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视野下的文化冲突与融合

全球化视野下的文化冲突与融合
全球化视野下的文化冲突与融合

2001年1月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an.,2001

第27卷 第1期Journal of Southwe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Vol.27 No.1

全球化视野下的文化冲突与融合

张友谊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市100871)

摘 要:全球化是在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世界各个国家、各个地区、各个民族的政

治、经济、文化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日趋紧密,相互间的信息沟通、依存性和互动性加强。在世界全球化的进程中,各种文化间的冲突和融合已经成为不可避免的普遍现象。我们要防止那种强调和夸大文化上的冲突忽视融合的片面性观点,也要避免那种强调和夸大文化上的融合忽视冲突的形而上学理解。在对这个问题的理解上,应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观点,在文化冲突中看到它们相互融合的一面,在文化融合中看到它们相互冲突的一面。

关键词:全球化;文化冲突;文化融合

中图分类号:G 0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2677(2001)0120023209

随着人类进入21世纪,世界范围内的全球化趋势愈来愈明显,由此而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也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特别是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地域文化上的冲突与融合,已成为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近年来,国内外理论界、学术界就全球化视野下的文化冲突和融合问题开展了广泛的讨论,学者们提出了种种不同的观点和意见,对于深化该问题的研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笔者认为,对于该问题的深入研究和讨论,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因为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步伐的加快,全球化的浪潮对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必然会产生深刻的影响,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在所难免。如果不能充分认识和估计该问题的影响和作用,势必会在理论上陷入迷惘和在实践中处于被动地位。从西方学者近年来对全球化视野下的文化冲突和融合的重视

程度,我们也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到这个问

题的重要性。因此,在前一阶段讨论的基础上深化该问题的研究和讨论,是十分必要的。一 该问题研究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要弄清楚究竟什么是全球化。因为对全球化的不同理解可以引发不同的关于文化冲突和融合的观点。这也就是说,全球化是该问题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因此,毫无疑问,对于该问题的讨论,首先就应该对全球化问题作一全面的审视。

全球化(globalization )的实质是什么?在国内学术界的讨论中,其争论的焦点是:全球化究竟是超越社会制度差异的全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渐趋一致的现象,还是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的一种向外扩张的新趋向?由于对这个问题的不同理解,学术界出现了几种不同的观点。

3

2收稿日期:2000-10-14

作者简介:张友谊(1956-),男,山东泰安人,山东省委党校,副教授;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

研究生,主要从事人学和认知科学研究。

第一种观点认为,全球化是全球联系的愈来愈紧密,各个国家、各个地区、各个民族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越来越高。全球化实际上是人的社会化过程,随着这个过程的发展,逐渐会形成一种“全球文化”。尽管各个国家、各个地区、各个民族之间存在着种种不同的矛盾和冲突,但它们之间存在着越来越多的共同利益和一致性。

第二种观点认为,全球化有广义和狭义两层意义:广义的全球化是指全世界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日趋紧密的条件下,世界各个国家、各个地区和各个民族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越来越加强,使得具有共性的文化样式在全世界得到普及。全球化表明了整个人类社会正在进入一个“地球村”的时代,整个人类社会呈现出共同发展、相互依存的局面。狭义的全球化是指一个地域、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与国际社会接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它们走向世界,与世界融为一体。

第三种观点认为,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的各种要素的互动、依存和构成超国家的全球体系的过程。世界经济一体化是全球化的根本基础,它既表现为各个地区或各个国家之间经济联系的加强,也表现为世界范围的经济活动规则和运行机制的趋同。

第四种观点认为,全球化从文化的视角看是人类社会的整体化、互联化和依存性。整体化就是指全世界作为同一个社会整体而存在;互联化是指世界上所有的国家、民族和地区在信息、交往、利益等方面的普遍相关性;依存性是指国际合作和协调已成为全世界任何国家和地区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但是,全球化并不意味着全世界的趋同,而是全世界在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相关性。

第五种观点认为,全球化是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其实质就是资本的国际化。这个阶段的主要特征就是:跨国公司、跨国资本、跨国经济组织急剧地增加,使世界经济的联系愈来愈紧密;出现了国际化的劳动分工,国际信贷经济得到较大的发展,资本调控进入跨国公司的结构,生产系统和劳动过程越来越灵活,非中心化经济逐渐形成,标准化的市场和消费模式的指数不断增长,综合保障的信贷制等日益扩展,新价值符号体系开始创立并实际运用;一切生产和再生产的条件都已经直接被资本所吸收,资本自身具有了社会性;跨国公司的职能已发生了重大变化,它不再为一个国家服务,而是为全球资本主义服务。总之,全球化的主要内容就是经济全球化,其根本标志是资本的控制达到了国际化的程度。

笔者的观点比较接近于第四种观点,但与这种观点又不尽相同。即全球化既不是全世界的趋同或一体化,也不是单单指经济全球化或世界经济一体化,而是在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世界各个国家、各个地区、各个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日趋紧密,相互间的信息高度沟通,依存性和互动性加强。这种全球化的基础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日趋一体化,但全球化不能仅仅归结为经济全球化,而是在此基础上的整个世界的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广泛联系和相互作用。

全球化不是整个世界的趋同或一体化。有的学者认为,随着全球在经济、文化方面交流的日益加强,世界在经济运行机制、经济活动规范、价值评价标准等方面越来越具有文化共性和一致性,由此就形成了一种“全球文化”,产生了“全球人”,最终将导致“大同世界”的建成。这种观点带有较大的片面性和空想色彩。因为在经济上形成共同的活动规范和统一的运行机制是可以行得通的,但在政治、文化、道德方面形成共同的标准和样式从目前来看则是不可能的。且不说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政治体系不可能在政治、文化和道德方面达成共同的标准和样式,即使在同一政治体系中不同国家、民族和地区在这些方面形成共同的标准和样式也是非常困难的。在现阶段,虽然整个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政治体系中的政治、文化标准和价值判断还是有着明显的差异的。这种差异在短时间内也是不可能消除的。社

42

会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是要建成一个消灭剥削、消灭压迫的共产主义社会,而资本主义社会的目标是要通过资本的不断扩张,获取更多、更大的利润。两大体系在价值观念上的对立是十分明显的,也是不容否认的。从地域上来看,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也不可避免地会引起价值观念上的冲突,即使在某些方面会产生某些融通,但这种冲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会对世界产生重要的影响和作用。此外,在伊斯兰教文化、基督教文化、佛教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之间,也会不可避免地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价值观念上的冲突,并且它们之间的碰撞和冲突还会存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把世界的发展描绘为一个即将走向“大同社会”的景象,是不符合客观事实的。也需要指出,马克思曾经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描绘了共产主义社会的美好前景,这是在对人类社会进行了科学分析之后作出的结论,它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但是,人类要达到这一理想目标还需要许多代人的努力和奋斗才能最终实现。由此可见,“全球村”或“大同社会”的建立与共产主义的实现相去甚远,根本联系不到一起去。因为从时间上来看,共产主义的实现还需要相当长的一个过程,所谓的“全球村”或“大同社会”被认为是已经或即将实现。从两者的内容和本质上来看,它们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关于社会的构想。只不过“全球村”或“大同社会”带有很大的空想色彩,缺乏科学的根据。换句话说,在社会发展的现阶段,“全球村”或“大同社会”是根本实现不了的,因为整个世界目前还缺乏实现大同的基础。因此,这种关于全球化的理解是有失偏颇的。全球化并不是世界趋同,而是世界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和各个地区的密切关联和高度制约。

还有的学者把全球化仅仅理解为世界经济一体化,这也是一种不正确的理解。因为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只是全球化的基础,而不是它的全部。诚然,全球经济一体化在整个全球化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和作用。没有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动和影响,就不可能有全球政治、文化和价值观念的高度相关。即使如此,也不能用经济全球化来代替整个世界政治、文化和价值观念的日益密切联系和作用。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曾经预见了经济全球化所引起的世界各个方面的相互关联和作用的大趋势:“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无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1]马克思和恩格斯不仅科学地预见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引起整个世界的经济一体化,而且预见了由经济一体化所引起的整个世界精神方面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由此可见,世界经济一体化必然会引起世界其他方面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此外,也不能把全球化理解为资本的国际化或资本主义的世界化。诚然,在全球化过程中,资本的国际化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关于这一点,马克思和恩格斯早在19世纪中期就已经预见到了,近年来资本主义跨国公司的发展,使得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推动了全球化的发展,这也是有目共睹的。然而,资本的国际化只是全球化的重要推动力量,而不是它的实质内容。通过资本国际化的强有力的推动,促进了整个世界在经济、政治、文化和价值观念方面的联系和作用,这才是全球化的中心内容。当然,资本主义在推行资本国际化的过程中,必然会谋求把自己的价值标准、文化样式、政治观念、经济运作模式等强加给世界各个国家,但由于世界各个国家、各个地区、各个民族所具有的条件和情况不同,并都具有自己特殊的价值标准、文化样式、政治观念和经济运作模式,因而必然会产生一个对资本主义国际化的排斥力。资本主义的初衷或许是以自己的价值标准、文化样式、政治观念、经济运

