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路发展史

中国道路发展史
中国道路发展史

中国道路发展史

中国从修建牛、马车路到建成现代化的公路网的发展过程,大体可划分为古代道路、近代道路和现代公路三个时期。

中国古代道路(公元前21世纪~公元1911年)早在公元前2000年前,中国已有可以行驶牛、马车的道路。据《古史考》记载:“黄帝作车,任重致远。少昊时略加牛,禹时奚仲驾马”。西周时(公元前1066~前771年)道路初具规模。在道路规划方面有“匠人营国,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环涂七环,野涂五轨”(《周礼》)的记载;在道路管理方面有“司空视途”,“列树以表道,立鄙食以守路”,“雨毕而除道,水涸而成梁”(《周语》)的记载;在道路质量方面有“周道如砥,其直如矢”(《诗经》)的记载。

战国时期秦惠王始建陕西至四川的褒斜栈道。这条栈道是在峭岩陡壁上凿孔架木,铺板而成一条通道。

秦朝时期,秦始皇在道路修建方面强调“车同轨、书同文”(《史记》),并“为驰道于天下”(《汉书》),修建车马大道,统一道路宽度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公元前500年左右,随着一些城市兴起和发展,形成许多商队道路。公元前2世纪,中国通往中亚细亚和欧洲的丝绸之路开始发展起来。

秦汉时期发展了馆驿制度,十里设亭,三十里设驿。西汉设亭道路延续总长可达十万里。唐代是中国古代道路发展的极盛时期,初步形成以城市为中心的四通八达的道路网。宋代、元代、明代对驿道网的建设和管理也有所发展。清代的道路网系统分为三等:①“官马大路”,由北京向各方辐射,通往各省城;②“大路”,自省城通往地方重要城市;③“小路”,自大路或各地重要城市通往各市镇的支线。在各条道路的重要地点设驿站。“官马大路”分成东北路、东路、西路和中路四大干线,共长4000余华里。

中国古代道路建设取得辉煌的成就,如李春创建的赵州桥,工程艰巨的栈道,在中国和世界道路发展史上都占有一定地位。

中国近代道路(1912~1949年)自20世纪初汽车输入中国以后,通行汽车的公路开始发展起来。从推翻清朝建立中华民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中国近代道路发展的时期,但发展缓慢,并屡遭破坏,原有的马车路(有的也可勉强通行汽车)和驮运道仍是多数地区的主要交通设施。这个历史时期大致可分为清末和北洋政府时期、国民党政府前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四个阶段。

清末和北洋政府时期(1912~1927年)是中国公路的萌芽阶段。中国最初的公路是1908年苏元春驻守广西南部边防时兴建的龙州-那堪公路,长30公里,但因工程艰巨,只修通龙州至鸭水滩一段,长17公里。1915年两广巡阅使陆荣廷指挥工兵修筑邕(宁)武(鸣)公路长42公里,1919年通车。1917年谭浩明用军饷招工修筑龙州至水口公路,长33公里,1919年通车。1917年中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为军用而开辟了张家口至库伦运输线,全长1930华里,于同年10月11日开始客运。1913年湖南兴修长沙至湘潭公路长50公里,1921年竣工。民国初年张謇倡建的江苏省南通唐闸至天生港公路(长6公里),南通至狼山公路(长10.37公里)开始修建,并于1916年修通。广东省的惠(州)平(山)公路,长33.2公里,1913年开工,1921年5月1日通车。1920年华北五省遭受旱灾,以工代赈招集灾民修筑了山东省的烟(台)潍(坊)公路,1922年8月试车通行。这些公路修建都较早,一般是从军路开始,以地方发动,民间集资或商人集资方式修建的。当时东南沿海各省处于军阀割

据和混战情况下,大都各自为政,互不联系,修建的公路既无规划,又无标准。据统计,截至1927年,中国公路通车里程约为29000公里。

国民党政府前期(1927~1936年)是公路开始纳入国家建设规划阶段。1927年,国民政府的交通部和铁道部草拟了全国道路规划及公路工程标准。1932年,全国经济委员会筹备处奉命督造苏、浙、皖三省联络公路,仿照国外中央贷款筑路办法,筹集基金,贷给各省作为补助筑路之用。并组织三省道路专门委员会统筹规划工作。1932年冬,在督造苏、浙、皖三省联络公路的基础上,在浙江溪口召开了苏、浙、皖、赣、鄂、湘、豫七省公路会议,除确定七省的督造路线外,还将陕、甘、青等省和赣、粤、闽边境的重要公路纳入督造之列,在西北地区,修筑西(安)兰(州)公路和西(安)汉(中)公路,使陕、甘、川三省交通得以联贯。据统计,截至1936年6月中国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17300公里。

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抗战初期,几条主要铁路(如平汉、粤汉等)运输干线,几乎全被日本侵略军切断,上海、广州等口岸也被封锁,为沟通大后方交通和打通国际道路,公路成为陆上交通主要通道。那时,为抗日战争的急需而抢修了一些公路。在北战场抢修了以石家庄为中心的石德(州)、石保(定)、石沧(州)等军用公路,抢修了环绕北战场外围的太原至大同和晋南、豫中等公路,总长达3600余公里。在南战场主要抢修了苏、浙、皖三省被破坏了的桥梁。此后,随着战场的转移,赶筑或改善汴(开封)洛(阳)、广(州)韶(关)、武(昌)长(沙)、汉(口)宜(昌)公路以及鄂省东北、东南通达皖赣各地的干线和支线,疏畅以武汉为中心的辐射线交通网。同时,在西北改善了西(安)兰(州)公路、兰(州)新(疆)公路,在西南修筑和改善了川陕公路、滇缅公路,整修了川湘公路和湘黔、黔桂、川黔、黔滇以及湘桂公路。这一时期新建公路共14431公里,其中多数是远在地理与自然条件均较恶劣的边陲地区,不论勘测设计或施工,工程都是十分艰巨的,其使用多服务于军事,对标准和质量要求不高,而且时兴时废,往往修筑和破坏交替发生。据统计,截至1946年12月,中国公路总里程达130307公里。

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年)抗战胜利后,由于进行解放战争,公路交通以军用为主。公路建设进展不大。特别是国民党军队溃退时,公路遭到严重破坏。截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夕全国公路能通车的只剩下75000公里。

从中国近代道路的整个历史时期看,中国公路的发展是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并随着交通量和车辆载重量的增大,线路和桥梁标准逐步有所提高。但因缺乏资金,缺乏公路建设的规划,即使有规划,也难于起到应有的作用,致使建成的公路在分布上很不合理。按1942年统计,东部几省公路每50平方公里有一公里,而西北及西南各省每800平方公里有一公里。

就公路工程技术而言,修建的公路多为泥结碎石路面。1933年到1946年间,先后在南京、重庆、昆明、乐山等地进行了水泥混凝土、块石、级配碎石、水泥稳定土、沥青表面处治、弹石等各种类型的路面试验,但因受到战争的影响,试验成果很少应用。这个时期只在滇缅公路上修筑了157公里的双层沥青表面处治路面和100公里的弹石路面;在乐(山)西(昌)公路修筑了62公里的级配碎石路面;水泥稳定土路面为数不多。

