不乏影响深远的制度创新。战后的历史证明,欧洲文明正以一种新的制度在延续。欧洲人用创造新的共同发展模式来应对战争、冲突以及全球化的挑战。这个模式就是“欧洲一体化”,它既是一种制度,也是追求“欧洲大同”宏伟理想的一个漫长过程。欧洲人从来没有这么自信与雄心勃勃。2004年5月1日,欧盟接纳了10个新成员国,并决定在2005年10月与土耳其正式举行入盟谈判,欧洲的政治家们正准备实现“一体化”模式跨出欧洲的梦想。 欧洲的真正的统一始于德国的统一。战后,德国人始终敢于直面纳粹历史,认真谢罪、深刻反省已成为德国政治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1990年10月3日,德国结束了分裂的历史,欧洲历史掀开了新的一页。德国虽为统一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德国人也因此成熟了许多,特别是他们融入欧洲的意识和促进欧洲一体化的主动性。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有更多的德国人首先会将自己视为欧洲人,然后再称自己是德国人。

十年真题汇编:第1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解析版)

第1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1.(2019.4·浙江高考·22)张伯伦相信,通过一场重要的外交活动,他为他的国家已经赢得了一个重大胜利。刚下飞机,这位喜形于色的首相面对着昂扬的人群宣称:“我相信,我们的时代得救了!”但丘吉尔对此予以激烈批评,并称这是“一个全面且彻底的失败”。张伯伦的这场外交活动是( ) A.凡尔赛会议B.慕尼黑会议 C.英法苏缔结同盟条约的谈判D.缔结《非战公约》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张伯伦……我相信,我们的时代得救了……丘吉尔对此予以激烈批评”,结合所学,面对德国咄咄逼人的攻势,英国背着捷克斯洛伐克签订了《慕尼黑协定》, 张伯伦换来希特勒在“英德和平宣言”上的签字,故选B项;参与讨论凡尔赛和约的是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排除A项;1939年由于英法对徳绥靖,英法苏缔结同盟条约并未取得实质进展,排除C项;《非战公约》是法国为得到自身安全保障于1928年推动制定的,且张伯伦1937才上台担任英国首相,排除D项。 2.(2019.4·浙江高考·23)1941年11月7日,莫斯科照常举行庆祝十月革命的阅兵式。斯大林发表讲话:“让我们的伟大祖先……的名字,在这次战争中鼓舞着你们!让伟大的列宁的旗帜指引着你们向胜利前进!”红场阅兵所显示的信心和意志鼓舞着苏军战士,并最终赢得这次战役的胜利。据此判断,这次战役的意义在于( ) ①宣告德军“闪电战”破产②根本扭转苏德战场局势 ③标志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④迫使德军无力在东线发动全面进攻 A.①③ 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1941年11月……在这次战争中鼓舞着你们……并最终赢得这次战役的胜利”,结合所学,1941年10月德军大举进攻莫斯科,莫斯科战役打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标志着“闪电战”的破产,故①正确;斯大林格勒战役是苏德战场的根本转折点,故②错误;1942年《联合国家宣言》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最终形成,故③错误;莫斯科战役后,德军无力在东线发动全面进攻,故④正确,选择B项符合题意。3.(2019.4·浙江高考·24)二战中,美军在太平洋进行的两次重大军事行动,不仅逆转了太平洋战场主动权,而且加速了盟军的反攻和胜利的到来。请观察右侧示意图,选出这两次军事行动的主要地点( )

德意志人国家的形成

八 德意志人国家的形成 据塔西佗说,德意志人是人口众多的民族。我们从凯撒的著作中可以得出一个关于各德意志民族人数的大致概念;他认为住在莱茵河左岸的乌济佩特人和邓克泰人的人口,包括妇女和儿童在内,共为18万人。因而,每个民族大约有10万人[注:这里所举的数字,在狄奥多洛斯关于高卢的克尔特人的一节文字中可以得到证实。他说:“在高卢住着人口不等的许多民族,其中最大者,人口约为20万人,最小者约为5万人。”(Diodorus Siculus,V,25,)因而,平均起来是125000人:各个高卢民族,由于其发展程度较高,所以人口一定比德意志人多一些。],这已经大大超过例如易洛魁人在其全盛时代的总数,那时易洛魁人不到2万人,但已成为自大湖至俄亥俄河和波托马克河整个地区的可怕力量。如果我们根据现有材料,把莱茵河附近定居的比较著名的民族的位置在地图上画出来,那末每一个这样的民族所占的面积平均约等于普鲁士的一个行政区,即约为1万平方公里,或182平方地理里。但是,罗马人的Germania Magna〔大日耳曼尼亚〕,直到维斯拉河为止,占有依整数计共50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如果一个民族的平均人口为10万人,那末整个Germania Magna 的人口总数,应达500万;对于野蛮时代的民族集团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数目,虽然就今日的条件——一平方公里10人,或一平方地理里550人——来说这是极其微小的数目。但是这并不包括生活在那个时候的全部德意志人。我们知道,沿喀尔巴阡山脉直至多瑙河口,都居住着哥特系的德意志民族——巴斯塔尔人、佩夫金人以及其他人,——它们的人数非常之多,因而,普林尼认为他们是德意志人的第五个基本集团[169],而这些在公元前一百八十年已经替马其顿王柏修斯作过雇佣兵的部落,还在奥古斯都在位的初年就已突进到阿德里安堡附近了。假定他们的人数只有100万人,那末到公元初,德意志人的大概数目,就至少有600万了。 在他们定居日耳曼尼亚以后,人口一定是日益迅速地增长的;单是上面提到的工业方面的进步,就足以证明这一点。在什列斯维希沼地所发现的古物,就其中的罗马硬币来判断,是属于三世纪的。由此可见,到这个时候,在波罗的海沿岸金属业和纺织业已经很发达了,跟罗马帝国已有频繁的商务往来,比较有钱的人已享有某些奢侈品,——这一切都是人口更为稠密的迹象。而在这个时期,德意志人在莱茵河、罗马边墙和多瑙河全线,从北海起到黑海止,也开始了总进攻,——这也是人口日益增多,竭力向外扩张的直接证明。斗争持续了三百年,在斗争期间,哥特民族的整个基本部分(斯堪的那维亚的哥特人和勃艮第人除外)向东南推进,形成了漫长的进攻线的左翼;进攻线的中央是高地德意志人(赫米奥南人),向多瑙河上游突进;右翼是易斯卡伏南人即现今所谓法兰克人,沿莱茵河突进;征服不列颠的任务,就落在印格伏南人身上。到五世纪末,罗马帝国已是那么衰弱,毫无生气和束手无策,因而为德意志人的入侵敞开了大门。 上面我们是站在古希腊罗马文明的摇篮旁边。这里我们却站在这一文明的坟墓旁边了。罗马的世界霸权的刨子,刨削地中海盆地的所有地区已经有数百年之久。凡在希腊语未予抵抗的地方,一切民族语言都不得不让位于讹误百出的拉丁语;一切民族差别都消失了,高卢人、伊比利亚人、利古里亚人、诺里克人都不再存在,他们都变成罗马人了。罗马的行政和罗马法到处都摧毁了古代的血族团体,这样也就摧毁了地方的和民族的自主性的最后残余。新赐予的罗马公民权并未提供任何补偿;它并不表现任何民族性,它只是民族性缺乏的表现。新民族〔neue Nationen〕的要素到处都已具备;各行省的拉丁方言日益分歧;一度使意大