52

作模式统一全世界,但结果却是全人类寻找到一些在政治、经济、文化和价值观念等方面能够共同接受的东西。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价值观念会对世界其他国家产生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其他国家对资本主义国家在这些方面的影响和作用也不可低估。全球化在任何时候都是双向的互动过程,而不是单向的施加影响和作用的过程。如果把全球化仅仅看做是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向外扩张的单向化过程,实际上是忽视了世界其他国家在这些方面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影响和作用。把全球化单纯理解为资本主义的国际化或资本的世界化的观点是片面的。

人类社会的全球化进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它首先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市场经济在全世界的发展,使得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此外,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电子计算机为标志的信息革命的兴起,全球通讯网络的逐渐形成,彻底改变了人类的联系方式,使得全世界各个国家、各个地区和各个民族的人民有着空前的广泛联系。从根本上讲,全球化源于社会物质生产活动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总之,人类社会已经进入到一个全球化的过程,每一个国家的政府和人民都必须正确地对待全球化的问题,积极地作出调整,自觉地适应这一过程。尤其要正确地认识和对待在全球化过程中文化的冲突和融合问题,争取在整个世界的全球化过程中处于主动地位。

随着世界全球化过程的向前推进,世界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和各个地区的文化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当

然,这种冲突不是绝对的势不两立,而是在融合中的冲突。国内外学者在讨论这个问题时从各自的立场和观点出发,或者主张在全球化过程中文化的冲突是必然趋势,或者主张文化的融合是主流,但大部分学者没有注意到把文化的冲突与融合结合起来,在谈文化的冲突时忽视了文化的融合,在讲文化的融合时忽视了文化的冲突。笔者认为,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是对立的统一,文化的冲突中蕴涵着融合,文化的融合中也蕴涵着冲突,不能把两者割裂开来、孤立起来加以考察和认识。从这一基本观点出发,首先考察一下在全球化过程中文化的冲突问题。

“文化”这个概念是哲学、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等多门学科所研究的对象,对这个概念的定义也是五花八门。在国际上,法国、英国和美国的学者在指称“文化”时,一般用“civi2 lization”来表示,德国的学者则用“culture”一词来表示,我们在翻译的时候,把前者译作文明,把后者译作文化。这实际上体现了对文化的两种不同的理解,法国、英国和美国的学者代表着西方文化研究中的实证主义传统,他们把文化理解为既定事实的各种形态的总和,即把文化理解为人类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德国的学者则代表着西方文化研究中的思辨传统,他们把文化理解为一种人类生活的样式。这两种对文化的理解各有千秋,同时也各有偏颇。其实,文化应该是结果和样式的辩证统一,是人类创造出来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同时也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身、社会和自然的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方式。在中国古代,“文化”一词有“文治与教化”的意思,它表示着人类从蒙昧状态向上不断提升的过程,在这样一个过程中,人不仅改造和创造着自然界,同时也创造和改造着人自身。

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最表层是文化的物化形态,它包括被人所改造或创造的实物,如汽车、楼房、公路和文艺作品等等;中间层是文化的制度形态,它是人们所创造的各种制度和体制;核心层是思想、意识、道德、观念、风俗等等。一般来说,最表层的变化最容易,中间层的变化相对来说较难,核心层的变化最难。从总体上看,文化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人自身的关系。

“冲突”(conflict)的含义是矛盾着的两种事物相互对立、相互斗争的表面化。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互对抗、碰撞等都属于这个范畴。

62

文化的冲突在人类的历史上并不罕见。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上的碰撞古已有之。在西方,公元前63年,罗马帝国攻占了耶路撒冷,灭亡了巴勒斯坦的犹太国家,从那时起,罗马文化和犹太文化发生了长达几个世纪的冲突。在中国,从公元1世纪开始,佛教开始传入中国,佛教文化同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发生了冲突,延续了很长时间。近代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传统文化受到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在中国近代史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随着全球化过程的加快,世界上文化的冲突程度和规模都将是前所未有的。

塞缪尔?亨廷顿在1993年《外交》杂志夏季号上发表了一篇长文,题为《文明的冲突》。他认为,世界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新世界冲突的根源不再侧重于意识形态或经济,而主要来自于不同族群的文化。全球政治的冲突将发生在不同文化的群体之间,主要是发生在“西方文化”和“非西方文化”(如儒家文化、伊斯兰文化等)之间。亨廷顿对文明的定义是:文明是一个文化实体,是人类最高的文化集团和最广泛的文化特征。一种文明可以包括若干个民族国家(如基督教文明、伊斯兰文明等),也可能只是某单一民族的国家(如日本文明)。每一种文明都有自己的文化背景和文化特征。亨廷顿所讲的文明的冲突,归根结底是一种文化的冲突。按照亨廷顿文明冲突的观点,世界未来的格局将取决于世界八大文明的作用,即西方文明、儒家文明、日本文明、伊斯兰文明、印度文明、斯拉夫-东正教文明、拉美文明、非洲文明。他认为其中相邻的文明集团将不断发生暴力冲突,争夺对领土的控制权。在更高一层的宏观水平上,所有这些文明群体都竞相争夺经济的控制权和对国际组织的控制权,推广自己特有的政治和宗教价值观,扩大自己的文化影响。因此,文明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

亨廷顿意识到了随着世界格局的变化,不同文化、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将会不可避免地发生,他从广义文化的角度分析了文明的冲突形成的原因,对于我们认识世界文化的互动确有一定的启示。但是,他的立论的根据是错误的。他仍然站在“西方中心论”的立场上,把文化分成“西方文化”和“非西方文化”,并把他所假想的“儒家与伊斯兰联盟”这种“非西方文化”作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文化”的对立面。事实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中心论”随着世界格局的变化,已经过时了,而在全球意识下的文化多元化发展的新局面已经产生。亨廷顿仍然用这种过时的观点分析世界上文化的互动现象,得出的结论显然是错误的。同时,他把文明的冲突或文化的冲突绝对化,完全撇开融合讲冲突,这就走到极端了。

亨廷顿关于文明的冲突的观点提出于1993年,那时,全球化的程度远不及现在这样高,全球化的步伐也没有今天这样快。当今世界的文化冲突,比人类历史上任何时候都广泛和尖锐。西方基督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达到空前的地步。伊斯兰教文化与基督教文化也在发生着激烈的冲突。目前文化冲突的加剧主要源于整个世界的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其根本原因在于随着世界各个地区、各个民族、各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接触增多和交流频繁,不同文化的差异和特征明显地凸现出来,不同文化的价值观发生着猛烈的撞击,由此而引起文化上的冲突。

世界全球化的发展,经济上呈一体化的趋向,在文化上则表现为多元化的局面。文化上之所以呈多元化局面,而不是像世界经济的发展那样趋向于一元化,是因为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各个地区都有着自己传统的价值观,它们在对待公民与国家的关系、个人与群体的关系、家庭与社会的关系、家庭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有着根深蒂固的观点和认识,由于它们的这些观点和认识存在着较大差异,它们在接触和交往中互相之间的冲突也就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此外,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西方发达国家试图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其他国家,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受到其他国家价值观的抵触,由此也会引发文化上的碰撞。

72

世界各国在经济上可以有共同的运行机制和活动规则,而在价值观上则很难达成统一的认识和标准,经济一体化的进程越快,各国在价值观上的差异也越明显,文化上的冲突就在所难免。所以,在全球化过程中,世界经济上一体化与全球文化的多元化是对立的统一,两者共处在全球化这一同一过程中,具有互相依存的一面,同时,两者又朝着不同的方向运动,经济上愈趋向于一体,文化上愈趋向于多元。

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冲突从19世纪中叶就已经开始。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西方列强对中国进行侵略、瓜分,同时也引发了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冲突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西方文化借助于西方列强对中国政治、军事和经济的侵略,试图强加给中国文化,而两种文化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有着各自不同的特征,且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很强的生命力,它不会轻易地屈服于其他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在漫长的历史中绵延不断,生生不息,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第一,中国传统文化比较重视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中国古代学者提出了“天人协调说”和“天人合一说”,阐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西方文化强调的是征服自然和战胜自然,自古希腊以来的许多思想家都表达了这种思想;第二,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很强的家庭本位趋向,它把家庭看得比个人更重要,如父慈子孝、夫唱妇随等等,对家庭中各个成员的责任和义务给予了明确的规定,西方文化则带有明显的个人本位倾向,它主要强调个人自由、个人权利、个人的独立性等;第三,中国传统文化重视经验总结,它所侧重的思维方式是一种经验型的思维方式,西方文化则重视强调理性分析,它侧重的是理论型的思维方式,中国传统文化重人伦、重感情,西方文化则重法制、重理智。当然,两种文化的差异还可以再概括出一些,国内外专门研究中西文化比较的学者在这方面已经作了大量的研究,这里只列出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差异的其中几个主要方面。

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各有其优点,也各有其缺陷,不存在孰优孰劣的问题;它们在冲突中也不存在谁吃掉谁、谁战胜谁的问题。如果抱着一种西方文化中心主义的观点,必然会认为西方文化优于中国传统文化,中西文化冲突的结果是西方文化战胜中国传统文化。如果国人持一种民族主义的观点,必然会认为西方文化一无是处,而中国传统文化是最优秀的文化,中西文化冲突的结果是中国传统文化必然战胜西方文化。这两个方面的观点都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其根本错误就在于把文化的冲突理解为绝对的对立,是毫无融通可能的势不两立,冲突的最终结果就是一方战胜、吃掉另一方。实际上,这两种观点都是对文化冲突的形而上学的理解。在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冲突中,它们既有相互对立、相互斗争的一面,也有相互取长补短、相互融合贯通的一面。只有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分析方法,才能够正确地认识中西文化的冲突。