筑路机械在抗战期间虽已在滇缅公路等修筑中开始引进,然而机械配件和燃料供应困难,也难于推广使用。

桥涵结构方面,少数采用悬索吊桥、钢桁架(梁)桥、钢筋混凝立梁式桥(包括悬臂梁、T 形梁、连续梁等),因建筑材料多需进口而建造不多。较普遍采用的是永久式或半永久式的圬工结构,既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又容易举办。

在公路养护方面,抗日战争前多数地区的公路缺乏经常养护,只有少数路线建立了养路道班。1938年,当时的中央政府公布了一些有关养护管理的规章制度,但缺乏技术要求内容。由于路面多是泥结碎石或天然土路,而桥梁又多是木制或石(砖)砌的,各省自订的一些养护技术要求十分简单。1947年,公路总局公布了《养路须知草案》,共120多条,包括了路基、路面、桥涵、渡口、房屋等工程设施保养的内容。

中国现代公路(1949~198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公路建设进入了逐步现代化的时期。其发展过程经历了五个阶段。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年)这个时期内从上到下建立了公路管理机构,并建立了设计、施工和养护的专业队伍。同时,国家颁布了一系列重要法规,对公路留地办法、公路养护办法、动员民工整修公路办法、养路费征收办法等等,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这个时期内,又进行了全国公路普查,全面恢复并改善了原有公路。到1952年底,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2.6万公里,有路面的里程达5.5万公里。同时由国家或各省、市、自治区投资,专业队伍负责设计施工,重点公路建设迅速发展,如康藏公路(后改称川藏公路)、海南岛公路、成(都)阿(坝)公路、昆(明)洛(打洛)公路、广(州)海(安)公路、沈(阳)大(连)公路、福(州)温(州)公路等相继兴建。对一些原有的重要干线,如川陇、川湘、川滇、川康、京塘等公路进行了改建。公路交通的发展,有力地支援了抗美援朝战争和全国的建设事业,并为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打下了基础。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3~1957年)是公路建设稳定发展阶段。各级公路部门补充完善了各项管理制度和技术规范,公路建设队伍进一步充实发展,使各项工作走上了正轨。这个时期内确立了通过养护,分期改善和逐步提高公路质量的方针;确定了依靠群众,就地取材,大规模改善土路,加铺各种路面的原则;创立了泥结碎石路面加铺级配磨耗层和保护层的养护技术;推行了木桥防腐,改良工具等措施,大大改善了路况。在此期间,已开工的公路干线迅速建成通车,并继续修建了沈(阳)丹(东)公路、通(远堡)庄(河)公路、潍(坊)荣(成)公路、新藏公路等干线。国务院于1955年公布了《改进民工建勤养护公路和修建地方道路的指示》,使专业队伍和群众力量密切结合起来,加快了建设速度。在这个时期内,县乡公路得到普遍发展,公路通车里程和有路面里程增长了一倍,分别达到25.4万公里和12.1万公里,桥梁达到3.5万座,55.1万延米。

“大跃进”时期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1958~1966年)是公路数量猛增、再进行巩固的阶段。1958年,制定了“简易公路”的标准,公路里程猛增,但质量标准较低。1962年,公路建设开始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阶段,恢复和完善了若干基本政策和制度,调整健全了公路机构和建设队伍,试验推广了渣油路面、双拱桥和钻孔灌注桩桥基等技术成果。在此期间,重点建设了一些国防干线公路如水(口)漳(平)线、徐(州)连(云港)线以及中尼公路等。据统计,截至1965年底,公路通车里程达到51.4万公里,有路面里程达到30.5万公里,其中高级、次高级路面由1962年的571公里增长到

5547公里,桥梁增长到10.4万座,156.6万延米,公路绿化里程达到18万公里。

十年动乱时期(1966~1976年)公路建设仍有发展。渣油路面发展较快,十年中增长了10万公里;还相应地改善了线路标准;绝大部分木桥改建为永久性桥梁,使桥梁永久式比重由原来45%左右提高到90%以上;一大批干线上的渡口也改建为桥;公路自办工业有了较大发展,机械设备逐年增加。国防边防公路建设和县社公路建设也有不少进展。截至1976年底,公路里程增长到82.3万公里,有路面里程增长到57.9万公里,其中高级、次高级路面(主要是渣油表处路面)达到10.8万公里,桥梁达到11.7万座,293万延米。公路绿化

里程达到25.4万公里。但是,由于“文化大革命”对公路修筑、管理和养护的影响和破坏,有的地区路况下降,工程质量事故和交通事故相当严重。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新时期(1977~1983年)是公路改革和提高的新阶段。在这个时期内,恢复并改革了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养护,扭转了路况下降的局面,对原有已使用超龄的渣油路面进行了及时维修补强。1979年进行了全国公路普查和国道网的划定工作。自1977~1983年的7年中,新增公路9万多公里,永久式桥梁近2万座,100万延米。在此期间,建成了北京-密云、沈阳-抚顺、南京-六合等一级公路以及多条二级公路截至1983年底,全国公路通车里程达到91.5万公里,比1949年增长10.5倍;铺有路面的里程达到70.5万公里,其中高级、次高级路面为18万公里,比1949年增长570倍;桥梁总计13.9万座,399.4万延米,其中永久式比重由

1949年的30%左右提高到96.3%。在全长5400多公里的黄河上,1949年只有一座兰州黄河铁桥,到1983年,从青海的黄河源到山东入海口,已建成公路桥近40座,其中洛阳黄河桥全长3492米,济南黄河公路桥主孔跨度为220米,北镇黄河桥桩深107米。在长江上,也已建成各种类型的公路桥20座。

中国现代公路科学技术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在路面工程方面创立和发展了泥结碎石路面和砂石路面的养护、改善技术;发展了石灰稳定土路面基层;研究利用国产多蜡渣油和沥青修筑了高级、次高级路面;使公路行车条件大大改善。在路基工程方面研究成功了一整套路基爆破新技术;在冰冻地区发展了防治公路翻浆的措施;在盐湖地区修筑了世界上少有的盐块路;在高原多年冻土地区修成了沥青路面。在桥梁工程方面提出了石拱桥实际承载能力的计算理论和方法,建成了最大跨径为116米的四川九溪沟桥,创造了民族风格的省工省料的双曲拱桥,最大跨径已达150米。在桥型上发展了箱形拱桥、钢架拱桥、扁壳桥、少筋微弯板组合梁桥等。在桥梁基础方面试验成功了一整套适合国情的钻孔灌注桩技术,大大加快了建桥进度,降低了造价。此外,还学习、引进了各种国外先进技术,如乳化沥青、预应力混凝土桥,各种勘测设计新技术以及交通工程学的理论和应用等。在公路养护方面随着公路和汽车数量的增长,增加了养护里程,壮大了养路队伍。截至1983年底,经常养护的公路已占总里程的80%以上,基层养路段有2700多个,养路道班近5万个,固定的养路从业人员达78万余人。公路养护质量逐年有所提高。同时对公路逐年进行一些技术改造,提高了公路的通行能力和抗御灾害能力。