2020届浙江选考大一轮复习必修第1册 专题5 第18讲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影响(下)

(下)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影响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1.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时间与标志——(b) 1939年9月1日,德军闪击波兰。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二战全面爆发。 2.波兰、法国迅速溃败的原因——(b) (1)波兰迅速溃败的原因 ①波方:部署不当;装备和战术思想落后。 ②德方:蓄谋已久,准备充分;军事力量强大;战术先进(闪电战)。 ③英法:在西线对德国“宣而不战”,致使波兰孤立无援。 ④苏联:苏军趁火打劫,占领了波兰东部地区。 (2)法国迅速溃败的原因 ①主要原因:军事理论落后,对“闪电战”认识不足,主攻方向判断失误;迷信阵地战和马奇诺防线,对大规模使用装甲兵和航空兵的新战术认识不深。 ②根本原因:长期推行绥靖政策的恶果。法国备战不足,国内民心涣散,士气低落,影响军队的战斗力。 ③外部原因:《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使德国无后顾之忧,集中兵力于西线,意大利趁火打劫。 3.敦刻尔克撤退、不列颠之战——(b) (1)敦刻尔克撤退:1940年,德军突破阿登山区,绕过马奇诺防线,将英法联军主力围困于法国东北的敦刻尔克。英军将联军官兵撤到英国,为以后反攻保存了实力。 (2)不列颠之战:1940年,德国执行入侵英国的“海狮计划”,为夺取英吉利海峡的制空权,

不断空袭英国本土,打击英国的军事设施。英军粉碎了德国“空中闪电战”计划,德国被迫不定期推迟“海狮计划”。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 1.苏德战争的爆发及其影响——(c) (1)爆发:1941年6月22日,(实施“巴巴罗萨计划”)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二战进一步扩大。 (2)影响:①对苏:损失惨重,但顶住了德军的压力。②对德:陷入了两线作战的境地,加速了德国的失败。③对整个战局:二战扩大,同时美英调整对苏政策,推动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成立。 2.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及其影响——(c) (1)爆发: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 (2)影响:①对日:战术上暂时取得重大胜利,但战略上,日本综合国力不如美国,为失败埋下祸根。②对美:损失重大,卷入战争。③对亚太:华盛顿体系彻底瓦解。④对整个战局: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达到真正的世界规模。⑤促进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3.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及其意义——(c) (1)原因:①世界各国人民与法西斯国家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根本原因)。②苏德战争爆发和太平洋战争爆发的促进(直接原因)。 (2)形成:1942年元旦,在华盛顿,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 (3)意义:①是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组成的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加强了国际反法西斯力量。 ②为最后战胜法西斯轴心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 1.莫斯科战役(1941年9~12月)——(c) (1)概况:对阵双方:苏军(朱可夫指挥)——德军。 (2)结果:德军被歼50余万人,仓皇后退。 (3)意义:①是德国陆军在二战中遭受的第一次重大失败,宣告德军“闪电战”的破产(打破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②以后德军无力在东线发动全面进攻。 2.斯大林格勒战役(1942年7月至1943年2月)——(c) (1)概况:①苏军的战略防御阶段(1942年7~11月),与德军展开激烈巷战,苏军死死钉在斯大林格勒。②苏军的战略反攻阶段(1942年11月~1943年2月),全歼德国第六集团军。(2)意义:①苏德战争中最激烈的战役。②使苏德战场局势发生根本转折,对推动整个反法西斯战局的变化具有深远影响。它是苏德战场的转折点,也是二战的转折点。 3.中途岛海战(1942年6月)——(c) (1)概况:①美军破译日军密码,精心准备。②双方在中途岛展开海战,日军惨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