在世界全球化不断发展的今天,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冲突有了新的内容,其冲突的原因也与以往有所不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信息革命的兴起,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产生的接触和交流也就多起来,两者由于各自有着不同的特征,它们之间的差异也就暴露出来,从而引起了两者的冲突。当今的中国文化不能仅仅地归结为中国的传统文化,特别是不能只归结为儒家文化,它在发展中综合了历史悠久的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也包括了20世纪以来发展起来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构成了一个复杂的文化系统。当然,西方文化近几十年来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它在基督教文化的基础上,综合了近代以来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文化,逐渐成为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庞大的文化体系。在全球化不断发展的今天,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相遇与冲突是难以避免的。因为当今的中西文化的差异是比较明显的。中国文化是以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主流的、以中

82

国传统文化为底蕴的文化体系,而西方文化是以资本主义文化为主流、以基督教文化为基础的文化体系,两者蕴涵着不同的内容,这些内容在某些方面有相互对立、相互斗争的一面。在中西文化频繁交流的今天,两种文化的相互对立、相互斗争有时会比较尖锐,由此便会引发冲突。当然对这种冲突的理解必须持辩证的观点,中西文化的对立是在统一中的对立,是相互融合中的冲突。只有从对立统一的角度看中西文化的碰撞和冲突,才能对此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

在全球化进程中,各种不同文化之间既有冲突,又有融合。在不同文化的碰撞中,不同文化间的融合不仅

是可能的,也有一定的必然性。不少学者在讨论中,过分地强调了当前全球化进程中的文化冲突,对于文化的融合则有所忽视。笔者认为,只强调文化的融合忽视文化的冲突固然不对,但只强调文化的冲突忽视文化的融合同样也是错误的。在这个问题上只有坚持辩证统一观点,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融合”(merge)的含义是两种或多种不同的事物统一于一体,整合、贯通、协调、交融、会通等都属于这个范畴。

在关于文化问题的讨论中,有一些学者是持文化融合论的观点的。汤一介以中国文化对印度佛教文化的吸收为例,论证了不同文化之间是以融合为主导的。他指出:“在人类以往的历史上并不缺乏由于文化(例如宗教)的原因引起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地域与地域之间的冲突。但是,我们从历史发展的总体上看,在不同国家、民族和地域之间的文化发展则是以相互吸收与融合为主导。”[2]也有的学者指出,不能把融合等同于趋同,那种建立一种“普世文明”的想法实际上是不可能的。例如,张汝伦就认为,从人类文明史上看,基督教与犹太教、儒家与佛教,互相之间都有吸收和融合,但并不是趋同,也不是融入。随着人们交流的日益频繁和传播手段的日益先进,不同文化的融合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在发展[3]。

实际上,同样是主张文化融合论的学者,他们对文化融合的理解却是不一样的。一种观点认为,文化的融合就是文化在发展中逐渐趋同,最后建立起一种“普世文明”,即建立起一个全世界的人类都能接受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观。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文化融合就是一种文化融入到另外一种文化当中去,实际上是一种文化被另外一种文化所吞并掉。再有一种观点是文化的融合是两种或多种文化的互相吸收;在经济一体化日益发展的今天,文化的发展不是呈现趋同的倾向,而是愈来愈趋向于多元化。

笔者比较赞同后一种观点,但与此种观点又不完全相同。笔者认为,对文化融合的理解应持一种辩证统一的观点。既不能把文化的融合简单地理解为合成一体或同一化,也不能把它理解为一方吃掉、吞并另一方,而应该把它看做是对立中的统一,是双方在相互对立、斗争、冲突中的相互协调、一致、吸收等。

基于这种理解,文化的融合是完全可能的。因为在当今全球化不断发展的世界上,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各个地区的交流与合作越来越频繁,它们之间的文化方面的接触和交往也越来越多,通过文化间的比较,人们可以认识到各种文化之间的利弊得失,从而吸收其他文化中的优点,克制自己文化中的缺陷,发展本民族的文化。

从人类文明史上看,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各个地区的文化在形成和发展中,彼此冲突、碰撞,同时也相互汲取、会通。现在的西方文化,就是由多种文化交汇、融合的产物,它绝不是什么封闭的文化体系。作为西方文化的核心内容的基督教,就是亚洲、非洲和欧洲三大洲几种文化的融通、交汇和整合的产物。作为东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儒家学说,在形成和发展中也综合、会通了儒、释、道百家文化的思想,成为一种丰富的文化体系。日本文化是比较成功地融合其他文化的一个范例。日本是一个文化认同感很强的民族,它十分注意发扬、保存自己的文化传统,同时也注意接受其

92

他文化中的优点。它融合了儒家文化、佛教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一些方面,尤其是日本明治维新以后所提倡的“文明开化”的风气,在学习、吸收西方先进文化过程中起了很重要的启蒙作用。所以,日本在吸收、融合其他文化的同时,保持和发扬了自己的传统文化。

文化间的融合有时会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几个世纪才能初见端倪。比如儒家文化与佛教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便是经历了后汉、魏晋、隋唐,一直到北宋和南宋时期,才基本完成,历时千年之久。然而,在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文化的融合所花费的时间会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短。因为现代科学技术为文化的融合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更重要的是人类的文明已经达到了一个更高的阶段,在对待文化的问题上也更加理智和聪慧。所以,文化的融合在当代有加速的趋向。

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直接交流,虽然古已有之,但在近代呈加速之势。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加快,中西文化的交流频繁,中国的一些有识之士开始认识到西方文化中有许多值得中国文化吸收、借鉴的东西,中国文化应当融会、贯通西方文化的长处,同时也认识到中国文化也有自己的缺陷,只有吸收西方文化中优秀的东西,才能克己之短。

近代中国学人在对待中西文化融合的问题上有几种不同的观点。

一种是“会通以求超胜”论。16世纪末17世纪初,西方天主教先后派了许多传教士来到中国,在传教的同时,带来了西方文化。徐光启就明确地提出了“会通以求超胜”的主张,即中国要想超过西方,必须走中西会通的道路。

另一种观点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观点,这种观点的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魏源。他在《海国图志》一书中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早期的洋务派主张向西方学习“船坚炮利”,以求“自强”,同时,也有的洋务派代表人物认为,为了使中国转危为安,转弱为强,首先还必须在文物制度上下功夫,于是有了以中国固有的文物制度及其意识形态为本,以西方的船坚炮利为末的思想。早期的改良派也是“中体西用”论者,郑观应就明确提出:

“中学其本也,西学其末也,主以中学,辅以西

学。”[4]按照他们的观点,资本主义的经济制

度和君主立宪的政治制度,是“富强之本”,而

舍弃这些专讲船坚炮利,就是“遗其体而求其

用”。但本中之本是“孔孟之常经”。1890年

中国在甲午战争失败后,洋务运动以失败而告

终,改良派则脱颖而出。他们把改革封建专制

制度和制定资本主义法律作为变法的核心和

关键,同时高度评价了自由、民权、平等的资产

阶级观念,并把这些观念作为变法的理论基

础。他们虽然也借用“中体西用”论来说明他

们的主张,但他们关于什么是“体”、什么是

“用”的理解已经同洋务派的理解不同了。

还有一种观点是“西学中源”论,最早的代

表可以追溯到清初的黄宗羲。他们认为,西方

的科学技术固然先进,但它们是从中国传过去

的。因此,向西方学习,并不是什么“用夷变

夏”,而是“以中国本有之学还之于中国”。“西

学中源”说归根到底属于一种华夏文化中心

主义。

到了20世纪和当代,关于中西文化关系

的争论又出现了一些新的观点,如“东方文化”

论,夸大西方文化的危机,企图以东方文化去

救世;“全盘西化”论,提出西方文化是最先进

的文化,应当全盘予以接受;“中国本位文化”

论,它针对“全盘西化”论的观点,与“中体西

用”的观点十分接近。到了20世纪后半叶,还

出现了“儒学复兴”论、“西体中用”论的观点。

“儒学复兴”论认为,儒家精神与现代化并不是

互相排斥的,东亚地区的经济腾飞,证明了“儒

家资本主义”是行得通的。“西体中用”论的代

表人物是李泽厚,他提出,要以包括马克思主

义在内的西方思想学说作为主体,以“中学”来

作为实现“主体”的方式,用“西学”来改造“中学”。

以上关于中西文化关系的观点和学说,都

各有长处,也各有一定的局限。这里应该特别

提出,20世纪30年代由张岱年先生提出的03

“综合创新说”对于我们辩证地理解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有着很大的启发。他大力倡导创建一种综合中西文化之长的中国新文化,这种新文化不是东拼西凑起来的,而是批判地吸收,创造性地发展。在世界全球化日趋发展的今天,“综合创新说”对于正确理解和处理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笔者认为,中西文化的融合是两者对立中的统一,是相互斗争、冲突中的互相交融、吸收、会通。不能预先设定谁是体谁是用,以一个固定的模式来对待两者的关系。因此,“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和“西体中用”的观点都是有一定偏颇的。西方文化中心主义和“中国本位文化”论、

“全盘西化”论和“儒学复兴”论也都是各执一端,站在自己的立场阐述自己的观点。当然,不可否认,这些观点中有不少有价值的思想,可供我们在研究中借鉴。尤其是张岱年先生所提出的“综合创新说”对于我们认识这个问题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中西文化的融合是一种具有丰富内涵的多元整合,是高层次的融会贯通,任何对这种融合的简单化理解,都会在这个问题上犯形而上学的错误。

中国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对文化采取了一种积极地吸收和借鉴的态度,深刻反思了那种闭关自守做法,对于迎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主动顺应全球化的潮流,正确认识文化的冲突,促进中外文化的会通、交融,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中国人通过对近代以来、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中教训的反思,愈来愈认识到在全球化浪潮迎面而来的今天,中国文化必须面向世界,走与世界文化融会贯通的道路,把民族化同世界化统一起来,促进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使中国文化为全人类的文化作出卓越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276.