中国一汽发展史

汽车品牌发展史--一汽奥迪发展史

在介绍一汽奥迪之前,不得不先介绍一下他的背景——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原第一汽车制造厂),1953年7月15日破土动工,是中国汽车工业的起点。50年来,第一汽车肩负中国汽车工业发展重任,经历了建厂创业、产品换型和工厂改造、上轻型车和轿车三次大规模发展阶段,产品生产由单一卡车向轻型车和轿车方面发展。1991年,与德国大众汽车公司合资建立15万辆轿车基地;2002年,与天津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联合重组,与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实现合作。目前,产品结构已形成以轿车为主的新格局。第一汽车拥有全资子公司30家,控股子公司15家,其中包括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富奥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等全资子公司和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天津一汽夏利股份有限公司、一汽四环股份有限公司等上市公司及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天津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等中外合资企业。在东北、华北和胶东、西南、华东形成布局合理的生产基地,以及在国内汽车行业具有产品开发和工艺材料开发领先水平的技术中心。固定资产总额1100亿元,员工12.6万人。50年来,第一汽车累计产销中、重、轻、轿、客、微各类汽车600余万辆,在巩固和发展国内市场的同时,不断开拓国际市场,逐步建立起全球营销和采购体系。遵循“第一汽车、第一伙伴”核心价值观和“用户第一”的经营理念,努力追求“让中国每个家庭都拥有自己的汽车”的产业梦想。一汽人正在为建设“规模百万化、管理数字化、经营国际

化”的新一汽而努力奋斗。 一汽奥迪的渊源可以追述到上世纪80年代末期,当时,一汽就引进了奥迪100型轿车,奥迪100是一汽从德国大众引进生产的车型(当时一汽大众汽车公司还未建立),后来一汽自行生产的ca7220红旗牌轿车就采用了已国产化的奥迪100的车身和底盘。 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是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和德国大众集团股份公司及奥迪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合 资经营的大型轿车生产企业,整个项目总投资为一百一十一点三亿元人民币,其中捷达项目为八十九亿元人民币,注册资金为三十亿元人民币,其中一汽占百分之六十的股份,大众占百分之三十的股份,奥迪占百分之十。公司位于长春西南部,占地面积一百一十六万平方米,建筑面积四十三万平方米。公司含轿车厂和发动机传动器厂两个分厂,十二个部门以及五个直属科,公司第一期工程的设计能力为年产十五万轿车,二十七万台发动机、十八万台变速箱,同时实现部分整车、总成及零部件的出口。公司达产后员工总数为五千七百人。

一汽集团开发变化概况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发展概况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原第一汽车制造厂)简称“第一汽车”,1953年7月15日破土动工,中国汽车工业从这里起步。52年来,第一汽车肩负中国汽车工业发展重任,经历了建厂创业、产品换型和工厂改造、上轻型车和轿车三次大规模发展阶段,产品生产由单一卡车向轻型车和轿车方面发展。 一、简介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简称中国一汽或一汽,总部位于吉林省长春市,前身是第一汽车制造厂,毛泽东主席题写厂名。一汽1953年奠基兴建,1956年建成并投产,制造出新中国第一辆解放牌卡车。1958年制造出新中国第一辆东风牌小轿车和第一辆红旗牌高级轿车。一汽的建成,开创了中国汽车工业新的历史。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一汽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汽车企业集团之一。 截至2009年10月,中国10’000’000辆自主轿车在长春下线,中国成为名副其实的汽车强国。 一汽现有职能部门18个,全资子公司28个、控股子公司18个。其中上市公司4个,分别是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长春一汽富维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天津一汽夏利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一汽启明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板块按领域划分为:研发、乘用车、商用车、毛坯零部件、辅助和衍生经济等六大体系。现有员工13.2 万人,资产总额1340亿元。 一汽经过多年的发展建设,培育了以“学习、创新、抗争、自强”企业精神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初步建立了适应市场竞争需求的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形成了东北、

华北、西南三大基地,形成了立足东北、辐射全国、面向海外的开放式发展格局。改造并建设了一汽解放卡车新工厂、一汽轿车新工厂、一汽-大众轿车二工厂、天津一汽丰田轿车二工厂等新工厂,形成了较为先进的生产制造阵地。自主研发与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不断提升,形成了卡车、轿车、轻微型车、客车多品种、宽系列的产品格局。拥有解放、红旗、奔腾、夏利、威志等自主品牌和大众、奥迪、丰田、马自达等合资合作品牌。 一汽产销量连续多年居中国汽车行业之首,2004年企业年销量率先突破100万辆,树起了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2007年,一汽实现销售143.6万辆,实现销售收入1885亿元,列世界500强第303位,中国企业500强第14位;世界机械500强第49位,中国机械工业500强第1位;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第2位和2007年度“最具影响力企业”第2位。“中国一汽”以605.78亿元的品牌价值位列国内汽车行业第一。面向未来,一汽提出了坚持用户第一,尊重员工价值,保障股东利益,促进社会和谐,努力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自主一汽、实力一汽、和谐一汽”的奋斗目标。一汽人正以自己特有的汽车情怀,抗争图强,昂扬向上,为推动汽车工业又好又快发展,为实现人·车·社会和谐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二、企业布局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的生产企业和科研院、所(全资子公司和控股子公司)分布在全国14个省、市、自治区的19个城市。自东北腹地延伸,沿大连湾、渤海湾、胶东湾、长江三角洲、海南岛和广西、云南、四川,形成东北、华北及胶东、西南三大生产基地,生产中、重、轻、轿、客、微多品种宽系列的整车、主机和零部件。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总部在地处中国东北腹地的吉林省长春市。一汽解放汽车有

中国汽车发展史简介

中国汽车发展史简介 摘要 (2) 关键字 (2) 前言 (2) 一、汽车的原始概念――座驾 (3) 二、中国汽车发展史,中国人必须知道的历史 (4) 三、中国与发达国家汽车差距 (7) 四、中国汽车发展展望 (8) 五、参考文献 (8) 摘要:时下,对于居住在都市和乡陌的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汽车作为现代化的交通运输工具已再是什么新奇之物了,但是对中国汽车历史的经过却少为人知,本文对中国汽车自古及今的历史简单介绍,并综合中外汽车的现状略加分析,了解中国汽车的历史,现状及未来。 关键字:座驾中国汽车汽车历史现状差距发展 一、汽车的原始概念――座驾 座驾,意即有人坐有人驾驶的代步工具。 每天迎着晨曦,眺望满街的车水马龙,汽车像蝗虫一样塞满了街道,开车的,乘车的满脸焦虑,汽车已经主宰了交通工具市场。现代文明带来的负面影响,在“车”的世界里都发挥得淋漓尽致。以车代步发展到如今,是否还可以激发起人们对车的怀旧情结?那些原始和落后的交通工具,伴随乘车人、拉车人那份怡然自得的心理却又是十分难得的。 在所有的历史变迁中,车的变迁,可谓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都具有时代个性,代表着一种文化背景和品位。从它的由简到繁、由人(畜)力到机械、由慢到快……我无法考证其“车”的沧桑巨变,据说在我国就有几千年的历史。 古时英雄好汉驰聘沙场是骑马,留下了几多惊险神话。后来皇上出游或战争需要,人们发明马(或牛、驴)拉的两轮车,这可从兵马桶的出土和许多古迹壁画上可以证实。《苟子“解蔽》:“奚仲作车”。“奚仲,夏禹时车正。黄帝时已有车服,故谓之轩辕”。轩,就是古代一种前顶较高而有帐幕的车子,供大夫以上乘坐。“啸嗷东轩下”、“月上轩而飞光”的情境是多么令人景仰。杜牧《阿房宫赋》:曰“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车骑塞巷,宾客盈座”,又是另一般场景。辒,乃古代兵车之一种,四轮车,上蒙以生牛皮,下可容十人,又能往来运土填堑,以攻城为主要任务。辒车,是古代一种卧车,据说秦始皇在外驾崩,就是用辒车运回宫的。辎车,则是古代一种有帷盖的大车,既可载物,又可作卧车。《后汉书》载:“云辎蔽路,万有三千余乘。”不由入想起杜甫《兵车行》里车辚辚,