[2] 方克立.走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文化[M].太原:山西

教育出版社,1999:542.

[3] 王缉思.文明与国际政治———中国学者评亨廷顿的文

明冲突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319. [4] 郑观应.盛世危言?西学[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8:76.

责任编辑 刘荣军

The Conflicts and Mergers of Cultures on G lobalization

ZHAN G Y ou2yi

(Instit ute of M arxism,Beiji ng U niversity,Beiji ng100872,Chi na)

Abstract:G lobalization is nearing,it is important problem for us that the conflicts and mergers of cultures become more and more frequent on a global scale.What is globalization?There are many different viewpoints on it.In my opinion,globalization is that the politics,economics and cul2 tures of every country contracts each other frequently.Of course,globalization is based on eco2 nomics globalization.But it isn’t only economic globalization.Not only are there conflicts but mergers between different culture.When we pay attention to the conflicts of different culture,we shouldn’t neglect the mergers of different cultures.In fact,there are the conflicts of different cultures in the mergers of the different cultures and vice versa.We should insist on the viewpoint of materialist dialectics to resolve this problem.

K ey w ords:globalization;conflicts of cultures;mergers of cultures

13

论网络文化与我国传统文化地冲突与融合

论网络文化与我国传统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摘要】网络文化作为一种崭新的文化形式,具有自身独特而鲜明的文化特征,在网络时代对传统文化必然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文章在传统文化和网络文化产生及其发展的基础上,探究了网络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关键词】传统文化;网络文化;冲突与融合 引言 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种崭新的文化-网络文化。网络文化是以网络为依托,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融合为基础,以发送、接受信息为核心,以加强联系为手段影响人类生活思维方式的一种文化形式[1]。网络文化的产生在传播方式、表达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上对传统文化都有着深刻的影响。所以,我们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加以研究。为了能够清晰的把握网络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本文从传统文化和网络文化的起源和发展来展开论述,探究二者的冲突与融合。 一、我国传统文化的起源,发展及其精髓 中国传统文化,是适应于中国社会在地理环境、经济结构、民族心理、语言文字、思维方式等方面的特殊性和特殊需要而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最终成形的系统化,理论化的独具特色的中华民族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历史的发展,有其形成、发展、演变的漫长过程。这个过程体现出中国文化发展的血脉与经络。认识这个脉络与过程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认识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把握其发展规律,进一步研究其与网络文化之间的冲突与融合。 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2],我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可大体分为四个时期:

1 、孕育时期-殷周时期。这一时期处于原始社会末期至奴隶社会初期,经济有所发展,阶级对立越演越烈,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有限,对一些自然现象还无法解释。久而久之,在原始的宗神观念、图腾崇拜的基础上产生了命运观念,天命观念,神鬼意识。为了预知天命和自己的命运,古代人在生活中创造和总结出各种各样的占卜方法,后来对这些占卜的方法和记录加以总结形成“卦辞”和“爻辞”,编撰成书《周易》。这就初步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有关天地,人生,吉凶,祸福,美丑,善恶等观念文化。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孕育与胚胎时期。 2 、发展成形时期-春秋战国至汉时期。这一时期是中国传统观念文化发展的理论化时期。根据《尚书》,《诗经》,《左传》等文献的记载,阴阳、五行、天命、神鬼、天人等观念,在春秋中后期得到了重大发展,逐渐系统化,理论化。这就为老子创立道家学说,孔子创立儒家学说,提供了思想资料和认识基础。在思想文化初步发展的起初上,开始形成关于“天道”和“人道”的系统理论,形成了百家争鸣了局面。经过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中国传统观念文化多元互补互黜,逐渐发生融合。这一时期,由于政治势力的争斗,导致各种思想理论此起彼伏,直至汉武帝上台后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取得了合法的主导地位,但从此,儒学中渗透了道家,法家的思想。中国传统文化这才形成了比较稳定的以儒道为主体的多元格局。 3、融合与演变时期-晋至唐宋元明时期。这一时期是中国传统文化大融合,大发展时期。晋时期儒,道思想进一步合流,演变为“玄学”的理论形式;道家文化历经“黄老之学”的思想融合演变为道教文化;两汉时期,印度佛教文化传入中国,与传统思想文化相结合,完成了本地化,从此出现了儒、道、释三教并存,融合发展的局面。儒、道、释三家思想融合和演变的结果,出现了宋明时期的“理学”。这一时期是中国传统文化相互吸收,相互融合的时期。 4 、反省与转型时期-近现代时期。这一时期随着中国封建社会进入后期,各种社会矛盾充分暴露,加上西方殖民势力的入侵,一批富于忧患意识的有识之士开始对中国传统文化从总体上进行反省和总结。开始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缺陷不足,开始引进西方文化,认知西方文化中与科学对社会发展的意义,引起了

浅论中西方文化冲突和融合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中国将在更大的范围内和更深的程度上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经济的交往必将促使文化产业和文化交流的发展。与此同时,中国文化在与世界文化的交往中因差异而产生冲突,由沟通而形成融合,这是一种趋势 何为文化冲突?文化冲突是不同性质的文化之间的矛盾和对抗。 在相互的交往中由差异而发生冲突这在国际上是常见的事,我们也不必过分忧虑。在文化融合的过程中,各种文化因素之间相互渗透、相互结合,最终融为一体。这种融合,一是把外来文化融入自己的文化,就像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一样,充分利用文化传播这一促进文化发展的动力,为自己注入新鲜血液,增添生机和活力;另一种则是把自己的文化融入到异质文化中去。这种融合是在深切了解异质文化的深层意蕴的基础上,摈弃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既保留了本民族文化的合理因素,又把本民族文化提高到异质先进文化所达到的时代水平。如满族在汉化的过程中,它的一些文化因素也融入到汉文化中。据史料记载,日本人来华,“目睹东方文化发祥地的中国,有统一的政治组织,有灿烂如花的物质生活,更有崇高理想的精神生活,而因对中国文化产生强烈的爱慕与追求”。“必须突进文化母国,直接移植优秀的文化,才能满足其欲望。”

在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中,由于其层次的不同,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在人们的接受中也是不一样的,不论交流与融合的层次有什么不同,但是,在交流与融合中,为实现世界多元文化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目标,坚持“和而不同”的理念是十分必要的。 有幸看过鲁迅先生的一篇名为《拿来主义》的文章。 这篇文章阐明对待中外文化遗产的态度应是“拿来主义”。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 “排外则易倾于慕古,慕古必不免于退婴。”鲁迅先生认为,我们应该以宽阔的胸怀汲取外来文化中有益的东西,用于改造我们自己的文化,使中国文化不断丰富和发展。 我们国家从改革开放到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都实现了很大的飞跃,我们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实行“拿来主义”,吸收了国外很多先进的文化和技术,借他山之石以攻玉,这是好的一面。但是某些行业(如科学仪器制造)却常常是只仿其形,未得其意,越来越落后于国际水平,生产出大批“山寨”产品。这些行业所处的正是“占有”和“挑选”阶