一汽丰田公司发展史

一汽丰田 一汽丰田成立于2000年6月,占地面积161万卅,目前生产能力为年产42万辆, 公司的主导产品是“威驰”(VIOS 、“花冠”(COROLLAEX “皇冠”(CROV )N “锐志”(REIZ )、 “卡罗拉” (COROLLA 轿车以及RAV4公司注册资本为33 亿元人民币,注册于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现有员工12000余人 成立时间:2000年6月 公司名称:天津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 外文名称:TIANJIN FAWTOYOTMOTOCO.,LTD. 总部地点:中国天津 车型介绍 1. 威驰 2. 花冠EX 3. 皇冠 4. 锐志 5. 卡罗拉 6. RAV4 7. 普锐斯(混合动力) 8. 蓝德酷路泽(SUV 9. 柯斯达(小型客车) 10. 普拉多(SUV 16.18-26.96 20.48- 26.98 71.50-119.00 万 30.48- 56.05 万 50.00-70.00 万 天津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的前身是成立于 2000年6月的天津丰田汽 车有限公司。2002年8月,一汽集团 与丰田汽车公司在 北京人民大会堂 签 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共同制订了到 2010年在中国的合作项目要达到中 国市场占有率10%的宏伟目标。天津一汽 丰田汽车有限公司作为两大集团战 略合作的重 经营范围: 公司性质: 员工数: 汽车 中外合资企 业 12000余人 7.45- 12.37 7.98-12.00 29.45- 97.80 万万万万万万万

政府和广大市民对我们的发展也寄予了无限的期待。几年来,公司在天津市委、市政府的亲切关怀下,在一汽集团和丰田公司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全体员工的不懈努力,坐落于天津西青区杨柳青镇的第一工厂稳步发展,坐落于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九大街的第二工厂2005年3月21日正式投产,公司在工厂建设、产品开发、产能提高和质量控制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第三工厂毗邻第二工厂,于2007年5月28日正式投产。第三 工厂的建成投产标志着一汽与丰田的战略合作又步入一个新的阶段。 2008年5月13日,“第四期十五万辆扩建项目”的启动仪式举行,此次新扩建项目的奠基标志着天津汽车工业即将迈向新的发展高度,更具竞 争实力和优势的天津一汽丰田正在稳进地走向成熟。RAV4的投产让公司发展迎来了又一新的发展契机。丰田历史 丰田生产厂的诞生 1930年,63岁的丰田佐吉去世。他留给子女的是一家拥有近万名员工的欣欣向荣的棉纺厂。19世纪末,佐吉利用其发明的新型织布机创建了这家企业,同时创造了一种不间断供货、避免库存的工作方法,将生产率提高了50%,大大降低了纺织成本,这种方法现在被称为适时工作法”。那时候toyota公司从棉纺厂到汽车,老丰田看准未来的产品已经大量出口到世界各地,所以佐古及其生于 1894年的长子喜一郎对日本以外的世界兴趣十 足。喜一郎曾对欧洲和美国进行了考察,欧美轰轰烈烈的工业革命使他受到强烈震撼,而汽车更使他热血沸腾。他认定汽车必然是未来举足轻重的 交通工具。当时日本还是个不太富裕的国家,只有3家小规模的汽车制造 厂,年产量仅区区几百辆,而美国福特公司每天下线I万辆t型轿车。佐 吉父子决定涉足汽车制造领域,等经济状况好转便投入生产。 丰田生产的运行过程 佐吉去世过早,没来得及见到第一辆丰田汽车诞生。儿子喜一郎于1933 年月仅投资I3万美元成立了汽车部。设计出aa样车后1933年5月第一辆 命名为aa的车问世。1年后,a1开始小批量生产。这是一款大型轿车,外壳呈流线型,很美观,模仿当时的克莱斯勒airflow 车型,配备6缸3.4 升发动机输出功率为62马力(46千瓦)。但日本当时汽车保有量极小,市场特别需要的是客货两用车,所以toyoda在开发客货两用车方面投入的力 度最大。 1937年,toyoda公司共生产汽车4013辆,其中aa型轿车和ab型敞篷车只占577辆。也正是在这个时期,公司决定把名称改为toyota (丰田)。

公路发展史

我国公路早期发展与指标 普通公路的发展: 中国公路发展史 中国公路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如下三个阶段: 1)古代道路(公元前21世纪~公元1911年) 早在公元前2000年,我国已出现可行驶牛、马车的道路。秦朝时期,强调“车同轨、书同文”。公元前2世纪,我国通往中亚细亚和欧洲的丝绸之路开始发展起来。唐代是我国古 代道路发展的鼎盛时期,初步形成了以城市为中心的四通八达的道路网。清代道路网系统分 为三等,即“官马大路”、“大路”、“小路”。“官马大路”分东北路、东路、西路和中路四大干 线,共长2000多km。 2)近代道路(1912~1949年) 可细分为四个阶段: 一是清末和北洋政府时期,是中国公路的萌芽阶段,我国第一条公路是1908年在广西南部边防兴建的龙州至那甚公路,长30km。截至1927年,全国公路通车里程约为29000km。 二是国民党政府时期(1927~1936年),是我国公路开始纳入国家建设规划阶段。1927年国民党政府的交通部和铁道部草拟了全国道路规划及公路工程标准。截至1936年6月,全国通车里程达117300km。 三是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由于战争的影响和破坏,公路发展缓慢。截至1946年12月,全国公路总里程只有130307km 四是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年)。公路交通以军用为主,公路建设进展不大。特别 是国民党军队溃退时,公路遭到严重破坏。截至新中国成立前夕,全国通车里程只有 75000km。 3)现代公路(1949年以后) 细分为七个阶段: 一、是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年),全国从上到下建立了公路管理机构,并建 立了设计、施工和养护的专业队伍。国家还颁布了一系列有关公路建设的重要法规,进行了全国公路普查,全国恢复并改善了原有公路。截至1953年底,公路通车里程达12.6万km,有路面里程达 5.5万km。 二、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3~1957年),是公路稳步发展阶段。公路通车里程和 有路面里程都增长了1倍,分别达到25.4万km和12.1万km。桥梁达 3.5万座、55.1万延米。 三、是“大跃进”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1958~1966年),是公路数量猛增,再进行巩固 的阶段。截至1965年底,公路通车里程达51.4万km,有路面里程达30.5万km,桥梁达 10.4万座、156.6万延米,公路绿化里程达18万km。 四、是十年动乱时间(1966~1976年)。公路建设仍有发展,渣油路面发展较快,10年来增长了10万km。截至1976年底,公路里程达82.3万km,有路面里程达57.9万km,桥梁达11.7万座、293万延米。公路绿化里程达25.4万km。 五、从1978年至1985年。这一阶段国民经济恢复较快,交通紧张问题凸现,交通运输系统内结构不合理问题逐渐暴露,国家开始着力调整国民经济结构,加强以铁路为中心 的运输基础设施的建设,对公路建设也给予了相应重视。国家计委、国家经委、交通部联合颁布了国道网规划,确定首都放射线12条、北南纵线28条、东西横线30条共70条国道,并采取措施加快发展公路建设,如允许省、市、自治区调整养路费收费费率,增加用于公路的改造,此阶段末期国家开始利用国际金融组织贷款修建国际标准高速公路,允许利

(发展战略)一汽集团发展概况最全版

(发展战略)一汽集团发展 概况

中国第壹汽车集团X公司发展概况 中国第壹汽车集团X公司(原第壹汽车制造厂)简称“第壹汽车”,1953年7月15日破土动工,中国汽车工业从这里起步。52年来,第壹汽车肩负中国汽车工业发展重任,经历了建厂创业、产品换型和工厂改造、上轻型车和轿车三次大规模发展阶段,产品生产由单壹卡车向轻型车和轿车方面发展。 壹、简介 中国第壹汽车集团X公司简称中国壹汽或壹汽,总部位于吉林省长春市,前身是第壹汽车制造厂,毛泽东主席题写厂名。壹汽1953年奠基兴建,1956年建成且投产,制造出新中国第壹辆解放牌卡车。1958年制造出新中国第壹辆东风牌小轿车和第壹辆红旗牌高级轿车。壹汽的建成,开创了中国汽车工业新的历史。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壹汽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汽车企业集团之壹。 截至2009年10月,中国10’000’000辆自主轿车在长春下线,中国成为名副其实的汽车强国。 壹汽现有职能部门18个,全资子X公司28个、控股子X公司18个。其中上市X公司4个,分别是壹汽轿车股份有限X公司、长春壹汽富维汽车股份有限X公司、天津壹汽夏利汽车股份有限X公司、壹汽启明信息技术股份有限X公司。主营业务板块按领域划分为:研发、乘用车、商用车、毛坯零部件、辅助和衍生经济等六大体系。现有员工13.2万人,资产总额1340亿元。 壹汽经过多年的发展建设,培育了以“学习、创新、抗争、自强”企业精神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初步建立了适应市场竞争需求的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形成了东北、华北、西南三大基地,形成了立足东北、辐射全国、面向海外的开放式发展格局。改造且建设了壹汽解放卡车新工厂、壹汽轿车新工厂、壹汽-大众轿车二工厂、天津壹汽丰田轿车二工厂等新工厂,形成了较为先进的生产制造阵地。自主研发和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不断提升,形成了卡车、轿车、轻微型车、客车多品种、宽系列的产品格局。拥有解放、红旗、奔腾、夏利、威志等自主品牌和大众、奥迪、丰田、马自达等合资合作品牌。 壹汽产销量连续多年居中国汽车行业之首,2004年企业年销量率先突破100万辆,树起了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2007年,壹汽实现销售143.6万辆,实现销售收入1885亿元,列世界500强第303位,中国企业500强第14位;世界机械500强第49位,中国机械工业500强第1位;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第2位和2007年度“最具影响力企业”第2位。“中国壹汽”以605.78亿元的品牌价值位列国内汽车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 汽服0904班潘立佳 学号:0920907760402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原第一汽车制造厂)简称“第一汽车”,1953年7月15日破土动工,中国汽车工业从这里起步。52年来,第一汽车肩负中国汽车工业发展重任,经历了建厂创业、产品换型和工厂改造、上轻型车和轿车三次大规模发展阶段,产品生产由单一卡车向轻型车和轿车方面发展。2011年5月18日,2011款奔腾B70上市。中国一汽方面透露,自新款奔腾B70开始,中国一汽除红旗轿车外的自主轿车都将以“鹰标”加全新前格栅的形象亮相。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简称中国一汽或一汽,总部位于吉林省长春市,前身是第一汽车制造厂,毛泽东主席题写厂名。一汽1953年奠基兴建,1956年建成并投产,制造出新中国第一辆解放牌卡车。1958年制造出新中国第一辆东风牌小轿车和第一辆红旗牌高级轿车。一汽的建成,开创了中国汽车工业新的历史。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一汽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汽车企业集团之一。 截至2009年10月,中国10’000’000辆自主轿车在长春下线,中国成为名副其实的汽车强国。一汽产销量连续

多年居中国汽车行业之首,2004年企业年销量率先突破100万辆,树起了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2007年,一汽实现销售143.6万辆,实现销售收入1885亿元,列世界500强第303位;2008年度全球企业500强排行榜公布,一汽以263.91亿美元的收入排在第303位,比上年上升82位,在上榜的中国公司中排名第15位;2008年《中国机械500强研究报告》暨《世界机械500强》发布会在北京举行。一汽继续位居中国机械500强第一位,在世界机械500强中,一汽位居第49位,比上届上升15位;2010年3月18日,一汽品牌在世界品牌价值实验室(World Brand Value Lab)编制的2010年度《中国品牌500强》排行榜中排名第40,品牌价值已达246.57亿元。 面向未来,一汽提出了坚持用户第一,尊重员工价值,保障股东利益,促进社会和谐,努力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自主一汽、实力一汽、和谐一汽”的奋斗目标。一汽人正以自己特有的汽车情怀,抗争图强,昂扬向上,为推动汽车工业又好又快发展,为实现人·车·社会和谐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的生产企业和科研院、所(全资子公司和控股子公司)分布在全国14个省、市、自治区的19个城市。自东北腹地延伸,沿大连湾、渤海湾、胶东湾、