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_解读_喜福会_中的母女关系

3 亲吴素媛在战乱中不仅失去了丈夫 ,还不得不忍痛仗丈夫鼻息度日”。但也如母亲们说的“除了头发 文 ( 母 寓 , 性 [ 1相 [ 2长 , , 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解读《喜福会》中的母女关系 李雪峰 (河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河南新乡 453000) 摘 要 :通过对华裔作家谭恩美的成名小说《喜福会》中母女关系主题的探讨 ,集中展现了华裔 第一代移民同其美籍子女之间由于生活环境、化差异而产生的心理隔膜和情感冲突 ,以及最终相 互理解和相互认同的过程。衍生并讨论了中美文化的碰撞与兼容这一社会历史现实 ,揭示了血浓 于水的骨肉亲情和爱国情结。 关键词 :母女关系 ;文化 ;冲突 ;融合 中图分类号 : I106. 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1008 - 3944 (2007) 06 - 0055 - 03 谭恩美是当代华裔美国作家中声望颇高的一位辱 ,最后终以母亲的生命为代价脱离了那个明争暗 女作家。她的处女作《喜福会》1989年)一经推出 ,斗的大宅院。龚琳达家处中国的北方 ,连年灾害迫 就在美国主流文化内一炮打响 ,跃居美国畅销书的使她从小就嫁给了一个无用的富家子弟 ,名为少奶 榜首长达 9个月之久 ,被译成包括中文在内的 25种奶 ,实则童养媳 ,受尽各种侮辱 ,最终凭借自己的智 文字 ,后又被改编搬上荧幕。小说之所以获得巨大慧挣脱了那个“父母之命 ,媒约之言”的不幸婚姻。 的成功是因为作者极其细致地探索了现代社会人们顾映映这位富家千金由于丈夫寻花问柳身心受到了 普遍关心的主题之一———家庭 (母女关系)主题。极大伤害 ,在对丈夫的憎恶下亲手杀死了腹中胎儿 , 《喜福会》这部小说讲述了 4位中国移民母亲和从此一直生活在绝望与郁愤中直到丈大死去她才走 从小在美国成长的女儿们之间由于文化差异和对民出绝境 ,嫁给一位美国士兵来到美国开始了新的生 族身份的不同认识等原因由冲突到相互接受又到彼活。这 4位走出各自命运阴影的母亲们来到异域他 此融合的故事。谭恩美采用中国传统的叙述手法 ,乡之后 ,为了适应新的环境要求 ,不得不隐藏在原有 从个人的记忆出发 ,以特定的历史和文化视角 ,将自文化基础上形成的人格 ,但她们骨子里仍渗透着几 我经历放大 ,将家庭矛盾、女冲突提升到文化冲突千年来的传统教育和封建家长制思想 ;同样也是受 的层面 ,在中美文化传统的大背景下使之象征化、害者的她们有着共同的理想就是要严格教育、管束 言化 ,使得小说更具文化内涵和艺术张力 ,树立了近自己的女儿们 ,使其能逃脱自己这辈女人的命运 ,成 年来美国华裔作家对中美文化关系探索的范本。作为她们眼中的幸福女人。然而 ,对于母亲的管束 ,女 者形象地把全书构筑在一张麻将桌上“四户人家是儿们则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反抗着 ,在这个种族、阶 四个主要部分 ,每个部分的中心都是从一个家庭转级、别不平等的大熔炉里 ,两代女性上演了一出出 向另一个家庭”。]5母亲和女儿们像打麻将一样轮由相互争斗到殊途同归、互认同的悲喜剧。 流坐庄 ,依次用第一人称讲述自己的人生故事。]《喜福会》中的女儿们生于美国、于美国 ,真如 《喜福会》中的母亲们都经历过旧中国的贫穷战当初“逃离”旧中国 ,投奔“自由世界”的母亲们所期 乱以及封建父权制带来的灾难和痛苦。吴精美的母望的那样“讲一口流利漂亮的美式英语”“勿需仰 [ 1 ]1 放弃了襁褓中的一对双胞胎女儿。许安梅跟随被迫和皮肤是中国式的外 ,她们的内部都是美国制造 改嫁做妾的母亲从宁波搬到天津 ,寄人篱下受尽羞的”。女儿们说美式英语 ,吃美国食品 ,穿美国衣服 , 作者简介 :李雪峰 (1984 - ) ,女 ,河南南阳人 ,硕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英美文学研究。 ?55?

中外合资企业文化差异:冲突与融合

合资企业不仅是中国利用外国资金的基本形式,也是中国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学习国外先进管理经验的重要渠道。但是,必须看到由于中外合作双方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其社会政治法律制度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由此而形成的经营理念、管理决策思维、企业行为方式等也有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在合作过程中出现管理冲突是不可避免的。正确认识中外双方的文化差异,努力搞好不同文化的融合,消除管理冲突,对促进合资企业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不同文化背景特别是中西文化背景带来的差异,在合资企业管理中有多方面的表现。 概括来说,这些差异主要有: (一)价值观方面。价值体系的核心构造不同,表现为人格取向中的文化冲突。以中国、日本为代表的东方文化是以儒家伦理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这是一种以农民社会为主体的农业文化,又是以宗法血缘关系为根基的宗法制度文化;以欧美等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是在古代希腊文化和犹太基督教文化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平民为主体的商业社会文化和市民社会文化。因此,东方文化发展取向是重群体、重道德、重实用,西方文化发展取向则侧重个体、重科学、重思辨。这两类不同性质的文化系统决定了东西方人格特质构造和发展取向的整体差异。东方人格体现的是长期农业文化积淀而成的人际角色认知、行为模式。个性需求以及自我价值取向。它的基本特征是: 较强依附性和内向型;以自然之和谐为真;以人际和谐为善,以天人之和谐为美;注重行为的节俭、封闭、悠闲;突出以家庭成员为中心。西方人格是在西方宗教文化、商业文明熏陶下形成的价值观、社会心态以及行为模式等性质的综合体。它的基本特征是: 具有强烈的自主性和个人主义体验;具有明显的外向开放色彩;体现了社会互动中的平等和民主模式。 (二)管理模式方面。市场体制不同,表现为经济模式中的文化差异。英美式市场经济、德国社会市场经济和日本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的三种代表形式。这些不同的市场经济模式隐含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基于价格取向的不同,美国和英国的市场经济被称为个人资本主义,日本

从饮食文化看中西方文化差异与融合

从饮食文化来看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 系别: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摘要:2010年上海世博会既是一次国际文化盛会,也是一次美食盛宴,为中西方饮食文化的交流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平台。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主要表现在饮食观念、内容、烹调方法以及方式等方面。随着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中西方的饮食文化也在不断地融合,相互之间形成了优势互补的趋势。本文主要以通过上海世博会这一美食盛会为契机,比较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进而来研究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上海世博会;饮食文化;差异;文化融合 上海世博会在持续六个月的精彩运营后,完美的落下帷幕,其出色的餐饮服务无疑是精彩的一笔。世博会也是一次名副其实的美食博览会,游客既可以品尝到中国各地的美味佳肴,也可以一尝来自世界各国的风味餐饮,这给中西方饮食文化交流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提供了一个宽广的平台。世界博览会是各种新思想、新创造、新理念充分展示的盛会,也是多元文化跨国界交流的平台,人们在大饱口福的同时,思维方式也在悄然发生变化。中国饮食学习了西方的科学营养知识,吸收西方传统思维方式的合理成分,西方饮食业也吸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遗产和精华,充实了新的内容。总之,中西方餐饮不论是从饮食意义烹饪过程饮食习惯还是饮食方式等各方面,都将赋予新的丰富而独特的饮食 文化内涵。 一、上海世博会饮食情况 上海世博会不仅是一次世界经济、文化和科技博览会,而且还是一场名副其实的美食博览会。在这里,既可以品尝到中国各地的美味佳肴,也可以一尝来自世界各国的风味餐饮。许多国内外游客来到世博的目的是了解不同国家的风土人情。像日本馆、意大利馆、卢森堡馆等许多国家馆内备有餐厅,包括横跨几大洲的各类美食,从日本顶级大厨带来的日本料理到法国馆提供的正宗法式浪漫大餐。为了能更好地展现美食的世界风味,除了快餐的洋品牌引进外,餐饮中心里还专门设立了世界风味美食区,由法国、土耳其、日本、东南亚等诸国的美食构成。世博快餐包括了十多家全国乃至全球闻名的快餐品牌,从汉堡炸鸡到馄饨面条,各种口味供人选择。世博会也为中国餐饮走向世界提供了一个绝好机会,改变了外国人对中餐的传统印象,让世界更真实、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了中国饮食文化。在世博会的供餐上,中西餐结合,凸显丰富多元的饮食文化中国八大菜系、意大利甜品、美国汉堡、法式大餐、日本和牛、土耳其烤肉、德国啤酒、泰国咖喱、新加坡小吃、挪威三文鱼、韩国泡菜、比利时巧克力等等,各国美食尽展风貌,各显特色。上海世博会展示了全球饮食文化的丰富性与多样性。

中西方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中西方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中西方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一、《喜福会》——母女纠葛中的文化碰撞 在这一书中,母亲和女儿之间的关系是作者一直着重描写的一对矛盾。四对母女之间的矛盾存在着对立和冲突,到最终还是融合到了一起。母亲们是来自中国的传统女性,她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举止都是中国儒家传统文化的充分体现和代表。但是女儿们是出生在美国的新女性,总有新思想,所以母女之间即使是有亲情的纽带进行维系,但是她们之间仍然存在代沟,仍然充满着矛盾。母女双方分别代表了中国传统思想和美式的价值观念,所以她们陷入了僵局——到底应该如何生存在两种文化的夹缝之中,在女儿的成长过程中,母亲对她们施加了许多的影响,以“这都是为了女儿好”的心态和中国传统思想进行教育。但是女儿们明显是有自己的想法的,想冲破束缚,想要取得自我独立的权利,母女双方的紧张形势一触即发。这里可以体现为中国传统文化和美国新式价值观念的一种文化冲突。但是,当女儿们成长过程中遇到了许多的磨难的时候,母亲们都会以自身的亲身经历进行开导,帮助女儿们明白自身的处境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同时母女之间的矛盾得到了化解,并走向了融合和和谐的道路。这四个家庭就像是一个大环境下的小舞台。在这个舞台上,浓缩了中美文化价值观念的冲突,并融合的过程。女儿从母亲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逐步确立了自己的来源和价值,在美国这个新环境下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并且正确地找到了如何对待文化冲突的方法,即肯定自己的根源和传统文化,并在新环境之下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所以谭恩美女士通过艺术地描写两代人的文化冲突、融合、碰撞展现出了中美文化之间的矛盾以及融合的过程。 二、《吃一碗茶》——第三空间的挣扎

如何对待中西方文化的冲突和融合报告

关于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 冲突和融合的调查报告 彭应晓(会计121)张玲芳(会计121)范羽(会计121) 杜艳梅(会计122)余慧霞(会计122)陈家友(农水121) 李世超(农水121)张千(农水121)赵亮(农水121) 文章摘要:如何处理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是是我国文化发展中必须处理好的问题,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矛盾不仅仅体现在政治和经济层面,文化价值观层面上的冲突甚至可以说更根本,更激烈。在当前情况下,要想发展中国传统文化,走起中国文化困境,以中国传统文化解读西方文化,促进文化的再生和创新是良好的解决路线。中国传统文化,是各个时代的文化精华通过不断的沉淀、积累,面对社会变革的趋势,面对中国的对外开放,特别是西方社会思潮的大量侵入,其影响极其深远,当前解决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关系问题,成为了燃眉之急。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文化冲突融合 一.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了解调查 (一)解读中西方文化内涵的差异: 关于中西文化的差异,在生活中就处处可见,比如中国建筑讲求的是对称、和谐、秩序、天人合一;西方建筑讲求的是非对称、对上帝无限超越精神的礼拜;中国人的生活观念体现的是人伦关系、群体关系,与之相对,西方人的生活观念体现的是个人自由意志和自我完善。 (二)调查背景: 当前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状态——面临双重危机,余英时先生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现在面临着双重危机:从客观方面说,危机表现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历史上曾遭到极大破坏;从主观方面说,中国当下的文化氛围显示出普遍的急功近利和浮躁现象。传统文化在历史的发展潮流中受到很大的破坏:朝代更替、意识形态,阶级斗争、西方价值观带来的冲击,市场经济带来的挑战。从韩国要申请中国的端午节作为自己的节日时,中国才意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想起了保护。所以很有必要认识了解我们身边的人如何认识传统文化的,以及看了解的程度有多深。 (三)现状:机遇与挑战并存 机遇: 融汇百家发展自我、去除糟粕提升自我 挑战: 思想观念倍受冲击、文化认同产生困境、传统文化后继乏人 (四)调查设计 1.调查对象:此次调查以大学生为主,其次还涉及社会上各职业的人。 2.调查方法:问卷调查、走访调查、上网查询 3.调查时间:2014年5月 4.分析办法:统计分析为主、数据结合图表呈现 5.资料收集:此次以大学生以及社会各职业者问卷调查为主,共发放问卷150

文明冲突与文化融合

文明冲突与文化融合 作者: 发布时间:2007-11-26 来源: 赵林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导 五个文明形态 在这样的五个文明形态中,按照今天已有的考古学的资料,最早的文明应该还是两河文明。两河文明是在公元前350年左右就出现了城市,比如说像苏维尔这样的城市。已有的国际界的通行的标准,人们改变和告别了游牧的生活,开始过上了固定的城市生活,有了专职的国家集团,有了固定性的庙宇祭祀中心,有了文字,这一系列都有了,我们说就是到了文明了。到公元前350年左右,在两河之间就出现了文明。这是最早的。 第二个稍晚一点的就是埃及尼罗河文明,大概在3500年左右,就出现了最早埃及古王国,中王国和新王国之后才出现。这两个文明都可以说是5000年以上的文明史,这是毫无疑问的。 第三个是爱琴文明,主要是在克里特岛上,是地中海通往爱琴海的口上,爱琴海是地中海的东北角上,这个克里克岛的文明是在公元前2600年左右就出现了,而且是达到了非常辉煌的程度。克里特文明,是最早的爱琴文明,是受到了来自南边的埃及文明和东边的两河文明的共同影响。保留了很多埃及文明的东西,比如说他们的神话中半人半神的人兽结合体。爱琴文明是深受这两个文明的影响。 第四个是克拉达文明,这个文明出现的时间大概也是公元前2500-公元前2600左右,在印度河流域,是一群皮肤黝黑的土居人,是最早的当地居住者。在英国的考古家在死者的坟墓的地方发掘出了很多水平很高的文化遗体,被证明是公元前2500年左右就出现的古代文明。 最后一个就是中国的先秦文明,大家知道,我们经常说我们是炎黄子孙,炎黄帝的后人是后人杜撰出来的,是伪造出来的,根本就没有什么炎黄嫡系,我们有自己的传说,大

论中西文化艺术的冲突与融合

第19卷第5期2005年9月 株洲工学院学报 JournalofZhuzhouInstituteofTechnology V01.19NO.5 Sep.2005论中西文化艺术的冲突与融合 罗康福 (株洲市第十四中学,湖南株洲412000) 摘要:绘画界笔墨之争的焦点问题实质是文化艺术的冲突与融合;性是人类生殖的起源,也是一切文化的起源,从观念层次探讨性文化,直面文化的冲突与融合问题,并进而提出灰文化——东西方两极文化交融的共生文化体之概念,目的是说明消除文化艺术的差异是不可能的,东西文化或艺术是相互影响的,是动态发展的,外来文化和艺术有可能丰富和发展本土文化和艺术。 关键词:文化;性文化;灰文化;冲突与融合 中图分类号:J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611(2005)05—0046—02 文化,既要重“文”,更要重“化”,而贵在“化”字上。消化和吸收古人、前人、中国、外国一切有意义的“文”而造化于后人。文化是经济和技术进步的真正量度,文化是科学和艺术发展的结果和载体。撇开文化谈艺术的差别是不够全面的,应把中西方艺术放在文化背景的平台上来探讨。正如张仃先生所说:“世界上任何一个物种都是环境的产物。它长成这个模样或那个模样,它有这种习性或有那种习性,都是适应环境而进化出来的。文化也是一样,文化是人类对环境形成的反应系统。”[11 一、文化的定义 文化简言之是人类创造活动和创造成果的总和。狭义的文化主要指从物质行为反映出来的人文精神,广义的文化无所不包,可以说只要是留下人的痕迹,就是文化。20世纪多学科共同研究文化问题的局面始于泰勒,他认为:“文化……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美国的克利福德?吉尔兹认为:“文化就是这样一些由人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事实上更确切地说是在构成文化的终极价值、群体情感和共同生存方式(原则)三个基本层次上所编织的意义之网。还有的将文化定义为“价值、规范的原则以及观念的结构。”“文化不是一种永恒的东西”,它是鲜活的血液,不断地吸收有益的营养成分,而无益的、坏死的东西统统被无情地抛弃。文化是一个有机体,文化传播的最后结果不是文化的衰亡而是文化的转型。L2j 二、性文化融合与冲突 性是人类生殖的起源,也是一切文化的起源,我们今天探讨性文化是从观念层次探讨性文化。也许有人会认为:性文化与艺术文化,似乎风牛马不相及,其实正如柳冠中先生(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责任教授)所说“吃猪肉不会变猪”那样,我们只是通过它研究文化互动与转型理论中的思维模式,即既不因循守旧也不走向两极,要把握好度.朝着有利于中国艺术繁荣的方向发展。 中国人千年来压抑自己并视为美德,在观念上形成了隐“性”文化,而西方人从古希腊起就体现了其显“性”的文化特征。例如扮演旧上海名伶的现代东方女子,在明清窗屏前仍是那么含蓄、娇美;而80年代著名的意大利女演员在祖先的雕塑旁依然性感逼人、令人停目。当年的文化部某部长第一次参观某美术学院油画作品展,看到裸体时的表情,是那么严肃、不苟言笑;西方男子当着妻子的面仍挡不住诱惑.瞟着对面悬挂的裸女图。同是半百的男人受到的视觉刺激是一样的,但反映却不同。无他,文化的差异尔。中国的性文化中道德的含量高于一切,曾几何时,无性的柏拉图式的爱被视为最崇高的精神写照,而今之中国如某些专家所言:性文化的道德含量出现“滑坡”,为满足性的需求已经出现了许多新的名词:如“一夜情”、“性伴侣”等等。当代的中国不仅在精神、思想层面上接受了西方的观念,而且在物质层面上已将性视为一种肉体和感官享乐的行为和载体。从一夜之间出现的大街小巷的性保健用品商店可窥见一斑,特别是网络色情文化的蔓延也为性文化向青少年传播提供了泛滥的土壤。紧接下来的扫黄行动肯定是必然的。从表象上似乎性文化传播的冲突发生了,但这绝不意味着传播的停止。性文化一旦介入主流社会之中,冲突与融合势必就像钟摆一样共生共存。 可以肯定敢于面对性,大胆、公开、学术化地讨论性文化是一种进步,片面地追求肉体享受、感官刺激不是性文化互动融合的目的和结果。我们应该看到西方性文化有其可取之处,也有垃圾。关键是如何去面对,在融合时要整合,要消解、剔除一些不利的、颓废的因素,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性文化互动与融合的最终结果不是性文化的衰亡而是转型和再生。正如前面所述文化是一个有机体,既然存在就有其价值,不会因为发生对抗与冲突就失去其存在的价值。 三、灰文化——对文化冲突与融合的反思 如果把东西方文化作为两极,即黑一白两极,那么灰文化就是指当代文化的真正含义——东西方交融的共生文化体,正如陈其宽先生所戏言:把东西方艺术风格这两个“泥菩萨”.打破了搅成一块泥,再做两个泥菩萨——你身上有我,我身上有你。[3]其实,现代人就是在这种文化包围圈中成长起来的。在灰文化的氛围下长大,我们不得不重新研究中国传统的文化、艺术,比较中西方同时代的文化、艺术,反思探讨文化根源的差 收稿日期:2005—05—21 作者简介:罗康福(1950一),男,湖南株洲人,株洲市第十四中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为美学理论万方数据