(发展战略)中国高速公路发展史

中国高速公路发展史 高速公路被誉为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桥梁,是发展现代交通业的必经之路。而中国在这条路上,则迈出了非同寻常的一个个令人赞叹的脚印。 我国的高速公路网的主要规划布局主要可划分为: ①首都放射线7条: 北京—上海、北京—台北、北京—港澳、北京—昆明、北京—拉萨、北京—乌鲁木齐、北京—哈尔滨; ②南北纵向线9条: 鹤岗—大连、沈阳—海口、长春—深圳、济南—广州、大庆—广州、二连浩特—广州、包头—茂名、兰州—海口、重庆—昆明; ③东西横向线18条: 绥芬河—满洲里、珲春—乌兰浩特、丹东—锡林浩特、荣成—乌海、青岛—银川、青岛—兰州、连云港—霍尔果斯、南京—洛阳、上海—西安、上海—成都、上海—重庆、杭州—瑞丽、上海—昆明、福州—银川、泉州—南宁、厦门—成都、汕头—昆明、广州—昆明。 ④此外,规划方案还有:辽中环线、成渝环线、海南环线、珠三角环线、杭州湾环线共5条地区性环线、2段并行线和30余段联络线。 国家高速公路网(简称“7918网”)采用放射线与纵横网格相结合的布局形态,构成由中心城市向外放射以及横连东西、纵贯南北的公路交通大通道,总规模8.5万公里,其中主线6.8万公里,地区环线、联络线等其他路线1.7万公里。 当环岛高速行驰于脚下的时候,我们再来回顾一下那鼓舞人心的每一个时刻吧。 1.1988年,我国第一条高速公路沪嘉高速公路建成。上海至嘉定高速公路是我国第一条按高速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设计、施工的高等级公路工程,全长18.5公里。全路设计行车时速120公里,双向4车道,中央分隔带宽3米,全封闭,全立交,沿线建有大型互通式立交桥3座,设有完整的交通标志、标线和交通监控系统。沪嘉高速公路的建成,结束了我国大陆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对其他地区高速公路的建设起到推动、示范作用。 2.1989年7月,第一次全国高等级公路建设现场会在沈阳召开,这次会议是专题研究高等级公路建设的第一次会议,提出了今后建设高等级公路的10条政策措施。 3.1990年9月,沈大高速公路通车。沈阳至大连高速公路全长375公里,连接沈阳、辽阳、鞍山、营口、大连5个城市,是当时公路建设项目中由我国自行设计、自行施工,规模最大、标准最高的工程,开创了我国建设长距离高速公路的先河,为90年代大规模的高速公路建设积累了经验。 4.山东会议。1993年6月交通部在山东召开了全国公路建设工作会议,明确了建设“两纵两横三个重要路段”的国道主干线任务。从1993年至1997年的5年中,全国高速公路建设速度加快,共建成高速公路4119公里,京津塘、济青、京石、首都机场、太旧、郑开等一大批高速公路相继建成通车。5.1993年京津塘高速公路通车,这是我国第一条经国务院批准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建设的跨省、市的高速公路工程,全长142公里,时速120公里,设置监控、通信、收费、照明等服务设施。通过这条路的修建,我国制定了第一个高速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6.1993年底济青高速公路通车,西起济南,东至青岛,全长318公里,双向四车道,设计时速110公里。 7.1995年12月成渝高速公路通车,全长340公里。 8.1996年9月沪宁高速公路通车,江泽民同志题写路名。公路全长275公里,双向四车道,设计时速120公里。中国高速公路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极大地推动了中国高速公路的发展。 9.福州会议:1997年下半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内需的决策,决定在1998年加快公路建设。交通部在福州召开了全国加快公路建设工作会议,会议对加快高速公路建设做出了部署。提出到2000年,“两纵两横三条重要路段”中的北京至沈阳、北京至上海和西南出海通道要全线贯通,高速公路超过8000公里。1998年一年,全国公路建设完成投资2168亿元,建成高速公路1663公里。

中国一汽集团公司新能源汽车分公司

一汽集团公司作为中央企业纯电动车产业联盟的牵头企业,肩负着“引导、主导、领导”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任,在国家新能源汽车战略的指导下,于2010年8月16日成立了新能源汽车分公司,同年9月8日在长春市净月开发区完成了工商注册。公司全称为“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新能源汽车分公司”,是一汽集团公司的直属企业,分公司建制。 公司坐落在长春净月开发区锦竹西路538号,厂区占地面积约6万平方米,其中厂房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办公面积约2600平方米。公司是集新能源汽车及其零部件制造、销售、维修、技术咨询为一体的整车制造企业,同时肩负不断完善制造工艺、提高产品成熟度的重任,产品为一汽集团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生产EV(纯电动)、HEV(混合动力)、PHEV(插电式混合动力)新能源轿车,近期主要任务是为长春市试点城市提供新能源商品车,计划2011年9月份投产,达到年产1万辆新能源轿车的生产能力。公司以践行一汽集团公司“自主一汽,实力一汽,和谐一汽”的企业愿景为使命,树立自主品牌,实现科技领先,打造节能、环保的新能源汽车造福社会。 2013校园招聘QQ群276816232。欢迎加入! 中国一汽首批新能源轿车驶下新工厂装配线中国一汽新能源轿车下线暨首批新能源轿车投放仪式在中国一汽新能源汽车分公司新装配线举行。此活动标志着长春市正式推广私人使用新能源汽车,标志着中国一汽以汽车领域新兴产业的重大成果迈向了节能环保的蓝色征途。吉林省、长春市领导和中国一汽徐建一董事长出席仪式并致辞,供应商和用户代表以及媒体记者共20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打造精品的新能源汽车,是中国一汽加快汽车产业发展方式转

一汽丰田公司发展史

公司名 称: 天津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 外文名 称: TIANJINFAWTOYOTAMOTORCO.,LTD. 总部地 点: 中国天津 成立时间: 2000年6月 经营范围: 汽车 公司性质: 中外合资企业 员工数: 12000余人 1. 威驰7.45-1 2.37万 2. 花冠EX 7.98-12.00万 3. 皇冠29.45-97.80万 4. 锐志18.38-38.68万 5. 卡罗拉10.28-19.96万 6. RAV416.18-26.96万 7. 普锐斯(混合动力)20.48-26.98万 8. 蓝德酷路泽(SUV )71.50-119.00万 9. 柯斯达(小型客车)30.48-56.05万 10.普拉多(SUV )50.00-70.00万 天津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的前身是成立于2000年6月的天津丰田汽车有限公司。2002年8月,一汽集团与丰田汽车公司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共同制订了到2010年在中国的合作项目要达到中国市场占有率10%的宏伟目标。天津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作为两大集团战略合作的重点企业,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在肩。同时,天津市委、市政府和广大市民对我们的发展也寄予了无限的期待。几年来,公司在天津市委、市政府的亲切关怀下,在一汽集团和丰田公司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全体员工的不懈努力,坐落于天津西青区杨柳青镇的第一工厂稳步发展,坐落于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九大街的第二工厂2005年3月21日正式投产,公司在工厂建设、产品开发、产能提高和质量控制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第三工厂毗邻第二工厂,于2007年5月28日正式投产。第三工厂的建成投产标志着一汽与丰田的战略合作又步入一个新的阶段。 2008年5月13日,“第四期十五万辆扩建项目”的启动仪式举行,此次新扩建项目的奠基标志着天津汽车工业即将迈向新的发展高度,更具竞争实力和优势的天津一汽丰田正在稳进地走向成熟。RAV4的投产让公司发展迎来了又一新的发展契机。丰田历史 丰田生产厂的诞生

国内五大汽车集团简介

中国五大汽车集团 1,中国一汽汽车集团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原第一汽车制造厂)简称“中国一汽”或“一汽”,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简称国有特大型汽车生产企业,一汽总部位于长春市,前身是第一汽车制造厂,毛泽东主席题写厂名。一汽1953年奠基兴建,1956年建成并投产,制造出新中国第一辆解放牌卡车。1958年制造出新中国第一辆东风牌小轿车和第一辆红旗牌高级轿车。一汽的建成,开创了中国汽车工业新的历史。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一汽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汽车企业集团之一。世界五百强企业。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简称“中国一汽”或“一汽”,央企成员,国有特大型汽车生产企业。一汽总部位于吉林省长春市,前身是第一汽车制造厂,毛泽东主席题写厂名。一汽1953年奠基兴建,1956年建成并投产,制造出新中国第一辆解放牌卡车。1958年制造出新中国第一辆东风牌小轿车和第一辆红旗牌高级轿车。一汽的建成,开创了中国汽车工业新的历史。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一汽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汽车企业集团之一。 一汽产销量、营业收入等连续多年居中国汽车行业前列。2010年,一汽销售汽车255.8万辆,实现营业收入2927亿元,列“世界最大500家公司”第258位;2010年,“中国一汽”品牌价值达到653.32亿元。 面向未来,一汽提出了“坚持用户第一,尊重员工价值,保障股东利益,促进社会和谐,努力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自主一汽、实力一汽、和谐一汽?”的企业愿景和奋斗目标。一汽人正以自己特有的汽车情怀,抗争图强,昂扬向上,为推动汽车工业又好又快发展,为实现人·车·社会和谐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截至2009年10月,中国10?000?000辆自主轿车在长春下线,中国成为名副其实的汽车大国。一汽产销量连续多年居中国汽车行业之首,2004年企业年销量率先突破100万辆,树起了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2007年,一汽实现销售143.6万辆,实现销售收入1885亿元,列世界500强第303位;2008年度全球企业500强排行榜公布,一汽以263.91亿美元的收入排在第303位,比上年上升82位,在上榜的中国公司中排名第15位;2008年《中国机械500强研究报告》暨《世界机械500强》发布会在北京举行。一汽继续位居中国机械500强第一位,在世界机械500强中,一汽位居第49位,比上届上升15位;2010年3月18日,一汽品牌在世界品牌价值实验室(World Brand Value Lab)编制的2010年度《中国品牌500强》排行榜中排名第40,品牌价值已达246.57亿元。在2012年《财富》杂志世界500强名单中一汽集团排名第165位。 2,东风汽车集团

(汽车行业)中国汽车发展史

(汽车行业)中国汽车发展 史

中国汽车发展史- 中国汽车发展史 中国汽车发展史 50年风雨汽车路 进入90年代以来,轿车开始进入我们的生活,买私家车就像70年代的“四大件”、80年代的家用电器一样成为众多家庭追求的目标,而这在20年前是无法想象的。这说明我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同时也反映出民族汽车工业的巨大进步。更令人感慨的是,我们是在经历了一段漫长曲折的历程之后才迎来了这一天。在新中国50年大庆即将来临之际,让我们共同回顾一下我国轿车工业的发展历程。 50年代中国轿车呱呱坠地 新中国刚一成立就决定发展自己的汽车工业,1953年第一汽车制造厂破土动工,这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建设自己的汽车厂,毛泽东主席为奠基仪式亲自题写了“第一汽车制造厂奠基纪念”。1956年我国生产的第一辆汽车下线,毛主席又亲自为其命名———解放,对于当时工业整体水平非常落后的中国人来说,这确实是一次经济上的解放。1956年是中国汽车史上令人难忘的一年。5月,第一汽车制造厂试制成功东风牌轿车,送往北京向党的八大”献礼,这是中国自制的第一部轿车,6月,北京第一汽车厂附件厂试制成功井冈山牌轿车,同时工厂更名为北京汽车制造厂。8月一汽又设计试制成功第一辆红旗牌高级轿车,9月上海汽车配件厂(上海汽车装修厂,后更名为上海汽车厂)试制成功第一辆凤凰牌轿车。在大跃进的年代,这几辆稚嫩的国产轿车确实让全国人民欢欣鼓舞了一阵子。 中国汽车发展史 东风牌轿车开进中南海,毛主席试乘之后高兴地说:“好啊,坐上自己制造的小轿车了!”以大跃进的狂热和速度造出的中国第一批轿车,更多地是政治因素在起作用,“造出争气

2020年(发展战略)一汽集团发展概况

(发展战略)壹汽集团发展简介

中国第壹汽车集团XX公司发展简介 中国第壹汽车集团XX公司(原第壹汽车制造厂)简称“第壹汽车”,1953年7月15日破土动工,中国汽车工业从这里起步。52年来,第壹汽车肩负中国汽车工业发展重任,经历了建厂创业、产品换型和工厂改造、上轻型车和轿车三次大规模发展阶段,产品生产由单壹卡车向轻型车和轿车方面发展。 壹、简介 中国第壹汽车集团XX公司简称中国壹汽或壹汽,总部位于吉林省长春市,前身是第壹汽车制造厂,毛泽东主席题写厂名。壹汽1953年奠基兴建,1956年建成且投产,制造出新中国第壹辆解放牌卡车。1958年制造出新中国第壹辆东风牌小轿车和第壹辆红旗牌高级轿车。壹汽的建成,开创了中国汽车工业新的历史。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壹汽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汽车企业集团之壹。 截至2009年10月,中国10’000’000辆自主轿车于长春下线,中国成为名副其实的汽车强国。 壹汽现有职能部门18个,全资子XX公司28个、控股子XX公司18个。其中上市XX公司4个,分别是壹汽轿车股份有限XX公司、长春壹汽富维汽车股份有限XX公司、天津壹汽夏利汽车股份有限XX公司、壹汽启明信息技术股份有限XX公司。主营业务板块按领域划分为:研发、乘用车、商用车、毛坯零部件、辅助和衍生经济等六大体系。现有员工13.2万人,资产总额1340亿元。 壹汽经过多年的发展建设,培育了以“学习、创新、抗争、自强”企业精神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初步建立了适应市场竞争需求的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形成了东北、华北、西南三大基地,形成了立足东北、辐射全国、面向海外的开放式发展格局。改造且建设了壹汽解放卡车新工厂、壹汽轿车新工厂、壹汽-大众轿车二工厂、天津壹汽丰田轿车二工厂等新工厂,形成了较为先进的生产制造阵地。自主研发和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不断提升,形成了卡车、轿车、轻微型车、客车多品种、宽系列的产

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

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 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可分创建、成长、全面发展和高速增长四个阶段。 创建阶段(1949~1965年): 1953年7月15日,第一汽车制造厂在长春动工兴建, 1956年7月13日国产第一辆解放牌载货汽车驶下总装配生产线,结束了中国不能自己制造汽车的历史。1966年以前,汽车工业共投资11亿元,形成了一大四小5个汽车制造厂,年生产能力近6万辆、9个车型品种。1965年底,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近29万辆,其中国产汽车17万辆(一汽累计生产15万辆)。 成长阶段(1966~1980年): 在这个历史阶段,主要是贯彻中央的精神建设三线汽车厂,以中、重型载货汽车和越野汽车为主,同时发展矿用自卸车。在此期间,一汽、南汽、上汽和济汽,5个老厂投入技术改造扩大生产能力,并承担包建和支援三线汽车厂的任务;地方发展汽车工业,几乎全部仿制国产车型;改装车生产向多品种、专业化生产,生产厂点近200家。1966~1980年生产各类汽车累计16 3."9万辆。1980年,生产汽车 22."2万辆,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169万辆,其中载货汽车148万辆。 全面发展阶段(1981~1998年): 在改革开放方针指引下,汽车工业进入全面发展阶段,主要体现为: 老产品(如解放、跃进和黄河车型)升级换代,结束30年一贯制的历史;调整商用车产品结构,改变“缺重少轻”的生产格局;建设轿车工业,引进资金和技术,国产轿车形成生产规模;行业管理体制和企业经营机制进行改革,汽车品种、质量和生产能力大幅提高。 高速增长阶段(1999年至今):

在此期间,我国的汽车工业尤其是轿车工业技术进步的步伐大大加快,新车型层出不穷;科技新步伐加快,整车技术特别是环保指标大幅度提高,电动汽车开发初见进展;与国外汽车巨头的生产与营销合作步伐明显加快,引进国外企业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的力度不断加深;企业组织结构调整稳步前进。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演变,如今初步形成了“3+X”的格局,“3”是指一汽、东风、上汽3家企业为骨干,“X”是指广汽、北汽、长安、南汽、哈飞、奇瑞、吉利、昌河、华晨等一批企业。中国汽车工业已经从原来那个各自独立的散、乱、差局面改变成现在的以大集团为主的规模化、集约化的产业新格局。如今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汽车生产国。 中国汽车工业已经成为世界汽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汽丰田公司发展史