各种文明的冲突与融合论文

班陈夏君 提要:本文主要论述文明冲突地背后和保证各自独立地融合才是王道 关键词:文明地冲突融合 文明地冲突 十三年前,哈佛大学教授萨缪尔·亨廷顿在美国《外交》杂志上发表文章《文明地冲突?》.争论早已平息,如今,国际问题观察家们纷纷对亨氏地先见之明表示钦佩. 如德国《星期日世界报》月日刊出一篇署名文章断言:“任何有素养地观察家只要看一眼报纸或是晚间新闻,就足以立刻对穆斯林地行为作出解释:‘很清楚,目前发生地正是文明地冲突.亨廷顿已经作了预言.’”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曾几何时,伊斯兰教在很多人眼里成了很难理喻甚至与恐怖主义联系在一起地宗教.一提伊斯兰教,人们就想到不吃猪肉,不准喝酒,行割礼,男人蓄须,戴头巾,穿长袍,女人蒙面纱,一个男人可以娶四个妻子,偷东西砍手,通姦用乱石砸死,一天五次作礼拜,不吃不喝过斋月,等等清规戒律;还有沙特王子、阿拉伯酋长、中东石油富商地奢豪;中东战争、两伊战争、海湾战争、巴以纠纷等没完没了地战争;还有人体炸弹、恐怖活动.从本.拉登、奥玛尔、萨达姆、霍梅尼、卡扎菲到巴勒斯坦地哈马斯、黎巴嫩地真主党、俄罗斯地车臣、中亚新疆地东突、直到菲律宾地摩洛伊斯兰解放阵线、印尼、马来西亚地圣战军、伊斯兰教捍卫者阵线等等,似乎伊斯兰教激进组织一直在给世界添麻烦,恐怖主义正在向非洲、亚洲、欧洲、澳洲全球化发展.被有些人称为“绿祸”.事件则直接导致了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有人甚至认为恐怖主义原教旨主义伊斯兰复兴运动伊斯兰教.充分表现了一些人对伊斯兰教地偏见和无知. 当然,这些有素养地观察家,包括给他们带来理论灵感地亨廷顿教授,都是西方人,因此,当他们从西方角度把伊斯兰与西方地冲突解释成“文明地冲突”时,他们在历史知识上就显得过于缺乏素养了,或者说,他们主动回避了对西方不利地那段历史——我指地是西方殖民史和征服史,而这段历史并没有完结. 当亨廷顿地老冤家、巴勒斯坦裔美国学者爱德华·萨义德在巴勒斯坦地街道上朝以色列坦克扔石子地时候,他当然不是在参与一场东西方文明之间地冲突,而是在以极为原始地武器向咄咄逼人地西方武力表示一种源自历史沉痛地愤怒,令人联想到印第安人地弓箭和英国人地火绳枪.正是西方殖民主义地武力征服和经济掠夺,才使阿拉伯地区至今仍处在一种停滞而贫血地状态,并把绝望化为个人或某些组织地复仇行为,而复仇行为通常招致更为严厉地报复. 这里不存在文明地冲突.昔日地西方殖民者并不是为了推广西方文明才不远万里来到东方,而当今地美国新保守主义者也不是为了推行美国价值才不辞辛苦来到中东.他们为自身地利益而来,在利益受阻时就诉诸武力.在冲突地背后,我们看到地是一大堆对土地、石油、权势、“战略要冲”地占有欲. 那么,“文明冲突”论为何如此流行,以至成了解释所有这些冲突地理论框架?它当然格外受西方外交理论家地青睐,因为它刻意把西方地武力征服史解释成东西方地文明冲突史,好把西方从历史罪恶中解脱出来.于是,东方和西方就成了美国西部片中地两个枪手,他们在街道拐弯处不期而遇,仅仅因为彼此对天气看法不同而拔枪相向.如今反倒是西方显得无辜、纯洁而又脆弱.匆匆把许多问题统统归结为“文明地冲突”,能会把原本是明显地利益问题阐释成了信仰问题,也就顺带地把冲突地动机形而上学化了.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文明地融合 随着“冷战”地结束,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很大地变化.前苏联和南斯拉夫境内传统民族国家间因数十年中央权威地陡然崩落而硝烟再起,自70年代初在国际政治中一直采取意识形态低姿态地中国在人权、贸易、武器扩散等问题上与美国屡生龃龉,包括中国大陆、台湾、

地域文化与异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地域文化与异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本文从微观社会学的角度,以拉萨商业街个体小商贩为研究对象,从受访者的日常生活变化,探明异文化对地域文化的影响:衣,出席公共活动穿着藏装,日常劳作以轻便的汉装为主;食,以在家就餐为主,也选择在餐馆吃饭,以川菜为主;住,改善了居住条件;行,以公交车为主。各民族互相学习、互相融合,和谐相处。 标签:地域文化;异文化;冲突; 融合 笔者在先行研究的基础上,自2007年7月—2013年9月四次到西藏,以生活在拉萨的包括流动商贩在内的18名个体小商贩为调查对象,就其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的变化进行了采访调查与社会观察。受访者涉及藏族、回族、土家族、汉族等几个民族。其中,男性9名、女性9名,男女各占50%,性别比例均衡。受访者大多为20-50岁,其中,藏族4人、回族2人、土家族1人、汉族11人,汉族占受访者总人数的61%。其中61%的受访者为已婚状态。约有将近50%的受访者属于初中文化学历,高中以上学历的仅占总受访人数的12%。 其中,营业年限为一年以下的5人、1—5年的2人、5—10年的7人、10年以上的4人。经营地点分布在八廓街(4人)、太阳岛(3人)、太阳岛一路(2人)、宇拓路(6人)、德吉路(1人)、萨博数码广场(1人)、北京西路(1人)。据调查显示受访者营业时间较均匀地分布在1年、5年、10年等时间区间。经营地点除“宇拓路”与“八廊街”“太阳岛”分布较多以外,其余地段分布较为均衡。在受访者中,销售旅游纪念品的商贩居多,占受访者总数的28%,占第二位的是销售首饰的商贩,占总数的22%,销售食品的商贩为第三位,占总数的17%。、花卉、百货用品及其他各占11%。 在穿衣方面,不同的地区,服装的样式也稍有差异。根据自然条件和劳动形态以及生活方式的不同,服装亦是多式多样。过去“藏族人的服装都是自家制作。主要是由羊毛制成。(高山龍三1990:87)”基本上男式服装比较宽松且袖子肥大。女式服装,分为长袖和无袖两种,且华丽多彩。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一方面受汉族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便于劳作和运动,藏装的设计变得越来越简单化。 据调查,受访者日常穿着的服装49%来自拉萨当地;28%来自家乡;6%来自网购;11%来自家庭的手工制作;6%的人未提供有效信息。其中44%的人喜欢穿着藏族服装;6%的人喜欢穿着最新流行的现代藏族服装;44%的人认为还是汉族服装更方便;6%的人未提供有效信息。 在饮食方面,“令人吃惊的是蔬菜比较少。脱脂乳与糌粑放在一起吃,以此补充营养。”(高山龍三1990:78-79)。糌粑是藏族人的传统主食,糌粑的主要成分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氨基酸,富含有钙、铁、锌等多种微量元素。自从青藏铁路开通之后,游客数量不断增多,饮食成为人们的必需。于是,有经