公司名称: 天津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 外文名称: T IANJIN FAW TOYOTA MOTOR CO.,LTD. 总部地点: 中国天津 成立时间: 2000年6月 经营范围: 汽车 公司性质: 中外合资企业 员工数: 12000余人 1. 威驰 7.45-1 2.37万 2. 花冠EX 7.98-12.00万 3. 皇冠 29.45-97.80万 4. 锐志 18.38-38.68万 5. 卡罗拉 10.28-19.96万 6. RAV4 16.18-26.96万 7. 普锐斯(混合动力) 20.48-26.98万 8. 蓝德酷路泽(SUV ) 71.50-119.00万 9. 柯斯达(小型客车) 30.48-56.05万 10.普拉多(SUV ) 50.00-70.00万 天津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的前身是成立于2000年6月的天津丰田汽车有限公司。2002年8月,一汽集团与丰田汽车公司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共同制订了到2010年在中国的合作项目要达到中国市场占有率10%的宏伟目标。天津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作为两大集团战略合作的重点企业,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在肩。同时,天津市委、市政府和广大市民对我们的发展也寄予了无限的期待。几年来,公司在天津市委、市政府的亲切关怀下,在一汽集团和丰田公司的大力支持下,通过

全体员工的不懈努力,坐落于天津西青区杨柳青镇的第一工厂稳步发展,坐落于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九大街的第二工厂2005年3月21日正式投产,公司在工厂建设、产品开发、产能提高和质量控制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第三工厂毗邻第二工厂,于2007年5月28日正式投产。第三工厂的建成投产标志着一汽与丰田的战略合作又步入一个新的阶段。 2008年5月13日,“第四期十五万辆扩建项目”的启动仪式举行,此次新扩建项目的奠基标志着天津汽车工业即将迈向新的发展高度,更具竞争实力和优势的天津一汽丰田正在稳进地走向成熟。RAV4的投产让公司发展迎来了又一新的发展契机。丰田历史 丰田生产厂的诞生 1930年,63岁的丰田佐吉去世。他留给子女的是一家拥有近万名员工的欣欣向荣的棉纺厂。19世纪末,佐吉利用其发明的新型织布机创建了这家企业,同时创造了一种不间断供货、避免库存的工作方法,将生产率提高了50%,大大降低了纺织成本,这种方法现在被称为适时工作法”。那时候toyota公司从棉纺厂到汽车,老丰田看准未来的产品已经大量出口到世界各地,所以佐古及其生于1894年的长子喜一郎对日本以外的世界兴趣十足。喜一郎曾对欧洲和美国进行了考察,欧美轰轰烈烈的工业革命使他受到强烈震撼,而汽车更使他热血沸腾。他认定汽车必然是未来举足轻重的交通工具。当时日本还是个不太富裕的国家,只有3家小规模的汽车制造厂,年产量仅区区几百辆,而美国福特公司每天下线l万辆t型轿车。佐吉父子决定涉足汽车制造领域,等经济状况好转便投入生产。 丰田生产的运行过程 佐吉去世过早,没来得及见到第一辆丰田汽车诞生。儿子喜—郎于1933年月仅投资l3万美元成立了汽车部。设计出aa样车后1933年5月第一辆命名为aa的车问世。1年后,a1开始小批量生产。这是一款大型轿车,外壳呈流线型,很美观,模仿当时的克莱斯勒airflow车型,配备6缸3.4 升发动机输出功率为62马力(46千瓦)。但日本当时汽车保有量极小,市场特别需要的是客货两用车,所以toyoda在开发客货两用车方面投入的力度最大。 1937年,toyoda公司共生产汽车4013辆,其中aa型轿车和ab型敞篷车只占577辆。也正是在这个时期,公司决定把名称改为toyota (丰田)。据传,是一位女占卜师建议这么改的,因为在日语中toyota的书写符号和

中国道路发展史

中国道路发展史 中国从修建牛、马车路到建成现代化的公路网的发展过程,大体可划分为古代道路、近代道路和现代公路三个时期。 中国古代道路(公元前21世纪~公元1911年)早在公元前2000年前,中国已有可以行驶牛、马车的道路。据《古史考》记载:“黄帝作车,任重致远。少昊时略加牛,禹时奚仲驾马”。西周时(公元前1066~前771年)道路初具规模。在道路规划方面有“匠人营国,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环涂七环,野涂五轨”(《周礼》)的记载;在道路管理方面有“司空视途”,“列树以表道,立鄙食以守路”,“雨毕而除道,水涸而成梁”(《周语》)的记载;在道路质量方面有“周道如砥,其直如矢”(《诗经》)的记载。 战国时期秦惠王始建陕西至四川的褒斜栈道。这条栈道是在峭岩陡壁上凿孔架木,铺板而成一条通道。 秦朝时期,秦始皇在道路修建方面强调“车同轨、书同文”(《史记》),并“为驰道于天下”(《汉书》),修建车马大道,统一道路宽度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公元前500年左右,随着一些城市兴起和发展,形成许多商队道路。公元前2世纪,中国通往中亚细亚和欧洲的丝绸之路开始发展起来。 秦汉时期发展了馆驿制度,十里设亭,三十里设驿。西汉设亭道路延续总长可达十万里。唐代是中国古代道路发展的极盛时期,初步形成以城市为中心的四通八达的道路网。宋代、元代、明代对驿道网的建设和管理也有所发展。清代的道路网系统分为三等:①“官马大路”,由北京向各方辐射,通往各省城;

②“大路”,自省城通往地方重要城市;③“小路”,自大路或各地重要城市通往各市镇的支线。在各条道路的重要地点设驿站。“官马大路”分成东北路、东路、西路和中路四大干线,共长4000余华里。 中国古代道路建设取得辉煌的成就,如李春创建的赵州桥,工程艰巨的栈道,在中国和世界道路发展史上都占有一定地位。 中国近代道路(1912~1949年)自20世纪初汽车输入中国以后,通行汽车的公路开始发展起来。从推翻清朝建立中华民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中国近代道路发展的时期,但发展缓慢,并屡遭破坏,原有的马车路(有的也可勉强通行汽车)和驮运道仍是多数地区的主要交通设施。这个历史时期大致可分为清末和北洋政府时期、国民党政府前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四个阶段。 清末和北洋政府时期(1912~1927年)是中国公路的萌芽阶段。中国最初的公路是1908年苏元春驻守广西南部边防时兴建的龙州-那堪公路,长30公里,但因工程艰巨,只修通龙州至鸭水滩一段,长17公里。1915年两广巡阅使陆荣廷指挥工兵修筑邕(宁)武(鸣)公路长42公里,1919年通车。1917年谭浩明用军饷招工修筑龙州至水口公路,长33公里,1919年通车。1917年中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为军用而开辟了张家口至库伦运输线,全长1930华里,于同年10月11日开始客运。1913年湖南兴修长沙至湘潭公路长50公里,1921年竣工。民国初年张謇倡建的江苏省南通唐闸至天生港公路(长6公里),南通至狼山公路(长10.37公里)开始修建,并于1916年修通。广东省的惠(州)平(山)公路,长33.2公里,1913年开工,1921年5月1日通车。1920年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