百家讲坛--文化融合与文明冲突(上)-赵林

文化融合与文明冲突(上)-赵林 主讲人简介 赵林,1954年11月8日生,北京市人。哲学博士,现任武汉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理事、全国宗教学学会理事、湖北省哲学史学会理事等职。 研究方向:西方哲学史、西方宗教思想、西方文化史、世界文明史。 主要科研、教学成果:已发表个人学术专著7部,即《协调与超越——中国思维方式探讨》(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6月)、《神旨的感召——西方文化的传统与演进》(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11月)、《文明形态论》(台湾汉忠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4月)、《黑格尔的宗教哲学》(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6月)、《西方宗教文化》(长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10月)、《告别洪荒——人类文明的演进》(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8月)、《浪漫之魂——让-雅克·卢梭》(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并在海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一百余篇。2000年因科研、教学效果突出而荣获宝钢优秀教师奖。 其他情况:1999年8月被中央电视台聘为第四届国际大专辩论会七位评委之一;2000年8月作为主教练率领武汉大学辩论队在中央电视台主办的全国第二届大专辩论会上夺取冠军;2001年8月率武汉大学辩论队代表中国大陆高校参加在新加坡举行的第五届国际大专辩论会并获亚军。 内容简介 早在1993夏季,美国哈佛大学国际政治学教授萨缪尔?亨廷顿就在《文明的冲突》一文中指出,冷战时代的政治意识形态对垒结束之后,未来世界冲突的主要形式将不再是政治冲突和经济冲突,而是以传统宗教为基本依托的文明的冲突,并且预示这种冲突在21世纪将主要表现为伊斯兰教文明与西方基督教文明之间的冲突。时至今日,尽管不同民族、国家和宗教之间的和平共处一直是人类向往的美好理想,尽管人们乐观地认为21世纪人类的主题将是和平与发展,但也促使人们对未来世界的基本局势进行更加深刻和冷静的思考…… 一、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 全球化是当今实业界和学术界的一个共同的时髦活题。全球化作为一种世界性的时代潮流,最初仅仅只是经济界和金融界中的一种现象,但是在今天,它的意义已经远远地超出了经济生活的范围之外,在人类生活的各种领域中都引起了一股强劲的冲击波。尤其是文化全球化这一概念的出现,使得不同文化之间的森严壁垒发生了松动,一种建立在彼此尊重和相互平等基础之上的文化融合前景似乎已经隐约可见。但是与此相对,后殖民时代的传统文化复兴浪潮文化保守主义浪潮和形形色色的“原教旨主义”呼声又导致了一种日益明显的文化上的全球分裂现象。于是,21世纪的人们将面临着一种令人尴尬的状况:一方面是通过经济的决定性作用而席卷其他领域的全球化过程,另一方面则是依靠传统的巨大惯性而顽强地保持着自己文化特色的本土化要求;一边是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另一边是文化多元化的潮流。这种新的矛盾冲突就其实质而言,仍然是18世纪以来西方与非西方、中心与本土、殖民主义与种族之间的传统矛盾的继续。 二、西方化浪潮的涨落 如果用一种宏观的和长程的历史眼光来审视18世纪以来的世界文明的演进趋势,我们就会发现,在近三百年的时间里,整个人类世界在西方化浪潮的冲击下经历了一次潮涨、潮落的过程。18世纪以来,一个经历了文化自我更新和资本原始积累的历史洗礼而异军突起的现代西方文化,凭借着自身的经济、政治和军事优势,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推行一场由西向东、由北向南的扩张运动,从而拉开了我们通常称之为殖民化或西方化的历史过程的序幕。然而,20世纪并不像19世纪末叶踌躇满志的西方人所想象的那样充满了和平和幸福的明媚春光,而是在血腥的暴力和苦难的战乱中辗转呻吟着度过的。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肉体和心灵留下

多民族文化融合与中外文化交汇

多民族文化融合与中外文化交汇 选题意义: 5千个日升月落,5千个春夏秋冬见证了中国文化的萌芽于成长。公元前221年,这个多民族国家实现了统一,在此之后的岁月中,众多民族主宰过这个国家,因此,多民族的文化在这片土地上交融发展。中国文化的复杂性由此体现,研究中国文化从民族开始,立足于民族,最终通过民族这一载体呈现。至今,由56个民族团结而成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为了多民族文化展示的舞台。 1840年起,中国不得不面对与外国文化交汇的问题。越来越频繁的交流使百姓的文化生活多样化,中国文化渐渐变得多面玲珑。经过多年的沉淀,带着几千年的吸收,中国文化走进了21世纪。有传统有新潮,多变的中国文化正以它强大的包容性发扬于世界。 欲探究中国文化,民族与世界不可忽视,所谓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是他们催生了伟大的中国文化。丰富的中国文化因为民族,因为世界而精彩出众。想要发展就得回眸,以史为鉴,追本溯源,从中国文化的本源,发展历程开始探究。 摘录 鸦片战争后,具有先进性和野蛮性双重性格的西方文化大量涌入中国,同中国传统文化发生激烈冲突。面对中西文化激烈冲突和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中国传统文化已经无力应对来自西方文化的挑战,回答不了救亡图存、富国强兵、振兴中华的时代课题。进行文化选择,创造中华民族新文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国各派政治力量先后进行了三次文化选择,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引领中国新文化的前进方向,从而指明了振兴中华的必由之路。---《论近代中西文化冲突中的中国文化选择》王明明 从两个层面来讨论与指陈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之需要:一是外在的需要,可以说是为了世界与人类的动态平衡、和谐发展引起的需要;一是内在的需要,可以说是为了解决现代西方思想内在矛盾的多元性引起的需要。关于前一需要,拟从亨廷顿的观点说起,而后一需要则从当代数种西方思想的根本形态说起。同时需要指出的是,中国文化如要成功应对这两项挑战也需要自身的提升和创造,即实现自我的世界化与现代化.----《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之需要》成中英 人类文化是全人类共同创造的财富,多民族国家的文化由各民族的文化创造汇聚而成,从而具有共通的基本属性;基本属性寓于各民族文化的特殊性之中。在民族文化的发展中,主要表现为──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涵延性与主导性的并存、兼容性与选择性的一致。这三者往往交织叠合、密不可分,但又有各其偏重与特性。 就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史来看,不能正确认识文化发展的特性,必然导致理论上的错误和实践中的失败。无论是“本位文化论”还是“欧洲中心论”、是“华夏优越论”还是“民族虚无论”、是“全盘西化”还是“中体西用”等等,在理论上都是片面割断文化特性的关联,实际中都偏入了歧途,有过深刻的历史教训。 ---《论民族文化的发展特性与动力──兼及区域经济与民族振兴》叶坦 说到“秦文化”,必须认识,其意义是多重叠合的。它本是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的一种区域文化,其分布的腹地、范围大致上是今中国西北部的陕西、甘肃一带。它为秦人(秦族) 所有,存在于西部的诸侯国秦国的领地内。它又有一个很长的发展历史,经过许多世纪,达到顶峰,有一个极短的历史时期内成为以政治统一为背景的全国性的文化——这就是秦朝文化。春秋、战国期间秦国的占领范围不断扩大(到公元前3世纪初,已拓取今四川大部、

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中西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以体育舞蹈为例 学号 1210110087 姓名项朝辉 院系术科系 专业表演 指导教师侯骁 2015年8月

中西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以体育舞蹈为例 摘要:体育舞蹈是一项新兴的体育运动项目 ,经过了漫长的演绎和发展过程。从“社交”发展为“竞技”,将单一的舞种发展为摩登舞(Modern Dancing) 、拉丁舞(Latin American Dancing ) 和集体舞(Formation Dancing ) 三大类。由于其不断地更新、发展 ,展现了强烈的时代气息 ,受到世界各国热衷者的欢迎、喜爱和追求。本文以体育舞蹈这一艺术形式为切入点分析中西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从体育舞蹈的表现形式之一的双人舞蹈以及体育舞蹈音乐两个方面,来分析中西方文化差异。 关键词:中西文化;碰撞;融合;体育舞蹈 The collision and fus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For dance sport for example Abstract:Sports dance which has been having a long process of deduction an d development is an emerging sports project. It was changed "social" into a " competitive".what’s more, as a single dance was developmented into three cate gories which are Modern Dancing, Latin American Dancing and Formation D ancing. Because of its constantly update, development, It shows a strong breath of ages so that it is popular with enthusiasts around the world, and the pursu it of love. Analyzing the collision and fusion about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 e based on the art form of sports dance.In order to distinguish the difference about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we can analyze one of the manifestations of sport dance which are double dance and the music of sport dance two aspect s. Key words:The culture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collision; fusion;sport dance

多元文化的冲突与融合_陈平

2004年第1期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No 11 2004总第207期Journal of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 ocial Sciences )Sum No 1207 [收稿日期]2003-06-06 [作者简介]陈平(1978-),女,吉林四平人,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 多元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陈 平 (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北京100084) [摘 要]“多元文化论”是时下流传广泛的社会思潮。笔者对多元文化从内涵、历史由来和现实依托三个方面进行考察,提出多元文化的世界,要正确处理多种文化之间冲突与融合的关系。多元文化的共同发展、冲突是必然的,但融合仍是主流,正是通过文化的交流和传播、文化适应和外来文化本土化以及文化转型等文化融合的主要方式,人类文化才得以繁荣发展,并将在未来别样多彩。 [关键词]多元文化论;多元文化;文化冲突;文化融合 [中图分类号]G 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201(2004)01-0035-06 一、“多元文化”概述 (一)多元文化的内涵阐释 “元”,“始也”,“端也”[1](P102)。即每个“元”,都是一个 开始和起端。从字面上看,“多元文化”,是指具有不同起始端点的文化。这个“多元”,体现了“一”与“多”的辩证统一。也就是说,文化的多样性以统一性为前提,而文化的统一性又以多样性为基础,从而构成了文化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的矛盾统一。 首先,各种文化具有同一的源头和相似的发展历程。文化的形成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质要素、生产方式和社会形态基础之上的。而且,不同的文化也走过大体相似的历程: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等,不言而喻,这些时代的代表文化具有很多共同特征。文化的源头及其物质的、社会的载体使得它可以随着社会和历史的发展具有某种同一性,而人类社会中人们之间关系的本质又使文化具有更多相似的精神内涵。“世界上每一个因具有高级活动而闻名的时代,在其顶峰阶段,以及在造成这一顶峰阶段的代表人物中间,都能发现某种深刻、普遍的特征,它们被不声不响地接受,在人们日常发生的行为上打下自己的印记。” 但是,起源和发展着的文化都具有个自独特的性质和精神内核,这便是不同文明的根本差异,造成了文化的多样性。文化的多样性记录着各民族历史发展的轨迹和特殊性。并且,它不仅体现在不同文化之间,还体现在同一种文化的内部。就是说,即使对于同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